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瑞雪兆丰年——冬季节日

冬季是四季中最后一季,也是最寒冷的季节。在物候上,冬季没有春季的温暖,夏季的繁盛,秋季的宜人。但在岁时文化中,冬季是在丰收之后,有着最隆重的喜悦、最集中的庆典和火一般的热情。此时,热闹的都市也许还那样喧嚣,但乡村的田野麦场却渐渐变得沉寂起来。经过忙碌而充实的秋季,人们开始了比较闲适的生活,活动场所也日渐由户外移向户内。当然,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季候的转换、活动场所的限制而枯燥乃至停滞,相反,在整个冬季,人们的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五色缤纷,火热得正与那窗外的寒冰飞雪形成鲜明的对照。人们当然更没有忘记在这段时间的链绳上缀满一个个节日,从从容容地走过这段飞雪中的岁月之路。

第一节 冬至祭祖更拜天

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

毕竟句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这是一首苏州一带的竹枝词,写的是当地的冬至风俗。这首竹枝词不仅概要地写到冬至的节俗,并且也谈到了这个节日在一年所有岁节中的地位,即所谓“冬至大如年”。竹枝词中不乏作者对这个节日的赞美、称赏,情感溢于言表。那么,冬至何以“大如年”。又究竟有怎样的节俗活动呢?不妨先从冬至的名称与内涵说起。

冬至大如年

冬至亦称“至日”、“长至”“短至”。冬至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大约在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三日间。《易·复》曰:“先王以至日闭关。”按照天文学的解释讲,冬至日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古代就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在我国,冬至日白昼最短,夜晚最长;自此以后,昼夜短长开始变化,夜消昼长。这些,正是冬至节俗活动的自然依托,而旧时冬至的许多别称也是由此而来的。

就像人生礼仪中给人的年龄、人生阶段及其他重要关节以别称一样,岁时礼俗也造就了许多月份、节令的别称。不管是主要的名称还是别称,它们都反映了人们对外在事物的认识,而这个名称更反映了这种认识的多角度和多样性。

既然说事物的别称折射了民族文化的许多方面,那么冬至的别称就不仅仅是人们从节气角度认识自然的结果。冬至别称的出现和存在,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察,更体现了人们文化的眼光,对自然和文化两个角度的认知才使它有了丰富多彩的别称。

长至,也叫长至节。这是以自然现象为基础的别称。自夏至以后白昼渐短,到冬至达到极点,其后白昼渐长,因此冬至别称“长至”,意谓白昼之长将(已)至。

短至,也叫短至节。这也是以自然现象为依托的别称,只是解释的角度不同。长至的解释着眼于“将来”,短至则相反,从“现在时”的角度解释冬至。冬至日,达到短之至,故称“短至”。

肥冬,这是从习俗的角度认识冬至的。冬至早于年节,饮食丰盛,并且有以酒、肉馈送亲友的习俗,故称。“冬至,拜节,或以羊、酒相馈遗,谓之‘肥冬’。”

喜冬,与肥冬的着眼点及用意相同。冬至节亲友相贺、喜气洋洋,故称。“冬至,谓之‘喜冬’。官率合属,前一日司仪,五鼓望阙拜贺,绅士家行拜贺礼。民间止以面饺祀天,遍奉家长。”

亚岁,这是与年节相比较而生的别称。意思是冬至亚赛年节,和俗谚“冬至大如年”如出一辙。

冬肥年瘦,这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比较年节和冬至。据说此俗以江浙一带为最,其实北方此俗亦盛,前引河北《怀来县志》即称“冬至拜节,或以羊酒相馈遗,谓之‘肥冬’。”在我国北方的绝大部分地区,一般民众一年辛勤劳作,是很少品味酒肉的。秋收之后,农事告竣,新谷入仓,乡村的糟坊(酒作坊)也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工作,炉火通红,酒漏滴香。而在小雪、大雪之后,年节准备工作开始,宰猪杀羊,厨溢肉香。冬至节在年节前,正是诸物丰饶之时,各家饮食自不待说,亲友贺节所携礼物也颇贵重。而当年节之时,诸物已或多或少有所消耗。就生活的肥瘦(旧时乡民谈菜肴的好坏,多以肥瘦,也就是肉的多少论之;推而广之,肉的多少也就意味着生活的好坏)而言,当然是冬肥年瘦了——一句俗谚,正道出了冬季乡土生活某一方面的状貌。

冬至大如年,也称冬至大似年,大冬大似年。这种比较和冬肥年瘦的比较基点大体是一致的,因此有人说:“十一月冬至节,丛火,祀家庙、福祠、灶圣拜父母尊长,设家宴,亲戚相贺,与春节一例。谚云大冬如大年,即吴中‘肥冬瘦年’之说也。”但是,两句俗语的比较事项却稍有些差别,“冬至大如年”更注重的是节日的礼俗,是说冬至与年节的礼俗活动相差无几,所谓“(冬至节)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如大年’之谣。”

冬至帝王祭天

1.宋代冬至郊祀礼

祭天就是古代的“郊祀”礼。中国人相信,夏霜、冬雷、风霾、流星、彗星、日月蚀、水旱灾、红雨、地震等等异相,都是上天对世人的一种惩罚,因为人间有些事情违反了天意,这时身为天帝之子的皇帝,就必须下诏书承认自己犯了过错,以禳灾祈福。而为了预祈来年的平安,“祭天”成了帝王每年冬至时隆重的例行公事。

祭天大多在京城的南郊,因为天是阳、地是阴,所以祭天应该在向阳的南边,祭地应当在向阴的北边。据《东京梦华录》卷十所载,北宋君主祭天的仪式大致是这样的:冬至前三日,驾宿大庆殿,宰相执百官皆服法服,其头冠各有品从,余执事人皆介帻绯袍,亦有等差。次日五更,摄大宗伯执牌奏中严外办,铁骑前导番衮,驾诣太庙青城,是夜宿太庙。至三更,出南薰门,驾御玉辂诣青城斋宫。至冬至前夜三更,驾出南郊青城,南行曲尺西去约一里许郊坛行礼。帝更换祭服,平天冠,二十四旒,青衮龙服,中单朱舅,纯玉佩。二中贵扶侍行至坛前,坛下又有一小幕殿,谓之“小次”,内有御座。坛高三层,七十二级,坛面方圆三丈许,有四踏道。坛上设二黄褥,位北面南,曰“吴天上帝”;东南面曰“太祖皇帝”。乐工皆裹介帻如笼巾、绯宽衫、勒帛。二舞者,顶紫色冠,上有一横板,皂服、朱裙履。乐作,初则文舞,皆手执一紫囊、盛一笛管结带。武舞,一手执短稍,一手执小牌,比文武加数人。乐作先击祝,乐止则击敌。礼直官奏请驾登坛,前导官皆躬身,侧引至坛止,惟大礼使登之,先正北一位拜跪酒,殿中监东向一拜晋爵盏,再拜兴,复诣正东一位,才登坛而宫架声止,则坛上乐作。降坛则宫架乐复作。武舞上,复归小次。亚献终献上亦如前仪。执事与陪祠官皆面北立班。宫架乐罢、鼓吹未作,外内数十万众肃然,惟闻轻风环佩之声。一赞者喝曰:“赞一拜!”皆拜,礼毕。

2.明清天坛郊祀

明清建都北京,祭天就在北京城南郊的天坛举行(由于天坛筑好之后,又修建了外城,所以现在的天坛是被圈在北京外城的里面)天坛是个方圆超过十里的公园,包括了三个最有名的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台。这是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所建的,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天坛里面的气派可真不小,从北边一进门,大路两旁,全是老槐树和老柏树的大树林,树林里面靠天坛的东北角又有一道红墙,名叫“牺牲所”,那是从前养牛、羊、猪、鹿的地方。这些动物养肥了以后,就用来祭神。因为祭天是一项隆重的典礼,所以使用的牛羊都不能到外面去买,得事先养在牺牲所里面。牺牲所正中间的大殿里,供奉着“牺牲大神”。

天坛的中央是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台;西边则是斋宫。斋宫四围环绕着水池,好像一座孤岛,又像是一座水城。它以三道石桥与外界相通,里面是五间正殿,两旁各有三间配殿,皇帝祭天的前一天晚上,就斋戒沐浴而且住在斋宫里面。

到冬至祭天时,则在天坛内的祈年殿举行。祈年殿的殿基是四方形的,分三层,每层都围着白玉石栏杆。殿的本身则是圆形的三层宝塔,殿的四周有十二根三抱粗的大柱,正中是四根金莲柱,象征着十二个月和四季。远远望去,天青色的琉璃瓦,镶着巨型的金顶和红珊瑚一样的窗户,衬托在雪白的高台上,真是壮观华丽。

