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是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仪式。

传统的贯穿人生的礼仪主要有诞生礼、冠笄礼、婚嫁礼、丧葬祭礼等,传统礼仪不仅存在于人际交往中,也存在于家庭、家族和一个人的个人经历中,且贯穿于人生历程,几乎每个人都需经历的礼仪就是人生礼仪。

在中国传统习惯中,五大礼仪都有隆重而繁琐的仪式,深受中国封建礼制、礼教的影响,它是所有民俗事象中礼制成分最浓、传承最为稳定、最受人们重视的民俗。

第一节 传统寿诞礼俗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生命的价值,把长寿视为人间诸种幸福之首,一方面希望保佑自己和子孙平安长寿,另一方面希冀父母和祖辈长命百岁。所以,上祈于天地神灵,下求于山川万物,外顺于阴阳寒暑,内己于修身养性,于是形成了祈祷、祝寿等寿庆礼俗。

祈寿礼俗

健康长寿是人生的理想,从出生的第一次洗礼开始,人们就满怀希望地铺设着长寿之路的每一块基石。

在中国民间,婴儿出生之后,自三朝、满月到百天、周岁,都有许多祈祷礼仪活动。例如三朝,女方娘家要送来寿桃、福寿糕;满月,给小孩穿百家衣和长命锁。百家衣用各家各户讨来的碎布做成,百家的碎布(百岁)寓意为百岁,婴儿穿了这种衣服能够驱邪避病,保佑婴儿长命百岁。长命锁又称百家锁,一般由外祖母送。百家锁须用百家的钱来购置,而凑齐百家的钱较困难,所以采用变通的办法,即向乞丐换取百文左右的铜钱以代替。长命锁上一般刻着“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吉祥语、图案,象征福寿绵延。周岁则剃百岁毛、送百岁钱、吃百家饭(米)和穿虎头鞋。

认干亲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祈求婴儿健康长寿的民间习俗活动。这样做的寓意有两个:一是担心婴儿娇贵孱弱,不易养活;二是婴儿命相不好,克父或克母,认干亲可以转命相,以求合家健康长寿。

人的一生中,每过十余年就会重复一次本命年。民间认为,人在本命年里,会遇到许多灾,只有祈求神灵保护,进行禳解,才能逢凶化吉。于是产生了许多祈福求寿免灾的习俗活动,如“祭顺星”、“祭本命星”,去寺庙拜菩萨等。

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 图1长命锁

民间还有“借寿”的习俗。当老人病重时,子女斋戒沐浴,泣告上天,愿意减去自己若干年的寿数,借给老人以延长其寿命。假如病人转危为安,那就意味着上天已经准许借寿,出借者就应焚香许愿,答谢上天;若病人并未转好而是去世了,出借者也要烧香祈告,取消借寿的话,以免阎王判官阴差阳错,把出借的寿数借给别人。

祈寿的意识不仅表现在生前,也同样反映在死后。民间流行为死去的亲人做“冥寿”。冥寿又称“冥庆”、“阴庆”、“阴寿”,就是给死去的长辈做生日,追行祝寿礼仪。做冥寿时,子女都穿彩服,设酒堂,宗族、亲友送纸扎银锭,登堂拜礼,一如死者生前。

寿诞礼俗

敬老尊老是中国民族的一项优秀传统。这种传统美德突出地反映在庆祝寿诞上。

1.做寿的规矩

做寿是一件十分庄重的事。虽然每个人在每年中都会遇到自己生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做寿。按习惯,人不满60岁,只能叫过生日,而不能做寿。只有满60岁的老人才有资格做寿。之所以如此,是和天干地支60年一轮回有关。满60岁,意味着已经度过宇宙的一个完整周期。因此,满60岁的老人享有和祖宗一样的礼遇,每逢生日,就能接受儿女子孙的祝拜。古时正式的做寿是从满60岁开始的,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演变为从50岁开始做寿,逢10(个别地方以逢9计算)的生日做大寿。综观老人的寿礼,其最隆重、最具特殊意义的寿诞有以下一些:

花甲寿。60岁活满了一个甲子,做寿60岁生日即花甲寿诞,其礼仪比一般的寿礼隆重。

六六寿。这是专为年满66的老人做寿的寿诞习俗,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地区。在这一天,女儿要将猪腿肉切成66块,形如豆瓣,俗称“豆瓣肉”,红烧后盖在一碗米饭上,连同一双筷子一起放在篮子里,并盖上红布,由女儿女婿送给父亲(岳父)或母亲(岳母)品尝。66块肉寓意多福多寿;老人在鞭炮声中高高兴兴地美餐一顿。“六十六,女儿家中吃碗肉”,便是指这一习俗。

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 图2寿幅

古稀寿。特指给80岁老人生日时举行的寿礼,俗称“庆八十”。古时候人活到80岁是很少见的,所以,能活到80岁的老人便被人们誉为老寿星。

此外,许多地方还有“做九”和“过九”的习俗,也就是提前一年做满十寿。

2.贺寿仪式

做寿这一天,儿女子孙及亲友都来贺寿,送来寿幛、寿烛、寿桃、寿面、寿联等贺礼。同时要设立寿堂,挂起大红的寿幛,供桌上放着寿桃、寿面、寿果,张灯结彩,接受晚辈和亲朋好友的叩拜、祝贺。礼毕,共享寿宴。寿宴上,老寿星坐在主席、正位,贺寿人不断向寿星敬贺。在不同地区,贺寿仪式存在着差异。例如,苏州献礼上寿时唱《祝寿歌》;在福建,寿诞之日早晨,全家人先吃“甜寿面”,之后,子孙向寿星祝寿。

寿庆物语

伴随寿庆礼俗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许多与寿庆相关的、颇具特色的寿庆物品和寿庆文学、戏曲艺术。它们既是中国人长寿观念的表征,也体现了寿庆礼俗的民俗。主要的寿庆物语有几方面:

1.食品类

寿酒,是寿宴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因为“酒”跟“久”谐音,寓意“长久”,“祝酒”就是“祝久”。所以古人用“奉觞”和“称觞”来作为祝寿的代称。寿酒因地而异,较常用的是椒酒、桂花酒、黄酒、白酒。寿宴时应先敬寿星,然后宾客同饮。

寿面,做寿都离不开面条,民间称为“长寿面”,“面条”寓意绵长。寿面一般要求根根长三尺,每束百根,盘成塔形。寿宴必以寿面为主食。

寿桃,是寿礼中必备的物品。寿宴时,亲朋好友邻里向寿星献寿桃。所献寿桃一般为九个,一个象征长寿,八个象征八仙,意为“八仙庆寿”。九个寿桃相叠为一盘,共摆三盘,陈列在寿堂桌上。

菜式,因地而异,但都有祝福祈寿的寓意,如“八仙菜”、“九斗碗”和“十大碗”等。

2.字画类

寿幛,是流行十分广泛的一种祝寿礼物,是布置寿堂时必备的一种装饰。一般是在整幅或大幅的红色或金色布帛上撰写吉祥的祝语贺词,向寿星表示祝贺寿辰。寿幢大小如中堂。

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 图3百寿图

寿屏,是指用作祝寿的书画条幅,其上题写吉语贺词或画上八仙、寿星之类内容的画。寿屏有两种,一种是四条幅、六条幅或八条幅,联列成组,用于挂在墙上;另一种是雕刻或镶嵌而成的座屏或插屏,陈设在案几之上。

百寿图,可用于寿幛,也可用于寿屏。基本形式为:在一个大“寿”字的笔画中,布满一百个字体不相同的小“寿”字。

福禄寿图,画面通常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寿星形象,持杖牵鹿。杖头挂葫芦或仙桃,也有手捧仙桃,身旁有飞舞的几只蝙蝠。寿图一般悬挂于寿堂正中。

子孙万代图,画面常为圆形,其上是一个大葫芦,两侧各一个小葫芦,葫芦与葫芦根蔓相连,中间穿插几片葫芦叶,大葫芦下部,又生小葫芦,寓意“子孙不断”。子孙万代图常用来为老年妇女祝寿。

松鹤长寿图,画面一般是挺拔苍翠的青松,树上(旁)立一只美丽的白鹤。松、鹤历来是我国民间崇尚的长寿动植物。白云、远山、太阳作背景。画面题词系为“松鹤延年”或“松鹤遐龄”之类。

寿山福海图,图案大体为巨大的岩石兀立于大海之中,天空有飞来的蝙蝠。画面寓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富贵耄耋图,常用于为年满70或80岁的老人祝寿。画面画一株盛开的牡丹,几只彩蝶在牡丹花丛中飞旋;花旁有几只逗人喜爱的小猫瞪着眼睛,作跳跃欲扑状。猫谐音“耄”,蝶谐音“耋”,艳丽的牡丹花被认为是大富大贵的象征。三者合一就是“富贵耄耋”。这是广泛流行于我国东部、北部的一种祝寿吉祥图案。

此外,民间用于寿庆的图案还有“龙凤图”、“八团圆”、“长春白头”、“群仙拱寿”、“富贵白头”、“福禄双全”、“百龄食禄”、“万年如意”等。

3.文学艺术类

主要是寿舞、寿乐、寿戏、贺寿诗文,如《八仙献寿》、《蟠桃会》、《盗仙草》等。寿联和寿文也很常见。寿联是客人为祝寿或主人为庆寿而写的对联,一般用来布置寿堂,烘托寿庆热烈喜庆的气氛。

此外,寿礼中还少不了寿烛、爆竹营造欢乐喜庆的气氛。

知识链接

祝寿仪式

祝寿无一定的仪式,古时通常晚辈宾客,仅向寿堂行三鞠躬礼,寿星可定时出堂受贺;其余时间则由子侄辈在礼堂答礼。新式寿诞,常在宴会之前,由寿星分切蛋糕饷客。寿庆的招待:庆祝寿诞,一般都是经济较富余者方能进行,所以在招待上比较讲究。

