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春风苏万物——春季节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为岁首,春是四季的开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天万物复苏,到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如没有春的蓬勃律动,也就没有秋的丰富收获,下面让我们走进春的黄金时节,来揭开岁时文化的第一页,看看春季有哪些节日,这些节日又有怎样的习俗。

第一节 火树银花不夜天

上元节源流

上元灯节的起源,是一个从春节设庭燎到设灯,从元日张灯到望日张灯,又受佛教影响将张灯普及的过程。古代国家有大事,便点燃竖在门外的大烛和门内的庭燎,为众照明。

南朝梁时,正月十五日已有张灯之举。南北朝时梁简文帝《列灯赋》中说:“南油俱满,两漆争燃。何解冻之嘉月,值萱荚之盛开。草含春而色动,云飞彩以释来。”梁的吴均在《咏灯》诗中有“能方三五夜,桂树月中生”。同样可证明南朝梁正月望日夜有张灯的活动。在这些诗赋中,完全看不到佛教的色彩,所有的灯树不过是替代自古以来的庭燎。之前有自己的习俗,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是上元节的形成期。

事实上,上元节形成中还有另一重要因素,即佛教的影响。东汉明帝为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中、寺院燃灯表佛。隋炀帝《上元夜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中说:“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六枝开。”隋炀帝时代的正月十五日将陈百戏和“灯火”结合在一起,元宵行乐,始盛于此,即初步形成了元宵节。前引炀帝诗的题目中出现“上元”一词,按照道教的说法,上元是天官赐福之时,要有宗教活动。正月十五日张灯称为上元可追溯于此时。当然,元宵节不可能一下子形成于炀帝时期,它必须有节日的民俗基础,可知它同魏晋南北朝时代正月十五日风俗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如果说佛教对于上元燃灯的影响在隋代以前由于缺乏资料还近乎推理的话,那么唐代资料可以较充分地说明此点。燃灯是佛教重要活动,佛教是重视燃灯的,此事如与大神变日满为正月十五的说法结合,对于在中国宣扬佛法争取民众是很适宜的。上元灯节在唐代正式形成,佛教借助了中国古代正月十五日的传统,巧妙地宣传并融入佛教,并给节俗以很大的影响。也可以说,佛教促进了正月十五日张灯之俗的普遍化和正式形成。

第三章 春风苏万物——春季节日 - 图1历史悠久的划旱船

宋代灯节十分热闹,灯的品种繁多,仅据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描绘到:“云窗花眼密,千隙玉虹月。”当时灯市兴盛,百姓张灯形式主要是洞门灯,灯的式样有莲花灯、桥灯、鹿灯、万眼灯、琉璃球灯十几种。除张灯外,民间社火、划旱船也是节日娱乐项目。

宋代还产生了上元节赏灯谜的活动。《武林旧事·灯品》:“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所谓隐语即谜语,藏头是将谜底隐在每句的开头,是隐语的一种。

明代灯节中,张灯、观灯、猜灯谜更加普遍。各地的灯市普及,每逢过节,除各家张灯外,邻里街坊还合作制作灯棚,也有人出面集资组织专门的赏灯之处。

放烟火是明代上元节的又一重要景观,增加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正德《琼台志》记载了海南的烟火:“官衙烧火树银花,巧藏故事、生禽,炮杖声震不绝。乡落男妇二三十里者入城聚观,名曰放烟火。”烟火的种类丰富。江苏高邮的烟花爆竹有名,万历《扬州府志》说:“高邮州火炮制作淫巧,尤为靡费,或数百为团,或径尺为筒,远近争诧为奇。”值得一提的是“走百病”风俗在元代已经出现,明清时代在正月十六日傍晚盛行“走百病”活动,走百病又叫散百病、游百病、遣百病、除百病等,一般是登高走桥,赴庙进香,说是可以去除疾病。参加者在一些地区是男、妇结伴,也有相当多的地区是女人甚至病妇进行。

舞龙与舞狮

1.民间艺术荟萃

舞龙舞狮贺节是中国人的习俗之一,因此每逢春节、国庆等等大喜之日总少不了它,而元宵节里,舞龙舞狮也成了必备的节目。

舞龙舞狮多半由民间的武馆担任。舞狮较简单,一人擎狮头,一人擎狮尾,一人戴大头面具、手执蒲扇,扮大头和尚;也有一人扮小狮的。配合起来表演各种狮子的动作,诸如打滚伸腰、抓耳挠背、跳跃捕食等等。

舞龙就复杂了,一般需要十几个人才舞得起一条龙来。龙头龙身的制作也十分昂贵而考究。龙头用竹片扎成,糊以彩纸、敷以彩绘,重可达二三十斤。龙身则分成10余节,亦以竹篓作身,外敷彩纸,龙鳞以金箔或银箔贴制。舞龙时,一人持龙头,其他人持龙身,还有一人持火球引龙捕捉,称作“龙戏珠”。只见巨龙回翔腾挪、蜿蜒波动,真是势若游龙,引人入胜;再加上旁观者纷纷以鞭炮朝龙身上抛掷,哔剥之声夹杂着烟火的硝味,把在场的每个人的情绪都带入最高潮。

