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徽商故地古村落

安徽境内有很多闻名中外的古村落,古村落中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其中西递和宏村这两个安徽古村落保留了已近消失或者已经发生改变的中国传统农村聚居的全貌。西递和宏村的街道结构、建筑和装饰、房屋布局以及人工水系都完好地保存着原始状态。

第一节 宏广发达的牛形村落——安徽黟县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千米,距黟县县城11千米。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杼,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像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座,有“民间故宫”之称的“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

牛形古村落

宏村,古取宏广发达之意,原称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弘村更名为宏村。

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头枕雷岗,脸面南湖,山明水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由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制订。

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有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第六章 徽商故地古村落 - 图1宏村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工艺细致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德义堂、松鹤堂、碧园等。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有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为“民间故宫”。其他著名景点还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雕楼、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万村明祠“爱敬堂”等景观。1999年,国家建设部、文物管理局等有关单位组成专家评委会对宏村进行实地考察,全面通过了《宏村保护与发展规划》。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12月被评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5月5日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知识链接

南湖书院与承志堂

南湖书院位于南湖的北畔,原是明末兴建的6座私塾,合称“倚湖六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合并重建为“以文家塾”,又名“南湖书院”。重建后的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和祗园等6部分组成,粉墙黛瓦,碧水蓝天,环境十分优雅。乐叙堂是汪氏的宗祠,位于月沼北畔的正中,是村中现存惟一的明代建筑,木雕雕饰非常精美。

承志堂建于清末咸丰五年(1855年),是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它是村中最大的建筑群,占地约2100平方米,内部有房屋60余间,围绕着9个天井分别布置。正厅和后厅均为三间回廊式建筑,两侧是家塾厅和鱼塘厅,后院是一座花园。全宅有木柱136根,木柱和额枋间均有雕刻,造型富丽,工艺精湛,题材有“渔樵耕读”、“三国演义戏文”、“百子闹元宵”、“郭子仪拜寿”、“唐肃宗宴客图”等。

宏村的水文化

明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三次聘请风水先生何可达进行对该村布局进行勘察。何可达认为宏村的地理风水形势乃一卧牛,必须按照“牛型”进行规划。

据说开挖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型,而当时的76世祖的妻子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月形。最终,月塘就挖成了现在的半月型。后来的风水先生认为,根据牛有两个胃才能反刍的说法,从风水学角度来看,月塘作为“内阳水”,还需与一“外阳水”相合,村庄才能真正发达。明朝万历年间,村民又将村南百亩良田开掘成南湖,作为另一个“牛胃”,历时130余年的宏村“牛形村落”设计与建造终于告成。

“牛形村落”科学的水系设计,不仅为宏村解决了消防用水,调节了气温,还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妨溪路连,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引而不发的羽箭,南湖(牛胃)效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样式,整个湖面呈大“弓”形,“弓背”为两层湖堤,上层宽达4米;贯穿湖心的长堤如在弦上,一座拱桥如同羽镞。南湖湖面浮光倒影,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南湖四时景色不同,日夜风光各异。清人有诗赞曰:“夹岸桃李花,浓英殊窈窕”,“入夏菱荷香,镜面净为扫”,“最是夜阑风浪静,楼台灯火半模糊”。

宏村的选址、布局,宏村的美景和水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专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

南湖位于宏村南首,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经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楼舍连栋,高低错落,人口繁衍,光靠原有的月塘蓄水已不够用。于是在1607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湖堤上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数株,枝叶婀娜;湖面绿荷摇曳,鸭群戏水,另有一番景致。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南湖历史上曾经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画桥”,可东西划舟,情趣无穷。

清嘉庆甲戊年(1814年)秋,浙江钱塘(今杭州)名士吴锡麟游南湖后,称赞“宏村南湖游迹之盛堪比浙江西湖”,因而南湖又有“黄山脚下小西湖”之称。古今许多诗人画家游南湖后作了不少诗篇,如“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更增添了南湖风光情景交融的氛围。

月沼,当地老百姓称月塘,就是所谓“牛小肚”,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当时宏村人汪思齐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便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并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的牛形水系蓝图。他们引西溪水绕村屋,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以蓄村内阳水,供防火、饮用等。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挖掘水圳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这就是月塘。月塘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

宏村的多姿多彩

梓路寺位于宏村西南方向3000米的梓岭山弯,原建于唐会昌三年(843年),历史上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宋代杭州灵隐寺据载就是依此而建。梓路寺背靠象鼻峰,左面山脉似青龙,右面山脉似白虎,正前方山脉有四层屏峰和两座卧佛峰,俯视脚下一池碧水,奇墅湖3000亩水面波光如镜。这里视野开阔,风景秀丽,与奇墅湖休闲度假景区隔湖相望,四周植被茂密,环境宜人,是一处绝佳的禅修胜地。寺庙被建在象鼻上,周围群峰起伏,环境清新幽雅。

