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地处丝绸之路重镇的凉州,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圣地,在历史上有“凉州佛国”的美誉,此处是石窟艺术的精髓所在之处,敦煌、麦积山等孕育着丰厚独特的古文化的素养;须弥山、延安石窟等佛教的石窟寺,也犹如镶嵌在这里的一串璀璨的明珠,更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第一节 凉州佛国的石窟精髓

敦煌莫高窟

敦煌,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和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今天的敦煌,这个蜚声中外的西北小镇,究竟以何种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眼光呢?

敦煌一名首先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至于敦煌所包含的意义,历来众说纷纭,解释不一。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如此解释:“敦,大也,以其开广西域,故以盛名。”以“盛大辉煌”之意,来为这块边陲绿洲命名,在很大程度上,也可反映出敦煌在当时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唯有中国文明得以延续至今。而其中三大文明的交流、融会之地,就在敦煌。汉武帝开拓中原与西域的交通道路,也孕育和发展了灿烂辉煌的敦煌佛教文化,为莫高窟的创建和兴盛,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它位于今天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下,鸣沙山与其东面的三危山遥遥相对,两山之间为广阔平坦的戈壁沙滩,涓涓的宕泉河水,缓缓地自南向北蜿蜒流去,渗入戈壁沙漠之中,石窟就开凿在宕泉河西岸鸣沙山下的崖壁之上。沿河两岸绿树成荫,杨柳依依,与山崖上鳞次栉比的窟龛相映成趣:崖上黄沙茫茫,崖下绿意盎然,二者浑然一体。依窟而起的9层楼檐上的阵阵风铃声,引领着我们走进这个梦幻般的神奇世界,走进神圣庄严又令人流连忘返的艺术殿堂。在莫高窟前的迎风伫立,让人们领悟了千年造化的伟大。

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以石雕为主,而莫高窟因为岩质松散,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据文献记载,莫高窟到唐时有窟龛千余个,现在南区存石窟492个,后来对莫高窟北区的石窟进行了清理挖掘,也有不少洞窟得以重见天日(但北区洞窟多为僧人修禅与工匠居住的洞窟,艺术价值不大),若将南、北二区连在一起,目前共有洞窟800余个,由此可见唐人的记载是大致无误的。由于莫高窟地理位置的优越与气候的干燥,留存于各代洞窟中的壁画与造像,虽经千百年的自然侵袭,不少仍色彩艳丽,视之如新。这座有着1600余年历史的佛教艺术宝库至今仍完整地保存有2400多尊雕塑,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还有唐宋木构建筑5座。洞窟塑像一般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就表现在将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1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不仅是当时的佛教圣地,而且作为一种佛教艺术,洞窟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金碧辉煌,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

建于北魏时期的第259窟彩塑佛像,高近1米。佛陀着大领通肩式袈裟,高肉髻,两耳垂肩,眉如弯月,眼微微低视,嘴角轻轻上挑,发出会心的微笑,显得十分亲切。虽然受印度笈多式佛像的影响较多,但在人物形象、神态、气质上却与印度、西域造像迥然不同,充满了含蓄、恬静的内在之美,有着更为感人的艺术魅力。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2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敦煌的壁画是在洞窟的四壁和顶部,采用一定的制作方法绘制而成的。壁画比雕塑简单易行,利于普及,而且更适于表现复杂细腻的带有情节性的内容。壁画丰富的色彩还造成了窟内强烈的装饰效果。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内容,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描绘的是佛,就是释迦牟尼生前或者成佛以后的故事。描写释迦牟尼成佛以前故事的,叫做“佛本生”,描写释迦牟尼成佛以后故事的则叫做“佛传”。在佛传和佛本生故事的壁画中,多以生动形象的连环画形式,讲述着佛国世界里一个个神奇、美丽、动人的传说。如莫高窟第257窟中的“鹿王本生”的故事,就是讲述释迦牟尼以实际行动教育坏人弃恶从善。这一北魏时期壁画的代表作,对构图、人物造型和故事情节的表现都已达到完美的程度。

第二类是图案。莫高窟绘满壁画的石窟,也是一个五颜六色,光彩照人的图案世界。窟顶、龛座、造像的服饰,都绘有各式各样的图案。北魏时期,多以卷叶、方纹、水纹、鸟兽、飞天、孔雀、快乐鸟、宝相花、莲花等珍奇花鸟、神等组成。隋唐时期,图案逐渐繁密复杂,在题材上,也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3敦煌壁画——飞天

佛教中的“飞天”,是印度的一个小神灵,叫乾闼婆,是印度神话中的音乐神,因为他全身都有香气,所以又叫他“香神”。他有一个妻子,叫紧那罗,也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她能歌善舞,叫做“天乐神”。夫妻二人都是释迦牟尼的护法神,常常跟随着释迦牟尼。因为他们都是以在天空中飞行的形象保护着释迦牟尼,所以就把他们称为“飞天”。这是中国人给他们起的名字。

中国的飞天,作为佛教装饰艺术,遍布于各个石窟中。壁画中的飞天,一般都画在窟的顶部,而莫高窟的窟顶和四壁都画有飞天,整个石窟成了飞天的世界。

印度的飞天,没有翅膀,也没有飘带。到了中亚地区,飞天长了翅膀,开始翩翩起舞。飞天传到中国后虽然没有翅膀,但有长长的飘带,从而形成一种飘动的感觉,并且让飞天的身体凌风而行,并在飞天的下面衬托天空中的云彩,使它飞得更快、更高、更远、更轻松、更自由。

飞天刚从印度和中亚地区传入时,有男有女,到了隋唐时期,飞天的人数明显增多,而且全部都成了女性。飞天的手中,都拿有乐器,如琵琶、五弦、阮咸、箜篌、拍板、鼓、铜钹、箫、笛子,也有翩翩起舞的。

敦煌的飞天是古代艺术匠师们创造出来的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生动造型。它与中国的石窟艺术一样,杰出的成就就在于它们是基于民族绘画“六法”而创造发展起来的。

知识链接

敦煌被盗石窟壁画《药师菩萨像》被神秘归还

2011年7月24日,敦煌现代石窟艺术中心曾发布通告,称敦煌现代石窟壁画《药师菩萨像》被整体揭盗。消息一出,举国哗然。但就在警方侦查的过程中,失盗的《药师菩萨像》壁画竟然于8月17日神秘出现在该中心管理人员居住的院落内。目前,警方仍在调查此案。

据悉,《药师菩萨像》图源自1907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的敦煌藏经洞唐代绢画,由李承仙先生复原放大绘制,壁画高210厘米,宽80厘米。这既是敦煌现代石窟的第一幅壁画,也是李承仙生前留给敦煌的最后遗作。2011年7月23日上午,一位来自南京的客人来到敦煌现代石窟艺术中心参观时,发现这幅画已经不见了。7月24日,敦煌现代石窟艺术中心发布通告,称《药师菩萨像》被整体揭盗。案发后,敦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敦煌市委书记兼市长孙玉龙立即指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但就在警方侦查的过程中,8月17日上午,被盗的《药师菩萨像》神秘出现在该中心管理人员居住的房屋院内。据了解,当日上午,敦煌现代石窟艺术中心的管理人员起床后,发现了被丢弃在院内的《药师菩萨像》壁画。管理人员确认是失窃的《药师菩萨像》壁画后,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随即,警方对现场进行了勘查,但为什么壁画会出现在管理人员居住的院子内,壁画丢进院子的具体时间等仍未确定。

敦煌现代石窟开凿于1996年,是根据敦煌研究院创始人、“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的遗愿,由敦煌学者李承仙和常嘉煌母子自筹资金开凿的。敦煌现代石窟艺术中心目前有5个石窟,其中1号海外遗宝窟已经完成洞窟墙面处理和壁画制作;3号窟于2001年9月4日举行开窟仪式后正在创作,2、4、5号窟已经完成墙面处理。目前,敦煌现代石窟艺术中心由常书鸿先生之子常嘉煌负责。据常嘉煌表示,当时复制这幅壁画时,发现土层很薄,墙体存在容易剥落的现象,直接在墙体上作的话壁画很容易受到损坏。所以,制作时特意在墙面上裱了一层丝绢,然后在贴在墙上的丝绢上临摹壁画,这样一旦墙体有问题,方便壁画的转移,但这也使得盗贼轻易地把《药师菩萨像》壁画整体揭盗。

麦积山石窟

位于渭河谷地的天水,无论以自然地理或是从人文地理上看,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地区。谷地的南边为秦岭山地,这里层峦叠障,是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麦积山位于天水市东南30公里,它本是一座状如麦堆的孤山,石窟就开凿在山体西南、南、东南三侧的垂直峭壁上。麦积山垂直高度为142米,比埃及胡夫大金字塔还要高些。它的最上层石窟距地面70米以上。上下栈道有十余层。山顶还存有隋代古塔一座,现存窟龛194个,造像主要是彩绘泥塑,只有少量石雕,总计7000余躯,洞内壁画约1300平方米。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4麦积山石窟

