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国古代养蚕业

中国古称丝国,是世界上首先驯化和饲养家蚕的国家,在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上对世界人民做出过重大贡献。

远在3000多年前,我国丝的染色、织造等技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生产出了绚丽多彩的不同丝织品。到汉时,我国丝织品工艺已大量外传,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中西交流的媒介。我国栽桑养蚕技术也先后或直接或间接地传到国外,影响十分深远。

第一节 原始的养蚕业及纺织物

养蚕业的出现

考古工作者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夏县西阴村遗址(距今5600多年)中发现有经人工截断的蚕茧和一个纺坠。蚕茧残长约1.3厘米,最宽处为0.71厘米。说明西阴村人已有纺织蚕丝原料和纺织工具。1980年,河北正定南杨庄遗址(距今5400多年)出土了2枚陶蚕蛹,陶蚕蛹虽不是蚕本身,但它是对着蚕蛹实物制作的,或者是非常熟悉蚕蛹的工艺师制作的。该遗址还发现了“加捻牵伸的陶纺轮,以及既可理丝,又能打纬的薄刃条形骨匕”。表明山西夏县、河北正定普遍存在蚕的踪迹,蚕茧在当时已成为纺织原料之一,并可能已经用于织绸了。

第八章 中国古代养蚕业 - 图1古代纺织工具

长江流域最早的河姆渡遗址,在第二次发掘时出土了牙雕小盅,其外壁雕刻有编织纹和蚕纹的图案,刻有四条像似蠕动的虫纹,其身上的环节数,均与家蚕相同。同时出土有纺轮、木制的刀、匕、小棒、骨针、织网器、木卷布棍、木径轴、骨机刀等纺织工具,可能是一种原始腰机的织机组件。最能说明蚕已人工饲养的是1958年发掘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织物,在第二次发掘时,在探坑22出土不少丝麻织品,有绢片、丝带、丝线、丝绳等,大部分都保存在一个竹筐里。残绢片长2.4厘米,宽1厘米,尚未炭化。细丝带已经揉作一团,无法正确量定长度,宽约0.5厘米,编织方法与现代草帽辫一样,有着两排平行的人字形织纹,体扁,但靠近尾端一节呈圆形。丝线已拧成一团,较粗。据浙江纺织科学研究所鉴定:确认为长丝产品,经纬向丝线至少是由20多个茧缫制而成,没有加捻。绢片为平纹组织,密度为120根/吋,相当每厘米有40根粗细比较均匀的经纬纱,反映当时已有较完备的织机。丝带为带子组合,观察为10股,每股单丝3根,共计单纱30根编织而成。

第八章 中国古代养蚕业 - 图2纺轮复原图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轮是原始纺织业出现的标记。磁山、河姆渡、半坡等遗址都出土有各式纺轮和骨针纺轮加杆组成纺坠。纺坠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已具有现代纺机上纺锭的部分功能,既能用于加捻,也能起牵伸作用。可以加捻麻、丝、毛各种原料,也可以纺粗细程度不同的纱。

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还出土有经鉴定是苎麻织物的麻布残片和细麻绳。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出土了经鉴定是“以野生葛的纤维为原料”的三块纺织品残片,这些遗物说明当时我国先民们已大量利用各种植物纤维来做衣着原料了。

养蚕业的初步发展

我国的蚕业生产始于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及至夏、商、两周时期已有初步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蚕业生产受到了高度重视;栽桑养蚕业已初具规模;丝织技术亦有重大进步。

商周时期,养蚕业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商代蚕已被认为有“蚕神”(蚕示)崇拜,甲骨文中有用两头牛来祭蚕的记载;商代还往往用玉雕成蚕来陪葬,河南安阳大司空村殷墓中就发现过这种玉蚕。直到西周时情况还是如此,陕西西安沣西、宝鸡茹家庄等西周墓中都发现过大小不等的玉蚕,出土数量远比商墓要多。这说明商周时期人们对蚕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蚕已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反映。

