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冷兵器

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跨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长达数十万年。我国古代兵器的发展可分为石兵器、青铜兵器、铁兵器及古代火器四个历史阶段。从大的范围划分,前三个阶段属于冷兵器阶段,此后进入冷兵器与火器并用阶段,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火器的传入,我国才逐渐结束了使用冷兵器的历史。

第一节 短兵器

所谓短兵器,一般是指长度不超过正常身高成年男子的眉际,分量较轻,使用时常单手握持(也可能双手各持一件成对使用)的兵器。

最常见的短兵器是刀和剑。

刀是用于劈砍的单面侧刃格斗兵器,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较长,薄刃厚脊。刀柄有短柄和长柄之分。

中国刀的起源很早。石器时代的石刀和青铜时代早期的青铜小刀,可以看做是刀的雏形。商朝的青铜刀,是现知最早的可作为兵器使用的刀,但发现的数量较少,长度也很短。西周时期也有一些可装长柄的异形青铜刀,但发现数量更少,虽然可供作战使用,但看起来都不像是当时能够批量装备部队的主要格斗兵器。

也许正因短刀重量较沉,灵活性较差。因此到了西周时期,中原也开始接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以剑为主。以至于从东周到西汉初,刀一度被废弃了。

刀的真正大量生产与使用,已经是时隔八九百年的西汉了。这一点与钢铁冶炼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因为钢铁提供了兵器更为坚韧的骨骼,同时又大大减轻了刀身的重量。因此自汉朝以来,钢铁制造的刀,一直是古代军队装备的主要格斗兵器之一。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1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削刀

西汉时期开始出现了新型的钢铁制造的刀。这种刀造型粗犷简朴,刀身长达1米,直体,身窄,薄刃,厚脊,厚实的刀背能够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刀身下装有短柄,柄首加有扁圆状的环,故称为“环首刀”。在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中出土的环首刀,套有髹漆木鞘,环首用金片包缠,颇为华美。

环首刀在西汉时期发展较快,生产的数量很大。例如在河南省洛阳市西郊的一批西汉墓中,就有23座墓中出土了环首刀,长度为85~114厘米。百炼钢和灌钢技术用于造刀后,适于劈砍的短柄钢刀成为步兵和骑兵的主要格斗兵器。在山东省苍山县发现过东汉永初六年(112年)造的“卅湅”钢刀,全长111.5厘米,刃部经过淬火,质量优良。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2

环首刀在东汉末年彻底取代长剑,并一直沿用到魏晋以后。直到东晋晚期,它的形制开始有了分化。一种依然延续了直窄样式,另一种则转变为近代常见的宽体样式。比如江苏省镇江市东晋墓出土的铁刀,刀体加宽,刀头由斜方形改成前锐后斜的形状,其中有一把刀的柄部做成圆銎形,看来可以加装长柄。不过这种刀在当时还是少见的,而且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仍未能取代环首刀的地位。

这一时期对环首刀的改进就是增加护手,并取消了刀柄端的圆环,这个转变自魏晋始至唐成熟。改进后的刀分为三种,其中隋唐时期军队实战使用的主要是横刀和陌刀。横刀亦称佩刀,短柄。据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成书于1060年的《新唐书·兵志》记载,它是每个士兵必备的兵器。另有长柄的陌刀,参见下文对长兵器的介绍。

另外还有一种仪刀,主要用于礼仪场合。仪刀仍然保留了环首刀的形制。它不仅是威仪的大唐的体现,同样也深远地影响了高丽、日本、吐蕃的刀。从现在考古资料来看,高丽出土环首刀的刀环都是以龙和凤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大量的镶嵌金银,这些环首刀都是仪刀的传承;而吐蕃刀也保留了唐仪刀的造型特点。日本太刀同样受到唐刀的影响,并于明代重返故里。

唐刀的制作技法继承了中国刀的优良传统,吸取了百炼钢和局部淬火技术,再加上覆土烧刃和包钢夹钢的技术,形成了新式的中国战刀锻造技术。

所谓“覆土烧刃”是一种局部淬火的技术。基本方法是以调配的泥土覆盖刀身不需要高硬度的位置,然后将刀剑加热至特定温度。当红热的刀身进入水中后,赤裸的部分迅速冷却,而有泥土覆盖部位的温度变化不会非常明显,导致硬度与赤裸部位不同。这样可以精确控制刀条不同部位淬火时的不同冷却速度。现代物理学证明,钢铁的冷却速度与硬度成正比,与韧度成反比。这一点早已为中国制刀工匠所掌握。

百炼钢是打制兵器时反复折叠锻打的一种传统制法,钢块需要打打烧烧、烧烧打打多至上百次。由于百炼钢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分更加均匀,所以钢的质量有很大提高。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3现代工艺复原的唐刀

包钢就是在对于钢材有深刻研究与认识之后所发明出来的制刀技术,主要方法是在V字形坚硬的高碳钢中夹入较软的低碳钢。反之,夹钢就是在两层低碳钢中间夹上一块高碳钢。这两种技术都体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一制作上等刀剑的基本思想,亦使得钢刀同时拥有了极佳的韧性与钢性。

在材料方面,唐代工匠也花了很大的工夫。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材——印度乌兹钢,即人们所熟知的大马士革钢(当时被称之为镔铁),被中国刀匠所青睐,被作为制钢刀的必备原料,其所生产出来高级钢刀的平均价格超过普通上等钢刀的三倍。

到北宋时期,短柄的刀称“手刀”,据《武经总要》所载的图形,刀体较宽,刀头微上翘,前锐后斜,刀柄有护手,去掉了柄端的大环,环首刀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宋刀拥有坚重的刀身,能承受更大应力,可以斩甲断骨;弧曲形的刀刃又具备了能够开膛破腹的流畅弧线。在这一点上,宋刀既有欧洲刀的硬度,又具备阿拉伯刀的锋利,把二者的优点合二为一,终于成为中国刀的定型之作。

元、明时期,火铳、鸟铳等火器相继出现后,开始逐步改变了军队的装备,但直到明朝晚期,腰刀仍然是步兵和骑兵必备的兵器。如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指明骑兵、步兵用的兵器中就有腰刀,并很注意腰刀制作的质量。他的军队中也装备有长柄的夹刀和长刀。

与此同时,随着倭寇袭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日本太刀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这种刀由高碳钢精锻而成,刀身微呈弧形,使用起来灵活锋锐,异常迅猛。在与太刀的对抗中,中国刀往往处于下风。其实并不是中国刀的锻造技术不够科学,而是由于明朝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一线部队使用的兵器大多是粗制滥造。即便如此,明朝军方仍然相当诚恳地学习了太刀的锻造技术并将之装备部队。于是明朝后期明军的短刀成了一水日式,从1米长的单手刀,到2米长的双手刀,连骑兵也未能脱离此列。

这种情况,一直沿袭到清朝后期。

在民间武术界,刀也是主要器械之一。武术中刀的套路有单刀和双刀两种,均以劈砍为主。单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缠头撩花动作。双刀更富于观赏性,好手舞起,犹如团雪滚滚,不见人影。

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张兴德以双刀著称,人称“双刀张”。当时山中多狼,为害行旅,张兴德携刀而往,三日之内连杀九狼,传为佳话。

知识链接

长刀

长刀是我国古代一种安有长柄的砍杀兵器。它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石器时代。在石器时代后期就出现了多孔石刀。多孔石刀长约30厘米,厚却不超过1.1厘米。石刀的一个长边开有刃,另一边是非常平直的刀背。在靠近刀背的地方开有一排共7个整齐的圆孔,用于穿绳绑扎。安徽潜山出土的一件7孔石刀上,7个孔在一条直线上,而江苏南京出土的7孔石刀上,7个孔排列略呈一弧形。7孔石刀安装有长木柄,在长柄的一端竖直开一个和刀背截面差不多的深槽,将刀背插入,露出7孔,然后用麻绳、皮条等穿孔绑扎系固。安徽潜山出土的13孔石刀,也十分罕见。长111.5厘米,刀身宽3厘米,刀厚1厘米。

这种长刀是由汉代的佩刀发展而来的。长刀由于直背直刃,柄长刀锋,砍杀有力,很适合用于各种战斗场合,因而历来为兵家武将所推崇。

在汉代,冶铁技术已有相当的发展,制刀技艺日渐精湛。那时曾先后炼制出30炼、50炼乃至109炼的钢刀。所谓“炼”即指将刀环反复折叠锻打的次数,反复次数越多,钢刀的坚韧性越好。这或许就是“百炼成钢”一词的由来。

唐代长刀又叫“陌刀”。这种刀两面有刃,通长1丈,重15斤,是骑兵、步兵的主要兵器,并有专门的陌刀将统领专门组织的陌刀队作战。据说大将李嗣业善使陌刀,他与田珍同被任命为左右陌刀将,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披靡。

明清虽处在火器时代,但长刀仍是近战的有利武器。随着战争形式的演进,长刀形制日趋实用、单一。

剑是一种既可用于刺、又可用于劈的直身尖锋两刃兵器。由剑身和剑柄构成。剑身修长,两侧出刃,顶端收聚成锋,后安短柄,便于手握,并常配有剑鞘。由于在格斗中其功能以推刺为主,故又称为“直兵”。

剑有三个要素,一是长度,二是灵活性,三是结构强度。长度利于先发制人和扩大防护,灵活性利于攻守应变,结构强度则决定剑的弯折。

中国制剑的史料记载如于商代,初为铜制,一般呈柳叶或锐三角形。史学界一般认为剑并不是中原地区原创的兵器,而是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那里传入的。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青铜剑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的“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约为公元前15世纪的早商时期的。此剑全长25.4厘米,剑身近似柳叶形,厚脊,双面刃,直柄,中间有两道凹槽,柄首略呈环状,柄与剑身衔接处的两侧有凸齿,剑身向下斜凸成锋,柄部缠绕有麻绳。

中原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在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北京市琉璃河等地的西周墓中,都曾出土有柳叶形青铜短剑。这种扁茎无格、长仅30厘米左右的短剑,在当时盛行的车战中,通常是作为长兵器之下的辅助武器,通常由甲士佩带以表示身份等级,同时也在近战中起卫体作用。

但当时在吴、越等河川较多的地区则因水战较多而将剑作为主要武器。春秋时代的名剑也因此大多出于这些地区。在这些国家,剑是步兵手中的利器,剑身加长。如吴王光剑、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等,长度都在50厘米以上,其中越王勾践剑全长55.7厘米,并错金“越王鸠浅(即勾践)自作用剑”八个鸟篆书铭文,是吴、越名剑中的精品。

短剑灵活有余而长度不足。延长的办法是改进剑身剖面,或许还会将背和刃分用含锡不同的铜水浇铸,这些办法都有助于提高剑身强度,使剑更为修长。这导致剑在春秋战国之交取代青铜刀,树立了自己在短兵器中的霸主地位。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4

战国时期,剑身继续加长,有了六七十厘米长的铜剑,并已铸出脊部和刃部具有不同铜锡配比的青铜剑,其脊部柔韧,而锋刃坚利,提高了杀伤效能。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长94厘米,剑身窄而薄,刃部锋利,表面还进行了防锈处理,代表了青铜剑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春秋战国之际,已开始出现钢铁剑。湖南省长沙市的春秋晚期墓葬中出土的钢剑,经化验证明,是用含碳量为0.5%左右的中碳钢锻打而成的。在湖南省衡阳市、郴州市,河北省易县等楚、燕旧地发现的战国钢铁剑中,最长的达1米多。

西汉初年,钢铁剑盛行,其实战效能日益提高。如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钢剑,内部是低碳钢,表面系高碳层,刃部经淬火处理,锋利坚韧。西汉剑的长度更是登峰造极,突破了1.1米。而且更加追求造型的平直和精致,中国剑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为我们日后所见到的样子。

但随着剑身的不断延长,问题也出现了,固然长度能增强剑的攻击优势,但却降低了原先近距离击刺的功能。而由于汉朝时骑兵已成为主要兵种,他们也日益迫切需求专业的、具有挥砍杀伤效能的劈砍兵器。单刃厚背,制造工艺更简单的环首刀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在东汉以后较长时期中,环首刀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至于击刺功能,则逐渐让位于与短刀默契配合的长矛。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5古人铸剑雕塑

因此在东汉以后,剑的实战作用逐渐降低,失去了实用功能,人们遂转而发展带有各种装饰的佩剑(如玉具剑、犀具剑等)。剑也就越来越重于装饰,向着高雅轻巧过渡。晋朝还出现了用作仪仗的木质“班剑”。唐朝的剑主要作为王公贵族和文武官员的佩饰品,剑首作云形装饰。直至明清,剑的形制再无多大变化。

当剑的装饰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审美的需求最终掩盖了功能的缺陷。从宋代开始,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开始把玩一种玩物一般的短剑。到明清时代,这种风气更是甚嚣尘上。

但是在民间武术界,剑却成为中国武术中器械类的代表。武术套路中的剑以撩刺为主,风格轻灵潇洒。武当剑、达摩剑、太极剑、青萍剑、龙行剑等都是我国比较著名的剑术套路。

有的剑在剑柄上配有剑穗(又称“剑袍”),称为“文剑”。无剑穗的剑称为“武剑”。剑穗长者较为难练。有人又在剑穗上串有铁珠,随剑穗飞舞,可击人致伤。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6越王勾践剑

剑术也分单剑与双剑两种,以单剑为多。清咸丰、同治年间,河南开封有一少妇杜宪英精于剑术,曾因事乘船于长江,群盗乘夜色登船抢劫,杜宪英挥剑格斗,连杀三盗,群盗鼠窜而去。更早一些,江苏宜兴有一位名叫周济(1781—1839年)的著名的词人,武功卓绝,曾击杀盗匪多人。有两个大盗衔恨不已,必欲除之而后快。周济因事北上,路过山东,两盗尾随其后,准备在旅店下手,而周济毫无察觉。当夜,两盗扑入周室,举刀便砍,周济仓促应战,手无兵刃。正危急间,一位少女执双剑飞步而入,双剑“夭矫若长虹”,片刻之间,已将二盗刺死。周济见此女武功远胜自己,拜问姓名,才知是旅店主人之女,名叫红蛾,原来她早就认出这两个强盗,于是暗中加意提防,在危急之际出手救人。

中国少数民族曾在历史上创制过具有民族风格的多种剑,如商周时期北方流行的曲柄铜剑、曲刃铜剑;战国到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也制造了带有不同民族风格的铜剑和铜柄铁剑等。

知识链接

云梯和战车

云梯是我国古代战争中用以攀登城墙的攻城器械。史料显示,云梯的发明者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巧匠公输般,战国时期的云梯由三部分组成,虽然十分稳固,但很笨重,使用十分不便。到了,唐朝也就是鲁班,云梯比战国时期有很大了改进,梯固定在底盘上,并且还有可升可降的上城梯。宋朝时,云梯结构有了更大的改良,云梯采用了中间以转轴连接的折叠式结构,并在梯底部增添了防护设施。

战车是在战场上必备的武器之一。古时战车仅仅是提供载人、防御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携带武器进行作战的战车慢慢被发明出来。如火箭车和老虎车,便是其中的两种。

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钢铁制笞击兵器,其身形似竹节(以十三节者为常见),故俗称“竹节钢鞭”,从其形制推断最早当为竹制。按照文献记载,鞭在先秦时期曾作为刑具使用,到了五代时期,才开始有将领用铁鞭作为兵器。如后晋将领安重荣曾使用大铁鞭,被人称为“铁鞭郎君”。宋代铁鞭的使用逐渐增多,主要有铁鞭和连珠双铁鞭。如《宋史·王继勋传》称,道州刺史王继勋勇武异常,惯使铁鞭、铁架、铁挝等兵器,故有“王三铁”之称号。明清时期,军中也常有使用铁鞭的将领。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7唐水磨虎尾竹节钢鞭(又称“尉迟鞭”)

鞭有柄,末端尖锐,以劈砸为主,亦可挑刺。

锏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短柄打击兵器,为长条状,钢质,无刃,末端无尖,形似竹简,故原名为简。锏与鞭属同类兵器,但锏身无缝无节;鞭为六角形,锏多为四棱。因为二者形制相似,所以历代都把鞭、锏相提并论。

锏的长度一般0.8米左右,连把约长四尺。锏是一种较为通用的兵器,步骑兵都可使用。锏一般不单用,通常都是双手各持一支,配合运用。

小说演义中一般称唐初名将秦琼善使双锏。近年在福建发现了宋代著名抗金将领李纲监制的一件铁锏,长90厘米,锏身错金篆书“靖康元年(1126年)李纲制”,是现存年代较早的实物。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8清睚眦头水牛角柄钢锏

宋军与西夏军战于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至西吉两县之间)时,宋将任福曾“挥四刃铁锏,挺身决斗”。另《金史·乌延查刺传》称:“查刺左右手持两大铁简。简重数十斤。人号为‘铁简万户’。”锏一直使用到清代。《清会典图》中就描绘了绿营兵使用双锏的情形。

鞭与锏历代视之为杂兵,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剑广泛。除双鞭双锏外,多配合其他兵器作战,尤其和长兵器相配合使用。

锤是一种头部呈球状的打击兵器。又有槌、椎、金瓜等名称。有锤头和柄组成的锤和绳系锤头的流星锤。有柄的锤又根据柄的不同分长短锤。长柄锤多单用,短柄锤多双手成对使用。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锤为有柄的锤,流星锤放在软兵器中另行介绍。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9辽代和明代的锤

锤的起源很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就有石锤出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演变为青铜锤和铁锤。《史记·魏公子列传》记有魏公子信陵君,令朱亥用40斤铁椎击杀晋鄙,夺取军权的故事。

锤虽非常备兵器,但历代都有使用。明军常使用绳系飞锤。清军在入关前还组建过专用铁锤的铁锤军。

短柄锤多沉重,使用时硬砸实架,其用法有涮、拽、挂、砸、架、云、盖等。

和锤相近似的是骨朵。骨朵是在长柄的一端安有一个铁制球形头的击砸形兵器。据《武经总要·器图》记载:骨朵本名为“胍肫”,谓其形如大腹,似肌而大。后来人们将其误读为骨朵。书中记载的制品有羡纂骨朵和蒜头骨朵两种,头部用铁制造,分别与带刺的蒺藜和多瓣蒜头相似,故有其名。南宋抗金名将岳云,惯使一对蒜头骨朵。辽军把骨朵作为基本装备之一。金朝的仪卫兵也用金饰骨朵、广武骨朵等作为仪仗兵器。

钩是一种外形似剑的短柄格斗兵器,一般认为由戈演变而成。钩最早出现于春秋末期的吴国,故又称为吴钩,常与戈、戟并用。从春秋时期卫国墓葬出土的铜钩来看,钩的形状似戟,只是戟上边为利刃,而钩上边为一线钩形。后代钩的末端向有刃一侧弯曲,用以钩杀敌兵,护手处作月牙状。

但钩的战斗作用较小,所以古代专用钩的较少,一般都与其他兵器配合使用。如两晋时的冉闵就“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者三百余级”。宋代军队常使用钩与枪合一的兵器,如双钩枪、单钩枪、环钩枪、钩镰枪等。清朝绿营兵还使用过三须钩、铁挽等钩形兵器。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10

