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以计数。除了大的节日活动以外,平均每天总有若干个民族在过各种各样的节日。这些节日活动的参加者,少则几百人,多则上万人,甚至十多万人。每逢节日,人们总要盛装打扮,置办酒宴,歌舞欢庆。有的还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式或宗教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趣盎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与习俗。

第一节 蒙古族和东北民族的节日

蒙古族盛典——“那达慕大会”

在我国的北方,有着辽阔的草原,草原上牧人庆贺丰收的节日就是“那达慕”。据说起自汉代。“那达慕”蒙古语是“游戏”、“娱乐”之意,举行“那达慕”的时间多在春夏之交,从五月开始,到七八月间,草原上五畜肥壮起来,乳液丰富,是蒙古人开始扎挤马奶的时节,呀是酿制马奶酒的美好季节。全蒙古草原步入“乳食为主的白色季节”。蒙古人称乳食品为“白色的食物”。13世纪或更早以前的蒙古人的历法把6月叫作“草月”,8月叫“牛奶月”;以古代蒙古人的习俗,8月为“白月”,即正月之说。直到20世纪初,布里亚特蒙古人还沿用着这一历法称谓。牧人说:“那达慕不是每年都举行,视草的情况和牲畜的情况而定,草好畜肥的时候就举行,否则就不举行。一般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

秋日的草原吸引了无数草原儿女,草原上搭起了无数的帐幕。牧人从四面八方奔向草原——就像奔向母亲的怀抱。旧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灯,念经诵佛,祈求神灵保佑,祝福草原牛肥马壮,人畜两旺,消灾灭难。牧人的“那达慕”往往与祭祀敖包一起进行。

通常在祭祀敖包之后举行“那达慕”。人们在“那达慕”前冠以“耐亦日”,“耐亦日”为聚会的意思。作为“那达慕”一词的定语,却界定了当时“那达慕”活动的场合和目的,即只有在举行“耐亦日”——喜庆盛会的场合才有“那达慕”,即它不是平时随意举行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为喜庆活动助兴。“那达慕”是牧人男子展示雄姿的时刻。主要表演男子的三项竞技运动——骑马、摔跤、射箭。

第七章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图1那达慕大会

赛马是衡量一个蒙古族男子有无本领的重要标志,是一项最能够表现蒙古族男子勇气和智慧的项目。赛马比赛可以追溯到匈奴时代,当时的赛马少则数百骑,多则千骑,人们策马驰骋,场面如海涛般奔涌。在明代的文献里也记载有大规模的围猎的场景,声势浩大的围猎就是锻炼弓、马及射击的表演场。从元代开始被列为男儿三技之一。

按照游牧民族的习俗,弓箭是男子必带之物,也是珍贵的馈赠物。游牧民族男子不仅个个能骑善射,女子也擅长骑射。参加射箭比赛的不分男女老幼,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及射程都因民族、区域和人而定。射箭比赛可分为立射、步射和骑射。立射,即站立射靶。步呈八字,重力在下,弓的弹力与人的弹力相和谐,故能射中。步射,即边走边射。骑射,即跑马射箭,游牧民族多直乘鞍上,无拱背坐马之势,在疾驰如飞时,左顾右射。

游牧民族离不开强弓利箭,其射箭比赛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铁箭头,箭靶有用毡牌靶,也有用兽皮制作的,游牧民族的箭袋用牛皮制作。射箭的场面非常壮观,英姿飒爽的射箭手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在马上纵横驰骋,宛若鱼游于水,没有高超的骑马本领,很难在马上左弓右射。射手要在颠簸的马背上纳弓、抽箭、搭箭、发箭,箭支一定要在规定的跑道上射完,如果没有射完,那是很不光彩的。

与骑马射箭相媲美的游戏是摔跤,摔跤不仅是力量的角逐,也是智慧和技巧的角逐。一般摔跤参加者的年龄、体重没有严格的区别,摔时也没有一定的程式,比赛开始,两人互抓对方的腰带拱身对顶,尽力拼搏。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第一,参加比赛的摔跤手人数必须是2的乘方数,如8、16、32、64、128、256、512等。第二,比赛胜负采取单淘汰法。第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其规则还有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不准触及对方眼睛和耳朵;不许扯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摔跤的场面宏阔、壮观。会场中画一圆圈,中铺沙土为摔跤的场所,分为东西两组。在各组中,或先由两人入场,手舞足蹈,意思是像雄狮一样勇敢。开始争斗,以压倒征服对手为胜。或东西相同之数组,同时入场争斗,其被压倒者被扶起后,表示敬意与歉意。每组各备善歌舞者数人。每当摔跤进行到最为激烈的时候,祝赞词开始唱起,嘹亮的祝赞词是激发摔跤手的最后的勇气和信心。无论是否得奖,身心都得到极大的欢愉。