水圳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3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总长1200多米,绕过家家户户,长年清水不断。宏村人的祖先很会利用自然溪水来做文章,他们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拦河建石坝,用石块砌成数米宽的人工水渠,利用地势落差,把一泓碧水引入村中。水圳九曲十弯,穿堂过屋,经月沼,最后注入南湖;出南湖,灌农田,浇果木,重新流入濉溪。更为奇妙的是,这“牛肠”的水位,无论天晴下雨,总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即水位总是低于小桥以下一点,不多不少,十分奇特。

敬修堂是宏村清代民居的典型代表,坐落在月沼北侧西首,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80年的历史。它占地面积达286平方米,建筑面积452平方米,屋基高出“月沼”近1米。整个房子坐北朝南,正厅前为庭院。与其他民居不同的是,院门外留有10平方米的空地,俗称厅坦,是夏日纳凉、冬天晒太阳及小憩聚会之处。

第六章 徽商故地古村落 - 图2依水而居的宏村

敬德堂整幢建筑装饰简朴,屋柱为方形,是宏村明末清初民居的代表作,可以了解普通商人的生活情况和徽州明、清建筑的格局。它位于宏村牛肠水圳下游转弯处,建于清初顺治三年。(1646年),为“H”型民居。厅堂背向排列,前后厅均有天井,采光性能好。两侧为厢房,南侧为前院,北侧为厨房。厨房里还有一个小天井,东侧还有一座面西朝东的小偏厅和大花园。

树人堂系清敕授奉政大夫、诰赠朝仪大夫汪星聚于同治元年(1862年)所建。树人堂现在也是一座民艺收藏馆,是房主汪升95代孙汪森强的私人收藏馆。为弘扬徽州的历史文化,主人多年来从民间及博物馆收集了明清时期民间老作坊机械、石制器具、徽州版画、民俗用品、徽商书信用具、宏村族谱等,再现了当年徽州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树人堂全屋宅基呈六边形,取六合大顺之意。树人堂楼上收藏有宏村人经商的路线图——徽商遗踪和体现当年商运码头繁忙景色的书画。

桃园居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因房东曾于院内种植一棵稀有品种的桃树而得名。桃园居虽说规模不大,但门楼砖雕和室内木雕堪称精品。

知识链接

宏村的“风水树”

在宏村村口,一眼望去,可见到两棵有500年树龄的古树。这两棵大树,一棵叫枫杨树,当地叫红杨树;一棵叫银杏树,当地叫白果树。北侧的红杨树高19米,围6米,需4、5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整个树冠形状像一把巨伞,把村口数亩地笼罩在绿荫之中。南侧的白果树高20米,形如利剑,直刺天空。因为银杏是世界上稀有的树种,而这棵银杏又有500岁,所以大家把这棵银杏称为村口“瑰宝”。这两棵大树是这牛形村的“牛角”,宏村的“风水树”,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按照这里过去的风俗,村中老百姓办喜事,新娘的花轿要绕着红杨树转个大圈,这预示着新人百年好合,洪福齐天;高寿老人辞世办丧事,要抬着寿棺绕着白果树转个大圈,寓示着子孙满堂,高福高寿。

第二节 桃花源里的人家——黄山西递

有着900多年历史的西递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古村镇。西递古村镇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40千米,古村镇占地0.16平方千米,平面呈船形。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古村镇西递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六章 徽商故地古村落 - 图3西递古村匾

东水西递说渊源

西递古镇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西递始建于宋朝元丰(1078—1085年)年间,原名为西川,又称西溪。根据史料记载,西川之名是由于有河水向西流经此地,所以被当地人称为“西川”。其后“西川”改称为现在的“西递”,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其一是在宋朝时,西递曾是皖地东西的交通要道,朝廷在此地设有周转的驿站,用于传递重要公文以及提供住处给来往官员暂时休息,古代驿站就被称为“递铺”,所以后来西川又被称为“西递铺”;另一种说法是,在中国境内的的河流一般都是自西向东流去,但西递所在地周围的河水却是向西流的,有“东水西递”之意,所以“西川”也就被称为“西递”了。

