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步开端的上古与三代教育

早在距今200万年前,华夏大地就已经有人类存在和活动。有了人类,便有了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群落。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为了传递传承各种生产常识与经验,教育活动随之产生。人类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教育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古代教育始于原始社会的原始人群时期,其后的氏族公社时期是古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此时的教育状况是原始社会教育的典型代表。我国的奴隶社会,也就是夏、商、西周时期,是古代教育雏形的形成期,显示出了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等历史特征。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雏形

广义教育的诞生是原始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古代教育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衷的话题之一。古代教育是始于神的创造还是始于早已存在于所有动物世界之中?是始于动物间的模仿行为,还是始于原始人群内部成员之间的社会交往?这些问题始终是挑战世界各国学者的课题。

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者对古代原始社会教育的起源有明确的答案:“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只有人类才有语言,才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所以只有人类才有教育活动。恩格斯曾经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等著作中明确指出:劳动是使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条件,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人们产生了传授生产知识经验与社会生活经验的需要,教育由此而产生,因此“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具有其科学依据:在200万年前,原始人最初的生活极其艰难困苦,他们需要依靠群体的力量,学习前人的生产、生活经验,并依靠简陋的工具同自然界做斗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求得生存,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在对原始人的考察中,考古学家发现:我国境内的原始人,如“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他们都已经能够使用石块、骨头和自制的石器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以满足自己的基本衣食住行所需。与此同时,尽管他们制造的劳动工具极其简单粗糙,生活范围极为有限,但他们还是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他们要把积累的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方法与经验传递给下一代,需要把捕捉野兽、保护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告诉年轻一代,需要把群体内的长幼秩序、食物分配规则等教给下一代,等等,这就需要教育的产生。如果没有这样的代代相传,原始人将可能永远处在动物式的生活方式之中,难以从动物种群中独立出来。总之,原始人的这种传递群体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需要,促进了我国古代教育活动的产生。

第一章 初步开端的上古与三代教育 - 图1原始人的劳动工具

生产劳动是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生活规范和交际语言产生的最终根源,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的论断具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教育的产生不仅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繁衍与发展的需要。人类的生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个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就其相互关系而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自身生产的基础,它们都要以教育活动为条件。原始人从母体分娩出来之后,他们一方面需要物质资料来维持其生理机体的新陈代谢与正常发育;一方面又需要习得前人的知识经验,使其顺利融入原始人群体,参与当时的社会生产活动。而人类自身的生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生育环节实现的人的身体的生产;其二,是通过教育环节实现的人的社会意识、生活经验的生产。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这两方面的生产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年长者对年轻一代的影响、传授、教育,就没有生产生活经验的延续,原始社会将可能停滞不前,新生一代的原始人也就难以维持人类社会群体的正常生活。所以,原始人需要教育活动,原始社会的延续离不开教育活动,教育由此成为原始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手段。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状况在原始社会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它是原始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了解了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状况就等于了解了原始社会的教育情况。在该阶段,原始人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内容多姿多彩,大体包括以下四种:

1.生产劳动经验的教育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过着集体采集和狩猎的生活,石器是他们的基本生产工具,所以,这一时期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打制、使用石器的知识与经验。在氏族社会中,原始社会的主要教育活动就是年轻一代跟随年长者在生产、狩猎、生活中学习如何使用和制造这些石器,如何用这些石器来捕捉野兽、进行生产,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界、应对野兽袭击的能力。因此,原始人要学习的生产经验主要是指生产工具的使用与制作。

