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尘封的古村落

在中国,由于经济、文化、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至今还存有许多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寨。走进这些至今保存着原有生活状态和建筑原貌的古村落,宛如走进了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这些古村落就像是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相连的纽带,让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过去。

第一节 尘封千年繁华时——广州黄埔村

广州黄埔村人杰地灵,村里的翰林、进士、举人、秀才举不胜举,被后人誉为“博士村”。清末时当国人还沉浸在“天朝一统”的自大心态之中时,黄埔人他们已经走出闭关自守的农业王朝的围墙,呼吸到海洋文明澎湃的气息,用固有的精明和八方商贾应酬周旋,用先天的智慧吸纳洋人的学问,用祖传的勤奋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于是,科学与民主,舶来的文明嫁接在黄埔村古老的传统上,繁殖了英雄辈出的子孙后代。

侨乡的历史

1757年,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只保留粤海关,规定凡载洋货入口之外国船“必须下锚于黄埔”,广州被定为全国惟一的外贸通商口岸。当年粤海关黄埔挂号口便设在黄埔港,与此配套,还开设了税馆、夷务馆、买办馆和鳞次栉比的酒楼、商号。按《粤海关志》黄埔税馆图,黄埔税馆遗址在黄埔村酱园码头一带的河堤旁,前半部分架设在水上,两侧分别建走廊和栏杆,后半部分是主楼,高两层。

据《粤海关志》记载,1789年,外国商船泊于广州,共计83艘,同时有6个国家近百艘船在黄埔汇集停泊,黄埔村昔日的盛况,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现在已经成为小渡口的黄埔古港停泊着美国的“中国皇后号”、瑞典的“哥德堡号”、俄罗斯的“希望号”和“涅瓦号”、澳大利亚的“哈斯丁号”等外国商船,每一艘商船都为它的主人带来了巨额财富。

该村港口的进口货值在当时广州对外贸易的进口总值中占很大的比重。据《中国国际贸易史》统计,1817年,广东当年对外贸易的进口总值为2348万元,而通过黄埔港的进口总值为1971万元,占广东省进口总值80%以上。黄埔村港在当时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直至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五处为通商口岸,广州对外贸易的中心地位才日渐削弱。同时,原古黄埔港码头因江畔淤泥日积月累,影响海船停泊,于是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将黄埔挂号口移至长洲岛北岸(现黄埔军校旧址所在地),但仍沿用“黄埔港”之名。到了1937年,又在珠江北岸的鱼珠、横沙乡一带,兴建码头,当时称为“黄埔新埠”。考古专家表示,目前能反映广州外贸名城历史的遗址有南越王墓、古代船坞、南海神庙、长洲岛等,但反映17—19世纪历史开发的仍很少,而黄埔村则可以填补、衔接这段历史。

村民出洋的目的地是按姓氏相对集中的。在早期,胡氏族人较多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冯姓族人较多前往日本;梁姓族人则较多前往美国,家谱中也有往古巴、秘鲁等地的记载。“二战”后,世界各地华人社会再次出现移民浪潮,总的趋势是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黄埔村旅居国外各族人的后裔也逐渐再次移民,其中较多前往美国、加拿大,一部分往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地。

第七章 尘封的古村落 - 图1小村人家

清代,黄埔港是广州的外港,有时近百艘外国商船停泊在这里。而黄埔村一些人原来就是做生意的,由于有对外交往的便利条件,不少人向外洋发展,自然就是继续经商。此外,黄埔村也是西方国家在中国掠夺劳动力、拐卖华工出洋的见证地。自18世纪末起,西方国家为了取得廉价的劳动力开发本土及殖民地,纷纷向中国寻求劳动力。先是178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黄埔偷运华工到澳门,再转往马六甲、槟榔屿等地。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开始在中国获得各种特权。1859年,广东地方当局在英法联军统领衙门的压力下,首次批准英国人奥斯丁在广州设立招工公所。1860年,清政府也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条约中有准许华工出国到英法等地做工的规定。从此,外国殖民者在中国掠夺、贩运华工活动从隐蔽转向公开化。

黄埔村人非常善于利用在对外交往中积累的经验和广泛的社会关系办企业,并把产品打出国门。“老广州”都知道由广生行生产的“双妹”牌化妆品是个知名的品牌,它是由黄埔村人梁国森和朋友冯福田以及林先生三家创办的。当时成立了广生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公众公司的性质,股票可以买卖,类似现今的上市公司。据其后人回忆,广生行总部在香港、上海、杭州等地设有数十间分行,以上海的规模最大,战后还在新加坡、泰国等地设了分行。广生行的“双妹”牌化妆品不仅中国人喜欢用,许多外国人也喜欢用。

黄埔村的名人

鸦片战争前,黄埔古港是全国惟一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云集,当地村民得以广泛接触外国人及外来文化,并大量出洋谋生、留学、经商,涌现了一批对中华民族极具贡献的著名人物。其中著名外交家、工商企业家、经济学家、铁路桥梁专家、军事家就有数十名,如:外交家胡璇泽、梁诚、梁洵,商业巨子梁韬、梁经国、梁纶枢,专家学者胡栋朝、冯锐、梁方仲,军事界冯肇宪、梁广谦等。

