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古代战争人物

翻开中国封建历史的长卷,任何一个朝代的更迭都无法避免干戈与纷争,都无法远离硝烟和战乱。战争是最有效的征服方式,也是英雄的诞生方式,他们在这片天空和大地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第一节 先秦及秦汉时期著名战争人物

兵圣:孙武

孙武,春秋末期吴国名将,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生卒年不详。孙武本姓田,因其祖父齐大夫田书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赐姓孙。后因齐国内乱,孙武出奔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即伍子胥)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13篇,被重用为将。当时吴、楚争霸,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并实施自强其力、伺机而动、分兵轮番袭楚的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阖闾采纳孙武建议,乘楚国兵疲松懈之机攻入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国因此丧失了争霸力量。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以一隅之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古代战争人物 - 图1孙武雕像

孙武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齐国高官。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尚、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仍,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这对少年孙武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当时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想法。是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不断向中原学习,以求摆脱楚国控制,富国强兵。孙武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能的地方,于是,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前517年)前后,孙武从山东逃奔到吴国。此时孙武正值18岁的青春年华,此后他一生的事业都在吴国展开。

孙武来到吴国后,在吴都(今苏州市)郊外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于是结为密友。这时吴国的局势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两人便避隐深居,伺机而发。

齐景公三十三年(前515年),吴国公子光以专诸为刺客,袭杀吴王僚和公子庆忌,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阖闾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即位后就礼贤下士,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这时,已任吴国大臣的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称赞孙武是个能安邦定国的盖世奇才,吴王不信,伍子胥便反复推荐,吴王这才答应接见孙武。

周敬王四年(前516年),吴王阖闾亲自召见孙武。孙武见了阖闾,便把自己所写的《孙子兵法》13篇一篇一篇地呈给阖闾看。阖闾每看一篇,都拍案叫绝。吴王打算试试孙武的用兵能力,就说:“先生所著兵法13篇,我都拜读过了,那里面所谈,甚是精妙,不知您的理论可不可以拿来实地操练一下?”孙武答道:“当然可以。”阖闾又说:“可以就近调我宫里的妇女来演练吗?”孙武回答:“可以。”于是吴王调出宫女180人交给孙武操练。接下来就演出了那场著名的“三令五申”的好戏。

孙武将宫女编成两队,并以吴王两个宠姬分任两队队长,然后要她们全体持戟,准备操练。孙武向她们把号令交代清楚,又“三令而五申之”。接着击鼓传令,宫女们觉得好玩,都捧腹大笑,场面乱作一团。孙武很严肃地说:“约束不明,号令不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三令五申地交代,再次击鼓传令,宫女们还是不听号令,大笑不止。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这些既已交代明白,却不依号令去做,这就是下级二匕官的错了。”于是下令斩了两位队长。这可急坏了台上观看的吴王,忙派人传命,放了这两位妃子。孙武却说:“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坚持杀了两个队长,又换了两人为队长。重新击鼓发令,这下宫女们左右前后跪起,都合乎规定和要求了。这时,孙武派人向吴王报告:“队伍已操练整齐,大王可以下来看看!这样的队伍,无论君王怎样使用它,即便是赴汤蹈火,也是可以的。”吴王失去爱妃,痛心不已,不想下去看。孙武说:“看来吴王只是喜爱兵法上的词句,并不想真正去运用它。”阖闾终究不是一个庸王,虽不高兴,但也知道孙武确是一位既能著书立说,又能统兵作战的军事奇才,于是封孙武为将军,令他日夜练兵,准备伐楚。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国伐楚准备已经完成,吴王遂拜孙武为主将,率3万精兵大举攻楚,直捣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当时吴军要由今天的苏州进到江陵附近,进行千余里深远的战略奔袭。孙武等人协助阖闾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准油(今河南潢川西北)舍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著名的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到达汉水,进抵楚国腹地。楚军措手不及,被迫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仓猝应战。楚军大败,吴军乘胜追击,11天行军700里,五战五捷,一举攻陷楚都郢,楚昭王弃城仓惶南逃。柏举之战成为我国战争史上以3万人胜20万人的快速取胜的光辉战例。战国时期军事家尉缭子赞道:“有提3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周敬王三十六年(前484年),孙武再次显露出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辅佐吴王夫差(阖闾的儿子)在艾陵之战中战胜齐国,从而使吴国国威大振,在两年后的黄池会盟中取代晋国成为霸主。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指出:“(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孙武后来的命运如何,至今还是个谜。一种说法是,孙武辅佐吴王夫差建立霸业后,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遂退隐林泉,从事著述以余终年。另一种说法是,他重返齐国,在家乡隐居授徒。

孙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师”,除了他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该书有13篇,仅5000余字,但对中国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孙子兵法》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几灭齐国的乐毅

乐毅,战国后期赵国人,是战国初年魏文侯手下的名将乐羊的后代。乐羊为魏攻伐中山国有功,魏文侯将灵寿(今河北灵寿县)封给乐羊,乐氏遂世代定居于灵寿。中山复国后,赵武灵王再次灭掉中山国,灵寿就属于赵地。乐毅出身于世代将门之家,成为战国后期的著名将领。

乐毅自幼习武好兵,熟读军法,赵国人把他推荐给赵武灵王。赵国北部边境和匈奴族相接。匈奴族是居于北方草原地带的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当时正处于奴隶制度的发展时期,匈奴贵族经常率骑兵侵扰内地,抢掠子女和财产,给赵国的北部地区造成了很大威胁。赵武灵王看到匈奴人骑在马上,动作灵便,打仗时往来如飞,流动性大,战斗力强,而赵国的军队还是车兵和步兵的混合编制,士兵身穿宽袍大袖的衣服和笨重盔甲,行动不便,战斗力不强,决心学习“胡服骑射”,发展骑兵。乐毅协助赵武灵王进行了以“胡服骑射”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改革,练就了一支勇敢善战的强大的骑兵队伍,赵国很快地强盛起来。但不久之后,赵国发生内乱,赵武灵王被围困在沙丘(今河北省平乡县东)宫中三个月饿死,赵国中衰,乐毅不得不离开赵国来到魏国。魏国没有很好地重用乐毅。正在这时,北方弱小的燕国发生了新旧势力之间的激烈斗争。燕王哙想实行改革,他自己礼贤下士,治政俭约朴素,并把君位让给相国子之,把300石俸禄以上的大官的官印全部收回,另由子之任命。子之任国君后进行了一些改革,却引起了燕国贵族的反对,以太子平为首的一批贵族发动了反对子之的叛乱,为子之所镇压。正想对外扩张势力的齐宣王便乘燕国内乱之机派大军进攻燕国,攻破了燕国的国都,杀害了子之,燕国人民受到齐军的蹂躏,燕国几乎处于亡国的境地。齐国退兵后,燕国更加衰落,燕国的公子职在赵国的协助下回到燕国,被燕人立为燕昭王。燕昭王怨恨齐国,决心招纳贤才,改革政治,振兴祖国,向齐国报仇。他在易山(今河北易县)旁边盖了一座高台,里面堆了黄金,作为招揽人才的费用。这座台称为黄金台,成为燕昭王接纳宾客、贤才的地方。当各国贤才纷纷来到燕国的时候,乐毅作为魏昭王的使臣也来到了燕国,受到燕昭王隆重热情的接待。乐毅非常感动,就留在燕国当官,燕昭王任命他为亚卿。乐毅运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为燕昭王训练军队,加强武备,使燕国逐渐强大起来。

在乐毅辅佐燕昭王时,齐国在齐滑王的统治下南败楚国,西败三晋,并协助赵国灭了中山国,又兼并了宋国,齐国的国土扩大1000多里,并一度和秦昭王并称为东帝,西帝,东方诸侯国家纷纷讨好齐国,齐国达到历史上最兴盛的时候。但是,齐盡王骄妄暴虐,齐国人民承担了繁重的军役和租税,受到了很大的苦难。当燕昭王把伐齐报仇的想法请教乐毅的时候,乐毅说:“齐国在历史上一向是霸国,地大人众,一国独攻是困难的。如大王一定要去伐齐,不妨约合赵国、楚国、魏国,四国一起出兵才好!”于是燕昭王派乐毅和其他使节分别出使,约合了赵惠文王和楚国、魏国,还派人去秦国说服秦王一起伐齐。当时诸侯国都怨恨齐盡王的暴虐,都非常愿意和燕国联合起来攻伐齐国。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也授给乐毅以相国印,乐毅率领燕国倾国之兵和赵、秦、魏、韩等国军队,攻伐齐国。楚国也乘机单独出兵,想瓜分齐国。

乐毅率领的各国联军在济西和齐军交战,齐将触子害怕五国联军强大,刚接战就下令退兵,自己只身乘车先溜走了,齐军阵势大乱。乐毅乘势猛攻,齐军大败,齐将达子统率残兵再战,又在秦周(齐都临淄雍门以西)为乐毅击败,达子战死。乐毅利用齐国北线兵力空虚的机会,遣还秦、韩两师,分魏师攻占旧宋国地,分赵师攻取河间(今河北省献县东),自己率燕国大军长驱进击,一举攻入齐国的国都临淄。燕昭王听到这个消息,高兴至极,亲自赶到济水边上,亲切地慰劳、犒赏燕军将士,并把昌国城(今山东淄川县东北)封给了乐毅,称他为昌国君,叫他留守齐境,继续攻占还在坚守着的齐国城镇。齐盡王逃亡到卫国,又回齐国的莒(今山东莒县),被想同燕国一起瓜分齐国的楚将淖齿杀死,楚国乘机收复了过去为宋国所攻取的淮北地,魏国攻取了大部分宋地,赵国攻取了济水以西的很多土地,鲁国也攻取了齐国的徐州(今山东微山县东北),齐国的大部分地区,则在乐毅率领的燕军的控制之下。

