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火器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种危险品的发展很快就偏离了炼丹士们最初追求长生不老的初衷,成为改变世界军事史的重要武器。在火药的使用方面,中国发明的各种火药武器独树一帜,并曾经大量装备于军队。直到17世纪,中国的军事技术依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国军事史上,由火药而研制的各种武器被统称为火器。

第一节 火药的发明与初期的火器

火药发明以前的火攻战术

火攻战术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重要的兵家著作《孙子兵法》中的《火攻篇》就已精辟地阐述了火攻的战术和作用。史载战国时齐国的田单用火牛破燕,三国时吴国的周瑜在赤壁火烧曹军战船等,就是以火攻取胜的著名战例。传统的火攻器具主要是带燃烧油脂的火箭,以弓弩发射;也使用火兽、火禽和火船。这些火攻器具,都取自天然可燃物,易受气候影响,局限性很大。

火药的发明

在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汉朝,火药的主要成分硝石、硫黄已被人们当作药物使用。

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到了两晋、隋唐时期,炼丹家在实践中已经发现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混合物的燃烧性能,并采用“伏火法”炼丹。

所谓“伏火法”,是指炼丹家们对于硫黄、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先用烧灼的办法“降伏”一下,使毒性失去或减低,因此这种手段称为“伏火”。

唐初的名医兼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黄法”中记有:硫黄、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硫黄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炭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出混合物。

唐朝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炼丹家,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他用马兜铃代替了孙思邈所用的皂角。这两种物质代替炭起燃烧作用。

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炭素,而且伏硫黄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黄。这说明炼丹家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

炼丹家发明火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炭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控制其反应速度,但是因伏火失控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太平广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还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也谈到用硫黄、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书中告诫炼丹者要防止这类事故发生。这说明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炭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

火药在发明之后曾被长期当做药类。直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还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

知识链接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的重要军事发明

发现最早的青铜剑。

已有西周青铜甲出土。

西周已有铜弩机,防守时已应用“木”,攻城时已应用云梯。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道家《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中记载有硝、硫、炭3个组分的配方。这就是早期火药配方的记录。最终,由于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它逐渐失去了兴趣。火药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

至迟到10世纪,我国古人已开始用火药来制造纵火器具,并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兵器——火药兵器(简称火器),使传统的火攻战术有了新的发展。原始的火药兵器开始装备军队,从此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步入了新的时代。

北宋《武经总要》中,已经分别总结了三种不同的火药配方,即“火球火药方”、“蒺藜火球火药方”和“毒药烟球火药方”。这也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的军用火药配方。到了明代,发射弹丸、浸泡火绳等专用的火药配方都已经定型了。

燃烧性火器

北宋初年,出现了用火药制造的火箭、火球等,是以火药为燃烧源的火攻器具,它们不需要依靠空气中的氧气,因而可以在密闭的器皿中燃烧。因而这类火器又被称为“燃烧性火器”。在《武经总要》中,守城器械部分列举的火药兵器有火球、火药鞭箭、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等多种,这表明原始的火药兵器是与攻城守城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火球、火药箭需要借助弓弩和抛石机等射远兵器,才能发挥其燃烧、发烟和散毒等作战作用,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只能配发步兵中的小分队使用。

1.火球

火球的“球”,宋代写作“毬”。《武经总要》所记载的火球类兵器共有八种: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火球、铁嘴火鹞、竹火鹞。前六种一般是先把制好的火药同铁片等杀伤或致毒物拌和,然后用多层纸糊成球形硬壳,壳外再涂上易燃的引火之物,晒干后使用。使用时,先用烧红的烙铁将球壳烙透,然后小的用手投掷,大的用抛石机抛射。当火球抛射至敌方后着火的球壳将球内的火药引燃发火,达到作战目的。

铁嘴火鹞用薄板制成身,头部安有铁嘴,尾部绑有秆草,火药装于尾中。竹火鹞用竹片制成灯笼形外壳,壳外糊纸数层,内装火药一斤,尾部绑草三五斤。使用时,先点着尾草或鹤身内火药,尔后用抛石机抛至敌方进行燃烧。

第二章 火器 - 图1蒺藜火球示意图

火球类火器制成后便常在战争中使用。北宋靖康元年(1127年)正月,金朝的东路军渡过黄河,围攻北宋的都城开封。尚书右承李纲奉命部署战事,亲自登上咸丰门指挥宋军作战。他下令:军中如能用床弩与火炮(即火球)击中金兵者,给厚赏。又命令宋军利用夜暗时机,发霹雳炮(即霹雳火球)打击攻城金军。于是炮发火起,声如霹雳,金军被炮火烧乱了阵脚,惊叫不绝。

当年闰十一月初,金军又卷土重来,分东西两路军第二次进攻开封,重点在城东。所用的攻城器械,除火梯、云梯、鹅车洞子、撞杆、钩杆及各种抛石机外,还使用了仿照宋军所制的火球、火药箭等火器。宋军也使用守城器械撞杆,撞倒金军的云梯;用火炬焚烧金军的攻城洞子。当金军挖地道攻城时,宋军对准地道挖竖井,并向地道内抛掷干草、蜡脂、毒药、火球等物,引起燃烧,产生烟焰,熏灼地道内的金军。金军被烧得焦头烂额,伤亡甚大。

南宋军民在抗金作战中,不但利用纸壳火球的燃烧作用,焚烧金军的人马和战具,而且把纸壳火球发展为初级爆炸性火器,直接用它爆炸杀伤金军人马。据当时襄阳守将赵淳的幕客赵万年在《襄阳守城录》中记载,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二月,赵淳率领宋军,用霹雳炮坚守襄阳。当金军前来进攻时,宋军多次以霹雳炮爆炸伤敌。

第一次是赵淳率领守军千余人,利用半夜时分出击,以霹雳炮打击金军,金军惊慌失措,人马惊恐崩溃。

第二次是在金军攻城之时,赵淳下令城上守军擂鼓呐喊,并向攻城金军抛击霹雳炮,金军人马惊骇,不能继续攻城,被迫撤围而去。

第三次是赵淳乘雨夜天气,指挥3000名宋军,乘战船20多艘,船内满载霹雳炮与火药箭,潜驶到金军岸边的营寨,乘金军熟睡而没有防备的机会,突然向金军营寨抛击霹雳炮,发射火药箭,金军人马慌乱,自相践踏,官兵伤亡两三千人,战马死伤八九百匹。

到明代后期,火球的种类增多,若按作战用途区分,则有神火混元球、火弹、火妖等致毒火球;烧天猛火无栏炮、群蜂炮、大蜂窝火砖、火桶等燃烧和障碍性火球;万火飞沙神炮、风尘炮、天坠炮等烟幕和遮障性火球,这些火球在战争中配合枪炮使用,起着辅助作用。

2.火药箭

火药箭是北宋初期创制的另一种初级火器,其制品有弓弩火药箭与火药鞭箭两种。弓弩火药箭是在一支普通箭镶的后部,绑附一个环绕箭杆的球形火药包,包皮用易燃物制成,内装火药,药量视弓弩大小而定。通常使用的是一种内装五两火药的桦皮羽箭。使用时,射手先点着火药包,然后将箭射至敌方粮草积聚上,在包皮引燃壳内火药后,即将粮草焚烧。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八月,金军统帅、海陵王完颜亮命工部尚书苏保衡与浙东道副使完颜郑家,率水师从海路直趋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船行至胶州湾的松林岛时,遇风锚泊。南宋抗金名将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李宝,已奉命率水军3000人,乘战船120艘,先于金军水师到达胶州湾的石臼岛附近锚泊,待机拦击南犯的金军水师。当李宝得知金军水师已到松林岛的消息后,即指挥水军乘顺风疾驶松林岛,向金军战船发射火药箭,抛掷火球。箭中船具后,烟焰旋起;火球所击,烈火腾飞。金军战船大多化为灰烬。最后,李宝又命壮士跃登残存的金军战船击杀残敌。金军主将完颜郑家也送了性命。

