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名帝

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便竭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方针和政策,如废除丞相、创设内阁大学士、改行省为三司、重用厂卫特务等,从而使君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经济也获得极大的发展。

“土木之变”后,国势由盛转衰,宦官长期干政。明末,内外矛盾激化,明朝被农民战争灭亡。明朝传16帝。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由满族贵族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了全国。

清中叶以后,由于承平日久,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清代自入关后,共历10帝,268年。

第一节 明代名帝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太平乡(今安徽凤阳东)人。他生于1328年,死于1398年。他是我国古代史上继刘邦之后,又一个布衣出身的开国君主,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朱元璋的祖籍是江苏沛县,到他父亲这一辈才定居在濠州钟离太平乡。朱元璋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父亲朱五四,勤劳厚道,终生为地主开垦荒地,到头来自己却地无一垅。朱元璋童年时,也读过几天私塾,不久就辍学放牧,开始养家糊口。

1344年,淮北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旱灾和蝗灾,庄稼颗粒无收。接着又遇瘟疫,死人无数。朱元璋的父母兄长不到半个月都一一病亡,阖家只剩下17岁的朱元璋。朱元璋草草掩埋了亲人,为了活命,投到皇觉寺当了一个小行童。可是不到两个月,寺院也没了粮食,住持又把朱元璋和他的师兄们打发出去云游四方,化缘为生。朱元璋在这4年中,走遍了安徽和河南交界的许多地方,风餐露宿,吃尽了人间的苦,但也增长了阅历,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1348年,朱元璋又回到皇觉寺。

1351年,刘福通在颍州发动起义,元末农民战争爆发了。靳州的徐寿辉、濠州的郭子兴都起兵响应。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这一年,朱元璋24岁,不久被郭子兴收为亲兵,并提拔他为亲兵的小头目(九夫长)。朱元璋精明能干,在士兵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屡立战功。于是,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和重用,郭子兴将自己的干女儿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不久,朱元璋率军攻下定远,冯国用、冯国胜率军前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见他们兄弟二人谈吐不俗,就向他们请教安天下的大计。当朱元璋率军向滁州进军时,军中又来了一个知识分子,他就是定远人李善长。朱元璋向他请教,李善长建议朱元璋以刘邦为榜样。李善长说,刘邦为人豁达大度,知人善用,不乱杀人,五年而成帝业。朱元璋认为他讲得很对,也把他留在身边,参与机务。

为了“得民心”,朱元璋开始整顿队伍,加强军纪,以使自己的队伍成为一支“仁义之师”。当他的部队攻下和县后,将士们还像往常一样掠人妻女,抢劫财货。朱元璋很生气,召集诸将,申明军纪,下令将掠来的妇女全部释放。从此以后,每攻下一城,朱元璋都要张贴安民告示,重申军纪;并派执法队沿街巡逻,遇有违反军纪、掠夺扰民者,格杀勿论。这样,朱元璋的队伍军纪严明、爱护百姓远近闻名,不少人慕名前来投奔。不少城池等大军一到,举城归顺。

为了加强纪律性、提高战斗力,朱元璋治军极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1355年,郭子兴病故,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不久,郭天叙和另一名副元帅双双战死,小明王就封朱元璋为大元帅。郭子兴的旧部全归朱元璋指挥。

从1358年开始,朱元璋集中兵力向浙西、浙东进军,消灭该地孤立无援的元军,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根据地。特别是浙东的攻取,不仅使朱元璋得到了一块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的地方,而且也解除了朱元璋和其他割据势力决战时的后顾之忧。1359年,小明王任命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

随着势力的增强,朱元璋和陈友谅、张士诚这两股割据势力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他们之间的兼并势在必行。

陈友谅原系徐寿辉的部将,逐渐挟持了徐寿辉,成为割据两湖、江西和皖南的强大军事力量。1360年,陈友谅攻下太平和采石后,踌躇满志,杀死徐寿辉,自己称帝,国号汉。他联络张士诚,进攻应天。

朱元璋料定张士诚不会出兵,就集中力量应付顺流而下的陈友谅。消灭了实力最强、野心最大的陈友谅,朱元璋就全力攻打张士诚。张士诚原是一个私盐贩子,乘元末大乱聚众起兵,占有淮水下游、江苏东部和浙江北部,1363年称王,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都。张士诚起兵后,对元朝降了又叛,反复无常。他本人既无大志,又乏远见,只图保住一块地盘,好好享乐。

朱元璋在1365年10月,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师讨伐张士诚。1366年底,朱元璋借口从滁州迎小明王到应天,在瓜洲凿船沉小明王于江中。同年底,徐达、常遇春已分别攻下湖州、杭州诸地。1367年,进围苏州,城陷,张士诚被俘,在应天被乱棒打死。

接着,朱元璋又派兵消灭割据浙江沿海的方国珍,第二年又分兵三路直取福建,消灭了元朝平章陈友定,并乘胜克服两广,从而平定了南方广大地域。1367年10月,在出击浙东的同时,派徐达、常遇春率师北伐中原。1368年,北伐军按原定计划夺取河南、山东,然后沿运河由山东北上,直逼通州,进围大都。1368年8月2日,元顺帝弃城逃往上都,元朝灭亡。到1370年,北方各省也基本平定。1371年,朱元璋派遣水陆两路大军,进攻盘踞四川的夏政权。夏主明升(明玉珍之子)投降,全川迅速被平定。1381年,朱元璋又派兵进攻云南,第二年云南平定。1387年,明军进军辽东,辽河流域全部平定。至此,统一大业基本完成。

1368年正月,在北伐胜利进军的凯歌声中,朱元璋在应天正式登上皇帝的宝座,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改应天为南京。

朱元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战,取得了君临天下的最高权力。但是,如何保住皇帝的宝座,让朱家王朝世代相传,这却使朱元璋煞费了一番苦心。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三司分治,权归中央。洪武初年,地方政权机构的设置仍沿袭元朝的制度,即设行中书省。行中书省位重权大,容易形成枝强干弱、地方专横跋扈的局面。1376年,朱元璋把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布政使是中央派驻地方的使臣,负责宣传和执行朝廷的政令,其权力范围只限于民政和财政,并且事事都得秉承朝廷的意旨。和布政司平行的有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长官为按察使,掌管地方的司法。都指挥使司,简称为都司,长官为都指挥使,掌管一地的军政。三个机构合称为三司,彼此互不统辖,都直接听命于朝廷。这一改革把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并且使三司互相牵制,达到了朝廷收回大权的目的。

废中书,罢丞相。洪武初年,中央政府机构也是沿袭元制,设中书省。中书省总管天下政事,丞相统率百官,对政务有决策的权力,只对皇帝负责。本来,丞相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但如果权力过大,便容易造成皇帝大权旁落,酿成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对立。1373年,胡惟庸任丞相。胡惟庸结党营私、独断专行,和朱元璋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380年,朱元璋下令废中书省,不设丞相,提高中书省属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使六部分理朝政。各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奉行皇帝的命令,六部分任而无总揽之权,政务由皇帝亲裁。朱元璋实际上是皇帝兼行宰相的职权,封建中央集权制发展到了高峰,他也成为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君主之一。

将不专军,军不私将。洪武初年,中央军事机关为大都督府。朱元璋任命自己的侄儿朱文正为大都督,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大都督府统领全国都司和卫所的军队。后来,朱元璋觉得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了,就在废中书省时把大都督府一分为五,设立左、右、中、前、后五军都督府,各都督府分别管领各所属的都司、卫所。各府的长官为左右都督,掌管府事。都督府和兵部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都督府只管军籍、军政,没有指挥和统率军队的权力。兵部虽有颁发军令、铨选军官之权,却也不能直接指挥和统率军队。遇有战事,由皇帝作出决定,兵部颁发调兵命令,军事统帅由皇帝亲自任命,然后统帅从各卫所调来的军队进行作战。战事结束,军归卫所,主帅还印。这一制度使总指挥权和统帅任命权操在皇帝手中,而军籍、军政的管理和军队的调发指挥权限又分离开,将不专军,军不私将。这样,就避免了悍将跋扈、骄兵叛变的弊端。更重要的是皇帝牢牢控制住军权,增强了封建王朝对全国人民的统治力量。