乐毅占领齐都后,禁止燕军侵掠,废去了齐谮王时的暴政,碛省了赋敛,侥礼齐国的贵族,争取到了齐国朝野的支持,然后分兵五路,分别向胶东(今山东半岛)、琅琊(今山东诸城县北)、鄄(今山东鄄城县北)、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四个方向进攻,留一路镇守临淄。在六个月内,乐毅指挥的燕军攻下了齐国70多城,并把它们都改为郡县;还把100多个燕国的爵位赏赐给齐人,分封了20多个拥有燕国封邑的封君,以笼络齐的地主阶级。齐国只剩下了即墨(今山东即墨县)和莒两座城市还在坚守着,但被燕军重重地包围了起来。

正当乐毅快要攻拔齐国的最后两座城时,燕昭王去世了,其子登位为燕惠王。燕惠王当太子时和乐毅关系不好,对乐毅不怎么信任。守卫即墨的齐国名将田单打听到了这个消息,便施行反间计,派间谍去燕国散布谣言。

燕惠王本来已经对乐毅产生怀疑,又听信了齐人散布的谣言,便召回乐毅,免去了他的职务,另派骑劫为将去齐境指挥军事。乐毅为燕国立下了巨大功劳,反而被燕惠王革职,引起燕军将士的愤慨和不平,而骑劫又是个庸碌无能的将领,从此燕军士兵的士气日渐低落,军心开始涣散。而齐将田单却在努力训练军队,坚守城池,鼓励齐国军民驱逐燕军、恢复齐国的信心和决心,又用计谋使骑劫一再上当受骗,麻痹了围城的燕军将士的斗志,最后用火牛阵击破了燕军对即墨城的包围,斩杀了骑劫,使燕军溃败,齐军乘势追杀,一鼓作气地把燕国攻占的70多座城全部收复了过来,把燕国的势力驱出了齐国的国境。

乐毅被解职回到燕国后,深知燕惠王必将会进一步迫害自己,便离开了燕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赵国。赵惠文王了解乐毅是个杰出的将才,就分封乐毅在乐津这个地方,称他为望诸君,对他尊宠异常。田单败燕恢复齐国后,燕惠王开始后悔不该听信流言使骑劫代替乐毅,又害怕赵国起用乐毅来攻打燕国,于是派使节给乐毅送去一封书信,把过错推在左右臣下的身上,劝乐毅回燕国。乐毅复书燕惠王,劝他不要轻信左右之说,表示自己归赵是为了保持忠贞的名节,不愿再回燕国。燕惠王不忘乐毅的功劳,以乐毅的儿子乐盻继任昌国君的爵位,乐毅也重新往来于燕赵之间,赵国和燕国均任他为客卿,最后病死在赵国。后来汉高祖封乐毅之孙乐卿为华成君,以纪念乐毅的功绩。

燕昭王重用乐毅,使燕军大破了齐军;燕惠王不用乐毅,齐军又迅速地驱逐了燕军。燕、齐两国的兴衰和乐毅如此紧密相关,说明了国君任贤的重要和乐毅在当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兵仙:韩信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生逢秦末汉初。这段时期,由于秦王朝的繁重徭役和赋税、苛暴的刑法,激起了各种社会矛盾,因而导致了秦王朝的覆灭。秦亡之后,天下方乱,已灭它的诸侯复起,又一次出现了分裂的局面。在这一动乱纷争的角逐中,韩信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仅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也为我国古代军事史增添了新内容。

韩信少年时,家里很穷,经常连饭都吃不上,只得求食于人,人们都看不起他,当地有一个青年想侮辱他,就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只怕骨子里是胆小的。”并且当众羞辱他:“你不怕死,就刺我;你若怕死,就从我胯裆底下钻过去!”韩信愤怒地瞪着眼,盯了他好久,心想我与他无怨无仇,何必刺死他呢?还是忍耐一些吧!终于低着身子,从他胯下钻了过去,趴在地上。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个胆小鬼。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反抗秦朝暴政。这时,刘邦在沛县(今江苏沛县),项梁、项羽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起兵响应。当项梁渡过淮河北上,到达淮阴时,韩信勇敢地去投军,项梁战死后,他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做一个小军官,他几次给项羽出谋献策,都没有被采用。当刘邦入汉中后,韩信离楚归汉,也没有被刘邦赏识,只做了个接待宾客的小官。一次,韩信犯军法当斩,同伙的13人都已斩了,轮到韩信,他毫不畏惧,抬头仰视,恰好看见刘邦的部将滕公夏侯婴,说:“汉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见他出言豪壮,身材魁武,救了他。经过交谈,才知道他果然不凡,非常高兴,便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刘邦命丞相萧何与韩信进行了几次长谈,萧何也十分器重他的才干,但刘邦仍然没有重用他。

第五章 中国古代战争人物 - 图2韩信雕像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立刘邦为汉王,王巴蜀(今四川一部分),汉中41县,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又立秦朝的三个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主、董翳为翟王,分别封在关中,号称三秦,以堵塞刘邦东进的道路。刘邦率领几万人马向南郑进军,在去南郑的路上,由于诸将及士兵们渴望东归,逃亡的很多,韩信认为在刘邦手下得不到重用,也逃跑了。当时,身为汉王丞相的萧何,听说韩信走了,来不及向刘邦打个招呼,就急急忙忙乘着月夜,亲自去追赶韩信,这就是史载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萧何认为韩信有大将之才,建议刘邦,如果要想夺取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下令选择良日,亲自斋戒,在广场设置高坛,拜韩信为大将。刘邦亲自向他请教争天下的大计,韩信全面分析了楚汉之争的客观形势,指出:“当今争夺天下的对手是项羽,现在项羽虽然在许多方面处于优势,但他政治上不得人心,最后必然失败。你只要与项羽反其道而行之,实行收揽民心的政策,必然会取得最后胜利。”韩信又建议刘邦在进军策略上,要先定三秦,后图项羽。

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领兵东进,暗渡陈仓(今陕酉宝鸡市东),平定三秦。前205年,刘邦出函谷关,很快攻占了魏王豹的封地,魏王投降。这年4月,项羽率军去讨伐齐地起兵反楚的齐王田荣,刘邦趁机攻占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立即回师,以3万精兵打败了刘邦纠集的50多万军队,刘邦狼狈而逃,队伍也溃散了。韩信重新把溃散的士兵收集起来,与刘邦在荥阳会师,在京县、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打败了楚军,阻止了项羽的西进。

这时候,原来已经投降了刘邦的魏王豹背叛刘邦投靠项羽,刘邦遣谋士郦食其,去说魏降汉,被拒绝,刘邦决定以武力收服。公元前205年8月,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打魏国。魏王采取坚守政策,在黄河东岸聚集大量兵力把守,又封锁了渡河的关口临晋关(在黄河酉岸)。韩信采用疑兵计,故意把船只排列在临晋关一线,作跃跃欲渡之状,而却把主力部队埋伏在临晋上游的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乘魏兵把注意力集中在临晋的机会,用木瓮浮水偷偷渡过黄河,迂回到魏军的后面,袭取了魏的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北),活捉了魏王豹,灭亡了魏国,改魏地为汉的河东郡。

公元前204年,刘邦、韩信、张耳率领几万部队去攻打赵国。当时赵王赵歇和统帅陈余结集了近20万人抵抗,敌强我弱、力量悬殊。在战争刚开始时,韩信一方面调遣轻骑2000人,每人持一面红旗,从小道出发,到赵军大营附近埋伏,并吩咐他们趁赵军出营追击汉军的机会,进入赵营,将赵军的旗帜完全拔掉,换上汉军的红旗。另一方面派遣1万人出井陉口(今河北并陉县东北的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好阵势。赵军望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以退兵,都讥笑韩信根本不懂得兵法。战斗一开始,两军接战互相奋勇厮杀,汉军假装败退,把军旗战鼓抛弃满地。赵军连守营的士兵都出营追击,得意忘形,只顾争拾地上的战利品。汉军退到河边,无路可退,反身再战,勇猛无比,赵军不能取胜,打算收兵回营。不料这时预先埋伏在赵营周围的骑兵,己经把赵军的旗帜完全换成了汉军的旗帜,赵军大惊,以为汉已破赵,纷纷丢甲弃戈逃窜。于是汉军两面夹攻,大败赵军,阵前斩赵军主帅陈余,活捉了赵王歇,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公元前203年,韩信自赵引兵东向,攻打齐国,10月袭击了齐的历下(今山东济南市)部队,接着就打到齐的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齐王田广撤退到高密(今山东高密),派使者到楚求援。项羽派大将龙且率领20万大军救齐。两军战于潍水(今山东潍水)之上。韩信连夜令士兵做了1万多个口袋,装满了沙子,堵住潍水上流,然后带领一半部队渡过潍水,向楚军发起攻击,假装打不胜,又把部队撤回来。龙且果然高兴的说:“我本来就知道韩信胆小。”于是渡潍水追击韩信,待楚军渡至中流时,韩信令士兵撤去堵水的沙袋,河水汹涌而下,楚军大半被淹死。这时,韩信发起猛烈地攻击,杀了龙且。在河东面没有来得及渡河的龙且部队就四处逃走,齐王田广也逃跑了,韩信一直追到城阳(今山东莒县),俘虏了楚军的全部兵卒,大获全胜。

