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相

这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大分裂时期,仅有西晋短暂的统一了50年。但这又是个“群相璀璨”的时期:诸葛亮成为了后世宰相的楷模与典范;王导帮助晋元帝站稳江左,使众多汉人躲过了北方胡人铁蹄的蹂躏;元澄辅佐孝文帝力行汉化,促进了我国的民族融合……当然,在这400年中,不乏贾充、王衍这样的误国宰相,也正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神州陆沉”、揭开五胡乱华的序幕。

第一节 三国的名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他的父亲诸葛皀,东汉末任泰山郡丞,去世很早。因此,诸葛亮是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大的。

诸葛玄经军阀袁术推荐,出任豫章太守,诸葛亮随之到了豫章(今江西南昌)。不久,袁术在与曹操的斗争中败死,朝廷任命了新的豫章太守。诸葛玄丢了官职,投奔荆州牧刘表,诸葛亮也就到了荆州治所襄阳。他曾从师隐士酆玖,学习兵法阵图和治世之道,学业大进。诸葛玄死后,诸葛亮移居襄阳城西的隆中,“躬耕陇亩”,过起了近乎隐居的生活。期间,他结识了当地名士崔州平、徐庶、石广元、孟公威、庞德公、黄承彦、庞统、司马徽等人,经常一起读书吟诗,纵论天下大事,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他通过读书、思索和访问南来北往的行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了解了天下的形势,“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平时爱吟《梁父吟》。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相 - 图1南阳武侯祠诸葛草庐

时值东汉末年,各地军阀豪强利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机会,蜂拥而起。先有外戚和宦官之乱,再有董卓、李莈、郭汜之乱,汉献帝最后落到曹操手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割据势力,尤其是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再北征乌桓,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身为刘汉宗室的刘备参加军阀混战,屡战屡败,颠沛流离,无奈到了襄阳,投奔刘表。刘表控制荆州富庶之地,然而为人平庸,缺少抱负,内部统治很不稳定。刘备来投,刘表一方面表示欢迎,一方面又很疑忌。他命刘备驻军新野(今河南新野),以防守荆州的北大门。

刘备听闻诸葛亮的贤名,就亲自登门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故而有“三顾茅庐”之说。刘备见到诸葛亮,态度谦恭,向他讨教。诸葛亮见刘备诚恳谦虚,遂侃侃而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他说:“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曹)操遂能克(袁)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水)、沔(水),利尽南海,东连吴会(今江苏、浙江),西通巴蜀(今湖北、四川),此用武之国。而其主(指荆州牧刘表和益州牧刘璋)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今四川)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指刘邦)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州)、益(州),保其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城)、洛(阳),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今陕西关中),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其中心意思是刘备应当占领荆州和益州,东联孙权,北抗曹操,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后相机行事,统一天下,振兴汉室。诸葛亮身在隆中,心怀天下,足不出户,就为刘备后来的政治、军事活动,提出了基本的战略思想。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刘表病死,由其少子刘琮继任荆州牧,刘备守樊城(今湖北襄樊东)。在博望坡,诸葛亮首次用兵,火烧曹操的先锋部队,出手不凡。诸葛亮建议刘备夺取荆州,刘备流露出妇人之仁,说:“吾不忍也。”刘琮懦弱无能,投降曹操。荆州百姓多附刘备。刘备南逃,欲取江陵,曹操亲率5000名精锐骑兵,长途追袭。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曹军追上刘军,大破之。刘备急向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会合刘表长子刘琦,移驻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曹操占有江陵,控制了荆州大部分地区。

这时,诸葛亮为贯彻“东联孙权,北抗曹操”的战略方针,自请前去江东,游说孙权,联合抗曹。孙权时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深切地感受到了曹操的威胁。诸葛亮针对孙权犹豫不决的心理,采用激将法,激起孙权抗曹的雄心。随后又“舌战群儒”,批驳了以长史张昭为守的主降派。加之周瑜、鲁肃等积极主战,孙权终于下定决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发兵三万,会合刘备的水师,协同作战,共抗曹军。诸葛亮协助周瑜,从容调度,于是便有了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弱克强,成功地打败了曹操。此战奠定了日后魏、蜀(汉)、吴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北方,周瑜夺取了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则攻取了江南武陵(今湖南常德)、长沙(今湖南长沙)、桂阳(今湖南彬县)、零陵(今湖南零陵)四郡。刘备自任荆州牧,治所设在公安(今湖北公安)。接着,诸葛亮巧设妙计,向孙权“借”得荆州,主力部队移驻江陵。从这时起,刘备真正有了栖身之所。孙权为了表示友好,还把妹妹嫁给刘备为夫人。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相 - 图2诸葛亮之墓

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领长沙、桂林、零陵三郡,筹集军资,自己进兵益州。恰好,曹操发兵进攻益州北方门户汉中(今陕西汉中)。刘璋畏惧曹操,派人请刘备入蜀。刘璋部下张松、法正归顺刘备,充当内应。刘备留下诸葛亮、关羽镇守荆州,自己率兵数万西进益州。刘璋又害怕引狼入室,临时改变主意,资助刘备一些兵马和粮草、器械,让他去进攻汉中的张鲁。刘备到达葭萌(今四川昭化),不再前进,“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张松勾结刘备的事实被人揭露,刘璋杀死张松。刘备大怒,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和雒城(今四川广汉),并征调诸葛亮围攻成都。诸葛亮让关羽留守荆州,领兵沿江西上,攻占巴东(今湖北巴东),顺利和刘备会师。他们进而围攻成都,十余日后,刘璋投降。刘备如愿以偿地占有了号称“天府之国”的益州,自任益州牧,优抚和重用刘璋的官属,施行仁政,实力大增。诸葛亮的身份变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刘备每外出,诸葛亮留守成都,“足食足兵”。接着,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刘备夺取战略要地汉中。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中最终落入刘备之手。这年秋天,诸葛亮等拥立刘备为汉中王,刘备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起点。

同年发生一起重大事件:刘备和孙权因荆州问题出现裂痕,孙权袭杀关羽,收回荆州。刘备意欲发兵进攻孙权,但被诸葛亮等劝阻。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自己称帝,灭汉建魏。刘备立刻打出刘汉正统的旗号,为登基称帝大造舆论。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刘备正式称帝,国号定为“汉”,是为蜀汉,定都成都。诸葛亮正式升任丞相,诸葛亮以丞相领尚书事,后又兼领司隶校尉。

