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刺绣流派与名家

在刺绣发展的两三千年的历史中,随着刺绣技艺的提高,刺绣人对技艺见解的不同,逐渐产生出不同的刺绣流派。这些流派各有特点,共同组成了中国古代多姿多彩的刺绣文化。而数不尽的刺绣名家,便是各个流派中的核心。

第一节 百家争鸣

多姿多彩:民间刺绣

山西是民间刺绣艺术品的生长地。民间刺绣,在山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反映山西风土人情的特色。山西民间刺绣,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图案淳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这些来自民间的刺绣艺术品,大都出自农村劳动妇女之手。山西刺绣,以忻州、晋南地区的刺绣工艺品最有影响。

山西民间刺绣变形夸张、风格独特。民间刺绣最能反映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生活的理解。其表现手法,既不是纯自然主义照抄生活,也不是无度的变形夸张,而是对生活进行提炼、想象后,捕捉现实生活中最典型、最生动、最完美的形象再去创造。如一枕头上绣的是松树和仙鹤,但作者没有用一般松鹤图的表现方法,而是把松树的针叶做一束束脱离树干、分布四方、悬在空中的安排,仙鹤的头、尾、翅一起往上翻飞。

第四章 刺绣流派与名家 - 图1绣花枕头

灵宝的民间刺绣多属生活实用型。日常生活用品和衣帽服装,都以各种不同寓意的吉祥纹样所装饰。灵宝民间刺绣的图案纹样,一般多采用喜庆、吉利的象征物,或是通过字音相同的谐音,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如莲生贵子、喜鹊登梅、麒麟送子、鸳鸯戏水等。灵宝人喜爱戏曲艺术,因此民间戏曲、皮影艺术中的故事情节,服装、色彩和人物造型,都被直接或间接地移植到民间绣品中。

灵宝民间刺绣的针法主要包括拉锁子、辫子绣和打子绣。此外,经常使用的针法还有包针绣、纳纱绣、平针、盘金、补绣等一些传统技法。其中尤其为人们所惊叹不已的是绷花和补绣技法。绷花是以针引单线,寥寥数针做放射状,绣出美丽生动的花朵,属辅助技法,但却起到关键的作用。补绣在绣品中运用更为广泛。其特点是能使绣出的物品产生一种浮雕的艺术效果。

青海刺绣的历史由来已久,甚至可以溯源至远古时期。随着丝绸之路南路的开通,唐代随着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进藏路过青海和弘化公主嫁给青海吐谷浑王,中原丝绸得以源源涌入,青海地区的人们开始用刺绣装饰自己,美化生活,传递友谊,寄托感情,使得这种民间艺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

青海民间刺绣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民族性。青海刺绣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青海刺绣应用非常广泛,其品种丰富,花样繁多。综观各种绣品,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实用类,主要有鞋、袜子、辫筒、腰带、枕头,这是刺绣的主体;二是观赏类,主要有衣领、钱褡、衣袖、荷包、口袋片等;三是礼仪类,主要有裤带、寿帐、钱包、笔包、挽联、字画等;四是宗教用品类,用刺绣塑造佛像和装饰寺庙殿堂。这只是从大的方面进行划分,实际上许多东西不仅是实用品,还是礼仪观赏品,很难严格区分。

做工细腻:京绣与鲁绣

1.京绣

北京为宫廷服务的刺绣部门相当庞大,从明初100多人发展到中期700多人。洒线绣即是明宫廷中刺绣艺人创造的。1956年,北京定陵出土的刺绣品中有不少是洒线绣,品种有衣服、膝袜、绣褙等,其中以洒线绣的百子衣最有特色。

“百子衣”是明万历帝孝靖皇后穿的吉服(在婚嫁等吉庆节日中穿的),图案纹样以升龙、行龙左右盘绕与百子嬉戏为主体,庄重富丽。龙纹姿态生动,躯干粗壮有力,鬣毛倒竖,具有明代宫廷工艺装饰的特色。遍身还绣有一百个活泼可爱的童子,体态丰腴,神采奕奕,正在进行各种游戏。百子寓有“子孙万代”、“多福多寿”之意。在百子周围,饰有金锭、银锭、方胜、古钱等八宝图案。还有梅花、桃花、牡丹、荷花、菊花、秋葵、山茶、月季等花卉,组成春、夏、秋、冬的“一年景”纹样,构图饱满富丽。配色以朱红色线绣地,这是百子衣的主色。分别以红(枣红、朱红、木红、水红、粉红)、蓝(普蓝、藏青、浅蓝、浅月白)、绿(艾绿、黄绿、茶绿、孔雀绿)、黄(中黄、宫黄、驼黄、山茶黄)等,还有驼灰、浅褐、月白、妃色、牙白共二十二色灵活搭配,绣百子周围景物,色彩鲜艳明快,和谐统一。

运用的针法有穿丝针、戗针(正戗、反戗)、网绣、铺针、平金、斜缠、盘金、松针、打籽、扎针、擞和针十一种,其中以穿丝针绣满地的洒线绣最见特色。穿丝针是在一绞一方扎纱底上,由绣者按照各种图案刺绣。百子衣选用的是菱形图案,选用的绣线有衣线(三股强拈)、花线、孔雀羽线(用孔雀羽绒与丝线绞合而成)、金线、包梗线(亦称绒包柱,以一根强拈的作线心,用另一根绒缠满线心)五种。金线金碧辉煌,孔雀羽蓝绿闪光,用料珍贵,具有灿烂华贵的特色。这类洒线绣的作品除定陵外,还见于北京房山县上方山兜率寺的洒线绣《云龙经面》,以及故宫藏明代百花攒龙披肩料及《彩云白鸾》等。

“百子衣”是明宫廷刺绣工匠的作品。从图案纹饰中百子嬉戏的活动来看内容以及所用的道具品类、造型来看,反映了北方的民间风俗,但从芭蕉以及童子冲澡等活动来看,又似南方的景物与习俗。在针法运用上,除了洒线绣铺地外,比较大面积地用平金、盘金绣以及金线,包梗线勾勒轮廓的绣法有广绣的特点,使用花线戗针绣又有苏绣的特色。

第四章 刺绣流派与名家 - 图2百子衣

2.鲁绣

鲁绣是著名的山东传统刺绣。汉代,山东临淄是刺绣的主要产地,汉王朝曾在此设立三处管理织绣的机构,史称“三服官”。根据《汉书·贡禹传》记载,“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以后就专有“鲁绣”之称。经过唐、宋、元代的发展,到了明代鲁绣已形成了独特风格。

明代鲁绣的作品分欣赏品与日用品两大类,大都以暗花绸作绣底,双股强拈的衣线作绣线,故又称“衣线绣”。欣赏品传世的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中堂《瑶池吉庆》,内容是西天王母祝寿图,运用的线条比较粗,绣品有浑厚朴实的质感。《文昌出行图》也是衣线绣,绣工精致,人物的服饰绣纹均匀,如同工笔人物画。此外,还有《山市晴岚》(风俗山水绣)、《罗汉像》、《荷花鸳鸯》、《芙蓉鸳鸯》等,都是以暗花绸、绫作刺绣底料,衣线作绣线。如《芙蓉鸳鸯》以浅折枝牡丹、月季暗花绫为底料,绣一对鸳鸯亲昵地在一起浮游,以芦苇、红蓼、秋海棠、山石布景,点缀出秋天的景色。绣者用双股拈合的衣线绣,花纹苍劲有力,富有立体感。采用蓝绿、灰绿、灰蓝、暗红、月白等浓郁、沉着的色线配景,绣面气质浑厚,具有北方绣朴素、健壮之风。运用的针法有擞和针、打籽针、缠针、辫子股等针法,表现了刺绣工艺的装饰趣味。

