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秋高人气爽——秋季节日

对有着农耕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丰收时节往往是一年里的重大节日。本章所提及的“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是秋天的3个重要节日,有浓厚的人文文化在里面。

第一节 牛郎织女话七夕

七夕的传说

七夕故事的主人公是牛郎和织女。他们原本不是人,而是星宿,即牵牛星和织女星。在夏天的夜空,可以看到一条繁星组成的光带,这就是天文学上所谓的“银河系”,我国传统习惯叫作“天河”。在天河之西的星座中,一颗发青光的明星就是织女星,隔“河”遥遥相对的发橙黄色光芒的星就是牵牛星(也叫“河鼓星”)。织女星旁边的4颗小星组成平行四边形,象征织女的织布梭子;牵牛星和它旁边的2颗小星构成牛郎的担子,也象征牛郎担着的两个小孩。这些夜空的星象,正是构成牛郎织女传说的基础。

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上述天象有所认识。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开始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此外,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也有牵牛织女拟人化的描写。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据现有文献记载来看,织女与牵牛的正式结婚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殷芸的《小说》(《月令广义·七月令》引)记载:织女是天帝之女,年年在机杼上纺织,织成了锦缎般的云霞天衣,由于劳累,容貌却无暇修整。天帝见她独居十分可怜,把她许嫁给河西牵牛郎。出嫁后“遂废织杼”,引起天帝大怒,“责令归河东,但让一年一度相会。”作为完整的爱情神话故事,殷芸的记载已经形成一个梗概。作为婚姻,织女、牵牛从汉代到魏晋相爱了几百年,却结成一桩不幸的婚姻。而且织女变成了婚后慵懒的典型,劳动人民对这个形象当然也是不满意的。于是,民间艺人反复加工,长期口头流传,终于形成了另一个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

牛郎的父母早逝,与哥嫂在一起生活,常受哥嫂的虐待。后来哥嫂分给他一头老牛,让他自立门户。这条老牛是金牛星变的,有一天,老牛突然能说话了,它告诉牛郎说,织女和别的仙女要到银河里去洗澡。让牛郎趁仙女们洗澡的机会,把织女的衣裳拿走,就可以得到织女做妻子。牛郎听了老牛的话,悄悄到银河岸边芦苇丛中躲起来,等待仙女们来临。

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来到银河,脱下云霞般的锦绣衣裳,在清澈的河水里嬉戏沐浴。牛郎突然从芦苇丛中跑出来,从一堆仙女服装中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慌失措的仙女们纷纷上岸穿上自己的衣裳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穿的织女。牛郎要她答应做他的妻子才能还给她衣服。织女对这位莽撞而诚实的少年产生了好感,含羞答应了牛郎的求婚。

他们婚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幸福美满。两人还生了一男一女。但是,那头老牛不行了,临死前叮咛牛郎:“我死后请把皮留下来,遇到急难时就把牛皮披上,它会帮助你的。”老牛死后,牛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将牛埋在山坡上。织女原是玉皇大帝的女儿,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她和牛郎成亲的事以后,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把织女抓回来。天神下界时恰好牛郎不在家,就把织女抓回天上。牛郎回家不见织女,也不见银河,原来银河也被王母娘娘施法力搬到天上去了。牛郎和两个孩子放声痛哭,悲痛中突然想起老牛的叮咛,立即披上牛皮,用一担箩筐挑起两个孩子,一出门就身轻如云地飞起来,越飞越轻,越飞越快。他穿过团团云层,掠过灿烂群星,一霎间不知飘过了多少路程,银河已在眼前,织女也遥遥在望,孩子们招手喊妈妈,牛郎心中大喜。这时,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清浅的银河立刻变成了万顷波涛,牛郎再也飞不过去了。从此,他们只能隔河相望,却无法在一起生活。这条河就成了“天河”,织女气得把梭子一甩,就成了梭子星,牛郎和织女也变成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牛郎因为挑着两个孩子,所以两侧各有一颗小星。

第五章 秋高人气爽——秋季节日 - 图1老年画牛郎织女相会

天长日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感情,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人们传说,每逢七月七,空中很少见喜鹊,因为喜鹊都到天河给牛郎织女搭桥去了。还有人说,这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在葡萄架下可以听见这对情侣的亲密絮语……

这虽然只是一个民间神话,情节却十分感人。它反映了封建专制社会青年男女们对爱情自由的渴望。反映了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因此,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获得了人们极大的同情。文人把它写入诗歌,说唱艺人把它编成话本,戏剧家把它搬上舞台,美术家把其中的情节绘成图画或雕塑。尤其在宋代,还修了牛郎织女庙。

知识链接

七夕最佳词

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的《鹊桥仙》是七夕代表作,末句更是成为了人们对坚贞爱情的信仰,不知有多少痴情男女在无奈分离时会用这一句来互相勉励!全词如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在七夕之夜,牵牛、织女二星竟夜经天,直到太阳升起才落下去。诗人把他们比喻成夫妻相会。尽管传说他们一年只有一夜相逢,但也比人间有情人难成眷属要强千百倍。诗人感到如果能像牛郎织女那样爱情纯洁持久,即使不能朝暮相处也是幸福的。

