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在新疆天山以南,银山(今天的库木什一带)以西各地,从公元100年后,就开始信仰佛教,直到今天,遗留的石窟主要有:拜城的克孜尔石窟,库车的库木土拉、森木塞姆、克子喀拉罕、麻扎伯哈等石窟,以及焉耆的七格星明屋与石窟。在天山以南,银山以东,吐鲁番、鄯善县一带,也有许多石窟遗迹,主要的有木头沟内的柏孜克里克、沟口上类似石窟的胜金口寺院遗址、鄯善县以西的吐峪沟、交河城旁的雅尔湖石窟等,这些石窟均有着极高的价值。

第一节 银山以西主要石窟

中国石窟主要分布在西北——古代的西域、河西四郡、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的上游。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寥寥无几,即使是佛教极为盛行的南朝首都建业,也只有摄山千佛崖一处。另外,还有剡县(新昌)的弥勒大佛像,其他如杭州的石窟群,多是五代或以后雕造的。

北方开凿石窟较多的原因,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有直接的关系。北方自西晋以来,统治阶级为争权夺利,而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同时,自汉代后,移入中原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也因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榨,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化。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对立的情况下,北方十六国的统治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麻醉人民,就不能不利用佛教。而受蹂躏、压迫的人民和部分封建地主阶级,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安慰,也都逐渐信奉佛教。随着佛教的盛行,开窟造像也成为当时的时尚。因而在南北朝时期,石窟在北方开凿之多,是历代所无法比拟的。

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000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3世纪,在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克孜尔石窟俗称克孜尔千佛洞,是中国著名的古代佛教石窟建筑。在维吾尔语中,克孜尔石窟还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克孜尔明屋依,意为坐落在克孜尔的千间房子。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的明屋依达格山南麓,这里有一段长200米、高200米的陡峭山崖,克孜尔石窟就开凿在这里的峭壁幽谷中,层层叠叠,与石窟下湍急东流的渭干河交相辉映,宛若佛国仙境。

佛教于公元初年传入西域,在于阒、龟兹形成两个佛教中心。据文献记载,龟兹佛教盛行时,有佛塔寺庙千处,僧尼万余人。克孜尔石窟是佛教徒为修行而建,后成为龟兹僧俗修行的理想场所。如今,石窟中的佛教塑像、壁画乃至洞窟建筑都成了艺术瑰宝,也为后人探寻东西文化在西域交汇的轨迹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见证。

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 图1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有大小洞窟251个,现存完整的洞窟有130多个,其中供僧侣巡礼观像和讲经说法的支提窟(即中心柱窟)161个,供僧尼居住并作为禅室的毗诃罗窟61个,还有7个拱形窟和3个龛室。塑像和壁画都在支提窟内,克孜尔石窟的主体塑像多已被毁,但保留下10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包括佛像、佛经故事、动物和山水树木、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

克孜尔石窟的佛教雕塑艺术品主要是崖壁石雕、浮雕和窟内的彩塑、木雕四大类,但最多的是彩塑。塑造有佛、菩萨、比丘、天王、武士、飞天、神王、魔鬼、夜叉、供养人等众多形象。这些彩塑大部分已被损毁或被盗往国外。从现存的文物来看,塑像形象丰满,栩栩如生,情态各异,雕塑者的技艺可谓精湛。不同时期的塑像反映了克孜尔石窟雕塑艺术从模仿到本土化的过程。早期的佛像雕塑,多是模仿印度式样,特别是印度笈多时代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着重表现人体裸露的健壮美。中期以后,杂糅进龟兹本土的民族、区域审美风格,在原有呈“S”形的三道弯式基础上,又出现了右袒式、冕服式的直立形象,尤其是龟兹人头大、额宽的形象和本地装束等本土化特征都体现其中。晚期的雕塑作品受本土影响颇深,彩绘手法上追求深厚艳丽,和中原同期的彩塑风格十分相似。

