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现代的城市建筑都是钢筋水泥结构,在东方建筑中屋顶上出现的鳞鳞层列的瓦片已很罕见。当目光放远至千年,砖瓦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据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让我们述说所有有关砖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砖瓦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沉淀。

第一节 瓦:屋顶上的舞蹈

从陶器到砖瓦

说到砖、瓦,便离不开人们的居所。1976年,在陕西省岐山县考古发现的周原遗址,东距西安100公里,是周人灭商前的国都。周原遗址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其内部分布着大量西周建筑、墓葬、制铜、制陶和骨器作坊等遗址。其中凤雏村境内有一组大型的西周宫室建筑遗址。这座大型建筑物坐落在一个夯土台基上,台基南北长45.2米,东西宽32.5米,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基址中发现两处排水管道,房屋堆积中还发现少量的瓦片。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发现的最早的瓦。据考证,这里是距今3100年左右的“四合院”式建筑。建筑屋顶主要覆以芦苇和草拌泥,屋脊与檐口以及天沟等局部地方已经使用了瓦。在西周宫室建筑和居住建筑遗址中出土有各式瓦,其形式有板瓦、筒瓦,上有瓦钉和瓦环等起固定作用的构件。从这些形态结构我们可以推测,西周时期建筑的用瓦技术已臻成熟。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1古代瓦当

陕西长安县古镐京城发现一座西周宫室遗址。宫室平面呈“工”字形,其主体建筑居中,南北长59米,东西宽23米,南北两端有附属建筑,左右两翼对称。基址出土数以千计的瓦片,主要有板瓦、筒瓦和槽瓦三种类型,附在瓦上的瓦钉则有柱钉、乳钉、菌钉、环钉、榫钉等形式。

而在陕西扶风县的召陈村西周宫室遗址,建于西周中期,废弃于西周晚期。这是一座庑殿顶式(又称四阿顶)建筑,其夯土台基东西长24米,南北宽15米。这座宫殿顶部已全部用瓦覆盖了。考古工作者在其遗址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瓦当。瓦当又称沟头,是筒瓦在屋檐最外一排处的端头部分。瓦当均为半圆形,出土的瓦当分为素面无纹和刻花纹两种。

制瓦技术以及瓦的运用,不是人类一开始便掌握的。它是由制陶工艺结合建筑的需求逐步演化发展而来的。

300万年前,人类告别自己的祖先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为了生存不断寻找、构筑自己的栖身之所。从自然洞穴到半穴式建筑,再到地面建筑,人类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火的使用是人类告别一切原始印迹的开始。有了火,人们开始了陶器的制作。传说黄帝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初期,洪水泛滥,人们被迫上山居住。起先到山下提水,并无合适的盛水用具,十分不便。木制的桶,容易渗漏;泥做的罐,则容易碎裂。当时有一个名叫宁封的人,在一次烧肉进食的过程中,从火烧的灰烬里得到一块硬泥,他从中悟出了可以用火烧的办法使泥土变硬而制成各种器物。于是宁封开始试验用火烧制泥坯的容器。试验中,宁封选用富有黏性的土制成容器的坯,然后建造像窑一样的土包,把土坯放到里面烧。经过多天的连续焙烧后,那个用泥土做成的容器取出时,已经变得十分坚硬……宁封高兴极了,将烧制出来的容器取名为“陶”。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黄帝知道后,就命宁封为“陶正”的官,令他把制陶的经验传授给千家万户。于是,“陶”就在人们的生活中流传开来。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一件距今一万年的陶罐,是目前为止中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成形陶器。文物显示当时的制陶技术相当原始,陶器的成形均系用手捏制。到了仰韶、龙山时期,其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成形上也使用了机械转盘(木制的)。

由于有了一系列的经验积累,故而出土于西周的瓦表现出规整的形态。其制作流程大致是先制成圆形瓦头,然后再在其上以泥条盘筑成圆筒体,近似水桶状,成形后再以细绳勒割成两瓣。当面的纹样是全瓦制成后手工刻绘或塑制的。

砖瓦制作中使用的“范”,在商周时期尚不普及。但其在铸造青铜器上已经有了非常精彩的使用。“范”是铸造金属器物的空腔器(浇铸模),陶范是用经过筛选的黏土和砂制成的,高温焙烧后接近陶质。春秋时期已经有了可以重复使用的陶范。

从大量的文物资料和烧制砖瓦的工艺可以看出,砖、瓦的制作均沿革于陶的制作。

古瓦的历史

瓦,一般指黏土瓦,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

中国瓦的生产比砖早。2009年9月26日,陕西省宝鸡市文物工作者发现了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瓦,将中国用瓦历史提前了1000年。

陶瓦是由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员李伸前等人在桥镇遗址中发现的。普查队员在这里发现并采集到一片泥质红陶篮纹筒瓦残片,残瓦长26厘米,直径12厘米,壁厚1.2厘米。在两处半地穴式的房址中,文物普查队员还发现并采集到其余板瓦、筒瓦、槽形瓦残片。

由于这些陶瓦是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泥质红陶、夹砂红褐陶篮纹罐等文物一同出土的,文物专家判定,这些瓦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建筑陶瓦。

西周初年(公元前1066年)陶瓦开始用于屋顶,从岐山遗址可见遗存,判断当时仅用于屋脊部分。到了春秋时期的遗址,较多发现板瓦、筒瓦、瓦当,表面多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可知屋面也开始覆瓦。

春秋早期,屋面覆瓦的建筑还不多,《春秋》隐公八年: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会盟的地点是在周王朝的温,但经中仅记为覆盖有瓦的屋,可见这是在当时人人皆知的伟大建筑。到了战国时代,一般人的房子也能用瓦了。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2古瓦

到了秦汉形成了独立的制陶业,并在工艺上作了许多改进,如改用瓦榫头使瓦间相接更为吻合,取代瓦钉和瓦鼻。西汉时期工艺上又取得明显的进步,使带有圆形瓦当的筒瓦,由三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工序,瓦的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因称“秦砖汉瓦”。

唐代的瓦有灰瓦、黑瓦和琉璃瓦3种。灰瓦质地较为粗松,用于一般建筑。黑瓦质地紧密,经过打磨,多用于宫殿和寺庙。例如唐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出土的黑色陶瓦,大的直径23厘米,大约用于殿顶;小的直径15厘米,大约用于廊顶。还有少量的绿琉璃瓦片,大约用于檐脊。瓦当纹饰南北朝以后由于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多为莲花纹。在唐长安城兴庆宫遗址,发现的莲花纹瓦当种类多达73种。

唐代以后,瓦的使用一普及到全国各地,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瓦。

黏土瓦的类型

黏土瓦的生产工艺与黏土砖相似,但对黏土的质量要求较高,如含杂质少、塑性高、泥料均化程度高等。中国目前生产的黏土瓦有小青瓦、脊瓦和平瓦。

1.按瓦的铺设部位分类

(1)屋面瓦按形状分主要有:平瓦、三曲瓦、双筒瓦、鱼鳞瓦、牛舌瓦、板瓦、筒瓦、滴水瓦、沟头瓦、J形瓦、S形瓦和其他异形瓦。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3筒瓦

(2)配件瓦按功能分主要有:檐口瓦和脊瓦两个配瓦系列,其中檐口瓦系列包括:檐口封头、檐口瓦和檐口瓦顶;脊瓦系列包括:脊瓦封头、脊瓦、双向脊顶瓦、三向脊顶瓦和四向脊顶瓦等。此外,不同形状的屋面瓦还有其特有的配件。

2.按表面状态分类

(1)小青瓦:又名蝴蝶瓦、阴阳瓦,是一种弧形瓦。用手工成型,在间歇窑中还原性气氛下烧成,呈青灰色。规格一般为长200~250毫米,宽150~200毫米,广泛用于农村房屋建筑。

(2)脊瓦:覆盖屋脊的瓦。通常有人字形、马鞍形和圆弧形三种。瓦坯采用压制成型,经干燥烧成,可烧成红、青两色。规格一般长为300~425毫米,宽180~230毫米,抗折荷载不低于700N。

(3)平瓦:长方形平面带沟槽的片状瓦,用于覆盖屋面。平瓦的成型有湿压法、半干压法和挤出法三种,以湿压法为最普遍,可烧成红、青两色。按中国标准规定:平瓦的尺寸为400×240~360×220毫米,单片抗折荷载不得小于600 N;覆盖一平方米屋面的瓦,其吸水后的重量不得超过55公斤;在-15℃以下经冻融15次循环后,应无分层、开裂、脱边、掉角等现象,成品中不允许混有欠火瓦。

黏土瓦只能应用于较大坡度的屋面。由于材质脆、自重大、片小,施工效率低,且需要大量木材等缺点,在现代建筑屋面材料中的比例已逐渐下降。

黏土瓦的烧制与砖大同小异,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了。

知识链接

皇家专用琉璃瓦

瓦的本来色泽应是灰黑无光的,可是,紫禁城的琉璃瓦却是个例外,只见它的表面光润像镜子一般,这种瓦称为琉璃瓦,中国帝王之家通常将之作为自己的专属用品对待,同样成为中国建筑的象征。我国最早的琉璃瓦实物出现在唐昭陵。

色泽瑰丽的琉璃瓦,必须通过两座窑炉的煅烧才能够制成。琉璃的制作工艺是用两次烧制而成的办法,首次是把制好的黑色瓦坯煅烧成洁白的素坯,最后才是为素坯施釉后烧成色彩缤纷的琉璃瓦。上釉的素坯放在窑火内进行高温煅烧,煅烧的温度哪怕有一点不同,出窑的琉璃瓦就显现出不同的色彩,此外,琉璃瓦还具备良好的防水性以及稳定性。

