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节日文化源流

人类在很长的时期是没有历法的,故有“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之谚语。节日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是社会生产发展和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突破。但是,节日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节日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要求,如随着农业生产、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的提高,要求有一系列节日;另一方面,必须有产生节日的可能,如天文、历法有了一定的发展,为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产生了节日。我国节日众多,其起因也大不相同,它的起源是多元的。

第一节 节日的起源

农业与节日

中国以农为本,以农立国。远在八九千年前就有了农业,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到7000千年前,南北方的农业已出现了分野:北方为粟作农业,南方为稻作农业。农作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因此农业生产有强烈的季节性,春种、夏耕、秋收、冬藏,年复一年。

第一章 节日文化源流 - 图1水稻

在每年的不同季节里,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从而把不同季节中的特定时间定为节日。所以,节日是农业部落和农业民族的时间表,是生产、生活的里程碑。人们根据不同的节日,从事不同的生产劳动,在农忙后的一定时间进行休整、娱乐,也在节日活动中祈求新的丰收。例如最初人们经过一年的生产劳动,到农闲的年终必然休息,感谢诸神。腊祭,本来就是年终感神仪式。此时正是农闲季节,进行会餐,借以调节物质生活,这种腊祭后来发展为春节。二月二日为土地神诞辰,也是祭祀之日,由于二月二为龙抬头,自然也是农业性节日。在其他节日里,也多有祈求农业丰收的巫术和禁忌。由此看出,不少节日与农业文化有密切关系。

农业性节日的出现与天文历法的发展也有密切的联系,后者为前者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在我国史前时代已有历法知识,郑州大何村仰韶文化的太阳纹,共有12道光芒,应该是一年有12个月的反映。上述考古资料说明我国史前时代的居民已有一定的天文知识,对一年四季已经掌握,否则是不能实现农耕和牧放的。反映夏代历法的《夏小正》已有各月晨昏北斗斗柄的指向及某些恒星及中天的记录。在《尚书·尧典》中有“四仲中星”岁时的划分。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后来发展为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到了战国时期又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其中有雨水等十二“中气”,有立春等十二节气。在测时方面,商代以天干计时,周代以圭表测影计时,进一步明确了冬至、夏至,还定出了“朔日”。上述历法知识对指导农业生产有积极的作用,对节日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历日之确定,使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可能。但是,有了历日,有了节气,并不一定都能产生节日,形成节日还取决于该日是否具有节日的艺术因素——祭祀和纪念对象、节日仪式以及有关饮食等特征。在节日中,有些是直接由节气演变来的,如立春演变为立春节,夏至演变为夏至节,端午节也来源于夏至,立秋、冬至均演变为节日。不过,更多的节日并不是来自节气,而是根据月日的特定性形成的,其中春节来源于正月朔日之确定,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则来源月日复数的阴阳组合。

知识链接

节气歌

农业与节日的关系密切而融洽,节气歌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使得南北节气歌又有不同,比如,流行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节气歌就有明显差别。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割谷子,秋分无行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不行船;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流行于黄河流域)

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芒种收新麦,夏至快种田;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立冬起完菜,小雪犁耙闲;大雪天已冷,冬至换长天;小寒快买办,大寒过新年。(流行于安徽)

生育与节日

在古代社会生活中,除了物质生产以外,人类自身的生产——生育也是一项基本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一,对某些节日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如人节就来源于始祖传说。传说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八都各是一种动植物的生日,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后来扩大到初十,各种东西的秩序为鸡、猪、鸭、猫、牛、羊、人、谷、果、菜。人们以该日气候好坏预测该种动植物的增殖与否,并有一系列禁忌,如初一、初二不能用浆,怕把鸡鸭的眼睛糊上,鸡鸭不爱下蛋。初八不能用生米煮饭,怕扎谷物的心,影响农业丰收。上巳节也是生育信仰的产物,该节起初是人们在野外祭生育神,进行祓禊等巫术活动,最后还在野外“会男女”,目的是治愈不育症,祈求人丁兴旺。此外,在其他节日活动中,也有不少反映祈求生育的巫术、禁忌活动,说明人类的自身生产在节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宗教与节日

宗教信仰对节日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也很深远,且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节日都充满了宗教的内容,这也是节日形成的主要渠道。

