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中国古代,宫廷服饰、官员服饰、民间服饰与妇女服饰,形式多样,种类繁复,因时而异。这些服饰所蕴含的文化特性、显现的文化品质,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宝库中的珍品,成为历代民间世象百态中最具特色、最为生动、最有影响、最显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予后世深远影响。

第一节 古代服饰概论

古代衣服的起源

关于人类衣服的最初式样,一般理解是:先把一块完整的兽皮披在肩背部或者围系在下身。后来,人们把兽皮中央穿一个洞,或者在一边切割出一个凹口,套在脖子上,或者披于肩,这就是最早的所谓“套头衫”和披风斗篷。今天,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经常可以看到这一类的衣服式样。人类最初是以皮毛等饰物先围腹下,并且掩蔽其后,进而将前后两片用骨针相连缀缝合起来,成为最早的“裙子”。比如,在中国的黔西和滇北彝族地区,习惯穿用一张整羊皮做的“羊皮褂”,以羊腿部的皮当作系衣的纽带,冬季毛朝里,夏季毛朝外。比如,纳西族的羊皮披肩,是将一块方羊皮用绳子拴在身上,用来昼披夜卧,晴雨寒暑未始离身。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妇女的“筒裙”,可以说是保留了古代“裙子”的民间遗风。一般看来,上身有衣,下身有裳的衣裳制度,大致形成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1古代服饰

史籍《禹贡》里面有关于“贡丝”的记载。甲骨文里面也有关于叠蚕、衣裳、帛缎等象形文字的记录。由于衣裳形制既备,于是帽子、发饰和鞋袜等饰物便相继产生了。依据《后汉书·舆服志》里面记载:“上古衣毛而冒皮。”《释名》当中也有云:“帽,冒也。”典籍《尚书大传》还有记载:“成王问周公曰:‘舜之冠何如焉?’周公回曰:‘古之人有冒皮而勾领者。’”这里的帽就是“头衣”和“首服”。生活中是先有帽而后有冠。早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有陶笄、骨笄、骨簪等,说明这一个历史时期已经有了束发甚至戴冠的头饰。应当说,帽子的产生起源于防暑御寒的生活需要。人们把一大片树叶盖在头顶遮日,也可用来防雨,把一块皮毛包在头上是为了防冻,这些都可能是“帽子”最初的来源。

关于鞋子,史籍《世本》当中记载:“于则作屐履。”从保护脚的需要方面来看,鞋应当首先创造于北方寒冷地区。《释名》里面写道:“齐人谓韦履曰屐。屐称皮也。以皮作之。”南方民族多以草或麻编织成鞋。桂馥的《滇游续笔·麻竹》里面说:“云南土人破麻绳作履谓之麻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和等级的差别,这种差别随之在服饰上面也明显反映出来。典籍《商书·太甲》中记载:“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毫。”说明一些礼节对于服饰已有了相应要求。周代关于服饰的文字记载已渐渐多了起来。西周毛公鼎铭文中有所谓“虎冕练里”和“易女兹弁”等记述。周代后期封建制度初兴时期,服饰上的等级区分走向系统化,比如,冕服制度当中这时已有六冕,弁服当中已经分为三弁。而且在《礼记》、《周记》、《仪礼》等书中,关于服饰制度的记叙更多由简到繁,不同等级在不同场合,要穿着不同的服饰,还要有不同的打扮。

古代饰品的起源

一般来说,装饰品的起源应当晚于服装,装饰品最早始见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史典《后汉书·舆服志》当中这样说道:相传原始人,“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山顶洞人除以石珠、海蚶壳为装饰品外,也以兽牙、鱼骨和骨管装饰自己。这些东西最初只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而佩带的。到了后来,也正是由于这些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开始引起审美感觉,归入装饰品范围。在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当中,有许多骨制装饰品,而且还有梳理头发的镂空漩纹梳。在商代的遗址当中,出土的有玉佩、铜饰等饰品。周代遗址中出土的玉佩、玉环、玉璜、圭、璋、璧、耳坠、项饰、笄、梳等用于装饰的东西更多一些,而且能够看出其明显的等级区分。商代玉饰和象牙笄骨雕琢与造型工艺方面已经相当精美。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2古代首饰

除了服装和头部发饰之外,人类出现比较早的装饰物还有耳饰、项饰、戒指和手镯等。在甘肃陇南地区礼县的仰韶文化陶人像上,两耳的耳垂有孔,以便拴系饰物耳饰,说明了耳孔历史由来已久。今天独龙族人在耳孔上系木环,傣族在耳孔中塞细竹管或者筒状饰物。凉山彝族妇女耳孔双穿,男子则穿一耳,吊系彩线,坠玉石珠。这些都可看作是古代遗风。