琉璃瓦和建筑之间出于承重与美观的考察分析,存在着严格的比例关系,很多年以来,琉璃匠们把烧制琉璃的方法总结成顺嘴的口诀,吻兽所在的位置在正脊与殿顶两坡的交汇处,是屋顶梁柱的最主要支点,想要烧制成功琉璃瓦,首先必须确定吻兽的大小。依照琉璃行内的口诀,吻兽的高度取决于大梁,是梁高的2/5。

琉璃瓦:帝王建筑的专属用品

琉璃瓦是中国传统的建筑物件,通常施以金黄、翠绿、碧蓝等彩色铅釉,因材料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润,一直是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骄子。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为装饰物,到元代时皇宫建筑大规模使用琉璃瓦,明代十三陵与九龙壁都是琉璃瓦建筑史上的杰作。

琉璃瓦是用优质黏土塑制成型后烧成,表面上釉,釉的颜色有黄、绿、黑、蓝、紫等色,富丽堂皇,经久耐用。琉璃瓦多用于民族色彩的宫殿式大屋顶建筑中。通过造型设计,已制成的有花窗、栏杆等琉璃制品,广泛用于庭院装饰中。

琉璃一词产生于古印度语,随着佛教文化而东传,其原来的代表色实际上指蓝色。中国古代宝石中有一种琉璃属于七宝之一。现在除蓝色外,琉璃也包括红、白、黑、黄、绿、绀蓝等色。施以各种颜色釉并在较高温度下烧成的上釉瓦因此被称为琉璃瓦。

1.琉璃瓦的种类

(1)琉璃筒瓦:用于宫殿高级亭榭。与瓦的主轴垂直的截面,呈半圆弧形,制造时将瓦坯土包围在筒装木模上制成筒状坯,分切两半,入窑烧制而成。

(2)琉璃檐口筒瓦:用于屋檐口的琉璃筒瓦,一头呈半圆弧形,在靠近半圆弧的一头,有钉孔,供固定檐口琉璃筒瓦之用;另一头则是有花纹装饰的圆形瓦当。

(3)琉璃板瓦:用于中等档次建筑。与主轴垂直的截面呈1/4(宋式)或1/6(清式)圆弧形,将筒状坯分切成四片或六片后烧制成。

(4)琉璃檐口板瓦:用于装饰檐口的琉璃板瓦,一头呈1/4圆弧形,靠屋檐的一头则有垂尖式或鱼唇式装饰。

(5)琉璃当沟瓦:用于屋顶两坡相交处。

(6)琉璃正吻:用于屋顶正脊与垂脊相交处,多为龙头式样。

(7)琉璃走兽:铺盖在垂脊下端,有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狻猊、斗牛、獬豸等。

琉璃瓦经过历代发展,已形成品种丰富、型制讲究、装配性强的系列产品,常用的普通瓦件有:筒瓦、板瓦、句头瓦、滴水瓦、罗锅瓦、折腰瓦、走兽、挑角、正吻、合角吻、垂兽、钱兽、宝顶等。琉璃瓦中的勾头,滴水瓦件以及走兽、钉帽、花窗和正吻、垂兽等构件采用手工成型或注浆成型。手工成型是将坯泥拍打成泥饼,在石膏模内压印出有花纹的坯体,稍干后起坯贴接,将工作面修整打光。

琉璃瓦是中国传统的建筑物件,通常施以金黄、翠绿、碧蓝等彩色铅釉。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装饰。琉璃瓦经过历代发展,已形成品种丰富、型制讲究、装配性强的系列产品,常用的普通瓦件有:筒瓦、板瓦、句头瓦、滴水瓦、罗锅瓦、折腰瓦、走兽、挑角、正吻、合角吻、垂兽、钱兽、宝顶等。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4琉璃瓦

2.琉璃瓦规格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5

按清制琉璃瓦原有十样由一至十,但一样、十样不用,只用二样至九样。

3.琉璃瓦颜色

琉璃瓦一般以黄绿蓝三色使用较多,并以黄色为最高贵,只用在皇宫、社稷、坛庙等主要建筑上。就是在皇宫中,也不是全部建筑都用黄色琉璃瓦,次要的建筑用绿色和绿色“剪边”(镶边)。

在王府和寺观,一般是不能使用全黄琉璃瓦顶的。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当时朝廷掌管国学政令的最高官署。国子监以“辟雍”为中心,三进院落,中轴两侧的建筑对称整齐,是清代皇帝的讲学之处。明代为青琉璃瓦顶,清代乾隆年间改为黄色琉璃瓦。清朝雍正时,皇帝特准孔庙可以使用全部黄琉璃瓦,以表示对儒学的独尊。

那为什么黄色最为尊贵呢?

中国土壤的颜色南红北黑中间黄,黄土地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所以五行学说认为黄色代表中央方位,历来被认定为尊贵之色。在唐代,黄色就被视为代表皇家的专用色彩了。到了宋代,封建帝王的皇宫开始采用黄色琉璃瓦顶。至明清两代,更有明确规定:只有皇帝的宫殿、园林、陵墓建筑及奉旨兴建的坛庙和皇帝敕封的寺观,才可用黄色琉璃瓦。

绿色是第二等级的颜色,亲王、郡王府邸,皇家园林、陵墓及坛庙的次要建筑乃至重要寺观的主殿均可用绿色琉璃瓦顶。

蓝色是特例,最著名的是天坛,其建筑采用蓝色琉璃瓦顶,用来象征天空。

黑(灰)色最低档、最普遍。贵族府第、寺观祠堂以及平民百姓家的建筑多用黑色瓦顶。但也有例外,如故宫中的文渊阁(藏书楼),按理说该用黄色瓦顶,却采用了黑色瓦顶,这是因为“五行”认为,黑色代表水,藏书楼容易失火,含有“水压火”之意。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6琉璃瓦

沈阳故宫由于满族刚刚由草原游牧民族走向居统治地位的民族,既要表现高贵,又表示不忘传统,所以用了黄琉璃瓦加上绿色的剪边。而位于沈阳故宫的文朔阁,由于存放了四库全书的典籍,为了防止火灾,改用黑琉璃瓦加绿剪边,这是因为根据《易经》,“北方壬癸水”,颜色属黑。用黑色琉璃瓦,有水从天降之意。

在陵寝建筑中,也是等级森严,皇陵和皇后陵墓用黄色琉璃瓦,妃子则只能用绿色琉璃瓦。有趣的是,当年慈禧为了死后也压慈安太后一头,虽然都是用了黄色琉璃瓦,但慈禧和慈安的陵墓屋顶琉璃瓦黄色还有深浅之分。

4.琉璃瓦的制作过程

琉璃瓦制作过程如下:

(1)选料。

①瓦坯的原料:灰白色的无沙细胶土,和泥造土坯。

②釉料的原料:黄丹、洛河石和铜末。

黄丹必须先经过炒炼,将黄丹加入黑锡、盆硝入镬炒炼一日,待冷却后捣成细末,用筛子筛出,再炒炼两日而成。将烧炼过的黄丹末和洛河石末、铜末加水调匀成为釉料。

(2)烧制。

土坯经手工或机械成型。将土坯入窑,温度在1100~1200℃之间,烧七日,冷透之后涂上釉料,第二次入窑,温度保持在800~900℃,烧炼三日出窑。二次烧炼制成的琉璃瓦,色彩鲜艳,光泽好,缺点是釉层不牢固,容易剥落。现代多采用一次烧炼法,出产的琉璃瓦,釉层牢固,不易剥落,但色泽较差。

琉璃瓦具有采用优质矿石原料,经过筛选粉碎,高压成型,高温烧制。具有强度高、平整度好,吸水率低、抗折、抗冻、耐酸、耐碱、永不褪色、永不风化等显著优点。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7

知识链接

模印法

在东汉以后,画像砖最流行的制作方法是模印法。其制作工艺有作图像坯模、脱画像砖坯、烧成砖以及施彩设色四道工序。制作坯模时,首先在一块和砖大小一样的方形或长方形木板上仔细描绘出墨线画稿,利用雕刀刻成模板,之后在周围加上木质边框,就做成了坯模。制作图像坯模像脱普通砖一样的制作工序,就可制成有图像的画像砖坯了。等到砖坯阴干后,经过入窑烧与施彩设色,就制成了精美的画像砖。和拍印法相比较,模印法不需要拍印图像这道工序,并且画面内容简单而突出,自然成为画像砖作工艺上的一大进步。

模印法的普遍盛行,拍印法并没有从此隐没,在南朝时期,拍印法更是被发展到了最高的程度,成为了由大量画像砖拼镶组合而成的、面幅宏大的墓室砖画像的不二之选。当然,这种画像砖的制作,需要非常复杂的工艺,由于图像并不是印在砖的正面,而是印在砖的侧面以及端面,这就给画像砖的制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制作之前一定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与计算。制作模板是极其复杂精细的一道工序。首先需要准备好一块与画幅面积大小相同的木板,由纯熟画工在上面勾勒出图像的墨线稿,再由雕刻木工雕刻成巨幅模板,之后将模板分割成和墓砖侧面与端面大小一样的小模板,最后依次运用小模板在半干的砖坯侧面、端面细致地按印出图像。这样,整幅图像就可以被分配到巨量的砖坯上。想要将烧制而成的图像墓砖拼合成完整画像,在砌筑墓室时必须有设计人员的监督,严格依照设计图纸与墓砖编号精心施工。当然,制作这种拼镶式墓室画像砖,一定要有一个组织严密,最好是由具有高超技术水平的画工与雕刻木工以及砖瓦工组成的专业工匠集团。这种集团,很可能是专属于皇家或朝廷的。