商代种植了不同类型的桑树。西周蚕桑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种桑养蚕的地区据《诗经》记载已遍及秦、豳、魏、唐、郑、睟、卫、曹、鲁等地,相当于今日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一带,也就是说蚕桑事业已遍布于黄河流域。当时的栽桑养蚕业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人们普遍经营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业。

养蚕技术也有了较大改进。从《夏小正》三月“妾子始蚕,执养宫事”的记载来看,当时已有专用的蚕室和相应的养蚕设备。《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这首描绘妇女采桑养蚕的诗歌也说明蚕已在室内饲养。

丝织技术这时也有了很大进步。据研究,商代的丝织物已有普通的平纹组织、畦纹的平纹组织和文绮三种织法。这些丝织物,现在已陆续为人们所发现。刺绣一类的织物在商代也已出现。此外,西周时期又有锦的记载,《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萋、斐表示花纹错杂;贝锦是指有贝形花纹的丝织品。《毛传》:“贝锦,锦文也”。这是我国关于锦的最初记载。由此可见,我国的丝织技术到商周时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第二节 我国古代的桑蚕业发展

春秋战国的桑蚕业

春秋战国时期,蚕桑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黄河流域是蚕业的主要产区,尤其在泰山南北的齐鲁地区是当时最重要的蚕桑生产地区。

1.桑树栽植

夏商西周时期,桑树是自然生态类型的乔木桑,采摘桑叶时,人们要爬到桑树上。春秋战国时代,桑树的培植除了乔木桑,亦开始培育高干桑和低干桑。

(1)高产乔木桑的养成。

战国“宴乐射猎采桑纹铜壶”上绘有一幅采桑图,描绘了符合高产形态的乔木桑,图中有人正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另外有人在树下接送装桑叶的筐。

(2)高干桑的养成。

战国“采桑猎钫”的图中,有乔木桑,亦有经过剪定的高干桑。乔木桑下有一人站在另一人的背上采桑叶,而旁边的高干桑明显地较乔木桑低,便于采摘。反映了我国桑树的培植由自然生态形的乔木桑,向人工养成的高干桑转变。

(3)低干桑的养成。

战国“采桑纹铜壶盖”中可以看到经过培育的低干桑,蚕农立于树边很方便采摘桑叶。

2.养蚕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养蚕技术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用蚕室。

根据《礼记·祭义》的记载,当时宫廷建有专用蚕室,“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可以看出当时蚕室的建制是高一丈一尺左右,四周筑设围墙,平时门扉关闭。这几点要求和现代蚕室便于保温、管理和防疫,以及专门设置大致相符。

(2)成套蚕具。

根据《礼记·月令》记载,每年三月,政府在下达禁止砍伐桑树的命令以外,同时要求人们在暖卵扫羽之前,必须把蚕架、蚕箔和采桑筐等蚕具准备好。可以看出当时已有了成套的蚕具。

(3)浴种消毒。

母蛾产卵之后,蚕种的表面附有种种容易滋生病菌的污秽之物,所以孵育蚕种之前必须进行浴种,消毒防病。对此,《礼记·祭义》的记载是“十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种)于蚕室,奉种浴于川”,可见春秋战国时代,浴种是消毒防病的重要措施。

(4)忌喂湿叶。

根据《礼记·祭义》的记载,应该把桑叶在通风处晾干,而后才能用以喂蚕,这就是“风戾以食之”的说法。从科学的原理分析,喂湿叶,既会导致蚕座冷湿,又会使蚕体虚弱而受蚕病侵袭,因此,总结出忌喂湿叶的经验是很有意义的。

秦汉魏晋的蚕桑业

秦汉魏晋时期,蚕业比较发达,人们在桑树栽培、家蚕育种饲养,茧的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我国的丝绸、蚕种和养蚕技术传入世界各地。