鲁绣的日用品有的用暗花绸作绣底,也有用方格纱作底的,都是用衣线绣,色彩浓丽,花纹苍劲,质地坚固,结实耐用,实用价值高。

别具一格:瓯绣与汉绣

1.瓯绣

瓯绣是以浙江温州为中心的地域性刺绣,亦称“温绣”,因温州地处瓯江之滨,故名“瓯绣”。

瓯绣开始于唐宋时代,那时,温州地区已运用刺绣美化服饰,绣品技艺也达到相当水平。那时起,瓯绣就成为温州民间妇女的家庭传统副业。古时温州少女有“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刺绣传统。那时的刺绣品种有衣服、小儿帽圈、围涎、锦肚、妇女鞋面、枕头、荷包等,题材只有花鸟鱼虫之类。到了清咸丰三年(1853年),温州设有专业绣铺,绣工人数曾达到600至800人,足见当时瓯绣的普遍和兴盛。明清时期温州刺绣已有成就,清代有绣庄专营刺绣。早期以刺绣服饰及宗教用品为主,绣制官服和各类衣物,并有刺绣寿屏、经幡、经幢等品种。民国五年(1916年)温州设立刺绣局,温州城区府前街、五马街、打锣桥等处,均设有刺绣社。早期工艺美术家蔡墨笑、金静芝的刺绣作品,曾在巴拿马、加拿大和美国展出。20世纪60年代,瓯绣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市场在华侨聚集地、东南亚诸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晚清以近,品种增加,有刺绣枕套、枕巾、背面、门帘、镜帘等日用品出产。1917年,绣品开始出口,最盛时从艺者达500余人。当代瓯绣以服饰和日用品为主要品种,并有大量出口。这时的表现题材丰富,人物、山水、花鸟、吉祥图案等均有涉及。瓯绣的特点是:绣迹纹理分明,针脚齐整,绣纹表面光亮平滑,色泽鲜明适目;鸟兽翎羽皮毛细腻轻活,人物形象精巧传神。

新中国成立至今,瓯绣曾有多幅作品引起极大轰动。1979年在香港举办的中国丝绸服装绣品展销会上展出的《红楼十二金钗》,引得港人争睹。在这幅长2米、宽1米的巨幅作品中,四季花卉同时开放,“十二金钗”集于一图,画面上16个人物的脸型、发髻、首饰、神态各不雷同;绣面绚丽多彩、光彩夺目。1998年一幅长3.5米、宽1.4米的巨型瓯绣精品《鹤鹿同春》,再次轰动海内外。这幅作品汇集了瓯绣所有的传统技法,采用了100多种绣线颜色,是历史上第一件汇集人物、花鸟、山水、走兽为一体的瓯绣作品。

瓯绣的特点是主题明了、构图简洁、针法多变、色彩绚丽、绣面光亮、针脚平齐、神韵生动。瓯绣产品分欣赏品与日用品两大类,以欣赏品为主。内容有人物、走兽、山水、风景等,尤以人物见长。一般选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为题材,如“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等。瓯绣寓大雅于大俗之中,因其人物形象传神、针法灵活多变而极富观赏、装饰和收藏价值,深受老百姓喜爱。

2.汉绣

汉绣主要在荆沙、洪湖、武汉一带盛行。汉绣是以楚绣为基础,融会南北诸家绣法的长处,糅合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它的用针和苏绣、蜀绣、湘绣和粤绣这四大名绣有所不同,绣——苏绣、蜀绣、湘绣和粤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贵明丽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明艳的色彩。

清末民初为汉绣的鼎盛时期。咸丰年间,汉口设有织绣局,集中各地绣工绣制官服以及各种饰品。清末,在武昌的营坊口、白沙州、塘角、积玉桥和汉口的黄陂街、大夹街一带,开有无数间绣铺,汉口还有一条绣花街。当时的汉绣产品主要分三类:作为生活用品的有门帘、帐沿、绣衣、绣枕、绣鞋、头巾、围裙、荷包等,多用于闺阁陪嫁。其中,汉口的绣花戏衣颇具盛名。二是装饰品,有屏风、彩帐、壁挂、中堂、堂彩、龙衣、狮皮、戏装、道具等。三是敬神赛会的礼仪用品,包括神袍、袈裟、彩幡等。

到了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残忍的日军大规模进攻武汉,使汉口绣花街尽数摧毁,汉绣几近凋零,技艺也险些失传。新中国建立以后,汉绣才重放光彩。80年代,汉绣产品已由原先的民用小绣品和少量古典戏剧绣服发展到帐帘、披风、被面、枕套、服装、大幅、中堂、条屏、折页、摇件和屏风等十多个品种。2003年,汉绣传人任本荣先生在武汉成立了汉绣工作室,大力发扬汉绣技艺。

第四章 刺绣流派与名家 - 图3汉绣作品

与苏绣、湘绣、蜀绣相比,汉绣工艺拥有它们无法比拟的绝活,特别以铺、压、织、锁、扣、盘、套这七种针法的变化运用而著称。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所以将之称为“齐针”。绣品多从外围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除“齐针”的基本针法外,汉绣还根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灵活运用诸如垫针绣、游针绣、关针绣、铺针绣、纹针绣、润针绣、凸针绣、堆金绣、双面绣等针法,富有强烈的立体感,在绣业中显然别具一格。

汉绣绣品中精品有很多。宣统元年(1909年),武昌的彩霞绣品公司的绣画、美粹学社的绣字,曾获武汉劝业奖进会的一等奖;湘记绣局、王荣兴的绣品获四等奖。第二年,彩霞公司、美粹学社又获得南洋绣品赛会的一等金奖。1928年湖北省第一次国货展览会上,武昌的彩霞绣品公司和汉口广华绣铺的绣屏,一齐荣获特别奖。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年代末,汉绣大型挂壁“三棒鼓舞”“闹莲湘”,被选送北京,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得以展览人前。

独领风骚:顾绣

上海的顾绣崛起于明嘉靖年间。据《顾绣考》记载:“今天下称刺绣为顾绣者,以明代上海顾氏刺绣之名,震溢海内故也。上海顾氏以明嘉靖三十八年(1556年)进士顾名世开始闻名于世。名世曾筑园于今九亩地露香园路,穿池得一石,有赵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因以名园(露香园路即纪念此名园也)。故世称其家刺绣为露香园顾绣,或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为露香园绣。”顾家的刺绣始于缪氏(顾名世长媳),据载,她擅长绣佛,绣艺见清戴有祺《寻乐斋诗集·咏(露香园缪氏绣佛)》一诗,云:“须眉老少各不同,笑语欣然并超忽……青莲花下扬灵胜,微风过处欲飘举。”可见其作品的生动性。顾名世的次孙媳韩希孟是顾绣诸名手中的佼佼者。从缪氏到韩希孟,这一阶段的作品,大都为家庭女红,只是为了家藏或馈赠亲友,并不是为了出售而制作的。因而精工细腻,为明代刺绣中的上品。

清代词人程墨仙有《顾绣一记》云:“云间顾伯露,会余于海虞,两月盘桓,言语相得,余时将别,伯露出其太夫人所制绣囊为赠,盖云间之有绣,自顾始也。囊制圆大如荇叶,其一面绣绝句,字如粟米,笔法道劲,舒展有度,无针线痕。睇视之,莫知其为绣也。其一面则白马一大将突阵,一胡儿骑赤马,二马交错,大将猿臂修髯,眉目雄杰,胡人深目兕唇,状如鹰顾,袍铠鍪带,鞍鞯具备,锦裆绣服,朱缨绿鄊,鲜熠炫耀。白马腾跃,尾刷霄汉,势若飞龙;赤马失主,惊溃奔逸,神姿萧索。共计远坡二,白赤黄战马三,大将、胡将及小雏四,戈戟五,云旗、锦幡各一,界二寸许地,为大战场,而中间空阔,气象寥远,不见有物,绣法奇妙,真有莫知其巧者。余携归,终日流玩。为纪于简。”以2寸许的面积,绣出这么多人马、刀戟、旗幡,可见其精细的程度。