古时在寿诞前夕,就开始宴请至亲好友,称为“暖寿”;中午为面席,取其“长寿”口彩;晚间为大宴。次日,尚有宴席,以谢执事。

寿庆宴席,有两项内容似乎是必不可免的:一是要由寿翁(寿婆)吹生日蛋糕上的蜡烛,然后分吃蛋糕;二是要吃面条,以讨长寿的口彩。

现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伦文化的浓重,人们过生日不像过去那样,小孩过生日吃几块蛋糕,老人过生日打几壶酒,弄点好吃的就算过生日了。而今形式多样,文明崇尚,亲情浓重,生日人开心。特别是古稀、八十、九十和百岁老人过生日,更是讲究了。

第二节 古代婚姻风俗

婚姻的形成与发展

在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杂交群居式的生活以后,才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婚姻形式——血缘婚。血缘婚又称族内婚、班辈婚,即婚姻范围仅限于族内,不准不同辈的男女通婚,只准同辈人结合。

在中国苗族的《伏羲姊妹制人烟》传说、壮族的《盘瓠》传说与纳西族的《创世纪》传说中,都有兄妹成婚的故事。这些故事背景大都与大洪水传说有关,传说是世上只剩下兄妹二人,只好结为夫妇,繁衍人类。《太平御览》卷七八引《皇王世纪》说:太昊庖牺氏“制嫁娶之礼”。伏羲所制的嫁娶之礼最初即是兄妹婚,为历代婚姻之始。兄妹、姐弟之间的血缘婚是以集群的形式构成的,即一群兄弟与一群姐妹互为共夫、共妻;子女为集群共有,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由于家族之间的竞争,实力强的家族成员常常侵袭、掠夺实力弱的家族,这其中就包括把其他姓氏家族的妇女抢来,强迫她们与族内男子婚配,这便是原始的抢婚制。抢婚的流行,使人们认识到同姓相婚,生育的子女大多有问题,而异姓相合,所生子女则要优良得多,于是出现了亚血缘婚,也叫族外婚。在这种婚姻形式下,本氏族的兄弟姊妹已不能通婚,而必须到族外去求偶。族外婚仍然延续了班辈婚的惯制,即同辈通婚。屈原的《楚辞·天问》中说:“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作,后嗣而逢长?”所谓“并淫”,即指兄弟共妻。《孟子·万章》中说,舜的兄弟象企图害死舜欲霸占其财产,要求“二嫂使治朕栖”,即此二人都转给他做老婆。这种婚制的残余则是转房婚。转房婚的表现形式各异,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中,有兄亡嫂嫁弟,姊亡妹续嫁给姐夫,弟亡弟媳转嫁给兄,伯叔母转嫁给侄儿等。

随着亚血缘婚的配偶范围日益缩小,异姓的同辈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对偶同居,逐渐成为对偶婚。对偶婚的男女双方分别在自己母系氏族中生活,成年男子到异姓女子氏族过着“暮合朝离”的生活,两性结合并不固定,世系仍按母系计算。海南黎族的对偶婚被称为“放寮”,异姓青年男女可以到对方的“寮房”自由结交伴侣。纳西族的对偶婚称为“阿柱”婚,“阿柱”为亲密的朋友之意。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结交多个阿柱,男阿柱没有自己的单独住房,女阿柱则有单间阁楼,专门用来接待男阿柱的来访。男阿柱在女阿柱住处过夜,过着走婚的生活。即使在青年男女结婚以后,女子也不在夫家落户。直到有了孩子或者年纪大了才到夫家落户。自此,男女双方才断绝与其他阿柱的来往,双方互相厮守终身。

阿柱婚的尾声,标志着一夫一妻的专偶婚的开始。就像禹娶涂山民之女而生启之后,夫妻关系才正式确立下来。由于夫妻占有共同经营的家庭经济,逐渐使个体家庭从母系氏族中分离出来。随着父权的出现,夫权也相继诞生,男子在父权、夫权的基础上,产生了向自己的子孙转移财产的继承观念,开始了男权世系的发展,确立了严格的血亲家族系统的亲属制度。周代婚姻,开始出现了一定的形式。《荀子·富国》中说:“男女之合,夫妇之分,婚姻娉内送逆无礼。如是,则人有失合之忧,而有争色之祸矣。”具体形式则是婚礼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是“恐女家不许,故言纳。问女不言纳者,女氏已许,故不言纳者”(《仪礼·士婚礼》)。纳采时的礼物用雁,所以纳采又称委禽。问名是向女家问清女子的名字、生辰。纳吉是卜得吉凶后到女家报喜、送礼、订婚。纳征是订婚后向女家送聘礼,也叫纳币。请期是选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亲迎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子。周代非常重视“同姓不婚”的戒规,此外,还在宗法制的基础上出现了“媵”、“妾”婚制。贵族男子在娶嫡妻时,可以得到若干个陪嫁的妾、媵;女子出嫁带妹妹、侄女等陪嫁;或者一国嫁女,别国送媵。《左传·僖公十七年》中记齐桓公有3个夫人,6个“如夫人”,好像是一次娶了9个女子,其实他只娶了1个夫人,其他8位都是媵、妾,即陪嫁跟来的。同胞姊妹陪嫁,只能二人不能有三也成为不成文的规定。陪嫁者处于从属地位。媵是女方伴嫁的女子,地位较低。妾是男家的,可以是买来的,也可以是家仆之女。媵本是伺候新嫁娘的女仆,但如果被主夫看中,由陪宿而变成妾。媵妾制是贵族占有奴仆人身的一种产物,直到战国后期,媵妾制才渐渐废止。由此可见,周代的一夫一妻制实质上是一夫多妻制。

在秦代,儒家礼教在婚姻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要求男女授受不亲,婚姻要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而对女子的婚嫁进行严格控制。《礼记·内则》、《礼记·曲礼》上有种种繁琐的规定:一个家庭的夫妻及男女成员从住所、用物都要分开使用,更不许互相接触;“叔嫂不通问”;禁止“诸母”给子侄洗下衣,以免产生邪念。在家庭结构上,将原来的家族制分解成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小家庭完全以自身利益为转移,巩固了私有制,树立了“臣事君”、“妻事夫”、“子事父”的三从观念,妻子在小家庭中被剥夺了独立的地位。

汉承秦制。西汉王朝提倡建立“五口之家”、“百亩之田”的小农家庭,即以夫妻为主体的个体家庭,或者是父母与一个已婚之子组成的家庭。不同的是,先秦典籍中虽有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的规定,然而,汉代人实际的结婚年龄则比较小。汉高祖死,惠帝继位,只十六七岁就立了皇后。

媵妾制在秦汉以后变成了封建帝王的后妃制。汉武帝时,后宫中从皇后、夫人以下分为14个等级。西汉末期,王莽托古改制,纳杜陵史氏为皇后,设3夫人、9嫔、27美人、81御人,共120人。

汉代聘娶婚中,聘礼与媒人占有重要地位。聘娶婚是以家长买卖、包办儿女婚姻为特点的婚姻制度,也称“买卖婚”或“包办婚”。买卖婚即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聘礼,等价交换出嫁的女子。据《东汉会要·礼四》中说,桓帝聘大将军梁冀的妹妹为皇后,“悉依孝惠帝纳后故事,聘黄金2万金,纳采雁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结婚本是喜事,但汉代民间沿袭着古代“三日不举乐”的风习,据说是为了表示嫁女对父母的思念。到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刘歆才奉命正式制定了汉代婚礼,规定“四辅、公卿、大夫、博士、郎、吏家属皆以礼娶,亲迎立轺并俪马”(《汉书·平帝纪》)。

媒人是在一夫一妻制形成后才出现的。最早的媒人大都是本氏族中享有威信的长者,由此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古代的祭祀“神媒”曲折地表达了人们对她寄予了“联婚姻、通行媒”的美好愿望。到了秦汉以后,媒人成了体现家长意志的代理人。《诗经·豳风·伐柯》中曾说:“伐柯如何,匪(非)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可见媒人在缔结婚姻中原来就有特殊的地位。媒人分为官媒、私媒两种。《周礼·地官·媒氏》说的“掌万民之判”的“媒氏”,与《管子·入国篇》中“凡国都皆有掌媒”、主管“合独”的媒妁都是官媒。《战国策·燕策》中“周地贱媒,为其两誉也:之男家曰女美,之女家曰男富”的“贱媒”则属私媒。

封建包办婚姻派生出指腹婚与冥婚习俗。据《后汉书·贾复传》记载,汉光武帝对贾复说:“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指腹婚是封建家长包办子女婚姻的极端形式,胎儿还在母腹中,便由家长为他(她)预定婚约。汉武帝刘彻很小的时候,他的姑母便带着自己的小女儿阿娇来看望他,逗他说把阿娇许给他做媳妇。刘彻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就信口回答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藏之。”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金屋藏娇”的成语。冥婚则是指死人结婚的习俗。曹操爱子曹冲死后,曹操聘甄氏之亡女,与曹冲合葬。

汉代统治者为了增殖人口,发展生产,鼓励多生育后代。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令民产子复勿事二岁”。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下诏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命。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人口速度增加很快,仅刘邦和他两个哥哥的后代,至西汉末年,即已繁衍到10万多人(《汉书·平帝纪》)。两汉的皇帝,其妃嫔的数目都很多。众多的妃嫔居住在后宫,由大量宦官来照管。到了东汉,任用宦官已成定制,宦官的数量空前增多。一些有权势的宦官,竟也一如常人娶妻纳妾,甚至妻妾成群,这是中国古代婚姻发展史上的怪胎。

