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原汁原味的桃源古村落

被称为桃花源的古村落,一定是有着极致美景的村落,也一定是民风淳补、回归自然的村落。这样的古村落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很多,直到今天,那些古村落还保持着自己原汁原味的生活,不被外界所侵扰。

第一节 群山中的古村落——云南广南坝美

群山环绕中,游人撑着独木舟穿过两个天然的、几公里长的幽暗大水洞后,就会看见一个桃源仙境般的美丽壮寨,那就是坝美。坝美四周的山很大很高,而坝美却很小很低,站在后山看,坝美就像一个小巧、美丽、天然的盆景,又似一颗碧绿的珍珠。

最后的世外桃源

“坝美”,是壮语的音译,原意为“森林中的洞口”。坝美位于云南广南县。距离昆明450公里,这个村子原先不通公路不通电,进出村落要摸着岩壁或水而行。最近几年可能因为游人多了,所以路也通了,电也通了。由于地处偏僻,与世隔绝,村里的人们基本上还沿用着300多年前的耕作方式,种田用的是木犁、木耙,浇田灌溉用的是古老的木制水车,自种棉花自己纺布,碾米磨面用水磨或石磨。没有电时,壮乡人就用沼气来点灯,用木柴烧火做饭。

坝美四面环山,山上树木葱茏,坝里绿树郁郁苍苍。村落中有几棵大榕树,把整个坝美裹成一团油绿。坝美村完好地保留了原始的风俗,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睦邻友好等。这些美好的社会风气,保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另外,壮族特有的祭祀、对歌、龙牙歪、踢草球、夜种神田等活动也已成为记录原始的鲜活符号。

进坝美有两条常规的路线,一条是从广西百色——富宁——珠街——广南——法利,另一条是从昆明——丘北——广南——法利,在法利村下车后,沿着田埂走几百米就到了进入坝美村的出水洞口。出水洞全长950米,洞内无电。

从古到今,坝美村几乎仅以一个石灰岩水溶洞与外面的世界保持联系。只要有盐巴吃,坝美人可以拒绝一切与外界的联系。

第五章 原汁原味的桃源古村落 - 图1坝美

穿过出水洞,便是一个秀美而狭长的小坝子(盆地),方圆约两三平方千米。一条篱笆小道曲曲弯弯通向一座古朴的村落,这片世外之地就是坝美村了。

坝美的美

特殊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坝美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至今,这里还保存着自给自足的遗风。在村里,村民建房的砖瓦全是就地取材自己烧制的,只有钢筋、水泥才从外面购买。坝美人至今还没有用上电。1996年,在八达乡派出所工作的黄彬退休回到家乡后,投入5000多元资金,安装了小水轮发电机,并买回一台电视机,坝美人这才看上了电视。黄彬家的小院,成了坝美人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从电视里,青年们看到了山外世界的精彩,萌生了闯荡外部世界的念头。黄彬的一个孙子就走出大山,到广东等地打工。经过媒体的报道,坝美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到这里旅游、探险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坝美声名在外源于其恍若《桃花源记》中的描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进入坝美村需要乘船经过幽深的水洞,出得洞来恍若进入另一个空间,屋舍、良田、水车、溪流,没有水泥公路,没有汽车来去,里面的一切与外界硬生生隔绝开来,一如心中的桃花源。

2月底,坝美正是桃花盛开、油菜花摇摆的时候。如果沿着从水洞延伸出来的入村小路前行,就会看见一侧是农田,一侧是辟做旅社、客栈的农家。游客以为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壮族村子里会看到很多传统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走近了才会发觉所有的村舍已经都是砖瓦结构的新房子,应该是为了顺应游客对民族村寨的想象,路边的房子都在砖石结构外面包裹了一层杉木板材,远看着像是通体木质的阁楼。据当地人讲,这里原本是有吊脚楼的,不过渐渐的全部被拆除了。这里以前的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猪喂鸡。被见识过外面世界的村民们认为住着不舒适也不体面,追求更好的生活本无可厚非,但千百年来的传统遗失掉了殊为可惜。

沿着村中的小路会一直走到一个小广场,那里便是村寨的中心,一棵参天的千年古榕树在广场一角,几乎已成了坝美的标志。树干需要四五人才能合抱,裸露的树根盘曲,枝节交错。很多妇女、老人坐在树根上闲聊、做活计,榕树下的悠闲很是让人心向往。

沿着客栈前的小路行不多远就是码头,这一段的行船主要是观赏河两岸的风光。河边遍植水柳,不若垂柳枝的柔软飘逸,水柳的枝叶昂扬向上生长着,树干形态各异,宛若天然形成的根雕。河水呈现出一片翡翠绿的颜色,并不清澈见底,却又晶莹剔透。十几分钟的船程后转乘马车去往下一个码头。两个码头间的距离并不算远,有时间了悠闲的走过去,边走边拍照也会是不错的感受。最后的这一程船通往“汤那洞”,里面设置了五彩的灯光,算是溶洞观赏的景点,也是坝美村的出口。溶洞里人为的灯光红红绿绿,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反倒是村庄入口处的桃源洞漆黑一片更让人遐想。

在汤那洞上面还有一个唤作“狮子洞”的溶洞,尚未开发,处在很原生态的状态。洞里面没有水,洞口有犬牙交错的石笋向下生长,有如狮子张着大口,狮子洞也是由此而得名。一入洞便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空旷大厅,里面石笋、石柱、石花形态各异。从洞口向下走,阳光逐渐被阻隔在洞外,里面变得漆黑起来,只能借助昏黄的手电光才能看到保存完好、雪白的钟乳石。据说坝美村里还有大量未开发的喀斯特溶洞。周围的群山山体很多都是中空的,遍布溶洞。坝美村的先人们最早来到这片世外桃源就是住在溶洞里,可以防风避雨,也能躲避野兽的侵袭。

在坝美游玩一定要完全地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当中,才能领略这种桃花源地区的生活的美好。当地人一般吃完饭后会抱着水盆去河边洗衣服。穿村而过的驮娘江河水清澈,四季流淌,坝美村的人们洗菜洗衣洗澡都是在这里。坝美村有147户人家,700多人,不算多的人口没有给环境造成太多的负累,每天洗菜、洗衣,河水依旧清澈。

坝美村里还有个叫做“猴爬崖”的地方,数百米的悬崖寸草不生,常常有成群的猴子在此出没。猴群经常会到庄稼地里偷吃,一有风吹草动,猴王一声呼哨,全体飞檐走壁撤退,但遇到女人和小孩却是不怕的,照旧悠哉地偷食。

知识链接

浙江武义郭洞村

郭洞村约5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巷深、屋老、潭静、谷幽、峰奇、岩险,融山水、古树林、古桥亭、古寺院、古城墙等景观于一体,静雅宜人。故古人有诗赞曰:“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秀映南山。”

郭洞村位于距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间,郭洞人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其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子争道宝图《内经图》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故名郭洞。郭洞分郭上、郭下两个行政村,村周双溪汇注,环抱而流,从背面平地出去,远处又有青山相拥,恰应“狮象把门”之说,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水口城门上的太极图,形象地反映了此地风水奇观。