在欢快的赛场上,还进行“赛布鲁”、套马、赛骆驼等体育活动。当激烈的比赛结束之后,马头琴响起的时候,牧人纵情歌舞,意犹未尽。在“那达慕”大会上,牧人还要进行大规模的商品交易活动。

蒙古族的“那达慕”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马奶节”与祭敖包

1.“马奶节”

蒙古族的草原节日活动都是随季节而进行的。当春季来临时,万物复苏,原野披绿,五畜繁殖,此时草原上要举行祈求五畜兴旺的祭祀活动;当奶食季节开始和结束时,草原上要举行“马奶节”和“禁奶祭”;给牲畜打戳子、剪羊毛,打鬃、擀毡时还要举行庆贺集体劳动成果的庆祝宴会。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的蒙古族牧民过的一个节日叫“马奶节”,每年8月底举行,为期一天。这是人们为祝健康、幸福、吉祥而过的盛大节日。

节日期间,人们主要食用奶制品,如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并要杀羊宰牛、炸果子、煮手抓肉。节日前一天,把奶桶挤满,发酵,酿成奶酪,一大早牧民们骑马或坐“勒勒车”赶往会场。当太阳升起时,该节日的主要活动项目——赛马便开始了。参赛的全是刚年满2岁的小马,它们象征着草原的兴旺、发达,也唤起人们对马奶哺育的感激和敬意。赛马场上,人欢马叫,气氛热烈。骑马技术高超的小伙子,头扎彩绸。腰系五颜六色的彩带,随着发令枪响,他们催马向前,人们为之呐喊助威,取胜者将得到物质奖励。而后有摔跤、拔河、投掷,以及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在举行“马奶节”的庆祝会场,正面坐的是长者,建设草原的英雄模范和旗、乡干部及应邀而来的尊贵客人,左右两边是男女牧民、儿童等,过路人也可参加。会上村长向众人敬酒干杯,向受人尊敬的蒙医献礼。有的朗诵为“马奶节”写的诗;有的拉起扎彩绸的马头琴,载歌载舞,节日从早到晚持续整整一天。

2.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习俗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形,高低不等。

古代敖包的建立和祭祀比较简单,由祭师宣布,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作为敖包的所在地。人们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举行若干仪式后就建成了敖包。以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这里祭拜,祈祷人畜兴旺。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聚集区后,祭敖包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牧民对敖包的参拜祭典却始终不变。

祭敖包的仪式通常在每年农历五月至七月间举行。有的一个旗、一个苏木独祭,也有的几个苏木、几个旗联合祭祀。祭敖包从日出之前开始,仪式隆重、严肃。所有参加者都要围绕敖包沿顺时针方向转三圈,边转边向敖包滴洒鲜奶和酒,然后在敖包正前方叩拜,将带来的石头添加到敖包上,并用柳条、哈达、彩旗等将敖包装饰一新。祭敖包仪式结束后,便要举行“那达慕”活动,牧民们无拘无束,自由欢乐地参加摔跤、赛马、射箭等传统体育活动,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并聚在一起举杯畅饮。

在内蒙古地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也有类似信仰,每个氏族都有敖包,还有全族共同行祭的敖包,也有鄂温克族的敖包会节日。

鄂温克族的敖包会每年一次,一般在农历四、六月间选择吉日举行。祭敖包时,要宰牛羊等牲畜,作为祭品。节日期间,大家要先在一起赛马。赛马多由中青年男子参加,赛马惊险的动作往往显示出高超的技艺,不断地获得四周各族群众的欢呼喝彩。赛马完毕,喇嘛们就在敖包前焚香燃灯、诵经、致祭。之后,再进行摔跤、歌舞等活动。

鄂温克族人认为,祭敖包就是祭山神、祭龙王,目的是祈祷山神、龙王保佑禳灾避难,风调雨顺,人畜两旺。

内蒙古地区的祭敖包也已经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东北的“摸黑节”

