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古砖为泥土烧制物,古砖往往刻有年代、图案、吉祥语等,是研究历史和雕刻的重要参考资料。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创制了方形和长形砖,秦汉时期的制砖技术和生产规模、质量和花式品种都有显著发展,世称“秦砖汉瓦”。古砖承载着古代人的艺术精华,对了解和认识古砖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古砖史话

居住的变迁—砖的雏形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考古学家发现,距今约5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遗址—中国猿人“北京人”所居住的天然山洞,就是众多发现中的一处。除了天然洞穴以外,河南的安阳及开封、广东的阳春等处,也都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半人工洞穴遗址。中国古代文献中对此也有若干记载,如《易·系辞》中提及“上古穴居而野处”;《礼记·礼运》中则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记录了人类处在原始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而采取穴居、巢居的生活方式。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1龙山文化的居住遗迹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有许多面积不一样的民族部落散布着,但他们的发展并不平衡。其中仰韶文化的氏族(殷商时期),处在黄河中游肥沃的黄土地带,后来逐步形成为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定居下来,因此,慢慢出现了房屋和聚落。半坡村仰韶文化住宅形式中的方形房屋样式,房门朝南开,入口都比较狭窄,房子中间通常设置有一个烧火的土炕。由此不难看出,此时的人们开始处于比较固定的定居生活状态,这时的火是极其重要的,火的使用成为人类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紧接着仰韶文化的是龙山文化(西周早期)的父系氏族公社。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与发展,此时,中国原始社会逐渐瓦解而进入奴隶社会。

据考古发现,处在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的居住遗迹,其屋内部的柱洞下,已经发现奠基用的扁平砾石。洛阳王湾遗址的墙基结构,是先挖掘沟槽,在沟槽底部填烧红的碎泥块(类似碎砖的陶片),或铺一层平整的大块砾石,墙体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做的。由这些迹象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处于不断的改进中。半坡人居住的还有一种圆形的房子,其构造比方形房子复杂,大多数是在平地上建筑起来,墙壁以木柱子为骨架,门口开阔平坦,有支撑房顶的柱子。一般均立在房子中间或者两旁,与现代的蒙古包十分相似。与方形房子相比,圆形房子体现了原始建筑艺术的发展变化,已开始崭露中国建筑中特有的木架结构雏形。

陕西长安县客省庄西周居住遗迹,是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古代的居住遗址。其中处处有半地下式窟穴,即“凿地为穴”的居室。客省庄二期的居室既有圆形单室,也有前后两室相连的布局。相关学者认为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是早期西周文化的祖先。这时期的地穴有深、浅两类,浅穴为长方形,深穴为圆形。坑壁即居室的“墙”,其墙根处和地面均用火烧硬。

随着人们生产能力的提高,财富的积累促进了私有制的发达,而王权的产生更使社会的贫富分化得到了政治上的保障。从殷代宫殿遗址可以看出,殷代的建筑艺术已经非常发达了,其宫殿规模相当庞大,而且具有堂和室的区别。从图中的复原图看,当时的宫殿已经拥有大堂和众多的室,其中室又分为大室和小室。其建筑规模是半坡时代的公共会所无法比拟的。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2古代瓦当

考古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居住,经历了从自然洞穴到半地穴、半地面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时期到氏族公社,到了奴隶制的夏商时代,其建筑已经基本都在地面上进行了。夏商时期的建筑就其形状而言,大体有方形、圆形、不规则形,面积大小不一。从墙体建筑材料而言,有用植物茎秆做里面在外面抹泥土的木骨草泥墙,也有不用木骨直接用草泥堆砌成的泥垛墙,还有用夹板的版筑法层层加高筑成的夯土墙,另外还有土坯墙。从屋顶的形态而言,有圆尖顶窝棚式,有人字形屋顶,还有平顶式、斜坡式以及四面坡式屋顶等。夏商时期的考古遗址都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的建筑技艺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都还未使用砖、瓦。如成都十二桥古蜀文化遗址中发现古代人聚居的建筑群,已经发掘出1248平方米的木结构住房。这些住房用圆木做栋梁,四周墙壁用竹竿编织,里外抹泥,屋顶则用树枝编夹树皮覆盖。这说明此时我国南部地区建筑技艺高超,但依然没有使用砖、瓦的痕迹。上述各种砌墙的方法,就是现在还被普遍运用。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3河南邓县八里岗仰韶文化遗址

从“红烧土”到砖

远古时期建筑物的发展是极其漫长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史前先民都是从建造穴(洞)居、巢居到逐步掌握营建半地下、地面上房屋的技术。史前先民使用火来取暖、烧烤食物或煮饭的地方,经过烧烤的黏土地面或墙面能够变硬,而且可防潮防水。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先民们逐步认识到烧土的这种特性,并在建筑物上加以利用。这类烧土在考古学上定义的名称为“红烧土”。因为史前时代还没有或是还未发明还原烧制法,黏土在氧化条件下经烧烤后的颜色均为红色。红烧土有粒状与块状等不同形状。

红烧土也许是古陶器和古砖瓦产品发展的最初基础。例如在大多数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发现有红烧土或红烧土块,如:

位于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遗址(距今7000-9000年前),发现有一些红烧土块。

内蒙古发现了两座公元前6200-前5400年的房址。在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时期的兴隆洼遗址,发现了人类原始居住场所原貌的房址。在房址居住面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先民使用过且保存完好的遗物,内部发现有堆积的红烧土块,壁面、地面均被烧成红褐色和黑褐色且十分坚硬,室内有大量红烧土块。

据武汉地区考古发掘证明,武昌洪山放鹰台遗址出土了大量稻壳烧土和红烧土房屋遗迹,时间在距今6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远在距今7000-8000年以前,在武汉地区生活的人们,不仅进行渔猎活动,而且已开始种植水稻,并采用了红烧土来改善居住条件。

庙底沟遗址(距今4800-5900年)类型的房子,在王湾、庙底沟等遗址发现十多座,为半地穴式和地面式的方形建筑。出现用挖槽法筑墙,并用红烧土块和砾石铺垫。居住面涂抹草泥土,晚期使用石灰抹墙。

仅在屈家岭遗址(距今4600-5000年)一处,在面积约50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发现大量掺有稻谷壳和稻草的红烧土,总量约达200立方米,有的地方稻壳和稻草密结成层,其数量是十分巨大的。

在西藏昌都镇东南约12公里的澜沧江西岸的卡若遗址中发现红烧土和石墙房屋,面积一般在10~30平方米之间,最大的一座近70平方米。放射性碳素测定其年代为距今4000-5000年。遗址分早、晚两期,其红烧土房屋,分圆底、半地穴、地面房屋三种。

上述发掘的遗址实例均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将经过烧烤后的黏土—红烧土块用在了建筑上。此时这类红烧土块可以认为是“烧结砖”发展过程中的“萌发”状态。在建筑上使用红烧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独有的特征,也是我国史前先民聪明才智的发挥与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民们对这类红烧土块,从早先的利用而变成了专门的加工制作,形成了有一定用途的制品。

在20世纪的70-90年代,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我国史前先民对红烧土的利用逐步变成了专门的加工制造,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制品—“砖”。例如:安徽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有一个高于地面约5米的土堆,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以及动物骨骼、螺蚌壳等,种类繁多,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画符号(达600多种)和泥塑艺术品。经过专业仪器的检测,证实了这些出土文物距今已有7300年的历史。在蚌埠市工作的安徽考古所负责双墩遗址发掘的阚绪杭研究员介绍说:“的确在双墩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块,有大有小,有的还特别大,最大块的尺寸有20多厘米,厚度约13~14厘米,估计形成温度在900℃左右,因此推测肯定与建筑有关。但至今在双墩遗址还未发现陶窑,无法确定该红烧土块是专门加固用于建筑的,还是烧陶等出现的红烧土。”“双墩文化”作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被正式提出,这是三十多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在实地考察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后得出的结论。

考古发现,早在6400多年前,母系氏族时期的西安半坡先民就采用横火膛窑和竖火膛窑烧制盛水、煮饭等六类日用陶器,就掌握了制陶的基本热学知识,为以后制造烧结黏土砖、瓦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考古界所称的“红烧土块”,乃是中国烧结砖最早的“雏形”,亦为烧结砖之“元祖”。特别是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发掘出的大块鲜红的陶块和用黏土由人工摔打烧制而成的红烧土块;湖南澧县城头山原始社会城址出土大约4600年前烧成的、被日本学者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砖”,可谓为中国最早的“烧结砖”。

从以上考古发现的实物可知:我国烧结砖出现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早期,距今应有7000多年历史。

烧结砖的出现

从现已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显露的信息看,现代形体概念上的烧结砖形成于江南的良渚文化时期(距今4200-5300年),而且在多个遗址中均有大量发现。有关考古文献中称之为“规则的红烧土坯”、“坯料型红烧土”或“红烧土坯”,如江苏昆山市的赵陵山遗址,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的莫角山遗址、庙前遗址,上海的福泉山遗址等。

赵陵山遗址,东西长80余米,南北宽60余米,高9米。当时的良渚人已经能够烧制造型完美、形态各异的陶器,黑皮陶、彩陶器构思巧妙,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不少器具上绘制了鱼、兽、人的图案,甚至有被专家认作原始文字的刻画符号。显然,能够烧制出如此精美陶器的良渚人,完全能够烧制出建筑用砖,尽管我们目前能见到的还只是砖的雏形。

在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古砖瓦博物馆中珍藏的最早的一块“砖”(红烧土块)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它取之于昆山市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为良渚人居住的“半穴式”房屋红烧土墙上的“砖块”。此砖为良渚文化时期之遗物,它由黏土、稻糠和稻草揉合,并以竹竿和芦苇作骨架,堆积大量干柴用火焚烧而成。

良渚文化时期的墙体,是在少卿山遗址的基础面上发现的。基础面,是以“红烧土砖块”上垫多层黑灰和黏土堆筑而成。两段墙体,一段东墙,南北向,保存长约3米;一段在西南面,已坍塌,保存长约1.5米。从残墙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先民们是用两根竹子或芦苇并排作为经线,以五根竹(苇)为纬线,交叉编织而成。墙体匀称、美观、实用,埋入土内约20厘米深的地方,隔一段距离立一根木柱,用以固定墙体,然后再在墙上抹上黏土。

