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杰地灵的文化古村落

本章收录的古村落都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特别注重文化诗书的熏陶,遵循孔孟之道,秉承勤学苦读之风,千百年来人才辈出。

第一节 理学渊源——江西婺源理坑

理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原名理源,位于婺源县城56千米外的沱川乡。该村建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之地。

踏寻理学渊源

第八章 人杰地灵的文化古村落 - 图1理坑

偏僻的山村理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这里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昔日的辉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这些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理坑已被列入江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

理坑处于婺源县东北面的山旮旯里面,一条小路弯弯曲曲载着当地乡亲和外地游客进出。历史上,婺源也隶属于古徽州,理坑与黟县就隔着道山,理坑的建筑自然也就徽派的建筑风格。在理坑,无论从水口的廊桥、村口的如同手臂形的小山,到背后的靠山以及远方的高山都让人感到是一片宝地,也许正是这种“保护”使得理坑没有像西递那样遭受太多的外来冲击。整个村落最精致的就算是那条山溪和沿河的黛瓦灰墙、马头墙重重的建筑群了。山溪在当地称为“坑”,这也是理坑的“坑”的来历,而“理”字则出自理学理坑原来称“理源”,顾名思义,即为理学渊源之地,素有“山中邹鲁”之美誉。山溪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水清澈而具有活力,但是从水流的速度、曲折性来看,似乎有点快和直为了弥补这种缺憾,当地人在村口水去的地方,建了一座桥,风水意义上即为“水口”。在水口和村落中间的河床上,布了一些木条和石碣,以此来减缓水流的速度,从而达到水“含情默默,一步三回头”的纳气效果。

民风好学的理坑

理坑始建于北宋末年,它虽偏居山村一隅,村民们却好读成风。据《沱川余氏宗谱》记载:沱川余氏始祖余道潜,与朱熹的父亲朱松是宋徽宗重和八年(1118年)同科进士。余道潜于庚子年(1120年)由安徽桐城迁沱川篁村。其后代余景阳,于1206年迁居理坑,距今已巳近800年。

理坑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书生之乡,一直以来,当地人都崇尚“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的儒家理想。在理坑村边,有一条小溪,每天下午都会有不少妇人在这里洗衣服。河水两侧,可谓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在溪水上方,有一座石桥,名曰“天心桥”,不管何时都有老人在上面对弈、晒太阳。

拥有徽派建筑的经典之作与徽州商人的经营之道的理坑,是徽州民俗与赣文化的集结之地。走进村口,聆听小河潺潺流水,穿行于古镇老街的小巷,欣赏那精美的雕梁画栋,仰望那高耸入云的马头墙,遐想着高墙内昔日的辉煌。在农家,喝上一杯新做的婺源绿茶,感受高墙下纯朴的民俗民风。那种自在、舒适、惬意,油然而生。

知识链接

理坑的串堂班

理坑人家有婚嫁寿诞等喜事,为求吉庆热闹都会请串堂班在宴席间演奏,场面十分热闹。客人边吃喝边听奏乐,别有一番趣味。串堂班是一种民间音乐组织,成员一般6到8人,有的是以此为生的乐队,有的是农闲时临时邀集而成,如今基本上是后一种。串堂班有大锣、云锣、小锣、鼓、钹、唢呐、笛子、二胡、京胡、三弦等乐器。每人擅长两三种乐器,班主由文、武场技巧全面者担任。打击乐器固定在一个特制的担子上面,可挑可拆,便于串堂。宴请宾客时,亦请串堂班伴奏,以示对宾客的尊重和主人的富有。有时,逢村族喜庆或私人“堂会”等场面大而隆重的活动,串堂班亦可唱戏。乐者担任戏中某个或几个角色,生旦丑末净唱念兼备。腔调有徽腔、京腔、黄梅戏等。

第二节 千年不断的文脉——京西灵水举人村

位于北京西门头沟的军响乡灵水村,形成于辽金时代,不仅村落古老庞大,辽、金、元、明、清时的古民居多,而且多古庙遗址。村里还有很多古树名木,浓浓的绿荫庇护着勃勃的生机,汩汩的清泉溪流滋润着这座古老的山村。