自名世去世,他的儿孙都过着“服食起居,必多方选胜”的生活,家道中落,不得不倚赖女眷的刺绣以维持生计,于是顾绣从家庭女红向商品绣过渡。在初期,绣品仍不失闺绣精工细致的特色。据崇祯《松江府志》和《阅世编》等记载:“顾绣,斗方作花鸟,香囊作人物,刻画精巧,为他郡所未有,而价亦最贵,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可见顾绣问世之初,备受时人称赏。其后,一则,顾氏家道中落,遂设帐授徒,顾绣技艺传播于外。名世曾孙女顾兰玉年24岁夫亡后,30余年以传绣为生。顾家还设有刺绣作坊,广收绣工,而绣坊刺绣的绣品亦被称为顾绣。二则,明代后期,松江(上海)成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城市,商业经济十分活跃。每当顾家一幅绣品完成,四方风动,远近争购或据以复绣。名士孙寿潜尝谓:“二十年来,海内所以珍袭吾家绣迹者,侔以鸡林价重,而膺鼎余光,犹堪令百里地无寒女之叹。”这可能有夸张之言,但亦可说明顾绣在当时的盛况。顾绣在江南一带久享盛誉达两三百年,流传的作品较多,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都有收藏,其中最著名的是韩希孟绣,世称“韩媛绣”。一般的顾绣都不署作者姓名,用“露香园”、“虎头”、“皇明顾绣”等印章为标记,技艺优劣相差很远,无法辨认何人手迹,统称顾绣。

顾绣的技能据《顾绣考》载:“露香园顾绣,据称得之内院,其擘丝细过于发,而针如毫,配色则亦有秘传,故能点染成文,不特翎毛、花卉,巧夺天工,而山水、人物无不必肖活现。”从传世作品中的《浔阳琵琶图》、《八仙庆寿图》、《罗汉》、《弥勒佛像》以及山水、花鸟册页来看,具有以下的特点:

1.绣稿是国画,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俱全,其画风受明末画坛的影响较大。

2.用材广泛,用线除绒、花线外,绣蒲团有用“真草”横列后加细线编绣而成,还有用头发作绣线的发绣,以及用薄切金线等,极有异趣。

3.顾绣针法丰富,常用的有擞和针、套针、斜缠针、滚针、接针、扎针、摘针、施套针、网针、编针、垫绣、虚针、打籽等,并善于按物施针,形态活现。

4.针脚平齐,线条细,排针均密。

5.善用中间色,浓淡相宜。

6.以画补绣,画绣结合。顾绣为表现国画形式绣稿的效果,在运针、补色、用材等方面,在继唐、宋画绣基础上有所发展。就它的技艺而言,对江南一带刺绣品的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顾绣也是明代最负盛名的名绣,尤以“画绣”著称。

声名远扬:四大名绣

中国历代著名的刺绣产地包括了汉代的襄邑(今河南睢县)、北宋的汴京(今河南开封)、元代的福州等。明清以来,具有地域特色的刺绣品种日趋成熟,其中,江苏苏州的苏绣、湖南长沙的湘绣、四川成都的蜀绣和广东潮州的粤绣成就较高、影响较大,被称之为“四大名绣”。苏绣指以江苏苏州为生产中心的地域性刺绣品种,四大名绣之一。清代丁佩的《绣谱》以“齐、光、直、匀、薄、顺、密”七个字准确概括了苏绣的主要特点。

1.苏绣

第四章 刺绣流派与名家 - 图4苏绣作品

苏州地处江南,苏州吴县一带更是濒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苏绣的发源地就源于此。因此,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多姿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特点。在苏州附近发现的西汉实物,更是证实了苏州刺绣的发展历史极为悠久。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经在服装上用刺绣梁当作装饰之用。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海河、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的说法。1956年苏州虎丘塔发掘的4块宋代刺绣经帙,运用平抢、铺针、接针、施毛针等多种针法刺绣的花草图案,色彩明艳,古朴大方。可见苏州刺绣品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初期,不但针法丰富多彩,而且已经在应用上得到广泛普及。宋代以后,随着江南经济的繁荣,绘画与刺绣互相影响,促使刺绣技艺竞相媲美。据《清秘藏》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可见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非常高超的水平。南宋时,绣坊、绣店聚集城内,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巷”“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其中的那些作坊,可以染制八九十种色泽的花线,加上每色区分各种深浅层次,合计达700种之多。而且在苏州一带,出现了专门教授富家女子,官家小姐刺绣技艺的“绣娘”职业。

明清之际,在上海“顾绣”的推动下,使苏绣的风格与技法日臻完美,用色文静和谐,不显生硬跳动痕迹,行针平匀熨帖,毫无参差之处。

2.湘绣

作为四大大名绣之一的湘绣主要是以湖南长沙为制作中心的地域性刺绣品种。在湖南民间刺绣基础上,吸收了苏绣与粤绣的优点,逐渐形成地域性特色。湘绣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生动形象。特点是丝细,后用皂荚仁溶液蒸煮,再裹起来揩拭,防止绒丝起毛,其光细胜于发丝,也叫作“羊毛细绣”。湘绣在配色上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加上适当的明暗对比,增强了质感与立体感,结构上虚实紧密结合,善于利用空白,突出主题,形成了湘绣水墨画般的素雅品质。湘绣的传统题材是狮、虎、松鼠等,尤其是以虎最为常见。

长沙为湘纱的发源地。长沙自古为文化名城,也是中南重镇。它地处湘江尾闾,秀丽多姿的湘江纵贯其间,西倚岳麓山,东北则是浏阳河冲积平原,境内江湖密织,山岳连绵,山川形胜,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曾陆续在湖南、湖北等地发现了不少麻布、锦、绢等丝织品、纺织品,其中不少是绣品。这一批批埋藏在湖南、湖北昔日楚地领域的光彩夺目的古绣品的出土,让我们逐渐揭开了湘绣的源流沿革以及其绣世传统的神秘面纱。

3.蜀绣

蜀绣是以四川省成都市为生产中心的刺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技艺严谨精密,讲究施针,针法所达百余种,常见的有滚针、掺针、铺针、晕针、盖针、戳针、沙针等等,针脚整齐、掺色轻柔、虚实合度、变化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绣制一般为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等,为四大名绣之一。

西汉时,蜀绣已见于史籍,杨雄《蜀都赋》说“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并有《绣补》诗留传。晋代,《华阳国志》将蜀锦、蜀绣并称为“蜀中之宝”。北宋崇宁年间,成都转运司奉旨绣军旗500面,绍熙年间有蜀绣《官上加官》(公鸡与鸡冠花)传世。清代道光年间,成都出现了专营刺绣的作坊,以“华兴”、“裕龙”、“德春”声名最著。刺绣艺人们继承了顾绣的长处以及长针刺绣而后扎针的民间绣法。蜀绣是用成都地区炼染的各色散线(较粗松的丝线)或丝线(较细紧的丝线)绣制于本地所造绸缎上。由于选料、制作认真,成品工坚、料实、价廉,长期以来行销于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省,颇受欢迎。出品多衣裙、被面、枕套、帐幔、鞋帽等实用服饰品。花纹取材也多根据民间吉庆话或流行式样,自行描绘绣制,也有部分作品兼用苏绣构图布局及运针设色方法。此时,模仿绘画章法构图的纯欣赏品绣画较少,民间质朴喜庆气息浓厚。当时成都是生产蜀绣的中心。

