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从东汉时期第一座白马寺塔在洛阳诞生开始,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为止,中国古塔走过了从萌芽成长、健康发展、繁荣兴旺到继往开来的完美历程。在古塔发展的各个阶段又有不同的造型艺术特色:汉魏时期的雄浑豪放,隋唐时期的丰腴圆润,宋辽时期的清秀典雅,明清时期的繁复华美。

第一节 古塔起源与初步发展

塔,是中国古代佛塔的简称,俗称宝塔。它起源于印度,辉煌在中华,誉满全世界。

塔在东汉时期由印度随佛教传入中国。这朵嫁接在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外来之花,在神州大地上逐渐发扬光大,成为具有中国气派的一朵灿烂光辉的奇葩。

塔的起源

印度把佛塔叫做“窣堵坡”或“塔婆”(梵语读音),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墓冢”。我国古代通常把塔叫做“浮屠”或“浮图”。俗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就是佛塔的意思。

“窣堵坡”在印度是一种实心建筑物,它是由台座、覆钵、宝匣和相轮四部分组成的。覆钵是它的主体,形如一个倒扣在地上的钵子,钵子上的宝盒内存放着舍利。宝匣上是宇宙之树,相轮的原始形是由竿和三层圆形伞状华盖构成的。和覆钵比起来,宝匣和相轮的体积相对较小。关于它的起源在印度有两种说法,都和佛祖释迦牟尼有关。

其中一种是佛教说法:相传有一天,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从毗舍虔诚地向他询问,如何才能表达自己对佛祖的忠心,释迦牟尼对他说,在他涅槃之后,希望能在一座精舍内继续修行。弟子便问他精舍的形状,于是佛祖便解开身上的方袍平铺在地面,在方袍上倒扣上化缘钵,形成“覆钵”,最后再在倒扣的覆钵上竖立一只锡杖,这样便做成了一座佛塔的雏型。在佛祖圆寂后,弟子们遵照佛祖的吩咐将其肉身火化,火化后形成了一颗“击之不碎、色彩晶莹”的珍珠,梵语便把这粒珠子叫做“舍利”,在佛教是修成正果的象征,并且认为这是神圣的舍利,为了珍藏它,便建造了覆钵形的三层佛塔来埋藏。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1西藏释迦牟尼唐卡

还有一种是民间说法:根据佛经《菩萨投身饲虎起塔因缘经·大正藏卷三》的记载,在2500年前的古印度摩诃国,国王的第三个王子叫乔达摩·悉达多(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某一天他跟随父母以及两位王兄去郊游。当来到一个竹林深处时,小王子忽然听见前面有小老虎的啼叫声,便寻着声音前去,结果看见7只初生的虎崽正围着快要饿死的母虎在啼哭。于是小王子起了善心,决心用自己的肉来拯救饿虎,他把自己的衣服脱去,露出肉身去喂饿虎,可是饿极了的母虎却没有力气舔食王子,小王子就刺破自己的身体,使血液流经周身,让母虎可以舔食,母虎在慢慢地舔食王子的血液后恢复了力气,就吃了王子,救活了虎崽。当摩诃国王赶到的时候,小王子只留下了一堆白骨,摩诃国王便把小王子的白骨火化,并且建造了一座高高的三层坟墓来埋葬,而这座坟墓的式样便成了塔的雏形。

这两种说法哪一种在现在更为属实,很难推测。但是在印度,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塔就这样起源了。相传,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逝世后,当时古印度的八个国王分取了火化的舍利,并建造了八座坟墓来供养。在这之后,佛教徒死后留下的骨灰大多放在塔内。伴随着佛教文化的日益兴盛,佛塔也随之日益增多。在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公元前268—前232年),他们尊佛教为国教,在德干高原及印度河至恒河平原上佛塔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了“阿育王八万四千宝塔”,为后世佛经所称赞。从此以后,塔的作用还出现了多样化,有了保存高僧的遗物或骨灰的墓塔。为增加塔的纪念价值,还有用来供奉佛像或佛经的佛塔。其中还有储存大量金银财宝的宝塔。因为当时各地建塔日益增多,使舍利和高僧的遗物供不应求,佛经就明确规定,若是没有舍利和高僧的遗物,就用金银财宝来充当这些舍利或遗物来埋葬,当然这些金银财宝也大大提高了佛塔的价值。

中国塔的发展

印度古塔传入中国后,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往中国的高层建筑发展,最终超越了窣堵坡朴拙的外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宝塔。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2佛教塔

首先是台座部分增高,形成塔身,并逐渐往中国传统的高层楼阁建筑发展,以满足人们将自己置身于高远空灵的境界之中,和天上的神仙拉近距离的愿望。其次是覆钵、宝匣和相轮则相对地缩小,并和中国传统的亭阁建筑上端结顶处的“宝顶”结合在一起,安置在塔顶。这种把覆钵、宝匣和相轮三位一体的印度窣堵坡风格在中国演化后称为“刹”。塔刹高耸,直冲云宵,四周用金属相轮匡匝,表示巡回九天。尖顶下安放宝瓶,有的在瓶内储存舍利。瓶下台基做成莲花托盘,表示达到“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净崇高境界。刹既具有宗教意义,又对塔起了装饰作用。我国的佛寺屋顶上也装饰有这种“刹”,所以我国的佛教寺院也叫古刹。古塔的功能也增多了,塔内不仅藏有舍利或供奉佛像、佛经,以满足人们礼佛的需要,而且还可以登高远眺、镇风水、兴水运、作导航、望敌情、观景色……

佛塔的传播方向如同佛教一样,大致分为三条路线进入中国。

第一条路线——北线。西汉后期,印度佛教开始传入西域地区;东汉时期,再到中原。这一路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主线,一般称为汉化佛教线,佛塔的建筑风格不断被中原的汉民族文化所吸收、融合,继而被完全汉化,使外来的佛塔成了“汉式塔”。在现存的中国古塔群体中,汉式塔的数量最多,造型最丰富,如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单层塔、花塔等。

第二条路线——中线。公元7世纪,印度佛教密宗来到我国西藏,与西藏地方宗教(苯教)相融合,产生了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此后喇嘛教传入内地,深得藏、蒙两族人民的信仰。而印度传入的佛塔立即被“藏化”,形成了既有印度古塔面貌,又有藏式建筑特色的新品种——“喇嘛塔”。这种古塔的隽雅身影很快走向了全国,成为仅次于汉式塔的第二大塔系。

第三条路线——南线。印度佛教由南部经泰国、缅甸传入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傣族居住区,佛塔的建筑风格在印度、缅甸特色的影响下,又融进了傣族文化的特点,故而南线塔称为“缅式塔”或“傣族塔”。此类塔只局限在云南省的西南部,数量极少。

中国古塔中有不少建有地宫。在地宫以上是塔基。印度的塔基比较低矮,传入中国以后塔基逐步得到抬高成为古塔装饰的重点。

塔是中国佛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东汉永平十年(67年),东汉明帝信仰佛教,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人用白马驮载佛经来到我国洛阳。第二年,东汉王朝在首都洛阳为他们建造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当时寺里用木材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塔——白马寺塔,这座木结构的塔采取了中国传统的高层楼阁建筑与印度窣堵坡相结合的式样,供僧徒礼拜,佛塔从此在我国流传,可惜年代久远,当年实物已经不存在了。现存白马寺中的佛塔称为“齐云塔”,这是一座密檐式建筑,共13层,高24米,位于寺的东南,系金代建筑。

我国早期的佛寺平面布局大致和印度相同,塔居于佛寺的中间,是寺的主体。塔内藏有舍利,是教徒崇拜的对象。北魏熙平元年(516年),胡灵太后所建的永宁寺和佛塔,便是这时期布局的典型。到了唐代,在寺院的中心另建大殿,供奉佛像,进行佛事活动,出现了塔与殿并重的局面。后来,供奉佛像的佛殿逐渐成为寺院的主体,佛塔变得次要了。直至宋代,出现了将塔建于佛殿之后的布局方法,再往下发展,则打破了寺塔一体的局面,出现了有塔无寺、有寺无塔的情况,佛塔已经不独为佛祖一尊所享,出现多种塔共存,乃至僧人同葬于公墓的塔林。

印度佛塔在建筑形式和装饰艺术上的中国化,说明了外来佛教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适应性以及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融化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外来的佛教文化只有得到中国人民的接受和喜爱,并按照中国人民的欣赏习惯进行改造,才有生命力。

蓬勃兴起的汉魏古塔

汉魏时期,是中国古塔的萌芽成长期,当时建造的塔大多是木塔,造型以方形的楼阁式塔为主。楼层一般为单数,从一级、三级、五级、七级到九级不等。据北齐魏收著的《魏书》记述,东汉时期建造的洛阳白马寺中,有我国第一座大方的楼阁式塔,这座塔便是木塔。木结构的可塑性大,中心是一根巨大的贯通上下的木柱;塔的外部结构便沿着中心木柱而建造,塔檐有较大的延伸,增加了张翼飞翔的跃动气势。桁条、斗拱负重承托,线条流畅柔和,门窗棂格形式多样。而且在塔柱、塔梁、门楣上,都可施以雕刻彩绘。因此木塔显得金碧辉煌,气宇轩昂,令人瞩目。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3应县木塔

然而,木塔的缺陷也很多,它不仅易遭虫蛀腐蚀,而且易为风所压,为火所毁,因此保存期不长,留存后世的更为少见。辽代所建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是留存至今的仅有的一座木结构塔。据有关文献记载,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更高更大的洛阳永宁寺塔,有9层,每层塔檐的四角都悬有风铎,上下共有120金铎。塔为正方形,每面9间,举高90丈,在京师百里之外,便可遥遥见到,是北魏时期最宏伟的建筑,建成才3年,便被大火焚烧,令人惋惜。

公元2世纪末,有个叫笮融的安徽人在徐州造了一座浮屠寺,寺中的佛塔采取“下为重楼,上累金盘”的式样,“重楼”是指中国古代独立发展起来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建筑;“金盘”则指具有古印度风味的宝匣和塔刹。这种木结构塔的形状可称得上是中国楼阁式塔的萌芽。

我国东汉末年,已在各地建造寺塔。《吴志·刘繇传》:“笮融者,丹阳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谦使督广陵、丹阳运漕……乃大起浮屠寺,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粲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束观及就食者万人。”可知当时建造的是一座楼阁式塔,上施九重金属制作的相轮(铜槃)。