黄埔村在清朝出现了一家广东十三行之一的天宝行,老板梁经国,号左垣,祖辈于明洪武初年,从番禺的北亭迁至凤浦乡(今黄埔村)南约荣西里居住。

梁经国19岁入冯氏洋行做伙计。此人诚实能干,在冯氏出国的十多年时间里,由其一人代为执掌洋行商务,生意仍然兴旺。待冯氏从国外回来,梁经国将洋行经营状况如数向冯氏交代,冯氏十分感激。于是,冯氏给予梁经国经济帮助,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得清政府批准承充行商,名为天宝行。

天宝行是在中英关系恶化和其他行商纷纷破产的形势下创立起来的,但梁经国却以其“实在诚信”的经营方法独树一帜,使之生意兴旺,至嘉庆末年达到鼎盛。首先,天宝行取得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份额不断上升的业绩。东印度公司与十三行商的毛织品贸易,一般来说,只有总商才可取得两份或三份的贸易份额,其他行商最多只取得一份或半份。作为刚创立的天宝行,刚开始就取得一份份额,以后上升到两份。其他如功夫茶的贸易额均占各行贸易总额的8%—10%左右。由于天宝行贸易蒸蒸日上,其贸易地位也不断上升,很快便位居10大行商之列。

其次,天宝行承保东印度公司商船数日益增多。按照清政府管理对外贸易的规定,英国等外国商人来广州进行贸易,必须在广州的十三行行商中选择保商才能进行。天宝行创立不久,于1811年开始,即承充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的保商,而且承保的商船不断增多。

只是,天宝行好景不长,到了道光年间便逐渐走向衰落。

第二节 疯狂的石头世界——河北井陉石头村

石头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中西部,面积10平方千米,有400多户、1600多口人,其中95%以上的村民姓于,相传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先祖于有道迁来时,这里还是一片旷野,“与木石居与鹿豕游”,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以石头闻名的古村落

石头村村中大多数男子都是能工巧匠,他们祖祖辈辈靠自己的双手将石头修成梯田,雕成石器,盖成石屋,铺成街道,直至建成庞大的石头村落。全村共有石头房屋4000多间,石头街道3700多米、石头井窖池1000多眼,石梯田2000多亩,石头用具2000多件,石头碑碣200多块(现尚存数十块),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

全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总长3700多米,纵横交错,每条街道均以石铺成。石街两旁是一座座石头院落,古式门楼,黑漆大门,家家相接,户户相连,鸡犬之声相闻,邻里朝夕往来,生生息息,一派农家景象。点缀其间的还有深宅大院,高房绣楼,古庙古阁,整个村落街依房建,房与街齐,呼应顾盼,规划有序。遍布全村的花草树木春绿夏艳,将原本有几分冰冷的石门,石街装扮得妩媚动人起来。“深山藏古秀,瑞石撒幽香”,漫步于石门、石阶、石墙之间,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第七章 尘封的古村落 - 图2石头村

石头村是石头的世界,其中的石头古街堪称于家村的一大景观。于家村的先人们对建房布局和街道设置都有明确规范,东西为街,南北为巷,不通谓胡同。古旧街巷,街宽3~4米,巷和胡同宽约2~3米。这些窄窄的街道,全为青石铺就,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巨细相间,高低俯仰。这些明清古道,追溯其历史多达500载,少也有300年,岁月沧桑,人来畜往,每块石头都被磨得细腻光滑,铮铮发亮。尤其在雨天,在雨水的冲刷下,熠熠闪光,更成为石头村一道难得的风景线。

在于家石头村,用石头盖的房院不少于百座,其中最为壮观的当数“四合楼院”。这是一座上砖下石的巍峨建筑物,始建于明末,房屋百间,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院,均为北高南低,三面楼,两院正房下层均为石券洞室,九间无梁殿。整体建筑宏伟高大,古朴典雅,偏正侧倚,错落有致,宽敞豁朗,冬暖夏凉。

登上21级露天石头台阶,即到正房楼上“客位”,这里是宴请宾朋、贵客的地方。房内粗梁大柱,没有隔间,宽阔高大,气势恢宏。正中是门,宽过两米,两根明柱分立左右,中间安着四扇花棂木门。门的两边,下部建有几十厘米高的短墙,短墙之上全部安装着花棂窗扇。窗前是长长的走廊、站在这里向前眺望,南山即景尽收眼底。楼下西厢房后面建有一排小房,分别是长工房、饲养房、磨房、碾房、库房、工具房、水井房等,大家气派可见一斑。

神仙的庭阁——清凉阁

在于家村,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建筑“清凉阁”,又名“神仙阁”,坐落于家村东口,是于家村的标志性建筑。此阁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相传由力大无比的于喜春一人所建。

据传,清凉阁原拟九层,但修至二层时,于喜春在悬挂风动匾时砸伤手臂,继而病故,未能完工,后人加建至三层。清凉阁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奇巧,雕梁画栋,五脊六兽,斗拱重檐。东门悬有风动石匾,西门高挂扇形镏金匾,南侧嵌有圆雕龙头,扇形匾上书“清凉阁”三个镏金大字;风动石匾制作古怪,双童簇拥梅花鹿,大风不动小风动。