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 图4婚姻中的媒婆

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姻的最突出特点是门第婚盛行,讲究门第和家世名望的匹配。这种门阀婚姻不仅可以保住自身的高贵门第,还可以在朝廷中形成血统和姻缘结合的巨大宗法官僚势力,互相扶植,因此人们都以与名门大姓通婚为荣。据《陈书·儒林传》载,出身高贵而家道贫寒的王元规,却拒绝娶拥有巨万资财而门第低贱的土豪之女。唐代婚姻的门第观念依然十分浓重,即使天子择婿,也都在贵族阶层。唐太宗的21位公主的丈夫,全部都是文武大臣的儿子。皇帝还下令崔、卢、李、郑四个名门大姓不得互相通婚,效果却十分有限。早在南北朝时期,崔、卢、李、郑等著名士族,就已形成了一支巨大的姻亲满朝廷、故吏遍天下的庞大势力。到了唐代,虽势力衰落,影响依然很大。从唐传奇《柳毅传》等诸多作品中可以看到,唐代妇女再嫁还是比较普遍的,这一点,与汉代的情况相似。唐代婚礼纳采,有合欢、嘉禾、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胶漆九事。合欢取合家欢乐之义,胶膝即如胶似漆,绵絮取其延续绵长之意,蒲苇取其心可屈可伸,嘉禾寓福,双石意在双方姻缘之巩固。

宋代婚礼只保留了纳采、纳吉、纳成、亲迎4项仪式。宋代嫁娶主论财产,在通婚书上除了写男女的姓名、生辰外,还要详细写明随嫁的田舍、资产及奁具数目,以致“娶妻不顾门第,直求资财”的风气盛行。迎亲时,新娘由乘车改乘轿子。宋代婚礼的程序更加繁琐复杂。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两家允许,然后再起细帖子,序三代名讳。此后,要准备许多瓶酒,以络盛酒瓶,再装上大花8朵,又用花红缠绕,叫做缴担红,送给女家;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鱼三五条,筷一双,放原酒瓶内回送,叫回鱼箸。此外,还有下财礼、挂帐、催上妆、起担子、撒豆谷、坐虚帐、撒帐、交杯酒等一套繁杂的惯例。

元代统治者强调家长主婚的权力,在“纳采”前增加一项“议婚”,把“同牢”、“合卺”改称“传席”。其余皆依《朱子家礼》之规进行。

明清时,婚礼趋于奢靡:“男计奁资,女索聘财,甚有写定草帖,然后缔姻者。于是礼书竟同文契,亵甚矣。且一重利,则良贱不及计,配偶不及择。”一切都是以财物的多寡为前提,至于对方是什么人,则不再过多计较了。

中国婚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差异很大。汉族及发达的少数民族大都是一夫一妻制,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如纳西族的“阿柱”婚,至今仍停留在母系后期的对偶婚阶段。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婚礼同以前相比已经简化多了,然而,婚礼仍是人生中第一重要的仪式,这一点是与古代一脉相承的。

婚姻形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男女结成夫妻关系所必须遵守的法则,这种婚姻关系不是建立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而是受家庭或家族利益的制约。中国封建时代最普遍的婚姻形式是包办婚姻,即男女双方的婚姻不是由自己决定,而是由他们的父母或长辈决定,当儿女的意见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时,儿女只能服从父母的选择。这种婚姻从表面看是为了儿女,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目的是要通过姻亲关系来巩固家族的地位。

除了包办婚姻以外,值得注意的另外一些传统婚姻形态还有抢婚、不落夫家和入赘婚等。

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 图5传统婚姻

八抬大轿抢婚又叫“掠夺婚”,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婚姻形态,由氏族外婚引起。中国很多少数民族的婚礼仪式中都有模拟“抢婚”的场面,但是它们的意义已经改变。

不落夫家又叫“长住娘家”,过去流行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惠安一带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反映了人们对从妻居的母系氏族的留恋。在人类社会早期,曾存在着一个被称为母系氏族社会的辉煌时代。当时人们的生育观念不是重男轻女,而是重女轻男。在母系氏族社会,氏族的世系是按照母系血缘来计算的。亲属关系由女性继承,祖母传给母亲,母亲传给女儿,依次类推。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比男性高得多。纳西族俗谚:“无男不愁儿,无女水不流。”生女重于生男,女儿是亲族的根。纳西族在婚姻制度上还保留了母系氏族的形态,实行严格的氏族外婚制,又叫“走访婚”或“走婚”。走婚的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双方的婚姻关系不需要任何手续和仪式,只要男女相识、相悦,就可以建立“阿注”(亲密的朋友)关系。如果女方同意,男子就可以在晚上到女方家过夜,第二天早上再回到自己的氏族参加生产劳动。双方没有经济关系,所生的孩子归女方抚养。

入赘婚:民间又叫做“招女婿”。特点是:婚后新娘不出嫁到新郎家,而是招新郎到新娘家做女婿。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女方家没有儿子。招了女婿以后,女方的父母就可以有人来为他们养老送终。二是生下的孩子要姓女方的姓,这样可以继承女方的家业。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这种“倒插门女婿”常常被世俗看不起。而入赘的新郎大多是因为家境贫困或单身在外无依无靠,万般无奈才选择了这种婚姻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男女平等意识的增强,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改变。今天,无论在中国的城市还是乡村,“倒插门女婿”都不再受到人们的歧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结婚以后不打算住在父母家里,而是另立门户,自己租房或买房居住。

媒人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偕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在女子出房相亲时要梳妆打扮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介绍人”。

说媒也叫议婚,议婚即是商议婚事。婚姻原来是男女双方当事人的事情,应由他们自己决定,但在传统婚姻中却不是这样。传统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议婚主要是双方家长的事,与当事人关系不大。所以婚姻的开端叫议婚,而不叫谈恋爱。

媒人是议婚的发起人。媒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两人,这要看媒人的情况而定。如果对男女两家情况都比较熟悉,一个媒人就可以了。否则,媒人就要由各了解一方情况的二人担当。门当户对是议婚的基本原则,其次才是男女双方的情况。因而结婚又叫结亲,两家联姻在婚姻中占有重要位置。

说媒不是一件轻松事,这从媒人被人雅称为“冰人”、“冰斧”就可以知道。据《晋书》记载,孝廉令狐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躺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友人解释这个梦说:“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这象征着你在调和阴阳,调和阴阳就是做媒介,你将会给别人做媒。但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热情把冰融化了,男女双方才能成婚。”看来,做媒是需要热情和毅力的。

议婚中非常重要的是了解男女双方的家庭情况,家庭情况主要是看财产、社会地位、人口构成、为人口碑等。财产包括土地、房屋、在城镇有无商号、近几年的经济状况等。未来的女婿在今后能得到多少财产也很重要。社会地位首先是指家庭根基。上几代有无功名,现在有无为官之人,是世家还是新富。其次是家庭主人的职业,在村镇中有无声望等。人口构成是看公婆和兄弟姐妹的情况。公婆身体如何,是否全都健在。女家最怕未来公婆身体不好。这样一嫁过去就得侍候多病的公婆。人口少的清静之户,一般为女家所喜欢。兄弟姐妹多,矛盾就多,姐妹关系也不容易处好。为人口碑也都特别重视。女家最怕男家婆婆有恶名,这样的婆婆不好侍候,女儿过去会受苦受罪。男家最忌讳女家有淫名,这样家庭出来的女儿,十有八九会红杏出墙。有善良忠厚之名,最受人欢迎。

男女双方的情况主要是看年龄、属相、人品、身体有无疾病。对女方重视的是闺门声誉,对男方则要求没有不良嗜好。

如果双方家庭情况基本相当,男女当事人的情况也很正常,这门亲事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大多数女家喜欢借此高攀,找那些家庭情况好于自家的人家。一是使女儿生活有靠,二是自家今后能沾点光。低就的情形不多,至少也要是门当户对。

议婚最重视诚信,媒人介绍情况,不能弄虚作假,隐瞒真情。否则不管哪一方发现事情有假,婚事都会告吹,媒人的名誉也会受到损害。听过媒人介绍,如男女两家都有几分同意,议婚就算圆满成功,随后便开始进行下一步的程序。

相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带领下到女家作初步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相亲是男女两家直接相看婚姻当事人。女家是相看女婿,男家是相看儿媳。相亲礼俗是起源于择婿。父亲看到某个青年男子各方面条件不错,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便主动谈及婚事。春秋战国时,史书开始载有择婿之事。到了汉魏六朝,择婿礼俗十分盛行。汉高祖刘邦即是吕后父亲吕公亲自挑选的女婿。宋时《梦粱录》说:“然后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这里说的相亲,只是说男女双方家长相见,并未说是否相看婚姻当事人。

在明清时相亲则是专指相看当事人。相看未来的女婿,女家多是由父亲出面;相看未来的儿媳,男家多是由母亲前往,这样相看也较为方便,也有委托媒人或至亲去相亲的。相看时男女当事人有时知情,有时不知情,这要看父母是否开明,大多数父母会在事前告诉儿女。当事人即使明白事由,按规矩也要装作不知,不能让相看人觉得有什么虚假造作。

相看女婿的形式很多,事前定好时间妆箧和地点,或在集市上相遇,或在地里做活路过。有时直接到男家串门,有时是媒人陪着男方前往女家拜访。《今古奇观·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中有一段相亲描述,反映了女家相看女婿的情形。

