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衣

以洒海剌〔1〕为之,俗名“琐哈剌”,盖番语〔2〕不易辨也。其形似胡羊〔3〕毛片,缕缕下垂,紧厚如毡,其用耐久,来自西域,闻彼中亦甚贵。

【注释】

〔1〕洒海剌:波斯语音译词,古代西域所产的一种毛织物。

〔2〕番语:即外国语,古称外国为番,如番舶、番银等。

〔3〕胡羊:绵羊。

【译文】

禅衣多用一种叫洒海剌的毛织物制作而成,因为番语译音难辨,也俗称“琐哈剌”。它的外形就像绵羊的毛皮,成片成缕地下垂着,像毡子一样厚,经久耐用,来自西域,听说在那里也很贵。

【延伸阅读】

洒海剌是一个外来词语,又称琐哈剌、撒哈剌,最早出现在元代文献中。元、明、清三代,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向中国朝廷多次进贡洒海剌。

根据明清各种资料记载,基本可以总结出洒海剌的特点:其一,是由羊毛或羊绒制成的,虽与毛毡相似,但比毛毡薄、轻;其二,是一种较为宽大的织物,其宽度有三尺多;其三,色彩主要为红色,也有绿色,有专家考证认为洒海剌词源为“红布”。

文氏所写禅衣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禅衣大不相同。我们常说的禅衣为“ 衣”的谬写,又称“单衣”,华夏服饰体系中深衣制的一种,质料为布帛或薄丝绸。

【名家杂论】

洒海剌为何物?一般有纺织品、武器和非洲地名三种说法,根据明代史料,洒海剌是一种织物名称。明代传教士艾儒略在《职方外纪》记欧洲产物时说:“羊绒者,有毯、罽、琐哈剌之属。”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锦绮论·洒海剌”条记载:“洒海剌,出西蕃,绒毛织者,阔三尺许,紧厚如毡,西蕃亦贵。”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作品中也提到了洒海剌:“是日,适画《芙蓉四鸟图》成,遂以答赠。达见其约略浓淡,生态逼真,爱玩不释。觅银光纸裁书谢之。月华复以洒海刺二尺赠达曰:‘为郎作履,凡履霜雪,则应履而解。乃西蕃物也。’ ”如此看来,洒海剌在明代是很受欢迎的,作为礼物一点不寒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