第二节 古砖的发展简史

土坯砖

土坯古时称为“墼”,即未烧之坯。时至今日,甘肃省大部分农村地区仍将土坯称为“墼子”;在陕西关中、河南豫西、山西晋南农村称土坯为“胡墼”,也许因为土坯是来自西边,故称谓前加“胡”字,如同“胡萝卜、胡服”等;而山西省北部农村则称土坯为“网墼”或“望墼”等。总而言之,土坯这一器物概念在我国由来已久,土坯建筑在我国也是源远流长。

几乎与烧结砖“雏形”出现的同时,很可能先民们从土夯墙的筑墙方法中得到了某些启发,而发明了土坯墙建筑。土坯墙建筑与红烧土块建筑出现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但总体上说也许要晚一些。下列古遗址发掘的实物也证明了这种推断:

2002年在湖北应城的门板湾遗址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院落式房屋。门板湾先民早在5500年前就在富水河边台地上建房,在一处400多平方米的建有围墙的院落里,房屋为四室一厅带走廊结构,四室呈一字形排列,各房之间有门相通。这是我国迄今已知年代最早的土坯房屋建筑。厚度38~55厘米的土坯砖墙体,以红黏泥为灰浆,采用我国至今沿用的条砌与侧砌结合技术,形成错缝,牢固性好。用黄白色涂料粉刷的墙体和室内居住面平整光洁,局部可见编织物铺垫痕迹,当为远古人类“席地而坐”之“席”,展示了江汉先民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同时代较高的生活水平。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4土坯砖墙

据兰州新闻网2005年1月16日报道:在四坝文化的东灰山遗址发现有晒干的土坯砖。位于河西走廊的四坝文化,是中国当时分布最西的以农业为主的古文化,如此一来,它就顺理成章地最早接受到西来的文化技术。甘肃这块历史悠久的土地,成为东西方文化率先的汇合处,闪发出东西方文化最初接触的火花,照亮了朦胧初现的丝绸之路。位于河西走廊的四坝文化,其年代与中原地区的夏代相当,距今4000年左右。

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实物证明,在夏代早期,距今4200年前,屋墙已普遍使用土坯砖,砖的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及三角形多种,墙外表有的涂抹草泥。龙山文化(距今4000-4600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济南附近的龙山镇而得名)遗址中,迄今没有发现大型房屋建筑,但从大量的小型房屋基址来看,已知道当时房屋的类型比从前复杂,种类多样化了;特别是建筑技术有较大的进步,如土坯墙的出现。现知河南永城王油坊、汤阴白营、安阳后岗和淮阳平粮台遗址等地都发现了用土坯砌墙的房子,上海福泉山和浙江余杭大观山果园等良渚文化遗址中更发现了烧过的红色土坯或砖。王油坊、白营和后岗的土坯都没有固定的规格,一般长20~50厘米、宽15~38厘米、厚4~9厘米。土坯用深褐色黏土制成,内夹少量小红烧土块。这显然是和泥制坯并晒干后才使用的。砌墙的方法是错缝叠砌,用黄泥粘接。用这种土坯砌筑的都是村落中的一般房屋,往往是圆形的单间小屋。平粮台的房屋是做在城内的,有台基,每栋房分为若干小间,有的室内甚至设有走廊,比一般村落中的房屋要讲究得多。这种房屋的土坯也比较规整,一号房的土坯长32厘米、宽27~29厘米、厚8~10厘米,四号房土坯较大,长58厘米、宽26~30厘米、厚6~8厘米。砌成墙体后在墙面抹草泥。用这种土坯砌成的房子,从外形看已与现代的土坯房没有多大区别。

陕西临潼康家遗址(距今4000多年)的房屋基址已发现100多座,分若干排,每排房子又分若干组,每组房子少则两三间,多则五六间。居住面多抹白灰,也有用胶泥或草筋泥的。房屋前墙有的用土坯或草泥,其余三面墙则用夯土筑成。康家遗址的土坯长约39厘米,宽34~36厘米,上下7层,东西8块,共56块。土坯的砌法同现代砌砖法类似,用黄泥砌筑,相间压缝。

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距今4300年)中发现的房屋均为长方形分间房屋,全用土坯砌成,与一般村落多圆形单间用垛泥墙砌的风格大不相同。如四号房基有一长15米多、宽5.7米、高0.72米的台基,在台基上用土坯砌墙。房屋分为四间,北边有一宽0.92米的走廊。此外还发现了4300年前的地下陶质排水管道。这座城专门设立了门卫房,门卫房用土坯砌成,东西相对,两房之间的通道宽仅1.7米,便于把守。