蜀绣自闻名于世,逐步形成针法严谨、片线光亮、针脚平齐、色彩明快等特点。传统针法绣技近100种,常用针法有30多种,如晕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铺针、牵针、掺针等等。各种针法交错使用,变化多端,或粗细相间,或虚实绳索合,阴阳远近表现无遗。这些传统技艺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细腻的工笔,又善于表现气势磅礴的山水图景,刻画人物形象也逼真传神。后来针法绣技又有所创新,如表现动物皮毛质感的“交叉针”,表现人物发髻的“螺旋针”,表现鲤鱼鳞片的“虚实覆盖针”等,大大丰富了蜀绣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蜀绣日用品以软缎被面为主。观赏品则以“芙蓉鲤鱼”和“公鸡鸡冠花(官上加官)”为代表。

第四章 刺绣流派与名家 - 图5蜀绣精品

粤绣

粤绣是以广州为生产中心的著名绣种,又称“广绣”,也包括了潮州绣,为四大名绣之一。它历史悠久,国内以故宫藏品为最多,具有代表性。它的构图繁而不乱,色彩富丽,光彩夺目,针步均匀多变,纹理分明,多使用浓郁的七彩原色及光影变化,具有西方绘画韵味。它大件为尺高屏风,小如荷包套,多作写生花鸟,按照民间风俗习惯而富于装饰味,长以凤凰、松鹤、牡丹、猿、鹿、鸡、鹅、孔雀等为题材,混合组成画面,颇具特色。

广东刺绣由来已久,《杜阳杂编》称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能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且“点画分明,细如毫发”。明正德(1506—1521年)年间,广东刺绣已出口到葡萄牙、英、法诸国,并受到朝廷的青睐。

“广绣”的针法主要有7大类30余种,包括直扭针、捆咬针、续插针、辅助针、编绣、变体绣等以及广州钉金绣中的平绣、织锦绣、饶绣、凸绣、贴花绣等5大类10余种针法。而“潮绣”则有二针龙麟转针、旋针、过桥针、凹针绣、垫筑绣等60多种钉金针法以及40余种绒绣针法,同时,艺人还运用了折绣、插绣、金银勾勒、棕丝勾勒等多种技巧,使“潮绣”在“绣、钉、垫、贴、拼、缀”等技艺上更趋完善,产生“平、浮、突、活”的艺术效果。

四大名秀的工艺特征

清代的欣赏品刺绣继承宋绣及顾绣传统的风格,以名人书画和佛教题材为主。而在表现名人书画为绣稿的题材中,以表现山水、仕女、人物的题材增多或开始出现。针法配色成熟,苏绣替代了顾绣,成为江南一带刺绣的总称。实用品刺绣几乎到了登峰造极时期。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富贵、普通百姓人家的生活所有用品,几乎到了无所不绣的地步。清代刺绣纹样所表现的题材和内涵与明朝基本雷同,但在刺绣工艺上清代刺绣更精细,图案造型精巧,色线晕色和顺。而色线的和顺在艺术欣赏品苏绣中更为突出。传统针法运用自如,且出现了新的针法,各种针法相结合并用,使绣面有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为这一时期的用针特点。具体出现的针法有散套、羼针(长短针或擞和针)、施针、旋针、散整针、虚实针等。清代的绣地与明代一样也是绫、缎、绢为主,用线也是和明差不多。

苏绣虽然沿袭了顾绣以名人书画为绣稿,但在用针、用线和画面的处理上也有明显的区别,比如表现花瓣之间的关系不再用空出水路来表现,而是一个花瓣压着一个花瓣,花瓣之间层次自然,写实立体感强。用线方面,颜色过渡自然,润色和顺饱满,书画能表现的颜色在刺绣中都能表现。基本针法平针中还分成套针、散针等。在复制名人书画作品之前先要审稿,将画中不符合刺绣所表现的形式在不改变风格的前提下略做删减或修改,强调刺绣的艺术效果。

丁佩在《云间丁氏绣谱》中将苏绣特色总结为齐、光、直、匀、薄、顺、密。在论品上又总结为能、巧、妙、神、精工、富丽、高超。苏绣因其工整、细腻、雅致、清新的传统艺术特色名列四大名绣之首。苏绣风格影响至今,发展到现在几乎成了苏州及周边地区刺绣的总称。苏绣的题材以名人书画的形式为主,追求书画意蕴,文人笔墨气息。主要有花鸟、山水、仕女图、猫蝶图、双面绣金鱼等题材。后来出现了仿真绣以油画、照片、水彩等为绣稿,丰富了苏绣艺术的表现力。其中,绣人物肖像堪称苏绣一绝。

由于各地文化的相互渗透,互相影响,有时难以区别各地刺绣的风格,但苏绣细腻传神、清新雅致、色彩丰富、工艺复杂,使她独具魅力。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的人文、风俗习惯的差异,刺绣在各地方形成各自的风格。北京称京绣,山东称鲁绣。京绣有洒线绣、补花绣、平金、堆绫、穿珠绣。洒线绣也称纱绣,以纱为底,纹样针法有纳锦、戳纱、点绣,可以绣出变化万千的几何纹、装饰性很强的花卉纹、动植物纹。绣面上常用一些辅助装饰材料,除了穿珠绣,绣面上还绣有螺钿、玛瑙、珍珠,更显珍贵,也是京绣的艺术特点。一般都用来绣制皇服和农料。山东鲁绣的衣线绣,是用双股线绣制工艺强,富有艺术特征,缉线绣就是包梗绣。最著名的还是苏绣、粤绣、蜀绣、湘绣,称中国四大名绣。

粤绣的色彩、构图、针法在四大名绣中最具个性,构图丰满,繁而不乱,色彩富丽堂皇、气氛热烈,具有浓郁的南国地方特色。粤绣集中在广州、潮洲。粤绣题材都以民间喜爱吉祥的百鸟朝凤、孔雀开屏、三羊开泰等形式,绣面几乎都离不开孔雀。明代出现用孔雀毛编成线缕刺绣出精灿夺目的绣品,绣孔雀也就成了粤绣的代表。在表现鸟类如孔雀的手法上很特别,与其他刺绣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苏绣在表现羽毛的质感上着重模仿原画稿的艺术效果或者仿真羽毛的自然质感,而粤绣着重装饰、造型,画面多使用金银线并加衬垫,形象突出、装饰性强有浮雕感。丰富多变的刺绣针法更是粤绣的特长,特别是装饰针法在刺绣中的运用,更显粤绣特色,体现了刺绣中针法与绣线的完美结合。在形式上更能体现针法的艺术特色,独具自身的工艺特性。刺绣主要用在挂屏、屏风、衣料、团扇等实用品上。题材还有柳燕锦鸡、百鸟朝凤、孔雀开屏、松鹤延年、三羊开泰、五伦图等典型内容。作品的图案与其他传统纹饰一样都代表了一定的寓意,象征着美好、长寿、吉祥。五伦图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又指仁义礼智信五常。以凤凰喻君臣,仙鹤代表父子,鸳鸯指夫妇,鹡鳹喻兄弟,莺喻朋友。喻意社会伦常有序,吉瑞祥和。广州盛产瓜果,热带的花卉颜色热烈,以此为题材的作品独具特色、颜色夸张、鲜艳独目、造型仿真、画面立体、构图丰满,显示了丰收后的喜悦和装饰画的美感。