富家子弟颜俊,相貌丑陋,不学无术,听说几十里外的高赞有个女儿才华出众,貌似天仙,正在择婿,便委托媒人前去说亲。高家提出要男方来家相亲,颜俊自知亲自前去事情肯定会告吹,便央求虽无什么家财,但一表人才的表弟钱青代替自己前往女家。钱青因依附表兄家读书,无法推辞,只好答应。钱青到达高赞家后,高赞看到钱青一表人才,心中已经十分高兴。两人交谈后,高赞看到钱青的举止谈吐优雅,暗中佩服。然后让儿子的老师考查他的才学,结果这位老师都自愧不如,高家对这门婚事是十二分的满意。

男家对女方的相亲形式比较单纯,一般都是在女方家里进行。旧时讲究闺范,未婚青年女子,平常大门不出,都是在家中做事。相亲时,男家有时根本不去人,媒人以串门聊天的形式,到女家去相亲。女方这时大多坐在炕上,做针线活。相亲人一边与女方母亲聊天,一边仔细端详女方。从容貌、身材、肤色,到针线活水平,都会一一相看。有时还会找些话题,与女方直接说几句话。如果女方手巧,女方母亲就会拿出女方做的针线活,让相看的看,相亲人借此夸奖几句。女方明知是相亲来了,但又不好说什么,这时多是羞涩难当。相亲人不仅看女方本人情况,还要看家庭情况,有其母必有其女。家里收拾得整齐干净,女儿必是手脚勤快之人。

相亲的日子是由媒人预先订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做好准备。男方要根据女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女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有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对待。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时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对对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讲究含蓄。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有的父母甚至还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带走。

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女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访男家。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女方父母交谈。女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聘礼

相亲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字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

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 图6聘礼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

聘礼是男家在女家答应婚事后,送给女家的订婚财物。聘礼又称聘币、聘财,民间称财礼、红定。把聘礼送给女家,称送聘、下财礼、下定、下花红。聘礼在订婚仪式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非常重视。只要女家收下财礼,即使没有写婚约证书,人们也会认为婚事已定。

聘礼应出现在从夫居时代。在这以前婚姻形式是从妻居,男不婚,女不嫁,双方经济上没有什么来往,婚姻关系随时可以解除,自然不会有什么聘礼。实行从夫居后,女方嫁到男家。女方家庭将女儿养育成人,付出许多艰辛,现将女儿白白嫁出,总觉得有些得不偿失,希望男方给一定的补偿,哪怕是象征性的,心里也会略微平衡。男方为了得到女方,也认为应该做出补偿,聘礼习俗逐渐形成。

民间聘礼自古无定数,完全是随时而定。每个时代、每个地方标准都不相同。无论是什么人,聘礼都是以当时标准为基准,上下略有浮动。如果过于节俭,就会受到人们的耻笑,有时还会导致婚事告吹。聘礼多少为宜,这一点要看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男方家庭社会地位高,经济状况好,聘礼自会丰富。女方家庭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优越,嫁妆也不会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聘礼和嫁妆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穷人与富家结亲,嫁妆和聘礼怎么出?少了人家看不上,多了自家出不起。穷对穷,富对富,双方经济实力相当,聘礼和嫁妆都好确定。

追求聘礼数量,甚至以聘礼多少为出发点,考虑是否缔结婚姻,名为嫁女,实为卖女,是聘礼风俗中的不良风气。秦汉时这种风气开始流行,在整个封建社会,几乎从未停止。虽然统治阶级利用礼法、圣训、文告等形式,把聘礼限定在一定数量内,对索要高额聘礼的给予处罚,可实际上收效甚微。从整个社会情况来看,聘礼的薄厚,还是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大多数人家,在送聘礼和收聘礼时,看重的还是礼仪和情谊,不会过多计较财礼的物质价值。

历朝聘礼的构成各有特点。周朝是玉帛俪皮,战国时开始使用金钱。汉朝以黄金为主,实物是附属。魏晋南北朝多用兽皮。到了隋唐两朝,聘礼品物繁多,金银珠宝,绸缎布匹,衣饰被褥,都可成为聘礼。进入宋代,富贵人家置办聘礼,除一般物品外,流行给女方制作一些纯金首饰,常见的是金钏、金锭、金帔坠,号称三金。经济稍差一点的人家则用白银打制,也有银制镶金的。明清时期,打制金银首饰更加普遍,手镯、耳环、耳坠、戒指最为流行。普通百姓之家,置办不起成套饰物,至少要准备一两件银饰。

聘礼通常在迎娶前一百天或两个月给女家送去,也叫放大定。具体日期由男女两家协商确定。送聘礼时还要正式通知女家娶亲的吉期,故又叫“通信过礼”。女家收到聘礼,大多先陈列在庭院,请亲友们观看,显示男家聘礼的丰厚。

迎亲

佳期在即,男女两家都要杀猪宰鸡,准备喜宴,还要请好厨师、傧相、伴娘、轿夫、账房、师爷及其他帮着办事的勤杂人员。这些人应聘后,应在迎娶的前一天即到主家开始工作,做好迎亲摆宴的准备工作。

传统婚礼一般是女家早晨“出嫁酒”,男家中午摆喜筵;如果是纳婿(招郎——男到女家)则反之。

一切准备就绪后,男家鸣炮奏乐,发轿迎亲。媒人先到,接着是新郎、伴娘、花轿、乐队、礼盒队。

女家在花轿到来之前,要准备好喜筵。姑娘要由母亲或姐姐梳好头,用丝线绞去脸上的绒毛,化好妆,谓之“开脸”,然后饰上凤冠霞帔,蒙上红布盖头,等待迎亲的花轿。

花轿一到,女家奏乐鸣炮相迎。迎亲队伍进入女家堂屋后,花轿落好,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并呈上以其父名义写好的大红迎亲柬帖。接着是女家奏乐开筵。席间,媒人和新郎要小心谨慎一些,因为中国民间有不少不成文的习俗,在新婚的三天里,亲朋好友中的平辈和晚辈青少年可以别出心裁地在媒人和新郎身上编演几出小小的闹剧,称之为“洗媒”和“挂红”(乡下俗称“贺新客”)。新娘的嫂子说不定会在盛给新郎的饭碗下层埋伏半碗辣椒面;新娘的妹妹会在斟酒时特别给姐夫抹一把锅底灰。对这些能增加欢乐气氛的小闹剧,媒人和新郎应该容让——虽不妨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小小地报复一下,但却绝不能生气、发火,甚至同主客吵闹、扭打。

早宴之后,新郎新娘在媒人的引导下向新娘的祖宗牌位和长辈行过礼之后,伴娘就可搀着新娘上花轿了。

上轿时,新娘要痛哭,以示对父母家人的依恋。哭嫁是亲迎仪式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女子拜别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中少不了不舍和茫然,于是悄然饮泣,甚至失声痛哭。哭嫁的程序一般是先有母女对哭,姑嫂对哭,后由周围邻居未婚姑娘和青年媳妇前来陪哭。哭者和陪哭者都拿着手绢坐在床上,两人一仰一俯地对哭,其他伙伴低声饮泣。陪哭一个接一个,直到新娘哭倦了才停止。有时亲戚相邻前来送礼看望,也会相对哭一阵,作拜贺答谢之礼节。等到上轿的那一天,哭嫁终于达到了高潮,这时不仅要痛哭,还要边哭边唱,其内容有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有拜别兄弟姑嫂的,有痛骂媒人多事的,也有恋恋不舍、不愿上轿的。

新娘上轿后,即奏乐鸣炮,启轿发亲。乐队在前,乐队后面是新郎(有条件的要骑马),接着是花轿和其他送亲的人员。新娘在启轿时,往往要塞个红包给轿夫,以免花轿摇摆得过于厉害。

哭嫁接亲的队伍将要到达新郎家门口时,男家要鸣炮动乐相迎。花轿停在新郎家的堂屋门前,男家请的伴娘(一般是年轻貌美的女子)要上前掀起轿帘,将新娘搀下轿来,傧相上前赞礼,宾客向新郎、新娘身上散花(一般用红、黄各色纸屑替代),将婚礼推向高潮。

拜堂

拜堂,亦称“拜天地”或“拜花烛”。此俗源起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故事,当时并无媒人撮合,而是天地为证,这才有了婚姻与人类的繁衍。所以,后人结婚都要拜天拜地,具有表示这门婚事是天作之合,并有天地为证,因而也将得到天地护佑的多重意义。其实周公所订“六礼”中,并无拜堂一节,一般认为这是北朝后才兴起的礼仪,发轫于北方少数民族,然后经汉族吸收演变而来。唐封演《封氏闻见记》云:“近世婚嫁,有障车、下婿、却扇及观花烛事,及有下地安帐并拜堂之礼。上自皇室,下自士庶,莫本不皆然。”可知拜堂之俗在唐代已十分流行。

婚礼前的张罗拜堂的仪式是在喜堂正面放一张供奉天地诸神的“天地桌”,桌上除置有天地牌位、祖先神座、彩印神、龙凤花烛等之外,还有盛满粮食的米斗,斗中插有弓、箭、尺、秤等物,俗称“三媒六证”,表示这门婚姻男女相配,合礼合法。天地桌后面和喜堂两边,都挂着亲友送贺的喜幢贺联和各种吉祥画儿,又有太师椅两把,准备给男方的父母接受拜礼时坐的。吉时一到,燃香点烛,奏乐鸣爆竹,乐止,司仪喝令,新郎、新娘分男左女右站定,随掌礼人喊令声开始跪拜。礼生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因为拜天地时已经将拜祖先包含在内了。此外,也有许多地方把拜天地安排在庭院中,或是新人拜天地时对空而拜背夫妻对拜对花烛面向庭院,庭院无遮无盖,上有天,下有地,可谓名副其实的拜天拜地了。

许多地区还把拜堂口令念成押韵的歌谣,如:“香烟缤纷,灯烛辉煌。新郎新娘,双双一夫一妻共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一拜天,二拜地,三拜生身亲爹娘。夫妇交拜两相喜,拜毕新人入洞房。”