称帝以后的刘备犯了个致命的错误,急于替关羽报仇,轻率地发兵进攻孙权,破坏了孙、刘联盟。张飞又被部下杀害,刘备更加暴躁,拒绝吴王孙权提出的和议,大举进军,直至秭归(今湖北秭归)、彝陵(今湖北宜昌东)。接着爆发了彝陵之战,孙权大将陆逊火烧刘备连营,大获全胜。刘备为一时意气用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几乎全军覆没,退守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

年底,刘备患了重病,急召诸葛亮托付后事。次年二月,诸葛亮到达白帝城。刘备流着泪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我的儿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听了这话,诚惶诚恐,也流着泪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还给太子刘禅留话,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四月,刘备去世。刘禅即位,是为蜀汉后主。

建兴元年(223年),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兼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诸葛)亮”。诸葛亮辅佐刘禅,所做的第一件事是“遣使聘吴,姻结和亲”,恢复两国联盟,形成对曹魏左右夹击的钳形之势。诸葛亮志向高远,想在东吴的配合下出师北伐,完成统一大业。然而,蜀汉的后方南中地区,少数民族上层贵族发动武装叛乱,这给北伐增添了后顾之忧。诸葛亮审时度势,决定先安定南中而后北伐。南中平定后,仍用孟获等民族首领充任官吏,进行管理,同时推进政治改革,给当地人民传授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和手工业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这对西南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建兴五年(227年),孙权正对曹魏用兵。诸葛亮驻军汉中,决定挥师北伐,以完成刘备的遗志,实现天下统一的宏愿。出师之前,他给刘禅上了一道奏表,就是《前出师表》。他回顾刘备创业的艰辛和自己所受的知遇之恩,申述兵伐中原的大义,说:“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次年春天,北伐开始,诸葛亮佯装从褒斜道进兵关中,吸引了曹魏的主力,而自己则率20万大军,迂回陇西(今甘肃陇西),兵出祁山(今甘肃礼县东),攻占南安、天水、安定诸郡,并派先锋马谡驻军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完全扼住了陇西通向关中的咽喉地带。这时,魏文帝曹丕已死,继位的是他的儿子曹轈,即魏明帝。魏明帝派遣大将张邰率兵五万,迎战马谡。关键时刻,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军令,死搬兵法,自行其是,导致街亭失守,全军陷入被动。诸葛亮引军回汉中,挥泪斩了马谡,以正军法。事后,他上书刘禅,自责“授任无方”、“明不知人”的错误,请求“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刘禅同意,把他降为右将军,仍行丞相之职。

从建兴六年(228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七年间,诸葛亮六次出兵,致有“六出祁山”之说。实际上,真正取道祁山北伐的只有两次。在这连续的战争中,诸葛亮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往往在千钧一发之际,化险为夷,留下了许多动人而有趣的故事,充分表现了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智慧与才能。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魏军统帅司马懿相持于渭河之滨,历时三个多月。八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南)军中,时年54岁。蜀汉军队退去,司马懿察看诸葛亮营垒处所,由衷地赞叹说:“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和个人品质,在中国古代政治家和军事家中,都是一流的。他能够举贤授能,不搞宗派,不计门第,凡有德才者,一律加以提拔和重用。他提出七条“知人”之道,即“志”(志向)、“变”(变通)、“识”(见识)、“勇”(勇敢)、“性”(本质)、“廉”(廉洁)、信(诚信);严防“五害”,即“因公为私,乘权作奸”,“过重罚轻,法令不均”,“纵罪恶之吏,害告诉(上告申诉)之人”,“阿私所亲,枉克所恨”,“县官慕功,赏罚之际,利人之事,买卖之费,多所裁量,专其价数,民失其职”。由于诸葛亮实行正确的用人方略,所以蜀汉初期人才济济,事业兴旺发达。

诸葛亮注重礼法治军,著有《兵要》、《军令》、《将苑》等,既讲“礼”,又讲“法”,把思想教育和执行军法结合起来,造就出一支将帅指挥有方、士兵勇于战斗的军队。他特别强调将帅的自律和示范作用,《将苑》50篇,专门论述将帅的素质修养、治军方法、战略战术、行军布阵等问题,极有见地。而且,诸葛亮“长于巧思”,改进连弩兵器,增加其杀伤能力;制造木牛流马,用于运输以军粮为主的作战物资;同时推演兵法,创新八阵图。对此,他很自信,说:“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

诸葛亮之死,无疑是一颗巨星的陨落。他死前给刘禅写信,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他还留下遗嘱,“葬汉中定军山(今陕西勉县境),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需器物。”据此可知,他是廉洁的,不尚奢华。刘禅“嘉兹宠荣”,给他追赠谥号为忠武侯。

文韬武略的儒帅:陆逊

陆逊(183—245年),字伯言,吴群吴县人。江南士族出身,孙策的女婿。

陆逊出生于东汉末年,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于是他就跟着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一起生活。后因陆康与袁术有仇,陆康叫陆逊和亲属回到了老家吴县。

陆姓是江东大族,这也为陆逊后来步入仕途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机会。

建安九年(204年),孙权做东汉的将军,21岁的陆逊任孙权的幕府官,先后做过东西曹令史,又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宁西南)屯田都尉,并兼管海昌县事。当时,海昌县连年大旱,陆逊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平民,勉励和督促他们纺耕生产,使百姓受益颇多。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吕蒙因病调回京城。向孙权推荐陆逊来代替自己对峙镇守荆州的关羽。吕蒙认为:陆逊深谋远虑,但现在名气不大,不足以使关羽畏惧,可以暗中观察形势,寻找时机夺取荆州。于是孙权任命陆逊为偏将军右都督,代替吕蒙。

