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历史中走来的古山寨

清末民初,战乱频繁,匪盗横行。为躲灾避祸,山里的百姓或以家族为单位,或以村为单位,或依附于大户,纷纷在险要的山头修筑山寨。许多山寨都曾接受过战火的洗礼,见证过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每座山寨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第一节 深山中的古寨群——湖北襄樊南漳古寨

南漳古寨是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东巩镇及周边地区大大小小几百处古山寨的总称,它其实是一个山寨式古建筑群。古寨的建筑大多系民用避难设施,也有部分是军事设施。

巴蜀咽喉地的古山寨

地处鄂西北秦巴山系余脉的湖北省南漳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为“襄西之屏障,巴蜀之咽喉”,境内崇山峻岭,山高谷深,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南漳多古寨,南漳县曾被湖北省确定为第三次文物普查试点县。古山寨群距南漳县城约80公里,坐落在东巩镇。一进入这个镇的地界,沿途就可看到远山上有不少石寨。在杜家坪村,远处高山上有一座石寨耸立山顶绿阴丛中,若隐若现。山岭下的一个小山峰上,另一座古寨的高耸寨门清晰可见。在这些山寨中,处于山顶的大山寨叫老寨,从山脚攀登到老寨最少得4个半小时,因为没有路,外人一般需要带着镰刀砍出一条小路上去的,老寨很大,里面建有庙。处于半山腰的山寨叫新寨,其规模小于老寨。

第三章 历史中走来的古山寨 - 图1古村民居

据说南漳县共发现大大小小古山寨500多处,被文物部门收录了380多处。最大的山寨是东巩镇卧牛山上的古山寨,被专家称为“华夏第一大山寨”,据初步考证,卧牛山寨始建于东汉末年,三国将领周仓曾在此筑寨屯兵,明末李自成部下郝摇旗在此继续筑寨。卧牛山寨依山势而建,跨越3个山头,面积1.1平方公里,分设5个寨门,沿寨墙垒筑掩体85个,瞭望台7个,炮台20个,寺庙建筑和石垒房屋375间,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南漳为何有这么多古山寨?考古工作者的解释是,由于历史上这里战事频仍,匪患猖獗,尤其是明清以来农民战争、流民起义以及民间土匪在这一带活动,山寨便是这个时期的产物。经初步考证,这些山寨多数是民间自行出资修建。少数山寨是军事设施,多数山寨实际上是当地村民的避难所,遇到战火或匪盗来袭,当地村民就搬入山寨避难。

遗世独立的古山寨

在南漳县的古山寨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山寨的是春秋寨。远远望去,山寨建在一座呈南北走向的山脊上,宛如一段长城横亘于山顶。一条河绕山而流,使这座山东、西、北三面环水,犹如一个半岛,只留下南面与陆地接壤。山的西面是斧削一般的悬崖绝壁,直入河中,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春秋寨依山就势,建在这个易守难攻的山脊上。由于人迹罕至,通往山寨的羊肠小路没几天就被丛生的灌木湮没。

上到山顶,就会发现这座南北纵向而卧的山脉,顶部东西间最宽处仅50米左右,山寨沿这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山脊呈“一字形”布局。山寨只有南门和北门两个门,西面寨墙直接依绝壁而建,东、北面在寨外垒起了高高的石墙。有敌来犯时,只要派人扼守住南门和北门两个进口,便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进入山寨,穿行于山脊上南北两排石屋中间的街巷式通道,大大小小150多间石屋赫然矗立,高高的炮台、瞭望台煞是森严。石屋已经没有屋顶,地上到处是破碎的石块,石缝里荒草丛生,很多石屋四壁已残缺不全。站在西面寨墙上往下看,六七十米高的石崖犹如刀削斧劈,令人不寒而栗。整个山寨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20米至40米不等,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山寨的寨墙全部由当地特有的片石砌成,厚度40到60厘米。