从考古发现的实物分析,我国使用土坯砖至少已有5500年以上的历史。也就是说,炎黄以前“天下万国”转向“部落联盟”,农耕文明便已经出现了。土坯制作,可就地取材,摔打成型,不经烧结便可使用,省工省时,但也有不防淋漓雨水的弱点。但它仍与烧结砖同出一源,除未经烧结以外,其舒适度与烧结砖有异曲同工之妙。土坯房的建筑发展,同样绵延数千年,至今在云南边寨的一些乡村,用牛工踩泥、范模成型、自然干燥的土坯房,仍然大量存在。一位日本建筑专家曾说过:“要说建筑的舒适度,莫过于中国云南的土坯房。”

知识链接

砖雕之美

(1)瓦当之美。秦汉瓦当上的走兽雕刻栩栩如生,秦朝时的条砖与铺面砖拓印令人驻足。汉砖表现的题材则更为丰富,有盐场画像砖、射猎画像砖和庭院画像砖,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劳动者的劳动场景与建筑的特点。

(2)门楼之美。平遥古城的砖雕门楼,气势宏大,古朴雅致。在奎星楼与城隍庙上的玻璃瓦饰件五彩缤纷,而乔家大院也用多宝砖雕饰门楼。在五台山,建于唐代的佛光寺与南禅寺,其砖瓦雕刻显示了当时艺人们的独具匠心。山西晋商的大院都爱用砖瓦装饰,门楼、门楣、门额更是十分讲究,如垂花牌楼与垂花大门,庄重而颇显气派。杭州胡雪岩故居前的门楼,造型独特,精致华丽,既无一般商贾的俗气,也没有巨富之家霸气,更多的是显出了杭州的灵气与书卷气。江西婺源的砖雕门楼上可见到浅浮雕工艺,足见门楼亦为一景。值得一看的,还有苏州东山雕花楼门楼,苏州网狮园门楼与上海豫园门楼,各具特点。

(3)套兽之美。套兽处于房顶的最高处,俗称“望风”。汉代时已开始使用,至唐宋技法已经十分精娴。雕刻的走兽,有龙、凤、狮、海马、斗牛、麒麟、狻猊及双鱼等这些走兽雕刻运用圆雕手法,立在瓦片上,象征了威严与吉祥。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广东佛山祖庙、江苏镇江金山寺、广州陈氏书院的屋檐上,都有这些雕刻。所雕走兽或人物凌空而立如一幅立体的剪影图,十分悦目。

(4)镂窗与照壁之美。墙上有了窗子,便产生了流动的气韵。站在镂窗里朝外望,窗外的景致迷离恍惚;站在镂窗外朝里望,窗内显得隐隐约约,仿佛是一个隐秘的世界。因此,雕花镂窗形成了实墙上的“虚空”。其造型有八角、瓶形、菱形、蛋形、扇形等形状,砖雕用水磨青砖刻花押条形式,平添了镂窗的美感,为古典建筑园林与江南民居所常用,这在园林中随处可见。照壁,是在面对大门的一堵墙上用砖雕巧设图案。在北方,照壁又称影壁。在山西晋商大院前大都有独立的照壁,在内院又有照壁。照壁仿佛一张白纸,砖雕吉祥图案,清雅古朴。山西五台山文殊殿大乘门前有一照壁,壁上双龙对舞,栩栩如生,显示了砖雕艺术的精美与华丽。

秦砖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5秦砖

2006年8月,考古队发现陕西省凤翔县豆腐村遗址是战国早期向秦故都雍城提供砖瓦类陶质建材的作坊,早期的秦方砖也首次被发现。这种砖又厚又重,不规格,没有足够的承重力,多数在烧制过程中出现了变形和开裂,这是秦砖的最初形态。后来,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改进,终于烧出了震古烁今的秦砖,被世人誉为“铅砖”。

秦始皇陵园及周围遗址出土的秦砖,陶土多取骊山泥土,因泥土本身含有多种矿物成分,经烧制后十分坚固耐用,因而有“铅砖”的美称。

秦砖颜色青灰,质地坚硬,制作规整,浑厚朴实,形式多样。

秦砖有如下种类:

1.素面砖

用于铺地,也称铺地砖。

2.花纹砖

砖上有绳纹、菱形纹、回纹、圆形纹、“S”形纹和云纹等。

绳纹是陶器的装饰纹样之一,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陶器最常见的纹饰。其制作方法是在陶坯制好后,待半干时,用缠有绳子的陶拍在陶坯上拍印,留下绳纹,再入窑焙烧。

其他花纹砖的制作过程是先将要表现的题材刻在印模上,然后将印模打印在未干的砖坯上。印模如果是阴纹,打印在砖坯上的就是阳纹;印模如果是阳文,打印在砖坯上的就是阴纹。

3.空心砖

体积庞大、内部空而不实,又称空腹砖、空砖、圹砖、郭公砖、琴砖和亭长砖。最多的是长方形砖,也有门楣砖、支柱砖和三角形砖等。空心砖外印各种纹饰,阴纹的空心砖花纹个体较大,分布松散,线条流畅,内容有卫士、虎、朱雀、飞雁等;阳文的空心砖花纹个体较小,排列紧密,内容有舞乐、骑射、田猎等。阴纹的空心砖比阳纹的空心砖出现得早。