据《高僧传·玄高传》记载:“高乃杖策西秦,隐居麦积山。山学百余人,崇其义训,禀其禅道。时有长安沙门释昙弘,秦地高僧,隐在此山,与高相会,以同业友善。时乞伏炽盘跨有陇西,西接凉土,有外国禅师昙无毗,来入其国,领徒立众,训以禅道。后高与昙弘进向河南,河南化毕,进游凉土……时魏虏拓跋焘僭据平城,军侵凉境。焘舅阳平王杜请高同还伪都。既达平城,大流禅化……”此文说明玄高是从麦积山到西秦国都袍罕,又至北凉都城姑藏,最后至平城。他到袍罕,是乞伏炽盘时期(公元412~428年在位),那么他在麦积山隐居的时代,应在乞伏干归战败杨定以后。假定玄高隐居麦积山时,年龄是20岁,则当公元422年,他离开麦积山至迟在公元426~427年。这就是说,至迟在公元5世纪20年代,麦积山已有禅窟存在。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北魏,迄于清代。北魏统治者大多笃信佛教。在他们的倡导下,当时的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虽然在公元432年曾一度发生过拓跋焘的灭法和排佛活动,然而在当时佛教已逐步深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也只能暂时地给佛教以表面上的抑制,却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它的根基。公元452年,拓跋焘被杀,拓跋溶继位,佛教又得到了复兴,并进而得到大发展。随着佛教的盛行,建立寺院和开窟造像也蔚然成风。在北魏王朝统治阶级的倡导下,不仅开凿了著名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整个北方兴窟造像之风也愈演愈烈。甘肃各地石窟寺中的窟龛,不少都是这一时期开凿的。

这一时期的石窟壁画,无论就其内容的广泛和表现形式的多样以及绘画技巧的成熟,都大大超越了前代。在继承前代石窟寺壁画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有革新与突破。据从麦积山石窟现存的壁画内容来看,此时的题材主要有弥勒菩萨、释迦、多宝佛、七佛、千佛、弟子、飞天及供养人等。在麦积山127窟中还发现了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东王公和西王母、佛经故事中大型的经变画“衐子本生”和“萨埵那舍身饲虎”、佛传故事中的“八王争舍利”等。其人物造型由十六国时期的雄伟刚健逐步地被清俊秀美、潇洒飘逸的风格所代替。无论佛与菩萨都身体颀长、面形瘦削、双眉弯曲、两眼细长,鼻梁高隆、唇薄嘴小,嘴角上带有一丝亲切神秘的微笑,神情高雅恬静。从服饰上看,佛多着汉式褒衣博带式袈裟;菩萨或着宽博上衣或披宽大披巾,裸露的肌肤逐渐减少;飞天则多着宽博长裙,双足也不再裸露于外。这种风格的出现,是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生活及审美标准为基础的。当时南朝的士大夫们,追求一种“傲然独得”、“神情俊迈”的飘逸生活,欣赏清秀之美。“褒衣博带”、“大冠高履”的清秀身躯和风姿飘逸的神情就是当时南朝士大夫崇尚和效法的榜样。这种风格自孝文帝改革之后传入北方,进而风靡全国。麦积山石窟中有不少北魏时期的壁画,都是受这种思潮影响的产物。

麦积山石窟的经变画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经变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佛教艺术形式的一种创新。它是以某一部佛教经典的内容为依据而创作的绘画。麦积山第127窟内西壁龛顶的巨幅“西方净土变”是目前我国各石窟寺中最早的一幅净土变。画面上方绘有庄严辉煌的亭台楼榭建筑群,阿弥陀佛端坐于殿堂之中,两侧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侍立,殿堂外两侧众多的弟子、菩萨和四方信士虔诚向佛恭立。殿堂之下,设置有华盖的建鼓,鼓手在欢快地敲击,中间二舞伎弯腰舒袖翩翩起舞,描绘了“极乐世界”歌舞升平的景象。画面不仅场面壮观,人物众多,有静有动,而且构图严整,错落有序,相互配合得自然而和谐。线描极其流畅,一丝不苟;施以石青、石绿等色,浓淡相宜,更增加了画面庄严雅致和清淡秀丽的气氛,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的风格。“净土宗”是我国佛教中的一大派系,其初祖为东晋的慧远。它主要是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等佛经教义,宣扬只要专心念“阿弥陀佛”,即可往生“西方净土”。由于净土宗所宣扬的修行方法极其简便,也就更易得到人们的信仰。麦积山的这幅“西方净土变”,出现于北魏时期,其艺术价值十分珍贵。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5麦积山石窟造像

麦积山第127窟内东壁龛顶的大型“维摩诘变”也是我国石窟壁画中现存较早的规模宏大的经变画。据有关资料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著名画家,如顾恺之、张墨、陆探微、张僧繇等人都先后作过维摩诘像,但其画面表现的也仅为维摩诘一人。炳灵寺第169窟内西秦时期的“维摩诘变”也仅突出了维摩诘及其侍者。敦煌莫高窟表现维摩诘的大型经变画又大多出现于隋代以后。南朝刘宋时期的袁倩画的“维摩变”,也只是一幅卷轴画。麦积山第127窟的“维摩诘变”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历史悠久、场面宏大、绘画技巧成熟,反映了北魏时期的绘画水平。《维摩诘所说经》中的《问疾品》经文中写道:“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那离大城。”这一动人场面在画面上充分表现出来。画面上维摩、文殊端坐于山林之中,神情镇定自若,周围众菩萨、弟子及众天人簇拥围观。壁画把一部经典中的几个情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当时艺匠们卓越的智慧与技巧。

麦积山第127窟顶东坡和北坡绘有“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的佛本生故事连环画。现已不很完整,能看出其情节的只有“太子出游”、“舍身饲虎”和“回宫报信”等几个主要场面。佛教相信轮回,所谓本生故事,就是传说释迦牟尼在降生净饭王家为太子之前的许多世代之所作所为。这些故事,大多来源于古代印度的神话传说。萨埵那舍身饲虎的故事,说的是一个王子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是当时石窟壁画或造像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故事的梗概是说在古代的摩诃罗陀国有三个王子,其中最小的名叫萨埵那(摩诃萨埵)。一天,三王子出游,在山林中发现一只母虎和七只小虎因饥饿而奄奄一息,萨埵那见此情景便起怜悯之心,决定牺牲自己以救饿虎,便纵身跳崖坠于虎侧,饿虎舐食了王子的血肉后起死回生。父王得知王子死讯后,悲痛欲绝,赶赴现场,收尸建塔,以铭王子的崇高精神,画面以“出游”、“饲虎”、“报信”等情节为主线,采用连环画的形式,画在石窟壁上。因为故事的中心思想是宣传悲壮的“自我牺牲”精神,因而“舍身饲虎”的场面在整个壁画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画面上白雪皑皑的山林中,小虎和母虎贪婪地争抢着王子的骨肉,它们个个富有活力和生机。古代的艺匠们并没有完全受佛经的约束,而是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进行了再创作,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在窟顶南坡的“睃子本生”故事,其主要内容是说古代的迦夷国王入山狩猎时,发箭误中睃子,国王得知中箭的睃子是一个入山摘野草侍奉盲父母的孝子时,十分感动而懊悔,便寻找睃子父母,告知睃子中箭身亡的消息。盲父母得知睃子身亡,痛不欲生,感动天神赐药,睃子死而复生,盲父母也重见光明。现存画面以“国王狩猎”、“拜见盲父母”为主。前者画面上山林道路崎岖,溪水潺潺,国王及侍从骑马奔驰在旷野之上,山林中的鸟兽惊慌地飞奔逃窜,是一幅极富生活情趣的狩猎图。后者画面上草庐前,国王寻找盲父母,门外端坐的盲父母似急切地盼望儿子归来。国王似告知衐子不幸中箭的经过。简单的几个人物,构成了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具有感人的力量。画面将人物、山峦、树木、溪流融为一体,既是一幅美妙的长卷故事画,又似一幅秀丽的山水人物画。衐子本生的故事,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儒学伦理观念为中心的思想极为吻合,因此它也是魏晋南北朝时在我国佛教绘画中最为流行的题材之一。

麦积山第127窟顶正中所绘“东王公遨游太空”,画东王公乘四龙驾驶的鲸鲲大车,宝盖高悬,旌旗飞扬,装饰得异常华丽。前有仙人引路,后有天兽随从,巡游天际。窟顶正面坡上,以长卷画的形式绘“穆天子拜见西王母”,穆天子身着宽博大衣,足穿云头鞋,一副气宇轩昂的样子,在众臣子的簇拥下,徐徐缓步前进。东王公和西王母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被道教所信奉。这些中国神话故事的题材,在敦煌莫高窟及四川各地的北魏壁画中也时有出现,说明了佛教艺术在它兴起之初也掺杂了一些中国的传统题材,反映了北朝时期佛、道、儒三教相互融合的特点。