春秋寨又称“邓家寨”,是邓家一个名叫邓九公的祖先为防匪患修建的。因传说三国时关羽曾在此夜读《春秋》,该寨又名春秋寨。目前,山寨主体结构保存较好,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据说解放前,在这个山寨中最多时住了100多户人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慢慢搬下山来。

古山寨群中,另一个具代表性的是樊家寨。樊家寨是一个城堡式的古山寨,位于板桥镇,与春秋寨风格迥异。山寨建在群峰中一个位置较高的山峰顶部,峰顶已被削平,地势不及春秋寨险峻。但登临此寨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樊家寨坐西朝东,呈长方形布局,南北长约百米,东西宽约60米,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可容纳数千人。全部用当地片石砌成的围墙上东、西面各有一道大门,是这个寨子仅有的两个进出口。寨墙厚实,高耸峙立,寨中有堡,寨外有廓,多重防护,十分严密。沿镶嵌在寨墙内的石梯攀上5米多高的墙顶,只见山寨西南和西北两角分别建有堡楼,呈“八”字形向外伸出,堡楼下部两侧建有瞭望孔或射击孔,形成掎角之势。除了东面大门,寨墙西、南、北三面有外廓环绕,是山寨遇袭时的第一道防线。廓现大都毁损,只剩下孤零零的墙脚。

20世纪70年代,樊家寨曾被作为村部办公场所,后来村部搬出,辟为农田,现在山寨内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据说当年村民拆山寨石头盖房子时,曾发现一块石碑,上面记载了山寨的修建过程。

板桥镇的青龙寨以布局巧妙闻名,板桥距离东巩不远。周围有小漳河静静流淌,在小漳河至北峰前,一条古道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古老的山道是板桥通向西南山区的惟一途径。在湍急的猛洞河上,一座颤巍巍的小桥就像是古道的咽喉。小桥对面,在身披浓阴的山巅,有一圆一方的两个寨子,那就是青龙寨。它背靠大山,除了面对猛洞河的这一侧,三面均为悬崖峭壁,绝难攀登。它就这样扼守着古道,扼守着小木桥,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它的建筑也别具一格,实际上由两座山寨组成。两寨一圆一方,象征着天地合一,阴阳相配;间距仅3米,高低错落有致;有一大一小,大寨为长方形,东西分设寨门;小寨建筑为圆形,南北分设寨门。据说青龙寨是按照阴阳八卦设计的,寨的长度、宽度、房屋间数、门窗等有关数据均与八卦相符。大寨保存有大部分寨墙,石屋和箭堡、寨门也完好无损。不过,青龙寨的规模远不及卧牛寨、春秋寨等,其大小寨内石屋总共不过32间。今天,小北公路就从青龙山的半腰通过,在数里之外就可以看到青龙两寨的雄姿。沿着山间小径漫步五六百米,经过一座近年修复的山神庙,青龙的大寨便呈现在眼前了。大寨西墙高4米,寨门高2米、宽1米、墙厚1米,寨门上方有3米高的箭楼。门后为指挥台,正方设有一排炮孔。

青龙寨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是因白莲教而建的。那时候政府组建地方团练武装,把百姓赶到寨堡,坚壁清野,对白莲教实行分割包围的战略。当时,还筑有徐总兵驻扎板桥的总兵寨(位于新集)。徐总兵组织地方联防,共筑有山寨48座,现在仍有包括青龙寨在内的36座山寨在风雨中屹立。

第二节 湘西“蔸箩”——湖南凤凰都罗寨

都罗寨古称“小都罗”,又名“蔸箩”,是一个土家族民族山寨,位于湖南省凤凰县林峰乡,总面积达4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峰峦迭起,林深谷幽,沟堑纵横,溪河交错,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以奇、秀、险、幽而独居一方,是理想的旅游佳境。