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何氏祠堂,在郭洞20多幢明清古建筑中最为出色,是郭洞家族文化的缩影。建于明天启崇祯年间的新屋里是古民居的代表,三进共30间,8个窗子的木雕图案各不相同。正房窗雕百鸟绕庭和百鸟朝凤,以寓鸟成仙为凤;西厢房雕喜鹊和百兽,配以产仔多的鱼虾,寄托子孙兴旺的愿望。东厢房窗子雕双狮耍球、鲤鱼跳龙门、松鼠等表示依山水而居。围墙砖雕精美,图案丰富,有山水、人物故事、古钱币等。砌块组合精密,可以说现今不及。水口是郭洞的灵魂所在,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溪水汇聚之处,其实是拒外敌于村口的关卡。初建于元朝的回龙桥即石虹桥就坐落在这里,桥栏板上“石虹三驾”四字清晰可见,为单孔半圆拱桥。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村民再建被水冲垮的回龙桥,并在1754年复建四柱石亭——攀桂亭于桥上,使桥更坚固秀丽。亭西悬有写着“义乡”二字的匾额,这是清成丰八年县令宋兰亭赠给英勇剿寇为民除害的郭洞村民的。十里外的石苍岭、北山上的塔和这座回龙桥几乎成一条直线,可见古人看风水造形势的一番苦心。站在桥上歇息观景,置身于诗情画意的山水风光之中,人也心旷神怡起来。

除上述景点外,郭洞村值得一游的地方还有很多,节孝牌坊、文昌阁、凤池书院、海麟院、宝泉岩、鳖峰塔、古巷道、古水碓等都会为你的古村之旅增添无穷的收获和乐趣。

第二节 明清古村落——安徽泾县查济村

查济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厚岸乡,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查济村原有108座桥梁、108座祠堂、108座庙宇。现尚有古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第五章原汁原味的桃源古村落元代建造的德公厅屋,位于村中水郎巷,三层门楼,厅内前檐较低,檐柱楠木质,粗矮浑圆,柱础为覆盘式,无雕琢。明代建造的涌清堂、进士门,雕刻细腻,结构精致。查济村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

查济的明清遗风

在黄山山脉北部的群山之中,在太平湖北岸,深藏着一个令人称奇的古村落——查济。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它破败的沧桑之美,能让人看见中国乡村时代辉煌的历史。查济是泾县一个具有明清风格的古村落,位于泾县、太平、青阳三县交界处,在泾县县城的西南60公里处。从泾县延322省道向西行驶40公里,在包含乡右转行驶12公里,就到了查济。一座座小桥,潺潺的流水,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庄严肃穆的祠堂,巍巍耸立的宝塔,飘逸的凉亭,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古树,闲散安逸的村民,一座散发着古朴典雅气息的古村落,以其独特的魅力,一下子攫住了人的心灵。

查济以前一直处于与世隔绝状态,如今,很多人慕名来到这里,享受这里的生活,体会古老的民风,甚至会有外国人选择到这里举行婚礼。

到了查济,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桃花源。的确,查济的幽静、与世隔绝的环境,深深攫住了许多人的心。“青山横西郭,泉水绕查村。匆匆金陵客,淳朴山乡人。白云游子意,落日故国情。挥手自兹去,复蹈车马尘。”这首由著名画家陈丹青写的旧体诗,契合查济的独特神貌,更表达了当代人的独特心境。

第五章 原汁原味的桃源古村落 - 图2古村牌坊

古色古香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群就坐落在流水潺潺的查济河两岸,绵延5千米,现存有明代建筑80处、清代建筑109处。几乎所有的明清建筑都是雕粱画栋,翘角飞檐。其中德公厅屋、诵清堂、爱日堂等建筑更是高大宏伟,结构精致。最突出的是德公厅屋,四柱三层牌坊式门楼,五朵斗拱屋面,略带翘角分三层覆盖门楼,古朴典雅,雄浑大方。建筑背面以镂雕手法雕出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鲤鱼跃龙门、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技法娴熟,画面精美。古雕、砖雕、木雕在查济随处可见,门窗扇格的木雕、厅堂柱础的石雕、门楼门汇的砖雕,均繁刻精镂,玲珑剔透,画面各异,无论花鸟、禽兽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房屋结构为多进式,有三进,有四进,进间有“四水到堂”式的天井,沿天井二楼廊廓置有“美人靠”。条石砌就墙基,柱基为圆形雕石,墙体青砖,屋上黑瓦。传统的双披屋顶半掩半露,躲在重重叠叠的山墙后面。高出屋顶的山墙既可阻止火势蔓延,又兼具防盗作用。山墙造型丰富,有云形、弓状、阶梯式等,墙头呈翘首向天的马头状。

这些古代民居的外形全是青砖黑瓦,古朴典雅,并非是古代查济人没有财力或不具审美意识。明清时期,查济人许多都在外经商,不乏富商巨贾。另外查济文风极盛,查济村周围有四门三塔:钟秀门、平岭门、石门、巴山门,如松塔、青山塔、巴山塔,古朴庄严。这三座塔就是查姓家族为振兴查济文风,于清嘉庆年间出资兴建的。查济人查秉钧、查春如更是清代书画名家。那么,查济人为什么不把住宅装潢得富丽堂皇呢?原来中国封建社会对色彩的使用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区分。平民百姓,纵使有万贯家私,也绝不允许在住宅上使用各种金碧辉煌的彩画与装饰。即然住宅只允许用统一的青砖黑瓦,聪明的查济人便在布局上大作文章,“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民居的分布格局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景、对景等手法,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的格局。房屋间有街巷相通,岑河、许河、石河三水归一的查济河逶迤穿村而流,石渠绕每家每户而过。查济河因落差较大,清澈的河水呈阶梯状递次下流,沿河错落有致地建有多道拱石桥、板石桥、洞石桥,将两岸民居相连在一起。饱经沧桑的石桥,藤萝缠绕,远望犹如碧玉横架水上,与两岸青砖黑瓦遥相呼应。据说,查济村原有108座桥、108座庙、108座祠堂。时至今日,查济村虽历经百年风雨治桑,不复有往日风采,却仍存有红搂、天申、灵芝等15座桥和10余座祠堂、庙宇,从其中规模较大的宝公祠、洪公柯、二甲祠中的镏金飞檐、雕粱画栋中,不难想见查济村的昔日风貌。三水村中流,三塔拱四门,石桥跨河溪,两岸古建群。悠远独特的建筑文化,钟灵毓秀的山水意境,蕴育了昔日的查济人民。站在这座明清古建筑群面前,人们不由地激发出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更由衷地赞叹祖先创建这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勤劳与智慧。

与桃花潭有个约会

查济村庄面积20余平方千米,始建于隋初,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废毁于晚清及近代,至今已有1380余年的历史。查济古称查村,解放后,建乡分村,老查村分为查村、济阳、富春三村,许溪以南为济阳村、以北为查村,前邻石溪的为富春村。因过去村中皆为查姓,查姓郡望为济阳世家,后溪上有富春桥,三村以此命名。现三村已经合并,取两村首字为村名——查济。

查济离桃花潭不足20千米。唐代大诗人李白受查济人查师模(官至中书郎、校书郎)之邀,来到查济的石门碧山游历栖息,一连数日流连忘返。查师模携茶带酒来款待他,他才如梦方醒,随即挥毫写下了“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千古佳句。