陆逊来到陆口,立即给关羽写信,言辞谦恭,对关羽大加吹捧。关羽看了陆逊的书信,果然把精力全部用在对付曹军上,对陆逊不再有所防备。

于是,孙权就暗中向西派兵,命陆逊和吕蒙为先锋,很快攻下公安、南郡。陆逊直接进军,攻下宜都,致使各城及蛮夷纷纷归顺投降。陆逊又受命对其授予官职,关羽立刻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不久关羽兵败麦城,在突围途中被吴军擒获,后遭杀害。陆逊击败詹晏、邓辅、郭睦,招降文布,前后斩杀、擒获、投降的人总共有数万。孙权晋用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提升封号为娄侯。

关羽被害、荆州丢失的消息传来,刘备十分悲痛,发誓要消灭东吴,为关羽报仇。他不顾诸葛亮的反对,带领蜀汉全国的大部分人马,对东吴发动了大规模战争。

孙权得报后,几次派人求和,均遭到刘备拒绝。这时候东吴的大将鲁肃、吕蒙、周瑜等都早已去世了,孙权只得任命年轻的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赐尚方宝剑,统率朱然、徐盛、韩当、孙桓等5万人马去抵抗刘备。

起初陆逊为避刘备军队之锋芒,坚守营寨,闭门不出。对蜀军的挑战也置之不理。他手下的将士纷纷请求出战,且不服从其命令。无奈之下,陆逊只好用尚方宝剑进行威吓,才使将士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双方僵持了半年之久。刘备设计命令吴班带着1万多名老弱兵士,到靠近吴军的地方去扎营,并挑衅吴军,自己率领8000名精兵,在山谷里埋伏起来。吴班领士兵不断辱骂吴军,并以此引诱吴军进攻。十分气愤的吴军将领再次请求出战。面对蜀军的侮辱与谩骂,陆逊不慌不忙,他沉着冷静,命令吴军照旧坚守阵地,不要理睬蜀军的挑战。又过了几天,刘备知道自己的诱敌之计已经被陆逊识破,只好从山谷里撤出伏兵。

时值盛夏,暑气逼人,为了躲避酷暑,刘备只得让水军离船上岸,和陆军一起靠着溪沟山涧、树林茂密的地方,扎下互相连接的40多座军营,以便等到秋凉后再向吴军大举进攻。陆逊看到蜀军士气低落,认为是进行反攻的最好时机。他仔细周密地拟定了破蜀的作战方案,并得到了孙权的允许。

为了增加胜利的把握,陆逊先以一小部分兵力对蜀军的营寨进行试探性进攻,虽然失利了,但陆逊也找到了破敌之法。陆逊命令水路士兵用船只装载茅草,迅速运到指定地点,而陆路士兵则每人手拿一把茅草,在茅草里藏着硫磺、硝石等引火物,一到蜀营,就顺风纵火。蜀军因毫无防备,在吴军的火攻之下,顿时乱作一团。各路吴军乘着大火发起反攻,蜀军的40多座营寨全部被攻破。蜀将张南、冯习等皆被杀死。刘备突围逃到白帝城一病不起,不久病故白帝城。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都建业(今南京)。陆逊被封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黄武七年(228年),孙权让鄱阳太守周鲂诱骗魏国大司马曹休兴兵进入皖县(今安徽潜山)。孙权立即召见陆逊,假授黄钺,任大都督,迎击曹休。曹休已经觉察实情,深感羞耻,仗着兵强马壮同吴军交战。陆逊亲自率军充当主力,命令朱桓、全琮为左右两翼,三路一同推进,大败曹休的伏兵,并追击溃逃的魏军,大获全胜。回到魏国的曹休,背生毒疮而死。

嘉禾五年(236年),孙权北上征讨曹魏,让陆逊和诸葛瑾攻打襄阳。陆逊到了襄阳后,暗中派将军周峻、张梁等袭击魏国并攻下江夏郡的新市、安陆、石阳。陆逊下令保护俘虏,严禁兵士干扰侵侮。陆逊此举得到邻县的感动,江夏功曹赵濯、戈阳备将裴生和夷王梅颐等都率众归附他。

打败曹魏后,陆逊受到孙权极高的礼遇,让他辅佐太子,并负责荆州、豫章、鄱阳、庐陵的一切事务。

陆逊虽身在京师以外,但一心想着国事。他在上书时事事谋划进取,对小罪则施恩宽免,以安定臣民的情绪。用人要用贤能,但也不求全责备。

陆逊根据当时的形势,主张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纺织,宽缓百姓的租赋,安抚百姓,积蓄力量以图大业。他反复劝阻孙权派兵攻取夷州、朱崖,但孙权不听,结果得不偿失。后来,在陆逊的劝阻下,孙权放弃了对背弃盟约的公孙渊的征讨。

赤乌七年(244年),62岁的陆逊接替顾雍担任第三任丞相,积极推行富民强国的政策。他认为,国家以民众为根本,国家的强大凭借的是民众的力量,国家的财富来自于民众的生产,所以要关心民众的疾苦。

陆逊还有一个突出的治国政绩,那就是他惩治权宦,反对任用子弟为官。当时,太子孙和的东宫和鲁王孙霸的鲁王宫各立门户,宫廷内外的职务多半派官宦子弟担任。陆逊为阻止矛盾激化,费尽了心思仍毫无作用。当他听说要废太子的议论,马上上疏陈述:“太子是正统,应该有磐石一样坚固的地位。鲁王是藩臣,应该使他所受的恩荣官秩与太子有等级之分,彼此各得其所,上下得以相安无事。臣恭谨地叩头流血把这意见报告给您。”他就此事上书三四次,孙权都没有同意。正在这时,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和姚信都因亲附太子而含冤被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屡次同陆逊通信,下狱死去。陆逊也因此受到孙权的责备警告。赤乌八年(245年),63岁的陆逊最终因愤恨而去世。

知识链接

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又称门阀制度,创建于曹魏初期。东汉时期,出现的一批大地主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称为世家大族。曹操当政时,许多世家大族认为曹操出身低微,不肯合作,使得曹操很伤脑筋。后来,曹丕篡汉建魏,采纳陈群的建议,创立了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就是通过各州、各郡中正官的品评,把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被评为上等的人才将推荐给各级政府,吏部选拔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者的家世情况、品级。晋以后就完全由家世确定品级,形成了重家世轻德才的风气。所谓“平流进取,望至公卿”的说法,就是对这种积弊的抨击,这样就形成了豪门世家把持各级官僚机构的局面。

