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清代纺织技术精良,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贵族的“剃发易服”、“十从十不从”、“留头不留发”政策以及大量的屠杀汉民,造成了中国传统的衣冠的消亡。这种屠杀式的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变态式的发展,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第一节 清代纺织工艺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丝、麻、棉、毛的纺织、印染和刺绣等,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衣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民间织绣遍地开花。在这一雄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织、染、绣等行业,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其生产中心已经转移到江南地区,最集中的为江宁(今南京市)、苏州和杭州等地。元、明、清三朝都在江宁、苏州和杭州三处设立设办的、专门督办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织品的织造局。

清朝初年,明代织造局久经停废。清顺治二年(1645年)恢复江宁织造局;四年又重建杭州和苏州织造局。八年,又确立了“买丝招匠”制的经营体制,并成为清代江南三织造局的定制。管理各地织造衙门政务的内务府官员,通称织造。《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江宁织造20年之久。

相对于隶属官府的织造局,民间纺织厂叫做机房,“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明清两代重要的资本主义萌芽形式。

织锦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锦”字,是“金”字和“帛”字的组合,《释名·采帛》说:“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唯尊者得服。”这是说,锦是豪华贵重的丝帛,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得起。清代苏州、江宁多生产重经或重纬的彩色提花丝织锦。清代织锦,花纹更加繁缛精美,配色愈趋富丽隽雅,退晕更迭、变化无穷,显得愈加辉艳而又和谐。浙江以素织为著,苏州以妆花见长。妆花系采用“挖花”工艺,可随时换色,多达20余种。苏州织锦,图案多仿宋代锦纹,格调秀丽古雅,亦称宋锦。江宁织锦,质地厚重,以金丝勾边,彩色富丽,气势阔绰,采用由浅至深的退晕配色方法,犹如绚丽的云霞,故有云锦之誉。

苏州织锦织工精细,更因花色具有宋代典雅的遗风而得“宋锦”之名。清康熙年间,有人从江苏泰兴季氏家购得宋代《淳化阁帖》十帙,揭取其上原裱宋代织锦22种,转售苏州机户摹取花样,并改进其工艺进行生产,苏州宋锦之名由是益盛。此时苏州宋锦用双经轴将地经与特经(纹经)分开,以地经织经面斜纹或平纹的地组织。特经每隔二、三、六根地经牵入一根,在花部与纹纬平织或织成纬斜纹,无花处织入背面,用以固结浮纬。纬丝由长织梭与分段换色的短跑梭配合,从而达到色彩丰富的效果。苏州宋锦根据工艺的粗精、用料的优劣、织物的厚薄及使用性能,又分为重锦、细色锦、匣锦3种。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1清代御用云锦

重锦是明清宋锦中最贵重的品种。选用优质熟色丝、捻金线、片金线,在三枚斜纹的地组织上,由特经与纹纬交织成三枚纬斜纹花。花纹一般用很多把各色长织梭来织,在某些局部用短跑梭配合。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清康熙“云地宝相莲花重锦”,地经和特经是月白色的,长织纹纬用墨绿、浅草绿、湖蓝、玉色(带有蛋青色的白)、宝蓝、月白(极浅的浅蓝)、沉香(发黄的棕色)、黄色、雪青(浅青莲色)、棕黄、粉红、浅粉、白色、捻金线等14把长织梭与1把大红色特跑梭(每隔一段距离才织的)来织制,色彩绚烂壮观,这种重锦是宫廷制作铺垫及陈设的用料。

南京云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是南京工艺“三宝”之首。明末清初的诗人吴梅村有一句诗就是用来描写南京云锦的:“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

清代云锦品种繁多,图案庄重,色彩绚丽,代表了历史上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最高成就。清代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由于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缂丝

历经宋元明时期的不断发展,到清代乾隆时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日趋繁盛,缂丝实用品和欣赏品大量生产,且广泛应用于制作御制诗文书画、御用服装、宫廷陈设及佛像梵经等,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缂丝艺术的领域进一步扩大,题材广泛,缂工精美,登上了第二个高峰。

清代的缂丝中心仍在苏州和南京,但规模较明代进一步扩大。清廷内务府黄册记载,苏州每年都要办解缂丝产品若干批,每批少者三五件,多者一二百件,这些缂丝产品除有大量袍褂、官服、补子、屏风、挂屏、围幔、桌围、椅披、坐褥、靠垫、迎手、荷包、香袋、扇套和包首等实用品外,还有大量以书画、诗文和佛像等为内容的欣赏品。缂丝成品上交织造局作为贡品,解往京城供皇帝及官用。生产规模的扩大,使清代缂丝现存数量较历代丰富得多。

清代缂丝成品正反两面如一,与苏绣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古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由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又被称之为“千年不坏艺术织品”。

乾隆时期的缂丝题材丰富,用丝细匀,缂织紧密整齐,精巧牢固,画面多以繁缛绮丽取胜,多为精品。这时期除沿用传统的平缂、搭梭、掼、构、木梳戗、长短戗、凤尾戗和子母经等缂织技法外,还创造了双面缂(又称透缂)技法,即缂丝的正反两面花纹完全一致,均清楚平整,精细规矩,不露线头和线结。这一缂丝技法可较多地用于制作双面屏风、隔扇、宫灯和扇面等,提高了作品的装饰效果和实用价值。有的朝袍和龙袍也用双面缂织制,使衣装的表里两面花纹效果完全一样,可以突出地显出双面透缂技巧。

乾隆时期缂丝在色线的运用上,能熟练地运用两种不同色相或不同明暗度的色丝合捻而成的合色线,用以表现物象的色彩肌理及明暗变化。例如用纯绿色的合股丝缂织花叶的阳面,用深绿与黄绿的合色线缂织阴面,使叶子呈现出明暗变化。又如鸟禽羽毛用白色和灰色合捻的线缂织,表现出绒毛的细腻柔和感,增强了物象栩栩如生的真实效果。