原始宗教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中原古代称巫,北方民族称萨满教。当时人们生活在鬼神之中,事无巨细,都要同鬼神打交道,巫觋就是人与鬼神的媒介。因而,宗教是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古人时刻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为了生存和安全祈求神灵的保佑,所以经常举行祭祀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一些节日。从节日祭祀内容看,人类最初信仰的对象是灵魂和自然神,所以自然崇拜在节日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特别是自然神被统治阶级利用后,上升为人格神,成为节日的膜拜对象。七夕节祭牛郎织女星,中秋节拜月神,都是上述宗教信仰在节日中的反映。除天体、自然神外,也信仰图腾和特殊神灵。有些节日则出于对人造物的崇拜,如灶神本发端于火神,主宰家庭生活,《太平御览》引《淮南子·毕术》:“灶神晦日升天,白人罪。”因此必须隆重祭祀,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春节又迎灶神归来。《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形成腊月二十三日灶神节。

第一章 节日文化源流 - 图2虔诚的萨满教徒

个别节日则起源于禁忌。如传统认为寒食节起源于对介子推的怀念,实为后来的附会。寒食节的真正起因与古代的钻木取火及其改火习惯有关。当时每个季节都必须依季节改用不同木料的钻木取火工具,变旧火为新火。改火前必备一两天的熟食,待新火取出后才能用以进行炊事,其间必然要吃凉食或寒食。《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这是寒食节产生的历史根源,后来才附会于介子推的历史故事。

从以上分析看出,节日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起源于多种历史原因:有些起源于生产活动,有些与人类的生育和婚姻形态有关。有些节日则起源于祭祀鬼神和巫术活动,此外有些节日则与某些历史事件有关。

第二节 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

节日风俗的产生

农业生产、原始崇拜、神鬼迷信、禁忌等习俗无疑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但是,这些习俗要注入节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方面使上述的原始习俗上升到礼仪性质,成为“约定俗成”的礼俗;另一方面,通过神话传奇故事给特定的节日增添浪漫迷离的色彩,通过历史传说的附会使其更加合情合理,某些民间习俗一旦被统治者引入宫廷生活中,于是上仿下效,更加风靡普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条件都是节日风俗形成的催化剂。

根据节日风俗起源及发展来看,在先秦大部分节日已产生,但是从风俗内容上来看尚不够丰富,形式上也往往比较单一,流行地区不一定广泛,有些时间也不那么固定。所以,在先秦只能是节日风俗的起源萌芽阶段。之所以如此,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众所周知,许多自然崇拜、神鬼迷信和禁忌在原始社会里已开其端,这从现代民俗考古及文物考古都可证实。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礼崩乐坏”,大量的奴隶逐步转化成自耕农,一些奴隶主也向封建地主转变。与前代相比,人有了自己生活的权利。人类自我意识觉醒,逐渐冲破“礼”的枷锁束缚。因此,民间风俗也自然“相染成风,相沿成俗”,得到了长足发展。所以节日风俗的早期萌芽大部分是在这个时期。

但是,春秋战国时的长期分裂,又影响了已经萌芽了的节日风俗发展。各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各自不同的历史积淀和传统习惯,因此,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节日风俗不尽相同,而林立的国家界限又把人们分别囿于狭小的生活圈子里,生活风俗缺乏必要的融合,造成了“百里不同俗”的局面。

节日风俗的定型

中国主要节日风俗在汉代基本确定下来。除夕、春节、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主要节日的风俗都是这个时期定型的。

中国主要节日风俗定型于汉代,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及多方面的社会条件。除沿袭继承先秦社会生活风俗这个历史原因外,从汉代社会背景来看,促成节日风俗定型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首先,汉代是南北融合的时期,汉朝政治、经济比较稳定,统一使先秦时代各地区不同的风俗出现融合。先秦时代的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北方文化、中原文化与秦文化在汉代逐步融为一体。各地风俗也互相吸收渗透。长安宫廷中跳起南方楚舞,唱起楚歌,中原的礼俗也传到南方荆楚及百越之地。反映在节日风俗上,对照一下《荆楚岁时记》所载南方节日风俗与《西京杂记》所载长安节日风俗,有许多类似之处。

汉代又是一个科学与迷信并盛的时代,这为节日风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空气。汉代天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关于宇宙天体已有了三家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汉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先秦时代那种盲目的自然崇拜,对节日风俗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突出地表现为原始的自然崇拜与巫术式的风俗向宗教神学人文化过渡。节日形成与历法关系极为密切,历法确定是节日确定时间的前提。但是,夏、商、周三代以来直至汉初,每次改朝换代,都要改律历、易正朔、重立岁首。历法多变无疑对节日产生影响。汉武帝元丰七年颁布《汉历》(《太初历》),是中国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精确地反映一年地球运行周期,开始使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特别是确定了建寅之月为岁首,从此以后两千多年再无大的变更,这无疑是节日得以确定的重要因素。