第五章 秋高人气爽——秋季节日 - 图2圣泉寺鹊桥

瓜果与乞巧

1.陈瓜果祭拜

陈瓜果于庭来祭拜牛女双星的习俗,是由于古人相信织女除了管理妇女纺织的工作外,又是主宰瓜果生长的女神。像《晋书·天文志》里就说:“织女,天女也,主司瓜果、丝帛、珍宝……”

在福建省,七夕祭祀牛女双星的供品包括了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几朵插在瓶里的鲜花、妇女妆饰用的花粉等。当然,供桌上是少不了一个小香炉的。

祭拜双星的少女、少妇们,几个人一伙约好了在谁家主办,大家分摊采购祭品。在前一天斋戒沐浴,准备停当。到了七夕时,大家来到主办者的家里,在庭院间摆好供桌和各式祭品。大家轮流在桌前对天上双星焚香礼拜,并且默念自己期盼的心事——少女不外乎希望自己长得更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君;少妇们则希望自己能够早生贵子或得到丈夫公婆的宠爱。

大家祭拜后,把祭献给织女的花粉分成两半,一半投于屋上给织女用,余下的留为己用。她们相信使用与织女共享的化妆品,可以保持自己的青春美貌。而后,参加祭拜的妇女们一面吃花生瓜果、喝茶聊天,一而玩乞巧的游戏。

2.乞巧的游戏

“乞巧”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巧艺的意思。如《荆楚岁时记》所载:南北朝时的乞巧方法是“结彩缕穿七孔针”,七孔针大概是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乞巧针”吧!它只在七夕时让妇女把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穿得快的人就表示乞得巧了(快的人当然手巧),平日里是不能用来缝衣的。宋人金盈之在《醉翁谈录》卷四里谈到乞巧针时就说:“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细小)而孔大。”

针是妇女缝纫时必备的工具,在七夕时穿针乞巧,自然和织女有着密切关系。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后世,元人陶宗仪在《元氏掖庭记》(卷一)里,谈到七夕时说,宫女们登上高台,各用五彩丝线穿“九尾针”,比赛看谁先穿完九个针孔。先穿好的人便是“得巧”,迟的人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把事先讲好的赌注,赠给最快的得巧者。

但明清以后,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方法是在七月七日这天上午,拿一碗水曝晒日中,顷刻之后,水面便产生一层薄膜,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碗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

丢针的妇女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朵鸟兽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针能浮水”这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活动,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铁卿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详尽的记载。

据《清嘉录》卷七里说,苏州的风俗是在头一天夜晚就把这碗水准备好,置于庭中承受露水,到第二天七月初七日出时晒之,等水面生膜而后丢针乞巧的,当地人称之为“磐巧”。“磐”是苏州土话,音笃,掷的意思;磐巧也就是掷巧。

满族妇女还用松树的叶子——松针来代替绣花针在七夕时乞巧,称为“掷花针”,这种风俗尤其盛行于清宫里。满族宗室唐石霞女士有一篇文章《御花园的七夕》,对晚清宫女七夕乞巧的活动实况,有很细腻的记述。

应节小花样

除了乞巧外,据宋人盂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里的记载,北宋汴京城到了七月初七时,市面上还出售许多可供赏玩吃食的应节小东西。

像在瓜皮上雕刻出种种花样,称作“花瓜”;用黄蜡铸出小鸳鸯、小鸭、小雁、小鱼、小鳖等涂上艳彩,置于水盆中,称为“水上浮”;在小木板上敷土种粟,让它长出绿植,再配上小茅屋、小人物,做成袖珍的田舍人家,称为“毂板”;或早几天把绿豆或小麦置于瓷盆内,用水浸泡,让它长出数寸长、青葱可爱、婀娜娇立的嫩芽,再用红蓝彩缕扎成一束,称为“种生”;或以油面糖蜜制出香脆可口的巧果,称作“果食”……真是花样奇巧,美不胜收,充分显示出北宋时的中国人懂得生活的情趣。

第五章 秋高人气爽——秋季节日 - 图3精湛的瓜皮雕刻

宋代的妇女在七夕乞巧时,还捉取小蜘蛛,置于小盒中,盖好盖子,第二天一早打开,看盒里蜘蛛结网之疏密形状;如果蛛网结得圆正且密,就表示她“得巧”,能做一手好女红。

土娃娃磨喝乐

最值得一提的是七夕时市面上出售的“磨喝乐”了。磨喝乐也称作“摩喉罗”,其实这个佛经里的译名指的就是“土娃娃”,据《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和《武林旧事》等书的记载,这种娃娃有用泥塑的、有木雕的,给宫里进贡的还有象牙雕镂或龙涎佛手香木制成的它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可以高到3尺,和真的小孩不相上下。