祈年殿的南边,是一所一层的圆形建筑,叫作“皇穹宇”。天坛最南边则是“圜丘台”,圜丘台也是圆形的,分三层,每层九级,周围也围着白玉石栏杆。

由于中国人相信“天圆地方”,所以天坛里的建筑都是圆形的,殿基则是四方形的,这儿就是明清历朝皇帝每年冬至祭天之所在。

饮食娱乐

北方谚语:“冬至馄饨夏至面”。认为冬天冷,耗热量多,应该多吃有营养的食品。馄饨就是冬令食品之一,有些地方也吃饺子。据说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纪念药王张仲景,主要流行于黄河中游地区;另一种是吃了馄饨能防止冻掉耳朵,因为耳似馄饨,后者又有补养作用。朝鲜族在冬至日必须吃冬至粥。粥由大米、小豆制成,加入糯米面包(汤圆状)。汉族、朝鲜族在冬至节还喜吃狗肉,认为这是“大补”食品。大江南北,黄河两岸,都喜欢在冬至前后腌制酸菜,这是一种贮存食品的方法,供春节和开春后食用。

第六章 瑞雪兆丰年——冬季节日 - 图1美味的馄饨

福建有冬至搓丸之俗。《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前数日,用糯米磨粉置日中晒之,俟冬至前晚,备烛一盒,橘十枚,橘上各插一纸花,箸一双,蒜二株,陈列盘中置桌上。然后将糯米粉(俗呼为犊)用开水调成糊。合家老幼,用椟制成银锭银圆荸荠等形。当初做时,必先搓小丸,俗称‘搓丸’冬至早晨,将所制糯米食品,用红糖拌匀,祀神祭祖先后,合家分食。”

苏州在冬至前夕,要过“冬至夜”,全家吃“团圆饭”,家庭有出门者,也给他留一碗一双筷子。饭前要祭祀祖先。富人家的“团圆饭”十分丰盛,有全鸡、全鸭、大青鱼、红焖蹄膀等。各种菜均有特定的名称。如黄豆饭为“元宝饭”,鸡蛋为“元宝”,肉团为“团圆”,线粉为“金连条”,鸡为“扑扑腾”,鱼为“吃有余”,黄豆菜为“如意菜”,青菜为“安乐菜”等等。此外,还饮“冬至酒”。“冬至酒”是由酒和糖制作的,老少均可饮用。上述丰盛、复杂的节日饮食,可能与昔日以冬至为岁首有关。

冬至节的娱乐也有一定特点,因为冬至前后正是冬天,又为农闲,在北方多从事冰上和雪上游戏,如堆雪狮、雪人、雪山、雪灯、打雪仗、溜冰、爬犁等。清代著名的《冰戏图》就集中表现了冰上游戏。

妇女在过冬至节要给舅姑送布鞋,《中华古今注》:“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至今在中原地区还有这种风俗。

江南还有一种饮食占卜游戏。一种是把米圆放在竹筛内,每次取两个,最后看剩几个:如果剩一个米圆必然生子,剩两个米圆则要生女。另一种是把“冬节圆”就着火烤,如汤圆胀而不裂宜生男孩,如汤圆胀而裂开则为生女之兆。由此看出,人们将汤圆作为人的象征,并且通过占卜方法,祈求生育。

知识链接

冬至吃饺子不冻耳

相传冬至吃饺子与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有关。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勤奋好学,并且酷爱医学。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暴发瘟疫,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相传张仲景老年还乡时,正逢大雪纷飞的冬天,街头很多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不少人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看到这个情况,于心不忍,于是令人在南阳关东边搭起了一个医棚,让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做馅,然后包成饺子,施舍给百姓。这顿饺子把不少乡亲的冻耳朵给治好了。此后,每逢冬至进九,大家都纷纷争食饺子,有谚语曰“冬至的饺子不冻耳”。

九九歌与消寒图

农村里的孩子们大多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温馨的摇篮,那摇篮就是母亲的怀抱。在那温馨的摇篮里,孩子们听过各种各样的歌谣。每当冬季来临时,慈爱而灵慧的母亲们又吟出了这样的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冰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歌,便是几乎流传于我国各地的九九歌。

九九歌也叫九九词,全称应是“九九消寒歌”。按照我国传统的历法计算,从冬至次日开始数起,每九天为一个时段,这个时段便是与夏季的“伏”相对的“九”;共有九个时段,第一个九天叫一九,其后依次称二九、三九、……九九,合称“九九”,与“三伏”相对。整个冬季中,这九九八十一天气候较冷,此期过后,天气回暖,大地将春。在这较冷的“最难将息”时节,人们以九数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数九”;这一段的天气也相应地称“数九天”。屈指数日的人们比较闲暇,于是通过对天气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观察,联缀了九九歌,广泛流传,以此数九消寒。

九九消寒歌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流传,尤以北方为多。北方冬季严寒,所以九九消寒歌不仅名实相符,并且也有实际存在的意义。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人们创作时着眼点各有差异,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这里南北对举两首,以见异同:

河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缘凌走;

五九半,凌碴散;

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

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

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

浙江:

一九二九,相呼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

四九三十六,夜宿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

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苍蝇躲层縏;

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

八九七十二,猪狗躺蔜地;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刚要伸懒腰,蚊虫虼蚤出。

和九九消寒歌同出一辙的消寒风俗是九九消寒图。比起九九歌来,消寒图的出现比较晚些。它的作用有三个:一是记载数九以后的天气,如阴晴风雪等;二是与此相应的是占卜来年丰收;三是最能讲得过去的消寒。

消寒图的形式很多。简单的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七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或者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一般选用的九画字联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除以上的两种以外,更有一种“雅图”,是画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计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后,九九尽,春天临。更有韵致的是,妇女晓妆染梅。明人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咏及此俗,其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这种设计,可谓独出机杼,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节的变换又与佳人晓妆的胭脂联系,真让人叫绝。无怪乎杨氏诗以咏之: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初回。

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有的消寒图还有其他“附件”:一是联语,即在图旁标出有关的联句,诸如“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有的是在图上印上九九消寒歌词;此外还有绘图,印俏皮话的。

第二节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日与驱傩习俗

“腊”是古代颇有声势的岁终大祭,起源于上古三代,据文献记载,这带有原始宗教意味的祭礼,在三代各有不同的称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从《礼记》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知晓当时腊祭的盛况,腊祭在周代以祭祀自然神灵、先祖、五祀等为主要内容,整个祭仪伴随着民众的娱乐狂欢,《周礼·春官》云:“罔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农耕时代的祭祀,有着现代祭丰年的古意。朝野都很看重腊日祭祀,不论是神圣的严肃祀礼,还是纵情的举国狂欢,其最本质的终极意义全部来源于民众对旧岁神明庇佑的感谢,及来年丰登的祈求。后世的人们正是不折不扣地传承着天地新旧过渡的感恩之情。

腊祭中还有击鼓驱疫的仪式,驱傩的风俗自先秦以来就开始流行,到东汉时期愈演愈烈,并且以新的传说给岁月驱傩的必要性加上注脚,传说帝颛顼有三个儿子,夭亡后变成鬼,一个成为瘟鬼,一个成为魈魉,还有一个专门吓唬儿童。颛顼最早是主管冬季的天帝,汉时却演变为恶鬼之父,天界如人界一样有善有恶,人们也可根据自己的力量来驱逐、抑制邪恶。驱傩的仪式一般在腊日前一夜举行,将房屋内的疫鬼驱除后,在门上贴上神荼、郁垒二神画像。汉人另有一种防鬼巫术,是岁暮腊日在住宅四角埋上圆石及七枚桃核,这样则无鬼疫侵袭。

鼓是腊前驱傩与腊祭中的特殊法器。汉魏岁时节日用鼓主要在社、腊两日,社、腊二祭是原始宗教最具感召力的群体行为,社鼓和腊鼓作为冬春的神鼓,既能与万物神灵对话,又能“鼓舞”人心(古人在驱傩时作舞蹈状,又鼓又舞,于是“鼓舞”一词说明了鼓神之威力)。撼天动地的神威,“鼓以动众”“鼓鸣则起”,是汉人对鼓乐音律的认识。古人解释“傩”的功能是“驱尽阴气为阳导也”。因为在古人的阴阳观念中,以阳为正,以阴为邪,傩神就是太阳鸟,是光明的象征,代表的当然是人间的正气,故用傩祭来驱逐阴气(邪气)。时值冬末,阴气扰乱,有害来年新色,因此以震撼天地的腊鼓发泄民众在漫长严冬郁闷的心情。而巫傩的助禳和拟神,无不振奋人心。古人的傩具都模仿了传说中的神灵鬼怪,演绎阴阳两界世态。