第一章 节日文化源流 - 图3元宵狮舞

但是,汉代又是神鬼横行、谶纬迷信的时代。如果说先秦时代的迷信仅只是由原始自然崇拜、巫术禁忌发展演变而来,那么汉代的迷信则有了完整体系的理论依据,更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社会上层到乡村偏野的黎民百姓,无不笼罩在一片神秘的迷雾中。但是,这种迷信的社会风气对节日风俗的形成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节日起源于原始崇拜与禁忌,形成于迷信风俗。汉武帝为了祭祀太乙神,设祭坛、立祀祠、宰牛马、具太牢,兴师动众,折腾数年。这种在甘泉宫大张灯火祭太乙神的方式却被民间所仿效,形成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张灯夜游的风俗。阴阳五行家又把迷信禁忌活动划分给一年的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一套僵化的岁时迷信顺序。岁时划分的迷信禁忌一写入经典,又逐步上升为礼俗。这种迷信与礼俗的混合体,在确定节日及其风俗活动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节日与神话本来就是起源于原始崇拜。在发展中,互相影响,关系紧密。神话为节日增添浪漫色彩,节日为传播神话又提供了载体。在汉代,神话的发展也为节日风俗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有些风俗活动本身就来源于神话。那时节嫦娥已经进入广寒宫,玉兔金蟾的传说使中秋节拜月之俗向赏月之俗发展,已搭建起浪漫的神话桥梁。织女星虽然还没有和牛郎结成夫妻,但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无名氏《迢迢牵牛星》),已给“七夕”乞巧的姑娘们增添了生动有趣的话题。

到了东汉,历史的积淀已在节日风俗中呈现出来,一是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祭奠代替了原来某些原始崇拜活动的内容,成了节日的主宰,如后稷、屈原、介子推、伍子胥等等,皆由人得道成神,受到人们的崇拜;二是风俗本身发展中,一些风俗上升成礼俗,一些礼俗演变为风俗,不少风俗和礼仪融为一体,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沿袭下来。这一点在以后的节日风俗发展中也是如此。

节日风俗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节日风俗发展史中是发展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道教、佛教的宗教冲击,清谈玄学思想带来的玄怪观念的冲击;民族融合的冲击。由于这些冲击,使节日风俗活动的内容及性质发生着变异。

东汉中后期,源于神仙说的道教,出现两个派别:“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冀州张角是太平道首领;“五斗米道”的首领是活动于蜀汉的张陵,因入道要出五斗米,所以称“五斗米道”。到了张角时变为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和组织形式。原始道教经过改造,到南北朝时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承认。在北方传道的有寇谦之,投统治阶级所好;在南方传道的有葛洪、陶弘景,干预南朝政治,被称为“山中宰相”。道教炼丹求仙,点铁成金、寻求长生不死,既符合统治阶级口味,而招神驱鬼、画符除妖治病又为群众所欢迎接受,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一股失教势力。

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到南北朝时,经过中国僧人遭安传教,西域僧人鸠摩罗什译经,佛教在中国南北广泛传播开来,形成了又一股宗教势力。宗教冲击对节日风俗影响颇深,出现了一些宗教节日,如:四月八日浴佛节、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等、浴佛节日仪式在南北各民族中都相当流行。七月十五是佛教的盂兰盆会节,也是道教的中元节。其他节日如中秋、重阳、七夕等节日风俗中都有佛教与道教的仪式内容渗入,这种宗教对节日的影响尤其在唐宋以后表现得最为明显。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与汉人杂居,一方面使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风俗出现融合;另一方面战乱造成北方人民向南方的大迁徙,使汉族内部南北风俗也产生融合。

唐代是中国节日风俗划时代的变革时期。节日完全从原来的禁忌、迷信、祓禊、禳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为娱乐和礼仪兼而有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在某些方面已向奢侈享乐方面发展。

第一章 节日文化源流 - 图4放风筝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昌盛时代,北魏时出现的“均田制”,到唐代时已推行全国,将土地按户分配给农民耕种,赋税征收采用劳役地租与实物地租相结合的“租庸调”制,使封建小农经济达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阶段。由于国家的强盛和统一,科学技术长足的进步,农业生产从几百年的战乱中恢复起来,手工业、商业都十分发达。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相对稳定,给社会风俗演变提供了历史条件,因此,表现在节日风俗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向娱乐型演变。