这些安置在彩装裥座上、用碧纱罩笼的娃娃们,身上穿的衣饰,头上戴的帽子,手中玩的玩具也十分考究,甚至有用金玉珠翠来装饰它的,其价值当然十分昂贵了,希望生小孩的妇女买回家去,算是先得了喜兆。

也有些地方在七月初七这天出售蜡做的小娃娃,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中以为宜子之祥。这在明人谢肇涮的《五杂俎》(卷二)、陈继儒的《群碎录》(卷一)中都有所记载,称之为“化生”。

摩喉罗手中拿的玩具,最常见的是一茎荷叶了,因此七夕时,穿着新衣服的小孩子们,也往往手持荷叶,满街游行,一面嬉玩,一面来夸耀自己衣饰的鲜丽,更给街市平添了许多热闹可爱的景象。在明刊《程氏墨谱》一书内,就有一幅“九子墨”的版画,描绘了一个手持荷叶嬉戏的儿童。

七夕文人与故事

七月七日人皆晒书,而赫隆这一天正当午时,仰卧在院中畅开怀晒肚皮,人问其故,他说“我晒书”。这一方面是对世俗晒书习俗的蔑视,另一方面也是标榜肚子里读的书多,所以晒肚皮也是晒书。汉代晒衣之风俗在魏晋时成了某些富户夸富的机会,到七月七日都拿出好衣服来晒,以夸耀富贵。如《晋书·阮咸传》记载,阮咸性格放荡不羁,与其叔阮籍同游竹林,他们是晋代著名“竹林七贤”中的二位,他叔侄俩住在道南,而道北也居住一些富庶的阮姓人家。七月七日,道北阮姓富户都大晒衣服,挂出来的衣服都是锦绣绫罗,灿烂耀目,以此来夸富贵。而阮咸呢,却在庭院里用长竹竿挑起一块又脏又旧的破布片,有人奇怪地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魏晋时官门大地主争名斗富的腐朽淫糜之风,以及文人士子蔑视礼法、放荡不羁的清淡之风,都在七月七日晒书、晒衣的节日风俗中得到反映。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崔颢这首《七夕》诗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当时长安家家户户的少女少妇,持针线、供瓜果、摆香案,向织女乞巧。直到更深夜静,她们抬头望着满天璀璨的星斗,意兴甚浓。

《桂苑丛谈》关于唐代“七夕”乞巧还记载了一个历史上流传很广的“金针渡人”的故事。传说唐肃宗时,郑代任润州刺史。郑代之兄名郑侃,其嫂张氏。生有一女名郑采娘,端庄贤淑。在七夕夜陈瓜果香案向织女乞巧。晚上梦见云雨蔽空遮盖,织女来问采娘需要乞何福?采娘回答愿乞巧。织女送给她一枚寸余长的金针,缀在纸上,让她三日不要告诉人,便可得巧,不久还可变成男子。过了两日,她却告诉了母亲,母亲感到奇异,非要看一眼。结果一看变成了一张空纸,针迹犹在。后来,采娘死后又另托生,变成了男孩。这个故事虽然荒诞不经,但流传颇广。后来用“金针渡人”比喻传授某种秘法绝技。金人元好问《论诗绝句》,就有“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七夕少女拜星乞巧,也正是那些少年才子赋诗扬名的好机会。

《唐诗纪事》说,林杰幼年时有奇才,出言成文。5岁时被唐中丞召入学院,恰遇七夕节,就让林杰赋《乞巧》诗,以试其才。林杰一挥而就: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中丞读诗后,赞叹道:“真神童也!”

《避暑漫抄》记载:李后主降宋以后,常常郁郁不乐。在七夕时,他填了一首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让宫女演唱,被宋太宗知道后大怒,下令赐死。这位擅长诗词的亡国之君,没有想到因“七夕”怀旧而送了命。

宋明以后,文人多受到理学僵化的思想影响,对“七夕”乞巧风俗表示反感而发出“世风日下”的感慨,不管封建文人士大夫们怎样看待七夕乞巧,而劳动人民对织女、牛郎的坚贞爱情充满了羡慕赞叹之情。宋明以后,封建礼教禁锢人们思想日益严重,妇女失去再婚的自由,青年男女不能自由相爱,女不出闺门,男女授受不亲,行别于途,坐不侧视。因此酿成了无数恨海难平、情天难圆的爱情悲剧。唐代以前,封建礼法约束还不是很严格的,因此人们对牛郎织女一年才能相会一宵,充满了同情感,反映在诗文中颇多感慨怜悯之作。宋代以后的诗文中就变成了对牛郎、织女婚姻的羡慕了。多情的风流诗人柳永《二郎神·七夕》诗中,更唱出“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的祝愿和感慨。