天然石板瓦

天然石板瓦也称页岩瓦、青石板瓦,是对天然板石做屋顶盖瓦的通俗称法,规范术语为瓦板。据考证,在中国的“瓦板岩之乡”陕西紫阳县,自先秦时期就开始用板石挡风盖屋顶,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很多古朴美观的板石民居。由于加工业的落后,数百年来,欧美国家对板石进行深加工后广泛应用于建筑屋面,从博物馆、教堂到市政厅、城堡等高档建筑,黑色石板瓦屋面已经成为欧洲建筑的标志之一。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8古代瓦当造型图案

石板瓦的材质不是石板而是天然板石(也称为板岩)。板石和大理石、花岗岩、砂岩等一样是天然石材的一种,其最大特点是具有天然的劈理,可以用手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其劈分开,所以建筑板石产品的表面都未经机械打磨,具有古朴自然的表面特点。由于材质特性和变质作用的不同,板石中一部分优质材料可以被加工成屋面盖瓦,这些板石也往往被称为瓦板岩,不能做瓦的板石被加工成饰面板,用作墙面、地面的装饰。同样是建筑板石类,瓦板岩可以做饰面板岩,而饰面板岩不能做瓦板岩,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要知道优质的板石必须具备的特点:劈分性能好、平整度好、色差小、黑度高(其他颜色同理)、弯曲强度高、含钙铁硫量低、烧失量低、耐酸碱性能好、吸水率低、耐候性好。不具备良好的劈分性能,根本没有办法把石板瓦劈分到5~7mm的标准厚度;没有良好的弯曲强度,在这一厚度下就无法达到盖瓦的使用要求;平整度差,根本不能满足整齐妥帖的挂瓦施工要求;没有良好的材质特性,就不可能经久不褪色、不风化、不生锈而保持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这就是饰面板岩不能做瓦板岩的原因,同理,瓦板岩可以作饰面板岩的原因就很容易理解了,只要把瓦板岩劈分的厚一点就可以满足饰面板岩的所有要求了。

第二节 瓦当:屋檐上的精灵

瓦当,指悬挂于屋檐最前端的瓦片,用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主要功能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瓦当表面多饰有图案、文字等,是实用与艺术的结合,其制作中包含了绘画、书法、雕刻等技艺,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瑰宝,具有研究和收藏价值。

瓦当概述

瓦当,又称“瓦挡”或“瓦头”。在瓦当铭纹中,有自称“瓦”的,如“都司空瓦”;也有自称为“当”的,如“兰池宫当”。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9文字瓦当

瓦当是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瓦当是瓦的头端,用来蔽护檐头,挡住上瓦不下滑,并遮盖住两行间的缝隙,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

瓦当的种类

1.按质料分类

(1)灰陶瓦当

最古老,也最普通,从西周到明清始终是瓦当中最主要的品种。

(2)琉璃瓦当

大约唐代以后出现了琉璃瓦当。琉璃瓦当是在泥质瓦坯上施釉烧制而成的,颜色有青、绿、蓝、黄等多种,都是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物。

(3)金属瓦当

宋元明清时期,个别建筑物上使用了金属瓦当。金属瓦当有铸铁、黄铜和抹金三个品种。

2.按形制分类

有半圆形、圆形和大半圆形三种。

西周的瓦当都是半圆形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瓦当以半圆形为主,但已经出现了圆形的。

秦汉时期,圆形瓦当占据主流,半圆形瓦当逐渐被淘汰,到东汉时终于绝迹。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10龙图瓦当

大半圆形的瓦当出现于秦代。秦始皇陵北2号建筑基址出土一件直径61厘米、高48厘米的夔纹大半圆形瓦当。当面图案由两条造型奇异的夔纹组成,两夔左右对称,姿态矫健,气韵生动,具有很高的装饰艺术价值。文物考古界誉之为瓦当王。

3.按纹饰分类

(1)图案纹瓦当

龙纹瓦当。龙在古人的心中至高无上,龙又是神灵和权威的象征,历代的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等。

虎纹瓦当。雄壮的虎身躯,围绕着中心圆,姿态威武,口张目瞪,利齿露出,首与爪前后对立,虎尾弯曲向上,正巧填补了多余的空间,协调了整个画面,使其构图均衡。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11玄武瓦当

朱雀纹瓦当。朱雀是古人想像中的吉祥物。它是孔雀、锦鸡、绶带鸟等类飞禽的综合体。它带有浓郁的色彩,又由于时代的变动形象也在不断的变化。瓦当中的朱雀口衔宝珠,昂首直立,尾翘卷起,更显得威严凶猛。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12动物纹瓦当

玄武瓦当。瓦面构图为龟作爬伏状态,为了协调空间,蛇弯曲盘绕着蛇身,使呆笨的龟与灵敏的蛇成为龟蛇合体。这样一来使多余的空间参差错落,使整个画面紧凑而不呆滞,反而显得活灵活现了。此种瓦当除在建筑物上表示方向外,还当玄武阙所用。

(2)图像纹瓦当

包括各种寓意吉祥的图像,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3)文字瓦当

两汉时期盛行文字瓦当。东汉以后,文字瓦当日趋衰落;从瓦当实物来看,文字瓦当字数不拘,从一字到十余字均有,纹饰图案各异。文字瓦当充分利用了中国汉字结构的艺术特色。

瓦当字体通常用秦篆和廖篆,也有隶书。字体富于变化,多随意弯曲,挺拔遒劲。

(4)纹饰瓦当

瓦当,开始制作时是素面的,随着古代人们对建筑欣赏艺术水平的提高,瓦当出现了动物、植物等形象的饰样。

秦代的瓦当纹饰多种多样,有动物纹、昆虫纹、飞禽纹、植物纹等。例如:夔纹、鹿纹、四兽纹、豹纹、飞鸿纹、凤纹、蝉纹、云纹、树纹等。

瓦当的价值

1.实用价值

(1)遮挡两行板瓦之间的缝隙,使建筑更加牢固和美观。

(2)保护屋檐椽头免受风雨侵蚀,延长建筑物寿命。

2.艺术价值

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此外,瓦当还是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研究价值

瓦当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的图案、文字有助于了解古人的历史渊源、习俗好尚,并对古代历史地理、思想意识的研究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中国对瓦当及其艺术的研究和收藏,早在宋代就已经开始,清代乾嘉学派将瓦当的研究推入高峰。当时,在文人士大夫中间瓦当之收藏与研究甚为流行。研究瓦当上的艺术,对于探索古代中国的美学思想、艺术风格及其表现手法,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4.收藏价值

在唐宋文献中记载有当时的人用瓦当做成砚台使用。自清中期以来,古代的瓦当被看成一种古董,为人们竞相收藏。从清末到民国,瓦当逐渐成为受大众喜爱的收藏品。据记载,汉代“长生无极”瓦当在乾隆年间每枚价格达到了10两白银,最高的一枚动物纹瓦当当时价值200两白银,更可见其收藏价值。

1980年后,瓦当收藏日益兴盛,市场价格一直看涨。在1996年嘉德秋季拍卖会上,陈直的《新出汉瓦拓片》以1.98万元的价格成交。在2001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本王孝玉旧藏的清末汉瓦当八品拓本成交价达6600元。2008年12月2日的北京保利秋拍中,一本汉瓦当拓本,估价就高达1.5万元至2.4万元。

瓦当的收藏与鉴别

1.瓦当的养护

附着于瓦当表面的土锈(包浆)更体现出一种历史的沉积,对其保管应十分当心。要做到轻挪动、不碰撞、少摩挲外,尤其注意不要随便、大量制作拓片。

瓦当为泥质陶器,不比金石玉器质地坚硬细腻不易损,且能拓后清洗。瓦当易吸水,包浆易脱落。再者纸亦易渗漏,多拓会使瓦当呈“包公脸”或“关公脸”,面貌大受其损。

古瓦当为历史遗存物,大部分为出土所得。出土后,瓦当表面有时存在泥土等附着物,很坚固。有些附着物甚至把整个瓦当包裹住了。在清理这些附着物时,要特别小心,不能损伤瓦面。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13古代瓦当

在中国南方收藏瓦当,还要注意防潮。如果瓦当受潮,会出现许多霉点,使瓦当表明因腐蚀变色,影响藏品的品相,也使文物受损。

2.瓦当赝品的制作

瓦当赝品的制作手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翻制

用上等品相的真瓦翻制出模具,再用它做出泥坯烧制出新瓦,然后进行做旧处理,用石灰水加盐煮数小时,使瓦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仿古包浆,再喷上加胶的泥浆,看上去无论从手感、重量、包浆等方面均酷似真瓦。

真瓦的包浆不易除掉,而假瓦则容易除掉包浆。敲一敲声音也不一样,真瓦的声音脆,而假的声音发闷。再有,真瓦的内壁有粗布纹理,假的没有,即使有也是极细的机制布纹。假瓦经过碱水煮,异味极大,真瓦则没有任何怪味。

(2)拼接

用残缺的瓦片来拼接,是造假的新手法。造假者大多采用钢锯把瓦当上的字面锯下来,用胶或水泥进行粘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假瓦大多都是用汉代的真瓦来做的,稍不留神就会上当。用这种手法制出的瓦当,一般在市场上能卖到几百元。

(3)改刻

在西安、洛阳、开封等文化古城,找一块汉代的砖是件很容易的事。挖掘一个墓,就能出土几百块汉代的砖,这砖一般也没人要,但制假者却用一些既便宜又有图案的汉砖来刻制瓦当。在市场上,初学收藏的人对这种瓦当鉴别力较差。