儒雅的灵水村

走进灵水村,不禁让人由衷地赞叹它的文脉千年不断。深厚的历史积淀赋予灵水村的儒雅气质,全写在斑驳的砖瓦上,寺庙的残柱间,老宅的天井里。村西莲花山下的灵泉禅寺,是灵水村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寺庙,也是有文字记载北京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

明代《宛署杂记》记载:“灵泉禅寺,在凌(灵)水村起自汉,弘治年间(1485—1505年)僧海员重修,庶吉士论记。”原有的汉代建筑已是片瓦无存了,如今我们只能从该寺明代的情况对它作一进步了解了。

灵泉禅寺有三重大殿,坐北朝南,山门青砖仿木结构,歇山式脊、筒瓦顶,有吻兽、垂兽,四角悬风铃,石刻件拼砌发券门洞,门额有“灵泉禅寺”石刻,并有题记“大明嘉靖癸已(1553年)七月吉日重开山门第一代住持圆恭立”字样。山门两侧青砖砌筑旁门一座,山门后为天王殿、三世佛殿、三大士殿。三世佛殿面阔三间,悬山脊筒瓦顶,有斗拱,拱眼壁绘佛像。殿前有宽大的月台,三世佛殿两侧各有旁门,东侧有配房三间,西侧有四合式跨院。三大世殿面阔三间,两侧为僧房。从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灵泉禅寺宏大的建筑规模和曾经旺盛的香火。灵泉寺现仅存一座山门、一棵古槐、两株银杏树,其中一棵银杏树为雌雄共体,每年都结下金色的果实。

村西有南海火龙王庙、天仙圣母庙、观音堂、二郎庙,这4座庙宇紧紧相邻。南海火龙王庙居于建筑群的中央,相传建于金代,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重建。现主要殿堂已无存,只存拔券山门。山门为青砖建筑,有吻兽,青砖刻匾,周围刻有莲瓣,中刻“南海火龙王庙”,并有款刻“大明嘉靖岁次丙申(1536年)重阳吉日造,曾林乡重修”字样。

院中两株直径达两三米的千年古柏,一株金代古柏躯干的树洞中间寄生了直径20厘米的桑树,桑柏两树,枝繁叶茂,姿态奇绝;另一株金代古柏粗干下部的杈中,寄生出的榆树直径达70厘米,榆柏两树,苍黛交映,情趣盎然。人们称之为“柏抱桑”和“柏抱榆”,是灵水村中的“灵水八景”中两景,也是北京的“古柏奇观”中的两大奇观。

文化的认同

灵水村,背靠独山莲花峰,前临清水河,有古井、古碾、古宅院、寺庙、商号、寄生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该村尤以知府刘懋恒及举人刘增广倡导谦让、乐善好施最著名,故名“京西举人村”。该村的千年古树“柏抱榆”和“柏抱桑”京都无二;古银杏“雌雄同株”此处仅有;五进“四合院”山区罕见;灵泉寺建于汉代,历史悠久;三十六盘碾,君子不争;七十二眼井,饮水思源;魁星楼、文昌阁,文星高照;多儒商,遍京津,八大商号;尊师长,重教育,代代传留。

在斋堂东北面不远,即远近闻名的古村落灵水村。原称“冷水”“凌水”,村落地处因山谷之间却有丰沛的水源,传言村中曾有水井70口,古人的数目字基本上属于玄学,但水井众多却是真实的,几乎随处可见,不过如今已经全部废弃不用。灵水村只有200余户人家,但自古有崇尚文化的遗风。在明清科举制度下,出过22名举人,2名进士;到了民国初年有6人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虽属一个较封闭的深山村落,但文化底蕴居然如此深厚,的确难能可贵。