武术中常见的是双钩,比较难练。其用法有钩、缕、掏、带、托、挑、刺、刨、挂、推、架等。演练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来配合,因此有“钩起浪势”之说。相传清代中期河北献县人窦尔墩曾以双钩闻名。

其他短兵器

拐是一种木质兵器,有短拐、长拐两种,短拐长约0.7米,长拐长约1.3米,虽然有长短之别,但仍属于短兵器。拐的特点是在木棒靠近末端处置一横柄,成“丁”字形。拐可用来击砸,又可用来钩拉锁拿对方兵器。

杖与拐相近,但其横柄置于木棒末端尽头,亦成“丁”字形。杖长约1.2米,可单手使用,也可双手使用,其技法有钩、挂、崩、点、拨、撩、戳、劈、扫、击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一些短兵器之外,古代还有一种短兵器叫“铁尺”,长约0.6米,细长而扁,无尖无刃,以劈砸点戳为主,清代时还比较流行,目前已极为罕见。另外还有一种“鞭杆”,是一种木质短棒,长约1.3米,杆梢略细,据说是从马鞭杆衍化而来。鞭杆短而无刃,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流行于西北地区。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11

此外还有短柄斧,我们把它放在“长兵器”的“斧钺”部分中一并介绍。

第二节 长兵器

长兵器是较长的手持格斗兵器的统称,多用双手操持,是与短兵器相对而言的。我国古代长兵器的长度标准一般是超过正常身高成年男子的眉际。

在我国古代战争中,最为常见的长兵器是矛和戈,以及它们合成而来的戟。

矛是一种用于直刺、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它由矛头和长柄组成。不同时代与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矛头虽有差异,但从其基本构造上看,矛头有尖锋、侧刃、矛叶、矛脊、装柄用的鈗、附在鈗侧用于绑固矛头的环纽等。不过原始社会晚期用于狩猎的矛头,形状并不统一,它们大多用尖形的石块或骨、角制成矛头,尔后绑在竹、木柄上,成为最简单的石矛、骨矛和木矛。

矛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矛的最原始形态是用来狩猎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后来人们逐渐懂得用石头、兽骨制成矛头,缚在长木柄前端,增强杀伤效能。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发现用石头或动物骨角制造的矛头。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5300~7000年)、山东日照尧王城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4900年)出土的木矛、石矛和骨矛可知,当时的矛头大约长10~20厘米,阔1.4~2厘米,外形呈等腰三角形。有的矛头在两面居中部位有凸形脊棱,横截面呈等边三角形或菱形,前有锐利的尖锋,后部有铤或刻成凹口和圆孔,以便于安柄。这些构造特点说明,大约在5000年以前,我国先民使用的矛已经基本定型。

出土的实物表明,我国至迟在公元前16世纪至前公元11世纪的商代,青铜阔叶矛已成为军队重要的装备。矛刃一般有中脊,左右扩展成带侧刃的矛叶,并前聚成锐利的尖锋。在河南省安阳市侯家庄殷代王陵的墓道里,曾发现了成捆放置的大量铜矛,每捆10支,这是殷王禁卫兵士的兵器。在1969年至1977年对殷墟西区墓葬的发掘中,曾获得铜矛70件。从商朝到战国时期,一直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只是在形制上,由商朝的阔叶铜矛发展成为战国时的窄叶铜矛。矛柄的制作也更为精细,出现了积竹柄,即以木为芯,外圈以两层小竹片,再用丝线缠紧,涂漆,使柄坚韧而富有弹性。湖南长沙市出土的春秋晚期积竹矛矜,长达297厘米。湖北江陵县出土的一件吴王夫差矛,其上有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乍(作)用……”的字样,堪称春秋末战国初精品青铜矛的代表。从战国晚期开始,较多使用钢铁矛头,而且这一时期军队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窄叶矛,矛锋尖利异常,刺中人体后如锥扎一般,杀伤力更强。

西周至春秋矛的种类有步卒使用的酋矛和车兵使用的夷矛。据《周礼·考工记·庐人》记载,酋矛柄长二丈,便于步卒在两军相接时平刺;夷矛柄长2.4丈,约相当于人体的三倍,往往放在战车上1~2支,以备不时之需。因为在战车上使用,如果短了,就刺不到敌方战车上的甲士。因此矛柄的长短是由实际作战的不同需求决定的。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12

尽管先秦时代矛的制作越来越精良,重要性也越来越大,但却始终不能取代戈的地位。

西汉至唐代的骑兵,常用矟作兵器。随着钢铁冶锻技术的提高,矛头的形体加大并更加锐利。《正字通》中云:“矛长丈八谓之矟”,所以古代也把丈八蛇矛称为“铁矟”。这一时期也是矟在长兵器中唱独角戏的时代。特别是南北朝,是矟的鼎盛时期。因为此时中原骑战鼎盛,而人马都身披两裆铠的重装骑兵正是以矟和弓箭为主力武器。步矟的使用较简单,因为步兵偏重的是配合,步矟只是步兵小组武器序列中的一种罢了,用途在于刺倒敌人,掩护短刀手作战。因此对持步矟者的要求是身高力大,武艺是否高强倒并非关键。马矟的使用较复杂,因为中国古代的矟不同于欧式长矛,后者单手持用只用于冲锋,前者则双手持用既冲锋又近战。当骑兵冲入敌阵后会展开冲荡,此时攻防的方向和范围都远多于步兵,而且是在奔驰颠簸的马背上,加之矟长达4米,惯性巨大,不经过一定的严格训练很容易破绽百出。因此一直到唐代,善于在马上使用矟的都是武艺高强的将领。如《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记载,在一次作战中,李元吉跃马执矟,欲刺敬德,敬德眼疾手快,将元吉的矟夺去。直到唐代,矟一直是民间禁止持有的重要兵器之一。

知识链接

铁头金钢——头盔

头盔是用金属、皮革和其他材料制作的防护帽。我国原始时代,就有兽皮防护帽,被称为“胄”。战国时燕国有用铁片编缀的铁头盔,称“兜鍪”。1758年法国的龙骑兵最初使用的头盔是圆形的,有两个硬帽檐、下鄂带和上部装饰。

我国古代宋、元、明各代头盔的形制,大体类似,多为金属制造。据《武备志》记载,元代以前,盔一般是用铜铁、皮革、纸、藤等制成,明代以后,盔的质料有所改进。明初,在以金属、皮革制的同时,开始用绸布和棉花制成帽形,外包铁叶,贯以铜钉。到了清代,仍效仿明代的盔胄,主要以绸棉制作,外加铁叶和铜钉,比以前轻便多了。火器发达以后,这种盔不能抵御枪炮弹片的侵彻,便停止使用,改用质地坚硬的钢盔,一直沿用至今,各国步兵都还装备钢盔。

隋唐以后,矛头的种类增多。其中一支延续矟的特点,继续走重型路线;另外一支矛头尺寸缩小,更轻便合用,并改称为枪。

矟则更加笨重,多用于马上作战,且多为力大之人使用。后代的矟还结合了棒和狼牙棒的特点。比如有的矟柄用坚木制成,长约2米,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矟”。《水浒传》中“百胜将”韩滔用的是一杆枣木矟;番将乌利可安用的是一杆纯钢枣矟;别外,还有指矟、掌矟、双矟、衡矟及枣阳矟等。

矟在现代武林之中已近失传,练的人寥若晨星。矟传统的演练套路称为“单矟”,练法与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盖、截、拦、挑、撩、云带、冲等。尽管矟较重,但也可演练许多招式,如“泰山压顶”、“刀劈华山”、“横扫千军”等。

前已述及,枪是由矛演化而来,它由枪锋和长柄组成,其杀伤作用与矛相同。唐军使用的枪有漆枪、木枪、白头枪、扑头枪四种制式枪,分别装备骑兵和步兵,并用于军事训练。当时枪的用途甚多,如两军相对时,直接用枪刺杀敌军;安营扎寨时,常竖枪为营;涉渡河川时,也常捆枪为筏。宋代是枪的黄金时代,种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使用长枪作战的名将很多,杨家将中杨业父子都因善用长枪而闻名于世。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13

宋代制造的枪有很多种类,仅在《武经总要》中就有18种。也许是对骑兵正面突破的依赖降低的缘故,宋代马枪的长度略有缩短,使其更灵活,同时制作更精良。其中有一些还和钩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复合兵器。宋代马枪有双钩枪、单钩枪、环钩枪,枪锋后部分别有双钩、单钩和环钩,使其双重用途。枪后有可插入地的铁镦,杆上还有牛皮编成的提绳,便于骑兵在马上扎刺敌兵并将其钩落于马下。步兵主要使用无钩的直刃枪,如素木枪、鸦项枪、锥枪、大宁笔枪等六种。锥枪有四棱刃,既锋利而又不易折断。大宁笔枪在刃下数寸处安有一个小铁盘,四周有刃,敌人无法用手抢夺。同时,宋代还有专用于攻城的短刃枪、短锥枪、抓枪、蒺藜枪、拐枪等短柄枪;以及用于守城的拐突枪、抓枪、拐刃枪和钩竿等,其特点是枪柄较长,一般长2~5丈左右,便于刺杀正在攀登云梯攻城的敌军。此外,还有用于教练的槌枪,用于投掷的梭枪,以及捣马突枪等。

元代有一种可刺可掷的两头有锋的标枪。明军使用的枪有长枪、四角枪、箭形枪、龙刀枪等,长枪的枪头长三至七寸,重四两,以竹或木为柄,全枪长约1.2丈左右;铁钩枪的铁刃连钩长一尺,便于配合盾牌进攻;龙刀枪有旁刃,可砍可叉。清军八旗和绿营兵装备的枪有长枪、火焰枪、钩镰枪、双钩镰枪、虎牙枪、蛇镰枪、雁翎枪、十字镰枪、钉枪、矛形枪等,甚至出现了近5米长的钉枪,已达中国长兵器长度的极限。

在武林中,枪被誉为“百器之王”。俗语说“枪扎一条线”,要求扎出平直,即所谓“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防”。武术界的枪法以拦、拿、扎为主,兼有劈、崩、挑、拨、带、拉、圈、架诸法。唐末名将王彦章擅使铁枪,人称“王铁枪”。宋代名将岳飞、杨再兴均是枪术名家。南宋时,山东潍州(今莱州市)人杨四娘以枪法纵横南北,自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明末清初,峨眉枪法又曾冠绝一时。清咸丰年间,江苏无锡人陶某善枪,人称“陶家枪”,不料竟败于无锡守备蒋志善手下,陶某拜伏求教。蒋志善持枪起舞,“闪闪成白光”,犹如直径数丈的车轮在飞转。蒋志善令陶某向他泼水,谁知竟水泼不进,反弹如雨,将陶某全身淋湿,而蒋志善身上毫无水迹。

戈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兵器,既能钩又可啄。据推断它应当由镰刀一类的农用工具演化而来。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的石戈,其援和内的分界尚不明显。进入青铜时代后,戈类兵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商周时期盛行的青铜戈,在形制构造上已相对完整。全戈由横装的戈头、柄和铜頯构成。戈头由“援”、“内”、“胡”三部分构成。援是横出的杀伤部位,由上下两刃向前弧收成尖锋,用以钩啄敌人。内在援的后尾,其上有穿绳缚籭(即戈的柄)用的孔,称作“穿”。援和内之间设“阑”,并在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胡上也有穿,胡越长穿越多,籭和戈缚绑得也越牢固。頯安在籭的尾端,可以使戈插在地上不致偏斜。

《周礼·考工记·冶氏》规定了戈的各部构造数据:“冶氏为杀氏。刃长寸,围寸铤十之,重三垸。戈广(宽度)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即戈的宽度为二寸,其内为四寸,胡为六寸,援为八寸。通常的戈,籭长六尺六寸,重一斤十四两(古代十六两为一斤)。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装备步兵。

商周时代之所以盛行戈而不是矛或长刀,是因为当时盛行车战,而车战的近战是在战车交错时展开的,用矛很难借助战车的冲力,同时也难以在交错的瞬间击中目标;沉甸甸的长刀则不但比戈笨重,而且更容易磨损失效。因此善于啄杀的戈就成了当然的主力。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14

到了春秋战国之交,战争规模日益升级,战场也不再局限于平原。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标志,骑兵开始大规模介入战争,战术谋略因而大为丰富;同时,铜弩的出现使得远射兵器的性能大幅度提升,战车几乎成了弩兵最佳的靶子,战车的末日也就来到了。尽管有一些战车增加了更多的马匹、披上了更厚更多的盾甲,连两侧轴头都装了驱杀步兵的扁矛,戈也发生了变化,头部变成弧形,内刃加长像镰刀,外刃增强了推的杀伤力,用推来对付步兵的围攻,可惜这一切还是无法挽回战车时代的终结。没有了战车作为载体,戈也就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而且,戈自身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头部易脱落、因挥击而攻击缓慢等。所以后来戈通用的装头方法只有绑缚,看起来简陋,但是便于重新捆紧。不过挥击缓慢的毛病无法克服,而且杆部由于抗力方向问题还更易折断;推又不如刺灵巧锋利。同时随着战车的衰落,步兵也摆脱了最大的侧面威胁。这样,而且也逐渐被步兵弃用,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战国晚期至秦以后开始淘汰,两汉以后,戈便在兵器行列中绝迹了。

但由于戈使用最普遍的时代也正是汉字文明蓬勃兴起的时代,因此“戈”字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字,它不但与防护装具“干(盾)”连在一起使用,成为“战争”一词的别称——“干戈”,而且还与其他汉字组成与战争有关的战、伐、武等字。作为一个重要的汉子部首,一直流传到今天。

戟是中国古代将矛和戈合为一体的长柄格斗兵器。戟由长柄和戟头构成,可刺、可钩、可啄、可割,是一身四用的兵器。戟头在商周时期用青铜铸制,战国末年出现钢铁制品。戟柄为竹木质,其长度按不同使用情况有所差别:车兵用戟柄最长,骑兵用戟柄稍短,步兵用戟柄更短,称为“短戟”。

戟最早出现于商代。河北省藁城市出土的一柄戟,是在矛柄前端联结矛銎处横安一个戈头构成的,也就等同于加了矛尖的戈。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把刺、胡、援、内合铸在一起的“十”字戟。这种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矛头为主体,侧面出援,构成以刺为主的戟。另一种是以戈为主体,把上阑延长并加宽,构成以钩啄为主的戟。不过这种戟的战斗效能并不突出,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绝迹。春秋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把长胡多穿的青铜戈和青铜矛联装在一起的戟,成为车战中使用的重要格斗兵器。据《考工记》记载,戟同戈、殳、夷矛、酋矛一起被称为“车之五兵”,是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

战国晚期出现了一种刺、援合体的“卜”字戟。这是一种刺、援合铸的钢铁戟头。由于取消了青铜戈类兵器传统的后内,故成为“卜”字形。到了西汉,“卜”字形钢铁戟是步骑兵装备的主要格斗兵器。到西汉末,“卜”字形戟的形制又发生了变化,侧出的小枝渐次向上弯曲,东汉以后则变为硬折向上,从而更增强了前刺的功能。至于原有的勾、啄功能,则随着结构的变化而逐渐消失。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15

同时在中国南方的吴、越、楚地区,还流行一种独特类型的联装戟,即在一根长柄上联装二三个无内的戈头,人们把它们称为“多戈戟”。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二戈戟”和“三戈戟”。

不过在车战为主的时代,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因此没能得到重视。

到了秦汉,随着战争方式的转变,既有矛的作用,又保留戈的特点的戟流行起来。特别是从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戟的使用相当普遍。汉朝还出现一种单手握持的短柄戟,称为“手戟”,一人可持两戟并用,故又称为“双戟”。但戟也存在缺点。比如容易被搅缠,由此还产生了专门针对戟的战法。比如汉代有种叫钩镶的带钩小盾就是专用来搅缠戟的,然后再跳上前去给持戟人一刀。另外骑兵冲锋对戟的推钩功能也不太依赖,刺的同时又推是多此一举;钩固然有用,但也遗传了戈的老毛病——头部易脱落。因此到了东汉,长戟的戟枝就越来越向前了,也就是越来越像叉了。

隋唐以后,戟逐渐退出兵器行列而成为专门的仪仗用品了。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漫题屋壁》诗末两句曰:“门前无列戟,错认野人家。”说明到了这一时期,列戟已经成为官爵的象征。明清时期富户条案上的瓶中也常插银戟,或者墙壁上挂有戟图,上画之戟,中为双月牙青龙戟,两旁斜插有单月牙青龙戟。这都是取戟与“给”谐音,象征富贵、自给自足。

知识链接

防弹背心的祖先——铠甲

铠甲是一种护身的防护甲,形似短袖衬衫和背心,最初是把一些皮带或薄金属片缝在皮衣上做成。有时铠甲外部罩上件丝绒外衣,饰以压制花纹和雕刻图案。11世纪出现了锁子甲和鱼鳞甲;13世纪起逐渐被锁子甲和细密的铠甲所代替。

武术界对戟还有“一条龙”的说法,即龙头、龙口、龙身、龙四爪、龙尾。其头能攒,口能刁,身能贴、靠,爪能抓,尾能摆。有青龙探爪、黑龙入洞、懒龙翻身、乌龙摆尾等招式。

戟分为长杆单戟和短柄双戟。长戟分为方天戟(戟头两侧各有一个月牙,杆上有戟形,如画字,朱漆为饰,故名画戟。还悬有彩绸,上系金钱,叫金钱五色幡)、青龙戟(单侧月牙,杆上画有盘龙,朱漆为饰,悬系彩钺叫金钱豹尾子)、蛇龙戟(戟刺为蛇形,余同青龙戟)、月牙戟、东方戟、护神戟和戟镰、常胜戟等。短柄双戟分单月牙(练者多)、双月牙。也系有彩缨球,今皆系红缨。东汉末年,吕布是使戟的能手,曹操善于使短戟。目前武林中仍有演练者。

戟的套路分马上和步下两种。马上套路一般双手执杆,还可一手握杆,另一手握于月牙内的铁梁上。长戟杆长于大刀,舞起来花样翻飞,谚称“剑无缠头戟无花。”长杆单戟可左右手前后换把使用,其出之势如同戳棍,故叫“戟扎戳势”。各派戟法差异较多,以六路戟法为最佳。戟最基本用法有贴、靠、剁、片、钩、搂刁、提等。

斧钺

斧、钺二者形制相似,区别不大,都是用来劈砍的长兵器。但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先秦时期,其实战价值就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作为军营中统帅权威的象征,并用于刑杀。作为仪仗用的钺,则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由于斧钺之间的实际区别并不大,经常互相混同,例如北宋《武经总要》一书中收录的“大斧”的图像,也是弧曲阔刃而两角上翘,看来是沿袭古代钺的形制。

如果一定要将两者相区别,那么从尺寸和用途上看,钺应该算作一种大斧,重量也较斧更大。钺比斧头大三分之一,杆长一尺半。但因形制沉重,灵活不足,后代更多地用作礼兵器,常作为持有者权力的象征。斧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形制上的区别是,凡在斧背上有钩或斧上有枪刺状铍头者,即为钺。铍头尖锋直刃、扁茎,长约六寸,穿透力很强。且其刃部宽阔,两角上翘,呈半月形。