第二章 火器 - 图2南宋火药箭图样

火药鞭箭因火药绑附于形似竹鞭的箭杆前部而得名,它是利用竹竿制造的弹力装置发射的火药箭,多用于射高和攻城。

明代后期又创制了钉篷火箭与弓射火石榴箭。钉篷火箭就是在普通箭矢的后部多安了一个喷火筒与一个倒须式铁刺头。当箭射中篷帆后,倒须如刺钉一般张开,使箭牢钉在篷帆上。同时,喷火筒开始喷射火焰,将敌船焚毁。弓射火石榴箭是在火药箭上附有一个倒钩,其施放与燃烧作用与钉篷火箭相似。

3.喷筒

喷筒是喷射火焰焚烧敌军粮草、营寨和战船的管形喷射火器。首创于南宋初期,明代后期制品增多,主要有飞天喷筒、满天喷筒、毒龙神火喷筒等。

飞天喷筒长一尺五寸,用直径二寸的竹筒制成,筒外用麻绳缠紧,尾端安一根长五尺的手柄。装填药料时,先装一层炭多硝少的慢燃烧火药,次装一层喷射火药,再装一枚用硝石、硫黄、雄黄、樟脑等易燃和致毒物制成的火药饼。药饼两边有通火渠槽,并将火药饼压实。然后再依次按同样方法装填五枚药饼。如果装药量适当,火药饼可喷射至数十丈远的敌船上,将敌船焚毁。

满天喷筒用两节毛竹做成喷筒,内装火药和砒霜、胆矾、斗兰草、草乌头、大蒜等有毒性和刺激性的物质,外用胶布重裹。喷筒制成后,安在长枪头上,等待使用。这种喷筒多用于守城。守城战开始后,当敌军前来攀城攻打时,守城士兵即点燃火药,喷射火焰,烧灼和4攻城敌军,是当时的一种守城利器。

毒龙神火喷筒是用一根三尺长的毛竹做筒身,内装毒性火药,尔后绑附于高杆之首,专门在攻城时使用。攻城战开始后,士兵把它持至城墙的垛口上,乘风点火,烧灼和毒杀守城士兵,尔后乘机攻入城内。

知识链接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的重要军事发明

春秋已有剑身比较坚固的“脊柱剑”,春秋晚期出现钢剑。

已有掩护士兵挖掘地道的“輼车”。

出现了弹弓。

春秋时吴国率先建立水军。

春秋末年已有“马甲”,在战斗中保护战马。

春秋末年产生的名著《孙子兵法》对战争做了精辟的论述。

爆炸性火器

在纸壳火球的基础上,铁壳爆炸性火器发展起来。最早期的爆炸性火器为火炮,后来则有明代创制的地雷、水雷和各种爆炸弹。

1.铁火炮

铁火炮是金军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创制的铁壳火球,由纸壳火球发展而来。金军在灭亡北宋后,利用北宋的火器制造技术、设备和工匠,创制了铁火炮,进攻南宋。

铁火炮的创制还有一个颇有趣味的故事。据说在金大定二十九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在金军的占领地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北郑村,有个捕狐人铁李。他在一个口小腹大的陶罐内装填许多火药,通火线于外,尔后把火药罐放在群狐出没之处。待狐狸接近时,即点爆火药罐,群狐受惊后纷纷乱逃,结果投入铁李预设的罗网中。铁李持斧将它们砍死,满载而归。金军受此启发后,创制了铁壳爆炸性火球,用于作战之中。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金军携铁火炮进攻蕲州(今湖北蕲春)。蕲州郡守李诚之和司理赵与寰率部坚守。攻城时,金军在城外环列抛石机,向城内抛击铁火炮。打到城顶上时,守城宋军中炮即死,有的士兵的头部和面庞都被削去一半;击中城楼时,城楼即被摧毁;打到居民住户时,居民伤亡甚多。

金天兴元年(1232年),金军又使用铁火炮成功地保卫了开封。当时,蒙古军屡败金军,进逼开封。攻城时,蒙古军在城外筑城围150里,用抛石机向城上抛射石弹、火球,同时建造了大型活动的掩体牛皮洞子,掩护士兵掘城。金军为破蒙古军的牛皮洞子,从城上用铁索悬吊大型铁火炮——震天雷,点燃火线后沿城壁下吊至蒙古军掘城处爆炸。结果蒙古军的牛皮洞子被炸得粉碎,掘城的蒙古军也是血肉横飞。蒙古军因见强攻不下,便撤围而去。

到了宋末元初,宋蒙双方都改进和发展了铁火炮,不但使其威力增大,而且种类增多,据文献记载,主要有合碗式、铁罐式、葫芦式、圆球式四种。

这些铁火炮都以铁为壳,从小孔中通出火线,点火爆炸后,铁壳碎片四散飞击,杀伤敌军人马和摧毁敌军战具。元军在至元十一年(1274年)和至元十八年(1281年)两次跨海对日作战时,都使用了铁火炮。据日本的文献《八播愚童训》记载说,元军第一次在日本登陆作战时,曾经使用过铁火炮。当铁火炮在日军中爆炸时,只见“火光闪闪,声震如雷,使人肝胆俱毁,眼昏耳聋,茫然不知所措”。《太平记》则说,元军“击鼓之后,兵刃相接,抛射出球形铁炮,沿山坡而下,形如车轮,声震如霹雳,光闪似雷电,日本兵被烧被害者多人,城上仓库着火”。

铁火炮经过改进和发展,扩大了用途,到明代后期制成了地雷、水雷和炸弹,用于水陆作战中。

2.地雷

地雷是埋在地下的爆炸性火器。

中国古代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地雷,是明朝嘉靖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1546—1549年)间,由兵部侍郎曾铣在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时组织人员制造的。不久,其他将领也竞相制造和使用。抗倭名将戚继光在镇守东部长城时,也大量制造地雷,布设在隘口要道或设伏地域内,以加强守备。到万历年间时间,各种地雷更是纷纷问世,种类繁多仅《武备志》就记载了十多种,主要有炸炮、伏地冲天雷、无敌地雷炮和万弹地雷炮等。雷壳材料有铁、石和陶瓷。引爆方式有踏发、绊发、拉发、点发、定时引发和戚继光所部创制的机械式引爆装置“钢轮发火”等。

第二章 火器 - 图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代地雷

炸炮是用生铁制作的地雷,大小如碗,壳面留有装药口,装药后用木杵夯实,然后在火药中插入一个小竹筒,从中引出一根火线。使用时,常将几个炸炮的火线串联,并接在一个机械触发式发火装置“钢轮发火”的火糟内,再从钢轮发火装置内通出一根长线,然后选择敌人必经之路挖坑埋设。若敌人踩绊到长线,就会牵动钢轮发火装置,引起爆炸。与炸炮类似的还有自犯炮和万弹地雷炮等。

伏地冲天雷是用火种引爆的地雷。火种装在盆内,放在雷壳上,从雷壳内通出的火线总联于盆上,靠近火种。盆面随意竖立几支长柄刀枪等兵器,然后用土盖平。当敌兵经过碰到或试图拔出长柄刀枪时,盆内火种倒在火线上,从而将地雷引爆。

无敌地雷炮是点火引爆的球形铁壳地雷。大的装火药一斗,小的装三五升,装好后用硬木将雷口塞住,并从雷中通过竹筒引出三根火线,然后将地雷埋于敌人的必经之路上,竹竿口朝向己方。待敌人进入雷区时,士兵立刻点着火线,引爆地雷。

万弹地雷炮的雷壳好像一个坛子,内装火药,雷口用土填紧,留有一个小孔,从中通出火线。使用前,将地雷埋设于敌军必经之路上,同时埋设钢轮发火机一个,与坛口引出的火线相接,其上用泥土与鹅卵石盖平,地面上安设一个与钢轮发火相连的绊索。当敌军人马触动钢轮发火时,即牵动发火机,引爆地雷。地雷内的泥土与卵石一起乱飞,大量击杀敌军人马。

3.水雷

水雷是放置在水中的击穿性或爆炸性火器。我国古代的水雷最早创制于明代嘉靖年间,有水底雷、水底龙王炮和既济雷等。

水底雷是最早的击穿式水雷。明代右都御史唐顺之在《武编·火器》中记载,这种水雷是用一具名为大将军的火铳放在木箱内,用油灰黏缝,内藏火种,上用绳绊,下用三个铁钻坠之,埋伏于各港口。若敌船靠近,触动机关,则火铳将弹丸射出,以此来击沉敌船。