知识链接

冯国瑞与麦积山石窟

2007年10月25日,是陇上文化名人、天水籍学者冯国瑞先生诞辰100周年。冯先生早年就读于东北大学,后考入北平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文学院),师承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大师。冯先生博学多才,著述丰硕,在文学、历史、考古、训诂、书法、诗词等方面都有开创性研究成果。尤其是他第一个实地考察、考证、挖掘、研究并推介了有“东方雕塑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为陇上“石窟走廊”显扬于世作出了开拓性贡献。1940年,冯先生自重庆归故里,潜心研究地方文献,发现了麦积山研究的些许资料。遂于1941年农历四月八日庙会之际,邀友赴麦积山实地勘察,后写成《麦积山石窟志》一书,刊印后流传海内,引起学界关注。《大公报》、《益世报》、《燕京学报》等报刊专题报道,《说文月刊》全文登载。此后,个别书目及外文译本渐有麦积山和山志的介绍。一批批名流学者陆续入山勘察、观光、绘画,麦积山石窟从此名扬于世。为了保护麦积山石窟,冯先生几上兰州,给当时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邵力子、吴稚晖等写信或打报告,并拜见西北行辕主任朱绍良、省政府主席谷正伦陈述己见,请求保护。邓宝珊将军慷慨解囊,冯先生也将家藏宋元古画捐赠山中。并邀刘炳文教授第二次考察麦积山,写成《调查麦积山石窟报告书》,同时绘出平面图和维修保护纲要呈送省政府。后邀请天水专员胡受谦三上麦积山现场游说,于是拨款修复了部分栈道。1948年,在冯先生倡议下,地方人士联合成立了“天水麦积山石窟建修保管委员会”。1949年天水解放,麦积山石窟回到了人民的怀抱。1953年7月,中央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组织吴作人、王朝闻、常任侠等一行14人来天水专门考察麦积山石窟,冯国瑞先生以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身份,陪同攀崖考察53天,后随团赴京,受到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接见并给冯先生以高度评价。1957年,国务院将麦积山石窟列入第一批国保单位。1957年,56岁的冯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在兰州雁滩劳动。1960年他将天水家中珍藏文物全部捐赠麦积山文管所。1962年病危之际,急将所藏13种珍贵文物捐赠中科院考古研究所。

到了公元574年,周武帝也曾排佛,但并未阻止佛教的盛行。因此,在当时北周统治的范围内,修窟造像之风仍方兴未艾。这时的人物造像已逐渐脱离北魏时期那种飘逸俊美的瘦劲形象,又开始趋于比较丰腴的造型。这种形象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大画家张僧繇的画风比较接近。张怀馞在评论张僧繇的绘画时称:“象人之妙,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由此可知,张僧繇所绘的人物,是以肌肤的丰满而著称。而麦积山石窟距当时的政治中心长安及中原地区较近,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较深,其画风也必然受到新风格的感染。因此,这里北周时期的壁画,都基本上用本民族的传统技法绘制。其内容现存者有释迦说法、释迦、多宝佛说法、千佛、伎乐、飞天、供养人及佛传故事中的涅槃图等。无论从绘画技巧的细腻、构图形式的多变等方面看,都比前代有更大的突破。如麦积山第26窟顶部正面坡上的释迦涅槃像,画面上以平卧于金棺内的释迦牟尼佛为中心,周围众弟子围绕,有的低首抽泣,有的举手拭泪,从弟子们不同的姿态中反映了他们举哀时的悲痛心情,意简情真,富有感染力。这些壁画总体上看,造型准确,流露出一种端庄清秀之美,用线流畅,奔放挺拔,劲健自如,施色浓淡相宜,给人以和谐明快之感。有的作品则绘雕结合,独具匠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如麦积山上七佛阁窟外崖壁上的伎乐飞天就是其代表。崖壁上每四身伎乐组成一组,有的手执乐器,有的手捧供物,他们自由欢快地飞舞在花丛之中,伎佛窟华丽辉煌、生意盎然。这些伎乐飞天的面部和四肢,以薄如蛋壳的浅浮雕塑造而成,增加了人物的立体感,达到了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这种色泽鲜艳、格调别致的作品,在我国石窟绘画中,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公元581年,杨坚废除北周政权后,继而灭陈,结束了我国长达280余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由于国家的统一,南北的画家们云集京师,不同风格的画派相互吸收和融合,更促进了隋代艺术的迅猛发展。著名的画家如展子虔、郑法士、郑法轮、董伯仁、杨契丹等人都活跃于此时的画坛,而且他们大都善作佛教壁画,在继承南北朝优良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郑法士、展子虔绘画“细密精致而臻丽”的一代画风。麦积山现存隋代壁画数量不多,但绘制都很精巧,技法也十分纯熟。特别是在对佛、菩萨和供养人的描绘上,更多地注意到了人物情韵的刻画。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6麦积山石窟佛像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7玉门昌马石窟的壁画

麦积山的唐代壁画虽不及炳灵寺丰富、集中,但还是颇具特色。这些现存的唐代石窟壁画,虽没有敦煌那样绚丽多彩、辉煌庄严的“经变图”,也缺乏那些情节生动、引人入胜的佛教故事画,然而它们以小巧玲珑、自然活泼、富有情趣的民间风貌出现,从而为人们所喜爱,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

麦积山第5窟窟外西龛顶部两侧的女供养人像,是初唐时期的作品。画面上的众女供养人,身躯颀长,秀丽端庄,上着轻薄贴身的圆领宽袖上衣,下着宽博大裙,双手于胸前拱起,风姿绰约,雍容华贵,一派“柔姿绰态尽幽闲之雅容”的气概。

隋唐时代,麦积山开凿新窟不多。唐末中叶,一度被吐蕃占领,重要的有第5、13、98窟。此时利用旧窟重塑全身,则屡见不鲜。宋明时代,也有重塑、补塑之举,但规模远不如前代兴盛。

知识链接

须弥山:传说中的世界中心

须弥山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在佛教中具有非凡的意义。佛教经典中所说的须弥山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高达200多万里,相当于200个地球摞起来那么高。而且须弥山有日月环绕,山顶为释帝天,四面山腰为四大天王所居。敦煌、云冈等石窟的许多佛教造像和绘画都以须弥山为题材,以此来表示天上的景观和仙境。

从早期的石窟壁画来看,须弥山一名由来已久,基本是伴随着佛教东传,即佛教经典的翻译、石窟的开凿、佛本生故事及石窟壁画的出现而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须弥山石窟如同佛教神山,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耐人寻味的是,我国的石窟开凿由西向东,沿丝绸之路展开,如明珠一样星罗棋布,却为何将“须弥山”之名冠在固原?研究佛教文化的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已是盛名远扬,只有以佛教圣山命名,才能使须弥山石窟更有影响,更具吸引力。

须弥山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第一座著名的佛教石窟圣地,也是著名的石门关所在地。石门关是隋唐前后著名的七关之一,为西北通往唐朝都城长安的要冲,是屏蔽中原及长安的门户。

须弥山石窟的开凿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有研究者认为,一方面是为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以及中西文化的融汇,另一方面是源于北魏时期统治阶层的信仰及其崇佛浓郁的政治环境,再加上北周政权奠基人宇文泰对原州(今固原)的着意经营,使得固原在唐代无论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

须弥山石窟还有唐、宋、西夏等各个时代的题记多处,这些题记,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玉门昌马石窟

玉门,为河西走廊西端的重要城镇。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击败匈奴,先后置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四郡,至迟于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玉门县隶属酒泉郡统辖。这里历代被人们视为“塞垣咽喉,表里藩维”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汉唐之间,随着河西地区佛教的遍布与繁荣,玉门一带也开凿了几座石窟。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昌马大坝和下窑石窟等。现在大坝石窟已遭彻底破坏而无任何窟内遗存,下窑石窟内还留有一些塑像和壁画,具有早期石窟艺术的艺术特色。佛像4窟,中心柱分两层,四面上、下各开一圆拱形龛,每龛均塑一佛像,龛外两侧各塑二胁侍菩萨。佛作磨光高髻,面形丰圆,细眉大眼,高鼻薄唇,双耳垂肩,肩宽体健,结跏趺坐,身着通体袈裟,衣纹为有规则的阴刻,神情古朴,庄严沉稳。菩萨上身袒露,下着裙,披巾白双肩搭下绕肘下垂飘举。与酒泉文殊山千佛洞内的塑像如出一辙,具有十六国时期造像风格的特征。窟内顶部及四壁绘画为西夏时期重绘。

酒泉文殊山石窟

酒泉,位于河西走廊西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地“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北通大漠”,自古以来就是“诸夷入贡出师往来之道”和“羌戎通驿之途”,是“河西保障之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8酒泉文殊山石窟壁画