自唐宋以来,查氏族人就开始建立了一系列的家规、家训及家理。明嘉靖年间,对此又进行了整理,共确立家规10条、家训14条和家理5条。事实上,这些家规、家训和家理就是查济的法律,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以孝道和祖先崇拜为中心。在查济,除了居住的民居之外,现存的遗迹主要是祠堂和牌坊,它们都深深地打上了氏族时代彰显孝道和祖先崇拜的烙印。

在历史上,中国老百姓最根本的信仰是对于祖先神灵力量的信仰。一个村落,一个家族,必然有它的祠堂,一般一个村落只有一个祠堂,但在查济,祠堂众多,因为该地查姓人群数量非常庞大,据说在极盛的明末清初号称有10万之众,查姓族人从1300余年前开始繁衍生息,支系丛生,一旦某一支系发达了,如中举、进士及第、做官、封诰、发财等,其后人就会建祠堂以光宗耀祖、鞭策后人。

宋末元初的查济人查郁因其人缘好,人口与财产均异常发达,开基立业,大建宗祠、修宗谱,规模宏远。后其曾孙查桂申更为发达,生六子(恩源、图源、宝源、洪源、珍源、栗源),个个发迹。他们的后辈就在明宣德年间各建大祠堂1座,每座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气势恢宏,豪放粗犷;有的淡雅而富有诗意,精雕细琢;有的见砖不见木;有的见木不见砖。到明末清初时,查济人的仕途生涯进入了鼎盛时期,一门六进士、三门进士、兄弟进士、文武进士、文武举人一波接着一波,翰林、京官、封疆大员、知府、知州、知县等代有辈出。据统计,明清两朝,查济七品以上的官员就达129人。他们发迹后,首先要做的便是衣锦还乡。在一个以宗族制为基础的古代社会里,再也没有比建祠立堂更好的方式更能光宗耀祖了。据说在鼎盛时全村共有祠堂108座,暗合了《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英雄之数。现在尚存的只有二甲祠、宝公祠、洪公祠等几座了,而且目前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都面临着坍塌的危险,亟待修缮。

据族谱记载,查姓的老祖先原来姓姬,名叫姬延,在周朝的时候,封于山东济阳查地,到了那里就由姬姓改为查姓了。查姓人氏从其发源地山东,辗转繁衍到安徽,然后又由安徽向江苏发展,并且以江苏泰县为中心逐渐向浙江、江西、云南、广东、福建等地搬迁。到清朝康熙年间,查姓人氏开始从福建迁入台湾安家落户。从家谱上可知,查济村这支查姓人氏,是唐朝时候从山东迁过来的,其始祖是唐朝时兼任宣州、池州两州刺史的查文熙。他也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查姓名人,此后,历代查姓名人辈出。

知识链接

奇葩三雕,交相辉映

在查济,素有“奇葩三雕,交相辉映”之说,三雕就是用在建筑上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在查济的民居、祠堂、牌坊、桥梁、墓室等建筑上,处处散落着三雕的身影,或优雅,或雄浑,或繁复,姿态各异,美轮美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生活物件的讲究,建造时的敬业精神,以及对于美的不懈追求。

第三节 优雅之气的楠溪江——浙江永嘉古村落

在耕读文化的和风细雨中蕴育出来的楠溪江古村落,抱守着独特的优雅之气,在青山和田野的怀抱中令人心醉,几百年的时光仍旧无法冲刷掉它卓尔不群的魅力。在这里,人们会感到自己离纯朴的大自然是如此之近。

岩头、苍坡、枫林,三个古村的地理位置很近,距永嘉县城30公里千米左右,村落的建筑风格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更吸引人的是它们各自的、细微的独到个性:华美的丽水街如一条金簪,把岩头村装点成一个风情万种的花旦;以文房四宝布局的苍坡村堪比一位俊朗儒雅的小生;而质朴天然的枫林村则是不施粉黛的青衣。

珠环翠绕的岩头村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围绕画楼”,在楠溪江200多座古村落里,岩头古村是惟一一座以整套水利设施来规划布局的村寨。

岩头村占地18.5公顷,初建于元代延祐年间(1314—1320年),竣工于明代初年。一条两米多宽的水渠环绕全村,从村北引溪水进入西北角形成上花园,然后分成前浚、后浚。前浚向后形成下花园,并分支流经过大半个村子后注入丽水湖。后浚顺村子西部的浚水街南下,在水亭祠西南角汇合从西而来的水渠,注入塔湖庙前的湖里。这个庞大的水利工程是由元代的日新公开始,一直到明代的桂林公扩大并且完成的。清澈的溪水弯弯曲曲地流经农舍的门前屋后,滋润着全村人的生活,同时也是天然的消防设施。

正如一位乡土建筑专家的点评所言,楠溪江的古村落建筑,没有皖南民居的精巧,没有晋中大院的豪华,也没有闽西土楼的壮观,但它们融合了南溪江姑娘的清纯灵秀、农民的朴实坦诚和文人雅士的儒雅散淡,构成了和谐宁静的乡土建筑风格。”在楠溪江古村落里,几乎看不到其他地方常见的内向院落式房屋,那些院落式的个体房屋被连续的高墙吞没,失去了独立性,生活场景大多被封闭在院落里。岩头古村的房屋都是用辔石原木建造的,像小型的版画一样古朴简洁。大多数房屋是开敞式的,四面开门开窗,在屋子里和廊前,抬头就可以看见远处的青山和田野。房屋之间的间隔让每栋房子保持了独立的形体和品格,村落也因此显得更为疏朗。整个村子的水系、街巷有条有理,多层级的各种公共建筑物和活动中心分布在各处。

第五章 原汁原味的桃源古村落 - 图3岩头村

虽说岩头村是楠溪江中游最大的村落,而且有着由元代到明代兴建完成的楠溪江中游最大、最成功的水利工程,但让它真正出了名的,还是村口的丽水街。

丽水街长300米是一条沿水而建的弧形廊棚式长堤,原先是明嘉靖年间金氏桂林公建设岩头村水利工程时筑成的一段兼作拦水坝的寨墙,因湖中种植荷花,所以也被当地人称为荷堤。当时地方宗族规定堤上只许种树与建亭,不准筑屋经商。到了清代,这条长堤成了担盐客的必经之路,久而久之,到清末终于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

丽水街街面是两米多宽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一边是鳞次栉比的店铺,都是两层楼的建筑,每间店阔3米,进深10米。路的上方是从店铺延伸出来的廊檐,廊檐的外侧设有美人靠,方便游人在此休息与观景。堤外的人工湖就是丽水湖,丽水湖北起献义门,南到丽水桥,西接苇塘,东为长堤。丽水湖与长堤南端呈弧形,微微向西南弯曲。丽水湖的美丽自古有名,“岩头十八胜景”中正是因为此处“萍水碧漾观鱼栏,柳浪翠泛闻莺廊”的美景位列其中。

