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桌

壁桌长短不拘,但不可过阔,飞云、起角、螳螂足诸式,俱可供佛,或用大理及祁阳石镶者,出旧制,亦可。

【译文】

壁桌长短没有定制,但不能太宽,飞云、起角、螳螂腿等形式,皆可做供桌敬佛,有按照旧制以大理石和祁阳石镶边的,也可以。

【延伸阅读】

壁桌,即靠墙壁安置的桌子,较多见的有供桌和琴桌。明叶宪祖《北邙说法》:“俺这一班同僚,或在都城衙舍,或在冲要街衢。最不济,也在人家供桌之下,受些香火。”

琴桌与供桌相似,但稍低矮狭小,多依墙而设,仅作为陈设之用,以示清雅。古时,抚琴是士大夫的文化象征,故琴桌的式样较多,又多讲究,自然也就成了颇具人文雅趣之物。

【名家杂论】

明清壁桌大体沿用古制,不过样式日渐丰富起来,壁桌一般比普通桌子短小,也相对较矮。桌面尤其讲究以石为面,如玛瑙石、南阳石、永石等,也有采用厚木面做的。这一点在文震亨的论述里也有佐证。

大玩家王世襄在《自珍集》里记述了一件自己改造琴桌的故事:“唯琴几必须低于一般桌案,长宽尺寸以160厘米×60厘米为宜。开孔内需用窄木条镶框,光润不伤琴首。予正拟延匠制造一具,适杨啸谷先生移家返蜀,运输不便,家具就地处理。予见其桌适宜改作琴几,遂请见让,在管先生指导下,如法改制。平头案从此与古琴结下不解之缘。平湖先生在受聘音乐研究所之前,常惠临舍间,与荃猷同时学琴者有郑珉中先生。师生弹琴,均用此案。”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看到壁桌的传世实物,可见壁桌虽作为装饰之用,却深得人心。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