缂丝的配色上开始流行同一种色由深到浅渐进推移的“三蓝缂法”“水墨缂法”和“三色金缂法”等技法。“三蓝缂法”是在浅色地上,用深蓝、品蓝、月白三种色相相同、色调不同的丝线作退晕处理,用戗缂技法缂织成各种花纹图案,鲜耀明丽,较明代缂丝的素雅沉稳,别具风格。“水墨缂法”是在浅色地上用黑色、深灰、浅灰三晕色戗缂法织制花纹,以白或金勾边,具有素雅庄重的艺术效果。“三色金缂法”,是在深色地上用赤圆金、淡圆金和银色三种捻金银线缂织,使缂丝作品有花纹闪亮的效果。如金龙,用赤圆金线和银线缂织龙鳞,用淡圆金线绞边,或缂织爪尖和尾梢等部位,使龙纹光亮耀目,异常突显。此外,“三蓝缂法”和“水墨缂法”也有的加金线勾边。

缂丝艺术自南宋以来,仿摹名人绘画的缂丝作品,也有在某些图像精微处毛笔补彩的做法,但加绘的部分在整个作品中所占比重很少。到乾隆时,较多地出现了“缂绣混合法”工艺,即同一件作品综合运用了缂丝、刺绣和彩绘三种不同的技法,缂、绣、绘合璧,是乾隆时缂丝作品非常流行的一种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织物的装饰效果,丰富和提高了缂丝艺术的表现力。如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四十六年(1871年)的缂丝加绣《九羊消寒图》轴就是运用这种“缂绣混色法”。画面的背景和陪衬的花纹,如天空、地面、山石、流云、水池等,是以平缂、结缂、搭梭、掼等技法缂织,人物及主体纹样,如童子的面部、衣服及羊只、花草等用套针、戗针、打籽、网针、钉线、擞和针、辑线绣等多种刺绣针法绣制,而梅树、茶树和桦树的树干等局部则是在缂丝和刺绣的地上,再用画笔敷彩加染而成。图轴的每一部位,都能根据物象形态,灵活地变换使用缂、绣或画的不同技法。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2古代刺绣图案

正所谓“物极必反”。随着缂丝中着笔的过多以至滥用,也成了缂丝织制中偷工取巧者常用的伎俩,甚至仅仅在物象的花纹轮廓处加以缂织,余皆以笔绘染。这种状况在乾隆以后尤为突出,这无疑大大削弱了缂丝艺术独具的特色,断送了它的艺术生命。随着清王朝国势的没落,缂丝粗制滥造之作充斥于市,即便宫廷之物也罕有精品,一度辉煌的清代缂丝艺术呈现江河日下之势了。时至晚清,随着国势衰弱,中国近代战乱不断,缂丝工业甚至出现了濒临绝种的状态。

刺绣及其他

明清刺绣业迅速发展,形成不同地方特色,出现了顾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京绣。顾绣始于明嘉靖年间的上海顾名世家,故名,顾绣以绣绘结合著称,所织物品深得当时名流董其昌等许多书画家的赏识和推崇,以唯一的文人绣派闻名当时并影响后世。苏绣以针脚细密,色彩典雅为特点,其工艺讲究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图案多采用分面推晕的方法,具有浓郁的装饰性。湘绣于清代后期形成独立系统,作风写实,以猛兽为题的作品最具特色,其针法多用施针,同时间以双印、四印、齐、柔等一系列针法,所绣物象富有真实感。粤绣以百鸟、鸡等为题,花纹繁缛,色彩浓艳,具有独特的效果。蜀绣以成都为中心,以用线工整厚重,设色明快,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京绣以皇室绣作为中心,以皇家为服务对象,绣品精巧富丽。另外,像北京洒线绣及山东、河北的衣线绣等也颇具地方风采。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3早期顾绣作品——《文姬归汉》

印染业在清代已遍及全国城镇,工艺发达,色彩丰富,主要有染经绸、夹缬、蜡染、蓝白印花布、油彩印花布、滚筒印花布、浇花布等品种。毛质毡毯以蒙、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地区最为盛行,均富有本民族特色。苏州则以擅纺织洋毯著称。

少数民族的纺织、印染、刺绣、编织等大都由妇女完成,因多数是自己使用,故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壮族的壮锦,维吾尔族的回回锦、和阗绸、金银线地毯,藏族氆氇,苗族蜡染,黎、哈萨克等族的刺绣都是各民族手工艺的瑰宝。

第二节 清代服饰的发展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服装文化上的满汉交融是这一时代的突出特征。满族建立的清朝,也是入主中原后,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满族八旗服饰随朝代的变更进入关内,满族的风俗习惯也影响了广大的中原地区。

清代服制改变,从公服开始逐渐推向常服。满人入关之初,汉人反满情绪高涨,以各种形式发泄反清情绪,抵御外族的入侵。因此,清初的统治者把是否接受满族服饰看成是否接受其统治的标志,以暴力手段强令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要求全国男子更装;女子的更装是逐步实现的。

顺治元年十月也曾有令,命文官衣冠按明代服制,民装无规定。但到了顺治二年六月即规定全国男子剃发,留辫垂于脑后,限旬日(十天之内)内一律遵行,违者杀而无赦。有许多男子不愿剃发,甚至不惜改扮女装。由于拒绝剃发而迫死的不计其数,而被逼无奈改扮女装的也为数不少。顺治四年十一月确定官民服饰之制,但只限服色和使用材料,所服之式样仍无明确规定。顺治九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彻底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要求男子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乾隆帝亦属好大喜功、浮慕好名之君。他认为,只有承袭一套蕴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治理论,而不必是外观形式,方能传国长久。为此,乾隆帝亲自制定了清朝皇室贵胄和各级官员详细的冠服制度,并图示说明,以后子孙也能“永守勿愆”。这一时期,居住在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的平民普遍服用旗装,但闭塞地方的平民仍然不服用马褂,也不戴红缨帽。即使一些留有发辫的男人,也将辫盘绕在头顶,再加戴一顶毡帽,外观上很难辨认出来。特别是清初时留辫很短小,就更不好分辨。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4清朝入主中原初期的摄政王多尔衮,当时清朝政府强制“变服、易发”政策多由其主持实施