正是这种对文化的认同,让灵水村颇有儒雅之风。自明朝永乐八年(1375年)村中即有社学,私塾更是众多。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家中守孝的甲午科(光绪二十一年,1885年)举人,历任山西左云县、静乐县知县,吉州知州、候补知府的刘增广倡导在木城涧玉皇庙建立新式学堂,此为北京地区最早的新式学堂,实为难得。灵水村中的新式学堂也在1893年兴建。

每年的正月十五,京西斋堂川一带,有转灯场的习俗。有些村子的转灯场活动较为简单,只是晚上举着灯在村里转转而已。其中斋堂村为九曲黄河灯,马栏村为八卦灯,灵水村为万字灯。有些村子没有灯阵,场面也比较隆重、热闹。有的村转灯活动3年才举办一次,而灵水村却一年一次。届时,桑峪、军响、东胡林、西胡林几个村子的人都喜欢到灵水观看转灯场活动。在夜间的山路上,人们举着灯笼、火把一起向灵水村口的灯场集聚,欣赏欢快的音乐演奏,注目受人尊敬的神棚,观看灯火通明的灯阵。

第三节 人杰地灵古村落

曾国藩故里——湖南双峰荷叶乡

在南岳北侧50千米左右的九峰山南麓,有一块沃野平畴之地,俯瞰似一片巨大的荷叶,故称荷叶乡,原属湘乡县,今属双峰县,这就是清代重臣曾国藩的故乡。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生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十月十一日,卒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四日。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先后晋升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诏加“太子太保”,赐封“一等毅勇侯”,授“英武殿大学士”,升“光禄大夫”,卒后谥称“文正公”。

曾国藩作为晚清第一名臣,是一个很复杂、有争议甚至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曾国藩对晚清社会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他倡导自强救国的洋务运动,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技术,他在立德、立功、立言以及治国、治军、治学、治家、治身等方面都颇有建树,所有这些对后世都不无启迪和借鉴意义。

曾国藩故居由出生地白玉堂、青少年时期居住的黄金堂和封侯之后建造的富厚堂3部分组成。

白玉堂是曾国藩的出生地,坐落在荷叶乡的天坪村。全屋三进两横,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双层飞檐,粉壁墨画,颇为壮观。大屋共有48间房,6个天井;大厅中有两个大天井,栽植各种花木,饰为花厅;厅前有一大坪,坪前是半月形池塘,有石垣自“月牙”两头延伸,将全屋环绕,构成一个格局分明的居住环境,曾国藩的童年就在此度过。

黄金堂是曾国藩青少年时代的住所,坐落在荷叶乡良江村,背靠猫形山,朝向飞鹅山,门前有一口池塘,塘前一脉小河,河前良田百亩。房屋为砖木结构,三进两横,四周古树环绕。曾国藩成婚后,夫人欧阳氏就长住在这里。这里要特别一提的是曾国藩的读书楼,环境之妙,令人叫绝。该楼后靠威武的官帽山,前有规整的官印山,左右峙山环抱,中有溪水环绕,前方远景开阔,着实是个读书的上佳之地。

富厚堂是曾国藩封侯之后为自己将来准备的“退隐之所”,坐落在荷叶乡富托村。整个建筑被半月形鳌鱼山从东、北、西三面紧紧环抱,远远望去,富厚堂恰似坐在一把太师椅中,被认为是当地的“第一等屋场”。

富厚堂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由曾国潢、曾国荃、曾纪泽经手主持。依照侯府规模建造,历时9年完工,总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多平方米,土石砖木结构。当年正门上悬挂着朝廷赐封的“毅勇侯第”朱底金字直匾,门前花岗石月台上飘着大清龙凤旗、湘军帅旗、万人伞等,景象之壮观,气势之威武,令人叹为观止。

富厚堂建筑体系庞大,内外辟有八本堂、求阙斋、归朴斋、艺芳馆、思云馆、八宝台、辑园、鸟鹤楼、棋亭、藏书楼等各种建筑。宅后围墙内还有一片山坡,种植竹木,古樟翠柏,扶疏参天,建筑群就掩映在这一片绿林之中。

