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间祭祀的产生与功能

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在人类的观念里慢慢就产生了另一个世界——神界。在人类的早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类无法解释遇到的自然现象,便创造出了形形色色的神仙信仰。人们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彼岸的神灵身上,当人们在世俗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希望可以借助神仙的力量来解决人间的难题,所以人们就会想办法和神灵产生沟通。祭祀,就是人们用于和神灵沟通的一种常见方法。

第一节 中国民间祭祀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时代的祭祀活动

中国民间祭祀的历史非常久远。旧石器时代北京山顶洞人就有在死者身边抛撒赤铁矿粉末及放置首饰的行为,新石器时代中国大地上更是普遍出现了祭坛,无可置疑地见证了原始社会古老的祭祀仪礼。据有关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祭坛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距今约7500~10000年,以南庄头、甑皮岩和仙人洞遗址为代表;中期距今7500~5000年,以后李文化、兴隆洼文化、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晚期距今约5000~4000年,以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广泛分布的祭坛,显示了原始社会时期祭祀活动的频繁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关于中国原始祭礼的遗迹,不仅有考古遗址为证,而且有文献的记载。千古奇书《山海经》中对原始的祭礼有许多描述,该书记录了上百个中国古代族群或部落、550座山、300条水道的地形地貌以及天文、地理、宗教、祭祀、神话、民俗、人种、动物、植物、矿物、药物等等方面的情况,几乎涉及了当时人们对于世界的所有知识。其中几乎每一座山脉,都有关于那座山的山神长得什么样子,必须怎样祭祀的记载。如《南山经》中叙述南方第一条山系后总结说:从鹊山开始,从招摇山到箕尾山,共有十座山。山神的样子都是鸟的身体,龙的脑袋。祭祀它们的典礼,是用一片璋、一片玉,与祭品猪鸡犬羊等一同埋在地里,祭品中还有稻米,并以白茅做神的坐席。而《西山经》中叙述了西部第一条山系后总结说:这里以华山为众山之主,祭祀它必须备齐猪牛羊三牲;而谕山是神灵显应的山,祭祀它要用烛,斋戒一百天,用一百头牲畜,烫一百樽酒,地里埋一百块瑜,陈列一百块皀和一百块璧。

第一章 民间祭祀的产生与功能 - 图1清东陵

夏商周三代祭祀活动

处于中国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时期,祭祀活动十分频繁。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尽管文献对夏朝的详细情况记载得很少,但仍可肯定当时已有了天帝崇拜。殷商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相信天帝,在殷墟卜辞中,可以看到天帝的权力极大,它主宰着整个自然界和人世间。这其实是在古代信仰的基础上,统治阶级综合了各种崇拜所创造出的一种极端信仰崇拜,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的一种新型奴役工具。因而,祭祀天帝被认为不可或缺的大典。西周统治者继承并发展了天帝崇拜的观念,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天命论。周人起初之所以要强调“天”,是由于政治上的需要,是为了表明周接替殷进行统治,是秉承天命、顺应天意的。但是周人与殷人对“天”的态度还是有所不同的,殷人似乎从未公然怀疑过天帝,周人却时时流露出对“天”的怀疑甚至否定。当然周人的这种怀疑只是限于统治阶级,而对整个社会还是要大讲天命的。因为他们认识到只是简单的迷信天帝,而不敬德保民,那么国运不会长久,但简单的否定天帝,也会对统治不利。夏商周时代,人们不但崇拜天神,而且相信人鬼。他们认为人总有一死,死后其魂为鬼。关于鬼神,古人似乎认为神住天宫,鬼居地府,但其实又无严格界限,难以定论。上古时代,人们往往把历史上有过重大贡献,受人爱戴的伟大人物尊奉为神,而把芸芸众生、各色人等死后之魂归之为鬼。但无论神鬼,都会在冥冥之中对人间施加作用,因而都不能得罪,只能祭祀。到了西周末年,由于奴隶制经历了严重的危机,随着怀疑天命的思想出现,不信鬼神的倾向也有产生。

第一章 民间祭祀的产生与功能 - 图2坟前祭品

与敬天祭祖相关的活动还有卜巫。占卜是原始社会发展到后期,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知不觉建立起来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巫师将卜辞刻在用来占卜的龟甲或兽骨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甲骨文。正是当时大量的祭祀活动,才使得今天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从这些古老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祭祀的对象很广,既有天上的上帝与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也有死去的先祖。与甲骨文同时存在的还有大量献祭时候用的青铜礼器,如鼎、豆、爵、尊、壶、盆、盘等,这些青铜器上常常刻有文字,就是我们所说的金文。甲骨文和金文记载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历史,也是这个时期祭祀活动的鲜明实证。