3.瓦当的鉴别方法

有些瓦当,如文字瓦当和四灵瓦当的市场价值高,收藏者多,而普通图案瓦当不受欢迎,所以伪品大多数是文字和动物等图形瓦当。见到这类希奇稀有的瓦当就要特别注意。

假瓦当都是用黄土像烧砖一样做成,再涂上泥土,就像是出土的一样,一般市场上的贩子不会让买者清洗,因为一洗真相毕露。

瓦当只是整个瓦的头部,所以真瓦当背面往往有长短不一的筒瓦残存,假瓦当便多无筒瓦残存。现在也出现有这方面作伪的,大多数十分拙劣,应该注意的有残断痕迹是否自然,筒瓦背印下的布纹等。

也有作伪者用真的图案瓦当,如较廉价的汉代云纹瓦当作伪,这种瓦当三五十元可得,而文字瓦要超过百元。方法是先将真瓦的图案铲去,再用水泥仔细模仿稀少的文字瓦当上的文字,制造完后再涂抹泥浆掩盖作旧。以便使得买家上当。鉴别方法是仔细分辨文字,作伪文字写法多有问题。还有就是洗去瓦当上的泥土,水泥和原汉代瓦当的呈色、质地差别就清楚了。

制假一般都是批量生产的,真与假在图案和规格上相同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几个瓦当的断口也是一样的,那就值得怀疑了。

古代瓦当的制作与使用

中国古代瓦当,自西周时由劳动人民发明创造,后又经过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制作技术,到秦汉时,达到鼎盛阶段,因此后人又以“秦砖汉瓦”作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代名词。正是这古朴的瓦当,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分析认识古代瓦当的制作工艺,有助于了解古代瓦当那幽深的文化内涵。

就目前所发现的瓦当进行观察分析,古代瓦当的制作具体可分为三种办法五个步骤。三种办法是:先造瓦心,续造边轮,再续制筒瓦;边轮与当心一次范成后续制筒瓦;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制作的瓦当,瓦当破碎时的茬口往往在制作过程的接合处,秦始皇陵就发现有这样的残瓦当。还有一种办法是模制法。用前两种方法制作的瓦当需要切割,就是所谓的“切当”技术。五个步骤是:制作瓦当坯;续制筒瓦;切割;晾干;烧制。

瓦当的制作方法,都是先刻出圆形木模(阳纹),用模可以压制出许多泥范(阴纹),入窑烧造便可获得陶范,这就可以使用了。制作瓦当时,将瓦范仰面放平,固定住,在上面撒些干灰,以防粘连,之后放上适量拌和均匀的软硬合适的陶泥,一加按压,即成一件瓦当坯。如果在刻模时不刻文饰或文字,那么得到的就是素面瓦当坯。到目前为止,陕西的咸阳秦都遗址秦始皇陵遗址以及山东临淄等地均发现制作瓦当用的陶范。瓦当坯制成形后,并不立即取出,而是在其上续制筒瓦。

制作筒瓦早期采用的方法是泥条盘筑法,这种方法流行于战国至西汉初期。泥条盘筑几圈后,便把瓦当和筒瓦的接缝抹平。有的陶工为了使瓦当和筒瓦粘接牢固,还特别在筒瓦内与瓦当的一圈接缝处另外附加适量黏泥,用指压实。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14板瓦

这里还要指出的是,制作瓦当坯时所用的陶泥中夹有一定量的细沙(少数地方加粗沙),这种加沙的做法是对新石器时代先民夹沙陶技术的继承。陶泥中加一定的细沙,可以改良陶土的成型性和在烧造时所需要的耐热急变性能。在战国秦汉时代,这一技术在制陶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除了在瓦当的断茬上发现有均匀分布的细小沙粒之外,在一些大型的陶质品如秦始皇陵出土的大批兵马俑残片断茬上,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细小沙粒的存在。沙粒的掺入,增大了气孔,可以均匀地受热和散热,有效地防止了瓦当在烧造过程中炸裂,提高了瓦当的成品率,生产出更多的瓦当,以满足帝王贵族建筑宫室的需要。

泥条盘筑好,拍打结实后,就可以进行切割了。有的还在陶泥未硬时,打印上戳记。戳记的部位一般在筒瓦上靠近瓦当的一端。戳记的内容有管理制陶业的官署机构名称,制陶工匠的来源地、姓名等。具体切割有两种方法:一是先自上而下纵切,至当背2~4厘米处再横切;二是先横切后纵切。如在洛阳中州路发现的瓦当,早期先横切,后纵切,瓦当背面留有切痕。后期的做法是先纵切后横切,这种切法的瓦当背面不再有切痕及棱角。半瓦当则只要从中央连瓦筒一起切开即可。切割的工具一般用刀、细棒、细绳。纵切一般多用刀和细棒(也有用细绳的),横切一般多用细绳(也有用刀的)。用刀和细棒切割的切口平滑,用细绳则往往留有勒痕。

在对秦始皇陵园进行考查时,在步寿宫遗址附近发现了许多秦代陶片,其中有不少筒瓦、板瓦和瓦当残片,通过观察分析这些采集品,对秦代工匠的制瓦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些陶片大部分都有陶文戳记,其中一块带陶文的陶片极为特殊,板瓦在制作时的切割处正好位于戳记正中,将戳记一分为二。发现的只是戳记的左半边,为一“状”字,从出土有“漆状”陶文的陶片判断,此戳记完整者应为“漆状”。而且,戳记在板瓦内部戳印时所形成的凹痕被切割时带起的泥掩住右部,有微微隆起之感。由此判断,瓦坯制成之后,是先打印戳记,然后才进行切割。切口平滑,且有刀修之痕,说明纵切时所用的工具是刀。

在另一带有瓦筒的瓦当上发现横切的断面上留有细绳勒割的痕迹。据痕迹分析:在横切时,细绳的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则沿一定的方向旋转90°就行了。之外,在这张照片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纵切到瓦当底部即当背处有细棒压印的痕迹,说明纵切使用到细棒,或者是与刀配合完成的。

通过对这些陶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秦代工匠制筒瓦的方法有泥条盘筑法、轮修法和使用内模制作法。在利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的筒瓦内部,可以看到有泥条盘筑之痕,并有麻点纹。采用内模制法的瓦筒内部印有布纹。布纹瓦早在战国晚期的郑韩故城就已出现,在秦代有所发展,至汉代普遍流行,这是古代制陶工匠在技术上的革新。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15古代瓦当

制好的瓦当坯晾干以后就可以入窑进行烧造。古代烧制瓦当必用瓦窑,最早的瓦窑目前还没有发现,但是在瓦当发达的秦汉时期的陶窑已有发现。这时的瓦窑已有官私之分,管理也相当严格。近年来在秦始皇陵园附近发现了秦汉时期的窑址,考古工作者初步认定是秦代瓦窑,已沿用至汉初。窑址内发现大量砖瓦,从其规模和数量来分析,当为官窑。秦始皇陵园规模宏大,现已确定曾经存在的建筑物达几十处之多,这些建筑物需要大量的陶质建材(包括瓦当),这无疑要求就近建立相当规模的建材制造场所。这些窑址距秦始皇陵园很近,很可能就是当年修建秦始皇陵时烧造砖瓦的场所之一。

至于秦汉时期私窑制烧砖瓦,也理应存在。目前所发现的秦汉瓦当尽出于一些大的都城、陵邑、离宫等建筑遗址,其所用瓦当,当为官府督造,亦可能以官窑为主,私窑为辅。

制陶手工业发达,是古代社会(特别是在秦汉)经济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园发现的秦代板瓦和筒瓦,残片上有许多陶文戳记,官府管理制陶手工业的机构名称有“宫水”、“都水”、“北司”等。表示制陶工匠来源地和名字的有“安邑皇”、“安邑禄”、“美阳工仓”、“降高”、“当阳克”、“皮氏卯”、“漆状”等。陶文戳记不仅是当时秦中央政府加强制陶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而且还可理解为是制陶工匠对自己的产品认真负责的一种表现。

至目前,在秦始皇陵发现的陶文戳记表明陶工的来源地有杜、好峙、新城、宜阳、美阳、安邑、蒲反、绛、当阳、皮氏和冀等几十个,而且就是同一地方的工匠也有几个,如“安邑皇”、“安邑禄”。这与《史记》记载秦始皇从全国各地征调苦力为自己修筑陵墓之事吻合。在秦统一以前,由于政权分立,各地的瓦当制作各有所长,亦有所不足。而在秦统一后,各地的能工巧匠被征调到一起工作,这实际上是他们交流提高制陶技术的大好机会。加上政府的严格管理,制陶技术得到空前提高,这也正是秦汉社会制陶手工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到了西汉,统治阶级为自己建造的宫、观、苑等大型建筑并不比秦代少,汉王朝在中央亦设有专门机构来管理庞大的官府手工业生产。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在杜陵南山下,建瓦窑达数千处。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安三桥镇南发现汉代陶窑数百座,留有各类完整瓦当达数百品之多。这些窑址,规模大,分布集中,地处西汉京城附近,很可能是官窑或者是受官府统一管理为京城提供陶质建材的民窑。西汉官府制陶业系由宗正属官都司空及少府官左右司空主管,东汉则由少府属尚方令主管,产品主要是归皇室贵族使用。