曾国藩的曾孙女曾宝荪在《我的家世》中对此建筑群的描述是:“这栋大屋,大体照侯府规制盖的,宅有东西两门,进来是一个半月形石板大坪,半月形大坪外,是一张大塘,也是半月形,有如‘泮宫’,中门因为门楼很宽,所以并不显得很高大,门上有‘毅勇侯第’四个大金字直匾,进了大门,便像北京的四合院。”

第八章 人杰地灵的文化古村落 - 图2曾国藩故居

富厚堂的精华部分是4座藏书楼,通体青砖结构,充分考虑了藏书和阅读的需要.该楼藏书曾达30余万卷,为中南地区最大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中国近代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这里曾经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曾家英杰,如数学家曾纪鸿、外交家曾纪泽、教育家曾宝荪和曾约农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荷叶乡这块乡间僻壤之地,清代以来一直是名人辈出的地方,除了曾国藩以外,还走出了曾国荃、曾纪泽、曾广钧、曾约农、曾昭抡、曾昭烯、葛健豪、唐群英、蔡和森、蔡畅、曾宝荪、曾宪植等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曾国藩五兄弟皆受到皇封,曾国藩、曾国荃二人相继出任两江总督,官至极品。荷叶乡又被称为“中华女杰之乡”。20世纪末在中国举办世界妇女大会前后,国内媒体评选出20世纪“中华百年八大女杰”,出生在荷叶乡或在荷叶乡婆家生活过的女杰就占了四位,她们是秋瑾、蔡畅、唐群英、向警予。

遗憾的是,曾国藩家乡的古迹破坏严重,除了富厚堂建筑群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之外,其他乡村建筑均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

徽州“小杭州”——安徽旌德江村

江村距黄山风景区约30余千米,建村近1400年。整个村落枕山环水,阡陌纵横,群峰拱秀,双溪萦绕,古祠巍峨,牌楼高耸,民居古朴,石道清幽,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古村。江村建于隋末唐初,咸丰初年人口达8万余人,号称“小杭州”。

古村形似一把太师椅,东南北环山,三面坡,西面开阔平敞,中间是村落建筑。村中双溪环绕,村口为聚秀湖,水口为狮山、象山把守,如太师椅的两把扶手。

江村不仅有美名远扬的“江村十景”等自然景观,还有江村总祠、溥公祠、孝子祠、父子进士坊等古朴的人文古迹。古村上众多的民居、老街、牌坊,相对集中,连成一片,既与皖南其他古景点有共同之处,又有独特的内涵和神秘的色彩。

江村在设计水口时,赐予村落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聚秀湖是砚台,牌坊是墨,宝塔(文昌塔)是笔,大地是硕大的纸,寓意江村文风昌盛。龙溪、凤溪从江村的两旁流出,在村口汇聚成聚秀湖,清亮的聚秀湖把江村所有的美丽都装进去了:湖中躺着的是金鳌山,山那边是绩溪上庄。当年的胡适就是翻过这座山来江村相亲的,江冬秀的花轿也是从山边的小道抬到上庄的。

江村原有牌坊18座,历尽沧桑,保存至今的原牌坊仅有父子避士坊两座。金鳌江氏第48代江汉和第49代江文敏均为明朝进士,父子同朝做官,成为当时徽州一大奇谈。父子进士坊是江村后人为表彰其父子而建:父坊正面雕有狮子(威严)、麒麟(吉祥)、凤凰(繁荣),背面“双凤”示表江汉、江溥堂兄弟分别中甲、乙科进士,像两只凤凰展翅高飞、鹏程万里;子坊右鲤鱼表示“鲤鱼跳龙门”,左龙凤表示“龙凤呈祥”。另外,新修复的进士第牌坊,据说是我国民间仅存的一座汉白玉牌坊。