设锦衣卫特务机构。锦衣卫原为皇帝的亲军侍卫,初名仪鸾司,不过是替皇帝掌理仪仗的机构。1382年,才改称“锦衣卫亲军指挥司”,成为奉皇帝命令查办各种案件的特务机构,用以监视臣民、镇压臣民的反抗。

大兴文字狱和八股取士。朱元璋因为自己出身“微贱”怕文人傲慢不服,便不断制造罪名,大兴文字狱,把他们杀害。

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袭用唐宋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后来曾一度“罢科举不用”。1382年又恢复科举。1384年,重新颁布科举条例,对科举的意义、要求以及时间、次序、内容、生员、答卷的文体都作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从而使科举制度臻于完备。

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的答卷,其行文格式有严格的规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八股文”。“八股文”形式死板,内容空洞,陈陈相因,千篇一律。八股取士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的,大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明王朝禁蓄奴婢、限制僧尼的目的是使封建政府控制更多的纳税和服役人口。它在客观上也使社会生产增加了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量,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建国第一年,朱元璋就颁布诏书明令天下,田主在战争中遗下的荒芜土地经他人垦为熟地的,归垦荒者所有;如果田主回到乡里,由政府在附近拨给同样面积的荒地。对于其他荒地鼓励农民尽力开垦,垦出的土地承认为垦荒者的业产,而且免征3年田赋,个别地区甚至对额外开垦的永不收税。总之,尽量使抛荒的土地都得到垦殖。

鼓励种植经济作物。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下令:农民凡有田五亩到十亩的,必须种桑、麻、棉各半亩;有地十亩以上的,种植面积按比例递增。政府对此进行收税,每亩麻收八两,棉花征四两,桑树四年后才起征。不种桑必须交绢一匹,不种麻和棉的交麻布或棉布一匹。这是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植桑、麻、棉。经朱元璋这一推广,植棉从此成为全国性的事业,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着原料。此外,朱元璋还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为明代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提倡节俭,严惩贪贿。朱元璋出身贫苦,深知物力的艰难,因此,在称王称帝后提倡节俭,自己生活也比较朴素。他自己用的车舆器具、服用等物,按惯例该用金饰的,他都下令以铜代替。

为了使老百姓有休养生息的机会,朱元璋对贪官污吏严刑惩治。1369年,他制定律令:官吏受贿枉法者,赃一贯以下杖刑七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贯绞;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等物者,赃一贯以下杖刑八十,至四十贯斩。官吏凡是贪污至六十两银子以上的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

朱元璋的这些政策措施,究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养鸡下卵,追求长治久安。但毕竟是比较有政治远见的政策,而且它在客观上也多少限制了封建官僚对百姓的敲诈勒索,减轻了一点人民的负担,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明成祖朱棣

朱棣(1360~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受命到封地北平(今北京)。燕地与蒙古接壤,朱棣经常奉命出塞巡察边防,筑城屯田,多有建树。后来,又屡次率诸将击败元蒙残余势力,威名大振。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皇位。朱允炆听从臣僚们的建议,准备采取果断措施,实施“削藩”计划。兵部尚书齐泰主张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除掉威胁最大的燕王;太常寺卿黄子澄则认为朱棣统有重兵,居于北平,轻易废黜,恐有风险,主张先削除周王等人,剪除朱棣的羽翼,一举两得。朱允炆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削藩从内地诸王开始。第二年,朱允炆改元建文,准备开始对燕王等边镇藩王下手。

朱棣面对诸弟被废,自己也难逃厄运的严峻形势,便借朝贺改元之机,带领世子朱高炽等三子,亲往南京,密察虚实,以谋对策。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燕山护卫百户倪谅告发燕王府官校于谅、周铎等人谋反。建文帝将二人逮至京师杀害,并下诏谴责燕王。朱棣公开宣布起事。他接受谋臣们的建议,以诛齐泰、黄子澄等“奸臣”为名,打出“清君侧”大旗,誓师进京“靖难”。后干脆去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署官属。

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燕军攻打灵壁,遭到徐辉祖部的强有力抵抗,不得前进。而在此关键时刻,建文帝误信讹言,撤回徐辉祖,致使士气顿时瓦解,降者数万人,燕军大胜。这是一场关键战役,燕军从此乘胜南下,势如破竹,一举攻克扬州、高邮、通州、泰州,陈兵江北。该年六月,朱棣拒绝建文帝的割地和议,挡回庆成郡主、诸王等贵戚的游说,一举攻破南京城。建文王朝覆灭,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而死(一说化装成僧人逃走)。一场持续4年的皇位争夺战,至此结束。

朱棣进入南京后,大肆杀戮,进行报复。齐泰、黄子澄等50多位建文帝近臣惨遭杀害,灭族、株连处死者达数万人,称之为“瓜蔓抄”。名儒方孝孺因拒绝草诏,大骂朝堂,被凌迟处死。朱棣在血腥的屠杀中登上了皇帝宝座。诏令第二年(1403年)改元永乐,并改北平为北京。从此,大明王朝又有了一位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铁血雄主。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名帝 - 图1明成祖朱棣

朱棣以马上得天下,于血与火中建立起永乐政权。他崇尚的是强权与武力,将明太祖奠定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又推进了一步。而后世侈言大明国威,亦不得不归功于永乐王朝。

还得削藩。朱棣是“过来人”,最知藩王对朝廷的危害。他并未因建文帝削藩失败而放弃此举。朱棣先后把受封在北方的诸王迁徙到南方,有的被废为庶人,如徙谷王于长沙,徙宁王于南昌,削去代王、辽王的护卫等等。朱棣不同于建文帝的文弱与寡断,有威有谋,削藩有方。从此,诸王的帝国之梦难以轻圆,原先拥有的部分军政大权再度集中到皇帝之手。

确立内阁体制,加强皇权。朱棣亲自从官僚中选拔干才充作自己的顾问,协助办理政事。任命解缙、胡广、黄淮、杨度、杨士奇、杨荣等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同时,朱棣又重用司礼监宦官,授予其“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官民隐事”等大权,使其与内阁的权势相抗衡,而最后的决断属于圣裁。

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即下令筹建北京宫殿,并重新改造整个北京城。工程历时13年,耗费难以数计的人力、财力,终于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竣工。朱棣又加紧疏浚南北大运河,使每年漕运量达到300余万石,保证南粮北运,供给国用。在这一系列配套措施准备就绪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下诏正式迁都北京,改称京师;以南京为“留都”,同样设立一套政府机构,但诸司印信全部移至北京。北京从此成为明朝的首都,全国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郑和下西洋乃永乐朝的一桩盛事。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即派亲信太监郑和率领水手、官兵等27800多人,分乘宝船62艘,满载商品、礼品及日常用品,远航西洋(当时泛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洋)。朱棣之所以派遣郑和下西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是朱棣怀疑建文帝并未自焚,逃亡海外,故而觅其行迹,同时也想“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有的说是朱棣想打通中西大陆的海上通道;有的说朱棣是想搜寻海外的奇珍异宝,所以有“西洋取宝船”之称。看来,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有其政治上的考虑:扩大政治影响与镇抚亡命海外的臣民。不论是何目的,此举在客观上扩大了中国与亚非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友谊。它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

郑和七下西洋,即以宣德八年(1433年)最后一次航行时间计,也要比世界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华斯哥·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还要早半个世纪。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登基不久的朱棣就下旨让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组织一批儒士,编纂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大类书供检阅之用。还交待主编者“勿厌浩繁”,尽量网罗“凡书契以来经史百家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中间又增派太子少师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篪加盟主持,参加工作的儒士前后多达3000余人。到永乐五年(1407年)十一月,全书编成,共22937卷,110095册,收存历代重要典籍多达8000余种,约3亿7千万字,这即是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诏令在今东北地区设置了建州卫和兀者卫,二年(1404年)设置奴儿干卫,七年(1409年)又设置奴儿干都司,并建有通往内地的驿站及小城镇。这对东北地区的开发起了很大作用。

当时蒙古地区分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大部。朱棣采取拉拢与打击的两手政策,秉着“分则易治,合则难图”的原则,各个击破,使其相互制衡,于动态中保持边境的安宁。