水底龙王炮是一种定时引爆的水雷,雷壳用生铁制造,重约2~3千克,内装火药5~10升。雷口插信香一支,外壳包裹一层用牛脬制成的防渗浮囊,浮囊顶端再用一条细长的羊肠作为进入空气的通管,通到用鹅雁翎制成的水面浮筏上,使香火不至于熄灭。先将水雷固定在木排上,用石块将其坠入水中悬游。所用信香的长短,要根据作战河段水流的速度和距敌的远近而定。作战前,通常是在夜间将信香点燃,然后顺流漂放,待接触敌船时,香烬药燃,水雷爆炸,击毁敌船沉没。水底龙王炮不但对雷体制作的要求很高,而且选用了质量较好的慢燃烧信香,设计了巧妙的通气管道,考虑了河水的流速,是明代后期水雷研制者聪明才智的精华所在。

既济雷是一种铸铁铳形击穿式水雷。雷体长1.5尺,直径4寸,内装发射火药1千克和1千克重的铅弹1枚。从发射药中接出一根慢燃药信至雷外,盘曲于雷体上。雷口加封黄蜡,然后将地雷钉在敌船船底上。一般击穿一艘船需用8个水雷。使用时,由潜水技能较高的水兵,把它们平均钉在敌船船底上。钉雷时,一并将药信点着,引燃发射火药,同时水兵迅速游离敌船。之后,铳中大铅弹射出,直接击穿敌船船底,使之沉毁。

4.炸弹

这里所说的炸弹,是指古代用石头和铁制成的爆炸弹,主要有石炮、万人敌和击贼神机石榴炮等。

石炮一般是在椭圆形石料上挖凿坑穴而成,坑穴内装填火药,火药中插一根苇管,从中通出火线,然后将其压实封固。石炮造价低廉,杀伤力较大。明代后期多在长城沿线就近取石制作,贮于垛口附近,炸杀来犯之敌。现在在山海关城楼的兵器陈列室里就存放着当年明军制作和使用的大小石炮。

知识链接

山海关

山海关坐落在河北省秦皇岛东北部,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山海关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山海关”。山海关则因其地扼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的重要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山海关筑城建关是在明太祖时期,由于其地理位置重要,而且地势险要,修筑精巧,因此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赞誉。

山海关城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居中的关城在其他城堡的围绕下,形成了一幅众星拱月图。关城四周有高大坚实的城墙,城墙长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气势十分宏伟。城墙外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宽16米、深8米。关城的东、西、南、北分别建有城门,城东南隅、东北隅分别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

山海关关口为一长方形城台,东西方向,城台东侧为关外,西侧为关内,城台南北与长城相接。在城台的中部,有一座巨大的砖砌拱门,可以开闭。城台上筑有一座两层的重檐九脊布瓦顶箭楼,楼高13.7米,南北长20米,东西宽10.1米,建筑面积198平方米。楼上下两层的外檐桁枋饰明代彩绘,西面下层中间辟门,上层三间均为木制隔扇门。东南北三面有箭窗68个,平时以木帛朱红窗板掩盖,板上有白环,中有黑色靶心,同彩绘桁枋相隔配合。

箭楼二层正面额枋前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此匾长5.8米,宽1.55米,匾上每个字都结构讲究,布局章法得当,其中“一”字长1.09米,繁写的“关”字竖长1.45米,“一”字一笔不显单薄,“关”字多笔不显臃肿。如此沉雄有致的笔力,与山海关形势相称,大有镇关之风,为关口增添了几分威严和光辉,把城楼点缀得更加气魄宏大,雄伟壮观。

万人敌是明代末期研制的一种用手投掷的炸弹,专供守城士兵使用。其制作方法是用湿泥制成空心球壳,晾干后在壳内装填有毒性和燃烧性的火药,并从中通出火线,然后将其装入木框或木桶中,以防止碎裂。当敌军前来攻城时,守城士兵即点燃火线,将其掷向城下爆炸,以此来毒杀或焚烧攻城敌军。

击贼神机石榴炮是用生铁铸造的炸弹。它的形状像石榴,与碗一般大小,其作用类似现代的手榴弹。弹壳上留有一孔,以便向壳内装填致毒性火药与发烟剂。装药时先只装填五分之三,尔后在其中放一个酒杯,杯内放置可以引火的火种。再用铁盖将炮口塞住,壳外涂上迷彩。使用时。或者把它抛到敌阵爆炸;或者把它放在路旁,让敌军人马踩踏,使炮内的火种受震起火,引起爆炸。由于炮内装有剧毒火药,因而可以毒坏敌人的喉咙和眼睛,使其分失去战斗力。

火箭

第二章 火器 - 图4“一窝蜂”火箭

这里说的火箭,既不同于宋代以前的纵火箭,也不同于宋代的火药箭,而是一种利用火药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反冲力推进的火箭。这种火箭在发射和飞行原理上,与现代火箭是一致的。早在北宋时期,我国就有人自发地运用这一原理,制成了能够高飞的“起火”(又称“流星”)。明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燕王朱棣所率领的部队,在白沟河(流经今河北省)同明政府军作战时,被政府军使用的多发齐射式火箭“一窝蜂”,射杀许多士兵。这是我国史书上关于使用喷气式火箭进行作战的最早记载。到明代后期,各种单级和二级火箭频频问世,形成了我国古代火箭发展的高潮时期。

1.单级火箭

单级火箭有单发和多发两大类。单发火箭每次只射出一箭,多发火箭每次可射出几支、几十支甚至上百支箭。

单发火箭有下列几种发射方式:

其一是架射式火箭。其制品有戚继光所部使用的飞刀箭、飞剑箭、飞枪箭“三飞箭”。它们都用长六尺至七尺、粗五尺至七分的坚硬荆木作箭杆,镞长五寸,横阔八分,其锋坚利,能穿透敌兵的铠甲,镞后部绑附一个长七寸至八寸、粗七寸左右的火药筒,筒尾通出火线;箭尾有保持箭身在飞行时平衡的羽翎。水战时,将箭身安装于竖立在船舷的架上点火发射。陆战时,既可将箭身安装于竖立在地面上的叉形兵器镋的头部点火发射,又可将火箭拒载于火箭车上,随军机动,遇敌即点火发射,给敌以重大杀伤。因此,“三飞箭”是戚家军杀敌制胜的利器之一。

其二是槽射式火箭。这种火箭放在特制的滑槽上发射。这种滑槽又称“火箭溜”,是明代火器研制家赵士祯所创,它能使火箭按预定的方向和高度飞行,提高了命中精度,具有现代火箭导轨的作用。

其三是有翼式火箭。这类火箭有神火飞鸦与飞空击贼震天雷两种。神火飞鸦在构造上属于多火药筒并联式火箭。鸦身内装火药,背上钻孔,从中通出四根一尺多长的火线,并与鸦腹下斜插的四支起飞火箭的火线相连,然后用上好的绵纸将鸦身糊固,安上鸦形头尾与两翅,如空中飞行之势。使用时,先点燃四支起飞火箭,驱动鸦身飞行。飞抵目标时,起飞火箭的火线引燃鸦腹中的火线,使火药燃烧,焚烧目的物。

飞空击贼震天雷用蔑竹编成,直径约三寸半,上安装两翅,雷身内部装填爆炸性火药与几支涂有毒箭的棱角,中间安装一个用纸制作的长约二寸的喷筒,用火线与雷身内装填的易爆药相连,外用十几层纸糊固。这种火箭多用于攻城。攻城时,士兵顺风点火,喷筒内喷出火药燃气,将其推至城上爆炸,顿时烟飞雾障,棱角扎人,是一种攻城的利器。