从酒泉城向南大约行走15公里,就到了文殊山石窟群。文殊山为祁连山的一个支脉,相传文殊菩萨曾在此显灵,故称“文殊山”。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掩映。南望祁连雄峰,白雪皑皑;北视大漠,茫茫无垠。洞窟开凿在文殊山的前山和后山两处,在前后山之间还有六七所小石窟。文殊山原来寺院林立,前山后山有古代建筑360余座,寺院70余所,石窟窟龛数目多达100余个。在历经了千余年后,现在仅仅在前山还保存着两个完整的洞窟——千佛洞、万佛洞;后山的个别洞窟中还残留着一些壁画与造像。

下面是几处经典造像:

1.伎乐天

千佛洞,窟顶环绕中心塔柱,翱翔于空中,飞旋于鲜花、流云纷飞的碧空之中,有的奏乐,有的起舞。其形象古朴,多采用西域凸凹或晕染技法,与新疆克孜尔石窟中早期的飞天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接近之处,明显地受到西域绘画风格的影响。但又并不是西域形式的直接仿效与抄袭,而是经过融合与创新后产生的一种新形式,更符合我国北方民族传统的审美习俗。壁画下方绘锯齿形纹装饰,其特点与敦煌莫高窟272、275等窟内的壁画风格都有很大程度的相同,具有早期壁画的鲜明特征。

2.千佛

整个画面着色艳丽,以红、绿、白三色间隔。坐佛面部线条勾勒明显,面带微笑,手施各种佛法印。

3.立佛

身穿通肩袈裟,赤脚直立在莲花台上。袈裟紧贴身上,衣纹深刻,具有早期造像的明显特征。

4.菩萨

头戴宝冠,上身袒露,下穿紧腿长裤,身上斜搭着披帛,身体呈动态的“S”型,两臂的飘带也随之飘动,充满了动感。

张掖马蹄寺石窟群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西汉武帝时期所设置的“河西四郡”之一,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称。从两汉到隋唐期间,张掖一直是河西一带的商贸和文化中心之一,佛教也十分盛行。在张掖境内的祁连山脚下也有众多的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群是祁连山内石窟最为集中、数量最多的石窟群。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临松山下的薤谷一带,北距张掖市65公里。这里的山顶终年积雪,山脚下是丰美的天然牧场。马蹄寺石窟群,最早的名称为“薤谷石窟”,是以其所在地的名称命名的。而“马蹄寺”之名,则与现编号第8窟地面上的一个马蹄印有关。

马蹄寺石窟群,包括今马蹄寺南、北二寺、金塔寺、千佛洞及上、中、下观音洞等7处,最早的洞窟始建于北凉。这些石窟以马蹄寺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崇山峻岭之内,它们之间的距离,少则两三公里,多则10公里,各石窟内现存的窟龛,也是少则两三个,多则十余个,现在能编号的共有70余处窟龛。这些窟龛所在的山崖,多系红砂岩,石质结构粗糙,易风化,因此各个石窟中的造像,除极个别的为石雕外,绝大部分为泥塑。各石窟内的造像与壁画的损害也很严重,但从时间的延续上看,马蹄寺石窟群保留着从十六国时期到明清各代的佛教艺术品,它们虽不如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和永靖炳灵寺等石窟中各代造像或壁画那样系统和完整,但这些造像与壁画都以强烈的时代共性、突出的地方特性,在不少方面能补充莫高窟等石窟中不足的内容。尤其是马蹄寺石窟群中的十六国北凉时期的佛教艺术,显示着独特的优势,在研究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9张掖马蹄寺石窟

从佛教艺术的角度看,马蹄寺石窟群的独特之处在于北寺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宏大;金塔寺中的大型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33天洞,上下5层21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

下面是几处保存完好的石窟造像:

1.天马蹄印

8窟,关于这个马蹄印的来历,民间的传说颇多。有的说此印是“天马下凡所留”,有的说是“唐僧取经,路过此地,白龙马所踏”。当地藏族人民还说这是“格萨尔王的马蹄印”。清代诗人高元振在其《马蹄遗迹》诗中写道:“飞空来骥足,马立落高山。入石痕三寸,周规印一圜。神马峰头立,旃旄漫度关。”形象地描述了这个马蹄印,也间接地反映了人们的信仰心态,即不论是什么来源,这个“从天而降”的马蹄印总是神灵显现,保佑一方水土的吉祥物。天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2.飞天与化生童子

金塔寺东窟,窟正中的方形中心塔柱每面开凿了三层佛龛,因窟前山崖崩塌之故,中心柱几乎露于窟沿前端。下层每面各开一圆拱形大龛,每龛内都安置着彩塑的佛像,结跏趺坐。龛外两侧除南面塑二弟子外,其余均塑二胁侍菩萨,龛楣外侧,各悬塑飞天6—8身,这里的飞天还没有脱离西域飞天“U”形的姿势。

龛楣上的化生童子,一个个攀援在不同的角落里,探头探脑,指东道西,活泼可爱。如此内容丰富、华丽壮观的中心柱窟,在河西地区的石窟艺术中还不多见。

3.菩萨与飞天

金塔寺西窟,顶部在环绕中心柱的地方画着供养菩萨,外侧还绘着一系列飞天,象征性地表现着无际的碧空。菩萨与飞天都是高鼻深目的形象,有着体高肩宽的身材。它们的画法是用朱色线条准确而又简练地勾出人物的形体,再用石绿、浅黄或纯白等色来涂绘衣饰部;灰殊山前山千佛洞壁画中的佛与菩萨也表现出了魁梧的体格特点,它是先用土红或白色绘出人物的基本形象,再用较深的宽线在颜面和肢体边缘勾出轮廓,然后以红线或黑线勾勒,以鲜艳而又浓厚的色彩涂衣裙和饰物,衣裙的边缘最后还要用较深的颜色晕染一次,以增强人物的立体效果,这种技法与龟兹早期石窟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菩萨与飞天姿态多样,造型生动。特别是在中心柱表面大量采用高塑的方法,使一些塑像贴壁而坐或凌云飞翔,烘托得佛国世界更加热烈非凡。

4.双菩萨与思惟菩萨

金塔寺西窟,悬塑,皆戴宝冠,上身袒露。坐姿各异,神采飞扬,面部及衣饰颜色经后代重绘,但不失原作的神韵。

5.菩萨

金塔寺西窟,一改菩萨头戴宝冠的塑造模式,梳着双辫,身穿袈裟,是一位面带微笑的僧人模样。

6.立佛

马蹄寺北寺1窟,中心柱正面龛内,高4余米,佛磨光高肉髻上残留后代重塑的螺髻,着通肩袈裟,躯体的轮廓明显,衣质薄如轻纱。这种风格,明显受到印度秣菟罗造像的影响。

马蹄寺石窟为窟群的中心,石窟开凿在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政府所在地西南侧的山崖上,分南北二寺。如今这里为藏传佛教系统,主持为密教喇嘛。石窟内的早期艺术品多被改观。石窟南、北二寺后的山崖上开凿窟龛数十个,其中以北寺的规模较大,窟龛结构宏伟壮观。南寺多以石刻舍利塔为主,比较分散。北寺的现编号3、7、8、9等窟,以结构奇特和工程浩大而引人注目,也是研究古代佛窟建筑的珍贵资料。三十三天马蹄寺3窟,位于窟群东端,俗称“三十三天”。为马蹄寺北寺规模最大、结构特殊的洞窟。该窟缘何名称为“三十三天”呢?据《东乐县志》记载:“有石门二十,石洞七,俱凿大小佛像,即寺僧所谓之三十三天也。”还有一种说法是自最低处到顶部,共有石阶三十三级,而民间有“天有三十三天,地有十八层地狱”,取名“三十三天”,寓意佛窟高大雄伟的气势。此窟共分五层,窟门整齐排列,自上至下,第一、二、三层,每层每面平列佛窟五个;第四层列三窟;最上一层为一个窟。窟平面多作方形,人字披顶,或庐顶四面披,每窟内正壁开一大龛,每龛内塑一佛,龛外四壁上方影塑千佛,下方绘壁画。由外观看,各层窟的排列似一宝塔,高达数十米。如此规模宏大、结构奇特的石窟,在中国众多的石窟寺中,还是比较罕见的。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10马蹄寺石窟的佛像

知识链接

象牙佛——榆林窟的稀世珍宝

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的榆林窟,不仅保存着精美的壁画、珍贵的题记,最重要的是因为这里保存过一尊非常珍贵的象牙佛。

据说这种象牙佛全世界只有两尊,是由一根象牙分成两端雕刻而成的。榆林窟保存的是尖部,而根部则传说在国外。什么原因、什么时候这尊象牙佛流转到了榆林窟无人知晓。只知道明朝时候由于战乱,榆林窟废弃,后来被一个云游僧人发现就供奉起来。传说也就从那时起,榆林窟一带突然风调雨顺,来这里安家的百姓也越来越多,香客也自然多了起来,象牙佛就作为镇寺之宝一代代的传了下来。然而珍贵象牙佛的存在也给榆林窟的僧人带了很多次的劫难,几位主持都因为保护象牙佛不被土匪劫去而付出生命。在解放前,榆林窟的主持郭元亨也是为了保护象牙佛,一次次的被马匪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交出象牙佛,到了解放后,郭主持将象牙佛完好无损地交给了人民政府,使得这个弥足珍贵又染着无数僧徒鲜血的象牙佛重见天日。