春秋战国及其以后的祭祀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统治阶级对祭祀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更加重视,也很自觉地引用祭祀来教化民众。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内史曾对周襄王说:古时候,先王得了天下,立下了对天帝的崇拜和信仰制度,于是有了朝拜日、夕祭月的仪式,“以教民事君”。孔子更是将礼治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重视礼,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段时期形成了奠定中国两千多年礼俗制度的“三礼”,即成书于西周至秦汉之前的《周礼》《仪礼》《礼记》。这三本书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祭祀习俗,将其系统化、规范化,并渗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据《国语》记载,后来甚至形成了这样一种场面:每到过年时,朝廷忙于蒸煮牺牲,老百姓也家家户户准备祭品,庄严而肃穆地举行各种祭祀仪式。连国君和夫人都要亲自去宰牲口和蒸煮祭品。百姓们更是很虔诚地去进行祭祀活动。“三礼”所制定的祭礼活动,带有鲜明的农耕文明色彩,它依农事需要与忙闲而设,祭祀的对象与重点也多与农事和家庭生活相关。其中很多祭仪,如蜡祭、社祭、丧制等等,甚至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前。

南北朝时期,民族战争加快了各民族之间民俗的融合;同时,由于战乱而引起宗教的兴盛,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也对中国传统的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了民俗的变迁与重新整合。具体地反映到民间祭祀上,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在传统的祭礼中增加了新内容。如有学者研究,端午节就是北方移民大量涌入荆楚地区,在南北文化的交融下,由古代的五月节习俗复合而成的。民间祭祀的另一种变化,就是庙会文化的形成。它是由新的宗教带来的,如佛教的四月八浴佛节和七月半盂兰盆会,后来逐渐在民间形成十分盛大的庙会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的民间祭祀,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近代,伴随着中国社会文化巨大的变革所带来的急剧社会变迁,民间祭祀也发生着很大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迅速提高,民间祭祀正在逐渐消失,有的在形式上简化,有的在功能上也有些转换。当然,由于传统的惯性以及当代社会中人们在困境面前仍然需要来自神怪世界的精神寄托,一些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在民俗生活中仍有相当的活力。

知识链接

拉祜族祭太阳神

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太阳神庙,建在背东向西的山坡上。通常情况下,除了掌管祭祀的祭司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严禁入内。

祭祀太阳神的时间在每年的立夏日(5月5日或6日)。拉祜人说,这是一年中太阳赐光最多的一天。当日凌晨,拉祜族妇女们手持内装爆米花的,围着寨心桩边跳边撒,从此敬献神灵,祈祷丰收。女人跳完后,紧接着男人们敲着锣鼓,手持长刀,列队向山坡行进。队伍首先到太阳神庙下方的祖庙里烧香磕头祭祀祖灵,然后来到太阳神庙,在庙旁列队,举行太阳神祭祀。祭祀时,祭司念咒,人们边唱边舞,边撒爆米花。此时太阳已经偏西,阳光斜射神庙,金色的阳光、雪白的爆米花映衬着人们肃穆的面孔。直到祭司念完咒语祷词,人们把爆米花全部撒完,太阳落山,整个仪式才宣告结束。

中国民间祭礼的类别

中国各民族祭礼非常繁复,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类别。

第一章 民间祭祀的产生与功能 - 图3陵园

从祭祀的目的来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祈福祭仪,即生活中并未出现现实困境时进行的日常祭祀活动。如节日时的祭祖,商铺开业时的拜财神仪式等等。另一类是避祸祭仪,此时祭祀者已面临现实的困难,祭祀仪式往往有着明确而直接的目的,期望通过祭祀仪式来改变已经或即将出现的危机。

从祭祀对象来看,主要有自然界的神灵与社会性的神灵两类。以纳西族的原始祭礼为例,其中的祭仪大致分为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女神崇拜、村寨与氏族保护神崇拜以及鬼魂崇拜七大类,其中前两类主要是自然界的神灵,后面几类主要是社会性的神灵。

从祭祀方式来看,可将宗教仪式从总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的,即在仪式过程中尽量表现出对神谦恭、节制的态度,如实施某些特殊的禁忌、净身、禁食等等。另一种是积极的,即利用种种方法去感动神灵,促其帮助达成自己的愿望,如献祭、诵经咒、表演、模仿等等。

第二节 民间祭祀的功能

任何文化现象的发生与发展,都取决于它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的功用。中国民间祭祀也不例外。归纳起来,祭祀在民间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功能