项饰古代多为玉石、兽骨、兽牙串成的项链,后来才渐有金属的项圈。

发型式样很多,大致的演变过程应是先有披发,比如《后汉书·西羌传》里面所说的羌人“披发覆面”。后来,出现了结发,包括打一结式、梳髻束带式和螺髻发式等。比如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断发文身”也就是“披发”。西北地区比较流行编发,而中原地区普遍束有发髻。

身体上面的现代纹饰比较常见的有绞面汗毛,拔除胡须和体毛,文身以及文面美饰,还有“缺齿”又叫做“凿齿”,以及穿耳束腰腹等风俗。所谓的面饰,其中一部分作用是为了美容或者吸引异性。也有的是为了表现勇武,对痛苦有顽强的忍耐力。文身与文面的最初起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避邪妨害,还有为了区别于其他部落等。《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说过:“哀牢夷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台湾高山族的一些支系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还保留有缺齿(拔掉犬齿)、束腹、拔除体毛、纹身、纹面、在手腕上烧伤结疤等民风习俗。西南地区的傣族、布朗族、基诺族男性也比较讲究纹身。至于独龙族、黎族的纹面只是限于一部分女性。彝族等少数民族还有拔除胡须的风俗习惯。高山族当中的曹、鲁凯、卑南,以及一部分阿美等支系的男性,自从少年时候起,直至五六十岁都要以厚竹片束系腰腹,有的还用藤皮编成束腹带,昼夜不解用来使胸部和腿部肌肉发达。

知识链接

清朝的“顶戴花翎”

清朝是由满族贵族用武力征服汉族后建立的,在他们统治天下后,虽然废弃了延续几千年的汉族衣冠,但仍然将冠帽作为区别官阶的重要标志,所谓“顶戴花翎”最有特点。

“顶”指清朝官员冠帽上的顶子,顶子是区别官阶品级的重要标识,分朝冠用及吉服冠用两种。朝冠顶子共有三层:上为尖形宝石,中为球形宝珠,下为金属底座。吉服冠顶则少尖形宝石,底座或用金,或用银,上面镂刻花纹。在底座、帽子及顶珠的中心,都钻有一个直径5毫米的圆孔,从帽子的底部伸出一根钢管,然后将红缨、铜管及顶珠串连,再用螺纹小帽旋紧。以顶珠的颜色和材料反映官阶品级,按照规定:一品官用红宝石;二品官用红珊瑚;三品官用蓝宝石;四品官用青金石;五品官用水晶;六品官用砗磲;七品官用素金;八品官用阴文镂花金;九品官用阳文镂花金。

比起顶珠,花翎更有特色。花翎是由孔雀尾的翎羽制成,所以也叫孔雀翎。花翎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犹如人眼状的圆花纹,一个圆圈就是一眼,没有眼的叫蓝翎。

清官冠帽上的花翎最富有“辨等威,昭品秩”的意味,它以翎眼的多少标识等级。据《清史稿·礼志》和《清会典事例·礼部·冠服》记载: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驸(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贵族,还有和硕额驸(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戴双眼孔雀翎;五品以上,在皇宫任职的内大臣、前锋、护军各统领、参领(任职之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出身),戴单眼孔雀翎。五品以下戴无眼蓝翎,并非孔雀翎,而是以染成蓝色的鹖鸟的羽毛作成,乃是借用汉代鹖冠之意。五品以下在皇宫王府服务的侍卫官员享戴蓝翎,地位较低而建立了功勋的军官有时也能得到戴蓝翎的赏赐。

按上面的规定,只有内臣可戴花翎,而在京城之外任职的文臣武官均无此待遇。即使是按出身可以戴花翎的王公贵族也不是生下来就可戴用,而是要在10岁时,经过必要的骑、射两项考试,合格者才具备资格,这是清朝尚武风气犹存的表现,只是后来渐渐废弃不用。可见,清初对花翎尤为重视。

古代服饰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对服饰能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别。一般来说,把服饰分解为服装和装饰品两大类。也可以说,是以穿着作为基本的标准。能够穿着的基本是衣服鞋帽一类;不能穿着的基本上是独立前者之外的佩戴装饰物品。

服饰可以按地区来划分,这实际上是以地方气候等自然条件为标准的。气候环境造成了服饰的差异。

服饰可以民族成分进行划分。我国有55个已经被国家确认的少数民族,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面,可能还有一些亟待识别的其他少数民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有不同的族群或支系,他们在服饰上表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甚至使一些专门研究文化的人都眼花缭乱。

服饰可以年龄和性别来划分。各民族的婴儿、儿童、青年、老年、男女以及是否成年与婚嫁,在服装服饰上都有相应的差别。

按服饰的制作材料来划分,常见的有皮毛、毛织、棉布。有一些是经过印染后做衣料,如麻、丝绸、皮革。首饰中有金、银、铜、玉、石、玛瑙、珍珠等。

服饰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划分,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各时期各民族的服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族间的交流以及风俗的演变,都会反映出历史的印痕。