2.社会生活规范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年轻一代生活在复杂的血缘关系中,但要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他们还必须接受社会常识方面的教育与训练。这一训练的内容较为广泛,如取得氏族成员资格的教育,接受家庭传统和氏族部落传统的教育以及氏族内亲属、社会等级关系方面的教育。氏族公社是按照一定的等级关系组织起来的,在母系氏族社会中由德高望重的成年妇女来担任议事会的首领,而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则由身强体壮、经验丰富的成年男子担任议事会的首领,教育活动必须培养年轻一代对氏族首领的崇拜与服从意识。同时,在氏族内部还有严格的通婚制度与图腾活动制度,如禁止族内群婚、实行族外通婚制度、每个氏族成员都必须参与图腾活动等。这样,培养年轻人尊敬长辈、恪守家规、遵守礼法、服从禁忌等品德就成为原始社会生活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一章 初步开端的上古与三代教育 - 图2原始人劳动场景

成人礼是原始社会生活常识教育方面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在该活动中,氏族要求青年男女在达到成年时必须接受氏族考验,参加各种各样的训练活动,经受艰苦的磨炼,如让他们独居于深山野林,承担艰巨任务,忍耐饥饿折磨。经考验合格的人才可以参加由氏族长者主持的隆重典礼,由此获得氏族成员的认可。

3.原始宗教方面的教育

原始宗教是在人类社会早期产生的宗教信仰与迷信崇拜活动,是人类解释自然现象的最原始方式。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的自然知识浅薄,对于各种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识,由此产生一种困惑感和无力感。他们认为:各种自然现象,如日、月、雷、电以及各种动植物等都具有灵性,因此把它们当做神灵来崇拜,祈求消灾得福,获得平安,这就是自然崇拜。同时,不同氏族与部落的原始人会对不同的动物,如狼、鹰、鹿、猪等产生敬畏感,认为它们是自己的远亲,同时还会产生一种神秘感,这就是图腾崇拜。另外还有祖先崇拜,是原始人对自己家族的崇拜。

4.军事教育

在原始社会后期,不同部落之间的战争逐渐增多,许多氏族、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共同对付敌人,这种现象在原始社会经常出现。为此,氏族社会出现了“自治武装力量”,专门用于抵御外敌入侵。这样,训练年轻一代及氏族战士学习各种战争知识,如与人格斗、跳跃操练、机智应敌、摔跤搏斗等,就成为原始人必须接受的一项教育内容。

原始社会末期的教育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由于战争的日趋频发、文字的产生与国家的形成,原始平等的教育活动也随之改变,开始出现一些新的特征与迹象。

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工作者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两次社会大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日益发达,人们的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必需以外还有了剩余,于是产品交换也开始了。在这种情况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发生分工,一部分氏族首领与军队领袖逐渐从社会生产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脑力活动,他们成为最初教师的来源。经考证,“师”的原意就是部队编制中的一种官职,其主要任务是专门负责训练士兵。这就充分证明: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诞生了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教师。

2.产生了专门的贵族教育

由于生产有了剩余,为掠夺剩余产品的战争随之爆发,频繁的战争导致了部落间的争杀,奴隶的出现、剩余产品的囤积加速了私有制与国家的形成。考古资料证明,最早的战争出现在中石器时代初期,而到了原始社会末期,这种战争日益频繁。原始社会的战争发生在氏族部落之间或部落联盟之间,是为了争夺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财富而发生的冲突。战争的直接结果是贵族的产生。他们拥有大量的生活资料,其子女可以摆脱生产劳动,专门从事学习活动。因此,专门面向贵族的贵族教育随之产生,贵族子弟成为专职的学生。

3.文字的出现丰富了教育活动的内容

文字的产生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重要事件,它的出现也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人类社会之初,人们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口头语言应运而生。但是,口头语言的缺陷是稍瞬即逝,无法保存信息,也无法传播到较远的地方,而且单靠人类大脑的记忆是不持久的。因此,原始人创造了结绳记事、契刻记事等原始的记事方法。战国时期的著作《周易·系辞下传》中曾指出:“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汉朝经学大师郑玄也在《周易注》中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这就是结绳记事。所谓“契刻记事”,就是指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原始人还通过在沙地、泥板上画图的方式创造了图画文字,如甲骨文。