人类之所以需要祭祀,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宗教信仰属于一种观念,人们想要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灵进行沟通,首先必须将它们以直观的自然界存在的形态表现出来。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曾指出:“宗教现象可以自然而然地分为两个基本范畴:信仰与仪式。信仰是思想的状态,是由各种表现构成的;仪式则是由某些明确的行为方式构成的。这两类事实之间的差别,就是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差别。”所以,祭祀的第一个作用,就是通过行动来构建一个模拟的神仙世界。

所有的中国民间祭祀,都有或精致或简陋的祭坛,如坛、坎、神、龛、宫庙、祠堂等等;有各种象征物,如神马、神像、牌位等等;还有各种用于与神仙世界沟通的法器,如香、烛、旗幡、令牌等等;以及各种用于献祭的物品,如牺牲、酒菜、纸钱、灵屋等等。孔子说:“祭神如神在。”也就是说,在祭祀中,要像有被祭的神灵在场一样的感觉。祭祀中通过物质化构建的场景,就起到了将观念形态的信仰建构出来的作用。

祭祀的构建功能是通过象征符号来实现的。中国民间祭祀中使用的所有物品中,最终都化为另一世界的象征符号。当香烟袅袅升起,人们就想象诸神嗅到了香味,降临在祭坛。当纸钱和灵屋化为灰烬,在人们心目中,冥界的先祖就能丰衣足食,从而会尽心保佑凡间的亲人。祭祀构建了人神同在的场景,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使活人与祖先对话,凡人能够与九天之上的神灵、九泉之下的鬼魂,以及大千世界的花鸟鱼虫们交流,从而共同构建了人神交流的平台。

整合功能

归纳起来,中国老百姓举行祭礼的目的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为了保障宇宙的运行秩序,不要出现干旱、洪水以及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二是为了实现人生进程中的顺利转折,如生育、成年、婚嫁、丧葬等等;三是为了化解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实际困难或不定因素,如疾病、经商、外出求学、打工乃至家庭不和等等。针对这些需求,中国民间祭祀的施行时间一般也分为三类:一类是按照历法的节律,在每年规定的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里进行;一类是按照约定俗成的传统,根据特定的事物性质,来进行祭祀活动,如求子、订婚、丧葬等等;最后一类就是遇事设祭,在家中出现困难时才临时祭祀求免。

通过祭祀活动,民众的生存世界与想象世界借鉴于一系列的象征形式融合起来,整合为同一个世界。民间祭祀的整合功能主要表现为:

1.人神关系的整合

通过祭祀,人与神之间建立起一定的默契,缓解了人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大自然的恐惧感与焦虑感。

2.人与人关系的整合

由于祭祀活动的参与者具有某种特别的社会关系,因此在祭祀过程中,这一群体的集体意识得到了强化,精神纽带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3.个人与社会的整合

个人的生存依赖于其社会的角色,而一个人的角色在他的一生中又是不断变化的。当一个人进入新的生命阶段时,他所获得的新身份必须得到社会的确认。例如,当新娘新郎在婚礼上三拜之后,他们的新社会角色就得到了双方亲属的认同,新人从此与对方的家庭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相互负有社会规定的义务与责任。

宣泄功能

人们之所以需要祭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某些难以把握的因素,或是面临着某些困难,需要神灵的帮助。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不如意事常八九”。无论是远古还是今天,人类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安定因素,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有绝对的安全感。正因为如此,可以说任何宗教都是自然和社会压力下的曲折反映。中国民间祭祀也不例外,它是古代生活在自然力与社会淫威之下的弱小百姓所寻求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当人们遭遇困境,或者面对人们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控制的现实时,就会感到沉重的精神压力。而祭祀就是老百姓释放这种压力的传统方法之一。在祭祀活动中,人类将自己的声音传达到神仙世界,在与神灵的对话中,人们认为已经得到了神灵的期许,这使他们的焦虑得到了宣泄。祭祀还将民众内在的宗教经验通过各种象征方式外化出来,如烧香、礼拜、念经等等,这种行为有效地使他们在现实的困境面前重新获得了信心与力量。

第一章 民间祭祀的产生与功能 - 图4城隍庙

除了消释精神压力之外,民间祭祀也是民众情感的寄托方式之一。中国人的感情非常深沉,他们不会忘记自己所受的所有恩惠。如春节祭祖、清明扫墓,就表达了老百姓对已逝祖先的深深怀念之情,这种感情也是维系家庭亲情、凝聚民族向心力的一股强大力量。中国人无论漂泊何地,总是那么的思乡爱国,这与这种家庭、家族的紧密精神纽带不无联系。

