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建筑:砖与瓦的结晶

砖和瓦是历史悠久的建筑材料,砖瓦相融的组合结构,构成了中国古建筑历史的特色风貌。我国古代建筑有着独特的单体造型,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以及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第一节 建筑结构认识

梁与月梁

梁、月梁是建筑中搭在柱顶的水平受力构件。在一般的大型建筑中,梁放在斗拱上,而规模比较小的建筑物,梁头直接放在柱上。横断面多呈矩形,明清时渐渐趋近于方形。南方的梁不少采用圆形,以达到节省木材之目的。梁下两端有柱子支托,上面能担负顶部荷载。

第五章 建筑:砖与瓦的结晶 - 图1月梁

梁呈上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两端常常加以雕饰,此种状如拱月的梁就可称为“月梁”。

枋与额枋

枋,檐柱之间起联系作用并水平承托屋顶重量的构件。南北朝前多置于柱顶,隋唐后移至柱间。

额枋,常常位于建筑四面向外,在檐柱与檐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矩形横木。宋代及宋代以前称为“额枋”,宋以后称为“阑额”,也有“檐枋”的叫法。建筑正面的额枋,是雕刻和彩绘装饰的重点部位之一。

斗拱与撑拱

斗拱,位于屋檐下柱顶与额枋之间,以榫卯结合、交错叠加而成的构件,有分散梁架重载和承挑外檐荷重的功能。它不仅是我国木结构建筑特有的构件,而且它的装饰作用十分特殊,除此之外,还作为封建社会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撑拱,檐柱外侧斜向支撑挑檐檩的构件,明代前仅为斜木杆,后逐渐增加了挑木及斗拱等,装饰日益繁多。

知识链接

身价不让美玉的砖瓦砚

古代文房四宝中,古砚一直以来就在文人墨客眼里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价值,不仅在民间,历代宫廷内府也多有收藏,特别是在清廷内府中更甚,还根据清宫内府所收藏古砚著录出图谱—《西清砚谱》(共24卷)。此砚谱卷一到卷六所记载的都属于陶砚,共有55种,上至汉代未央宫东阁瓦砚,下到明代的澄泥砚。其中,汉代的“未央”、“铜雀”等古砖瓦砚都被列为砚林精品。

古人制砚,选取的砚材可谓种类繁多,在中国早期,文人普遍使用的还是陶砚与石砚。唐人吴融《古瓦砚赋》中记载道:“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说明早在唐宋期间,就有人用古代砖瓦磨制作砚者,等到了清代竟成风尚。砖瓦砚所使用的砚材就是来源于秦汉魏晋废毁宫殿的残砖、碎瓦。汉代大肆修建铜雀台烧制而成的台砖台瓦,所使用的土料全部经过细心的处理,并搅拌上胡桃油,加上丹、铅、锡等,因而烧出来的砖瓦显得十分细腻光洁,用来制砚最是合适,《文房四谱》上就说它:“体质细腻而坚如石,不费笔而发墨,此古所重者,而今绝无。”

利用古代帝王家砖瓦琢磨加工改造而成的砚台,取名为“瓦砚”或者“砖砚”,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观赏性,放在书桌上非常古雅。在古砚中,特别以文字“瓦当砚”、铜雀台瓦砚、汉魏铭文砖砚最富盛名。历代文人雅士无不以能得此一砚为人生一大快事,在宋代时已是百金不换。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为王文叔写墓志铭文,其子以一块铜雀台瓦作为答谢之礼,这件珍贵的礼物,黄庭坚十分喜爱,后来还特地写了篇铭文纪念。皇帝也不例外,清宫所藏的铜雀台瓦砚上也留下了乾隆御玩、御赏印刻。以砖制砚者基本上是用汉砖,因为汉砖上多有图案、文字,高古淳朴,更具玩赏价值。

