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作为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与博大精深的思想宝藏。“端蒙养、重家训”即是这文化宝库的特色之一。把有借鉴价值的家训梳理、筛选出来,作为对后代教育的借鉴,为培养当代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基础性的思想资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向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当然,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然而,家庭教育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建造起万间广厦和万丈高楼。

中国古代关于“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通常称为“家训”,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大笔珍贵遗产。研究、筛选、吸收、利用这些家训,对于提高每个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将起到非常重大的积极作用。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孕育、发展而形成的传统道德和家训,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的制约,受到维护封建“家庭”和“氏族”延续的思想的局限,受到封建的“尊亲”、“忠君”和轻视妇女等观念的影响,随着封建社会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走向没落,这种等级尊卑思想和轻视妇女的观念,不断地日渐凸显,突出地表现在所谓“三纲”的至高无上和绝对要求中。汉代以后,特别是宋明以来,随着封建道德的日渐强化,“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愚忠愚孝”、“三从四德”等教条,也贯穿于中国家训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些“家训”中,往往是既有其积极方面,又有消极因素;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它。

本书除简单地阐述和摘录有关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思想外,还从家训教化实践的角度,将历代名人训育子女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具体方法等进行综合整理,分类归纳,进一步梳理出其历史演进的线索,揭示其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本书对中国传统家训的萌芽、产生、成型、成熟、繁荣以及由盛至衰的各个阶段进行了清晰描述,并对每个时期家训的特点和重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全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内容丰富,是一本深入了解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中国伦理思想史不可多得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