林峰腹地小都罗

都罗是个山清水秀的山村,特殊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貌,使这个弹丸小村,竟然将千里之秀溶于一炉,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游螺江(白泥江)畔。都罗境内高山峡谷,悬崖峭壁,峰盘路转,星罗棋布,这里的山不仅形态峻美、多姿,而且山峦起伏,群峰竟秀,大山环抱着小山,小山簇拥着大山,两者有机结合,奇妙无比,野趣横生。由于都罗多为石灰岩、页层岩,易受溶融、风化,从而造就了许多石柱、石峰,这些石头不仅险峻,而且形态各异,巧奇天工。都罗境内溪河一般位于高山峡谷中,两岸悬崖峭壁,峰盘路转,飞泉流布,星罗棋布,溪水织山伴石,九曲迂回,流水轻重缓急,河面时宽时窄,阔处碧潭列罗,绿洲醉迷江心,窄处石砥江中,水流湍急,水花回溅,拐湾处,岸上铺满遍地月牙形的金色沙滩,如诗如画。都罗的山高低不一,形成多级阶梯,有的瀑水依山倾泻而下,构成叠状瀑布群,和谐统一;有的瀑布上部依山下泻,下部则凌空飘落,气势雄伟。在瀑布之下,必有深潭,地处幽谷深涧之中,奇峰怪岩。斜峙潭上,潭水清澈碧透,宛如无暇翡翠。天光山影,倒立潭中,绮丽无比,妙不可言,山得水而秀,水得山而媚。

都罗的山不高,但灵秀峻美,包罗万象,玲珑多姿。都罗寨现存明清时期民居建筑43栋,建筑面积4830平方米,保存全面的在80%以上。其中明代建筑15栋,清代建筑28栋,保家楼5座,三合院7栋,四合院4栋。其中抗日救亡夜校旧址三合院1栋,沈从文童年生活过的四合院1栋;明代军事构筑物古屯堡2座,石碉1座,现存状况有80%以上;石碉遗址2座,保存程度在40%以上;明代官田,屯堡驻兵碉田各20亩,现仍为良田耕种;明清官塘5口,驿站(官亭)遗址1个,明代水碾3座,保存程度在60%以上。那排排古香古色瓦房、吊脚楼、茅屋、农家小院,别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古寨条条古朴、典雅的石板路,斑驳陆离,曲径通幽,至今景色依旧,古韵犹存。村子周围古树参天,翠竹如云,池水澄清,更为古寨增添了几份生机与魅力,充满了诗情画意。

都罗具有土家族生产、生活习俗和民族风味。有悠久的手工艺传统技术,如印染、雕刻、刺绣、纺织、竹器编织等民间工艺;有独特的土家族山歌、情歌、哭嫁歌、伴嫁歌、佛歌、丧堂歌、打油歌。有古老的文化傩堂戏、打溜子、霸王鞭和特别的木匠鲁班文字。

知识链接

湘西文人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至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出版有《边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著作。

妖娆的山寨风情

都罗寨的习俗丰富多彩,平时的衣食住行、接人待物,都带有浓郁的土家特色。而又以出嫁、葬丧、祭祀三者为最,出嫁时的哭嫁歌、葬丧时的丧堂歌、祭祀时的傩堂戏,都是本地的大特色。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探索到土家族的文化渊源,感受到此地人的纯朴善良。

清晨,牧童木叶悠扬,清脆悦耳。劳作时,山歌连绵,相互呼应。晚上,锣鼓一响,便上演傩堂戏、阳戏,村民们自娱自乐。还有逢年过节的祭祀活动,和一些民俗活动,村民的生活过的既简单又充实。在都罗寨如果游人走累了,可随便到哪一家歇一下脚,主人会热情地接待你;吃饭时间,主人会热情的拉客人入席,简简单单吃一餐。没有什么好菜,没有太多的言语,那份真诚和热情却难以让人忘怀。