牛腿与雀替

牛腿,是结构及装饰日趋复杂的撑拱在江浙一带的常用叫法。

雀替,用于梁、额枋与柱的交接处的木构件,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梁头抗剪能力、减少梁枋之间的跨距。元以前雀替多用于内檐,明清普遍在外檐额枋下使用。早期雀替只饰彩画,没有其他雕饰。从明代开始,多雕刻云纹或卷草纹。清中叶以后,雕刻龙头及飞禽增多,南方及沿海人物造型雀替风靡一时。

庑殿顶与歇山顶

庑殿顶,是屋面有四坡并有正脊的屋顶,通常有重檐庑殿顶和单檐庑殿顶之分。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别的屋顶式样,因此,只适用于皇宫、庙宇中的主殿。单檐庑殿顶则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次殿或门堂等处。

歇山顶,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如此一来,就自然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有单檐、重檐和卷棚歇山等多种。重檐歇山顶是由两坡顶加周围廊形成的屋面式样,等级次于庑殿,多在一些规格很高的殿阁中使用,而一般歇山顶的应用则是十分普遍的,没有什么禁忌。

第五章 建筑:砖与瓦的结晶 - 图2庑殿顶

悬山顶与硬山顶

悬山顶,两坡顶的一种,是我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最普通的形式,特点是屋檐两端悬伸在山墙以外。这类屋顶具有形式简洁、美观而朴素的显著特点,多用于宫殿寺庙中的附属建筑和民间建筑。

硬山顶,也是两坡顶的一种,但屋面不悬出山墙之外。硬山顶形式简洁而质朴,多在宫殿寺庙中的附属建筑和民间建筑中有所使用。

垂莲柱与栏杆

垂莲柱,用于垂花门或牌楼门的四角上、下部悬空的垂柱,端头上常有莲花雕饰,因此又称为“垂莲柱”、“垂花柱”等,是很常见的装饰性构件。

栏杆是建筑物边沿供人倚扶,防止人、物坠下的障碍物,起维护或分割作用的结构之一。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把栏杆普遍应用在台基、室内、室外、走廊、花池、楼台亭榭等处,当然,它起到了装饰美化的作用。

美人靠与门楣

美人靠,在坐凳栏杆外侧安装尺余高的靠背,成为“靠背栏杆”。这种栏杆通常在园林建筑中有所采用,特别是临水建筑,供游人斜倚眺望和消除疲乏。靠背部分或直或曲,或做成其他种种式样,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因弯曲似鹅颈,又被称为“鹅颈靠”。因古画中常常画仕女凭栏眺望,故美其名曰“美人靠”。

楣,门户上的横木。古时显贵之家门楣高大,故常以“门楣”喻门第。也是宅第装饰的重点部位。

影壁与正脊

影壁作为大门屏障的墙壁,很多情况下又称“照壁”或“照墙”。早期建筑中门内的称“隐”,门外为“避”,影壁由“隐避”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演化而来。影壁依其做法不同,又可以分为“一字壁”、“八字壁”、“三滴水影壁”等。砌筑于院门之内对面山墙的称“座山影壁”。通常设于大街对过,与大门遥相对应的称“外影壁”。影壁的做法十分考究,并常常附带有砖雕,既能使外人不能对内一览无遗,又不能使装饰效果有所减弱。

第五章 建筑:砖与瓦的结晶 - 图3正吻

正脊是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成的屋脊叫正脊。戗脊指歇山屋顶上与垂脊成45°相交的四条屋脊。

正吻与鸱尾

正吻即“大吻”,屋顶正脊两端装饰物。龙头形,口大张,咬住正脊。汉唐多以凤凰为正脊饰,南北朝被鸱尾所取代,宋元出现鸱吻、龙吻,明以后多用龙吻,富丽有生气。清以后逐渐程式化。

鸱尾,汉至宋宫殿屋脊两端曾流行鸱尾脊饰。汉时方士认为,天上有鱼尾形,置于屋顶可防火灾,于是有了鱼尾形脊饰。唐时鸱尾无首,宋时有首有吻。明清时脊饰以龙形为主,鱼尾形仅在南方建筑中存在,尾部透空翘卷。