无论如何,敦煌人的印象里,象牙佛与榆林窟的命运息息相关,象牙佛影响着洞窟的兴衰。象牙佛现在被列为国家特级文物,现在就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到敦煌旅游的朋友可以在安西县博物馆里看到与原物等大的复制品,也可以在敦煌艺术图书上一览它的芳迹。

7.站佛殿

马蹄寺7窟,俗称站佛殿,为马蹄寺石窟群中仅次于“三十三天”的大窟,窟平面呈纵长方形,平顶,高15米,宽26.3米,深33.5米。窟前凿有三个窟门,窟内原来东西两壁及正壁上,绘有高约3米余的四大天王及帝王礼佛图,场面壮观,气势非凡,称得上大制作与大手笔。

武威天梯山石窟

武威,史称“姑臧”或“凉州”,位于河西走廊的东端。《汉书》称“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姑臧脂膏之地”,素有“银武威”之称。汉、唐之际的武威,经济文化已经高度发展,使这里出现了“边城晏闲”,“牛马步野”的繁荣局面。武威的营建始于西汉。

天梯山石窟,也叫大佛寺,始创于北凉王沮渠蒙逊时期(401~432年),距今已1500多年,早于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它位于武威市城南约40公里处的中路乡长水村北祁连山境的天梯山。这里因山势险峻,山道崎岖,层峦叠嶂,形如悬梯,故名“天梯山”。天梯山巅白雪皑皑,常年不化,“天梯积雪”即为凉州八景之一。山间泉水叮咚,草木丛生,风光绮丽。石窟周围群山环抱,阡陌纵横,一片幽静。石窟开凿在依山傍水的崖壁之上,最高处距离地面约60米左右,分三层修建而起,各窟间原有栈道相连。

关于石窟的开凿,据唐代和尚道宣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等书记载:沮渠蒙逊曾经在凉州以南百里的地方,为他的母亲祈福雕凿了一尊6丈多高的石佛像,还开凿了几所石窟,石窟里的佛像有泥塑也有石雕,它们的形态千变万化,常常令前来礼拜的信徒们惊诧不已。据说当时有不少中原僧人也闻名参拜,有时会远远地望见那尊大佛正在来回不停地走动着,但等他们走到跟前时大佛就又恢复了静止,不过它的脸上还显露着刚刚活动过的神态。有的人不相信,就取来一些细土撒在地上,想看看它到底会不会走动。撒土人刚刚走远,大佛就离开了山崖不停地行走起来,它的双脚踏着大地,留下了清晰可见的足迹。几百年来,这尊大佛就是这样经常向人们显示着它的灵异。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11天梯山石窟佛像

但在公元7世纪以后的中国历史文献中,就再也看不到有关这处凉州南山石窟佛像的记载了。据载,这一带隋朝以后,平均每60年发生一次大地震,所以,最先开凿出来的大佛像可能早已毁坏于大地震了。此后,天梯石窟在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已成为喇嘛教寺院。据明正统十三年刘永诚《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正统十年(1445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地质结构松软,天梯石窟在历次地震中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仅1927年武威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新中国成立后,实存造像和壁画的只有8窟。1959年9月,因兴修黄羊水库,而窟址地处水库淹没区,部分造像、壁画于是被迁至兰州市甘肃省博物馆。北魏、隋唐时期的藏文经卷、绢画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唯独唐代大佛窟内的造像,长期被浸泡在窟前水库中。后来,在窟前修起防水大坝,防止了库水的继续侵害。

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其中有4座是中心塔柱式洞窟,中心柱窟都是中等规模,平面近似于方形,中间立着一座通顶的方柱,象征着楼阁式的佛塔,方柱的每面开出二层或三层佛龛,再在龛内塑制佛像。现在可以断定属于北凉时期开凿的洞窟有编号1、4等窟。供养菩萨与菩萨4窟,两个中心柱窟壁面上有两层壁画,上层的和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壁画很相似,下层的就是比北魏更早的北凉时期壁画。在那些下层的壁画中,有手提净水瓶的观世音菩萨立像,有手握兵器的天王形象,有双手合掌蹲跪着的供养菩萨像,还有体现西方极乐世界思想的化生童子形象。这些壁画人物在绘制时都是以线描为主,面相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如菩萨面形方圆,高髻,长发披肩,细眉大眼,高鼻薄唇,身着袒右肩袈裟,双手合十,半跪状,形象和绘画特征,都与炳灵寺169窟内西秦壁画极为相似。而壁画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的思想,与龟兹地区的通过道式中心柱窟有很大的不同。来自印度的绕塔礼拜思想被北凉国佛教徒接受以后,就开始形成了最初的具有中国内地特色的石窟艺术,并对以后中国石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炳灵寺石窟

甘肃省的永靖县西接河西,东通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商贾僧侣往来的必经之地。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乞伏氏联合汉族统治阶层,在公元385~431年建立西秦政权,统治秦、河西一带达47年之久。统治集团皆崇佛法,由于他们的极力倡导,在县城西北约35公里处的黄河北岸小积石山上,开凿了炳灵寺石窟,一时间,炳灵寺成为当时西秦境内的佛教圣地。

现存西秦时的窟龛各有一处。第1龛为摩崖大龛,龛内塑像为一佛、二菩萨,但均经过晚代妆銮、重塑。位于窟群的北端的第169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洞窟进深19米,宽27米,高14米。洞壁凹凸不平,窟内龛像和壁画的分布,没有统一规划和布局。正面北侧的第6号龛,内塑一佛、二菩萨,佛背光上绘伎乐飞天。佛像庄严,菩萨端丽,在龛侧署名“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的字样,即公元420年,这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开窟纪年题记。在其左外侧的壁画上,供养人的画像中有西秦高僧昙摩毗的画像。窟内还有一些龛像更为古朴,所以可以断定建弘元年不是此窟最早营建的时间。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12炳灵寺石窟

北魏时期的窟龛多为北魏晚期的遗存。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窟顶为低穹隆形。正壁主尊多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左右壁各雕一佛、二菩萨或一交脚弥勒、二菩萨,造像的题材还有七佛、五佛、涅槃像、思维菩萨、供养菩萨、力士、千佛等,造像特征鲜明。

北周和隋代的洞窟遗存不多,洞窟形制与北魏洞窟较接近,但造像风格已有明显不同,佛像、菩萨像的面部渐趋方圆,服饰衣纹也趋于写实。

此处现存的唐代窟龛有134处,占窟龛总数的2/3以上。洞窟平面作方形、圆形或马蹄形,窟顶多为平顶。窟龛造像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或一佛、二菩萨、二天王等组合。造像主尊有阿弥陀佛、弥勒佛、观世音菩萨等,多为石雕像加敷彩绘。第171窟内高达28米的倚坐弥勒佛像,为石胎泥塑。据记载,此像为凉州观察使薄承祚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建造的。窟前依山建有七重大阁。

宋代以后,石窟的开凿逐渐衰落。在清代初年,石窟造像竟几次遭到人为破坏,此后,逐渐被人遗忘,直到1911年被重新发现。现在,已修建了保护洞窟的防水堤坝和石窟之间的栈道、天桥等。

炳灵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佛教石窟寺。现存较完整的窟龛共有195个,彩塑和石雕造像776身,壁画900余平方米,摩崖刻石4方,石碑1通,墨书或刻石纪年铭文6处。这些历经千百年奇迹般被保留下来的作品,为我国美术史增添了重要的一页。

知识链接

单于的避暑胜地——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的祁连山境,北距张掖市65公里,是我国唯一处在雪山之中、海拔最高的一座石窟群。此地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它由三个北凉石窟和四个元代石窟组成,分布在方圆十余里的范围内。远在西汉初年,是匈奴阿育单于的避暑胜地。

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甘镇志》讲“神骥足迹”。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如今这块蹄印石被保存在马王殿内。

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每个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

第二节 西北国土的另类风范

须弥山石窟

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遍布着黄土山脉和丘陵,就在固原县城西北55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六盘山的支脉,裸露着红色砂岩体,丛生着生命象征的绿色植物,它的南面有寺河流过,这无疑给荒凉广漠的黄土地带注入了一点灵气,仿佛人间的仙境一般。这座山恰恰又起了一个佛教中神圣的名字——须弥山,经过历朝历代佛教徒们的祈愿与营造,这里已经成为宁夏南部最重要的佛教胜地了。

须弥山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700米,有132所石窟分散开凿在山麓的东南向崖面上,从南向北可以分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等八个区域,初创于北魏,兴盛于北周和唐代,直到明代,仍然有石窟开凿活动。从北魏末年开始,这一带地区称作原州,明代才改成了今天这样的地名——固原。它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一个重镇,对于中原王朝经营西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军事地位。须弥山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红色的岩体也适合开窟造像,因此,给古代僧侣们的修行,为善男信女们的祈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一批佛教艺术瑰宝。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13须弥山石窟