三国时代,吴国在江东,赤乌年间(238-250年)有僧人奉献舍利,吴大帝造建初寺塔以藏舍利。梁武帝时把它毁了,改建阿育王塔。《金陵梵刹志》记载:“在都城外南城,地离聚宝门一里许,即古之长干里。吴赤乌年曰间,康僧会致舍利,吴大帝神其事,置建初寺及阿育王塔,实江南塔寺之始。后孙皓毁废。”旧抄本《明寺观志》记载:“大报恩寺,在聚宝门外,吴赤乌年间,有康居国异僧,领徒至长干里,结茅行道,能致如来舍利,孙权为建塔奉焉。名寺曰建初,实江南寺塔之始。”嘉庆《江宁府志》云:“报恩寺一曰建初寺,一曰长干寺,一曰阿育王寺,在聚宝门外聚宝山。吴赤乌间,天竺国人康僧会,东游至建业,言阿育王役鬼神起塔事。吴大帝诘难之,乃礼请,三七日得舍利,始大嗟服,即为建阿育王塔,号建初寺。言江南初建塔寺之始也。”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得知三国时代的吴国,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已经开始造塔,实为江南造塔之先驱。可惜塔的遗物今已不存,但根据山东嘉祥宋山发现的汉画像石,第三石第二层所刻之图中有古“窣堵坡”形象,仍可看出当时塔的形状。这幅图画表现的是吴国季扎挂剑于徐君墓前的故事;中间是古墓,上植有一树,殆即塔刹,可资参考。此外,在新疆喀什附近的汗诺依城的土塔,很可能是汉末的遗物。

在东汉末年到魏晋这400年间,为了长久治安,大多数统治者提倡佛教,以换取一个太平盛世,因此这段时间内兴建了许多佛教建筑。中国的历代建筑大师们在吸收了印度、犍陀罗以及西域的佛教建筑艺术风格之后,再融合中国传统的高层楼阁建筑艺术,建造了独具东方色彩的中国式佛塔。这些佛塔大多和寺庙连在一起,而且在寺中占据主要地位。因为寄寓了佛塔是佛陀的身体或精神这一思想,所以也多以拜塔的形式来拜佛。每当斋会节日时,都有僧侣绕塔念佛,还会有众多人信众来礼拜,这无疑给宝塔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知识链接

佛教

佛教的创始人为公元前6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佛教以无常和缘起思想来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思想来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佛教的基本教理有四谛、五蕴、八正道和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达到断除烦恼修身成佛的目的。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以释迦牟尼自己所说的教义为原始佛教,其后因传承和见解不同形成部派佛教(上座部和大众部),后来又从部派佛教大众部中产生了大乘佛教,而把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

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形成了唯识(法相)宗、律宗、天台宗、三论宗、禅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8个主要派别。佛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北朝古塔

我国南朝时代,历时36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战事频繁的时代。由于战乱,社会极不安宁,民不聊生,只好寄托于来世。故而,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时期开凿石窟、建造寺塔的数量比较多,尤其建塔,可说是盛极一时。

东晋时代,于吴国建初寺旧基上,建造长干寺。《金陵梵刹志》云:“晋太康间,刘萨柯掘得舍利于长干里。晋简文帝成安间,敕造三层长干塔。梁武帝大同间,诏修长干塔,南唐时废。”梁代诏修长干塔一事,除文献记载外,尚有“梁长干寺如来舍利塔砖”出土,其上刻着“大同三年岁在丁巳十月十五日敕造长干寺如来舍利塔砖陈庆之造”28字。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4阿育王塔

浙江鄞县阿育王寺,有阿育王塔。据记载,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有个叫刘萨柯的,在此地发现一古塔,高一尺四寸,广七寸,内悬宝磐,中辍舍利,是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塔之一。到东晋义熙元年(805年),建亭供奉。刘宋元嘉十二年(435年),昙摩密多建造寺与塔。又于梁大同六年(540年),武帝诏越州守臣肖警重修寺宇。

在当时的中国,塔和寺组成了中国佛教的神圣天地。晚唐诗人杜牧在《江南春》的诗中就有记载:“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这一庞大的数字,并不是诗人的无故渲染。

北朝佛教更盛,从平城(山西大同)到洛阳各地都建造佛寺,数目很多,同时广修佛塔。北魏一百多年,应是一个寺塔林立的时代。北朝的塔,以北魏为主。北魏的塔遗留到今天的有天安元年小石塔,这个塔曾存于山西朔县崇福寺内,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盗走。这座塔为方形楼阁式塔,从它的构造装饰等,可以看出北魏时代楼阁式塔的式样。

云冈石窟里的一些塔柱塔,形制各有变化。第1窟楼阁式塔,方形五层,第一层塔檐已毁,第二、第三层均有檐柱、斗拱、四坡水、塔身雕佛龛。第21窟,方形五层楼阁式塔,每面五间,带额枋、斗拱、四出檐。第5窟,为三层塔,塔门的平弧券、腰檐、塔刹、受花、相轮至今犹可辨出。第6窟,为方形九层,仿木结构楼阁式塔,塔身每面三龛,做擎檐柱,层层有腰檐。第1窟东壁刻有楼阁式单层塔,为北魏时代早期作品,上有山花蕉叶、覆钵、相轮。

北魏时代的最大木塔是洛阳永宁寺塔。《洛阳伽蓝记》载:“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中有九层浮屠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遥,已见之。初掘基至黄泉下,得金像三十躯,太后以为信法之徽,是以营建过度也。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铎,铎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屠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铎。浮屠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户皆金漆。扉上有五行金钉,合有五千四百枚。复有金环铺首。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合鸣,锵锵之声,闻及十余里。”从这段记载中,可见洛阳永宁寺塔的规模。

再晚些的是正光元年(520年)建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塔,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塔平面十二角,于台基之上建造塔身。第一层塔身分为两段,没有任何装饰,叠涩出檐。第二层塔身各角施用倚柱,柱头做垂莲式。上段东西南北各面砌券门,其余各面做“宝箧印塔”式样;各券面砌出火焰形尖拱,再上砌出十五层塔檐,顶上安设砖刹,相轮七层。塔的内部做木楼层,为楼阁式。外观则与古印度犍陀罗式塔的刹顶基本相同。此塔的形制“具有古印度犍陀罗风格”。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院内的祖师塔,六角两层。第一层建在木柱式台基上,只一面开券门,上施火焰券,具有北魏风格。檐部用大斗,上承三层叠涩式莲瓣。六面坡顶。第二层施平座,座为木柱式台基式样,上用三层叠涩式莲瓣代替斗拱;塔身六角倚柱均做莲节柱,窗为直棂窗;门为板门,亦做火焰券。檐部也做莲瓣。塔顶做莲瓣座,再施受花与宝珠等。这座塔是北魏时代实物,特征如下:

(1)两层楼阁式,这在我国造塔史上很少见;

(2)火焰券门,此乃北魏时代的佛教特征;

(3)莲柱,魏唐以来建筑上常出现;

(4)以莲瓣代替斗拱,是从北魏时代开始的,其影响深远,后期在塔上运用莲瓣者甚多;

(5)塔身各部位都有明显的侧脚,这是很少见的。

北魏时代塔在式样方面,主要发展楼阁式,抑或做密檐式,内部也做楼阁式。建塔材料则是木材、砖材、石材三样并重。另外,敦煌石窟壁画中,也有北魏、东魏塔的形式。

第二节 隋唐五代古塔

隋、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繁荣,统治者的推动,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隋唐两代是中国佛塔的发展期。当时,木塔建造逐渐减少,从这两代现存的砖塔来看,塔的平面几乎是正方形的。在塔的外形上,大致可分为楼阁式砖塔、密檐塔和亭阁式单层塔三个类型。现存古塔,唐代以前寥寥无几,从唐代开始,砖塔数量陡增,表明中国唐代建筑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坚固程度大为提高。从外形看,它继承了四方八面的传统建筑风格,立体线条,直中有折,方正而有变化。各层外壁逐层收进,并隐起柱枋、斗拱,覆以腰檐,塔檐的四角方中见圆,刚中带柔,层次明朗,显得简洁、古朴、端庄、厚重。在结构方面,凡是内部可以登临的砖塔,往往将壁体砌成上下贯通的空筒,内部还用木板划层,不是整体都用砖结构。唐塔的平面几乎都是方形的,多角形和圆形的塔较为少见。因此,我们可以从塔的外形结构和建筑平面上,推测出塔的建造年代。

隋代古塔

隋代自建国到灭亡仅37年(581-618年),时间很短,但由于隋朝大兴土木,故在短暂时间内却建造了大量的宫殿、寺塔等,在发展我国建筑形制方面有其一定的贡献。隋代佛教盛行,隋文帝杨坚为其母寿,大建舍利塔,分三次在全国各州建塔约240多座。据刘敦桢先生研究,所建大都为木塔,但是由于兵火,这些木塔均未留存下来。专家在野外考察中,仅仅看到隋舍利塔的石碑,而没有查到一处塔的实物。不过隋文帝的大量建塔有出土的、地上的石碑文字记载可资佐证。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19页中,有文帝“立舍利塔诏”。

隋代的塔遗留至今天的,仅有山东历城四门塔。以前梁思成先生考察时,认为四门塔是北魏时代文物。梁先生在《中国建筑史》(1954年北京市规划局油印本)中讲:“山东济南朗公神通寺单层石塔一座,俗呼‘四门塔’,平面正方形,四面辟门,中立方墩,墩四面各坐一像。塔身单层,平素无华。上部叠涩出檐,上砌方锥形顶,顶上立剁。塔的形制与云冈浮雕所见单层塔极相似,其刹与浮雕塔刹完全相同。塔无建造年代,唯造像有东魏武定二年年号(544年)。揆之形制,尚属此时。”

1972年,济南文化局维修该塔时,在塔顶内拱板上发现刻有“大业七年造”落款,故而证明了此塔为隋代所建。隋大业七年,为公元611年,这是当前查到的我国最早的一座石塔,也是保存下来的隋石塔的唯一实物。

两个年代落款说明,此塔虽然是隋大业七年建造,但其上的造像乃东魏武定二年之旧物,隋代建塔时加以利用。

唐代古塔

在唐代,因为吸收外来文化比较广泛的缘故,所以佛教尤为兴盛,所建造的佛塔以及佛寺数量甚多,分布地域也比较广泛。仅从现存唐代古塔了解,它们大多集中地有五处:一是以河南嵩山为主的中原一带,今保存唐塔有十几座;二是关中一带,保存的唐塔也有十几座;三是山西一带,也保存有十几座;四是云南大理下关一带,保存有南诏时代的塔八九座;五是北京房山一带,现保存唐代塔十几座。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唐塔散见于全国各地。

因为早期的塔模仿木结构,平面多做方形的,所以唐塔的平面主要是方形。砖塔的形体都较高大,一般分两种式样,一种是楼阁式,另一种是内部空筒外部密檐式。唐代古塔的外壁用砖,楼层和扶梯以木制,这种结构若年代稍微久远就易腐烂,或遭火灾后,内部就会形成一个空筒。因此,在说唐塔内部结构之时,常常叫它为空筒式塔。