1.蚕桑品种

(1)桑树品种。

《齐民要术·种桑柘》说:“今世有荆桑、地桑之名。”说明当时桑树品种有荆桑和地桑。据《农桑辑要》引《务本新书》称:“地桑本出鲁桑。”当时桑树品种主要依地域来分,荆桑分布在长江以南,鲁桑则分布于山东一带。朱祖谋《蚕桑问答》:“荆桑多椹,叶薄而尖,鲁桑少椹,叶厚而多泽……凡荆之类,根固而心实,能久远;凡鲁桑之类,根不固而心不实不能久远。”

(2)蚕的品种。

秦汉魏晋时期,蚕的品种除桑蚕以外,还有樗蚕、棘蚕、栾蚕、萧蚕等等。

第八章 中国古代养蚕业 - 图3桑树

《尔雅·释虫》:“蟓,桑茧(郭璞注:食桑叶作茧者,即今之蚕),雠由樗茧(郭注:食樗叶)棘茧(郭注:食棘叶)栾茧(郭注:食栾叶)妩,萧茧(郭注:食萧叶者皆蚕类)。”此外郭义恭《广志》还记载柞蚕:“柞蚕食柞叶,可以作绵。”桑蚕的品种中有一化性蚕和二化性蚕。《齐民要术·种桑柘》:“今世有三眠一生蚕,四眠再生蚕。”即是一化蚕和二化蚕。一化蚕是一年只繁殖一代,二化蚕则一年可以繁殖两代。

2.桑树栽培管理技术

(1)实生育苗。

实生育苗是一种利用桑椹播种,生苗后再行移植的繁殖方法。

育苗之时,先要治取桑椹。《汜胜之书》记载:“种桑法:五月取椹著水中,即以手溃之,以水灌洗,取子干阴干。治肥田十亩,荒田久不耕者尤善,好耕治之。每亩以黍、椹各三升合种之。”《齐民要术·种桑柘》记载:“桑椹熟时,收黑鲁椹……即日以水淘取子晒燥,仍畦种,治畦下水,一如葵法。”《齐民要术·种葵法》记载:“畦长两步,广一步。深掘,以熟粪对半和土覆其上,令厚一寸,铁齿杷耧之,令熟,足踏使坚平;下水令彻泽,水尽,下葵子,又以熟粪和土覆其上,令厚一寸余。”像种葵一样种桑以后,“常薅令净。明年正月,移而栽之,率五尺一根”(《齐民要术·种桑柘》)。当时人们对桑树栽种时疏密有所认识,“且概则长疾”,即密能促使桑树的生长。另外在种植桑树的同时,实施桑黍以及桑、绿豆或小豆的混种,前者见于《氾胜之书》,后者见载于《齐民要术·种桑柘》,其曰:“其下常属掘种绿豆、小豆。二豆良美,润泽益桑。”混作除充分利用土地,多收一季作物以外,还具有“润泽益桑”的作用。

(2)压枝法。

压枝是一种简便的无性繁殖方法。主要利用桑树枝条埋入土中能长出新根而进行的。

《齐民要术·种桑柘》载:“须取栽者,正月二月中,以钩弋压下枝,令著地,条叶生高数寸,仍以燥土壅之。土湿则烂。明年正月中,截取而种之。”这一方法是正月、二月时,用钩压低桑树枝条,贴近地面,然后用土掩埋使之生出新根,第二年截断与母树的联系,实行移栽,这一繁殖方式效果很好,不必经过幼桑阶段,很快便能获取桑叶,因此《齐民要术·种桑柘》说:“大都种椹,长迟,不如压枝之速。”因此,压枝方式在桑树繁殖中应用比较普遍。

(3)桑树管理。

桑树栽培以后,管理便成为能否提供更多更好的桑叶的关键问题,秦汉魏晋时期,人们对此十分重视。

首先,十分注意桑叶的采摘。《齐民要术·种桑柘》记载:“栽后二年,慎勿采、沐。小采者,长倍迟。”幼树采桑不仅得桑叶不多,还影响桑树的发育。“春采者,必须长梯高机,数人一树,还条复枝,务令净尽,要欲旦、暮,而避热时”。并对其理由有详细的说明:“梯不长,高枝折;人不多,上下劳;条不还,枝仍曲;采不尽,鸠脚多;旦暮采,令润泽;不避热,条叶干。”