居住在我国东北的达斡尔族,将农历正月十六日看作是“黑日子”,每年此日为“黑灰日”。一家男女老幼黎明即起,双手上沾满油和锅底灰,你追我逐,争着往对方脸上涂抹。青年们把这一天视为快乐的节日,姑娘们虽然被抹得满脸黝黑,却感到分外高兴。老年人虽不参加相互追逐,但也在额头上抹一点黑灰,以示吉利。有的传说此项活动是为了预祝丰收,也有传说认为此日是“鬼日”,脸上抹黑是为了不让鬼怪认出自己。

在锡伯族中也有类似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是“抹黑节”。黎明,他们就要挨门串户互相往脸上抹黑。

传说是古代锡伯族以渔猎为生,后来一对老夫妇救活了受伤的燕子,燕子衔来麦种作为报答。于是锡伯族人开始种麦为生。巡天神知道后,派神犬告诉大家,以后人吃面粉,狗喂麸皮,各有所食。但有一年新年时,一个年轻媳妇不慎将面饼烙糊后喂狗。巡天神知道后大怒,使麦种长了黑色霉菌,播种后全部结黑籽,无法食用。于是全村人向巡天神祈祷请求恕罪,愿往自己脸上抹黑,以免小麦再生黑霉。巡天神应允了,但用手在麦根处由下往上一捋,捋走了麦秆上所有的麦粒,只留下尖端处的一截麦穗,所以从此麦子的产量就没有过去那么多了。以后每年的正月十六,巡天神下凡巡视的日子,就成了锡伯族的“抹黑节”。

年轻人在这一天的清早,手里拿着浸透清油、沾有锅底黑烟煤的“库肚苦”,挨家行走,只要遇见人,不分男女,就往他们脸上抹油烟,即使没有起床的人,也会被人闯入家门涂抹。尤其是年轻的姑娘、媳妇更被人团团围住,抹得如同黑炭。但锡伯族普遍尊敬老人,如遇老人时,要先下跪求得老人同意,然后才半跪着给老人抹脸,或由老人自己动手抹。据习俗,这一天如果有人未被抹黑睑,就会一年不吉利。所以锡伯族人在节日时,都会开心地相互抹黑,笑语欢声,怪相百出,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敬牛节

中国人在祝福或祈祷畜牧业丰收时,最爱说的吉利话就是“六畜兴旺”。六畜牛为首,牛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民间传说故事中到处可以看到牛、牛神的身影。相传中华民族传说中的重要人物——炎帝的后裔蚩尤,就是“牛首人身”,汉代以来的蚩尤像多作牛首,而今西南地区的苗族则多传为蚩尤后裔。在中国南方的稻作文化区,人与牛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各地都在农历四月初八——传说中牛神的生日这天,举行各种敬牛的节庆活动。

布依族与侗族的敬牛节

布依族就在传说中牛王生日这天过“牛王节”,也叫“牧童节”。贵州荔波一带,每逢这个节日要做黑糯米饭敬“牛王”,而望溪县一带则要给牛喂四色糯米饭,有的地区不但要做糯米饭还要宰鸡备酒祭祖,并用鲜草包糯米饭喂牛,把牛牵到池塘或溪边洗澡,让牛休息一天,表示人们对耕牛的爱护和酬劳;独山黑寨与荔波、阳凤两县交界地区,家家户户用苦酊茶、紫泉酒和五色花糯米饭等敬牛、喂牛,还要用枫叶水给牛洗澡,以示慰劳。布依族在“牛王节”当天,除举行隆重的祭祀和庆典、用酒和糯米饭喂牛的仪式外,个别地区还要举行斗牛、赛马、对歌、跳舞等娱乐活动。