在古代建筑中,板瓦、筒瓦和瓦当是配合使用的。首先在房屋顶上将板瓦由屋檐口向上依次仰铺,要求上瓦压下瓦。这样铺设若干行,以覆盖屋顶。然后在两行板瓦间的接缝处,覆以筒瓦,带瓦当的筒瓦用在檐口,以护椽头,然后再依次覆以筒瓦,方法仍然是要求上瓦压下瓦。时至今日,人们在建造瓦房时多只使用板瓦,而很少使用筒瓦和瓦当了。古人为了使建筑物美观,常常给瓦当当面板瓦和唇部施以鲜艳色彩,常见的是涂以朱色,比如在秦始皇陵出土的秦板瓦唇部残片上就涂有朱色。在陕西华阴华仓遗址出土的一面云纹瓦当,底色全部施垩,卷云纹则涂朱色,色彩明快,异常醒目。而今,我们虽几乎见不到秦汉建筑之实例,但是通过这一系列精美的瓦当图案及其鲜艳的色彩,仍能想象到它们昔日的风采。

知识链接

宋·欧阳修《古瓦砚》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意思是说,黄金不可以说不是宝贝,玉石没有不坚硬的,但用这两个东西去研墨,就不如瓦砾的顽强了。

本诗从价值角度赏析,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某种物品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大小,又是有条件的、可变的。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节 瓦当的发展历程

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有花纹垂挂圆形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为精致的艺术品。瓦当艺术属于建筑体裁,包含着我国人民历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美的素质。它留给我们的艺术价值是难以替代的。

西周瓦当

早期人类在生存的激烈竞争中,栉风沐雨,备受艰辛。当时他们赖以栖身的地方主要是天然的洞穴,如距今80万-100万年前栖居在秦岭北坡的蓝田人。在距今约4000-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存能力已有了长足发展。他们发现黄河中游一带,黄土肥沃而疏松,用简单的工具犁耕播种,便有令人欣喜的收获。于是他们定居下来,开始从事农业种植,这里于是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的摇篮。在居住方面,他们已能够在地面挖一个深约一米左右的圆形或方形的坑,四周再支上木柱,封闭后再覆顶,形成所谓半地穴式建筑。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半坡人时期,在构筑于地面上的木骨泥墙茅草屋中,他们过着艰苦但十分平等的生活。

到了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的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虽然人们已能制造颇为庄严华丽的青铜彝鼎,但其房屋建筑仍十分原始。如河南偃师早期商都遗址及湖北黄陂商代中期方国都城遗址上发现的建筑遗迹均为木骨泥墙。版筑墙虽然在河北藁城商中期遗址中已有较好的保存,但仍不见一砖一瓦。大家都知道河南安阳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这里发现有驰名中外的中国最早成熟文字—甲骨文以及众多精美的商代青铜重器。安阳小屯是当时商都的宫殿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掘,先后发现建筑基址50多座,虽有夯筑良好的版筑墙,但仍无砖瓦踪迹。古建专家告诉我们,当时的房架皆以木柱支撑,墙用版筑,房顶仅以茅草覆盖。历史发展的局限,使贵如一国之君的商王也只能住在今天看来十分简陋的“草房”里。

那么,砖瓦这两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到底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呢?过去人们有个笼统的说法:秦砖汉瓦。多数人都相信秦时才有了以瓦覆盖屋顶的事。然而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改写了这一历史,证明是周人最早创造使用了砖和瓦。

周人原是陕西关中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弱小部落,周的祖先弃擅长种植,帝舜封弃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号曰后稷,后世推为中华农业的始祖。夏建立后,周族首领被任命为农官。传至不窑,夏后氏昏乱,不事稼穑,周人“失官”而被迫逃窜于戎狄之间(《尚书·大诰》)。这是周人第一次大迁徙。周人在戎狄间生活艰辛,传至公刘,第二次大迁徙至泾水中游的豳。他率领族人“复修后稷之业”,大力发展生产,建立了武装。1980年在这一带的长武碾子坡发现了先周房屋基址等大量遗迹遗物,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周人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以后周族发展为商朝西部强大的部落。从商代武丁卜辞中常见的“周侯”字样,可知此时周人大概已受封为西方侯国。周人经济的发展,引来戎狄的觊觎。古公亶父审时度势,说服族人进行第三次大迁徙,逾梁山,渡漆、沮,来到岐山下的周原。其他方国、部落“闻古公仁”,纷纷追随而至。在这里,古公亶父率周人接受先进的商文化,建立国家机器,创造了辉煌的周原文化。

周原位于关中平原西部、东距西安100公里的扶风、岐山县境。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这一带分布着大量的西周建筑、墓葬、制铜和制骨作坊等遗址。1976年以来,除搞清了这个早周都城的地望范围外,还发掘了两处西周早期和中期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在这相距1.5公里,遥遥相对的名叫岐山凤雏村西周宫室遗址和扶风召陈村西周宫室遗址中明确发现了我国最早的瓦和瓦当。

凤雏村西周甲组宫室建筑基址南北长45.2米,东西宽32.6米。坐北朝南,略偏西北10度。整组建筑为三进院落,东西对称,结构严谨。以影壁、门道、前堂和过廊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置门房、厢房,显为经过精心设计一次建成的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筑。据碳年代测定,其距今约3100年左右,当为武王灭商以前建造。从发掘出土的大量的建筑堆积,如墙皮、朽木、芦苇和草木杆搅拌的墙皮土坯、柱石、瓦等实物看,西周初年确已发明使用了瓦。但此期瓦的数量并不多,只在屋脊、檐口和天沟附近才使用,主要还是在屋顶覆以芦苇,然后再抹上几层草拌泥,厚7~8厘米,基本仍停留在“茅茨土阶”的水平。传为周公所撰的中国最早的辞典《尔雅》释宫云:“屋脊曰甍,蒙也,在上覆蒙屋也。”正反映出最初草顶上覆瓦脊的历史事实。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16古代瓦当

西周早期,屋顶局部覆瓦的状况到西周中期有了很大改观,出现了屋面全部用瓦并开始使用了瓦当。其最早实例见于扶风召陈村西周宫室遗址。该遗址也是1976年发掘,共发掘了15座房基,面积6000多平方米。其中以3号房基最为完整,其夯土台基东西24米,南北15米,残存仅高出基下踩踏面20厘米左右。其正面六间七柱,侧面五间六柱,面积281平方米。正间中间两间最宽,面阔5.6米。不论从建筑面积和面阔讲,召陈村第3号房是已发掘的西周时期整个周原最大的建筑基址。它的建筑水平较凤雏村的房基有了很大的发展,最明显的就是:柱子特别粗,最大的基石边长1.2米,屋面全部覆瓦并出现了瓦当。召陈村的诸多建筑基址除一座建于西周早期外,其他均建于西周中期,废弃于西周晚期,距今约2900年左右。古建专家经缜密研究,认为他们皆为四阿式建筑。

周原的考古发掘告诉我们,瓦的发明当在西周初年或更早,到了西周中晚期我国的大型建筑则出现了瓦当。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17早期的瓦当

最好的瓦当皆出土或采集于周原扶风召陈村遗址,均为半圆形,质地坚硬,呈青灰色,当面平整无突起的边轮。有出土时当面纹痕内还残留有朱红颜色。瓦当分为素面无纹和刻画纹饰两类,素面瓦当一般形体较小,数量不多,如召陈村采集的一件素面瓦当,面径17.6厘米。饰纹瓦当发现较多,直径一般在17.7~25厘米之间,纹饰皆以重环纹为主,间饰弦纹、同心圆纹等。其制作大致是先制成圆形瓦头,然后再在其上盘筑成圆筒体。这时其形状有些像水桶,再用细绳勒割为两半即成。当面的纹饰是制成后手工刻绘的,这与以后以模范制瓦当颇不一样。

重环纹是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上常见的一种重要纹饰。它的基本特征是一长方形的环,一端为半圆形,一端为内凹出角,整体略呈椭圆形,环有一重、两重、三重三种形式。如铭文最长的西周晚期重器毛公鼎上腹部即饰一周三重重环纹。1972年,周原刘家村出土一件西周中期铜镜的背面也装饰有一周精美的重环纹。那么,西周中晚期流行的重环纹同时出现在其国都重要宫室的屋檐最为显著处的瓦当上,难道它仅仅是一般的抽象几何图案吗?日本瓦当专家村上和夫在他的《中国古代瓦当纹样研究》中认为,重环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几何图案,它是天的象征。可以这么说:周宫室瓦当上的重环纹是周统治者“敬天保民”施政纲领的无声独白。

齐瓦当

这是指带有齐国文化色彩的瓦当,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汉代的齐国及受其文化影响的周边地区所发现的瓦当,其基本范围在今山东省境内。齐瓦当纹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无论是题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整幅画面的布局以及形象的塑造,都具有不同于别国的艺术特色,其所附着的丰富文化信息,为研究古代文明甚至远古文明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1.形制特征

齐瓦当采用经过筛选的黄土作坯,高温烧制,其质地细密坚硬、色泽均匀、表里一致,呈灰或蓝灰色;少数烧成火候稍低者,质地略显松软,呈灰褐色。其形式分半圆形和圆形两种。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18齐瓦当

2.纹饰内容

纹饰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广泛是齐瓦当的一大特色,包括自然物种、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三大方面。在瓦当画面的构成中,大都是以树木作为母题纹样,装饰在当面中央的突出位置上不变,左右两侧则配以其他纹样,组成不同的画面,构成齐国瓦当独有的特点。

3.构图特色

齐瓦当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手法。它的结构特点是“同形等量”,即以中轴线或以中心点为对称轴,向左右上下四方配置形状相同、大小分量相等的纹饰,构成线对称或点对称图案。

秦瓦当

秦人本是东夷集团的一支,大约在周代末年迁到今甘肃天水一带,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公元前770年立国,后又逐步向前发展。文公四年(公元前762年)迁居淠渭之会(今宝鸡市汧开河西岸的戴家湾一带),宪公二年(公元前714年)又徙居平阳(今宝鸡县平阳镇)。目前在二地尚不见秦人用瓦之踪迹。1977年,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德公居雍后稍早的姚家岗凌阴遗址,在这里发现了陶瓦。这就是说秦人用陶瓦在德公居雍时或稍晚。