直到今天,在南方一些地区,巫傩文化还保留着远古的气息。

佛教传入中国后,许多传统节庆受到佛教影响,“腊”就是其中之一,因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于十二月初八,“腊”就被选定在这一日。宋朝时的习俗,在这一天也有四月初八一样的浴佛礼仪。

随着世时变迁,“腊祭”的鼓神和傩神渐渐撤到边远乡村,而腊日的节俗越来越趋于讲究家祭祖德,也不十分热闹,静静地作些摆设而已,更多地是准备年节食品。宋朝传下来的腊月斋以五味粥斋僧的礼俗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

所谓七宝五味究竟是什么也已经无从考证,民间以为腊八粥就是用八种不同的果子煮熬而成的粥。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物产不同,腊八粥选用的配料当然不同。中国南方地区也称“八宝粥”,里面包括有糯米、花生及赤豆等八种食物。中国北方在腊日将蒜头浸在醋中做腊八醋、腊八蒜。年关将近,包括腌制腊味在内,这些都是年节必须的佳肴,有人把腊月十八、二十八,都作为“腊八”。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腊祭渐渐失去了舞台。

第六章 瑞雪兆丰年——冬季节日 - 图2腊八粥

腊八粥

腊月初八古称“腊日”,是古代年终祭祀诸神的日子。每年过腊八节,人们必想到要吃腊八粥,这是该节的重要活动,也是特有的节日饮食文化。腊八粥,又名七宝五味粥,是以桃仁、松子、栗子、柿子、红豆、糯米等做成。由于是佛教的施斋供品,又称“佛粥”。传说释迦牟尼成道以前,苦苦修行,经常挨饿,有时濒临死亡,幸而得一位牧羊女以大米奶粥挽救,才免于饿死。获救的释迦牟尼,苦心钻研,奉信佛法,修道成佛,佛门弟子为了纪念此事,就在腊八成道节施粥扬义,宣扬佛法。

腊八粥不仅是礼佛供品,是民间小吃食品,也是腊八节的重要礼品。《天咫偶闻》卷十:“都门风土,例于腊八日,人家杂煮豆米为粥,其果实如榛、栗、菱、芡之类,矜奇斗胜,有多至数十种,皆渍染朱碧色,糖霜亦如之。饤饾盘内,闺中人或以枣泥堆作寿星、八仙之类,交相馈遗。”各个佛寺还在腊八为宫廷、官府送粥相贺。光绪《顺天府志·岁时》:“腊八粥,一名八宝粥。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宫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膳上焉。其粥用糯米杂果品和糖而熬,民间每家煮之或相馈遗。”此外,在某些地方也有喂家畜腊八粥的,如旧时北京,也给猫犬鸡雏饲以腊八粥的。

腊月是严寒季节,对贫穷者是一个威胁。因此多在腊八节济贫。一般有三种形式:官府、寺院、百姓济贫。《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山东民间有一个传说,唐王到河南视察,碰到一群穷鬼,祈求施舍,唐王身无分文,从当地财主家借些碎银,分给穷鬼。后来民间就将腊八作为济贫日。当天有乞丐上门,必须以粥相送。山东邹县还把各户的腊八粥集中到庙内,统一“施饭”。

从上述事实看出,腊八粥是重要的节日食品,有关风俗涉及了广泛的社会生活,诗人也多诵腊八粥。李福所作《腊八粥诗》曰: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尼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欢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之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

男女叫号喧,老少往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

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言我无得。

此景观见之,令我心悽恻。

荒政有十二,鹢赈最下策。

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极所以经费难,安能按户给?

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

此志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

眷焉对是粥,跤望烝民粒。

这首诗对腊八粥的来源、做法、佛寺施粥、民间疾苦、荒政之弊,都作了深刻的描述,是对腊八节的生动特写。

腊八是冬藏季节,农产品,尤其是食物都要用各种方法贮存起来,以便年终使用。为此就要进行食品加工,这里侧重提及的是腊八腌菜。

一种是腌腊八蒜。腊八蒜,又名腊八醋。腊日多以小坛甑贮醋,将蒜浸泡,封口。正月初间取食之。至今在我国各地还盛行在腊八腌蒜,认为这种腌泡食品有御寒去疫之效,可预防感冒。

第六章 瑞雪兆丰年——冬季节日 - 图3腌酸菜

另外一种是腌酸菜。在华北、东北地区多有之。腌制白菜,既是制作副食的方法,又是贮白菜过冬的方式之一。同时,人们也以腌白菜预卜该家的兴衰前途。云南有的地方则以泉水腌菜。《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八云南:“腾越某处有一大池,曰龙池。该处人民,于阴历腊月初八日必须腌菜,名曰‘腌腊’。而酶腊必须至龙池汲水,大家互相争抢腊,是日所制之腌菜经久不坏,能留至数年之久也。”

在陕西地区过腊八必须用八种菜做“腊八臊子面”,让多人品尝,该面是一种热汤面,加入八种菜,是腊八必食之品。潼关、临潼则吃“腊八辣椒汤面”,也是一种热汤面,但放辣椒较多。

有些地区还在腊八煮酒,并饮之,俗称“腊八酒”。

祭灶扫舍迎玉皇

1.祭灶

祭灶的时间各地不一,一般而言,北方人是腊月二十三日,南方人是腊月二十四日(据清人于敏中《日下旧闻考》所载)。此外又有“官三、民四、蛋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件古老的习俗,《论语》中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话,《抱朴子》也说:“孟夏可以祀灶”,可见远古已有灶神和祭灶之举,只不过当时是在夏天举行。一直到了后汉,阴子方于腊日晨炊时,见灶神现形;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犬)因以祀之,自后累世繁昌暴富;而在冬天祭祀灶神也就相沿而成定俗了。

灶神是谁?人们为何要祭灶?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四载:“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故为天帝督使,下为地精。”因为家家有个天帝派来专司监察的“特务”,人们当然又敬又畏的祭祀他,希望他上天对玉皇大帝多多美言几句了。在东北吉林省永吉一带有一首民谣“祭灶”说:

灶王老爷本姓张,今天是腊月二十三,骑着马、挎着筐,秫秸草料备停当;送您老人家上西天,人间好事要多说,明年下界降吉祥。

可见由唐朝到近代,有关灶神的传说并没有多大改变。

祭灶的东西各地不一,有的富家用蒸熟的猪头、两条鲜鱼、豆沙、粉饵等等祭品;一般多用糯米甜糍,让灶神塞着喉咙、甜住嘴巴,不能给天帝打小报告。穷的只有以清水一碗来祭灶了,像流传于热河省滦平一带的一首民谣《小子苦》所说的:“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小子混得苦,明年再吃关东糖。”关东糖是北方祭灶常用的糖果。

由于灶王长得像个小白脸,所以北京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以防“男女之嫌”。有些人家是灶王爷、灶王奶奶合供,但也有些地方,像切面铺、火烧(烧饼)铺、油盐店等,是只供灶王爷不供灶王奶奶的。

在大寺小庙里都没有灶神的份,更没有单独建殿供灶王的;可是在民间,家家户户都祭奉灶神。原来灶神是属于家堂神之一。在远古每家一共都有五位家堂神:门神、井神、厕神、中雷神和灶神,负责维护其家人之安全和幸福,不准闲神野鬼来骚扰,称为“五祀”,这是古代“泛灵信仰”的遗痕。后来或许是部分家堂神有亏职守,人们对他也渐渐冷淡,至今只剩下门神和灶神还有人祭祀而已,其他的三位神早被人淡忘了。灶神在二十三、廿四日祭拜,门神较简单,只到岁暮换贴一张门神年画而已。

送灶神上天后,灶神在除夕时回家,家家又在除夕焚香楮“接灶”——贴上一张新的木刻版印的灶神像。再忙灶神的事,可就得等明年腊月了。

2.迎玉皇

如果说灶神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向玉皇述职,报告民间善恶,那么过了两天,即腊月二十五日,玉皇就要根据掌握的情况,从天而降,视察人间善恶,进行表彰和惩处,人们为了取悦玉皇,又有迎玉皇之举。