广西龙胜一带的侗族,在立春以前,就要围着耕牛忙碌,修牛栏,制灯笼,准备青草、糯米粑和甜酒等。到立春这一天傍晚,前面要用灯笼开道,后面跟着以竹编纸糊的“春牛”,由两个青年舞动,最后面走着由劳动能手和能歌善说的人扮演的农民夫妇。他们代表全村,舞到每一户农家,便向主人祝贺“春牛登门,风调雨顺”。而主人则燃放鞭炮迎送,并赠送给红糖、粑粑等礼物,用迎春牛的节日拉开春耕生产的序幕。在春牛舞队走遍各家以后,就在平地举行歌舞会,不仅演出模仿劳动的舞蹈,而且举行包括农事知识问答的对歌。到农历六月初六,贵州榕江、车江地区的侗族还要过一个“洗牛节”,家家牵牛下河,为其洗身,并杀鸡鸭为牛祝福,愿耕牛清洁平安。据侗族老人传说,耕牛是牛魔王变的。当初,牛魔王受玉帝委派向人类传达旨意,误将“天皇赐你们一日三餐肚子饱”说成“天皇赐你“一日三餐肚子还不饱”,结果害得人们忍饥挨饿。于是牛魔王便被贬到人间,帮助人们苦力耕作,以作为传达旨意失误的补偿。侗家人为了感谢耕牛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于是便每年过洗牛节。云南省丽江一带的纳西族地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至三十日、九月十日至三十日,也要举行两次“洗牛脚会”。这两段时间正是春、秋农事大忙以后,需要稍事休整,于是人们在上述两段时间内任选一天,全村举行聚餐,并洗刷耕牛,喂它12个麦饼和一捆青草,还要在牛栏上挂一串麦饼以表慰劳之意。

壮族的牛魂节

壮族地区则把敬牛的节日称作“牛魂节”,也叫“牛王节”、“脱轭节”、“牛王诞节”,节日多在农历四月初八,但也有在五月五、六月六或七月七举行的。壮族地区相传:牛曾是天上的神物,奉旨到人间播百草。牛王脑瓜笨,命它三步撒一把草,他误认为一步撒三把草,结果杂草遍及大地。天帝罚它不许再上天庭,在人间永远吃草。而四月初八是牛王诞辰日,牛王要到凡间探视耕牛,保佑其不患疾病瘟疫。还有的说法是耕牛在春耕期间被人呵斥鞭打而失魂落魄,过“牛魂节”意为慰劳耕牛,为耕牛招回魂魄。

因此在壮乡不管四月初八农活多忙,都要让耕牛休息,不准骂牛更不准挥鞭打牛。认为倘若打牛,把牛魂惊走,就会影响农事。壮民在牛栏门口贴四方形红纸,设桌祭祀,同时家家户户要蒸煮五色糯米饭过节,并给牛吃甜酒和五色糯米饭。人们把牛牵到水草丰茂的地方,让牛自由自在地吃个饱,主妇清扫牛栏,撒上石灰,放上新的干草。牧童则轻轻为牛刷背,让牛舒舒服服地过节日。节日里,人们聚在一起唱歌,敲击铜鼓以示庆祝。广西的壮族农家,在新年正月初一日,要让小孩到河滩边牵“石牛”回家。认为凡是有洞的石块,就是“石牛”,可以用牛绳穿着,牵回家中,“养”在牛栏,求得一年中牛只兴旺,免病消灾。

云南少数民族的敬牛节

云南省兰坪县的傈僳族认为:在古代时,牛生活在天上,过得十分舒适。后来它见到地上人间傈僳族吃苦涩的野果为生,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在一年春天,背着天神,将藏在葫芦里的五谷种子洒向了人间,使人间开始有了五谷成长,傈僳族摆脱了饥饿的困境。天神因此发怒,把牛驱逐到人间。傈僳族将其养在家中,但牛看到人们耕作劳苦,又主动出来拉动犁耙,帮助种庄稼。天神见人间生活渐渐美好,又放出冰霜、虫灾,进行捣乱、迫害。牛在耕作之余,为了保证作物成长,又上天与天神理论,不让各种灾害得逞,为傈僳族立下了汗马的功劳。因此每年农历六月初五日,这里的傈僳族人民都要过“浴牛节”。在这一天,不仅家家要给牛洗澡,并要煮一锅放盐的稀饭,用来喂牛。由家中最年长的妇女向牛祈祷,希望它在天神面前,多多求情,免灾无害,庄稼丰收。

仡佬族和黔东南地区苗族的牛王节,是在农历十月初一,又称为祭牛节、敬牛节、敬牛王菩萨等。到这一天,不仅要停止役使耕牛,还要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要在两个牛角上各挂一个用糯米做的糍粑,并牵它到水塘边照看影子,使它高兴。同时取下牛角上的糍粑喂牛,为牛王祝寿。在海南岛黎族地区,也以每年七月或十月间的牛日为牛过节。居住在五指山中心的黎族合亩制地区,到了这一天,亩头要在家中敲锣打鼓,为牛招魂。他们将宝石视为牛魂的象征和牛群繁殖的福气,所以要在家中用盆洗涤宝石,以求牛的强壮兴旺。人们还在牛王节时跳“总乓”舞,祈求作为家庭财富的牛群的发展。