第一章 初步开端的上古与三代教育 - 图3结绳记事

但是,无论是结绳记事、契刻记事,还是图画记事,它们都是一种表意文字,都属于原始的、非常简陋、粗略的记事方法,其记事范围小、准确性差,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复杂,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因此,人类继续进行对记事方法的改进。渐渐地,人们固定采用一种图画来表达一个意思,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它就变成了一种符号化的文字,这就是最为原始的文字形式——图画文字。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对图画文字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抽象化、简化、加工,最终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的雏形。文字的产生为原始人保存与积累社会生产生活经验提供了便利,加速了原始人文明的发展进程,推进了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总之,剩余产品的出现、贵族教育的需要与文字的产生为后来的学校教育提供了专门的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引发了原始社会教育内部结构的根本改变。一种独立形态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萌芽产生了。由此,我国古代教育进入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崭新历史时期。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

夏、商、西周是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是古代教育雏形的形成期。在这一历史时期,奴隶主是统治者,奴隶是被统治者,阶级社会初步形成。阶级教育成为该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产生并日益占据着社会教育生活的主流。这一时期,统治者尤为重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主要采取奴隶集体耕作的方式,青铜器农具开始使用,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与农田水利方面都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同时,畜牧业也是该时期的重要产业,殷商遗迹中发现了大量的牛、羊、马等牲畜的遗骸。这时,学校教育日益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生活教育也逐渐在民间展开。

夏代的学校教育

学校这一教育形式早在中国的史前文化时期就已经孕育。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所见的由老人与儿童合居的大房屋,便是最早的教育场所。与半坡大房屋相似的有,陕西临潼姜寨母系亲族居住区域、洛阳王湾、甘肃大地湾等母系亲族居住区域。从《诗·豳风·七月》描述周族公刘时代的公堂生活可以推知,这种以养老慈幼为主旨的原始教育形式,至少在夏代的中原区域,仍然普遍存在于农居猎居氏族群落之中,直到殷商西周时期,这种原始教育的形式才逐步消失。

另外,随着原始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卜史巫觋等神道宗教人员也开始逐渐出现。而在整个夏、商、西周的历史时期,礼拜自然神灵及祖先灵魂等宗教祭祀活动,都被当作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王室及所属邦国部落的重要国事活动。卜史巫觋等神道宗教人员不仅是氏族部落的宗教领袖,同时也是最初的有闲文化阶层。他们不仅专司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天文、历法、卜算、农业、医术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和知识准备。

第一章 初步开端的上古与三代教育 - 图4《礼记集说》书影

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夏代学校,有序、校等称谓。《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夏代学校除养老之外,兼行习射、视学、合乐、释奠、择士、讲武诸事。

夏代学校既是政治、军事、宗教祭典等项活动的中心场所,同时也是文化教育的活动中心。也就是说,在夏代时,学校教育的设置尚未从一般的社会部门中分离出来。

夏代称为“校”的教育机构,据《说文》解释为“木囚”、“交声”,原意为木制刑具,在于匡正人的行为。正人、教化意义的延伸、演变,使“校”逐渐成为专门化的教育形态。从夏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夏代已具备了学校产生的一般条件。以文字为例,从殷商甲骨文的成熟程度来看,夏代至少已有了原始的汉字。文字作为教育的媒介,使传授知识、技能的教材有可能产生。但是,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夏代学校记载方面的实证,所以我们至今无法追述夏代教育的细节。

商代的学校教育

见于文献记载的殷商学校除有庠、序、学外,还有“瞽宗”这一新型的教育机构。

在文献和卜辞中都有关于商代的“庠”的记载,同夏代一样以养老为主要职能。按照《礼记·王制》的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郑玄注此“左学”即为下庠、小学,位在国中王宫之中。之所以以“养老在学”,可能是为了宣扬孝悌之道。殷人举行养老之礼,先要进行隆重的祭典,届时参祭者服素白缟衣,其后一为礼食,以饭款待老人而不设酒;二为燕食,即在养老宴会结束后,文武百官与宾客彻夜共饮。这种养老之礼,一方面是显示尊师敬老之意,另一方面也在显示王室的恩泽。但庠的教学内容如何,文献记载很少。