民间信仰认为,玉皇下凡,人世必须安宁,人们都不能吵架、骂人,也不能懈怠,而要好好劳动,彼此相安,否则会受到玉皇的惩处。这是腊月二十五日的重要禁忌。但是并不是玉皇一神下凡,还有三清神一起下凡,巡察人间,预定祸福。所谓三清,就是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还有日巡神、月巡神、灶神、城隍等,都陪同玉皇下凡视察人间善恶、疾苦。

玉皇是我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之神。民谚有云:“天上有玉皇,地上有皇帝。”不过,我国最初是信仰天帝,后来把天帝人格化,演变成玉皇。所以玉皇是较晚的神,首见于《真灵位业图》玉清三元宫右位第十一位:“玉皇道君,玉清右位第十九,高上玉帝”。说明玉皇只是玉清境元始天尊的下属。唐代以后,玉皇才普及开来。《云笈七签》卷三引《道教本始部》称太上老君为玉帝,又称天尊有十号,第九号为玉帝。说明当时崇拜玉皇之风崛起。宋代进一步尊崇道教,把民间信仰的玉皇列为国家祭典。宋徽宗把玉皇与吴天上帝合为一体,尊号为“吴天玉皇上帝”。道教竭力提高玉皇的地位。于是民间把玉皇奉为天上最高的神,总管三界十方,是鬼神世界的皇帝。

民间祭祀玉皇有两个日期:一是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二是腊月二十五日,为玉皇下凡巡视人间的日期,因而才在腊月二十五日迎玉皇,做“口数粥”。《梦粱录》卷六:“二十五日,士庶家煮赤豆粥祀食神,名曰‘人口粥’。有猫狗者,亦与焉,不知出于何典。”说明这种粥是祭神供品,但是人们吃了也有驱疫之效。因此以门计数煮粥,名曰“口数粥”。其实这种粥是红豆粥,来源已久。《齐民要术》卷二引《杂阴阳书》:“正月七日,七月七日,男吞赤小豆七颗,女吞十四枚,竟年无病,令疫不相染。”《荆楚岁时记》五三页:“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人厉,畏赤小豆。故作粥以禳之”。由此看出,赤小豆粥具有驱疫的作用,本来是正月七、七月七、冬至节的饮食,后来成为道教移至腊月二十三祭灶和“接玉皇”节日中的饮食习惯。

3.扫除

从腊八起,人们就开始扫除,直到腊月二十三日前后才扫除完毕。扫除又称“扫房”、“扫埃尘”。《清嘉录》卷十二:“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称‘扫埃尘’。”看来扫除必选吉日良辰,防止与鬼碰上。

为什么要在腊月扫除呢?民间认为鬼神到了腊月也有归天的,也有入地的,一旦他们离开人间,人们就要从身上到屋里,翻箱倒柜,彻底打扫一下,否则有尘埃,就有鬼生存之所。除夕来临,也要打扫一下,尤其是腊月农闲,也为打扫卫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扫除必须根据历书,选择吉日良辰。扫除的范围有:一是清扫庭院,刷新门窗,修理房屋;二是打扫室内,包括门、窗、床、家具等;三是把旧春联取下来,旧剪纸也撕下来,换贴上新的。此外是个人卫生,洗衣、沐浴等,谚语说:“有钱没钱,洗洗过年。”

办年货行冬藏

1.采办年货

一入腊月,街头卷尾堆积如山的年货,让人们更能感染到年丰岁稔的欢乐气氛。

过了腊八,各家首先忙着准备敬神祭祖的供品,于是纸马香烛铺就忙碌起来了,人们争着订购香斗、子午香来祭天,大双包、小双包(均为香名)来敬神,藏香、檀香、芸香来祭祖,还要在香蜡铺“请”好全份神杩儿。到了除夕时,天地桌要排五碗蜜供,一堂“平安吉庆”(苹果、橘子之类);祖宗龛前不供蜜供,要换上龙眼、荔枝、红枣、板栗、莲子等五色干果。每一盘供品都要插上供花,另外还得有一盘桂花金银年糕,一棵“松柏长青”的松树,树上挂满了金银小钱小元宝,树根用蒸熟的糯米饭铺平,上面布满了染色的花生、莲子、红枣等,称为“摇钱树”、“聚宝盆”。这些虽是除夕时的摆饰,可要事先在腊月里准备好所有的材料。《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条里,提到北宋时汴京腊月市面热闹的情形说:“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真是充满了一片欢乐的景象。这种情形到了后世仍无多少改变,一入腊月,街头就出现卖年画、剪纸的小贩了。

第六章 瑞雪兆丰年——冬季节日 - 图4

此外,在《清嘉录》卷十二“年市”条里,也记载了清朝时苏州腊月里的街景:“年夜以来,市肆贩置南北杂货,备居民岁晚人事之需,俗称‘六十日头店’。熟食铺、豚蹄鸡鸭,较常货买有加,纸马香烛铺预印路头财马、纸糊元宝缎匹、多浇巨蜡、束名香。街坊吟卖篝镫镫草、挂锭灶牌灶帘,及箪瓢箕帚竹筐、瓷器缶器、鲜鱼果蔬诸品不绝。锻磨磨刀杀鸡诸色工人,亦应时而出,喧于城市。酒肆药铺,各以酒糟、苍术、辟瘟丹之属,馈于主顾家,总谓之‘年市’。”真是让人觉得就要过年了。

置办年货

2.做腊肉年糕香肠

另一个充满了过年气氛的事情,就是家家忙着做腊肉、年糕和香肠了。

在古代农业社会里,香肠腊肉和年糕大多是家家自己动手做,不像今天都到店里买现成的。像腊肉,是从猪肉摊子买回整块的猪肉,把盐和花椒炒黄炒香,放冷后,抹在切成长条状的猪肉上(猪肉不能用水洗)。抹遍了放在坛子里,腌个十天八天的,等味进了肉里面,再拿出来给太阳晒、给冷风吹——可不能让雨水打着,这样容易生蛆的。晒干吹干后还可以用烧稻壳的烟来熏它,这就是咸肉和腊肉了。

灌香肠比较麻烦,要把猪肉切成指头般大小的条状,边切边去掉肉里的筋和骨。然后加入高粱酒、酱油、盐、糖、五香粉、辣椒粉等佐料拌匀,再灌入洗净的猪肠里(也可以买现成风干的猪肠回来泡水备用),用细绳扎成一节一节的,每节用绣花针扎十来个小孔透气,再拿出去挂在竹竿上晾晒,等香肠变干变硬,就是引人垂涎的腊肠了。

做年糕则是把糯米磨成浆,去水抟揉成块,加入糖、桂圆、红豆等物置锅中以火蒸10个小时而成;也可以加入肉丁做成的年糕,或不加任何东西做成白年糕。年糕也有圆形、方形等等形状变化。据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卷十二“年糕”条里说:“黍粉和糖为糕,曰年糕;有黄白之别。大径尺,而形方,俗称‘方头糕’,为元宝式者曰‘糕元宝’,黄白磊石可,俱以备年夜祀神、岁朝供先及馈贻亲朋之需;其赏赉仆婢者,则形狭而长,俗称‘条头糕’,称阔者曰‘条半糕’。富家或雇工至家,磨粉自蒸,若就简之家,皆买诸市。春前一二十日,糕肆门市如云。”

知识链接

腊肉的字说

每到岁末,家家户户门口或者阳台上都会挂满一提提的腊肉,香味自然是处处都能闻得到。相信很多人对腊肉并不陌生,也很喜欢吃腊肉,但却不知,这其中还有说头呢?