韩信斩龙且,一举消灭齐楚联军20余万,被刘邦封为齐王。这时项羽派武涉去做说客,劝韩信背弃刘邦,三分天下。韩信表示绝对忠诚于刘邦,“虽死不易”。接着齐人蒯通又劝他独树一帜,自立为国,韩信认为刘邦对他甚厚,决不可以“向利背义”,婉言拒绝了蒯通的建议。

公元前202年,刘邦用张良之计召韩信会师击楚,韩信领兵到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与刘邦会师。在这次大会战中,刘邦采用了韩信的计谋,设下十面埋伏,各路大军把项羽楚军团团包围在垓下,韩信统帅30万大军,独挡正面。经过一场激烈的大战,楚军惨败。项羽突围后,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了。这一年刘邦登位做了皇帝,国号汉,史称汉高祖。

韩信帮助刘邦打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他战功赫赫,威名显著,连刘邦也不得不承认“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并誉韩信为汉初三杰(张良、萧何)之一。但由于韩信居功骄傲,又未能处理好君臣关系,致使高祖对他疑虑、嫉恨,即皇位后,马上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公元201年,有人诬告韩信谋反,高祖并没有认真调查,就用陈平之计,以巡狩为名,会诸侯于陈(今河南淮阳),乘机令武士把韩信抓起来,载在后面随行的车子里。当时,韩信感慨地说:“果如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如今天已平定,我当然要遭烹了。”到洛阳后,因无确切证据,才把韩信释放,降为淮阴侯。以后韩信日夜怨恨,常常闷闷不乐,并企图联合陈豨谋反。公元前196年,高祖亲自去征讨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谋反的陈豨,同时丞相萧何协助吕后在京城逮捕了韩信,在长乐宫中将他斩首,灭了他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韩信的悲局,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残杀,这种现象在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被杀而否定他在帮助刘邦实现统一过程中的历史功绩。

龙城飞将:卫青

古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卫青是西汉时期难得的杰出将领,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出身低微。他的母亲因嫁给姓卫的,所以以后她就被称为卫媪(对老年妇女的称呼)。卫媪年轻时在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做奴仆,她与同在公府做事的平阳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卫青少年时在父亲家生活,受到郑季嫡妻的虐待,受尽了侮辱和苦难。长大后回到了母亲身边,在平阳公主家当骑奴。后来他的同母异父姐姐卫子夫被武帝选召入官,立为夫人,后又立为皇后。卫青因是贵戚,被召进宫,开始时做过侍中(皇帝的侍从)、太中大夫(皇帝顾问),后因抗击匈奴有功,官至大司马大将军,被封为长平侯。

卫青登上政治舞台、苦战沙场的时候,正是西汉政府对匈奴政策大转变的时刻。建元元年(前140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这时,汉朝的经济基础已经大大加强了。这位17岁的青年皇帝,一反前辈所为,在政治上摒弃了“清静无为”,而主张“有为”,进行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军事上,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对匈奴问题专门召开了军事会议,让公卿大臣就和战的利弊得失各抒己见,最后武帝裁决,改变“和亲政策”,确定了生动反击匈奴的进攻战略。

第五章 中国古代战争人物 - 图3卫青雕像

正当西汉积极备战的时侯,匈奴仍不断攻掠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上谷(今河北怀来)一带,杀掠人民,抢劫财物。

元光六年(前129年),汉武帝提拔卫青为车骑将军。同年,派他与李广、公孙敖、公孙贺等,各领一万人分四路出击匈奴。卫青独当一面,从上谷出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将匈奴骑兵打得落花流水,追出长城,深入匈奴地,直驱龙城(匈奴单于祭天和首领聚会的地方),斩杀700多人,奏凯还朝。这一次,其它三路久战沙场的老将均无功而还,只有卫青获得良好的战果,武帝极为高兴,立即封他为关内侯。

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集结大量兵力,进攻汉的上谷、渔阳(今河北密云县),杀辽西太守,虏去两千余人。汉武帝决定收复匈奴赖以进犯的据点河南地(今黄河河套地)。河南地是秦代大将蒙恬抗击匈奴时开辟的,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冒顿单于占领了这里,几十年来对西汉京城长安威胁很大,所以,收复河南地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西汉发起的第一次战略性进攻。这个重任武帝交给了后起之秀的卫青。这一年冬天,卫青统辖两个校尉,率领4万铁骑,冒着风雪严寒,又一次出征。他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旗)沿黄河北岸西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迂回进攻,迅速拿下河南通往北地的隘口高厥(内蒙古杭锦古旗),一举切断了驻守河南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约在今呼和浩特市一带)的联系。紧接着,卫青率领骑兵,沿着黄河飞兵南下,进军数千里,直抵陇西(今甘肃临洮),对白羊王,楼烦王形成了包围的形势,发起突然袭击,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仓皇西渡黄河逃走。汉军收复了河南地,取得大胜。武帝为表彰卫青的战功封他为长平侯。河南地的收复,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西汉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内蒙古杭锦旗)和五原郡(内蒙古五原),又下诏募兵屯边,建立了反击匈奴的基地。匈奴不甘心失去河南地,不断进行疯狂的反扑,企图夺取朔方郡。武帝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匈奴主力。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率领骑兵10万追出长城六、七百里。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军很远,一时到不了身边,夜间,他照常稳坐在毡帐中,欣赏歌舞,饮酒消遣,喝得酩酊大醉。卫青摸准了匈奴轻敌麻痹的思想,巧妙地利用傍晚暮气的掩护,迅速包围了右贤王的部队,半夜时分,卫青以密集的鼓声为号,发起猛烈进攻。将士们从四面冲入匈奴宿营地,打得匈奴兵丢盔弃甲,人仰马翻,乱作一团。右贤王惊慌失措,只好抛下将校士兵,在几百名亲兵的簇拥下,仓皇北逃。这一仗,西汉军队生擒匈奴裨王(就是小王)10多人,士兵15000多,夺得牲畜数十万头。胜利的消息传到长安,西汉军民无不欢欣鼓舞,武帝立即派使者去前线慰劳将士,破格拜卫青为大将军。卫青还朝后,武帝要封他的三个儿子为侯,卫青不以军功自傲,再三推辞说:“儿子还小,毫无战功,取得胜利,是诸将校的功劳。”由于卫青的奏请,随同他出征的11名将校,才得以封侯赐爵。

河南战役是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从此,汉朝对匈奴的战争由迎战,出击,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深入穷追了。

元朔六年(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领10万雄兵,从定襄出兵北饯,企图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大军挺进数百里,始终没有找到单于主力,只好退回定襄、云中、雁门等地休整,待命出征。数年后,卫青的外甥、18岁的青年将军霍去病,独自统率大征,两次远征河西,取得了河西大捷。

汉军在西线的胜利,迫使匈奴把主力转移到沙漠以北,同时派出骑兵骚扰西汉边境。为了彻底消除匈奴侵扰,防止其卷土重来,武帝决定深入追击,远征漠北,歼灭匈奴主力。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自率领5万骑兵,分为东西两路出击。随军的步兵,民伕有几十万,载运军资粮草的马匹达4万多。这就是著名的漠北战役。

卫青率领西路军从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出发,战胜沙漠中险恶的地形、气候、穿过大沙漠,挺进1000多里,碰上了率领精兵严阵以待的伊稚斜单于。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险局面,身经百战的卫青临危不惧,沉着镇定,立即命令部队用武刚车(一种带遮盖的战车)环绕成营,以防匈奴的突然袭击。紧接着,指挥5000骑兵向匈奴阵地冲锋。匈奴的1万骑兵也立即猛扑过来,双方展开了一场殊死恶战。战斗打得难解难分,激战到夜幕降临时,沙漠上突然狂风呼啸,飞沙走石,两军对面不相见。大将军卫青,当机立断,利用恶劣的天时,命令大队人马分左右两翼夹攻匈奴。单于招架不住,只带上几百骑兵,向西北角夺路逃窜,其主力全部被歼。汉军得到匈奴屯积的大批粮草,胜利班师。同时,霍去病的东路军,取得了更辉煌的战果。漠北之战,打垮了匈奴主力,此后,“漠南无王庭”,匈奴败退到沙漠以北,再无力发动大规模的侵扰了。

卫青戎马一生,先后七次冲出匈奴。他当敌勇敢,身先士卒,号令严明,治军有方,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因病去世,安葬在汉武帝的陵墓茂陵的东边,墓形很像匈奴境内的卢山,象征着他生前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著名将领,卫青外甥,活动于汉武帝时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擅长骑射。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18岁的霍去病以校尉之职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歼敌两千余人,受封冠军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任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事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敌4万余人。同年秋,他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军哗变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叛乱者,稳定了局势,使浑邪王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的道路。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夏,霍去病与卫青各率5万骑兵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两千余里,歼敌7万余入。霍去病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卒,死时年仅23岁。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他是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卫少儿与平阳县衙役霍仲孺的私生子。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并立为皇后,卫氏家族从此平步青云,霍去病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一帆风顺。