长廊的最南端是凌驾于丽水湖之上的丽水桥,建造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是用48根条石砌筑的石梁桥,意指岩头村在明朝时为仙居乡第48都。桥面分3节,每节分别由12根条石并排铺筑。桥两端的码墩与中间的两个桥墩全由条石竖立而成,中间高,两端低,略呈弧形,“丽桥观荷”是“金山十景”之一。过丽水桥,左边隔渠是夹在进宦湖和镇南湖之间的琴屿半岛,花木扶疏的琴屿西南端是塔湖庙和庙前的戏台。听说每年正月十四日起都举行庙会,历时7天,异常热闹。

庙阁轩塔上的楹联十分有名,简朴隽永的诗句洋溢着乡土文士们的情操智慧以及散淡潇洒的人生态度。在丽水桥北侧的华亭上有一副楹联:“五月秋先到,一年春不归”,写出了此处终年凉风习习、游人如织的盛况。在丽水桥东南的接官亭内有一副楹联写道:“情理三巡酒,理情酒三巡”,因为这里是调节民间纠纷的场所,楹联意在息事宁人,劝人和睦相处。古村就这样处处蕴含着对生活的通达理解和诠释。

诗文相伴的苍坡村

在中国的古村落中可能没有比苍坡更加文质彬彬的村落了。“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耕读文化是楠溪江古村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耕读生活早期作为文人的一种理想,源于儒家“退则独善其身”和道家“复归返自然”的人格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很高的道德价值,意味着高尚、超脱,是古代知识阶层陶情冶性的寄托。特别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崇尚自然、追求虚静、逃避现实和向往一种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活方面,带有更浓厚的浪漫色彩。晋、宋两次人口北南大迁移使不少文化水平很高的仕宦迁居楠溪江流域,他们更期望后代儿孙能够继续“读书入仕,光宗耀祖”。“读可荣身,耕可致富”成为他们的宗族传统,世代相袭。因此,他们在村落规划与建筑中极力追求文人所崇尚的恬静淡雅的品位、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质无华的气质。苍坡就是其中一个最杰出的例子。

苍坡离岩头不远,远远就能望见牌楼式样的苍坡溪门,也就是村子的大门。门前的人一般都很多,除了往来穿梭的游客,就是土生土长的村民们,大多是老人。

苍坡溪门可是大有讲究的。首先是由三条石砌成的台阶,叫三试阶,取意县(府、院)试、乡试、会试,分别为考秀才、举人、进士,这三试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读书人为官的必由之路。可惜现在因为铺水泥路,三试阶被遮盖了。紧接三试阶的是长20米左右的进士坦,然后跨上七级石砌台阶。据苍坡宗谱记载,第十一世祖李仲因居官清廉、政绩昭著而受皇帝器重,官位连升七级,村人为纪念此事,特地修建了这七级石阶。七级台阶过处,地面上有用石头拼成的宋代一品大员的乌纱帽图形,官帽的上方就是溪门的牌坊了。牌坊始建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全由木料构筑而成,以大斗、小斗、托梁、挑檐建造,六层斗拱没有用一枚钉子,屋顶为重檐悬山式结构,显得端庄古朴。

据说李氏祖先是在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为躲避闽中的战乱,从福建长溪迁居到永嘉灵山的。他先是被当地周家招为女婿,后来东迁约1千米,也就是现在苍坡所在的位置上自建住宅,逐渐繁衍成为一个村落。现存的苍坡村是南宋国师李时日设计的,他依五行风水说在东方挖了两口池塘,四周开渠引溪水环绕村庄,以水克火。虽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苍坡村仍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

传统的“耕读思想”在苍坡村的规划和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最明显的莫过于文房四宝的设计了。李时日在设计村落的布局时设街为笔,正对着村外的笔架山;街边挖有方形的池塘,也就是“砚”;池塘边有巨型石条,是为墨碇;鹅卵石砌筑而成的正方形的村寨就是一张铺展开来的纸。

第五章 原汁原味的桃源古村落 - 图4苍坡村

过溪门往右,在苍翠枝叶掩映下的就是仁济庙。仁济庙面阔5间,三面环水。说是一个庙,其实环境却如园林一般精致清幽。有意思的是,庙中供奉的不是菩萨,也不是本族始祖,而是一个叫作周处的人。据《世说新语》载,传说周处在年轻时横行乡里,为乡邻们切齿痛恨。后来他改邪归正,为乡里除害,最后战死沙场,成为历代人们教育青年浪子回头的楷模。从庙旁的偏门出去,就是李氏大宗祠。按古代的建筑风俗习惯,祠堂不近庙堂,但是苍坡是个例外。这里是苍坡、方巷两地(苍坡曾有李氏兄弟,在离苍坡不远的地方另建村庄,名为方巷村)宗族聚会、重大族事庆典的地方,凡参加三试“金榜题名”的族人均要披红戴花到此祭拜列祖列宗。在李氏宗祠的牌匾上“氏”字一旁多了一点,据说这不是笔误,是因为村中还有几个外姓的人家,这一点表示接纳相容外姓人的意思。

在仁济庙的旁边有一座造型别致的小亭子,名叫望兄亭,初建于1128年。站在亭子里往村外的东南方向看,就是苍坡的“同胞村”方巷村了。那里的村头也有一座造型一模一样的亭子,名叫送弟阁。两个亭子隔着阡陌纵横的田野遥遥相望。

传说苍坡李氏第七世祖李秋山和他弟弟李嘉木分家后,兄长迁居对岸的方巷村。兄弟两个感情很好,分家后仍频繁往来,每每促膝长谈到深夜。后来,兄弟俩商定在苍坡村和方巷村各建一座亭阁,分手后,直到对方亭内升起灯笼表示已平安到家,兄弟两个才分别回家安歇。望兄亭十分精致,特别是披檐,曲形的弧度放足,檐角飞翘,十分轻柔。两处亭阁四面开敞,八面来风,遥遥相对,情谊绵绵。据说曾经有台湾同胞特地来看这座亭子,一见之下,不禁两泪涟涟,真可谓“双亭隔水频相望,两地同源本弟兄”。

关于这样兄弟友爱的故事在苍坡村中还有很多。例如离望兄亭不远的水月堂也是一座这样的建筑。不同的是水月堂是李氏第八世祖李霞溪为追悼他那抗敌阵亡的兄弟李锦溪而建的。水月堂四面环水,环境清幽雅致,只有一座长两米的小石板桥连接西岸。整个建筑横向三开间,正面有一个小院子,里面有水池和猴山,还有镂空的围墙。镂空围墙起到了“漏景”的作用,据说游客在院子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景象,而外面的人却一无所知。

漫步“笔街”,两边的民宅建筑大多有着雕刻精美的院门,砖雕墙缝中长满了枯草。这些民居大多为宋式木建筑,有的是一进二轩,有的是二进三进四合院,中间院落宽敞,晒着谷物和成捆的柴草。民宅外面的巷道和院墙,都用青一色的鹅卵石垒成,在粗糙之中见整齐,在天然之中凸显前人的机巧和智慧。

繁华褪尽的枫林村

枫林村并非是因有枫树而得名,在枫林村并没有枫树。在去过枫林之前,所有人都会以为这里应该遍植枫树,然而到了古村后才很失望地发现,这里竟然找不到一棵枫树。据说古时候村子南面的山坡上全部是丹枫,秋风乍起时,满山遍野一片火红。然而枫林是个军事要冲,数度遭兵戈洗劫,山上的枫树自然也难幸免。晚清监察御史、枫林人徐定超曾写过一首诗:“家住枫林罕见枫,晚秋闲步夕阳中;此间好景无人识,乌桕经霜满树红。”战火过后,村民们在重建家园时选择种乌桕树代替原先的枫树,因为乌桕既是观赏树,又是经济树。所以,现在枫林村能够看见的基本上都是乌桕树了。惟一能够引起人们对往昔联想的,就只剩“枫林”这个村名了。