空筒式又有大型空筒与小型空筒两种之分。大型空筒可以供游人攀登玩赏;小型空筒则只是代表一种象征性的结构。如云南大理崇圣寺塔、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崇圣寺有三塔,一大两小,通常称“大理三塔”。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5大理三塔

唐代砖塔,它的特点是第一层做得比较高,其后二层以上塔身逐步缩减。每层塔的檐部自中间向上下各部位都有收分,塔的姿态十分优美,外观轮廓具有弯曲的旋律。一般不在塔身做雕刻,所用斗拱也较少。檐部则多用菱角牙子做叠涩砖层,檐上做反叠涩。只在第一层开塔门,其余各层很少开门窗。若是纯楼阁式塔,则每层都有门窗。

唐代塔刹,北方的多用砖、石刹,做得低矮粗壮;南方及关中的,则是金属刹,做得极其细致。云南昆明、大理附近的塔,塔刹高大,还用金属制的金鸡来装饰四角,外观高大而优美,是其他地方没有的。

唐塔主要有大型塔与小型墓塔两大类。大型佛塔中砖塔为多数,石塔为少数;小型墓塔中则以石塔为数最多,砖塔数量较少。唐塔平面虽然以方形为多,但也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数种。唐大型塔没有设置基座,直接出自地面。塔身光滑平整,不做任何雕饰。基本上不做斗拱,只有几层菱角牙子与叠涩砖层相间。塔门分券门与方形门洞两种。檐子叠涩砖层,檐上做反叠涩砖层。楼板和楼梯以木制,收分曲线,侧脚轮廓尤为美观,堪称一绝。

唐代小型墓塔、塔林中之塔,以及佛寺里纪念性之类的塔,为了方便在塔身上进行雕刻,所以全采用石材建造。如山西原平县城外的唐代石塔,均以石材建造,并在塔刹部位雕刻城墙、城楼、角楼、高阁,使其成为一组十分壮丽的城池雕刻。在北京房山也有唐代小石塔十几座,都做方形平面,塔身上都雕刻飞天、力士,形象十分生动、逼真,特别是印度式的火焰券券面,更为古朴真实。

南诏古塔

南诏是由乌蛮族为主、白蛮族为辅包括各小族系共同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唐初之时为蒙舍诏,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细奴逻建大蒙政权,以巍山(今云南彝族回族自治县境)为首府。开元间,其王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并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西)。在其全盛时期管辖有云南全省、四川南部、贵州西部等地区。历代传有十三王,其中有十王受唐册封。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为贵族郑买嗣所灭,历经250余年。

南诏时代尤其盛行佛教,因此建塔造寺风行一时。但是,经过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所建寺院和庙宇也已大多毁坏,只有两部分保留至今。

其中第一部分为石钟山石窟,坐落在云南剑川县,山上共五个窟,为南诏时代所凿,如今仍十分完整。石窟中有石柱、斗拱、梁枋、券门、龛面,这集中表现了南诏的建筑手法。其中还有石刻,建筑形象较少。

另外一部分为砖塔。塔本身是佛寺中的一项建筑,又因年久失修,佛寺房屋建筑逐渐损毁,因此至今只保留了以下几座塔。

(1)大理崇圣寺塔。它是南诏时代保留最高大的一座塔,地处云南大理县城外,塔建在寺的中轴线上,前为山门,后为大佛殿。高墙耸立,万分壮观。其建制与唐代中原寺院完全相同。

(2)大理一塔寺塔。在云南大理县城偏西南的点苍山下,目前寺院房屋已不存在,只留下这一座塔。塔呈平面方形,总共13层,是一座密檐式塔。塔的第一层以正面开门,门上镶嵌石门楣,上部成半圆形,雕刻释迦牟尼涅槃图。塔的各层砌出菱角牙子,用菱角牙子出檐,上下外轮廓收刹刚劲有力,线条呈曲线,具有韵律美。塔高大凌空,四周没有建筑物,每当西南狂风吹来,风力极大,在第一层塔的外部,人几乎站立不稳,可高塔依然没有一点歪斜,经一千余年屹立不倒。

(3)大理佛图塔。在大理城南,也在点苍山下,四周无一寺院房屋所存,只剩砖塔一座。塔的式样与一塔寺塔相同,为同一时期所建。

(4)昆明东塔与西塔。这两座塔都坐落在昆明市内,目前两座寺院已有较大改观,唯独两塔保存完整。东塔面临街道,平面呈方形,塔的内部为空筒式,塔梯为木踏板式,此木板是在建塔施工时安装的,登塔时手扶踏板,逐层登上,这是塔梯构造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塔梯式样在全国佛塔中,也是独特的、唯一的。西塔与东塔式样相同,构造也相仿。西塔的塔刹部分全为金属刹,四角以金鸡装饰。这也是南诏时代塔刹的一种独特设计。

(5)其他的塔还有昆明妙湛寺双塔、昆明大德寺双塔。南诏时代的塔大多已经被毁掉,只是到了元明时代又重新加以修建的,只是其式样仍然保持了南诏时代的建筑风格,所以我们今天也能够看到南诏时期的建筑特色。

南诏时代多汲取中原文化,并请中原匠师参与建造佛寺和塔,所以其式样与唐代塔相同,若不详细加以研究和区分,极易把南诏时代的塔误认为是唐代塔。南诏时代的塔,平面呈方形,内多空筒结构,外观均为菱角牙子叠涩,各层塔身做小壁龛,做金属刹,尤其高大壮观,这也集中表现了南诏时代建造多层建筑的技术水平。

知识链接

造像塔

造像塔种类很多。一座塔上有一个或多座佛像,有的塔在塔身上雕刻佛像,有的在塔的局部雕刻佛像,也有的两者兼而有之,这些塔都叫做“造像塔”。

北魏时期,佛教盛行,各地到处都在建寺造塔。雕刻佛像,建造像塔,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造像塔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大多在塔身部位重点雕刻佛像。有的塔分数层,在各层都雕出大大小小的佛像;有的塔不分层,就只在每面雕刻出较大的佛像;也有的塔只在顶部建一个佛像头,作为塔顶。

我国建筑中的造像塔数量很多,其中大多数是在魏至唐代所建。江苏吴山有一座光头和尚塔,是明清时期建造的,也是造像塔的一种类型。

五代古塔

我国历史上,唐代以后,自公元907至960年的半个世纪里,为五代时期。这一时期时间短、战争频繁,不但在佛寺与佛塔的建造上没有新建树,且数量上也很少,其中有名的仅苏州虎丘山云岩寺塔、浙江临安功臣山塔、南京栖霞山栖霞寺舍利塔、山西平顺大云院塔等。

这一时期古塔的式样从方形过渡到六角形及八角形;外观也从简单过渡到复杂,增加不少雕饰;构造方面极力模仿木结构建筑式样。特别是砖石材料建筑的塔,更极力模仿木结构建筑,做得比较齐全。塔的内部结构式样,由唐代空筒式结构,逐步过渡到宋代的回廊式、壁内折上式,并将外壁、塔身、楼层三项结合在一起。这一时期,已经开始改变塔的内部结构式样了。楼阁式塔显著增多,同时在内部结构上又开创回廊式结构的先驱。雕刻方面,则将回廊式与木结构混合使用。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塔的形式,从任何一个方面都反映出鲜明的过渡阶段,前承唐代,后启宋代。

第三节 宋元古塔

繁荣兴旺的宋辽古塔

宋辽时期的佛寺佛塔建筑比隋唐时期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宋代建筑学经典《营造法式》的问世,更为宋辽时期的建筑繁荣铺垫了基石,作为高层建筑典范的佛塔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局面,不管是建筑形式、制作技艺还是类型结构上,均是中国佛塔建造的黄金时代。尽管时间过去了上千年,宋辽时期的古塔仍然兀立不倒,风采不减。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宋辽古塔就有河北定县的料敌塔、山西应县佛宫寺的释迦木塔、河南开封的祐国寺塔、浙江杭州的六和塔、湖北当阳的玉泉寺铁塔、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万部华严经塔……

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极力提倡佛教的,说佛教“有裨政治”,主张崇佛尊道儒,并在都城汴梁建造一座极其华丽而高大的楼阁式佛塔,使塔的建筑在全国骤然兴盛起来,出现了古塔史上的发展新阶段。

与唐塔端庄、质朴的风格相比,宋塔则要华丽、灵秀得多,因此也更世俗化了。宋塔的建筑平面上出现了六角形、八角形和十边形,其中最普遍的是八角形。这种起源于南方的六角或八角形楼阁式塔,不仅建筑结构优美,显得圆浑、丰润、华丽,而且在设计上符合结构力学原理,显示了三大优越性。其一是增强了抗震能力,因为建筑物的锐角或直角部分经受地震时受力集中,容易震坏,而六角形或八角形的角度都呈钝角或近似于圆角,受力较均匀,不易震坏;其二是增强了抗压力,和平面为正方形的塔相比较,八角塔每个壁面对地基的压力比较均匀,塔基的受力情况良好,从而使塔的刚度和整体性都有所增强;其三是减轻了塔身承受的风压,六角形或八角形高塔的受风压力比四方形的要轻得多。古塔结构和设计中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宋代建筑的高超技艺。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6六和塔

北宋初期,许多重楼叠阁的古塔开始建造出楼阁式外观,塔身各层出现了砖砌平台,塔内迥廊中布置楼梯,使人们登塔后,可以走到平台上去环眺四周景色,打破了以往从塔内依门凭窗眺望景色的局限性,使中国古建筑可游、可居、可行、可望的特色更为显著,这种楼阁式塔的塔顶也颇为讲究,采用了我国传统古亭的亭顶,看上去宛如一顶将军的盔帽,以一种气宇轩昂的气势,配以直刺苍穹的塔刹,重楼叠阁的塔身,高大浑厚的塔基,显得稳重端庄,威武挺拔,气势非凡。如浙江杭州的六和塔、上海的松江兴圣教寺方塔、福建泉州的东西双塔等。

据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刘敦桢著的《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中记载,宋辽时期是中国砖石塔发展的高峰,尤其是楼阁式砖石塔,和我国传统的古建筑——楼、阁、阙、观等组合后进行了新的创作,突出地表现了“聚集、高显”的原意,外观华丽精巧,样式丰富多姿。在建筑风格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建筑式样:

一种是砖与木相结合的式样,塔身砖造,外围采用木结构,把砖木结构材料的长处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如苏州保恩寺北塔、杭州六和塔、镇江金山寺塔等。