麻醉功能

民间祭祀虽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实用功能,但它的作用毕竟是在虚幻世界中实现的,对老百姓来说不过是虚假的安慰,求得一时的麻醉,使人们暂时忘却痛苦。因而人们不能沉湎其中,更不能将现实的幸福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世界中。对祭祀的消极麻醉功能,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总之,民间祭祀在民众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极其复杂的。我们应该利用其中积极的方面,而对民间祭祀中那些迷信消极甚至丑恶的部分,尤其是对那些利用迷信诈骗钱财以及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应保持高度警惕,不断提高我们的识别能力。

知识链接

客家中元节祭祀习俗

在江西赣县客家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把中元节看得较为隆重,影响十分广泛,祭祀仪式也最隆重。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鬼节”。祭祀的仪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三代之内祖先的遥祭;另一种是对前一年或当年去世的遥祭仪式虽然相对较为简单,但也有一定讲究。七月十五这天,各家各户都比较忙碌。上午一般要写好包皮——包裹冥衣纸钱的有固定写法的草纸;宰杀鸭子,把鸭血涂在包皮中先人的名字上——据说这是让鸭子带路,游过奈河,把冥衣纸钱送到先人面前严禁把鸭血沾在活人的名字上,否则会带来血光之灾。下午则要把芭蕉米馃包好、蒸熟。据说,中元吃芭蕉米馃是因为撕去的芭蕉叶可以让先人在阴间有足够多的衣服穿——中元祭祖最讲究的就是包皮的写法了,一般农村都是请村上最有学问、最懂风俗的老人代写。

正式的祭祀活动一般在当天的黄昏时分开始。先将冥衣纸钱、香烛鞭炮、牲酒茶饭、芭蕉米馃等准备好,一一摆放在门前空地上,要正对着先人坟墓的方向。然后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燃放鞭炮,作揖祭拜,遥想亲人。祭祀之人一般是家中男性,女人是不能出面的。

相比之下,坟前祭祀则要隆重得多。祭祀之前先“挂衣”,就是从七月初一至十五,亲戚朋友带上草纸、香烛、信衣、粉干、鸭子等上门,表达哀思。但“挂衣”必须“满七”方可,当年去世的,只有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才行;如果未满,则推至第二年的中元节。死者的大女儿必须挂头衣(即七月初一这一天上门),小女儿则挂尾衣(即七月十五这一天上门)。大女儿的挂“衣”要隆重些,小女儿的挂“衣”则可简单些。除了上述东西外,还要供奉一些纸糊的使唤丫头、全身穿戴用品以及其他生活日用品等。死者的子孙事先共同制一篾筼,到了七月十五的黄昏,把亲朋奉送之物一起挑、坟前焚烧祭拜。

第三节 祭祀的目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乞子

在古代,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族的延续。为了维持“香火不断”,子孙后代要经常为故去的先祖烧香上坟,并献上供品祭祀。每逢祖先的生日、忌日及大小节日,都不能落下。这样,祖先的亡灵在另一个世界里就会得到慰藉。没有后代子嗣的亡灵等于断了香火,会成为孤魂野鬼,处境凄凉悲惨。子孙后代承担着养生送死的责任,这体现了儒家“孝”的伦理观念。

后姓种姓的延续,也是一个家族力量的体现。多子才能多福,才能光耀门楣,人们通常家族的把希望寄托在子孙后代身上。在古代,人们盼子的观念随处可见。这在民间房屋的布置、上就有所体现。如,人们喜欢在墙上贴上“麒麟送子”“瓜瓞绵绵”等图画;喜欢在几案上供奉送子观音的塑像;喜欢在屋梁上悬挂灯笼,因为“灯”与“丁”谐音,象征着人丁兴旺;有些还未得子的人家干脆直接在墙上床头贴上“人丁兴旺”的红纸条。

第一章 民间祭祀的产生与功能 - 图5送子观音

盼子的观念在子女结婚时就开始了。婚礼仪式一开始,就要给新婚夫妇灌输这种观念。过去,娘家给女儿陪嫁的嫁妆中必有子孙马桶,因为古代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妇女生孩子是蹲坐在马桶上分娩的,马桶因此被赋予了极强的生育意义。此外,传统嫁妆中的被面、枕头、碗盅等,上面都绘有百子图、连生贵子、五子登科等具有祈子象征的图案。新娘在进入洞房的路上,要用麻袋铺路,象征着传宗接代。旧时还有撒帐的习俗,即新郎新娘坐在床上,由一女性“全福人”(指上有父母、下有儿女、夫妻恩爱、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的有福气的人)手捧果盘,分别将盘中的各种干果、钱币等物,撒放到新人身上和床帐上,一边撒一边念唱祝福的话语和歌谣。