隋代以后,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第二节 两晋的名相

拥晋灭魏:贾充

贾充(217—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是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时的头号宠臣。

贾充自幼父母双亡,成人后承袭了父亲的侯爵。步入仕途后,他从尚书郎逐渐升迁至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曹魏正元二年(255年),贾充跟随掌握曹魏实权的司马昭出征,扑灭了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起兵的毋丘俭、文钦叛乱。

甘露五年(260年),曹髦不愿忍受傀儡皇帝的处境,搜罗宫中宿卫和僮仆数百人,亲自仗剑,前往相府讨伐司马昭。行至南阙,遭到中护军贾充统领的禁卫军的狙击。太子舍人成济手持兵刃杀死曹髦。贾充指使手下杀死魏帝,为司马氏代魏立了一大功。因此当朝臣们提出“斩杀贾充,以谢天下”时,司马昭却只把成济当成替罪羊,夷灭了成济全族,而贾充却被封为安阳乡侯。晋爵为晋王的司马昭在考虑确立世子时,本想选择自己喜爱的次子司马攸,可是善于观望风色的贾充却与裴秀、何曾等人一致推举司马炎。最终,司马炎被确立为世子,自然对出力甚多的贾充等人感激不已。所以在司马炎继位以后,贾充立即被晋升为卫将军、给事中。晋武帝代魏以后,贾充更以参与谋划之功,升迁为车骑将军、尚书仆射,不久又升任侍中、尚书令,成为武帝最为宠信的大臣。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相 - 图3司马炎画像

宠极一时的贾充为人奸诈、谄媚,同太尉荀彧、侍中荀勖、越骑校尉冯紞互相结为朋党,专以谄媚取悦于人,激起了朝野不少刚直之士的厌恶和不满。泰始七年(271年),西北地区的鲜卑族反叛,武帝深感忧虑。任恺启奏说:“应当派遣有威望有才智的重臣前往镇压和安抚。”武帝问:“谁能胜任?”任恺借此机会推荐贾充,庾纯也深表赞同。武帝乃下诏贾充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仍兼侍中、车骑将军职务。朝廷中厌恶贾充的大臣都为这一决定而感到庆幸。可是,贾充却认为自己一旦离京就会失去权势,心里对任恺、庾纯恨得要死,又不敢违抗武帝的旨意,一时无计可施。

这年冬季十一月,贾充准备到长安上任,朝廷公卿在洛阳夕阳亭为他饯行。贾充私下向荀勖请教,设计拖延,荀勖献计说:“明公(贾充)身居宰相之职,却受到任恺这个匹夫的挟制,太可笑了!但是西征的任务,很难辞掉,唯一的办法,就是想法让你女儿同太子结婚,这样,不用辞去出征职务就可留在朝中了。”贾充听了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很好,但谁能办成这件事?”荀勖胸有成竹地答道:“尽管放心,让我去办。”他立即找到冯紞,对他说:“贾公出去远征,我们就会失去权势。听说太子婚事还没有定下来,你为什么不劝皇上让太子娶贾公的女儿呢?”冯紞本来就与贾充、荀勖串通一气,对此计划自然完全赞同。当初,武帝准备聘卫瑾的女儿为太子妃,贾充的妻子郭槐贿赂杨皇后身旁亲信,请杨皇后劝说武帝聘自己的女儿。武帝说:“卫公的女儿有五项可以纳聘的理由,贾公的女儿有五项不可以纳聘的理由。卫家女儿贤淑、美丽、身长、肤白,而且卫氏家族的妇女都是多子的;贾家女儿嫉妒、丑陋、身短,而且贾氏家族的妇女都是少子的。”由于杨皇后多次奉劝武帝,荀勖、冯紞等人又极力称道贾充的女儿不仅姿色非常美,而且有才有德,武帝终于改变主意,答应同贾家结为姻亲。当时又恰逢京城下大雪,军队不能出发,贾充因而渡过了一场危机,继续留京任职。

泰始八年(272年),皇太子和贾妃(贾南风)成婚。贾妃15岁,比太子年长两岁。贾妃性情嫉妒、奸诈,好使用权术,太子对她既是宠爱又是畏惧。后来,贾妃凭借自己的权术,一步一步地攫取权力,亲手挑起“八王之乱”,在历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其肇祸者,可以说是贾充。

咸宁二年(276年),为了统一全国,羊祜上疏请求平定江南的吴国。武帝本来已经接受了羊祜的意见,但是娴熟阴谋诡计的贾充见识短浅,对真刀真枪的拼搏胆小如鼠,他以西北尚未平定为理由,竭力反对伐吴,弄得本来就优柔寡断的武帝更加无所适从,伐吴的计划就此被搁置。

三年之后,王濬、杜预又相继上表请求伐吴,据理力争,言辞恳切,又得到了张华的竭力支持,武帝终于下定决心伐吴。直到此时,贾充、荀勖、冯紞唯恐伐吴胜利,自己没有任何功劳,还在顽固地反对伐吴,结果惹怒了武帝,贾充才不得不磕头谢罪。

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经过十余年的准备后,发兵二十余万,兵分六路,在东西长达千里的晋吴边境上同时出击。武帝任命贾充为使持节、大都督,担任六军统帅。贾充竟然还坚持他的态度,一直陈述伐吴的不利之处,又以年老为借口,不愿出征。武帝也恼火了:“你如果坚持不肯出征,那就只好我亲自出征了。”贾充不敢再违抗命令,只得勉强接受了任命。

晋军攻克武昌以后,统帅贾充又企图阻挠进军,说“吴地未可悉定”,要求撤兵,并且派人向武帝提出腰斩张华以谢天下的荒谬建议,也被武帝拒绝了。

东吴平定以后,一向坚决反对伐吴的贾充又惭愧又惧怕,主动向武帝谢罪。武帝丝毫不加追究,反而认为灭吴之役中贾充的功劳最大,连其子弟都得到封侯的赏赐。晋武帝用贾充这等卑劣之极的统帅,自然不是英明之主。他的天下自然也不会长久。

太康三年(282年)四月,贾充病死,被追赠为太宰。

关中贤相:王猛

王猛(325—375年),青州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人。王猛幼时,北方战乱不已,民不聊生,王猛跟随家人逃往魏郡(今河南与河北交界处)避难。王猛家境贫寒,小时便以贩卖簸箕为业。