朱棣先是结好兀良哈部,封赏瓦剌的首领,许其入贡互市,削弱和牵制东蒙古势力。当鞑靼与明朝为敌时,朱棣于永乐八年(1410年)亲率50万大军北征,大败鞑靼。后来瓦剌又强盛起来,攻打已投降明朝的鞑靼余部阿鲁台。朱棣又转而支持阿鲁台,封其为和林王,并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又再次亲征,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大败瓦剌部主力军。其后阿鲁台又强盛起来,反叛明朝。朱棣转而扶持瓦剌,使其与之抗衡,并于永乐二十年(1422年)、二十二年(1424年)连续三次亲征,将阿鲁台赶到漠北深处。自永乐八年至二十二年之间,朱棣先后五次亲征出塞,有效地防御和打击了蒙古贵族的侵扰破坏,保障了边境的安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在永乐二十二年的第五次远征蒙古的归途中,朱棣染上重病,于该年七月,不治而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谥孝文皇帝,后改谥成祖。朱棣毕生戎马倥偬,修文兴邦,堪称有为之君。

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1427~1464年),名祁镇,宣宗的长子。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皇帝朱瞻基去世,9岁的太子登基,史称“明英宗”,年号正统。

明英宗即位初期,国家相对比较安定,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但因为后宫宦官势力急剧上升,著名的大太监王振成为正统朝宦官专政的代表,英宗对他言听计从,他也开始利用皇帝对他的宠信,排除异己,树立朋党,使得好多忠臣良将相继被害,国家顿时陷入了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的严重状态。

由于朝廷的腐败,国内起义不断,而这时的蒙古(即北元)在漠北的势力已经一分为二,成为瓦剌与鞑靼两个部落。为了争夺地盘,两个部落互相征伐,到了明英宗时期,瓦刺强大了起来,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边,瓦剌部当时的实权掌握在太师也先的手里,他经常派人以向朝廷进贡为名,骗取赏赐,因为当时明朝对进贡国家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要有非常丰厚的赏赐,而且是按人头派发。也先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派出的使臣不断增加,最后竟加到3000多人。王振对此忍无可忍,下令减少赏赐,也先以此为名对明朝发动了战争。

英宗当时年少气盛,在听到也先发动战争后很想御驾亲征,王振也想耀武扬威,名留青史,于是极力撺掇英宗皇帝亲征。但是由于当时明廷的主力都在外地作战,一时难以调回,因此朝中大臣都劝阻英宗不要亲征。英宗态度坚决,不听劝阻,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了50万大军,亲自率领去出征。不巧的是,正好赶上了连天大雨,加之粮饷接济不上,军队的士气非常低下。当行到大同附近时,又看见了被也先杀的尸横遍野明军的尸体,士兵们的士气更加低沉,英宗和王振决定撤军。当大军来到怀来城外的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以东20里处)时,被也先军赶上。他们先切断了明军的水源,将明军困死原地。也先假意议和,趁明军不备,发动总攻。明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将樊忠杀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

英宗被俘后,明王朝已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为了使国家安定,皇后与朝廷重臣经过商议立成王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朝廷上下因此都安定了下来。也先率领瓦剌精锐骑兵杀奔北京,明朝方面早已做好了准备,北京军民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带领下给也先军以沉重的打击,也先率队败回蒙古。

本来也先想通过战争获得利益,但在与北京军民的战斗中,他不但损失了好多兵将,而且失去了明朝的赏赐和与明朝交易的机会,因此,为了能与明朝讲和,他宣称可以让明朝迎回英宗,但这时的景泰帝已经坐热了皇位,哪能轻易让把英宗迎回去呢。虽然有此想法,但朝中大臣都建议把英宗迎回来,景泰帝无奈,只得派遣使者先去探听情报,第二次派往瓦剌的使者名叫杨善,他变卖家产买了许多奇珍异宝,并靠着他的巧舌如簧,硬是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迎回了英宗,英宗皇帝终于结束了他一年的北狩,回到了北京。

英宗回到北京,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而是在短暂的仪式之后被软禁在南宫,开始了他七年的软禁生活。景泰帝害怕英宗复辟帝位,将南宫的大门上锁并灌铅,加派锦衣卫看守,为了避免有人与英宗联系,景泰帝还派人将南宫的树木全部伐光。英宗就在惊恐与饥饿中度过了七年的软禁生活。

公元1457年(大明景泰八年)正月,五清侯石亨、宦官曹吉祥利用景泰帝得重病的机会,发动了震惊历史的“夺门之变”,将软禁于南宫的英宗迎了出来。英宗重新登上了皇位。景泰帝也于一个月后病死,之后被以亲王的身份礼葬在了北京西山。

英宗复辟后,在石亨和曹吉祥的极力劝说下,以谋逆罪冤杀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大学士王文等,这成为他人生的一大污点。他虽然有这一点错误,但还是比较英名的君主,他后来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并将永乐朝就开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儿子)释放,恢复宣德朝胡皇后的称号,下旨停止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使得明朝帝王以活人殉葬的习俗得以结束。

1464年(大明天顺八年)正月,英宗皇帝朱祁镇病逝于文华殿,享年38岁。

明世宗朱厚

明世宗(1507~1566年),名朱厚趈,明宪宗朱见深的孙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1507年,他出生于藩国安陆(今湖北钟祥),是明代第11位皇帝。

1521年3月明武宗病死,在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的辅助下,武宗的堂弟朱厚趈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史称“明世宗”。

明嘉靖帝即位后,下诏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使朝政为之一新。嘉靖二年(1523年),天气反复无常,明世宗听信太监崔文瞅的谗言,开始迷信,设坛祭天,祈求避祸。他还开始崇信道教,好神仙老道之术,并一心求长生不老之术。他派人到处搜罗秘方,使得许多为嘉靖皇帝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的人员入阁成为宰相。严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善于写青词,善于揣测皇帝的心思。因此尽管嘉靖皇帝对严嵩的贪赃枉法了然于心,可就是不舍得处理他,由严嵩主持朝政,自己则深居皇宫专心于成仙修道。严嵩立朋党,除异己,造成兵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名帝 - 图2朱厚趈

而在东南沿海,由于权臣的误国,使得海防十分空虚,一些重要地段的士兵仅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战船十存一二,致使日本海盗大举进犯。仅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倭寇杀害的就有数十万人。这是东南沿海倭患最为严重的时期。虽然最后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涌现了像戚继光、于大猷等著名抗倭将领,也不能抵消嘉靖帝的过失。

明世宗统治后期,他听信方士们告诉他用每天早上的露水炼丹效果很好,可以长生的谗言,组织了许多宫女清早为他采露,宫女们实在忍受不了,决定杀死嘉靖皇帝。1542年12月21日深夜,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趁嘉靖皇帝熟睡之时,潜入他的寝室,按住嘉靖皇帝,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由于紧张宫女将绳子系成了死扣,怎么也收不紧,被一个婢女发现,跑出去报告皇后,皇后马上领人来救驾,嘉靖皇帝才免于一死。而宫女们全部被捕,几天后被凌迟处死。

尽管经过这次事件,明世宗还是执迷不悟,仍然坚持长期服用丹药,使得他不光身体越来越差,而且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许多大臣不是动辄被杀头就是廷杖,弄得朝廷人人自危。为了修炼,他又大肆建造宫殿,国库极度空虚。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明世宗因吃丹药中毒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享年60岁。

明思宗朱由检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十二月,光宗朱常洛第五子、熹宗朱由校之弟朱由检出生。天启二年(1622年),13岁的朱由检被熹宗封为信王。天启六年(1626年),朱由检前往信王府邸居住。次年八月,比朱由检仅大5岁的熹宗病逝。熹宗临死前没有子嗣,兄弟也只剩下朱由检一人。如此一来,熹宗便将他视为惟一的继承人。

朱由检在良师的指导下不仅有着端正的品行,而且擅长书法、弹琴等,在朝臣中的口碑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朱由检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帝宝座。朱由检即位后,是为思宗。

光宗的悲惨命运和熹宗的英年早逝在给思宗带来创伤的同时,也使他养成了谨慎和警惕的习惯。谨慎和警惕使他成功铲除了天启年间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体现出了他的英明果敢。

崇祯二年(1629年),思宗命令大学士韩爌等人了结阉党逆案,魏忠贤党的残余势力很快被剿灭。然而,就在这一年,山海关外的满洲人开始进攻明朝。此时的思宗没有因谨慎和警惕化解危机,反而因过度谨慎和警惕而犯了猜疑的毛病。满洲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利用反间计使得思宗错杀了令满洲人感到畏惧、战功赫赫的袁崇焕,从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正在思宗为抵抗满洲人忙得焦头烂额时,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崇祯三年(1630年),陕西延安府米脂人李自成率领当地饥民起义,于崇祯九年(1636年)被推为闯王,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国大顺。此后,大顺军继续攻打明军,很快逼近明都北京城。