第二节 中秋赏月寄情深

月宫之谜

中秋之夜,当那一轮皎洁的月亮冉冉升起,晶莹夺目。此时人们仰望深幽苍穹的一轮玉盘,便会引起各种不同的憧憬、遐思和联想,那是一个令人十分神往的银色世界。在美国太空人登月球之前,月亮里究竟有什么东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知识。早在战国以前,古人就传说月中有蟾蜍。如唐代诗人许昼《中秋月》诗云:“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到了汉代,传说月中有蟾蜍之外,又增了一只玉兔。《太平御览》引刘向《五经通义》云:“月中有兔与蟾蜍”,就连东汉科学家张衡《灵宪》一书中也对这一说法坚信不疑。汉魏诗人展开想象的金翅,把兔称作“金兔”、“玉兔”,把蟾称作“瑶蟾”。刘孝绰诗中写道:“明明三五月,垂影当高树,攒柯半玉蟾,丛叶映金兔!”由于月中有蟾兔之说广泛流传,所以古代人又常以“金兔”、“玉兔”或“蟾兔”作为月亮的别称。

第五章 秋高人气爽——秋季节日 - 图4中秋之月

月亮中不仅有蟾有兔,汉晋以来,还传说有一棵大桂树。《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到了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中记载则进一步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500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因学仙有过被谪,令他在月宫伐桂树,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这株桂树因功能特异,所以又名娑罗树。古代人对于这种砍不断的娑罗树坚信不疑,不仅月宫有,而且人间也有了。

《云笈七签》云:“月中树名骞树,一名药王,凡有八树,得食其叶者为玉仙。”成了这种“玉仙”后,身体透明,洞彻如水晶、玻璃一般。更神奇地是,传说月中“桂实”曾飘落人间,称“月中桂子”。当然,对这些月中砍树、桂树以及飘落人间的月中桂子的记载,只能当作神话传说的附会之语,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对月中桂树确信不疑。所以,古代文人学士每当中秋望月,吟诗作赋,都把月中桂树、桂子作为常用的典故。因为传说月中有桂树,所以,后世又称月亮为“桂月”“桂宫”“桂窟”“桂轮”等。如唐诗人方干《月》诗云:“桂轮秋出半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而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据《花间新闻》记载,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扬州有一士子名李易,出城闲游时见巨轮红晕冲地而出,上前观看时见数张织机,有美貌女子四五人以素丝织绢。织出的绢却是重花交叶,空处有数行字,第一行首名李易,往下皆是人名。他问这些女子织此何用,那些女子回答说:“登科记也,到中秋时知之。”刚好这一年秋天宋高宗车驾南巡扬州,贡士云集。八月大比之后,中秋放榜时,第一名就是李易,其下甲乙丙丁,无一差错。李易才恍然大悟,初春所见者是蟾宫也。以蟾宫折桂比喻科场得意,也反映了古代人对月亮的美好向往。

关于月宫最美丽动人的传说莫过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了。《吕氏春秋·勿躬》有“尚仪作占月”之语,证明嫦娥传说早与月亮联系在一起了。到了汉代,《淮南子·览冥训》中就大致记载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梗概:帝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药,而帝羿之妻姬娥窃食后成仙奔月,变成了蟾蜍。这个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增枝添叶,愈来愈完整。传说嫦娥飞入月宫后,不料月宫清冷寂寞,使嫦娥心情惆怅,十分失望。因此,古代诗人以月宫嫦娥为题材,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杰作,如唐代李商隐《嫦娥》诗写道: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清天夜夜心。

明代诗人边贡《嫦娥》诗中也写道: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这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包含着人类对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的种种美丽遐想。同时也反映了妇女追求自由解放和独立的强烈愿望,因而得到了文人骚客的无限同情。也正是这些美丽的传说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绚丽的花环,当人们拜月之时,联想这种种传说,尤为兴味盎然。

赏桂观潮

八月中秋,正是丹桂飘香的时节,又因中秋传说中的月桂,遂有赏桂之举。显然,这不是举处皆有的习俗,只有在桂树生长的地方才得以赏桂。杭州灵隐寺有大片桂树,白居易、苏东坡都曾在这里赏桂吟诗。唐代宋之问的《灵隐寺》诗有“桂子中天落,天香云外飘”句。四川新都有桂湖,湖畔丛桂达200余株,绵延数里,香飘远近,也是赏桂胜地。此外南京古云谱、苏州虎丘,赏桂之举也颇为盛行。桂林八月,则更是桂香溢远,清新宜人。

第五章 秋高人气爽——秋季节日 - 图5盛开的桂花

与赏桂同样具有很强地域性的是中秋观潮。早在汉代,枚乘就记述过广陵(扬州)观涛,《七发》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于广陵之曲江。”《南齐书·州郡志》也说此地“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闻名遐迩的观潮,则多指杭州的钱塘观潮。据《元和郡县志·江南道钱塘县》记载:“浙江东流入海处的钱塘江,每年八月十八日,浪涛涌至数丈,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沂涛触浪,谓‘弄潮’。”钱塘江入海口有它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潮之最有可观处。

中秋钱塘观潮之举唐宋时已经很是盛行,尤以南宋为最。宋周密《武林旧事》及吴自牧《梦粱录》分别记云: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而豪民贵宦,争赏银彩。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日、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则稍稀矣。十八日盖因帅座出郊,教习节制水军,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赁作看位观潮。