节日变得欢快愉悦,风俗生活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大量的体育娱乐活动出现在唐人的节日里。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打马球、拔河、射箭、走马、游猎、斗百草……形式多样。不同季节,不同的节日活动内容也各异。尽管在魏晋南北朝时,许多节日风俗已向娱乐型转变,一些体育娱乐活动也在节日出现,但远不及唐代变得这样彻底、这样普遍。尤其是节日观念上的转变。唐代有关节日的神话故事,也不再是那么狰狞恐怖,也变得生动滑稽,浪漫而又富有诗情画意。唐玄宗携道士游广寒宫,月宫桂下,仙姝成群,歌舞迷人。魏晋时织女还被视为好吃懒做被惩罚之人,唐代以后,她已成了勤劳美丽的化身。门神被钟馗道士取代了,后又转让给秦叔宝、尉迟敬德二位将军。繁荣的社会经济带来了轻松愉快的节日风俗,反映出唐代人民丰富的生活情趣,相对平衡的社会心理状态。

知识链接

足球与蹴鞠

足球是当今世界第一运动,最早的足球娱乐确实起源于中国。我国先秦时期就有了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那就是所谓的“踏鞠”。踏鞠又叫“蹴鞠”、“蹙鞠”,其实就是我国最为原始的足球游戏。这种游戏活动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已出现。在殷商用来占卜的甲骨文字中,已有关于踏鞠之事的记录。过去有些人认为中国的足球是在近代以后从欧洲引进的,但是实际上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足球运动的雏形,蹴鞠游戏便是它的最早源头。有的古籍中甚至将我国蹴鞠的起源一直推到上古时代。如刘向《别录》中称“寒食蹴鞠,黄帝所造,以练武士”。把蹴鞠的发明权归属于上古时代的黄帝的说法恐怕是附会之辞,但是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蹴鞠活动在商周时期就开始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十分普及。宋代的高俅就是因为蹴鞠玩得好,被皇帝喜爱,成为太尉的。

节日风俗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节日风俗到明清时期,出现三种变化:一是上层统治者及文人士大夫层的复古风;二是有些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节日风俗被淘汰或淡化;三是游乐性的风俗迅猛发展。因宋明理学的影响,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禁锢日益加强,封建社会日趋僵化,这反映在节日风俗上也有了变化,更讲究节日的礼仪性,应酬性。例如新年拜谒,达官贵人限于“礼尚往来”,不能不相互拜谒,于是一盒拜帖送到,见帖不见人。随之相伴的是复古风,唐宋时的驱傩仪式具有很大的娱乐性,内容已变得与前代面目全非,可是明代的驱傩活动却效法于汉代,师古而不法唐宋。在民间已广泛盛行的门神是秦叔宝、尉迟敬德,一些士族大夫,官宦之家效法秦汉,用神荼、郁垒作门神,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明代社会由于手工业、纺织业的发展,在浙杭苏州一带出现了大批机户及佣工,沿海一带商业贸易也迅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承受封建主义的重重压力,但是仍然缓慢发展。一些节日逐渐被人们冷淡,甚至被淘汰。如唐宋以前,人们十分重视的社日及祭土地神风俗,在明清时已不为人们重视。无土地,沦为佃户、雇工之人,也就不再敬土地神。男耕女织的家庭模式的破坏,七夕节也不为人注意,仅保留了家庭妇女们的娱乐活动。

但是,娱乐性的节日风俗在明清时仍在持续发展,像元宵节放花灯烟火,到明代能长达10夜,创历史之纪录。龙舟竞渡之风有增无减,到了节日期间,玩狮舞龙、旱船秧歌、杂技百戏、体育活动等有增无减,杭州西湖上游艇画舫,节无虚日,盛况均超前代。

第三节 节日文化的价值

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在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更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

岁时文化体现了中国人重礼仪的精神内涵。这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和谐美满的重要纽带。中国的传统节日,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中国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承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价值观念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仪式、活动和风俗之中。