据史料记载,这个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与唐王朝李氏一脉有着难解的渊源,唐昭宗李晔之子也可以说是西递的始祖。据称唐朝末年时,朱全忠占据洛阳,昭宗皇帝李晔也被胁迫迁都洛阳。当皇帝一行到达河南的陕州时,皇后何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喜获龙儿的昭宗既喜又悲,喜的是李氏的血脉可以得到延续,悲的是李晔自知这个孩子到洛阳后,一定会性命难保,一心谋朝篡位的朱全忠一定会将他斩草除根。于是昭宗皇帝决定将这个孩子藏匿到民间。刚好有一位叫胡三的婺源人在陕州做官,这个胡三也算得上是一个忠心卫主之士,他为了这个皇子,宁愿舍弃官职,带着这个幼小的孩子秘密回到了婺源的家乡考水。他怕人知道这个孩子的来历,便将这个小皇子冒充是自己的儿子,然后改姓胡,取名“昌翼”,寓意是翅膀长成飞出虎口。后来昭宗李晔一家果然全被朱全忠杀害,而这个幸存的小皇子就在胡家长大成人。时光荏苒,170年多之后的1077年,胡昌翼的五世孙胡士良去南京办事路过西递,一时之间被西递这里的山水风光所吸引,便决定举家从考水迁往此处定居。此后的900国年间,胡家人在西递开始了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最后在这里形成了一座古村镇。

俗话说,“徽州十家九贾”,在中国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在中国历史上是出了名的,甚至在明清时期,徽商一度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而西递的胡家人是从1465年开始踏上经商之路的,1662—1850年间,是胡氏宗族最繁荣鼎盛的时期。这段时期,胡家人在经商和仕途上都一帆风顺。仅24祖胡贯三一人就经营了36家当铺和20余家钱庄,他的商业触角几乎遍布长江中下游各大商埠,资产折合白银500余万两,是江南六大富豪之一。非但如此,他还与当时的宰相曹振镛结成儿女亲家。据说当时为迎接曹振镛,他更是斥巨资修建了今天的历史文化遗迹走马楼。正是靠着这种裙带关系和巨大财力,外加注重读书和处世有方,胡家官运也亨通起来,25世祖胡元熙当了杭州知府,26世祖胡积成任了礼部员外郎。到了清末时局动乱之时,胡家也开始了衰败之势,并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西递也随着胡家的衰落开始渐渐隐没。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十大商帮

中国古代有徽商、晋商、陕商、鲁商、闽商、粤商、宁波商、洞庭商、江右商、龙游商十大商帮,其中以徽商和晋商规模最大,实力最为雄厚,纵横商界500年,最后却在清末民国时期,被宁波帮后来居上,取而代之。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是学而优则贾的晋商,实力最雄厚的是贾而好儒的徽商。

厚重的历史风味

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西递历史韵味厚重,退避一隅更显安宁祥和。西递有着桃花源的美誉,却从来没有真正的与世隔绝过。因它曾经随着徽商的脚步辉煌过,浸润了徽商圆滑的风骨,及至没落时,这种儒家的风骨依然保存着,隐藏在那些小巷里、楼牌中,甚至是那一砖一瓦之上。因为这份历史的风韵,西递也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四面环山,东西长约800米。村镇中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了以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宽约3米的正街、横路街、前边溪街、后边溪街4条街道,构成了村落的主要道路骨架,40多条保存完好的古巷辐射全村,所有街巷均以青石铺地。西递至今还保存着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200幢,住宅大多临水而建,有高耸的马头山墙,精雕细刻的八字大门楼,曲折的墙面,形状各异的石雕漏窗及街头巷尾的石凳、石板桥、水井,这些建筑和物件都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原有风貌。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体现出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西递古村镇的房屋宇厦多采用黑色大理石修建。99条高墙深巷错综缠绕,各具特色的古民居遍布其中,行走在这里就如同置身于迷宫之中。西递民居外表简朴,多以黟县青石镂空雕成花卉和几何图案装饰。大门均用黟县青石做框,上部镶嵌门罩,多用砖石雕刻,以花鸟虫鱼或历史场景为题材,寓意深刻,极为精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房间的梁、枋、斗横、雀替、隔扇和凭空窗上的雕刻,雕工细腻,异常精美。

知识链接

西递古民居内的“天井”

西递古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也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徽派天井的设置,一般是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的功用。在过去那个年代,徽商巨贾为了藏富防盗之需,一般都会在自己的住宅周围建有高大封闭的屋墙,很少会向外开窗。设置的天井是惟一一处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的地方,这天井也很好地把大自然融入到屋中,使得“天人合一”。关于天井的设置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可“四水归堂”,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汇集于天井内,不致于外流他家,俗称“肥水不外流”。

西递村整体呈船形,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宛如一间间船舱,组成大船的船体;昔日村头高大的乔木和13座牌楼,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大海的波涛;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良田簇拥着村子,恰似一艘远航的巨轮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里。