走进克孜尔石窟的艺术世界,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是那里的壁画。这些壁画向人们讲述着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经故事。这些绘制在中心柱窟和方形窟主室侧壁、券顶山状菱格内的画面,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佛生前的苦行、成道后的神力、诸方说法教化的圣迹等。绘制的佛经故事虽然主要是宣扬佛教的内容,但画师们在人物形象、动物图像和生活场景上仍然融入了世俗化的内容。且不说城阙门楼、亭阁台榭、山水树木以及逼真可爱的动物形象充满人间的生活气息,就连端庄安详的佛像、婀娜多姿的伎乐飞天、供养天神都以世俗生活为依据。可以说克孜尔石窟壁画给人们展示了龟兹社会的风俗场景:供养人身着双领对襟长服,腰束宽带,足蹬筒靴;武士穿戴盔甲,骑着高头大马;劳动者手持坎土曼。石窟中犍陀罗艺术风格又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产物。各种文化在龟兹有机整合,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从而使龟兹文化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森木塞姆石窟

在新疆库车县克内什村西北距县城30余公里处,有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建造的森木塞姆石窟。

森木塞姆石窟大多数是礼拜窟,称为佛堂,通常由前室、主室和礼拜用的行道组成。较大的佛堂则把行道中段扩建成后室。主室正面有佛塑像,后室的佛为涅槃与焚化塑像。佛堂内各壁均有彩色壁画,以描绘释迦牟尼佛为主,题材有前世本生故事、佛传、佛游化说法、佛涅槃,还有礼佛、乐舞供养、供养人像和山林景观图案等,大体都是按小乘派经律绘制的。还有少量讲堂、禅房和僧房。讲堂用于讲经、诵经,由前室和主室组成,壁面和窟顶均有壁画,但没有发现塑像,僧窟和僧房是供僧徒坐禅和居住的,没有壁画和塑像。

森木塞姆石窟的壁画和塑像具有龟兹当地特有的艺术风格,可以明显地看出受到中亚与印度艺术的影响。人物画用土红色线勾画轮廓,其间平涂填色,用晕染法表现明暗与立体。画面人物密集。

森木塞姆石窟的建造与当时的龟兹国王提倡佛教有关。洞窟分布在一条季节河上游的河谷口内,分布的范围直径约800米,按位置可划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是古龟兹东部最大的一处石窟群。石窟的建造大约至隋唐时期停止,11世纪后,石窟逐渐被废弃,并遭到严重破坏。

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 图2森木塞姆石窟壁画

目前已编号的洞窟有52个,绝大部分洞窟的前段已塌毁,保存原有窟体1/2以上的有19个,洞窟内的塑像没能留存下来,壁画大部分已脱落,小部分被德国人割盗。第24~35窟所在的中区,形似半岛,残存塔和寺院遗址,时代可追溯到魏晋时期,下限可到唐代晚期的回鹘时期。

目前能看出窟形的洞窟有39个,而保存有壁画的仅19个,大部分为支提式窟形,毗诃罗窟极少。石窟始凿于3世纪,其中大部分壁画属南北朝时期,最晚属回鹘高昌时期,现存11号和43号大像窟以高大著称,而壁画中则以描绘众多动物而闻名。

供养天人在第32窟,约为西晋时期,头梳高髻,有头光。体态修长健美,上身半裸,下着裙或束腿裤。画面主要表现了佛涅槃后前来举哀的梵天、帝释和国王。而国王的衣着式样与近年尼雅出土的长袍相似,可见绘画艺术的现实根基。