第四章 刺绣流派与名家 - 图6孔雀开屏

蜀绣的发展主要是清后期,四川沈坤为发展实业,成立了四川省劝工总局,内设刺绣科,汇集了当时有名的画家参与刺绣稿的设计,极大增强了蜀绣刺绣艺术的表现力,提高了蜀绣的艺术价值。掺针、散针、晕针等主要针法的运用,使蜀绣看起来飘逸细敛、紧密柔和。蜀绣在绣制时的步骤与其他刺绣也有些不同,所谓“车拧到家”,车就是从刺绣的关键部位开始绣,比如从动物的眼睛,花瓣的中心逐渐向四周扩散,“拧”就是从刺绣的外围逐渐向内加针或减针。绣线粗细皆用,蜀绣的绣稿特点是结构简练,对花鸟、山水、草虫等自然画面或形象都要加工提炼去掉繁琐,突出主题。蜀绣著名绣工大都是男绣工,清代有张洪兴,近代有善于自画自绣传统题材的刘绍云,善于山水花鸟的张万清,绣动物的彭永兴等。后来他们为蜀绣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以绣灾用品为特长,这与悠久灿烂的汉代刺绣艺术紧密相连。

被面、枕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及各种服饰等仍然是湘绣的特长。欣赏品刺绣湘绣动物的绣制比较生动,特别是对虎的表现,威武凶猛,刺绣界有“苏猫湘虎”之说。中国水墨画线条、写意花卉也是湘绣常表现的题材。湘绣画面颜色相对简练。画面题诗、画绣结合也是湘绣艺术的特点。清末明初的李云青题湘绣数百首诗后被编成《湘绣题句汇抄》,成为研究湘绣的重要史料。

另辟蹊径:少数民族刺绣

1.锡伯族刺绣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以及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锡伯族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锡伯族妇女更是心灵手巧,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景致,并将其用刺绣的方式表现出来。

锡伯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将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美好事物,用灵巧的双手绣到自己的作品里。刺绣的图案有人物、山河、树木、花卉、飞禽走兽等。其中,蝴蝶和菊花已成为锡伯族的吉祥物,象征着自由、宁静、和平、美丽。

绣品包括服饰、鞋袜、门窗罩帘、墙围布、锦帐、枕头花、衣边、荷包、嫁妆、葬服等。绣工在绣制的过程中娴熟地运用各色丝线,有时还创造性地用绒毛绣成绒绣,使绣品更加璀璨夺目。锡伯族妇女的刺绣刻意追求原始的自然美,绣法也较多,针步均匀,纹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锡伯族妇女对挑花、贴花、针织等刺绣工艺最为擅长。

2.藏族刺绣

藏族刺绣吸纳唐卡的构图手法,又参照汉族刺绣的技艺,绣品讲究观赏价值,追求浅浮雕与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藏族刺绣装饰性非常强,许多图案巧妙地组合成相互缠绕、相互扭套的和谐布局,反映出民族之间互相倚杖,相互扶持的美好画卷。

藏族刺绣色彩明艳,图案生动,多用金银丝线,显得富丽堂皇。藏族刺绣运用以物寓意的表现手法,像是牡丹象征富贵,菊花、梅花象征秀美,石榴象征多子,桃花、梨花象征丰收,寿字纹象征生命长存等。它们属于藏族吉祥观念的物化形式,是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

第四章 刺绣流派与名家 - 图7藏族刺绣作品

藏族刺绣技艺高超,由于其针法不受经纬的束约,更适合绣上花草纹样。藏族刺绣工艺主要用于装饰花帕子与后围。绣品质地柔软,图案细致精巧,构图简洁,色彩对比强烈,鲜艳夺目,装饰性极强。纹样图案全部是花或以花为主。刺绣回纹和水纹都是原始绳纹的演绎与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根源。

3.土族刺绣

土族刺绣主要表现在对服饰的精心装饰上。土族人的头饰、衣领、辫筒、腰带、围肚、鞋袜、枕巾、针扎、荷包、烟袋、背包等都用刺绣作为装饰。土族刺绣做工精细,针针见功底,线线出效果。土族刺绣的内容也十分丰富,胸襟上绣有转魁子、五瓣梅、太极图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图案;在花围肚上绣有孔雀戏牡丹、石榴花、寒雀探梅、狮子滚绣球等传统图案;五颜六色的绣片、针扎、香包上绣有仙桃、佛手、牡丹等吉祥、祝福图案。土族刺绣常用的针法有平针、掺针、插针。平针以“平涂式”的色彩效果,使画面整体匀称、平稳;掺针以“晕染式”使画面颜色深浅过渡自然,有光泽,质感强。插针以“点缀式”使画面局部华丽、活跃。

土族女子在出嫁前还要在娘家办一个土族刺绣个人展,将自己绣制的衣服、配饰、鞋袜等一一向娘家人展示,然后还要在婆家利用新婚典礼向婆家人、邻村和亲戚朋友们展示自己的绣品,并向婆家亲人赠送自己亲手绣制的物件。

4.撒拉族刺绣

撒拉族刺绣源远流长,以针法细腻、工艺精湛、立体感强、手法独特而著称。长期以来,撒拉族刺绣保留和完善了自己的原始风貌,集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所绣花卉、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其刺绣工艺精湛,能与苏绣、湘绣相媲美。撒拉族刺绣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少用动物图案,多以植物花卉为主,构图朴实,细腻生动,色彩鲜艳明亮,做工精细。

撒拉族刺绣有民间刺绣与现代刺绣两种。民间刺绣品主要有枕头、腰带、针线荷包、袜底、袜后跟和女人鞋面,精绣各种花、鸟等图案,如鸳鸯戏水、鱼水合欢等。撒拉族妇女喜欢在腰带上刺绣栩栩如生的百花异鸟,所绣图案朴素大方,花纹细致,匀称鲜明,独具一格,但不绣人像。现代刺绣一般分为挑、扎、盘三种。挑也叫啄,有专门的啄针,色线不穿透,图案只显在一面。扎是用普通小针、线针穿透,根据花卉枝叶调配色线。盘用两根线,一根扎、一根盘,每盘两三下扎一针,具有立体感。

5.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时,东谢苗族就在服装上绣许多花、鸟图样。明代时贵阳苗族喜用彩线挑成“土锦”、“织布花条”、“绣花衣裙”。清代文献记载苗族刺绣织锦的人有很多,现今一户苗族农民家里还保存着两套乾隆时代的男女服装,都绣满彩色花纹。苗族民间大量刺绣都以剪纸作为刺绣底样图案。如果可以将剪好的样子贴在绣面上,不仅能够令刺绣作品的表面保持洁净,还能将受欢迎的刺绣图案无限制地复制。这种方法既省时又省工,还可以根据需要做到图案完全对称均衡。

第四章 刺绣流派与名家 - 图8苗族刺绣围巾

苗族刺绣的针法很多,有平绣、辫绣、缠绣、结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多种,图案多为龙、凤、麒麟和常见的花、鸟、鱼、虫、石榴、桃子等。苗族的刺绣具有很强的叙述性,几乎每一幅绣品都能讲述一个古老的神话或历史故事,记录下苗族独特的民俗传统。

苗族的刺绣主要用来镶嵌服装的衣领、衣襟、衣袖、帕边、裙角、护船边等部位,亦可用它来缝制挎包、钱包等。

知识链接

绣衣御史

绣衣御史是指穿着绣衣的中央官员。这些官员身穿绣衣,衣服上绣着斧杖,代表着这些官员的身份。他们手拿节杖到各地方督促发兵镇压农民起义,并有权直接诛杀镇压不力的官员。

第二节 刺绣名家

技艺精湛:韩希孟

韩希孟,明崇祯年间杭州人,顾名世次孙媳。丈夫顾寿潜,字旅仙,别号绣佛主人,能诗善画,师董其昌。夫妇画绣互辅,相得益彰。韩希孟深通六法,善画花卉,刺绣尤为精绝。她的绣品上题有“武陵绣史”、“韩氏女红”、“韩希孟”等印章,世称“韩媛绣”。其针巧另有独得之秘,摹绣古今名人书画,气韵天然,不拘翎毛花卉、山水人物,无不擘丝如发,设色精妙,生机盎然,有能远绍唐宋刺绣之真传,而为露香园针法辟一新径。她与丈夫顾寿潜都极珍视刺绣,认为是古来一技神绝,每自不朽,针丝也足以千秋。他们不同意刺绣仅是“著以衣袂乃以为绚彩饰观”的从属物,也反对那些徒然依赖彩线以炫人眼目的滥制。韩希孟在她丈夫支持下,往往要花数年的时间才绣成一幅作品。

