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祖灵之祭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存在着祖先崇拜的风俗。祖先崇拜,是一种认为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不太一样,对神灵崇拜是希望祈求一些好处,但对祖先的崇拜一般只是表达亲情,但有些文化如儒家和大乘佛教是将祖先当作神灵一样的崇拜。

第一节 祖先崇拜的起源与意义

祖先崇拜的起源

祖先崇拜,是一种传统宗教习俗,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图腾崇拜过渡而来,即在亲缘意识中萌生、衍化出对本族始祖先人的敬拜思想。祖先崇拜最初始于原始人对同族死者的某种追思和怀念。氏族社会的演进确立了父权制,原始家庭制度趋于明晰、稳定和完善,人们逐渐有了其父亲家长或氏族中前辈长者的灵魂可以庇佑本族成员、赐福儿孙后代的观念,并开始祭拜、祈求其祖宗亡灵的崇拜活动,从此才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祖先崇拜。其崇拜行为的特点,首先是将本族的祖先神化并对之祭拜,具有本族认同性和异族排斥性;其次是相信其祖先神灵具有神奇超凡的威力,会庇佑后代族人并与之沟通互感;最后,则是超越了原始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认识局限,不再用动植物等图腾象征或生殖象征来作为其氏族部落的标志,而以其氏族祖先的名字取代,由此使古代信仰从自然崇拜上升为人文崇拜。祖先崇拜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教信仰中尤为突出。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1祖先崇拜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2祭祖

在中国儒家的观念中,“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即使对已经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们依然活着时一样的尊敬,在节日中要供奉、祭祀。在中国,对祖先的崇拜并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日常要遵守的行为准则。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表现在定时扫墓、祭拜;在逝者下葬时,随同准备许多日常生活应用物品纸样,一同烧毁,如同送先人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一样;并定时烧纸(送钱),甚至在不同季节烧送不同的纸样给先人。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3贵州雷山西江鼓藏节

在中国历史上,祖先崇拜成为各族人民生活中的一种强烈信仰,也是宗族结合的精神支柱。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不同,图腾崇拜的对象主要是动植物,祖先崇拜的对象主要是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所以说,祖先崇拜也叫灵魂崇拜,是原始社会灵魂观念进一步发展后而出现的一种对死者灵魂加以崇拜的信仰行为。它通常包括鬼魂观念和崇拜仪式两个方面。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复杂的鬼魂观念,一般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人死后魂魄一起离开肉体变成鬼;第二种是魄随肉体消失,魂能变成鬼,魂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延续。一旦人死后,灵魂所变的鬼会具有非凡的能力和作用,灵魂能附于某些自然物,可以决定人的命运。所以,世人对其敬且畏,要不断加以祭祀。

祭祖的意义

在我国,祭祀已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中都存在祖先崇拜习俗,祭祖已经超越了缅怀祖先的功能,而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协调作用和教育等等功能,成为中国传统祭祀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4安徽黟县西递村履福堂内景

1.原始的祖先崇拜意义

《礼记·祭法》载:“有虞氏躄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郑玄注疏曰:“有虞氏以上尚德,禘郊祖宗,配用有德者而已;自夏已下,稍用其姓氏之先后次第。”这两段文字,表明最初的祀祖并不以血统为标准,而是以功德为标准。到夏后氏以后,始由尚功德转成尚血统而行祭祀。至于殷商时代,董作宾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一文中,谈到殷人信仰的中心在于人鬼,十万片甲骨文字,大部分是为祭祀占卜用的。殷人认为过世的祖先其精灵依然存在,且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降祸延福于子孙。这是殷人祭祖的主要观念。周人则不仅深信祖先的灵魂有降祸赐福的能力,且可配乎上天。于是祖宗神仙取得形式上同等于上天的崇高地位,在实质上成为祭祀的主体了。再加上周人认为天不可信,其旨意难捉摸,唯先王的典型美德可以遵行的感受,所以产生了以“敬德”为主的祭祀理论。期望藉勉励祭祖来纪念并效法先人的德性,并透过有血统关系的先祖代为请命,得天福佑。

2.儒家的祖先崇拜意义

在春秋战国时代,大多数学者都发表了自己自由的思想与言论,对古代思想加以价值的重估。孔子虽不愿否定神鬼,但也表示出他的怀疑。《说苑·辩物》中记载孔子回答子贡死人有知无知时,很明白地说:“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祭祀也;赐欲知死人有知无知,死徐自知之,未为晚也。”《论语·卷十一》:“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可知孔子在态度上是存疑的不可知论者。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5祭祖