千佛像在第48窟,主室券顶满铺菱形格纹,内填坐佛像。佛袈裟上的褶皱用平行双线勾勒,随身圆转,条条凸起,富有立体感。

库木吐喇石窟

在新疆库车县城西南约30公里处的渭干河东岸的山麓或断崖上,现存有与克孜尔石窟同享盛名的库木吐喇石窟。凿建于唐初,经五代,宋初止。

早期洞窟约建于5世纪-7世纪,洞窟形制主要有中心柱窟和方形窟两种。中心柱窟平面做长方形,主室多为纵券形顶,中心柱正壁凿一大龛或四壁各凿一龛。方形窟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窟顶为穹窿形。第21窟门道右侧龛中,发现禅定印坐佛一身,像下高座前塑双狮,佛像完好无损,是龟兹地区诸石窟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塑像。早期窟中壁画的题材内容,中心柱主室券顶中脊多为日天、月天、金翅鸟、立佛等组成的天相图。券顶侧壁是以菱形山峦为背景的佛本生故事画或因缘故事画。主堂侧壁多画方形构图的因缘佛传,后室画以涅槃为中心的佛传内容。方形窟的穹窿顶分隔成条幅状,画立佛或立菩萨。侧室多画佛传故事。早期洞窟的形制壁画题材、人物形象和绘画风格,与克孜尔石窟中期洞窟十分接近,具有显著的龟兹特色。

中期洞窟大约建于8世纪-9世纪。洞窟形制为中心柱窟和方形窟,方形窟顶也多做纵券形。出现了和中原唐代石窟相似的洞窟,窟内壁画的构图形式、人物形象、线描技法及敷彩特点等,和敦煌石窟唐代同类内容壁画极其相似。榜题都用汉文书写,并且出现了当时中原流行的千手千眼观音等密宗形象。这些都表明中原佛教艺术对龟兹佛教艺术产生过强烈的影响。

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 图3千手千眼观音

大约建于10世纪-11世纪或稍晚的晚期石窟,虽然仍有若干重要遗存,但此时,库木吐喇石窟的建造已进入衰落期,而回鹘时期开凿的洞窟是重要的新资料。这一时期的洞窟,世俗供养人像,均着回鹘装,榜题有回鹘人题名。第79窟中有用汉文、回鹘文和龟兹文合璧书写的供养人榜题是前所未有的。

克子喀拉罕石窟

“克子”维语是指“姑娘”,“喀拉罕”是指“留在那里”,意思是“美丽的姑娘,永远留在那里”。窟群在库车新城西北约12公里处,出旧城沿去拜城的公路,到桑玛尔巴哈村,入戈壁中,往西北走约5公里,在烽火台下公路,转向东北,入山沟约1公里,即到克子喀拉罕石窟群。

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 图4克子喀拉罕石窟

在维族的传说中,古代有一国王的女儿,诞生以后,相士为她占相,说她将来必定要被蝎子蜇死。国王为了躲避毒蝎,便在戈壁上造了一所高大的土台,叫他的女儿居住在那里。谁也没有想到,在国王赏赐他女儿苹果时,竟从中爬出来一只毒蝎,蜇死了这位美丽的姑娘。传说,距库车12公里路旁的烽火台,就是当年国王女儿居住过的高台。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美丽可爱的姑娘,就把这高台称作克子喀拉罕了。

这个石窟群,开凿在山沟东西崖上。编号的有46个窟。其中窟形完整的有38个,有残余壁画的共11个。开凿的时间,约在克孜尔、森木塞姆第一二期以内。废弃的年代,约在第四期回鹘高昌前一阶段内。

库木土拉石窟

“库木”维语是指“沙”,“土拉”是指“烽火台”,合起来是“沙漠中的烽火台”。窟群在库车城西南约30公里处。由库车城西行过河,沿库新(新和)公路朝西南行20公里,再西入戈壁8公里,到渭干河出山口东岸。顺河道东岸西北行5公里,入山口而北100米的半山中,开始凿有摩崖大龛,龛北的东山沟中,有许多石窟,我们定其名为“河坝一区”。一区之北约400米的东北山沟中,又有石窟一群,定名为“河坝二区”。因历史久远,窟多崩塌,加以1985年渭干河水的大泛滥,又冲毁了一部分,现在只保存着十余个窟。