第三章 春风苏万物——春季节日 - 图2传统舞龙表演

舞龙舞狮是要“讨彩”的,当龙队或狮子来到人家门口,舞弄一番后,家主便以红包一个赠送舞者,多寡不拘。此外,像踩高跷、跑旱船等,更是民间艺人借此捞一笔外快的大好时机。

踩高跷不仅仅是装扮成戏曲小说中的人物,踏在高跷上四处行走而已,讲究一些的还要表演飞脚蹬踢、翻滚过墙的动作。据说最早的时候,这是在为元宵节过后,下海捕鱼的一种试跷活动。原来古时有些渔夫捕鱼是踩着高跷下到不太深的海中,撒网捕鱼的,而元宵节踩高跷是预先检查一下工具有没有损坏,并且高跷的表演也和海中捕鱼的动作十分接近,以踩高跷来预习下海捕鱼。后来渔民大多乘船捕鱼了,踩高跷也变成纯粹的娱乐活动。

第三章 春风苏万物——春季节日 - 图3舞狮表演

跑旱船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动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小姑娘,她们来自乡间,趁农闲时外出表演,赚一点钱。旱船不是真船,只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系在身子两旁,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两腿不断地跑来跑去。一面跑,一面唱些流行歌曲、地方小调,这就是跑旱船了。有时还有另一个男的扮坐船的船客,搭配着表演。这个人多半扮成小丑,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笑乐。

这些民间艺术表演,给元宵节带来了浓厚的过节气氛,官商士庶无不摩肩接踵争着看热闹,如山似海的人潮,共同组成了元宵节最欢乐的画面。

迎紫姑

妇女们在元宵节里的活动很多,像观灯观戏、走百病、偷青、听响卜等都十分有趣,而最奇特的莫过于迎紫姑了。

紫姑是上古时代一位被大妇妒害的女子。在南北朝时期的宋人刘敬叔《异苑》里说:“紫姑,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

至于怎样扮成紫姑之形呢?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云:“正月……望前后夜,妇女束草人、纸粉面,首帕衫裙,号称姑娘,两童女掖之,祀以马粪,打鼓歌马粪芗歌,三祝,神则跃跃……”这里是束草为人,为之穿衫裙首帕,并以纸制假面的紫姑。另一种则是以扫帚来穿衣服扮紫姑的,据清人《都城琐记》里说:“燕都杂咏:‘敝帚挂红裳,齐歌马粪香;一年祝如愿,先拜紫姑忙。’注云:‘正月闺中用帚插花穿裙,迎紫姑神于厕,以占休咎。’”

迎紫姑的目的是占卜休咎,在乡村的女子卜紫姑是为了占蚕桑,《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十五日,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因此江浙一带的养蚕妇女,每年正月十五的清晨,照例要沐浴焚香,红裙素手地把一大早煮好的白膏粥,涂在屋梁上面祭祀蚕神,这也可见我国农村妇女勤劳的美德。

城市女子则占众事,例如何时得与郎君缔结良缘、何时添丁等等;也有让紫姑来猜数,像猜某女几岁、女口袋中有几枚铜板等等。紫姑附身在穿裙的草帚上,草帚在两位童女的扶掖下,会自动地敲打桌面。

迎紫姑时,也有用簸箕来代替草帚的,称迎箕姑,此外还有针姑、苇姑或帚姑,都是类似的活动。迎紫姑在后世传到北方称祝姑,传到南方则成了“踏月”。

迎紫姑之前,要把厕所、猪栏等地打扫干净,这也是寓工作于娱乐,借此做一番大清扫。

看花灯

“谁家见月能闭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盛景,元宵风俗,一切都与灯有关,而元宵灯节,最离不开的就是各式各样的花灯了。可以说,元宵盛景、元宵风俗也都来自于这五彩斑斓的各式花灯。其实,过去许多地方新年前后,市面上就开始有各式花灯了,至元宵尤盛,品种之多,让人目不暇接。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专有“灯品”一节,写的就是当时各种各样的花灯:灯品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所谓“无骨灯”者,其法用绢囊贮粟为胎,因之烧缀,及成去粟,则混然玻璃球也。……此外有鱿灯,则刻镂金珀玳瑁以饰之;珠子灯则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或为龙船、风辇、楼台故事;羊皮灯则镂镞精巧,五色妆染,如影戏之法;罗帛灯之类尤多,或为百花,间以红白,号“万眼罗”者,此种最奇。此外有五色蜡纸菩提叶,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又有深闺巧姥,剪纸而成,尤为精妙。每种花灯外形生动,肖人肖物,千姿百态。过去众多花灯中,有一种生肖灯,做得惟妙惟肖,其中又以兔儿灯更受孩童喜欢,至今仍是如此。有灯即有灯市,《清嘉录》记吴中灯市,也可见周密所言“苏福为冠”:货郎出售各色花灯,精奇百出,如像生人物,则有老跎少、月明度妓、西施采莲、张生跳墙、刘海戏蟾、招财进宝之属;花果则有荷花、栀子、葡萄、瓜、藕之属;百族则有鹤、凤、猴、鹿、马、兔、鱼、虾、螃蟹之属;其奇巧则有琉璃球、万眼罗、走马灯、梅里灯、夹纱灯、画舫、龙舟,品目殊难枚举。至十八日始歇,谓之灯市。