在理念上他不信“死后有知”“人死为鬼”,但他觉得神鬼信仰对社会也确有实用,因此孔子注重祭祀,认为祭祀是维持伦理的一种教化方法。伦理的中心就是孝,对于孝道的培植,当然是教化上的重点,而培植的方法就是“生则养,死别敬享”。故孔子有“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教导,赋予祖先崇拜“报本、追远、崇德”的意义,期望民德因而归厚。所以儒家的祭祖观可从“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所用的几个“如”字及“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与“祭者教之本也已”(《礼记·祭统》)的言论中明白其鬼神观完全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其所以制定的士丧礼、既夕礼(即丧葬祭祀礼仪)乃欲孝子履践之而能达成尽哀、报恩、不以死伤生、教孝四项目标。墨子曾批评孔子,说他是“无鬼而学祭礼”。但孔子也因此在原始信仰中添入了理性的成分,把祖先崇拜由亡灵崇拜的层次提升到伦理化的祭祀,以孝德和祖先崇拜建立起关联性,希望借此活动而达伦理教化之目的。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6广州陈家祠

3.民间的祖先崇拜意义

根据新石器时代到夏朝已出土的许多陪葬日用陶器中出现食物遗存痕迹这一事实,以及殷墟卜辞和周人重祭祖甚于祭天的相关记载,配合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墓中帛画所表现的汉人死后世界观,及其他汉墓殉葬物的存在,可以肯定地说,“灵魂不减”的观念一直深藏在中国人的宇宙观里。人是有灵魂的,一旦死亡,肉体归于土,灵魂到称为“阴间”的另一个世界去。住在阴界的亡魂仍过着与人世相同的生活,还是有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需求,而这就必须由阳世子孙来供奉。他们相信祖先可以保佑自己的子孙,但若得不到适当的供养也会降祸惩罚子孙。道教相信人有三魂,当人一过世时,一归阴间,一入坟墓,一留于祖先牌位,这种灵魂观与佛教的“地狱道”、“饿鬼道”的来世观,大大丰富了民间祖先崇拜的亡魂观和祭拜方式。此外又有从阴阳五行混合而生的谶纬学说及从佛道天堂地狱的来世思想产生的经忏符箓、修仙学佛等迷信加添于原有的人鬼信仰上,对民间祭祖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及至宋代以后,儒、道、释三教在死后世界观及仪式上均相互融合,但儒家的大传统仍是民间祖先崇拜的核心。民间的祭祖观发展至今,仍以古时供养亡灵、求亡灵庇荫以至繁荣子孙为本。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7祭祖

知识链接

祭祀禁忌

在中国的丧葬祭祀活动中,为了达到祭祀的效果和目的,人们设计了许多禁忌规约。这些禁忌规约,都是不能违反的,否则就认为会触怒祖灵,祖灵就会对祭祀者施灾降祸。如果能够恪守种种禁忌,祖灵就会保佑子孙后代。

1.祭者禁忌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参加祭祀的。许多民族,例如彝族、苗族、怒族、傣族、佤族、哈尼族、鄂伦春族乃至汉族等都有禁止女人参加祭祀祖灵仪式的禁忌。祠祭不准女人进祠堂,墓祭不许女人上坟山。民间认为女人上坟祭祀死去的祖先,意味着家中无男子,会招致绝子绝孙。犯了罪被处以刑罚身体因此而留有残疾者禁忌为父母送葬,禁忌上坟祭扫,因为这样会“惭负先人”。

汉族禁止任何不洁的人参加祭祀,包括在月经期的女人、孕妇、产妇、寡妇,甚至连祭祀期间行房事者也不能参加。认为让不洁者参与祭祀,就必然要失去祭祀的诚意和效应,祖宗的灵魂会怪罪,降下灾厄。另外祭祀祖先,切忌请人代劳,不可转假他人之手,只有亲身供祭祖先,祖先才会高兴地享受祭品。

2.祭地禁忌崇敬祖坟是因为人们认为祖坟的好坏能够直接关系到后代人的穷达寿夭、贫富凶吉;崇敬祠堂则反映着人们“乞福于祖灵”的信仰观念。这两个地方都是祖灵出没的地方,因而在祭祀之时忌讳乱说、乱坐、乱摸、乱动。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女人不洁观念的存在,祭祀祖灵的地方往往禁忌妇女进入。祭地还不能随便动土、砍伐、钉楔。汉族的“风水”就有此一说,认为祭地的土坎、山坡为“土脉”,是死者灵魂的归宿地,神圣不可侵犯,否则会断龙脉,得罪祖灵,会遭报应。墓地作为祭地,是不能在此随便大小便的,否则是要生病的。

祭地禁忌的例子很多,其用意无非是为了保障祭祀重地有一个神秘的气氛和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以显示人与神之间的联络和沟通的严肃性,使祭祀活动在虔诚、庄严的气氛中进行。