思宗拒绝投降,李自成下达全面进攻的命令,大顺军于当晚攻破广宁门(广安门)。接着,德胜门、阜成门、宣武门、正阳门、朝阳门均被攻破。思宗知道大势已去,匆忙来到煤山(今景山)上俯瞰,见整个北京城已经是“烽火彻天”,顿时觉得王朝末日来临。徘徊许久后,他回到乾清宫,然后秘密召来太子、永王、定王这三个儿子,嘱咐一番后命人保护他们秘密外逃。不久,皇后与他诀别后自缢。他几近崩溃,用宝剑杀死幼女昭仁公主,并砍伤了长女乐安公主。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名帝 - 图3明思宗朱由检像

三月十九日凌晨,思宗“鸣钟集百官,无至者”。心腹太监王承恩劝思宗乘天不明逃出京城,怎奈各城门均有大顺军把守。思宗带着沉重的心情重返皇城,在煤山自缢。思宗之死,宣告明朝彻底灭亡。

知识链接

不知去向的建文帝

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率燕军渡过长江,兵临城下。由于许多地方将领按兵不动,再加上齐泰、黄子澄借募兵为由,离京奔广德、苏州。这大大降低了建文帝取胜的可能。当时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穗和大将李景隆在最后关头私自开门降燕,让燕军杀入城内,使建文朝廷走向了死亡。建文帝看到大势已去,又见警报迭传,便下令纵火焚毁皇宫。当朱棣杀入宫中,经过三天的搜寻,始终找不到建文帝。追问内侍,他们也不知建文帝是死是活,只知他下令纵火后就不见了踪影。皇后和大多数妃子、内侍都被烧死,内侍们怕朱棣不信,找了一具残骸说成是建文帝的尸骨。朱棣命人从灰烬中拨出残骸,已是满身焦烂,四肢不全,分不清男女,只得下令以天子礼殓葬。

关于建文帝的生死,有一种说法是:建文帝下令纵火后,自己与少数随从从地道中逃出,乘船潜往云南,削去头发,改换僧装,自号应文,浪迹天涯。

第二节 清朝名帝

清太宗皇太极

皇太极是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生母叶赫纳喇氏是叶赫部酋长杨吉磬的女儿,不仅美丽动人,而且待人宽厚,处事稳重,在努尔哈赤的妻、妾中很受努尔哈赤的恩宠。子以母贵,她所生的儿子也得到了努尔哈赤的疼爱。努尔哈赤家中有教育子女的专门教师,皇太极从小便受到了一定的文化教育。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秋,年方21岁的皇太极就开始跟随父兄出征作战,皇太极出色的军事才干,就是在和父兄一起征战的戎马生涯中逐渐磨砺而成的。

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是一员疆场骁将,但褚英心胸狭窄,拥权自重,对自己的兄弟和群臣百般欺凌。皇太极等人忍受不过,禀报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大为愤怒,下令监禁了褚英,后来又因有人告发他有篡位行为努尔哈赤将其处死。

褚英失势后,年轻的皇太极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而不断受到重用。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称汗后在10多个子侄中,选定皇太极与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为四大贝勒,佐理国家政务。皇太极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期望,积极参与政务、军事的谋划和决策。在进兵攻打抚顺时,向父亲巧献妙计,结果一举拿下了抚顺。在萨尔浒之战中,皇太极身先士卒,指挥若定,俨然成为一位智勇双全、部署有方的战将了。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名帝 - 图4皇太极像

战场上骁勇非常,处理政事时,皇太极更是头脑冷静、果断机敏,颇有全局观念。在努尔哈赤虑事不周之时,皇太极时常提出建议,把事情处置得更妥帖。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68岁的努尔哈赤去世。经过诸兄弟子侄的共同协商,公推35岁的皇太极即汗位。皇太极推让再三后接受了众议,于九月一日登上了后金汗位,并决定从次年改元天聪。

后金东邻朝鲜,北接蒙古,西南面则是明朝。后金的积极扩张对明朝、蒙古和朝鲜都构成了直接威胁,使得它们对后金抱有很深的敌意。因此后金的政权也是四面受敌。皇太极继承汗位时。曾对当时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明王朝是皇太极最主要的敌人,但他考虑到明王朝的强大,采取议和的策略,先争取时间,再图大举;蒙古和朝鲜则是内顾之忧,必须先加以解决。

天聪元年(1627年)一月,皇太极乘朝鲜发生内乱之机,派遣阿敏统率三万军队出征朝鲜,俘获了朝鲜王妃、王子和宗室大臣。朝鲜君主李棕走投无路,只得出城投降,与皇太极签订了城下之盟。朝鲜向清称臣,成为清的属国。接着,皇太极又发兵攻取了皮岛,全歼驻岛明军。至此,朝鲜完全控制在皇太极的手中。

蒙古部落众多,其中漠南蒙古地处明朝与后金之间,位置尤为重要,成为明与后金争夺的重点。皇太极对蒙古各部则采取软硬兼施的两手策略,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积极争取蒙古各部归属自己。对于归顺各部首领,皇太极一律予以优厚的待遇。漠南蒙古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恃强自傲,依仗明朝在政治、经济上的支持,坚决与后金为敌。后来,属下联合起兵反抗林丹汗的残暴统治,皇太极借此机会,召集漠南蒙古部落的一些代表在沈阳会盟宣誓,决定联合出兵,打败了察哈尔部。然后皇太极以盟主的身份征调科尔沁、喀喇沁、敖汉等部兵马,向西一直追击到阿尔泰山方才收兵。为了加强对归附的蒙古各部的控制,皇太极在这次西征后向各部颁布了从征军令,严申军纪,从而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在昭乌达(今昭乌达盟)会集蒙古各部首领,再次调集蒙古各部兵马同八旗军一道大举西征。天聪八年(1634年),多尔衮率部剿灭了林丹汗的残部。从此,漠南蒙古完全被皇太极所控制,明朝在蒙古一线受到了严重威胁。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名帝 - 图5皇太极雕像

朝鲜、蒙古归服后,皇太极的目标就是明王朝了。1628年,明天启帝死,崇祯皇帝上台,皇太极认为攻击削弱的明王朝的时机已经来到,因此立即率领大军绕过了明军防御坚强的宁锦防线,取道蒙古南下。大军从喜峰口越过了长城,一直打到北京城下。回援的袁崇焕边军与皇太极在北京城下展开了激战,互有伤亡。皇太极在激战中施展反间计,多疑的崇祯帝果真逮捕了袁崇焕,并于第二年将他凌迟处死。皇太极并没有攻下北京城,他知道明朝国力尚未倾颓,只有加紧整顿军队,等待时机。他安排了永平、迁安等四城的防守,然后率军返回了沈阳。

为了消耗明王朝的有生力量,最终取而代之,皇太极采取边打边谈的政策。1634~1638年,皇太极又先后四次出兵进入明朝内地。由于明朝统治的腐败,后金兵在历次征战中往来驰骋,如入无人之境。许多城池遭到了清军的洗劫,尸首狼藉,甚至连水井中也填满了尸体。虽然皇太极曾多次申明军纪,但他发动战争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掠夺损毁明朝的财物人口,最终达到极力削弱明王朝的目的。

在皇太极称帝前后,朝鲜、蒙古的威胁已经被解除,后金政权的肌体已经变得强健起来。在有利的形势面前,皇太极因势利导,最终抛弃了对明朝议和的幌子而转为力主征伐。明王朝也不甘心坐以待毙,一场双方酝酿已久的决战开始了。

崇德四年(1639年),下定决心的皇太极首先对松山发动了强攻,在明军的顽强抵抗下清军攻势受挫,尔后,皇太极又陆续增调人马逼近锦州,在城外挖掘深壕,将锦州城团团围困起来。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奉旨率领13万大军前来解锦州之围。洪承畴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徐徐向锦州靠拢,多尔衮等人与明军几次交战,人马损失了很多。这时,锦州城中的明军乘机反扑,夺回了外城。皇太极得知这些消息,心急如焚。他拖着病体,亲自率领大军驰援前线,要与明军决一死战。