这两种火箭都是用单级喷气火箭运载冷兵器进行个体杀伤,是一个重要进步。它扩展了火箭的作战用途和增强了火箭的战斗威力。

多发齐射火箭。一般是将装有火药筒的多支火箭安置于一个口大底小的火箭桶中,桶内有分层箭格板,每格插一箭,然后把它们的火线集束一处,通出桶外。使用时,将火线点着,众箭齐发,提高了杀伤效率。它们的制品有三只虎钺(三支箭)、五虎出穴和小五虎箭(各五支箭)、一窝蜂箭(32支箭,即前文提到的明军在白沟河之战中使用的火箭)、群豹横奔箭(40支箭)、群鹰逐兔箭(60支箭)、百虎齐奔箭(100支箭)等10多种。

2.二级火箭

二级火箭的制品有火龙出水与飞空沙筒。

第二章 火器 - 图5火龙出水图样

火龙出水的箭身由运载火箭加战斗部火箭组成。箭身用五尺长的上好毛竹制成,形如龙腹,前端安上木雕的龙头,尾部安上木雕的龙尾,龙腹内安有多支火箭,龙口呈昂张形态,便于龙腹内的火箭从口中喷出。龙头和龙尾的两侧,各安一支半斤重的起飞火箭,箭镞后部各附一个火药筒,箭尾有平衡用的翎羽。装配时,先将四支起飞火箭的火线并联,然后再同龙腹内所安火药筒的火线串联。这种火箭大多用于水上作战。作战时,在离水面三四尺高处点燃四支起飞火箭的药线,将火箭推进二三里,当四支起飞火箭的药线燃尽时,恰好点着龙腹内火箭的火线,将火箭射向目标,杀伤敌军官兵。

飞空沙筒是一种用后可以返回的二级火箭。箭身用薄竹片制,连火药筒共长七尺。供起飞和返回用的两个火药筒,互相颠倒绑附于箭身前端的两侧。起飞用的火药筒喷口向后,其上连接另一个长七寸,直径七分的火药筒,内装燃烧性火药与特制的毒沙,筒顶上安几根薄型倒须枪,构成战斗部。返回用的火药筒喷口向前。三个火药筒依次相连,尔后将火箭放在“火箭溜”上待射。使用时,先点燃起飞火箭的火线,对准敌船发射,用倒须枪刺扎在篷帆上。接着,作为战斗部的火药筒喷射火焰与毒沙,焚烧敌船。当敌船上士兵想要救火时,因毒沙迷目,难以入手。在火焰与毒沙喷完时,返回火箭的火线被点燃,引着筒内火药,借助产生的火药燃气反冲力,将飞空沙筒反向推进,使火箭返回。最早记载飞空沙筒的是兵书《武编》,系右都御史唐顺之所著,刊印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时称“飞空神沙火”,《武备志》转载后改称现名。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在1560年以前,就已经掌握了二级火箭的制造和发射技术,它为现代火箭的创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是我国古人对火箭技术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知识链接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的重要军事发明

出现可运送士兵渡过壕沟的“壕桥”。

在战争中应用铁矛。

在军事侦察中应用可以升高嘹望的“巢车”。

战国已在防守中应用了“铁蒺藜”,监听地下响声的“地听”,堵塞地道或城门的“塞门刀车”,并备有水以防敌人火攻。

出现了用于水战的“钩强”(一种类似云梯的攀爬式攻城器具)。

在战斗中扇风扬起灰砂,制造烟尘。

在战斗中利用醋来防止中毒。

晚期已有铁戟与铁甲胄。

第二节 火枪、火铳、火绳枪与燧发枪

火枪

火枪是管形火器的最初制品,创制于南宋时期,是南宋火器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其标志性产品有绍兴二年(1132年)陈规创制的长竹杆火枪,绍定五年(1232年)金军使用的飞火枪,以及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地方创制的突火枪。火枪的创制,使火器在使用方式上发生了飞跃,它不再需要借助弓弩和抛石机而能独自发挥作用。长竹杆火枪可用于喷火燃烧,是火筒一类火器的前身。飞火枪可以装备单兵作战,并出现了由数百名士兵组成的飞火枪队。突火枪以巨竹为筒,能发射子弹击杀敌兵。它们都是初级燃烧性火器向管射系列火器过渡阶段的制品,为火器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长竹杆火枪

长竹杆火枪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火枪,它的创制者陈规是南宋德安(今湖北安陆)知府,山东密州安丘(今山东诸城)人。绍兴二年(1132年)六月,有一股被金军战败后的宋军转而为盗,前来劫掠德安。为了进行攻城,他们制备了一种高三丈五尺、阔二丈、底盘长六丈,共分三层的大型攻城器械——天桥,准备攻城。天桥的四面都蒙上牛皮、厚毡,遮挡矢石,士兵可从后面分三层登桥攻城。陈规一面用干竹、柴草及300多头火牛准备火攻,同时又用火炮药造下长竹杆火枪二十余条,待机焚烧天桥。当这股盗贼猛烈攻城时,陈规乘天桥在被填的壕面上倾陷之机,一面指挥士兵推柴草至天桥下焚烧,一面又组织一支由60人编成的长竹杆火枪队,自德安城西门冲出,点着枪内火药,喷出火焰,烧着天桥,天桥很快化为灰烬。其余守军也采用各种方式打退乱军的进攻,取得了德安守城战的胜利。陈规也因此成为创制和最早使用管形火器的军事技术家。

2.飞火枪

陈规创制的长竹杆火枪,由于枪身长大,需要三人使用一支,单兵难以使用。时隔百年之后,金军士兵使用的飞火枪终于问世。飞火枪在长枪头部后面绑附一个火药筒,筒身用16层上好的敕黄纸糊成,长二尺多,内装火药与铁屑等物,有火捻从中通出。作战时,士兵持枪一支,带铁罐一个,内藏火源,用以点着枪内火药,火焰可喷出一丈多远,烧灼敌兵。飞火枪小巧轻便,利于单兵手持,因其可将火焰喷射至一丈多远,故有飞火枪之名。飞火枪创制后,金军将其视为秘密武器,用以对付蒙古军的进攻。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正月,金军将领崔立在南京(今河南开封)战败,向蒙古军献城投降。金哀宗已在绍定五年十二月,率领少数臣僚和将士逃往归德(今河南商丘县南)。蒙古军亦尾追而至。金忠孝军将领蒲察官奴,秘密准备火枪、战具,准备袭击蒙古军。绍定六年五月五日,蒲察官奴率450名忠孝军,编成飞火枪队,夜袭蒙古军兵营。蒙古军从梦中惊醒,一时手足无措,金军450支飞火枪火焰齐喷,营房四下火起,蒙古军纷纷溃逃,慌乱中跌入河中淹死者有3500多人。金军焚烧了蒙古军的营寨,取得了夜袭蒙古军的胜利。

金军创制的飞火枪,枪小而轻,便于单兵携带,能独立作战,既可喷射火焰烧灼一丈多远的敌军士兵,又能在火焰喷射完毕后,用锋利的枪头刺敌。这是我国兵器发展史上第一次装备集群士兵作战的单兵火枪,也是最早的一种单兵两用火枪。它的创制和使用,标志着我国单兵火枪的正式诞生。

3.突火枪

飞火枪虽能喷焰灼敌,但还不能用发射物击杀敌军。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地方的抗金军民,制成了能用发射物直接击杀敌军的突火枪。此枪以巨竹为枪筒,筒内装填火药与子窠(一种最早的弹丸)。使用时,士兵点燃火药,射出子窠击杀敌人,响声传闻甚远。由于这种枪是在火药燃烧后气体突然膨胀而将弹丸射出的,因而被称为突火枪。突火枪已经具备管形射击火器的三个条件:一是枪筒,可用它装填火药与弹丸;

第二章 火器 - 图6突火枪

二是火药,可用它将弹丸射出;三是子窠,可用它击杀敌人。突火枪创制之事,历来受到各国火器史研究者的重视,称它是后世枪炮的鼻祖。

火铳

火铳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材质管形射击火器,又称“火筒”,以火药发射石弹、铅弹和铁弹,是在南宋长期使用的各种火枪的基础上,随着火药性能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元明时期军队的重要装备。

火铳不仅开创了在金属管形火器中装填弹丸的先例,而且使热兵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使交战双方的形势开始发生了变化。火器从此开始取代冷兵器的地位,成为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火铳起初是用铜铸造,叫做“铜火铳”,后来又改用生铁铸造,称为“铁火铳”。通常分为单兵用的手铳,城防和水战用的大碗口铳、盏口铳和多管铳等。