当时女子改装阻力更大。明装非但难以废除,反而大大吸引了满人,不少旗人还特意模仿汉装。尽管乾隆时期宫中一再降旨,禁止满人缠足,但异族女装的吸引力,使得不少满人违抗旨令的现象时有发生。

客观上来说,清代服制的变化,是由外力强制促使而产生的民族意识层面上的改革与变化。从衣着特点和后世传播的持久性来看,它确实是一种成功有效的手段。但是这种所谓的“成功”却是以民族压迫与屠杀的方式去实现的。有压迫就有反抗。直至清末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依旧使用“蓄发”、“剪辫子”以及“异服”等手段以宣示自己区别于清朝。

最终,旗装以其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它已对国内外产生了“一代优美服饰”的影响。

清代冠服制度

清代官服制度,反映了清代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清统治者是以骑射武力征服中原,要维持其少数统治多数的格局,巩固政权,就不能忘记根本。反映在服饰的典章制度中也是以“勿忘祖制”为戒。清太宗皇太极崇德二年(1628年),就曾谕告诸王、贝勒:“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循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经。嗣后凡出师、田猎,许服便服,其余悉令遵照国初定制,仍服朝衣。并欲使后世子孙勿轻变弃祖制。”(《清史稿·舆服志》)作为载入史册的清代官服定制,是乾隆皇帝所定,距清定都北京已近百年。直至清末,官服制度再无大的变动。这是一套极为详备、具体的规章,不许僭越违制,只准“依制着装”。上自皇帝、后妃,下至文武官员以及进士、举人等,均得按品级服用。

1.冠帽

清代帝王、皇族及各级官员外出都要戴帽,这体现了满族的习俗。清代官员戴的帽子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即朝冠,俗称“大帽子”,根据不同场合,变化繁多。有用于祭祀庆典的朝冠、常朝礼见的吉服冠、燕居时常服冠、出行时行冠、雨时雨冠等。每种冠制都分冬夏两种,冬天所戴之冠称暖帽,夏天所戴叫凉帽。暖帽一般是用毛皮、缎子或呢绒、毡子做成的圆形帽,四周卷起约二寸宽的帽檐,依天气冷暖分别镶以毛皮或呢绒。凉帽形如圆锥,无檐,俗称喇叭式。一般用竹、藤丝编织,有的还要挂上绫罗等高档面料,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黄色等。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5清乾隆帝朝冠朝服像

皇帝朝冠分冬夏二式。冬天的暖帽用熏貂、黑狐。暖帽为圆形,帽顶穹起,帽檐反折向上,帽上缀红色帽纬,顶有三层,用四条金龙相承,饰有东珠、珍珠等。凉帽为玉草或藤竹丝编制而成,外裹黄色或白色绫罗,形如斗笠,帽前缀金佛,帽后缀舍林,也缀有红色帽纬,饰有东珠,帽顶与暖帽相同。皇子、亲王、镇国公等的朝冠,形制与皇帝的大体相似,仅帽顶层数及东珠等饰物数目依品级递减而已。皇帝的吉服冠,冬天用海龙、熏貂、紫貂,依不同时间戴用。帽上亦缀红色帽缨,帽顶是满花金座,上衔一颗大珍珠。夏天的凉帽仍用玉草或藤竹丝编制,红纱绸里,石青片金缘,帽顶同于冬天的吉服冠。常服冠的不同处是帽为红绒结顶,俗称算盘结,不加梁,其余同于吉服冠。行冠,冬季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绒,其余如常服冠。夏天以织藤竹丝为帽,红纱里缘。上缀朱牦。帽顶及梁都是黄色,前面缀有一颗珍珠。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6清代官帽左:三品暖帽,插双眼花翎。右:五品凉帽,插单眼花翎

文武官员官帽品级的区别,一是在于冬朝冠上所用毛皮的质料不同:以貂鼠为贵,其次为海獭,再次为狐,以下则无皮不可用;而更主要的是帽子顶端最高部分镂花金座上的顶珠,以及顶珠下的翎枝不同。这就是清代官员显示身份地位的“顶戴花翎”。顶珠的质料、颜色依官员品级而不同。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镂花荫纹,金顶无饰,九品镂花阳纹,金顶。雍正八年(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乾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作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至于一般的军士、差役以及下级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

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珐琅、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花翎等级为低。花翎是带有“目晕(即羽毛上的圆斑)”的孔雀翎。“目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顺治十八年(1661年)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以后制定:贝子戴三眼花翎;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等均戴一眼花翎。

清初,花翎极为贵重,唯有功勋及蒙特恩的人方得赏戴。康熙时,福建提督施琅以平定台湾功第一,诏封靖海侯,世袭不变。而施琅却上疏辞却侯爵,恳请依内大臣之例赐戴花翎。经部议,在外将军、提督没有给翎先例。最后,还是由康熙帝特别降旨赐戴。以世袭侯爵换取一翎,足见当时花翎之贵重。而“顶戴花翎”也就成为清代官员显赫的标志。到清中叶以后,花翎逐渐贬值。道光、咸丰后,国家财政匮乏,为开辟财源,公开卖官鬻爵,只要捐者肯于出钱,就可以捐到一定品级的官衔,穿着相当的官服,荣耀门庭,欺压地方。清代小说《红楼梦》写秦可卿死后,贾珍因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生”,写在灵幡上不大好看,就用1000两银子为贾蓉捐了个五品职衔的龙禁尉,使葬礼风光了许多(《红楼梦》第十三回)。这实际上就是此时官场黑暗的真实写照。清初极为难得的翎枝,此时也明码标价出售。开始是广东洋商(专营对外贸易的商人)伍崇耀、潘仕成捐输十数万金,朝廷无可嘉奖,遂赏戴花翎。以后,海疆军兴,捐翎之风更盛,花翎实银一万两,蓝翎5000两。以后又按照捐官之项折扣,数目很少,捐者遂多。咸丰九年(1859年)时,条奏捐翎改为实银,不准折扣,花翎7000两,蓝翎4000两。此时的顶戴花翎其实已变了味道。但其象征荣誉的作用依然存在。直至晚清,李鸿章因办洋务有功,慈禧赏他戴三眼花翎。