就来源而言,钺就是由作为生产工具的斧演化而来。石斧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那时人们用磨制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猎禽兽,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之一。斧钺在上古时代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象形文字的“王”字即作斧钺的形状,象形文字“兵”字即为双手持有斧钺的形状,证明这种兵器是古代最早使用的兵器和权力象征之一。

甲骨文“兵”第一章 冷兵器 - 图16甲骨文“王”第一章 冷兵器 - 图17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一种磨制精细的石钺,它们体态扁平,比普通石斧的刃阔而弧度大,两角微上翘。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的陶缸上,有这种石钺的图像。从其形体特征看,不适于砍伐林木或用于农作,应是专门制造的原始兵器。由于氏族的军事领袖拥有石钺,因此后来就成为其权威的象征。比如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这种材质的钺在当时只可能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不可能充当实用器物。

进入青铜时代,青铜铸造的钺仍是用于劈砍的兵器,其刃部保持石钺的特征——弧曲宽阔,两角略微上翘;但钺身较薄,多饰有雷纹,并且花纹非常精致美观;装柄的方式与短柄戈类似,为内安籭,并在阑侧设有穿孔。商周时代斧钺类型很多,且质料优良。如《考工记》所载的同代青铜斧内含锡量约20%。形体较小的钺是实战用的。一些形体巨大而且花纹精美的钺,则是军中统帅的权威象征物,可以算作礼器而非兵器。例如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两件大型青铜钺,刃宽达37.3~38.5厘米,重达8.5~9千克,铸有铭文“妇好”。妇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之一,生前多次领兵出征,是著名的女统帅,这两件大钺正是她的权威的象征。

周代有一种空头斧,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装斧柄。斧头中含有天然铜、铅、铁、锡、金等多种金属,质地坚韧,做工精良。据《六韬》记载,周武王军中有大柄斧,刃宽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名曰“天钺”。另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誓于牧野时,“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命将出征时也常赐钺,如著名的“虢季子白盘”中的铭文有“赐用戊(钺),用政(征)……”。

此外,斧钺还被用作刑具。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攻克商王王宫后,“黄钺斩纣头,悬大白之旗。”直到汉代仍以斧钺为斩首的刑具。由于斧钺是一种斩杀罪人的刑器,所以历史上有“斧钺之诛”的说法。

在钢铁兵器中,钺从来不是大量装备部队的主要兵器。汉朝有一种把铁钺和铁矛结合在一起的兵器,称为“钺戟”。三国时,斧钺的制作受到兵家重视。据说诸葛亮亲自督造质地优良的,他还为此写下一篇《作斧教》告诫诸将战斧质量好坏:“非小事也,若临敌,败人军事矣!”视斧与刀同等重要。晋代以后,斧钺的形制有了新变化,其刃部加宽,柄减短,便于操持,砍杀能力有所提高,依式样不同有长柄斧、凤头斧等。唐宋时期,斧钺流行军中,成千上万的军士持长斧作战。唐朝天宝年间,大将李嗣业与安禄山交战于香积寺,李嗣业率步卒三千持长柄斧、陌刀阻击敌军,打败了安禄山统率的剽悍的北方骑兵。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18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斧

宋朝军队的主要敌人是西夏、契丹、女真的骑兵。宋军在骑战中常处于劣势,主要靠步战取胜。所以宋兵多持斧钺来抗击辽金铁骑的冲击,以临敌制胜,南宋大将王德在一次对金将兀术的战斗中,兀术以铁骑排成强大阵营,王看到敌人右面阵营坚固,便决定先打左面。行近敌阵时,一金将横刀跃马而来,王德引弓射箭,一击毙敌。王德乘胜指挥兵马手持长斧排山倒海般冲向金兵,金兵大败。由此可见长斧在对抗敌骑兵队的战斗中的巨大威力。在古代战场上,斧作为一种实战工具一直多在城市防御战、水战中运用,用它来砍斫敌人的攻城器具,斩截敌舰帆缆等,发挥了巨大作用。

小说演义中讲到的使用大斧出名者,有唐初的程咬金,水浒传中的急先锋索超,皆使用长柄大斧。

斧是利用杠杆原理和冲量等于动量的改变量原理来运作的,舞动起来姿势优美,风格粗犷,豪放。勇猛,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片、砍、削、撞等。带刺、带钩的钺法则合斧、矛、枪三者为一体,另多刺、钩、拨、点、追五法。由于斧和钺演练起来比较笨重,加之很多传统套路已濒于失传,故现在武林中已很少见。

另一种短柄斧,俗称“板斧”,通常成对使用。即《水浒传》中李逵所用之物。清代时,江西九江某公子精于此术,曾以双板斧震慑群盗。至今香港仍有山东螳螂派的旋风双板斧套路传世,以抡劈为主。钺也有短杆的,如八卦掌拳派所用的子午鸳鸯钺,就是一种短双器械。

最后附带说一下戚。这是一种形体较小的斧钺形兵器,故又称小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曾出土过石制和玉制的戚。河南堰师二里头早商文化遗址曾出土过青铜戚。这种兵器在晚商和西周前期使用较多,秦汉以后便从实战兵器中消失。

长刀

原始的长刀除了刃平些、体窄些外,与斧钺没有多少差别。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长刀实际上是从宽体短刀再度发展而来的,就是将刀身后装上长柄。这点可以从东晋时期出现了可装长柄的宽体短刀得到证明。不过当时的宽体长刀只能算是一种偶然的创新,还不能算作正式兵器。到了南北朝后期,长刀才开始流行开来。

陌刀是一种长柄两刃刀,也就是俗称的“三尖两刃刀”,为盛唐以后流行的兵器,主要供步兵使用。这是一种极长的刀。一般的刀,其正常长度在2~3米之间,而陌刀往往可达3米以上。当时一些善于使用陌刀的将领所用的刀,有的重达15斤。陌刀曾在唐军中叱咤一时,当时军中专门组建有陌刀队。通常陌刀队列阵于前端呈横向排列。进攻时通常采用密集冲锋阵形,大刀纷落敌阵,每击都能毙伤数人,故而所向无前。

但是,过长往往意味着攻击缓慢、不便挥舞,而且作为砍击兵器,双刃与单刃的作用区别并不大,所以陌刀在唐之后就不见记载了。此外,这种刀至今仍未见实物,只是从其宋代的继承者——掉刀那里,还依稀可辨其三尖两刃的特征的。

宋官方编修的《武经总要》中列举的长柄刀有多种式样。除了掉刀以外,还有屈刀、手刀等。与宋代人文发达和军事软弱相比照,长刀的装饰也是偏于华丽而失之实用,但这并不能埋没宋代长刀的历史地位。宋代为长刀创立了“刀八色”,如今仍耳熟能详的偃月刀、眉尖刀、凤嘴刀、戟刀等都是那个时代出现的,以至明清两代除分别创立钩镰刀和长杆镰刀似的割刀外,竟很难再有新样式。

武林中所用大刀皆是一面有刃。另有一种朴刀,其刀柄比大刀的短些,刀身窄长,也是双手使用。朴刀套路目前仍有流传。

棍棒

棍棒是使用最早的打击兵器,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对自然的棍棒已能进行各种简单的加工,或削尖其一端以便刺击,或在其一端嵌以蚌壳、石片以便剖割,或在其一端安上石头以便锤击。唐代以后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棍棒。从形制上分,有长棍、齐眉棍、三节棍、梢子棍等;从质地上分,有木棍、铁棍、铜棍等,以木棍最常见。

早期的木棍多以枣木制成,取其坚实沉重。后来改用白蜡杆,取其有韧性,较轻便。

宋太祖赵匡胤是善用棍棒的开国皇帝,有人说他靠“一条杆棒打出四百座军州”。在他的推动下,宋代出现了多种棍棒,仅《武经总要》就记有七种,棒端大多安有锋刃头部。如柯黎棒安有裹铁的头部,钩棒安有附带两个倒钩的夹刃,抓子棒安有鸡爪形钩头,狼牙棒安有一个扎上许多狼牙钉的纺锤形的头部。明代戚家军还曾使用过安有刀刃的棍棒。清军多使用虎头棒。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19三尖两刃刀

武术界的棍法以威猛快速为上,多有旋扫及舞花动作,打击空间较大,故称“棍打一大片”。少林棍、昆吾棍都是比较著名的棍法。

殳是最早由棍棒演变而来的长柄打击兵器,又称杵、杖、蒬、竡、祋。殳首多用青铜制造。有无尖锋和有尖锋两大类。无尖锋殳首呈平顶圆筒形,有的在顶上还带有一个铜钮。有尖锋殳首的顶端呈三棱矛状,锋部后面连接一个铜刺球或铜箍,柄的尾端也安有一个铜刺球或铜箍,可刺可砸。商代尚无用殳的记载。周代已将殳列为“车之五兵”之一,长约1.2丈,有的安有金属头。战国时期,殳又被列为“步卒五兵”之一。秦始皇三号兵马俑坑出土的殳为铜头圆筒形,筒长4.2寸,直径6分,壁厚1分,头为多角锥体。汉代以后,殳被淘汰。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20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铜殳

镋属于罕见兵器。其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头,坚锐如枪,称为正锋,长约0.5米。正锋靠后处横一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着一排利刃,有三齿、五齿和九齿几两种。镋柄长达2.5米,尾端装有棱状铁钻,称为“頯”。可将柄端插于地上,以其旁侧的两股作为发射架,燃放火箭。

镋是攻防兼备的长柄兵器,既可用于击刺,又可用于架格。由于这种兵器过于长大,分量又重,所以只有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武备志》中说它镋制于明代后期,在闽、粤、云、贵、川、湘等地都有使用。明代戚继光编练的步兵营都装备了长柄镋。但近年来浙江厚安县出土的一件三齿镋说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方腊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已经使用镋作兵器了。

知识链接

方腊起义

北宋宣和年间,皇帝宋徽宗喜好花石竹木,在江南设“苏杭应奉局”,派朱勔等人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然后用大船运向汴京,每十船组成一纲,时称“花石纲”。渐江青溪及其附近地区盛产竹木漆茶等经济作物,造作局和应奉局每年从这里强征成千上万斤的漆,其他竹木花石的数量也极为庞大。这种沉重的负担都转嫁到小生产者和农民身上,尤其是靠出卖劳动力度日的赤贫者身上。

方腊又名方十三,是睦州青溪县(浙江淳安)人,一说歙州(今安徽歙县)人,雇工出身。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在万年乡洞源里正(相当于现在的村长)方有常家做佣工,积极联络四方百姓,准备起义。不料,他们的秘密活动被方有常发觉,便派二子方熊向县官告发。十月初九,方腊发现事泄,便立即在洞源村杀里正方有常一家(唯三子方庚越墙逃脱)而提前举义。方腊集合千余人,在洞源村东方有常家的漆园召开誓师,假托“得天符牒”,自称“圣公”,建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青溪的农民闻风响应,他利用当地秘密流行的摩尼教来组织群众,起义队伍很快便扩大到数万人。三个月内,义军接连攻占了两浙首府杭州等地,队伍扩大到近百万人,“东南大震”。方腊建立了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6六州52县在内的农民政权,在当时影响很大。

当北宋最高统治者接到方腊起义军逼近杭州的消息之后,先“下诏罪己”,宣布撤销“造作局”、“应奉局”,停运花石纲,又以童贯为江浙宣抚使,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率领15万精兵进剿。宣和三年二月,方腊退出杭州,由富阳、新城、桐庐、建德、青溪,时战时退,最后退守帮源。四月二十四日,宋军从东西两面包围帮源。方腊在帮源的严家溪滩与宋军死战。在战斗中,方腊坐骑战死,战刀丢失,最后不得不带亲信退往洞源村东北的石洞中躲藏。石洞分上中下三窟,极为隐蔽,官军无法寻找。统制官王禀下令搜山。裨将韩世忠由方庚做向导,收买叛徒方京,才寻得方腊躲藏的石洞。四月二十七日,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方腊和妻邵氏、子方亳、宰相方肥等52人被俘。宿将辛兴宗随后赶到,截洞掠俘,方七佛等人乘机逃脱,实俘39人,被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方腊在汴京就义。

方腊被俘后,余部坚持斗争,直到次年三月才被镇压。

方腊起义失败后,宋徽宗立即恢复了苏杭“应奉局”,并在开封重新设置了“应奉司”,加紧搜刮“四方珍异之物”,宫殿、园林等巨大土木工程也照旧进行。童贯则以平叛有功,加太师,被晋封楚国公。

方腊被处死后,歙县和淳安的一些地方的人还是很敬重这位农民起义的领袖。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许多地名,如方腊最后坚守的洞源石洞被称为“方腊洞”,此外安徽、浙江两省多地都有纪念方腊的方腊洞、方腊庙等。

方腊起义是北宋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宋王朝的统治。

其他长兵器

其他兵器还有:耙、扒、铲、叉、狼筅,都是多锋刃兵器,出现较晚,虽然大多不是制式装备,但是也都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相类似的兵器还有镋耙。镋耙由耙头和长柄构成。钯头是用五支箭式尖锋,插在两个月牙形铁制的横刃上构成,两个月牙形的横刃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耙头制成后安于长柄上,柄尾安有金属蹲。镋耙属于多刺锋式兵器。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21唐镏金九齿镋

1.耙

耙,也写作扒,也是从农具演变而来的兵器,其头部是一个特制的腰鼓形横木,末端安置多根短铁齿,一般称“九齿铁耙”,齿锋利如钉。耙全长2.4米左右,重2.5千克,可拍击,亦可防御,在明代抗倭战争中曾为军中利器。

2.叉

叉是一种常见的兵器,古代多为猎户所用。末端分两股的,名“牛角叉”;末端分三股的,名“三头叉”或“三角叉”,俗称“虎叉”,中锋稍长,多为骑兵所用。叉法本于枪法,重在中平一势,也可锁拿对方兵器。晚近以来,练叉者多在叉身上套上若干铁环,演练时可哗哗作响。也有人能使叉在全身上下滚动,俗称“滚叉”,颇具观赏性。

3.铲

铲是一种不多见的兵器,最早是农村用的除草工具。铲柄的前后都装有兵刃。前端铲头似弯月,内凹,月牙朝外。早期的铲末端装的是枪锋。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石铲,商代铸有青铜铲,战国晚期开始使用铁铲。

步骑兵都可使用铲。铲后来成为佛门特别爱用的兵器,又名“方便铲”。后端改装成一个斧状的铲柄,末端开刃。这样的铲两端均薄体阔刃,可代替扁担负重,也可供开路使用。铲的种类有月牙铲、天蓬铲、莲花铲等。其中月牙铲是明代出现的。

铲后来成为武术器械的一种,在民间流传。演练时身法轻盈而别致,有推、压、拍、支、滚、铲、戳、挑等击法,具体招式命名也多与佛教有关,比如童子拜佛、乌龙摆尾、二郎担山、出山门等。

4.狼筅

狼筅是一种长柄多叉刺兵器。其创制于明英宗正统年间,时间约为1444至1449年,最初出现在四川。后被戚继光所部用于抗倭作战中。狼筅系用多节叉枝刺的毛竹制成,一般有9~11层节叉,柄长1丈半,前有铁制尖锋可以刺敌,旁侧各层节叉上,大多安有铁包的枝刺。有直形和钩形两种。作战中,通常用它同其他兵器配合在一起使用,具有较好的掩护作用。

第三节 远射兵器

所谓远射兵器,就是使用弓等发射器,把箭矢或石子、弹丸等射向远处以打击敌人的兵器。

射是周代时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代最强大的攻击手段之一。早时的贵族,如果家中生下男孩,都要向天地四方射出六箭,以示男子所要征服的世界,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远射兵器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可以从较远距离攻击敌人、避免自己伤亡。缺点是连续性差——当第一次打击不到敌人时,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才能进行第二次打击,因此无法单独承担战役以上规模的作战任务。

远射兵器按照其动力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靠人力直接投掷飞行体,除了标枪以外,这种类型的远射兵器大多可以归入暗器;利用弓弦的反弹力发射的弓弩,及作为飞行体的箭矢(也包括弹弓和弹丸,我们把弹弓归入暗器类);借助位能的力发射弹丸的抛石机,即古代所谓的“皅”。由于这种兵器主要用于城市攻防作战,因此我们将其归入城市攻防兵器一类。

标枪也称梭枪,一般是步兵使用的一种投枪。其长度1~1.2米左右。使用方法和普通枪、矛相同,也可用来投掷,杀伤敌人。梭枪前端有宽大锋刃和穗,起到箭一样的作用。为了便于投掷,标枪都是作成前重后轻。最大射程因人而异,但是一般都不会超过50米。

由于中国早就发明并普遍使用了弓弩,所以投掷类的标枪等并不盛行,只是在南方一些民族中使用得比较普遍。只是在宋代军队里装备过梭枪。另外,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也普遍使用标枪类投掷武器。其中,蒙古族骑兵就特别喜欢使用3米左右的标枪。蒙古族统治的元朝,以及后来的明、清时代,也都是把标枪作为常规兵器来装备军队的。但是,这一时期火器已经日益成为远射兵器的主流,因此这种靠人力投射的标枪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兵器来使用。

总之,标枪在我国历史上并不像古代欧洲那样使用普遍,因此我们只在这里做简要的介绍,下面主要介绍弓弩和箭矢。

弓是一种利用弹力射出弦上的箭,杀伤远距离敌人的兵器。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22

在远射兵器尚未出现的年代里,人类不能靠手中的长短兵器来捕获天空飞翔的鸟,也抓不住奔跑速度很快的野兽。要想捕获比自己强大的猛兽,就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靠近猛兽,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攻击。弓箭的发明,确定了人对野兽的优势地位,再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肉搏战”了。

弓早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它是二万八千年前原始人类为狩猎获取生活食物,将树枝、金属棒弯起来和绳索等绷紧而成。弓通常由干(弓背)、弭和弦三个部分构成。依照干的不同结构,弓又分为简单弓、强力弓和合成弓三个种类。这几种弓,早在中国的古代就使用了,但是在战场上作为兵器来使用的,主要是合成弓。

另外,根据干的形态,又分为直干的直弓和弯曲干的弯弓两种。在简单弓和强力弓中,直弓比例较大,在合成弓多为弯弓。

弓的大小,在《周礼》考工记中,弓长六尺六寸者,叫做大号的弓,由身材高大的人使用;弓长六尺三寸者,叫做中号的弓,由身材中等的人使用;弓长六尺者,叫做小号的弓,由身材较矮的人使用。弓的最大射程约300米,当然这只是箭的飞行距离,而不是命中目标的有效距离,所以有效距离一般在100米以内。射杀披铠甲步兵弓的有效射程不超过70米。由于是目视瞄准,所以即使是射程再远的弓,一般也是在距敌人约100米前后的时候,才开始射击的。

弓的强度,取决于干的反弹力。所说的强弓,约70千克,有射穿铁铠甲的能力。用于实战的弓,其强度最低也要达到35千克左右。强弓,步兵用的约300千克,而骑兵多使用150千克左右的弓。