撒放的干果主要有枣子、栗子、花生、桂圆、核桃、石榴等,象征“早立子”、“早生贵子”等意义。有的地方还会偷偷往新人床铺的被子里塞一个瓜,以示多子。

虽然老百姓盼子心切,为此而提前做足了准备,然而会还是有很多夫妇婚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怀孕生子,无奈之下,他们转而就会想方设法地求神拜佛。送子观音、女娲娘娘、碧霞元君、金花夫人、男神张仙等都是送子、佑子的神灵,都是求拜的对象。

想生儿子的妇女,便向送子观音求子。她们会先在年初绣一双小鞋放在观音像前。如果到了年中仍未怀孕可以去取回;如果真的怀孕得子,这双鞋自然就长久地留在佛前供案上了。

河南淮阳地区的已婚未育妇女为了祈求生育,会在人祖庙上选购几个象征伏羲、女娲捏的泥娃娃,象征着自己要生的子女,供在人祖奶奶像前。除烧香祈求之外,还要绕人祖奶奶转一圈。

财神到家,越过越发——讨财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在过春节拜年时,大人都会教小孩对长辈说“恭喜发财”,以讨个吉利。“恭喜发财”不仅是节日用语,而且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见面寒暄时的口头语。当代人在过节或装饰房屋时,喜欢悬挂两串火红的鞭炮和铜钱饰品。出租车司机的车窗前喜欢挂用红丝线编织成的“发”字中国结;人们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码、开店或结婚的日子,都喜欢选带“8”的号码或日期……这些都是因为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要得发,不离八”,“8”字当汉字“发”谐音,代表发财、发达的意思。“富”这个字在农村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吃饭的碗上、门上的对联、床上的铺盖,包括人的名字里都经常出现。过年家里包饺子吃时,也喜欢将其中一个放入一枚硬币,认为谁吃到了它,就会十分幸运,富足一生。

第一章 民间祭祀的产生与功能 - 图6财神

以上种种,都反映了中国人渴望一切顺利的心理。这种心理从古至今都十分浓厚,财神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财神是一个最受世人崇拜的神灵,人们千方百计地讨好他,希望能得到他的垂青。过去,全国到处都有财神庙,庙里香火都十分旺盛。如今,许多商店、公司和家庭中的财神供奉却并不少见。旧时有个习俗:正月初五,家家都要迎财神,再穷的人家,也要买张财神像,这都是为了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的彩头。

人们求财,也有不拜财神爷的,而是转拜与自己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或自己认为神通更为广大的其他神灵。有个故事说有一对老夫妇,家里很穷,但又想给儿子盖几间新房好娶个媳妇。于是老俩口就到土地庙里烧香焚纸,祈求土地爷能保佑他们家庄稼大丰收,卖个好价钱,并在两年之内能盖上新房。如果能够愿望实现,到时候他们一定他们给土地爷送上几十斤香油。两年后,经过全家人的共同努力,果然如愿以偿。他们也真的以为是神灵保佑,便兴高采烈地到庙里去还愿,烧香、放鞭炮,送上香油,以表感谢。

学而优则仕——求学

读书求学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前途。古代统治者历来都是选择知识渊博、见识远大者辅佐治国。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称雄割据,文化上反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路贤人能士游说列国,指点江山。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后,给许多平民百姓子弟开辟出了一条出人头地的道路:即通过考试选拔,便可加官晋爵,从此成为“人上人”。很多读书人都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及第天下知”,从而改变了命运。《红楼梦》里的贾雨村家境贫寒,不得不常靠甄士隐接济。中了举人之后,便过上了锦衣玉食生活,还与显赫的贾府攀上了关系。

通过读书求学,可以改变几代人的命运。古典小说、传奇故事乃至戏曲中,多少寒家子弟要不是中了状元,哪里还会有“才子佳人”的好戏上演?《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次名落孙山,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就连他那杀猪的老丈人也不拿他当个人看待。一旦中举后,老丈人立马换副嘴脸,前倨后恭,范进也因喜极而疯。

第一章 民间祭祀的产生与功能 - 图7魁星点斗

通过读书求学而发达的愿望鲜明地体现在各种日常生活中。旧时铺婚床的“口彩”中就有“一摊状元,二摊解元,三摊连中三元,四摊四放平正,五摊五子登科……”“今夜送洞房,鸳鸯凑成双,明年生贵子,得中状元郎”、“翻落铺,生男孩;翻过来,生秀才;翻过去,生进士”等直接了当的祝福语。

自古以来,人们有什么样的愿望,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神灵。魁星,就是文人士子的保护神。他是文昌星君的一个重要随从,其形象为一鬼状人物,一手持墨斗,一手持笔,旁有北斗七星图案,象征“魁”字的意象。过去,赴京赶考的学子们出门前都要拜一拜魁星。