第二章 火器 - 图7火铳

1.手铳

手铳是一种小型火铳,系单兵手持式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初创于元代,盛极于明代前期。

目前所见出土和传世的元代手铳,大多制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而制于元代至正辛卯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手铳,则是元代手铳的代表性制品。

由于手铳比突火枪具有较多的优点,因而被元军和元末农民起义军广泛应用。元至正十四年,元廷派淮东宣慰使纳速刺丁率部进攻张士诚的反元军队。作战中,其部曾“发火筩(即铳)火镞”,射杀张士诚部下许多人。至正二十四年,元朝上都留守兼开平府尹达礼麻识理,曾指挥一支“火铳十五相连”的部队,进行内战。至正二十六年十月,朱元璋的部将徐达在进攻平江时,曾在城外架设火铳,攻击城内的张士诚部。

明洪武手铳是洪武年间制造的,是朱元璋部队在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中所用手铳的后继制品,明王朝建立后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明初作战和加强城寨营垒守备的重要兵器。

同元手铳相比,洪武手铳制造工艺精细、表面光滑、管壁厚薄均匀、外形美观,口径为20~22厘米,误差不超过2毫米;长度40~44厘米,误差小于4厘米,表面大多刻有铭文,其内容大致包括手铳的制造单位、制造地点、监造官的职衔,设计和制造手铳的军匠、民匠、教匠、教师的姓名,习学军匠、习学军人的姓名,还有手铳的重量和制造年月等。

明永乐朝为了进行战争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手铳制造事业,使手铳得到长足的发展。从出土实物看,永乐手铳比洪武手铳又有许多改进。首先,造铳工艺更为精细,口径为14~15毫米,误差不超过1毫米;长度为35~36厘米,误差小于1厘米;铳身小巧灵便,土兵容易携带。其次,构造更为合理,铳壁前薄后厚,在外形上前细后粗,这是因为火药在药室内燃烧后,铳管后部靠近药室,所受的膛压大,所以铳壁要厚些;铳管前部离药室较远,所受的膛压小,所以铳壁可以薄一些。其三,在火铳的火门外增加了一个活动盖,用时可以打开,不用时可以关闭,以保持药室中的火药处于洁净、干燥的待发状态。其四,增配了一个定量的装药匙,使每次装填的火药量相等,保证弹丸射出后的威力和发射时的安全。

永乐以后至嘉靖以前的手铳,都按规格制造和刻制铭文。在已经出土的永乐手铳都用一个汉字为首进行编号,现在已经发现有以天、胜、英、奇、功、神、电等字为首进行编号的,它们都由兵仗局和军器局制造。若把已经出土的各种编号最大的手铳数加在一起,可以估算出当时至少已经制成手铣178400支。由此可见,手铳已成为明军主要的武器之一。

据文献记载,除上述手铳外,还有单兵使用的其他一些手铳,如无敌手铳、快枪、连子铳、一窝蜂等,它们各有特色,成为明军的辅助装备。

2.多管和多发手铳

为了提高火铳的射击速度和射弹量,明朝自嘉靖年间(1522—1566年)起,还创制了多管和多发手铳,它们自2管至36管不等,可连射或齐射二发至上百发弹丸,是明代后期手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们的构造形式有四种。其一是用各支单管手铳互相平行绕轴加固而成,共用一根手柄,每铳各有火门,点火后可连射或齐射,这类手铳的制品最多。其中有二管的夹把铳、飞天神火毒龙枪,三管的三眼铳、四管的四眼铳,五管的五排枪,七管的七星铳,十管的子母百弹铳等。其二是由两支单铳背向安置于一根长柄的两头,铳口向外,射毕一头再射另一头。其三是在一支较长的铳管上,分段开出火门和装填火药,作战时自前至后,依次发射;如十眼铳就是在一支五尺长的铳管上,以中间一尺实体为分界线,其余两端各长二尺为铳管,每端平分五节,每节长四寸,内装火药与弹丸,作战时先依次射毕一端的五发弹丸,尔后再发射另一端的五发弹丸。其四是将多支单铳安于一个车轮式转盘上,进行转动式发射的多管铳;如车轮炮就是将36支单铳,附着在一个车轮式圆盘的18根辐条上,进行转动式发射的多管铳。有的多管铳还可以一铳多用,如夹把铳在弹丸射出后,可用枪锋刺敌;三眼铳的弹丸射毕后,可将三支铳管作铳头击敌。

第二章 火器 - 图8明代三眼铳

明代前期的手铳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多管和多发铳也屡有创制,但是由于点火方式落后,射击费时,发展受到限制,因而在欧洲的火绳枪传入以后,便退居次要地位。

知识链接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的重要军事发明

秦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秦陵中出土的铜车马,反映了当时卓越的制造技术。

已有暗器“伏弩”。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广泛使用“环首刀”,并应用了锤。

防御建筑中已有烽火台,用于传递军事信息。

汉代盛行用铁制成的黑色玄甲。

出现独轮车,增加车辆的机动性,也为三国时出现“木牛流马”奠定基础。

水战中有了高大的“楼船”。

汉代末年已有“两挡铠”,前挡胸,后挡背。

火绳枪

火绳枪是现在步枪的直接原型,在火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市的有意义。

火绳枪的枪上有一个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条燃烧的火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内装填的弹丸发射出去,故名火绳枪。由于火绳是一根麻绳或捻紧的布条。放在硝酸钾或其他盐类溶液中浸泡后晾干的,所以能缓慢燃烧,燃速大约每小时80~120毫米。这样,士兵将金属弯钩压进火门后,便可单手或双手持枪,眼睛始终准目标。火绳枪是大约1450年左右欧洲火器研究者在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一种兵器。

火绳枪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到17世纪末期燧发枪开始大规模取代火绳枪的时候,冷兵器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日本天文12年(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8月25日,一只载有100多人的船在日本九州岛以南的种子岛靠岸。船上有3名葡萄牙人,以及化名为明朝五峰的王直(后称静海王王直的大倭寇头目)。这几名葡萄牙人就随身带着火绳枪。日本地方军阀时尧氏见后视其为稀世之珍,称之为“铁炮”,逐出重金购买,并派家臣条川小四郎向葡萄牙人学习火绳枪的使用及其火药制作法,仿制了十几支。不久,日本的一些冶铁场便先后仿制出日本式的火绳枪。当时的倭寇还把这种火器用于对中国的掠夺战争中。

其实中国明朝军方早在嘉靖元年(1521年),就在广东新会西草湾之战中从缴获的2艘葡萄牙舰船中得到过西洋火绳枪,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1548年,又在缴捕侵扰我国沿海双屿的倭寇时,缴获了日本的火绳枪(铁炮),这才引起了明朝军方和政府的注意。

对于这种缴获来的火绳枪(铁炮),明代的军器局和兵仗局称其为鸟铳、鸟嘴铳和鸟枪,并开始进行仿制和改制,制成了各种火绳枪。

1.鸟铳

鸟铳由铳管、准星、照门、扳机、铳床、弯形铳托等部分构成,用火绳点火发射。

鸟铳的扳机形似金属弯钩,一端固定在铳托上,另一端是夹钳火绳的龙头形机头,简称龙头。发射时,射手先点燃火绳作火源,然后扣动扳机,龙头下旋,火绳头落入药室中点着火药,将弹丸射出。

第二章 火器 - 图9鸟铳结构图

由于鸟铳管前有准星,后有照门,并安有弯形枪托,所以射手在射击时将面部的一侧贴近铳托,运用“三点一线”的射击原理进行射击:即以一目对照门,通过照门瞄视准星,以准星对准目标,用左手托铳,右手扣动扳机,将弹丸射出。尔后再装填弹药,进行连续射击,因而提高了射速和命中精度,增大了射程和杀伤力,明代人说它能射百步之远。

由于鸟铳远比手铳优越,所以明朝的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采用精炼的钢铁,制成一万支鸟铳,交由明军使用。此后,军工部门便组织火器研制者,进行不断的研究,制成了子母铳等各种新型的火绳枪。