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弄。

以豪放风格著称的词人苏东坡大约正是被这景象所感,遂有共鸣之作《中秋观夜潮》诗。在描摹中溢出几分赞叹: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骇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身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江神河伯两醢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送瓜降神兔儿爷

秋常被称为“金秋”,意在说明这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自然,这季节的物品必定很是丰裕,中秋的节物也就颇多。但概括来说,也不外时鲜瓜果、月饼、兔儿爷一类。

中秋供月的案头是少不了瓜果的,馈赠的礼品也少不了瓜果。仲秋时节,正是瓜果旺季,各种新鲜果蔬数不胜数。瓜有西瓜、香瓜、哈密瓜,葡萄的种类则更多,此外枣子、桃子、苹果、梨子、石榴、莲藕等,应有尽有。正因如此,老北京人把中秋节称作“果子节”。清让廉《京都风俗志》记载了北京瓜果市之盛况:中秋节“前三、五日,通衢大市,搭盖芦棚,内设高案盒筐,满置鲜品、瓜蔬,如桃、榴、梨、枣、葡萄、苹果之类,晚间灯下一望,红绿相间,香气袭人,卖果者高声卖鬻,一路不断。”当时送礼和上供的果品颇为讲究。果农在苹果未熟时,将用纸剪的福、寿、佛字等图案贴于果上,不使曝晒,熟时揭纸,红苹果上就留下了红绿相间的图案,精美绝伦。送礼时装在特制的小筐里,下垫香蒿,筐外加红绿门票,以应佳节。

兔儿爷

兔儿爷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又称“彩兔”。民间取月中蟾蜍玉兔祭拜,以祈中秋顺遂吉祥。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京师以黄沙土作白玉兔,饰以五彩妆颜,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中秋前后,街上许多摊贩都会售卖兔儿爷。居民争相购买,放在屋内,或供奉在祭月几案上。兔儿爷是用模子翻塑出来的,先把黏土和纸浆拌匀了作材料,填入分成正面和背面两个半身的模子里。等材料干了倒出来,再把前后两片黏在一起,配上耳朵,而后在身上刷层胶水,再上色描金。

兔儿爷大的有3尺多高,最小的只有3寸大小,无论大小,都是粉白的嫩脸,戴着金盔,身披战袍,描绘得十分精致。兔儿爷左手托着个小小的臼,右手拿个小小的杵,背上还插着纸伞或小旗。它的坐骑有狮子、老虎、梅花鹿或骆驼,也有坐在莲花宝座上的,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

由于中秋当天为众神下凡之日,又有许多降神活动。

迷童子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七《广东》:“月明如昼,……其法先择男子一人,令合眼危坐,作法者乃先烧符一度。其符极简单,人多知者。令数人手持香火一大把,向童子前后摇曳,若画圈然。约半小时,童子即喃喃自语,众乃呼曰:‘师傅至矣’!复问曰:‘师傅喜用刀耶,抑剑耶?’问至男子点首,即为合意,众乃以器械授童子,觉飞扬起舞,若有家法。演毕,男子即睡倒,呼其名即醒,或曰:‘是殆野鬼游神所凭藉也。’”这种活动可能是一种气功,但被披上了一层迷信色彩。

请篮神

篮神,又名篮姑,女神之一,由数人主祭。请篮神时,在屋内选一黑暗角落,置一竹筐,外围以女人衣,筐内放一椰子壳,作为篮神的替身。前放一矮凳,妇女唱《请篮歌》:“请篮姑,请篮姑,你系佛山人氏女,你系省城人氏娘。家婆严令吞金死,丈夫严令早辞阳。”如果降神,由巫女操持竹筐,向矮凳叩头,这时围观的人可向篮神发问,如猜年龄、问数字,篮神以向矮凳叩头答之。

请桌神

这个仪式无论男女主持均可。取一碗,盛满水,然后把一个四脚桌反放在碗上。在桌子四角各站一人,他们以左手指轻按桌脚,右手持香围绕其桌脚转。念词曰:“桌神绕绕转,四人绕绕转。”不久,桌子就转动起来,四个人也跟着跑,而且越跑越快,谁坚持不住时,可由他人代替。事后把桌子取下,碗内盛的水如故。

花灯求子吃月饼

在南方不少地方都有“摸秋求子”风俗,《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江苏》:“乡村愚妇,有夜分私取园瓜,谓之‘摸秋’,以兆生子。”南京地区妇女在中秋夜入人家菜园,摸得瓜者可得子。在湖南也有这种风俗。《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六:“中秋晚,衡城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厚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勿令园主知之,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如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瓜于床,以被覆之,口中念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之,若喜事然。妇女得瓜后即剖食之。”