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 图5库木土拉石窟顶的壁画

知识链接

龙游石窟的美丽传说

龙游石窟位于浙西龙游县城北三公里衢江和灵山江交汇处的凤凰山麓,面积数百平方米至1000多平方米不等,初步探明的24个石窟,现已开发5个。这一规模宏大、世所罕见的地下石窟群,千百年来一直沉睡于深水之中,成为当地农民洗衣淘米、汲水浇园的“无底水潭”,也曾是附近竹林禅寺的放生池。时至上世纪末叶,当地农民筹资购买了抽水器材,连续抽水17个昼夜,这才“水尽洞出”。

站在石窟中央,面对空旷幽暗的窟穴,作家莫言曾向人们述说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在远古时代,有一只金毛小耗子经多年修炼,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许多小伙子爱上了她,为她争斗。姑娘为了平息争斗,就对他们说,我喜欢在地下阴凉的洞里生活,你们谁能挖出一个最美丽、最高大的洞窟,嫁给他。于是争斗平息了,许多小伙子开始挖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了后来,人们已经忘了挖洞的目的,只知道挖洞是为了继承祖先的遗志。于是就出现了这千古奇迹。

沿渭干河东岸行5公里的峭壁上,开有许多石窟,南北约750米,编号的有72个窟。其中第四窟与第五窟相距近300米。第四十窟至第五十二窟,在东西横沟内。第五十三窟至第七十二窟,在窟群的最北部。而第六十八窟至第七十二窟,由于河水的多年冲刷,窟檐甬道悬在半山腰,即水流湍急的河身上面。

库木土拉窟群的72个窟,与克孜尔窟群一样被毁掉了全部的塑像。其中只有31个窟有较完整的壁画。根据窟形、壁画题材与风格,判定最早的窟与克孜尔第二期石窟开凿的时间大致相同,最后废弃时间,应是回鹘高昌的前一阶段。

在渭干河的东岸,有较完整的石窟,过去因水流急,不能入。后来考古工作者没法进入以前所不能上之窟。窟内穹庐顶,中心画类莲花形,每朵花瓣中画一色彩鲜艳的主佛像或菩萨像。窟中后壁尚有完整的莲花座,座上塑一佛像,有细微涡旋纹发髻,身披袈裟,而无与云冈第六窟类似的佛颈下垂之双带。以佛教造像论,似属北魏太和初年之佛像。这是西域唯一的完整造像及壁画。

库木土拉的石窟群开凿的年代并不算早,似在盛唐以前。库木土拉石窟在龟兹时代是比较繁荣的,72个窟中,第四至第十六窟等十几个窟,应是汉人开凿的。在艺术风格上与中原相接近,直至唐末回鹘高昌时代,所以库木土拉石窟艺术是与中原艺术风格最接近的一个石窟。

焉耆七格星明屋与石窟

七格星,在库尔勒与焉耆之间。从焉耆城西过开都河17公里的四十里城子,再行十多公里,经紫泥泉子离公路转向西北,约五六公里,即七格星明屋与石窟。

七格星明屋(维语,指“四间房子”)是两个大寺院的遗址。根据调查与测量,可以分为南大寺、北大寺与石窟三部分。

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 图6七格星明屋

南、北大寺有大殿、僧房、塔的遗迹。从建筑形式、土坯间杂以苇草来看,可能是由唐到元的建筑遗址。以南大寺前后殿所采集的残佛菩萨造像、残绳纹砖及与在洛阳阿斗城发现的相同的硬度极高的砖来推断,开创的时间约在两晋时代。

北大寺西北,山南有10个石窟,以窟形、壁画风格、残存造像遗迹看,开创的时间与克孜尔石窟第二、三期的时代相接近。

第二节 银山以东主要石窟

胜金口寺院遗址

在火焰山山口的东岸上,今天还能看到的遗址有四处,两处在山口半山腰的悬崖上,两处在山脚下的公路两旁。

半山腰的两处寺院遗址,全部用土坯在石崖上砌出横券或纵券顶的支提窟或毗珂罗窟,还用土坯砌成木建筑式的僧房。根据大殿的窟顶和壁画的风格,和回鹘文的题记,可以推断开创的时间约在高昌早中期。