腊肉中的“腊”,其实不是人们常读的“là”,而应该读做“xī”。腊肉并非因为在腊月所制,而为腊肉,腊月的腊(là)与腊肉的腊(xī)在古文里并非同一个字,也就是说腊月的腊是繁体的腊,即“腻”,而腊肉的腊本来就是腊月的“腊”的简化字。所以,腊肉之所以称为腊肉,至于为什么现在人们都读là,而不读xī,除了简化字的原因使两个字没有了区别以外,可能确实与腊肉一般都在腊月里制作以待年夜饭之用有关。

第三节 阖家团圆辞旧岁

除夕说“年”

伴随着年节歌的节律,人们忙忙碌碌地来到了年的脚下。对于无论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的中国人来说,年是那样地神圣、那样地色彩斑斓。然而,年是什么?民俗世界的年节礼俗活动给人的答案是:年是一个沉甸甸的谷穗,年是一只怪兽;年是祖先的供品,年是神灵的享馔;年是姑娘的花、小子的炮,年是老婆婆的年糕、老头子的毡帽;年是乡里人的土仪、城里人的馈赠,年是家庭的团圆饭、社会的贺节酒;年是俗信: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年是熟语:叫花子也有三天年;年是水仙;年是迎春……

就汉字的“年”而言,它是谷穗沉沉下垂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尔雅·释天》中的《疏》曰:“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

在民俗信仰中,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相传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人们只好搬到高山上去避难。有一年除夕,正当人们奔走避难的时候,却来了一个乞讨的老头,执意要留在村里,说是要赶跑怪物。这“年”来到村里,见有一户人家门口贴着红纸,院子里灯火通明,屋里一个穿红袍的老头手拿两把菜刀剁个不停,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年”见此情景,掉头便逃回了海里——原来它最怕红色和刀砧之声。后来,人们为了不再受“年”的侵扰,便在除夕贴出对联、张挂彩灯、穿花红柳绿的新衣,还要剁饺子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

丰收是人们所关心的,怪兽年则早被惊天动地的爆竹、光照天地的旺火和火红的春联、威武的门神吓得逃回海里再也没有出来。对人们来说,年是更实在的姑娘的花、小子的炮、老婆婆的毡帽、老头子的年糕。这样的年货,无疑就是年的缩影。在孩子们的记忆中,年就是新衣、风车、花炮、压岁钱、红头绳,以及各种各样的游戏。他们正是在这些节物和游戏中度过天真烂漫的童年。孩子们的人生之剧,似乎就是这样开演的。大人们也不例外,只是感受不同而已。与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来比,他们多了些沉重、不安与急迫。但当此时节,也只有忙忙碌碌地投入。

今宵过去是新年。新年给人希望、朝气,让人亢奋也充实。因此,年又是除旧布新的七彩缤纷的画布、五彩斑斓的花。广东人用水仙,北方人摆迎春,其用意都在辞旧迎新。正是这种岁时更新的意义,牵扯、打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

称新春佳节叫“大年”,也不知流传了多少年、遍布多少地方。年大得你根本无法溜过去。不剃头、不回家?不行!于是“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既是民俗信仰,又是社会信念,人们不能不遵行。而那些讨债的,尽管坐在借方家里讨要时神情呆板,但只要接神的爆竹响起,他便要立即换了笑脸,拱手向主人拜年,并随即“打道回府”。年,积淀的历史和文化太多了。

在沉甸甸的年里,藏着对神明、祖先以及万物的感激,这感激变成了香火、肴馔以及虔敬的目光、谨慎的言行。沉甸甸的年里,更藏着亲情,这亲情变成了合家团坐共用的团圆饭、饷及襁褓中婴儿的人口粥。清人周宗泰的《姑苏竹枝词》之一写尽了年下的亲情:

妻孥一室话团圆,鱼肉瓜茄杂果盘。

下箸频频听谶语,家家家里合家欢。

团年饭、年夜酒飘溢的是亲情,而土仪、年节酒蕴涵的则是友谊、邻谊、乡谊等等。这年实在是太神秘了,因此有人总结说:中国人的年,有家庭的团聚,社会生活的和谐,乃至对宇宙对于万事万物的感激……不仅仅是吃喝玩乐,还有种种工作上和生活上除旧布新的作为,以及敦亲睦族、社群公益、宗教祭典、全民康乐的活动。

春联与门神

1.贴春联

春联亦叫“对联”“对子”“春帖”等,据记载,五代时就有人在桃符板上题写了。春联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之一,它彰显了中国文字的特色,也表达了中国人讨口彩、祈求吉祥如意的心态。

晚清人沈太侔在《春明采风志》里描述北京过年前卖春联的情形说:“塾师学长,多卖对联者。预先贴报‘书春墨庄’‘借纸学书’‘点染年华’等语,于铺肆前,高桌红毡、炭盆墨践,纵笔大书门联横披、抱柱斗方、春条佛对一切。大冻十天,未必剩钱。秀远峰、文兴斋之稍有名者,则纸多早送、入腊忙起。联纸旧用顺红、梅红、朱笺、擦油土笺、木红、万年红纸、内廷白宣镶边、庙宇黄纸。”

从前,如果某家遭遇丧事而未满三年的话,是不贴红联的;如果死者是男性就用青色联,女性则贴黄色联,所写的也是哀感之句,与一般家庭有所区别。近年来,这种区别已经少见了,丧家照样贴红联,谁也不以为怪。

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由于鬼怕桃木,所以古人以桃木制成两块木板,左边一块绘门神神荼的像,右边一块绘门神郁垒的像,两位大神是管理天下众鬼的“鬼王”。过新年时,把桃符放在大门两边辟邪。

由桃符演变成春联,据说是在五代时候。五代十国中的蜀国后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版上写两句吉语献岁,他不中意辛学士的作品,就自己提笔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据说春联真正普及民间,而成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后的事。在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记》上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时,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忽然心血来潮,命令公卿士庶的门上一定要贴出春联,表示一番新气象。第二天太祖微服出巡,在城内看各家的对联,以为娱乐。

第六章 瑞雪兆丰年——冬季节日 - 图5欢欢喜喜贴春联

在巡游了一段路后,他偶然发现有一家没贴春联,便遣侍从去查问究竟。原来那家主人是阉猪的,既不识字,也不会写,正忙着工作,尚未请人代笔。太祖听后,立即叫侍从取来文房四宝,当场挥毫道“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信手拈来,语气不凡。侍从捧着对联,交给阉猪人家才离去。后来那家主人获悉是皇上御笔亲制的对联,便裱起来,挂在中堂视为家宝,每日烧香敬奉。

从前,春联大多是自己写,这样更可贴切心意,但现代人多半不会对句,也不会写毛笔字,便只有买几副现成的来张贴了。春联一般人家最常用“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等,商店则贴“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此外,在门楣上贴个“春”字、“福”字,或在门楣上贴鲜红鲜黄的、充满吉祥意味的“挂钱”(也称作“挂千”),或用松柏枝插于瓶中,缀以元宝、古钱、石榴花,称为“摇钱树”,或在客厅插一盆水仙、山茶花,把家里内外点缀得春意盎然、喜气洋洋。

知识链接

“福”字倒贴

如今过年时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大红的“福”字,以祈求来年的兴旺顺达。“福”却常常会被倒贴,很多年轻人都不懂,问及老人,老人通常会说:“福到家来”。“福”字倒贴有什么典故么?

相传这种习俗源于清代的恭亲王府。有一年春节,管家叫人把“福”字贴在大门上,可是那人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恭亲王知道后很生气,不过管家能言善辩,赶忙跪着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如今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恭亲王听了一想,很有道理,随即转怒为喜,还赏给管家和贴春联的人银子。后来王府过春节都倒贴“福”字。慢慢传开,每家每户也都倒贴“福”字了。

2.换门神

门神的信仰很因为神鬼,《礼记》曲礼篇上便有“春祀户祭”的记载,当时的“五祀”之中,也包括了门神在内。这是一种泛灵信仰的表现,以为万事万物都有神灵,需要对之膜拜而祈福禳灾。

汉朝以后,门神的性质有了变化,人们在门扉上绘神像驱鬼,门神不再只是抽象的、无名的神了。据清人恽敬大《云山房杂记》考证,最早的门神是古代的勇士成庆。西汉广川王生病时,便要画工在殿门上画短衣大袴、手执长剑的成庆像以驱邪逐鬼(见清人俞樾《茶香室续钞》卷十九)。后来也有人画刺杀秦王的荆轲像。到了南北朝时改为神荼、郁垒二神。

据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所载,东海边有座度朔山,山上桃木低枝,蟠曲三千里。东北方有鬼门,为万鬼出入之处;神荼郁垒二神便据门而守,凡遇恶鬼凶鬼时,便以苇索捆绑了拿去喂虎。因为鬼怕神荼、郁垒,民间便在门扉上画二位大神以驱邪了。唐朝时门神换人了,换成了唐太宗手下的两位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他们变成门神的故事很有趣。在明人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里,有一段神话说:泾河龙王因为和卜算如神的袁守诚打赌,而故意差了行雨时辰和落雨数量,因此罪犯天条,被人曹官魏征所斩。龙王事前曾向唐太宗求救,唐太宗便邀魏征来下棋。不料到了午时三刻,魏征忽然在棋桌上睡着了,唐太宗以为龙王可以借此得救,谁知魏征却在梦中斩下了龙头。从此龙王便向唐太宗索命,闹得鬼哭神号、御体违和,幸亏有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全身披挂,把守宫门,才镇压住邪祟,后来唐太宗便要面工把二人之像绘在门上,以代真人守卫。这便是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成为门神的经过。至今二人仍司门神,俗称“白脸儿”、“黑脸儿”,九江一带称之为“白将军”、“红将军”。