妇女中的等级最高者自然是皇后、皇太后,以下还有亲王、郡王福晋(满语“妻子”,可译为“夫人”),贝勒及镇国公、辅国公夫人,公主、郡主等皇族贵妇,以及品官夫人等的冠饰也都有所不同。

皇太后、皇后朝冠,极其富丽。冬用熏貂,夏用青绒,上缀红色帽纬,顶有三层,各贯一颗东珠,各以一只金凤相承接;冠周缀七只金凤,各饰九个东珠,一个猫睛石,21颗珍珠。冠后饰一只金翟,翟尾垂五行珍珠302颗。中间一个金衔青金石结,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二条明黄色条带,末端缀宝石。皇后以下的皇族妇女及命妇的冠饰,依次递减。嫔朝冠承以金翟,以青缎为带。皇子福晋以下将金凤改为金孔雀,也以数目多少及不同质量的珠宝区分等级。

清代贵族妇女的冠饰还包括金约、耳环之类的饰物。金约是用来束发的,戴在冠下,这也是清代贵族妇女特有的冠饰。金约是一个镂金圆箍,上面装饰云纹,并镶有东珠、珍珠、珊瑚、绿松石等。皇太后和皇后的金约,上缀青金石、绿松石、珍珠、珊珊等为垂褂物。

耳饰,按清制规定:“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皇太后和皇后的耳饰为金龙衔一等珠,左右各三:贵妃和宫中贵人佩戴三副耳坠。原来满族妇女的传统习俗是一耳戴三钳,与汉族妇女的一耳一坠不同。满族女子小时即需在耳垂上扎三个小孔,戴三只耳环,一个小小的耳垂负担三只耳环,其苦可知。皇太后、皇后耳饰的重负,无异于一种刑罚。但满族统治者却乐此不疲,一再强调,不许更改。乾隆皇帝甚至特为此事下过诏谕:“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朕选看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以至到民国时期,满洲妇女中仍有沿此陋习的。

2.袍服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7清代龙袍

皇帝朝服也分为冬夏二式。冬夏朝服的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尤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一般在正前、背后及两臂绣正龙各一条;腰帷绣行龙五条襞积(折裥处)前后各绣团龙九条;裳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肩绣行龙两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十二章纹样中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云纹。

一般所谓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范畴,比朝服略次一等,多为平时穿着。穿龙袍时,必须戴吉服冠,束吉服带及挂朝珠。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用金黄、杏黄等色。古时称帝王之位,为九五之尊。九、五两数,通常象征着高贵,在皇室建筑、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清朝皇帝的龙袍,据文献记载,也绣有九条五爪龙。从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龙,与文字记载不符,缺一条龙。有人认为还有一条龙是皇帝本身。其实这条龙客观存在着,只是被绣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即为九龙,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龙,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另外,龙袍的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义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蟒袍,也叫“花衣”。蟒与龙形近,但蟒衣上的蟒比龙少一爪,为四爪龙形。蟒袍是官员的礼服袍。皇子、亲王等亲贵,以及一品至七品官员俱有蟒袍,以服色及蟒的多少分别等差。如皇子蟒袍为金黄色,亲王等为蓝色或石青色,皆绣九蟒。一品至七品官按品级绣八至五蟒,都不得用金黄色。八品以下无蟒。凡官员参加三大节、出师、告捷等大礼必须穿蟒袍。

清朝补服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也叫“补服”,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

圆形补子为皇族亲贵所用,有以下几种样式:皇子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团,间以五彩云纹;亲王绣五爪龙四团,前后为正龙,两肩为行龙;郡王绣有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贝勒绣四爪正蟒二团(前后各一);贝子绣五爪行蟒二团(前后各一)。

方形补子为各级官员所用,是区分官职与品级的主要标志。文官:一品绣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鸡;八品绣鹌鹑;九品及未入流的绣练鹊。武官: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七品绣彪;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8清代亲王团龙补服图样

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朝珠无疑是源于佛教的数珠,它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朝珠由一百零八颗圆珠串成,上面还附有三串小珠,用细条贯串,挂在颈项间垂于胸前。

清代女子服装,有公服、礼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后至七品命妇规定的服制;礼服在民间指的是吉服或丧服。婚丧嫁娶及寿日的衣服,宫廷中是按命妇的品级规定的;常服形式多,变化服用也自由得多。

宫廷中上至皇太后,下至皇贵妃,其朝服朝褂的具体规定和配套的各种珠宝饰物在《大清会典》图卷中和《大清通礼》卷中都有记载,皇后、皇太后,亲王、郡王福晋,贝勒及镇国公、辅国公夫人,公主、郡主等皇族贵妇,以及品官夫人等命妇的冠服,与男服大体类似。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9晚清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朝服照

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

朝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披领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缘。朝服也分冬夏两类,区别在于冬朝服要加貂缘。朝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服身组成。朝服上面绣有金龙、行龙、正龙以及八宝平水等图案绣文。皇太后和皇后的领约,以缕金铸之,以珍珠、绿松石、珊珊为饰。披领也绣龙纹。

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和嫔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龙缘,红织金寿字缎和石青行龙庄缎;夏朝裙用缎纱,图案与冬裙相同。

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无领、无袖,形似背心。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朝褂,用石青色片金缘,以立龙、正龙和万福万寿为绣衣图案。领后垂明黄绦,饰以珠宝;也有以正龙、行龙或立龙和八宝平水为图案绣文。

皇太后和皇后着朝服时胸前挂有三盘朝珠,均为珍珠和珊珊等高档饰物制成;皇贵妃、贵妃和妃的朝珠,是用密珀为饰。这种朝珠共计一百零八颗,分四部分,以三颗大珠间隔,每个部分二十七颗。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配有绿色采,绦用明黄色,绣文为五谷丰登。