服饰按照不同的季节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冬装夏装和春秋季装。

服饰按不同的社会职业来划分,最明显的是宗教职业者与世俗群众服饰的不同。还有就是曾经所谓的“工农商学军,官兵干群义”等社会群体之间的服饰差别。

服饰按不同的礼仪场所来划分,喜庆节日,男婚女嫁,宗教活动,丧葬生日,文艺表演,体育竞技等不同的场所与社会活动,都有不同的服饰。

服饰按照人身体不同部位穿着来划分,比如有帽子首饰类、上衣类、裙裤类、鞋袜类等。

能够以多种标准来给服饰分类,也是服饰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一个基本证明。

古代民族服饰

从地理概念的范围来说,服饰本身可以把我国56个民族大致上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部类。

1.北方的民族服饰

北方民族服饰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民族服饰。其中少数民族有蒙古族、满族、藏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回族、锡伯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土族、撒拉族等20多个。藏族在西北的甘青地区也有广泛分布,维吾尔族在湖南桃源也有一部分。至于回族、满族、蒙古族等更是遍布全中国。北方民族的服装以皮袍长裤为主要款式,冬装夏装有明显区别。冬装普遍使用毛皮,多穿靴子而少有刺绣和饰物为主要风格。这与北方牧渔猎业及冬季寒冷气候有关。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3傣族服饰

北方民族妇女穿裙子的有朝鲜族和新疆各民族,头饰较多的是蒙古族,服饰刺绣较多的是土族。牧业民族和渔猎民族重视用羊皮和名贵的动物毛皮做衣服、帽子或衣饰。朝鲜族妇女的衣裙式样独特,多将长裙束于胸际,飘逸洒脱;长袖灯笼袖口,短短的斜襟上衣,右衽以飘带系结为扣,显得饰者苗条利索。翘尖船形鞋便于劳作和进屋时方便脱去。西北维吾尔族的爱德丽丝绸,采用古老的扎结经纱染色法,色彩绚丽,淡雅醒目,图案别致,清爽亮丽,民族特色一目了然。

维吾尔族妇女外套绣花背心、男女都戴刺绣小花帽、男子领口和袖头绣花边的衬衣以及“袷袢”都很有特色。“袷袢”是一种对襟齐膝长袍,是新疆地区一些民族具有代表性的衣物样式。哈萨克族女帽上面的猫头鹰羽毛帽、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妇女用的银头饰和项饰,裕固族女帽子上的红缨络等,都是很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在我国青海、云南、四川等地方,百姓的帽子以绸缎做面,以珍贵毛皮做里,圆顶简状,后面下部有叉口有带,可以自由翻卷改变深浅,适应天气变化,很威风美观。藏靴种类亦多,皮底长腰软筒,翘尖,有丝线绣边和花纹,既御寒又轻便。藏族喜欢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玛瑙等制作的各种首饰,佩戴在女性的头部、手脚、颈部、胸部和腰部等。

2.南方的民族服饰

南方包括西南、东南和中南地区。少数民族有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等30多个。南方的民族服饰更加缤纷多样,单就女性来说,除了生活在高寒地带的民族外,女性服饰习惯上都是短上衣和裙子,普遍重视女服的刺绣装饰和首饰佩饰。其实,藏族除分布在西藏和甘青地区外,还分布于四川、云南的广大地区,因而服饰样式较多。

就普遍特点而言,南方男女服装大都是大襟袍式,左襟大,右襟小。服装的领、袖、襟和底边都镶有各色绸缎或珍贵毛皮。男装右襟腋下以飘带代替钮扣,女袍则钉铜、银等钮扣。藏袍一般长于身高,穿的时候腰间系绸带,从头顶退下袍领,腰间形成囊袋可放东西可兜孩子。这种肥大宽绰的皮袍主要流行于牧区。农区和城市女式藏袍,多以黑氆氇或各色哔叽呢制作,冬季窄长袖,夏季无袖,露出色彩鲜艳的绸衬衫袖子,腰前围一块毛织的彩色横条围裙,也叫做“帮典”,显得典雅端庄。藏族的帽子男女有别。帽子式样很多,在拉萨和目喀则地区多戴金花帽,是用金丝缎、金银丝带和氆氇毛皮精工制成。