在远射武器一族中,弓最突出的优点是发射间隔时间短。按一分钟计,弩为四至六发,鸟铳只有二至三发,而弓一分钟最多可发射十发。而且要想有效击中目标,使用弓更准一些,但必须经过很好的训练。使用弓时,拉开弦后,手不能松劲儿,而且需要在保持这种姿势下来瞄准目标。这一点和拉开弦后不必再用劲儿的弩不同。因此使用弓更需要较强的臂力和良好的技术。尤其骑在颠簸的马背上拉弓射箭,而且要击中目标,没有高超的技术是不行的。

弓臂,多用竹子或韧其他性强的木料,加上角、筋、胶、漆而制成。弓的反弹力,是靠木、竹、角、筋产生的。选料时,不能采用春季或夏季采伐的竹或木,因为有虫蛀会影响质量。在北方因为没有竹子,所以只能以木代竹。角,是用胶黏合在弓臂的弦上。筋,使用牛筋,干燥后水浸,最后做成线绳状,并用鱼胶黏合在弓臂的外侧。胶必须使用没有水分并经过充分干燥的,不然就会严重影响弓的质量。在弓臂的中央部位,要缠上桦树皮,便于手握。漆涂刷在弓臂的外表面,不仅增加了各黏接部件的强度,也是作为防水涂料,可防止雨、雪对弓臂内部的损害。

由于弓的所用材料的原因,在干燥的冬季,弓力会增强;而在湿度高的季节,弓力则会变弱。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多半是在弓力最强的时候进行战争。中国的南方多有阴雨连绵的季节,搁置不用的弓,弓力会降低,有时还会完全损坏,因此要特别注意使弓保持干燥状态。

用来固定弓弦的弓弭,用桑树枝干做成,镶嵌在弓臂的末端,用钉加以固定,以免因反弹力造成脱落或损坏。

弓弦,北方游牧民族多以牛筋作料,中原地区则多使用绢丝。用绢丝做的弦,是把20~25根绢丝捻在一起,作弦芯,再用绢丝缠绕,防止散捆劈裂。在弦两端有环,用以和弭相连。用筋作的弦,不受水的影响;而绢丝弦怕水,所以表面涂有蜡。

弓做好后,再经过十天到两个月时间的充分干燥。干燥后的弓,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弓力(强力),可用秤砣等物进行测定。

在宋代七人用九天可做八张弓。可是如果完全由一个人来完成造弓的全部工序,一般需要九天时间。在官办的兵工厂,由于工序分工合理,生产效率当然很高。

弓自有战争以来即成为主要兵器之一。至春秋战国,复合弓技术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弓身可储存的势能,使人在生理结构容许的拉程内,能将更多力量转化给弓身,射出更快更远之箭。弓的选材形制均有较大改进,王弓、弧弓弓长131.4厘米,用于田野狩猎和射飞鸟;唐弓、大弓弓长119.46厘米,用于习射。汉代有虎贲弓、周任弓、角端弓、疆弓等,均镶有铜饰或玉饰。唐代分长弓、角弓、梢弓、格弓,分别为步兵、骑兵和皇朝禁卫军所用。宋代有黄桦、白桦、黑漆等弓。元代有“马克打”、“长蛮”等大弓。明代有开元、小梢等弓。清代有桦皮弓等。至19世纪中叶为鸟枪代替。

古人超常的膂力令人惊诧,精锐射手竟能拉开70千克的强弓,估计有效射程应在50~70米之间,最远射程更是数倍之多。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始于商代的扳指的功劳。扳指这项不起眼的发明,却令拉动强弓硬弩得以可行,避免因疼痛降低射速,甚至割伤手指。扳指对射手的意义如此重大,以至骑射起家的清朝王公贵族们,竟最终使其异化成为一种首饰。弓是以轻便、快速为特点的,这令其在清中期前始终占据着骑兵远射兵器序列的主力地位,而当火器的发展淘汰了强弩时,弓也仍能扬己所长与火器平分秋色了400多年。

知识链接

士兵的保护面具——脸甲

脸甲位于头盔的前部,为防止冷兵器袭击将士脸部,古代使用脸甲。脸甲严密地与头盔连在一起,或者是活动的(可以掀起的脸甲),由钢或铁制成,呈整块瓦片状或鳞片状。法国圆柱形头盔的脸甲就是头盔前墙的延长部分,并且有2个眼孔及1~2个鼻孔、嘴孔。

弩是利用扳机发箭的一种弓。弩比弓射箭射得远,且能发射穿透力大的箭。

弩由臂、翼和机三部分组成。臂,又叫做身,是射击时的手持部位,用木制,上面带有放箭用的箭槽,有的还涂上漆,用以防潮。翼,是装在臂前的弓,用韧性好的木料制成,也有用几张竹片予以加强的。机,是用来拉挂弦的装置,安装在臂的后部,机用金属制成,就是在铁被普遍使用以后,也常使用易于锻造和加工的青铜作材料。弦,是由涂上蜡的苎麻绳做成,也有在苎麻上缠上鹅的羽毛之后,再涂蜡来制作成弦的。

弩的部件还有:牙是用来挂住拉开的弦的突起(即机钩)。牙上面的突起,叫做望山,即照门,相当于瞄准用的标尺、准星。也有在上面刻上刻印的。悬刀相当于现代枪的扳机。牛是用来支承牙落下的构件,也是由悬刀支承着。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23晋代弩机

牙、悬刀、牛,均由螺栓上的栓塞结合在一起的,都置于叫做“郭”的金属箱内。战国时代,弩机也有不带郭的,是把上述各部件,直接埋设在弩臂上。

弩的尺寸有多种,但是个人用的弩,以臂长50~70厘米的为多见。翼和臂的比例为1:1.2至1:2.5。机的长度为9~15厘米。

弩的强度,是把翼固定于地面,使用带有秤钩的秤拉弦来进行测定的,强度单位使用“石”这个重量单位。“石”这个单位,因时代不同重量也不一样。但是在后汉,出现过高达十石(约600千克)的强弩。而六石(约360千克)的弩则是最普通的弩。

弩的拉弦(即开弩)方法有以下几种:

(1)脚踩开弩法,是用脚踩住弩,用手拉弦的方法。

(2)腰开弩法,即靠腰劲拉弦开弩的方法。

(3)在脚踩弓拉弦的方法中,也有不直接用脚踩弓,而是利用插脚用的镫把弩拉开的。

弩的射击顺序:

(1)拉弦,用牙固定;

(2)把箭放臂上的箭槽内;

(3)瞄准;

(4)拨动悬刀,发射。

瞄准,是使安装在望山上的刻印和弩的前端重合一线,瞄准目标来进行的。也可利用瞄准操作所产生的角度,来调整射程。

当扣动悬刀时,由悬刀固定的牛即脱离,失去支承的牛推动牙,弦即把箭弹射出去。

射程最大的弩出于战国时代,达到710米。所谓射程只是箭的飞行距离。实际上,当达到或接近最大射程时,箭的穿透力反而下降,甚至连布也穿射不透。“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拉弦的开度应小于有效射程,最好在最大射程的二分之一以下。

在唐代要求弓弩手在357米距离,四发两中固定目标。由此可以认为,这个距离就是射击固定目标的最佳有效射程。在战场上,敌人是移动的,瞄准又只能靠自己的眼睛,所以,在射击这种活动目标时,有效射程还应该再短一些,一般以300米左右为宜。如果超过300米,哪怕弩的射程再远,穿透力再强,也很难击中这些活动着的小目标。在战场上,射击固定目标则和有效射程无关,一般在敌人靠近150米左右时就开始射击了。

和弓相比,弩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射程更远,而且发射速度快,穿透力大。

弩之所以有这样强大的威力,关键在于有足够的拉弦力量。弓,在发箭时要用一定的力来拉弦,而弩在拉开弦后,就不必再用力,并能长时、持续地以强大的力拉住弦。此外,除了用手,还可用脚或腰劲开弩拉弦,这也是出现神臂弩这样一种强弩的重要前提条件。

另外,射手把弦拉开挂在机钩上,把箭装入箭槽之后就能更专心、更准确地阻止和射杀敌人。总之,弩不但射程远、射得准,而且很容易掌握,“朝学可以暮成”,这些都是弓所不能及的。

弩的最大缺点,是在射击过程中,需要较长的装箭时间。就是说,发射箭的间隔时间较长。

根据有效射程(100~150米)和发射时间(10~15秒)试算,在射出第一箭之后,到敌人进入射手有效射击位置,只能发射一次至两次。如果是训练有素的骑兵,就会利用两支箭发射间隔这一瞬间,勇敢、迅速地冲入敌人阵地,获得大胜。

为解决弩的这一致命弱点,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从战术上来解决的方法。即把弓箭手组成的射击部队,按几个层次来配置,进行所谓没有射击间隔可连续发射的“轮流射击方法”。南宋初期名将吴瞞(1102—1167年)编纂的《叠阵》,就是这种阵法的代表作。这种战斗队形,在最前列是手持长枪(矛)的士兵组成的长枪队,第二列是手拿强弓的弓箭手,第三列则是由强弩射手组成的强弩队,最后再配置上手持神臂弓的士兵。最后一列的神臂弓士兵站立不动,用来狙击敌人的正面进攻。为增强两翼,还配置了骑兵。当敌人接近150米左右距离时,先由有效射程最大的神臂弓士兵开始射击。当敌人靠近100米时,由持强弓的士兵站起来射击,射击完毕,即蹲下,由后边的强弩队站起进行射击。就是这样,利用配备上不同远射兵器的士兵,轮流不断地连续射击,有效地来打击和阻止敌人的进攻。

宋朝的军队,是由发弩(射击)、进弩(传递)和上弩(开弓搭箭),计3人组成为一组,来操纵弩的,并按一定队形布阵,以万弩胜敌。

另一种方法,是改进弩这种兵器的部分结构。这一问题,将在后面的“连弩”中作专门介绍。

如前所述,弩机部件很多,构造复杂。所以制造成本高于弓,而且维修、保养麻烦。

弩和用手工操作的弓相比,有很大不同。弩是靠一种机械力来杀伤敌人的武器。所以,并不要求有很高的操作技巧。因此,既没有像弓那样有很多传说,也没有名人高手。正因为如此,在历代古典小说中,也从来不把弩作为象征英雄好汉的兵器来加以渲染。

目前虽然还很难确定是谁发明了弩,但是在战国时代的初期,中国军队就已经装备了数量可观的弩。一些传说中说弩是黄帝和蚩尤发明的,而又有的说,是南方楚国琴氏所发明。从这些传说来看,战国时代韩国的弩,就是模仿南方蛮国溪子的弩而生产的。由此可以认为,弩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南方。

战国时代以后,弩已成为中国军队的标准装备。例如,唐朝军队,20%的士兵装备了弩。尤其在中国西北部游牧民族的骑兵中,弩的威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战场上,用装备有弩的士兵组成射阵,可以有效地阻止骑兵的冲击,而且能在骑兵弓箭射程以外的距离压制敌人。

西汉对强弩的发展影响深远。不但在秦代增大望山的基础上,又添刻度,使弩拥有了稳定的弹道参照,且随着铜弩郭取代木弩郭,弩身对拉力的承受力也大大增强了。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最高拉力可达370千克,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有效射程超过500米,可惜由于实用性不如臂张和踏张,汉代以后就很少使用了。

弩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得益于复合弓和铜弩机的发明,否则凭其较短的拉程,是无法与弓的杀伤力一较长短的。强弩的特点是又远又准,有时间从容瞄准,但上弦比较费力耗时。根据这些特点,强弩通常被用于防御和伏击,射击的连续性则依靠几组射手的轮番。

东汉末期到三国时代,弩的发展和普及对骑兵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在战斗中不被弩所压制,骑兵的铠甲越发坚厚,甚至战马也披上了厚厚的马甲,由此而出现了重装甲骑兵。

在历代王朝中,最重视弩的是宋朝,弩也成为宋军的主力兵器。当时,弩禁止民间私有,而且在刑罚处理上也比私藏其他兵器要重得多,由此可见弩在宋代所处的重要位置。同时代的辽、西夏、金这些常和宋发生战争的北方诸国,则把重装甲骑兵(铁骑)作为军队的主力以此抵御宋朝的弩。

为了能在更远的距离有效地射杀这些披甲戴盔的骑兵,“神臂弓”、“克敌弓”这些威力强大的弩相继问世。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24《武备志》所载明诸葛弩图

连弩有两种:一种是扣动扳机后,就能把箭连续不断射向敌人的连发式;另一种是能同时发射多支箭的多发式。

明代的诸葛弩,一次能连续发射十支箭,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连发式连弩。该弩长约70厘米,所用的箭比较短,约25厘米。诸葛弩的上部有一个可拆卸的“弹仓”,内装十支箭。弓是桑木料,并用三片竹予以加强。为便于装箭,设有一个拉弦开弓的手柄,把手柄向下拉,弦即被拉开,箭同时从“弹仓”落到箭槽内待发。只要操作手柄,就可完成拉弓、装箭、发射一系列动作,所以就能不间断地把箭射向敌人。操作非常简便,但是威力比较小,射程也只有35米左右。对身披铠甲之敌,不能构成威胁。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只是把这种弩作为防御盗贼(盗贼不穿铠甲)用的,而不是作为战场使用的兵器。为了弥补威力不足,《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就改用毒箭,只要射中,就会给敌人以致命的伤害。后来,有不少的守城军队,也普遍使用起这种连发式连弩。

知识链接

保护脖子的铠甲——颈甲

颈甲是护具的一种配件,专为保护颈部使用的。在古代和中世纪,用以保护将士的后脑、脖颈、肩膀和肩胛骨免受冷兵器伤害。在套环盔甲(锁子甲、铠甲)中颈甲成锁状(金属网状),固定在将士头盔边缘,垂于双肩。在叶片甲中,颈甲用环索连接整块的铁板或者数块金属板制成。中世纪,在马克西米利安时代,在骑士盔甲中,颈甲是防护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颈甲连接叶片甲、披膊和头盔,颈甲按尺寸和武士体形精工制作。颈甲分前后两部分,左面用活动铰链联接,右面用暗扣联接。

明代使用的神臂床子连城弩,是一种由一个人操作能三箭齐发的多发式连弩的典型代表。是把普通弩大型化了(弩臂和人的身长差不多),所以要把弩固定在类似桌子的弩床上来使用。最大射程约500米。这种弩,一般是把几台并排配置起来使用的,充分发挥远射、连发和“火力密集”的威力。缺点是机动性差。明代的神臂弓和克敌弓,和宋代的弩不一样,多是能同时发射二至三支箭的个人用连弩。

据考证,可同时发射几支箭的连弩,最早出自战国时代,而在西汉连弩已用于实战。属于大型的床子弩类的,有《墨子》备高临篇记载的连弩车,在《淮南子》泛论训中也有有关连弩的记述。带有小型“弹仓”的连发式,已有战国时代的出土实物。

继承古代连弩的技术,制造出可个人使用的连弩,并装备军队用于实战的,就是三国时代蜀国军师诸葛亮。诸葛亮部下研制的弩,取名为“元戎”,能够同时(或连续)发射十支长17.4厘米的铁箭。从箭的长度看,不属于多人操作的大型床子弩,而是由一个人操作的连弩。遗憾的是,有关这种连弩的形状、尺寸等具体情况已无从考证。诸葛亮之所以发明这种兵器,是为了对抗处于优势的魏国骑兵。可以说,这些连弩,就是诸葛亮的“硬件”;而称作“八阵”(八卦阵法)的军队运用方法,则是他的“软件”部分。就这样,当时的蜀国就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弓弩部队。其中包括装备有三千个元戎连弩和装备有五千个射程远威力大的普通弩的两支部队。

连发式的诸葛弩,虽然冠以“诸葛”二字,但并非是诸葛亮的“元戎”连弩。而是在考证明代连弩时,借用了元戎连弩这个名称。

床子弩是把普通弩予以大型化,装在发射台(床子)或车辆上,来发射箭的一种装置。

北宋使用的“次三弓弩”,为了获得更大的反弹力,不是用1个弓,而是把3个大弓合并起来使用。拉这样的弓,需要很大的力量,一般需要30个人才能把弓拉开。拉弓时,不是用人直接拉弓弦,而是使用带铁钩的绳和装有操作杆的绞车这种“卷绕机”来完成的。弓弦拉开,挂在牙上,然后搭箭。发射箭的时候,用木棒敲打拉弦的牙,即可“一敲即发”。

床子弩的缺点有两个:一是发箭间隔时间长;二是多为固定式,所以调转方向麻烦。也就是说,用这种床子弩,射击灵活的移动目标比较困难。所以,这种大型弩,不是以射杀个人为目的,多用来攻击和破坏敌人战船、战车或城墙、望楼这些大目标。在攻击敌军士兵时,也不是瞄准某一个人,而是用来对付密集的人群。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25三弓床子弩

这种弩主要用来射击比较大的固定目标,射程很远,很难用眼睛瞄准。所以,最大射程应该和有效射程基本相等更才实用一些。次三弓弩的射程约300米。

床子弩作为一种大型的特殊弩,自然有它的特殊用途。所以,它用的箭也不是普通使用的箭。与其说是箭,倒不如说它是近似于又长又粗的枪更合适。这连箭翎都是用木头或铁制作的。普通弓和弩用的箭,以易折的为好箭,而床子弩用的箭,则是越硬越好。

床子弩使用的一种叫做“踏蹶箭”的特殊的箭,是攻城时专用。这种箭,不是以射杀敌兵为目的,而是以扎进敌人城墙为目的,作为攻城士兵登墙的脚手架来使用。

床子弩使用的箭,是装在一种叫做的铁箱里,使用床子弩把箭集中理顺,然后进行发射。所以,又把所使用的床子弩称作“子弩”,而把箭叫做“子箭”。由于发射的箭很多,如同遮天蔽地的乌鸦群一般,故又有“寒鸦箭”之称,对攻击密集的敌人很有威力。

安装在发射台上的大型弩,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在《墨子》备高临篇中,对守城用的这种连弩车就有具体的记述。即是把大型弩安装在一台两轴四轮的箱型车上,车身长度可根据城墙宽度自由调节,弩机是放在铜制的“郭”内。和床子弩一样,拉弓也是使用带手柄的卷扬机。此外,这种车载连弩车,还装备有用来改变瞄准器和发射角度的高度调节机构。连弩车使用的箭,长约2米。为了能再次使用,箭上拴有绳子,发射后,可用卷扬机收回。主要操作人员至少10人。

在南朝,出现了一种叫做神弩的巨型弩,现已发掘出可以证实这种弩存在的出土实物。根据推算,这种神弩“臂长至少170~226厘米,弓的长度430~540厘米”。像这样大的弩,只有装在车上或发射台上才能使用。

唐朝的车弩,是把约760千克强度的弩装载在车上,可同时发射7支箭,中央这支箭特别大,箭镞长22厘米左右,箭杆粗5厘米,长约93厘米,箭全长达一米多。两侧的另外六支箭比较小一些。其最大射程约l公里,是攻城使用的一种兵器。