在西递村口,有一座兴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这个牌楼分为三间四柱五楼,整体结构巍峨气派,结构精巧,牌坊东西两面分别刻有“荆藩首相”和“胶州刺史”8个大字。据说当时这是直接由皇帝恩准敕建的,这在当地是惟一的一座,因此犹可想见胡氏家族在当时地位的显赫。

徽派艺术的典范

西递不但是一座充满历史风味的古镇,也是徽派艺术的典范。西递古村落中保存着近乎完整的明清时代建筑有几百座之多,这使得西递堪称徽州古村落的典范。这些完整保存下来的历史遗迹也将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纵观整个西递古镇,不论是在建筑布局、营造技术还是装饰工艺上的成就都是极其巨大的,可以说是代表着中国唐宋以来住宅和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最高水平。西递还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之一,是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的产物。西递这些保存完整的古老建筑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代气息,也成为了今天人们凭吊历史的最佳选择。

第六章 徽商故地古村落 - 图4西递

一进村口,顺着胡文光牌坊向西,就会看见西递最著名的“走马楼”。整个走马楼建造的恢弘典雅,不落俗套,在当时既能彰显胡氏家族的不凡身份地位,又能保有徽派艺术深刻的文化精髓。

现今保存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兴建时的布局重新进行修复的,并与其相邻的七忠祠遗迹一起,共同成为一个旅游景点。走马楼的整体结构共分为上下两层,楼体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既庄重又古朴,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在走马楼的楼下有一座黟县青石铺就的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古桥之下,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此处可以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

第六章 徽商故地古村落 - 图5走马楼

七忠祠的历史要比走马楼的历史更为久远。祠堂坐落在村西的梧赓桥边,据说是为了纪念宋元年间明经胡氏的7位经学名家所修建的。在一定程度上,七忠祠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祠堂,而有了表彰先贤的意味。据说,胡氏的后人中,只有那些进士及第的族人,死后才可以进这座祠堂。

在明清两代,西递村共建有34座祠堂,其中比较著名的还有明经祠堂。明经祠堂本来是胡氏家族的公祠,最开始叫本始堂,初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明经祠堂门额上书有“明经胡氏宗祠”几个大字,据说是当时权倾一时的户部尚书、歙县人曹文植所题写。原先在祠堂的台阶下有一对石狮子,无形中增加了这座祠堂的庄重威严之感。明经祠堂是一座典型的门楼翘角式的建筑,用八字砖雕刻着门墙。在祠堂的廊前设有三元门,次三元门与祠堂大门口的三元门呈现遥遥相对之势。旧时每逢庆典,胡氏族人便在明经祠堂处张灯结彩,那时六门齐开,层落之间很是富丽堂皇。

在西递还有另一座著名的祠堂,名叫追慕堂,曾经的徽商首富胡贯三和西递著名的文人胡积堂,都是出自于这一祠。追慕堂屋顶为飞檐翘角,八字型大门楼为两块完整的打磨光滑的黟县大理石雕制而成,堪称当地一绝,檐下三元门外设有木栏,整体建筑风格独特,极为精美壮观。追慕堂前的石狮子也十分威武,由于祠堂两边都是以高屋作为衬托,白色屋墙的高耸,旧日巷道的幽深,使它越发显现出了恢弘博大之势。在祠堂后厅的享堂之中还供奉着唐朝皇帝李世民的画像,旨在追慕自己的先祖,使后人牢牢记住自己的本源。

西递村现存最大的祠堂敬爱堂是一座宗祠,原为西递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的住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毁于火灾。清乾隆年间重建时,因胡氏子孙繁衍,渐趋旺盛,遂扩建为宗祠,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敬爱堂现被辟为“西递民俗展览馆”。

知识链接

古代的祠堂文化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人们很注重家族观念,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同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这些家族都会建立自己的家庙或者宗祠用来祭祀祖先或先贤。当然,这些祠堂也是同族中各房子孙平时办理婚、丧、寿、喜等事的活动场地,更是族亲们为了商议族内重要事务的聚会场所。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都建于墓所,被称为墓祠。从南宋的朱熹首开立祠堂之制后,从此家庙也被称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皇族或封侯过的姓氏将自己的宗祠称为“家庙”,而民间百姓则称“宗祠”。

充满人文色彩的民居建筑

除了那些古朴的祠堂外,西递还有很多带着人文色彩的民居建筑,旷古斋、桃李园、西园、东园、大夫第以及绣楼等古遗迹就是其中最富盛名的。

在西递的村口沿着青石板路一路前行就会到达旷古斋。旷古斋堂名系今人给取的,寓广博古徽文化之意,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手书。旷古斋堂前两侧厢房陈设古香古色,左为书房,内悬陶渊明《桃花源记》字画横轴,书案上有文房四宝;右为居室,家具上薄敷轻尘,古老彩绘雕花木床,静置一隅。旷古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一幢清朝时期典型的徽派庭院式的私家宅院。院内的砖、木、石三雕都基本保持原样,正厅堂前摆放有西递古村落全景大沙盘,形象地再现了古村落的整个布局和山形地貌。