东晋永和七年(351年),氐族首领苻坚占领关中,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称天王大单于,国号秦(史称前秦)。次年苻坚称帝,势力日强。354年,东晋荆州镇将桓温北伐,击败苻坚,驻军灞上(今西安市东),关中父老夹道欢迎,王猛闻讯前去拜见桓温。桓温问王猛:“为何关中豪杰没有人到我这里效劳。”王猛直言相告说:“您不远千里深入敌境,长安城近在咫尺,您却不渡灞水攻取之,大家不知您的心思,所以不肯来。”王猛一针见血,触及了桓温拥兵自重的心病。桓温为此称赞王猛江东无人与其相比。桓温请王猛留在军中,王猛认为东晋乃是士族的天下,自己难以有所作为,就拒绝与之南下。

前秦苻坚是十六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十分重视吸收汉族文化,博学强记,潜心钻研经史典籍,成为氐族中文武双全的佼佼者。他广招贤才,以图统一天下。后经尚书吕婆楼举荐,与王猛相见,两人谈论天下大势,甚为投机。苻坚恳留王猛辅佐和出谋划策。苻坚诛灭苻生后,自立为大秦天王,以王猛为中书侍郎,掌管军国机密。王猛因功绩卓著,很快升为尚书左丞。他办事公正,执法严明,精明强干,在36岁那年,接连升迁5次,官至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宰相)、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一时间“权倾内外”。

氐族豪帅出身的姑藏侯樊世依仗自己曾帮助苻坚打天下的功劳,最先出来当众侮辱王猛,还扬言要杀死王猛。苻坚大怒,命将其斩首示众,遏制了朝野权臣对王猛的非难。当时朝廷上下有一批氐族显贵,自恃有功于朝廷,恣意妄为,无法无天。王猛由咸阳内史调任侍中中书令(皆为宰相之职),兼京兆尹(京都长官)后,听说贵族大臣皇太后之弟张德酗酒行凶,抢男霸女,即下令逮捕张德,先斩后奏。接着又与御史中丞邓羌合作,全面整治祸国殃民的公卿大夫,铲除不法权贵20多人。文武百官有所震慑,豪强不敢妄为,百姓路不拾遗。苻坚为此感叹说:“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天下有法可依,天子至高无上。”

王猛治国首重举荐贤才,认为吏治和用人制度化,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他帮助苻坚创立了荐举赏罚和官吏考核制度,其中规定:地方官分科荐举孝、悌、廉直、文学、政事人才,上报中央,经朝廷考核,合格者分授官职;凡所举荐人才名副其实,则奖励举荐者,否则受罚。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相 - 图4华山王猛台石碑

王猛把教育作为治国的重要举措,他促使前秦恢复了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强制公卿以下子孙入学。苻坚在王猛的影响下,广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推崇孔子,宣扬儒教,使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拥有了文化根基。王猛还注意调整民族关系。前秦废除了胡汉分治之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王猛主持在全国范围内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减免部分租税,减轻人民负担。这些措施使国库殷实,国力增强。

前秦的一系列改革,为前秦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王猛为前秦制定了军事策略,即稳定西北,使无后顾之忧,然后争锋东南,以图大业。在这个战略方针指导下,首先运用政治和军事手段,收服匈奴刘氏部、乌桓独孤部,以及鲜卑没奕干部和拓拔部的代国等。随后,王猛率军进攻东晋所属荆州北部诸郡,掠取一万余户凯旋。紧接着,王猛又率军讨伐羌族叛乱者,大破前凉军队,夺占前凉重镇桴罕(今甘肃临夏东北),为前秦扫清了统一中原道路上的障碍。

正当前秦准备消灭前燕时,东晋桓温北上攻燕,燕王慕容以割地给秦为条件,请前秦救援。前秦群臣反对救燕,唯有王猛主张“先救后取”之策,联合前燕大破晋军,杀敌4万余人,桓温大败而归。此后,前秦以前燕毁约,命王猛指挥征讨前燕,一年后前燕亡,前凉被迫归降前秦。前秦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王猛为前秦呕心沥血,积劳成疾,一病不起。苻坚前去探望,询问后事。王猛对苻坚说:“东晋虽偏处江南,但为华夏正统,且上下一心。臣死之后,陛下万不可图灭东晋。而鲜卑、西羌等是我大敌,应尽快消灭他们。”不久王猛病死,年仅51岁。遗憾的是,苻坚没有听从王猛的遗言,在王猛死后8年,不顾群臣反对,悍然发动对东晋的战争,结果在淝水之战中一败涂地,鲜卑和羌族乘机反叛,置苻坚于死地,前秦由此而亡。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的名相

自负才高的南朝萧梁宰相: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吴兴)人。他出身士族,学识渊博,历仕宋、齐、梁三朝。齐中兴二年(公元502年),他参与策划梁武帝萧衍代齐自立的政变,建梁后,官拜尚书令,领太子少傅,受封建昌县侯,荣耀于世。沈约不仅在政坛大有作为,且在文学、史学领域颇有建树,著有《宋书》100卷,位列“二十四史”。历代宰相如沈约勤于政事又著书立说流传后世者,实乃鲜见。

沈约从小聪明过人。据史载,他一生下来左眼就有两个瞳仁,腰间有紫痣,善相者说其有异人之相。少年时代的沈约勤奋好学,常常日夜手不释卷。母亲担心他过于劳累,经常要到他的书房去减油灭灯,以此限制他的夜读。不得已,沈约便白天读书,夜晚背诵。努力没有白费,这使得他博览古今,满腹经纶。不久,郢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刺史蔡兴宗听说他才华出众,便聘请沈约为安西外参军,兼记室。