皇后常服样式,与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

皇子福晋的吉服褂色用石青有绣文;皇子福晋蟒袍用香色,通绣九蟒五爪;文武官一品至九品的夫人所着补服随夫品级,补子的形制为方,清末品官的命妇有用圆形补底。各种品级命妇补子的图案,均以绣蟒为装饰。这一点与明代有些不同,明代命妇大衫不绣蟒,而只绣雉(瞿)、孔雀、鸳鸯和练鹊。无品级的夫人用天青色大褂,不用补子,红裙,衣袖口边镶绣可随意。而妾只能用粉红色和淡蓝色。清代命妇的凤冠(又名“珠冠”,因冠上以珠为主要装饰),霞帔、蟒袄没有规定。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10末代皇后婉容大婚朝服照

清代还有一种黄马褂,属于皇帝的最高赏赐,是较受荣宠者的服装,有四种人才可以享用:

一是皇帝出巡时,所有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仆长等皇帝的心腹之人,并可在帽顶后端插戴孔雀翎。这种黄马褂没有花纹,是取淡黄色(即明黄色;只有正黄旗官员为区别原有旗装用金黄色)纱或绸缎原料制作,又叫“职任褂子”,卸职之后便不可继续穿用。

二是竞技场上比武的优胜者,每年“行围”时猎获珍贵禽兽较多的大臣可以享用,称为“行围褂子”。服用这种黄马褂时文官用黑色纽袢,武将用黄色纽袢。奖励仪式结束后即需脱下。

三是勋臣及作战有功的高级武将和统兵的文官所获的赏赐,称为“武功褂子”。这种“黄马褂”最受朝廷重视,被赏赐者也视此为极大的荣耀。赏赐黄马褂也有“赏给黄马褂”与“赏穿黄马褂”之分。“赏给”是只限于赏赐的一件,“赏穿”则可按时自做服用,不限于赏赐的一件。如乾隆时,段秀林为古北口提督。一次随驾扈从热河,乾隆帝召见时,见他须发皆白,便问他尚能骑射否?段秀林答:“骑射乃武臣之职也,年虽老,尚能跨鞍弯弧,为将士先。”乾隆帝遂在宫门前悬鹄一只,令段试射。段秀林一箭中鹄,乾隆大喜。为奖励其武功,便赏穿黄马褂。到清代中、晚期,得此荣耀者为数较多,僧格林沁、左宗棠、李鸿章等均蒙恩赏穿。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只有这种御赐的马褂才可以随时穿着。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11清代乾隆皇后明黄缎绣五彩云金龙朝褂。前后身各绣大立龙各两条相向戏珠;下幅为八宝寿山江涯立水,立龙之间彩云相间。

最后是朝廷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员可以被特赐,赏赐时必骑马绕紫禁城一圈,这种仪式在咸丰年间尤为盛行。

清代日常服饰

清代的日常用衣规定严格,并受法律限制。当然由于它不受品级约束,因此相比之下服式种类较多,服用也随意得多。只是对奴仆、优伶、皂隶限制不得使用丝、绢、纱、绫、缎、紬和罗等档次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细皮、细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随便使用珠、翠、金、银、宝石等贵重的装饰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茧紬、貉皮和羊皮等较粗质地的低级原料。在当时如出现“时式装”,则首先在贵族中间服用。在帝制统治之下,人们的衣装不轻易改变,至于“奇装异服”就更不允许存在了。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12李鸿章访欧时着黄马褂画像(1896年法国报纸)

满人入关后,逐渐开始在衣服的领边和襟边普遍使用纽扣,纽扣成为制衣的必备之物。民间用纽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响,同时也受到国外商品输入的影响。明代以前衣领大多是交领、对领和圆领,自清代旗装用纽扣以后,衣领的形状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清代以前从未有过的立领、襟边不外露,内衫也与前不同,大镶大滚的工艺边饰更是不一般,因而对裁剪缝纫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13清代皇帝、官员与太监服饰

1.男装

清代的便帽,最常见的是瓜皮帽。所谓瓜皮帽,由六瓣缝合而成,上尖下宽,呈瓜棱形,圆顶,顶部有一红丝线或黑丝线编的结子。为区别前后,帽檐正中钉有一块明显的标志,叫做“帽正”。贵族富绅的帽正多用珍珠、翡翠、猫儿眼等名贵珠玉宝石做成,一般人就只能用银片、料器之类了。八旗子弟为凸显自己的身份,有的在帽顶的结上挂一缕一尺多长的红丝绳穗子,叫做“红缦”。到咸丰初年,“帽正”已为一般人所不取,为图方便,帽顶又作尖形。帽为软胎,可折叠放于怀中。

一般市贩、农民所戴的毡帽,也沿袭前代式样。冬天人们多戴风帽,又称“观音兜”,因与观音菩萨所戴相似而得名。

清代一般男服有袍、褂、袄、衫、裤等。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

长袍,又称旗袍,原是满族衣着中最具代表性的服装,最初出现在入关之前。清兵入关后,全国军民在必须“剃发易服”的命令下,汉族也迅速改变了原来宽袍大袖的衣式,代之以这种长袍。旗袍于是成为全国统一的服式,成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的服装,而后沿用于整个清代。它可以做成单、夹、皮、棉,以适应不同的气候。除黄色、青色外,深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等都可作常服。

满族男式旗袍的主要特点为立领、大襟、平袖、开躒。长袍造型简练,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立领掩颊护面。衣服直上直下,前后衣身有接缝,不显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袖口有装有箭袖,以便骑马射箭,因其袖似马蹄,故称“马蹄袖。平常袖口翻起,行礼时放下盖手。马蹄袖是我国历代服饰不曾见过的。衣襟、衣摆以镶滚边作为装饰。下摆有两开衩(古时称“缺裤”,四开衩和无开衩几种类型,以开衩多为贵。皇室贵族为便于骑射,着四面开衩长袍,即衣前后中缝和左右两侧均有开衩的式样。官吏士庶则着左右两侧开衩。也有不开衩的,俗称”一裹圆,为一般的市民服饰,官绅人家也常以它作为日常便服。在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一节中,记述了一段内容“那日宝玉本来穿着一裹圆的皮袄在家休息,忽听贾母要来,便去换了一件狐腋箭袖,罩了一件玄狐腿外褂。”这里说明“一裹圆”,是休闲衣服,不可登大雅之堂。所以贾母要来,宝玉必须换掉便装,改着正式穿戴。