流传下来的作品有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花鸟册》八幅、《弥陀佛》一幅(原朱启钤藏),深得后人赞赏。如康熙年间的内阁学士郭棻在她的八幅折枝花鸟绣册页上亲手题咏,赞扬她绣的《牡丹》“不用画胭脂,只索瑶匡拣色丝”,绣的《萱花》是“离离朱蕊傍雕栏,三秋同拟百年看”,《罂粟花》是“隔篱新绽有奇葩,有艳无香蝶翅斜”,绣的《红梅》是“琼姿元自傲冰霜,不作东风桃李肠”。清乾隆年间有一位别名又村二酋者,在副页跋云中题“……近世有苏郡顾氏出,始作画幅,凡人物翎毛花木虫鱼之类,浅深浓淡,无不如意,并无针痕缕迹,使人不辨为绣为画也……凡八页,虽具折枝小景,而枝叶翻正,花蕊向背,真得写生三昧,又无烟火气,信非顾氏不能。”上海博物馆藏花卉虫鱼四幅,作于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年),有董其昌、陈子龙题跋。根据题签,此册已经散失一半。

故宫博物院藏册八幅(原关伯珩藏),作于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有董其昌对题,顾寿潜等跋,此册山水、走兽、花鸟、草虫、人物皆备,是韩氏的代表作。

韩希孟不仅善绣,也懂六法,对自然界极注意观察。因此,针法运用与色彩配合都能神妙独到。顾寿潜谈到她在绣这八幅作品的情况时说:“寒锸暑溽,风冥雨晦,弗敢从事,往往天晴日霁,鸟悦花芬,摄取眼前灵活之气,刺入吴绫。”可见她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肃,不仅外师造化,仔细观察自然界生物的生长规律,而且是在精力充沛的情况下从事操作,如果没有高度的艺术修养,是不可能完成的。她的作品当时在江南一带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韩绣有陈子龙己卯(崇祯十二年,1639年)的题跋:“若韩媛花鸟虫鱼,生气四动,五色烂发,即薛夜来、苏惠兰未能妙诣至此或天孙织锦手出现人间耶。”亦正由于韩希孟的努力,显著地提高了刺绣艺术内涵,确立了顾绣在艺术史上的卓越地位。她不仅是顾绣艺苑中最杰出的刺绣名家,也是17世纪中国绣苑中优秀的刺绣艺术家。

心惠凝香:倪仁吉

倪仁吉,字心蕙,号凝香子,浙江浦江(今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她出身于诗书之家,17岁嫁邻县义乌吴文艺为妻,20岁守寡,80岁寿终。作诗、绘画、刺绣是她一生中的主要活动。她的诗辑入《金华诗录》中的有《凝香阁诗集》、《四时宫意图诗》。她的书画,留下的仅只“书画片羽”。但从她将绘画与刺绣结合的《画绣》来考察,可以看出她的书画是极有功力的。刺绣作品传世的有《五福图》。绣面上用白丝线勾画了轻灵的白云,五只蝙蝠以不同姿态围绕着青翠的松树飞翔,一只白鹤凌空而下,中央两只金黄色的鹿,一只回首顾盼,另一只低头吃草,形态生动。作为陪衬的蒲公英、灵芝草、月季花、石头与小草都给人以轻灵明快的感觉,自然而又和谐。这是一幅国画形式布局,寓意福、禄、寿的吉祥图案。针法有滚针、擞和针、戗针等,针工娴熟,运针无迹,在擘丝配色与施针匀细方面均有研究。

第四章 刺绣流派与名家 - 图9倪仁吉作品

在她的绣品中,发绣大士像是很有特色的。据当时目睹者韦嵩寿所记:“夫人(倪氏)有发绣大士像,寿于‘隆平寺’见之,内无墨迹,真绝技也,针可呼神,画能擅绝。”她绣的两幅发绣大士像,一幅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绣面上观音面目宁静,脚踏莲花,在浮云的衬托下缓缓行来,其表情、姿态栩栩如生。此作难度极大,如没有绘画功力,恐未必绣得如此完美。另一幅,据来浦江做花边的日商说已流入日本。她还运用丝绣与发绣结合的方法,绣有《关公像》,用丝线绣关公骑在马上手挥战刀,而马尾则完全用头发绣成。由于她工于书画,所以刺绣时,往往不用绣稿,直接在绷上以针代笔,绣出画面。她在《山居杂咏》中说:“野况撩人,清思可掬,宜子曰:是可图也,乃剪素,索余作仕女数十帧,以为真色难,丹青易写,而余亦作天际真人。”她以刺绣来写生,使刺绣与创作相结合,是非常难得的奇才。她还写有五言诗谈她刺绣的体会:“尝闻针有神,不为针痕掩,非指亦非丝,秀劲全挥染。”

正由于她刺绣时神在于得心应手、挥染自如之间,所以当时人们对她的绣技评价很高,见记载的有《金华诗录》:“迄今得书画片楮,珍若拱璧。刺绣亦精,能减去针线痕迹。”王崇炳云:“于尝见绣‘心经’一卷,素线为质,刺以深青色,丝若缕金切玉,妙入秋毫。”张德行在《凝香阁诗》序中说:“更奇者,善以绣代笔,凡美女奇卉,随经点皴,波动欲生,莫窥其针所由度,向称薛灵云,技至此乎!”另据浦阳《倪氏宗谱》记载:“凝香绣谱,诸公竟为之叙,遭兵燹不传,惟书画片羽留人间。”倪仁吉精通文史,兼工书画,又擅长刺绣,还撰写了《绣谱》,可谓一代才女。遗憾的是她虽然才情绝代,但由于活动天地太小,又无文人墨客宣扬,作品也就得不到重视,然而她在刺绣史上的地位是应予以肯定的。

论著第一人:丁佩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江南著名刺绣艺术家丁佩,号步珊,曾在江苏无锡居住。她在无锡生活期间,长年居于闺阁,专心从事刺绣创作和研究,并利用“绣余清暇”不断总结经验,有所领悟就用纸笔记录下来,“积久辄成篇帙”。后来她将这些刺绣艺术理论整理成书,于道光元年(1821年)出版发行,这就是我国刺绣艺术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专著——《绣谱》。

在这部9000余字的刺绣专著中,丁佩首次提出了“齐、光、直、匀、薄、顺、密”七字诀,总结了中国刺绣的基本特点与创作规律,成为后人研究刺绣的理论基础。全书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择地。讲述一定要拥有闲、静、明、洁都具备的刺绣环境。第二部分,选择。讲述选定绣稿时要注意审理、度势、剪裁、点缀、崇雅、传神,并避免失之巧庸和过于繁简。第三部分,取材。讲述丝线、绫缎、纱罗、绣针、剪刀、绷架等材料、工具的重要性。第四部分,辨色。讲述18种色彩的特点和用法。第五部分,程工。讲述刺绣工艺技法以及齐、光、直、匀、薄、顺、密等规格标准。第六部分,论品。讲述以文品之高下、画理之浅深来品评刺绣的能、巧、妙、神、逸5个等级,以及精工、富丽、清秀、高超4个品格。