背兽与仙人

背兽,古建筑屋面大吻背后兽形瓦件,外形似一个螭兽头。明代的背兽比清代的背兽鼻子长且向后卷曲,后部做出长榫可以直接插入大吻的阴榫内,做工考究,造型华丽。

仙人,垂脊或戗脊至屋角前端的瓦质雕饰件做成的仙人形象,故叫“仙人”。又称“骑鸡仙人”、“冥王骑鸡”。

走兽与宝顶

走兽也叫“小兽”,宋代称“蹲兽”,是垂脊前部即角脊上紧随仙人之后的一排瓦质雕饰件,其次序为龙、凤、狮、麒麟、天马、海马、鱼、獬、猴,使用多少视建筑大小而定,但必须是奇数,最少的只有一个。故宫太和殿的角脊上的走兽很特殊,共有十个,成双数,按清制是最高等级的。其中天马、海马象征皇家威德通天入海;斗牛、狎鱼可以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狮子为镇山之王;狻猊则为能食虎豹的异兽,象征百兽率从;獬豸善辨是非,以示皇家的“正大光明”;行什似猴,为压尾兽。

宝顶,塔刹刹顶的装饰物,状似圆形宝珠而得名,一般置于宝盖之上,与仰月或火焰组成装饰,有时也单独做刹。

马头墙与墀头

马头墙是防火山墙的一种。因防火,又叫“封火墙”、“风火墙”。房舍山墙高出屋面,以防一家着火,殃及邻家。其外形多样,因其高出屋面随坡叠落部分略似马头形,故名“马头墙”,在安徽、浙江、江西一带多见。

墀头,俗称“腿子”,《清式营造则例》:“山墙伸出之檐柱外的部分。”硬山墀头由下至上一般分为下碱、上身、稍子三个部分,庑殿、歇山、悬山等建筑则无梢子。墀头伸出檐外,处于屋檐的两端,常作重点装饰。

女儿墙、花墙与廊心墙

女儿墙由“女墙”一词而来。凡是在房上、楼台上或墙上的矮墙都叫“女儿墙”,作用与护身栏杆相同。墙体可砌实体,用花砖或花做法,也可用经过砍制雕刻的砖仿各种木质栏杆砌筑。

第五章 建筑:砖与瓦的结晶 - 图4马头墙

花墙,多用于住宅内院和园林,将院内或园内不同功能的部分略加区分,带有栏杆的性质。有的在漏空部分用砖瓦砌成各种花样,有的将整堵墙做成透空花样,也有把花式砖拼砌图案,从14世纪盛行至今。

廊心墙,传统建筑中山墙里面檐柱与金柱之间的部分。因砌筑部位不同,廊心墙分为下碱和廊心。古建筑墙体中很重视廊心墙的装饰。

第二节 古建筑欣赏

千门万户未央宫

未央宫在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开始建造,由当时最具权势的宰相萧何亲自监造。整个未央宫有殿阁宫室40多个,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在萧何看来,“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他要用豪华的宫殿在天下人面前尽显皇帝的至高权威,还要让后代感到无法超越这个权威。但是刘邦的后代们不仅不满足于刘邦留下的那些权势象征,还要一步一步以更加华丽、更加奢侈、更加宏大的建筑超越其祖其父的奇迹。

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在位时也是汉代最为繁盛的时期,仅汉武帝就建造了城内的北宫、桂宫、明光宫和城外的建章宫等庞大的宫殿群落。建章宫周长30里,宫殿群千门万户,极尽奢侈,已到秦朝的阿房宫也望尘莫及的境地了。