南方少数民族妇女包头帕样式较多。畲族凤凰装很有特色。银首饰苗、侗民族复杂多样,有的一套银首饰就重达一二十斤,而且做工精巧。苗族、侗族、瑶族刺绣都很突出。依族、苗族、土家族都有精湛的蜡染技艺。瑶族头饰形式有数十种,而且各种头饰风格迥异,美轮美奂。有尖顶高耸的,有雍容华贵的,有简朴美观的,有铺张如盖的,有包头遮发的,有绣帕盖顶的,有银板高翘的,还有羽毛装饰的,绚丽多姿。奇特的广西融水“花瑶”男子头饰银花,闪亮犹如王冠。瑶族女装衣领多为华丽的宽花边镶成,佩上带有红绒球和红缀穗的串珠及金属胸花,传统美和现代美非常和谐地融为一体,具有超凡的审美情趣。

由于南方少数民族比北方多,生活环境、自然条件和经济形态多样化,因而表现在服饰上就更加丰富多彩。南方少数民族妇女大多穿裙子,裙子的款式差别很大。有百褶裙、筒裙;有短及膝的,有长至地的;有单色的,有彩色的:有各色分段拼接的,有印花绣边和花带镶边的。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裙,长者曳地,短者及膝。布依族和凉山彝族妇女的裙子分节。彝族的裙子色彩丰富鲜明。滇南少数民族穿筒裙较普遍,一种是将宽大的上端折于腰部系腰带,一种是将近两米的独幅裙片围缠于腰,末端掖在腰际。西双版纳和瑞丽一带的傣族妇女穿花筒裙,裙长及踝。德宏地区傣族已婚妇女多穿长至膝下的黑筒裙。海南黎族的花筒裙以黑红绿三色为主调,一般都短在膝上。拉祜族、景颇族、侗族等族妇女还扎护腿,有的用毛织品制作,有的绣有花纹图案。白族、纳西族、羌族、普米族等族妇女多穿大襟长袍。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4苗族服饰

西南白族妇女上衣色彩素雅,配以各色坎肩和围腰,加上彩绣带穗的头饰,色调清新鲜亮。傣族妇女的上衣紧身、窄袖短小与紧围长筒裙相搭配,显得婀娜多姿。南方少数民族妇女服饰另一鲜明特点是,除头部和颈部的首饰之外,腰部和脚脖上也有不少佩饰。珞巴族、傣族、佤族、德昂族等族的妇女腰间佩带有漂亮的银饰。高山族和黎族妇女也有脚饰。

苗族、侗族、壮族、布依族、瑶族、傣族、景颇族、仡佬族、仫佬族、土家族、黎族男子多穿青蓝色、白色等上衣,高山族和佤族的男子喜用红缠头巾包头并且插饰野雉毛。贵州苗族小伙子在节目里跳芦笙时,头戴野雉毛装饰的帽子为最美。景颇族和白族男子则多包白色头帕,在头帕一端缀饰有红缨绒球。傈僳族、怒族、独龙族、佤族、普米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男子还多带长短不一的佩刀,刀柄与刀鞘都装饰得精美不凡。

第二节 古代服饰文化

千年不变的龙袍

既然是“真龙天子”,不仅要有不同于凡人的形象,还得有龙廷、龙座、龙床、龙袍等超越常人的配套设施。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有关皇帝的一套礼仪模式延续不变。就连终止了中国两千多年冠服制度的清朝,虽然坚守本民族的服饰,但皇帝的服饰仍然采取了十二章纹饰的“传统式样”。这说明中华民族对皇帝形象的认识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形象模式。

文武百官的制服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5定陵出土缂丝十二章衮服

在西周时,百官服饰就已经有了严格的等级差别,不同的官职品位对应不同种类形制的官服。《周礼·司服》对此有详细规定:“上公的服制,自衮冕以下和王者的衣服相同;侯伯的服制,自鷩冕以下和上公的衣服相同;子男的服制,自毳冕以下和侯伯的相同;孤卿的服制,自希冕以下和子男的相同;卿大夫的服制,自玄冕以下和孤卿的相同,丧服加大功和小功;士的服制,自皮弁以下,和大夫的衣服相同,丧服也是一样。”

秦汉以后,百官服制日趋繁琐,至隋唐大致完备。其中官服颜色最可体现官职品位的高低,服色甚至成为官职的代名词。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6清代文一品官补子——仙鹤

官服分颜色从唐朝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吏,亦不拘品级,都穿排袍。以后又进一步确定:文武官员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穿深绯色,五品穿浅绯色,六品穿深绿色,七品穿浅绿色,八品穿深青色,九品穿浅青色。这种服色制度,到清代被废除,只在帽顶及补服上分别品级。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官员的服饰制度达到了最完备、最繁缛的地步。明代给每级官员都设计了一种动物图案作标志,把它绣在两块正方形的绵缎上,官员常服的前胸后背各缀一块,这种就是补子,这种官服就叫补服。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补子图案:公、侯、驸马、伯爵:麒麟、白泽;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除此之外,还有补子图案为蟒、斗牛等题材的,应归属于明代的“赐服”类。