晚唐五代时,钟馗又加入了门神的行列,在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里,便提到汴京城在腊月岁梢时,市面印卖门神、钟馗、桃版、桃符等物。以后历代皇帝在过年时,也往往令画工画钟馗像颁赐大臣,带回家去张挂。因为钟馗像是单幅,一般人家买回钟馗的木印版画后,大多把它挂在单扉的后门上,正门则挂双幅的秦叔宝、尉迟敬德或神荼、郁垒;因此钟馗也称为“后门将军”。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钟馗才被人从除夕挪到端午去逐鬼;现在一般人只知道钟馗出现于端午之时,却不知他几百年来在除夕所扮演的角色。

宋人百岁寓翁在《枫窗小牍》里,提到北宋时另一位不知名的门神:“靖康以前,汴中家户门神多番样戴虎头盔,而王公之门,至以浑金饰之。”门神成了大门的装饰品了。

后世民间除了武将的门神外,也有画朝服文官为门神的,称为“五福临门”或“纳福迎祥”。这是从消极的驱鬼逐祟变成积极的纳福迎祥。

除了大门、后门外,也有的人家在客厅或卧房张贴“福禄寿”三星或“五路财神”“增福财神”,在仓库上贴“神农田祖”。大红大绿的年画,使家中充满了过年的气氛。

爆竹旺火驱妖魔

爆竹和春联一样,最初也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也是驱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并不像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啪叭之声,惊吓鬼怪。据东方朔的《神异经》说:西方有个一尺来长的怪物,叫(魈)“山猓”,人要是冒犯了它,就会得寒热病。但这个怪物害怕声响,听见噼啪之声就逃走了,所以人们才把竹子扔在火中来惊吓它。《神异经》并没有谈爆竹和年节的关系。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则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这里的焚烧竹子使其爆响,正是爆竹的原义,也叫爆竿。后世的爆竹是纸卷火药做成,点燃发声的,也叫爆仗、炮仗、鞭炮。据载三国时期就有爆仗存在,或用于军事活动,至隋炀帝则用于“杂戏”。但无论如何,唐宋时代这种爆竹已经广泛存在了,人们用爆竹之名一如明清人如用桃符之名。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百戏》云:“驾登宝津楼,诸军百戏呈于楼下……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烟火大起。”

第六章 瑞雪兆丰年——冬季节日 - 图6春节的爆竹挂件

爆竹发展到今天,其形制、种类、威力都远较历史大为进步了。而燃放爆竹的风气也似乎同步发展和达到了空前的境地。无论市镇还是乡村,每当除夜行交子时,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便响了起来,响彻天宇,震耳欲聋。如果说人们慨叹国人未将火药用于军事而用于爆竹、叹之有理的话,那么,谁又能说今天邪了门儿的猛放鞭炮不值得慨叹呢?

还有旺火,在产煤区,那许是一堆煤炭;在林区,那许是一堆木材;在别的地方,那至少也是一堆柴草。但在除夕夜,或随灯光的闪现、或随鞭炮的燃放而燃烧起来,给城市平添几分温暖,在乡村则造就一年四季中少有的几个不夜天。明人高濂《四时幽赏录》谈及杭州此俗,大加叹赏,赞为“大奇观”:除夕,唯杭城居民家户架柴燔燎,火光烛天,挝鼓鸣金,放炮起火,谓之松盆……斯时,抱幽趣者登吴山高旷,就南北望之,红光万道,炎焰火云,街巷分歧,光为界隔,聒耳声喧,震腾远近,错落上下,此景是大奇观。

除夕于庭院中拢火燃烧之俗在江南塞北都是比较普遍的,北方一些地区把此举称作燎岁、燎星、烘岁、照新草、怄岁、怄祟等。这种习俗的起源也与民俗信仰有关,作用与桃符爆竹相同,所指的对象就是怪兽“年”或泛泛的山魈恶鬼。《荆楚岁时记》及其他典籍所载的燃草、庭燎就是此俗的先河。杭州的火堆叫松盆,北方一些地区则叫“塔火”“棒槌火”“旺火”。《大同县志》云:“春节,家家凿炭伐薪,磊磊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这部方志所记时间有些矛盾,不知“春节”如何“及时”发之。《清源县志》所记则比较明确:“春节,先期换桃符,五鼓,各家烧柴于门,俗名‘旺火’”。所谓“先期”也就是除夕,“五鼓”则正是除夜接神的时候。

一般柴草很难拢出规整的形状,煤炭则不然。各家各户年年除夜都要垒旺火的。当天下午,人们在木架上放一口盛满土的铁锅,用土坯摆成灶门,选些易燃的木料劈成细细长长的劈材,选些纹路好的大煤块劈出薄薄俏俏的“砖”来,垒成小塔一样的旺火,并贴一个“旺火帖子”,上书“旺气冲天”。午夜时分,诸神即将下界,人们便点燃(俗称“发”)旺火以迎神。其实,现今年节的旺火不仅早失去了“燎祟”的作用,而且也不在意迎不迎神,它几乎成为单纯的营造节日氛围的道具。大概正因如此,除了除夕之外,人们也还在人庆、元宵拢旺火。有据为证:“上元三日前后,各家聚石炭于门首,垒作幢塔状燃之,通明竟夜,名曰‘旺火’。”

春节饮食

中国古代春节饮食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南朝时荆楚春节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其中有饮料、食品,还有药物,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

椒柏酒。椒是花椒,古人说椒是玉衡星之精,气味芳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古代诗歌中为我们留下了春节饮椒柏酒的记录。南朝庾信《正旦蒙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描绘了春节朝贺受到赏赐椒柏酒的喜悦心情。饮椒柏酒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明代山东历城、浙江嘉兴均有此俗。

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故饮之。

屠苏酒。全家从小到大,依次稍许各喝一些,一年没有病。民间传说虽有神秘色彩,不过所列八味药材,其功效主要是清热、散风、健脾、除湿,可以说对身体有利无害。正月饮椒柏酒、屠苏酒,均以饮酒者年龄小大为序。

胶牙饧。胶牙的含义是“使其牢固不动”,实际上此俗寄托了长寿的美好愿望,因为牙齿坚固,能吃能喝,自然身体健康。不过胶牙饧在南宋以后作为送灶的供物,慢慢地从春节食品中消失了。

五辛盘。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荆楚岁时记》隋注说是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如《风土记》所说可活动五脏,是祈求健康的东西。《荆楚岁时记》注引《庄子》说:“春日饮酒茹葱,以通五藏。”可见元日食辛菜的传统由来已久。

敷于散。是一种中药,药方出自葛洪《炼化篇》,用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粉碎成末,用干净井水饮服。

春节时期每人吃一个鸡蛋的习俗,在吴晋间的《风土记》中已经出现。《风土记》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炼形”。炼形是道家用语,指修炼形体,认为可以成仙。生吃鸡蛋是为了长生不老。

宋代南北方流行一句叫作“冬(至)馄饨,年(节)馎饦”的谚语。北宋《岁时杂记》说:“春节,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或此之类。”(《岁时广记》卷五引)索饼就是前代的长引。长引是说拉长的东西,索饼指像绳索一样细长的饼,两个名称讲的都是形状细长的食物。由上可知,宋代春节流行吃面条之类的食品。

流传至今的春节食品要数饺子和年糕了。

饺子。前身是“馄饨”。馄饨是指面食中带馅的食品。北齐人颜之推曾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类似今天的饺子。明代《正字通》说:“今俗饺饵,屑米面和饴为之,干湿大小不一,或谓之‘粉角’。北人说角如矫,实即饺耳。唐人谓之‘牢丸’。段成式《食品》有‘汤中牢丸’,即今水饺子;其‘笼上牢丸’即今蒸汤饺也。食毕出门拜年,由近及远,元午直到烧灯后。”据上所言唐牢丸近似饺子,而且有煮有蒸。宋代食品中出现角子一词,元代把饺子叫作“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语。明代的饺子如《正字通》所说,称饺饵、粉角、水饺子、蒸烫面饺。此外,还有水点心等叫法,清代北京旗人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春节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则为黏黍。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6世纪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法,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春节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春节,“夙兴盥激,吃枣糕,曰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吃“蒸羊糕”。在南方,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志称“节糕”,明正德广东《琼台志》记载当地吃春糕:“春节前以糯粉溅蔗糖或灰汁笼蒸春糕,围径尺许,厚五六寸,杂诸果品岁祀,递割为年茶,以相馈答。”其形制类似今天的生日蛋糕。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记载更为详细,说将黍粉和糖为糕,叫作“年糕”。有黄色和白色之别。大的一尺见方为“方头糕”,还有像元宝的“糕元宝”,用于除夕供祖、亲戚朋友间的馈赠。此外,还有细长的“条头糕”、宽大的“条半糕”。过节时富家雇人制糕,一般人可在糕店购买。