知识链接

当代人的求学信仰

当代人似乎不大拜魁星了。在一个有名的道观里上演着这样一个“求学”的场面:一位老妇为即将高考的孙子求名牌大学,她的愿望被写在一张表上,由两列道士奏乐,一道姑唱念,一高功请奏,然后焚化上告。老奶奶一直跪在道教神前,不断按旁边一小道士的指示祭拜。仪式结束后,老奶奶献给神灵的祭品——莲子、桂圆等又被小道士奉还给她,意思是神灵已经答应了她的请求,并且已经享用了她供奉的祭品。

旱魃肆虐龙王怒——祈雨

中国古代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人们的生存主要依靠农作物。但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庄稼的丰歉,全靠看老天爷的脸色。特别是每年的春夏之际,正是农作物播种下地和茁壮生长的季节,如遇干旱,轻则会大面积减产,严重的甚至会颗粒无收,人们只有忍饥挨饿受冻。历史上记载的严重的大旱灾年,有的地区人们只能靠吃树皮、草根,甚至吃观音土来维持生命。迫于无奈,大批大批的村民只好背井离乡靠行乞过活。

远在春秋时期的《诗经·大雅·云汉》中早就有“旱魃为虐,如胟如焚”的记载。古时人们认为天旱是旱魃在作怪,《神异经》上还详细描述了旱魃的模样:“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传说在天旱时,野外坟堆是旱魃藏身的地方,于是人们便“掘墓以槌击之”。以前,在福建漳州地区,如遇天旱,当地老百姓便筑起戏台,上面摆放着用纸糊的旱魃偶像,由地方官带领一起去向苍天祈祷,向旱魃劝诫或惩罚;然后拔出小刀,将偶像砍成两段,并大喊道:“旱魃杀了,雨也来了!”

第一章 民间祭祀的产生与功能 - 图8台湾慈济堂宝生大帝(龙王)庙

“龙女何处来?来时乘风雨。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语。蜀人竞祈恩,捧酒仍击鼓。”这是唐朝诗人岑参到成都任嘉州刺史后,见当地人在龙女祠前击鼓捧酒求雨,有感而发创作的一首《龙女祠》。在楚地也流传着一首《求雨谣》:“青龙头,白龙尾,小儿求雨天欢喜。大雨落在田垄中,小雨落在花园里。”由此可见,民间对龙赐雨水的信仰之诚。过去在农村,很多村庄都修有龙王庙,每年每到六月十八日龙王爷生日这一天,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龙王庙会。村民们首先献上供品,然后焚香跪拜,祈求龙王爷及时行云布雨,普降甘霖,以解救百姓之苦。除了烧香祭祀外,还有不少地方有抬着龙王神像到各村巡回求雨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请龙王下凡的仪式,或举行耍水龙的表演。抬到外面如果祭祀了龙王之后,老天依然久旱不雨,那么愤怒的村民就会把龙王塑像抬到外面在烈日下曝晒,让它也亲自体会一下旱灾之苦。

第一章 民间祭祀的产生与功能 - 图9土地庙

除龙王爷之外,观音、关帝、土地爷等也都是人们求雨祭祀的对象。人们相信,只要是真心地乞求神灵,神灵就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好人一生平安——消灾祛病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难免的。无病无灾,很少有人能享受这福气。

过去,农村人有一种观念,认为平常时家人偶而有个头疼脑热、小病小灾的,一定是逝去的某位祖先在阴间缺钱花了,所以来找阳间亲人的麻烦。这时家人便会求助于神汉巫婆。巫婆或神汉先用一只碗盛上一点点水,然后拿一支筷子上竖在里面,边竖边一个个念死者的名字。如果筷子站住了,便是刚刚念到的那个亡灵在作怪。于是便要到他的坟前烧点纸钱,病人的病就会好了。

虽然现在医学发达了,但有些疑难杂症仍然很难医治。一些人不愿相信医学,或是无力负担昂贵的医疗费,便转而求诸神灵。其实,这样做就算病情有所好转,也多半是因为心理上得到安慰而起的作用。

第四节 当代民间祭祀的衰落趋势

前面对中国民间祭祀的概念与功能进行了一番粗略的探讨,大家可以对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所创造的神仙世界的形式、与神仙世界沟通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时至今日,人类的文明列车已经驶在现代化的高速轨道上,那些来自中国历史深处的民间祭祀的现状又是如何呢?将来发展的趋势又会怎样呢?我们可以从民间祭祀的起源和功能两方面,对它在现代社会的变化及将来的发展作一番预测。