其次,对枝条的修剪给予极大重视。《齐民要术·种桑柘》曰:“剶桑,十二月为上时,正月次之,二月为下。大率桑多者宜苦斫,桑小者宜省刻。秋斫欲苦,而避日中。冬春省剶,竟日得作。”桑树截枝以后,第二年枝条发育较好,枝繁叶茂,倘不予以修剪,则总是老枝,其生命力不强,其着生时又影响新生枝条的发育,桑叶产量不高。修剪时要注意时间的选择和程度控制,一般要避开温度高的时间,这样有利于桑树愈合创伤。秋天要大量修剪,“秋斫欲苦,苦斫春条茂”。冬天、春天则适度修剪。桑树经过长期人工栽培和修剪,由自然生长型逐步向人工剪定型发展,有利于桑叶的采摘和产量的提高,因此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桑树栽培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贡献。

3.养蚕技术的进步

(1)选择种蚕。

蚕的繁殖中,选择蚕种是一个关键环节,当时人们十分注意优化选择。《齐民要术·种桑柘》记载:“养蚕法:收取蚕种,必取居簇中者,近上则丝薄,近地则子不生也。”丝薄影响缫丝的质量,子不生则影响繁殖。

(2)人工低温催青制种和永嘉八辈蚕。

人工低温催青制种是一种延期孵化的方法。一般一年中二化蚕第一次产卵以后,卵在自然状况下经过七八天便能孵化出第二代蚕,如果将一代蚕卵进行人工低温催青,则能延期至21天孵化出第二代蚕,这样能增加养蚕的次数,达到多缫丝多织绸的目的。

人工低温催青制种主要利用孵的积温多少而实施的,一般情况下,一代孵在自然温度下经过七八天便能达到孵化的积温,人工低温催青是将卵置于低温中,使之达到孵化积温的时间延长至21天,这一方法的运用见载于《永嘉记》中。

(3)调温养蚕。

蚕的生活环境对蚕的生长作茧影响很大,温凉湿燥都有一定要求。西晋杨泉《蚕赋》描述了当时人们对蚕室的湿度、温度适宜控制。其曰:“温室既调,蚕母入处,陈布新种,柔和得所……爰求柔桑,切若细缕,起止得时,燥湿是候。”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在此明确提出,表明人们此时对蚕的生活习性有一定了解,养蚕技术有相当大的进步。

(4)盐渍杀茧。

养蚕的目的是以茧缫丝。但蚕作茧后,易化成飞蛾,突破茧壳,茧即成废茧,不能缫丝作衣了。因此蚕作茧以后,如何妥善处理蚕茧,使之不成为废茧,是养蚕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时期人们发明了一种较好的方法,即是盐渍杀蛹贮茧。

据《药总诀》载:“凡藏茧,必用盐官盐。”这是一种用盐杀死茧中蚕蛹的方法。《齐民要术》较详细记载了用盐杀蛹和日曝杀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其说:“用盐杀茧,易缫而丝且刃。日曝死者,虽白而薄脆,朦练衣著,几将倍矣,甚矣,虚失岁功。”大意是用盐杀茧,其茧易于缫丝,并且丝有韧性,用太阳将蛹晒死,所缫之丝尽管白,但非常脆并无韧性,用其做成缣练等衣物与用盐处理的茧所做的衣物相差将近一倍,更坏的是白费一年工夫。因此告诫人们“坚脆悬绝,资生要理,安不可不知哉。”

4.丝绸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并且在公元6世纪前是世界上惟一养蚕织绸的国家,因此很早便有丝织品传入西域。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春秋战国便有丝织品传入西域,在阿尔泰地区卡童河、伯莱利河、乌苏耳河和乌拉干河流域发现的贵族石顶巨墓中,出土有中国制造的织物,这些墓葬约为公元前五六世纪,即为春秋战国之际。