清代官服原则上都是蓝色,只在庆典时可用绛色;外褂在平时都是红青色,素服时:改用黑色。

清规定禁穿明代衣冠(汉人服饰)但明代的补子为清代继续沿用,图案内容大体一致,各品级略有区别,通常是,文官: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髙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另外,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

明清官员所用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与明代相比,清代的补子相对较小,前后成对,但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一整片,主要原因是清代补服为外褂,形制是对襟的原因。一般清代官服以顶戴花翎显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最为流行。

知识链接

称岳父为“泰山”的由来

今人又称岳父为“泰山”,却不知“泰山”一词的源起也同官服颜色有关。据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四年(726年)到泰山举行祭拜天地的大典,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照旧例,随皇帝参加封禅后,丞相以下官员可以升一级,郑镒本为九品官,张说利用职权,一下子便把他的乘龙快婿连升四级,升作五品。唐代八、九品官穿浅青色或青色官服,五品官穿浅绯色官服。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的官服突然换了颜色,诧异地问他缘故,郑镒支支吾吾,尴尬地不知如何回答。此时,玄宗身边那位擅长讽刺滑稽的宫廷艺人黄鏣绰替他回答说:“此泰山之力也!”妙语双关,唐玄宗心照不宣,此事才算蒙混过关。

古代官员佩饰

在人类拥有第一件衣服之前,恐怕就有了第一串项链,这些用兽齿、鱼骨、贝壳、石块串起来的项链,使人类形成了最早的装饰观念。

当然,远古人类佩戴饰物,并不仅仅是为了装饰,它更多地是勇敢的象征、光荣的标志,也或许是避邪的镇物、信心的寄托,甚至是狩猎或捕鱼丰收的庆贺。

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起源,佩饰渐渐地由习惯向规范方面变化,逐步地分为“德佩”和“事佩”两大类。前者指佩玉,后者指佩手巾、小刀、钻火石等生活用品。古人对佩玉非常重视,玉也因此成了最重要的佩饰,究其原因,在于古人赋予玉以一种神秘的道德色彩。

1.佩玉

玉器最早出现于七八千年之前。玉作为非实用性的生产工具和专用礼仪制品,标志着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的开始,象征着持有者的特殊权力和身份。

在古代,佩玉是一种礼仪,更是身份的显示。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7白玉、金发饰(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出土)

西周时统治者即对贵族百官士人的佩玉作了严格的规定。《礼记·玉藻》专门记述各种佩玉礼制:君子必须佩玉,行动起来可以发出悦耳的叮咚声;凡是衣外系带,带上必有佩玉;无故不得摘去佩玉。古代佩玉的方式,是在外衣腰的两侧各佩一套。每套佩玉都用丝线串联,上端是“珩”(衡),这是一种弧形的玉;珩的两端各悬着一枚“璜”,这是半圆形的玉;中间缀有两片玉,叫“琚”和“璃”;两璜之间悬着一枚玉,叫“冲牙”。走起路来,冲牙与两璜相撞击,发出有节奏的叮咚之声,铿锵悦耳。玉声一乱,说明走路人乱了节奏,有失礼仪。

以佩玉显示佩玉者的身份和地位,在《礼记·玉藻》中也有详细规定:皇帝佩戴用玄色素色丝串联的白玉,公侯佩戴用红色丝绳串联的山玄玉,大夫佩戴用素色丝串联的水苍玉,世子佩戴文杂色丝绳串联的瑜玉,士人佩戴赤黄丝绳孺玟玉。可见,是用佩玉的质地和串玉丝绳的颜色来辨识等级。

2.笏板

笏是百官朝见皇帝时所执的手板,用于记事。大臣执笏向天子奏事,入朝前后则将笏插在朝服的大带上。笏的用处、因官阶大小而异的质地、形制早在周代时就有严格规定。周代时不但百官朝见皇帝要执笏,儿子事奉父母也要执笏。《礼记·内则》中规定:公鸡鸣啼、天亮晨起后,儿子要戴冠穿衣,将笏插入腰带中,去拜见父母。父母若有吩咐,即刻记在笏上,以免过时遗忘。作为一种礼仪,虽然事奉的对象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

汉以后,“笏”礼更重,也被称作“手板”。谒见长官时,下属也要求执板,表示尊敬。晋见上官时,不许垂臂执板,必须双手执板至鼻间高度,毕恭毕敬地作鞠躬状,这才合乎上尊下卑的礼仪,否则,就有丢官的危险。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8

3.佩印

官吏佩印,始于战国,止于隋唐。周朝官吏只有符节不见官印,而战国时为六国之相的苏秦曾佩六国相印,天子也常常佩印。至汉朝时,佩印成为制度,官印实际上已经成为权力的象征和身份的标志。汉代皇帝都身佩天子之玺,作为帝王权力的象征。百官也要佩印,而且官职一旦任免须即刻交印。