2.子母铳

子母铳是由母铳和子铳构成的单兵火绳枪,大约自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开始使用。母铳管的长短粗细、铳床、弯形铳托、扳机,以及主要附件,基本上与鸟铳相似。按当时规定,每支鸟铳配四支子铳。子铳长七寸,重一斤,安有一个小铁牌作为擎手用。铁牌上开有一个小孔,与母铳管前端的准星对准,并与母铳管尾部的照门相配称。子铳口与母铳槽相衔必须紧密,以防发射后火药烟气外泄,熏伤射手。母铳管的前端还可配装短剑一把,剑身长一尺三寸,刃长五寸,口开曲眼,平时装在木函内,当短剑插在管口上时,曲眼正对准星,全铳连剑共长五尺。发射时,将四支子铳轮流装入母铳中,依次射击,射速大为提高。如果子铳用完,则将短剑插上,同敌拼杀。因此,子母铳实为我国最早装配制式枪刺的单兵枪。

3.噜密铳

噜密是1世纪奥托曼帝国的领土,在今土耳其境内,明代还称其为鲁迷或鲁密。从噜密铳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这实际上就是当时土耳其军队装备的一种火绳枪,明代万历年间传入我国,由火器研制家赵士祯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仿制成功。

噜密铳身长六七尺,重3~4千克,尾部有钢制短刀一把。其基本构造与鸟铳相似,但扳机有所改进。噜密铳的扳机和机轨分别用铜和钢片制成,厚若铜钱。机头与机轨都安在铳把上,并在贴近发机处安置一个一寸多长的小钢片,以增加弹性,使扳机能够捏之则落,射毕弹起,具有较好的回弹性。噜密铳装填的火药较多,威力大于同时期欧洲的火绳枪,而且比日本的火绳枪轻,所以明廷军工部门大量仿制,装备明军使用。据徐光启在明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十七日奏称,他在组织明军训练时,曾领取2000支噜密统,经过几个月的使用,只有几支损坏,其余都完好如初。说明这是一种质量较好的火绳枪。

为了能使明军较好地掌握噜密铳的射击方法,赵士祯还把他从噜密国掌管火器的官员朵思麻处获得的射击程序,全部刊印在《神器谱》中,并附有图形加以说明。其程序为:首先是倒铳药,即把火药从药罐倒入药管中,每管药恰好发射一弹;其次是装铳药,即把药管中的火药从铳口倒入铳膛中;其三是实药装弹,即用搠杖(清刷枪膛用的细长杆)将装入铳膛内的火药压实、压紧,然后取出弹丸装入铳膛,再用搠杖将弹丸压入火药中,使弹丸射出有力;其四是着门药,即把发射药罐中的火药从火门倒入药室中,直到装满为止,以使发射药与铳膛内的火药相接,尔后将火门盖盖上;其五是着火绳,即把火绳放入扳机的龙头式夹钳内,准备点火。在上述装填程序完成后,射手即处于听令待发状态,根据临战时的双方位置,选取不同的射击姿势。其中有:蹲跪式射姿,即敌在低洼我在高处时,便踞前脚,跪后脚,左手托铳,右手肘拄膝盖,铳尾紧夹在右腋下,进行瞄准射击;立式射姿,即敌在高地我处低洼时,前脚稍挺直,后脚稍跄,不偏不斜,举枪对敌,进行瞄准射击;十几步内近战射姿,即在距敌较近,已来不及瞄准,只需将铳尾紧倚右胸肋之上、奶头之下,左手托铳,右手扣机,进行应急射击;五六步内近战射姿,即在距敌很近,已来不及点燃火绳,便直接从火门点火,进行临急射击。上述装填过程和射击姿势,基本上适用于当时所使用的各种单管火绳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对我们了解当年火绳枪的使用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火器 - 图10《神器谱》所载掣电铳及分解图样

4.掣电铳

掣电铳全长6尺多,重6斤。其形似火绳枪,适合单兵使用;由于备有子铳,故可轮流发射,这是赵士祯取欧洲火绳枪和小型佛郎机之长改良而成的一种火绳枪。其母铳管安于铁床上,每支母铳配五个子铳。子铳长六寸,重十两(古代十六两为一斤),开有火门,内装火药与弹丸,平时装于皮袋中,每袋可装四个。从构造特点看,掣电铳是赵士祯所创火绳枪中性能最好的一种。

除上述火绳枪外,明代后期还有剑枪、大追风枪,以及赵士祯创制的鹰扬铳、兰长铳、震叠铳等火绳枪,它们都各有特点,争胜于一时。

5.兵丁鸟枪

兵丁鸟枪是清朝前期(即鸦片战争前)清军使用的一种火绳枪,枪管用铁制造,枪长2013毫米,铁弹丸重一钱,装药三钱,木托下安330毫米的叉脚。满汉八旗士兵用黄色枪托,汉军用绿色枪托。兵丁鸟枪使用年代较长,但在枪身的形制构造与发火装置上都没有改进,在鸦片战争中,其落后之处已暴露无遗。

知识链接

八旗制度

1601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基于战争的需要,将女真族传统的狩猎组织牛录(十人一组的出兵或狩猎组织),改编成结合平时生产、战时出兵出征的小单位。开始只设“黄红蓝白”四旗,后又增设四旗,周围嵌上其他颜色,称为镶黄、镶红、镶蓝、镶白,与原本的纯色的正四旗合称为八旗。最初,旗下并不分民族属性。皇太极继位后,从满洲八旗中分出蒙古八旗,又另外组建汉军八旗。因为有了这三个支系,很多史料又将满洲、蒙古和汉军八旗统称为“二十四旗”。

在八旗制度初立之时,由于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奴隶皆归士兵所有,所以旗下将士出征之时“无不欢跃,其妻子亦皆喜乐”。八旗军队靠着赏罚分明、不畏艰苦、弓马娴熟、奋勇征战的精神令明军和大顺军畏惧不已。

随着清朝统治者向鼎北京,他们在八旗之外又组建了由明朝、大顺和大西降军等汉族人民组成的绿营来充当另一支正规军。不久,清廷出台一系列政策,给予八旗子弟种种政治、经济特权。从那时起,八旗军队中开始逐渐出现生活腐化的情况。

经历康雍乾三朝之后,八旗将士的生活日趋堕落。乾隆年间,因为财政原因导致大量汉军旗人出旗为民。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割地赔款,白银外流,清廷已经无力供养八旗子弟,统治者开始默许旗人自谋职业,甚至跨旗居住,制度的整体性逐渐名存实亡。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灭亡。八旗制度至此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6.抬枪

抬枪出现于清道光年间,又称二人抬或抬炮。据耆英在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三月称,当时使用的抬枪长7.5尺,木鞘长5尺,装填火药3.5两,发射五钱重的铅丸,由二人用火绳点火发射,射程约300步(每步约5尺),射速每分钟一发。可见抬枪实际上是一种重型火绳枪,至今山海关城楼上还陈列着当年清军使用过的一种抬枪。

燧发枪

燧发枪是利用燧石枪机点火发射的枪。初创于16世纪20年代的德国。17世纪初,法国率先使用燧发枪。之后,其他国家也先后使用燧发枪。明末火器研制者毕懋康于崇祯八年(1635年)刊印的《军器图说》中,首次介绍了燧发枪,当时称作自生火铳。这种枪是将火绳枪用火绳点火的装置,改进为用燧石发火的装置。它是在发火装置上安置一块燧石,发射时,由射手扣动扳机,安装于扳机上的龙头下击,同燧石摩击生火,火星落入药室中,使火药燃烧,产生气体推力,将弹丸射出。燧发枪的优点有二,其一是不怕风雨,其二是不用事先点火,只要在使用时连续扣动扳机,摩击燧石,便可连续发射。燧发枪的创制和推广使用,使单兵枪又产生了一次更新。

我国对燧发枪的研制并不算晚,但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直到康熙年间,才被用作皇帝打猎的御用枪。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康熙御用枪。

1.康熙御用自来火二号枪

这是专为康熙皇帝打猎行围制造的一种燧发枪。全枪长4.1尺,枪管长2.7尺,口径3分。枪管前端安有准星,后部设有照门,安于特制的枪床上,采用转轮式枪机。发射时,先用钥匙将轮弦上满绞紧,然后扣动扳机,轮弦遂急速松动,轮机即快捷旋转,摩击燧石,溅出火星,落入药室中,点燃火药,将弹丸射出。这是迄今所见传世实物中最早的一种燧发枪。