皇太极首先切断了明军的粮饷供应,把松山城和城外的明军一并包围起来。明军很快因军粮匮乏而军心动摇,许多将领都想突围奔回宁远。洪承畴别无他策,也只得孤注一掷,下令全军突围,伤亡极为惨重,松山城中的明朝副将夏承德降清,松山城失陷,洪承畴被俘。经过皇太极极力劝降,洪承畴最终在孝庄皇后的美貌和规劝之下,叩首归降了清。接着,锦州守将祖大寿也献城出降。皇太极取得了历时两年多的松锦战役决定性的胜利,明朝的精兵良将已经所剩无几,皇太极完全控制了关外的局势。

多年操劳政务和四处征战,已经耗尽了他的精力,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的一个夜晚,皇太极在清宁宫内离开了人世,谥号“文皇帝”。

清世祖福临

清世祖,名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年),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生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传说孝庄文皇后怀孕后,红光照身,盘旋如龙型。分娩前夜曾梦见神人抱着一个婴儿放入自己腹内,并告知是统一华夏之主。孩子生出来后,满室红光,并散发出奇异的香气,经久不散,孩子的头发也不是扒在头顶上,而是直立着。但这毕竟是传说,没有科学根据。

福临小时候天资聪颖,读书勤奋,爱好绘画,他画的小幅山水“写林峦向背,水石明晦之状”颇为时人称道,他的手指螺纹墨画《渡水牛图》意态自然,有笔墨烘染所不能到处,堪称一绝。他尤其擅长人物速写,有一次,他路见中书大臣盛际斯,忽然命令盛跪下,盛吓出一身冷汗。福临对盛凝目熟视片刻后,取笔草就一帧盛的小像,递给左右诸臣传阅,盛转惊为喜,请福临将小像赐给自己,福临笑而不答,随手将小像付之一炬。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十四日,清太宗皇太极突然病死。由于他没有立下诏书,所以由谁继承王位成为各位朝臣争论的焦点。有些人赞成让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继位,而有些人则赞成由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继承,一时间争得不可开交。最后时为睿亲王的多尔衮提出拥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此事才得到圆满解决。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福临在沈阳即位,由其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多尔衮乘明将吴三桂和起义军李自成有矛盾的情况下,在明将吴三桂指引下,乘明亡之乱率清军进入山海关,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将清都迁往了北京。但不久,多尔衮因出塞射猎而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

顺治帝亲政后,因不晓汉文汉语,在阅读诸臣奏章时,总是茫然不解。为此他发愤读书,很快就使自己的汉文文化得到了提高。但由于这时处于明亡的一个乱世时期,所以全国出现了新的抗清高潮。

为了能安定全国,顺治帝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他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并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对地方官员制定《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别予以奖惩。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这些措施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

顺治帝还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他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十四年十一月,命吴三桂、赵布泰、罗托统领大军,向贵州、云南进发。很快,全国除地处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之外,抗清武装力量基本被平定。

顺治帝还积极吸收了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推行与民生息的政策,为稳定社会、恢复经济、巩固清王朝统治政权作出了贡献。

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躁易怒。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上早朝时,看起来神态还正常,身体健康。第二天早上,宫中养心殿却突然传出了他的死讯,享年24岁。但还有一种说法是,顺治多年来一直厌恶尘世。1660年秋,他所宠爱的黄妃病故后,哀伤不已,毅然放弃皇位,暗暗去五台山出家为僧,后来康熙还秘密地去看望过他。也有人说他的出家与董小宛有关,董小宛曾为冒辟疆的小妾,被洪承畴献给顺治为妃,后董小宛被皇太后赐死,顺治转而消极厌世,才去五台山出家为僧。

清圣祖玄烨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是清太宗皇太极之孙,清世祖福临(顺治帝)第三子。他是清朝入关后第二代皇帝。他在位6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封建君主,因其年号为康熙,故又称其为康熙帝。

1661年正月,24岁的顺治帝因天花辞世,皇太子玄烨即位,年仅8岁。顺治帝遗诏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第二年改元康熙。

康熙帝亲政前,辅政的四大臣中,索尼年老多病,不甚管事。遏必隆处事圆滑,为回避鳌拜嚣张气焰,从不发表意见。苏克萨哈遇事常与鳌拜冲突,终于被鳌拜借故处死。鳌拜大权独揽,结党营私,专横跋扈,朝政日非。1669年,16岁的康熙铲除权臣鳌拜,开始亲政。

当时,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孙)和平南王尚可喜合成“三藩”。“三藩”各拥重兵,其中吴三桂兵力最强,军队不下7万人,耿、尚二藩合起来也有兵力两三万人。“三藩”总兵力相当于清朝八旗兵的一半,或接近一半。这对清朝中央政府是一个严重威胁。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名帝 - 图6清圣祖玄烨像

清初对“三藩”的迁就,助长了“三藩”的嚣张气焰。“三藩”都把自己的辖区作为独立王国,强征关税,垄断盐铁,霸占土地,横行不法。他们权势日重,尾大不掉,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康熙亲政后,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思虑,曾书而悬之于宫中柱上。可见,“三藩”已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

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因年老多病,疏请归老辽东,提出由其子尚之信承袭王爵,继续留镇广东。康熙帝趁机令其全家迁归辽东,对其子袭爵留镇的要求,则根本不予考虑。同年七月,吴、耿二藩也疏请撤藩,以此向朝廷施加压力,同时也借此试探朝廷的真实意图。

康熙帝深知“三藩气焰日炽,不可不撤”,而且“撤也反,不撤也反”,于是果断下令撤藩。“撤藩”令一下,当年十一月,吴三桂便首先发动叛乱。他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服发布檄文,宣称“兴明讨虏”,并迅速攻入湖南。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与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亦据福建、广东举兵叛乱,广西将军孙延龄以及四川、陕西、襄阳等地的提督、总兵也纷纷起兵响应。一时间,战火遍及滇、黔、闽、粤、桂、湘、鄂、川、陕等省。

康熙帝根据形势,制定了打击首恶、剿抚兼施的策略。对东南和西北两个战场,以抚为主,以攻为辅;对西南腹地的吴三桂势力,坚决打击,彻底铲除。吴三桂一发动叛乱,康熙帝即下令处死在北京的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娶清朝公主,为额附)、孙子吴世霖,表示对吴三桂决无妥协的余地。同时发布诏书,分化、瓦解参加吴三桂叛乱的其他汉族军阀。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甘当清王朝的鹰犬,早就受到汉族人民的唾弃。因此,他起兵反清,得不到人民的有力支持。在战略上,他持重保守,不敢迅速渡过长江和清廷逐鹿中原,而是梦想与清王朝划江而治。这样,就让康熙帝赢得了组织反攻的宝贵时间。而且,清廷占据中原财赋重地,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参加叛乱的汉族军阀,同床异梦,步调不一,首鼠两端。康熙帝运用安抚收买和军事镇压相结合的手段,使参加叛乱的耿精忠、尚之信、王辅臣等汉族军阀先后倒戈。不久,清廷又控制了广西、广东、福建、江西、陕西等省,形势对吴三桂极为不利。

吴三桂情竭势绌,孤注一掷,于1679年在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周,建元昭武,企图以此稳定人心,鼓舞士气。不久,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瑶即位,退据昆明,1681年,城破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彻底平息。

1683年六月,为了消灭割据台湾的郑经势力,康熙令大将施琅率战舰300艘、军士20000人,从福建出发,在澎湖海战中消灭了郑氏集团的主力,攻占了澎湖,台湾郑氏集团“莫不解体”,郑克壤(郑经第二子)遣使乞降。八月,清军进驻台湾。郑克壤到北京后,受到康熙帝的接见,并封他和部下以官爵。康熙帝还特别下诏说郑成功、郑经不是“乱臣贼子”,可以归葬南安。

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辖三县,隶属福建省,并在台湾驻军8000人,在澎湖驻军2000人。这些措施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我国的东南沿海。

1643年,沙俄首次派遣以波雅科夫为首的殖民侵略者侵入黑龙江流域。1650年,以哈巴罗夫、斯捷潘诺夫为首的第二批殖民军再次侵入黑龙江流域。他们占据了雅克萨,修筑堡垒,构筑工事,作为进一步侵略我国的据点。同时,沙俄还派遣军队越过贝加尔湖向东进犯,侵占了尼布楚,在此筑城构堡作为进一步向黑龙江下游扩张的军事基地。