另一种是全部用砖或石砌造,各层外檐、走廊、楼板、塔心室,全都用砖或石按照楼阁式构件拼接起来,使塔心和外围连成一个整体,提高了古塔的坚实性和整体性。如苏州的虎丘塔、内蒙古的庆州白塔、福建泉州的开元寺塔和河南开封的祐国寺塔(铁塔)。

在塔的高度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宋辽时期的塔一般高度均在20米以上,相当于现在的7层高楼。北宋年间河北省定县建造的开元寺塔(又称料敌塔),共11层,高达84米,比上海24层的国际饭店还高,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古塔。当时,能建造出如此之高的建筑,堪称为一大奇迹,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祖先的艺术造诣和创造才华,开创了中国古代高层建筑的先例。

这种雄伟壮观的楼阁式砖塔起源于我国南方,进而影响到中原和北方,并一直延续到明清。无论城市乡村,或者名山大川,都留下了它们的足迹。这种楼阁式塔平台的建筑形式,流传至今,发展成为现代化楼房建筑中的阳台,至今被广泛应用。

宋辽时期的密檐塔仍盛行于北方,建造形式仍承袭于唐代,后逐渐为金代所沿用并有了新的创造,建筑形式的平面以八角形为多,但也有一部分是正方形的。值得注意的是唐代的密檐式塔的装饰比较简洁,到辽金时代才趋向繁华,这时期密檐塔的须弥座和塔身上的雕琢趋向精雅,在塔身额方下面,往往增加一些装饰性的如意头,从而使密檐式更为华美。然而,若我们将北方实心的密檐塔和南方空灵的楼阁塔进行比较的话,北方的密檐塔更平添了几分崇高和肃穆。代表作品有辽宁义县的广胜寺塔、内蒙古宁城大明塔、山西灵丘的觉峙塔、北京天宁寺塔、辽宁北镇县的崇兴寺双塔、辽宁辽阳市的白塔等。

随着时代的演进,继砖塔之后,更发展了用整块青石雕琢的石塔、金属浇铸的塔和琉璃塔。石塔有南京栖霞寺的舍利塔、杭州灵隐寺的石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浙江天台赤城塔等;金属塔有广州光孝寺内的东铁塔和西铁塔、湖北省当阳县玉泉寺内的棱金铁塔、山东济宁的铁塔寺铁塔等,塔的雕琢和造型均十分精美,体现了当时的金属冶炼技艺。北宋还留下一座开封(当时北宋的京都)祐国寺琉璃塔,由于它外形似铁,故又称“开封铁塔”,不仅整个塔身由琉璃面砖砌成,而且其各种琉璃件上均刻画了飞天、力士、麒麟、降龙、云纹、宝相花等各种形象,装饰在门窗、佛龛、角柱、斗拱、檐口、平座和顶刹上,建筑工艺十分精美,显示了宋代琉璃制品生产的水平。河南安阳的文峰塔,不仅塔形特殊,底小顶大,而且顶部均用琉璃瓦,是我国少有的古塔。

然而,无论建塔材料如何变化,中国古塔的主流始终沿着仿木结构楼阁式这条轨道发展。木结构塔在宋辽时期仍有兴建。现存最古最大的木塔是山西应县佛宫寺的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

汉魏、隋唐时期的古塔,塔型的轮廓线多为优美的曲线,上下两端小,中间稍大一点,既具有巍峨挺拔之雄,又具有婉转柔和之秀,如北魏建造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而宋代及其以后所建的塔则变得刚直硬朗,挺拔如柱,如宋代建造的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和湖北当阳棱金铁塔。辽塔都是佛塔,体现佛教要求,充满佛教观念,故尽量在塔身上做出佛龛、佛像、金刚力士、托塔金刚、铜镜、伞盖、飞天等。雕刻技术精细,艺术水平较高,是光辉灿烂的一批杰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云南西双版纳的曼飞龙傣族塔,据傣文版《勐龙地方史》记载,曼飞龙塔始建于傣历567年(1205年),相当于南宋开禧元年。该塔的造型恰似一丛破土而出的玉笋,其尖尖的塔顶绚丽多姿,和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具有相似之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双版纳地区所信奉的小乘佛教与缅甸佛教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

金代古塔

公元1115年至1234年的119年里,在我国北方的东北地区,有一个名为金的王朝,建都在称为上京的会宁府,地址在今天的黑龙江省阿城县,当时设六京,分管其势力范围内的各区域。

金代统治阶级也崇信佛教,故佛教在其统治区内得到较大发展,不逊于唐宋时代。金代佛寺分散于其统治范围内,多数寺院建有佛塔。但是,保留到今日的数量已不是很多了。对存留下来的塔加以分析研究,大致有四种类型。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7洛阳白马寺齐云塔

第一种,仿唐代塔。以洛阳白马寺塔、河南陕州宝轮寺塔、山西陵川积善三圣瑞现塔、河南沁阳天宁寺塔等较具代表性。现仅以这几个塔作为例证分析。塔之造型为方形,内部空筒,外部密檐式。各檐层下部做菱角牙子砖一层或二层,层层做反正叠涩砖层,以叠涩砖层增加弧度。塔身没有雕刻,各层均有门窗,上下相对。塔身收刹刚柔、遒劲,轮廓与线条十分美观,极似唐代中原地区的嵩山法王寺塔和永泰寺塔的式样,可见是完全受到了唐代砖塔的影响,故称之为仿唐式塔。

第二种,仿辽式塔。金代造塔除一部分仿唐式外,还有一大部分是仿辽代塔的式样。金代统治者是女真族,地处东北边陲,没有自己的文化,占据中原之后,汲取中原文化。其佛教可以说是从辽代统治者手中接收的,故而佛塔以模仿辽塔式样为主。例如,辽阳白塔、辽宁开原石塔寺塔、北京昌平银山大延圣寺塔、吉林农安塔、山西浑源圆觉寺塔、河南修武百家岩寺塔、河北正定临济寺塔等。对这些塔如若不仔细考察,往往误认为是辽塔,因为这些塔完全是辽塔的特征。

金代塔每一座都有台基与基座;基座做得繁复异常,座身做壶门,束腰柱。用斗拱支持上枋与平座,或在上部增加莲花座,出现大型仰莲瓣。第一层塔身特别高,柱额与门窗均模仿木结构建筑。一般正门开券门,窗子开直棂窗。还常常在第一层做出很细致的斗拱,支承塔檐。上部各层檐一层比一层密,基本上没有塔身。塔刹用金属材料制作,与辽代砖塔基本相仿。

第三种,金刚宝座塔。属于辽金时代的金刚宝座塔现存实物,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河北正定大广惠寺塔。此塔没有翻修之前,其中心是一座大塔,四角四个小塔。尽管这座塔的塔身做得奇奇怪怪,且又装饰混乱,但毕竟是座金刚宝座塔。我国现存的金刚宝座塔,除此塔是金代建造的之外,其余基本上都是元、明、清三个时期建造的。

第四种,幢式塔。这种塔一般体型小,多系石材建造,属于石塔之一。例如,北京潭柘寺塔林中有几座石基塔,平面六角或八角形,一层至二层,塔身刻出象征性的门窗。上部题塔名及所葬大师之名。这种塔与经幢式样相仿,故名“幢式塔”。此种塔多用于墓塔。

总之,金代塔除上述仿唐与仿辽两大类外,其余塔不成体系,奇奇怪怪,没有统一的风格,也没有独特的体系。造成此种情况之原因,是由于金代经济与文化都落后,尽管崇信佛教,大量建造塔,但其崇信尚处于蒙昧信奉阶段,除仿照前代的佛寺和佛塔外,自己独立建造的佛塔只会奇形怪状。这是任何一个经济、文化都落后的统治集团,在其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只有在其经济和文化都发展起来之后,才能形成它自己的特色。由于金代没能发展起来就灭亡了。因此,像浑源圆觉寺塔、河南修武百家岩寺塔、河北正定临济寺塔等,若不仔细考察,往往误认为是辽塔,因为这些塔完全是辽塔的特征。

元代古塔

元代,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年)建国号为元,到顺帝妥飀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历时近100年。元代在佛教方面推行喇嘛教,建寺造塔甚多,所建寺与塔大部分是藏传寺塔。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就是一座大型喇嘛塔,创建于至元八年(1271年)。这座塔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参加设计。原在塔前有规模很大的寺院,赐名大圣寿万安寺。元世祖忽必烈建设大都城时,这座塔是重要的工程之一。塔高50.9米,是现存元代喇嘛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北京护国寺内,原有小型喇嘛塔一对,为延祐年间建造。湖北武昌长江畔有石塔一座,传为元威顺王子之墓塔,这也是元代初年之物。北京居庸关之过街塔,拱门之上原有三座塔,均为喇嘛塔。后来塔毁,只留下云台至今。拱门内均施用浮雕,其中有楚、汉、蒙、藏、维吾尔、西夏六种文字刻的陀罗尼经咒,亦称六字大明咒,为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所建,极其精美。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8妙因寺白塔

元代还开始建造金刚宝座塔。从考古资料得悉,金刚宝座塔的形象,在唐代敦煌壁画上已出现,只不过式样简略,只是雏形。到元代,我国大地上才开始建造金刚宝座塔的实物,如云南昆明官渡村妙湛寺,中轴线前端有座金刚宝座塔。此塔原是南诏时所建,明代曾重修。塔平面方形,13层,实心密檐。基座以石砌筑。第一层塔身特别高,第二层以上以叠涩出檐法做层层密檐。东南西北四面各辟一窗洞,上下在一条直线上。塔顶中心部位以相轮作刹,四角各有金鸡一只,这是唐代塔刹的风格。全塔外轮廓收刹很锐利,曲线美观。外表面抹一层沙子白灰。塔壁砌法是一层长身,一层丁头;用浆为沙子白灰,灰缝很窄。每层檐子用砖叠涩三层砌法,下边有一层菱角牙子。这座塔建在一台基上,虽无宏大气魄,却具有玲珑特色。此塔之东北角有小石碑,上刻“天顺”字样。天顺应是元幼主阿速吉八年号,这说明该塔为公元1328年所建造。塔的式样为一大方基台,上部有五座喇嘛塔。从式样、所用材料和风格来判断,此塔系元代建筑。元代时昆明一带佛教大发展,至今仍有许多元代寺院遗存着。金刚宝座,乃佛成正果时的坐处,在印度佛陀伽耶菩提树下,后来在那里建塔,称佛陀伽耶大塔。其意谓上达地面,下据金轮,乃大石的平板,在座上建塔即名曰金刚宝座塔。