清凉阁三层结构各异,引人入胜。第一层为搭券四门式;第二层是实芯四室式;第三层乃明柱回廊式。该建筑顶层系“木砖补葺”,四面明柱,单门殿堂,白墙壁画,琉璃瓦顶,清新明快,古朴高雅。下面两层是全石建筑,错落有致,跌宕起伏。

第七章 尘封的古村落 - 图3清凉阁

更为奇特的是,如此高大的建筑物,竟然不打根基,不填辅料,以天然石底为基础,块块巨石就地而起,从下到上完全干打垒而成。石块巨大惊人,有的长过数米,有的重达数吨,有的原封不动,有的錾迹寥寥,构造粗犷奔放,设计独出心裁。整个建筑充满古朴粗糙之美,正如当地民谣所说的“一块石头一匹梁、一块石头一堵墙”。清凉阁巍然耸立于山间村首,蔚为壮观。

清凉阁上面两层皆为庙宇,最上层是玉皇庙顶,供玉皇大帝。第二层分四室:东室三皇庙,供尧舜禹;南室三义堂,供刘关张;北室阎王殿,供阎罗王;西室观音祠,供送子观音、癍疹娘娘和眼光娘娘。下层是搭券形建筑,朝东向西宛如城门,是于家村的东大门。拱券中央刻有于喜春侄儿于朝兴雕刻的碑文:“万历九年起根源,一人修筑其实难。二十五年完下节,思量何日得周全。阖村都说使木植,凭吾独力凿石山。经营暂停观此境,等待功成万古传。”

纵观整个清凉阁,累累巨石,鳞次栉比,集美学、物理学、建筑学、数学于一体,鬼斧神工,可谓建筑史上一大奇迹。

石头村的水井

于家村的另一个景致便是村中随处可见的水井,如今全村共有新旧水井700多眼、水窖近300口、水池18个,是总户数的两倍多。

于家村在建村之初,先祖们对蓄水、用水就非常重视。对此,于、康两家各有安排:于氏先祖生有五子,共分“五股”,在南山脚下挖了五个水池,取名“大爷池、三爷池、四爷池、二爷池、五爷池”;康家在东山脚下也挖了一个水池,取名“康家池”。

由于水的珍贵,因此对水管理甚严,如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所立的“柳池禁约碑”就规定:对孤、寡老人可照顾;对偷水、浪费者处罚。

后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各户开始自找地方打井、修窖,有的在村边,有的在路旁,有的在地头,有的在山上,有的置院内,有的盖井房。年复一年,越来越多,全村上下,家家有井,户户有窖,面面有池,犹如繁星,形成了一个罕见的井窖池网络。

位于石头村正中的真武庙坐北朝南,始建于嘉靖年间,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庙宇。进入此庙,先要登15级台阶,拾级而上,原本低矮的庙门在抬头之间显得高大威严。庙内正殿供有金面真武塑像。院内有一块仅存的石碑,记载了于家村的建村方略、建材方位以及于家村原名等内容,是一本难得的“村史”。如今真武庙内塑有于谦的像,两边的墙上是密密麻麻的于家村家案,这是一部记载了于家祖祖辈辈的家族发展史。

千姿百态的石头文化,淳朴深厚的民俗风情,这就是于家石头村的美妙。“东阁西塞南洞北寨面面皆有古景点,春游夏游秋览冬赏季季都是好风光”便是对石头村的最佳描述。

第三节 千年传承的古村落

世代相承的文明村——湖南道县龙村

龙村位于湖南省道县乐福堂乡,村后的小溪叫龙溪,龙村以龙溪得名。龙村的始居者为熊氏,是汉侯王熊尚的子孙。龙村现为蒋、柏两姓居住,至今龙村建村已有2000多年,是目前永州有记录的最古老的村子。

永州地处古代由湘至桂的交通要道,战乱不断。为确保安居乐业,古人选择村址侧重于居住安全,充分利用自然山势地貌,构成一个非常安全的村落环境。

龙村以东面高耸的两山作为屏障,龙溪从村子后面的山脚下环村潺潺流过,构成村落的两道防线。村前筑女儿墙绕村,墙与小溪、高山一起把龙村围成一个城池,这与古代城壕村落的防御体系同出一脉。由史前至秦汉,中国固有的城壕村落的防御体系一脉相承到汉代。

龙村的村落布局比较规整简洁,贯穿村子、由青石板铺成的两条大道是村内的主要干道。一条从村内经过,是村子的中轴,为村中的街道。与这条街道平行的是一条通过村中的水渠,水渠两旁建有铺面,常吸引四邻村里人来此购物。从零陵去广西的过路客,有时会在此留宿和交易。另一条石板路沿围墙延伸到村外,车马可以从这条道进出村子。两条大道之间另铺有石子道勾通村内交通。

第七章 尘封的古村落 - 图4古村一景

村内居住房屋沿道路密集布置,公共建筑青龙阁和祠堂、学堂安排在主干道附近。村子重视子弟学习,明清时期曾高中几名进士。两姓族谱上有相同的“家规”“家戒”“立品”等道德规范条文。村内有一联匾,上书:“储天地太和之元气,诒子孙乍宅之安居”,横批“维德之基”,可见这是一个世代相承的文明村。