在西递的横街上还依次有瑞玉庭、桃李园、西园、东园、大夫第等民居建筑。瑞玉庭位于横路街口,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徽商住宅,由商人胡时虎始建于清咸丰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瑞玉庭古宅为前后背向三间二楼建筑,从上而下整体看来似“商”字形状。

第六章 徽商故地古村落 - 图6桃李园内景

出瑞玉庭前行数步,便是桃李园。据史料记载,桃李园也是建于清朝的咸丰四年(1854年),整个建筑是由正屋与庭院共同组成,是西递徽商胡元熙的旧居兼私熟蒙馆。正屋整体是三间三进二楼的结构,整体的木雕楼裙嵌着“福、禄、寿、喜”四个大字,别致风雅。宅院内有一处很有名的内建筑,被称为绣楼,又名“彩楼”,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绣楼为一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的亭阁式建筑,悬空挑出,檐角飞翘,三面有栏杆、排窗,显得突兀和别致。

位于中路横街之上的西园建于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距今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它是河南开封知府四品官胡文照的私宅。整个西园是徽州古民居中一座较为典型的徽派园林式建筑,其绝妙之处在于房屋的整体与庭院相呼应,庭院与自然贯通,成为一处集自然与建筑完美统一的典范。

知识链接

趣享古楹联

西递近年来以古民居、古楹联、传世的“三雕”艺术而为世人称道,并最终赢得“中国传统文化缩影”、“东方文化明珠”、“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等诸多褒赞,成为中国著名的历史古镇,位列世界古文化遗产。西递的这些传世艺术也正是这个城市本身的魅力所在。

在西递,人们不仅都会为古朴典雅、风格迥异的古建筑所倾倒,为载体多样、技艺精巧的古雕刻所惊叹,更不得不为内涵丰邃、艺术高超的古楹联所折服。

西递古楹联存量多、品味高、教化深、书法美、刻技精,是其他古村落难以相比的。它用通俗的语言文字、深邃的思想境地和生动的艺术手法,把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浓缩成警语格言,供子孙后辈能朝夕相见并世代受益。

西递古楹联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经过5000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光大,有了丰厚的积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道德修养观念,特别是以强调“忠、信、孝、悌、礼、义、廉、耻”为行为准则和培养“知、仁、勇”兼备的健全人格为主要内容的宋明程朱理学思想,虽然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数千年来成为了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至今仍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产生教化、激励、凝聚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 唐朝的模范村——安徽歙县唐模村

唐模村,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该村位于黄山之口,毗邻歙县牌坊群。檀干溪穿村而过,全村夹岸而居。村落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及“一村三翰林”之誉而闻名中外。

唐模村的前世今生

唐模村,是一座具有典型徽派建筑艺术风格和独特人文魅力的皖南古村落,现属黄山市徽州区,自建村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隋朝末年,战乱频发,唐模村村民汪华揭竿而起,攻下歙、宣、杭、睦、婺、饶六州,自封为吴王。唐初,汪华归顺新朝,任歙州刺史,总管六州军事,因功绩卓著,受封为越国公。因此,汪华成为徽州汪氏家庭中影响力最大、最久远的人物,被当地村民奉为保护神。

公元923年,汪华的后裔回乡,经过几代人的辛苦耕耘和发展,先后建造了中汪街、六家园、太子塘等建筑物,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汪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的恩荣,决定按唐朝的规制和标准建立一个村庄,取名为“唐模”。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许姓桂二公从歙北许村迁至唐模村定居。无独有偶,许氏十六氏孙许远也是大名鼎鼎的唐朝忠烈王。

第六章 徽商故地古村落 - 图7唐模村

相传,唐模村许氏有一位叫许以诚的富商在苏、浙、皖、赣诸省经营36家当铺。而在山村里过了一辈子的许母十分向往“人间天堂”杭州西湖,遂向儿子提出了想游览的愿望。但苦于山高路远,车马劳顿,母亲年老体弱,难以成行。于是许以诚不惜花巨资在村边挖塘垒坝,模拟西湖景致,修筑亭台楼阁、水榭长桥,湖堤遍植檀花和紫荆,取名檀干园。园内还建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等胜景,恰似一处微缩的西湖。

唐模村的徽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极具人文特色和古园林特色,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唐模村现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典型的乡村旅游带动型市级示范点,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