民间祭祀的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相信在人的形体之外,还有一个“灵”存在。山顶洞人在遗骸周围撒上的含赤铁矿的精粉末及坟墓中的随葬品,就反映了他们的灵魂不死观。原始人将这种观念推己及物,以为万物都有灵魂,于是那些支配着他们生活的自然力量,就变成了支配自然力的超级灵魂,即神灵。有了神就有人神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其主要手段就是祭祀。原始时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小,他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自然的恩赐,所以崇拜和祭祀在那时必然十分盛行。大量的考古资料和对一些原始民族的人类学调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支配人类生活的另一种外部力量——社会,越来越显现出其有力的影响。氏族、民族、国家,这些超越个人的社会力量,决定了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生存状态,而且能在瞬间改变个人的命运。于是,“最初仅仅反映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幻象,现在又获得了社会的属性,成为历史力量的代表者”(恩格斯《反杜林论》)。与此相适应,祭祀的对象与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和文明的发展,祭祀由原始社会的全民性,出现了官方和民间的分野。在漫长的历史中,民间祭祀活动寄托着广大民众最深切的生活愿望,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祭祀作为一种传统礼仪形式,深深植根于民众的生活之中,成为民众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前,由于支配农耕社会的自然力(如洪水、干旱等)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而君权、族权、官僚体制等等外在社会力量,时刻在欺压着人民,这些强大的外部力量无疑是滋生宗教的沃土,所以宗教和祭祀活动始终繁盛不衰。

在当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影响人们的外部力量——自然力和社会力——相较旧时代明显减弱,人们能在更大程度上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是,我们生存的外在压力依然存在,在某些方面其程度甚至超过了过去。社会上不仅还有尚未从温饱问题中解脱出来的弱势群体,即使是那些已经达到小康生活的人们,也会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提出新的要求:票子、房子、车子、学位、出国留学等等,欲壑难填;生活的竞争更加激烈,方方面面的精神压力与焦虑,都需要从向神灵的倾诉中得到暂时的缓解和释放。正如叔本华所言:“人的心灵总是在空虚和痛苦之间摇摆。”于是,民间祭祀仍在发挥着作用。

近几十年来,一些民间祭祀活动在悄然复兴。被取缔或被拆毁的祠堂、庙宇重新修建了起来,甚至有的地方把博物馆也改成了庙宇。虽然这与解放前“一个村庄一座庙,一个家族一祠堂”相比大为逊色,但比起几十年前已有扩展之势。参加祭祀者,除了弱势群体外,也有社会强势群体参与,如一些企业家、商家甚至地方官员等。民间祭祀也不仅限于农村,大城市的许多商店、餐厅里供奉财神爷已是普遍现象。

当然,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之下,当代民间祭祀已不能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宗教信仰、祭祀活动同日而语。首先,社会历史环境已经改变,当代民间祭祀的现实社会根源与过去不同,人们通过祭祀活动倾诉的已不是面对自然力的无力和阶级压迫的无奈了。其次,当代科学思维的普及,已经基本消解了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对神灵的敬仰和祭祀心理、思维与原始社会的“万物有灵”思维方式均发生了变化。当代民间祭祀不论从形式和内涵上都有所改变,体现的是新旧糅合、新旧转换的趋势,其中已融入了许多现代化、世俗化的因素,使得今天的民间祭祀呈现出新的特点。

祭祀用品和祭祀形式的现代化

民间祭祀中最显眼的变化莫过于祭祀时所用的器物了,许多祭器都打上了现代化的烙印。如现代大商场中常可见到财神面前的蜡烛,已换成了彻夜通明的电灯;在民间丧仪和祭仪上,出现了以彩纸扎的惟妙惟肖的小汽车、冰箱、电脑等,还有印刷精美的“冥界银行”的钱币。当代的清明节祭祖流行用鲜花、音乐祭哀思;在庙会上,有些人用流行歌曲、电影娱神。

第一章 民间祭祀的产生与功能 - 图10龙王殿

在祭祀形式方面,许多现代因素也渗入民间祭祀之中。在湖南益阳、邵阳等地,当家里有人去世时,他们不是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设灵堂供人吊唁,而是在大街上扯一个大帆布帐篷,请一个花鼓戏剧团来唱戏,主持人模仿电视台主持人的样子,一会是传统的花鼓戏折子,一会是通俗歌曲卡拉OK,只有灵堂中悬挂的死者标准像,才让人知道原来是在办丧事。在农村许多地方,现代的葬礼虽然还是伴有哀乐,但演奏哀乐的已不仅是一只土唢呐,而是西洋式的管乐队。