西汉时期,匈奴强大,自恃兵强马壮,对西域各地区人们强迫使之纳税和遣送人质,阻碍汉朝与西域和中亚各国的商业往来。武帝时期,派张骞出使西域,在几次的出使中,对西域的物产、地理有所了解,中原的丝绸也随之传入西域,对如此精美的丝绸物品,西方许多国家闻所未闻,大为赞叹。由张骞和他的后继者所开通的联系中国和西域的通道也因此被称为丝绸之路。

隋唐宋元的蚕桑业

隋唐宋元时期,各朝政府相当重视蚕桑业,并采取措施鼓励蚕业生产,隋朝承袭北齐的受田制度规定把桑田作为“永业田”。唐朝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宋朝把绢帛当作对外贸易的主要物资和“岁币”,元朝政府命司农司撰写《农桑辑要》,苗好谦撰写《栽桑图说》并刊印发于民间。因此,唐宋时期蚕桑生产达到了鼎盛。

宋代由于北方人口南迁,经济中心南移,自然条件变更,蚕业生产技术南传,蚕业中心由黄河流域南移到长江流域,更由于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提高,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交通外贸的便利,极大地刺激了太湖地区的蚕业,南宋时期太湖流域已经成为蚕业中心。随着南方蚕桑生产的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南方自然条件的栽桑养蚕技术。桑树嫁接技术首先在南方出现。

1.桑树嫁接

桑树嫁接是繁育桑苗的重要方式,嫁接繁殖能保留母树的优良性状,正如《士农必用》指出的:通过鲁桑与荆桑的嫁接,能吸取各自优势,得到根深叶茂的桑树,陈敷《农书》说:经嫁接后的桑树“其叶倍好。”可见早在1000多年前,嫁接技术在桑树上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嫁接技术在桑树上的应用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2.剪伐整枝技术的发展

桑树是多年生乔木,如果听其自然生长,那就必然长得树形高大,树条杂乱,叶肉薄,叶片小,不但采收管理不便,而且叶质不良、产量低,通过修剪整枝后养成一定的树型,既能维持树势又能方便管理,可获得适合饲养的桑叶。桑树的修剪整枝技术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到了北魏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提出了桑树剪伐的原则:“大率:桑多者,宜苦斫;桑少者,宜省刻。”就是说:枝条丛密的桑树,修树时要多斫去些,枝条少的桑树宜少斫去些。唐代《四时纂要》从方便管理和采收着眼说:桑要“每年及时科斫,以绳系石坠四向枝,令婆娑。中心亦屈,却勿令直上,难采。”宋元时期的《士农必用》说:“锄头自有三寸泽,斧头自有一倍桑。”元代的《农桑辑要》说:“科斫为蚕事之先务。”说明到了宋元时代人们对桑树修剪的重要性已有很深的认识。

3.桑树病虫害防治

宋元时期,对桑树病虫害的防治已相当重视,宋代的农学家陈鼻在其《农书》中告诫大家:“时时看虫、恐蚀损。”以防病虫危害。当时记载的主要病虫有:

(1)桑天牛。成虫多喜食嫩梢皮层,幼虫蛀食枝干,甚至深入根部,造成整株枯死,对天牛习性和生活史的最早记载见于《农桑要旨》:“于盛夏时,率皆沿树身、匝地生子。其子,形类蛆。吮树膏脂,到秋冬渐大,蠹食树心,大如蛴螬,至三、四月间,化成树蛹却变天水牛。”

(2)桑金花虫。现名桑叶虫,成虫体蓝或浅蓝黑色,鞘翅蓝绿色,有金属反光,成虫出土危害桑枝梢端嫩叶,据《宋史·五行志》记载:“太平兴国二年六月,磁州有黑虫群飞食桑,夜出昼隐,食叶殆尽。”可见桑黑金花虫危害的严重性。

(3)金桑。又名桑赤锈病,该病主要危害嫩芽和叶片、叶柄及新梢,叶片被害后,起初正反两面散生圆形有光泽小点,逐渐肥厚隆起,颜色渐转黄布满全叶,使叶质变劣。《分门琐碎录》记载:“桑叶生黄衣而皱者号曰‘金桑’,非特蚕不食,而木亦将就槁矣。”