卫青和霍去病虽然是舅甥,而且都是私生子,但两人的境遇却截然不同。卫青少年时的生活比较困苦,成年后还差点被当成出气筒而死于非命。霍去病则不同,他虽然也是私生子,却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后来也是顺之又顺。不同的生活经历给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卫青为人恭谨谦和、沉稳如山;霍去病为人豪爽张扬、性烈如火。两人虽同为名将,但个性迥异,这在各自的带兵风格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五章 中国古代战争人物 - 图4霍去病雕像

在卫青建功立业的同时,霍去病也渐渐地长大了,在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像其他王孙公子那样沉溺于声色犬马,享受长辈的荫庇。他渴望杀敌立功的那一天。

这时,西汉王朝与匈奴的斗争正趋白热化。匈奴屡次入侵,汉武帝一改以前的和亲政策,开始了对匈奴的反击战争。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春,汉武帝组织了对匈奴的反击战争——漠南之战,未满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剽姚校尉,由卫青挑选了800名骁勇善战的骑兵归他指挥。凭着一腔血气,霍去病率领自己的第一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的踪迹。这支队伍不知不觉走了好几百里,将近黄昏,忽然发现前方远处有一片黑点。霍去病判断应是匈奴的营帐,当即命部下衔枚而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过去。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两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的800骑兵全身而返。大喜过望的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意思是说他勇冠三军。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让他独自率领1万精骑兵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19岁的霍去病深孚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且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王、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最终,霍去病取得了胜利,1万精兵仅有3000人回师长安。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阵亡,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被俘,军士被斩近9000人,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汉武帝非常高兴,再次封赏霍去病。

此役之后,朝中再也无人质疑霍去病的统军能力。

这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势全部扫除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打通西域之路,于是发动了第二次河西战役。

第五章 中国古代战争人物 - 图5霍去病墓

此战中,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与公孙敖一起率领的几万骑兵为主力,从北地郡(今甘肃环县)出发,而老将李广、张骞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率1万多人从右北平出发,攻击匈奴左贤王。霍去病与公孙敖出塞后,分兵前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公孙敖这位常跑大漠的“老马”在大漠中迷了路未能参战,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霍去病只好孤军深入。匈奴被他神妙莫测的战术弄得晕头转向,祁连山一战,被打得大败。这次战役,霍去病所部斩敌3万余人,接受匈奴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两千多人投降,俘虏了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100多人。得胜回朝之后,汉武帝再次封赏霍去病。

两次河西战役之后,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这对匈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曾经在汉王朝土地上为所欲为的匈奴人也唱出了悲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19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接下来的“河西受降”更是让霍去病有如天神。

两场河西大战后,匈奴伊稚斜单于对于浑邪王、休屠王的屡次战败非常生气,派使者征召他们,准备治罪。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决定投降汉朝。汉武帝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秋,当霍去病率部渡过黄河的时候,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当机立断,只带几名精骑飞马驰入浑邪王营帐,直面浑邪王,下令将私自逃跑的匈奴将士8000人全部杀死。霍去病的气势不但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4万多名匈奴人。河西受降顺利结束,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从此,匈奴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遥远的大漠以北。汉朝西部的威胁彻底解除,通往西域的道路完全畅通了。

匈奴主力虽远逃漠北,但仍未放弃对汉朝边境的掠夺。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决定远征漠北,彻底消灭匈奴军队。这就是著名的漠北之战。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无比信任,在这场战争的事前策划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单于,结果由于情报错误,这个对局变成了卫青的,霍去病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左贤王部。然而这场大战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

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15000的损失,歼敌7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3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83人。匈奴左贤王部几乎全军覆灭。

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在这里,霍去病暂做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诗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中的“封狼居胥”指的就是这件事。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并在那刻石记功,然后凯旋还朝。与此同时,卫青所部大败匈奴单于。漠北一战,“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回朝之后,霍去病因功加封食邑,并与大将军卫青一起被拜为大司马。当时,霍去病年仅22岁。

霍去病是一位十足的军事天才,他能够百战百胜,完全是凭借战场上的直觉和随机应变。汉武帝常常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却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呢?”

霍去病的人品也是相当出众的。他虽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而是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首位。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气概豪壮地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短短的八个字,震撼人心,成为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声。

知识链接

霍去病早逝之谜

关于霍去病之死,向来有争议,正史中均说他是病死的。霍去病征战四方时,通常不带粮草补给,而是就地取食敌方的牛羊粮草。于是匈奴撤退的时候通常会故意把染病的牛羊留下来,霍去病就是因为吃了感染病毒的食物,身体慢慢变坏,终至死亡。还有一种说法是,霍去病遭汉武帝刘彻猜忌,因害怕郁郁而终。英雄的身上永远会有不尽的谜团,霍去病怎么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事迹与精神。千载之后的今天,遥想少年军神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仍不免为其所倾倒,为其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

第二节 隋唐至明清时期著名战争人物

含冤而死的史万岁

史万岁(约550—600),隋朝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东南)人。

少年时期的史万岁,聪明好学,喜欢研读兵书,每遇不解,必寻人求教。他长于骑射,体壮力足,练武入迷,臂力极大,开弓力度远过他人。

史万岁的父亲史静是北周沧州刺史。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北周和北齐战于洛阳城北的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15岁的史万岁随父从军,他观察战场形势,认为周军将败,并令左右换装离去。不久,周军果然大败,其父因此奇之。建德六年(577年),史万岁的父亲战死,史万岁作为忠良之后被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又袭爵为太平县公。

大成元年(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周静帝宇文阐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相州(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总管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史万岁随行军总管梁士彦前往征讨。在行军的路上,为了缓解众将士的疲劳,史万岁表演射箭以解烦闷。正巧空中有群雁排队飞过,史万岁高声说,我要射第三只,话落箭出,第三只大雁应声而落,众将士皆称道其箭术,疲劳烦闷遂解。

官军至河北,与尉迟迥军相遇,史万岁战战皆捷,勇冠三军。尤其是邺城之战,官军有犹豫不前的畏难之状。在危急关头,史万岁高呼杀声驰马奋击,率先冲入敌阵连杀数十人,如入无人之境。北周官兵受到鼓舞,一起杀入敌阵,大败敌军。战后,史万岁因功绩卓著被授予上大将军。

数年后,北周重将杨坚夺取政权建立了隋朝,史万岁因大将军尔朱勐谋反而受牵连,被发配敦煌(今甘肃敦煌西)为戍卒。

当时隋文帝为完成统一大业,正与突厥作战。开皇三年(583年),隋军发起全面反击。隋文帝杨坚命秦州总管窦荣定率步骑兵3万来到敦煌,史万岁自投军门,要求立功赎罪。窦荣定正愁无将抗击突厥,素闻史万岁成名,于是将其留为先锋。

在窦荣定率军与突厥军对阵之时,史万岁一马当先站于阵前,对突厥兵的首领说:“士卒们有什么罪过?让他们相互杀戮实在可惜,请派一位将领与我决战。我失败了,甘愿受死;你方败了,快快离去。”突厥首领同意,派出一位雄壮的将领出战。仅几个回合,史万岁就斩其首级。突厥大惊,不敢再战,即请议和而退。史万岁因此被授上仪同兼车骑将军。开皇九年(589年),他因参加隋灭陈之战有功,加上开府。

隋灭陈统一中国后,南方士族豪强对隋实行的限制政策不满,当时民间盛传隋欲将南方民众移至关中,于是南方士族利用南人对这个流言的惊恐心理,乘机煽动叛乱。开皇十年(590年),江南的高智慧等人起兵作乱。内史令杨素奉命前去平叛,他令史万岁为行军总管,给他两千士卒,命其从东阳别道进击。史万岁领命之后,一路逾岭翻山跨海过江,前后经战数百次,攻陷溪洞无数,转战千余里,毙敌不可胜数。期间有三个多月没有史万岁的消息,人们都以为史万岁已全军覆灭。其实是由于山高水险,道路不通,无法回音。史万岁获胜之后,砍下许多竹筒,将书信置于其中,投入水中任其漂流,这些书信终于传到了杨素手中。平定江南的战斗胜利之后,杨素上书表奏史万岁之功,皇帝杨坚甚喜,赐其家钱10万,晋升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

史万岁从一个被发配边境的戍卒,通过屡建奇功,一步步地晋升为将军。这种自强而奋起的精神是极其可贵的。

开皇十七年(597年),南宁州(今云南曲靖西)羌族首领爨踀起兵反隋,杀隋官吏,气焰嚣张。朝廷立即命史万岁前往征讨。史万岁率军向南宁进军,一路跨溪越涧,历经艰辛,克服了水土不服、疾病群起的困难,一路进剿七州。在途中,他见到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所立功碑,碑的背面刻字:“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史万岁令左右将碑倒置,继续向西挺进,转战千余里,破西南羌族30余部,诸羌大惧,爨踀被迫再度请降,献明珠宝物,表示愿听约束,并刻石勒铭,赞颂隋朝圣德。史万岁遣使飞骑上奏,表称将爨踀带入朝廷,隋文帝准其所奏。但爨踀心怀二志,不想随军入朝,便以珠宝贿赂史万岁,于是史万岁便放爨踀而还。当时蜀王杨秀正在益州(今四川省成都),知其受贿,派人索取。史万岁听说此事,将所得珠宝全部沉于江底,杨秀无所获,只得作罢。史万岁以平定南方各部落之功,位进上柱国,又因与晋王杨广友善,而兼督晋王府军事。