1683年,康熙帝设黑龙江将军,驻军瑗珲,并派军拔掉沙俄侵略军在黑龙江下游建立的几个军事据点。这为集中打击雅克萨之敌创造了条件。1685年春,清廷以彭春为统帅,派兵3000人向雅克萨开进。五月,彭春率军到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发炮攻城。俄军头目阿尔布津走投无路,宣布投降。清军准许他率残部退出雅克萨。当清军撤离雅克萨后,阿尔布津在得到援助后,又重返雅克萨,重新构筑工事,妄图长期固守。1686年六月,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奉命率军2000人,再次开赴雅克萨,同俄军激战两日,匪首阿尔布津被击毙,守城俄军伤亡惨重。在这种情况下,俄国被迫同意同我国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清军也奉命停止攻击。

1689年八月,中俄双方在尼布楚正式开始会谈。经多次交涉,在中方做了一定让步的情况下,九月,双方正式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两国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它从法律上肯定了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康熙帝组织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保卫了东北边境的安全。

清初,我国西、北部居住的蒙古族共分为漠南蒙古(即内蒙古)、漠北蒙古(即外蒙古)、漠西蒙古三部分。其中,漠南蒙古早在清兵入关之前就隶属于清朝统治之下。后来,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也先后臣服于清王朝。

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原先游牧于伊犁河流域)在17世纪中叶逐渐强盛起来。当时,沙皇俄国正在疯狂向外侵略,他们极力想把漠西蒙古的人民及其所居土地攫为己有。为此,沙皇于1666年派“使团”到准噶尔部,对其首领僧格等人威胁利诱,要其归顺俄国,遭到拒绝,阴谋未能得逞。

1671年,噶尔丹杀死其兄僧格,夺取了准噶尔部的统治权。噶尔丹夺得汗位后,首先征服了漠西蒙古其他几部,占据了新疆北部,然后又进攻天山南路,控制了南疆的维吾尔族地区,形成了一个拥有60万人口的强大封建割据势力,其势力还渗透到青海、西藏地区。噶尔丹为了实现其割据一方的野心,遂与沙俄勾结起来。

1688年春,噶尔丹对外蒙古各部发动了突然袭击。在噶尔丹和沙俄里外夹击下,外蒙古各部很快败退下来,三部几十万人奔向漠南,请求清朝保护。康熙帝给予牲畜、茶、布等物资救济,把他们暂时安置在科尔沁地区,并命噶尔丹率众西归,退还外蒙三部的牧地。噶尔丹不听从清朝命令,于1690年又以追击外蒙古兵士为名,攻入内蒙,其前锋一直到了距北京仅900华里的乌珠穆沁。康熙帝决定分兵两路予以痛击,派裕亲王福全(康熙之兄)率军出古北口;派恭亲王常宁(康熙之弟)率军出喜峰口,最后会师乌兰布通。八月间,左翼军同噶尔丹军队在乌兰布通(今辽宁境内)发生了激烈的遭遇战。噶尔丹把10000多头骆驼捆住卧地,驼背上搭上箱垛,盖上浸湿的毡子,摆成一条防线,称“驼城”。主力部队从“驼城”垛隙放枪射箭,进行顽抗。清军用猛烈的炮火击破噶尔丹的“驼城阵”,噶尔丹逃出重围,幸免被擒。1695年,噶尔丹又率领3万人马沿克鲁伦河大举南犯,并扬言他背后有沙俄撑腰,已经从俄国借了6万鸟枪兵。1696年春,康熙帝力排众议,决定第二次亲征。他命将军萨布素率兵出东路迎头截击,命大将军伯费杨古率兵出宁夏为西路,断绝噶尔丹的退路,自己则亲率禁旅为中路,三路约期来攻噶尔丹,务期彻底歼灭。

康熙帝亲率大军,在克鲁伦河附近同噶尔丹的军队相对扎营。当时两军相距甚近,噶尔丹望见康熙的御营和清军的威武阵营,不禁为之胆寒,立即下令拔营逃跑。康熙帝亲自率军追击到拖诺山。当噶尔丹逃到昭莫多(在乌兰布托以东)时,又同清军的西路大军相遇。在两军激战中,噶尔丹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他仅率少数人死里逃生。康熙的第二次亲征又取得了巨大胜利。但是,噶尔丹没有死,这股叛乱势力并未根除。所以康熙一面分化噶尔丹控制的回部、青海、哈萨克诸部,并警告与噶尔丹狼狈为奸的西藏第巴桑结,一面限期噶尔丹到北京投降。

由于噶尔丹拒绝投降,1697年,康熙帝又进行了第三次亲征。当时,康熙在各部族中的工作成效甚大。因此,噶尔丹四面楚歌,处于“居无庐,出无骑,食无粮”的地步。原先追随噶尔丹叛乱的亲信们,也慑于清军威力,望风而降。最后,噶尔丹在走投无路、众叛亲离的困境中服毒自杀。至此,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斗争宣告结束。

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也是摆在康熙帝面前的又一重大社会问题。经过几十年农民战争和清朝统一战争,全国土地荒芜,人丁缺少,财政收支入不敷出。为了巩固封建政权,迫切需要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康熙帝顺应这一社会需要,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

在顺治年间,清朝就命令地方官吏招集流亡,开垦荒地,将各州县卫所的无主荒地分给官兵和流民屯种,但成效不大。康熙帝即位后,继续推行这一政策,要求地方官在5年之内垦完境内荒田。招徕的流民不论原籍和别籍,都编入保甲,新开垦的荒田给以印信执照,永准为业。这样,一部分被招垦的农民获得少量土地,由佃户变成自耕农。在“开垦无主荒地”的名义下,一些农民将明代藩王的大量庄田和战争中死散地主的荒田占据垦种。清朝对这种既成事实加以法律上的承认,规定“凡地土有数年无人耕种完粮者,即系抛荒。以后如已经垦熟,不许原主复问。”并宣布明藩王庄田改为“更名田”,归耕种之人所有。占有“更名田”的农民,只缴田赋,不再交纳地租,由过去的佃户变成占有土地的自耕农。这就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热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康熙年间,减免钱粮的次数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在他执政的55年中,免天下钱粮3次,漕粮2次,遇有庆典、巡幸、用兵和水旱灾情,也都分别减免有关地方的钱粮。虽然,常常是官吏得到实惠,老百姓所得甚少,但对老百姓还是有好处的。除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可以减免赋税外,无地农民也可以豁免本身丁钱。1710年,更明确规定:以后“凡遇捐免钱粮,合计分数,业户捐免七分,佃户捐免三分,永著为例”。1712年,宣布以上年丁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加赋,叫“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财富。

康熙一再向臣下宣布:“朕恨贪污之吏,更过于噶尔丹。此后澄清吏治,如平噶尔丹则善矣。”他说:“凡别项人犯,尚可宽恕,贪官之罪,断不可宽。”又说:“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在他执政期间,惩办了山西巡抚木而赛、两江总督噶礼、太原知府赵凤诏等罪名昭著的大贪污犯,对陆陇其、于成龙、彭鹏等“操守廉洁”的清官则予以奖励和提拔。

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病逝,享年69岁。康熙在统一国家、捍卫主权、发展生产、提倡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清世宗胤

康熙六十一年(1772年)十一月十三日,被康熙在世时认为“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的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即雍正)登基即皇帝位。雍正登基时已经44岁,在位不满13年。尽管他的政绩不如父、子,但他仍不失为封建社会中一位智勇超群、长于谋略、颇有作为的君主。他承先启后,治邦安国,为“康乾盛世”谱写了自己的篇章。

雍正的生母乌雅氏,非满清贵族出身。雍正本人更非康熙的嫡长子,但从小康熙就很宠爱这个“四阿哥”,让他就读于宫中,给予严格的管教。雍正既学汉、满、蒙文和经史、书法,又学骑射、武术,还经常随皇父四处巡幸,增长历练。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随康熙出征噶尔丹,掌管正红旗大营,开始参与军事。