元代还发展了一种汉式佛塔,一般均仿照中原地区的塔为标准式样,建成楼阁式或密檐式,其数量不是很多,也没有什么特殊而高大者。元代近100年虽然建造了一些砖塔和石塔,但没有规律性,如河南安阳天宁寺塔为元代所建,从底到顶塔檐一层比一层长,形成上大下小的造型,故人们将其称为“倒塔”。山西高平游仙山游仙寺砖塔,亦为元代建筑,是座一般的密檐式塔。北京昌平银山,有大延圣寺元代双塔,亦为一般密檐式。

元代还建造了一种塔,由于这种塔没规律、没系统,造型奇特,式样变化多端,我们将其称为“异型塔”。例如,北京云冈镇冈塔,一层,塔顶不做瓦,而是做出小型建筑。从上至下分排制作,密密麻麻,用来代替瓦顶,十分奇特。山西原平县席张乡为故寺遗址,塔茔之塔为单层石塔。塔刹部位做出建筑,形同一座城楼的建筑群,构思奇巧。山西晋阳妙行大师塔,做得如同经幢式,细而高,顶端一层做出城墙、城门洞,城外还有蒙古包形象,造型亦十分奇特。

元代佛教虽然发展,势力很大,但因统治阶级自己没有发达的文化,对中原地区文化又不十分了解,而且又汲取了中亚文化,加之统治年代不长久,战事多,社会不稳定,没能产生统一而发达的文化。故而在建筑上缺少规律性,出现一些离奇古怪的建筑,乃情理中事。

知识链接

叠涩

用石砖或石块叠压着一层接一层地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倒阶的梯形,从而扩大塔的层面面积。倘若在叠砌时一层接一层地向内收缩,便形成阶梯形,这叫“反叠涩”。叠涩延伸可用三层叠涩出挑,有的用四层叠涩出挑,将塔檐砌筑得各具姿色,为塔檐增添了曲线美。

第四节 明清古塔

明清时期的古塔全盘继承了宋辽金元时期的古塔造型,在此基础上继往开来,建造了大批楼阁式塔和喇嘛塔,并开创了金刚宝座塔、云南傣族的佛塔群和文峰塔。

继往开来的明清古塔

明、清时代已很少建造密檐式的砖塔,而高层的楼阁式塔则大为建造,如宁夏银川的海宝塔、安徽安庆的振风塔、山西洪洞县的飞虹塔、陕西泾阳县的崇文塔等,均是我国著名的高层古塔。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有两个被史学家所称誉的朝代,明朝即是其中之一。明代统治300年,鼎盛时期经济发达,可谓国富民强,做了不少有益于子孙后代的事,文化事业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潮。明代造塔之风甚为盛行,特别在我国中原和南方造塔更多,仅福建省福清县就留存了八座古塔。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建造的瑞云塔,是著名的楼阁式石塔。在福建沿海地区,人们就地取材,建造了大批的花岗岩石塔,这些模仿木结构建筑的石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石塔自身的特色,但给人一种精美、典雅的印象,成为这一时期福建石塔艺术建筑的一个高峰。明代建塔约计有千座之多,为数是最多的。明代统治者不但信佛,且迷信风水。所以,除在佛寺中建塔外,还修建了许多风水塔。

明代制砖业得到大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故而明代修建的塔,大都为砖塔,且十分高大,只在南方建有一部分砖木混合塔与砖石混合塔。明代修建的塔80%是楼阁式的。楼阁式塔高大,要求具备较高的建筑水平,否则是建不起来的。明代修建的塔,虽以楼阁式最多,但其他式样也都有,现存实例也很多。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9赤峰宁城大明塔

明代建塔的种类,在我国历史上是最齐全的一个朝代,除楼阁式外还建有内部楼阁式外部密檐式、阿育王式、喇嘛塔、密檐实心塔、金刚宝座式等种类。

明塔平面以方形、六角形、八角形为多,其中又以八角形为主。凡是大塔,平面都做八角形的。塔的高度以13层为多,并主张建高大的塔。因以楼阁式为主流,故每层都做塔室。塔的内部构造,大多数为壁内折上式。层层有塔檐,塔顶做金属刹。塔的装饰基本上模仿木结构建筑式样,装饰花纹特别多。塔的建造质量相当高,坚固耐久。

明代塔的构造,是继承宋代所改革的构造方式,将塔梯、楼层、外壁三者相结合,只有很少一部分做空筒式结构。

明代塔有仿宋式、仿辽式,还有个别模仿金代式样。这些塔的整体轮廓线条平直呆板,这是由于减少了曲线,造型过分生硬,收刹没有劲。明代塔虽然增添了花样,却使塔显得粗大臃肿了,尽管工程做得极细,但却失掉了古朴的风格。明代塔数量虽然很多,但是,总的来看效果和成就远远不如宋代。

清代的宗教建筑成就很高,其中少数民族的成就更大。由于清代疆域辽阔,各民族逐步走向和睦亲善。西藏的达赖五世入京朝觐顺治皇帝,班禅六世前来为乾隆皇帝祝寿,新疆吐鲁番郡王参与清军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这此都使民族间团结气氛更加浓厚,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更加迅捷。从清初到清中期,国势兴盛,人力和财力充足,使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有条件建造了很多壮观的宗教建筑。风格独特的藏传佛教建筑在这一时期也非常兴盛。这些佛寺造型多样,打破了原来的寺庙建筑传统单一的程式化处理方式,创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随着寺庙建筑的繁荣,各种形式的塔也随之遍布全国各地。

明清墓塔

墓塔,乃佛教中和尚的坟墓。除大师圆寂建墓塔外,那些虽然不是大师却比较有地位的和尚,只要寺院经济状况允许,也都建造墓塔。墓塔既是佛教的一种纪念品,又是一种纪念性建筑。

我们常常在各地佛寺里看到建有墓塔,一座佛寺少则一座,多则数十座不等,而且大部分为明、清两代遗物。

我国佛寺墓塔的分布范围,一般建造在佛寺的前方,佛殿与山门的两侧面;也有的建在佛寺的后部,即后殿之后,平时没人去的安静、偏僻处所。大的佛寺则将墓塔建在佛寺的外围,成组排列,数目不等。墓塔多的佛寺,建在集中地点,构成一组大的塔林。

墓塔的种类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式样。

第一种,藏传佛塔式。其塔不论大小、高低,形制都采用喇嘛塔式样,亦有塔的其中一部分采用喇嘛塔式样的。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明、清两代喇嘛教盛行,成为佛教中一股主要势力,所以,各地建造的墓塔必然是仿喇嘛塔式样的居多。

第二种,为馒头塔,即“中国窣堵坡式”。此类墓塔塔下带有一个基座,塔身成圆球状,此乃窣堵坡的原型,其上部则不做塔刹。此类塔在墓塔中占一大部分,它的历史甚早,远在北魏到唐代就开始建造了,以后各时代都有它的形迹,从未间断过。

第三种,楼阁式小塔。凡墓塔采用楼阁式的,其造型都很小;只第一层塔身有塔室,其余各层均无塔室,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构造。

第四种,密檐小塔。采用密檐式的墓塔为数不少,其外观与密檐式佛塔相同,只是一般体型小而已。

第五种,经塔式样。

总的来看,墓塔的形制不超出这几种式样。但是,墓塔不像佛塔,有固定的格式和具体的要求需要遵循,而是匠师与佛门弟子创造性的产物。因而,墓塔的建造有较大的灵活性。故而出现墓塔的式样、比例千奇百怪,没有规律,没有章法,在墓塔建造中匠师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独具特色的形象。例如,山东长青灵岩寺墓塔,做出弧状塔身。在各地墓塔中也有比例失调的,或头重脚轻,或过于粗壮,但纤巧奇特者为多数。

墓塔大多体型小,高大者甚少。墓塔都是实心体的,空心的现在还未发现。有许多墓塔或详尽地模仿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式样与做法,或在一座塔上多少体现出木结构建筑的手法。墓塔的平面基本上采用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及方形,层数有1层、3层、5层、7层,但都是奇数,没有偶数的,这即是佛教思想,又有我国的传统意识。墓塔因是纪念性建筑,要求保存时间尽量长久,其所用材料以砖材与石材两种为主,也有一部分采用琉璃建造的。

墓塔的布局以一座至四座较为多见,再多些要成排列状;规模若再大,就要建造塔林了。例如,江西宜丰洞山,乃曹洞宗之发源地,洞山塔林就是成排列状的,每一组都成为一排。宜丰玉峰山的一些塔林,大部分也成排列状。

明、清两代的墓塔,大体相仿,没有严格界限,倘若没有塔铭,这两代的墓塔简直区别不出来。总起来分析,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明、清墓塔之特征:小、巧、多、变。小指体型,巧指造型,多指数量,变指造型上的变化。

明清文峰塔

从公元14世纪开始,风水学说大发展,全国各县城及大型村镇都在建造一种塔,名曰风水塔,亦称文峰塔。这种塔不属佛教,而是根据阴阳家按风水学说确定位置建造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建筑。

当时建造文峰塔,其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三点。

(1)具有祈祷性和象征性。希望当地多出人才,多中科举,以其象征本乡本土人才辈出。

(2)纯属迷信性。以塔来添补当地在风水上的空缺,或者说用塔添补当地地理环境上的缺陷,达到完整无缺,谓之补地气。

(3)具有标志性。一座县城,一个乡镇,建造一标志。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10河北仿古建筑文峰塔

文峰塔的建造方位并不统一,这是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别较大所致,倘若归纳也只能大体上加以划分,不能详述。其建造方位大体有三个:一是建在县城、村镇的里边,四面八方皆有建造,但以建于东南方位者居多。一是建在县城与村镇之外,也是四面八方皆有建造,亦以建于东南方位者为多,如河南许昌城、广东丰顺城都是建在城外的东南方位。另一种是方位不固定,远近也不固定。

文峰塔的建造位置比方位更混乱,有的建在城镇附近的高山上,距城镇甚近;有的建在平地上;有的则建在江河畔;也有的建在山前端;还有的竟建在城墙上。例如,山西绛州就将塔建在东南面的城墙上,以城墙作塔的基台,这倒节省了建塔占地和经费。

文峰塔虽然分布甚广,但主要以南方为主,北方次之,东北及西北地区数量甚少。建造文峰塔多的地区是江苏、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山东、山西,其中又以江苏、江西、云南、贵州为数最多。这些建造文峰塔多的地区,几乎所有乡镇都有,到处皆是。

文峰塔的式样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模仿佛塔,即按照佛塔的式样建造,与佛塔无二,塔上也刻有佛像,若不注意,初看很容易当作佛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佛塔有很长的建造历史了,而文峰塔在14世纪才开始建造,况且佛学与风水学同属神权思想范畴,出现模仿势在必然。另一种,乃创造性塔。此种塔一点也不模仿佛塔。有的地方将文峰塔建成一支大笔形,曰文笔塔。山西偏关就建有一座这样的文峰塔,笔尖朝天。也有的地方建造象征性的塔,形状甚为奇妙。文峰塔名字甚多,计有文笔塔、文光塔、文星塔、文英塔、文明塔、文风塔、文奎塔、文园塔、五虹塔、文斗塔、文元塔、三元塔、尚元塔、文神塔、崇文塔等。

