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以宋、元断纹小漆床为第一,次则内府所制独眠床,又次则小木出高手匠作者,亦自可用。永嘉〔1〕、粤东〔2〕有折叠者,舟中携置亦便。若竹床及飘檐〔3〕、拔步、彩漆、卍字、回纹等式,俱俗。近有以柏木啄细如竹者,甚精,宜闺合及小斋中。

【注释】

〔1〕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

〔2〕粤东:今广东省。

〔3〕飘檐:原指房屋左右的边缘部分,俗称“飘檐”。此处是明清家具部件名称,是指床外踏步架如屋,屋上之檐曰“飘檐”。

【译文】

床数宋元时期断纹小漆床为最好,其次是内府所造的单人床,再往下是能工巧匠所作之床,也可留作己用。永嘉、粤东有种折叠床,在船上携带放置十分方便。像竹床、飘檐床、拔步床、彩漆床、卍字床、回纹床等样式,都很俗气。近来有用柏木雕琢似细竹床的,很精致,适合放在闺房及小居室中。

【延伸阅读】

床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家具,早在3000年前,《诗经》中就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的说法。床最早起源于商代,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床形象形文字。《广博物志》上有则传说记载了床的发明:传说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箦床,吕望作榻。

汉代以前没有床,那时一律叫“榻”,榻大多无围,所以后来又叫“四面床”,专指坐具。汉代“床”的概念更广,卧具、连坐具都可称床。如梳洗床、火炉床、居床、册床等。

汉代少数民族的“胡床”,是一种高足坐具,到隋朝称“交床”,唐朝又变称“绳床”,宋代又变称“交椅”或“太师椅”。宋代真正的卧具称“四面床”,四面无围子。辽、金、元时期,床发展成三四面有围栏的床榻。到了明代,出现了上有顶架的“架子床”和外形像独立小屋的“拔步床”,又称“八步床”。“罗汉床”是明清宫廷“宝座”的前身,小的称榻,类似现代的“沙发”。

直到明代,床才有了准确的定义,即睡觉的地方。明朝的家具业是中国整个家具发展史的顶峰,直至今天,人们对明朝床的喜好还是相当深。

【名家杂论】

中国古代家具中卧具形式有四种,它们是榻、罗汉床、架子床和拔步床。后两种只作为卧具,供睡眠之用;而前两种除睡眠外,还兼有坐的功能。汉以前中国人席地而坐,待客均在主人睡卧周围。久而久之,形成了国人待客的等级观。直至民国初,待客的最高级别一直在床上或炕上。

明朝将床明确为卧具,成为家具中的大件,和文震亨同时代的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这样说道:“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昼居其半,夜居其半。日间所处之地,或堂或庑,或舟或车,总无一定所在,而夜间所处,则止有一床。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共之物,较之结发糟糠,犹分先后者也。人之待物,其最厚者,当莫过此。”按李老顽童的说法,就是和妻子相比,床才是我的初恋情人。李渔的这个评价,可谓将床的重要性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

古人对床有着特殊的情结,一些大户人家,更是不惜财力制作婚床。婚床多为架子床和拔步床。考究些的称千工床,顾名思义是指一天一工,需要三年多才能制作好一张婚床。因为婚床不仅是主人休息的地方,更是传宗接代的神圣家具。床两边常雕一对花瓶,意为平平静静,花瓶上绘莲花莲蓬,祈求连生贵子;中间雕和合二仙,象征家庭美满,夫妻恩爱。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