古代地理书《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建造宫室的时候,“以木兰为棼撩,文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璧珰,雕楹玉碣,重轩镂槛,青琐丹墀,左城右平,黄金为壁带,间以和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珑然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他们用木兰来包裹屋梁和椽子,用文杏做梁柱,用金玉来装饰门户,用华丽的椽子配饰屋檐上的瓦当。雕刻华美的柱子立在玉石做成的柱础上,重檐下有层层叠叠镂刻着花纹的栏杆,有青色花纹装饰的门窗,有红漆涂饰的台阶。墙上不仅有黄金做成的装饰,还悬挂着和氏珍玉,每当有风吹过的时候,就会激起玲珑美妙的声响。

《三辅黄图》还说,建章宫南的玉堂宫,有壁门三层,还有内殿十二门,每一层台阶都用玉石造成。门阙上还铸造了精美的铜凤,满身装饰黄金,栖息在阙楼顶上,铜凤的下面设置有专门的传动机关,每当风吹的时候,就会带动铜凤在屋顶翩翩起舞,如同飞翔一样,因此称为“凤阙”。所有这些,都是历史记载中描绘的汉代长安宫殿的特别景致。

巧构妙思长乐宫

现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陕西省考古所的考古学家对汉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已经包括了除明光宫之外的所有汉代皇家宫殿建筑群遗址。尽管这些遗址的发掘考察还需要非常久的时间,但是从已经发掘的少部分建筑遗址上也能够看到当年建造这些宫殿时的巧妙构思和高超技艺。

汉长乐宫的整个宫城占地面积达到6平方千米,约占全城总面积的1/6,四周建有围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宫,远远超过北京明清紫禁城0.724平方千米的面积。宫城内的后妃宫殿之中存在多处地下通道,主要集中于太后居住的长乐宫、皇后居住的未央宫椒房殿、嫔妃居住的桂宫等地。考古专家推测这些地下通道可能与汉代频繁发生的宫廷政治斗争有关。它们或者是皇帝后妃们与外戚亲族及其他外界势力联系的秘密地道,或者就是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密道。

对长乐宫的发掘还显示,西汉时期皇家宫殿的设计与文献中的记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证实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也显示了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今天在长乐宫遗址残留的汉代宫廷台阶上,还能够清晰地看到雕刻精美的花纹图案。

长乐宫的一处宫殿建筑的发掘还发现,仅仅这一座建筑就有40多个柱础石,房屋的地砖上当年还铺有木地板。这座建筑的主室有40平方米,装修考究,浆泥抹平的地面还涂饰成朱红色。主室北面发现的踏步也有涂朱工艺,整个台阶都呈红色。这种形式与文献记载高度一致,红颜色的踏步又叫丹墀,所谓“青琐丹墀”是仅供皇帝所用的装修等级,一般的王公大臣是不能僭越的。这里发现的壁画残块也是宫殿装饰华美的证据。

人们还在长安宫殿遗址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砖筑地下排水涵洞,涵洞两壁用条砖砌成,上部用子母砖券顶,涵洞高约1.3米,顶部还留有检修时进出人员的检修口,这些地下构造经过2000多年的变迁依然完好,可见当时设计之完善和工艺之精细。从这些巨型地下排水涵洞的使用,可以推断当时城市规划建设已经具有非常高的文明水准,汉代宫廷的城市化生活环境在世界上也属先进的了。

统率群臣太极宫

太极宫在长安城正北位置,内有太极殿,是皇帝日常接见群臣的地方,这样的位置也正好体现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太极殿两侧的两仪殿分设中书省、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是高级官吏们的办公处所。东宫是太子的居住处,位于太极宫东侧,后妃居住的掖庭宫位于太极宫的西侧,东宫和掖庭宫就像是太极宫的两翼,显示了太子、后妃与帝王之间的特殊护佑关系。太极宫的北门名叫玄武门,驻有保护皇宫的重兵,公元626年,李世民和他的哥哥李建成为争夺皇位发生的兵变就在这里上演,史称“玄武门之变”。

第五章 建筑:砖与瓦的结晶 - 图5太极宫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李建成则是他们的长子。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本来,李世民在唐朝建国的过程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勋,也在与隋朝的长期战争中培植了大量军政人才和心腹干将,成为当时无人能比的杰出人物。但是李建成身为太子,具有合法继承皇位的优越条件,又在兴唐大业中立有功劳,也因此在自己的周围聚集了包括弟弟李元吉在内的一批亲贵大臣。双方之间为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明里暗里持续不断。