祭祀神圣性的消解

从人们祭祀时的心态来说,当代民间祭祀也出现世俗化的趋势,祭祀的神圣性与庄严性正在消解。当代人更多的是把祭祀活动(如庙会)当作是一种形式,当作精神和物质交流的契机。热闹、盛大的庙会,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只是看看中华传统文化的展示,满足一下好奇、游戏的心理;对于中老年一辈,沿袭、承继传统文化活动,则可以体验一下怀旧的感觉。祭祀的娱乐性功能呈强化趋势,一些民间祭祀活动,更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例如四川著名的鬼城丰都,祭祀就只是一种旅游娱乐。甚至在封建社会看来非常神圣的祭祀大典,今天也没有了昔日的神圣光环,而演变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

我们中国人向来讲究“慎终追远”,他们对抚育后人历尽千辛万苦的先人,有一种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在春节、清明、中秋节等特殊的时间,老人们在香案上或祖坟前烧上几炷香,摆几副碗筷,心中充满了思念。远方的游子每到这种时候,总是禁不住热泪沾襟。人生的意义似乎此时显得更为珍贵,家乡、故土、祖国在这里成为一种可看可触的具体形象。我们不能小看了祭祖活动所发挥的强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例如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祭祀黄帝陵的活动,许多海外华裔都迢迢万里赶来参加,其中蕴藏着中华儿女深沉的爱国之情。

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们也会虔诚地进行祭祀礼仪,那就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危难或重大不可控因素之时:出门经商、孩子高考、官场沉浮、情感风波、打工求职等等。人们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单靠自己的努力不能把握,有时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像交通事故、不治之症、金融危机等等。这时候,他们会选择通过祭祀活动,来抚平自己的焦虑,为自己祈祷一个美好的未来。

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只要承担着某种不能被更好形式取代的文化功能,一种传统文化就会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存活。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民间祭祀仍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些地区或某些领域甚至还能得到发展。但它的形式和内涵会发生不断变化,除了其物质形式会有更多的现代特点外,最突出的变化是宗教功能的不断减弱,商业和娱乐功能的不断增强。这种变化其实在历史上早就开始,清明节的内容不仅仅只是祭祀先祖,踏青郊游也是众多城镇家庭的乐事。端午节划龙舟也不只是为了祭祀屈原,而是一种盛大的万众狂欢节。在当代,民间庙会也有娱乐化的倾向。

民间祭祀的长期存在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对它必须持正确的态度。应该说,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祭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在缓解和消释社会压力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并且对于文化产业的开发,对民族精神的凝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可以借用它的积极方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祭祀毕竟是一种宗教行为,它对人们的精神仍有鸦片作用。更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传统的民间祭祀文化资源,去达到政治上或经济上的目的,对这种人我们更要提高警惕,加强管理。

民间祭祀是历史的产物,它已伴随人类走过了悠远的道路,并将持续与人类同行,直到人类解除了一切来自社会与自然的外在枷锁。我们应该努力了解祭祀,通过对民间祭祀的了解,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以便能够在当代生活中抛弃旧文化的糟粕,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知识链接

祭仪与祭品禁忌

1.祭仪禁忌上坟烧纸时,不能用棍棒胡乱翻挑冥币,以免将冥钞挑碎,让祖先不好使用。如果有的冥币只烧了一半,剩下一半没有燃尽,也忌讳重新丢进火里去烧。民间认为,这未烧完的一半会变成钱物,这是祖先惦记子孙们,故意留给他们用的。还有人说这一半冥币叫“子孙板”,只能留下,不能再烧掉,否则,会断了后代香火。

上坟烧纸,要专心诚意,不能捎带着办其他事情,否则冥纸便到达不了祖先手里。

对新葬者第一次上坟祭祀时,必须先围着坟墓走三圈;回家时,必须从其他道路返回家中。据说这样可以防止死者的亡灵走出坟墓,跟随孝子们一同返家。

人们敬祖的心愿完全是仿照着敬人的形式来表达的,如果某种行为对活人是不尊敬的,那么在祭祀仪式的过程中,也不能以这种行为对待死者。特别是对待老年死者,更是要毕恭毕敬。如切忌以手指划着灵牌或遗像,那样就好像是指着祖灵的鼻尖数落似的,有轻蔑之意,将对鬼魂构成不敬之罪。在祖灵面前禁止大声喧哗,发出笑声或放屁,这些都是对祖先不敬的行为。

2.祭品禁忌祭祀的礼品,如果是女儿抬送来的要全部留下,不得退回任何东西。丧葬祭祀时,如果碰到了佛僧、道士、尼姑之类的人,必须将祭品的一部分分给他们食用,这样做可以减轻死者的罪孽,使之升入天堂。否则,将对亡灵不利,或将使进堕入地狱。一般来说,凡是人们自己食用的肉类、谷类、水果、酒等,都可献祭给祖先;而那些人们自己不食用的,也多数是禁止献祭神灵或祖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