枫林村在唐朝时就是永嘉北部山区的木材交易市场,杂居着木姓、柯姓等数十姓人家。枫林村最早规划建设于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当时徐氏八世祖徐公仪入赘柯姓人家,不久柯家遭遇火灾,家道逐渐衰落,最后只剩下一户人家。但是徐家靠着勤俭持家,广积产业,又逐渐繁衍发展成为一个大家族。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因人口繁衍,规模扩大,又对村子进行了重新规划,至清已有炊烟千余户,丁壮数千人。

枫林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古时有瑶亭御风、芳潭钓月、草堂晚霞、板桥夜月、湖西归雁、象岩野渡、东岸渔舟、沙堤红叶、东岭松涛等十景。枫林村布局呈“新月带星”状,民居根据自然地形,呈新月状而建。在村落北侧,金钩形的狮溪在村东头被引入“魁星塘”后,分三条平行水圳由东而贯穿全村。街道有三条,均为东西走向;巷道有十条,均为南北走向。一条鹅卵石砌成的城墙绕住宅一周,设12处城墙门为出入口,形成一个宗族自然村落。村内有水塘7处,分布在村中和村南的两条水圳上。浦亭街坎下有7眼小水塘,成“一”字形排列。村落内古井、池塘多达60处,是为“星”。

走在枫林村的老街上,随处可见历史沧桑的印记。在学前巷8号的宅门前,并排挂着两块蓝色的门牌号,一块新的是现在的号码,另一块旧的是繁体字,那是民国时期的遗物。门楣上方黯淡的红色大字写着“劳动光荣”,想来应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宅门对面隔着巷子是一块破旧的照壁,现在被辟为“村务公开栏”。村里保存着数量可观的明清及民国建筑,占现有民居建筑总面积的一半。建筑种类有民居、宗祠、殿宇、亭、古桥、古井等,单体建筑平面有一字形、H形、口字型、日字型等样式,这些建筑群在2000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第五章 原汁原味的桃源古村落 - 图5枫林村

圣旨门这是一座旌表性的牌楼,三开间两层阁楼式,歇山顶,下有腰檐,造型精致古朴。匾额上的“圣旨”两字由蛟龙盘绕,门楣上金书“旌表徐尹沛尚义之门”九个大字,是明宪宗为嘉许旌表徐尹沛兄弟友爱而赐建的。徐尹沛是明朝人,母亲死后,他和妻子对父亲照顾周到,还鼓励父亲续弦。父亲去世后,他又悉心照顾继母及其所生育的弟弟,直到弟弟分家自立。徐父去世后留下一缸银子,徐尹沛与弟弟相互谦让。后来乐清发生虫灾,两兄弟干脆把银子捐出赈灾。知县被他们的义举所感动,上奏朝廷,宪宗皇帝于是赐匾额予以表彰。牌楼建成后,文官到此落轿,武官到此下马,以示敬意。可惜20世纪70年代这座纪念性的建筑遭到破坏,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按照原来的样式复建的。

在圣旨门街100号,就是徐定超的故居,被称为勉善堂。徐定超(1845—1918年)是浙南近代政治家、医学家和教育家,清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进士、京畿道掌印监察御史。徐定超博学多才,文笔娴熟,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人称永嘉先生。在楠溪江耕读文化向红色文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徐定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追求民主和科学、务实行政、热爱家乡的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

徐定超故居由于年久失修,破损得比较严重,当年的雕梁画栋已积满了尘土。有一些老人聚在院子里悠闲度日,他们说,徐家的后人现在已经不住在这里了,留在这里的住户对这座故居的历史所知甚少。

“乌衣巷”的花坦村

花坦村是花坦乡乡政府所在地。这里群山环抱,一条清澈的溪流绕村而过,风光秀丽。现在村内尚存有宋、明、清代的民居、祠庙、牌楼、亭阁等古建筑50余处,1997年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花坦村始建于五代时期,其始祖朱兴(950—1038年),字诚之,进士出身,福建闽县人,五代时官任永嘉尉。离任后,他因老家福建兵乱返乡不得,即选中风光秀美的花坦筑屋定居,子孙繁衍至今已逾30余世。村里曾出过17名进士、8名举人,明朝初年担任京官或地方官的有7人,故素有楠水“乌衣巷”之称。

花坦村的古民居依山而筑,布局参差错落有致,其中最有名的是花二村的“四面屋”。它的建筑由前后厢廊和厅堂组成,占地达1600平方米。房屋用穿斗式梁架,间以竹编骨架隔断,外抹泥灰。这种方式即是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的“编竹造”。屋面为悬山式,铺蝴蝶小青瓦,举折平缓,出檐深远,造型简洁古朴。“四面屋”现仍住着6户朱姓人家。天井中有一口直径约80厘米的石盆,房主说它是宋代之物,现仍用来洗衣物。

花坦村有4座古宗祠,其中以乌府祠堂为最大。“乌府”又称敦睦祠,建于明正统(1436—1449年)年间,系二进二廊合院,占地600平方米。前厅面阔9间,进深2间,科式梁架,斗拱密叠,悬山式屋面。屋面明间高于次间,次间高于梢间,成三重檐。祠院中原有一座木质戏台,但已于几十年前塌毁。现在,花坦村的老人活动中心就设在“乌府”内。

牌楼是花坦村古建筑的又一珍品,现存两座均建于明代。那座称作“宪台”的牌楼气度轩昂,颇有特色。它的平面呈长方形,六柱3楼,高5.95米,宽6.28米,进深5.05米。梁架结构为抬梁式,用砖砌成清水花屋脊,两端饰龙吻兽。据当地人说,“宪台”牌楼原是一座大祠庙的一部分。祠庙于1989年被拆除,建成了乡中心小学,使得“宪台”失去了依托,观赏性大减。

花坦村还有多处古亭,皆别具一格。古亭多为方形,有4柱、8柱或16柱之别,外设靠栏。屋面有单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双坡悬山顶等多种。在诸多古亭中,以居村中心三条路汇口处的三官亭为最大。它设4内柱、16檐柱,有斗拱、藻井。藻井上绘有彩画,色泽艳丽。亭内还设有神龛。

花坦建村规划严谨,科学合理。它背靠青山,该山脉自西至东,海拔逐渐升高,最高处为永嘉县第六高峰——尼尖峰,海拔681米。该段山峰中下部地势平缓,适宜开辟田地种植作物;上部有悬崖峭壁,坡陡林密,水源涵养丰富。花坦村前临珍溪,溪面宽150米,溪滩为洁白的鹅卵石铺地,溪水流动平缓,清澈见底,游鱼碎石,历历在目。村前自东向西建有围墙,全部为原石砌成。围墙座基约1.5米,高约2.8米,全长约1500米。东西两头及中间共建有门洞4个,当地人称石门洞。石门洞高约4米,宽3.8米,外形呈立体四方形结构,中间为椭圆型门洞。洞内原建有木门,战争时期或者黄昏时候木门关闭。村东西建有10米大道1条,2米小道1条;村南北建有3米小道4条,2米小道3条。大小道路纵横交叉,沿10米大道呈树枝状扩散分别。古时民居全部沿大道内侧沿街沿路布局,沿着大道建有该村最重要的宗祠、牌坊、府第等建筑。