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 图7胜金口寺院遗址

山脚下大路旁的寺院遗址,全部用土坯砌成方形平面院落,正中大殿与焉耆七格星南北大寺的大殿形式相同。1959年修建的公路穿过该遗址,在这里发现过婆罗迷文、回鹘文、汉文的佛经和“开元通宝”钱币等。

吐峪沟石窟

吐峪沟石窟在高昌故城以东约15公里。由二堡出发,经火焰山南麓,到鄯善县吐峪沟村,沿着吐峪沟入山,上溯约2公里,在沟东岸半山腰上开凿了上下两层的石窟,由于山崖的崩塌,变成了石窟群东南与西北两区。东南区4个窟,西北区21个窟。河西岸半山腰有16个窟,较完整的只有1个。

其开创时间,从富东岸以西北区第二、三、四三个窟的壁画风格来看,最早应在晋设高昌郡以前。东南区以第四窟来看,应是晋前凉张骏设高昌郡时代。其他各窟都是在高昌建国时代开凿的。吐峪沟群在高昌地区,是开凿最早的一处。

吐峪沟石窟洞窟作方形或长方形,有的窟中央凿中心柱,有的左右壁及后壁设耳室,有的窟分前后室。窟顶有券顶、套斗顶、盉顶和穹隆顶等。壁画题材主要是因缘佛传图、立佛、千佛、七佛、禅僧和佛本生故事等。佛装有通肩、双领下垂和偏襟,所绘人物用墨线色轮廓,个别窟内有汉文题记。

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 图8吐峪沟石窟

开凿较早、保存较好的东南区第四号窟,是一座有前室的中心柱窟。中心柱正面绘立佛和坐佛像。穹隆顶,正中绘莲花,四周绘立佛和坐佛,再外是4排小坐佛,穹顶四角各绘一天王像。正壁和左右壁,上层用细墨线绘7排千佛,千佛中间各绘一铺一佛、二菩萨。下层各绘一周横幅排列的佛本生故事画,每幅有汉文墨书隶体榜题。壁画的内容有梵志焚身、尸毗王割肉饲鸽和慈力王施血等。后室窟门右侧天王旁,绘三位头戴进贤冠、身着大领宽袍的供养人。

开凿在晚期的西北区第三号窟,平面作长方形,主室后壁凿一耳室,左右壁各凿两耳室,均为纵券顶。壁画现存两层,外层绘方格中树下坐禅僧。禅僧有的坐胡床,坐侧有佛塔、宝珠、水瓶以及琵琶、排箫、箜篌等乐器。左耳室存“僧知空”的汉文题名。

吐峪沟石窟是中国新疆地区的佛教石窟寺,也是吐鲁番地区年代较早的石窟,最晚的建造年代约在回鹘高昌时期。现存有编号洞46个,有上下两层,可分东南与西北两区,但已大部分坍毁。因吐峪沟地区偏僻,很少有人知道,所以保留了早期的高昌壁画,这些壁画显示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互相影响和相互借鉴的特点。

柏孜克里克石窟

在新疆吐鲁番东约40公里的火焰山南麓,古代高昌故城就建造在那里。从公元4世纪造城到14世纪废弃,至少有1000年的历史,它是西域通往中原的必经之地,是当时吐鲁番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唐代玄奘西去印度取经时,曾在高昌寺院内住了一个多月。

柏孜克里克石窟,大约创建于南北朝末期,其主要洞窟是9世纪以后回鹘高昌时期的遗迹。

洞窟的形制有两种,一种是在断崖立面上开凿石窟,另一种是在与断崖相接的台面上用土坯砌建成窟。石窟的平面以长方形居多,也有方形。北部以中心柱窟为主,中、南部多长方形和方形窟。窟顶主要为纵券顶,亦有穹隆顶和套斗顶。主室前多凿前室,有的数窟共一前室,成为一组洞窟。