总之,除铺地青砖为素面砖外,大多数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用于台阶或砌于壁面的长方形空心砖,砖面模印几何形花纹,或阴线刻划龙纹、凤纹,有的还有射猎、宴会等场面。

4.文字砖

砖体上印有文字。如“秦小篆体十二字砖”,为铺地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此砖正面以凸线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文字是“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其意是普天下的人都是秦朝的臣民,五谷丰登,路上见不到饥饿之人。这是秦朝都城的宫殿用砖。

5.画像砖

画像砖几乎都是宫殿建筑用砖,多为巨大的空心砖和条形砖,主要用作宫殿的台阶,其中以秦旧都栎阳和秦都咸阳出土的画像砖最为精美。

据有关科研单位测定,秦砖抗压强度达每平方厘米4560牛顿,是一般砖的2倍。

起初,秦代以前砖的应用还很不普遍,砖上有花纹,具有装饰性,大都用在宫殿、墓葬等方面。

秦末汉初,砖的使用多了起来,其用途也由装饰作用向承重作用转变,构筑城池、建造房屋都开始大量用砖了。

汉砖

汉砖除素面砖之外,还有画像砖、花纹砖、文字砖。

1.画像砖

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砖,形制多样,图案精美,主题丰富,深刻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情,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些砖上绘有楼阁、桥梁、车骑、仪仗、乐舞、百戏、祥瑞、异兽、神话、故事、奇花、异草等,内容丰富,画技古朴,成为研究我国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宝贵文物。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6画像砖

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被誉为“敦煌前的敦煌”。

总之,画像砖是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生产科技、民俗风情的重要文物资料,极具研究价值,是极为重要的艺术瑰宝。

画像砖的形制有两种,一种是40厘米见方,一种是长45厘米左右、宽25厘米左右的长方形。

画像砖盛行于两汉,多用于墓室中,有的则用于宫室建筑上。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烧制而成,也有用手工在砖上刻出纹饰的。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上下两个画面的。画面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东汉时期,基于对于孝的重视,厚葬成风,人们纷纷为逝者建造奢华的画像砖墓。汉代墓砖的形状有以下几种:

(1)条形砖:即人们通常见到的长方体砖。

(2)楔形砖:两侧厚度不等的砖,两正面为长方形,两侧面为等长不等宽的长方形,两端面为等腰梯形。因端面形状如木楔,故名。

(3)梯形砖:两侧长度不同的砖,两正面呈等腰梯形,两侧面一长一短,两端面长度相等。

(4)方形砖:两正面为正方形,其余四面都是相同的长方形。

(5)盒子砖:剖面为工字形,是一种形状特殊的小型空心砖,长26厘米,宽13厘米,厚11厘米。

(6)榫卯砖:砖的两端不是平面,而是分别有一个凸起和凹陷的部分(榫和卯),使用时一砖的榫套另一砖的卯,彼此相互契合,以免坍塌。采用榫卯结构的砖有条形砖、楔形砖和梯形砖数种。

(7)双体砖:正面不平,有一条中线,砖体沿中线分为相连的两半,一半高,一半低,高度差为1~2厘米。这种砖在使用时必须同向,彼此承托。

汉画像砖种类繁多,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睿智和制砖工艺的高超水平。

2.花纹砖

花纹砖有植物纹、云纹、火焰纹、宝相花纹、几何纹等,纹饰丰富,多种纹样常配合使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汉宣帝杜陵遗址出土的砖瓦建筑材料中,有方砖和长条砖,纹饰为几何纹和小方块纹。铺地用的基本上都是方砖,铺在斜坡道上的方砖有的是素面砖,有的带几何花纹。有趣的是有的花纹砖铺在地上时花纹朝下,这样与地面接触可以牢固些。在杜陵廊道发掘的砖大部分都是花纹朝下,开始时人们都以为是素面砖,揭起来之后才发现都是有花纹的。上坡处都是花纹朝上,人走在上边时摩擦力大,不易滑倒,容易攀登。花纹砖基本上就这两种,汉代的方砖花纹种类比较少,而空心砖的纹样比较多。