第五章 秋高人气爽——秋季节日 - 图6莲花灯

玩花灯

南方在中秋这日必玩花灯。花灯包括各式各样的彩灯,如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子灯及鸟兽花树灯。广西南宁除了用竹纸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橘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画出图案,穿上绳子,在里面点上蜡烛就可以了。南瓜灯、橘子灯也是将瓤掏出后制作而成的。这些灯外表朴素而制作简易,很受欢迎。而在广州、中国香港的小孩,在家长的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子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杆中,再竖到高杆上,高挂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喜添美景。

第五章 秋高人气爽——秋季节日 - 图7凤凰和九天宫灯

舞火龙

在中国香港铜锣湾大坑地区,从农历八月十四晚开始,一连三晚都要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中欢腾起舞,热闹喧天。

第五章 秋高人气爽——秋季节日 - 图8舞火龙

团圆馍

陕西长安一带,中秋节家家要做团圆馍。馍有顶、底两层,中间夹着芝麻。上层用大老碗拓一个圆圈,象征月亮。圆圈中央刻上一块“石头”,一只顽皮的“小猴子”站在“石头”上吃“蟠桃”。在月亮周围用顶针、大针扎出各种花形,然后放在锅里烙热。吃时切成许多尖牙的形状,给全家每人分一块,如果有人短期外出,可以留下;姑娘如已出嫁,要派人送去。

明月与文人

中秋节夜月圆如璧,清光似水,冷辉如霜,泛舟水面如行镜中,此时载酒赏月,又别是一番情趣。唐代诗人裴夷直就曾同白居易中秋夜荡舟洛河,载酒赏月。兴酣之际,当即赋诗道:

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

苍龙颌底珠皆没,白帝心边镜乍磨。

海上几时霜雪积,人间此夜管弦多。

须知天地为炉意,尽取黄金铸成波。

这首诗尾联取汉代贾谊《鹏鸟赋》为典,“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在月光下,江水荡起金黄色波涛,这不正是天地为炉,以金铸波之意吗?中秋对月,笑傲山水之间固然有趣。然而嗜酒如命的谪仙诗人李白却喜欢对月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酒酣兴发之际还要纯真地把酒问月:“青天来月有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如果说李白嗜酒如命,那么简直以月为魂了。传说李白之死是醉后扑江捞月而死,固不足信,但也可说明他对赏月不仅有雅兴,而且不要命了。

《诚斋杂记》有仙女下嫁之记载。钟陵西山,每至中秋节,车马喧阗,声闻千里,贵族豪俊之士,多召名姝善歌舞者,夜间在月光下歌舞赏月。歌女们握臂相连,踏歌而舞。有一位书生名文箫,观睹时发现一位歌女美貌无双,唱歌也十分独特:“若能相伴步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琼台不怕霜雪寒。”文箫突然悟到此人可能是月宫仙女下凡,二人眉目传情,流眄顾盼。歌罢此女穿过松林登山住险峰而去。文箫紧随其后登上山顶。突然风雨骤起,有一位仙童持天书至,判吴彩鸾以私欲泄天机,谪为民妻。于是仙女吴彩鸾便与文箫结为夫妻,居住钟陵山侧。当然这个记载也同月中嫦娥一样,是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真实性不必考究。但它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中秋节赏月的重视以及追求自由幸福的渴望。

中秋时节,大文学家欧阳修与诗人王君玉备好酒席,叫来歌女,待月出而赏时,却逢上一场大雨。但是二人仍赋诗自娱,彻夜不眠,欢度中秋。欧阳修并赋诗《酬王君玉中秋席上待月值雨》写道:

池上虽然无皓魄,樽前殊未减情欢。

绿醅自有寒中力,红粉尤宜烛下看。

罗绮尘随歌扇动,管弦声杂雨荷干。

客舟闲卧王夫子,诗阵教谁主将坛。

有红粉歌女,绿醅佳酿,管弦之乐相伴,无月亦可尽欢。先有王君玉与欧阳修中秋待月遇雨,后来与晏殊在南郡赏月时又遇上了雨天。据《谈苑》记载:晏殊留守南郡时,一定要求王君玉同去为府签判。平时二人赋诗饮酒为乐。到中秋节时,阴云蔽天,晏殊感到扫兴,早早而寝。到了夜间,王君玉请晏殊起来赏月,晏殊认为无月可赏,不肯起床。于是王写了两句诗:“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管弦一吹开!”晏殊一读大喜,立即穿衣起床,备酒宴,奏乐待月。果然到了夜半时,雨住天晴,皎月高悬,欢宴赏月达旦。真有点“幕府有佳客,风月知人意。”

宋代写中秋月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一词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由于苏东坡反对王安石新法,一直处在新旧党争的漩涡里不能自拔,他被贬官出朝。相传这首词当时广泛传唱,宋神宗问外边有何流行新词时,内侍将此词抄送神宗。当宋神宗读到“高处不胜寒”时,为之感动,说“苏轼终是爱君也!”看到下阙更觉情词恳切,于是下诏将苏轼升迁一级。