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 图9柏孜克里克石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内原来配置有塑像和壁画,但现仅存部分壁画。壁画题材十分丰富,有继承早期传统的因缘佛传、焚棺、降魔、初转法轮等内容,也有在各窟普遍绘制的千佛及以立佛为中心的供养像,还有大量的汉文、回鹘文双行并书的榜题。此外有以毗沙门天王及其眷属为中心或以涅槃为中心的壁画,还有以阿弥陀佛或药师佛为中心的净土变画,观无量寿佛经变画,以《法华经》诸品为中心的经变画,以及四天王、四方佛、地狱图、列佛、列菩萨和飞天等等。布局以一个题材为中心,同时附以相近题材的壁画。壁画的中心题材多在主尊塑像四周的墙壁上,千佛像大都在窟顶,天王像多在窟内四隅,列佛、列菩萨多在两侧壁和后壁或甬道两侧壁,经变画多在两侧壁及后壁,供养人一般在窟门或说法图两侧。壁画的构图基本一致,如供养图是以立佛为中心,两侧绘诸王、菩萨、弟子、婆罗门、天部等像,佛经故事呈横幅连环画式,经变画是以主图居中而两侧及下缘绘与主图相关的图像,千佛像均以长方格区划为数排坐佛像。人物所着佛装是双领下垂和偏襟。绘制的方法以线描为主,轮廓线多用墨线色画,面部及肢体再加渲染。色调以红色为主,配以浅红、绿、蓝、黑、黄等色,画面艳丽。

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 图10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

柏孜克里克石窟现存有编号洞窟57个。它的壁画内容和风格具有回鹘佛教艺术的特征,同时又生动地反映出唐代宗教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影响。它作为古高昌地区保存较好、内容丰富的一处石窟,不仅代表了回鹘高昌时期的佛教艺术,在新疆佛教艺术中占有独特的位置,而且在佛教艺术东西传播路上,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分子先后到此进行盗劫活动,剥取壁画,劫走塑像、文书等遗物,使石窟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柏孜克里克石窟设立了文物管理所,并且对石窟进行保护和全面维修。

玛扎伯哈石窟

玛扎伯哈石窟位于库车城东北30公里处的沙土原上。从库车城出发,向东沿着库车去乌鲁木齐的公路行约20公里,转向正北,再行十多公里,便到达克尔希村。由此转向东北,行约5公里,即是玛扎伯哈村。在维吾尔语中,“玛扎”是“坟”,“伯哈”是“园子”,合起来是坟园的意思,原来这个村确实有一个大坟园。玛扎伯哈石窟的名称正是来自这个村名,因为两者的距离十分近,石窟就在村西南不到500米处的山坡上。

但是,目前的玛扎伯哈石窟已成为整个龟兹石窟群中最残破的一处。在已编号的34个洞窟中,有3个已经全部塌毁,另外有9个窟因残破太甚,只能看到窟隆,无法辨别窟形。能看到比较完整的洞窟中,尚保存壁画的洞窟只有5个。这与玛扎伯哈石窟建造在质地松散的沙土原上有关。即便是幸存的壁画,也多被水浸,如今难以辨认了。

雅尔湖石窟

雅尔湖在维语中为“雅尔握路”,汉译为“崖沟”,“握路”合音为“湖”,故汉名雅尔湖。石窟在交河故城西南约1.5公里,交河南岸的半山腰共7个窟。从第七窟壁画的风格看,接近吐峪沟的早期窟,相当于晋设高昌时代,最晚的窟,从壁画题材与供养人的服饰看,约在五代、宋初、回鹘高昌时代。

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 图11玛扎伯哈石窟遗址

第二章 天山南沿的艺术瑰宝 - 图12雅尔湖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