清代男式旗袍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旗袍的样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演变,总的趋势是更加符合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到民国时期,这种长袍仍是一些正式场合的服装。

与长袍配套穿着的是坎肩或马褂。

马褂罩于长袍之外,原是骑马时常穿的一种外褂,因便于骑马,故称“马褂”,又名“得胜褂”。其式为圆领,前后有开衩,有扣襻,长仅及腰,袖仅掩肘,袖子宽大平直。

随着其在社会上的流行,马褂很快发展出单、夹、纱、皮、棉等质地,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是清朝男子四种常服——礼服、常服、雨服和行服之一,行服即指马褂。有清一代,男子不论身份,都可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马褂一般采用石青、绀色、黑色等较素的颜色,习惯上不用亮纱原料。在乾隆年间,有翻毛皮马褂,为贵族服用。官职人员着褂在胸前背后缀有石青补子,叫“补褂”,官员用方补,亲王、郡王用圆补。补子的纹样与官员补服相同。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有长袖短袖之分,但无论长短马褂之袖都是宽肥的。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又称“乌龙”,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以右大襟镶黑边为多,一般作常服使用,穿在袍服外面。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清末流行深绛(赤、大红);民国时期流行浅灰和浅驼颜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或元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

坎肩,或叫马甲、背心,清代也很时兴。坎肩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变而来,无领、无袖、对襟,穿脱方便,有的还套在长袍外面起装饰作用。清代坎肩在用料、做工上十分讲究,式样变化也多。“巴图鲁(满语”勇士坎肩,比较特殊。其式样如南方的“一字马甲”,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装有排扣,两边腋下也有纽扣。当时在京师八旗子弟中甚为流行。后来在它两边的袴褶处加上袖子,称作“鹰膀”。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14清代着各种常服男子的合照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写贾宝玉与众姐妹相约到芦雪庭观雪景,宝玉就“穿一件茄色哆啰呢狐狸皮袄,罩一件海龙小鹰膀褂子”。八旗子弟骑马时常穿这种“鹰膀褂子”以显威风。坎肩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实用价值,至今仍是人们喜着的衣服。

清代服装的颜色比较丰富,民间除不准使用黄色、香色(介于黄、绿之间的颜色)外,朝廷限制不多。然而人们的喜好和社会的时尚,各时期不同。清初,流行蓝色,人们取其清淡、明快,于是天蓝、宝蓝等色受到人们喜爱,甚至影响到皇宫内院;乾隆中期,崇尚玫瑰紫,人们爱其“红火”,于是围绕红色的大红、真红、枣红、粉红等又成为男女老少服装首选的颜色;乾隆末年,福康安喜穿深绛色,人们争相仿效,称为“福色”。“福”既代表绛色,又蕴含福气,人们愿借“福”色衣获得幸福,故绛色又风靡一时;至嘉庆末期,又一反绛色的深暗而追求鲜亮洁净的浅灰、亮灰、银灰等色彩。

清代男子,特别是贵族衣服上的佩饰比较琐繁,一个金银牌上垂挂着数十件小东西,如耳挖子、镊子、牙签,还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枪之类,佩挂饰物在清代已经形成风尚。

清代男子着便服时穿鞋,着公服时穿靴。靴多用黑缎制作,尖头。清制规定,只有官员着朝服才许用方头靴。

2.女服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抵挡;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女不缠足不着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女的兜肚,衣外之衣又称“乌龙”。旗装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点外,不同时期的组合特征仍比较鲜明。

清代妇女发饰分满汉二式。清朝初期还各自保留原有的形制,后来不断相互影响,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较多,孩童时期,与男孩相差无几。《红楼梦》第七十一回描述贾母八旬大寿时的排场,“邢夫人王夫人带领尤氏凤姐并族中几个媳妇,两溜雁翅,站在贾母身后侍立……台下一色十二个未留头的小丫头,都是小厮打扮,垂手侍候”。这未留头的小丫头就是男装打扮的女孩子。女孩成年后,方才蓄发挽小抓髻于额前,或梳一条辫子垂于脑后。已婚妇女多绾髻,有绾至头顶的大盘头,额前起鬅的鬅头,还有架子头。

“两把头”是满族妇女的典型发式。梳这种发髻者多为上层妇女。这种发式,使脖颈挺直,不得随意扭动,以此显得端庄稳重。一般满族妇女多梳如意头,即在头顶左右横梳两个平髻,似如意横于脑后。劳动妇女,只简单地将头发绾至顶心盘髻了事。以后受汉髻影响,有的将发髻梳成扁平状,俗称“一字头”。清末,这种发髻越增越高,有如牌楼,名“大拉翅”。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15清末代摄政王载沣长女大格格爱新觉罗·韫鮬旗装照

汉族妇女的发髻首饰,清初大体沿用明代式样,以后变化逐渐增多。清中叶,汉族妇女模仿满族宫女发式,发饰品种繁多,尤以高髻为尚。将头发分为两把,俗称“叉子头”。又有的在脑后垂下一绺头发,修成两个尖角,名“燕尾式”。后来还流行过圆髻、平髻、如意髻等式样。此外,还有许多假髻,如什么蝴蝶、罗汉、双飞燕、八面观音等等。清末,又有苏州厥、巴巴头、连环髻、麻花等式样。年轻女孩多梳蚌珠头,或左右空心如两翅样的发式,或只梳辫垂于脑后。以后梳辫渐渐普及,成为中青年妇女的主要发式。

北方妇女冬季头饰多用“昭君套”,是用貂皮制作覆于额上的。《红楼梦》第六回写刘姥姥见到“那凤姐家常带(戴)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就是这种打扮。勒子是江南一带妇女时兴戴的,上缀珠翠,或绣花朵,套于额上掩及耳间。髻上饰物还有簪,用金、银、珠玉、翡翠等制作,有的做成凤形而下垂珠翠,有如古代的步摇。还有的做成各种花形,行走时轻微摇动,华丽而动人。