第二年,爨踀又反叛。蜀王杨秀趁机弹劾史万岁受贿纵贼之事。隋文帝下令严查此事,查对属实,其罪当死。史万岁惧而服罪,向隋文帝顿首请命。左仆射高和左卫大将军元曼等也为他说情,于是隋文帝将其削官为民。一年后,恢复官爵,授河州(今甘肃省临夏东北)刺史,兼领行军总管,以防备胡人来犯。

开皇二十年(600年),突厥族举兵反隋,兵势极盛。朝廷立即发兵多路抗击突厥。史万岁与汉王杨谅一路由邑道出兵,行至大斤山时与突厥兵相遇。突厥首领达头派使者前来询问:“隋军带兵将领是谁?”隋军回答说:“史万岁。”突厥使者又问:“是那位在敦煌当戍卒的史万岁吗?”回答说:“正是!”使者回报达头。达头素来惧怕史万岁,得报之后,立即下令撤军。史万岁得知消息后挥军追杀,一口气驱敌百余里,斩敌数千人,继续跟踪追入沙漠数百里,后凯旋而归。

隋朝另一路兵马为首的是杨广和杨素。杨素为人忌贤妒能,对上趋炎附势,阿谀奉迎,对下坑害诬陷,他忌史万岁之功,因此回朝后对皇上说:“突厥人本来已经投降我朝,并不是来侵犯的,而是到塞上放牧。”皇帝杨坚信以为真,因此,并不表彰史万岁部的功劳。史万岁的将士们听到杨素所为之后,怒声四起。史万岁本是一位战将,敢怒敢言,再加上他爱惜将士,尤其注重抚恤士卒,他见不得自己的部下受气,于是多次上表,但隋文帝置之不理。

当时隋文帝刚从仁寿宫还京师,并刚废掉太子杨勇,所以严防东宫结党谋变。有一天,隋文帝问史万岁现在何处,当时史万岁正在朝堂,但杨素见隋文帝正怒,却故意说:“万岁谒东宫矣”。隋文帝信以为真,非常生气,立即下令召见史万岁。当时出征将士数百人在朝称冤,史万岁对众人说:“吾今日为汝极言于上,事当决矣。”史万岁见到隋文帝后,申明自己的将士征战有功。他声称朝廷处事不公,是非不明,赏罚不清,甚至直言皇帝之过。这一下可成了犯上之罪。杨坚越发震怒,令武士将史万岁暴杀于朝堂。

平定叛乱的李光弼

李光弼(708—764),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人,契丹族。会说汉话,能读汉书。刚毅果敢,富有见识。“安史之乱”中,他率领兵马,多次击败安、史叛军,初任左卫郎,后任节度使,太尉兼侍中,天下兵马副元帅,封临淮郡王。是唐中期与郭子仪齐名的大将。

公元759年,史思明大败鱼朝恩率领的60多万唐军,杀死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率领十几万人马,对唐军发动了新的进攻,连占汴州(今河南开封市)、郑州,逼近唐朝东都——洛阳。在这危急的时刻,李光弼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兼朔方、河北节度使,只带了旧部500人赶到洛阳,着手整顿兵马,部署战事。面对史军的猖狂进攻,有人主张坚守洛阳,有人提出退守潼关。李光弼指出,坚守洛阳,兵力不足;退守潼关,无故弃地五百里,会使史军气焰更加嚣张。因此,他断然决定,放弃洛阳,退守河阳三城。

河阳三城,位于黄河孟津渡口(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县东北)两岸,北魏时所建。北城筑于黄河北岸;中弹城筑于河中沙洲之上;南城筑于黄河南岸,东、西、北三面临河。三城以桥相连,黄河分流其中,正当洛阳北面要津,为历代兵争要地。李光弼认为,河阳地势险要,北和泽潞(今山西晋城、沁水、长治一带)毗连,南与洛阳相接,既利于坚守,也便于出击,是制止史军攻势的理想地点。于是,李光弼令官吏西撤长安,百姓出城躲避,将军用物资先期从洛阳转移到了河阳。为了稳定人心,直至史思明大军进入洛阳,李光弼方才亲自断后,将部队撤出洛阳,退往河阳。这时,河阳仅有两万人马和10日军粮。但是,在李光弼的周密组织和以身示范下,部队的士气仍然非常高昂。

公元759年10月,史思明完全控制了洛阳,为了扫清障碍,迅速西进,他决心首先拔掉河阳这颗钉子。出于对李光弼的畏惧,史思明在河阳南城外构筑了大量月牙形攻防结合的工事,然后,令骁将刘龙仙率兵攻打南城。刘龙山自恃兵多,不把唐军放在眼里。他把右脚跷到马鬃上,在城下肆意谩骂李光弼。李光弼令部将白孝德率50名骑兵突然出城,乘其不备,将刘龙仙刺死于马下,部众吓得不战而退。史思明又出动5000人马进攻中弹城。李光弼出城迎战,杀死1000多人,活捉500余人,残敌败退时,落入河中,又淹死不少。

初战的胜利,打击了史军的锐气。但是,河阳城中,粮食眼看快要断绝。因此,李光弼决定亲自去河清一带征运粮草。临行前向部将李抱玉吩咐说:“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两天吗?”李抱玉问:“两天以后怎么办?”李光弼回答道:“过期救兵不到,可以放弃南城。”李抱玉痛快地接受了任务。这时,史思明正令大将周挚率领人马攻打南城,攻势很猛,李抱玉守了一天,眼看支持不住,忽然心生一计,派人向周挚说:“城中粮食已尽,明天就出城投降。”周挚十分高兴,便停止攻打,收兵回营。李抱玉乘机调整部队,修理兵器,加强了设防。第二天,周挚不见李抱玉出城投降,方知上当,非常愤怒,加紧攻打。李抱玉一面防守,一面派一支精兵绕到史军后面,两面夹攻,终于击退了周挚,稳住了南城战局。

史思明探知李光弼到河清一带运粮,兵驻野水渡,觉得这是消灭李光弼、断绝唐军粮道的好机会,便令大将李日越率军夜袭,规定李日越不抓住李光弼,以杀头论处。李光弼闻讯,当晚返回河阳。李日越到达野水渡唐军营寨后,见李光弼已走,深知回营肯定会被史思明处死,便投降了唐军。

李光弼给予他特别优待。另一大将高庭晖闻讯,也投降了李光弼。史思明的力量就这样不断地受到了消弱。

为了瓦解唐军军心,史思明令士兵每天将1000多匹战马,来回不停地赶到黄河边洗涮,以炫耀战马众多。李光弼见状,令部下寻找了500匹母马,将其马驹关进栏内,再把母马赶到北城外的河边,母马嘶叫不已,史军战马闻声,纷纷浮水而来,被唐军全部俘获。史思明恼羞成怒,又出动战船数百艘,装满柴草、油料,从上游点火,顺流而下,企图烧毁河中两桥,也被唐军以长竿铁叉顶住,发石击沉。史思明无计可施,遂自率部分人马攻打南城,而令周挚率主力攻打中城。

周挚攻打中城被李光弼击退后,就渡过黄河,集中3万精锐部队,攻打北城。李光弼立即从中城赶到北城指挥作战。他令部将郝廷玉带领300骑兵进攻西北角,令论惟贞率两百骑兵进攻东南角,并将朝廷赏赐的40匹良马也分给他们,激励他们一往无前。同时令其他将令随后出击。李光弼手执帅旗,威严地发布命令说:“今天的战斗,关系全局,必须以死相争。如果我的帅旗连挥三下,就是拼死冲锋的信号,全军将士,只准前进,不准后退。有敢退却者,立即斩首”。说着,他从靴子中拔出一把短刀说:“打仗,就要准备牺牲。我是大军元帅,不可死于敌手。万一战斗不利,你们死于敌阵,我就自杀于此,决不让你们独死”。将士们听了,心情非常激动,都抱着决死信念杀出城去。李光弼在城楼上,密切地注视着战局的进展。对英勇杀敌的,当即予以重赏。对退却逃跑的,马上斩首示众。郝廷玉战马中箭,他立即换给好马。仆固怀恩刚往后退,他就令执法队出城取其脑袋,吓得仆固怀恩掉转马头,重新杀人敌阵,过了一会,李光弼见唐军战果不大,便下决心拼一死战。于是,他连挥帅旗,发出了拼死冲锋的号令。唐军将士立即勇气倍增,奋勇上前。霎时间,战鼓声、喊杀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唐军的攻势化为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史军抵敌不住,迅速溃败下去。周挚掌握不住部队,率领少数人马,狼狈逃命。唐军击毙上万,俘虏8000余人,缴获战马、军械数以千计,活捉了徐璜玉、李秦授等重要将领。这时,史思明还在攻打南城,李光弼就把俘虏驱赶到南城河边,史思明一见,方知周挚已经大败,知道河阳更难攻取,只好率领残兵败将,退回洛阳。