公元479年,萧道成建立南齐政权,38岁的沈约出仕齐朝,在东宫主管文书。沈约以其渊博的学识、儒雅的风度、绝佳的口才,甚得太子萧长懋的赏识和倚重。因此,他常与太子促膝谈心,有时一谈就是一整夜。当时,太子之弟、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纳名士,沈约与兰陵萧琛、琅琊王融、陈郡谢緿、南乡范云、乐安任窻、吴郡陆佳、兰陵萧衍等人,皆交游于竟陵王府,被世人称为“竟陵八友”。也就在这时,沈约与后来成为梁武帝的萧衍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齐明帝死后,东昏侯萧宝卷即位。他统治无方,朝政混乱,政出多门,萧衍乘此良机于襄阳起兵,联合长史萧颖胄在荆州拥立齐和帝;紧跟着攻克建康(今南京),诛杀了东昏侯。萧衍因功被任命为丞相,封为梁公。他任用沈约为骠骑司马,随侍左右,为其出谋划策。齐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衍在建康南郊即皇位,国号梁,建元天监。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沈母去世,皇上亲临悼唁。武帝因怕沈约年事已高,不宜过度悲伤,专遣中书舍人去沈家阻挡客人,劝沈约节哀。沈约服丧期满后,又升迁为侍中,授右光禄大夫。天监九年(510年),沈约70岁,萧衍特授他左光禄大夫,这是正一品的散职。沈约一生为提高南方士族和吴兴沈氏的地位而努力,到这一步也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

沈约才堪撰述,学综文史,在递嬗频仍的南朝政治生活中世故练达。他除在复杂莫测的政坛上周旋外,同时著书立说,享有盛名。他“历仕三代,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南史·沈约传》),具备史学家的素质。他著述宏富,一生近400卷著作中,历史著作占大半。他的历史著述在中国史学上有着不可抹杀的地位。

沈约撰写的《宋书》问世前,已有三部《宋书》存世。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整理,撰写出论述刘宋(公元420—479年)兴亡的一部完整的纪传体断代史。其内容包括政治、礼乐、天文、州郡、百官等各个方面。他在著述时,注意为少数民族、外邦小国立传。现代其他人所编的刘宋历史均已亡佚,只散见于一些书或注释中,完整保留下来的,就只有这部《宋书》了。总的来说,《宋书》的史料价值已超出刘宋历史范围,不仅为考察魏、晋、宋史所必需,且为唐修《晋书》诸志所大量取用,为研究刘宋王朝历史提供了主要依据。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相 - 图5沈约雕像

中国史学素有文史结合的传统,沈约作为史学家著书立说自然与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分不开。沈约是当时的文坛领袖,齐、梁两朝的许多重要诏诰多是出自他的手笔,除了例行的公文之外,大量的赋、论、碑、铭类文章都足以表现他的“高才博洽”。沈约还是讲究声律的“永明体”诗歌的创始人之一。齐梁之际,我国汉语音韵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沈约把同代人周颙发现的“平、上、去、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并归纳出比较完整的诗歌声律论,为唐代五言律诗的正式形成开辟了通途,而且影响到骈体文。

南朝时期,除开国的少数皇帝外,后代帝王多为荒淫无道的昏君,世家大族也奢侈淫逸。文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是很艰难的。沈家又属南方世族,靠军功起家,被北方世族所轻视。因此,沈约想以自己的努力取得世族高贵的地位,也只能曳裙王门,虽不趋炎附势,也不能有大作为,所以只有“唯唯而已”。官场之上,他深感“伴君如伴虎”。有一次侍宴,沈约言谈间冒犯了尊颜,梁武帝拂袖而去,沈约连惊带吓,一病不起。他病中常做噩梦,请来巫师作法,巫师说是齐和帝在作祟,沈约便让巫师上章对阴曹地府的齐和帝说,禅代的主张并非由自己提出的,请齐和帝之魂放过自己。此事传入梁武帝耳中,武帝自然对他这种不忠的态度十分不满。自此,他俩多年的旧友之谊、患难的君臣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被消磨掉了。

天监十二年(513年),沈约忧病而卒,终年72岁。梁武帝下诏,谥号“隐侯”。“隐”字隐含着多层意思,被人们猜测至今。

元魏宗室,北魏宰相:元澄

元澄的祖父是太武帝拓跋焘的长子——景穆太子拓跋晃,因过早逝世而未登上皇位;他的父亲是任城康王拓跋云,曾都督中外诸军事,后死于雍州刺史任上。

太和五年(481年),14岁的元澄因父亲的去世承袭父爵,成了一位少年王爷。当时,与他同岁的元宏恰巧当了皇帝,他经常亲切地称元澄为“任城”,并让他随自己南征北战。太和九年(485年)十二月,漠北大草原的柔然又贸然入侵北魏边境。为了消除边境的威胁,保卫边疆,孝文帝任命元澄为使持节、都督北讨诸军进行讨伐。柔然在北魏大军威慑下,仓皇北逃,元澄取得他仕途中的第一个胜利。

元澄回朝后,朝廷对他的功劳加以奖赏,加侍中,随后转任征东大将军,并开府,任徐州刺史。由于他治理有方,不仅在当地深得民心,而且在朝廷也有了一定的声望。当时北魏的首都还在平城,它地处边陲,不是水土丰饶之地,不便控御北方而统一全国。随着人口的增加,再加上交通不便,从外地运粮很难,使得本来就很少的物质供应更显得紧张。与此同时,南方中原大地上发达的经济和高度的文明是最吸引孝文帝的,所以迁都就成了他改革成功的基础和必要前提,因而必须慎重而周全地策划迁都大事。

鲜卑的王公贵族在平城一带已盘根错节,安居立业,迁都是很难令他们接受的。由于迁都阻力很大,于是孝文帝精心设计了一个“外示南讨,意在谋迁”的计策。

太和十七年(493年)七月,孝文帝率步骑30万向南进发。一路连绵阴雨,到了洛阳以后,大雨还是不停,孝文帝依然下令六军继续向南。孝文帝身着戎装,手执鞭子,御马而出。六军将士都不愿意南伐,大臣们纷纷在孝文帝马前跪下,劝谏停止南征,孝文帝不听,下令继续南征。

安定王元休、任城王元澄等也出来一边哭泣一边劝谏。孝文帝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公开提出迁都之事了,便对群臣说:“今天劳师动众而没有结果,日后肯定会被后人耻笑。如果不南征,就迁都洛阳,二者选择其一,同意迁都的请站在左边,不欲迁都的请站在右边。”元澄马上站在了左边,其他人一看也纷纷站在了元澄的一边。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相 - 图6洛阳古城