江村所存名人故居有“三堂一墅两居”:木雕精美的进修堂、民国代总理江朝宗的祖居的茂承堂、笃修堂、黯然别墅、江冬秀故居和江泽涵故居。

明代建筑笃修堂,是江村现存年代最久的古民居。民居江村是近代兄弟博士江绍铨、江绍原及清代光绪年间“叔侄翰林”江树昀、江希曾的祖居,也是清代医学家江希舜的祖居。现只保存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堂门两侧有两根扃形的旗杆石,按封建等级规定,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两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扃形的旗杆石。大门是牌坊式门楼,砖雕精美,次门楼五檐门罩也只有二品以上大官才能采用。门槛很高,要进屋,先得跨上几级台阶(古时门槛越高,身价便越高)。进屋有一道门,中间的是中门,只有七品以上的人物来访才开中门,女子也只有在婚丧两天可从中门过,两边的便是边门。由此可见,当时的等级制度之森严。该堂厅房抬首有一块“椿庭衍庆”匾,屋内壁板上面还依稀可见江希曾进士、江绍宗举人中举时的捷报。

江村青石老街长约350米,源起溥公祠,止于江氏宗祠。沿街有数家商店,大多为前店后坊式,呈明清风貌,高高的马头墙,青青的蝴蝶瓦,清新典雅。南北走向的老街弯成三曲,不但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而且隔断经商,互不干扰,又相互连通,防风、防火、防寒,独具匠心。

溥公祠又称六分祠,祠主江博为江氏第48代明朝进士。凡到过江村的游客都被它的巍峨雄姿与气势所吸引,都为它的精雕细镂惊叹而驻足,它是江村这座古村落的重要标志。溥公祠第一进为门楼;第二进称享堂,享堂较宽敞,是家庭议事的主要场所;第三进叫寝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整个祠堂共有36根圆木柱,天井边22根花岗岩方石柱,为的是千秋不腐。屋脊上面有鳌鱼,即“独占鳌头”之意;中间的葫芦宝顶和上面的三角倒叉、天狗,形态逼真,妙趣横生,据说有避邪的作用。屋脊下是一幅近500年的壁画,画的中间是“福、禄、寿”三位老寿星,寓意三星高照,象征江氏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画色彩鲜艳如初,堪称江村古建筑彩绘一绝。据考证,作画的颜料是从一种矿物质中提取的,可永不褪色。

季子祠位于老街中段,共三进两天井,据说是全国惟一一座以孝道为主建立的祠堂。祠堂原本为江文昌故居,清光绪年间,后人在旧址上扩建成祠,亦叫“孝友堂”,即孝顺、友善之意。该祠门楣上“明孝子江文昌公祠”几个大字赫然醒目,祠内木柱所有的对联中也都有“孝”字,如“积德箕裘为孝友,传家彝鼎在诗书”。

江氏宗祠系江氏家族的总祠,也是江村的总祠。它有四进两厢两明塘三天井。第一进在民国时期被烧毁,现在可以看到裥堂两边断墙残砖的痕迹。大门外两池清水是用于防火的明塘,两池中间有三步两拱桥通往二门。站在桥上,可见门楼上历遭劫难的雕刻依然精美,汇集并体现了古徽州砖雕、木雕、石雕的艺术精华。总祠前的石鼓代表威严和肃静,门上“先进何曾崇左道,后来切莫走旁门”,语意双关,内涵丰富。江氏宗祠的两口井又称放生池,一年四季水位始终保持不变。其上方是钟鼓楼,楼上存放着钟、鼓、宗谱等,村中有急事时可敲钟击鼓集合族人,楼下壁板里面陈列着祖宗牌位。

聚秀湖南岸的狮山古庙亦叫海神庙、天后娘娘庙,始建于宋崇宁五年(1106年),是皖南徽派村落中仅有的一处妈祖庙。

上好的风水加以村民自古以来“重诗书,勤课诵,多延名师以训子弟”的质朴文风,使这里英才辈出。据载,全村共有书屋学校9所,明清时期,江氏族人考取进士、文武举人、明经126人,民国最初10年又出博士、学士17人。