喜宴

在传统婚礼进行的前一天男家已经张灯结彩,其布置大略如下:堂屋:门前对联一副,加横批。堂屋中间高悬一方形彩灯,彩灯四面分别绘上“鸾凤和鸣”、“观音送子”、“状元及第”、“合家欢”图案。香案上一对硕大红烛。两边“对座”墙上贴“陪对”一幅。后“金墙”上贴“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自上而下直写。这六个字的写法有讲究:天要平,即“天”字的两横要写平,不能弯曲;地要宽,即“地”字写宽一些,不要过窄;君不开,即“君”字要全封闭,不能留空隙;亲不闭目,即写繁体“亲”字,右边的“见”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后一横全部封住;师无别意,即繁体的“师”字要少写一撇。

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 图7古代喜宴用具

新房:门框两边贴对联一副,加横批(横批一般写“鸾凤和鸣”四字);门上贴大红双喜字;新房正中悬彩灯;窗户上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的蝴蝶图案;窗户两边贴对联;墙壁四周挂字画。

厨房:正门对联一副,加横批,门上贴红“喜”字。

其他:所有房间门上均贴“喜”字一个。

拜堂之后,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来。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贺客。如在宾馆、酒家宴宾,则夫妻双方都得出去会见宾客并向宾客敬酒。喜筵要按来客的尊卑长幼排定座位,称大婚时的喜宴之为“请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则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长幼和身份、地位从高到低排列座次。

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正中,请“大亲”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按尊卑长幼对号入座。

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请新娘的母亲坐首位,由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一般也要按尊卑次序排定。

座位排定后,傧相宣布动乐鸣炮开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说几句表示感谢的话祝酒,然后,厨房开上第一道菜来,把婚宴推向高潮。

各席的酒菜应该一个样,惟“男大亲”和“女大亲”所在的席次,通例必须有清蒸的猪肘子一个。而且,新郎要时刻守候在桌边,为“上亲”斟酒、送热毛巾等,以示尊敬。

喜筵结束前,媒人早已溜走,谓之“逃席”。倘若不走,“洗媒”的人会把他的脸抹成锅底。喜筵结束后,“上亲”先退到堂屋休息一会儿,吃些点心,由男方尊长陪着说些客套话,待勤杂人员把席面撤去,扫了地,大亲就该起身告辞了。临起时,男家要“打发”衣料、鞋袜之类,讲究的还有红包。“送大亲”是又一个热闹场面,男家所有体面的人都要送到门口,还要鸣炮动乐,以示敬重。新郎及其父母应送客至村口。

闹洞房

曾几何时,婚礼作为个人私密,严格遵守不乐、不贺的规定,可是到了汉代,看新妇、听房,乃至闹洞房都成了通行的习俗。闹洞房时,男女老少齐聚一堂,除了新人的父母、祖父母和鳏寡孤独等不祥人以外,其他人均可参加,并且极尽嬉闹之能事。其中大致可以分为文闹和武闹。

闹洞房文闹就是用言语挑逗新人,或者说些“黄段子”,让新郎新娘难以启齿、无地自容。也有的让新娘唱一些现编俚曲,其中自然少不了情爱之词,以之取乐。文闹虽然不雅,武闹却更让人难堪,有时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汉唐的武闹,都有打女婿的旧俗,“婿拜合日,妇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戏乐,至有大委顿者”。唐代还发生过误杀新郎的案子。当时有某甲娶亲,亲友们在一边戏弄。正巧边上有个柜子,乙、丙二人就强押甲入柜,说是拘禁他的牢狱,还关上了柜门。没想到等他们将甲放出之时,甲早已窒息而死。

武闹更多的则是针对新娘,即“弄新妇”。在场之亲友,毛手毛脚,占尽便宜。所以有的妇女在嫁娶之时,便将衣服、鞋袜都用针线密密地缝缀,防止新婚之夜被人拽开出丑。

俗话说“新婚三日无大小”,闹房的痛快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变态心理。于宾客而言,似乎从闹房中得到了某些补偿,将平日里一直受压抑的性渴望部分地发泄到新人身上;于主人而言,则似乎闹得越热闹越吉利,全然没有保护新人的意思,其动机无非有二:一是怕影响了邻里、亲友的感情,二是迷信地认为女子阴气重,易引来鬼魅、妖魔,因而默许闹洞房以增加人气。闹房捉弄新郎可这么做,伤害到的是不谙世事的年轻夫妇。尤其是养在深闺的新娘,突然受到如此荒唐、淫滥的对待,其心理上所受的冲击可想而知。

在闹洞房时,有许多捉弄新郎新娘的游戏。常见的游戏有如下一些玩法:

游戏之一:取筷子

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请两人表演亲吻。

游戏之二:吃香蕉

用弹性绳捆住香蕉吊于新郎跃起能够到的高度,新郎用嘴拉下香蕉。新郎新娘用嘴剥皮,然后共同把它吃完。为了不让绳子缩回,一个做动作,另一个必须咬住香蕉,这就要看两人的配合了。

游戏之三:点火柴

将火柴插于红枣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一根红线中间扎一支点燃的香烟,两头分别由新人咬住,两人你进我退,合力用烟点燃盆中的火柴。要屏住呼吸,用扎实的“牙功”与眼光才能获得成功。

游戏之四:夹弹子

新郎误以为闹房者为小偷,大打出手准备一盘玻璃弹子,让新郎新娘各执一支筷子,两人一齐将弹子夹出。

游戏之五:对诗比赛

若新郎新娘是喜爱文学的,那么请他们来一次对诗擂台赛。先由新郎吟诗一句,然后新娘接吟,要求接吟的句中至少有一个字与上一句相同,如此反复,接不下来者判负,负者表演节目。

游戏之六:夫妻识字

这个“识字”是让新郎选一个“字”(或一个短语),然后请新郎做各种动作(不准说话,不准用手描笔画)给新娘看,要使新娘能“识”这个字。选“字”的时候,挑那些与新婚气氛相吻合的内容,如“爱”、“恋”、“夫妻”等。

游戏之七:说昵称

新郎新娘分别想10个昵称去称呼对方,什么心肝啊,宝贝啊,狗狗啊,越肉麻越好。如果来宾不满意,则可要求再说。

游戏之八:亲亲甜心

新郎仰面躺在床上,然后把切得薄薄的香蕉片贴在他的脸上和脖子上,让蒙着眼睛的新娘用嘴去找那些香蕉片。

游戏之九:接吻

直接要求新郎新娘接一个长吻,三分钟或是五分钟都可以。

游戏之十:撒喜床

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游戏,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圆等物。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闹洞房的众人听了嫂嫂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其实,闹房对于没有恋爱基础的新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可以消除陌生感和距离感,缓和紧张的心理,同时,适当地喝一些酒,听一些“黄段子”,也有利于刺激情欲,使他们初次的性生活过得更为美妙和谐。只是“过犹不及”,一些明显出格的举止行为将好事变为陋习,实在是令人扼腕。

传统婚礼

中国传统婚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古代,从择偶到结婚共有六个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合称“六礼”。

光绪大婚时坤宁宫喜字门“纳采”是男方家派遣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如果女方父母同意,男方家再带着礼物,正式向女方求婚。所带礼物,最早是雁(一种候鸟,又叫大雁,秋天飞到南方,春天又飞回北方,飞时排列成行),后来也有用羊、合欢等物的,古人常常用这些动物或植物来象征夫妻感情牢固,恩爱和睦。

“问名”是男方在求婚之后,通过媒人进一步询问女方情况的礼节。询问的内容,大致包括女方生母的姓名,女方本人的名字、排行、生辰八字(包括出生年、月、日、时,用天干和地支表示,共八个字)等。问后男方还要请人占卜吉凶。

“纳吉”是男方用占卜的方法来确定这种结合是否吉祥,然后把结果告诉女方的程序。

“纳征”也叫“纳币”,是男方向女方赠送彩礼(聘礼)的一种仪式,同时也是男女双方进入成婚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请期”是男方家在定好迎娶的日期之后,带着礼物去女方家以征求对方的同意,迎娶日期当然要选取佳期、吉日。

“亲迎”指新郎去女方家迎娶新娘,是整个婚礼程序中最繁琐、也最热闹的仪式。过程主要有拜堂、行合卺礼、撒帐、闹洞房等。

在传统婚姻习俗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各地民间婚礼实际上并不严格遵守“六礼”的繁琐仪式,反而呈现出越来越简化的趋势。从一般程序来看,大致包括婚前礼、嫁娶礼、婚后礼三个步骤。

1.婚前礼

民间传统仪式主要有定情、说亲、相亲、订婚等。

(1)定情:以物定情的习俗无论在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中都很流行。中国民间把信物定情看做是男女之间确立爱情关系的重要形式。忠实于爱情的男女常常把对方所赠的信物视为生命。如果恋爱中的一方将信物丢失,就会被对方看作是对爱情不忠;如果把信物退回,则意味着感情的破裂。古代汉族民间流行的信物有“如意”、“凤钗”、“荷包”、“戒指”、“红豆”等。

(2)说亲:又称“提亲”,一般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亲友、邻里到女方家传达结亲的意愿。

在中国传统婚姻中,媒人担当着重要角色。媒人又叫“媒公”、“媒婆”,在男女婚姻中起牵线搭桥的作用。媒人的担当者除了男方或女方的亲友以外,还有一种职业媒人,大多数是消息灵通且能说会道的妇女,她们无论在男方家还是女方家说亲,都尽量讲对方的优点,以促使双方成婚,如果婚事说成了,男女双方都要送给媒人丰厚的谢礼。而有些贪图钱财的媒人,为了个人得到好处,会隐瞒真实的情况,使婚姻当事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受到极大损害,因此,在民间口头创作中,媒人的形象常常是不光彩的。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媒人是“月下老人”和“红娘”,有关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在现代社会中,男女青年虽以自由恋爱为主,但有时媒人还会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