第三章 春风苏万物——春季节日 - 图4精妙绝伦的花灯

另外,在争奇斗妍的各色花灯中,有一种被称作“走马灯”的更是精妙绝伦,其不仅形象生动,更体现出中国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它提到一种科学创造的高度。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有“走马灯”的记述:“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元宵灯会上,过去许多地方的民间百姓,还要做一种叫“灯树”的大型花灯,即以一个高大的灯架为主干,四周做成形如大树的分枝,上面安置上无数的小灯。元宵夜众灯齐放,蔚为壮观。后周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中说:“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能见,光明夺月色也。”

元宵灯节,各地沿街灯彩高悬,锣鼓喧闹,观者如潮。而各地张灯、观灯之俗也各具特点,下面列举一二。

河南沘源县,以正月十四至十六为灯节。各家要用芊草束缚成把,插纸花于其上,分散到粪堆旁,名曰散花。又以秫秸数根,将一端劈成篾子,每篾尖端,扎一短节秫秸,插于门外,称挞鬼棒。晚间以米面制成灯,点放各处,谓之灯山。儿童小孩乘无人之时,将面灯偷回吃掉,因为此地百姓认为此灯是神用之物,吃了以后能免灾去病。

江苏仪征百姓,在元宵灯会期间,所进行的一种叫“花鼓灯”的游戏,也是十分有趣的。八人涂面持灯,串演当地戏文,谐趣逗笑,给当地百姓在节日中增添了欢乐。

湖北黄陂在元宵节这一天,每个村落都有灯会。灯会上要竖牙牌,上书吉祥语。每户必设香案,以龙首据案享受。随龙有四位老者,立于香案左右,祝以吉语。一直要到正月二十日以后,各家将灯送入庙中,灯会才算结束。

我国四川的一些地方,元宵节在各类观灯、赏灯活动之余,还有一种叫“灯山会”的风俗,也十分盛行。即在元宵节前后,邻居就要轮流设酒聚饮,此时主人这一家必须挂各种花灯来迎客,以灯多为情盛。嘉庆《峨眉县志·方舆志》中就记载说:“上元约集比邻供灯,轮次聚饮,日灯山会。”这种风俗活动,体现出中国百姓之间的人情味与中国人的好客传统。

元宵点灯的风俗,有的还与抗击外来侵略有关,例如浙江的一些地区,在元宵节期间有所谓“间间亮”的说法,即从正月十四开始,各家各户都要将点燃桔篮灯、橘花灯挂在每一间屋子里。其地橘树很多,所以还要在橘树上挂上点亮的灯。相传当年抗倭英雄戚继光有一年在正月十四日打败了来犯的倭寇,有一些残败倭寇逃到了橘树林中与民房里,戚继光就率军民点上灯,一户一户地搜,最终全歼倭寇。以后每年元宵节,当地橘农就用点灯来纪念这位抗倭民族英雄。

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在《元夜》中写道:“火树银花触月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更有辛弃疾的千古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宵节是欢快的,灯火齐放,鼓乐齐鸣,一个“闹”字,将红红火火的花灯节,又增添了几分热热闹闹的“人气”。所以元宵节的热闹气氛,除了来自点灯、观灯以外,还在一个“闹”字,因此“闹元宵”也就成了我国各地必不可少的风俗活动了。每年元宵节一到,民间百姓便要结队游行,敲锣打鼓,欢庆节日的到来。明万历《海盐县志》载:“上元前后,里中年少合金鼓管弦为乐,曰闹元宵。其乐有《太平鼓》等。”顾禄的《清嘉录》中也有此风俗活动的记载:“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其时,每户数人持锣鼓沿街敲打,气氛热烈,十分热闹。湖南一些地方,元宵夜,有的人扎龙灯在街市上游行,或到亲族戚友家中舞弄,在当地此俗也被称为“耍元宵”。范来宗有一首《锣鼓》诗,专写“闹元宵”之俗:

轰连爆竹近还遥,到处喧阗破寂寥。

听去有声兼有节,闹来春节过元宵。

吃元宵

闹完元宵吃元宵。说到元宵节的风俗,就不能不说说“上灯圆子落灯糕(面)”的元宵食俗。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清代诗人李调元的这首诗,向我们描绘了元宵节吃元宵(也称汤圆)的风俗画面。元宵节吃元宵的历史已十分久远了,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圆如月团团圆圆的吉祥之意。宋代吕原明《岁时杂记》中说:“上元节食焦健最盛且久。”这“焦健”其实就是指的后来人们所说的“元宵”,只是吃法上是以油炸的。其实在宋代,元宵节所食的元宵也有如我们常见的水煮的一种,吕原明在《岁时杂记》中也有这类的记载,说当时东京元宵节所吃的是:“煮糯为丸,糖为腥,谓之圆子盐鼓。”通俗地说,元宵就是一种圆子,取“圆”之意,是因元宵节正值月圆之时,所以元宵节吃此种食品,多为一种理想的寄托,文化意味远远超过了单纯的食物本身。元宵多以糯米磨粉做成,中间放入各种不同的馅,或水煮,或油炸,因它是元宵节所食,故得此名。

第三章 春风苏万物——春季节日 - 图5元宵汤圆

清人符曾《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说的就是其时京城一马姓人家所做的元宵名噪一时。