按照制度,官印必须随身携带,印章装在皮制的靋囊里,然后悬挂在腰间的绶带上,因此又称佩印绶。印绶是汉代官服上区别官阶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诸侯王是金玺绿绶;相国和丞相先是金印紫绶,以后也改为绿绶;太师、太保、太傅、太尉及左右将军俱是金印紫绶;御史大夫是银印青绶;俸禄二千石以下、六百石以上的官员用铜印黑绶;六百石以下、二百石以上的官员用铜印黄绶。绶带不仅在颜色上因官有别,而且在编织的稀密上也因职而异。

4.佩鱼

前面提到,唐宋时,除以官服颜色辨识官阶品位高低外,“佩鱼”也是重要的辨识标志。唐时,凡五品以上官员盛放鱼符,都发给鱼袋,以便系佩在腰间。宋时不用鱼符,只留鱼袋。宋时官服也承袭唐制,不同品位以不同服色区别。凡服色为紫色或绯色者,都要加佩鱼袋,鱼袋上用金或银饰为鱼形。

知识链接

朝珠

清代官服中的朝珠也很有特色。这是清代品官悬于胸前的饰物,形制同于念珠,其数一百零八粒,以珊瑚、琥珀等物加工而成。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及京堂、军机处、翰詹、科道、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所属官员,都可佩戴。妇女悬挂朝珠者必须是公主福晋以下五品官命妇以上。除此之外,只有乾隆时特别恩准翰林官可以戴朝珠。朝珠既是官服标志,又是贵族官僚的奢侈品,一挂朝珠就值几千两银子,甚至就值万两银子。并且朝珠还有标志官员就职于某些部门的作用,像内廷行走人员就不分等级都可佩戴。

古代命妇服饰

所谓命妇,是指受到封建王朝诰封的古代皇室及百官贵族妇女。按照封建制度的规定,丈夫为官,夫人即为“命妇”,而命妇自有一套服饰,必须按规定穿着装扮。

按《周礼·天官疏》载:“命妇有内外之分:内命妇即三夫人以下,古代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三夫人亦分主六宫之事,三夫人以下则如九嫔等;外命妇如三公夫人、孤、卿、大夫之妻即是。”

古代命妇的服饰在历朝的服饰制度中都有详尽规定。周朝时宫内设有“内司服”一职,专门掌理王后的衣服以及辨别内外命妇的服色。凡有祭祀和招待宾客,负责供应王后和九嫔世妇内外命妇等贵族妇女应当穿着的衣服。

纵览历朝的命妇服饰制度,可以看出两大特点:一是内命妇服饰以皇后为尊。依照嫔妃与皇帝本人的亲疏远近关系按等级顺序变化,她们与皇后相比,都必须显示出等而下之的尊卑之分;二是外命妇服饰也按品阶等级变化,而且变化远比内命妇服饰复杂。汉代时佩不同绶带。魏晋南北朝后,衣料、首饰、花冠、发型、式样、衣色、绣纹、图案,分出等级秩序。清代命妇服制定得直截了当,简明扼要:命妇服饰各依其夫。另有金约、领约、采帨、朝裙、朝珠等制度,各按其品。内外命妇根据其夫及子之品受封,不同封号标志不同的品位,而不同的品位又穿着具有严格规定的服饰。

特殊的商人服饰

商人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阶层,他们的服饰特征总在阶级差别的鲜明界线边游移不定,时贵时贱,时而华丽时而简朴,时而受朝廷禁令限制,时而又无视等级有所僭越,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统治者“重农抑商”的政策的推行。“无商不奸”是古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一个观念。汉代统治者对商人就采取抑制的态度,汉高祖刘邦最坚决。他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下令商人不准穿锦绣等织品,并要商人缴很重的税,以促使流民归附土地。此后历代王朝都有禁令,严厉地将商人的穿戴限制在平民庶人的服饰之内。明太祖朱元璋甚至下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上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从法令上看,商人的地位甚至还不如农民。

可是,社会上的事又常常不以统治者的意愿为转移,政策一松,法制禁令就没有了约束力,商人立刻衣饰华丽,宝马金车,挥金如土。所以,历朝多有大臣屡屡上奏皇帝,说商人衣饰奢侈,僭越等级,要求严厉惩处,以正礼法。到了清末,商人可以用钱捐个官当,这也就表示了统治阶层对商人的一种妥协,一种无可奈何的默认。

古代鞋制的演变

古代的鞋有屦、履、舄、鏎、屐、鞮等名称。鞋履二字都出现得较晚。履即屦,分别用草、麻、皮制成,战国以前,“皆言屦,不言履”。直到战国之后,屦才通称为履。鞋字出现得更晚些,最早见于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篱》,是鞮的异体字。