清代妇女服饰,有满、汉两种。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乾隆、嘉庆以后,不少旗女仿效汉服,在原来窄长的衣衫外面加上宽大袖子的马褂,或加宽衫袍的衣袖,并学缠足等陋习,引起嘉庆帝和道光帝动怒,连续下谕禁止,并申明满洲八旗、蒙古、汉军督统、副督统随时详查,违者治罪,一并严惩绝不宽大。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更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满族妇女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变成了有腰身,窄而瘦长,圆领、大襟,袖口平大,长可掩足,外面往往罩短的或长及腰间的坎肩。贵族妇女的长袍,多用团龙、团蟒的纹饰,一般则用丝绣花纹。袖端、衣襟、衣裾等镶有各色花绦或彩牙儿。满族妇女旗袍还时兴“大挽袖”,袖长过手,在袖里的下半截,彩绣以各种与袖面绝不相同颜色的花纹,将它挽出来,以显示另种风致和美观。领与袍分离,是清代初期旗袍的又一特色。妇女穿旗袍时也需戴领子。这是一条迭起约二寸左右宽的绸带子,围在脖上,一头掖在大襟里,一头垂下,如一条围巾。至同治、光绪时期,逐渐出现带领的袍、褂,甚至坎肩也有领子。领的高低也在不断变化。民国以后,已经没有不带领的袍、褂了。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史书记载,镶滚之费更甚,有所谓白旗边,金白鬼子栏干、牡丹带、盘金满绣等各色,一衫一裙镶滚之费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镶条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绫绸,新时离奇,变色以后很难拆改。又有将羊皮做袄反穿,皮上亦加镶滚,更有排须云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

旗袍也深受汉族妇女的喜爱,并且经过改进,比满族的女装旗袍更加宽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旗袍也在演变。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演变为汉族妇女的主要服装,成为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恰当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既隐藏重点又展示诱惑的作风,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

氅衣为清代的妇女服饰,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躒的长衣。氅衣则左右开衩开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且氅衣的纹样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纹样品种繁多,并有各自的含义。大约在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

清朝初年,汉族妇女的服装仍如明末。经过不断的演变,终于形成一代特色。清代女装与男服相比变化较少。后妃命妇所用的是凤冠霞帔,普通妇女除婚嫁及入殓时“借穿”一下之外,其他场合以披风、袄裙作为礼服。

披风是外套,作用类似男褂,形制为对襟,大袖,下长及膝。披风装有低领,有的点缀着各式珠宝。

里面为上袄下裙。裙、衫的长短搭配也时有变化。清初时仍沿袭明嘉靖以来的遗风,上衣较长,裙子露出较短,不遮双足,有凤尾裙、月华裙等式样;随时代推移,裙式也不断发展,创制不少新式裙样,如一种“弹墨裙”,也叫“墨花裙”,是在浅色绸缎上用弹墨工艺印出黑色小花,色调素雅,很受妇女喜爱。后来也有在裙上装饰飘带的,有在裙幅底下系小铃的,还有一种在裙下端绣满水纹的,裙随人体行动,折闪有致,异常美观。晚清以后,衣与裙渐短,衣长至胯,裙在脚面以上;辛亥革命后,变化更大,尤其知识妇女多着圆翘小袄,配以长褶裙,颜色协调,显得端庄大方,清秀淡雅。清代后期,南方又流行过不束裙而着长裤,裤多为绸缎制作,上面绣有花纹。

另外,还有背心,长可及膝下,多镶滚边。冬季所穿皮衣,有的将里面的毳毛露在外面,叫“出锋”。清代中期以后,妇女冬季流行披斗篷,还有采自西式的大衣,也有沿用明代云肩的。

清代各时期流行的女装有如下一些款式:

康熙年间,贵族妇女流行一种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珰垂肩。

乾隆年间,妇女流行着镶粉色边饰的浅黄色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栏杆,足着红色弓鞋。也有着朱衣,袖边镶白缎阔栏杆,足着红色绣花鞋。也有的着镶有黑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者,襟前挂香牌一串,纽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结桔黄色带子,垂在腰胯两侧与衫齐,带子的端头有绣纹。也有的着白纱汗衫,黑裤红腰带、红肚兜,鞋后跟有提舌。

嘉庆、道光年间,女子多着低领蓝衣紫裙,裙子镜面和底边均镶黑色绣花栏干,袖口镶白底全彩绣牡丹阔边。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镶阔栏干,裙带垂至膝下,肩有镶滚云肩。也有的着团花绿衣浅红色裙,裙的镜面上绣少许折枝花数朵,披云肩垂流苏。由于通商口岸的设立,开始有了中外之间的商品交流,使得新材料新花样慢慢出现,两广和苏杭一带成为“时式新装”的发源地;道光之后花样愈出愈新,但是新时兴的服装式样虽多,却只能在贵族之间流行,平民不能随意模仿。

同治年间,流行蓝缎地镶阔边的绸裤带,带宽一丈或数丈,带端有绣纹。无论着裙着裤均有系带的习俗。腰带系后垂至膝下为尚。时兴的“鱼鳞百褶裙”,是对传统百褶裙的发展,即在裙子折裥之间用丝线交叉串联,裙在展开时犹如鱼鳞一般,新颖多彩。

光绪中期,妇女衣裙渐短,袖子渐宽,带长过膝露出约一尺有余,走动时随风飘摆,也有将流苏缝于带端,摆动时呈现异样效果。服色以选用湖蓝、桃红为多,也有宝石蓝和大红等色。