文峰塔的平面一般都建成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与佛塔平面基本上相同。基层数由3层至13层不等,每层高度都有3米,最高的塔达86米。陕西泾阳县崇文塔是全国文峰塔中最高的一座。

文峰塔的内部构造,大体分为四种形制。第一种做空筒式,这是仿照唐代塔的构造方式,是较为简单的一种;第二种为“壁内折上式”,这种塔为数最多;第三种是穿壁绕平座式;第四种为实心塔,这种塔也是模仿佛塔,取佛塔式样。

文峰塔除模仿佛塔和模仿木结构建筑式样外,每座塔都带有地方特色,这是文峰塔的特征。建文峰塔所用材料以砖为主,选用石材建造的为数不多。每座文峰塔都在塔门处施以匾额。匾额采用石制,与塔身成一体。多数文峰塔均在门的两侧刻有对联。在香港地区也发现了一座文峰塔。

在山西平遥县城附近,有一些平面圆形、塔身圆形的文峰塔。例如:现在县城东部的两座文峰塔,式样相仿,北塔基座超出全塔的二分之一;南塔基座几乎占了全塔,塔身只有2.5米高。实际上塔身的式样是窣堵坡的变体,圆肚改为直肚;塔面做三层伏莲,塔尖已失掉。这个文峰塔做实心体,没有门窗,没有塔室,其式样别致,犹如我们常用的暖瓶形状。这种式样的塔是平遥县特有的。

知识链接

文昌阁与文峰塔

有的地方将文峰塔当作文昌阁来建造。文昌阁是用来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帝君是我国神话传说里主宰功名、禄位的神。旧社会里读书人都要拜文昌帝君,供奉文昌帝君。故而,各地城镇中多建有文昌庙,或将文峰塔作文星塔,意在崇礼文昌帝君。元朝延祐三年(1316年),将梓潼帝君加封为“辅文开化文昌司禄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

第二章 古塔的构造与类型

在我国大地上的许许多多古塔,在历史沧桑中,经受了千百年风、雨、雷、震等自然天灾及人为战乱的破坏性考验,依然巍然屹立。这些凝聚着历史、建筑和艺术美的古塔,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伟大成就,表现出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风貌,为我们写下了一部十分生动的有形史诗,成为中国人民智慧、文明和进步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第一节 古塔的构造

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

古塔建筑概述

“塔”是根据梵文Stupa音译而成,原意为“坟冢”,它的本来用意是为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根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圆寂后百年,阿育国国王为了表示对释迦摩尼的尊敬,特意建起84000座塔,由此才逐渐盛行起佛寺建塔之风。塔在印度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坟冢性质的埋葬佛舍利的“窣堵坡”;还有一种为塔庙性质的没有舍利的“支提”。中国现存的寺塔多为坟冢性质。

我国的佛塔兴起是由于佛教从印度传入而开始的。塔在传入我国后,融合了我国建筑艺术风格和文化传统,逐渐发展为独具中国风的中国式寺塔。

塔的构造分为四种:地宫、基座、塔身和塔刹,地宫保存有舍利函。塔刹由刹座、刹身和刹顶三部分组成。佛塔层数大多为奇数,偶数层的塔较为少见。

传说,最初的佛塔数量极少,只有在佛陀的出生地、成佛地、传法地、涅槃地等八个地方才建塔供奉舍利(佛典上称为“八大灵塔”)。由于八个窣堵坡远不能满足信徒们礼佛的需要,所以佛教徒在各地又建起了许多窣堵坡,后来演化成藏佛像、佛经的建筑,为佛教建筑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建筑类型,与佛寺、石窟同为佛教三大建筑。塔表现出三种不同的佛教类型意义,第一类是“真身舍利塔”,为供奉舍利子的塔;第二类是“法身舍利塔”,为供奉佛经的塔;第三类是“墓塔”,是为修行高深、功德圆满的历代高僧建造的墓塔。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11甘珠尔庙舍利塔

佛塔传入中国,与传统楼阁建筑文化融合,成就了我国数量庞大、造型复杂、民族特色强烈的中国塔式建筑。如秦皇汉武都修建过高楼台榭,以候仙人。崇佛敬神的结果是将塔与我国传统楼阁建筑相结合,出现了中国楼阁式塔建筑,窣堵坡的圆盘式相轮等被抬高到顶上,变成了“刹”,成为中国最早的楼阁式塔。东汉洛阳白马寺塔、北魏洛阳永宁寺塔等,都是楼阁式塔。而下层民众因无力造楼阁,就将塔与中国的亭建筑相结合,便出现了亭阁式塔。这种塔就是塔下部建一个木构亭子,顶上加带相轮的刹。亭阁式塔一般被许多高僧作为墓塔。宋以后,随着花塔和喇嘛塔的兴起,亭阁式塔逐渐走向衰落。楼式塔则经久不衰,并且繁衍出众多的支系。

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佛教昌盛,佛塔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德干高原和印度河恒河平原出现。佛经中记载“阿育王八万四千塔”,佛塔建筑进入鼎盛时期。阿育王时期,印度佛塔由塔、塔周和栏楣三部分组成,位于主塔四面的四座陀兰那(形体结构与中国的牌楼相似)叫“山奇大塔”。这种塔式传入中国后,虽大体上承袭了印度的旧有样式,但也融合了许多中国元素,如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与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宝座塔相比,底座明显加高,中间塔与四角塔的比例又大大减小,我国称这种塔为“覆钵式”塔。

印度佛教密宗兴起后,金刚宝座式塔传入我国,从敦煌428窟北朝壁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五塔建筑的形式。这种塔在我国建造较多,大多在明朝以后。它们是印度窣堵坡在中国古代高层楼阁的传统基础上创造出的新类型。

宋代还盛行铁塔。到元代,窣堵坡从尼泊尔又一次传入我国内地,带来另一种塔的建筑模式,即喇嘛塔(又称“藏式塔”)。塔身是一个半圆形覆钵,基本上保存了坟冢的形式,上面安置有长大的塔刹,因喇嘛教多为此塔式而得名,由于在元代大肆兴建,成为古塔中数量较多的一种。明、清时期,这种塔成了高僧、喇嘛死后墓塔的主要形式,人称“和尚坟”。与此同时,还出现了铜塔、琉璃塔、风景塔,为中国的佛塔建造艺术添上了丰富多彩的一笔。

古塔建筑形制

中国古塔的建筑形制颇多,佛塔建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多采用“下为重楼,上累金盘”的形式。

中国佛塔早期为木结构四方形楼阁式,至唐以后,砖结构塔替代木结构塔,形状由四方形发展为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圆形、菱形等。造型上也由楼阁式逐渐过渡到密檐式、覆缸式和金刚宝座式、过街式等多种类型。轮廓、线条或刚劲挺拔、铿锵有力,或轻盈秀丽、精巧飘逸,或八面玲珑、精细绝巧。

中国佛塔的层数一般习惯取奇数(因为奇数为阳),塔的构造分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大部分。中国佛塔是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典型建筑,塔在中国文化里还表达出镇妖魔、兴文风、祈福寿的意念和观敌情、览山水等作用。以后历代佛塔建筑虽然可能有不同的外形,但“下为重楼,上累金盘”的塔式建筑形制已成稳固的模式。汉地佛塔最主要的形式有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

古塔主要建筑构成

中国古塔主要建筑构成部分分为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大部分:

印度早期的窣堵坡形体简单,一般由台座、覆钵、宝匣和杆、伞等组成。台座位于最下方,通常是一个薄层方台;覆钵坐落在台座之上,作为塔身;覆钵之上是方箱形的宝匣,宝匣又叫宝箧;宝箧之上是竖杆和圆伞所组成的塔刹。

从公元前2世纪起,窣堵坡的台座逐步增高,塔刹装饰物也不断增加。到12世纪,犍陀罗贵霜王朝的窣堵坡,下部承以方台,方台之上是由原来的台座发展成的三四层的塔身,覆钵上的塔刹也更复杂,整个塔型往瘦而高大方向发展。

窣堵坡传入中国以后,受传统民族建筑的影响,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塔身借用了中国传统的亭阁或重楼形式,而印度原来的窣堵坡被整体模制到塔顶上去,成为塔刹。二是塔基的下方出现了存放舍利等佛物的地宫。这样,中国的古塔自下而上一般分别由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四部分组成。

1.地宫

地宫是塔体地下部分的一个特殊建筑空间,又叫“龙宫”或“龙窟”。这些别称的出现,是由于一些偶发现象所致。从前,有些塔的地宫因防水性能不好或年久失修,使地下水渐渐渗出并溢满地宫。人们不能正确理解这种自然现象,讹称为“海眼”,从而附会出某塔是用来镇压海眼的说法。久而久之,地宫也就被描述成“龙宫”或“龙窟”了。

地宫是专门用来存放舍利或佛像、经卷等法物的密室,一般用砖砌成,其形状则往往随塔的造型而定。地宫中主要存放一个石函,石函内是层层的石匣或用石头、金银、玉翠等制作的小型棺椁,佛舍利便珍存在最内层的石匣或棺材中。

古塔的地宫是一个特殊的建筑部分。中国古代的地上建筑,其地下基础部分大都是夯打坚实的地基,宫殿、楼阁和坛庙等无不如此。而在印度,舍利不是存放在地下,而是藏于塔身或塔刹中。古塔地宫的出现,模仿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传统的地宫埋葬形式,只是在规模上远没有它们浩大而已。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12古塔

2.塔基

塔基覆盖在地宫之上,是整座塔的下部基础,一般用砖、石叠砌而成,其形状也多随塔的造型而定。

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较低矮,也很简单,常常仅有一二十厘米高,极不明显。有的甚至由于年久残缺,从地上根本看不见了。到唐代,为了使塔体更加高耸突出,有的塔在塔身下又增建了高大的基台。此后,塔的基础部分急剧发展,渐变成基台和基座两部分。前者就是早期塔下较矮的塔基,后者则是专门用来承托塔身的基座。

基台由于比较低矮,又近地表,因而仍然较为简单。基座部分则往往大加雕琢,精雕细刻,修饰繁杂,是整个塔体中雕饰最为华丽的部分。

辽金以后,塔的基座越来越往高大华丽的方向发展,而且大都做成“须弥座”式。须弥即佛教中所称的须弥山。佛教界认为:宇宙的中心为一座极大、极高的山,称须弥山或妙高山,周围为大海环抱,是佛与菩萨、诸神人居住的地方。以须弥山命名,有最为稳固之意,因而用以承托塔身。须弥座又通常与仰莲瓣相结合。莲花象征着纯洁,表现出佛界对世俗的一尘不染。