第六章 瑞雪兆丰年——冬季节日 - 图7色香味俱全的年糕

初一到初五

在中国人的习俗里,元月是一年中最热闹而多彩多姿的时刻。从新年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初五日,人人无不兴高采烈地尽情找乐子。有一首台湾民谣《新年歌》形容这种欢度新春的情景说:初一早,初二巧,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落天,初五隔开。

正月初一

新年的序幕是由“开正”的仪式揭开的,所谓“开正”,也叫“开春”,北方叫“接神”。

“开正”的时刻每年不同,要根据“皇历”来决定,但大致都在早晨以前。当开正的时刻来到时,每家都鸣放爆竹,在神佛前供上称为“甜料”的红枣、冬瓜、花生、糖果,并且烧金纸一同祭拜,这就是流行于台湾的“开正”典礼。

春节这天,大家都要“贺正”,也就是互相拜年,说“恭喜发财”“四季如意”等吉祥话;拜年时常带着一大叠红纸片,用毛笔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如果主人家也出去拜年时,可以留一张表示自己来过了。

唐朝时还有些长安人士过新年时在园林或郊野举行“探春之宴”,《开元天宝遗事》说:“都人士每至正旦午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囿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或探春、或走春,目之所及,无非是一团春意罢了。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的礼俗大致和正月初一相同,无非是出门拜年,在家玩牌罢了。

玩牌是新年里最流行的娱乐之一,一则手边多了一份双饷的薪水,因收到不少压岁钱,有了“赌本”;再则新年三天里警察不抓赌,赌博仿佛成了可以公开的、合法的娱乐。新年里人们赌博的方式有打麻将、推牌九、掷骰子、打梭哈、捡红点等等。只在过年时试试手风,倒也是无可厚非之事。

初二这天,嫁出去的女儿纷纷带着丈夫“回门”,俗称“迎婿日”。中国人的习俗认为在新年这天嫁出门的女儿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归家。

在大陆北方,正月初二这天各家祭财神,祭品为公鸡、活鲤鱼;并吃形似元宝的馄饨,称为“元宝汤”。在晚清百本张钞本中有一首北京俗曲《祭财神》说:“新正初二,大祭财神,点上香蜡把酒斟,供上了公鸡猪头活鲤鱼,一家老幼行礼毕,鞭炮一声惊天地。”可见习俗之一斑。另江南人则多半在正月初五接财神。

正月初三

据传说,正月初三的夜晚,是老鼠举行结婚典礼的佳期,所以这天避免深夜点灯,大家都尽量提早上床。以免打扰了老鼠的喜事,并且在家中撒些盐、米、糕屑,表示收成丰厚而与鼠共享之意。也有民俗说熄灯的目的是要让老鼠结婚的行列,因为黑暗看不见路而无法顺利结成,这样可以防止老鼠大量繁殖,而为害庄稼谷物。同样一件习俗,两种不同解释,说明了有好生之德的农夫却憎鼠耗物的矛盾复杂的心态。

正月初三又叫“小年朝”、“赤狗日”。赤狗是躁怒之神,遇之则不吉,而“小年朝”这天,例应祀祖祭神,所以古代中国人年初三大多不出门、不宴客。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是“接神”或“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送神时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到了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接神了。

有句俗话说“送神早,接神迟”,意思是腊月二十四日一早就把神送上天,正月初四接神时却多半在过了中午以后。接神时除了供上牲醴、果品、酒菜,并且焚香、点烛、烧金之外,还要燃放爆竹和烧全副武装的“神马”“甲马”和天兵。

这些神马与天兵多半是木刻印刷的版画,目的是派这些天兵去请神,让神坐在神马上返回下界。有一个故事说某家人请神请了半天,家神还不回来,经过扶乩,才知道烧的神马因原木版一再复印而略有损坏、画上的马脚有一只是断的,所以他没法回来。

第六章 瑞雪兆丰年——冬季节日 - 图8美髯关公

正月初五,俗传是五路财神(或称“路头神”)生日,各商店开市,都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称为“接路头”。在清人顾铁卿《清嘉录》里,引了一首清人蔡云的竹枝词,描写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说:“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也有些商家信仰关帝圣君(关羽),而在正月初五这天给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帝圣君保佑一年都大发利市的。

交年卜事频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在民众看来肯定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同样,作为岁之首、月之首、日之首的新正春节,无疑也是一个这样的日子。由于这个日子的独特,在民俗社会人们的观念意识中,它也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帷幔。人们相信这样的日子是最具巫术意义的,于是便加以利用。对除夕、春节巫术利用最突出的例子之一是占岁。所谓占岁,也就是占卜一年的阴晴雨旱、庄稼收成、人事命运等等,显然,新故交替的除夕、春节是进行这种巫术活动最有效的时日。

占岁所占的“岁”是十分丰富的,一年中的风雪晴雨、旱涝洪泛、庄稼收成、家畜生长、钱财利禄、聪慧愚钝、吉凶祸福等等,都在所占之列。占卜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各地的人们往往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创制独特的占卜方法。就占卜的时间而言,有在除夕夜间的;有在春节清晨的,总之是在交年时的最佳时间。下面略举数例以说明这种习俗:

新年十兆: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麻十豆。何日天阴,不见太阳落山,则以为年内将损此物。凡正月之日,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马、六牛、七曰人日,其占晴为祥,阴为灾。是月上旬,以阴阳验物丰耗。谚云:“一高(谓高粱)、二棉、三蚕、四麻、五黍、六豆、七谷、八麦、九果、十菜”。晴为丰,阴为耗。(《大城县志》)初一芝麻初二花,初三荞麦初四麻,五黍六豆,七谷八麦,九果十菜。(《新河县志》)。

看风云。农人(春节)岁朝晨起,看风云以卜田事。谚云:“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中华全国风谷志·江苏吴中》)

秤水。自岁朝至十二日,以瓶汲水,秤其轻重,以卜岁中水旱。自春节至十二日,当一岁之月,重则其月多水,轻则旱。(同上)正月五更时,农家(将)秫秸一节擘开,依次挖十二孔,以配十二月,即以大豆十二枚置其中,线缠合之,质明开视,数至某月豆涨大,则某月多雨。(《固安县志》)春节日早餐,仍为扁食,唯添扁条少许,美其名曰“金丝穿元宝”。面食内预包制钱一文,若食得之者,本年内必有大庆。(《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南沘源》)制馄饨时,或包银少许,或包钱数枚,俗有抢金锅、银锅之说。(《虞乡县新志》)

此类的占岁之举还可以举出好多。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占岁活动,如照田蚕、镜听等。

照田蚕为江南旧俗,时在腊月二十五日或除夕,其俗是夜间在田头点燃高高的火炬,遍照田野,以卜或祝来年蚕丝谷物丰收,故称。宋人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序云:“村落则以秃帚若麻秸竹枝辈燃火炬,缚长杆之杪以照田,烂然遍野,以祈丝谷。”明高启《照田蚕词》小序亦云:“吴俗,除夜田间燃高炬,谓之照田蚕。”清顾禄《清嘉录》引经据典,对此解说颇详。从占岁的角度,兹以高启《照田蚕词》以见其概:

东村西村作除夕,高炬千竿照田赤。

老人笑祝小儿歌,愿得宜蚕又宜麦。

明星影乱栖鸟惊,火光辟寒春已生。

夜深燃罢归白屋,共说丰年真可卜。

镜听是旧时除夕普遍流行的一种习俗,即怀里揣镜子到街上暗听人言,以卜一年的吉凶休咎。《中华全国风俗志·浙江临安》记江南此俗,“除夕,……更深人静,或有祷灶请方,抱镜出门,暗听市人无意之言,以卜来岁休咎者。”河北《怀来县志》记北方此俗:“除夕……好事者俟夜静祷于灶神,抱镜出听人语,以卜一岁吉凶。”镜听之俗古已有之,唐代诗人王建即有《镜听词》。此外也有怀揣杓子听的,或者无所怀而直听的,后者也叫“响卜”。此俗也泛称“耳卜”,李渔《蜃中楼》的传奇第一出中柳毅说:“世上人有心事不明,往往于除夕之夜,静听人言以占休咎,谓之耳卜。”宋朱弁《曲洧旧闻》云:“《王建集》有《镜听词》,谓怀镜于通衢间,听往来之言,以占休咎。近世人怀杓以听,亦犹是也。又有无所怀而直听之者,谓之响卜。”