制作和使用陶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西周时的周原,周人就发明了陶瓦。秦人用瓦,是秦人东迁过程中受到周人先进文化影响的结果。自公元前677年德公居雍到公元前383年长达290多年里,秦人一直以雍为中心,历经了19位国君,不断为后来的东扩做准备。

在这里,秦人创造了辉煌的建筑文化,以各种动物纹图像为内容的瓦当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秦人早期的瓦当还不发达,一般为素面或绳纹半圆形,至目前主要发现于春秋时秦都雍城遗址范围内的豆腐村、义鸣堡、铁沟村、瓦窑头、高王寺、孟家堡、姚家岗和马家庄等遗址。

进入战国以后,秦瓦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1.秦国动物纹瓦当

秦动物纹瓦当包括:夔纹、龙纹、凤纹、夔凤纹、虎纹、蟾蜍纹、獾纹、虎雁纹、斗兽纹、四兽纹、鹿纹、鹿鱼纹、马纹、鸟纹、蜻蜓纹等几十种纹饰,图案之丰富,令人惊叹。动物纹瓦当首先发现于战国秦遗址,图案分单体动物纹和复合动物纹。其发展规律是从单体动物发展为复合动物,而且,一般单体动物纹圆瓦当当面均无界格,这一类瓦当多出土于战国秦雍城遗址,时代约在战国前期和中期。瓦当当面设有区间界格的复合动物纹瓦当,其时代略晚于单体动物纹瓦当,大概流行于战国中期。这类瓦当大多出土于秦雍城遗址,咸阳、西安一带的秦遗址也有少量发现。当面以界格线分为四区间的复合动物纹瓦当,流行于战国中晚期,在秦咸阳城、芷阳城遗址均有出土。至秦代,这种瓦当已趋衰落。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19动物纹瓦当

有学者研究认为,凡游牧民族,大都习惯于将他们生活中习见的事或物有意进行描绘、刻画,甚至成为他们崇拜的对象。这正是宗教和艺术源于生活的反映。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活动的游牧民族,以各种动物纹饰装饰美化他们的生活是其共同的文化特征。从细微的表现手法到整体的构图,秦瓦当动物纹样与其有相似的特征。秦的动物纹瓦是秦人当时游牧经济生活的反映。这与《诗经·秦风驷骥》中所记叙的秦公游猎场面相一致。

当然秦的动物纹瓦当中最有特色而值得称道的还是各种鹿纹瓦当。这类瓦当的图像常见的有:奔鹿、卧鹿、立鹿、子母鹿等十多种。制瓦工匠凭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锐敏的观察能力,数笔之下描绘出鹿的温驯、机警和善奔善跃等特征,或静或动,千姿百态,以凤翔雍城遗址所出最为精绝。陕西凤翔雍城遗址发现有一品鹿纹瓦当,面径14厘米,当面主题仅为一只昂首奔驰的鹿,大而长的双角,圆而壮的身体,健而有力的腿,双角后倾,臀部高高翘起,极为传神逼真。更具匠心者,还在当面的空隙处填以蟾蜍、犬、飞雁等小型动物纹,作为衬托,使得鹿纹主题更为突出,而且还洋溢着极为浓厚的生活气息,瓦当画面简直成了一幅自然风景画。

2.秦国太阳纹瓦当

太阳纹瓦当亦称作轮纹或辐射纹瓦当。至目前为止,这种瓦当仅发现于凤翔雍城遗址和秦都咸阳遗址。此类瓦当中心为一圆饼,以圆为中心向四周引出31条射线,犹如太阳的光芒。《新编秦汉瓦当图录》中著录一品,面径13.4厘米。世界各地的民族,其古代文化大都同太阳有着密切关系。如古埃及人使用太阳历,玛雅人信奉太阳神等。太阳纹瓦当的出现,亦当理解为秦人对太阳崇拜的一种反映。又有人认为辐射纹图案的含义可能是象征运动着的“水”。秦人以水纹装饰瓦当应与其主“水德”有密切关系。至于称作轮纹的人则认为其与车轮相像。

3.秦国图案瓦当

图案瓦当是图像瓦当的发展和变体,图像瓦当可以看作是图案瓦当的初级形态。与图像瓦当相比,图案瓦当的形象性不强,它不是对生活的直接模拟,而是一种间接的曲折反映。初看起来,似乎离现实生活较远,但实际上我们能在现实生活中追溯到它的源头,找到它的模拟对象。所以说,图案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有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概括、归纳出生动的图案形象来。图案瓦当的出现,是当时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必然结果。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20图案瓦当

秦图案瓦当主要有葵纹瓦当和云纹瓦当两种。

(1)葵纹瓦当

独具一格的秦葵纹瓦当,在秦瓦当中最具地方和时代特色。它的出现,大约在战国之初,到战国中期基本定型,战国晚期和秦代是其盛期,直到西汉初仍然使用。

关于葵纹图案的来源,传统认为的“葵纹”实际并非源于植物的“葵花”,有人从葵纹瓦当纹饰的细微处观察,认为是“植物叶尖和动物尾巴的曲卷”。后来,又有学者研究认为,它是从传统所说的“辐射纹”、“旋云纹”发展而来,其含义可能是象征运动着的“水”。秦人以水纹装饰瓦当是与其“水德”密切相关的,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秦的葵纹瓦当主要出土于秦都雍城、栎阳和咸阳,其他地点出土较少。葵纹瓦当有着自己的演变系列。就雍城所出土的葵纹瓦当来看,还处在这类瓦当的初级阶段,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少。当面有两重空间,当心为圆饼,外圈饰数对“2”形纹样,与规格整齐的葵纹瓦当尚有一定的距离。栎阳城址所出土的葵纹瓦当与雍城所出土的截然两样,不仅数量多,而且已趋向定型。当面为两重空间,葵纹花朵均由双线环绕,左右逆向排列,富有韵律,是葵纹瓦当成熟阶段的作品。咸阳所出,种类更多,当心多为四叶、花蒂状;还有一种瓦当除卷曲葵纹朵数增加外,与栎阳城所出没有什么差别。

葵纹瓦当当心纹饰变化比较复杂,起初,当面多为“辐射纹”或“旋云纹”,它们象征着流动的水,当面中央往往形成一个漩涡点,呈现出乳丁纹饰特点。这类纹饰瓦当的进一步发展,使当面主体纹饰演变为当心圆中的纹饰,中心圆周边形成像“浪花”一样的花纹。当心“辐射纹”和当面“浪花纹”相简化,形成葵瓣纹。葵瓣纹由三线组成演化为双线或单线。葵纹瓦当中葵瓣纹的出现,当心圆晚于当面。在战国时代晚期前后,秦都咸阳的宫殿建筑遗址中出现的变形葵纹瓦当,其当心饰一似“海星”或“水母”形状的纹饰,但它们来去匆匆,持续不久。这或可作为“葵纹”象征水的又一佐证。

(2)云纹瓦当

云纹的产生大约在战国中晚期,到秦代已基本成熟。是秦汉瓦当的大宗,陕西地区的秦汉遗址普遍出土这类瓦当。以云纹为主题的瓦当,具有光亮、明快之感,这与秦汉宫殿体现的祥云缭绕、求仙升天的思想有密切关系,是当时社会的人们“祈求太平”、“永受嘉福”意识的反映。

云纹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陈直先生最先提出这个问题。他指出:“云纹是由铜器上的纹饰及回纹演变而来的”,“至西汉中期,则以云纹定型”。后来,又有学者指出,同一艺术形象可以在不同的器物上使用,瓦当图案吸收过铜器上的纹饰。如临潼、咸阳出土的“饕餮纹”半瓦当,这种“饕餮纹”在商周铜器上就曾多次出现。事实上,瓦当的纹饰有着自己独立的发展变化规律,它不一定直接与其他器物上的纹饰发生什么承袭关系。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21云纹瓦当

后来,刘庆柱先生对大量考古资料进行分析,从瓦当纹饰的自身变化中,发现了云纹瓦当的由来。他说:“从葵纹纹饰的变化来看,葵瓣从三线变化为复线(即双线),进而发展成单线。葵瓣方向有顺时针也有逆时针,葵纹中的葵瓣大小相间排列,一般各四个。大葵瓣尾部延至当面中央圆内又形成四个或三个小葵瓣。瓦当面外圆内的大小葵瓣,早期为同一方向,以后发展成大小葵瓣反方向相间排列。当面被分成四区间,每区之内各有一大小葵瓣,背向排列,形成俗称的‘羊角纹’,这也就是云纹的最初形式。”从刘先生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云纹源于葵纹。“同方向的葵纹瓦当,变成葵纹相间反方向排列,形成反云纹,纹由单线变为复线。反云纹是云纹的母题花纹。”他进一步详细指出,“葵纹向云纹的过渡发展:一是由葵纹演变为羊角形云纹,进而发展为蘑菇形云纹;二是由葵纹深化为反云纹,进而发展为云朵纹”。

由葵纹深化而来的云纹瓦当是关中秦汉瓦当的大宗,它随着秦汉一统帝国的建立,很快推及至全国各地。需要强调的是,关中地区秦汉时代发展、流行起来的云纹瓦当,在当时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图案瓦当。