第四节 千碉之国——四川甘孜丹巴古村

丹巴古村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横断山中的千碉之国。在大、小金川和大渡河畔,在高山峻岭中,在宽阔的山坡上,一座座建筑独特、四角向上的藏屋连成一个村寨,深藏在竞放的桃花和梨花丛中,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座豪宅别墅,庄严而华丽。

最美古村落

在丹巴境内,深藏着众多造形美观、风貌古朴、鲜为人知的古村落。数千年来,这些古村落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尤以甲居、小巴旺、布科、邛山、梭坡、蒲角顶等地最为集中和突出。

在当地,人们都将其居住的村落称为寨子。这些寨子一般都修建在向阳的坡梁上较为平坦的地方,寨子由几十户甚至上百户人家组成。一幢一幢外形美观、风格统一的寨房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绿树掩映之中,与周围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构成一幅幅田园牧歌式的优美的乡村画卷。

第五章 原汁原味的桃源古村落 - 图6丹巴县甲居藏寨

这些寨房民居均为石木结构,以(角楼)家碉为脊修筑成3~5层的碉楼式建筑。底屋均为家畜圈,其上依次为锅庄室、储藏室、居室、经堂及角楼,其中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天大阳台。房体的外墙多以白色、褐色与黑色圈涂成条纹,并绘以日、月、星辰和宗教图案,显示出美丽而整洁的外观。房外所立的经幡以及房顶随风飘动的嘛呢旗,更为这些古村落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在位于大金川河畔的甲居藏寨里,有200多栋外形美观、格调统一的嘉绒藏族传统建筑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里,与周围的高山、林海、流溪、田野、古碉楼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完美画卷。每当游客们到达这里时,就会有热情的藏民上前接待,带他们登上自家的房顶,这时整个村寨就会尽收眼底。山上云雾缭绕,远处的炊烟袅袅,如入仙境,游客们可以在房顶上换着不同的角度,拍下美不胜收的靓丽风景。热情好客的藏族房东更会捧出酥油茶请贵客们喝。

古碉楼是嘉绒藏族建筑的杰作,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碉的建筑年代为唐代至清代,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技艺高超,具有极高的美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文化学价值。碉楼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尤以梭坡和中路两乡境内的碉楼群最为稠密壮观。古碉保存完整,并与村寨民居相互融合。碉楼外形美观,碉基牢实,一般为四角、六角,甚至十三角的高方柱状体,用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千百年来,古碉经受了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偏而不倒,有的弯曲为弓,自成一道风景。碉楼的功能很多,传说最初是用来伏魔的,后来碉楼却大多与战事密切相关。丹巴古村的高碉主要分为四种: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其中以家碉及寨碉居多。这些碉楼碉门矮小,门板厚实,碉内用木板隔层,有的高达十几二十层,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

凤凰子民的栖息地

丹巴古称“章谷”,藏语意思是“在岩石上的城镇”。丹巴向来推崇宗教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却未曾想到菩萨给予他们富饶的大地,却也让他们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磨难。2003年那场震惊世人、一夜毁灭一个村庄的泥石流至今让人唏嘘。如今丹巴民居仍散落各处河谷里、山腰上,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从脚下经过,高耸入天的石山身上留着道道泥石流卷席而下的痕迹。只要一场暴雨,便能使河水泛滥、泥石流奔腾而下,丹巴人却在一次次的灾难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丹巴农历的每年三月二十日春意盎然,桃红柳绿,是当地庙会最热闹的日子。这一天女人们的打扮是一年里最华丽的,年满13岁的女孩子则是第一次参加庙会,同时也要参加属于她们的成人礼。据说这些未婚的女孩子们两天前就被家人带到寺庙里的私家经堂进行换装打扮,首先要辫满一头的小辫子,将这几十根的小辫子缠到一根一尺二寸长的木棒上,与头部形成十字形的花样,并用金银线扎紧,前额佩戴各种珍贵的珠宝。这些未婚女子在今后每年的庙会上都要这样打扮,直到结婚。

丹巴不仅有5000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同时也完整地保留了嘉绒藏族的生活习俗。丹巴县城东北方的墨尔多神山是藏区四大神山之一,自古以来,人们便把墨尔多神山周围纵横千里之地居住的部族称为“嘉莫查瓦绒”。藏语中,“嘉莫”是指“女王”的意思,“查瓦绒”是“河谷”的意思,合起来表示“女王统治的河谷地区”,所以人们大胆地猜测这里所指的女王传说中那个古老的东女国。

2005年,国内数位史学、藏学专家通过在丹巴县中路乡克格依村的考察,结果一致认定:8世纪末,东女国王室发生内乱,男人篡夺了王权。女王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属下逃离到金川,并在金川人的帮助下恢复了王室。东女国因此在金川复兴,复兴的东女国曾辉煌一时,但很快便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据史籍记载,在南北朝至唐代,青藏高原上有两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权国家,西部的称西女国,东部的称东女国。藏学专家任新建在其所著的《西域黄金》一书中指出,东女国地域中心就在今四川丹巴一带。在《旧唐书》中还记载着东女国的服饰:“王服青毛凌裙,下领衫,上批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纹锦,饰之以金。”其记载与今天丹巴一带妇女装束相似,至今丹巴藏族妇女的服饰不管多么漂亮,多么变化多端,其色彩基调仍以黑色为主,据说这也是延续了东女国的宫廷习俗。在丹巴,男女恋爱所流传下来的习俗,如中路、梭坡乡的“顶毪衫”、革什扎乡的“抢头帕”、巴底乡的“爬墙子”等都是古老的东女国遗风。

第五章 原汁原味的桃源古村落 - 图7丹巴

11世纪时,居住在四川西部的拓拔氏北迁建立了西夏王国。拓拔氏是党项的一支,丹巴嘉绒藏族与党项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因此也可以说丹巴嘉绒藏族与西夏族有密切的血缘关系。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国后,西夏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妃嫔从甘肃逃亡至丹巴革什扎一带,将高贵的王族血液注入这了一方膏腴之地。

丹巴地区长期流传着“三千美女出丹巴”的说法,这的确不假,如今丹巴的美女们散布各处,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展示着丹巴独特的民族风情。

知识链接

丹巴选美

20世纪开始,丹巴便形成了选美的风俗,欲将美人谷的典故向外界推出,每次选美要选出金花一名、银花两名、石榴花三名,获奖的美人作为丹巴向外界宣传的代表。选美会是以表演嘉绒传统舞蹈锅庄舞的形式来完成的,丹巴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史书更有“夷谷每逢喜庆,辄跳歌庄”的记述。所谓锅庄,实际上与“锅”与“庄”均无关系,“锅庄”在藏语中就是“圈”的意思。表演时无乐器伴奏,场地一般选在锅庄房或院坝,男女双方各为一队,排成圆形,面向中央,围圈携手共舞,具节奏感的踏足声成为舞蹈的伴乐。领队的男头领应为德高望众、能歌善舞的长辈,随着舞蹈节奏的加快,气氛将由肃穆转而奔放,歌与舞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男女两队围绕中心反复旋转,这时的舞场变成了彩色漩涡,呈现吉祥如意的造型。长袖翻飞之处,女子与男儿那豪迈而粗犷的藏区性格一览无余。