(3)相亲:民间又叫做“相门户”、“看屋里”。相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考察对方的家庭情况;二是了解婚姻当事人的条件(如身材相貌、言谈举止等)是否与媒人的介绍一致。相亲的方式各地不同,有的是由媒人带着女方家长到男方家相看,有的则是让男女双方当事人由媒人安排见面。地点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在公共场所,如茶馆、公园或影剧院门口等。

(4)订婚:又叫“许亲”或“定亲”。传统的订婚仪式要写婚约并传递婚柬。婚柬是一种专门用于书写婚约的印刷品。通常折成六折,双方都把婚约写在上面,并通过媒人传给对方作为凭证。婚柬上印有喜庆吉祥图案,一般男方的帖子上印有龙,女方的帖子上印有凤。

传柬订婚要选择吉日,由男方准备好酒席,分别邀请两家亲友吃“定亲饭”。男方在这一天要送给女方衣料和金银首饰等贵重礼物,主要有戒指、耳环、手镯等。另外还要送给女方的父母和祖父母一份厚礼。礼品的样数与件数均要成双。女方家要给回礼,常见的礼品有文房四宝(纸、墨、笔、砚)、扇子、荷包、裤带等。

订婚是婚前礼中最重要的一个程序。订婚之后,男女双方虽然还未成婚,但是已经确定了夫妻关系。这时,女方就不能再答应其他人家的求婚。

皮与封建时代深受礼法束缚的汉族婚姻形式相比,中国少数民族的婚姻恋爱方式显得自由而富有诗意。不少民族都有用歌来表达感情和心意的方式,比如在广西瑶族,山歌常常成为青年男女相互钟情的“媒人”。

2.嫁娶礼

按照中国传统说法,女子结婚叫做“嫁”,男子结婚叫做“娶”。对男方来说,结婚当天举行的仪式叫“亲迎”、“迎娶”、“娶媳妇”;而对女方来说则叫做“出阁”或“嫁闺女”。在嫁娶仪礼中包含着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复杂仪式,主要有催妆、送嫁妆、铺床、哭嫁、迎亲、拜堂、入洞房、撒帐、闹房等。

(1)催妆:中国各地都有催妆的习俗,一般在婚期临近时举行。“催妆”也叫“催嫁妆”,即男方送礼物给女方。礼物通常是食物,如面粉、肉、盐、鱼等。在中国文化中,“鱼”常常具有吉祥意味,如“鲤鱼跳龙门”、“年年有鱼(余)”等。中国传统民俗中用鱼的地方很多,婚礼中常用鲤鱼或鲫鱼来表达美好的心愿;而一些没有鲜鱼的地方或买不起鲜鱼的人家,就用一对木雕的鱼来代替。

(2)送嫁妆:嫁妆是女方带到男方家的陪嫁物。陪嫁的多少与好坏,全要看女方的经济条件。当女方收了男方家送来的催妆礼之后,就要给男方送嫁妆。最普通的嫁妆包括新娘穿的衣服、梳妆用具、床上用品、卫生洁具、手工艺品等。至于嫁妆的种类与搭配则因地而异。比如,有的地方要在枕头里装上筷子,谐音“快子”,即快生儿子;鞋里放上麸子,谐音“福子”;有的还要在被子的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谐音“早生子”、“花搭着生”(有儿有女)。

在广东饶平县,当女子出嫁时,做母亲的一定要送给女儿一盒缝衣针和一把骨梳。新娘到夫家以后,就把针分送给夫家的女人们和邻居的婆婆婶婶,用意在于:用针缝住女辈们的嘴,使她们凡事多包涵指教,不要对新娘挑剔刻薄。而送骨梳的含义则是希望女儿做事像梳理头发一样有条不紊。

生活在广东梅县的客家人结婚时用的陪嫁物是一把“油纸伞”,目的是为了取一个好兆头。油纸伞的形状与一般的雨伞差不多,只是原料和工艺不同。它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和白砂纸。制作方法是:先用竹子制成伞柄和张合架,再糊上纸,并画上各种图案,最后涂桐油。

在客家人的心目中,油纸伞不仅是一种普通的日用品,而且具有吉祥的意义。因为“纸”与“子”谐音,作为嫁妆暗示着“早生贵子”。另外,中国古代繁体字中的“伞”字里面有五个“人”:在一个大的人字下有四个小人,所以象征着“多子多孙”。而用竹子制成的伞柄,中空外直,寓意为:“无私无邪”。油纸伞的第三种寓意是“婚姻圆满”,这是由伞张开以后形成圆形而引申的。此外,从伞的蔽日挡雨的功能还可以引申出“驱恶辟邪”的含义。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至今在南洋和台湾等地的客家人中仍保留着用“油纸伞”做陪嫁的习俗。

(3)铺床:铺床是指为新郎新娘铺设婚床。中国民间对铺床十分重视,布置新房的重点即在于铺床,一般在嫁妆送到之后进行。铺床的人必须要请父母健在、夫妻双全、子女众多的女性来担任,俗称“全福人”,并且要口齿伶俐,能说会唱,因为铺床叠被时常伴有喜话或喜歌,内容大多是祝愿新人早得贵子、多生贵子、家业兴旺等,以给新人带来祝福和吉祥。

(4)哭嫁:中国民间曾普遍存在哭嫁的婚俗。哭嫁源于原始社会的掠夺婚。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由以母系为中心转变到以父系为中心。随着女人社会地位与家庭地位的丧失,女性在婚姻关系中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属品。那时还没有统一的国家,人们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不同的氏族与部落。当部落之间爆发战争时,女人就常常成为敌对双方抢掠的对象。在被男人掠夺时,女人们通常发出痛苦而悲惨的呼号,这种求救的呼声便是哭嫁习俗中悲歌叹情的来源。

哭嫁习俗自远古沿袭至近现代,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封建时代,由于包办婚与买卖婚的盛行,女子无权选择自己的婚姻对象,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因而出嫁对于女孩子来说,是一件吉凶未卜的事,其中悲愁多于喜悦和欢欣。在即将和父母家人离别的时刻,用哭声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诉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是很自然的。

哭嫁流行的第三个原因与人们期盼生活富裕发达的传统心理有关。中国民间认为哭嫁是“哭发”,哭得越凶越久,新娘和夫家日后的生活就会越发达。因此,出嫁时不哭反而显得有些不吉利了。所以,有时新娘实在哭不出来,母亲还要狠狠地拧她一把,使她疼得哭起来。据说,新娘的母亲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新郎家的人看到新娘对娘家的眷恋,日后加倍地疼爱她。

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 图8哭嫁

哭嫁时往往要唱各种内容的哭嫁歌,如广东石城、新民一带的哭嫁歌有《接轿歌》、《骂媒歌》、《梳头歌》、《洗面歌》、《穿衣歌》、《叹姊妹送礼歌》、《祝祖歌》、《牵新娘上轿歌》、《辞别兄弟歌》等20多首。哭嫁时并不是一直哭个不停,有时也停下来说笑一阵或边哭边说。

(5)迎亲:也叫“亲迎”,即新郎迎娶新娘。在各种婚姻仪礼中,亲迎的程序可以说是最繁琐、最复杂的,花样也最多。过去新郎迎亲多用花轿,也有坐船、骑驴、骑马或步行的,现代都市里一般用汽车。传统迎亲队伍要有仪仗,少则二三十人,多的上百人。迎亲的队伍中有陪伴新郎并熟悉礼仪的娶亲太太和伴郎;送亲的队伍中有陪伴新娘的伴娘、陪轿的男孩以及新娘的舅舅、叔叔和兄弟等。

新娘上轿之前要参拜祖宗牌位,然后拜辞父母,由亲兄弟或舅舅背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家人抬到轿前,再由迎亲妇女搀扶上轿。当花轿抬到男方家时,接亲的人们要到轿前来迎接新娘。此时,各地都有向新娘抛撒豆谷的习俗,俗称“撤谷豆”、“撒喜果”等。抛撒的东西有谷草秆、红枣、桂圆、瓜子、花生、核桃、栗子、铜钱等,撒时还要唱喜歌。

下轿时,人们要在新娘脚前铺上席子、红毡或麻袋。新娘上、下轿都要脚踏红毡的原因与民间的迷信思想有关。中国民间认为这样做有两个作用:第一可以避免鬼怪邪魔的侵扰;第二可以防止新娘脚上沾土,从而把娘家种庄稼的运气带走(俗话说“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除此之外,很多地方还有让新娘跨火盆、跨马鞍的习俗。跨火盆是为了驱邪,跨马鞍则是为了求得平安。迎亲时,不少地方还有刁难新郎的习俗。

(6)拜堂:又称“拜天地”、“拜花堂”。一般在厅堂的洞房门口举行,有的是在院子里。厅堂或院中都要设供桌,用来供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面摆放祖宗牌位。新郎新娘拜天地时,要由司仪(举行典礼或仪式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来引导。拜堂的对象各地不同,比较普遍的是三拜:一拜天地;二拜祖宗(或二拜高堂,即拜父母);三是夫妻对拜。也有四拜的,即: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后夫妻对拜。有时还要拜族里乡亲和前来贺喜的宾客,以便使新娘确认亲戚、邻里关系并得到家族与社会的承认。

(7)入洞房:洞房是中国民间对新郎新娘结婚时用的新房的俗称。在举行结婚仪式前,新郎家早早地就把新房粉刷、布置一新。室内除安置一张婚床外,还要放一张桌子,俗称“长寿(命)桌”,用来供放新婚之夜的红烛。洞房门口要贴大红喜字或喜联,窗户和墙上则贴有许多吉祥图案。入洞房是新郎新娘面对面正式以夫妻身份相处的一种仪式,主要程序有挑盖头、喝交杯酒等。