南宋以后,元宵的品种开始丰富起来,常见的有五味圆子、澄沙圆子、乳糖圆子等等。做法上有实心与馅心之分。实心的比较小,而带馅的内里则是各式各样,有荤有素。

民间吃元宵一般都在元宵上灯的这一天(正月十三),所以称“上灯圆子”。而落灯这天(有十五日也有十八日),北方则有“落灯面”的说法,即此日须吃面条,意谓天长地久,延年益寿。而南方则有吃“落灯糕”的习俗。钟毓龙《说杭州》中讲:“是日为落灯节,于神像前供年糕,合家食之。有年年高升吉利含义。过年至此始定。”

直至今日,元宵节吃元宵的风俗仍很盛行,而且品种更多,制法更精。

知识链接

闹元宵的由来

传说古时候,凶禽猛兽很多,到处伤害牲畜。人们为了保护家园,就联合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天,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被一个猎人给误射杀了。天帝知道后大怒,立即传旨,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世间的人畜通通烧死。天帝有个善良的女儿,她知道这件事后,不忍心看到无辜百姓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来到人间,把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犹如头上响了一个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半天,有个老人家突然站出来,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灯笼,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火海,喊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人们已被通通烧死。就这样,人们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年一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说“闹”

元宵节离不开“闹”,张灯、观灯、赛灯叫“闹花灯”,社火百戏叫“闹社火”,整个的活动叫“闹元宵”,仿佛不闹就不成其为元宵节。于是采诗观风的民俗志学者说:正月初旬以至灯市,十余日,昼夜游观,男女杂沓,竞制龙灯,极其精工。大龙灯一条,所费不下数十金。锣鼓喧阗,举国若狂元宵前后,比户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锣鼓喧阗、满街鼎沸、举国若狂,不能不是闹元宵。除了那些记录民俗民风的文字以外,文人骚客对这“闹”也深有体会,宋姜夔《观灯口号》云:

第三章 春风苏万物——春季节日 - 图6美丽的烟火

游人总带孟家蝉,争托星球万眼圆。

闹里传呼大官过,后车多少尽婵娟。

文锦坊西后市南,闹竿挑过百花篮。

少年游手夸轻俊,拾得双头碧玉簪。

轰连爆竹近还遥,到处喧阗破寂寥。

听去有声兼有节,闹来春节过元宵。

爆竹、烟火自然有几分闹意,但这闹还在于人。在旧时乃至现今的乡里社会,春节刚过,闹元宵的工作就开始准备起来,筹资、组织队伍是乡社公共活动中的大事,村里的头面人物要出面商讨。筹备工作之后,接着就是排练、试验,其间的锣鼓声昼夜不绝,早透出几分闹的气息来。初十刚过,十一、十二、十三的时候,百戏社火便搬演开来,走街串巷,穿村越寨,直闹到十六、十七。不仅闹的时间长,闹的名目也多,明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指出有鼓吹、杂耍、弦索:“鼓吹则橘阳律、撼东山、海青、十番,杂耍则队伍、细舞、筒子、斤斗、蹬灯、踢梯,弦索则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

据《帝京景物略》所载,大多是杂戏,也就是现代所谓杂技,仅是元宵之闹的一部分。此外就是社火,这是规模和影响更大的,诸如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等等,一队社火过来,除了声震四野的锣鼓声以外,踩高跷的还装扮出八仙过海、西天取经、白蛇传等故事来,八仙、唐僧师徒、许仙白蛇小青以及虾兵蟹将俨然其中,孙猴子自然是跑前跑后、吆五喝六的,更有一个耳戴红辣椒、手拿笤帚的老太婆扮演丑角,一会儿逗端庄的白蛇,一会儿逗古板的唐僧,洋相出尽,引人发笑;跑旱船的自然是年轻闺女媳妇,手提船帮摇风摆浪,摇橹扳船的则毫不费劲,同时又要显出上波峰下浪谷的情形来,让船里的年轻女人前仰后合,乐呵呵美滋滋地担惊受怕……

元宵之闹,除了花灯烟火、百戏社火的装饰、点染之外,最突出的就是人多。从元宵节民俗形成后的那些文字记载中可知,当时元宵观灯游玩的人们已经是肩摩踵接、街填巷塞了。尤其是那时候实行宵禁,平日夜晚难得游玩,其间的反差就更大了。而闺阁绣楼里的小姐丫环和平时没时间游玩的村姑农妇这天也可以出来,人数之多就更可以想见了。

中国古代的妇女、尤其是未嫁的姑娘们要守贞守节,平时不说夜晚,就是白天也难得出门,因此元宵期间当然要作竟日游的,甚至日出灯昏的时候,还有几分恋恋不舍。也正因如此,元宵节才引出无数风流故事来,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情篇章。有人称之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说闹,就不能不说摆戏。这里的戏不是前述的杂戏、百戏,杂戏、百戏相当于现代的杂技,这里要谈的是名副其实的戏。就现在的中国戏曲来说,可以分出大戏、小戏。大戏是由小戏发展来的,比如今天的京剧、豫剧、晋剧、黄梅戏等等。大戏需要比较高的演出条件,在乡村里相对少见,但搭野台子或野场子搬演的也不是没有。每当求神赛社或节庆时期,这戏也就演了起来。并且还有专门的节日戏,比如五月十三关公诞辰演关公戏,七月十五目连救母日演目连戏。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对家乡绍兴的社戏作过精彩的描述,那气氛就一个字——“闹”。大戏闹,小戏也闹。本来小戏就是只有两三个演员登场的两小、三小戏,看似热闹不起来。但这种小戏有它的绝招,它不注重故事情节,而是注重情趣、气氛,演员的表演十分注重逗趣、打闹。当台子上载歌载舞、团花簇锦旋转起来的时候,十分热闹。