基座的出现对塔的整体造型作用重大。从建筑结构来说,它承托起上部塔体,使塔体保证了坚固和稳定;从建筑艺术来说,基座的存在增加了塔的整体美感,使古塔更加庄重、大方和富有变化。

3.塔身

塔身坐落在基座之上,是塔的主体结构部分。印度早期窣堵坡都是实心的土石墩,传入中国之后,塔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总的特点是往高处发展。中国古塔在塔身部分又表现出千变万化,无论在高度、平面形状、内部结构、外部形态乃至装潢修饰上都千差万别。正因为如此,我们很难在此一一述及。

4.塔刹

塔刹是指安设在塔身之上的顶子。有圆形的,有尖形的;有用砖石砌筑的,有用金属制成的,形式多种多样。

“刹”这个字是梵语的省音译,又译为“乞叉”或“乞洒”等。它的本意指的是田土,用在塔中代表国土或佛国,安在塔顶表示崇高和尊敬。

印度早期的窣堵坡也设塔刹,但都很简单,通常只有一根不长的刹杆和一层或三重金属圈。传入中国以后,窣堵坡的整个形象被搬上塔顶,作为塔刹。中国古塔的塔刹结构复杂,通常又分为刹座、刹身和刹顶三部分。

刹座紧挨塔身,是塔刹的基础。其形状有砖砌的平台,更多的则是须弥座,须弥座上多砌仰莲或忍冬花叶形来承托刹身。

刹身是塔刹的主要部分。其下部是一形如两个平底钵对口所组成的圆鼓形建筑,中间是套贯在刹杆上的圆环,圆环之上置华盖。华盖又称宝盖,是刹身的冠饰。刹身的圆环佛教术语称作“相轮”。“相”的意思是“人仰视之”,相轮的作用则是作为塔的一种仰望标志,借以达到敬佛礼佛之目的。相轮数目的多少往往标志着塔的等级的高低,等级越高,相轮数目就越多。早期佛塔的相轮尚没有定制,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个的规律。

刹顶在宝盖之上,通常由仰月、宝珠或火焰组成,是全塔的顶尖。

塔刹作为塔的最为崇高的部分,其作用至为重要:从建筑结构来说,它收结了顶盖;从建筑艺术来说,它以高插云天、玲珑挺拔的气势冠盖顶峰,有力地突出了宝塔的雄伟气魄和宗教神圣性。

古塔的建筑材料

所谓古塔的质地,指的是古塔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能工巧匠们巧夺天工,几乎用尽了所有可以用于建筑的材料。古塔的建造也是如此。同时,由于塔是用来保存佛舍利的,出于对佛的尊崇和忠诚,信徒们不惜花费巨资,制造出种种极为珍贵的舍利塔。如金塔、银塔、珍珠塔、象牙塔、珐琅塔等。当然,由于造价的昂贵或材料的稀缺,这些真正的“宝塔”一般都体量很小,数量也不多,通常置于室内或塔内,供祭拜或观赏。

就室外矗立的高塔来说,用于造塔的材料也可谓包罗万象。如土、石、木、砖、铜、铁、陶、琉璃等。这些不同的建筑材料,有些可以单独成塔,有些是几种材料相结合。因而,古塔的质地可以说是形形色色的。在此,我们将常见的一些质地类型作概括归类介绍。

1.石塔

石头作为建筑材料在中国是一种普遍现象。用石头造塔,主要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整个塔体完全由石头雕刻或砌筑而成。这样的石塔形体一般不大,通常为单层塔,但也有巍峨高耸的石塔,如泉州开元寺双石塔,高度都在40米以上,其中一塔高48米,相当于15层楼的高度。二是配合其他材料,石头多用来建造塔基和塔座。这种塔不仅本身讲究造型,而且非常注重雕饰。中国古塔的石雕艺术特别发达。

2.木塔

中国古代建筑历来以木结构为主,早期的古塔也多为木结构建筑。它采用传统的梁、柱体系,结合以桁(梁上横木)条、斗拱负重承托,门窗棂格形式多变以及内修藻井、外装飞檐等技术,使古塔显得线条流畅柔和、飞舞活跃。尤其是塔柱、塔梁及门楣等处,多施以雕刻与彩绘,更使木塔五彩斑斓、气宇轩昂、令人瞩目。

木塔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不少缺陷,如易遭虫蛀、火焚,长期保存困难等。因此,后来便与坚硬耐久的砖石材料相结合,出现了砖、木,或砖、石、木混合结构的古塔。这样的塔以砖、石等砌壁,以木材做楼板、飞檐及游廊、栏杆等,集木、石、砖各种建材优点于一身,可谓古塔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

3.砖石塔

砖、石开始作为建造古塔材料的时间比较早,只是早期的砖石塔不如木塔那样流行。由于砖石的经久耐用以及良好的防火等性能,使砖石塔最终取代了木结构式塔,而成为中国古塔建筑中的主流。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古塔,绝大多数为砖石塔。

砖、石尽管不像木材那样使用方便,在塔檐挑翅幅度和造型上都受到限制,但造塔匠们在砌筑技术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发挥。其中最具说明性的是“叠涩”方法的运用。所谓叠涩,就是以砖累砖,上层砖边探出下层,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将塔檐等部分砌筑得各具特色。加之在塔身之上饰以各种美观多变的浮雕纹样,使砖石塔并不显得单调呆板。

砖石塔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发展,并在建筑技艺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外形上,它继承了传统建筑四方八面的风格,立体线条,直中有折,方正而富变化;各层外壁逐层收紧,并隐起柱枋、斗拱,覆以腰檐,塔檐的四角方中见圆,刚中带柔,层次明朗;整个塔体显得简洁、古朴、端庄、厚重。

当然,砖石建筑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出檐较短,平座栏杆形同虚设,不便或不能走出塔外;受力学承重原理的影响,在高度上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它曾一度与富有弹性、便于加工的木材相结合,创造出砖、石、木混合型塔。

4.金属塔

金属塔是指由金、银、铜、铁等金属整体或分层铸造的塔,塔身雕有佛像和各式图案。金属塔虽然多种多样,但体量较大的露天金属塔,主要有铜、铁两种质地。这些金属塔一般是由塔模浇铸而成的,因而上下为一个整体。受金属价值的影响,铜、铁塔的高度一般都比较有限。有些铜、铁塔底部加筑了高高的基台,使塔看起来比较高大。如山东省的济宁铁塔高23米,真正的铁铸部分其实只有10多米。

金属塔虽然在高度上受到限制,但在造型上却有得天独厚的优点。由于金属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人们在建塔模时可以随心所欲,将塔体设计成任何砖、石、木材都表达不出的形体来。只要雕出模子,就能铸出塔体,因而金属塔一般外表华丽,纹饰复杂,非常精致生动。

5.琉璃塔

琉璃是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高级建筑装饰材料。一般常见的有黄、绿、蓝、白、赭等色。它是在陶体制品表层加涂富有光泽的釉质经煅烧而成的,制品不仅色调鲜明,光彩夺目,能起很好的修饰作用,而且能防止风化和粉蚀,色彩瑰丽,金碧辉煌。

琉璃的使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普遍使用却是在唐宋以后,到明清时达到高峰。从帝王宫殿到坛庙寺观等,都普遍使用了琉璃瓦件作装饰。早期琉璃产量少,用来装饰塔的很少见。琉璃宝塔的大量出现是在明清时期。这时的琉璃生产数量大,而且除了琉璃瓦外,还产生了琉璃面砖。色泽鲜艳的琉璃饰件装扮在塔身之上,使宝塔显得更加流光溢彩、斑驳陆离。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13香山公园琉璃塔图片

当然,琉璃仅仅是一种塔表装饰材料,塔体的内部往往仍是用砖石等建造。

以上所介绍的只是一些常见的建塔材料,除此以外,在我国现存古塔实例中还有纯粹的陶塔以及用土坯和草泥所建造的土塔等,因为很少见,在此不多赘述。

知识链接

中国古塔之最(一)

最早的伊斯兰教塔

广东省广州市怀圣寺的光塔,是一座圆柱形的砖塔。该塔建于唐朝,相传是早期来华的伊斯兰教传教士所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是目前我国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塔。

最早的并立双塔

辽宁省北镇县的崇兴寺双塔,是我国最早的双塔并立布局。两塔均为八角形13层密檐式砖塔,相距43米,建于辽代。这种双塔并立的布局起源于南北朝,以后历朝皆有。

最早的石塔

我国最早的石塔是山东省历城县的神通寺四门塔。该塔为隋大业七年(611年)建造的单层塔,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最早的金属塔

我国目前最早的金属塔是广东省广州市光孝寺内的西铁塔。该塔建于五代南汉大宝六年(963年)。现因年久失修,金色剥落,塔身生满铁锈。

最早、最高的琉璃塔

我国最早的琉璃塔是河南省开封市佑国寺琉璃塔。该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八角形,13层,高达54.66米,也是我国最高的琉璃塔。该塔外壁的褐色琉璃砖面近似铁色,因此又称“铁塔”。

最早的陶塔

我国最早的陶塔是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涌泉寺塔。该塔建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塔高6.83米,塔身装饰有1078尊佛像,因此又称“千佛陶塔”。

最早的过街塔

我国最早的过街塔是北京市居庸关的云台。该塔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因其基座全用汉白玉雕琢而成,因此被称为“云台”。基座正中开辟有一个五边形的拱券门洞,可供人出入。

第二节 古塔的类型

我国的古塔造型多样,千姿百态,其数量巨大,种类繁多,艺术与历史价值极高。

古塔的分类

古塔的分类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古塔千姿百态,丰富多样,几乎少有两塔完全相同的例子;更重要的是,由于所使用标准不同,古塔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法。不同的分类方法,必然存在着相互重叠的现象。也就是说,一座古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归不同的类型。

1.从层数上分

这是最简单的分类,一般将古塔分成单层塔和多层塔两类。顾名思义,单层塔塔身只有一层。亭阁式塔和喇嘛塔都属单层塔,一般被用来作为僧人的墓塔。多层塔又可分为三、五、七、九等不同的层数。古塔层数通常为单数,这是由于传统意识中单数为阳数,含有吉祥的意思。

2.从平面形状来分

所谓平面,指塔的横截面。印度早期佛塔都是圆冢形的,中国古塔初兴时,由于受传统方形木结构建筑的影响,塔体平面也往往建成方形。但方形建筑稳固性差,因而后来渐渐向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发展,当然也有圆形的。总的看来,早期古塔以方形为主,隋唐以后多为八角形。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四平八稳”的建筑传统。