第三章 历史中走来的古山寨 - 图2古村寨的小路

都罗的云海也是著名景观之一。这里的云海呈白、厚状,随着太阳越升越高,阳光一层层穿透云海,云海慢慢地变薄、透明。待云海消失后,整个都罗寨尽收眼底。都罗寨的云宁静、参差错落,淡淡的山影为云海增添了层次。云雾下隐约可见几座缥缈的山峰,若隐若现。这是光与影的旋律,也是鬼斧神工的技巧。

第三章 历史中走来的古山寨 - 图3古村新景

都罗地区有很多新奇的景观,其中就有岗水洞。岗水洞地势十分险峻、雄奇,洞上、下均为悬崖,且有一泓如带似涟的清泉从石壁上凌空而下,烟雨纷霏,幻如“水云仙境”。洞口左侧有一奇峰翘出,半掩半遮着洞口,远望去,真有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奇峰旁边有一道人工开凿的栈道与山下相连,宽尺余,此处势如刀削,光滑无比,下临深渊,易守难攻。岗水洞分为三层,第二层洞隐藏山中,第三层又名“牛鼻洞”,三层均有小洞串联相通。一层为主洞,长约300米,洞口高、宽约8米,前厅宽敞,可容千人。由于过去是藏匪老巢,如今还有两道残墙断壁。三层牛鼻洞是个“U”形圆洞,直径一米余,拐湾处有一洞与二层相通,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岗水洞既有溶洞之美,又有山川之秀,是来都罗寨必游之处。

都罗境内山多,故山洞无处不有,无处不生。有的位于溪涧瀑布里,有的位于高山之颠,有的位于悬崖峭壁上,有的位于深山峡谷中,洞内景致奇幻无比,五光十色,妙趣横生。

第三节 面积最大的古山寨——四川旺苍油树村

在旺苍县化龙乡油树村,考古工作人员们发现了一座寨墙及山寨格局保存较好的古山寨。它建成于元朝,占地7.1平方公里千米,比目前被认为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古山寨的湖北省南漳卧牛山寨,还要大上2.2平方公里。

“奶头”寨

川北旺苍的古山寨位于化龙乡政府背后的油树村一座海拔800余米的山上,由于山寨至高点为一高约20米、直径约18米的状如奶头的山峦,当地老百姓称此山寨为“奶头寨”。山寨寨中有寨,构成四道防御体系,北、南面为高约80余米的山崖,其余地方地基由厚实的块石沿着山崖边砌垒筑建而成。寨四周共有寨门13个,寨子呈不规则带状,周长约10公里,全寨总面积约7.1平方公里。

从东面山脊攀越山寨,在山脊上横着一道巨石垒砌100多米长的山寨墙,寨墙两边略有坍塌,但大部分完好,寨墙留有望台、射箭孔、放石垛、滚木台、屯兵营。寨墙中间有一道窄窄的寨门,宽约1.5米,高约2米。扶着身边的石块小心翼翼地穿过寨门,前面是一块平坦广阔的平地。这里有一排石头房子,但多数已坍塌。

第三章 历史中走来的古山寨 - 图4川北旺苍

沿着山脊继续前行,越过一个缓坡,第二道寨墙立于眼前。这道寨墙仅有十来米长,它正好横在山脊最窄、最险峻的地方,两侧是悬崖峭壁。穿过第二道寨墙的寨门,前面又是一块平坦地,这里壕沟纵横、工事密布,依稀可见当年的战斗遗迹。第三道寨墙横跨在山脊上,有百余米长,比前两道寨墙更显气势,这道寨墙上方还保存着用于防御射击的垛口。第四道寨墙内就是占地240多平方米、远看形如奶头的至高点,该山峦上面地势平坦,山上满是瓦砾。据当地百姓讲,山峦上过去建有一座三元坛大庙,1935年毁于战火。

旺苍古寨

旺苍古山寨的历史久远,在这些历史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当地人反对元朝统治的历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刘福通的抗元斗争。据《旺苍县志》记载,元延元年至元延五年(1314~1318年),旺苍地区杜铁连和陈刚起义反元时在该山建造此寨;元末刘福通所部也曾在这一带和元军进行过数年拉锯战,最后依据此寨打败元军;明清时当地百姓为躲避战火,也相继到此寨避乱。