镜听、照田蚕都具有“卜”的性质,除夕的另外两项活动——卖痴呆和打灰堆,尽管也有巫术的意味,但已经不是卜而是“祝”了。所谓“卖痴呆”,就是小儿在除夕沿街寻人呼喊,如果有人应答,就算把痴呆卖给了他。此俗多流行在江苏一带,时间在春节。《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春节五更初,猛呼他人,即告之曰:‘卖与尔痴呆’。”元人高德基《平江记事》中更详载了卖痴呆所唱歌谣:“吴人……每岁除夕,群儿绕街呼叫云:‘卖痴呆,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呆,见卖尽多送,要赊随我来’。

打灰堆也叫鞭粪,即在除夕五更时鞭打粪土堆,以祈一年如愿。这种风俗流行在宋时吴中,也叫“打如愿”。这种习俗的形成与一则传说相关,《录异传》记其事。又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如愿》云:“有商人过清湖(《录异传》称彭泽湖),见清湖君,君问所需,商曰但乞如愿。君许之,果得一婢,如愿即其名也。商有所求,悉能致之。后因正旦,如愿晚起,商人挞之,走入粪堆不见。今人正旦,以细绳系棉投入粪扫中,云乞如愿。”乞不行,于是便打,于是就有打灰堆之俗。

节日风俗活动

1.压岁钱

孩童时代,过年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吧!

压岁钱是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他明年更努力用功、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的;更有的人家是小孩子们联合起来,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装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搜索,最后把老祖宗的钱袋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呼啸而散,老人家却乐不可支地说:“这是今年事事顺利的预兆。”

第六章 瑞雪兆丰年——冬季节日 - 图9压岁钱

如果是怕时光飞逝,企图用压岁钱来压住逝去的一年的话,怕是做长辈的收压岁钱更为恰当。

2.祭祀祖先

春节子夜,直到大天光,各地时间不一,不断地有人家行礼、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祭祀祖先时,把祖宗们的牌位依次摆列正厅,牲醴酒浆、纸马香帛,都是整洁齐备,然后长幼依序上香跪拜毕,分别侍立供案两侧。有些思亲至切的子弟,矮凳侧坐,陪守通宵达旦而不辍。也有的人家在祭祖时,是贴上木刻版画以代替祖宗牌位的。

各地祀祖的礼俗颇有别异,像清雍正年间刊印的浙江省《常山县志》卷四说:“春节拜祖先遗像或牌位,谓之‘拜真’。”清嘉庆年间刊印的河北省《枣强县志》卷十六说:“正月初二日上坟,俗名‘送爷娘’。”清同治年间刊印的江西省《宜黄县志》卷八说:“春节,子孙必至祠拜祖,孩提均至,按丁给煎饼。”民初刊印的山东省《泰安县志》卷六说:“初一、二拜家堂,称祖宗觅‘家亲’,而不敢称为神。”多半的人家是在家祭拜祖先牌位或神马,从初一到初三每日晨昏,都有这番礼拜,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3.开门爆仗

中国人在节日喜庆的场合里,最不可少的就是爆仗了,这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了。爆仗最早称爆竹,是把竹节置火中烘烤而爆裂发出巨声,用来赶鬼驱邪的意思。而春节放爆竹兼有吉庆和除旧布新的象征,因此春节开门,第一件要事是燃放爆竹。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卷一中描述苏州人过新年放爆竹时说:“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谓之‘开门爆仗’。”清人百一居士在《壶天录》卷上,也描写北京人过新年放爆竹:“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乏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亟,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炷;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尚类然电。”

新年放爆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梁人宗懔于《荆楚岁时记》里便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当时或许只是江南荆楚一带地方性的风俗,后来慢慢传到全中国,各地无不在新年燃放爆竹了。

4.收节账

大陆上的商店,向例于端午、中秋、除夕三节结账,尤其到了农历年关,欠账务求了清。所以一到除夕这天,各店纷纷派人,手提标明店号灯笼(备夜间照明)登门收账。

商店人家吃过年夜饭,店里的柜台上就点着一对红蜡烛、一只风灯。红蜡烛是岁烛,风灯是供给往来的收账人看账目用的。黄昏开始,街头上提着灯笼收账的人便往来不绝了。进门寒暄片刻,便把账簿展开来看一看,大约有多少,假如看见管账先生拿不出钱来,他们会很客气地说声:“等一会儿再算。”就告辞。

第二次再来时,他们拿出算盘来确实地算出数目,先打一个折扣,再去掉零头,得到一个该付的实数。如果店里仍没钱,或收账的人家还没把外面别人欠的钱收回来,他们会说:“再等一会儿吧!”收账的人也很客气地满口应允。

一直收到除夕的夜半子时,当新年一到,不管收齐没有,都彼此恭贺新禧后告辞,欠账也不再收了。中国人情味之厚,于此可见。

5.守岁迎年

吃完年夜饭,时已半夜,但是不能睡觉,这叫“守岁”。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的人是“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对年轻人来说,有为父母延寿的意思,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

但是光坐着会打瞌睡,于是便用些茶点瓜果,边吃边谈,广东人叫作“茶素”和“煎堆”。也有的人家开始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造成形除夕欢乐的最高潮。

当第一声爆竹自远处响起,午夜交正子时,新年便来临了。

6.拜年

拜年是除夕的节日活动之一,其中包括两项活动:一是向诸神、祖先拜年,这是祭祀活动的根本原因,除夕傍晚,人们都把家谱、祖先像挂出来,摆好香炉、供桌,黄昏后开始祭祀活动。胶东还有上坟请祖先回家过年的风俗。德州地区各户家长必到村口跪下,请远居另一个世界的祖先回来团聚。与此同时,也向天神、土地神等等跪拜。其中以祭天神最为隆重,如山东居民皆在院内以席、箔搭棚,俗称“天地栅子”,贴春联,用松、柏树枝装饰一新,摆好供桌,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有的地方还请玉皇大帝、地母娘娘。供品有羊、五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大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象征“送钱粮”。《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江苏》:“过年,择日悬神轴,供佛马。具牲醴糕果之属,以祭百神。神前开炉炽炭。俗呼圆炉炭。锣鼓敲动,街巷相闻。送神之时,多放爆仗,有单响、双响、一本万利等名,或者置编成百千小爆,焠之,连声不绝。”此外苏南地区还有在除夕祭井神、祭床神仪式。有些地区则在除夕迎灶神。在以上祭祀中,既是年终谢神,也是对诸神的拜祭,祈求来年五谷丰收,人丁平安。

第六章 瑞雪兆丰年——冬季节日 - 图10给老人拜年

另一种是向健在的长辈、亲友拜年。一般是在年夜饭后,全家人都会集一堂,由小辈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给小辈“压岁钱”。并加以教诲、鼓励,进行传统的家教。当然,这种教育也可寓于讲故事中。《燕京岁时记·压岁钱》:“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如果贪睡的孩子已入梦乡,老人也要给他留一份,压在其枕头下。压岁钱除用朱红绳穿系外,也有用红纸或红绸包好的,作为给小儿的红色礼物,祝贺他们健康成长。

综观除夕节的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祈求新年丰收。江苏有“画米囤”风俗,即用编孔小蒲包袋,内贮石灰,在户外、囤外打印成元宝、矢戟诸形,以求发财、平安。其中的矢戟有避邪之意。胶东乳山在除夕夜必走进果园,向每棵树砍三刀,小孩围果树转三圈,祈求果树实多,小儿健康。民间还以除夕的天气占卜来年的丰收。谚语曰:“岁朝宜男四边天,大雪纷飞是旱天;最好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山东德州农民在除夕要提灯入麦田,把灯放在地头,人在另一头趴下,看麦苗长势,以定丰歉。这些都是祈求农业丰收,祈求物质生活丰实。另一目的是求子。如山东鄄城过除夕时,要打扫院子,把水缸盛满,于院内放好芝麻秸,唱“撒岁”歌:

东撒岁,西撒岁,儿成双,女成对。全是胖小,都往家里跑。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江苏》:“孩儿灯,此灯用泥制成,俗云此灯系送子观音迎来。送至不生育人家,即能生子。故望子情殷之人,遇人去送孩儿灯,彼必酒食相待,感谢莫名,且将此灯供于堂前。设此泥偶手足,或有损伤,则以为将来生子,必遭残疾。”

由此看出,祈求农业丰收,人口繁衍,是除夕节活动的重要目的,这一目的在年画、剪纸、春联中都有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