丁佩的《绣谱》议论极尽详细,条理清晰,总结了刺绣工艺的技法及其美学特点,对于当今的刺绣仍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首先,她对刺绣的作用有其独到的见解。例如她曾在自序部分写道:“工居四德之末,而绣又特女红之一技耳,古人未有谱之者,以其无足轻重也。然而闺阁之间,藉以陶淑性情者,莫善于此。以其能使好动者静,好言者默,因之戒慵惰、息纷纭,一志凝神潜心玩理,固不特大而施之庙堂,小而饰之……”她也提到过刺绣“大而施之庙堂,小而饰之靋”,用途极为广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其次,她所总结的刺绣工艺规律也属于刺绣工艺理论的重要成就。齐、光、直、匀、薄、顺、密这七字总结了刺绣工艺的技艺特点:齐,要求“界限分明”,针脚齐,不允许有半点参差不齐之处;光,刺绣能够“绘光”,表现光彩。在丁佩看来,唯有刺绣才能最充分地表现花卉的神态和光彩、金鱼的眼泡,猫与虎的丝毛等。直,“亦宜直”“直始能正”“始能平”,而且“平如春水”;匀,“粗细适均,疏密相称”;薄,将丝线劈成极细之丝,绣成后宛若“彩毫轻染,观之高出线索之上,扪之则复相平”;顺,就是刺绣时“即使遇有圆折之处,当以针脚之长短,由渐而近,自然成片”,丝理转折极尽自然不可有突兀之处;密,关键在于“细”,只有细,才能做到薄和密。假若丝线较粗,那么针与针相接的地方就无法融成一片。

丁佩曾在书中写道:“昔年春日,舟过梁溪,斜照满山,风光成彩。”回家后,马上用“退红绒(浅红劈绒)参以牙色(似浅朱而略带微红),绣成遥山一桁”,只见“山椒新绿成林,溪中碧水鳞次”,连她自己也“顿觉耳目一新”,惊呼“此画家所未到也”。这一段充满抒情意味的描述,使丁佩对无锡情难自禁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反映出无锡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对艺术家的孕育作用。遗憾的是,丁佩的刺绣传世作品至今还没有发现。但是根据《绣谱》中对其自身绣作的分析,能够推测到她的作品不是一般的实用绣,而是格调高雅的观赏绣。丁佩说:“刺绣以针代笔,以绢素为纸,以丝线为殊墨、铅黄”“取材极约,而用甚广”,同书画一样,刺绣也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为“闺阁中之翰墨。”所以后人把这类出自闺阁中的观赏绣叫作闺阁绣。而闺阁绣在近代无锡刺绣艺术史上,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初创湘绣:胡莲仙

胡莲仙是清末刺绣工艺家。原籍安徽,幼时父亲去苏州当官,她跟随去了江苏,并久居苏州,于是称苏州人。她从小便学习苏绣兼绘画,成为刺绣能手。20岁结婚后跟丈夫吴建生回到湖南湘阴(今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中年寡居后,因为生活困难才开始以刺绣为生。刚开始,她只是托人将绣品拿到长沙出售,但是由于当时正值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当地的老百姓被拉去参军,民间困苦,绣品也缺乏销路。胡莲仙的生活尽管很艰难,但是依旧没有放弃刺绣这门技艺,反而根据湖南当地的民俗风情,与她原先所掌握的苏绣技巧、图案、风格结合起来,使刺绣表现力有所改进。为了更好地推销绣品,她举家迁往长沙。刚开始,她以教授刺绣为生,还曾到曾国藩家去教课,但后来因为无法忍受贵妇小姐们的约束,离开曾家。最终,1878年她在长沙天鹅塘挂出了“绣花吴寓”招牌,后又迁至尚德街,改挂“彩霞吴莲仙女红”的招牌。与此同时,她对刺绣针法、取材作了研究改进,将苏绣工整的构图改为小写意形式的设计,把原来苏绣中主要用于欣赏品的擞和针广泛运用到日常的刺绣品上,将刺绣作品的色彩对比度以及绣品的实用性尽可能地加大,这样就吸引更多的顾客。她还在当地向妇女传授刺绣技法,有效地扩大了当地刺绣的生产。

此时,胡莲仙又得以与湖山当地一位在刺绣界颇负盛名的魏氏结交。魏氏是长沙人,因家庭生活难以维继,其夫袁理安便进城在他亲戚所开的绣庄里当学徒。当时湖南的绣庄主要以运销苏绣、粤绣产品为主业务,刺绣生产这块一直空白。有一次,袁理安偶尔带回家一对黼黻,她便模仿着刺绣,然后由丈夫带回城里代为售出,居然很快卖了出去。以后她便接连不断地绣制黼黻,利用刺绣换来的钱贴补家用。在绣制的过程中,由于她勤学苦钻,很快便掌握了一些刺绣技巧,她的绣品也会很快被抢购一空。1886年,为了提高技艺,魏氏结识了胡莲仙,她们一起对当时的绣艺进行了革新和改造,在苏绣和湖南民间刺绣艺术的基础上,结合粤绣的特点,初步发展了湘绣工艺。她们在绣艺上的最重要的革新与创造就是率先运用了参针新绣法并使之得以推广。胡莲仙又和魏氏一起改变了刺绣用线,并发明了“绒线劈丝”的特殊技能。早期湘绣继承了苏绣的做法,绣线采用杭州或松江出产的绒线。当时在长沙,这种线价格昂贵,又因绣工多为农妇,中途学绣,嫌它太滑腻,不易牵引,于是,她们将绣线改用湖北沔阳、河溶、沙湖一带的丝绒。这种绒线是一种未经绞合、没有一定规格的原线,需要经过加工后用指甲将绣线劈开成细线后才可使用。开始采用这种丝线,因丝质不大好,易使毫光蓬勃,降低了颜色的亮光。为解决这一问题,胡莲仙和魏氏又在实践中发明了运用荚仁溶液蒸发再裹竹纸揩拭的方法,使丝绒不再起毛。

胡莲仙的一生为湘绣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不仅将自己的技术广泛地传授给后人,而且还通过个体发放、办绣庄以及走街串巷推广绣品的方式来提高湘绣的销售量,令湘绣更为蓬勃地发展着。

群英荟萃

夏永,字明远。以发绣成滕王阁、黄鹤楼,图细如蚊睫,侔以鬼工(姜绍书《韵石斋笔谈》),《考槃余事》中也记载夏明远的刺绣继承了宋代闺绣的绝技。

薛素素(1573—1620年),号素卿,小字洞娘,浙江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明代吴妓,能诗,工书法。写小楷《黄庭经》精妙之极,画花卉、草虫,形态各异,尤擅画兰草。年轻时驰马挟弹,以“女侠”自名,尝置弹于小婢头上,弹去而婢不知。相传她美丽的画像流传到少数民族地区,倾动蛮夷君王,但晚年过着凄凉的生活。据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所写,“中年长斋礼佛,数嫁皆不终,晚归吴下富家翁,为房老以死。”她在这段时期内,绘画并刺绣观世音像,还绣了《般若心经》一卷,字迹如豆,祈祷天下有情的夫妇百年好合,生下贵子。并且题诗赞曰:“慧女春风手,百花指端吐。菩萨观花中,自然结真果。”著有《南琐草》、《花琐事》、《薛素素书简》。

第四章 刺绣流派与名家 - 图10刺绣花纹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本是南京“秦淮乐籍中奇女”。8岁随母亲学习诗词书画,到十一二岁,“神姿艳发,窈窕婵娟,无出其右,至针神、曲圣、食谱、茶经,莫不精晓”。嫁与江苏名人冒辟疆为妾后,“却管弦,洗铅华,精学女红,(有时)恒月余不启户。”她说,离开那灯红酒绿的青楼岁月,如同“骤出万顷火云”,而闭门精学于女红,又如同“得憩清凉世界”。“回视(顾)五载风尘,如梦如狱”。经过刻苦学习,她的“女红无所不研巧”。她一天可以绣六幅,特别是刺绣“巾裾(衣服的大襟),如虮(虱子的卵)无痕”,被人们称誉为“针神”、“针绝”。