2.直槽式燧发枪

第二章 火器 - 图11燧发枪

此枪因在枪膛内开有几根直槽而得名。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实物,经过测量,枪长为1500毫米、管长1065毫米、口径16毫米。枪管上有准星、照门,膛内刻制的直槽减少了弹丸与膛壁的摩擦,有利于从枪口装填弹丸,也便于在发射后清除残存于膛内的火药残渣。为了避免火药燃气从直槽内的缝隙中泄出,又在弹丸外部包裹松软的织物,使之起某种程度的紧塞作用。

3.击发式燧发枪

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实物,经过测量,枪长为1185毫米、管长880毫米、口径17毫米。枪机的龙头上夹钳一块燧石,燧石前树有火镰,火镰同时具有火门盖的作用。发射时,先扳起龙头,使压簧被制动锁控制,与扳机相属。扣动扳机后,龙头下旋,燧石与火镰猛烈撞击,溅出火星,把火药点着,将弹丸射出。

第三节 火炮

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抛射弹丸,口径等于或大于20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

轻型火炮

早期的火炮都属于轻型火炮,其前身是元代和明初的盏口铳与碗口铳,到清代已发展成多种形式。

早在元代,当时的军队中就已经装备了最早的金属身管火炮——青铜盏口火铳。发现于1987年7月的一尊元代火铳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铜火铳,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这尊元代火铳1998年10月入藏蒙元文化博物馆,并于2004年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历代战争和战略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的有关学者共同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火炮。此炮为铜铸,全长34.7厘米。铳身竖刻两行八思巴字铭文表明其制造于“大德二年”,即1298年。

第二章 火器 - 图12大德二年碗口铳

知识链接

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的重要军事发明

三国及魏晋(公元220—420年):

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发明了皅车。

蜀之诸葛亮发明“连弩”,能连发十箭。

蜀之诸葛亮创制“木牛流马”,在栈道上运粮。

吴已有撞击城门的“撞车”。

三国时已有了双体船。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在水战中应用了“拍竿”。

出现“明轮船”,使船舶动力系统有明显改进。

广泛使用“明光铠”。

盏口铳的口部像古代人喝酒所用的酒盏,所以当时人们就给它这样一个名称。它由酒盏形铳口部、铳膛、药室和尾部构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门元至顺三年(1332年)制造的盏口铳。

碗口铳是由于其口部形状像一个大碗而得名。它在构造上与盏口铳大同小异,在元末明初时已经用于作战。在已经搜集到的六门实物中,铳身大多刻有铭文,其中年代最早的一门系由明代铸钱机构宝源局制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

除上述火炮外,还有一种与碗口铳构造相似的大型铳炮,这就是1988年4月l日在山东省蓬莱县马格庄乡营子村出土的一对大铳炮。炮身刻有“莱州卫莱字七号大炮筒重一百二十斤洪武八年二月有宝源局造”等字(另一门除“九号”、“一百二十一斤”两处不同外,其余刻字全同)。这是截至目前已经出土的最大的一对碗口铳。

还有一种“明洪武大铁炮”,在历史文献上没有记载,出土的实物也很少,除了山西省博物馆收藏的三门实物外,其他地方至今都没有发现。这三门铁炮的炮身全长1米、口径210毫米,两侧安有提柄,各长160毫米。炮身刻有“大明洪武十年……平阳卫铸造”等字。

嘉靖年间的虎蹲炮,以外形像猛虎蹲地而得名。这是戚继光于嘉靖年间在东南沿海剿浦楼寇时组织部下研制而成的一种轻型火炮。炮身全长2尺、重36斤,前后有五六道宽铁箍,口端有铁爪铁绊,可用铁钉固于地上,以便消减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这种火炮多用于控扼险要之地,一发能射上百枚小弹丸,是杀伤密集进攻之敌的利器。由于炮身轻巧,便于机动,适合在山林水网地带作战使用。戚继光在明隆庆二年(1568年)调到蓟镇练兵时,用虎蹲炮装备骑兵营,成为很好的骑兵炮。

明嘉靖年间,还铸造了多种类型的发射爆炸弹的火炮,主要有毒火飞炮、铁棒雷飞炮、轰天霹雳猛火炮,以及火兽布地雷炮、八面旋风吐雾轰雷炮等七八种。

第二章 火器 - 图13虎蹲炮

还有明初装备神机营的小型将军炮,到明末已退居为辅助性火炮。这类火炮的出土实物较多,山海关城楼至今仍陈列着好几门。它们的长度为600~900毫米、口径为55~85毫米,炮身的铭文表明,它们大多制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前后。此时明军与后金军之间的战争正在激烈进行,这些火炮都是为战争的急需而制造的,多为关外和守卫北京的明军所使用。

清代把400斤以下的火炮列为轻型火炮,主要制品有龙炮、威远将军炮、回炮、神枢炮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知识链接

隋唐(公元589—907年)的重要军事发明

隋代(公元589—618年):

中国道家发明了火药。

隋代已有砖砌城墙。

唐代(公元618—907年):

唐代已出现了梯身封闭、梯下置六轮、梯分上下两节的云梯。

重型火炮

重型火炮由轻型火炮发展而来,明代前期已有少数地方使用,后期逐渐增多。它们的特点在于使用了炮车,提高了机动性,增强了摧毁威力。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大将军炮、攻戎炮、千子雷炮、百子连珠炮等。

大将军炮起用于明代中期,有大中小三类,分别发射七斤、五斤、三斤重的铅制弹丸。最初多为固定式,用于守备隘口;后来用车运载,进行机动作战。

攻戎炮安装于双轮炮车上,车上有一个用榆木或槐木挖凿而成的车厢,炮身嵌置在车厢中,用五道铁箍同车厢固连,车厢两侧各有两个铁锚,发射时将铁锚钩在地上,以固定炮车,减少后坐力。

千子雷炮的炮管用铜制造,长一尺八寸,口径五寸,内装火药六分、弹丸二三升。炮身用铁箍箍于四轮车上,车前端有挡板,可隐蔽炮身。待敌接近时,即去板射击,使敌猝不及防。

百子连珠炮的炮管用精铜熔铸,长四尺,内装火药一升五分,前部开有一孔,通过孔口可安装一个装弹嘴,通过装弹嘴。一次能向管内装填上百枚弹丸,然后安装于坚木架上发射。炮管后部的尾轴,可调整射角和射界。

短管炮是近代臼炮或迫击炮的前身,它射出的炮弹弹道呈弯曲状,主要用于杀伤城墙和高大建筑物后面敌军的有生力量,摧毁敌军的装备和设防工事,是仰攻高城和山寨、石碉的有力武器。清代的威远炮和冲天炮都属于短管炮。它们的名称虽然不同,但其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是一致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威远炮。

威远炮即威远将军炮,炮长二尺三寸,重750斤,外形粗短,状若仰钟。这种火炮的射程远近,由装药量的多少和炮身俯仰角的大小而定。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制造的一门威远将军炮,长二尺三寸,口径七寸一分,重560斤,发射30斤重的炮弹,弹内装火药三斤,需用四轮车运载。

佛郎机炮

佛郎机炮简称佛郎机,原是葡萄牙、西班牙、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在15世纪制造的一种子母管配用的火炮。所谓母管即通常所说的炮管,子管即事先装填好弹药的子炮。这种炮用火绳点火发射,有的用作舰炮。

一般认为,佛郎机炮传入中国是在明正德至嘉靖年间。正德十二年(1517年),刑部尚书顾应祥在广州城外锚泊的葡萄牙舰船上,见到了这种舰炮。嘉靖元年(1522年),明军在广东新会的西草湾之战中缴获了这种舰炮。由于它是最早传入我国的用火绳点火发射的火炮,比明军所用的大型火铳具有较多的优越性,所以明军器局和兵仗局经过研究后,在嘉靖二年(1523年)就仿制了32门,发给驻边部队使用。