迁都大计定下之后,令孝文帝不放心的是在平城还有许多留守的鲜卑贵族和百官,还需要做广泛深入的说服动员工作,才能使大家接受迁都主张,顺利实现迁都大计。于是,他决定派任城王元澄回平城,让他去说服那里的官员同意迁都洛阳。

元澄宣布迁都的诏令后,果然引起了大家的恐慌。元澄便充分施展其辩才,引经据典,将迁都的道理向大家逐一说明,众人这才平静下来,并表示愿意从命迁都。任务完成后,元澄担心孝文帝着急,便马上兼程回洛阳汇报。孝文帝果然等不及,已经到了滑台,在那里孝文帝听了元澄的汇报,十分高兴,说:“如果没有任城,朕的事业便不会成功!”不久,元澄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公元493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又留命元澄选拔旧臣。他本着量才录用、公正合理的原则从几万名冗官繁吏中选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官员,并按优劣程度分为三等,以便任用于新都的职官体系中。而这些旧都官吏无论是否被任用,都亳无怨言地接受了安排,元澄本人也马上兼职尚书右仆射。

太和二十年,以恒州刺史穆泰为首的一大批反对迁都及汉化改革的鲜卑贵族,企图拥立喜爱平城的皇太子元恂谋反。十二月,元恂趁孝文帝游幸嵩山,企图率众归平城,事情败露后,被削为庶人。随后,穆泰在恒州谋反,推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为主,不料元颐却向朝廷报告了这个机密。此时元澄正卧病在家,孝文帝将元澄召至凝闲堂,说明了原委,并决定派他负责征讨。元澄赶忙表态,并且以生命担保一定消灭穆泰。

元澄立即动身前往雁门,听说穆泰已经掌握重兵西奔阳平后,元澄下令命部队全速推进。当时右丞岳斌主张召集并肆的部队,然后再慢慢出动。元澄却认为只有迅速去镇平他们,才可以安定民心。于是下令从几条道路一齐进发,打算出其不意,一举歼灭。他同时又派遣治书侍御史李焕先单车入城。突然到来的李焕向穆泰周围的人晓以祸福,劝诱投降,于是叛党离心,都站到了朝廷军队一边。穆泰见形势不妙,准备破釜沉舟,突围出城,结果被李焕擒拿。元澄也接着赶到,安抚民众,惩治参与谋叛者,将钜鹿公陆睿、安乐侯元隆等百余人都抓起来,投入了大牢。孝文帝看完元澄写来的表状之后大喜,召集公卿以下官员,让他们传阅元澄的表文,并让元澄做了正尚书。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正月,南齐大将陈显达率军进攻沔北,身患重病的孝文帝仍坚决亲率大军前往迎敌。临出发前,他在清徽堂会见元澄,并下诏对他委以大事。元澄听说此言,不禁潸然泪下,他答应孝文帝要竭尽股肱之力,死而后已。四月,孝文帝病逝于行军途中。元澄接受遗诏,与彭城王元勰秘密商议,为稳定政局决定暂不发丧。一面命人奉诏召太子,一面密报留守洛阳的于烈注意消除一切不安定因素。

孝文帝驾崩时安排的辅政大臣共有6位,除了元澄等4位皇族成员外,还有汉族人士吏部尚书宋弁、尚书令王肃。王肃本来是南齐人,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由于其父兄都被杀害,所以从建康来投奔北魏。孝文帝见到王肃,很快便为他的才能智识所折服,大有玄德之遇到孔明的感觉。虽然元澄在他的改革活动中立有大功,但孝文帝依旧让王肃做了宰辅(尚书令),居于元澄之上。元澄对此心中非常不满,并时常对人说起。

宣武帝元恪即位的景明元年(500年)正月,南齐豫州刺史裴叔业以寿春(今安徽寿县)归顺朝廷。四月,彭城王元勰与王肃带兵前去攻打,沿淮而上,逼降寿春的南齐大将陈伯水等人。王肃等人凯旋而归,不料,降兵严叔懋报告说,尚书令王肃遣孔思达私通南齐皇帝萧宝卷,试图反叛。不经调查的元澄立即将王肃以谋反之罪囚禁起来。事后查明,严叔懋是在诬告,王肃也随即被释放。首辅六人中的咸阳王元禧、北海王元详平日槽权不法,贪聚财物,此时又对元澄落井下石,弹劾他擅自囚禁宰辅。无奈之下,元澄只好辞官回家了。后来,朝廷又改授他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政局极不稳定时,领军于忠、侍中崔光等建议让素有声望的元澄担任尚书令,于是,元澄在国家危难之际,再度出山担任宰辅。

孝明帝元诩即位,他的母亲胡氏在宗室诸王拥戴下临朝听政,人们称之为“灵太后”。灵太后不久便专权独断,完全以皇帝的身份处理朝政。元澄虽居宰相之职,但已无回天之术,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元澄针对宣武帝正始末年百官晋升一级,但刺史、郡守、县令却不能享受此待遇一事向灵太后提出异议。灵太后以前朝之事不准再提为由加以拒绝。元澄并不善罢甘休,再次奏明太后,作为君主应善于纳谏,有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随后,他奏上《皇诰宗制》及《训诂》各一卷,想让灵太后充分认识劝诫的裨益。灵太后接到这奏章让百官讨论,终因百官意见不一而没有实施这一举措。灵太后主持下的北魏政权,政局混乱,官僚腐败,贵族们竞相奢侈,太后自己又热衷于佛事,经常大兴土木,修建无数的寺庙,除了京师中的永宁寺、太上公寺之外,还在外州各造五级佛塔;又频繁举办各种斋会,赏钱动辄数万。百姓劳役沉重,国家财政吃紧,元澄对此忧心不已。于是又上奏太后,先是讲明与南朝关系,说明取外先要内强,图人先要自备的道理,强调要澄清吏治,促进经济,搞好防备,集中一切财力、物力治理国家,然后他又讲大兴土木之害,劝诫太后要积蓄财力。

神龟二年,朝廷的太常卿占卜说“有相死”,还有人梦到任城王元澄家墙毁垣断。不久,53岁的元澄逝世。灵太后除了大量赐丧物之外,还特加殊礼,并亲自送元澄的灵柩到郊外,扶棺悲哭,哀恸左右,文武百官也都哀叹不已。