云纹瓦当的母体花纹—云纹,大致可分为云朵纹、羊角形云纹、反云纹和蘑菇形云纹四种类型。它们出现的时代大体相近,约在战国中晚期,但在不同时期的流行情况是不一样的。

考古发现证明,蘑菇形云纹瓦当是秦汉云纹瓦当中最流行的一种。如在秦咸阳宫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出土的19品云纹瓦当中,其中有羊角形云纹和反云纹瓦当各2品,云朵纹瓦当3品,蘑菇形云纹瓦当12品(含简化蘑菇形云纹瓦当)。云纹瓦当的四种云纹变化,总的趋势是母体纹饰由繁到简,其中以云朵纹和蘑菇形云纹最为突出。如反云纹的云朵纹从双线发展为单线。各类云纹的纹饰尾端由繁到简,主要表现为尾端由多圈变为单圈。

秦云纹瓦当当面的当心圆中,除圆饼之外,还有四叶纹、网格线、半字纹、莲籽纹、曲尺纹、十字纹、同心圆纹等多种纹饰。

4.秦国植物纹瓦当

当面饰花叶纹,最著名的是秦故都雍城和西安三桥阿房宫遗址出土的莲花纹瓦当。阿房宫出土的莲花纹瓦当直径16.2厘米,这片瓦当上的莲花怒放,生机勃勃,筒瓦上印有“左宫”二字。左宫是“左宫水”的省文,宫水是秦时中央督烧砖瓦的一个专门机构。瓦当上有这样的文字出现,说明此瓦为左宫水主持烧制,以明负责。宫字类砖瓦陶文大多见于秦始皇陵和阿房宫遗址,而有印章的瓦当比较少,这是秦瓦当的一种十分显著的特色。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22莲花纹瓦当

植物纹瓦当的出现比动物纹瓦当出现的时间稍晚,约出现于战国中晚期,主要有花叶纹,在秦故都雍城、芷阳、咸阳等遗址均有出土。凤翔豆腐村遗址出土的莲花纹瓦当,其中心圆四周有五朵花瓣,在花瓣的空间各有一只三角形的装饰物,构图巧妙,十分精美。西安洪庆堡出土的四叶纹瓦当,其画面为四界格分区,每区有一片向外伸展的叶子,脉络十分清楚。临潼芷阳遗址出土的花苞纹瓦当,双栏十字分区,每区有伸展的花朵,含苞待放,构图精巧。这与战国时期的四叶纹铜镜相似,是六国装饰图案相互影响的见证。

植物纹瓦当中要数莲花纹最具有代表性,其他多为变形或零星花瓣、茎叶与云纹、葵纹相组合。

秦代植物纹瓦当于1974年和1975年在陕西咸阳秦都一号宫殿遗址出土,一般直径为16.3厘米至19厘米,边轮宽1厘米左右。秦代植物纹瓦当分两种:一为莲瓣纹瓦当,圆形,中间为单一莲瓣形,与凤翔出土的叶纹瓦当相似。二为葵纹瓦当,纹饰有四种:第一种在圈带内外用反向连弧线组成辐射状葵花形,成为一个整体图案;第二种在外圆圈带周围饰有六个卷曲纹样,似葵花;第三种为变形葵纹,中央圆圈变小,内饰花蒂,外圆圈由四个尖叶形体和四个卷云纹相间组成葵花;第四种似变形葵纹,又似变形云纹。

5.秦代云纹瓦当

云纹瓦当样式极为丰富,变化多种多样,秦故都雍城、栎阳和秦都咸阳三处遗址出土最多。如战国晚期的秦“云纹瓦当”、“羊角形云纹瓦当”和“蘑菇形云纹瓦当”。

云纹瓦当是秦图案瓦当的主题,是从战国以来的葵纹演化而来的。我们可以从众多的战国至秦的葵纹瓦当中看到这一演变过程:葵纹逐渐演化为羊角形云纹、蘑菇形云纹,最终发展成云朵纹。瓦当纹饰同其他装饰艺术一样,由繁到简,从写实到写意,由具体到抽象。云纹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吸取了自然界的云朵、花枝、羊角、蘑菇等因素,逐渐形成了较为抽象的卷云纹图案。云纹图案一般当心有圆突、网格、十字、四叶等,当面有四个分区。云朵有单线、双线两种。形状有羊角形、蘑菇形、几何形、卷云形。构图采取中心辐射、等量对称、四周均衡的原则,舒展流畅,华丽美观,富于变化。云纹具有光亮、明快的特点,像一朵朵缭绕的祥云飘在房檐上,更衬托出宫殿高耸入云的非凡气势。

秦汉时期人们渴望求仙升天,祥云缭绕于建筑之上,使人有登上瑶台为仙,步入琼阁成神之感,因此云纹成为秦瓦当装饰的主流图案。

秦云纹瓦当以蘑菇形云纹最为流行,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出土的瓦当以蘑菇形云纹居多,羊角形云纹次之。

从此,瓦当纹饰分四区排列的模式渐渐固定下来。

如果说西汉图案瓦当过于成熟,令人有单调之感,那么秦图案瓦当则变化自如,明显透露出一股朝气。

秦文字瓦当

瓦当上多有纹饰和文字,不但能保护屋檐,防止风雨侵蚀,它还是一种艺术品,富有装饰效果,从而使建筑物更加绚丽多姿。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23“永受嘉福”瓦当

文字瓦当是瓦当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关于文字瓦当的起源,史学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文字瓦当始于秦代,有人认为文字瓦当源于战国。

为了破解文字瓦当起源之谜,199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考古队在凤翔县长青乡孙家南头堡子壕遗址进行了科学试掘,先后在秦代文化层和战国时期秦国文化层中分别发现了一批文字瓦当。

这批文字瓦当均为秦文字瓦当,考古工作者从而确定秦文字瓦当源于战国时代,这一论断已被公认是科学可信的。

春秋战国至秦代是文字瓦当的萌芽期,到了汉代,终于步入巅峰,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绚丽多姿。

汉代瓦当

汉代瓦当是在秦代瓦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秦瓦当相比,汉代瓦当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更加丰富,制作也日趋规整,纹饰图案多姿多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字瓦当的大量出现,不仅完善了瓦当艺术,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和研究范围,更加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思想意识形态。总之,汉代瓦当以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时代特征之鲜明,文化内涵之丰富,把中国古代瓦当艺术推向了最高峰。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24汉代文字瓦当

汉代瓦当很好地继承了秦代及先秦的瓦当艺术风格,一般有半圆形和圆形两种。半圆形瓦当在汉朝初年十分流行,圆瓦当在汉初时与秦代瓦当的风格十分相似,汉武帝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西汉素面瓦当数量不是很多,多为纹饰瓦当和文字瓦当,纹饰瓦当又可分为图像瓦当和图案瓦当两类。图像种类十分丰富,有麟凤、狻猊、飞鸿、双鱼、玉兔、蟾蜍等数十种,构图精巧,别具一格。与秦图像瓦当取材于现实生活不同,汉代瓦当图像多取材于现实而又经过了高度艺术的夸张,有超脱现实生活的珍禽异兽,想象大胆,构图巧妙,线条细腻而不繁琐,浪漫主义色彩表露无遗。

1.汉代文字瓦当

根据汉代瓦当文字的内容,文字瓦当可分为宫苑、官署、宅舍、祠墓、纪事、其他和吉语七大类。从现有资料看,不同文字内容的瓦当约有近400种,其中吉语文字瓦种类约占半数,其不同版本的实物更占存世文字瓦的绝大多数。其他类的文字瓦分别有几种或三四十种。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25汉代文字瓦当

各类文字瓦如宫苑、官署、宅舍、祠墓,自然施于不同的特定建筑之上,其实吉语文字瓦也未必仅意在祈福致祥,通用于各种建筑。例如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可以知道,宣帝时期天子陵园的门阙主要使用“长乐未央”瓦,很少使用“长生无极”瓦。而皇后陵园则与之相反,淳化甘泉宫遗址多见“长生未央”瓦,“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瓦则极少。

文字瓦当是汉代的主流,其内容之丰富自不必说,其高妙的书法价值更被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备至。书画同源,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种类和审美对象,它的线条美比彩陶纹饰的抽象几何纹还要更为自由和多样化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的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中国独有的线的艺术。

2.汉代图案纹瓦当

西汉初年至汉武帝时,仍沿袭秦代的蘑菇纹、羊角纹。汉武帝以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绝大多数瓦当用的都是云纹。

汉代瓦当风格古拙朴质,但古拙而不呆板,朴质而不简陋,装饰意趣极浓。

云纹瓦当是西汉瓦当中数量最大的一类。当面中心多为圆钮,或饰以三角形、菱形、分格形网纹,乳钉纹,叶纹,花瓣纹等。云纹占据当面中央的主要部位,花纹变化复杂多样。

在流行的圆形瓦当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是卷云纹。卷云纹瓦当一般在圆当面上作四等分,各饰一卷曲云头纹样。变化较多,有的四面对称,中间以直线相隔,形成曲线和直线的对比;有的作同向旋转形。这种图纹的瓦当富有韵律美感。

图案纹是对现实生活中具体形象的高度提炼和抽象,运用几何线条简单地勾勒,所表现的对象被简化,而线条本身却在不断产生新的内涵。

3.汉代图像纹瓦当

汉代瓦当中,除云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以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动物纹图像瓦当,如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瓦当,蟾蜍、玉兔纹瓦当和鱼、蛇、雁纹瓦当等。这些瓦当的图像,大都是一些带有浓厚神化色彩的动物,至目前为止,主要发现于一些汉代陵园建筑遗址和宗庙建筑遗址之中,有人认为这可能与汉代的神仙思想和鬼神观念有关。就发现数量而言,它远不如文字瓦当和云纹瓦当多,这可能与这类瓦当的使用范围有限有一定关系。