唐模村的忠孝景

唐模村拥有徽派园林檀干园(孝子湖)、水口、水街、镜亭、同胞翰林坊、沙堤亭、高阳桥等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拥有祠堂群、千年银杏、古井、明代古刻雕像和宋、元、明、清“苏、黄、米、蔡”等18位名家真迹碑刻等古迹。

忠君铸造了唐模,尽孝则成就了名闻遐迩的檀干园。现修葺一新的园林,由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顾廷龙老先生于1997年4月题写了“檀干园”三字,古朴苍劲,以“玉带桥”分外湖、内湖,形成“外西湖”、“内西湖”格局。过桥便是园内的中心“小瀛洲”(镜亭),3塘相连,宽亘10亩,灌田60亩,把“三十六典”也巧妙地隐喻进去了。

檀干园边有一棵已有400多年的古树。树端下部中空,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张口凝目。离树不远有一座“沙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此亭形式独特,亭分上下两层,上层中空,四边有虚阁,八个角的飞檐上各悬铁马飞铃,微风吹动,叮当作响。从不同的角度看,每个平面均为八角,故又名“八角亭”。

由沙堤亭前行便是同胞翰林石坊,为纪念清康熙钦点许承宣、许承家兄弟俩同入翰林而建。因其工丽典雅,雕刻精美,被誉为唐模的门户和象征。水街两岸分布着近百幢徽派民居和夹溪而建的街道市井。街上杂货店、百货店、油坊一应俱全,杏旗飘扬,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色彩。沿街筑有40余米长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河设有“美人靠”,供人来往歇息聊天。这种平静祥和、朴素恬淡的生活给人以极大的安定感和无限的憧憬。

知识链接

镜亭书法园

镜亭是全园的中心,四面环水,结构精巧。亭外留有石砌平台。亭柱有楹联曰:“春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全联格律谨严,意境高远,恰如其分地写出了“小西湖”的四时美景、山形地貌。亭内四壁用大理石建筑,上嵌历代名家书法长刻石18块。其中6石较短,刻朱熹、苏轼、倪云路、赵孟瞓、文征明、查士标的行草;12石较长,刻米芾、蔡襄、黄庭坚、董其昌、祝允明、罗洪先、罗牧、程京萼、陈亦禧、八大山人的行草书和陆岳的篆刻等,石质细腻,石刻精美,铁画银钩,龙蛇隐壁,气势恢宏。一室之内竟珍藏历代书法大家世擘之精品如此之多,简直像一个书法珍品的博物馆,可见徽商经济的繁荣和由此带来的文化昌盛。据悉“文革”时期,此亭被当作牛栏使用,才使这些无价之宝幸免于难。

第四节 “山脊沙漠”——安徽黟县竹溪村

竹溪村位于黟县西北部,宏潭乡东部,距乡政府6千米,距黄山风景区40千米。

古徽州十景之一

细察徽派古屋就不难发现,这些古民居与现代建筑大相径庭,它们向外都没有窗户。历代以来,中国天灾人祸,战乱频起,百姓缺乏安全感。古民居的风貌诠释了它的内涵,徽商怕“露财”,所以形成了这种所谓“宛如城郭”的设计,即中间一个小天井,屋脊的水流入天井,似有“敛财”之意,即所谓“四水归堂”。

村周奇峰罗列,古木参天,景致极为壮观。据宗谱记载,先祖为避战乱,见此地“水竹桃园,洞然别有天”,遂定居于此。村侧,皆为奇峰怪石、飞瀑悬崖。村右有徽州十景之一的“吴楚山光”,清《徽州府志》载:“山如屏而立,旧有留侯庙,庙前岩平如案,俗称留侯台”。村南有“大备坑”,谐音“躲避坑”,相传汉代张良曾避难于此。村北峰峦称“七姑尖”,府志载有:“七峰如栉,石阁参差,常有云雾封护。”村后,一条石阶蹬道在山林中曲折蜿蜒,渐行渐高,一路古树蔽天,一直伸展到大山深处。据说,此路初辟于南宋末年,后经元、明、清数代补修,历来便是“官道”。山路古朴而又坚实,石阶岁痕斑斑,均为青板条石,两米见宽,顺着山势蜿蜒而上。最有魅力的一段驿道,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台阶,可谓一阶一滴汗,一步一喘息。一路向上攀去,古道愈见险峻,石阶级依旧曲延如常,盘旋于山崖,一侧峰插云霄,另一侧深临峡谷。此段古道艰险而荒凉,两边芦苇障眼,只有几间残屋、几座石桥,显示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过。从山脊望去,农舍粉墙黛瓦,清溪环绕,巨树蔽天,古亭、石桥、青石街巷,一条延伸到万山丛林的古道,黑白相间的民居隐约于碧谷之中。最令人惊奇的景观,还是在数座高耸入云的山峦之巅,竟然会出现大片沙滩。不少沙地中钻出一棵棵小黄山松,令人有发现山巅“荒漠”之感。“山脊沙漠”的来历,众说纷纭。一般说法是,这些山脊状况,过去与周边的地貌相似,皆由巨大的花岗岩构成,但是经过亿万年地壳的风化作用,坚硬的花岗岩石竟然化为沙滩了;也有人说,当地农民曾在“沙滩”里找到过贝壳之类的海洋生物遗体,附近山沟里还曾发现过“龙蛋”“龙骨”等古生物遗骸,即恐龙化石。