云南省西北山区的彝族黑话人支系,在每年立冬要过一个“颂牛节”,用以感谢一年来牛的勤劳耕作。到那时,人们用洋芋和萝卜分别制作黄牛和水牛的模型,以玉米穗作尾,荞麦粒或玉米粒作眼,用麦穗尖做角,以荞麦秸或玉米秆作腿,然后将制成的牛模型放入一个大簸箕内,置于牛神崖前的草坪正中。草坪周围竖12根松木,上边挂着有荞麦、燕麦、玉米的红绸。由一个老歌手带领,人们牵来挂有红绸的耕牛,绕着簸箕踏歌而舞,歌颂耕牛的辛劳及精心饲养耕牛和获得丰收的农家。最后将牛模型和以荞麦饼、燕麦炒面、玉米糕与切成段的燕麦秸所混合成的精饲料赠送给上述有突出成绩的人家,以奖励对耕牛的爱护和农业上的成就。获奖的主人,当场将得到的饲料喂牛,用彩线编成“牛轿”,载着牛模型,歌舞过寨。回到家中以后,将牛模型供于堂屋,作为传家宝物珍藏,充分显示了对耕牛的重视。

云南省的哈尼族在农历三、四月的犁耙栽插春耕大忙结束以后,要在五月初过“牛纳纳”(哈尼语,意为“牛歇气”)节日。就是让备受辛劳的耕牛在这一天歇歇气,接受人们对它的敬意。到了这一天,人们采摘紫泽兰草煮出紫色水汁,用以染糯米饭,并杀一只公鸡,以供神祭祖。祭毕以鸡肉、肉汤拌糯米饭喂牛,同时进行祝告,并让牛上山自由游牧,啃食青草。另一方面,人们于当天清晨用紫水洗脸擦身,表示洗掉春耕中的劳碌疲惫。还要洗净一套衣服,象征脱净从事栽插时放纵唱情歌的山野习气。就这样,耕牛和人们都欢乐地度过休息喜庆的一天。对于耕牛的重视和为它过节,是我国南方农业民族的一大特色。

知识链接

土家族的“牛王节”

土家族在过“牛王节”时,人们盛装聚集牛王庙,以酒、肉、米粑上供,还要吹唢呐、放鞭炮、跳摆手舞以娱乐牛王。据说过去土家族刀耕火种,生活艰苦,后来由于牛王下凡,帮助耕作,又与五谷神商议,让谷物每穗结子九九八十一粒,使人间得以饱食。但却因此触怒天帝,贬牛王来到人间,长期耕地,不得食肉和饭,只准吃草,而且还要反刍。但人们却感谢它,不仅为它修了庙,而且定四月十八日为牛王节,届时让它休息,给它披红挂彩,喂以精良饲料,而且杀猪宰羊,到庙里祭祀,真诚地表示感谢之情。

第三节 少数民族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德昂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年节,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傣语又称“楞贺尚罕”,即傣历新年,每年公历4月12日左右举行,节期为3~4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刊”,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为新年春节。中间叫“腕脑”,意为“空日”。德昂族、布朗族、佤族与傣族时间相同,阿昌族“泼水节”则在农历五月廿三举行。

泼水的习俗源于印度,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古老宗教仪式,后被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的一种仪式。在大约700年前,经缅甸,随小乘佛教传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泼水仪式逐渐演变为“泼水节”,因此,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但节日期间,除祭祀、浴佛外,庆祝与欢娱的活动日益增多,场面更为壮观。

现在,“泼水节”已成为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等地少数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都在“宛恼”这天举行。在众多民族的“泼水节”中,以傣族的“泼水节”历史最久,场面最热闹,影响也最大。

傣族泼水节

关于泼水节,傣族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神将一年划分为旱、雨、冷三季,并把人间播种、中耕、收获的时间,交给另一神掌管。但该神胡作非为,下雨降温不按时,使人间冷热无常,旱涝频仍,瘟疫流行。最高天神英打拉提知道后,便扮成小伙子结识该神的7个女儿“串姑娘”,暗中告诉她们父亲的恶行,使这7个姑娘联合起来,大义灭亲。但她们父亲的头颅落地以后便会生火灾,姑娘们没法,只好轮流抱着父亲的头,不使落地。每当轮换下一人后,姐妹们便打水来冲泼在前一个姐妹的身上,以冲去秽气污臭。