第二章 火器 - 图14佛郎机炮及其细部构造

在仿制的过程中,中国工匠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改进了佛郎机的制造,生产了大佛郎机和铅锡铳的小佛郎机等。嘉靖七年又造4000门中型佛郎机。嘉靖八九年间,都察院右都御史汪軦两次上书朝廷,请求大量制造,用以改善北边的守备设施。朝廷批准了他的建议,并由军器局和兵仗局开始制造。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工匠们又将手把铜铳、碗口铳改制为小佛郎机。嘉庆二十三年(1544年)造1000支马上佛郎机。嘉庆四十三年又造出铁质佛郎机,至此佛郎机已成为明军主要装备之一,也成为中国古代火器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除了上述各种中小型、便携式的佛郎机之外,明代还制造了其他改进型的佛郎机,主要有改制的无敌大将军炮,以及翁万达制造的百出佛郎机、万胜佛郎机等。

无敌大将军炮是用旧式重型将军炮改制的一种佛郎机式车载重型火炮,每门配子炮三个。使用时,先在炮身下面垫放木块,以调整炮身的俯仰角,尔后将子炮嵌入无敌大将军炮的装弹室中,对准目标,进行发射。射毕一发,再换装一个子炮,可依次连装连发。每发子炮中装有500枚小铅丸,射出后弹着面宽,杀伤威力大。无敌大将军炮全重1050斤,行军时需要用一辆大型炮车载运。

无敌大将军炮是我国明代最早将火绳点火装置和佛郎机的构造形式,移植于我国古代旧式火炮的一种尝试,它为旧式火饱的改造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百出佛郎机是宣大总督翁万达在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创制的一种子母铳配合使用的单兵枪,母铳长三四尺,配子铳10个。母铳与子铳之间用驻榫扣住,使铳身在倒提或俯射时,子铳不会滑落。同时,在母铳的铳口还可安置一个六寸长的戈形叉锋,具有枪刺的作用。万胜佛郎机与百出佛郎机的使用方法大致相同。

总之,明代后期的火器研制者在及时采用世界先进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显著的。明军也以这些佛郎机为基础,创建了新型的水兵营和由车炮营、骑兵营、步兵营、辎重营组成的合成军,并建立了长城的火炮防御体系。明朝后期火器在战场上已经相当普及,明军主力和精锐部队都大量使用火器,冷热兵器配备达到了3:1,仅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至天启元年(1621年),三年中因辽战发往广宁以资补充的各种火器,累计大炮18154门,佛郎机4090架,枪类2080杆,火药类1773658斤,大小铅弹142368斤,大小铁弹1253200个之多,火器几乎占到了全部兵器的一半。

清代制造的佛郎机主要制品有奇炮和子母炮。

奇炮制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母炮长五尺五寸六分,重三十斤,配子炮四个。子炮内装填火药若干及二两半铅弹一枚。发射时,将母炮安装于三脚架上,从后部装入子炮。用向下微曲的尾柄调整射角,进行发射。北京故宫博物院内,藏有一门传世的奇炮,其基本情况与文献的记载相吻合。

子母炮制于清代前期,有粗细两类。粗者长五尺三寸,重九十五斤,前细后粗,尾盖像一个覆盖着的斗笠;全身有五道箍,两侧各有一个炮耳,炮管下部有一个插销,便于将炮身插在炮车座上发射;炮管后部有一个敞口装弹室,用于装填子炮;子炮重八斤,每门母炮配子炮五个,可连装连射。炮管细长者称木把子母炮,长五尺八寸,重八十五斤,炮尾有一个木柄,木柄后部俯曲,可用它调整射角。炮身用铁销安插在平板四轮车上,可推挽而行。

佛郎机虽然对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火炮的更新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它采用子母管组合使用的方式,子炮的装药量不可能太多,因此威力的提高受到限制。当威力更大的红夷炮传入我国后,它便退居于次要地位了。

知识链接

宋代(公元960—1279年)及元代(公元1279—1368年)的重要军事发明

宋代(公元960—1279年)

宋代有金属鞭、锏。

在军事侦察中应用了“望楼”。

防守中应用了打击散兵的“狼牙拍”,使用了很重的打击器械“铁撞木”,出现了可钩拉敌人的“飞钩”、限制来敌人马行动的“陷马坑”及“吊桥”等。

进攻中应用了可以破坏防御设施、驱赶和杀伤防御士兵的“饿鹘车”、“搭车”、“孢楼”等。

宋代已有水平很高的发明——“猛火油柜”。

宋代已有火药附在箭上的“火箭”,用来纵火。

始制成燃烧类火器——“火炮”。

始制成最早爆炸类火器炸弹——“霹雳炮”。

始制成最早管状火器——竹制的“火枪”。

宋代设立专门的火药生产厂。

在许多战争场合应用独轮车,如“虎车”、“巷战车”、“运干粮车”、“联络战车”等。

元代(公元1279—1368年):

制成金属管(铜质)的火器。

管状火器使用了铁弹丸。

进行了最早的喷气飞行实验。

红夷炮

红夷炮是明末以来对欧洲所用长管加农炮的通称。16世纪,英国与荷兰已用它作舰炮。公元1620年,有一艘装备这种舰炮的英国舰船在澳门附近海域搁浅,葡萄牙当局将舰上装备的30门舰炮据为己有。明廷在天启年间先后购买了这30门西洋大炮。

第二章 火器 - 图15红夷炮

明崇祯年间,明廷委派徐元启、李之藻和汤若望等中外军事技术家,按照它的形制构造制成500门。一些地方的统兵大员也捐资制造了许多红夷炮,作为抗击后金军之用。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在皇太极的推动下,后金兵器制造部门也制成了第一门红夷炮。清军入关以后的80年中,继续制造大小各型红夷炮,多达900余门,形成红夷炮系列的火炮,装备清军各部使用,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时期。因此可以说,红夷炮是中国明末清初的火器研制者在融合东西方火炮制造技术后,所制最后一个系列的古代火炮。

红夷炮同包括佛郎机在内的各种古代火炮相比,在设计上比较先进,它以口径的尺寸为基数,按一定的比例倍数,设计火炮的管长、壁厚、炮耳的长度和直径等各个部分,因而结构合理,使火炮具有身管长,弹道低伸,管壁厚,安全可靠,射程远,命中精度高等优点。

现存的明末红夷炮在各地多有所见,其中山海关、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等处收藏的红夷炮,至今保存完好,成为珍贵的文物。

清军在1644年入关后,所制红夷炮的数量增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威远将军炮、武成永固大将军炮,此外还有神功将军炮、得胜将军炮、制胜将军炮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威无敌大将军炮,这是一种大型攻城炮,制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共有52门。1975年5月,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工人在该厂发现一门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使用过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炮身除口沿外,前细后粗,底盖如覆盆,上有球形尾珠,近炮底处有一个方形火门,炮身中部两侧各横出一个炮耳,炮口与底部正上方分别有准星和照门,炮身有五道箍,半腰留有一条合缝线,似为铸炮痕迹。炮身保存完好,未见炮车。炮膛底部尚遗留一枚铁铸球形实弹。炮身用满汉文字刻有“神威无敌大将军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等字。

康熙以后,自雍正至道光年间,清朝所制大中型火炮,基本上仍是红夷炮系列的火炮。

知识链接

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的重要军事发明

使用火药制成地雷、水雷。

制成铁质管状火器。

明代已有引发火药延时爆炸的钢轮发火装置。

欧洲较先进的火器传入中国。

明代已在防守中配合城墙使用“千斤闸”。

明代重修万里长城。

将火药用于烽火台上,能发出黑、白、紫、青、红五色烟雾,传递不同的信息。

明代已有用来防范火器并可喷火的盾牌。

制成暗器“袖箭”。

明军已使用口罩防毒。

明代出现分为五层的高大云梯——“临冲吕公车”。

出现火药推进的火箭。

出现管状火器使用的爆炸弹。

管状火器开始安装瞄准器。

出现轮转发射的管状火器,已具多管机关枪的雏形。

出现以火药推动、飞向目标后发生爆炸的导弹。

出现以火药推动的最早的二级导弹。

出现以火药推动的自动返回火箭的最早记载。

出现利用火药、以独轮车制成的威力巨大的“架火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