安史之乱平定后,李光弼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但是,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数次在皇帝面前诉说李光弼的不是。李光弼忧愤成疾,于公元764年病死于徐州,年57岁。后来,李光弼被追赠为司空、太保,谥曰武穆。

功高不矜:郭子仪

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天宝初以武举补左为长史,后官至兵部尚书,太尉兼中书令,曾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封汾阳郡王。太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他一生在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做官,可谓“四朝元老”重臣,德高望重,所以人们又尊称他为“郭令公”。

郭子仪的青年时代,正处于唐玄宗统治前期。最初,他在京城长安做左卫长史(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因其武艺超群,屡立战功,天宝八年(749年)便升任天德军使(驻地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西),兼九原(今乌拉特前旗北)太守,驻守边疆。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国力比较强盛。为加强国防,唐中央在边境的一些重要地区增设军镇。一个军镇管辖几个州,其最高长官叫节度使。唐玄宗统治后期,皇帝不管政事。朝廷大权为宰相李林甫和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所把持。朝政日益腐败,阶级矛盾发展,节度使权力不断扩大,中央统治力量明显衰弱。当时,唐边境的10个节度使共拥有兵49万,而唐中央所掌禁军不过12万。在这种情况下,身兼平卢(治所在营州,今辽宁锦州西北)、苍阳(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市)、河东(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于天宝十四年(755年)冬,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率领15万大军,在苍阳起兵,发动了反对唐中央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第五章 中国古代战争人物 - 图6郭子仪雕像

唐军由于多年没有作战,平时也缺乏训练,许多州县无兵可用。安禄山叛军所过州县,有的官吏开城出迎,有的弃城逃跑,有的成了俘虏被杀掉。叛军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很快就渡过黄河,攻陷洛阳。至德元年(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建立了割据政权。同年6月,叛军攻破潼关,长安陷落。唐玄宗带着杨贵妃、杨国忠等一批妃嫔臣僚,仓皇出逃。到了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时,随行将士愤怒地杀死了杨国忠,并迫使唐玄宗缢死了杨贵妃。人民要求皇帝留下抗击叛军,唐玄宗贪生怕死,留下了儿子李亨,自己却逃到四川成都去了。后来,李亨在一批大臣支持下,逃到灵武(今宁夏宁武)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

安禄山叛军南下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掳掠,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许多州县出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悲惨景象。叛军的暴行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河北地区的官民首先进行武装反击,大大牵制了叛军的力量,也使安禄山的后方极其不稳。在这有利形势下,唐肃宗下令郭子仪等积极准备反攻,收复两京(即西京长安,东京洛阳)。

郭子仪在唐玄宗时,就是朝中有名的武将。安禄山叛乱之初,郭子仪即被任命为灵武郡太守,朔方(今宁夏一带)节度使。当叛军南下之际,郭子仪在河北地区,先后击败安禄山部将周万顷和高秀岩,并与唐将李光弼会合,打败了史思明。肃宗即位后,召郭子仪入朝,拜为兵部尚书,并以郭子仪率领的朔方兵作为反击叛军的基本力量。可是当朝宰相房琯,为争功,首先亲自统兵收复长安。他所率领的唐军在咸阳地区与叛军一交战,几乎全军覆没。唐肃宗深深感到,要收复两京,只有依靠郭子仪。至德二年(757年)8月,肃宗再次召见郭子仪,委以收复两京重任。郭子仪表示要收复两京,必须先夺回潼关,攻入陕州(今河南陕县),以截断叛军后路,然后才能直取长安。他还建议借回纥兵,以扩充军力。至德二年秋天,郭子仪率军收复潼关,并派儿子旰收复为叛军所占的永丰仓。旰死于战斗,但永丰仓的收复,大大加强了唐军的力量。为此,肃宗犒劳三军,下令进攻长安。

肃宗命令广平王俶为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与李嗣业、王思礼等人率军15万人,进取长安。唐军进至长安城西,香积寺北沣水东岸时,以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连营为阵。叛军也有10万人列阵于唐军北面,两军南北对垒。叛军将领李归仁据险设防,首先出城挑战。唐军回击,追赶叛军,快逼近敌营时,叛军擂动战鼓,一齐冲杀出来。唐军措手不及,军中惊乱,败走。唐前军将领李嗣业见状,挥动战刀,高声大喊;“叛军已经冲过来了,若不奋力冲杀,只有死路一条!”说罢,他光着膀子,策马扬鞭,挥舞着大刀,首先冲向敌阵,奋不顾身地砍杀敌人。刀光过处,叛军人头落地。李嗣业的英勇行为,使唐军军心稍定。此时,郭子仪发现在唐军东面,埋伏有一队叛军,他们正向唐军背后包抄过来。郭子仪当机立断,立即派部将仆固怀恩与一队回纥兵,一起出击,全歼了叛军的伏兵。两军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叛军节节失利,被杀6万多人,不得不退回长安城中。

就在这一年(757年),安禄山为儿子安庆绪所杀。郭子仪率唐军,乘机猛攻长安。9月间,收复长安。老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唐军,高兴地说:“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唐军收复长安不久,乘机东进,攻打洛阳。屯兵洛阳的安庆绪,得到唐军进兵消息,派遣严茫、张通儒率10万(一说15万)大军迎战。叛军列阵首尾相接,足有百余里长,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唐军行至新店(今陕西陕县西)时,叛军早已在那里依山扎营,等待厮杀。新店地势险峻,山高壁陡,叛军居高临下,对唐军十分不利。唐军几次进攻,都没有成功。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化劣势为优势,郭子仪派遣回纥兵从背后偷袭叛军,然后自己亲率主力,正面出击。当一切部置好后,郭子仪下令擂鼓出战。顿时间,鼓声震天,杀声如雷,山鸣谷应,唐军大队人马,以排山倒海之势,冲杀过来。叛军见势不妙,正要后退,又遇上从背后包抄上来的回纥兵。叛军被前后夹击,进退两难,一时被打得乱了阵脚。这时,郭子仪一声令下,唐军万箭齐发,雨点般落入敌阵;四面又响起“回纥兵来了,快投降吧”的喊声。叛军听到,乱成一团,溃不成军。叛军将领严茫拼死突出重围,狼狈跑回洛阳。安庆绪见新店兵败,知洛阳难以防守,只好收拾残部,撤离洛阳,渡过黄河,退守相州(今河南安阳)。郭子仪收复东都洛阳,河东、河西、河南诸州县相继平定。

郭子仪凯旋回朝,唐肃宗十分高兴,亲自带领大臣将官到灞上(今陕西西安东)迎接。郭子仪以功晋位司徒,加封代国公,食邑千户,奉旨回东都,准备北上继续讨伐叛军。

在收复两京过程中,郭子仪屡建大功,声誉越来越高,引起朝中宦官鱼朝恩等人的忌恨。因此,鱼朝恩常在肃宗面前诽谤郭子仪。至德三年(758年)9月,唐肃宗命令郭子仪等九节度使一起出兵讨伐逃往相州的安庆绪。不设元帅,而以鱼朝恩为观军容使,以监督诸军。开始,郭子仪从杏园渡过黄河,围攻相州南边的卫州(今河南汲县)。激战前夕,郭子仪挑选了3000名弓弩手埋伏于唐军大营两旁,并吩咐他们说:“如果我军临阵退却,敌兵必定追来。你们听到人马呼喊声,即可大力射击。”战斗开始后,唐军佯作败走,叛军紧追至唐军大营附近时,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弓弩手听到一声令下,顿时箭如雨注般射出,叛军大为震惊。假装败走的唐军杀了个回马枪,斩敌4万多人,俘虏叛将安庆和,缴获军用物资数十万件,收复了卫州。其后,九节度使连营围攻相州。但由于缺乏统一指挥,九节度使各自为战,战斗力大为削弱,加上叛军史思明来援,增加了安庆绪的力量,致使相州一战,以唐军失败告终。鱼朝恩把相州失败责任全推到郭子仪身上,唐肃宗不明真相,一度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

史思明败唐军后,为了争权杀安庆绪,回苍阳自称大燕皇帝。公元758年夏,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不久,史思明又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内部再次分裂。唐肃宗为迅速打败叛军,再次起用久享盛名的老将郭子仪。洛阳尚未收复,肃宗病死,李豫即皇帝位,是为唐代宗。代宗任命雍王李适(即后来的唐德宗)为统兵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率军讨伐史朝义。同时又借回纥10万兵力,一同进攻洛阳。宝应元年(762年),唐军再次收复洛阳,史朝义败逃莫州(今河北任丘北)。第二年正月,史朝义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见大势已去,遂投降唐朝。史朝义在众叛亲离、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自杀而死。至此,延续了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了。

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屡建战功,为维护国家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后,他又在平定吐蕃和回纥贵族的骚扰中,做出了贡献。建中元年(780年),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德宗召郭子仪协助宰相管理朝政,赐号“尚父”,升为太尉,增加食邑。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病重,不久去世,享年85岁。唐德宗尊封他为太师,赐谥“忠武”。