第五节 喀纳斯湖畔的豪情——新疆布尔津图瓦村

喀纳斯图瓦村位于喀纳斯湖南岸2~3千米处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从新疆布尔津县前往喀纳斯湖旅游的必经之路,海拔1390米。

神秘的图瓦人故乡

在遥远的新疆布尔津县,阿尔泰山深处的喀纳斯湖区,生活着大约2000名图瓦人。图瓦人即是晚清《新疆图志》中所记载的“乌梁海”人,他们世代沿袭传统的生活方式。图瓦村夹在两山之间,不宽的山谷,刚好供80多户人家居住。由于山不高,山谷便显得开阔,村庄因而也显得安详。村庄的背后是山坡,山坡的顶端是雪峰。

在夕照中,图瓦村里那些带有尖顶的、颇具瑞士风格的小木屋反射出一丝丝温暖的金黄色光芒。小屋旁边的松树三三两两地散布着,全都高大笔直。村中还长有白桦树,一棵一棵散落在松树中间,因为枝干雪白,便很显眼,再加上蓬勃的树冠,似一把把大伞。在图瓦村的背后,就是中俄边境上的友谊峰,西伯利亚的风从友谊峰吹过来,随着地势降低,骤然变暖,便孕育出了这片浓密的森林。图瓦村是个长条状的村子,由于木头小屋方方正正,村庄看上去也显得有棱有角。村中的小路向村子四周的松林延伸,一进入松林便了无痕迹。放眼望去,四周的山脉像是一双大手,将这个村庄呵护在掌心。

房子后面的栅栏一般都很长,人们要去山上打柴了,便顺着房子后面的栅栏出去,晚上再顺着那条路回来。时间长了,每道栅栏旁便都有一条路,每家人都走自家栅栏下的那条路,绝不轻易走到别人家栅栏下。就连牛羊也认得自家的栅栏,早出晚归,走到村口了,就自觉散开,顺着自家的栅栏返回。

第五章 原汁原味的桃源古村落 - 图8古村小巷

感受图瓦的历史

喀纳斯图瓦村居民是自称蒙古族的图瓦人,图瓦亦称“土瓦”或“德瓦”“库门恰克”。图瓦人的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隋唐时称“都播”,元称“图巴”“秃巴思”“乌梁海种人”等。

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哈萨克语组相近,因此图瓦人均会讲哈萨克语,与现在的蒙古语不同,但现在图瓦人学校基本上是普及蒙古语。在生活习惯上,图瓦人除欢度蒙古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图瓦人信仰佛教,但萨满教对他们影响也较深。图瓦人的房屋皆用原木筑砌而成,下为方体,上为尖顶结构,游牧时仍住在蒙古包内。

喀纳斯图瓦村与喀纳斯湖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构成喀纳斯旅游区独具民族风情的人文景观。

知识链接

图瓦人与酒

图瓦人特别能喝酒。村里人喝酒,大都喝得平静从容。过节或遇到高兴的事了,他们便宰一只羊,买来一两箱酒,邀三五个好友,坐在家中开饮。这时候的礼节很多,主人倒满一碗,自己先喝了,然后给客人一一敬下去。一轮转毕,主人又喝一碗,再一圈敬下去。一般的汉族人勉强可以喝完第一碗,但第二碗是无论如何喝不下的。村里用来喝酒的碗很大,一斤酒一般只能倒三碗。酒量不大的人,喝第二碗酒后,便彻底醉倒了。但对图瓦人来说,这还只是热身,敬酒和斗酒还没开始呢!主人敬完三碗酒后,便将酒瓶递给客人中的一位朋友,让他敬一圈,接着再递给另一个人。一天下来,一箱子酒往往不够喝。主人吆喝一声,老婆或孩子便出去又搬来一箱。最后,所有的人都喝醉了,骑着马,由马自己走回去。家里人知道外出的人肯定喝醉,便亮着灯开着门等候,听见栅栏外有马的叫声,便知道喝酒的人回来了。

“一年之中,七个月冬天,五个月夏天。”这是图瓦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冬天,大雪将村庄与外界隔绝,酒成了生活中的依赖。有人曾做过统计,图瓦村人一年能喝45吨酒,按人口算,一个人一天平均喝两瓶半。时间长了,每家屋后的酒瓶子便砌成了一面墙,阳光一照,闪闪发光。

图瓦人的风情

每年的6月8日,是居住在喀纳斯的蒙古族图瓦人的敖包节。这时家家都在杀羊炖肉,酿制奶酒,清洁房间,各家的院子里都搭晾着洗干净的衣服,女主人还将节日的盛装取出,一派节日前的喜庆。

节日当天早上,人们会赶到离白哈巴村近5公里的敖包。“敖包”是蒙古语译音,也叫“鄂博”,是“堆子”的意思,意为用木、石、土垒成的堆。敖包用石头垒起,六棱形造型,会有图瓦人将印有经文的彩色经旗,绑在白桦树条上插在敖包六边。

第五章 原汁原味的桃源古村落 - 图9古村一角

不时会有图瓦人抱着石头走向敖包,将石头慢慢放入其中;不时还有人带来一个羊头,虔诚地放到敖包最外面一圈的大石头上。在离敖包10米外,图瓦人都是男子聚一堆,女子和孩子聚一堆,分别排列成10人左右一个小圈,将每家带来的布条、牛奶酒、羊肉、奶疙瘩等放到前排为喇嘛留的位置前面。过了11时,喇嘛来了,一身砖红的喇嘛服,严肃的表情,径直走到敖包旁边,念着经文,将手中象征吉祥的爬山松枝叶依次放到敖包指向六个方向的大石头上。

12时,敖包节正式开始。先是喇嘛念经,半小时后,到场的图瓦人全部起立,依次走过喇嘛面前,将经过喇嘛祝福的布条拿起,走到敖包前在白桦树上系上彩色布条。等人们都系好布条后,整个人群开始围着敖包转着圈,大声喊着“呼啦依,呼啦依(意为祝福)”声势浩大,非常壮观。游牧为生的图瓦人,用经旗、石头、布条表达自己祈祷生活吉祥、憧憬牛羊肥壮的愿望。热闹的绑布条活动结束后,喇嘛又开始念经,所有人手里都握着一节爬山松,随着喇嘛的声音,一遍遍举过头顶,大声喊着“呼啦依”,感谢赐予食物的天地之神。15分钟后,开始分发食物,大家席地而坐,不分男女都举着瓶子喝奶酒。不到20分钟,就有人醉了,站起来东倒西歪,倒下来还在到处寻找奶酒。

知识链接

新疆吐鲁番麻扎村

麻扎村这个神秘的古老村落,给人带来了无限的诱惑。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它的宁静,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这里的居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恬淡的生活气息俯拾即是。