闹又自有其价值在,中国人是比较欣赏闹中取静的,其实春节之闹、元宵之闹、社火之闹,也都有闹中取静的意义。只有闹够了,才能休息好,也才能更好地干活。同时,人们认为这样闹了,生活才有意思。因此,它是一种生活的补充,有了它,生活才充实、才祥和、才五彩缤纷。

第二节 二月二日龙抬头

中和节

中和节,又名二月二日“龙抬头”。本来在二月一日,后将土地神生日也纳入其中,故改在二月二日。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和三月上巳节。其中两个节在正月,而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便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二月》:“(二月)初一日为中和节,传自唐始。李泌请以二月朔为中和节,赐民间以囊盛百果谷瓜李种相间遗,号献生子,令百官献农书。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而卖之,日太阳糕。其祭神云马,题日太阳星君。焚帛时,将新正各户张贴之五色挂钱,摘而焚之,日太阳钱粮。”民国《奉天通志·岁时》:“二月初二日‘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日’,以惊蛰率在此节前后,故云。人家晨起以灶灰撒院中,左右作大圆圈,复由堂门撒至大门,延至井堰,名日‘引龙’。妇女或以锦制成鸡形,悬之室中,谓能避蚰蜒,制虫蚁。是日,多食春饼。至夕燃烛室中暗陬,名曰‘照虫烛。’”民国《辽中县志·岁时》:“靠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成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这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

上文中记载表明,中和节是从唐德宗时期确认的,但是,中和节有些活动内容却不自唐代始,如周朝就有春分去东郊祭日、秋分去西郊祭月。唐德宗时期,从春分活动中吸取了祭日的内容,充实了中元节,于是中元节与春分混而难分。在浙江绍兴以“二月初二为百花生日,故称此日为花朝。……是日士人竞买花木,植之园圃。”但有些地方则以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丝缯,沾花枝上,谓之赏红。”同书下篇卷四《浙江》则称:“二月望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由此看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俗不同,人们对二月二也给予不同解释。

祭太阳神

太阳神,又称日神。太阳神是最古老的自然崇拜之一,在内蒙古阴山岩画和云南沧源岩画中就有拜日神的形象。道教兴起后,多称祭太阳星君、日神。

我国古代祭太阳神,有三个时间:二月初一、三月十九和十一月十九。

关于太阳的传说很多,最早是10个太阳,后羿射下了9个,便只剩下1个太阳。又传说太阳是男子,月亮是女子,有些少数民族则传说太阳是女子,月亮是男子,彼此还有一段爱情故事。从汉代画像石上看,太阳中居住着雄鸡,后来又把太阳神人格化为牛首人身的炎帝。这些传说虽然是远古时期人们的伟大想象,但也反映了一些历史实际,即太阳是给人类带来光热的最大天体。人们日出而作,有了温暖,可以种植庄稼;但是入夜和阴天太阳又消失了。诸如此类变化,必然使人们不断联想,最后塑造为太阳神。至于太阳中的玉鸡传说,可能是把日出与鸡鸣联系起来,认为太阳和鸡是伴侣,而真正的鸡——金鸡或玉鸡则居住在太阳中。一旦鸡鸣,人们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耕耘。

祭太阳时,必供太阳糕。《燕京岁时记·太阳糕》:“初一,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这种糕以江米粉制成,上印太阳和乌鸦的图案,有的糕上塑一小鸡。民间以吃太阳糕为美食,同时喝“中和酒”。宫廷也流行太阳糕,《天咫偶闻》卷十:“二月初一,太阳宫进香,人家以米糕祀日,糕上以彩面作鸡形。”民国《通县志要·岁时》:“二月一日,祭太阳,用凉水一大碗,饼一张。”

山东有吃蝎子毒的习俗。《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二《山东》:“阴历二月初二,高唐有一二种奇俗,名吃蝎子毒。蝎子为蜘蛛属,长三寸许,色青黑,全身环节而成。尾端有毒钩,能注射毒液杀人。高唐之人,用黄豆盐水泡之,经二十四小时后,将水滤去晒干,置锅中炒熟食之,其意春雷鸣动,万蛰皆起,而此蜇人之蝎子,亦将出蛰……谓吃尽其毒,可免为其所蜇也。”

知识链接

太阳神的传说

金乌,汉族神话中太阳之灵,形态为三足乌鸦,共有10只,它们住在东方大海扶桑树上,轮流由它们的母亲——羲和驾车从扶桑升起,途径曲阿山、曾泉、桑野、隅中、昆吾山、鸟次山、悲谷、女纪、渊虞、连石山、悲泉、虞渊。

东君,中国古代楚国神话中的神癨。楚国诗人屈原的著名诗篇《九歌》中的第七篇就名为《东君》。关于东君的神格,历来说法不一。通常认为东君是指太阳神,但也有月神说。《九歌》首篇的《东皇太一》中所歌颂之神东皇太一作为太阳神的神格似乎更为明显,因此又有说法认为东君即为东皇太一。