濂溪故里——湖南清塘楼田村

楼田村位于湖南省道县清塘镇久佳乡。这个古村历史悠久,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周敦颐就诞生在楼田村。周敦颐(1067—1102年),字茂叔,宋代人。他在楼田村生活到14岁,14岁时,父亲周辅成逝世,其母郑氏带着他兄妹三人离开道县。后来,周敦颐任永州通判,他又回到家乡,探亲祭扫长达一个多月。自周敦颐祖父周智强从宁远大阳洞搬到道县,在这里定居后,繁衍生息,发展到现在,楼田村已成为一处周氏家族的村落,全是周姓,到现在已有500多户,1500多人。

山上有个方圆0.5平方千米的古寨,名叫安心古寨,是古时村民躲避战乱的地方。寨子的周围用石块叠堆成城墙,下临绝壁。安心寨内有水井,常年不涸,还有石磨、石臼。据考证发现,古寨还有西汉时期的瓦砾。山寨是山下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考古发现的西汉瓦烁推测,楼田古村建村的年代可追溯到汉代。楼田村落里的建筑遗存以明清时代的建筑为主,但还保存有宋代的建筑——周敦颐的故居;南宋时期古濂溪祠遗迹上的莲花石础,规模雄伟壮观,新建的濂溪祠位于旧遗址的对面。

楼田村的村落布局与中国一般古村格局不同,不是纵横垂直的“井形”巷道,而是曲形巷道,有点像八卦,进入巷道很难辨别方向。这是有意为之,还是因山就势、因地制宜所为,就连村里人也说不清。远处看村子,一点都不显眼,看不清全村的面貌,好像只有几户人家。就是到了村边,沿着村子绕一圈,也感觉不到村子有多大。只有当你走进弯直交错的巷道两边的深宅大院里,才能感受到古村的庭深院大。这可能正是因为弯曲巷道布局所形成的效果。楼田古村的环境格局既有利于深宅大院的隐蔽,也有利于对外的防御。也许正因为有这些优点,周氏先祖才选择了有别于一般传统“井”字形的村落布局。

很据族谱记载,濂溪祠最早建于南宋,明代徐霞客游记中有记载:“……而濂溪祠在焉。祠北向,左为龙山,右为豸山,皆后山象形……祠环于山间而不临水,其前扩然可容万马,乃元公所生地……”这座古祠只残存莲花石础可供考证。全村还保存有五座完整的祠堂,祠堂前临稻田和山道,紧贴村落背后。从山中流出的“圣脉”泉水汇成小溪,由村前流过。“圣脉”泉边的岩石上的“圣脉”二字是明代道州刺史方孝孺题书,另一石刻“桑源”二字由周敦颐十三代孙周廊祥题写。

泉井旁道原有风月亭、濯缨亭、爱莲亭榭等五处建筑,现仅恢复濯缨亭一处。据说亭边稻田原种许多莲花,这些建筑和莲花是周氏子孙依周敦颐的理学思想而建的。村后的山原名安定山,因周敦颐的道学而改名为“道山”。

和谐的氏族社会——湖南江永上甘棠村

上甘棠村位于湖南江永县城西南25千米的夏层铺镇。上甘棠村是一处千年古村,据《江永县志》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县西南设置了谢沐县,归属交州苍梧郡,即上甘棠所在地。一直到隋开皇九年(589年)并谢沐、营浦为永阳县,属永州总管府,县治撤离上甘棠。唐天宝元年(742年)的永明岭(今都庞岭),改永阳县为永明县,属道州。”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谢沐乡,1956年建甘棠乡。现离上甘棠村500米远左右,还有一座汉代的石板桥。村子的后面有一座石砌屋基,据说是谢沐县旧衙门的旧址。

上甘棠村坐落在昂山、将军山、滑油山、龟山以及狗头山等几座山环抱的田洞边缘。村子背倚滑油山,好像坐在太师椅上。村后山脚下有三节石壕,地下暗泉汇成小溪,沿着壕沟流进两个大塘,再由大塘流入村前的谢沐河。由山、水所形成的天然屏障,构成上甘棠村的外围防御体系。

上甘棠村是一处周氏家族聚落。周氏本姓姬,是周武王的同系,后改周姓。周代崇尚礼制,周氏后代秉承先祖的遗教,以礼治国,以礼安家,尊老敬贤,在上甘棠这个大家庭里形成一个独特的管理体制。他们推选一些衣锦还乡的官宦和德高望重的长者负责管理这个小社会的重大事务,把全村划分成几个层次:以血缘为脉,按族构成一家门楼进行管理。每家门楼又分为堂,如“一单清堂、忠厚堂”。全村共有九单十家,分为十族,每族有一个族长。遇到重大事情便召集全族的男性家长聚会,共同商讨解决。村定有村规,平时邻里之间出现的小纠纷都能依照村规自行解决。

第七章 尘封的古村落 - 图5上甘棠村

上甘棠村不是一般自然形成的村落,而是在建村之始,就严格按照建村的理念和布局的指导思想去规划,以人为本,结合自然的地理条件,把村落布局与礼制管理融为一体。按九单十家的管理体制功能分区,划分整齐的道路系统和居住院落,既节约用地,又便于管理和防御。历千年而不衰,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氏族社会。