第八章 中国古代养蚕业 - 图4乔木桑的桑树树型

桑树虫害的防治方法,当时主要有两种,一是人工捕捉,《农桑要旨》记载:“有蜣螂虫……必须上用大棒振落、下用布幅承聚,于上风烧之,桑间虫闻其气即自去。”王祯《农书》记载:“凡桑果不无虫蠹,宜务去之,其法用铁线作钩取之。”对桑天牛幼虫捕杀。《农桑辑要》记载:“当盛夏食树皮时,沿树身必有流出脂液湿处,离地三五寸即以斧削去,打死其子,其害自绝。若已在树心者,宜以凿剔除之。”二是药物防治,王祯《农书》记载:“一法用硫黄及雄黄作烟熏之即死,或用桐油纸燃塞之亦验。”《农桑辑要》记载用油杀虫剂防治天牛幼虫:“治蛀虫,见有蛀虫,用江子仁一两和桐油二两,涂蛀虫,虫着即死。深入者,用铁丝蘸油深入杀之。”桑树虫害的发生同桑园荒芜、缺乏管理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农桑辑要》说:“凡诸害桑虫蠹,皆因桑隔荒芜而生。”可见防治结合、防重于治是我国桑树虫害防治中的一条重要的传统经验。

明清的蚕桑业

明清时期,我国栽桑养蚕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蚕农们利用嫁接技术,培育出了新桑种湖桑;又利用杂交优势选育出家蚕的优良品种;在缫丝工艺上也有了较大的改进,生产出中外驰名的“辑里丝”。这是我国人民在蚕桑生产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时期。

1.优良桑种——湖桑的形成

明清时期,蚕桑事业中的一项重大成就,就是优良桑种湖桑的培育成功。湖桑来源于鲁桑,是通过嫁接逐渐选育出来的新桑种。湖桑是优良桑种的统称,如棉叶桑、青桑、荷叶桑等统称为湖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叶大而厚、多津液,是蚕的好饲料。清代的《郡县农政》记载说:湖桑“叶厚大而疏,多津液、少椹。饲蚕,蚕大,得丝多。”从文献记载中,可看出当时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用良种桑叶养蚕,能促进蚕体发育,提高丝的产量,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2.选育蚕种新技术的创造

明清时期,利用蚕不同品种间的杂交优势,来选育家蚕良种,是我国家蚕育种技术上的一次飞跃。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乃粒·种类》中说:“凡蚕有早、晚二种……凡茧色惟黄、白二种。川、陕、晋、豫有黄无白;嘉、湖有白无黄。若将白雄配黄雌,则其嗣变成褐茧”“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一异也。”这说明当时已有两组家蚕进行杂交:一组利用吐白丝的雄蚕和吐黄丝的雌蚕杂交,产生出吐褐色丝的杂种蚕。另一组是利用雄性的“早种”与雌性的“晚种”进行杂交,产生出“嘉种”蚕。此种则是家蚕的良种。文中所说的“早雄配晚雌”,就是说用一化性的雄蚕与二化性的雌蚕杂交,便能得到“嘉种”蚕,该蚕可作夏蚕蚕种,直接应用到生产上。它不但能促使家蚕健壮,又能提高茧丝量。因此在生产中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此外,在《天工开物·乃粒·蚕浴》中,记述了一种浴蚕法:“凡蚕用浴法,惟嘉、湖两郡。湖多用天露、石灰,嘉多用盐卤水。每蚕纸一张,用盐仓走出卤水二升:参水浸于盂内,纸浮其面(石灰仿此)。”“计十二日周即漉起,用微火糔干……盖低种经浴则自死不出,不费叶故,且得丝亦多也。”浴种的好处是:发育不全的蚕卵会自行死去,健康的蚕卵得到了消毒,孵出来的蚕不费桑叶节省人力。另外,在《广蚕桑说辑补校订》中,记有一种腌种法:“取蚕布轻轻扑去石灰,以炒熟之盐,俟其冷,匀铺其上。(以不露蚕子为度)随即折好,浸凉茶中……不腌者谓之淡种。淡种易病……而其茧转松而薄,不若盐种之茧坚厚。”总结出腌种的优点是蚕不易病,蚕茧坚厚,产丝多。