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 图9挑盖头

(8)挑盖头:是传统婚姻中新郎新娘首次正式见面的仪式。一般在入洞房之后举行,由新郎动手掀开(或用筷子挑开)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

喝交杯酒是中国近代民间才有的称谓,古代把这种仪式叫做“合卺”。早期的做法是将一个匏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剖开,新郎新娘各执一半来共同饮酒。以后人们用酒杯代替了匏瓜,仪式的名称也随之改变为“喝交杯酒”(或叫“合欢酒”、“合婚酒”等)。常见的做法是:用红线将两个酒杯拴在一起,让新郎新娘各饮半杯之后,交换酒杯,再饮完对方余下的半杯。也有让新人手臂交错各饮对方杯中的酒。

(9)撒帐:撒帐是新人入洞房之后在婚床前举行的仪式。汉代已有这种习俗。最初是用五色果向床帐上抛撒以求多子多福。后世民间多用枣子、栗子、花生、桂圆等做撒帐物品,寓意是“早生贵子”。有些地方在撒帐时还要唱撒帐歌,如浙江嘉兴地区的撒帐歌:

撒帐东来撒过东,夫妻双双多和睦;

撒帐南来撒过南,人丁兴旺子孙多;

撒帐西来撒过西,蚕花好来心欢喜;

撒帐北来撒过北,省吃俭用好造屋。

以此祝愿新人生活甜蜜,儿女双全,家业兴旺等。

(10)闹洞房:又叫“闹房”、“戏妇”。汉代就已流行,到魏晋南北朝时已发展为婚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以后,闹房习俗更加普及,流行的地域不仅限于汉族地区,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同样存在。直到今天,这一习俗还保留在我国的不少地方。

闹新房是婚礼中的高潮。俗话说:“新婚三日无大小。”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新婚后的三天中,亲朋好友、邻里宾客,不分男女长幼与辈分高低,都可以在新房中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逗弄新郎新娘。闹新房习俗自产生以来,历代盛行不衰,其原因主要在于民间信仰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中国民间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而且能驱邪除恶,保佑新婚夫妇婚后日子红火,家业兴旺发达。

3.婚后礼

这里主要指“回门”礼俗。结婚后,新郎陪新娘第一次回到娘家,俗称“回门”、“回亲”。这一仪式标志着新郎开始以女婿的身份正式进入女方家。回门的日期各地不同,有的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也有在第五、六、七、九、十或第十二天的,其中以第三天回门的居多。回门可以使新娘缓和一下初次做妻子(或媳妇)的紧张情绪,也可以使女方家有机会考验一下新女婿。考验的方式各地不同,在很多地方流行让新女婿吃辣饺子(或辣包子)的习俗。新郎如果怕辣不吃,新娘和她的家里人就会不高兴,因为这是考验新女婿将来是否能和女儿同甘共苦的一种仪式。如果新郎顺利通过了这些仪式,就会被女方的家庭愉快地接受。

回门是整个婚姻仪礼中的最后一个程序,它的实质是让新人的结合得到双方父母和亲友的承认,并正式确立两家的姻亲关系,实现家族的联合。

第三节 古代丧葬民俗

丧葬礼俗是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对死者举行的殓殡祭奠方面的礼节,也包括人类对于自己的祖先、对大自然及周围事物的敬仰、崇拜而采取的祭祀仪式。葬祭风格同社会其他礼俗一样,是一定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也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观念的表达。

丧礼的起源与演变

人死称为丧,死者遗体的处理称为葬。丧葬礼仪,是人结束一生后,由亲属、邻里、好友等进行哀悼、纪念、评价的仪式,同时也是殓殡祭奠的仪式。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产生了不同的治丧、送葬方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丧葬礼俗,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人类治理丧葬的活动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考察出上的古代墓葬,至少在两万年以前就已经有丧葬礼仪了。从两万年前的墓葬遗址看,死者旁边放有装饰物、食品、各种原始生产生活用具,可以证明当时已经为安慰死者的“灵魂”,安排死者生活举行过相应的仪式。

墓葬中死者放置的方向一般为头西脚东,表示灵魂寄托西方。在以后有了瓮棺后,常见到在棺的顶部凿一个小洞口,幻想着死者灵魂可以自由进出。随着灵魂不灭迷信思想的发展,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陪葬物也有了新的变化。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厚葬之风盛行。用人做殉葬品是奴隶社会极端野蛮、极端残酷的社会习俗,其目的是让奴隶到阴间为奴隶主贵族继续效力。

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 图10古代葬礼

封建统治者惯常的奢葬,对社会风气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皇家冢记》中记载了秦始皇的奢葬:“始皇冢在骊山之右。中以水银为百川,金银为鸟雁,机相轮,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久不灭,其葬时,后宫无子者皆葬殉,从死者甚众。”后世皇帝,无一不搜刮民脂民膏为自己建墓筑陵,墓中殉葬物尽揽天下奇珍异宝。而平民百姓由于受地主阶级宣扬的封建迷信和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也“重殓厚葬”,甚至负债厚葬。否则,儿孙就要背上“不孝”的恶名。

据传汉武帝时的杨王孙反对厚葬之风,临终前他告诫儿子“布囊盛尸”,从俭“裸葬”。这使他的儿子陷入两难境地,遵从也不是,不遵从也不是,“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见《汉书》卷六十七)最后,还是遵父命进行俭葬,“裸葬”其身。此举在当时引起惊世骇俗的轰动。如果不是杨王孙力主此事,其子必定要被世人责为“逆子”。

虽然在古代也不乏反对奢葬之人,但丧葬礼仪仍是日趋复杂繁琐,铺张浪费之风也是愈演愈烈。随着佛教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观念深入人心,封建丧葬礼俗也变得更加繁琐。

今天,我们“破千年旧俗,立一代新风”的丧葬习俗已经形成,礼仪繁琐的鄙俗陋习已得到根本改变。治丧肃穆而俭简,悼念形式变为对逝者的纪念、评价和对生者的教育活动。当然,旧的丧葬习俗在今天某些文明层次比较低的地方还没有绝迹,进一步根除落后习俗,形成文明社会习俗要靠全社会一起努力。我们今天了解古代传统丧葬风俗,也是为了更好地分辨哪些是陋习,哪些是可以存留的丧葬礼仪。

知识链接

五服制度

所谓五服,是指《仪礼·丧服》篇中所制定的五等丧服,由重至轻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每一等都对应有一定的居丧时间。死者的亲属根据与死者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而穿用不同规格的丧服,以示对死者的哀悼。

斩衰,最重的一等丧服,以最粗的生麻布做成,衣缘袖口皆不缝边,简陋粗恶,犹如刀割斧斩,故称斩衰。服斩衰者还须手握一根苴杖,俗称哭丧棒,竹制,高与胸齐,其意义有两重:一则是身份的象征,在传统丧礼中,只有孝子才用哭丧棒;二则是情绪的外化,痛失至亲,身心俱催,惟能以杖扶病。斩衰服丧三年(实为二十五个月),适用于臣为君,子为父,未嫁之女为父,已嫁复归之女为父,妻为夫,承重孙为祖父。

齐衰,次于斩衰一等丧服,亦以粗生麻布做成,但衣缘袖口皆缝边,稍显齐整,故称齐衰。齐衰按居丧期的长短和用杖与否又分为四等:

齐衰三年,即服丧三年,用杖。适用于父已先卒,子为母,未嫁之女为母。

齐衰杖期,即服丧一年,用杖。适用于父尚在世,子为母,未嫁之女为母,夫为妻。

齐衰不杖期,即服丧一年,不用杖。适用于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未嫁之姐妹,已嫁之女为父母。

齐衰三月,即服丧三月,不用杖。适用于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

大功,次于齐衰一等丧服,以熟麻布做成,较生麻布细密。服丧九月,不用杖。适用于为已嫁之姑母、堂兄弟、未嫁之堂姐妹。

小功,次于大功一等丧服,以熟麻布做成,较大功所用更为细密。服丧五月,不用杖。适用于从祖父母(祖父的兄弟及其妻)、堂伯叔父母(父亲的堂兄弟及其妻)、从祖兄弟(父亲的堂兄弟之子)、已嫁之堂姐妹,以及为外祖父母。

缌麻,最轻的一等丧服,以最细的熟麻布做成。服丧三月,不用杖。适用于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以及为外姓的舅父、姨母、表兄弟、岳父母等。

古代丧葬礼仪

在古代礼仪中,丧礼属于凶礼的范畴。其程序既严格又特别繁琐,且透露出浓厚的宗法等级观念和封建迷信色彩。

按古籍的记载,古代丧礼主要有如下一些程序。

哭丧礼:《礼记·丧大记》:“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哭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离去的哀痛。但古人对哭也有礼仪上的不同规定。“主人啼”,是因为主人是丧家的主事者,应当最哀痛,哀痛至极则欲哭无声,哭而无声谓之啼。且主人还要准备操持后事,也不能放声大哭而失去理智。“兄弟哭”,哭而有声,表达的是兄弟间的情谊。“妇人哭踊。”妇人在此时要哭而不能啼,不只是哭,还要边哭边跺脚顿足,表示悲痛已极。“踊”在《说文·足部》中解释为“跳也”。

吊丧礼:家人痛哭过后,要安排凭吊活动。众亲友接到讣告后,应来吊丧。吊丧者要以亲疏等级划分,站立的位置与哭吊的方式都有一定的规矩。

在吊丧礼仪中还有一种“奔丧”的礼规。也就是听到长者亲属逝去的消息,不论远近,都要从外地赶回来。《礼记·奔丧》说:“奔丧者,以其居他国,闻丧奔归之礼。”