周代时,随着国家政体与服饰制度的建立,人的衣饰不但逐步规范化,而且正式纳入礼仪的范畴。周朝廷就专门设有名为“屦人”的官职,他的职责就是掌理国王和王后各种衣服颜色所应配穿的鞋子,制作赤舄、黑舄、素屦、葛屦以及舄屦上的装饰,辨别外内命妇的命屦、功屦、散屦,凡四时的祭祀,各按照尊卑等级穿着礼仪规定穿着的鞋子。

舄为双底鞋,以革为底,以木为重底,类似于今天的胶底鞋,可以走湿泥地而不透水。不过,鞋面多用绸缎制成。诸履之中,舄是最为尊贵的,它是专用于同朝服、祭服相配的。周天子的舄分三种颜色:白、黑、赤。赤舄最为尊贵,因为“赤者盛阳之色,表阳明之义”。皇后的舄也有三种颜色:赤、青、元。其中以元色为最为尊贵,因为“元者正阴之色,表幽音之义”。所以,在礼节最隆重的场合,天子穿赤舄,皇后穿元舄。以此类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人,应该穿什么鞋,均有一整套严格的穿鞋规矩。

知识链接

登堂入室脱鞋袜

周代凡登堂入室,都必须把鞋子脱在户外。这不仅同古人席地而坐有关,而且与礼节有关。大臣见君主,不但要脱鞋,而且还要脱袜。古代称袜为“袜”。《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载:卫侯一次与大臣们饮酒,褚师声子穿袜进屋入席,卫侯见状大怒,认为褚师有意不敬,喝骂道:“如此无礼者,将断其足!”褚师赶忙解释说:“我们的脚上生了东西,烂得厉害,恐怕您看见了会呕吐,所以不敢脱袜。”《吕氏春秋》载:齐王生病,派使者去宋国请文挚,文挚到后,没有脱鞋就到床边询问齐王的病况,齐王大怒而起,扬言要将文挚生烹活煮。可见,不脱鞋袜入堂拜见尊者,是非常失礼的举止。

到了汉朝,脱下鞋袜赤脚入朝上殿虽不见明文规定,但汉高祖刘邦给予丞相萧何的一个特殊待遇就是“特命剑履上殿”。也就是说,辅佐刘邦打下天下的萧何被皇帝特许为可以佩剑穿鞋上殿朝见。这样看来,其他大臣上殿是必须解剑脱鞋以示敬意。汉末魏国的曹操也曾下令,进祠上殿都必须脱鞋。这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人们的习惯礼节。尤其是在祭祀先祖、拜见尊长时必须遵循古礼。一直到了唐代,这一习俗才逐渐改变。除祭祀活动外,大臣朝会上殿可以穿鞋了。

古人对鞋履的重视程度远在今人之上。秦代以前就有装饰鞋履之风尚,在皇室贵族那里甚至达到了十分奢侈的地步。历代穿丝鞋的都是有钱人,朝廷甚至专门设有“丝鞋局”这样的机构,供应皇室贵族的丝鞋。魏晋南北朝时,贵族所穿鞋子在质料上十分讲究,有“丝履”、“锦履”和“皮履”。另外,还有一种贵族妇人所穿的“尘香履”,以薄玉花为装饰,鞋内放有龙脑等香料,故称“尘香”。唐代文德皇后的一双鞋竟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为饰,并缀有珠玉。

知识链接

慈禧太后的凤履

当年在清朝慈禧太后身边作女官的德龄以亲身经历写书的《御香缥缈录》中曾经对宫廷中的鞋子有详尽的描写。单就慈禧太后御用的凤履来说,宫廷里就有两个太监终年一事不做专门为太后保管,有一间专门存放凤履的“鞋库”,其中有几百双鞋子按号码排列,以备使用。这些鞋制作起来,不但工序繁多,而且工艺精巧,在鞋面上还必须装饰珍珠、宝石、璞玉、翡翠等一应宝贵的饰物。慈禧尤喜珍珠,一双鞋上总有七八十颗左右,最多的甚至有三四百颗,真是奢侈到了极点!

相比之下,平民百姓的鞋就多为麻鞋和草鞋。由于生活贫困,一些穷人甚至赤足,因为已经穷得无鞋可穿。即使有鞋可穿,也必须遵循朝廷规定。比如,晋时曾有规定:士卒百工在鞋的颜色上只能限于绿、青、白三色;奴婢侍从只能限于红、青两色。若有违犯,便是犯上,是要查罪法办的。

古人木屐,一般是在家闲居时的便鞋,正式场合是不能穿的,否则就会有散漫无礼之嫌。虽然木屐在东汉以后几度时兴,但东汉以前穿木屐者都是贫寒下士,富贵之人是不穿的。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9麻履草鞋(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西汉墓出土)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10蒲鞋(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