第一章 节日文化源流 - 图5中秋赏月

岁时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崇尚自然的精神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古代农业的社会文明。几乎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气,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的总结。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理念,人们按照气候的周期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在节日中祈盼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富裕安康,体现了农耕文明的精神追求。同时,也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清明节踏青娱乐、端午节划船竞赛、中秋节仰望明月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让人们亲近自然,感觉到岁时、物候、天人的变化。农业文明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生产规律与岁时相适应,循环往复,不仅形成了科学的历法,也丰富了古代的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还体现了中国贵人伦的精神内涵。“伦理本位”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这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情感纽带。如合家团聚,是现代人春节和中秋两个节日的重要内涵。贵人伦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每个节日几乎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追思。重阳节叫作“老人节”,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岳母等,都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理念。甚至广义地说,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加强血缘亲族关系、巩固家庭成员亲属观念的作用。

因此,我们研究传统节日,是对民族精神的追求,是对人生态度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价值就在于它彰显民族情感,昭示人生意义,滋养民族精神,它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节日文化的文化价值

我国岁时文化的形成既有相对稳定的节气、节日,又有特定的风俗礼仪和民间活动,具有民族性、群体性、社会性、本土性的文化特征。传统节日蕴涵着工业文明以前的原始文化与农业文明的文化信息。世代相传的节日习俗、节庆礼仪,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生活的方式,传递着祖先留下的精神文明财富。

首先,发扬岁时文化是传承民族传统的重要途径。传统节日是民族实践认知的重要标志,节日起源于先民对时间的感受和经验,不同地域、民族的人对时间的认知方式存在差异。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众内在的时间意识和文化观念,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统周期性复现的重要标志。

民族文化在当代社会更多的是隐藏在后台,或者说作为一种文化底色而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对各种文化的更广泛的包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日益趋同。而通过各种节俗活动,在耳濡目染中让人们自觉地理解接受,作为一种定期进行传统教育的方式,自然使得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意识中得到延续和加强。

其次,传承岁时文化可以提高民族自信心。民族自信心是维护民族尊严与文化本位的精神基础,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自信,就在精神迷茫中失去了自己的民族位置。民族自信并不是空洞的浮夸与盲目的自大,民族自信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最根本的就是需要深厚的文化基础。岁时文化就是这样一种重要的载体。

岁时文化蕴涵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人们通过节日饮食、节日仪式、节日信仰与传统等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在节日活动中,纪念先人,触摸民族的灵魂,回归文化根本。这种回归传统的复现和重复,自然会使民族自信心大大增强。

最后,传承岁时文化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与凭借。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为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节日习俗的演进,我们常常看到民众依托节日而进行的文化创造。如端午节本来是驱邪避疫、祈求平安的节日,但在六朝时期,由于历史趋势,人们将它与爱国诗人屈原联系起来,将龙舟竞渡与节日食粽的习俗都解释为追悼屈原,从而将一个普通的民俗节日上升为具有重大伦理意义的节日。

任何民族文化的创新,都离不开既有的历史文化基础。如今,传统的岁时文化同样构成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的形成应该是从中国节日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而发展壮大的。

岁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遗产,它是整个民族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它是我们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凭借,也构成了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从产生上看,包括岁时文化的传统文化已成为过去,但其中优秀的精华部分,作为鲜活的基因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岁时文化的价值与作用不仅让我们找寻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坐标,也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未来。

古老节日文化的现实意义

从2008年起,我国对公休假期进行了调整,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三大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同时将春节放假时间提前至除夕。在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时兴之时,国家从制度层面上确立了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登高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与今天我们倡导的和谐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相通之处。这种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对古老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精神的传承,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我们审视和利用自然的态度。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岁时文化是现代人的文化表达方式,蕴涵着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理解。节日中的那些祭祀、聚会或饮食风俗,既包含了娱乐或休闲的成分,又有特定的人文取向。通过节日的种种仪式,将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智慧、机智敏捷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民族情感得以充分地表达,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责任感、极富想象力的民族。

岁时文化是现代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每逢佳节倍思亲”,传统节日里最容易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和亲和力。传统节日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涌动着共同的情感和期盼,这是令人激动和自豪的事情。岁时文化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每逢春节、中秋,海内外华人华侨,中华民族儿女无不欢欣鼓舞,普天同庆,这是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契机。这种富有人文内涵的情感价值很珍贵。

岁时文化也有利于现代人的思想教育。我们看到,传统文化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岁时文化蕴涵着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如果我们以传统的岁时文化为契机,把思想信息寓于能给青少年带来欢乐体验的活动之中,在节日文化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能有效地改变当前思想教育政治工作大多采取空洞说教而容易引起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局面,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