雍正即位后开始着手整治朝臣朋党,两个重要目标是年羹尧和隆科多。当年,雍正内靠舅舅、一等侍卫、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隆科多的威势,外恃定西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的兵力,继承了皇位,年、隆二人可称功高盖世。可后来他们以此为资本,专权骄纵,私名公行,朋比结党,肆意任用亲信,经年羹尧和隆科多任用的官吏被时人称为“年选”、“佟选”,而且妄自尊大,权力炙手,这是雍正绝对不能容忍的。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他定年羹尧大逆罪、欺罔罪、僭越罪、狂悖罪、专擅罪、忌刻罪、残忍罪、贪黜罪、侵蚀罪,共92款,将其赐死。雍正五年(1727年),他定隆科多大不敬罪、欺罔罪、紊乱朝政罪、党奸罪、不法罪、贪婪罪,共42款,将其“永远禁锢”。次年六月隆科多死于禁所。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名帝 - 图7清世宗雍正雕像

雍正对官场上的种种弊端有较多的了解,曾下决心予以整治。雍正元年正月初一日,他登基后第一个春节,作为君主他并没有沉溺于喜庆欢乐之中,而是连续颁布11道谕旨,告诫各朝廷命官廉洁自律,严禁文武官吏逢迎意指、暗通贿赂、侵渔克扣、营伍废驰、库银亏空、贪利废法等弊窦。不仅如此,他拿出自己的招数,整治贪官污吏,从严治官。他即位仅一个月,就通过户部下达了全面清查钱粮的命令,并在中央设立了稽查钱粮和主持报销的机构——会考府。凡经清查“出入之数”不相符的,限期三年内如数补足,不得苛派民间,如期不完全补足,重治不宥。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清查,查出一批案件,惩办了一批贪官污吏。如户部库银亏空达250万两,涉及到世族和高级官僚。雍正毫不留情,给予严惩。康熙十二子胤衶曾主管内务府,因为亏空,雍正同样责令其变卖家产偿还。内务府官员李英等人,冒支正项钱粮百余万两,也被抄家。一时因追归赃银而抄家籍没的事屡屡相见,因此,时人送雍正一个“抄家皇帝”的雅号。

雍正崇尚、信奉君权至上,“愿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他独揽朝纲,按照有利于高度集权的目的,改革行政机构,建立新制,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推上了顶峰。

他推行所谓“台省合一”的改革,把“传达纶音,稽考庶政”的谏官六科给事中交给督察院掌管。这样一来,六科给事中要整天奔波于巡视城、漕、盐、仓等,便无暇行使其“封还奏章”的职权。这就削弱了给事中“稽考庶政”的职权,使皇帝之命即所谓“纶音”能得到绝对尊崇。

扩大密奏范围,这是雍正为强化君主专制权力而推行的又一项新奇的措施。奏折本是封建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带有书信性质的往来文件。雍正上台后,觉得奏折可以进一步改造成为皇帝控制官员的一种手段。

雍正六年(1729年),他下令各省督抚大员可以密上奏折,后来又给提督以至学政密上奏折的权力,并特许一些低级官员以及与他关系亲近的人密奏权。随着密折范围的扩大,便形成了一套皇帝与奏折人直线联系的严密的行文制度。密奏内容大小事都有,主要是君臣筹商政务、官吏的考察与评价、地方绅民情况、提拔处分官员等。通过这种方式,雍正可以直接处理庶务,极大地强化了专制权力;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内外官员,使他们相互之间各存戒心,互相牵制,不敢妄为。

雍正将临时性机构——军机房改为军机处,并使它成为一个超越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常设机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下有秘书军机章京,人数及资历不限,主要看和雍正的亲密程度。雍正每天面授机宜,由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写成文字,转发各地。其内容不仅限于战事军务和八旗事务,后来几乎涉及所有机要政务。而且,凡属军机处所寄东西,不经内阁审议,由朝廷直接寄出,封口处盖军机处印,保密性极强,投递速度也特别快。而军机大臣起的不过是皇上的传话筒的作用,天下庶务全部取决于雍正一人。这就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雍正搞乾纲独断,天下庶务咸归一人,需要以坚强的毅力和充沛的精力作代价。雍正亲政勤政,日理万机,废寝忘食,而且精力过人,在中国封建帝王中实属罕见。他常常“以勤慎自勉”,也常常向他的臣僚们宣扬自己如何惜时如金,励精图治。他白天御殿听政,接见大小官员,批览奏章;晚上批阅各地秘报,而且每一份奏折,他都要亲自启封,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并加以详细的指示,然后亲自密封上锁。

雍正继承其皇考康熙对边疆其他民族采取的恩威并举的政策,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雍正元年,青海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西北骚动。第二年正月,四川提督岳钟琪率兵讨伐,攻占了青海湖周围的地区。二月从西宁向西进军,奇袭驻守在腾吉里克(今青海柴达木河下游)的丹津。当时丹津还睡在被窝里,得知清军到来,“人不及衣,马不及鞍”,惊慌中穿了一身女人服,只身逃奔准噶尔,青海遂告平定。

接着,清廷即派使臣至准噶尔,要求引渡丹津,其首领策妄阿拉布坦拒绝交出丹津。雍正五年(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死,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立。策零年少好战,不仅不交出丹津,而且还领兵出击,杀害屯田新疆的清兵。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清靖边将军傅尔丹率兵讨伐策零,结果兵败和通伯(今新疆富蕴县东北),损失惨重。第二年七月,策零袭击清驸马和硕亲王策凌在塔米尔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的驻地。策凌率蒙古兵三万,袭击驻扎在光显寺(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的准噶尔军,策零梦中惊起,率部向西奔溃,逃回新疆。之后,又多次被清军打败,策零被迫讲和,西北边疆平定下来。

雍正四年(1726年),在西南云贵地区,雍正采纳云贵总督鄂尔泰废除世袭土司、改派流官治理的建议,改革自元、明以来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推行的土司制度,改任用流官,设立府县制,这就是“改土归流”。至雍正九年(1731年)“改土归流”的地区已达309处,“蛮悉改流,苗亦归化”,建置了许多府州县。这一措施适应了民族杂居扩大和民族融合发展的客观趋势,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南地区的疆域。

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世宗暴毙于圆明园,时年58岁。

知识链接

清代的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始设军机房,清乾隆即位后,改称总理处,三年(1738年)始名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的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中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后裁撤,历时170余年。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军机处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机构,逐渐演变为清代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统治中心,其地位远高于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

清高宗弘历

乾隆皇帝弘历出生于公元1711年8月13日,公元1735年即位,公元1795年退位,在位61年。至公元1799年卒,享年89岁,是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皇帝,年号:乾隆。

乾隆皇帝同他的祖父康熙皇帝一样,既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很有建树的皇帝之一,还是我国封建帝王史上享年最高的皇帝。他即位时,清王朝经过康熙、雍正两朝70余年的治理,经济上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在此基础上,经过乾隆皇帝的努力,使清朝达到了强盛的极点。

乾隆中叶,全国的耕地面积已达到700万顷,比顺治末年增加了三分之一;人口也空前增加,到乾隆末期已经超过3亿。较为突出的是商业和城市日趋兴盛,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扬州的商业十分发达,聚集了全国的商业大贾。乾隆南巡扬州时,曾有“广陵风物久繁华”和“广陵繁华今倍昔”的诗句,描绘了扬州的生意兴隆。

在武功方面,乾隆统治时期也极为强盛。乾隆皇帝先后两次平定准噶尔叛乱,一次回部叛乱,两次大小金川叛乱,并镇压了一次林爽文领导的台湾人民起义;与廓尔喀作战两次,其中缅甸、安南各1次。通过武功,使其都向清朝上表纳贡。为此,乾隆曾志骄意满地夸耀自己“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名帝 - 图8乾隆皇帝弘历

乾隆皇帝即位后,便组织文人从(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到(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编辑了中国封建时代空前绝后的《四库全书》。“四库”二字,最早是唐朝魏征提出来的。乾隆皇帝一向喜欢贪大求全,亲自给这部书取名《四库全书》。

为编好这部书,朝廷开设四库全书馆。乾隆皇帝任命皇室郡王及大学士为总裁,六部尚书及侍郎为副总裁。实际上主要的校纂者是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和总校官陆费墀,而以纪昀出力居多。为了编写《四库全书》,乾隆组织了360余名文人,其中不少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如戴震、邵晋涵、姚鼐、朱筠、王念孙等。