公元626年7月1日,李世民在李渊面前告状,说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要求李渊将他们治罪。第二天,李世民就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借李建成和李元吉上朝的机会伏击他们,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迫使唐高祖李渊降旨,命令各路军队全部听从李世民指挥。

事变三天之后。唐高祖宣布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置。这年8月,太子李世民即位。

空前绝后大明宫

太极宫的东北有大明宫,是皇帝经常处理朝政的地方。这座庞大的宫殿群也是唐都长安三座主要宫殿群中最大的一座。这里原来是李世民为父亲李渊修建的夏宫,李渊去世后改名为大明宫。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开始兴建,到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才完成,高宗随即搬入居住,此后成为唐朝历代皇帝的主要朝寝之所。大明宫的主要建筑包括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麟德殿等50多座。大明宫遗址在今西安火车站北的龙首原上,它的主殿含元殿就是以龙首原为殿基。

含元殿是一座巍峨壮丽的建筑,规模巨大,经考古实测,它的夯土台基有15.6米多高,比明清故宫三大殿的台基高出12米多。含元殿面阔为11间,建筑构造长75.9米,南北宽41.3米。大殿两侧还建有翔鸾、栖凤二阁,两间间隔150米,相当于故宫午门两翼阙楼宽度的两倍。大明宫中的麟德殿是一组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的巨型建筑,是明清故宫太和殿面积的三倍。据考古实测,大明宫宫城的西墙达2256米,东墙达2614米,周长为8724米,面积约3.2平方千米,是北京故宫的四倍。

大明宫是唐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史上最大、最宏伟宫殿建筑群之一,代表了唐代宫殿建筑的最高技艺。宫城的中心有太液池,湖内有蓬莱山,面积广阔,沿池周围建有回廊,池西是麟德殿,池西北是三清殿,花木丰美,波光潋滟,胜似人间仙境。但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对大明宫的考古发掘才占其整个面积的1%,还有大量的文化遗存被埋藏在千年以来的黄土之下。

兴庆宫

唐宫城的第三建筑群为兴庆宫,地点在大明宫和太极宫的东南端,原来是唐玄宗登基前的藩邸,名为隆庆坊,李隆基登基做皇帝后,为避李隆基的名号,改名为兴庆坊,再改为兴庆宫,是唐都三大宫殿群中面积最小的一组宫殿群。开元八年(720年),唐玄宗在兴庆宫西南部建成花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以后还不断扩建,成为自唐玄宗及以后皇帝起居听政的正式宫殿,是当时中国政治中心所在,也是玄宗与杨贵妃长期居住的地方。开元、天宝年间,正逢唐朝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兴庆宫见证了唐代最繁华富丽的宫廷生活,也留下了广为传颂的名家诗作。兴庆宫内有龙池,池上种植了荷花、菱角和藻类等隐花植物,沿岸广植花木,唐玄宗和杨贵妃共赏牡丹的沉香亭,就在龙池之东。

1958年,西安市在唐兴庆宫遗址上兴建了兴庆宫公园,还特别建有沉香亭等仿古建筑以体现这些文化故事。不过,这个沉香亭是一座典型的现代仿古建筑,甚至很少参考唐代建筑所特有的风致。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的石刻残碑,碑石的上半部分原来刻有《大明宫图》,已经残损,下半部分的《兴庆宫图》则保存完好。图正中可见龙池,池的东边有沉香亭,南边有长庆殿、龙堂、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后院是兴庆宫的主殿兴庆殿、大同殿,这是唐玄宗处理政务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兴庆宫图》是一幅用中国传统地图绘制方式制作的宫殿园林地图,各种建筑标志均以立体写实的形象呈现,绘画精致,它也是宋代城市园林地图上唯一注明比例尺的地图,图上刻有“每六寸折地一里”的注释说明,给出了制图使用的比例尺,保证了地图的精准。据现代考古工作实测的结果,唐代兴庆宫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80米,总占地面积达13.5万平方米。