第三节 登高望远须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又叫重阳节。

重阳节的历史渊源

重阳是魏晋以后才兴起的一个节日。在两汉以前,中国人只有春秋两次祭社神(土地神)、三月上巳执简招魂、冬至后的腊日祭百神而已。两汉时的节日又多了元宵、冬至和夏至。魏晋以后,中国人开始过重阳节,比起端午、七夕和中秋,重阳算是中国人的一个古老的节日,至今已有1700年以上的历史了。

“重阳”或“重九”等名词,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呢?“重阳”的名称肇始于三国时代,魏文帝曾写信给大臣钟繇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在当时就已出现“重阳”一词了。另外,陶渊明在《九日闲居》一诗的序文里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可见最迟在东晋初年,也有“重九”之名了。这些都说明了魏晋以来,重阳已成为中国人很重视的一个节日了。

晋朝时,有个与重阳节有关的著名故事“龙山落帽”。据《晋书》卷九十八《孟嘉传》所载,孟嘉本是晋朝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大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他与桓温等人同登龙山。孟嘉观赏美景出了神,连帽子被山风吹走了还不知道。桓温就叫人作文嘲笑他,孟嘉也不甘示弱地作文答辩,由于文采甚美而传为佳话。

晚清的画家任伯年,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画了一幅《龙山落帽图》,描写的就是这个故事。他用枯枝和衣袍的后飘和树干、拐杖成反方向,来表现山风的劲疾,相当生动而成功。

魏晋以后的中国人,无不把重九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进而种种的活动,像登高、赏菊、佩茱萸、吃重阳糕等,而使得这个节日显得多彩多姿。

重阳登高有一个颇富传奇性的神话故事。据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里说: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可见东汉后已有重九登高之俗,以为登高可避祸免灾。

重九为何有灾厄?原来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为阴;九为数之极,也称作老阳。由一数至九,就到了尽头而又得回到一了,所以中国人说“九为老阳,阳极必变”(见清人俞樾《茶香室续钞》卷七),而“九”在卦卜数术中,是代表由盈而亏,由盛转衰的不吉数字。清人董含在《莼乡赘笔》里就说:“今人逢九,云是年必多灾殃。”而九九更是大大不吉,必定会有灾厄降临,这是前引《续齐谐记》故事的思想背景。

菊花会

金秋九月,菊蕊笑绽,千姿百态,氤氲芬芳,美不胜收,故而九月也叫“菊月”。重九为九月令节,就像人们把艾、菖蒲及百草和端午联系一样,菊也和九九重阳密不可分。重九也叫“菊节”、“菊花节”,这便是明证。重九菊节与菊有关的节俗活动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重九这些有关菊花的节俗,既是我国民众所创造的菊花的文化特性所致,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春兰秋菊并称,向来被视作花中神品。就此而言,褒赏菊花之风在屈原的时代就已经出现。汉代,人们饮菊花酒以延寿,《西京杂记》载此事。到唐宋时期赏菊之举蔚成风气唐人咏菊诗无以计数,王维《奉和重阳节上寿应制》诗即点出菊花节名目:“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当然,宋词中咏菊的名篇佳作也不比唐诗逊色。据《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记载,宋时赏菊之俗最是盛举。届时,无论皇室贵戚还是文人士子、小民百姓,都要玩赏菊花。士庶平民不过买几盆来清赏;富家大族以及宫宫中则罗列各品鲜菊吟赏,且有丝竹宴饮。当时,菊花的“立体”欣赏之举已经出现,比如一般商肆用菊花装饰门户,宫中则设重九排当、燃菊灯。周密《乾淳岁时记》云:“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端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这就为清代的所谓“九花山子”打下了基础。

九花山子是各色菊花数百盆堆成的,并结缀出吉祥的字样来。《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记云:

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

不仅北京有这种堆叠菊山之俗,南京亦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云:

重阳节……又以五色纸凿成斜角式,连缀成旗,竖之院中,以庆重阳。是时菊花大放,有茶肆招徕生意,用五色菊花堆迭成山,高下参差,颇有可观,动至数百盆云。

赏菊之外,又有簪菊。这种习俗起初或有辟恶的意思,后来则纯粹是为了装饰。周密《武林旧事》云:“都人是日饮新酒,泛萸簪菊。”《乾淳岁时记》也谈及此俗。诗词诵及此俗的更多。唐杜牧诗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菊花》诗也有“待到秋来八月八,我花开启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的句子。宋司马光《九日赠梅圣俞瑟姬歌》有句:“不肯那钱买珠翠,任教堆插阶前菊”,又苏轼《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诗云:“髫垂不嫌黄菊满,手香新喜绿橙槎”。此外,当时人们还用菊花装枕头,俗说可以去头风、明眼目。陈元靓《岁时广记》记及此事,陆游《老态》诗之一亦云:“头风便菊枕,足痹倚藜床。”

早在先秦,屈原诗中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饮菊酒,在西汉文献中就有记载。屈原时代究竟如何“餐菊”,不得而知;宋代却有以菊花入糕的“菊花糕”。《乾淳岁时记》云:“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想来,这种糕点的做法和榆钱糕、菊花饼没有多少差别。