在子孙宫区的崖面上,第14、24、32窟都是方形平面的中心塔柱窟,这里的塔柱更像方形平面的楼阁式宝塔,少的有三层,多的可达七层,在塔柱体的每层四面都开龛造像。有的窟在窟室内的壁面也开龛造像。这三所洞窟的造像中,有交脚坐的弥勒菩萨,有单独的坐佛或立佛,而中心塔柱四面的大多数龛内造的是一佛二菩萨,即形体高大的坐佛像和侍立于两边的菩萨像。第24窟中心柱顶层四龛的造像内容比较特殊,后龛刻的是乘象入胎,东龛是逾城出家,正龛是悉达多太子思维像,西龛雕着一尊立佛,手持一物,据说是释迦牟尼托钵起程,游化说法的情景。可以看出,这四龛的雕刻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四个重要故事内容,是须弥山石窟中唯一一处佛传故事雕刻。三窟中的佛教人物形象都是面形清瘦、身材修长,属于北魏晚期的时代风格,有的佛像宽大服装的表面刻着排列密集的衣纹线,则又是北魏时期流行于西北地区的地方雕刻艺术特色了。

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县发掘了北周的原州刺史李贤墓,出土了波斯萨珊王朝的鎏金银壶和陶俑、壁画等大量的北周珍贵文物,曾经在文物考古学界成了一个热门话题。这位李贤和西魏、北周的统治者宇文氏家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北周政权的奠基人宇文泰还曾经将两个年幼的儿子寄居在李贤家达6年之久,周武帝宇文邕西巡到原州时,曾亲自驾临李贤的宅第。用李贤这样地位显要的人物经营原州,足见这里已被北周统治集团看作是军事重镇和后方基地了。而这段时期开凿的石窟寺,也以可观的数量、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艺在须弥山石窟群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须弥山的北周洞窟主要分布在圆光寺和相国寺区,第45、46、48、51、67、70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些北周的石窟仍然是方形平面的中心柱窟形式,与北魏时期所不同的是,中心方柱的每面只开出一个大龛,龛内雕造了大型的佛与菩萨像。佛像头顶的肉髻是低平的,面相方圆,双肩宽厚,完全摆脱了北魏清瘦的样子,形成了北周特有的厚重敦实的造型风格。第45、46窟左右毗邻,是须弥山保存造像最多、雕刻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第45窟稍大一些,在中心柱的四面和窟室四壁共有15所佛龛,大部分雕的是一佛二菩萨像,但西壁南龛的主尊是倚坐着的弥勒菩萨像,所以,这里面可能有表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题材。它们的形体都比较高大,身高在1.8米至2.5米之间,菩萨的身体表面有华丽的装饰,但由于后代佛教徒所作的重妆,很多已看不到原有的风采了。这两所石窟都有布满壁面的浮雕装饰,其中第45窟的顶部四坡面都以陪衬着忍冬叶的香炉为中心,两旁是一对相向舞动的伎乐飞天,手持乐器,身上的帔帛迎风飘动着;飞天之间是一个化生童子。中心柱座的四角各雕着一个象头,象征着四头大象承托着沉重的塔座。在柱座的每面还分别雕刻了八身伎乐人物,他们有的吹横笛,有的弹琵琶,有的击羯鼓,有的奏箜篌,欢快地演奏着美妙的佛国音乐。第46窟中心柱基座的四面除了伎乐人之外,还有神王和供养人的形象。

第51窟由主室、前室和左右室组合而成,是须弥山形制独特、规模最大的一所中心塔柱窟。它的主室高约10米,宽14.6米,进深12.5米,中间立着边长5.5米的通顶大方柱,在左、右、后三面各开一龛,龛内是一佛二菩萨像。主室后壁并排端坐在长方形坛上的三尊佛像,高达6米许,是中国北周石窟艺术中的杰作。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使窟室受到了严重破坏。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期,保存至今的窟龛数量也最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桃花洞三区。第105窟俗称桃花洞,是中国石窟中较为罕见的一所唐代中心柱窟,在中心柱的每一面,除北壁里龛仅雕了一尊立佛外,其余各龛都有主像和胁侍菩萨。这些菩萨像的头顶梳着高高的发髻,身上绕着飘带,形体优美,亭亭玉立,展现了大唐特有的艺术风采。窟室左壁的后部还雕了一身展开双臂站立着的接引佛,是阿弥陀佛正在迎接众生们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形象。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14须弥山石窟大佛像

在相国寺区,还分布着一系列成组的唐代佛殿窟,它们一般是方形平面,沿着正、左、右三壁设置有倒凹字形的宝坛,在坛上雕着佛与胁侍的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或二力士)像。这种窟是提供给僧侣们拜佛讲经说法用的,在它们的下方,还分散着系列成组的僧房和修行用的禅窟,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崖间寺院体系。

第5楼的前面原来有木构的楼阁建筑,所以从明代以来这里就俗称为大佛楼。窟内高达20.6米的倚坐大弥勒佛像,仪态威严,表情慈祥,面对着山前的开阔地带,大有高居须弥山俯视人间众生的感觉。在人们的眼里,这尊大佛就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象征。

须弥山石窟中还保存了一些宋、西夏、金、明各朝代的汉文题记,在松树洼区还有几座明清时代雕成的喇嘛塔,对于我们了解这处石窟群的历史与演变也是很有帮助的。

九成宫周边石窟

在关中西部与甘肃陇东相毗邻的地区,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南北两道的必经重镇——彬县与凤翔之间,是麟游县。这里不仅山川秀丽,景物宜人,尤其是夏季凉爽的气候,很幸运地拥有了隋朝和初唐皇家的避暑山庄——九成宫。当年杨姓和李姓的帝王们,在炎热的夏季离开长安城,在嫔妃、宫女、侍卫、大臣们的前呼后拥下,经过长途的旅程,来到这处皇家的夏宫避暑,随之而来的还有长安城的舞蹈、音乐、绘画、雕刻等文化艺术。因此,这个关中西部的小县更能直接地反映出大唐长安的时代风貌。1000多年过去了,九成宫也早已湮没在了现代麟游县城的下面,然而,这一带所发现的众多名胜古迹,如宫殿、水井、城门,以及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等,越来越多地向人们勾勒出昔日繁盛的景象。在九成宫周围的群山之中,竟然隐藏着八处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它们的雕刻年代早的可到北魏时期,晚的属于明代,而以唐代的作品居多。这些艺术品如同众星拱月一般,环绕在九成宫的周围,为逦逶多姿的山崖披上了一层佛祖神圣的光环。

下面,就让我们按时代顺序,来一同游览九成宫周围的佛教胜迹。

麟游县城西南约16公里的九成宫镇永安村,位于青莲山的南麓,这里有一处面南的东西走向山崖,崖前花草丛生,有小溪西流,东川寺摩崖龛像就位于这处山崖间。东川寺摩崖现存有两所造像小龛,第1龛是圆拱形的,龛内雕着一身坐佛和两身胁侍菩萨像,龛壁间还有六身小坐佛像,龛外的左下角刻着一位骑马的供养人和侍者像。这所龛内的造像虽然残损较多,但仍然可见它们消瘦的形体,和身体表面密集的平行线衣纹。因此,它是麟游县现存最早的能反映一些陕西地方特色的北魏晚期造像龛。

在麟游县西南方向青莲山上的一处山崖间,保存着古青莲山寺的摩崖造像,有将近20所佛龛。从古代的《麟游县志》和那里的石碑记载来看,这些造像龛是在唐太宗的贞观年间雕刻成的。在它们的布局安排上,存在着一些统一的规划,其中的题材与内容有众弟子像、众菩萨像和表现释迦佛祖诞生的故事情节等等。人物的形体都是敦厚而丰满的,很少有优美身段的刻画,这是唐太宗时期佛教造像的普遍特点。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15摩崖造像

位于麟游县城以东大约4公里处的漆河西岸崖面的慈善寺石窟,是九成宫周围佛教雕刻艺术中的代表作。这里的西崖间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三所中型石窟,南崖间还排列着九所摩崖造像龛,都具有鲜明的唐代特有的艺术风格,只是在雕凿年代上略有早晚的区别。第1窟的规模最大,它的平面呈马蹄形,顶部近似于穹隆形。在窟室内依正、左、右三壁凿出了一个倒凹字形的佛坛,佛坛的正中心是一尊圆雕的坐佛像,而左右壁前则各有一尊高浮雕的坐佛像,这样就构成了三世佛的造像题材。窟内的这尊主佛像不仅身躯健壮,还有优美身段的刻画,是唐高宗时期佛像制作的典型风尚。第2窟的平面呈扁马蹄形,背依正壁雕出的一尊通高4.7米的大立佛像,占去了窟内的主要空间。立佛的左手掌心托着一颗火焰宝珠,据说这种宝珠能够变化出人们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在第2窟左右侧壁的上部,各有一所小型的立菩萨龛,它们可能是大立佛的胁侍菩萨像;左右侧壁的下部分别是一佛二菩萨龛和一佛二弟子龛,这两所龛内的坐佛像,又似乎可以同大立佛一起组成三世佛的题材。第2窟里的菩萨像虽然不大,但它们丰腴窈窕、婀娜多姿的女性体态特征,正是代表了唐高宗晚期到武则天称帝时代的人物审美情趣。