第六章 徽商故地古村落 - 图8古村民居

竹溪村的前世今生

古驿道所在的安徽歙县杞梓里镇竹溪村,公路两旁怪石嵯峨,悬崖巨岩,左右夹峙,景色煞是壮观。

古道上,偶尔还能见到一两座简陋的小屋,仿佛在凄凉地诉说往昔的故事。旧时,漫漫驿道,“三里一路亭,五里一茶亭”。在外殷实的徽商常有捐资家乡铺路修桥的善举,即使徽商小户,虽然没有发大财,但是一旦“小有积蓄”,首先想到的便是在乡里造一座茶亭、修一个路亭,为风尘仆仆的客商找到一个歇脚的地方,喝一口水,吸一袋烟;再继续茫茫行程。旧时,古道旁的寺庵常年施茶送水,或烘烤干粮。如有商客夜间赶路,寺院则赠借火把,“僧尼分文不取”。秋收季节,亦常见僧人在田间“化缘”,以补足茶亭费用。即使普通乡民,也会为茶亭添置修缮一些木、石凳,便于过往客商歇息。

在乡间,常能在乱草丛中见到一些古牌坊。走近牌坊细察,上面“圣旨”二字依稀可辨,字体雄浑苍劲。牌坊也是由花岗石所建,均为二柱贞节牌坊。

第五节 牌坊之乡——安徽歙县棠樾村

棠樾村位于安徽南部歙县城西南7.5千米处,北枕龙山及其支脉后头山,南临徽州盆地,远处有富亭山为屏,中间开阔之地有源于黄山的丰乐河自西向东穿村而过,在形局上符合传统风水说关于“枕山、环水、面屏”的选址模式。

棠樾村的演变

棠樾村的建设主要开始于明代,历经明清两代的建设扩展,形成今天所能看到的规模。其实,棠樾村的建设,最早可以上溯到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当时住在徽州府邑(今歙县县城)西门的一位以文著称的产业界人士鲍荣,在踏遍府邑四周山水后,发现今棠樾村所在之地绿林阴翳、山环水绕,是造园休闲的理想之地,遂在此建造别墅一座,成为棠樾村最早的建造者,鲍荣也因此而被棠樾人尊为始祖公。棠樾村名的由来,族谱中无明确说明,只引用有元代咏棠樾诗句“遥想棠阴清昼永”一句,而“棠阴”一词出自《诗经》,后被比作“德政”。“樾”字在《玉篇》中的解释是:“楚谓两树交阴之下曰樾”,也就是说浓浓的树荫之下就是“樾”,说明当时的此地树木葱郁,甘棠绿荫,环境幽静,是居住休闲的理想之所。

鲍荣之后,棠樾很长时间都只是作为园林别墅之用,别无他建。到了四世曾孙鲍居美时,因“察此处山川之胜,原田之宽,足以立子孙百世大业”,遂携家人自府邑迁往此处。此后800多年里,棠樾村便营造不止,成为鲍氏家族的长久聚居地。

棠樾村历来以“孝”闻名,建筑布局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而“孝”的起因与宋末元初鲍氏八世孙鲍宗岩、鲍寿松父子被盗贼抓后相互争死有关。相传鲍氏父子被盗贼追赶,被抓到后须杀死其中一个人以泄恨。儿子以尊老戴父为由愿替父死,父亲则以香火延续需赖儿子为由争着赴死,父子争执不下,感动了盗贼,结果把父子二人都放了。此事正好印证了儒家伦理所谓“父慈子孝”的思想相继被收入《宋史·孝义传》、《明史·孝顺事实》、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等史籍中,广为流传。后来鲍寿松做了官,朝廷特给棠樾村鲍氏御制了“慈孝里”石坊一座。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鲍元康在龙山之巅特建慈孝堂,记刻父子争死一事。乾隆皇帝听到此父慈子孝的故事后也很为感动,专门为鲍家祠堂亲笔题写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