周氏家族不仅重视其家族关系,并以他们出身官宦世家为荣。汉唐以来,中国城市受周礼的影响,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城市的布局讲究规矩,街道横平竖直,整齐划一。这些城市的巷道模式对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周氏留下深刻的影响,上甘棠居住环境选用城市里常用的巷道模式,也就在情理之中。

上甘棠的村落布局,自北边的昂山开始,沿谢沐河向南安排一条村里的主要交通干道,宽1.8米。与主干道垂直的东西次干道是专为九族人而设的;通过九条次干道联系左右的小巷道进入各族人的住房。在中央区域四五干道后面,另设一条平行(南北向)主干道的次干道,这条次干道以东至山塘边的这个区域就是称为十家厅的族人住房,它与两边的干道相通。塘边有一口井,供十家厅的人取用。十家厅的房屋比其他院落的住房都高一些,叫高屋,在全村布局中起到一个中心的作用。

各家(单)的门楼(坊)建在次干道与主干道相交的位置,门楼前开辟小型场院,作为各族的活动场地,也是进入各族的起点。这个小场院靠近谢沐河,建有各自的码头,供取水、洗涮之用。后为防匪、防洪,又在主干道沿河建起2米来高的石城墙,城外只保留两个码头,而其他的每家的码头都设在城内。古驿道旁,石墙下留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谢沐河的水从城墙下进出,而饮用的水各自另安排地方。村落西南,在谢沐河下游建有一座三孔石拱桥——步瀛桥,作为全村的主要出入口。村子的北边和村中间各建有小桥。

知识链接

上甘棠村的防御体系

上甘棠村防御体系很完善,分几道防护层次,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第一道防护:村后的山脉屏峰和村前的谢沐河。

第二道防护:河岸的石墙和村后边的石壕。

第三道防护:主干道南北村口设置栅门,晚上便关上门,栅门上有小楼,设专职人员看守。大门上还开了一个小门,仅供一人侧身进出。

第四道防护:通向居住院落的小巷道也有栅门,各家堂自己负责关门。

全村有栅门八扇,每家门楼有公用田,收入专款专用,用以支付专职管理人员开支。

溪西巨镇——浙江建德新叶村

在浙江省建德县临近兰溪县的山地中,有一个古朴而普通的村落,它就是形成于宋元时期,经明、清、民国直到今天,历30余代不间断而仍然生机勃勃的古村落——新叶村。

新叶村在历史上属浙江省兰溪县,1951年7月划归寿昌县,1958年11月又划归建德县。它在某种程度上仍属于兰溪文化体系,与诸葛村等古村落有许多类似的地方文化特征。兰溪县地处浙江省中部,境内有兰江流过。建德县在兰溪县北部,新安江从境内流过。两江为富春江上游,在严州汇合为一,逐渐进入富春江的下游钱塘江,直抵杭州。新叶村便处在兰江与新安江之间。

兰溪县境内多山,村落分布在浅山丘陵区的大小盆地之中,除沿江和县城所在的平原区域以水稻农业为主外,其他村子因多处山丘地区而以种植旱作谷物为主。但由于兰溪所在的新安江上游的徽州地区明清时期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下游的杭州等地更是商贾汇聚之地,因此,兰溪从宋元时期开始便汇聚了不少外来商贾。正德邑进士章懋在为平渡镇渡口所作的《待渡亭碑记》里指出:“四方车马之经行,负担之往来,日以数千。居民数百家,成以货殖为业。”

在四方来客中,徽商占了大部分。清道光三年(1823年),徽州人程圣文在兰溪开墨店,远近闻名。此外,徽州人经营其他行业,如百货和典当也很出名。正德《兰溪县志》也有记载:“徽贾纷集,市兴矣!”

从建筑体系来讲,兰水以西主要受徽派的影响,属徽州建筑文化圈;兰水以东虽属东阳建筑文化圈,但徽派的影响仍随处可见。

新叶村旧时称“白下里叶”。“白下”是指玉华山,它因其山上100米、长200米的白色崖壁在东面阳光照射下总是闪闪发光而得名。玉华山又称白崖山,民国《寿昌县志》记载:“一名白山崖,悬岩峭壁,昌润有光,故谓玉华山”。新叶村就在白崖下,里叶是玉华叶氏的族称,1949年起改称新叶。

据《玉华叶氏宗谱》记载,叶氏聚居里叶之前,这里是夏姓人的村庄。叶氏随宋室从中原南迁到了徽州,其中一支后裔又迁到了浙江。玉华叶氏的始祖叫叶坤,“居寿昌湖岭,宋宁宗嘉定年间迁玉华,赘夏氏”(湖岭离新叶村北约25公里)。传说叶坤年幼时父母双亡,只好投奔家住新叶的娘舅夏氏人家人赘。后来夏氏嫌本地土质瘠瘦,耕作困难,便迁离了此地。叶氏人相继迁来,经勤奋劳作,改土筑渠,终改造了地力,获得了农业的丰收,并繁衍至今达30余代。