汉唐雄风在都城和宫殿建筑上的表达,就是以气势雄壮、规模宏阔的高大殿阁衬托出皇帝君临四海、至高无上的威仪。这种巨型台基式样的殿阁建筑也被后来的皇帝们采纳,成为中国宫殿建筑的重要标志。

知识链接

李白献词助兴

传说诗人李白当时正任翰林学士,一日,玄宗和杨贵妃月夜赏花,贵妃侍酒,并有梨园弟子进献舞曲助兴。玄宗认为如此的良辰美景花盛日,他自己的乐舞班子却只能演奏一些陈词滥调,有伤雅兴,于是就急令以金花笺赏赐李白,命令李白进献新词,由他的乐舞班子演奏助兴。李白也就借着酒性写了《清平调》三章进呈,他以诗化的语言描绘了玄宗与杨贵妃沉香亭赏花的浪漫景致: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古建典范紫禁城

北京故宫又被称作“紫禁城”,紫禁城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术语,也是中国古代“象天设都”的文化意识形态的产物。早在《史记·天官书》中就有三垣二十八宿的记载,《后汉书》第四十八卷也有“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的记载。古人把天空星系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的全天恒星体系,以北极天顶区域为整个天体的中心,分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三个大的天区,每个天区包含了若干小的星官,其中的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的北极星周围,它的位置恒定不变,因此成为代表天帝的至高无上、至尊无比的星座,是天帝的居所,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后世以这三垣分别对应皇宫、政府机构和都市重地。既然皇帝贵为真龙天子,是天帝在人世间的代表,所以皇帝居住的地方也就被比喻为上天的紫宫。另外,出于维护皇帝和他的家庭的权威及尊严,以及为他们的安全考虑,历代所修建的皇宫,既要富丽堂皇,又须壁垒森严。这样的一座城池,不仅宫殿重重,楼阁栉比,还围着一道10米多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日夜哨岗林立,时刻戒备森严,这座禁闭森严的宫城就被称为紫禁城了。这个名称也体现了明清帝王的政治文化理念,他们把自己当成是上天在人世间的代表,是代表上天君临天下。

第五章 建筑:砖与瓦的结晶 - 图6紫禁城

故宫位于北京内城中心偏南的位置。皇城周围有高大的城垣包围,四面开门,东为东安门,北为地安门,西为西安门,南为天安门。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皇城内有宫苑、太庙、社稷坛等建筑。宫城位于皇城中间,以城垣围护。宫城东门是东华门,北门是神武门,西门是西安门,南门(即正门)是午门。城墙四方都有角楼守望,外围有护城河环绕。

故宫有8707间房屋,按照前朝后寝的制度规划,由南向北,前部分属于外朝,从午门开始,到乾清门为止,是明清封建帝王临朝理政、举行重大政治活动和举办重要礼仪仪式的主要场所。中轴线上著名的故宫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这部分最主要的建筑,也是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三大殿的两翼东侧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侧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对称分布。外朝以北是内廷,内廷从乾清门开始,以主轴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后三宫为中心,两翼则有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等,后面还有御花园,这是帝王和后妃们的居住处所,也是帝王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内廷的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故宫核心三大殿

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的“三大殿”。三大殿建筑在一个高8米,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的“工”字形台基上。

1.太和殿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国家重大典礼仪式的地方,也是最重要、最高规格的国家建筑。一般遇到新皇登基、皇帝生日、皇帝大婚,或者册立皇后、新年元旦等重要节日,或者命将出征、金殿传胪等事关国家要政的重要庆典仪式,皇帝都要在这里接受群臣朝贺、招待和宴请亲贵大臣。明清两代24位皇帝都把这里作为主要的仪式场所。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面阔11间,进深5间,高26.92米,连同台基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殿前宽阔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台上陈设有日晷、嘉量各一座,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寓意为国运永昌,绵绵不绝。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它们都是皇权的象征。铜鼎是国家社稷的象征。