一代奇男子:帖木儿

金庸迷们一定记得《倚天屠龙记》里赵敏的哥哥叫王保保。赵敏是虚构的,而王保保的原型正是扩廓帖木儿。

在历史上,王保保是一个叱咤风云、纵横天下,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的人物。大概是在洪武初年,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大宴群臣时突然发问:“天下奇男子谁也?”众人都回答说:“常遇春是也。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也”。太祖笑着说:“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据姚明的《清溪暇笔》载,在太祖夸赞王保保为天下奇男子后,“其后民间凡遇有微劳自矜者则诮之曰‘尝西边拿得王保保来耶’(有本事到西边把王保保抓来),至今遂成谚语”。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好奇,这位在明太祖的心目中甚至超过了开国第二名将常遇春的“奇男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第五章 中国古代战争人物 - 图7帖木儿塑像

扩廓帖木儿的原名叫王保保,他的父亲是汉人,母亲是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察罕帖木儿的曾祖则是窝阔台。因为察罕没有子嗣,所以将王保保收为养子。察罕让王保保既受汉人的教育,又学蒙古人的武艺,所以王保保身材魁伟,颇有英雄气质。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察罕派他运送粮食到京师,受到元顺帝的接见,并被赐予蒙古名字“扩廓帖木儿”(扩廓是“青”的意思),此后他以蒙古名字取代了汉名“王保保”。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扩廓帖木儿养父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义兵,平定北方红巾军,护廓帖木儿随军征战。第二年,察罕帖木儿在降将田丰军营中被王士诚刺杀,元廷即在军中拜扩廓帖木儿为青荣禄大夫、右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皇太子詹事,仍便宜行事,率领其父部众。扩廓开始了辉煌的人生。

扩廓帖木儿领兵后,率诸路军急攻益都王士诚。由于城池坚固,扩廓命元军挖掘地道以入。攻破益都后,他取田丰、王士诚之心以祭其父,余众皆被诛杀。随后,他又遣关保取莒州,于是山东的红巾军全部被镇压。

平定北方的战事暂时停息后,扩廓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之争立即激化。当初察罕帖木儿被刺,扩廓帖木儿总其兵之时,孛罗帖木儿戍兵大同,屡次派兵争夺晋、冀地盘,并与陕西军阀张思道(又名良弼)相联结。平定北方之后,孛罗乘扩廓战事方休,移兵汴、洛之机,南侵扩廓守地,遣其将竹贞袭据陕西。扩廓也不示弱,两人在太原、大同之间数度交战。

扩廓帖木儿为集中力量对付孛罗帖木儿,采取纵横捭阖手段与据有江淮、势力不断壮大的江南行省左丞相朱元璋主动修好。

与此同时,元廷内部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御史大夫老的沙与宦官朴不花素不和,为奇皇后和皇太子所恶。顺帝将老的沙遣回,老的沙投奔了大同的孛罗帖木儿。而右丞相搠思监、朴不花与皇太子则结成一帮依靠扩廓帖木儿为外援。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3月,搠思监、朴不花诬称孛罗与老的沙图谋不轨,顺帝下诏削了孛罗兵权、官职,让他归四川。孛罗拒不从命,朝廷命扩廓出兵讨伐。后经宗王等人上书说情,并与孛罗会师。顺帝怕事情闹大,急忙下诏,贬斥搠思监、朴不花,孛罗官复原职。

诏书虽下,搠思监、朴不花依然留居大都。这年4月,孛罗帖木儿以此为由,派兵进攻大都。皇太子见势不妙,率侍卫军出逃,搠思监、朴不花二人则被孛罗杀之。孛罗的大军浩浩荡荡进入京师,顺帝赐宴慰勉,仍以孛罗帖木儿为太保、中书平章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守御大同。

这年5月,皇太子出奔至路儿岭,知孛罗、秃坚复职,愤怒不已,于是命扩廓帖木儿调动军队,分道进攻孛罗,被孛罗军杀得大败。皇太子再次出奔太原。幸罗等三人进大都,顺帝于宣文阁接见,再次给三人加官晋爵。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3月,皇太子在扩廓帖木儿军中下令调岭北、甘肃、辽阳、陕西各地军队,共讨孛罗。孛罗派也速南御扩廓,没想到也速倒戈。孛罗在京郁郁不乐,终日与老的沙饮宴,荒淫无度,酗酒杀人,喜怒无常。顺帝极为不满,密令杀手杀了孛罗。老的沙、秃坚帖木儿也在出逃路上被诱捕、处死。孛罗被杀后,顺帝召皇太子还京,扩廓因护送有功,被封为太傅、左丞相。

扩廓在京城待了两个月,请命南平江、淮。于是顺帝诏封扩廓为河南王,代皇太子亲征,总制关陕、晋冀、山东等处并迤南一应军马。

当时朱元璋已经灭了陈友谅,尽有江、楚之地,张士诚据淮东、浙西。扩廓知道义军很强,不可轻进,于是驻军河南,檄关中四将军会师大举。这四位将军是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脱列伯。这四人根本不服扩廓调遣,特别是李思齐,他与察罕帖木儿同时起兵,是扩廓的前辈,更是不服。于是,四人共推李思齐为盟主,与扩廓对立。双方相持一年,前后百战,胜负未决,扩廓占上风。朝廷命人传旨,令两家罢兵,但是根本无法控制。顺帝无奈,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8月命皇太子总天下兵马,动员所有兵力,南下剿杀各地反元武装。这道诏书显然是脱离实际的。一来,元朝内部一直是军阀混战,其军事力量全都用于内耗。再者说,当时没有任何人有力量统一指挥各路军阀。

诏书下后,首先在扩廓军内发生兵变。先是貊高被胁迫背叛扩廓,再是关保宣布脱离扩廓,并上书朝廷,列扩廓罪状。元廷对扩廓拒不南攻江淮而西攻关陕,又跋扈不从命早就不满,正愁找不着借口削其兵权,貊高、关保上奏其罪状,正好是个机会。于是,顺帝以扩廓帖木儿不受调遣、构兵仇杀缴了其兵权,所有从行官属悉令还朝。扩廓帖木儿被迫交出兵权,退军屯泽州(今山西晋城)。

至元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明,建元洪武。明军北伐按既定方针向大都逼近,而元朝统治集团内部依然无休止地你争我斗。

正月,朝廷命关保领兵守城。扩廓帖木儿立即遣兵进据太原,尽杀朝廷所置官。2月,顺帝下诏削夺扩廓爵邑、官职,令诸军合攻扩廓。扩廓自泽州退守晋宁(今山西临汾)。这时候,明军已一步步逼近元大都。元都危在旦夕,元帝又慌忙恢复扩廓官爵,但扩廓抱着观望态度拒不勤王。5月,明军兵临大都城下,顺帝率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及扈从官员北奔上都。8月,明军入大都,元亡。

明军占领大都后,元朝残余势力仍不可小觑。扩廓帖木儿拥兵数十万屯驻山西,李思齐、张思道等盘踞陕西,辽阳有兵10余万,云南则有梁王把匝刺瓦尔密把守。实力最强的是山西扩廓帖木儿,扩廓不除,明廷将后患无穷。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师取山西。未几,又派偏将军汤和、右副将军冯宗异(即冯国胜)增援。由于前锋的汤和部孤军冒进,被扩廓在韩店打得大败。

在上都的元顺帝,谋复大都心切,为了拉拢扩廓,改封其为梁王,仍为中书左丞相,命其速出兵攻大都。扩廓于是集合主力,北出雁门,经保安、居庸关向北京前进。而此行动迅速被老谋深算的徐达等人发现了弱点。徐达等人认为北京有孙都督据守,且有坚城,不足为虑。扩廓倾巢而出,太原空虚,而明军主力离太原很近,于是乘虚直捣太原,扩廓慌忙回救太原。当时明军骑兵先到,而步兵未完成集结,常遇春向徐达建议夜袭。徐达采用了常遇春的建议,选精骑夜袭扩廓。扩廓仓促间穿着一只鞋,乘着一匹老马逃奔大同,从者仅18骑。当时大同已为明军占领,扩廓再奔甘肃。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扩廓久围兰州不下。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再征西北。当时扩廓已撤离兰州,纵兵四掠。3月,徐达兵至定西,扩廓退屯本道峪(今定西西北),徐达进兵沈儿峪,与扩廓隔深沟对垒,立栅以逼之。徐达命令卫士兵昼夜轮番掠扰元军,使之无法休息。如此过了七天,初七夜,徐达令军士停止骚扰,待元军熟睡之际,突袭元中军,擒获元军大小官员,扩廓带着妻子儿女数人从古城北逃出,“至黄河,得流木而渡,入宁夏奔和林”。至此,残元势力基本上退至漠北。

扩廓逃到和林不久,元昭宗也来到这里(当时元顺帝已死),对扩廓以国事任之。从此扩廓开始了独撑将倾天下的重任。

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因扩廓帖木儿军常南下骚扰,朱元璋决定出师北击,命徐达、李文忠、冯宗异三路并发,共15万人。中路军徐达深入至漠北土拉河时与扩廓帖木儿军相遇。这一次,扩廓巧妙而坚决地击败了明朝第一大将徐达,扩廓亲自率领小部队且战且退,把敌人引向和林,而他手下的大将贺宗哲率领主力在和林以逸待劳。结果,徐达大败,死伤数万人。此时,明军另两路一败一胜,总体说来,明军失败。此战是明军与残元军战争中第一次重大失利。