3.文字砖

文字砖上有纪年、吉文、名号,其文字有篆、隶、楷等多种形式。

2008年3月,内蒙古文物考古人员在和林格尔县新店子村发掘出6座汉墓,在其中一座墓地内发现一块刻有“宜子孙、富番昌、乐未央”9个字的文字砖,约24厘米。

“汉十二字方砖”,出土于西安,上面的铭文是“延年益寿,与天相侍,日月同光”。

隋唐砖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7唐砖

隋、唐时期(581-907年)是我国砖瓦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砖瓦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从唐代大明宫、渤海上京宫殿遗址中,可发现台基除临水建筑使用木结构的柱、枋、斗拱等外,一般建筑均用砖、石两种材料。城市相继用砖、土、石灰等筑城。砖墓不断增加,唐代钦陵、顺陵等都是用砖砌内室。仿木塔的砖塔也逐渐增多。如西安兴教寺玄奘塔、香积寺塔,都是成功地用砖代替木材建塔的例子。宫殿开始用花砖铺砌地面。阕的表面用贴面砖装饰。这个时期制瓦技术有了突破。隋开皇时,能以绿甃为琉璃,随后推广,施之屋面,代刷色、涂朱、髹漆、夹纻诸法,应用到宫殿建筑上。灰瓦、黑瓦和琉璃瓦成了当时重要的屋面材料。灰瓦用于一般建筑上,黑瓦和琉璃瓦用于宫殿和寺庙建筑上。到了唐代,琉璃釉料的配方和工艺又有了重大的进展,产生了闻名于世的黄、青、绿“唐三彩”。大明宫遗址出土的琉璃瓦以绿色居多,蓝色次之;渤海上京宫殿的柱础用绿色琉璃构件镶砌。琉璃瓦质地坚实,色彩绚丽,造型古朴,富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当时虽为数不多,且仅用在宫殿建筑的屋脊和檐口部分,但已在古代建筑材料中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该时期用砖有条砖、方砖、花砖和兽面纹砖多种。

1.条砖

一般砖长31~38厘米,宽14~17.5厘米,厚5.3~7.5厘米。砖表面有光面和绳纹,也有砖坯制成后捺一个手印,这是唐砖的一个特点;还有捺有窑名、年号或工匠人姓名戳印的砖。

2.素面方砖

这种方砖分大小二式:小型砖边长为35厘米,厚7厘米;大型砖边长为50厘米,厚9厘米。砖表面平整光滑,经过磨制,背面为绳纹。大型砖表面磨光呈漆黑色(即为青棍),小型呈灰色。制作时采取上(光滑面)大下小的规格,这样铺地非常严密。

3.花纹方砖

这种方砖边长为32~35厘米,厚7~8.5厘米。纹饰有莲花、忍冬、蔓草及方格纹中印有四叶纹者,其中以莲花纹居中四角配以蔓草纹最多。此外在含元殿遗址还发现有蝶纹方砖、浅绿釉莲花砖和葡萄鹿纹、蔓草兽纹方砖,麟德殿发现兽面纹砖和鸱吻。

明清金砖

明代的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外城东西7950米,南北3100米;内城东西6650米,南北5350米;皇城位于内城的中心偏南,东西2500米,南北2750米,主要建筑是宫苑、庙社、寺观、衙署、宅第等,使用砖瓦的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北京故宫是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经过14年时间建成的一组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就使用的砖瓦而言,铺地的方砖来自江苏苏州,制瓦的陶土取于安徽太平,琉璃瓦和其他琉璃制品则由“官窑”—西窑等专门承制,对质量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此时,已出现全部用砖拱砌筑的建筑物穹隆无梁殿(国内现存多处,如四川峨眉万年寺等),多作为防火建筑,如皇室的档案库、佛寺的藏经楼等。

金砖的名称来历有两种说法:

其一,大型铺地方砖系澄泥制成,质地坚硬,敲打时有金石之声,故称“金砖”。金砖规格分为56.6厘米、66.6厘米、73.3厘米,厚均为7.75厘米。由于它系“钦工物料”,为皇家所用,所以地位特殊,加之严格的选料,精细的加工,使之烧成后颜色纯青,敲之声音悦耳,断之无孔,平整如镜,细如端砚,因此身价百倍。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8明代城墙砖

其二,由于它做工精细,是砖中极品又为皇家专用,所以人们称之为金砖。另据清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档案中记载:此器物又称作“津砖”;另一种说法为,这种砖只能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因此也叫“京砖”,逐步演化,变成了“金砖”。

金砖创制年代无考,但据有关文献记载,金砖在明代已大量生产制造了。到了清代的乾隆年间,质量和数量都达到了高峰。明代主持制砖的工部郎中张问之所写的《造砖图说》记载:“凡七转而后得土,六转而成泥,阅八月而成坯,凡百三十日而后窨水出窑。必面背四旁无燥纹,无坠角,叩之声震清者,乃为入格。”在《造砖图说》中还可看到,“入窑后要以糠草熏一月,片柴烧一月,棵柴烧一月,松枝柴烧四十天,凡百三十日而窨水出窑”。这就是烧制“金砖”的过程。据有关文献记载,一块“金砖”的造价,工本银九钱六分,相当于当时一石米的价钱。明朝嘉靖年间这样的砖共烧了5万块,花了3年时间,平均每天只能造5块(绍兴地方志)。砖制成后,经过几千里的遥远路途,运输到北京。到铺墁时,工艺要求更为严格。首先进行砍磨砖加工,以使墁后表面严丝合缝,即所谓“磨砖对缝”。然后抄平、铺泥、弹线、试铺,最后按试铺要求墁好、刮平,浸以生桐油,才算完成。清代官书《工程做法》上规定,砍磨二尺金砖每一工只能砍三块。而墁地时每瓦工一人、壮工二人,每天只能墁五块。其他运输等杂工尚不计在内。因为皇家工程是不能停工待料的,所以从制坯到烧制成砖,从运输到使用每个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都要估计到。为了保证质量和施工用量,往往工程上用一块砖同时要多制六至七块砖。清乾隆年间烧制质量最好时,也要1:1,大型砖要1:2。也就是说不同规格的砖,为保证工程需要最少也要一至二倍地烧造。据《天工开物》、《造砖图说》等书记载,造砖过程分为:选土、澄浆、练泥、制坯、阴干、入窑焙烧、窨水、出窑分检八道工序。每个工序又有详细分工,如选土分捶、晒、舂、磨;澄浆分淘、晾、蹂踏……入窑烧制得用细火熏烧,仅烧制的时间就得130天。成砖后还得用油浸,前前后后需两年时间完成。例如亲临陆墓看到制坯的张问之在《造砖图说》中描写到:“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之。”砖坯制好后,需在室内竖立排放,坯与坯之间以拳头大之泥球相隔,保持通风阴干。