第五章 建筑:砖与瓦的结晶 - 图7太和殿

太和殿南面正中丹陛之下有踏步三道,正中间一道是雕刻着盘龙云海花纹的汉白玉御路,为皇帝的专用步道,两侧踏步为王公大臣登殿使用的步道。太和殿体量巨大,建筑形制体现了古代建筑的最高规格。它是一座五脊四坡的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庑殿式”。太和殿的檐角上排列有10只走兽,依次为骑凤仙人、鸱吻、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10只走兽同时排列,这是中国古建筑的唯一特例,一般古代宫殿建筑屋脊的走兽最多只有9只。

大约从14世纪明代起,重檐庑殿成为封建王朝宫殿等级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6,9,72”,这些数字寓意着国祚绵长。殿内天花正中是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建极绥猷”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为了保护文物,现在的匾额为复制品)。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御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背后是雕龙屏。太和殿大殿内“金砖”铺地,这些光滑黑亮的金砖是从苏州专门烧制的,质地坚硬。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结构殿宇。

太和殿的前身是明朝的奉天殿,面阔9间,进深5间,体现“皇帝乃九五之尊”的意识。按模型测量,它的宽度应该有95米,进深有50米。当时所用的柱子全部是从西南地区采伐运来的金丝楠木,粗壮高大。奉天殿建在今天太和殿的位置,但它的建筑面积几乎占满了整个台基,两侧饰以木柱回廊,更显得气势恢弘,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但是明代奉天殿建成后几次被火烧毁,明末李自成逃出北京的时候又专意“焚宫殿及九门城楼”,奉天殿也被摧毁。到清康熙年间重建三大殿,太和殿就建在奉天殿的原址,但它的体量比原来的奉天殿大大缩小了,所用木柱也改为松木,不再有明朝所具有的气势了。

2.中和殿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坐落在“工”字形台基的中间连接部位,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和进深都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平方米。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一个铜胎鎏金的球形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这里还要先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正式仪式。另外,皇帝如果要亲自举行祭祀天地和太庙的礼仪,之前的一天,要在这里审阅写有祭文的“祝版”;在祭先农坛和到中南海演耕之前,也要在这里查验种子、审视耕具。皇太后上尊号之前,皇帝要在此阅读奏书。皇室玉牒(皇室家谱)修成,进呈皇帝的时候,也要在这里举行安放仪式。所以,皇帝在中和殿的活动,既是国家重要仪式举行前的预备过程,也表示对国家重大仪典活动的慎重和重视。

3.保和殿

中和殿之后是保和殿。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高29.5米。殿内同样是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有雕镂金漆宝座。明代,每当举行大典前皇帝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接受百官朝贺。清代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之后,每三年一次科举考试的殿试,从太和殿移到了保和殿举行。每年岁终,宗人府、吏部要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外藩世职黄册。黄册是记载满、蒙贵族家族繁衍的档案文件,类似于民间的家谱,但黄册是由国家专门部门负责编写收藏的,是贵族家族身份地位传袭的依据。

故宫三大殿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但是一般情况下皇帝的办公场所并不常在三大殿。明清两代的皇帝经常会在太和门、乾清门上朝,称作“御门听政”。遇有比较紧急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则在乾清宫召见大臣。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上朝的常设地点也因此变成了养心殿。这样,三大殿作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主要场所,它们的礼仪性意义要远远大于它们的实际功用,是具有极大象征意义的场所。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和各种仪式活动以显示皇权和威严,三大殿则是发展这种威严和权势的核心。