到宋代,床子弩发展到了顶点。从《武经总要》中就能看到当时制造的各种类型的弩。宋朝制造的弩,其特点是装有用来拉弓的绞车,而且是将几把弓组合起来,用以提高反弹力。

在历史上充分发挥床子弩的战例,就是北宋的“澶州之战”。

知识链接

“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国皇帝和萧太后统帅大军南下入侵河北。辽军受到宋军的顽强抵抗,迟迟不能攻占重要据点。十一月中旬,辽军到达澶州(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宋朝宰相寇准受命出征,两军主力在澶州形成对峙状态。辽军先锋官:萧太后最信赖的将军萧达兰在外出侦察时,被宋军用床子弩射死。他的战死对战局产生了极大影响,使双方最终签订了停战和约,即“澶渊之盟”。

床子弩在宋代达到最高峰,但是到了南宋末期,由于蒙古人改制的皅(抛石机)和火器的出现,床子弩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一个人操作的个人用弩或弓之中,威力最大的就是神臂弓及其由它改良而成的弩。神臂弓虽然名称为弓,其实是弩。

神臂弓有明确的尺寸规格,即臂长97厘米,弓长140厘米,弦长约77厘米。臂为木制,挂弦的弭亦为木制(檀,又称街矛)。监为铁制,发射机构的机是用铜制,弦用麻绳制成。射程约370米,箭可“入木三分”,即使在460米射程,也能穿透两层铠甲鳞片,威力很大。当然,实际的有效射程要小得多,由于是目视瞄准,所以一般有效射程在150米左右。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述,神臂弓系宋熙宁年间(1067—1077年)西夏人李定(《宋史》中称李宏)所发明,是作为贡品献给宋朝的。由于能穿透铁制铠甲,又可一个人使用,深得皇帝赏识,并立即决定把这种神臂弓作为正规兵器武装军队,由政府工厂负责生产。这种兵器所具有的威力,就连敌人也不得不承认。金国的完颜兀术就说:“宋军的装备,可怕的只有两个,但是最可怕的还是神臂弓。”

克敌弓,就是由神臂弓改良而成的。它是宋绍兴五年(1135年)抗金名将韩世忠(1079—1150年)发明的,这种克敌弓也是由一个人操作的,最大射程约553米,有效射程应该是它的五分之三左右,但是,实际上还是在150米以内距离上使用。装甲骑兵进入这个范围,只需一箭就能把敌人射中。

以后,又出现了神劲弓,威力胜过神臂弓。但是缺点是,两箭的发射间隔时间长,大约为神臂弓的三倍。所以,在平原地带使用神臂弓,而在不适合骑兵冲锋的山岳地带则使用神劲弓。

据说,宋朝灭亡后,在元明两代,继承了这种兵器的制造方法,并大量生产。但是,从明朝神臂弓的制造图来看,这种用脚踏发射的神臂弓,实际上是可同时发射二至三支箭的一种小型床子弩。

论及弓弩就不能不提箭,弓弩是力量的来源,箭则是力量的载体,载体的性能对力量的发挥有相当影响。设计成熟的箭,平均长度约为70~90厘米,通常分为箭头(旧称镞)、箭杆(旧称笥)、箭羽和箭尾(旧称矢薚)部分,箭头是战斗部,箭杆是平衡部,箭羽则是调节部。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26山西绵山风景区里兵器架上的雕翎箭

箭头长5厘米左右,形状各异。但是不论采用什么形状,重点考虑的只有一点,即射入敌人身体后,不能轻易拔出,最好使之留于敌人体内。为提高箭头的穿透力,都用钢制成。训练使用的箭头,前端多作成圆形或进行刨缠以免刺入箭靶。

商代的铜箭头已颇阴毒,凸脊、三角形扁翼,当箭头刺入身体后,两翼的倒刺会牢牢钩住合拢的伤口难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蝙蝠般抽出敌人的血液。时至战国,新兴的三棱翼样式更使箭即便拔出伤口也更难愈合,并且相应的血槽增至六个。秦代箭头则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铅含量,同时与某些秦剑一样,先进表面氧化铬技术也使箭头历久常锋。

但铜材较难得,秦代已经尝试用铁制作箭头铤部,而随着西汉炼钢业的发达,全铁制的箭头也问世了。早期铁箭头采用铸造,显然是舍不得铜箭头样式的惨毒,不过随即就发觉其锋利尚不及后者,于是只得改用锻制。锻制的缺点是浇铸而成的复杂造型必须舍弃,改为如铁剑的四棱剑身那般易于打造,但优点更为显著,锻制将使其比前辈坚韧得多。铜箭退出舞台,其开始与结束都在东汉。第一种锻制铁箭树立了宋代以前铁箭的基本特征——扁平四棱形,这是利于锻制的样式。从魏晋到隋唐,铁箭的分类很简单,发展路线也就是使箭头更硬更长,足以穿透日益精良的铁甲,撕裂敌人的肌肉和骨骼。

箭镞种类的细化始于宋代。这一时期箭的样式更加精细化,像铁脊箭、锥箭等,造型都已脱离扁平四棱形的单调,变得更为专业。

对于箭杆而言,轻而韧的竹、木始终是箭杆的首选材料。在盛产竹子的南方,当然是以竹为料。在北方,则使用柳、桦等木料。竹制箭杆,是破竹削细,后把三至四根为一股,用胶黏合成杆状,然后缠上丝线,再涂上漆而制成。也有不经黏接,直接用竹做的箭杆。木制箭杆,制作简单。打去枝杈,稍加修整后,即可作箭杆使用。箭的末端刻削成带槽状的箭尾,用来挂弦。竹制箭杆,即使经过干燥处理也难免弯曲。木制箭杆干燥就会出现弯曲,所以必须进行特殊加工处理。箭头射入敌人体内,很难拔出。所以,不论用哪种材料,箭杆必须坚硬,不易折断。在整支箭的重量分配上,重心在前五分之二(从箭头算起)处,即为最理想的箭。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27战国楚漆矢諹

在箭的末端,用胶黏有3~12厘米长的三枚羽毛。箭羽的作用是使箭的飞行和下落都遵循正确角度,从而飞得更远,攻击更加有效。一般使用鸟的羽毛,其中以鹫和鹰的最好,称为“雕翎”;雁、鹅羽为最差。在没有鹫、鹰的中国南方,常使用鹅的羽毛,当然性能远不及前两种。我国工匠在东周时期就能根据箭杆的浮水状态决定箭羽的安装长度了。

据说,在宋代,三人两天可做150根箭。当然也可由一个人来完成全部制作工作。在官办的兵工厂,生产弓、箭,都有专门分工,生产效率很高。

装备弓箭的士兵或箭手,除了随身携带足够的箭以外,还必须带上用以应付断弦应急使用的备用弓弦。关于一个士兵配备一把弓时,究竟应该带上多少备用弦和箭这个问题,根据唐代李筌的《太白阴经》规定,唐朝士兵应以装备三根备用弓弦和36支箭为标准,而且不能是一种箭。具体装备比例是,30支用以射穿坚甲的透甲箭,四支生钢箭和两支长垛箭。

为防雨雪,士兵还要佩带装弓的弓袋和叫做胡禄或矢諹的箭袋。如前所述,弓和箭都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弓袋和箭袋就是起保护作用的一种必要装备。弓袋和胡禄,必须使用不透水的皮革或木料制造。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述了许多有趣的矢諹的用途。例如,在晚上或野外宿营时,可用牛革做的矢諹当枕头使用。依靠这种圆筒状的矢諹,还能听见十里以内人马的声音,是一种很好的测音器。

镝箭是一种特殊的箭。这是一种在飞行时能发出种声响的箭,故俗称“鸣箭”或“响箭”。用来通知和传递敌人来偷袭,以及偷袭和重点攻击方向等情报。这种有声响的镝箭,有的是通过对箭杆进行特殊加工,也有的是在箭头上作特殊加工,使之飞行时发出声响。

知识链接

战马的钢铁盛装——马铠

古代骑战中,战马是古战场上十分重要的一支生力军,所以保护战马的安全,也是防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古代用于保护战马的专用铠甲称为“马甲”或“马铠”。

早在商周时期,车战是主要的作战方式,马甲主要用来保护驾车的辕马。秦汉以后,骑兵成为军队中的重要兵种,马甲又用于保护骑兵的乘马。

这两个时期的马甲在用料、制作工艺和形制上都不相同。商周时期用来保护辕马的马甲,主要是皮质的,面上涂漆,并画有精美的图案。整副马甲分为保护马头及躯干两个部分。秦汉以后,用于保护骑兵乘马的马甲,开始时还有皮质的,主要是用皮革制成的“当胸”。三国以后,就出现了全副铁质的马铠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重甲骑兵——“甲骑具装”,至此马铠的结构日趋完善,并从此称为“具装”。这种“具装”一般由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躯干的“马身甲”和保护马臀的“搭后”“寄生”6个部分组成,使得战马除了耳朵、眼睛、鼻子、嘴以及四肢尾巴暴露以外,全身都受到铠甲的保护。当时这样一领具装铠接近90斤重。隋唐以后,重甲骑兵日渐减少,但马铠仍是军队中较多使用的防护装具,一直到明清时期,骑兵的战马才不再披这种笨重的马铠。

第四节 防护装具

甲胄

铠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也是最基本的一种防护装具,又称甲、介、函。胄是古代将士用于防护头部的装具。其形如帽,又称盔、兜鍪、头鍪等。

1.先秦甲胄

原始的铠甲是用藤条和兽皮制成的。

商周时期已开始将整片皮革制成可以部分活动的皮甲。其制法是根据防护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成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皮革片,并把两层或多层的皮革片合在一起,尔后用绳将革片编联成甲。

原始的胄用藤条、兽皮制成。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胄说明,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已经开始使用青铜胄。

春秋战国时期,皮甲胄的发展达到鼎盛。战国皮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札甲成为非常成熟的甲式,由表面涂漆的皮片编缀而成。甲身甲片为大块长方形,甲片编缀时,横向均左片压右片,纵向均下排压上排。袖甲甲片较小,从下到上层层反压,以便于臂部活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铁甲,但数量很少,皮甲仍是主要的装备。《荀子·议兵》中说“楚人鲛革,犀皮以为甲”,表明战国末期楚军仍以皮甲为主。

胄是一种在战场上保护头部的用具,在此前并不见于记载,也未见出土实物。但春秋战国时代一定已经有了,最初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古人戴胄时并不摘冠,而是连冠一并扣在胄下;但是见到尊者必须摘下,露出冠来,这种礼节称为“免胄”。就算是在战场上,如果己方是由臣下领兵,而对方是由国君领兵,也要向对方国君“免胄”致敬。

2.秦的甲胄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28战国皮甲胄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为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秦代军服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知识链接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东侧约1500米处的东门大道北侧。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无意中发现。1974至1977年,考古工作者陆续发现三座兵马俑坑,分别编号为一号、二号、三号。三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厅内整齐有序地埋藏着由210件武士俑组成的3列横队,面朝东方,象征军阵的前锋。其后的11条坑道,埋藏着由数千件武士俑和多辆驷马战车组成的40路纵队,除位于边沿、担负侧翼与后卫的武士分别面向南、北、西方外,其余38路武士及战车一律面朝东方。按已发掘部分的排列密度推算,1号坑埋藏兵马俑总数达6000余件。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东端四边周廊内有172名立射武士,中间四条坑道内有160名跪射武士,为弩兵阵。南半部八条坑道内并排着八列战车,每列八乘,每乘车后有2~4名车士,无徒兵,为战车方阵。中部三条坑道内排三列战车,每列六乘,车后排列有徒兵和骑兵,是车、步、骑的混合军阵。北部三条坑道,每条内有两乘战车,其后为八队骑兵,每队四列,为骑兵阵。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阵列中。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表明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

据文献记载,在战国末期,秦朝军队就已经大量装备坚实精密的金属盔甲。这也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的一个重要原因。相比之下,秦统一天下以后的军事装备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秦俑坑出土的陶质模拟品看,全部都是皮革和金属札叶结合制成的合甲,品类完备,制作精密。甲衣由前甲(护胸腹)、后甲(护背腰)、披膊(肩甲)、盆领(护颈项)、臂甲(护臂)和手甲(护手)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均由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甲片编缀而成,铠甲里面要衬以战袍,防止擦伤身体,且因兵种、身份、战斗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29秦始皇陵兵马俑——将领俑

将、佐的甲衣则十分讲究。甲的胸、背、肩部分为皮革,腹及后腰的中心部分是金属小札叶;前胸下摆呈倒三角形,长垂膝间;后背下摆平直齐腰。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乎是由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可能是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

骑兵必须便于骑射,其甲衣比较短小,长仅及腹,没有披膊。车御(即驾车人)的臂、手、颈易受攻击,其甲衣在结构上更加复杂,不仅有前甲、后甲,还有臂甲、手甲甚至盆领。

步兵铠甲是普通战士的装束,属于贯头型,衣身较长,穿的时候从上套下,再用带钩扣住固定。由于步兵是作战的主力,最容易受伤害,故此其甲衣多由前甲、后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则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但数量不等,或二或三或四,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一般为圆形。

3.两汉甲胄

西汉时期,铁制铠甲更加普及,并逐渐成为主要装备,这种铁甲当时称为“玄甲”。在满城汉墓(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发现了两千八百多块甲片组成的全副铠甲的兵马俑。当时的铁甲,每副至少几百片,分领叶、身叶、分心叶和腋窝叶等。甲片的形状已不是单一形状,有方形、长方形、扁方形,还有加以修饰的鱼鳞状或龟纹状。

值得指出的是,汉代还是我国武官和军阶制度初步形成的时期。春秋以后,军队规模日益扩大,军、兵种和战略战术也不断复杂,于是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军事家,形成了实际上的专职武官。区别官兵身份的不仅是服饰,还有军服上的徽识。军服上标出徽识在先秦时代已有制度。汉代的徽识,主要有章、幡和负羽三种。章的级别较低,主要为士卒所佩带,章上一般要注明佩带者的身份、姓名和所属部队,以便作战牺牲后识别。幡为武官所佩带,为右肩上斜披着帛做成的类似披肩的饰物。负羽则军官和士卒都可使用。

4.魏晋南北朝甲胄

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争,虽然促使战略战术得到发展,但给社会经济生产造成的破坏却极其巨大,因此在武器装备方面与汉代相比并没有明显的进步。

魏晋时期出现了铁制筒袖铠。这是一种胸背相连、短袖的铠甲,用鱼鳞形甲片编缀而成,外形与西汉的铁铠很相似,穿着时要从头上套穿。这种筒袖铠坚硬无比。

魏晋时期的胄基本沿袭东汉的形制,胄顶高高地竖起,配有缨饰。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30清代错银头盔

铠甲方面流行布制或革制的两裆铠。这种铠甲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这种铠甲一直使用到唐代。另有保护头部的兜鍪、胄、盔等。戎服和铠甲外均束带。

除两裆铠之外,还有“明光铠”。这是一种十分威武的军服,其特点是在铠甲的胸背的两侧装放两块圆形或椭圆形金属护镜,与其相配,必极穿宽体缚裤,并束宽革带。这种铠用外形完整,使用效果极好,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两裆铠。

5.唐代甲胄

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甲、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布备、皮甲、木甲、锁子、马甲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在铠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

唐初,由于阶级矛盾比较缓和,国家的统治比较稳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较快,因为战事减少,用于实战的铠甲和戎服基本保持着隋代的样式和形制。到唐武德中期,在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军服逐渐变得具有唐代的鲜明特色。此时唐军戎服仍以皮甲和铁甲为主,除了传统的皮甲仍发挥着作用以外,在铁甲中又细分为两裆铠、明光铠、细鳞铠和锁子铠等,制作十分精良。

两裆铠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原来仅覆盖前胸的鱼鳞状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下的防御。明光铠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隋代戎服为圆领长袍。唐代编缀甲片的方法也有所发展,更多地采用皮条穿连或铆钉固定的方法。

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高宗、则天两朝,国力鼎盛,天下太平,上层集团奢侈之风日趋严重,戎服和铠的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观奢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特别是出现了为武将们仪仗检阅或平时穿用的绢布甲,这种以纺织原料制作的轻巧精美的黑色甲衣(有称“皂衣”),外观十分美观,但无实际的防御意义。此甲形制的出现,反映了唐代太平盛世的时代特点。“安史之乱”后,重又恢复到金戈铁马时代的那种利于作战的实用状态,特别是铠甲,晚唐时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

在唐宣宗时期,有一位官吏发明了以纸做甲,“纸甲用无性柔之纸,加以垂软,叠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纸甲极为奇特,是应急之物,由于质轻容易携带,故便于推广。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31穿盔甲的士兵

五代时期基本沿袭唐末制度,明光铠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铠甲重又全用甲片编制,形制上变成两件套装。披膊与护肩联成一件;胸背甲与护腿连成另一件,以两根肩带前后系接,套于披膊护肩之上。另外,五代时期继续使用皮甲,用大块皮革制成,并佩兜鍪及护项。

6.宋代甲胄

宋代的铠甲有皮制和铁制的两种。开始的铠甲只有表皮没有衬里,穿用时与皮肤接触容易磨伤,后用绸做衬里。宋铠比隋唐铠又增加了许多名称,比如钢铁锁子甲、连锁铠甲、明光细网甲、金装甲、长短齐头甲、黑漆濒水山泉甲、明举甲、步人甲等数种。据《宋史·兵志》记载,宋代一套铠甲的总重量达45斤至50斤,甲叶有25片,制造时费工作日120个,花用经费三贯半。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近60斤,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还亲自赐命,规定了步兵各兵种的铠甲重量。但尽管如此,单以重量而言,宋代步兵铠甲还是中国历代铠甲中最重的。

此外,根据《梦溪笔谈》记载,北宋年间,西北青堂羌族还善于制造一种瘊子铁甲,铁色青黑,甲面平亮,可以照见毛发,在五十步之外,以弩箭射击,铁甲面不会有一点损伤。

南渡之后,南宋小朝廷一直处于孱弱状态,根本无心顾及军备生产,铠甲制造技术开始进入停滞状态。当然,造成铠甲停滞的另一原因是火药的发明。南宋时火药的杀伤力已有很大的提高,铠甲在战争中的防御作用越来越小,尽管以后还使用了数百年,但已不像以前那样受到重视了。

厢军是地方州县军,军服和铠甲的装备都比较差。他们的军服衣身长短不一,紧身窄袖。所着的甲胄是仿战将的样式,不用皮或铁做甲片,而用粗布做面,细布做里,然后在甲面上用青、绿颜色画出甲片形状。

7.辽金夏元甲胄

据《辽史》记载,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显比宋代的短,前后两块方形的鹘尾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点。铠甲护腹似乎都用皮带吊挂在腹前,然后用腰带固定,这一点与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圆护镜,是辽代特有的。辽代除用铁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装分为公服和常服两种,样式没有明显不同,都是盘领、窄袖长袍,与一般男子服饰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紧身一些。这两种都可作戎服。

金代早期的铠甲只有半身,下面是护膝;中期前后,铠甲很快完备起来,铠甲都有长而宽大的腿裙,其防护面积已与宋朝的相差无几,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响。金代戎服袍为盘领、窄袖,衣长至脚面;戎服袍还可以罩袍穿在铠甲外面。

西夏武士所穿铠甲为全身披挂,盔、披膊与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像两裆甲,长及膝上,还是以短甲为主,说明铠甲的制造毕竟比中原地区落后一些。