3.蚕病防治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根据蚕的外部特征,来判断蚕是否有病,以及采取的治疗方法等。“凡蚕将病,则脑上放光,通身黄色,头渐大而尾渐小。并及眠时,游走不眠,食叶又不多者,皆病作也”。发现有此种病蚕时,要“急择而去之,勿使败群。”在《育蚕要旨》中,总结了各种蚕病的起因以及防治的方法等,如“烂肚”是由于“伤热之故”;“空头”则是由于“小蚕失叶伤饥”引起。采取的防治方法是“必须勤替,方不传染”。强调勤观察,随去除。

4.美丝法和辑里丝

第八章 中国古代养蚕业 - 图5《蚕业史话》中的缫丝图

明代在缫丝工艺上,创造出了美丝工艺新技术。其方法是:“美丝之法有六字:一曰‘出口干’,即结茧时用炭火烘;一曰‘出水干’,则治丝登车时,用炭火四五两,盆盛,去车关五寸许。运转如风时,转转火意照干,是曰‘出水干’也。”利用这种方法能使丝很快干燥,达到圆滑不并丝和色泽光亮的效果。这种方法称为“美丝法”,是提高蚕丝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于湖丝的记载,在明万历年间朱国桢的《涌幢小品》中,对闻名于世的“七里丝”有这样的描述:“湖地宜蚕,新丝妙天下。又湖丝七里尤佳……其地去余镇(即南浔)仅七里,故以名。”在《南浔镇志》中记载了“辑里丝”,辑里丝是“七里丝”的别名,均指离南浔镇西南方7里路的一个村庄,“辑里村”人们也称“七里村”。在镇志中说:“辑里……农民栽桑养蚕,产丝最著名甲天下,海禁既开,遂行销欧美各国。曰辑里丝。”因这一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民善于栽桑养蚕,又有良种湖桑之叶饲蚕,加上精细的缫丝工艺,故所缫之丝色泽极佳,深受中外客商的赞誉。

5.柞蚕饲养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柞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柞蚕饲养的地区逐渐扩大,由山东先后传到陕西、河南、贵州、辽宁、四川等地。如《清高宗实录》卷二二五中,记乾隆八年(1743年)四川按察使姜顺龙奏:“四川大邑县知县王隽,曾取东省(山东省)茧数万,散给民间,教以喂养,两年以来,已有成效。”又乾隆九年(1744年)九月河南巡抚硕色奏:“近有东省(山东省)人民携带(柞蚕)来豫,夥同放养,俱已得种得法。”以后又扩大到广东和海南等南方地区。

山东省是柞蚕生产发达地区,在山东《牟平县志》中有:“本县山农,多享柞蚕之利。”又说“县境多山,柞、栎之木,最为易生之物,故放养柞蚕者,成为农家普遍副业……丝绸产品,成为出口大宗”。由此可见,当时山东柞蚕生产的规模较大,丝绸产品已大量出口并闻名于世。

明清时期,对于其他野蚕的利用也逐渐扩大,如樗蚕、天蚕和山蚕等也得到了利用。樗蚕也叫椿蚕,专食臭椿叶,原产山东;樟蚕,也称天蚕,原产于华南地区,在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有“天蚕出阳江,其食必樟柳叶,岁三月熟,醋浸之,抽丝长七八尺,色如金,坚韧异常”。目前,樟蚕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广东、江西、广西、湖南、福建等省区。以广东的利用最早。山蚕,又称乌桕蚕,是我国最大型的野蚕,有“娥王”之称,原产华南山区。山蚕丝的利用在我国至少也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

此外,在清代王元蜒的《野蚕录》里,还记有“柘蚕椒蚕、棘蚕、柳蚕、等野生蚕种,这些野蚕在当时都已开始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