小敛礼:小敛为次日的重要仪式。主要是为逝者穿寿衣。穿好之后,要在堂上以酒食祭奠,奠时主人主妇也要哭踊。小敛礼这一夜,厅堂中的灯火必须彻夜不熄。

大敛礼:这是第三日的重要仪式,主要是入棺。将棺木和为逝者准备的一应物品陈列于堂上,众亲友一同进行大敛礼仪式,依旧要“哭踊”。

出殡礼:选定葬所后,在安葬前一日,要进行祭祖仪式。有祖庙的一般都将灵柩送移到祖庙中,并进行祭奠。在这之后,主人可接受亲友的送葬馈赠,馈赠的物品有束帛、钱财等。第二天,主人与宾客送灵柩到墓地,举行简单仪式后即下葬。葬礼要求棺木下穴时都不能哭。下棺之后,才大哭大踊,以表达悲痛的感情。

服丧礼:葬礼之后,要行守丧之礼,即“服丧”。服丧也是生者对逝者的一种孝敬、怀念方式,即为了哀念死者,应在家中守丧,不理外事。一般为死者晚辈亲人行服孝之礼。据《礼记》记载,服丧三日之内不能进食,三月不能梳扮,三年不能欢娱,“非丧事不言”。当然实际执行中时间长短上也有松动余地。

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 图11丧服

这里所介绍的只是古代丧礼的主要程序,至于典籍中的详细记载,则要繁杂很多。比方,仅仅是丧服一项,就有五个级别和类型,不同辈份不同亲疏的人穿哪一种丧服,都有严格规定。五服制度是遵循亲亲、尊尊、长幼、男女有别的等级原则而定立的,同时也是注重血缘关系的一种表现。五服之内为一家的观念,对于中国古代宗法血缘制度的巩固非常有利。

总之,古代丧礼极其隆重而繁杂,人们对丧礼如此重视,一方面是封建统治者的大力倡导,另一方面也是封建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除此之外,对鬼神的敬畏和迷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历史地看,古代的丧葬礼仪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古人“孝”的观念的反映,带有古人“重人道”的思想。古人一贯提倡“生有所养,死有所葬”,“少有所依,老有所终”,认为死是生的一种延续,只重生而不重死,这在古人看来是不合人道的。荀子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仪之文也。”荀子还说:“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君子贱野而羞瘠。”(《荀子·礼论》)所以,对生者要敬要厚,对死者也应要敬要厚,不能因为生者有知死者无知而薄待死者。做人应当敬事生而慎事死。生死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始与终。“事生,饰始也;送死,饰终也”,终始生死都侍奉得无可挑剔,那样,“孝子之事毕矣,圣人之道备矣”。所以,在古人看来,丧礼的意义没有其他特别之处,就是为明生死大义,表述生者对逝者的哀敬之思。所以古代的丧礼往往比其他礼仪更为繁琐冗长。

用丧礼表示对死者的哀敬,寄托生者的哀思,合情合理,但古人通过仪仗规模,棺椁等级、敛衣丧服的规格称谓等严格区分人的尊卑等级地位,就具有封建等级制的成分了。而且对服丧之人行止的规定,也不利于人之身心健康,不利于社会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丧礼中的封建迷信色彩,就更应加以批判。但在古代丧葬礼仪中,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吸收的礼节。比如,古人认为,“送死不及柩尸,吊生不及悲哀,非礼也。”(《荀子·大略》)去送葬不及时,或者悼念死者却又未表达应有的悲哀,这样是失礼的。古人所说的“吉行五十,奔丧百里”,就是强调丧葬一定不可不紧不慢,误了葬期,也是缺乏肃敬之心。此外,人未死却赠送助丧之物,即使出于好心,也是非常失礼的。《左传·隐公元年》记,天子派大臣宰椁去给“未薨”的仲子送助葬之物,因而说,“豫(预)凶事,非礼也”。

另外,《礼记》记载的举行丧礼时必须做到的一些规定,也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曲礼上》规定:“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适墓不歌,哭日不歌。”“临丧则必有哀色。”还规定:“适墓不登垄,临丧不笑。望柩不歌,入临不翔。”这是要求,邻家有丧,舂米时就不要伴歌(“相”),邻里有殡,就不要在巷道里高声而唱。除此而外,到了墓地,或在葬礼期间,以及看见棺柩,都不能放声歌唱。而在墓地登上人家坟顶,或举丧中不哀而笑,进入丧家走路轻快舒展,也都是丧礼所不允许的。《礼记》还规定,举丧期间,人们应当“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杂记下》)。脸色表情要同悲哀的心情相称,哀痛的面孔应当与丧服相一致。这些礼节,都是我们在今天参加葬礼时所应具备的基本礼节。我们未必要学古人着丧服时讲究“五服”,但参加葬礼时还是穿深暗正规服装为好。表现哀情也不一定非得捶胸顿足(“辟踊”),但容色表情必须肃穆哀敬。穿着色彩鲜艳的奇服异饰,高兴愉快地去参加葬礼,是缺乏应有教养且非常失礼的举动。

丧葬的几种形式

上述葬礼程序主要是以土葬形式为根据。除了土葬外,还有若干不同形式的葬俗。根据《南史·扶南国传》记载:“死者有四葬: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土葬则瘗埋之,鸟葬则及于中野。”

第二章 古代人生礼仪民俗 - 图12悬棺葬

土葬多为汉民族普遍采取的葬式。这可能与汉民族世代农耕相关。土地是生命之本源的观念,使人们认为将逝者身体深埋于土中是使灵魂得以安息的最好方法。

火葬是将逝者身体用火焚化的方式。火葬在我国古代也由来已久。最早始于原始社会,多见于边远地域的部落中。随着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在外来佛教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下,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变化,火葬也就渐渐在一些地方推行开来。佛教有死后焚身的传统,唐宋两代时,佛教比较盛行,人们的丧葬观念也受到影响。火葬的习俗开始从僧徒流传到民间。据《宋史·礼志》记载,河东地区即大约现在的山西地区,因地狭而人口多,所以亲人死后,多采用焚烧的葬俗。而江南水乡由于水多地少,火葬风俗也很普遍。据记载:“浙右水乡风俗,人死,虽富有力者,不办蕞尔之土以安厝,亦致焚如僧。”根据《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也可看到中国北至宁夏、西至四川、东达山东、南及浙江的广大地区实行火葬的情景。

然而火葬在封建统治者官方律令中是被禁止的。元朝的《元典章》、明朝《大明律·礼律》以及后来的清律中,都有严禁火葬的规定。正因为如此,火葬形式到了明、清时代逐渐衰落。

水葬:水葬多为古代聚居于山泽水畔的少数民族的葬俗。这些民族世代以水为生,和耕农不一样,视江河湖泊为生命的源泉与归宿。水葬在举行简单仪式后,多从江河急流处将逝者身体投入水中。大概是由于人们渐渐感觉到这样做污染河水,妨碍沿岸人们饮用,水葬在江河沿岸一带才逐渐被舍弃。但在海边生活的一些人们仍有实行水葬的风俗。

天葬:天葬也有称鸟葬、野葬的。是将逝者遗体置于鸟类出没之地,让猛禽啄食,并以是否被啄食干净来判断逝者是否进入天堂。这种葬式主要流行在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认为神鹰猛禽能够帮助逝者进入天堂。

风葬:风葬也称树葬,是天葬的一种演变形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盛行。早期多以柳条,近代多以松木板或圆木掏空为棺,包上桦树皮、芦苇等,在林间选择几棵高大松树,在离地面2米处截断为桩,桩上架以横木,将尸体安放于上面,任其自然腐烂。持这种葬法的人认为,死者受日光照射和风吹雨打,会变成天上的星星,为人间带来光明。

悬棺葬:悬棺葬流行于我国福建、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中,是将逝者遗体放于棺内,再置于悬崖上风化。棺材一般放于天然岩面、岩洞、岩缝内,距离地面低的有二十多米,高的有一百多米。据说福建悬棺葬年代约在夏代之前,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最为久远。当今四川省珙县麻糖坎保存悬棺遗迹最多。这种悬棺方法,至今仍属不解之谜。据猜测散布在绝壁上的悬棺,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崇拜与捍卫。

土葬、火葬、水葬、天葬、风葬、悬棺葬等葬俗随着时代发展,有的已经绝迹,有的只能作为远古文化的残余了,有的虽存在着,但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知识链接

古代五服的制度三大特点

五服明显是父权制下的产物,一切规制皆以男子为中心,表现出三大特点:

一、父母有别:父亲方面的父党为宗亲,母亲方面的母党为外亲。在父权社会中,只重宗亲而不重外亲。宗亲方面,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直系旁系,无不有服;外亲方面,却只对外祖父母、舅父、姨母、表兄弟有服,且等级要低得多。如为祖父母是齐衰不杖期,为外祖父母仅是小功;为伯叔父母亦为齐衰不杖期,为舅父、姨母仅为缌麻。

二、亲疏有别:五服偏重父系,其轻重也主要用以体现父系宗亲之间的亲疏远近。血缘愈近的服制愈重,反之则愈轻。如同父兄弟重于同祖的从父兄弟,从父兄弟重于同曾祖的从祖兄弟,从祖兄弟重于同高祖的族兄弟。出了五服,便只有同姓之亲,已无需为之服丧。

三、男女有别:五服所体现出的男女不平等十分明显。如父母俱为生身之亲,为父是斩衰三年,为母是齐衰三年,若父尚在世,则只能为母服齐衰杖期。又如夫妻之间,妻为夫服最重之丧斩衰三年,夫为妻则只服齐衰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