蒙古主力军全部是骑兵,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而且还配有火器,尤为突出的是甲胄。元代铠甲的种类有柳叶甲、铁罗圈甲等。其中铁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用铜铁丝缀满铁网甲片,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透,制作极为精巧。另外还有皮甲、布面甲等。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3214世纪阿拉伯绘画中的蒙古骑兵

8.明朝甲胄

明朝建立之初就重视发展军工生产,提高火器和铠甲制造的水平,不断加强国防力量。

明军戎服大体与宋、元时期相同。只是盔、甲、护臂等全副武装,质地上大多采用了钢铁,技术十分先进,种类繁多因此比较前代又进一步。

史料记载,明式军衣上衣是直领对襟式,也有圆领形式,制作比较精致,以衣身长短和甲片形制取名,如鱼鳞甲、圆领甲、长身甲、齐腰甲等。头盔的名目繁多,大体分为。便帽式小盔、可插羽翎较高的钵体式和尖顶形三种类型。明代兵士着罩甲,是一种对称的“号衣”,头上包扎五色布扎巾,这种形制在明初时只限骑兵穿用。

明代军士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子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

明代军人在穿戎服时,既可戴盔甲,又可戴巾、帽、冠。帽为红笠军帽。冠有忠静冠、小冠等。

9.清代甲胄

清代的甲胄与前代均有所不同,虽也按上衣下裳分开,总的来说仍依传统形制,但其配置与满族旗装紧密相连。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铁或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

铠甲分甲衣和围裳。军中将领的服饰是,上身甲衣以马褂为基本式样,衣身宽肥,袖端是马蹄袖,甲衣肩上设有左右两块用带联系的护肩,腋下有护腋,胸前后背各有一块金属护心镜,镜下前襟底边有一块梯形的护腹“前裆”,左边缝上同样的一块“左裆”。右侧不佩裆,留作佩弓箭囊等用。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33意大利传教士、清宫廷画家郎世宁绘《乾隆戎装像》,故宫博物院藏

军服的下身是“裳”,此“裳”由于不是筒形,而是左右两片,故用围穿形式,称为“围裳”。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一块质料相同、绣有虎头的蔽膝。此外镶边还代表了八旗各自的标志。这种八旗甲胄,用皮革制成。后来这种甲胄仅供大阅兵时穿用,平时则收藏起来。清代除满八旗外,在蒙古设蒙古八旗,在汉族设汉八旗,参加大阅兵的实为二十四旗。

知识链接

郎世宁

郎世宁(1688—1766年),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意大利米兰人。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很年轻的时候就加入了耶稣会。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1714年,即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渡重洋,到达当时被葡萄牙占领的澳门。上岸后,朱塞佩开始学习中国礼仪、熟悉中国的文化,并取了中国名字——郎世宁。不久,他从澳门转到广州。当时的广东巡抚知道来华的欧洲人中有位画家,就上奏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很高兴,下旨请他到北京来。郎世宁到了北京之后很快进入宫廷,成为一名很重要的宫廷画家。直至去世,他的后半辈子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为康、雍、乾三代清朝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画作,以及众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代表人物。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安葬在北京欧洲传教士墓地。

盾牌

盾是古代士兵手持的防护装具,用以抵御敌人射来的矢石,使其锋刃的杀伤力加以消耗或使之产生偏导;此外还可以作为助攻武器。在我国古代,盾又称干、牌、盾牌、彭牌、旁牌等。

原始的盾牌相当简陋,大抵是用自然生成的藤条、木条和坚韧的兽皮,经过简单编缀而成,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由于木、皮盾表面需要涂漆以防潮腐,便逐渐产生了精美的盾面图案。

在安阳殷墟曾发现有商代盾的残物,呈梯形,盾面微凸,高度不超过1米,宽约60~80厘米,内以木框为骨干,表面蒙覆多层织物和皮革,并在其上涂漆绘纹。西周步兵使用盾面蒙皮的狭长盾,可以连锁竖盾组成防御屏障,利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兵使用盾面蒙皮的窄短盾,又称车盾。

对于盾来说,防护最大的威胁是正面刺击。因为刺的力量足以在攻击点上聚集起高达数百公斤的压力,是刀剑劈砍无法企及的。因此时至战国,用于近战的双弧形方盾就盛行起来,弧形盾有利于分解刺的力量。春秋战国时使用圆形旁牌,牌面中央外凸,背面有握把。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34盾牌

秦汉时期开始使用铁盾。随着骑兵的兴起,西汉还出现了椭圆形盾牌,骑兵可以单手举着抵御攻击。但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骑兵的人马均披甲上阵,所以一般不用盾。这段时期是盾发展历史上的低谷。但步盾经过改革和发展,到东晋南朝开始盛行一种很长的六边形盾,这是双弧形方盾的改进版,整个盾面纵向内弯,就像一片叶子。作战时不仅可以手持,还能将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解放士兵的双手,增强防御的机动性。

唐代军队把盾称作彭排。据《唐六典》记载,唐军使用的盾有膝排、团排、漆排、木排、联木排、皮排,合称“唐六排”。宋代称盾为旁牌,它们都用坚木制成,牌面蒙有皮革。步兵旁牌较长大,上尖下平,中间有几道横档,背面安有戗木,可用它支立于地上。骑兵旁牌为圆形,面积较小,背面有套环,作战时将其套在左臂上并绑住,用以抵御矢石。西夏军和蒙古军也创制了几种名盾。西夏军使用的毡盾,盾面蒙有毛毡,防御性能较好,在野战和攻守城战中都能使用。元世祖忽必烈曾组织人员制造一种折叠盾,用时张开,行军时折叠易带。

明代以后,盾的演变仅限于形状上略微的改变。只有明代的火牌较为新颖。所谓火牌就是同火器配合使用的盾牌。它在盾牌背面可藏燃烧性火器、神机箭与火枪,兵盾结合,攻防兼备。其战法一般是步兵小组跟随火牌徐徐推进,猛然间火器齐发,随即冲出盾牌,一拥而上制服敌人。清代仍沿用明代步兵盾牌,直到清末才最后弃用。

知识链接

战马的防护装具

最后我们简要说一下战马的防护装具。我国古代商周时期已经开始给马匹装配战甲。但这种甲主要是用于保护驾车辕马的头部和躯干。到了秦代和西汉时期,长于驰突的骑兵已成为军队的一种主要兵种,人们为了保护战马的身躯,便开始制造能够覆盖马匹全身的专用马甲。

到东汉时期,具有防护作用的马甲便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三国时期,又发展成为配套使用的马铠。南北朝时已使用铁片或皮革制成的具装铠,使马铠发展到比较完善的阶段。这种具装铠由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等六部分组成。分别保护战马的头、颈、胸、躯、臀、尾六处。宋代的具装铠去掉了寄生。

少数民族的战马也披有马甲。辽和西夏军战马披着的是铁制马甲。金军的骑兵,人着铁甲,马披铁制具装铠。其中兀术本人统率的4000牙兵被称为“铁浮图”。他们在战场上驰骋纵横,使宋军吃了很大的亏。明清时期,由于火绳枪炮的大量使用,枪弹和炮弹的穿透力,使战马的防护装具成为可有可无之物。

第五节 特种兵器

软兵器

所谓软兵器,其实是相对于“硬兵器”而言的。一般来说,软兵器可以折叠或缠绕,携带方便,且善于变向攻击方式刁钻,可以出奇制胜使敌人摸不着头脑,我国古代软兵器仅有少数用于正式的战场,多数则用于武术界。其中常见的主要有连枷棍、三节棍、九节鞭、皮鞭、绳镖、流星锤等。下面依次介绍。

1.连枷棍

连枷棍,又称梢子棍、铁链夹棒,这是一种类似农家打麦农具连枷的特种兵器。其形制就是在棍的基础上多了个梢子头,和长棍之间以铁链相连。这种兵器除了可以使用棍术的技能外,还可以用手甩动长棍,铁链系扣的梢子头随之甩动,拍砸敌人,因此同时有拍击和打击两种功能,可以转变角度,从多侧面进行打击,较直棍方便。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35连枷棍

连枷棍威力极大。如果长棍短一些,就成了手梢,可单手使用,甩出棍梢劈扫弹抽,打击力大,且不震手。并且连枷棍的两节一长一短,所以丝毫不用担心梢头弹回来打着自己,只管抽敌。因此连枷棍曾作为骑兵的打击类武器之一。

2.三节棍

三节棍是将三节短木棍用铁环连在一起,可收可放,夭矫多变。三节棍非常灵活,既可以持握三节的任意两节挥舞,也可握住中节或梢节挥舞,且变换迅速。对敌时,如果距离近,则手持前后两端,就像握着两根短棍,劈砸戳刺;中距离则握中端和后端,劈扫抡抽;如果距离远了,则握其后端,劈扫敌人。三节棍的好手能根据战局需要随时调整距离,不断变换攻击手段,令人防不胜防。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36三节棍

3.九节鞭

九节鞭并不限于九节,它是由多节细钢棒或细铜棒连缀在一起,因此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称为七节鞭、十三节鞭等。就像铁链子,总长度略次于身高,收起来一小撮,便于携带;放出去扫一片,动作以缠绕和圆抡为主。一旦抡起来,就像是一根铁棍子扫向敌人。

近战时,九节鞭可以折叠起来抽打敌人,还可以像绳子一样绞缠敌人的兵器和身体。有些九节鞭的鞭把装有尾刺,近战时可以当匕首扎刺敌人。九节鞭还有个经典杀招,叫抖鞭,就是将鞭抖起来甩头,顺劲将镖头甩向目标,将目标击穿。这一手不好练,练好了很可怕。

九节鞭目前仍很流行,演练者多在鞭的两端系上绸块,抡动时可呼呼作响,以增添观赏性。

4.绳镖

绳镖是将金属镖头系于长绳一端制成的。镖头的形式不止一种,有三棱形的,有圆筒形的,有五棱、七棱的,随练习者的意愿而定。但无论属于哪种形式,功用完全相同。最普通的是三棱镖。镖头一般由纯钢制成,长五寸至七寸,重约九两。镖身为三棱形,头尖尾宽。尾部呈正圆,有一个铁环扣在后端,用绵软坚牢的绳系在环上,长约二丈至三丈。另外备一根竹管,穿在绳上,竹管的粗细刚好用手握满,长约四寸。带镖时将绳镖拗折为四下,竹管和镖相衔接,将四折的绳缠在腰间,用活扣扣上,看似把自己捆得五花大绑,其实都是活扣。绳的末端靠左腰,镖头与竹管悬在右腰下,以便仓猝应变时可以俯视,便于出手。现代武术运动中使用的镖头长十二厘米至十六厘米,绳索为演练者身高的两倍或两臂侧平举长度的两倍,并在响环绑上小方彩绸作为装饰。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37九节鞭

绳镖在临敌之时只须抽开活结,左手握住绳的末端,右手握住竹管,镖就可以应手而出了。既可掷抛远击,又可缩短近击,具有携带方便,收缚隐蔽,打击突然,猝不及防等特点。演练绳镖时,可以运用身体各部位做缠绕收放的各种动作,使镖由圆周运动瞬间变为直线运动时应手而出。绳镖的使用方法以缠、绕、抡、击、抛、扫、摆、收、放、背、担为主。绳镖可以通过绳索从手上打出去,还能以绳索借力变向从肘、肩、膝、腿、脚等部位打向目标。

5.流星锤

流星锤又名飞锤是一种以绳索一端系住锤体,另一端握于手中,用力向目标抛击的兵器,又名飞锤。流星锤由锤体、软索、把手三部分组成。锤头形状各异,有浑圆头形、瓜形、梭形。锤身大如饭碗,重量依用者体力而定,一般为4斤至5斤。锤身末端留有象鼻眼,以蚕丝、人发、鹿脊筋丝编成的软索系在铁环上。软索粗如手指,长800厘米。流星锤的使用方法有缠、抛、抡、扫等,使用时可以巧妙地把绳缠绕在自己的腰身、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上,然后抖手放开,抛击出去。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38流星锤

流星锤是由远古狩猎工具“流星索”发展而来的,后作为兵器用于战斗。战国时代水陆攻战图上就有双手施放流星锤,以袭击敌人的形象。清代民间跑江湖卖艺人,常使用流星锤“打场子”。流星锤不仅能缠住对方,还可以击打对方。四川民间流行着一首歌谣:“流星、流星,专打鼻子,不打眼睛。”

暗器

所谓暗器,也就是便于携带、不引人注意的兵器。暗器一般形体小、容易隐藏,因此一些形体较小的远射兵器和软兵器几乎都可作为暗器来使用;大一点的短兵器也可以改造成带有伪装暗器的兵器。

按用途分,暗器可分为暗杀和护身两大用途,两者互有交叉,二用兼备。暗器的携带者通常很容易接近暗杀目标,一旦将暗器沾上毒药,或为了在漆黑夜晚使用涂以黑色,即可成为专用的暗杀武器;且由于暗器能在敌方无警戒的状态下携带,所以一旦有事的时候,还可作为护身兵器来使用。

总的来说,所有平时使用的工具、农具、食用器皿,均可作为暗器使用,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和训练而已。而这些一点也不引人注目的日常用具,比正统的暗器更具“奇袭效果”,反倒是最可怕的暗器。当然,即使是同样的日常用具,作为暗器使用时,威力也因人而异,而且还需要进行奇妙的伪装。

暗器的用法和练法,多半是在自己的流派内秘传,有时就连暗器的外形、名称都是绝对保密和不轻易外传的,更不会把用法和练法写成书公诸于世。暗器几乎都是采用口传方式进行秘传的。这样做,一是为了防止暗器的滥用,二是为了保持暗器“奇袭效果”这种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威力。

1.匕首

匕首实质上是一种双刃的短剑。包括柄在内,全长30厘米左右,据说汉代的匕首长达40.5厘米。在诸多暗器之中,出现得最早,使用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的暗器之王,就是匕首。

在战国时代以后,已经使用钢作为制作匕首的材料,在此之前多为铜制的。锋刃是用来刺杀对手的部分。匕首可用单手或双手握着使用,是一种近战使用的武器,但是也可用投掷的方式来杀伤敌人。

匕首虽然是一种比较短小的武器,但是要想使敌人不察觉,接近到有效的范围,还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刺客有极好的隐蔽技巧。据历史记载,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是把匕首藏在烧鱼中来接近目标的;而荆轲欲刺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则是把匕首藏在卷成卷的地图里面。

知识链接

春秋战国四大刺客

所谓“四大刺客”,指的是专诸、要离、聂政和荆轲。

专诸是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是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结联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羸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

聂政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地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荆轲是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随之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与田光密谋,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于期之头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于期,荆轲只好私见樊于期,告以实情,樊于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于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把毒药涂在匕首刃上,往往可置敌人于死地。荆轲为了刺杀秦王政所用的匕首叫“徐夫人匕首”,这是一种很有名的上等匕首。为了刺杀成功,是经过染毒特殊加工的剧毒匕首。据说只要被这种匕首划破皮肤,就会见血封喉,即刻置人于死地。

2.飞蝗石

所谓飞蝗石实际上只是一块块小石子,不需要任何加工,信手而拾,信手而发。但是,飞蝗石在选取和使用上却是要下番功夫才行,要选取适合投掷的形状。从其形状和扔出去空中飞行的样子,很像蝗虫,故此得名飞蝗石。

飞蝗石也可以算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投射兵器,就是石块。即使在现在,手无寸铁的暴徒在和警察、治安队格斗时,也使用投石。由于这种武器有效而廉价,所以才成为久盛不衰、寿命最长的武器。

与飞蝗石同一类型的是铁弹,这是一种需要特殊加工的投射兵器,是靠手或手指的力量来发射的一种不带锋刃的球状铁制的弹丸。铁弹是一种不以杀伤敌人为目的的护身武器。形状似球,没有锋尖锋刃,便于携带。有的涂上黑色,以提高夜间使用效果。

在历代武侠小说中,有许多使用小石子的武林高手。《水游传》中,使用称作“没羽箭”的这类石子的高手,有张清和他的妻子琼英。此外,还有《封神演义》中,手使五色石的女将邓婵玉,以及能一次发射数块石子的龙须虎,据说他发射的石子,似蝗群一般,甚是厉害。

3.钢圈

钢圈是一种直径24~30厘米的金属环。在实战中,还有圈外侧带有利刃的乾坤乌龟圈,和内侧带月牙状锋刃的日月乾坤圈。

在打击敌人时,可用手握着圈当拳头使用。外侧带刃的,可充分利用刃的各种形状来斩、刺敌人,还可用圈的内侧来封阻敌人的兵器。内侧有刃的钢圈,用来斩、削敌人兵器的柄和手。外侧有突起锋尖的,还可作为投掷武器来使用。

圈原本是跳舞时使用的一种小道具。外侧光滑无刃的圈,是印度的一种投射兵器,所以,圈这种暗器很可能是从印度传到中国的。

实战使用的圈,内外侧的刃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攻击和防御能力都很强的鸡爪鸳鸯钺就是典型的代表。这是一种在握手部左右两侧带有外伸锋刃的钢圈。带有这种刃的兵器,通常叫做钺或镋,但是它无疑是圈的一种。除了上述圈的用法之外,带有这种外伸锋刃的圈,不仅可用来防御敌人的攻击,而且还能进行刺、斩。当然,这种圈不能作投掷兵器使用。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39清代乾坤圈图样

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太子使用的乾坤圈,就是典型的代表。乾坤圈为金属制,主要是投掷使用。把乾坤圈掷出去,如果击不中敌人,就会自动回到使用人的手中。乾坤圈威力很大,龙王部将夜叉和龙王太子,都是死于哪吒的乾坤圈。

4.飞爪

飞爪是在系绳上拴有手掌大小的铁制钩爪的一种暗器。飞爪全长约6米,有效杀伤范围3米左右。飞爪上有许多伸缩自如的关节,飞爪百链索或带有两个爪的双飞爪,都是此种兵器。除了一根拴飞爪的索绳而外,还有一根由铁环牵连的软绳。

在飞爪之中,有如同龙爪一样的龙咤,还有爪似梅花的梅咤,此外,还有只一端有爪的飞爪。

这种暗器,不但能杀伤敌人,还能擒拿敌人。一旦命中目标,锋利的爪尖就会深陷入肉,或钩住锁甲、衣服等物,使敌人难以摆脱。此外,也常用来攀越高墙等障碍物。

一般认为飞爪这种暗器在明代发明,但是在北宋的《武经总要》中曾有飞钩的记载,也许就是飞爪的前身。飞钩是一种守城用的兵器,也是在带有铁环的钩爪上系以软绳的暗器。使用这种飞钩,可以从城墙上抓钩住攻城敌人的装备以擒之。

5.飞镖

飞镖又称脱手镖,靠腕力直甩而发。镖身有棱状和棒形等多种。不论哪种镖形,尖部都锋利无比。镖长7~14厘米,重约150~260克。长短、重量亦依人而别,并不都在此限之内。为使甩出的镖飞行稳定,而在镖身末端扎有红绿绸,即镖衣,用以鼓风乘势,犹如箭羽。带镖衣的叫带衣镖,不带镖衣的称光杆镖。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40各种形制的飞镖