据考证,明代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破都(南京)夺得帝位,年号永乐。为迁都北京,起用著名香山建筑师蒯祥,于永乐四年始建故宫(紫禁城),至永乐十八年(1416年)成,前后用了14年。据史载,蒯祥造故宫,小砖瓦取自山东临清窑,铺地用大金砖则由家乡陆墓的砖窑烧制。自此,陆墓烧砖窑受辖于工部。最早记载此事的地方志是明代王鏊的《姑苏志》:“砖窑,出齐门外六里陆墓镇,工部兴作。”现在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里的铺地金砖,大多是明朝烧制的。生产砖的陆墓御窑位于古城苏州东北的御窑村,御窑村原名余窑村。因余窑土质优良、做工考究、烧制有方,所产砖特别细腻坚硬,“敲之有声、断之无孔”,被明永乐皇帝赐封为“御窑”,但此说不可考。“御窑”之说始见于清代以来的各朝方志,至今御窑村尚在。古老的金砖烧制工艺极为复杂,成品是否合格,不是窑户自己说了算,而是先由地方官员检验,要达到“断之无孔,敲之有声”。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江苏巡抚张渠在奏折中说:“钦工物料,必须颜色纯青,声音响亮,端正完全,毫无斑驳者方可起解。”这个标准,其实还只是初验,可以装船运输罢了。真正验收合格是要到了京城才算数的。几千里路,往返一次,至少数月。随船去的窑户,家中老小心胆悬口,等得急不可耐,既要担心质量是否过关,弄不好在北京吃官司,更要担心往返途中是否一路顺风,因此三天两头就要去河边眺望,现在苏州的御窑村就还有一座“望郎泾桥”为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块金砖从选泥到烧成,最后铺墁在宫殿上,要经过多少人的手,花费多少人工,又凝聚着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当我们想到这些时,骤然明白,这才是“金砖”的正式解读。陆春法《陆墓御窑金砖今昔》中介绍:“据说烧制一块责任金砖,需配用2块砖坯烧制,选择其中一块好的解京,因而在陆墓留下的明清金砖,大多数是残破或未烧透的,完全好的不多。只是光绪和宣统年间的金砖来不及选送,留下的较多。”事实也是如此,我们今天在民间看到的遗存金砖,大多有点瑕疵。清《工程做法》也记载,宫殿用的铺地金砖(细泥精制砖),在苏州附近专门设厂烧造,正副砖一式两份,一份留做备用。在制造过程中监造官员、地方官员、窑户还必须盖上戳印,以明确责任。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9古代瓦当与古砖

烧制金砖的御窑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停产。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失传70多年后,苏州陆墓御窑村开始抢救金砖烧制工艺时,已只能靠窑户世家祖辈口述流传下来的经验。经过多年努力,这一传统工艺终于被“复活”,1990年,北京故宫维修时曾首次用上新烧制的金砖。

中国在2400多年以前的春秋时期,已用砖铺地,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已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传统方式。从上文叙述中可看到,从春秋战国、秦时期的绳纹铺地砖、网格纹铺地砖,唐代的莲花纹铺地砖,到宋、明、清时期的铺地“金砖”,都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质量和功能在不断完善,明显地带着时代文化、经济的烙印,同时也体现出中华民族数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的传承。虽然金砖创制年代无考,但根据北魏平城(大同)遗址出土的漆黑发亮的铺地方砖分析,我国很早就有了类似明清时期的“金砖”。

知识链接

画像砖的题材分类

从出土情况来看,画像砖不同的题材大约有50余种,大致上可划分为五种内容:

(1)反映汉代农业、副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像是收割、播种、酿酒、桑园、盐井、市井、采莲等为主题的画像砖。这一类型的画像砖,内容丰富,研究价值很大。像成都羊子山一号墓出土的“盐井”画像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汉代井盐生产的状况。画像砖上的盐井,安置一个提取盐卤的滑车;盐卤恰好通过架设着的竹枧,慢慢地流向烧着火的铁锅之中。可以说这些画像砖是研究古代盐业史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

(2)表现墓主身份或者经历的,像是车骑出巡图、丸剑起舞图等。画像砖的墓主大多数为当地的显贵豪强,像是桓宽在《盐铁论·刺权》中所说:“贵人之家,云行于涂,毂击于道……中山素女,抚流征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妇女披罗纨,婢妾曳。子孙连车列骑,田猎出入,毕弋捷健。”这种类型的画像砖所表现的内容,和文献记载相符合。