商代的“序”也是讲武习礼的场所,目前也没有具体的史料说明序的教学情况,但从《孟子·滕文公上》、《礼记·王制》等文献记载来看,商的序与夏的序都有养老、习射等职能,二者之间并没有多少区别。

第一章 初步开端的上古与三代教育 - 图5卜辞

所谓“殷学瞽宗”,原为乐师的宗庙,用作祭祀的场所。祭祀中礼乐相附,瞽宗便逐步转变为对贵族子弟进行礼乐教育的机构。商代颇重礼乐教育,故有“殷人以乐造士,其学为瞽宗”的说法。按照先秦文献的记载,商学瞽宗位于国都南郊明堂西门之外,故也称为“西学”。瞽宗大体有两个特征:其一,以礼乐教育为宗。礼的教育传授有关宗教祭典方面的礼仪知识,礼乐一体,而非分科设教。其二,瞽宗是宗庙群落的组成部分,依附于商代宗庙重屋阳馆之侧。因此,文献中“乐祖祭于瞽宗”也即“祭于庙中”。乐祖配食于庙中,则是因为典乐为宗祀、告朔、朝觐等宗庙大礼必备的设置,故而不仅作为宗庙祭典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尊祀先祖神灵的象征。商代之乐教作为宗教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宗教敬祖观念为主旨的。

考古上,商代卜辞的发现,说明商代学校已经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但目前还不能证实卜辞中的殷“学”及其教学活动与文献中的序、庠、瞽宗等教育机构是否属于同一范畴。按照清代学者的考证,先秦文献中之“学”、“大学”为殷代学校的总名,详而言之则有庠、序、瞽宗等称。但无论名称如何,文献所记载的殷商学校的教学活动在内容上与卜辞所记载的殷学教学活动是基本相同的。

殷人已有典册可作教材,《尚书·多士》云:“唯殷先人,有典有册。”笔册工具的出现,标明商代学校已有读书习字的教学条件。商代教育活动充满神秘的宗教色彩,几乎任何事都要进行占卜。由此,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数术,就成为殷人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卜辞中看,商代最大的数字已达8万,数术的发达及其一般运算形式的出现,与商代盛行占筮活动直接相关,商代之数术教育实际是宗教占筮活动的副产品。

从卜辞中还可看到商代已有从事教育的老师,称为“父师”。清代学者王引之考证:父师即《周官》之“师氏之属,掌以美教国子以三德三行。父与大通,父师即大师”,意即现在的教师。

卜辞中所见殷商“大学”,是用于献俘祭祖的场所,并且与宗庙之神坛并列连举,这说明商代大学也是宗庙聚落的组成部分,兼有祭祖、献俘、讯馘、养老等职能,以教授有关宗教祭典等方面的礼仪知识为主要内容,这与夏代学校的性质基本相同。所以说,商代“大学”绝非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机构。正如清代学者金锷所言:“所谓大学在郊者,即郊学,对小学而言大矣。”

知识链接

古代教育名言集锦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大戴礼记·保傅》

天下之本在家。——汉·荀悦《申鉴·政体》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唐·韩愈《师说》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宋·林逋《省心录》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清·梁启超《论幼学》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清·林纾《闽中新乐府》

西周的学校教育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奴隶制王朝。西周建都于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所以称这一时期为西周。西周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发达,商品交换频繁,农业生产活跃。在该时期,诸侯各国均有自己的青铜作坊,青铜冶炼业异常发达,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兴盛。在文字方面,西周出现了大量的在甲骨上和铜器上契刻的文字,为当代研究周朝历史提供了充实的资料。研究者据这些铭文推测:西周在农业、畜牧业、纺织业、冶金业、建筑业、天文、地理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优越的外部条件。