第七章 尘封的古村落 - 图6古村古景

据宗谱记载,新叶村选址叶氏三世祖东谷公在理学家金仁山的勘察指点下,在玉华山(又名砚山)的东面、道峰山的正南面选定村落基址,村落位于玉华山和道峰山之间峡谷的东南口上,正好印证了“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理想风水模式。1991年,夏季暴雨引发山洪暴发,下游邻近的三石田村大面积被淹、被毁,而新叶村却安然无恙,也反映了新叶村当年所选宅址的安全性。

新叶村整体上是一个坐南朝北的村子,西面的玉华山为祖山,北面的道峰山为朝山。道峰山(又名文笔峰)外形规整,呈圆锥形,附近很多村子都以它为朝山。但惟有新叶村靠它最近,且在它正南,所以,从早晨到傍晚,新叶村终日都能笼罩在灿烂明媚的阳光下。

朝山、道峰山南侧,有两层较低的山冈,从村子往前眺望,可看到三层山峦,很有层次感。据说,这三层山喻示着三道“金牌”。很巧的是,玉华叶氏宗族在历史上确实得到过三封“诰命”:元泰定三年(1326年)泰定帝褒奖叶震父母叶克诚(东谷公)及其妻唐氏;元天历元年(1328年)元文宗敕命叶震为河南肃政廉访司副使并褒奖其妻金氏;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明神宗诰封叶锡龙。

新叶村从叶克诚定居于此开始,就非常重视水的治理。该村水源一是地表水,二是地下水。地表活水分为3条:一条发源于道峰山、玉华山之间的峡谷内,自西北流向东南,到村子东北角又转而南流,与另外两条活水汇合,形成“水口”。因为此水与村子之间还隔着一条名为前山冈的高地,故此水被称为“外溪”,其作用是灌溉高地北面的农田和村东南至三石田村的广大农田。另外两条被称为“内渠”(又称双溪)的活水,分别发源于玉华山的东北和东南山麓,为村内重要的排水系统。两条“内渠”大体自西向东流动,一条经村北折向东南流,一条经过村南折向东北流,先后在村东南250米处的万枝桥边和抟云塔后的水口桥边汇入外溪。二水汇合处又正好南有象山、北有狮山两座小丘把守关口(水口),在土丘上,村里人长期栽种枫树和松柏,以加强关锁之势,形成终年葱郁的水口景观,成为典型的山水吉地。

在古代,科举一直是普通老百姓显耀门第、出人头地的惟一途径,因此,乡村选址与规划均要强调兴文运。新叶村之所以面朝道峰山,就因为道峰山在外形上为规整的圆锥形,颇似毛笔之状,因而可以作为寓示村落兴文运的“文笔峰”。村西的玉华山因有白色的大崖壁,好像砚板,故而称之为“砚山”,与文笔峰相配。村北口祖宅有序堂前,特挖有一个大池塘,叫南塘,又叫龙池,玉华山和道峰山都能倒映在塘中,因而被称作“文笔蘸墨”。在宗谱中还专门收有明嘉靖时白崖山人(叶一清)写的《玉华十咏》,其中的《道峰卓笔》和《龙池浴砚》写出了村人对兴文运的渴望。

新叶村的东南水口处,因过于低洼,在风水上认为不利科甲,因此在明隆庆年间,由叶天祥主持在此特修了一座七级的“文峰塔”,名为抟云塔。抟云塔下后来还增修了文昌阁和土地祠,与象山、狮山一起,成为水口的标志性建筑景观。

山水吉地——江西婺源晓起村

晓起行政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的东北部,由12个自然村组成,辖人口2800百余人,共同构成一个古村落群,分别由下晓起、上晓起、上坦、下坦、井坞、青垓山、大碣、外箬坦、岭下、湖村、新屋、龙迥坦等村构成。

晓起村委会所在地在下晓起,又称下晓川。唐乾符年间(874—879年),歙县篁墩人汪万武始居于此,当时因避乱到达此地时,正值黎明天刚破晓,故命名为“晓起”。后来洪姓家族在溪流上游建村,称为上晓起村,本村便改名为下晓起村了。上晓起村后来有江、叶、孙等姓氏相继迁入。

上坦自然村在宏溪旁,由下坦陈姓迁此建村,继有汪、孙等姓迁入。下坦在上坦下游河边,歙县篁墩陈炳宜始建村,已有3代。

晓起所在地属典型的丘陵地,山峦多呈南北向延伸。境内主要的山有朱笔尖(当地俗称猪鼻尖),海拔576米。朱笔尖南面一座略矮的山叫“乌纱帽”。上晓起西南有一“笔架山”,因紧邻村庄,村人又称其为“壁上挂钟”。晓起村四周环境幽静,古木参天,至今仍有250株古树,这与当地长期封山保护风水林的习俗有关。

第七章 尘封的古村落 - 图7晓起村

晓起之地聚居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唐末,但真正出人才的,还是在清末至民国初期这段时间。下晓起汪氏居住始于唐代,上晓起洪姓居住始于唐代,上坦洪氏居住始于明中叶。这3个村子中,以上晓起读书做官的人最多,文化氛围也最浓。下晓起和上坦则以经商者居多。