“麻扎”是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圣地”、“圣徒墓”,主要指伊斯兰教显贵的陵墓。麻扎村坐落在火焰山南麓吐峪沟大峡谷南沟谷,西距中国地势最低、气候最炎热的新疆吐鲁番市约47千米,东距吐鲁番鄯善县城约46千米,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新疆保存最好、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村子掩映在白杨和桑树之中,一条不宽的河从北向南穿村而过。沿河两边,建有零散的维吾尔族民居。宏大的清真寺与杂乱的居室并立于沟谷,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

在麻扎古老的村落中,有新疆最古老的原生态葡萄园,“一棵葡萄三亩地”的“葡萄王”比比皆是。村中居民们继承了两千多年来用黄粘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一些建筑还遗留着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交相融合的印记,是国内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筑群,堪称“中国第一土庄”。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土房土房,土坯砌房,不用木材不用砖墙,冬暖夏凉干净舒爽。”整个村子都是土黄色,土黄的山、土黄的屋,有独立成房的,也有沿山势连成一片的,远远望去,似乎空无一人。家家户户由弯曲和深浅不一的小巷相连,即使从屋顶走也可达到串门的目的。古老民居的门窗都很古朴,但又蕴藏了深厚的文化。门框上刻有各种纹样的木雕门铛,有花卉形状、几何形状和果实形状。窗框窗格上的纹样也是多种多样,反映出房屋主人的职业、爱好或地位。

第六节 瑶族故地——广西桂林千家峒

大泊水瀑布风景区位于江永县城北11千米的千家峒瑶族乡,不仅在1998年被命名为广西省级风景各胜区,同时也是全世界瑶胞寻根访祖的圣地,称为瑶族古都千家峒。千家峒由上、中、下峒3个盆地组成,总面积达200平方千米。四周崇山峻岭,平均海拔千米以上,有8万亩原始次生林,仅有“穿岩”与外界相连。境内山幽、林深、洞奇、瀑美、泉温,瑶族风情浓厚。这里至今保存着“盘王庙”、“盘宅妹墓”、“平王庙”等瑶族历史文化古迹,流传着许多神奇动人的民间传说。鸟山、白鹅山、白鹅洞、双塘映月、马山、狗头岩、大泊水瀑布、金童放牧、天女散花、三峰霁雪、仙人桥等自然景观更是迷人,宛若仙境,被喻为瑶族的“桃花源”。

千家峒的过往

大泊水瀑布位于霸王祖村后,是一组瀑布群,一条山谷深达2000米,沿途有七级倾泄的姐妹瀑,一瀑一形,一瀑一潭,一瀑一景,段落分明,自成首尾。瀑布群的终端就是大泊水瀑布,此瀑布高100余米、宽30米,四季不涸,颇为壮观。瀑布下有一水潭,宽约100米。瀑布从上而下冲击水潭,浪花飞溅。瀑布两边各有一石台伸出,形如两个小平台,可供游人观赏。如若将瀑布与两边的石壁组合起来观赏,有如一只巨大的山鹰,展翅飞翔。

在瑶族的语言中,“峒”是群山环抱之中比较宽阔的平原,永州江永千家峒就是指生活着上千户人家的山间小平原。传说中的千家峒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四周被五岭中的都庞岭与萌渚岭环抱,仅有一个岩洞维系着与外界的沟通,这个岩洞指的就是千家峒入口处的穿岩。如今穿岩虽已被弃置不用,但它依然完好地存在着,依然坚强地见证着千家峒的沧桑变化、岁月轮回。

第五章 原汁原味的桃源古村落 - 图10千家峒

江永千家峒人文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古文献记载的峒口、四块大田、九股水源、枫木凹、白石岭以及造型奇特美观的鸟山、马山、石狗山等地形地貌特征就在江永千家峒内。元大德九年(1305年),瑶民为抗击官兵围剿,在峒口的石山上筑起的古石墙仍依稀可见,现已成为千家峒的历史见证和奇特的旅游景点。境内出土的古剑、古砖、火管、石碾、酒具以及最近发掘的湘南第一大古民窑遗址,更增添了千家峒的神秘之感。

千家峒北依都庞岭,地势险要,山深林密,红军长征时曾经过此地,在海拔1528米的三峰山石壁上还刻有“中国工农红军万岁”的大字。山上有原始次森林8万亩,有国家保护的一、二级林木27种,珍稀动物28种,被誉为“南方动植物资源基因库”。

山中山涧溪水纵横,瀑布高悬,还有一处温泉,九股水源注入中峒,水秀山青,灵气无比。峒内山奇洞异,有形象逼真的鸟山、马山、狗头狮子岭、石童子、九牛戏水,有千姿百态的桐岩、白鹅洞、凤岩山等石灰岩溶洞,美不胜收。

江永境内的韭菜岭海拔2009.3米,是境内最高峰。嶷山舜庙,为历代帝王“朝祭”圣地,“尧天舜日”名贯天下,毛泽东“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壮丽诗篇,更使九嶷蜚声中外。

在千家峒里,人们接受着瑶族文化的熏陶,尽情享受着徜徉于青山碧水间的闲情逸致及世外桃源般的梦境。

瑶家人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平王豢养了一只五色斑纹的龙犬,对其爱如至宝。有一年,高王出兵侵扰平王国土,满朝文武大臣无一能出征讨伐者。平王为此忧心忡忡,于是贴出招贤榜:谁能应征打败高王,就将三公主许配给他,并封他为王。此时龙犬挺身而出,揭了皇榜,愿为平王出战强敌,保卫国土。随后,龙犬深入敌巢,施计咬死高王,并将其首级衔回向平王报功。平王为酬谢龙犬立下的功劳,兑现诺言,便将三公主嫁与龙犬,并封其为盘护王,即是盘王。可龙犬终究是犬,即使晚上他是一个漂亮后生。为了维护皇室尊严,平王将盘王与三公主送到了与世隔绝的千家峒。盘王与三公主结婚后,生下六男六女,平王各赐一姓(即瑶族最早的十二姓)。他们在千家峒繁衍生息,把千家峒建设得美丽富饶:那里四周环山,森林茂密,山花四季不败,百鸟争鸣;无数清彻的小溪汇成河流贯于峒中;峒中有四块大田,土质肥沃,一千户人家共耕种,田里长的谷粒有花生米大,大家生活很富足。有一年,粮官来到千家峒,瑶家好客,大家热情款待,轮流宴请粮官,粮官也流连忘返一连住了很长时间。粮官久不回话官府,官府以为粮官被害,便派兵马前来攻打,千家峒一时变成血火之地。侥幸活下来的十二姓瑶人,也被迫逃散。走前他们祭了盘王庙,把牛角锯成十二截,每姓各拿一截,祝愿以后十二截牛角有凑齐的时候,瑶民有重返千家峒的日子。

离县城5.5千米,就是千家峒的入口。进入千家峒,沿途可看到千家峒古文献上提到的千家峒口、四块大田、鸟山、马山、石狗等景观。正如宫哲兵教授所说:“千家峒文献中的多数地名物名,都在江永县大远乡内,说明文献的作者,可能是大远乡逃亡瑶民的后裔。文献中对千家峒的描写实际上是对大远乡的描写。”由此可见,千家峒在瑶民心中占有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