知识链接

刘福通其人

刘福通(1321~1366年),颍州(今安徽阜阳界首市)人。元末北方红巾军领导者,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反元活动。1351年武装起义。韩山童战死后,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定都亳州,建元龙凤。他自任平章,后杀杜遵道改任丞相,掌握军政大权。不久率军攻克汴梁定为都城。后来,刘福通先在汴梁为元将察罕帖木儿所破,后在安丰为诚王张士诚所围,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刘福通至应天(今南京),途经瓜州,廖永忠将他们沉入水中溺死。

第四节 太行绝壁上的明珠——河南辉县郭亮村

郭亮村在距离河南省辉县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位于海拔1700米的悬崖上。这里不但山势独特,峰峦叠嶂,山清水秀,洞奇瀑美,潭深溪长,还有质朴的石舍,淳朴的山民,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浑石到顶的农家庄院一幢幢、一排排、依山顺势地坐落在,以其特有的魅力,招来了大批中外游客,也受到了影视厂家、艺术家们的厚爱。

太行山上的一颗明珠

郭亮村以秀美山岭、独特的石舍而闻名全国,更以其周围自然风景吸引着游人。郭亮洞,长1200米,洞顶是嶙峋的怪石,开凿时留下的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郭亮村地处辉县万仙山风景区,周围有很多山洞,比如有红龙洞、白龙洞、黄龙洞,洞内倒悬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形神各异,令人叹为观止。

郭亮村地处山西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深山中。这里秀峰突兀,石径崎岖,红、白龙溶洞深邃,喊泉银瀑倒悬。

第三章 历史中走来的古山寨 - 图5太行深处郭亮村

郭亮村的人,大都为申氏。郭亮村源于公元9年至公元23年之间的西汉末年,当时王莽建立“新”王朝,这期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农民领袖郭亮,一举建立了农民政权。后来郭亮欲凭借太行绝壁峡谷与敌交战失利后,兵败退至山西。后人为纪念这位农民英雄,将他当年战斗过的大本营誉称为郭亮村,直至现在。申氏家族元朝末期在南京做官,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将申氏家族发配边疆,途中逃离。全族几百口人砸掉大铁锅,一户分一块锅铁,各奔东西,但愿来年拼回原形,全族团圆,故称“大锅申”。当年一小部分申族人进入河南,躲进太行山中隐居于郭亮村。

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郭亮村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共辉县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是著名将领许世友战斗过的地方。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原型郭兴当年曾在这里学习、训练。农民起义也好,抗日政府所在地也好,都说明郭亮村是个易守难攻的堡垒。抵达郭亮村,必须先要穿过一段太行大峡谷,峡谷的底部,与华中平原相连接,其顶部平台,海拔竟已在1200米以上。从沙窑乡西梯坡村顺天梯登崖顶是件相当累人的事情。过去这条绝壁小路,曾是大山中惟一通往中原的古道。直到19世纪70年代,山民打通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郭亮洞,人们才逐步废弃了这条“天险”小路。

太行隧道之父

郭亮村位于太行绝壁之上,天气好的时候,几十公里外都能看到那一带太行山直上直下的影子,花岗片麻岩、砂页岩和石灰岩经过千百万年的风化侵蚀,更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竣岭。

郭亮村原为当地一个贫困的村子,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972年在村支书带领下全村人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由13位村民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5年,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200余米的石洞——郭亮洞,也就是万仙山绝壁长廊。郭亮洞是在110米高、1250米长的绝壁横面上,以25度斜面凿出的,是郭亮村人用生命和热血让天堑变成了通途。当时,郭亮村投资8万元,2001年又投资40万元进行了扩修。

第三章 历史中走来的古山寨 - 图6郭亮村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