第七章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图2傣族泼水民俗活动

傣族百姓为了纪念这几位明晓事理的姑娘,所以每年也在人间泼水,为她们洗身祝福。这个传说,为泼水节增添了扬善抑恶的正义精神。

在节日来临前,傣族家家户户便忙着宰猪、宰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同时要制新衣,收拾房屋,家里焕然一新。节日一般都分上山采花、赕佛、献佛、沐佛、泼水祝福、跳舞娱乐等几个过程。

傣历新年的第一天清早,人们先用采来的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然后群众性的泼水活动才开始。开始泼水时,彬彬有礼,姑娘们提着一小桶掺有香水的凉水,用树枝蘸水向长者、来宾脖后轻轻泼洒,以表示祝福,这是礼节性的泼水。泼水进入高潮时,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水花放,傣家狂”,“泼水节”成了狂欢的节日,平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少女,顿时活跃起来,不甘示弱的与小伙子们对泼。水花在空中飞舞,传递着吉祥与祝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

“赶摆”与“丢包”是“泼水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新年的第一天举行。“赶摆”也是野外联欢活动。“丢包”是傣族未婚青年在节日期间最为浪漫而含蓄的活动。姑娘手中的花包,是她们精心制作的,花包内装有棉籽或绵纸,花包四角和中心缀着五条花穗,这是姑娘传情的信物,所以称为丢包传情。“丢包”开始时男女青年分为两个阵营,相距三四十步。起初,姑娘们似乎无目的地把花包丢向对方,要是小伙子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孔雀髻上,姑娘接不住小伙子丢来的包,就把鲜花插在小伙子的胸前。渐渐的,姑娘与小伙子有了默契,相互选中了,姑娘手中的花包会准确地丢向目标,小伙子也会稳稳的把花包接在手里。飞舞的花包,含蓄地传递着傣家青年男女纯洁的情感,浪漫地表达着傣家青年追求恋人的方式。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赛龙舟一般在新年的第二天举行。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赛龙舟活动已成为傣历新年节日活动中场面最壮观、最激动人心的一项活动,把“泼水节”推向高潮。

夜晚,傣族各村寨还要燃放自己制作的焰火,称作“放高升”。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飞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烟火,到处是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妆点得特别美丽。夜晚,傣族青年要围着篝火,这时,能听见独具特色的章哈演唱,大家在“金絆”、铓锣、象脚鼓的伴奏下跳起欢快的舞蹈,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白象舞”,也有的跳“玉腊呵舞”,跳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知识链接

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此节日为“比迈”,意即“新年”;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的傣族又分别称此节日为“尚罕”“尚键”,两词均来源于梵语“samkranta”,意为“周转”“变更”“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布朗族、德昂族和阿昌族也过此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的起源与小乘佛教的传入有密切关系,其活动包含许多宗教内容。但就这一节日以泼水为主要活动的原始意义来说,也反映出人们征服干旱、火灾等自然力的朴素愿望。

德昂族泼水节

德昂族“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比较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多在农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德昂族的“泼水节”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天上仙女们羡慕人间美景,就悄悄地飞到人间。在一次洗澡中不慎被人们发现,仙女们含羞披衣飞回天庭,临别时赠语德昂族先民,只要在每年清明节后给佛洗身,互相泼水,上天就会降福给人间。从此,德昂族每年举行“泼水节”以祈福。

临近节日前,德昂族百姓忙着准备制作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人则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节日当天,大家齐集寺院,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佛像,为佛洗尘。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然后,年轻人要将水桶高举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捧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之后,大家在象脚鼓的前导下,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

同傣族一样,德昂族的“泼水节”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但与傣族的“丢包”不同,德昂族则流行在“泼水节”前赠竹篮子,趁夜深人静串姑娘时,将最漂亮的篮子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姑娘,以此表达爱意,试探对方的反应,而答案只能在“泼水节”这天揭晓。姑娘究竟钟情于谁,要看泼水节姑娘背的是谁送她的那只竹篮。因此,“泼水节”这天,德昂族的姑娘们人人都背上一个精致美观的竹篮,小伙子们则睁圆双眼,紧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辨认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所送的竹篮。一对对情人相遇后,便互相尽情地泼水、嬉戏,以表达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