光绪末年,妇女的衣服身长过膝,采用大镶滚装饰,裙上有时加十六至二十条飘带,每条带尾系上银铃,步行时有响声,甚为风趣。衣襟前挂有金或银制的装饰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镊子等。有的还挂有梅檀一类的装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着内装香脂粉的绸缎或缂丝制成的小镜袋。与此同时,上海流行一种新装,这种新装不但在袖边,也在臂肘上饰以镶滚,衣服较之前窄且长,裤子也相应地窄了一些。并配以三至四对手镯。如此新装,确实将妇女们的形象装扮得更加清秀和娴静。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稍加变化的新形式,在当时就是时髦的新潮装。

清末流行衣袖里面装假袖口,少时一二幅,多时二三幅。这种装束,一则为了显示身份和富有;二则为加强旗装封闭形式的风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装饰布局也追求与旗袍相同,由此整体服饰更增加了华丽的效果,也加强了装饰的层次感。假袖口一层层连接起来,显现出窄袖的修长感觉。

宣统至民国初年,妇女的衫裤比光绪末年更窄小,衣领却增高,甚至可以掩住面颊,如同马鞍形状。这个时期的镶滚装饰较之前简单得多,但襟前仍然系挂装饰物。

汉族妇女的缠足之风到了清代尤为盛行。汉族妇女以穿弓鞋为多。

满族妇女不缠足。穿旗装时所配的木底丝鞋极有特色。以木为底,鞋底极高,故称“高底鞋”,类似今日的高跟鞋,但“高跟”在鞋中部。一般高一二寸,以后有增至四五寸的,上下较宽,中间细圆,形似花盆,故名“花盆底”。踏地时印痕成马蹄形,故又称“马蹄底”。

鞋面多为缎制,用刺绣绣有花样或穿珠作为装饰,鞋跟都用白细布裱蒙,鞋底涂白粉,富贵人家妇女还在鞋跟周围镶嵌宝石。这种鞋底极为坚固,往往鞋已破毁,而底仍可再用。新妇及年轻妇女穿着较多,一般小姑娘至十三四岁时开始用高底。清代后期,着长袍穿花盆底鞋,已成为清宫中的礼服。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16此图为满族妇女所穿的高底旗鞋

慈善太后穿的高底鞋,把鞋头做成一个凤头形,嘴衔珠穗,称为“凤头鞋”。

3.军服与丧服

清代的甲胄与前代均有所不同,虽也按上衣下裳分开,总的来说仍依传统形制,但其配置与满族旗装紧密相连。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17清代八旗铠甲

铠甲分甲衣和围裳。军中将领的服式是,上身甲衣以马褂为基本式样,衣身宽肥,袖端是马蹄袖,甲衣肩上设有左右两块用带联系的护肩,腋下有护腋,胸前后背各有一块金属护心镜,镜下前襟底边有一块梯形的护腹“前裆”,左边缝上同样的一块“左裆”。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

第六章 清代的服饰 - 图18意大利传教士、清宫廷画家郎世宁绘《乾隆戎装像》,故宫博物院藏。

军服的下身是“裳”,此“裳”由于不是筒形,而是左右两片,故用围穿形式,称为“围裳”。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一块质料相同、绣有虎头的蔽膝。此外镶边还代表了八旗各自的标志。这种八旗甲胄,用皮革制成。后来这种甲胄仅供大阅兵时穿用,平时则收藏起来。清代除满八旗外,在蒙古设蒙古八旗,在汉族设汉八旗,参加大阅兵的实为二十四旗。

士兵的戎服要简单得多。冠饰有暖帽、凉帽、头巾和毡帽等几种。上身穿对襟无领上袖短袍,下身穿中长宽口裤,上衣外面一般还要罩一件背心。背心上胸背各缝一个圆圈,圈内书写一个标志字样。步兵的标志是“兵”“队”“勇”字样,水兵的襟前缝“某船”等字样。清兵的足下以绑腿、鞋或短靴相配。

知识链接

郎世宁

郎世宁(1688-1766年),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意大利米兰人。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很年轻的时候就加入了耶稣会。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1714年,即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渡重洋,到达当时被葡萄牙占领的澳门。上岸后,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学习中国的礼仪,熟悉中国的文化,并取了个中国名字叫郎世宁。不久,他从澳门转到广州。当时的广东巡抚知道来华的欧洲人中有位画家,就上奏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很高兴,下旨请他到北京来。郎世宁到了北京之后很快进入宫廷,成为一名很重要的宫廷画家。直至去世,他的后半辈子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为康、雍、乾三代清朝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以及众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代表人物。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安葬在北京欧洲传教士墓地(现在北京行政学院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院内)。

清代中后期,由于久无战事,天下太平,统治集团上层日益骄奢淫逸起来,再加上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封建意识作祟,居然坚持“骑术乃满洲之根本”的愚蠢政策,放弃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兵器的研制,使国防力量迅速衰弱。当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清帝国的大门时,满清军队几乎无还手之力。中国成了西方的半殖民地,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科学优势丧失殆尽。在这种情况下,满清统治集团中出现的“洋务派”,倡导按照西方军队的样式编练新军,这些新军的建制和训练、武器和装备、兵种和军服都参照欧洲各国。尽管新军军服虽然仍然掺杂很多旧色戎服,但无疑是中国近代军服的开始。旧式戎服从历史舞台上完全消失,则是在满清皇朝被推翻以后。

清代丧服可分两种:一种是后辈人为将逝的长者预制的“寿衣”;一种是在丧礼上人们的着装。官者服用“寿衣”是按品级穿戴,平民则用大褂。出席葬礼者要按照月份分别服生麻布、熟麻布、粗白布、细白布、麻冠、麻履、草履、素履等丧服。在着丧服期间女人不得戴有色鲜花,不可涂抹脂粉,也不得穿丝绸衣服,不得使用鲜艳色彩,只准采用白、灰、黑、蓝几色。这些是丧礼的一般规定,根据地区习惯还另有不同。南方比较遵守汉族的古礼,比如女人用粗衣时边缘不缝,腰下系麻裙,头上用一条麻布缝缀一侧,呈风帽形状,戴帽后布的两端一边长一边稍短;北方则受满族丧俗影响较大,比如将白布纽结包在头上,在不缀边线的粗衣下面用白布包鞋,留有鞋跟,父辈留黑色跟,祖辈留红鞋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