故宫三大殿沿袭了数千年中国宫殿建筑的传统,为台基式建筑。三座大殿建筑在一个“工”字形的大型台基上,台基以汉白玉包砌而成,三层重叠,每层的四周都矗立着成排的雕栏、望柱,柱头上雕刻着象征皇权的云龙云凤图案。台基前后各有三座巨型石阶,中间的石阶上雕刻着海浪和祥云托起的蟠龙,这是供皇帝专用的御路,两旁的石阶供官员上朝时使用。从前文可知,三大殿的台基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祥云、盘龙、翔凤的望柱有1460个,望柱下有专供排水的螭首1142只。龙凤装饰既象征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有独特的装饰艺术效果,特别是在下雨时,台基面上的雨水从专设的下水口渗入台基,再从每一只螭首的龙口里逐层排出下泄。如果1142只螭首同时出水,就会形成“大雨如练,小雨如柱,千龙吐水”的壮丽奇观。

知识链接

古代建筑物上的砖瓦

用砖瓦作建筑装饰,指的是对屋顶、地面、墙面、台座等砖瓦构件的艺术特殊处理,可划分为陶土砖瓦与琉璃砖瓦两大类。屋顶是古代建筑着重装饰的部位之一。筒瓦檐端放着瓦当,在汉代之前,瓦当有圆形、半圆形(也包括多半圆)两种,上面模印文字(宫殿名或者吉祥话)、四灵(玄武、青龙、朱雀、白虎)、卷草、夔龙等图案;汉代以后普遍采用圆形,南北朝时期到唐代几乎都为莲瓣纹,宋代以后才有牡丹、盘龙、兽面等。檐端板瓦设置有滴子,元代之前大多为盆唇状,以后演变为叶瓣形,再加上模印花纹。正脊两端设有鸱尾、兽头或吻,唐代以前大多采用鸱尾,像是内弯形的鱼尾状,而且附有鳍;宋代鸱尾与兽头一起使用,不过鸱尾已经出现吞脊龙首,并减去鳍;明清时期把鸱尾修改为吞脊吻,吻尾向外弯曲,并保留兽头。垂脊与斜脊的端部,唐代之前不设走兽,宋代才有仙人、龙、凤、狮子、马等,明清时期,大体上沿袭宋制,不过更定型化;民间建筑的吻、兽花样非常多,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屋脊在宋代以前大多采用板瓦叠砌,正中央设置珠宝;元代之后改为定型化的空心脊筒子,并增添上花饰;民间建筑则大多采用砖与瓦垒砌,较为古朴。地面上铺砖,唐代经常采用模印莲花纹方砖铺在较为重要建筑的坡道以及甬路上,宋代之后多为素平铺装。在墙面上砌砖,宫廷建筑大多使用磨砖对缝,清代按照砌筑的精细程度分为乾摆(没有灰缝)、丝缝(灰缝内凹非常小)、淌白(灰缝比较大,有些用凸缝)3种做法。影壁墙与山墙端部以及砖墙门窗边框还有雨罩经常制作出极为细致的砖雕,一些能工巧匠将之雕出仿木结构形式,楼房挑出的檐廊大多数采用砖雕做出仿木栏杆。建筑的台座,尤其是砖塔的基座,大多采用砖砌出须弥座,上面雕刻繁杂的花纹。南北朝之前有许多模印花纹的砖砌在墙面上,题材从人物故事至各种图案,尤为丰富,不过大多数还是用于墓葬中。

私家园林利用青砖小瓦、原木本色以及精巧自由的砖木雕刻,用来凸显出其主人超然淡泊的格调。

琉璃砖瓦的装饰手法与形式大体上与陶土砖瓦很像,只不过规格化的程度更高,许多构件全部是定型化生产,突出庄重典丽的艺术效果,不过在园林民居中并不适用。

参考书目

1.朱存明著.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金建辉编.中国古代瓦当纹饰图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3.庄裕光,胡石主编.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装修.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4.申云艳著.中国古代瓦当研究.西安:文物出版社.2006

5.楼庆西著.中国古建筑砖石艺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王世昌著.陕西古代砖瓦图典.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7.刘一鸣编.古建筑砖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沈福煦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刘大可主编.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0.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1.刘敦桢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