上晓起、下晓起和上坦3个古村落的选址特点基本一致,都没有脱离传统风水思想的指导。他们都强调周围的山川形势,比如背后一定要有依峙的大山和来龙,前方一定要有绕村而过的水,再就是要讲究一定的朝向。

村落水口经常按照风水的要求进行严格的选择或改进。比如上晓起水口处就选择了一座象鼻山、一座狮形山来夹峙,形成典型的“狮象把门”局势,以把住水口。在下晓起水口三水交汇处的岸边,有一棵老樟树,被村人称为“樟树爷爷”或“樟宝”,村里的祠堂也建在这里,与堂前广场和水口连为一体,成为村口重要的景观建筑区。

第四节 明清古村落

今天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大多是明清及其以后形成的古村落,它们不仅传承了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村落的基本特点,而且成为在时间上离我们最近且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古村落形式。

大夫门第——陕西刘家峁村姜耀祖宅院

姜耀祖宅院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城东16千米刘家峁村的牛家梁黄土梁上,由该村清代首富姜耀祖兴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动工,光绪十二年(1886年)竣工,历时12年建成。

整个宅院依沟谷从山脚至山顶分为下院、中院、主院(即上院)3个层次、3部分。高度最低的下院,外观有城垣,基础由块石垒起高达9.5米的挡土墙,上部再筑女儿墙。进院道路从沟壑底部盘旋而上,路面宽约4米,中以石片竖插,既作车马通道,又可兼作雨水排泄之用。道路两侧分置1米宽的青石台阶直达寨门,寨门门洞上嵌有“天岳屏藩”的石刻。穿越寨门过涵洞即可到达下院。

下院起初是供管家和佣人使用的,其主体建筑为3孔石拱窑,坐西北而朝东南,两厢各有3孔石窑。大门为青砖、硬山顶,门额题有“大夫第”3字,门两侧置抱鼓石1对。正面窑洞北侧设有通往上院的暗道。在下院外侧,寨墙北端有“井楼”。井楼内有一口从沟谷向上砌的深井,可随时保证用水需要。寨墙上砌有炮台,形同马面,以作防御之用。

第七章 尘封的古村落 - 图8姜耀祖宅院

从下院侧边道路往上,穿越洞门,即可到达二层庭院,即中院。正对着中院门的是一段高8米、长10米的寨墙,将中院围住,有门洞通往后山。中院坐东北向西南,正中是头门,为五脊六兽硬山顶。头门内设有青砖月洞影壁,其水磨砖雕,精细典雅。中院东西两侧各有3间大厢房,附小耳房。按照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中的“昭穆之制”和左尊右卑之礼,东厢房比西厢房高出20厘米。

高度最高的院落为上院,即主院,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部分。它坐东北而向西南,正面的5孔石窑为上窑,院子两侧各3孔厢窑。在5孔上窑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着双院。整个上院的布局为“五明四暗六厢窑”,为陕北地区最高级的宅院形式。上院的垂花门为整个宅院的精品,砖木结构,小爪状雀替、木构件皆为彩绘,其他宅院装饰也极为精美。

宅院后面筑有寨墙,有寨门通往后山。整个大院设计与山势浑然天成,是陕北地区窑洞院落的典型代表。

士绅古寨——河南康店村康百万窑洞庄园

康百万窑洞庄园是一座较有名气的士绅古寨,位于河南省西部巩义市城西3千米的邙山脚下,隶属于康店村。它北依黄河,西近洛水,南有黑石关天险,地形险要,环境幽静,是一处僻静的乡村庄园。

康百万庄园是从清初到清末的200多年时间里分期分批逐步建成的。据说,康氏家族在明代初年从山西迁至巩县后,至清朝康家第15代时开始发家。经商赚钱后,康家广置田产,其田产当时分布在河南、陕西、山东等省。在河南经商的同时,一方面将河南粮食漕运至山东,再从山东运回大量的食盐,从而大获其利。当时仅在山东的资金就达百万,故山东人送号“康百万”。

庄园规模很大,总建筑面积约64300平方米,分为寨上区、寨下区及许多外围院落。其特点是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是黄土高原典型的堡垒式庄园。

第七章 尘封的古村落 - 图9康百万庄园

庄园外围院落配套齐全,除南大院之外,分布有作坊区、栈房区、饲养区、金谷寨、祠堂、花园、菜园等。庄园共有32个庭院、53座楼房、97间平房、73孔靠山窑洞,是一座规模极大的窑洞与房舍两相结合的建筑群。

由于康氏家族在当地极为富有,为了防止土匪打劫和避免战乱的损失,整个庄园充分体现出安全防御的设计。寨上区的住宅坐西朝东,背靠邙山。沿崖壁分布着用砖石砌筑的坚固寨墙,墙高10米,周长1000余米,墙上带雉堞,寨门为石拱门洞,门额上镶嵌着“康百万庄园”的大石匾。

第七章 尘封的古村落 - 图10康百万庄园内景

进寨门后,通过石涵洞,便到达寨上区约500平方米大小的外院广场。石涵洞出口处上方还建有岗楼,作为寨门的控制点。

广场南侧为石刻碑林。广场北侧一字排开分列着5座院落,由东而西分别为老院、边院、中院、里院、新院。广场西侧为南院。各院落均仿效北方四合院结构,依中轴线对称排列。正中上房(堂屋)一般为崖壁式靠山窑洞,冬暖夏凉,是最理想的卧室。