黄汉宫,字幼藻,是苏州官吏黄议的女儿。工声律,长于音乐,又旁通经史,她的诗词选入明代诗集《伊人思》,亦精于女红。她在39岁患心脏病逝世,在逝世前不久绣制了一幅小画,上面题云“暮鸟宿孤枝,写去寄君知。家贫逢岁晏(宴),茫茫无所之”,看来是一幅在暮色苍茫中,小鸟宿于孤枝画面的绣品。

蔡含,字女罗,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吴县市)人,如皋冒辟疆侍姬。生而素性慧顺,好画兼善山水、花草、禽鱼,长于临摹,亦善刺绣。南京博物院收藏一幅花卉绣,居中竖立一玲珑太湖石,石前后有蜀葵,剪秋罗花数朵,绿叶环绕,右上角一只艳丽的蝴蝶,似明画风格。用擞和针、套针绣,画绣结合,以画补绣。据清代金石书画家吴让之题词说:“此幅为辟疆园中姬人手制,故精妙无匹。”记载与上述实物相佐证,说明辟疆园中确有姬人善绣。

顾媚,字眉生,又名横波,金陵(今江苏省南京)人。合肥龚尚书芝麓夫人,长斋事佛,画兰石山水,天然秀艳,气韵在笔墨之外,又善诗词小令,有唐宋韵味。她自画自绣的《梅花》,当时的文人黄文涵曾在另一幅绣品的题词中提到“横波夫人擅此绝技,世鲜知之,襄在京都琉璃厂得其墨绣梅花,长幅枝干浅深,花蕊浓澹,俨如墨迹未干,小印绣顾梅二字”,可谓画绣双绝。

柳伴月,原籍浙江,寓居苏州虎丘东塔院。能诗善画,且擅长刺绣,曾在虎丘以卖绣为生。当时名士顾岭为她写了一篇《赠柳伴月序》,文中有“鸳湖宛转,来从西子湖边;虎阜逶迤,暂憩真娘墓下”之句。

缪氏,是顾名世之子顾会海的妾,是顾绣的创始人之一。绣艺见于清戴有祺《寻乐斋诗集》中的《露香园缪氏绣佛》诗:“鬓眉老少各不同,笑语欣然并超忽……青莲花下扬灵胜。微风过处欲飘举。”可见作品的深刻生动。此外,姜绍书的《无声诗史》中说她“刺绣极工,所绣人物、山水、花卉大有生韵。字亦有法,得其手制者,无不珍袭之”。这个顾姬很可能就是缪氏。

顾兰玉,名世曾孙女,在嘉庆《松江府志》中列为才女,说她“工针黹,设帐授徒,女弟子咸来就学,时人亦目之为顾绣”。顾兰玉绣迹虽未见著录,但她授绣30余年,使顾氏家传特技传播于外,起着推广作用。

杨卯君,清初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人。沈君善侧室,擅绣佛像,能以发代线,号为“墨绣”。她与女儿沈关关所绣佛像、山水,在当时有“过江人以不与题词为恨”之说。

沈关关,字宫音,清康熙年间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人,杨卯君之女。杨卯君擅绣佛像,沈关关继承母亲的绣艺,且所绣山水、人物皆有新意。当时吴江名士顾茂伦住在雪滩,四方宾客云集,被江南人士称为“荠菜孟尝”。沈关关曾为顾茂伦绣了一幅《雪滩濯足图》,江南人士均以题写诗词于其上为荣。清代徐轨的《词苑丛谈》中载有西堂老人尤侗当年曾题过一阕《渔家傲》于其绣幅上,词云:“我梦吴江烟水皱,纶竿拟挂垂虹口。不道逋翁濯足久。枕且漱,沧浪一曲天如斗。深院玉人闲谱绣,粉香妙写溪山友。宛转彩线盘素手。林下秀,小名独占毛诗首。”这就点出了她的芳名“关关”,也是诗经上“关关雎鸠”的第一句。

袁鎍,字凝芳,康熙年间江苏兴化(今江苏省泰州兴化市)人。聪明善绣,其丈夫尚以朋是一寒门书生,能作书画。夫妇勤俭清苦,她的才能鲜为人知。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在扬州一带治水,曾在兴化小住。在一次闲游中偶然看到了袁氏的绣册,十分赞赏,为之写了一首《昭阳袁娘绣册歌》(收入《湖海集》),形象地描绘了袁氏的女红神艺。

王智珠,雍乾年间江苏兴化(今江苏省泰州兴化市)人,善发绣。雍正兴化进士魏周琬在一首《题李震男内人王智珠发绣》诗中写道:“漓肠擘发四分匀,绣作烟笼时样新。才悔读书多不信,吴宫丝绝魏针神。”此诗赞赏她如丝绝(三国时吴国丞相赵达之妹赵夫人)。“针神”是指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宠妃薛灵云。传说她“妙手针工,虽处深帷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剪立成,宫中呼之针神”。

马荃,字江香,清康乾年间江苏常熟人。夫龚克和,字西麓,工书善画。婚后夫妇到北京卖画为生。后夫不幸早亡,马荃只身回常熟,专心作画、刺绣,绘画作品传世的有《花卉草虫册》十二页、《琳池草虫》扇面,传世刺绣品有《花鸟》屏条。

卢元素,清乾隆时人,号净香居士。祖籍扬州,曾寓居江苏吴江,为钱东的继室。卢元素善画山水,工绣人物、草虫,有“针神”之称。乾隆六十年(1795年),钱东为曾宾谷作芍药花三朵图,由卢元素加以刺绣,并绣所作诗于后,钤“绣药轩”图章。

曹守贞,字墨琴,吴人。清乾隆年间女画家,擅绣。丈夫王芑孙,长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召试举人,官华亭教谕,工书法。“吴门自明季以来,书家用笔,皆以清秀俊逸见长,至芑孙始以道厚浑古矫之,遂为三百年所未有”。曹墨琴善画梅,书法宗钟繇、王羲之。所临十三行石刻为士林推重。《鸥波渔话》被誉为清朝闺阁第一。著有《写韵轩集》。曹墨琴擅长刺绣,曾绣《墨梅》册页八页,归西园主人收藏。传世作品有折枝《萱花》立轴,藏于南京博物院。

陈芸(1763—1803年),字淑珍。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以刺绣收入维持生活,绣艺精巧。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嫁《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为妻,婚后夫妻感情深挚,而生活窘迫。芸娘主持贫寒之家的起居饮食,唯省俭雅洁是尚,衣裳鞋袜均亲手缝制,移东补西,整旧如新,更精于刺绣。嘉庆五年(1800年),为了替丈夫分忧,以病后羸弱的身体毅然接受友人请绣《心经》一部。此时,芸娘考虑到一则绣经可以消灾祈福,也为其绣价之丰而强绣之。工巨时促,十日告成,弱者骤劳,腰酸头疼。嘉庆七年(1802)二月,沈复在扬州谋到一份差事,冬初即接芸娘赴扬州。不久,芸娘病日益严重,第二年春天病故。后归葬于姑苏石湖之福寿山。随着《浮生六记》的流传,芸娘的品德与绣艺也广为人知。

知识链接

长寿绣

长寿绣是指用多种彩色丝线绣出云彩、花蕾和叶瓣等图案的作品,主要由变形的鸟状纹和怪兽图纹组成,象征着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