菊酒用菊花浸制而成,多在九九重阳节期制作、饮用。汉刘歆《西京杂记》甚至已经谈到了菊酒的制作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也记及饮菊酒之事。到唐宋,重阳节饮菊花酒已经蔚成风气。据《景龙文馆记》载,唐中宗在慈恩寺大雁塔宴客,群臣献菊花酒祝寿。唐王缙的《九日作》诗也说“今日登高樽里酒,不知能有菊花无。”菊花酒与桂花酒一样,是一种节令饮品,推广开来便是一般的健身饮品,俗说菊酒辟恶,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云:“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知识链接

陶渊明与菊花

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中最爱的便是种菊、赏菊,他以菊花为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陶渊明写过许多有关菊花的诗,这里录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茱萸辟恶

如同五月端午节为毒月一样,民间也认为九月九日重阳节为逢凶之日,多灾多难。因此在重阳节必须采取种种驱灾求吉巫术,插茱萸就是一种。

茱萸香味浓郁,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治寒热,消除积食,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插茱萸起源较早。刘歆《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花)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食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民国《盖平县志·岁时》认为:“茱萸主祛风湿,宣气开郁,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菊花具四时气,备经霜露,得金水之精,能息风除热。”因此,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卷四中称“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可知除在头上插茱萸外,在房前屋后种茱萸也有“除患害”之效。民间还多在井旁种茱萸,让茱萸落在井水中浸泡,认为也有去瘟病的作用。总之,人们把茱萸视为灵物和药物。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五章 秋高人气爽——秋季节日 - 图9茱萸果

宋代民间在九月九除插茱萸外,也插菊花避瘟。《梦粱录》卷五:“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借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

胶东农村多在重阳节祭财神。长岛地区认为重阳节为鬼节,家家户户要上坟祭祖,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在山东还有祭范仲淹的风俗。各种手工业作坊都祭祀行业神,瓦木工祭鲁班大师、酒坊祭杜康、染房祭梅福或葛洪,祈求行业神保佑。如果说插菜萸是避邪防毒,那么重阳节还有不少更积极的驱鬼巫术,如迎神驱疫、大送船等,就是重阳节的宗教活动。

重阳美食与彩旗

1.重阳节的吃食

逢年过节总少不了吃,重阳的应节食品有重阳糕、羊肉和菊花酒等等。

重阳糕也称作“花糕”、“发糕”或“菊糕”,是用发面做成的糕点,可以加入枣子、银杏、松子、杏仁做成甜的,也可以加肉做成咸的;考究的还做成九层高,像个小宝塔,上面再做两只小羊,以合乎“重阳(羊)”、“重九”的意义;有的还在糕上插了小彩旗。

吃重阳糕在宋朝已十分风行,因为在《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宋人记载汴京、杭城风土的书里,都提到重九吃重阳糕。此风后世盛行不衰,像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卷二里说:“九月九日……面饼种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清人顾铁卿《清嘉录》卷九中也说:“居人食米粉五色,名重阳糕。”可见一斑。

重阳食糕,是因为“糕”、“高”同音,而寓步步高升、前途光明的意思。明人谢在杭引吕公忌的话说:“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日作糕之意,其登高亦必由此。”可为佐证。

过佳节总得再吃些好东西,江南沿海有些地方吃蟹,但内地、江北和塞外更风行在重阳节吃羊肉。秋天是羊儿正肥的时节,羊肉又性暖能够祛寒,重阳节吃羊肉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习俗了。此外,“羊”、“阳”同音,也是重阳节吃羊肉的另一原因。

根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饮菊花酒,认为饮菊花酒可以长寿。菊花酒的做法是这样的:菊花开放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谓之“菊花酒”(引自宋人李石《续博物志》)。除了延年,菊花酒还可治头风,宋人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卷三十四里,有详细的记载。

2.重阳彩旗

除了在重阳糕上插彩旗外,江南有些地方的人家还在门前插上多少不一、大小不等的五彩纸旗,在重阳节时迎风飘扬,蔚为旗海。

重阳旗是民间艺术之一,每年中秋一过,擅画者即开始绘制各种纸旗或公开展览或馈赠亲友。也有贫寒的画家,专门以此赚取斗米之资的。旗纸是上乘宣纸或连史纸,或正方形、或三角形、或长方形;大小也分数级,旗的边缘都镶上纸质的流苏,迎风展拂,十分美观,至于画的内容,有“八仙过海”、“刘海戏蟾”、“竹林七贤”等等,也有取材于“三国演义”、“精忠岳传”或“二十四孝”的,大街小巷如一片旗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像江苏泰兴县城,还在城隍庙、夫子庙等公共场所,举行彩旗大会,每逢重阳前夕,名家绘制的彩旗,都在此公开展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参观的人潮汹涌,像元宵观灯一样的热闹。

重阳是中国人的一个古老节日,在今天虽已罕见重阳糕、佩茱萸、插彩旗等往昔的风俗了,但趁此假期到郊外爬爬山,健体休闲两不误,也是一件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