(3)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与政治制度的,像是那些以市集、杂技、讲学授经、尊贤养老等作为主题的画像砖。张衡在《西京赋》中曾经描写过当时的杂技表演壮观场面:“临迥望之广场,陈角觚之妙戏。鸟获扛鼎,都卢缘銼,衔狭燕濯,胸突钴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绳上而相逢。”这些,在画像砖上都可以寻找到印证。又比如“讲学授经图”,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博士、都讲以及学生上课时的情景,汉代的教育体系,在这里可以找到其梗概。

(4)表现墓主生前生活享乐的,像是那些宴饮、庖厨、乐舞、庭院、百戏等画像砖。这也从某个角度集中反映了汉代的建筑以及民俗风情等的实际情况。

(5)表现当时神话传说与迷信思想的,像是那些伏羲、女娲、日月、仙人六搏等的画像砖。

第三节 古砖的制作程序

选土

制造砖雕用的水磨青砖,在泥土的选择上要选择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的为好。否则即便成砖了,也不能用于雕制精细的作品。

澄浆

这道工序,不是每个地区都需要的,土质较砂地区取出的土,需要先用水调和。在注入大量的水调成稀糊状,洗练出泥浆糊后,再予以沉淀,并排除多余的水,这样便得到了质地细稠的生泥。

练泥

练泥为制砖程序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许多地区都借人畜之力进行踩踏将泥练熟。以苏州陆慕镇制“金砖”为例,当地练泥时,使用人力用脚踩踏。他们将采来的上好黏土一片一片地扦碎(有点像做刀削面的样子),再把扦碎后的泥和在一起用脚踩(很多时候是几个人勾搭住彼此的肩膀,站成一排在练泥场上踩泥),直到把烂泥彻底练熟。用脚踩是为了把握好练泥的软硬度与柔和度。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10土坯

成坯

把练熟后的烂泥制成一定规格的砖坯,如“金砖”是一块块的大方砖,有各种尺寸的。由于其体积不小,且全过程都需要用手工来完成,故一个工作日能抟制(像揉面团式的揉捏制坯)出来的砖坯数量有限。

阴干

制好的砖坯要放置在密闭的环境中阴干。如果是在风口下风干,或在日头下晒干,都会在砖坯本体上造成水分挥发得不均匀,从而形成砖坯内的暗伤,烧制后容易出现裂缝,或容易在一块砖上造成硬度不均匀的状况等。

烧制

砖的烧制分柴窑和煤窑,烧制砖雕用砖通常以柴窑为多。在点火后,火候与济水相当讲究(这有点类似金属工艺中的淬火),济水的时间早晚与济水量的多少,会影响到最后砖的成色与硬度的不同。砖色以灰为主调,但在灰色中有偏青、偏黄、偏白等多种,其中以青灰色为上佳之色。以青色砖为例,色深的比色浅的硬度要高。砖入窑时的堆放也有一番讲究,贴近窑炉的四壁放置普通建造房屋用的砖瓦,而只在炉中间的部位放置质地要求高的砖雕用砖坯。烧成后起窑,便可得到敲击能发出清脆声响的青砖。

《天工开物》中的制砖工艺

《天工开物》对于制砖有详细的描述。这里引用其部分文字与插图,供大家了解。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11泥造砖坯图 摘自《天工开物》

砖:凡埏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闽、广多红泥;蓝者名“善泥”,江浙居多),皆以黏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12砖瓦济水转釉柴窑图 摘自《天工开物》

凡砖成坯之后,装入窑中。所装百钧则火力一昼夜,二百钧则倍时而足。凡烧砖有柴薪窑,有煤炭窑。用薪者出火成青黑色,用煤者出火成白色。凡柴薪窑巅上偏侧凿三孔以出烟。火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釉。凡火候少一两,则釉色不光。少三两则名嫩火砖,本色杂现,他日经霜冒雪则立成解散,仍还土质。火候多一两则砖面有裂纹,多三两则砖形缩小拆裂,屈曲不伸,击之如碎铁然,不适于用;巧用者以之埋藏土内为墙脚,则亦有砖之用也……

烧砖的这一整套工艺,不是人们一开始就掌握的,而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在制陶的基础上,以及在建筑技术发展和审美情趣的需求上逐步完善起来的。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 图13煤炭烧砖窑图 摘自《天工开物》

在制陶方面,仰韶文化时期烧制日用陶器的窑场,多集中在居住区域的外侧,为全氏族所共有。这时的窑也很小,直径一般在0.8~1米,只能烧少数陶器,窑的构造也简单,所制陶器绝大部分为红色或红褐色,硬度不大,质地也较松。到了龙山文化时期,窑址则较为独立地建造在靠近制陶家的住房旁边,此时的窑室容积比之仰韶文化时期有了发展,火膛加深了,而支火道和窑箅孔眼的增加,使得火力大而布热均匀;另外加封窑的严实性也有所提高,并在最后阶段采取灌水方法,令陶坯中的铁质还原,制成比红陶、褐陶硬度更大的灰陶以及黑而光亮的蛋壳陶。制陶技术的发展为后来建筑用的陶质材料—瓦、砖、井筒以及排水沟管的出现,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