土地公诞

中和节至清中叶以后,已逐渐为人们所淡忘,所以晚清让廉在《春明岁时琐记》里要说:“中和节,今废而不举。”甚而把中和节误植到二月初二;或许二月初二是土地公诞辰,人们祭土地公也是为了祈求丰收,所以前后只差一天的两个节日逐渐被人混为一谈了。

土地公也称福德爷、伯父、福德正神,他就是古代的社神。“有土斯有财”,由于民生日用衣食所需,皆取自土地,所以尊称土地为“土地公”而按时祭祀。在《台湾省通志》上说:“土地公之信仰,即土地之神,源于古代之社神。台民祀土地神,极为普遍,无论里社、陌路阡头,皆有小庙,俗称‘土地公庙’。土地公为县以下乡里之神,蚩蚩者氓,奉之为护土神,以其造福乡里,施德万民,尊称‘福德正神’。”各地祭土地公的习俗不同,有单祀土地公者,亦有将土地公、土地婆合祀,简称为“土公土母”。其庙宇格式亦不一;俗云“土地老爷本姓张,有钱住大屋,没钱顶破缸”,豪华的土地公庙可以和关帝庙、妈祖庙看齐;简陋的,甚至可以用石片四块,一片作顶、三片作墙,或用一只破缸覆在地上,也称为土地庙。无论堂皇简陋,在人民的心目中,土地公总会尽其护土之责。

正由于土地公关系着民生衣食,所以他也是一年之中被祭祀得最多的神癨。每月的初二及十六均有祭祀,称为“做牙”。“牙”是“迓”的讹写,“迓”是迎接的意思,人们希望借着祭祀土地公而迎迓福祉。二月初二的迓礼称为“头迓”,十二月十六日之迓礼,称为“尾迓”。不但农民祭祀土地公祈求丰收,商人也视土地公为财神而具馔祭祀如仪呢!

第三章 春风苏万物——春季节日 - 图7豪华的土地公庙

二月初二的头迓,人们以纸钱(俗称“土地公金”)系于竹枝上,插立田间,以奉献土地神,这是上古春祈的遗意,祈求土地公带给人们一年的丰收。这在性质上与二月初一中和节祭太阳神极为相近。

近人吴瀛涛在《台湾民俗》中云:“(二月)初二日,亦称‘头牙’,而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之‘尾牙’对称。一般家户备牲醴,烧土地公金,燃放爆竹,为土地神庆寿,并同时拜地基主。拜毕,家人团食,谓‘食头牙’。商户做头牙尤盛,店主盛宴店员。头牙特制食料润饼;系以润饼皮,内卷包豆菜、红萝卜、笋丝、蒜头、虎苔等各色杂菜,或豆千丝、肉丝、花生粉末、蛋燥(煎蛋片)等多项食品,即系春饼(春卷)不炸油者,均极可口,为一营养特殊食品。”说明了中国人重视二月初二土地公诞辰的情形。

二月二与龙抬头

中唐时二月二日有出郊外游玩的春游活动。如白居易有以“二月二日”为题的诗歌:“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描写春游的青年很多,在渡口都排列成一队行走的情形。从中唐至晚唐的诗人韩琮在题为《二月二日游洛源》的诗中说:“旧苑新晴草假苔,人还香在踏青回。”唐代民间有二月二日春游踏青之俗,采菜是其中的一种活动。

宋代也流行二月二春游采菜,甚至以“挑菜节”、“踏青节”命名二月二日。宋代的《壶中赘录》说:“蜀中风俗,旧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都入士女络绎游赏,缇幕歌酒,散在四郊。”(《岁时广记》卷一引)可知北宋初年二月二日春游之盛。而北宋哲宗、徽宗时张秉“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的题诗,使我们了解到挑菜在二月二日重要到名节的地步。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有《挑菜》项,记载当时宫中还举行挑菜的御宴。挑菜之俗在宋以后一直流传下来。

二月二日还有“迎富”之俗。唐末五代之际韩鄂《岁华纪丽》说:“昔巢氏时,二月二乞得人子,归养之,家便大富,后以此日出野,日采蓬,兹向门前以祭之,云迎富。”此迎富之俗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巢人乞子以得富,二是出野彩蓬门前祭之。二者均祭祀于门,迎富、祈福略有差异,实质都是求吉祥。唐代二月二日春游之俗的流行,同改晦日为中和节有密切关系。

元明清时期,二月二日除踏青活动外,盛行“龙抬头”风俗。目前已知最早记载“龙抬头”风俗的,是元代的《析津志·岁纪》:“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明清时代龙抬头的风俗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引龙。或各家早起汲水,谓之引龙;或以灰引至门,叫作引钱龙;或开庙门祭龙神,名为引龙。引龙反映了人们渴望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二是煎饼贴符。煎饼体现的是通过把食品煎来煎去、翻来覆去,高温加工,以震慑春天萌动的害虫。三是以灶灰围屋等。四是打扫卫生,通过扫室以避蛇虫。五是忌针。