汉代图像瓦当中,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最具特色,人们称之为四灵(即四神)。四神是古代传说中的四方神,其中青龙能呼风唤雨,象征东方、左方、春天,故为四神之首;朱雀是理想中的吉鸟,象征南方、下方、夏天;白虎象征着西方、右方、秋天;玄武是龟和蛇的组合变化图案,象征着北方、上方、冬天。四神同时也被认为是颜色的象征,即蓝(青)、红(朱)、白、黑(玄)。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26青龙纹瓦当

关于四神瓦当出现的时间,有几种看法,有人以在茂陵地区曾出土过四神图像的砖为据,认为四神瓦当是西汉中期的产物。现在考古发现的“四神”瓦当,均出土于汉长安城南郊西汉晚期的“宗庙”遗址。咸阳市博物馆藏有汉哀帝义陵出土的这种“四神”瓦当。陈直先生认为虽然王莽“九庙”遗址所出“四神”瓦当很多,但此建筑是用拆毁汉代上林苑和建章宫土木建筑的材料所建,“瓦当应亦在移用之列”。但至今未在建章宫和上林苑两处遗址发现“四神”瓦当,“移用”之说显然很难成立。“四神”图案在空心砖上使用,并不能说明这种图案也必然同时在瓦当上使用。“四神”瓦当流行于西汉晚期,但其产生的时间,只能根据四神空心砖推想它的产生可能也在西汉中期,这还有待于新的考古发掘和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1)青龙纹瓦当

青龙(又名苍龙),四神瓦当之一。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一品,面径19.3厘米,当面为青龙形象,龙作走形,中心为一凸起的乳丁,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人认为这是汉代未央宫东阙,即苍龙阙之用瓦。西安市北郊坑底寨村出土一品龙纹瓦当,面径18.3厘米,龙纹与前者不同,作飞形。

(2)白虎纹瓦当

四神瓦当之二。出土于陕西汉长安城遗址,面径18.5厘米,边轮宽1.8厘米,当厚2.8厘米。当面饰一白虎,中心为一凸起的乳丁。《淮南子》曰:“西方之金也……其兽白虎。”有人认为这是汉未央宫西方殿阁用瓦,安康宋云石旧藏,现藏安康地区文管会。另在陕西省周至长杨宫遗址采集一品,面径为18.5厘米,边略残,当面中心仍有一凸起的乳丁,但纹饰与长安城遗址所出之白虎稍有不同。西安北郊坑底寨村出土一品虎纹瓦当,面径21厘米,造型优美,极为罕见。另西安文物库房藏一品虎纹瓦,直径19.8厘米,亦华丽雍容。

(3)朱雀纹瓦当

四神瓦当之三。出土于西安汉长安城遗址,面径15.8厘米。当面为朱雀形象,按凤头、鹰喙、鸾颈、鱼尾组合而成,十分生动,中心有一凸起的乳丁,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周至长杨宫遗址曾发现一品,面径19厘米,略残,纹饰与前瓦稍异。《西北大学藏瓦选集》中亦著录二品,面径分别为17.5厘米和16厘米,纹饰与前诸瓦稍有不同。西安市北郊坑底寨村出土的朱雀纹瓦当,更是罕见之品。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 图27朱雀纹瓦当

(4)玄武纹瓦当

四神瓦当之四。出土于西安汉长安城遗址,面径18厘米,边轮宽2厘米,当面为一玄武,中心仍饰一凸起的乳丁,应为汉未央宫北阙用瓦,现存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藏瓦选集》亦著录一品,面径18.8厘米,出自汉长安城遗址,与前瓦图案相像,纹饰稍异,文中名作“龟蛇纹瓦当”,不妥,应为玄武纹瓦当。陕西周至长杨宫遗址也出土过一品玄武纹瓦当,面径19厘米,其当面纹饰与前二瓦差别较大。《西北大学藏瓦选集》还著录有玄武纹瓦当范,面径约16厘米,很是珍贵。西安市北郊坑底寨村出土一品玄武纹瓦当,很是奇特。这品瓦当面径19厘米,当面龟蛇皆为正面,龟卧立在中央,伸张颈部、张口。两蛇缠绕龟身,并交错伸张在龟的两侧,蛇张大口,好似龟蛇正在搏斗,造型十分生动形象,这种正面玄武纹瓦当很是稀少,有极高的价值。

汉代以后的瓦当

随着西方佛教的传入,莲花纹、兽面纹瓦当渐渐多起来,云纹则简化变形,并且渐渐消失。早在秦时已经出现的莲花纹,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也被赋予新的含义。纹饰有素瓣莲花变为复瓣莲花,周围多饰有连珠纹,成为魏晋隋唐以至于宋代瓦当的主要装饰题材。辽金时期兽面纹的再度出现,也是中国古代瓦当艺术的最后一次辉煌。隋唐以后文字瓦当极为稀少,也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宋代以后,瓦当继续呈衰退之势。瓦当题材中佛教题材大减,兽面纹成为瓦当的主流,另见少数莲花纹瓦当和龙纹瓦当等。

元明清时期是瓦当发展的低谷。元代少数民族政权,在瓦当中,清一色的采用兽面为主的瓦当纹样,并无出新之处。明清两代瓦当以琉璃瓦为皇室用瓦,图案采用云龙纹为主。这一时期,由于普通民居的砖雕发展起来,冲淡了瓦当作为装饰的主体地位,瓦当无发展之地。于是,瓦当之发展停滞了下来。

1.兽面纹瓦当

兽面纹瓦当流行于辽、金、西夏和元,明代亦见使用。与唐代兽面纹瓦当最大的差别是唐代常见于兽面纹瓦当外围的联珠纹渐渐不见了。

辽兽面纹瓦当一般直径在14~20厘米之间,当面宽平,兽面略突起,蒜头鼻,椭圆口,口角上饰卷曲或笔直的胡须。其瓦多保留唐瓦遗风,在兽面外有一周联珠纹,其实物在辽中京城遗址中曾有出土。

金兽面纹瓦相对比辽瓦更生动些,兽面突起较高,更富浮雕之立体效果。如内蒙古呼和浩特金代遗址曾出土一件,须眉清晰,没有凸起的边轮。

西夏瓦当的实例不多,从宁夏贺兰县宏佛塔清理的十余件完整兽面纹瓦当看,直径9.2厘米,白色或砖红色的胎上施有绿色琉璃,瓦当的制作较为精细。

元代兽面纹瓦当略近于金,但有简化趋势,獠牙外凸明显。1983年,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白塔子乡元代武平县遗址南约500米处出土一件元代瓦当范。此范长23.1厘米,宽16.6厘米,厚3.3厘米。范为泥质褐陶,火候很高。正面为扁桃形,兽面边缘饰勾云纹,背面略平,正中竖刻“至大叁年五月日记”。元武宗至大三年为公元1310年,此元代纪年扁桃形瓦范则为首次发现,为瓦当家族又添一员,也为元代瓦当断代增添了珍贵的标准器。

明代的兽面纹瓦当不像前朝富于立体感,主要用线勾勒兽面的轮廓。天津蓟县独乐寺塔出土的兽面纹瓦当,兽面以眉、鼻、口部为主干,有宽阔的边轮。

2.莲花纹瓦当和龙纹瓦当

与唐代瓦当莲花纹多为正面俯视形象不同,辽、元、明瓦当莲花纹多为莲花侧视绽开的形象,如天津蓟县独乐寺塔明代大修时使用的一方莲花纹瓦当。

龙纹瓦当大抵出现于金代(1115-1234年),沿用至明清。当面以浮雕盘龙纹为主体,辅以流云或宝珠纹等,其演变的基本轨迹是从粗糙而渐趋华丽。金代的龙纹瓦当往往龙首居中,粗犷强健。元代瓦当龙纹渐趋纤巧,龙为3爪,外缘还饰一周联珠纹。明代瓦当龙纹精细传神,龙身盘曲,极富动感,很好地表现了蛟龙腾云驾雾的非凡气派。西北大学文物陈列馆藏有一件明琉璃龙纹瓦当,直径15.5厘米,堪为一代之标准。清代瓦当龙纹鳞甲细密,常作五爪,造型匀整。但大体说来,明清瓦当的龙纹雕饰较甚,缺乏厚重之感。

知识链接

汉代四神瓦当

在汉代非常流行的砖瓦应当是四神纹瓦,它囊括了四种动物—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由这四种神兽组合而成的一组图案,又叫作“四灵纹”。四神纹在汉代应用非常广泛,漆器、石刻、砖瓦、铜镜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都有出现。汉代把四神当作和避邪祈福有关,它又代表季节与方位。青龙的方位在东,表示春季;白虎的方位在西,表示秋季;朱雀的方位在南,表示夏季;玄武的方位在北,表示冬季。曹操的儿子曹植在《神龟赋》中记载道:“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于一方,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岗,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方。”这就是对四神最为生动传神的描述。这四种神兽中,玄武较为奇异,它是龟与蛇的合体。“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有人这样理解,这可能和古代图腾信仰有关,是氏族外婚制的体现。在瓦当形制上,汉代瓦当的突出特点是中央绘有大圆柱,旁轮宽且整齐。早期制作分为三道工序:制造瓦心、制作旁轮、上瓦当。西汉中期之后,瓦心和瓦轮不用划分两次制作,而是一次性制作完成,制作过程得到了最大简化。这些模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的瓦当,显得大气磅礴,形态生动,不愧为新莽时期的代表作品。

汉代人们更相信四神和天地万物以及阴阳五德关系紧密,拥有护佑四方的神力,因为这个原因,颇为好古的王莽特别用“四神”瓦当装饰自己的宗庙,祈求用“四神”瓦当驱邪镇宅,保佑宗庙乃至社稷江山万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