飞镖通常以十二支或九支为一套,每一套中必有一支比其他长而重的镖,此镖即为绝手镖。这支镖,非在迫不得已时,决不轻易使用。射程以7米左右为最佳,最大可60米。

毒药镖是一种带有剧毒的特殊脱手镖。所用之毒药及配方,各武术流派相戒不传,而为自家门派秘传。

飞镖的真正创始已无从考证。据武当派的《武当绝技(续集)》称,是出于北宋。说是有一老僧少年游西域时,得异人传授包括飞镖在内的各种武术。后归隐于四川某寺,悉心研究十余载。修成正果之后,出山遍游中原各地,传授技艺。又通过他的弟子,相传不绝。据说,南宋名将岳飞也受其真传。

6.柳叶飞刀

柳叶飞刀是用于甩投的特制暗器,因刀形似柳叶而得名。刀身带刃,长17厘米,刀柄长约5厘米,刀刃最宽处约6厘米,刀重以170克左右为标准。刀刃和刀柄均为铁制。为了甩投时飞行平稳,命中率高,在刀柄末端拴有长约6厘米的彩绸。外观似刀,但两侧出锋带刃,所以,不但可用刀头扎刺,两面锋刃亦可伤人。其刃锋利无比,但因甚薄,功夫不深者,难以用于劈砍。刃尖锐利,是制敌之主要部位。柳叶飞刀,每刀以十二口为一鞘,刀柄露鞘外,可随手取用。柳叶飞刀高手投甩之远可及200米。

投甩刀剑之技术,恐非始于战场,大概是杂耍特技演练而成。这种投甩杂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是中国一种很古老的曲艺节目。后来被纳入武术之中,继而发展为柳叶飞刀。从《水浒传》中的八臂哪咤项充使用飞刀可考,专用的飞刀至迟出现于明代。

7.袖箭

袖箭是利用弹簧的弹力发射短箭的筒状发射器。由于能隐藏在袖内发射,故此得名。袖箭不靠腕力,却威力甚大,有效射程可达100米,而且飞行平稳。发射器用铜、铁所铸,为圆筒状,神箭一般长约26厘米,外径2.6厘米左右,筒内装有钢丝盘成的弹簧。箭杆用无节竹作料,加工成长约23厘米,如最细的筷子粗细。前端装有梭形锐利钢箭头,长约3厘米。每次只能发一箭的箭筒,为单筒袖箭。除此之外,还有可连发数箭多种。其中包括两筒的双筒袖箭、三筒的三才袖箭、四筒的四象袖箭、六筒的梅花袖箭、七筒的七星袖箭、九筒的九宫袖箭。

除单筒袖箭外,其他可连发者,均需备用相应数量的袖箭于筒内。以装箭一次,可连发六箭的梅花袖箭为例,它不同于单筒袖箭,是集六个较细单筒袖箭于一身,排成梅花形状。梅花袖箭以六支箭为一套,但通常持箭人,至少身带三套,计十八支,均先入筒备用。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41民国时期制作的铜袖箭

袖箭始出年代不详。根据武当派的《武当绝技(续集)》说,在宋真宗时,有一道士号霞鹤,为修行而云游四海。后入川,于峨眉山发现一石屋,那是仙人的故居所在。在石屋中,他寻得《机轮经》一书,乃三国时期诸葛武侯所著。书中详记有木牛、流马、火炮等诸种机关制造之法,其中亦有袖箭制法说明。霞鹤道士终归西天,也未曾揭秘此书内容于世。《机轮经》一书亦无影无踪,未能流传于后人共享。所幸他公开了袖箭制造之法,世间方有袖箭传至今日。

8.金钱镖

金钱镖又称“罗汉钱”,是把普通硬币作为武器使用的一种飞掷类暗器。金钱镖作暗器极为合适,随身携带硬币,谁也不会生疑,练就此功,随取随发,非但便利,且使人防不胜防。

金钱镖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经任何加工,直接使用;第二种是将硬币四周锉薄磨锋成刃。其中,以中央有孔的大钱类硬币最为多见,其直径约3毫米,铜钱重4~7克,银元约重37.3克。

硬币重量远不及其他投掷类暗器,所以,本身并无甚大的杀伤威力。关键在于腕力训练,加之平飞旋转,威力才会大增。

金属硬币是何时、何人将其作为武器使用,虽无从考证,但金钱镖至迟在明代就已出现,这一点是明确的。

9.飞叉

飞叉是为投掷而特制的一种叉。形状按叉头分为两股、三股、五股多种,其中,以中股挺出如枪头的三股飞叉为多见。标准飞叉,全长约29厘米,叉头锐利,约占三分之一。两股飞叉以全长约20厘米为标准型,叉头占二分之一。五股飞叉,尺寸与三股相同。各种飞叉皆以铁铸而成。重以600克为标准,可视用者的力度而有所差异,但以不超过1200克为限。射程依训练程度而异,最远可投及160米。叉将发出之前,高举过顶,向后一挫,顺其势向前,松手,叉即飞出。飞叉以每九支为一组,叉头朝上,装于皮袋携带。

就飞叉的起源而言,作为一种兵器,恐怕不是由乡间农民所用农具之类发展而来,大抵是渔民捕鱼用的鱼叉演变而成的。鱼叉由来已久,自古有之,从出土文物已经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用拴绳的鱼叉捕鱼的事。

然而,究竟是何时、何人把这种鱼叉加工成飞叉这种武器的,至今虽无定论,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至迟在明代就有了飞叉的存在。

10.弹弓

弹弓发射的不是箭而是弹丸。弹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弦上有一个弹射弹丸用的皮碗。也有可藏入袖内作暗器使用的超小型弹弓。

弹丸为球形。有用石头制成的石弹、用黏土干燥后制成的泥弹和烧制而成的陶弹,还有用铁铸造而成的铁弹。用料不同,而有多种。弹丸大小,规格不一。大的有高尔夫球那么大,小的则如同打鸟弹弓子那么大。

弹弓原本不是以杀伤人为目的,而是打猎时使用。只是作为暗器时,才变成了对人的一种武器。但是,射程、打击力,都远不如投掷类暗器。不过弹丸携带方便,而且弹丸飞行的声音比箭小,不易发现,不易躲闪。这些都是胜过普通弓箭之处,也是在所有暗器中,最危险的一种暗器。

和箭比较,球状弹丸飞出后的弹道不稳定,射程和命中率也不如弓箭。所以,一直未被作为战场上的兵器。

小说中的玉皇大帝身边的二郎真君,就是使用这种武器。他的弹弓弓体是用金子作成,银制的弹丸,是一种神仙使用的超级兵器,实为宝物。

发射弹丸有很多架势,如:单凤朝阳式、野马上槽式、天鹅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拨草寻蛇式、双飞雁式、怀中抱月式等。当今习此艺者极少。简易的铁丝作架,橡筋为弦的弹弓,已成为儿童玩具。

知识链接

武器装备对战争的影响

武器装备直接影响着对战争的发展。

在看待武器和战争的关系方面,许多人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唯武器论,认为武器装备的好坏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因素;二是轻视武器的作用,认为那无关大局。

那么如何正确地理解武器与战争的关系呢?应该说,具体到某一场战争而言,武器装备并不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战争双方处于同等技术条件下,胜负结果更多地要看军队的训练、士气、后勤,以及指挥员的军事素养。

但是如果具体到整个战争发展史来说,武器装备的进步,则决定着战争方式的进步。这里所说的武器装备,并不是指单独的某一件武器,而是多种武器装备互相配合所形成的一个整装备体系。可以说,武器装备是战争发展史上的首要因素,当革命性的新式武器技术成熟并大量装备部队之后,战场上的战术也就会因此而发生变化。与之相适应的,就是军队的训练、编制、后勤、军事理论,甚至整个军事体制的变革。

正是因为武器装备体系决定了战争形态的演变,所以西方许多的军事史著作,都是以武器技术的发展来划分军事史的不同阶段,比如把世界军事史分为冷兵器时代、冷兵器与火器共用时代、火器时代等。

因此,如果武器技术进步了,但是战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变革,或者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编制、训练、后勤等制度,那么技术进步的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战斗力。以近代中国为例,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及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完败于英法列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武器装备上的差距造成的。可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清朝的军队也装备了先进的西式枪炮,但是仍然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与先进技术相对应的军事体制。仅仅给一支装备冷兵器的落后军队换上洋枪洋炮,而不注重战术训练、不建立新式的编制体系,那么这支部队依然算不上是新式军队。这就是中日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中,清军的武器中虽不乏新式枪炮,但却依然失败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在军事装备领域也能体现出来。中国不仅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的故乡,古代中国的弓、弩等抛射武器也曾经一度领先于世界。但是随着欧洲的文艺复兴,西方科技飞速进步,中国的武器则原地踏步,最终被西方所赶超。也就是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的武器技术就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不过明朝还有向西方学习的举动,通过各种渠道的中西方交流,也学到并引进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但是随着清朝统治的建立,中国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全面转为封闭、保守。清朝统治者轻视技术进步,故步自封,盲目自大,最终在军事领域被西方远远甩开,以至于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用重炮敲打国门,从此陷入了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之中。

奇门兵器

所谓奇门兵器,就是各种特种兵器的总称。这些兵器通常无法归入“十八般兵器”的传统分类中,一般不用于军事战阵,只在武林中个别门派使用,练习的人极少,而且有时还有使用环境上的要求。常见的奇门兵器有如下一些。

1.峨眉刺

峨眉刺长30厘米,是铁棒两端制成锋利笔尖状的一种兵器。为防止从手中脱落,在铁棒中央位置,设有一个插中指用的可转动的圆环。和其他兵器一样,峨眉刺也派生有多种样式。既有两端都带尖的,也有只是一端带尖的。还有不带手指环,前端为笔状的点穴笔和判官笔。此外,还有比峨眉刺短一半、有三个不同方向带锋尖的子午钉。

使用峨眉刺时,中指插入环内握紧,使两端与之呈垂直状,用以刺或打击敌人。峨眉刺中,最厉害的是专门点敌人要害穴位的点穴针。顾名思义,这种峨眉刺不但可刺可打,还可用于点穴,使敌人苦不堪言。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42峨眉刺

峨眉刺携带方便。中指插入转动环内,使铁棒与手指相干行,使敌人难以发现。以此状态,迅速旋转铁棒,即可变成攻击的态势。可以使用一支,还可同时使用两支峨眉刺。

峨眉刺也可当作投掷兵器来使用。叫做飞刺的峨眉刺,则是经过特殊加工,专作投掷使用。它比普通峨眉刺稍短,长20厘米左右,重约220~260克。以12支为一组,装在囊袋中携带。

峨眉刺的历史并不久远,是清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暗器。但据说最早起源于宋代,不过尚无确实的证据。

峨眉刺传到日本,被叫做“守铁”或“铁柱”等。

2.子母鸳鸯钺

子母鸳鸯钺是把两个锋利月牙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兵器,长度47厘米。虽然把这种兵器冠以“钺”的名称,但是和斧并无关系,毋宁说它是一种圈类暗器更合适。其中,鸡爪钺是子母鸳鸯钺中尺寸最大的一种。

由于这种兵器和拳合为一体使用,所以拳法高手使用,威力倍增。有了这种兵器,在遇上带有武器的敌人时,就比赤手空拳好得多。所以,子母鸳鸯钺是一种可攻可防的兵器。

这些戴在手上的兵器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而且随着拳法的发展而层出不穷。在明代的《三才图会》中就曾记述了没有刃叫做“铁拳”的一种兵器。关于子母鸳鸯钺的由来,目前还不清楚,但是,有人认为它是出自明代。

子母鸳鸯钺作为八卦掌的代表性兵器,为人们所熟知,故又有八卦锁之称。武林高手八卦门的董海川(1796—1770年)善使这种兵器,故此得名八卦钺。据说这种兵器是他发明的。除八卦门派外,少林等武界流派也使用子母鸳鸯钺。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43子母鸳鸯钺

3.判官笔

判官笔器形似笔,笔头尖细,笔柄粗圆,也有两端均为笔头的,笔身中间有一圆环,形状比较接近峨眉刺,环套在手指笔可以旋转,还有的只是一端有笔头,在笔的尾部,有环也是可以让笔旋转的。主要用于取穴打位,因此又叫判官点穴笔。

判官笔的笔长通常为二尺八寸,前端稍重于后端,多以硬木或金属制成。主要用法有穿、点、挑、刺、戳等。动作招式有穿喉、仙女引针、白猿献果、叶底偷桃、双蝶舞花等。

4.铁尺

铁尺即铁制的尺。最初的铁尺上面有星,既是武器,也可作量物之用。长度1米左右,最大者和使用人的身长一般,厚l厘米以上,也有末端带柄的。铁尺通常长172.7厘米、宽3.9厘米、厚1.2厘米,完全能承受敌兵器的打击。

从外形上,铁尺可以归入棒状打击兵器一类,用法和锏相似。外形和尺一样,极易随身携带,是一种伪装性极强的防身兵器。

尺自古有之。而不受温度、湿度影响的铜尺,在周代就出现了。而把铁尺作为武器使用,已难以考证具体年代。铁尺并非战场武器,而是一种个人用的防身兵器。

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燃灯道人,使用的就是这种武器,尺名叫乾坤尺,是一件法术无边的宝物。

此外,航海时用以观测星位的量天尺,是一种特殊的尺。在武侠小说中,这种尺成了少林寺的一种贴身兵器。

知识链接

旧石器时代(10000年前—几百万年前)的重要军事发明

旧石器时代只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石球等。

旧石器时代在采摘、狩猎中应用棍棒。

大约十万年前出现了原始抛石器——皅。

大约28000年前出现了弓箭。

5.铁笛

铁笛即铁制的笛子,实际上是一种护身用的打击武器。铁笛一般长约65厘米。虽为铁笛,但是吹奏起来,如同乐器笛子一般,故有很大的伪装性。铁笛为中间空心之管状,故体轻,但坚实不易折断,可攻可防。

笛分为七个孔的横笛和五个孔的竖笛。七孔笛乃汉武帝时丘仲所发明,五孔笛据说是东汉时期从羌族传过来的。暗器铁笛,是指七孔横笛而言。

第六节 城池攻防兵器

城防设施与守城器械

我国最早的城防设施出现在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但其设施只是一两道壕沟,反映了当时部落定居时间延长,所带来的更高防御要求。到了距今4000至5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定居下来的父系氏族们便开始修筑城墙了。

初期的城墙很简陋,如河南安阳后屯遗址中墙宽仅2~4米的低矮夯土墙,内蒙古包头东郊阿善遗址中残墙较高处仅为1.7米的石墙等。因为太矮小了,这些城墙甚至连地基也不需要。

不过千万不要轻视它们,应付原始时期部(村)落之间械斗式的争斗已经足够了。龙山文化中晚期,即相当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随着部落的兴盛,真正意义的城池开始出现了。作为其中代表的平凉台古城,形状已经采用了正方形,说明城市布局有了统一的规划,城墙总长740米,墙高6米左右,根部厚13米,顶部宽达8~10米,可容纳大部队的调动和战斗。此墙的修筑采用了先进的板筑法,即先夯筑陡直内墙,两侧再以护城坡加固,此法可在增加高度的同时,抑制坡度的同步增长,使城墙较为陡直难攻。而随着这类较高大城墙的出现,为避免因土质问题造成塌陷,地基就成了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44古代战神关羽塑像

公元前21世纪末,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夏建立了。但帝国的建立并未促进夏代城防设施的发展,平凉台古城的防御水平终其历史也未被超越。直到商代初期,墙根厚度20米左右,高度达到10米左右的城墙,才在夏代以来面积急剧膨胀的城市四周耸立了起来。此时的城墙不但更为高大,而且做工也更细致。护城坡经过铲削平整后,会铺上防雨水冲刷的碎石。内墙夯层间设有夯窝,使夯层嵌接,城墙更加牢固。不过直到西周,城防技术并无新的内容。原因可以推测为攻城技术进步不大,因此防御技术自然无须提高。

直到春秋时期,随着车辆制造技术的进步,攻城技术才终于进入大发展时期。春秋发明的临车、冲车、愤輼、修橹和抛石机,第一次将守城方笼罩在重型装备威胁之下。重型攻城器的涌现,带来了战术的大大丰富。原先单纯的人海战术,已转变为愤輼特种作业、临车和抛石机火力压制、修橹重甲掩护、冲车攻敌软肋、单兵钩索攀城的联合作战。等到战国时期,云梯、水淹和地道出现,我国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术就算基本齐备了。

在这种形势下,城墙开始变得愈加陡直。女墙、角楼、悬门、瓮城、单层城楼和吊桥等新式工事也逐渐出现了。女墙可以隐蔽守军行动,遮挡临车攻击;角楼建在城角,用以抵御可能遭受的两面夹攻;悬门吊于城门洞中部,待敌军破门后紧急落下,可将其一分为二各个击破;瓮城是主城城门外的半座小城,墙与主城等高,瓮城城门偏设,使主城守军也能射杀到攻门敌军,而一旦敌军破门进入瓮城,更会陷入四面居高临下的夹击;城门之上建单层城楼,是城门争夺日趋激烈的表现;桥身能被提离地面的吊桥则已被用于一些纯军事功能的城池。除上述之外,在吴越水乡,随同跨河而建的水城的出现,供船舶往来的水门也诞生了。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45河南安阳洹被商城城墙遗址

战国城防层次已经非常分明,阵地从城外15公里便铺展开来,由外向内划分为荒芜圈、警戒圈和城防圈。

距城15公里范围内是荒芜圈,实行坚壁清野,能撤进城的全部运走,如果必要,还会将带不走的付之一炬,并向水井投毒。

离城5公里处,就进入了警戒圈。沿警戒圈边缘,每隔一定间隔,在制高点上设3人侦察哨一座,形成一道警戒线。侦察哨之后,每隔1.5公里设一联络哨,保持侦察哨与城池间的联络。白天的联络信号是,发现敌军举一帜,接近警戒线举两帜,进入举三帜,向城市而来举四帜,接近城郊举五帜。晚间则以火代帜。此外,各要道和关卡,还要设置3人一组的机动小队,负责侦察和反间谍。这道三位一体的警戒圈,会在敌军进至城郊,即将围城时撤回。

城上远射兵器射之所及便是城防圈的边缘,在此范围内的城外地物一律铲平,以扫清射角和视线。

在距墙根10米外是护城壕。壕内有水就在水面下10厘米交错埋插长短不一的竹刺。城门外的护城壕上会架设转关桥,这种桥只有一根梁,梁的两端伸出支于壕沿的横木,当敌人行至桥上时,拉动机关使横木缩回,桥面便会翻转,令敌坠入壕内。

在护城壕后,有时会附加一道木篱或夯土的矮墙,称为“冯垣”。冯垣后面部署士兵,待敌军进入护城壕范围内,配合城上守军,以武器杀伤或柴草熏烧之。再向内,是宽2.5米的拒马带,主要用于阻碍敌军云梯接近。在守军出入的地段,拒马带会浅埋成易于移动的状态,并在城顶加上标记。最后,在距墙2.5米以内,是5行高出地面0.5米的交错尖木桩,兼有阻碍敌人攀城和刺死坠落之敌的功能。