位极人臣的北周宰相:宇文护

宇文护,字萨保,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侄子。11岁时,宇文护的父亲战死于军中,叔父宇文泰就带着他生活在军营之中。宇文护从小就受着这种军旅生活的磨练,弯弓射箭,纵马疆场,养成了他刚毅果敢的性格。

宇文护17岁时,宇文泰就让他管理家务。他威而不怒,治家严谨,府内上上下下的人都十分敬重他。宇文泰曾称赞他说:“此儿志度类我。”宇文泰是北周政权的缔造者,也是南北朝末年的一位乱世枭雄,能得到他的如此称赞,实为难得。

宇文泰执掌西魏政权之后,宇文护就成了他的左膀右臂,长期随他东征西讨,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西魏大统初年(534年),宇文护因为征讨侯莫陈悦,破之有功,被封为水池县伯,食邑五百户,加封征虏将军。后又随宇文泰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战河桥,累功被封为镇东将军,大都督。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相 - 图7江陵城

大统八年(542年),宇文护因战功晋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长期的征战,使宇文护逐渐成为一位难得的将才。大统十五年(549年),宇文护迁大将军,奉命出镇河东,与于谨征江陵。宇文护让大军缓缓而行,自己亲率轻骑,昼夜潜行。等他率军突然出现在江陵城下时,守兵措手不及,仓皇之中,弃城而逃。宇文护又遣2000轻骑,扼断江津,结集舟艇,以逸待劳,大破敌军。因此,他的儿子也被封为江陵公。接着,他又率军扫荡了南北朝时期势力强大的襄阳蛮向天保部,因此被拜为小司空,一跃而成为宇文泰手下第一大将。

公元557年,宇文泰病重,急召宇文护觐见,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他。宇文护含泪奉命。宇文泰刚死,诸子年龄都小,旁边的北齐又时时刻刻虎视眈眈,朝中上下,人心惶惶。宇文护在这个关键时刻处变不惊,一面整肃纲纪,一面抚慰众臣,于是众心乃安。把宇文泰安葬之后,宇文护又托言天命所归,派人劝说西魏帝禅位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西魏帝惧怕宇文护的权势,只得下野,交出玉玺。宇文觉登位,是为孝闵帝,改国号北周。至此,宇文护终于完成了其叔父宇文泰的遗志,同时集大权于一身。先时,宇文泰常说:“我得胡力。”当时人们都不能理解。此时,人们才知道,“胡”乃“护”也。

宇文护虽以军功起家,但他绝非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孝闵帝上台后,封他为大司马、晋国公,食邑一万户。从此,宇文护大权独揽,在掌权的15年里,内防暗算,外御强敌,始终牢牢地控制住了局面,显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

孝闵帝初立,内忧外患,人心思动,赵贵、独孤信等一批原西魏元老重臣想乘机谋反。在他们看来,宇文护握有重兵,是他们作乱的最大障碍,就想先除去宇文护。谁知,宇文护早已洞察了他们的阴谋,乘他们入朝觐见之机,执而杀之,尔后又果断地诛其爪牙,有效地控制了局面,确保了北周政权的稳定。宇文护也因此被拜为大冢宰。

朝中大臣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等,都是宇文泰手下的重臣,久居权要。他们看到宇文护独揽大权,心里甚为不满。于是他们阴谋联络孝闵帝身边的近臣乙弗凤、张光洛、贺拔提、元进等人,力图除掉宇文护。他们在孝闵帝面前进言道:“宇文护自从杀了赵贵等人以来,威权日盛。文武百官争往附之,大大小小的政事都由他来断决。以臣观之,恐怕他将来会不守臣节。应该尽早想办法除去他,免得他犯上作乱。”孝闵帝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听他们这么说,暗生除护之心。孝闵帝和乙弗凤密谋,准备乘宇文护朝见之时,将他杀死。不想风声走漏,宇文护只得先下手为强,他召集文武大臣,将乙弗凤等人的阴谋公之于众,率兵进宫,杀了乙弗凤等人,又诛李植、孙恒等,后来又杀了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

宇文毓天性聪睿,有胆识,时刻想着从宇文护手中夺回朝权。宇文护对他也深有忌惮。于是,宇文护就命他的心腹、掌管膳部的李安在皇帝的饮食中加进毒药,将宇文毓毒死,另立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周武帝降诏曰:“大冢宰晋国公,智周万物,道济天下,所以克成我帝业,安养我苍生。自今诏诏及百司文书,并不得称公名,以彰殊礼。”宇文护上表坚辞不受。但由此他还是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成为北周政权实际上的统治者。

宇文护生性宽厚,能识大体,也极富政治头脑。然而他久居权力中心,难免树敌不少。加上他的手下和他的儿子也都身居高位,一个个皆恃宇文护的势力,飞扬跋扈,引得百姓怨言四起。武帝年龄渐长之后,也对宇文护长期把持朝政心有不满。但他表面上仍然十分敬重宇文护,见面不行君臣之礼,只行家人礼。暗地里却大力栽培自己的势力,等待时机。宇文护对此却毫无觉察。

元和七年(572年)三月十八日,武帝佯招宇文护进宫赐饮,等宇文护毫无戒备进宫之后,武帝令左右乱刀将其砍死。又命宇文护的儿子、亲信逐次入宫,于殿中杀之。其后才宣布宇文护杀戮二帝、恃功欺君、把持朝政等诸罪状。

知识链接

沈约与《文心雕龙》

沈约当时在文坛上名重一时,而且他虚怀若谷,热心奖掖后学。由于沈约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威望,当时人们的作品只要经他推许都能广为流传。如刘勰的古典文学批评专著《文心雕龙》50卷,书成之后得不到世人承认,于是刘勰想请沈约评定,但又无法接近他,于是就带上作品,假装成售货小贩等候在沈约的车前,将作品《文心雕龙》送达沈约。有爱才之心、慧眼独具的沈约看后非常赏识,说此书深得文章义理,把它置于案头时时翻读。刘勰本人也经沈约推荐,备受昭明太子萧统的赏识,其著作《文心雕龙》很快流传于世,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