阿昌族泼水节

云南德宏一带阿昌族的“泼水节”,又称“桑建节”或“浇花水节”,节日来源于阿昌族的椎栗树神桑建战胜恶魔给人们带来幸福的故事。每年农历五月廿三举行,节期4天。节日第一天,身着盛装的青年男子会集起来,进山采椎栗花。行进途中,要有人在队伍前面挥舞阿昌刀,其他人边放枪边走,采花前还要放鞭炮。采花返回时,一路上要敲象脚鼓。留在村里的妇女们则要准备好苏子粑粑,听到枪鸣,立刻到村外迎接采花队伍。小伙子们向姑娘献上椎栗花束,姑娘们将粑粑献给小伙子。吃完粑粑,大家一起边歌边舞回村。村里的老人们则在广场上立好竹竿,迎接采花队。人们把椎栗花一圈圈扎在竹竿上,搭成花塔或花轿。夜晚,人们围着花塔、花轿,载歌载舞到深夜。第二、三天的活动主要是浇花,男子敲响象脚鼓、铓锣等,扛着四色彩旗在前面开路,姑娘们则排成一长串到河里挑清水来浇花塔、花轿,并用清水沐浴花轿里供着的佛像。第四天是节日的高潮,人们互相泼水祝福,但阿昌族的泼水则要文雅许多。首先要请村子里50岁以上的老大妈按年龄依次排成一排,姑娘们将清水泼洒在老人们的衣袖或手里捏着的汗巾上,以示消除灾难祝福长者长寿。然后,未婚男女青年互相泼洒,要求器具干净和泼的水清澈。泼水时还得先用歌声问对方是否同意,同意后由男的先泼,女的后泼,并互相祝福,说声“阿弥陀佛”。泼完后,有情者则相约到草地或山坡上对歌,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

布朗族的“泼水节”也称“厚南节”,也是布朗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日来源于布朗族关于太阳月亮的传说,所以也称为“迎接太阳的节日”。因此,节前人们事先在村东搭一彩棚,在太阳还未升起时,大家即穿着一新,带上摆着糯米、酒、肉和芭蕉的小篾桌,来到彩棚处,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迎接仪式,人们迎着太阳载歌载舞,然后就地吃早餐,吃完早饭,列队到佛寺中堆沙、插花、浴佛,用树枝蘸水向老人滴洒,然后青年男女则互相泼水以示祝福。泼水一般在山寨的水池边举行。节日期间也有与傣族青年男女一样玩“丢包”的游戏,还经常举行一种特殊的游戏——打竹球。

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使者,是生命之神,互相泼水,就送去了最真诚的祝福,满身湿透,吉祥平安。因此,节日期间泼水送去祝福已广为南方地区少数民族认同,在许多节庆活动中也都有类似的仪式与习俗。现在,傣族“泼水节”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知识链接

阿昌族的“偷鸡头”

阿昌族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习俗,那就是“偷鸡头”。“泼水节”期间,姑娘家要备好8大碗菜肴招待来串门的小伙子,等参加聚餐的人数相符,大家才落座入席。而小伙子要在别人不察觉的情况下把姑娘家的鸡头偷走,如鸡头被姑娘查出来,要罚偷鸡头者一碗酒,否则就要罚姑娘喝酒。如果偷者被人当场抓住,不仅要受罚,还要被姑娘取笑;酒后小伙子要根据菜价,将钱在不让姑娘察觉的情况下交给姑娘。

第四节 少数民族的祭神节

阿昌族和怒族的祭神节

云南省梁河一带的阿昌族认为,古时候没有天和地,只有“混沌”。后来从“混沌”中闪出光,才有了明和暗、阴和阳,以及天公“庶帕麻”和地母“庶米麻”。庶帕麻用五彩石造了天空,又用雨水拌金沙做成太阳,用雨水拌银沙造了月亮,最后以自己的乳房分别做了太阳山和月亮山,从此男人就没有了乳房。地母庶米麻则拔自己的脸毛织成大地,从此女人们没有了胡须。随后血流成海,宇宙有了生机。天公与地母结合,产生了人类。天公教会人类进行狩猎、熟食和建筑房屋,地母则教会人类掌握刻木记事,用占卜和咒语驱赶疾病与灾难。为此阿昌族民众要在每年农历的二月五日、五月二十八日、六月二十五日等三次过地母祭的节日,每次都有祭祀活动。第一个节日是祈求地母护佑全寨平安,那天忌下地做工,也不准外人进寨,每户要出一男子去集合聚餐;第二个节日是为了祈求地母保佑牲畜兴旺,祭后,要一起商讨牧畜方面的事情;第三个节日则是希望地母保佑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届时全寨聚集,设供焚香,祭毕将沾有鸡血和贴有鸡毛的竹片插在每块田里,并念咒语,以求驱除鸟兽虫害,保障丰收。所有祭地母活动都在大青树下举行,祭时不得动土,也不能舂米,整个节日充满了宗教气氛。