惊蛰是冬眠百虫苏醒开始活动的节气,汉代以后其时间在二月初。民间认为这时龙也同百虫一起苏醒、抬头。其实此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每年二月春分以后的黄昏龙角星从东方地平线出现,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下,故称龙抬头。而在正月之前的整个冬季,东方苍龙星座在黄昏时均隐没在地平线下,人们认为这是龙在蛰伏。将龙视为神灵,同秦汉以后苍龙星座出现东方的时间推迟有关。春分前的节气是惊蛰,自然更容易同龙联系起来。龙抬头的风俗不是突然产生的,元代之前它已存在于祭祀社神勾龙中。华北龙抬头风俗是社祭加上惊蛰的观念。随着社祭的衰退,移向龙神庙祭祀,龙神庙的祭祀是祈雨,其简略化便产生了“引龙回”。

第三节 清明时节草青青

宋代诗人高菊卿《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是个古老的节日,从而有种种的习俗,下面分别从禁火寒食、扫墓祭祖、插戴柳枝和节令游戏等角度,来谈谈古代中国人的清明节。

上巳、寒食与清明

在远古时代,三月上旬有三个节日——清明、上巳与寒食;在性质上,这三个节日都与宗教鬼魂有关,所以容易引起后人的混淆,今分述如下。

三月上巳是周朝以前就已出现的节日,据《风俗通》一书所载,“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溱洧两水之上,执简招魂,祓除不祥。”也就是说,在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在水边举行招魂禳灾的仪式。到了汉朝,三月上巳这天仍是人们所重视的节日。像《后汉书》周举传云:“六年三月上巳,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

第三章 春风苏万物——春季节日 - 图8清明节祭扫

但魏晋以后,因为上巳究竟是阴历哪天,每年并不一致,人们便舍三月上巳而改在阴历三月三日过节了。明人谢肇涮《五杂俎》卷二中说:“三月三日为上巳,此是魏、晋以后相沿,汉犹用巳,不以三日也,事见宋书。”在三月三日这天,有曲水流觞的活动,这便是承袭古代上巳在水边执简招魂的活动而来的。“觞”是椭圆形、带把手的浅木盘,里面可以盛酒,把盛酒的觞漂在水面上,人们站在水边,当觞流到面前时,便捞来饮觞中之酒,这就是“曲水流觞”的情形。

寒食是稍晚于上巳的节日,它的起源据说与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有关。重耳流亡国外10余年,介子推护驾有功。当重耳返国即位,介子推却躲入深山中避官。重耳想以放火烧山的方法逼出介子推,不料却把介子推烧死在山里了,这是三月五日的事。后人为纪念介子推,而在三月禁火三日。

寒食的第三天就是清明节。唐朝时清明前两天禁火,到了第三天清明节晚上,即由宫内传火炬出,赐近臣,这就是唐朝诗人韦庄诗所云的“内官初赐清明火”。清明过了,炉火也称作“新火”;杜甫诗“朝来新火起新烟”,亦形容寒食结束后新燃的炉火。当时官府执行寒食甚严,如果某人家的炉火有温度,把一根羽毛插入炉灰中,羽毛变焦了,就犯罪论死。为此,寒食节的前几天,人家纷纷制作甜饧(麦芽糖),吃冷粥干饼时,掺一点甜甜的饧浆比较容易下咽。所以寒食节里,吹箫卖饧的小贩特别多;唐人李商隐诗“粥香饧白杏花天”、刘筠诗“饧市喧箫吹”、宁祁诗“箫声吹暖卖饧天”,都是描述寒食的情景。

宋朝人十分懂得生活情趣,且看看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里,描述当时汴京人如何过寒食、清明节。

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豍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士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各携枣豍、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而清明活动之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扫墓了。

清明扫墓与踏青

1.扫墓

清明期间扫墓祭祖的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旧唐书·玄宗纪》中就说:“五月癸卯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寒食清明之际,人们都要祭扫陵墓,以表达对亡故者的思念与追悼。唐代诗人杜牧有名的《清明》诗中有这样两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写清明期间人们纷纷怀着悼念的心情去拜扫坟墓,追忆先人的情景。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寒食野望吟》诗中,就更加具体地描写了这期间人们扫墓的情景: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由此也可见,清明扫墓的风俗由来已久了,而且十分盛行。诗人笔下的清明风俗,大多是借题抒情,而民间歌谣,则更多的是对具体现象的描绘。比如《海虞风俗竹枝词》中对清明扫墓风俗的描写:

墓祭家家出郭门,清明新鬼待招魂。

冥镪袋用桑皮纸,冷饭残羹酒不温。

在我国许多地区,将清明扫墓称作“上坟”,要为旧墓挑新土,做新坟帽头,烧纸钱,有的还要举行祭奠活动、摆供品,长者率晚辈拜祖叩头等。《清嘉录》中记载:士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间有婿拜外父母墓者。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道远则泛舟具馔以往,近则提壶担盒而出。挑新土、烧楮钱、祭山神、奠坟邻,皆向来之旧俗也。凡新娶妇,必挈以同行,谓之上花坟。新葬者,又皆在社前祭扫。谚云:“新坟不过社”。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

“衣冠稽首祖茔前,盘供山神化楮钱。

欲觅断魂何处去,棠梨花落雨余天。”

那么北方清明扫墓的风俗又是怎样呢?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就有记载北京清明扫墓的情况: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植,轿马后挂楮钱,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兴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在我国,不论南北东西,清明扫墓的意义是一致的,其区别是在某些具体的做法上有不同的区域特点。