隋唐以后,靴子成了朝服,在礼节上较其他鞋子要贵重得多。因为是朝服,等级规定的就更加严格。宋代文武官朝会时均穿黑皮靴,但根据官服的不同颜色来装饰皮靴的边缝衮条。比如穿绿色官服的用绿边,穿绯色官服的用绯色边,穿紫色官服的用紫色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出身于贫苦农民,但当了皇帝后却格外看重等级差别。他曾下令:文武官父兄子弟及女婿可以穿靴,校尉力士在执勤时可穿靴,但出外则不许穿;庶民、商贾、技艺、步军及余丁等,都不许穿靴,只能穿一种有筒的皮履。明代万历年间,还禁止一般人穿锦绮镶鞋。

多姿多彩的颈饰

中国古代妇女的颈饰主要有珠串、项链、璎珞等。

古代先民最早佩戴的颈饰,往往是用大自然赐予的材料串组而成。装饰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取材广泛,有各种兽齿、鱼骨、石珠、骨管和海蚶壳等。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玉制串饰出现在人们的颈部,至商周时已十分普及,并逐渐取代兽齿、鱼骨、硬果、贝壳等自然之物。玉制颈饰的形制繁简不一,以管、珠为常见,简单者在管、珠之间夹入一些几何形饰件,如方形、琮形、璜形、三角形、圆形、璧形、多边形等,复杂的玉制串饰则被加工雕琢成各种形状,如鸟形、兽形、龙风形等,和玉质管珠互相配合,组成一套串饰。

除了用天然材料外,古代颈饰还有用金属材料制成者,盛行不衰的项链就是其中之一。项链是在串珠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一种颈饰,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主体部分是一条链索。链索的下部悬一个坠饰,俗称“项坠”;链索上部的开口部分,则装缀一个可以开合的搭扣或搭钩。也有不用搭扣者,戴时直接套在颈项。从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已佩挂起类似项链的饰物。但由于封建礼制的约束,古代女子佩戴项链的不多,一直到民国时期,传统的服饰制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批年轻妇女受欧美妆饰风习的影响,项链才流行起来。这个时期的项链,大多以金银丝扭绞成链索之状,俗称“链条”。链条的上端缀有搭扣,以便佩戴,链条的底部多系有坠饰。常见的坠饰有两种形制,一种为金锁片,一种为金鸡心。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11隋代的嵌珠金项链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12商代金钏

项圈也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项饰。通常以金、银锤制或模压成环形,考究者嵌饰以珠翠宝石。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成年男子也佩戴这种饰物。唐代妇女受北方少数民族妆饰习俗的影响,也有佩戴项圈的现象,直到明清时期,妇女仍有佩戴项圈的习俗。

璎珞是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又称缨络、华鬘。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唐代时,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项饰。它形制比较大,在项饰中最显华贵。

流光溢彩的手饰

古代手饰有镯子、臂钏、戒指、义甲等。

手镯是古代女性最重要的腕饰。手镯,亦称“钏”、“手环”、“臂环”等,是一种戴在手腕部位的环形装饰品。其质料除了金、银、玉之外,也有用植物藤制作的。

手镯由来已久,起源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古代不论男女都戴手镯,女性作为已婚的象征,男性则作为身份或工作性质的象征。此外,在古代社会,人们还认为戴手镯可以避邪或碰上好运气。

第三章 古代服饰民俗 - 图13清代的“扳指”“及义甲”

臂钏是在手镯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一种手饰。古代手镯既可戴在一个手上,也可两手皆戴。既可佩戴一只,也可佩戴数只——从手腕一直戴到上臂。隋、唐、宋、元、明诸代的妇女,有戴臂钏的习俗。臂钏的形制两种变化不大,通常以锤扁的金银条为之,绕制成盘旋状,所盘不等,少则3圈,多则5圈8圈,也有作十几圈者,考究者用金银丝编制成环套,以便调节松紧。

戒指本称“指环”,它是人们套在手指上的环形物,现存实物以新石器时代为早。距今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古代指环的质料非常丰富,主要有骨、石、铜、铁、金、银、玉及各类宝石,其造型有圆环形、圆箍形、圆簧形、马镫形、嵌宝形、动物形、印章形等。

古代妇女喜欢蓄甲,指甲长了,很容易被折断,尤其在劳作和弹奏乐器时,更易折损。为此,人们特地发明了一种指套,其制为平口,通体细长,由套管至指尖逐渐变细,头部微尖。最初用竹管、芦苇杆等削制而成,后发展成用金银宝石来制造。使用时套至手指中间的关节处,可用几个,也可将十个手指全部套上。这种指套就被称作“护指”,或称“义甲”。

纵观中国历代妇女的饰品,种类繁多,斑斓多彩。这些饰品的产生和演变,与当时的经济水平、社会风尚、审美情趣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妇女妆饰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