第六章 徽商故地古村落 - 图9鲍家花园

元明时期,棠樾人从村落的总体规划出发,对水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使原有的两股水流改变河道:一条入村后,沿村子南面环绕如带,呈环抱有情状;另一条原仅注入东北的横路塘,改造后从横路塘引出绕村东而出。两股水在东南方的马总步亭附近汇合,再流经七星墩附近的水口,然后再渐渐流走。

棠樾村的水口处是一组很有标志性的水口园林。按风水的说法,棠樾水口处在吉利的东南巽卦之位,乃生气之方。为了弥补此处缺乏锁气之山的缺陷,便在水口附近人工砌筑了7个高大的土墩,称之为七星墩,墩上植有大树以加强关锁之势。水尾处跨水建有石桥一座,桥上原有义善亭。整个水口园林基本保存至今。

棠樾村的大发展是在明代。明代是徽商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大批徽商在外致富后纷纷回家乡购置田产,修造屋宇、祠堂,兴建学堂。嘉靖至万历年间(1529—1578年),棠樾村出了一个大官——工部尚书鲍象贤,于是棠樾便在明中后期出现了一个营建村舍的高峰期。

第六章 徽商故地古村落 - 图10棠樾村牌坊群

明后期的棠樾村已具相当规模。村内有一条名叫“前街”的以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呈东西向延伸。前街中段的北面,工部尚书鲍象贤建有宣忠堂一座。其宅制经皇帝特许,门屋为五开间,檐下悬挂“宣忠匾”,门前竖有一对旗杆。宅深纵向为五进,是村内规格最高的建筑。鲍象贤去世后,因宅为祠,前面作为尚书公家庙,用作祭祀,后面仍作住宅。同时在村东大道边,建有尚书坊一座。另为鲍象贤祖父鲍灿建有“孝子坊”一座,为鲍象贤之父建有“监察御史坊”一座。鲍氏祖孙三代的三座宅坊,成为该时期棠樾村的主要标志物。

清代棠樾村的建设较之明代又有进一步发展,大致在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年)再一次出现建设高峰期。这一时期棠樾鲍氏一家三代出了3个大盐商,即鲍志道、鲍濑芳、鲍均,目前村内遗存的古建筑,大部分是这一家人的义举。村内街道由原有的一横道扩展为前后二横道格局,两街之间有数条南北向的小巷相通。大批的建筑、牌坊、祠堂、书院以及豪华住宅等,均兴建于这一时期。在明代已有的尚书坊、慈孝坊、孝子坊之间,又陆续加建了四座石坊,形成按“忠”“孝”“节”“义”排列的七座碑坊群。坊下以长堤一道相贯通,堤侧遍植古梅,间辅以紫荆,具有极强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形成独具风格的村口景观。

棠樾村的牌坊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为朝廷统治作出的杰出贡献,当朝政府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

棠樾牌坊群就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建筑风格混然一体,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形同一气呵成。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不仅坚实,而且显得高大挺拨、恢宏华丽、气宇轩昂。建筑专家们认为,棠樾牌坊对研究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建筑艺术和徽商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极其重要价值。

棠樾牌坊群坐落在歙县城西的棠樾村头大道上,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在歙县众多的牌坊之中,这种“以商入仕,以仕保商”、政治与经济互为融贯的密切关系屡屡可见。棠樾牌坊群雄伟壮观,全国罕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链接

安徽黟县南屏村

南屏是寂寞的,虽然它也有近千年的历史,但是一直以来,它都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子,没有名人从这里走出去,中国现代大大小小的战争也没有把战火蔓延到这里。仿佛这里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外界纷纷扰扰的争斗与这里是隔绝的。

南屏村位于黟县城西4千米,曾名叶村,又名翰林村,后因村北有屏风山,状如屏风而得名南屏。全村虽然只有1000多口人,却是一个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村落。古村今仍完好地保存有明清古建筑近300幢,幢幢结构奇巧,营造别致。

南屏村共有72条巷弄,所以南屏村又有“古巷迷宫”的美称。步步高升巷即长房弄,是72条巷弄中最长、层次感最强的一条,尽头有23级台阶,一级高过一级,因而得名。

南屏是叶、程、李三大姓聚族而居的村落,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家祠、支祠和宗祠,从而形成了南屏恢宏壮观的祠堂群。特别是分布在街道两旁的八大祠堂,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这里的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不愧为“中国古祠堂建筑的博物馆”。

除了祠堂林立,南屏村的古私塾园林和古民居建筑也比比皆是:半春园、倚南别墅、南熏别墅、培阑书屋、陪玉山房、梅园家塾、慎思堂等保存完好,气势恢宏,雕饰精美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