3.从内部结构来分

古塔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类型。实心塔塔体内部用土坯填满或用砖石砌平,一般不能登临。密檐式塔多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空心塔塔体内部留有建筑空间,有的全部为空筒,有的用木板等隔出楼层,一般都筑有阶梯可通上下,塔的内壁也往往进行精心装饰,使塔内、塔外都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

4.从用途上分

古塔原来只有一种用途,即宗教功能,但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古人加以奇妙地利用,于是除了宗教性外,又产生出其他许多神奇的功能,从而出现不同类型的塔。据此,可将古塔分为如下几类:

舍利塔。指专门用来供奉舍利的佛塔,是保持古塔最原始功能的一种塔。又可分为真身舍利塔和法身舍利塔两种。真身舍利塔因藏有佛祖遗物,即真身舍利而得名,法身舍利塔则因只藏有经卷等法物而无佛祖真身而命名。

僧墓塔。指为有道高僧或一般僧尼死后存放骨灰所建的塔。一般僧尼的塔多为小型亭阁式塔;高僧塔有的建造得非常壮观,如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等。

导航塔。指修建于江河岸边或海港码头,用以指引航船安全通过或顺利靠岸所建的塔。为方便夜间导航,通常都装有灯笼,故又有灯塔之称。如杭州的六和塔等。

风景塔。指建于风景名胜之地,用以增加景致的塔。有的是为了弥补形胜之不足,有的是为了突出中心或统揽全景。

风水塔。指古人出于追求生活平安和美好的善良愿望,为趋吉避凶所修建的塔,如镇邪塔、文峰塔、文运塔、文星塔等。

知识链接

中国古塔之最(二)

最早的古塔

我国最早的古塔崇岳寺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该塔修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该塔总共有15层密檐,全用灰砖、黄泥砌筑,塔的外部表面还抹有石灰。该塔的外观轮廓呈抛物线型,看起来秀丽挺拔。

最高的砖塔

我国最高的砖塔是料敌塔,又叫开元寺塔,位于河北省定县。该塔修建于北宋时期,原是当时军事上的一座瞭望台,用于观察宋辽的军情动向。该塔共有11层,高84.2米,属楼阁式塔。

最早的木结构塔

我国最早的木结构塔是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佛宫寺,修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该塔塔身五层六檐,还挂着一块明代人书写的横匾“鬼斧神工”。该塔外观轮廓呈八角形,全部采用木结构建造。

最早的喇嘛塔

我国最早的喇嘛塔是白塔,位于北京市妙应寺。该塔修建于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塔身高约59米。该塔是根据尼泊尔白塔的外形结构而建造的,是外来风格和我国民族宗教特点相结合的产物。

最早的金刚宝座塔

我国最早的金刚宝座塔,位于北京市大正觉寺内。该塔修建于明成化二年(1473年),是把五个小塔建在一个高大的宝座里。整座塔整体轮廓看起来既庄严稳重,又显得玲珑活泼。

古塔的类型

佛塔的类型根据建塔的外形可以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花塔、傣族塔、九顶塔、陶塔、琉璃塔、金、银、铜、铁塔以及穆斯林清真塔等。

佛塔的类型根据塔的功用可以分为:舍利塔、藏经塔、风水塔和墓塔等。

1.楼阁式塔

楼阁式塔是中国古塔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塔,并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典型造型是:下为重楼,上累金盘,造型呈方形,四面立柱,每面三间四柱,有梁枋、斗拱承托上部楼层。楼阁式塔早期为木结构,隋唐后多为砖石仿木质结构,其特点同我国传统楼阁建筑构造相似。以后外形特征出现变化:方塔渐少,六面塔、八面塔则较常见。塔每层上有仿木结构的重楼,楼有仿木的门窗、柱子、梁枋、斗拱,塔檐大多为木结构或砖砌仿木质结构,形象上更突出檐角高翘的韵味,产生轻盈飞动的美学意境。高大者楼内有楼板、楼梯,可登临。

楼阁式塔的地区分布特点是:南方以苏、浙、沪、粤为楼阁式塔的主要地区,代表作有上海方塔与杭州六和塔;北方以冀、晋、陕、甘、辽等地为主,代表作有山西应县木塔、河北开元寺料敌塔、河南开封佑国寺塔等。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 图14安徽宏村古塔

2.密檐式塔

密檐式塔是楼阁式塔由木结构向砖结构转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支古塔系列,其形象高大,层级较多,以外檐层数多且间隔小为显著特征,故名“密檐式塔”。密檐式塔的主要特征:下部第一层塔身高大,以上各层则塔檐层层重叠,距离很近,无门无窗无柱,不成楼层(早期密檐式塔有小假窗)。因没有门窗结构,故多实心,一般不可登临,或可登临但也不宜眺望。基座与第一层塔身特别突出,雕饰复杂。

密檐式塔流行于隋、唐、辽、金,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方形平面造型塔,多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以河南、陕西居多;八角平面的辽、金塔,多分布于东北、京津、晋冀地区。辽、金时期,密檐式塔第一层有佛龛、门窗、斗拱等雕饰,元后,密檐式塔渐渐衰落。

3.亭阁式塔

亭阁式塔是传统亭阁与印度窣堵坡相结合的塔式建筑,主要流行于唐宋以前,唐后则较少见,多为历代高僧的墓塔。典型特征是:唐前塔身多为方形,唐宋为方形、六边形、八边形或圆形。塔檐多为单层,罕见双层(仅见山东清灵岩寺慧崇禅师塔为双重亭阁塔);底下有台基,顶部建塔刹,一般不做豪华的雕饰。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河南登封净藏禅塔和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方便和尚塔,都属这种塔式。

4.覆钵式塔

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为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是佛教密宗与藏族本教相结合的藏传佛教)所常用。典型特征为:建筑造型接近于印度窣堵坡,材料多为石材,少有砖料;塔基多为一层到五层不等的方形、圆形、八角形须弥座,基座有内室;塔身为一几何形覆钵窣堵坡,塔刹在喇嘛塔造型中具有显赫的地位,由相轮、圆盘(华盖)、刹顶组成,塔盘垂流苏,塔刹多用宝珠或小铜塔;塔外壁通常涂成白色,是高僧墓塔的主要形式。

喇嘛寺塔建筑主要流行于西藏、青海、内蒙古地区,现存的喇嘛塔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喇嘛塔,当属建于元代的北京妙应寺白塔。

5.金刚宝座塔

金刚宝座塔是佛教密宗一派的佛塔,既具浓厚的印度风格,又有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因汉地大多不信奉密宗,故金刚宝座塔在汉地发展较为缓慢。金刚宝座塔的典型特征:塔下部为一方形巨大高台(印度金刚宝座塔体量低小),台上建有五个正方形密檐小塔(代表金刚界五方五佛,即中央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塔座上雕刻五种动物:即金刚五佛的坐骑狮子、大象、马、孔雀、金翅鸟王。其代表作品以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最为著名。

6.过街塔

过街塔即路上、街上的塔,或称“门塔”,又称“塔门”。过街塔的形式与金刚宝座塔相类似,通常建于交通要道,以供往来行人顶礼膜拜。其主要特征为:一个或三个门洞的高台,高台之上立着一座至数座佛塔,一般为覆钵式,是与中国古代的城门、关隘相结合的塔建筑形式。门洞上的塔就是佛祖的象征,一切有情物从塔下经过就是向佛礼拜。过街塔,其实是佛教走向民间的必然产物,因此也就减少了佛法的尊严,而更显人情味和世俗化,是中国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发展的自然结果,是普照万物的佛性体现。中国最大的过街塔,是河北承德普陀宗乘庙的五塔门。

7.花塔

花塔流行于辽、金时代,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亭阁、楼阁、密檐式塔的基础上借鉴印度、东南亚佛塔雕刻艺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古塔形式。其特征是:将亭阁塔的塔刹雕砌为莲瓣式或楼阁式,密檐式塔塔身上半部密布佛龛、佛像、菩萨、天王力士等繁杂的雕饰形象,塔上部宛如一捧大的花束,甚为华丽美观,如河北正定广惠寺花塔。花塔建筑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现存的花塔多为宋、辽、金时期的建筑,元后,花塔几乎没有再建。

8.傣族塔

傣族塔是属于南传佛教的一种佛塔,受缅甸寺塔建筑风格的影响,具有典型的热带建筑特点。其特征为:平面呈八角形,每角建有一座人字脊、山面向外的下坡路塔屋;塔基立着九座佛塔(中央一大,周围八小),佛塔塔形呈葫芦形,外表皆白;塔刹呈尖形,上有三到五重圆伞,俗称“笋塔”;各塔雕刻莲花或莲蕾,有浓郁的傣族地方风格。云南西双版纳的曼飞龙塔,就是这种塔的典型建筑。

9.九顶塔

九顶塔平面呈八角形,塔身特别高大,塔顶上立有九座密檐小塔,造型奇特,塔上有塔。山东历城九塔寺九顶塔,为中国九顶塔的仅存珍品。

知识链接

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西北约13千米处。因为寺院在少室山阴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叫少林寺。该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为天竺(古印度)佛教徒来中国传教而建。后来南天竺的高僧菩提达摩也到这里传教,使少林寺得到扩展。少林寺是我国武术史上少林派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擅长少林拳的寺僧曾参加唐王李世民的队伍,为建立大唐立过汗马功劳,故此时少林寺的发展达到顶峰阶段,寺院内建筑最多时竟达到5000余间。

在少林寺往西不远的山坡上,是一片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塔林。四角形的、六角形的、圆柱形的、圆锥形的、瓶形的、抛物线形的……多种多样,造型不一。高的有十四五米,低的只有1米左右,层数在1~7层之间,现存自唐贞元七年(791年)至清嘉庆八年(1803年)之间的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的砖石墓塔220多座,埋葬着历代少林寺知名和尚的尸骨。由于当家住持和尚的佛家修养和地位不同,因此墓塔的大小也不同,塔上的文字记载着他们的“功德”。塔林中有唐塔2座,宋塔3座,金塔6座,元塔40座,其余为明、清塔,许多塔上有精美的石雕艺术装饰,是综合研究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贵资料。尤其是塔林东边的菊庵长老灵塔,建于元代至元五年(1339年),后壁镶嵌的塔铭为少林首座日本和尚邵元撰写的丹书,文辞和书法都有相当的造诣。1973年4月,郭沫若来游,曾题诗以赞:“邵元撰写照公塔,仿佛唐僧留印年。花落花开沤起灭,何缘哀痛着陈言?”塔西边有座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修造的印度高僧“就公天竺和尚之塔”,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中日、中印文化交往的历史是漫长的。

少林寺塔林是我国最大的一处塔林,它对研究我国佛教源流宗派,探讨古塔建筑艺术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