朱元璋遣军深入漠北不能取胜,扩廓又屡屡犯边,因而转为和平攻势,争取北元归降。朱元璋对扩廓非常重视,曾七次至书信劝降,苦口婆心,仁义尽至,但扩廓始终不降。最具传奇色彩的有两次劝降。一次是派魏赛因不花劝降,他曾是扩廓留守山东的重将,在洪武元年投降了明朝。后来朱元璋派其赴塞北劝降扩廓,“扩廓帖木儿鸩杀之”。另一次是洪武七年(1374年)夏,朱元璋遣李思齐到漠北劝谕扩廓帖木儿。此人也是在洪武初年投降了明朝。扩廓对李思齐“待以宾礼”,不久就派人送李思齐回国,到了边境,骑士说:“主公有命,请留一物为别”。李思齐说:“我远来无所齑”。骑士说,那就留条胳膊吧。李思齐没办法,只好自断一臂,回去没多久就死了。

元朝势末,扩廓帖木儿却始终不降,对此朱元璋很是不理解,也很是无奈。

洪武八年(1375年)8月,让明军屡尝败绩、自己屡败屡战的“奇男子”扩廓帖木儿病死。不久,北元在明军和瓦剌的打击下也覆亡了。

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明清之际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原是拥有武装力量的跨海商人,常奔走于中国东南沿海与日本之间,被明朝视为海盗。后来接受明王朝招抚,被授为游击将军,因海战有功,被提拔为总兵,镇守福建。明王朝北京政权灭亡之后,朱元璋的九世孙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郑芝龙因拥立有功,被封为建安伯。

郑成功在平户生活了七个年头。明崇祯三年(1630年),7岁的郑成功被父亲接回福建。其父花重金请最好的老师授其文武之业。郑成功敏而好学,11岁能写诗文,15岁中秀才,21岁入南京国子监,成为太学生。

清顺治二年(1645年),郑芝龙带儿子去见南明皇帝隆武帝,隆武帝见郑成功一表人才,甚是喜欢,便问他有何救国意见,郑成功随口回答:“岳飞说过,只要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天下就可安定”。隆武帝听后非常满意,立即授他为御营中军都督,封忠孝伯,并赐姓朱,改名成功,世称“国姓爷”。

顺治三年(1646年)7月,清兵攻福建,郑成功受命挂大将军印。这时郑芝龙已接受清兵招抚,投降了清政府,被迫致书郑成功劝降。郑成功屡阻其父降清不果,于是与之决裂。不久,隆武帝被清兵俘获,福建抗清势力遭受巨大打击,郑成功只率部下90余人逃出。他仍用隆武帝封赏的招讨大将军之封号,高举反清复明义旗,招募兵员,扩充队伍。清朝初年,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较尖锐,“复明”的旗号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所以,在短短的几年中,郑成功招募到数万,最多时达10余万众。由于纪律严明,训练有素,郑成功建立起了一支兵锐将勇的水陆队伍。这支队伍在郑成功的指挥下,与清军坚战10余年,大小规模的战事数百次,多数获得了胜利。然而,由于明政权已经彻底腐朽没落,无力召唤起全国人民的支持,因此,郑成功虽然打了胜仗,但却无法创造出足以灭清的条件。明朝彻底灭亡已成定局。

第五章 中国古代战争人物 - 图8朱元璋画像

经过10余年的艰苦斗争,郑成功逐渐认识到,金、厦偏安一隅不足以长期与清兵抗衡,必须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为寻发展,郑成功把目光投向了台湾岛。当时台湾被荷兰侵略者盘踞已久,其势力扩展到台湾岛各重要城镇。顺治十八年(1661年)3月23日,郑成功率首批官兵2.5万人、战船数百艘,由原荷兰翻译何廷斌和熟悉水路的渔民引导,横渡台湾海峡,次日抵澎湖。先占澎湖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既可使登陆台湾有了可靠的进攻出发基地,又可保障后续部队的航渡和后勤支援,还可据以阻敌海上增援。不料此后一连七日狂风巨浪,船不能行。郑部所带粮食不多,军中乏粮,澎湖岛上民众知是自家军队,主动献上食物,解了危机。在这风阻乏粮的严峻时刻,为赶上4月2日鹿耳门涨潮之机,从鹿耳门登陆禾寮港,郑成功当机立断,毅然于3月30日晚冒险下令前进。当天晚上一更过后,依然波浪未息,惊险异常,但三更过后,云收雨散,天气晴朗。出征的船舰顺风航行,4月2日黎明就赶到鹿耳门港外。

台湾海岸线很长,可以登陆的地点很多,郑成功选择鹿耳门登陆台湾,是一个正确的战略决策。鹿耳门接近台南,位于赤嵌城、台湾城附近,是用武必争的要害之地。一入鹿耳门就可以控制赤嵌城及其港口,断敌出海之路。但鹿耳门形势非常险阻,所有登陆点都有荷兰人重炮把守。而禾寮港是荷兰殖民者疏于防范的一条航道。当郑成功的船舰顺着污泥中的港路徐徐驶入海湾,将舰船分布在台江之中时,荷兰侵略者大惊,以为郑军自天而降,顿时束手无策。当晚,郑军突破海面荷兰夹板船和赤嵌楼炮台火力的拦阻,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顺利通过了这条险阻的航道,在赤嵌西北约十里地的禾寮港登陆。

郑成功率部在台湾站稳脚跟之后,开始逐个消灭荷兰侵略者的据点。他首先以1.2万兵力围困赤嵌城,该城是荷兰侵略者的重要据点之一,城高三丈六尺,城上有炮楼四座,城坚炮利。守城侵略者派人与郑成功谈判,表示愿意年年纳贡,条件是让侵略者占据台湾岛。郑成功对此予以严辞拒绝荷军恼羞成怒,向郑军猛烈开炮。郑成功本想下令攻城,当地民众献计说,城内无泉,城内从城外山上引水入城,若堵塞水源,城中红毛不出三日即可告败。郑成功依计而行,断了城中水源,果然,到第三日,赤嵌城头就竖起了白旗。郑成功兵不血刃就夺得了赤嵌城。

随后,郑成功率水陆两军围攻台湾城(今安平镇)。该城分上中下三层,城垣坚固,置炮20尊,南北各安放千斤巨炮。守城侵略者用远程炮火封锁了周围的道路。郑成功采取侧翼迂回和正面进攻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完成了对台湾城的包围。然后派部将杨祥率兵从七鲲身迂回靠近台湾城,荷军的火枪还未装好弹药,就被杨祥军砍死过半,余者争相逃命,边跑边喊:“中国兵太可怕啦!不知他们是从哪儿来的!”与此同时,郑成功对城墙全力炮击,敌人负隅顽抗。这时郑成功的后续部队陆续从金门赶来,接连打退了数次荷兰援军的进攻。城内守军孤立无援,郑成功切断城中的所有供给,断绝城内侵略者与外部的联系,使侵略者每日都有因饥饿、水肿、坏血症等非战斗原因而死亡。

驻巴达维亚的荷兰总督闻讯后立即派出10艘兵船和700名士兵,在司令官卡尤率领下前来援救。他们企图以偷袭方式击败郑成功的部队,可是,这支部队早已在郑部的监视之中。他们在海外待机一个月,认为时机成熟时发起偷袭,岂料正中郑军埋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司令官卡尤率残部狼狈逃窜。

郑成功在围困台湾城的同时,分兵数部,扫除了台湾岛上的荷兰人据点,最后,迫使荷兰侵略者在投降书上签字,无条件地全部撤出台湾。

郑成功入台后,采用民族和睦政策,任用少数民族官员,共同开发治理台湾。同时郑成功还采取诸多发展生产的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使野无旷土,军有余粮。郑成功注重军队的形象和台湾民众的利益。他严明军纪,禁止士兵滋扰各族人民,不准侵占土民及百姓的现耕物业。这种做法,使郑成功的部队成了台湾民众的亲人和靠山。为了尽快开发台湾,郑成功还号召金、厦地区的民众搬眷赴台,使台湾人口迅速增加,把大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传入台湾,使台湾经济迅速发展。

清康熙元年(1662年)5月,郑成功病卒,年仅39岁。郑成功一生,抗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

知识链接

戚继光平定倭寇

戚继光(1528~1588年)是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他17岁时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25岁时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全省沿海防御倭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继光从浙江义乌群山之中招募了勇敢的农民和剽悍的矿夫共3000余人,采用营、官、哨、队四级编制方法编成新型军队。队是基本战斗单位,队员按年龄、体格分别配备不同的兵器。作战时,全队队员各用其所长,配合作战,攻守兼备,进退灵活。这种战斗队形能分能合,人称“鸳鸯阵”。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这支新军队伍很快成为军事劲旅,人称“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九战九捷,取得了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倭寇被打得闻风丧胆,给戚继光取了个外号叫“戚老虎”。次年夏,戚继光率戚家军南下福建,荡平了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继光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人取得平海卫大捷。次年,升任总兵官,镇守福建全省及浙江金华、温州两府。当年11月,倭寇2万人围攻仙游,戚继光以寡击众三战全胜。从此,戚家军威振中国海疆,倭寇望风而逃,危害已久的倭患终被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