老院是庄园中最早的宅院,南北轴线贯通全院。院落呈狭长型,四开门倒座,中设大门,进大门为老院的前庭院。庭院东侧为三开门厢房,正中为三开间过厅,均雕梁画栋。过厅之后过二门,为狭长的内院,北端是三开间木构架堂屋,是该院建筑的最高点,康家长辈居住之处即在此。

中院为五开间倒座,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建筑规模逊于老院,但其砖、木、石等构件均雕饰得千姿百态、富丽堂皇。宅院内种有一株百年无核葡萄树,郁郁浓荫覆盖前庭院,这在北方地区极为少见。过二门为后院,东西两厢房为砖木结构的三间二层楼房及一间耳房,正中上房(堂屋)为三孔靠崖窑洞。两层结构说明其建造等级较高,主人地位较尊。

里院的中轴线北端为三孔窑洞居室。新院实为里院的附属庭院。其西侧分布着5孔靠崖窑洞。在西北角的一孔窑洞壁上镶着16块书法雕刻,被称为书法珍品。

总之,康百万庄园总体布局完整,讲究因山就势,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空间变化丰富多彩,景观构成多种多样,成为豫西地区典型的且保存较好的窑洞村寨。

佛顶山下的明清古村落——贵州石阡楼上村

楼上村背山临水,周围千年翠柏耸立,鹄鸟绕树,田园葱郁,村寨古朴,民风淳朴,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置身其间如处宁静和谐的世外桃源,心旷神怡。

楼上村古称寨纪,始建于明弘治六年(1494年),是一座以周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地处佛教名山——佛顶山脚下,与佛顶山自然保护区紧紧相连,距石阡县南部15千米,古村落集古楼、古屋、古巷、古桥、古井、古树、古墓、古书、古风、古韵于一身,被誉为“佛顶山下的明清古村落”。

楼上村祖先依天文地理,选址建村,左青龙(寨左的廖贤河),右白虎(寨右的山峰),前朱雀(寨前古树上的百鹭),后玄武(寨后的龟山)。以“北斗七星”树为中心,以“北斗七星”的天枢至摇光交天权与天玑形成四个系象限,划分为不同的四个分区:其东南象限为生产区,西南象限为居住区,西北象限为娱乐区,东北象限为墓葬区,功能分区明确,让人惊叹。而居住区的布局更让人惊奇,整个居民区的道路结构为一“斗”字,“斗”字的起点为一三合院(马桑木老宅)的中心,结束点为村寨的水源(天福井),且起点位于北斗七星中天权——天玑星的连线上。

第七章 尘封的古村落 - 图11楼上村民居

绿树掩映群山环抱的楼上古寨,百年古树随处可见,最壮观的是南明永历八年(1654年)建造的梓潼阁前那7棵胸径2米左右的古枫树,高达40多米,呈北斗七星状分布。千余只白鹤在树冠安家,形成村中一道奇观风景。梓潼阁现存正殿5间,有南北两厢及院落、后殿、戏楼等。

建于明末崇祯二年(1629年)的南桂桥,桥身由一整块青石组成,因前面有两棵楠木和桂花树而得名。当年的楠木和桂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酷似别具一格的寨门。沿着幽幽古巷穿行寨中,2000多米的道路结构呈甲骨文“寿”字形延伸。村民房屋多是木结构的石屋四合院、三合院,坐北面南依山而建,建筑精致,花窗精雕细刻,技艺精湛,透出明清建筑风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独具特色的“歪门”四合院,各家各户的龙门歪着开,青石板古巷斜着走,这种格局据说是以前的大户人家财不外露的体现,也反映出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不夸饰、不张扬、含蓄朴实的民风气息。

漫步村中,古风扑面而来。周氏宗祠面阔三间,大梁题记为“贵州思石二府新二甲所楼上住居”、“大清光绪拾玖年岁在癸巳仲冬月上旬建立”,西廊间有《轮水石碑记》一块。始建于清代的葛凉寺,20世纪80年代被拆迁改为粮站点,其正殿三间,建筑构架保存基本完好。神皇庙建于清代,现存石阶也保护完好。

村中有多处古墓,阴宅阳宅相依相靠,墓冢文化深厚,有四方碑古墓、九子十秀才古墓、文林郎古墓等,墓群建造别具特色,慕名前往观赏者不断。小屯寺规模宏伟,殿宇辉煌,陈设典雅,现存正殿、寺院基址、和尚墓群、天井院落,其石墁院坝、石阶、石凳、石鼓、石缸均保护完好。其中,5座和尚古墓距今约200年,均有石碑可考。

周姓家族一直推行勤、俭、忍、让、孝、礼、义、耕、读的处世之道,几百年来,周姓人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进士、贡生、秀才等40多人。

楼上村民至今保持着独特的汉族古代民族风俗,有哭丧哭嫁、吹唢呐、民间刺绣、扭秧歌、敬酒歌等。每年清明节,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清明会,届时会有很多民俗活动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