在编写中,他们把过去的敕撰本、内府本、永乐大典本、各省采购采访本、私人进献本及国内一些通行的流传本,统统集中起来重新校勘,按经、史、子、集四部,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汇编,该刻印的刻印,该抄存的抄存。明清两朝政府编辑的实录、正史、政书、会典、方略、方志、目录、诗文总集等各种图书,大部分也收入《四库全书》之内,总计收入3503种(也有的说是3461种),79337卷,装订成36275册;存目6766种,9355卷;仅抄写人员就有1500人之多。

我国图书典籍非常丰富,真可说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四库全书》虽然不可能将天下的书籍一一尽收,但朝廷不惜工本,聚集相当的人力从事规模巨大的编纂工作,将各种已刊未刊的书籍,尽力搜集,其中有不少珍本秘籍。它对我国古代图书的保存,学术文化的发展,是很有功绩的。

乾隆推行有刚有柔的治国之道,安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在经济方面,他认为“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务本足国、首重农桑”。历史的经验也使他深知,年景丰歉,粮价涨落,不仅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其统治地位能否巩固。

为此,他把发展和保护农业生产,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之道。首先,乾隆皇帝为发展生产,比较关心民众的疾苦。如哪里受了灾,他便亲临灾区踏勘,减免灾区的赋税,及时下令开仓赈济等;其次,乾隆提倡开垦荒地,免其“升科”;再次,乾隆注意提高耕作技术,要求民众植树造林,以保水土,训勉各地官员不误农时;同时,他还重视兴修水利,特别注意治理黄河,以预防水灾的发生。所有这些,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作用。

乾隆皇帝之所以自称文治武功为古今第一人,是因为他不但在治国之道上卓有成效,而且在“武功”方面,即在平定叛乱、安边固防上也有重大功绩。他先后有: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回疆之役,大、小金川之役,两次廓尔喀之役和缅甸、安南之役等,计10余次。这10余次战役,对国内边境少数民族的平叛战争,都取得了胜利,对外战争也都以邻国请和而结束。

清初的几个皇帝,一方面重视、笼络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对不利于其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则严加禁锢。因此,早从康熙、雍正时起,就开始搞起文字狱来,到了乾隆时期,竟兴了70余次文字狱。所谓文字狱,就是统治者由于挑剔文字上的过错而兴起的大狱,即捕风捉影地罗织罪名,滥杀无辜。

此外,乾隆皇帝还多次颁布禁令,派人四处搜求遗书,对于那些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异端邪说”,一律加以查禁、销毁,私藏禁书者重罚。据统计,仅从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七年的8年中,全国毁书24次,538种,13862部。乾隆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但它起着禁锢思想、钳制言论,摧残人才的恶劣作用,其后果是严重的,造成了政治上和学术上的窒息局面。

乾隆皇帝尽管是个有道之君,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其他封建帝王挥霍淫逸的本质。乾隆皇帝为了追求享受,大修避暑山庄,所费亿万;大修圆明园,也不下亿万。乾隆皇帝6次南巡,又5次巡幸五台山,5次告祭曲阜,7次东谒三陵,2次巡游天津,1次登嵩山,1次游览正定,多次避暑热河,加之“十全”用兵,又耗费12000万两以上。

有人说,乾隆皇帝好像一个纨绔子弟,得了先人的遗产,穷奢极欲,富丽堂皇,成了清朝由盛转衰的枢纽。实际上,到乾隆末年,多年丰盈的库府几乎挥耗一空,形势急转直下,使盛极一时的清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乾隆皇帝在位之初,就曾焚香告天,发誓“若得60年,即当传位于嗣子。”乾隆一共三次密定储位。前两次,所定皇子都先后夭折了;第三次,密立的是第十五子嘉亲王颙琰。1795年,乾隆当了60年皇帝后,于9月宣布明年退位。第二年正月,乾隆皇帝举行了内禅之典,让位给颙琰,即嘉庆皇帝,这就是清仁宗。乾隆从此自称太上皇,于1799年(嘉庆四年)病逝,享年89岁。

清仁宗琰

清仁宗,名爱新觉罗·颙琰(1760~1820年),乾隆皇帝第十五子。清代入关后第五代皇帝,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幼年时颙琰生活在乾隆盛世中,享受了皇家所有的幸福。本来他是不会被立为太子的,只是因为在乾隆的皇子中,不是年纪轻轻死去,就是对皇位不感兴趣,还有的怕招来杀身之祸而不愿接受皇位的继承。

当初,在雍正皇帝在位期间,乾隆皇帝的第二子出生了,这个婴儿是乾隆帝嫡福晋所生。由于清代以前的皇帝没有一位是嫡长子,所以雍正皇帝非常重视这个孙子,并亲自赐名永琏,暗示在乾隆之后立他为皇帝。乾隆皇帝即位后,马上将传位永琏的诏书放在了正大光明匾后,谁知永琏并不是当皇帝的命,只活了9年就离开了人世。

其后不久,皇后又生下了皇七子永琮,一心完成祖先遗愿的乾隆皇帝,马上决定立这位嫡子为太子。谁知传位永琮的诏书刚放到正大光明匾后,2岁的永琮也离开了人间。连丧两子的乾隆皇帝,再也不敢立嫡子为太子,更不敢将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后了。

就这样,乾隆皇帝只得任庶出的皇子中选择了忠厚老实的颙琰,而且,为了不让老天夺走他这个儿子,乾隆帝一直没敢宣布立他为太子。直到即将禅位的前一年,才正式公诸于众。乾隆六十年(1795年)底,乾隆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颙琰,史称“嘉庆帝”。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名帝 - 图9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即位后,政事仍由乾隆决定,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病死后,他才开始了亲政道路。亲政后的第六天,他就逮捕了和糰,抄了他的家。从他家抄出家财约白银10亿两,不久便将和坤处死。

为了能够解决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他想通过改革来达到解决的目的,然而由于这时的土地高度集中在大地主大官僚的手中,农民大都被沦为佃农、雇农,再加上吏治腐败,贿赂公行,武备废弛,军无斗志,各地农民起义纷纷爆发,使得嘉庆帝无法实行他的政治构想。仅嘉庆元年,今四川、湖北地区爆发白莲教起义就历时9年,其面积遍及四川、湖北、陕西、甘肃、河南五省,虽然得到了平息,但耗资近2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四年的财政收入,使得清王朝的元气大伤。同年,又有黔、湘地区的苗民起义,十八年,天理教组织京师、河南、山东等地教众起义,京师一支并曾攻入紫禁城,京师为之震动。十九年,陕西三才峡木工因失业乏食,也发动起义。另外,东南海上也有蔡、朱等领导的反清起义,使得嘉庆帝统治时期社会达到特别混乱时期。

到了嘉庆帝后期,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相继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和阿美士德使团来进行对话。由于礼节问题而没有进行,此后,英国利用鸦片贸易来抵消贸易逆差。嘉庆帝觉察到鸦片的危害,于嘉庆五年禁止鸦片进口,以后又不断采取禁烟措施。但因禁令不严,鸦片贩子又通过贿赂和走私手段,一些与鸦片利益有关的官员加以阻挠,鸦片输入反而连年激增,从而给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造成严重灾难。

嘉庆一生,曾经遭逢两次宫变。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从圆明园返回大内,将进顺贞门,突然有一汉子冲出行刺,嘉庆的随从100多人一时被惊呆,亏得在场的几个亲王卖命格斗,才将刺客擒住。原来,他叫陈德,是个平民,因贫困无告,愤恨统治阶级的压榨,才舍身潜入皇宫,准备刺杀皇帝。事后,陈德一家被残杀。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嘉庆离宫北去木兰狩猎。这时京郊林清领导的一支天理教农民起义军,决定乘清朝的王公大臣外出迎接嘉庆回宫,宫中空虚之日,攻占皇宫,推翻清王朝。九月十四日,起义军扮成商贩,暗藏武器,混进京城,和皇宫内的部分太监取得联系后,于十五日中午发动起义,冲入西华门,沿皇道直扑隆宗门。皇宫护卫军忙关闭大门。起义军转而从养心门对面南墙外,攀援树木,爬上墙头,被皇次子曼宁率领清军用火枪击败。事后,嘉庆心有余悸,下令将宫内树木全部伐掉。后代皇帝从祖训,也不重新种植树木,致使今日故宫古树罕见。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庆再次去木兰游猎,驻于避暑山庄。先是头痛发热,之后病情日益严重,嘉庆知道不好,连忙宣召大臣赛冲阿、托津等入室,宣布立即传位于皇次子曼宁,二十五日死于避暑山庄,享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