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潢

装潢书画,秋为上时,春为中时,夏为下时,暑湿及冱寒〔1〕俱不可装裱。勿以熟纸,背必皱起,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纸,纸缝先避人面及接处,若缝缝相接,则卷舒缓急有损,必令参差其缝,则气力均平,太硬则强急,太薄则失力;绢素彩色重者,不可捣理〔2〕。古画有积年尘埃,用皂荚清水数宿,托于太平案〔3〕扦去〔4〕,画复鲜明,色亦不落。补缀之法,以油纸衬之,直其边际,密其隟〔5〕缝,正其经纬,就其形制,拾其遗脱,厚薄均调,润洁平稳。又凡书画法帖,不脱落,不宜数装背,一装背,则一损精神。古纸厚者,必不可揭薄。

【注释】

〔1〕冱寒:寒气凝结,极为寒冷。

〔2〕捣理:字画装裱成以后,用大块鹅卵石在裱背上摩擦使其光滑。

〔3〕太平案:装裱字画用的桌子。

〔4〕扦去:挑去、剔去。

〔5〕隟:同隙,即空隙。

【译文】

装裱书画,秋天最佳,春天次之,夏天最差,暑热潮湿及寒冷凛冽时皆不宜。不要用熟纸装裱,因为背面易皱起不平,最好用白滑薄亮的大张生纸,纸缝避开画作人物面部和画纸的接头,如果画与衬的接缝相接,会因为卷舒缓急不同而受损走缝,所以用力要平均,太硬的纸张容易着急强用力,而太薄的纸张又容易绵软无力。色彩太重的绢素,不能捣理。古画若有经年累月的尘埃,要用皂荚水浸湿数日,然后放在太平案上剔去污垢,画就会光亮如新,颜色亦不脱落。书画修补之法,以油纸衬于其后,直到边角、边缝排列整齐,接口严丝合缝,理顺纵横,保持原来规格,填补缺损部分,使其厚薄均匀,干净整齐平滑。大凡书画字帖,只要没有脱落,不宜多次装裱,一旦再装裱一次,则损失一次书画精气神。原来纸张厚的,一定不能揭层。

【延伸阅读】

南朝宋宣城太守、《后汉书》作者、著名史学家范晔,是我国装裱史上早期的装裱名家。

唐朝,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画,指定王行直装裱,其时,日本奈良朝使臣来我国学习装裱技术,唐太宗钦命典仪张彦远面授技艺,从此我国的装裱技艺流传日本,在异国生根、开花、结果。

北宋,徽宗设立画院,装裱家列入官职,在书画家、装裱家精心探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宣和裱”。

明清500年间,装裱技艺成为设店裱画的专门行业,在北上广、苏州、扬州、开封等地先后出现多家书画装裱店。

【名家杂论】

《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能够存留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与修复的缘故,对此,我们应该对那些默默无闻的装裱匠致谢。

书画装裱,绝不是一项技术含量低的体力活。俗话说:“三分书画七分裱。”一幅书画的意境和气韵,需要装裱匠独具慧眼,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珠联璧合的效果。

宋代书画大家层出不穷,历代帝王都好书画,且宋代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和装裱书画的作坊,书画装裱飞跃发展。宋裱一般天地色重,隔界浅,地头长天头略短,裱工已内化于书画整体构成之中,重细处把握,加之米芾、苏轼等大家都亲自装裱,使艺术性和保护性皆得以呈现。

内心强大的明朝文人在制物装潢上的讲究丝毫不逊宋人。比如书画裱褙中的制糊用糊、安轴上杆、覆背揭洗等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却慎之又慎。

著名书画家傅抱石先生曾说:“一纸上案,往往累月,不但手足要有规矩,连呼吸也要加以管制。”当装裱匠的手抚摸过宣纸,留下的是各自的体温和对制物本身的尊敬与信任。把一颗淡泊素雅的心妥善安置,归放在淡定朴白的过程之中,就是一种高蹈的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