我国相对完善的学校教育体系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在全国确立。据《礼记·学记》记载,西周的学校教育体系是“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其意即周朝的每一级行政机构都设有相应的学校,即乡校、州序、党庠、家塾、国学等。这里,乡、党、州等是周朝的行政区划单位。总而观之,西周的学校分国学和乡学两种。

国学设在国都丰镐,属于中央学校,它是周天子和诸侯在都城专门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学子入学年龄一般为15岁或18岁。国学分为大学与小学两级,奴隶主贵族子弟依照学生入学年龄与程度分别进入两种学校。其中,大学又分为周天子所设立的大学与诸侯所设立的大学。周天子所设的大学一般规模较大,大致分为五学,分布在王宫的不同位置:辟雍居中,四周分设南(成均)、北(上庠)、东(东序)、西(瞽宗)四学,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而诸侯所设的大学,规模一般比较简单,且都仅有一学,因其半环以水,故称“泮宫”。西周的小学是专门为年少的王子与诸侯子弟设立的学校,其入学年龄一般为8岁、10岁、13岁、15岁。在小学中设有专门司教的职官“小辅”。正如《礼记·王制》所言:“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第一章 初步开端的上古与三代教育 - 图6六艺

乡学是专门为一般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地方学校,其等级较低,且规模较小,设置简单,它是西周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学一般设在国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之中。乡学的基本教育内容、教育要求、教育方法与国学基本一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类学校中一般实行定期考查和推荐制度,那些优秀的学子可以被送到国学继续深造。乡学的考核对德艺的要求较高,一般由乡大夫主持。经过严格考核,由乡大夫根据德行道艺标准把乡学中的优秀学生提名给司徒,被称为“选士”。司徒则将选士中的优秀者升入“国学”中的大学,称为“俊士”。俊士完成学业,经过司徒复试,合格者称为“造士”。大司业将造士报告于天子,而提名于司马,被称为“进士”。通过逐层选拔机制,西周的各类学校之间相互沟通,融为一体。地方行政区划是进行西周乡学设置的依据。在西周,“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五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周礼·地官·大司徒》)与之相应,西周根据行政区划分分别设立了乡学,它们分别是:家塾、党庠、州序、乡校等。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奴隶社会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

礼、乐主要是指奴隶社会的社会伦理道德、礼节仪式方面的知识。其中礼是指礼仪,包括各种社会政治伦理道德,主要学习奴隶社会的“五礼”,即“吉、凶、宾、军、嘉”。这五种礼分别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悼念死者,驱除灾祸,朝见会盟,打猎和作战,宴会婚姻。“五礼”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奴隶主贵族子弟在这些场合中保持适当的仪容、仪态等。“乐”是指人们在开展上述礼仪活动时所奏的乐曲和所跳的舞蹈。西周很重视礼乐,礼乐是专门用来区分君臣、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是巩固统治阶级地位的有力武器。相对而言,“礼”重视培养人的道德行为,“乐”重视培养人的道德修养与道德情操,二者互为表里,共同服务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与巩固。

书、数主要是有关识字、计算方面的基本生活知识。其中,书是指识字、写字,数是指计算,是最粗浅的计算知识。“九九乘法表”就是在周朝时期出现的,并成为这一时期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综合起来,书、数培养的是学生最基本的读、写、算能力,一般属于小学的学习内容。

射、御主要涉及军事知识教育。其中“射”是指射箭,“御”是指驾车技能,二者合二为一,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作战能力。

“六艺”教育是我国西周教育内容的总称,它起源于夏朝,在商朝时期进一步发展,在西周时期成型、完备,成为西周教育内容的主体和标志。其中,“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强调的是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乐”的主要内容是歌咏、舞蹈、演奏乐器等,二者密切配合,一内一外地引导人融入社会秩序;“书”是读书、写字;“数”是计数,二者结合一体,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射”、“御”注重培养人的作战能力和武艺。“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关注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训练人,使其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人加强内心情感修养,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教育模式,对后世教育观念的形成与教育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