第3窟没有完成,后来只是在正壁上开了一所佛龛。散布在南部崖间的九所佛龛,也都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雕刻风格。这些龛内的造像组合以一佛二菩萨居多,还有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和倚坐的弥勒佛像与倚坐菩萨、半跏坐菩萨、二弟子相组合的,其中后一种是极其罕见的。

另外,在慈善寺石窟以南大约1.5公里的白家河中流东岸崖间,也保存着一处同时代的摩崖造像龛,内容是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二狮子,与它相类似的作品,我们可以在洛阳龙门石窟唐高宗与武则天时期开凿的窟龛造像中找到很多,它说明了西京长安与东都洛阳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麟游县城以东大约1公里处的杜阳路2号,是麟游县木器厂所在地。在这个工厂院内的最北端山崖间,分布着麟溪桥摩崖造像,共有19所佛龛。除了第16、19龛以外,其余各龛都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完成的。这些龛的形制有尖拱、圆拱和长方形等,龛内的造像组合有一佛二菩萨、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双菩萨立像、双佛立像等,特别是较大的第18龛中的单身立菩萨像,头顶挽着高发髻,身体丰满又显窈窕,右臂弯曲向上外扬着,再加上那种扭曲成反“S”形的动作,充分展露出这尊菩萨的艺术魅力。

麟游县城以北5公里的地方,有一处石鼓峡石窟,坐落在澄水西岸边。这一带的石质河岸三折急转,窟顶古柏垂落蔽日,环境幽雅如世外桃源。这所中型石窟平面近似于马蹄形,窟顶为较平的穹隆形,窟内中部只雕了一尊1.8米高的坐佛像。佛像的形体胖大,腹部隆起,给人以臃肿的感觉,这是唐玄宗李隆基执政以后,社会上崇尚以肥胖为美的艺术表现。在窟内几条铭文题刻中,年代最早的一条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刻成的,因此,人们推测石鼓峡石窟可能是在唐玄宗以后的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开凿出来的。而东川寺摩崖的第二龛内,造的是坐佛与胁侍菩萨之像,也具有身躯肥胖、不显身段的体型特征,是在唐昭宗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刻成的。这时相距唐朝的灭亡已经不远了,造像艺术也表现出了衰颓的趋势。

麟游县城北部的蔡家河摩崖造像,位于蔡家河岸边的山崖间。这里的佛龛有20所左右,基本看不出统一的布局。龛内的造像内容有一佛二菩萨,坐佛与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单身佛坐像,单身菩萨立像,以及和尚模样的地藏菩萨立像,还有一尊线刻的托塔天王像。这些造像大约是在北宋时代雕刻成的,它们虽然在造型上力求模仿唐朝的艺术风格,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却再也无法获取唐人特有的神韵了。

彬县大佛寺

彬县是古代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东段北道上的第一站,唐代称作邠州。在彬县城西10公里的水帘洞乡大佛寺村附近的清凉山上,有一处大佛寺石窟,现存有洞窟100多所,还有不少的摩崖造像龛,是陕西省境内最大的一处石窟群。它们面北背南,前有泾河蜿蜒东流,窟前屹立的五层楼阁,使这一带幽美的环境增添了一股灵气。

大佛寺石窟的数量虽然不少,但有造像的只有近20所,包含了大小造像1500余尊。在山崖间,当年供给僧侣们修行与起居用的僧房窟,系列成组地排列着,它们彼此之间使用栈道、石廊或竖井形通道相连接,这种庞大而连贯的僧房窟群在全中国范围来看也是极少见的。在有限的若干含有造像的石窟中,大佛洞、千佛洞和罗汉洞的规模最大,保存的造像也最多最完整。

大佛洞,雄踞于大佛寺石窟群的中心,它不仅是这处石窟群里最大的一所洞窟,也保存着全陕西省最大的一尊佛像。它的平面近似于凸字形,横宽34.5米,进深18米,高23.5米。洞窟上部的总体构造是穹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残损的横向人字坡,很像两面坡的房屋样子。位于窟内正壁的是一尊巨大的坐佛像,高达19米,占据了窟内的很多空间。位于前壁的大型明窗正好可以透过一束光线,照射在大佛的面部,在整体幽暗的反衬下显得格外神秘。在东西侧壁上还各有一尊高约13米的立菩萨。不过,大佛洞现在的地面并不是最原始的地面,如今的高度显然是上升了,所以,这三尊大像的真实尺寸要比我们目前看到的高一些,如果将来能在这里作一些发掘清理,我们就可以看到它们的本来高度。在大坐佛的身后还开出了一条环形甬道,这样就可以使信徒们绕着大佛作右旋礼拜了。这种洞窟的使用功能,会使我们联想到拜城克孜尔石窟中的大像窟,到了北魏时代,大同的云冈石窟里也出现了这种带有环形甬道的大像窟,所以,这样的做法,是大佛寺对中国石窟寺古老传统的继承。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16彬县大佛寺

在大佛背光的左下侧,刻着“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铭文,其中的时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第二年,即公元628年。现在窟内的巨型一佛二菩萨像的表面,都是经过后代重新塑造的,而大佛背后的头光与背光还仍然保留着开窟时的雕刻内容与造型。在大佛象征神圣的身后光环表面,刻着火焰纹、花卉和卷草纹图案,其间还穿插了众多的飞天伎乐和坐佛形象的浮雕,展现出一派佛国世界里和谐、欢快的气氛。这些背光间的小坐佛却有着低平的肉髻、方圆的面庞、丰满而敦厚的身躯,保留了很多北周以来的造像特征。无独有偶,在全国其他地区发现的唐太宗时期的佛像,大部分带有浓厚的前朝风格,而很少有新的时代特色。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17大佛寺的佛像

千佛洞是一所平面近似于正方形的大型中心柱窟,由于窟内不太高,而中心柱又比较宽大,所以,它的形制和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楼阁塔形中心柱有一些区别。只有中心柱正面的几个大龛似乎有一些规划,而其他壁面的佛龛都是大小不一、杂乱无章地排列着,这是洞窟凿成后不断补刻的结果。从造像龛间的一些铭文题记来看,大部分应该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作品。罗汉洞的规模略小一些,形制比较特殊,西侧是马蹄形的窟室,正壁开出了一所大龛,东侧是竖长方形的窟室,彼此间连通着。壁面间的很多佛龛也是无规律补刻上去的,造像的风格大致与千佛洞相同,年代可能稍晚千佛洞和罗汉洞众佛龛的造像题材有单尊佛像、双尊佛像、一佛二菩萨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单尊的菩萨像和佛装的地藏菩萨像等。有的在佛、弟子、菩萨一组造像中还加入了天王与力士。这些造像所共有的时代风格是:都具有鼓胸、细腰、宽胯、头身比例适度、身躯丰满健康的体形特征。这是集人体的健与美于一身的造型艺术,是从北周的丰满型佛像发展而来的新型艺术。特别是有的立菩萨像,清晰地显露着女性般的优美身体轮廓,再加上向一旁扭动着的胯部,如舞蹈动作般的手姿,完美地刻画出了菩萨的妩媚与婀娜。这是大唐盛世带来的积极向上精神在出世的佛教艺术中的体现。

大佛寺石窟千佛洞与罗汉洞的造像艺术基本风格,我们还能在耀县药王山初唐时期的摩崖造像中见到。这种风格的初步形成有可能是在唐太宗执政时代,到了唐高宗执政的初期,长安的唐风佛教造像艺术被带到东都洛阳,并在那里得到了发扬光大。大佛寺石窟体现了长安城的唐代艺术风貌,而遍布各地的唐风造像,也正是从唐朝首都一带起步,走向四面八方的。

延安石窟

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一个政治军事重地,华夏祖先轩辕皇帝的陵墓就坐落在延安南部的黄陵县。延安地区在秦汉是两条古道的交会点,由咸阳通往边塞九原的秦驰道就经由这里。隋代后的延安郡,成为边防军事重地。这里南连长安,北通边塞,人口兴旺,物产丰富,经济、文化都很发达。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石窟艺术便逐渐在这里发展起来。从已发现的北魏、西魏、唐、北宋、金、元、明、清历代石窟,可以看到佛教石窟艺术在这里延续了1200余年。

我国佛教石窟雕塑盛于南北朝和唐代,至宋代已衰落下来,这个时期北方的规模较大的宋代石窟极为少见。但是,延安地区石窟的较大规模的广泛开凿则是在宋代,并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它填补了我国北宋石窟艺术的空白,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延安地区的石窟主要分布在西部各县的古代交通要道附近,地理位置分散。其中比较重要的石窟有:

1.宜君县牛家庄石窟

牛家庄石窟位于牛家庄福地水库断崖上,建于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年)。洞窟形制为方形平顶。窟内宽1.78米,深1.30米,高1.50米。左右壁和后壁正中各雕一龛造像,右壁造像已坍毁。后壁佛龛左侧为高浮雕佛传故事。正壁为圭型龛,塑像衣纹作套张表示,着高领大衣,手执尘尾。龛楣上凿有十个半寸的小坐佛。左壁佛龛龛楣上部浮雕持腰鼓、手鼓、横笛、琵琶、筝、箜篌的七伎乐天。雕刻造型风格古拙、纯朴。

2.富县石泓寺石窟

石泓寺石窟位于富县,依山凿洞,始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后经唐贞元、咸通,五代后周显德,北宋开宝,金皇统、贞元,元大德,明嘉靖,至清嘉庆十年(1805年)历代的修建。窟前盖有木结构的前室三间,后边横列7个窟,左边第1窟为方形窟,中间有佛坛,并存有造像题记。

中洞为金代石窟,建于金皇统四年至贞元二年(1144—1156年),燕京契宁坊人王信雕造。方形平顶,中有佛坛,佛坛用四根千佛柱支撑连通窟顶。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18钟山石窟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19延安市清凉山石窟

3.子长县钟山石窟

子长县北钟山万佛岩石窟,位于安定东北二华里靠近延河畔的北钟山麓,依山凿洞,前接大殿,后山建佛塔。

石窟由并列的7个窟组成。主洞位于中央,建造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至靖康元年(1126年)。宽16.9米,深10米,高9.5米,形制为长方形平顶。分前后室,前室是窟檐部分,凿出三根檐柱,三开间。窟中心的佛坛,被八根通天柱围绕,这在其他地区所未见。坛上凿有三组佛像,每组都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组成。三组佛像前是文殊骑狮、普贤骑象。八根柱子和窟四壁满雕千佛,千佛中间有小佛龛,窟内的雕像大部分保留着妆塑。

东西两侧各凿三小窟,均为北宋建造。

4.清凉山佛洞石窟

清凉山佛洞石窟位于延安市清凉山麓,依山凿洞。前有木构前廊,后有一列石窟,中间主洞为宋元丰元年(1078年)开凿。石窟形制为方形平顶,宽16.5米,深13米,高约8米。窟中间有佛坛,佛坛两侧雕出两面石墙,直通窟顶。石墙及南壁满雕千佛,其间有坐佛、弟子和佛传故事。佛像组合有释迦、弥勒、多宝、文殊、普贤、观世音、涅槃像、十一面观音等。

右侧一洞宽5米,深4.6米,高4.6米。正面后壁上下两层分别雕三佛、四弟子和十六罗汉。左右两壁对称雕坐骑文殊、普贤和天王造像。左侧二洞宽7米,深9米,高5米,窟顶浮雕八角藻井,主佛为后世所雕。右侧三洞宽6米,深5.3米,高3米,除两天王造像外,四壁浮雕均是佛传故事。

5.黄陵县双龙万佛洞石窟

位于县城西85公里古道旁的吕村山坳。开凿于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至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题记造像作者为邠州人介端,弟介之,弟介子用,弟介政等。

洞窟形制为长方形平顶,宽9.5米,深8.7米,中央为凹形背屏式石壁,上连窟顶,中有佛坛,佛坛上呈品字形排列三佛,均由一佛、二菩萨、二弟子组成。左右两壁横列高3米多的立佛多尊,后壁为五百罗汉和部从六百仕构成的气势宏伟的佛说法和涅槃等三组壁雕,前壁进口处上部正中为千手观音,左右雕佛、菩萨多龛,下部分别横列十尊立佛和四菩萨坐像。

洞口为三开间的檐廊,内接石窟,立八角石柱4根。入口甬道左右壁为两组涅槃壁雕和日月菩萨。

延安地区已发现的佛教石窟石雕和石刻有34处。这一地区的石窟寺均为石雕造像,大部分妆彩。这些石雕的创作者们,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段,通过佛教造像,塑造了陕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类型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艺术形象。这种极其写实的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这些民间雕刻艺术家,大部分都在石窟造像题记和碑铭中,留下了自己的姓名,这在我国古代石窟遗迹中,也是不多见的。延安地区的石窟艺术以它独特的风格丰富了我国石窟艺术的宝库。

灵应石窟寺

灵应石窟寺位于宁夏盐池县青山乡境内,距县城35公里,是周边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宗教旅游景点之一。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20灵应石窟寺

灵应寺傍依山势,居高临下,寺前深沟狭长,长年流水潺潺,寺院坐西面东,南北长40米,东西宽20米,铲削平整,庭院无量大殿内,塑荡魔天尊亦称真武大帝造像,左龟右蛇二神侍立于两侧。寺内有石窟13孔,其中11窟各有庙号,一号窟是龙王庙;二号窟是娘娘庙;三号窟是药王庙;四号窟是地藏王菩萨庙;五号窟是百子观音庙;六号窟是释迦牟尼庙;七号窟是眼光菩萨庙;八号窟是灵帝庙;九号窟为三皇庙;十号窟为妈祖洞;十一号窟是财神庙。窟内塑神像,造型逼真,惟妙惟肖,各具情态,呼之欲出;壁画图案大方,色调和谐,绘制精美。

邠州大佛寺石窟

大佛寺石窟在邠州城西北10公里,西兰公路南边的一处红砂岩山脚下。北接泾河,山前是大佛寺村。窟群分为三部,正中为大佛石窟,西南为小窟群,东南为千佛洞,再东的半山中,有许多小窟龛。由于红砂岩的风化,已经看不见有什么造像痕迹了。

大佛窟内刻一佛二菩萨像,佛高18.5米,菩萨高13.95米。在佛背光的西边,有后人伪刻的“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题记,因而金石学家据此题记,就认为是贞观时代开凿的。据考证,“贞观”原为“真观”,把“贞观”写成“真观”应是宋代书,把“贞观”年代的“贞”写为“真”,同时把“贞元”(唐德宗年号)又书为“正元”,这都是避宋仁宗(赵祯)的讳名(据陈垣:《史讳举例》“避讳改前朝年号例”条)。由此推测,“真观”的年号是不可靠的记录。又据窟内“大周长安二年”豳州司马李齐与其妻彭城县主的造像铭以及佛与菩萨造像的风格,与大佛窟的造像较为接近。因而大佛窟的开凿,以造像风格论,应在武周或相去不远的时期。但“贞观二年”的刻写,应是后代人刻的。从大佛楼西路旁的小龛,丈八佛洞(外写应福寺)的两小龛内造像风格看,应是隋代的作品。而大佛寺石窟群开创的时间,约在隋代。

第四章 西北地域的群芳之冠 - 图21邠州大佛寺

郝县石泓寺和阁子头寺石窟

石泓寺一名石空寺。在邠县西约65公里一小河的东北岸,长约70米的山头上,有七个石窟。其中第六、七窟最大。从第五窟景龙(707—709年)和贞元二年题记看,开创时间约在盛唐。第六窟有皇统、贞元题记,是金代典型的窟。至于第一、七窟,则为明代所雕造。

在邠县南十五公里,段家庄东南,有阁子头寺石窟一所。据宋元符三年(1100年)、政和二年(1112年)开窟的铭文,其开凿时间应为北宋哲宗和徽宗时代。

知识链接

龟兹石窟

唐朝诗人李顾在《听安万善吹密策歌》一诗中有“南山截竹为爵策,此乐本自龟兹出”的句子,同时代的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北庭贻宗学士道别》一诗中有“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的句子,而宋朝诗人沈辽则写有《龟兹舞》诗一首,这些古诗中所指的龟兹就是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库车为中心,包括拜城、阿克苏、温宿、新和、乌什、沙雅的整个区域。

龟兹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古国,最早记载见于班固(公元32年-92年)所撰的《汉书·西域传》书中说,当时的龟兹已有6970户,人口81317人,兵21076人,并设有各部千长等官职,已经建立了一个较完备的官僚统治机构。

龟兹石窟就建造在古龟兹国的境内。龟兹石窟是龟兹国境内石窟的总称,包括有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尕哈石窟、玛扎伯哈、托乎拉克埃肯石窟等六处主要石窟以及台台儿石窟、温巴什石窟、托乎拉克店石窟、亚吐尔石窟等小石窟。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4月在库车县阿格乡北部的克孜力亚大峡谷内,即位于217国道旁进入大峡谷1300米的地方,又发现了一处新石窟——阿艾石窟,进一步丰富了龟兹石窟的内容。随着对石窟研究的不断深入: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发现。由于那些小石窟大都洞窟数量少,壁画雕塑几乎全部坍坏,因此一般说的龟兹石窟就是指的六处主要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