第二节 祭祖的活动

中国是一个有着长期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家庭、家族、血缘的观念很强,对祖先的缅怀、敬仰就在各种充满崇敬、亲情、温情的祭祖仪式中表达出来。过去,民间几乎各家各户都在正厅供奉祖宗的牌位,“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喜庆丰收,都要在祖先牌位前供奉。在祠堂祭祀中,每年正月初一、立春日、冬至日和每月朔望,要在祠堂里参祖。遇到节日,如清明、端午、中元、重阳、腊八、除夕等,要向祖先“荐新”,表现出“祭祖如祖在”的肃穆情怀。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8山西洪洞大槐树神位牌

日常祭祖

人们认为逝去的先祖会开始新的生命历程,在“七七”追荐之后,也要给它们过“百日”。就像给刚出生的婴儿过百日一般。据说“百日”是生命的一个“坎”,过去之后就能长命不衰。“百日”之后又是“周年”,按“忌日”计算,仿佛过小孩的“周岁”一般。

每月的初一、十五,人们都要在家中祖先遗像或牌位前焚香叩首,全国祭祀祖先的情况大致相同。除夕之夜,到祖先坟前放鞭炮、上香、烧纸、供奉。吃团圆饭的时候,多摆一副碗筷,以表达自己没有忘记死去的亲人,让祖先如生前一般与家人团聚,一起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正月初一更是要把祖先牌位、遗像供在正厅,摆上供品祭祀祖先。

清明节祭祖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9清明节扫墓

1.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的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具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在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亡人的名讳,如“已故王府君讳美亭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10河南淮阳太昊伏羲之灵位碑

2.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就曾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3.清明节食俗

因为地域的不同,清明节的食俗也不尽相同。在山东,吃鸡蛋和凉馒头,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11粽子

上海清明节旧俗,则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会生病。

上海清明节时还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当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一些农家就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清明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12上海七宝古镇举行中元节“兰盆盛会”

中元节祭祖

1.中元节的起源和传说

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除夕、清明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13中元节放河灯

《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相同。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中元节地方习俗

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与新加坡等地,中元节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三十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甚至全猪(闽南语俗称神猪)、全羊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道士、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悬丝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第五章 祖灵之祭 - 图14中元节放河灯

在广西东郊,中元节是清明节之后的另一重要的祭祀时节。两者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清明节往往聚族而祭,“七月半”大多是一家之祭。自七月之初,在墟市街道中就可看到堆积成山的祭品,冥纸、冥衣、灵屋、线香和鞭炮,琳琅满目。自初十日开始,家家户户便要将厅堂打扫干净,神龛前置香案,摆先祖牌位,备酒肴馔品连日供奉,以迎故祖。家人不许吵闹,不许赤身露体;在家中看到蛇蛙蝶鸟等一律不能打死,并且要焚香烧纸,说这些东西极有可能是祖先变化的。到了十三日,焚烧冥衣、冥钱、灵屋祭奠新逝的长者。十四日是送祖之日,在冥纸上写上祖先的名讳在户外焚烧以祭奠故祖。烧纸钱不能只独给自己的亡亲,也要给无后人的亡灵烧一点,否则难免他们不会在阴间为难自家故祖,于是这便有了十五日夜为孤鬼“烧孤衣”传统。

河南商丘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流行放风筝。荊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钱以祭拜祖先。

山东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秸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临潼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绥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幡”。

晋南地区习惯用纸做灯,焚烧于坟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祭奠祖宗的食品喜用包子。如果先人亡故满三年者,儿女们要在这一天脱去孝服,改穿常衣,俗称换孝。

晋北地区上坟祭奠祖宗,喜用馍馍,面粉制作,圆形,中间点一个红点。摆完供,烧完纸,回家时要从地里挽几棵谷子和麻,用绿色纸条缠绕,立置窗前,供奉面人一尊。节后移置房顶,根朝里,谷穗露在外面,称为“拣麻谷”,民间流行的说法是保佑五谷丰登。

七月十五祭奠亡人,最隆重的要数放河灯了。民家习惯用木板加五色纸,做成各色彩灯,中点蜡烛,有的人家还要在灯上写明亡人的名讳。商行等单位,则习惯做一只五彩水底纸船,称为大法船,传说可将一切亡灵超渡到理想的彼岸世界。船上要做一人持禅杖,也有的做成观世音菩萨。入夜,将纸船与纸灯置放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人们依据灯的漂浮状况,来判断亡魂是否得救。如果灯在水中打旋,被认为让鬼魂拖住了。如果灯在水中沉没,被认为亡魂得到拯救,已经转生投胎了。如果灯漂得很远或靠岸,被认为亡魂已经到达彼岸世界,位列天国仙班了。总之,一切都是良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