千古第一村——江西乐安流坑村

四面环山、三面环水的流坑,虽少了几分柔媚与温婉,却多了几分苍凉、厚重与矜持。水墨淡彩的山水,坑洼不平的卵石巷,深沉朴实的明清建筑,细腻精致的木雕,文采飞扬的名人墨迹……这就是流坑。

流坑村地处乐安东南山区向西部中低丘陵的过渡带上,四面青山拱抱,所谓“天马南驰,雪峰北耸,玉屏东列,金绛西峙”。流坑距县城38千米,距牛田镇8千米。五代南唐时开始建村,近千年来,流坑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古村集古建筑、历史、艺术、民俗为一体,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是古村文化的经典,是一座活的历史博物馆,故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誉。

第八章 人杰地灵的文化古村落 - 图3流坑村

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明代中叶,古村形成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巷道内鹅卵石铺地,并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村中现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书屋、牌坊、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塔遗址等一应俱全,还有水绅山笏宅、真君阀(镇江门)、三官殿、存仁堂、旌表节孝坊、仰山庙大戏台、振卿公墓、董蕃昌夫妇合葬墓、环中公祠等古迹。

村中古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质朴而简洁,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画、墨绘于一体,工艺精湛。明代建筑怀德堂中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镶嵌的“麒麟望日”堆塑,堪称精品。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门头、墙壁上刻有不少题榜、名额,共计682方(处)。

流坑村古建筑代表了江西赣式民居的典型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是我国古典民居建筑中的明珠。建于明朝以来的理学名家宅位于中巷中段,是流坑董氏名宦董隧(号蓉山)故居,也是流坑村中十八栋屋宇连成一体建筑组群厅。大宾第建筑群又称“村中村”,坐落于中巷西端与沙上巷相接处,总体布局呈长方形,文化气息浓厚古雅别致,雍容华贵。

从宋初到清末,村中书塾、学馆历朝不断,明万历时有26所,清道光时达28所。全村曾出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簿、教谕,超过百人。旅行家徐霞客赞曰:“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这里所说的五桂坊是为表彰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董氏一门5人同时中进士而建的纪念牌坊,虽然现在只剩一些牌坊的基石,但其昔日的荣耀依稀可见,是“人才之乡”的明证。始建于明初的文馆位于村北陌兰洲大宗祠之西,又名“桂严祠”、“江都书院”,是集书院、祀孔和文人祭祖聚会的场所,为流坑村保存至今最大的、也是惟一的一座书院。

始建于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的状元楼,位于村西龙湖西岸的棋盘街旁,地处古代流坑村落的制高点,是为纪念当年恩科状元董德元而建,系两层砖木结构的重楼,历代有所修葺,现存状元楼是晚清重修之物。其前门右侧有一米宽的转折叠式木梯通向二楼,二楼正中为神阁,祭堂左右挂有楹联,门楣上挂着理学家朱熹题的“状元楼”的行楷书大匾。走出神阁站在状元楼匾前,凭栏向东眺望,远处,东华、梅岭群峰竞秀,薄雾缭绕;近处,古村主体尽收眼底,村边古木参天,湖水如镜,树影屋影倒映其中,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翰林楼位于贤伯巷东侧出口处,立其上,前可观顺流而下的乌江之水,后可观村中林立之屋。从楼的建造位置与设计特点来看,此楼既有防御外来侵犯、保扩村落安全的关卡性质,又有表彰、纪念明代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董琰(字子庄)之意。

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村中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随处可见,特别是那版本众多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现在仍保存有明万历十年(1582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各种宗庙祠堂58座。大宗祠遗址内5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岩石柱,傲视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始建于明代的武当阁位于村北面约1公里处,地处流坑村水流汇合处,是融道教、佛教及其他诸神于一庙的综合性建筑物。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屯田公祠坐落于明经巷东端南侧,是祝奉流坑董氏第三代祖董文肇的宗祠,也是流坑幸存至今最大的一座祠堂。祠堂内石柱林立,硕大厚实,气势凝重,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