镇纸

镇纸,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1〕诸式,最古雅。铜者有青绿虾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亦可用。其玛瑙、水晶、官、哥、定窑,俱非雅器。宣铜马、牛、猫、犬、狻猊〔2〕之属,亦有绝佳者。

【注释】

〔1〕子母螭:大小两螭。

〔2〕狻猊:兽名,即狮子。

【译文】

镇纸,玉镇纸有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等样式,最为古朴典雅。铜镇纸有青绿蛤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也很好。其他诸如玛瑙、水晶、官窑、哥窑、定窑镇纸,皆非名器。宣德年间铜质马、牛、猫、犬、狻猊之类,有上佳的。

【延伸阅读】

镇纸,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主要是重压纸张或书册而不使其失散,方便在帛卷、宣纸等材质上书写,又名纸镇、文镇或镇尺、书镇等。最初的镇纸无固定形状。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在古代,镇纸有金、银、铜、玉、瓷等材质,大多采用兔、马、羊、鹿、蟾蜍等形。明代镇纸多为尺状,明朱之蕃诗:“文木裁成体直方,高斋时半校书郎。”清代镇纸材质较明代增加了瓷、象牙、珐琅等,仍以尺形为主。

【名家杂论】

《说文解字》载:“镇,博压。”即大面积地压住。古人席地而坐之时,在座席四角放置或石或铜的席镇,压住席角以免移动。纸张问世后,轻薄易为风动、扰人行墨,镇纸应运而生。这一镇,迄今1500余年。文人清雅,常于其上刻砚镌字,便形成了现在所见的镇纸。除却风扰的缘故,还有另外的原因。古人习字之初,必临摹碑帖。临者,依照原帖书写;摹者,将纸覆于原帖之上摹写。古时纸张粗糙不透,人们需将纸张紧覆,才能看清帖上笔顺,镇纸的作用便愈发重要。

镇纸可称为古代文人书房中笔墨纸砚四宝之外的第五宝。镇纸出现在书房里,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南史》载:“帝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意思是南朝齐高帝曾用铁特制了一个非常粗大的镇纸如意,以备意外时作为棍杖,用以搏击。此举似乎有辱斯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