清明节扫墓的风俗,历代相沿,一直相沿至今。

2.踏青

在我国的清明节风俗中,踏青也是一项主要的内容,所以也有将“清明节”称作为“踏青节”的。

清明时节,时值新春三月,风和日丽,气候宜人,万物吐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自古以来,民间百姓在扫墓之余,多有郊外踏青之俗。踏青,又称春游。古时也称作探春、寻春等。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就有记清明踏青之盛况的:“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诗人杜甫《清明》一诗,也是描写春光明媚之际的民间踏青之风的:

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清明踏青,将清明扫墓与郊外春游结合起来,唐宋以后十分盛行,至今不衰。踏青中,人们利用大好春光,尽享自然之美,并在郊外的青山绿水之中,开展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这其中多以放风筝、射柳、荡秋千、斗鸡等风俗活动为主。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每到清明花草返青之时,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会在阳光明媚的时候一起去踏青。春季踏青的习俗历史久远,相传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也有人说是在魏晋时期。《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由此可见,春游踏青的习俗确实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的风俗在各地就更为盛行。人们在春游踏青的时候,还会进行蹴鞠、放风筝等各种游戏活动。

第三章 春风苏万物——春季节日 - 图9蹴鞠铜像

鞠是一种用皮革做成的皮球,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也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蹴鞠流传了2300多年,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2006年5月20日,蹴鞠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起初风筝只限于皇宫贵族的公子佳人玩赏,到宋代以后,才在民间盛行开来。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放风筝往往与放晦气联系在一起。因此,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祛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此外,人们也会把所有的烦恼写在风筝纸上,让这些烦恼随风筝飞上蓝天,以远离一切烦恼和不顺。

知识链接

竖蛋游戏

民间一直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在古老的传说中,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

目前,中国春分时节的“竖蛋游戏”已成为世界性的游戏。

清明习俗

要说清明风俗,就不能不先说说清明节前两日(也有说前一日)的与清明节有关联的寒食节。民间传统习俗上把冬至后105天,也即清明节前一二日称为“寒食节”。因此,一般在寒食节的前几天,人们就要准备好干粥、饼等,以备这日食用。这一风俗多少给人一些伤感的情调,历代文人都有以寒食为题的诗作,如唐代孟云卿《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唐代描写寒食节景象最著名的诗作,要算韩罖的《寒食》了,诗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据说,唐德宗对此诗十分欣赏,因此还特赐失意多年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成为流传一时的美谈。由于寒食与清明两节时间相近,且清明节也有祭祖之俗,故在唐代以后,两节逐渐合成了一个节日,彼此的一些风俗也融汇到一起去了。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中就有“清明寒食谁家哭”的诗句。

1.清明秋千荡得高,生活越来越美好

清明节,在民间还有“荡秋千”的习俗。荡秋千,最初主要是一种女子玩的游戏,起源很早,南北朝时就已流行,唐代以来更是盛行于大江南北。所以,古代清明节也称“秋千节”。后来荡秋千不限于女子,成为男女皆宜的游戏。据说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而且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

据民俗专家介绍说,“荡秋千”源于民间劳作。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树,就在劳动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秋千的历史很古老,起初人们称为“千秋”。传说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时只是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汉武帝时因为秋千与“千秋万寿”这个祝寿词冲突,所以为了避讳而改为“秋千”,后来就改为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期,荡秋千逐渐成为女子嬉戏玩耍的游戏,女子们的衣衫裙裾随风飘动,摇曳多姿,非常好看。

清明荡秋千的习俗至今仍然受到各地人们的喜爱。清明时节,气候温暖宜人,人们换上春装,架起秋千,在空中飘来荡去,翩翩若飞。荡秋千不仅可以舒展心情,开阔视野,忘却烦恼,平衡身心,还能增大胆量,培养勇敢精神。“无风一上秋千架,小姝身材比燕轻”,荡秋千对于女子尤其适合,传统医学认为女子多郁症,荡秋千是非药物解郁的好方法。现在,在很多儿童公园、儿童乐园里还专设有“秋千”,供孩子们玩耍,受到小朋友们的青睐。

2.清明植树正当时

一直以来,清明植树就是一种传统习俗。清明时节,春阳照临,细雨飘洒,种下去的小树苗很快就能成活成长起来。

清明节,在民间也被称为“植树节”。有谚语说道:“种树造林,莫过清明”,可见清明是植树最佳时节。清明节曾在20世纪初首次被定为植树节,而在中国第一个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先生就上书李鸿章,提出“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制订了在中国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在不同场合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植树造林的重要性。1915年7月31日,北洋政府通过了孙中山先生的倡议,正式颁布法令,规定传统的清明节就是我国的植树节。

第三章 春风苏万物——春季节日 - 图10植树总动员

在实行过程中,人们发现清明节植树适用于北方,而在南方则过了植树的最好时机,因而南方各省请求提前植树节的日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举国哀痛。国民政府考虑到南方的气候实际,为顺应民意,于是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此缅怀孙中山先生。此后这一天就一直作为植树节沿用下来。1979年2月全国人大五届六次会议上将3月12日再次规定为“中国植树节”。1981年人大又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植树节与义务植树运动更是在全国范围普及开来。

此外,清明时节还有其他特色的习俗。比如在江南一带,人们会在清明时节吃由“浆麦草”汁液和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而成的青团子,青团子里面还包裹着豆沙馅,吃起来甜而不腻。在北方,人们会用酵糟发面,夹枣蒸制而成枣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