再往里就才是城墙了,这是阻止敌人攻入城池的最后屏障。战国城墙的高度已由春秋时期的10~12米,增至15米以上。墙顶宽度足有7~10米,守军可在上面自如的机动和战斗。沿墙两侧有厚1米、高0.6~1.4米的女墙,其中外侧女墙较高,开有外宽内窄的射击孔。除了在城角建有永久性的角楼外,战时还要延墙添置大量临时楼台,每隔6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1米的观察楼;每隔18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3米、用以消灭城下死角和夹击城下敌军的木楼;同样,每隔180米,还竖有一堵3米高尖木桩连成的横墙,平时开小门供穿行,敌军登城后封闭作为路障;最后每隔360米,再建一座突出内侧女墙4.6米的木楼,用来攻击入城之敌。

城墙墙根厚达20米~40米,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坍塌,而只会下沉。每隔约200米,由内向外挖掘,接近外侧5~6寸时停止,即形成一道暗门,留作突击杀出之用。暗门内侧还备有带风箱的窑灶、柴草和障碍车,以备敌军发现从中杀入时,加以烟熏和堵塞通道之用。

城楼之下,城门洞内外侧都设城门,门洞中部还有辘轳升降的悬门,三道门都设有活动射孔。为了防御火攻,除了在城楼中预备水罐水盆及麻袋外,还用间隔16厘米、突出2~3厘米、交错排列的圆头木桩在门外侧钉上厚泥,这种方法直到宋代才被铁皮包裹法淘汰。

与城外的步步设防相比,城内却是一幅畅通景象。城楼两侧和城角的宽大登城道,连接着沿墙铺设的环城路。环城路与各要道相连,构成城内四通八达的网路。不过城内也并非长驱直入之地,必要时,环城路之后会修筑一道称为“傅堞”的夯土矮墙,墙前再挖一道深3.5米、宽3米的壕沟,内塞柴草。一旦敌军入城,即引燃柴草形成火墙,并据墙与城墙友军夹击之于环城路上。

当时守城的通常密度是,正规兵每1.84米一人,征集的百姓每2.3米一人。占征集百姓25%的成年男子担任兵员,占50%的成年女子负责工程作业和运输战材,剩下的老弱担任后勤杂务。武器配发则按照每50~90米设抛石车一座,每20米存放修补城墙工事的柴捆20捆,每45米设置锅灶、水瓮及沙土,每4米存放弩、戟、连梃、斧、椎各一,及一些石块和蒺藜等的原则。人员或武器不足时举旗为号,苍鹰表示需要敢死队支援,双兔表示需要大队人马支援,狗表示需要补充远射兵器,羽表示需要补充格斗兵器,赤表示需要火战器材,白表示需要滚石,等等。

知识链接

新石器时代(4000年前约10000年前)的重要军事发明

此时已有石刀、石矛、石斧等。

7000年前已有独木舟。

传说在5000年前,黄帝与蚩尤大战时,发明了刀、剑、弓箭、甲、胄等。

大约5000年前,出现了红铜刀。

大约5000年前,出现了“石刃骨刀”及“石刃骨匕首”。

除了上面提到的标准装备外,当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式装备,如悬脾、累答和火檑木。悬脾中藏有士兵,顺着城墙吊放,从侧面刺杀爬城敌军。累答就是粗麻绳编成的软幕,涂泥浆的悬挂在墙前充当廉价的盾牌,不涂泥浆的可以点燃后覆盖城下敌军。火檑木是在两轮中间捆扎一束柴草,点燃后顺城坡滚下砸烧敌军。而随着弩用于军事,城头也出现了其后很长一段时期绝迹了的床弩,及永远绝迹了的转射机。前者在当时需10人操纵,有2副绞盘供上弦,1副供顺绳拉回射出的巨箭,既能发射2.3米长的巨箭,也可一次装填60支普通箭,相对南北朝之后的同类,这样的床弩还是略显弱些。后者是固定在木架上的弩,虽然固定依然可朝任何方向射击,功能类似地中海叙拉古的弓式弩炮,从由2人操纵判断,似乎也是绞盘上弦,可惜后来彻底失传了。

一般来说,攻还是远远难于守的。因为守方是将长期积累的人力化为城墙保存着,攻方是一次出动所有人力,两者战场上的不平等,实际正体现了投入力量的不平等。在战国时期,攻防双方的兵力可以悬殊到这样的程度,假如攻方以10万之众围攻,按《墨子》中的论证,守方只需将4000余人,按每2米9人的密度部署,即可在最大不过920米的主攻方向上挫敌锐气。

魏晋时期以后,城墙的修筑技术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是马面。陡直的城墙虽不利敌军攀爬,但同时也会增加城下死角的范围,尽管战国时就用突出外侧城墙的木楼和竖立尖木桩带加以弥补,不过针对这一问题的永久性墙台还是出现了。马面突出于城墙外侧,与城墙合为一体,上设供士兵休息的战棚,战棚四周有木桩围护。

其次是南北朝时的夏统万城。统万城墙身由“三合土”夯筑而成,这种组成分为石灰、沙粒和黏土的混凝土,至今仍是建筑良材。苍白色的墙体经过“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这般严酷的工程验收,以至“紧密如石,凿之则火出”。角楼被强化为巨型建筑,结构有些像如今的航空塔,但有多层,外面蒙以生牛皮,就连当时的皇帝赫连勃勃曾也赞其“高隅隐日,崇墉际云”。马面内建有仓库,既利于迅速补充军需,也开创了明代在城墙内侧修筑藏兵洞的先河。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46福建厦门胡里山炮台

是唐代时,城墙技术又有多项新发展。

工事方面,大多是基于战国已有技术的加强,像傅堞演变而来的重城,即城中之城,冯垣演变而来的碉堡式工事——羊马城,以及为对抗床弩攻击而在城门、城角直至整堵墙表面砌砖的砖城等,只有弩台是个例外。弩台为方形,根部边长14米,高15米,顶部边长7米,四周围有夯土墙。台底开门,守军可通过天井的绳梯爬上台顶。台顶架有毡帐,内藏5名弩手及各种军需。将弩台在距城墙150米之外,间隔150米设置一圈,就形成了城墙与弩台、弩台与邻台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网。

装备方面,战国时出现的累答,已经改为荆条编制或用布缝制,火擂木则改为韦草灌油蜡制成,形状如同燕尾,称为“燕尾炬”。此外,还有新出现的铁鸱角、叉竿和钩竿。“鸱”是鹞子之意,铁鸱角自然就是铁鹰爪了,专门从城上抛下钩砸敌军。叉竿能够将云梯向下推,用横刃切断敌人手足。钩竿可以钩住云梯向外推,使敌军上下不能,眼睁睁摔下去。

两宋时代,为了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特别是金兵的大规模使用抛石机毁城的战术,南宋初年一位叫陈规的文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统城防思想。其所撰写的《守城录》,至今仍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一。

陈规的城防思想涉及工事设计与防御战术两方面。其理想中的城池应具备如下改进:护城壕之后,距城墙6~9米外,是一道高4米、根厚3米的羊马墙,墙上设有三个一组的“品”字形射击孔。羊马墙后有一道壕沟。之后又是一道墙。形成两壕三墙的障碍带。

城墙宽顶缩窄至5~6米,以降低被石弹击中的机会。用较能承受石弹轰击的平头墙取代有齿垛的女墙,墙上交错开设两排孔口,供射击和刺杀之用。在马面上修筑平头墙,以取代经不起石弹攻击的战棚。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47南京明城墙——中华门瓮城

城角由从前较易被石弹轰塌的直角城角,改为半圆形,并且废除容易成为轰击目标的角楼。御敌性能较弱的单层城楼被双层城楼取代,下层近战,上层射箭。性价比较低的瓮城也被废除,改为在城门外15米和城门内6米各筑一道根厚5米的10米高墙,墙宽以遮住城门两头6~9米,使城外无法侦察城门情况为宜。

敌军攻门时以外墙与城门之间木寨据守,并从城头攻击其侧,敌军破门入城后,则在内墙与城门间的夹道展开两面夹击,同时从城头攻击其侧。

而防御战术方面,他除了倡导守中有攻的防御和灵活周密的部署外,更提出了以皅对皅的理论。

所谓以皅对皅,就是以射程500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指挥点和抛石车阵地,以射程400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工程作业部队阵地,最后以射程300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的前线攻城器阵地。同时,为了防止遭到反击,以及减轻运送石弹的困难,抛石车不设置在城头,而是隐藏在城墙内侧,由城头上的指挥员指挥射击。

遗憾的是,陈规的城防思想由于南宋的黯弱,未能得到充分实施,以至到了南宋末年元军入侵时,抛石车集群轰击仍旧屡试不爽。如攻打京师的龙德宫城时,元军仅攻打一个城角就设置13梢抛石车100余座,昼夜连发,几天之内石弹就堆起城墙高度。宋朝况且如此,至于后代,对于陈规的城防思想就更是置若罔闻了。

明代发明了瓮城箭楼、多重瓮城和藏兵洞。

箭楼又叫“万人敌”,代表之一就是前门楼子,一层层射击孔密密麻麻,确实雄伟。多重瓮城实际上是针对城墙中最薄弱的环节——城门所做的加强,就是一道门接一道门,使攻方无法一攻到底,不如直接强攻翻越城墙。藏兵洞一般设在城墙内侧,用砖石加固,既提供了预备兵力的就近安置,又能作为掩蔽和休息的场所。

知识链接

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的重要军事发明

夏初已开始车战。

出现夯土城墙。

在战争中使用铜矛。

在防守中使用“拒马”,阻止对方战马行动。

攻城器械

1.攻城器械的发展与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频繁,出现了最早期的攻城器械,有以下几种。

临车及其上悬吊的箭屋,伸入空中可达10米以上,能居高临下射击守城方。冲车将一捆大木装在车架上,专门撞击城门。轒辒顶部蒙以生牛皮,可推至护城壕甚至城脚,进行填埋或挖掘作业。修橹与轒辒相似,但职责在于掩护部队接近城下。还有带有轮子的壕桥,用以缩短打通护城壕的时间。这一时期,早期的抛石机也已经产生并开始发挥威力。在攻城战术上,强攻、压制、地道和水淹四类传统的攻城战术均已出现。

到了魏晋隋唐时期,在城防日趋森严的情况下,攻城技术自然就要向强化威力的方向发展。唐代时,床弩和抛石机被重新启用,其威力也大为加强,唐初李世民围攻洛阳时,使用的床弩由8张弩连成,所用之箭粗如车条,箭镞大如巨斧;抛石车所用的石块,更是重达30千克。

北宋末年一场由抛石机导致的攻守变革终于爆发了。

据史料记载,金军在灭亡北宋的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抛石机5000余座,以汴京长达50里的外墙,每里就要面对100座抛石机的轰击。金军为了搜集足够的石弹,将汴京附近的石制品洗劫一空。攻城时,先将护城河填平,而后万炮齐发,再辅以大量强弩,一举击溃守城部队的部署,进而出动与城墙等高、可容纳80人的巨型攻城车——对楼“展开登城战”。大量抛石车的运用促发了全新战术的诞生,其流星雨般猛烈的打击令戒备森严的城防士兵完全无力招架。

明清两代,最值得一提的攻城战术就是太平军的爆破战术了。太平军攻城很有一套,专门找了数千矿工挖地道,等到接近城墙时,就把用棉被、布袋,甚至棺材装着的火药安装好,拖出一条两三公里长的引信,远远引爆。霎时间闷声巨响,城墙坍塌,太平军便趁乱杀进城中。为了掩人耳目,太平军起初把入口选择在城外的空房子里,后来清军学精了,他们又改在隐蔽地形后面挖,而且还擂鼓掩盖地下的挖掘声,以至清军唯有无可奈何地称其“至为险毒”,又评价太平军“掀翻巨城,如揭纸片”。

2.抛石机

抛石机在古代又称为“皅”,其结构包括称作“梢”的杠杆部分,作为支点的木轴和支承轴的木制脚柱。梢的一端拴有麻制的拽索,另一端为带钉刺的皮窝,用以装填石弹。

在宋代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皅,其中有手皅、合皅、单梢皅、双梢皅、旋风皅、虎蹲皅、五梢皅、七梢皅、十三梢皅等。七梢皅有四根脚柱,高度约6.5米。皅梢由七根合成,其中四根长为7.6米,另外三根长度为7.7米。一门皅共需操作士兵252人,每根拽索用两人,瞄准和发射两人。发射54~60千克石弹,射程77米以上,也有达到400米射程的。

抛石机基本是固定在地面上来使用的。为此,要挖开地面,把脚柱深埋其内,加以稳固,所以移动和调换发射方向很费时间。为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装载在车上的车皅。

由于皅没有机动力,主要用于攻打城池,或守城之用。不是以杀伤单个敌人为目的,主要用于破坏城墙、角楼等防御设施、大型防御兵器以及城内房屋等方面。作为防御使用时,是用来压制和摧毁敌人的大皅、大型攻城兵器和攻城设施。作护城使用时,皅位不一定都设置在城墙上面,还可以把皅安设在城墙的墙壁之中,由城墙上的观测手瞄准进行发射。

使用一门皅,各种物资器材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安装和修理用的斧、锹、镐等工具,以及绳、木料、袋、布匹、麻布,还有防御敌人火攻用的毯子、消火水桶以防敌人袭击,保护皅的防护工具等等。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得到确认的最早用皅战例,就是在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当时袁绍军的兵力强于曹操军队,曹操命兵士构筑阵地坚守,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急于进攻曹营的袁绍,命士兵挖地筑山,在山上修建高台,居高临下,用弩射曹军。无计可施的曹操,采纳了部下的建议,制造了发石车,摧毁了袁绍的全部高台,获得大胜。这种发石车威力甚大,故而冠以“霹雳车”之称。

到了隋、唐时期,攻城战中使用皅已相当普遍。宋代,继承了这种传统,制造了各种各样的皅。蒙古族的元军,不仅接受了这种技术,还采用了西域伊斯兰教徒的特殊技巧,制成了叫做“襄阳皅”这种使用“重砣”的抛石机。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军队,虽然善于野战,但是,攻城战却常常束手无策。通过皅的使用,尝到了甜头,甚至还组编了专门的皅兵队。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48《武经总要》所绘单梢皅图样

从宋代到元朝,是皅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元朝进而出现了使用火药来发射弹丸的皅。笨重的抛石机,终于由于火炮的出现,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据说,早在元代末年,朱元璋军队包围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的时候,就使用了大量的火炮,其中还掺配使用了许多七梢皅、襄阳皅等重皅。此次战斗之所以使用了这种古老而笨重的抛石机,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火炮性能还不稳定,而且受气候影响很大的缘故。正因为抛石机性能稳定,又与天气好坏无关,皅弹可随地取用,这才使抛石机久盛不衰,被继续在古战场使用。

抛石机发射的弹丸,主要使用有一定重量的球形石弹。还有专为杀伤密集人群用的散弹,这就是可同时发射许多颗石子的撒星石。这些数不清的小石子发射出去,恰似满天星,故得此名。

当然,弹丸也不只是石弹类。例如金国就使用叫做震天雷的利用火药的炸裂弹和火药毒气弹,把发射这类弹丸的炮,特称之为火炮。

此外,还有许多特殊的弹丸。粪皅罐和金水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粪皅罐,就是把干燥了的人粪、石灰,甚至砒霜这些剧毒混合物,装填在一个薄壁容器里的一种特殊弹丸。命中敌人时,薄罐破裂,里面的毒气弥散在空中,或损害眼睛,或吸入体内,或黏附在伤口上造成感染,来伤杀敌人。

金水罐是向麻布制成的容器里灌进高热的铁水再用泥封盖制造而成。制容器的麻布上涂泥,再涂上用水熬制的小麦粉,后涂上厚厚一层掺有猪毛的泥浆。命中目标时,容器碎裂,滚烫的铁水飞溅,杀伤敌人。但是,金水罐必须在灌入铁水后,立即使用。否则铁水就会冷却而凝固,失去了原有的杀伤力。

下面专门介绍两种典型的抛石机。

(1)旋风皅。和其他皅一样,也是靠人力来发射石弹的一种抛石机。特点是,这种皅的支承脚柱可以旋转,能射向任何方向的目标。宋代《武经总要》中绘制的一种旋风皅是其基本形态。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49《武经总要》所绘独脚旋风皅

被称做“冲天柱”的中央支柱,高5.2米,而支承冲天柱的支柱长约2.6米,梢长5.5米左右。拽索40根,长约12.3米。梢在支承轴上可自由地上下转动。操作士兵共50人,其中每根拽索用1人。发射2千克重石弹,射程在77米以上。旋风皅的安装是把冲天柱(1/3)和支柱(1/2)埋入地下,加以稳固。

以往的抛石机皅架是固定的,所以不能迅速改变射击方向,捕捉新出现的目标。为解决这个问题,旋风皅就应运而生了。据说是北宋时期发明的。在当时,因为转轴强度有限,所以还制造不了重型皅。只能制造属于中型皅的旋风皅,而重型旋风皅依然为固定式。

旋风皅也有多种变体。独脚旋风皅就是其中之一。用四根支柱把皅固定在地上,冲天柱是可旋转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动部分的强度是比较稳定的。旋风车皅,也是从旋风皅演变而来的,把旋风皅装载在车上,以提高皅的机动能力。旋风五皅,是把五门旋风皅集中在一起来使用的,五门皅相互独立,扩大了射击方位,甚至可以同时进行“全方位”射击。

使用旋风皅最盛的,不是宋军,而是宋的敌人,即党项人的西夏军队,甚至装备有专门的旋风皅部队。

(2)襄阳皅。是利用重皅来发射弹丸的一种抛石机。它和历来的皅不同,是靠提起来的重砣(或装有许多砂袋、石块的重物)落下时产生的位能把石弹抛射出去。所以,就省去了许多拉牵拽索的人员。当发射重量大的弹丸时,只要增加重砣的重量就行了。以往的皅,由于是靠人力拉牵拽索,所以射程很难控制。而襄阳皅可以通过重砣的变化,自由地调整射程,使射程稳定。提升重砣的瞬间,也不需要很大的力,只需少数几个操作熟练的人就能发射很重的弹丸。

第一章 冷兵器 - 图50襄阳皅示意图

虽然尚不清楚有关襄阳皅的具体规格和操作人员数量,但是,绝不会超过七梢。据说,在襄阳(湖北省)攻城战中所用的襄阳皅,发射的石弹重达90千克,石弹射出后,入地2米多深。虽然能发射这样重的石弹,但是石弹的制造和运输等后勤供给方面却是很难的。

这种使用重砣发射石弹的抛石机,是由西亚伊斯兰教徒发明的,而后传到世界各国的。我国最早使用这种抛石机,是在1293年南宋和元最后决战性的襄阳攻城战中。抛石机在这次战役中建立了功勋,从此,襄阳皅的美名就名扬天下了。又由于这种抛石机是伊斯兰教徒(回教徒)技术人员制造的,所以又有回回皅之称。

知识链接

商及殷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重要军事发明

早期已有铜戈、铜戟、铜斧等。

殷商已有青铜胄出土。

出现铁刃铜钺,铁刃是陨铁做的。

商代已有环城的壕沟。

商代已有船只,船只在商末用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