居住在云南省兰坪县的怒族,自称若柔人,信仰万物有灵,崇拜山川、河流、森林、巨石、太阳、月亮等自然景物。每年要举行“祭山林节”,由全族男子参加。他们集中在山上的一片神林之前,由巫师主祭,杀黑羊祭祀。祭毕,就地煮羊肉会餐。通过祭山林节的活动,求得神灵的护佑。

哈尼族的“艾玛突”

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每年二月第一个属龙日的“艾玛突”,即“祭寨神”的节日,是他们最大的宗教祭典。据传说,古时这里有一个魔王吃人,由村寨轮流供奉。有一年轮到寡妇艾玛的家里出人供魔王享用。艾玛请能通神达鬼的咪谷巫师同魔王谈判,说如果每年嫁给它两个美女,就要改掉吃人的习惯。魔王答应后,艾玛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打扮成姑娘,送给魔王。这两个男扮女装的青年,趁魔王大喜饮酒之机,拔刀杀死了它。从此,足智多谋的艾玛成了保护村寨的神,一连5天的祭寨神的节日“艾玛突”也形成了。每个村寨的寨神艾玛以一棵高直粗壮的大树作象征。树根有一块长一米、宽三四十厘米的长石板作祭台,称作神石或寨石。节日期间,外人准进不准出,全寨成年男子都参加祭典,从中选出没有丧偶的身体强壮的男子9人,协助咪谷祭祀。祭品有猪心、肝、头、脚、肉等,祭毕各取少许放入3只碗中,埋于神石之下。其余当场由众人分食。然后选两名英俊小伙扮成美女,在乐队伴奏下游寨一周,入神林与装扮的魔王成婚。酒宴中“美女”刺杀“魔王”,寨民们持木刀、木棰、木矛等挨家挨户清除“小妖”。然后用一根结实的稻草绳挂在寨门两边的树上,一端拴鸡,一端绑狗,称作“金鸡神狗守寨门”。并且要举行祝贺节日前出生的婴儿和祭水神、祭神林的活动。祭寨期间,未婚男女不参加活动,他们徜徉于山林之间,约会对歌,但不得单独幽会。姑娘给小伙敬烟筒、点烟。男青年则在约会后,背着装满糯米饭与鸡腿的小背篓,送姑娘们回家。

哀牢山区哈尼族“艾玛突”祭寨神的节日,也穿插了青年人的社交往来。在其他地区的哈尼族,也于农历二月属龙日举行“阿玛施”的祭寨神节日。但其起源传说与活动内容有所不同。传说远古时人与鬼是兄弟,后来不和分了家,但鬼常跑到村寨来捣乱。人告到天神摩咪处,摩咪就让自己的儿女变作树木,在村寨外成为护寨女神,并教人在二月龙日到鬼居住的林地去敲锣打鼓,升火烧灰,镇住鬼妖。届时,先由巫师挥动长刀,将寨中的瘟神、火神送走;各家将涂有狗血的木刀、棍悬于村口断路,不让妖鬼进入。每家出一男子到寨神树前共杀一头纯黑大猪,用猪头、猪腿献神,其余平分给各户食用。如有不生育的妇女,可去神树前怀抱祭过神的猪腿,以求怀孕生子。

彝族与其他民族的祭神节

居住在云南昆明西山大、小勒姐村的彝族过去还有“祭太阳神节”和“祭太阴神节”。前者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举行,届时村中小庙内贴有用五色纸剪贴的“太阳菩萨”大字,下供雕有类似太阳的莲花图案的供品。全村居民来此敬香叩头,念诵《太阳经》7遍,祈求太阳神保佑农业丰收,人畜兴旺,经过这个节日的祭祀,使得这里“荣日耀明月,星宿多辉煌,俯察于地里,四时不反常”。到了农历三月十三日,又要举行祭太阴神节,在当晚月光皎洁之时,老年妇女聚集到村中小庙,在黄纸剪贴的“太阴菩萨”字下,以豆腐片、土豆片、油炸荞丝和米饭、水果等作供品,向月神磕头敬香,念《太阴经》7遍及《太阳经》三遍,祈求月神护佑家人无病无灾、平安兴旺。

第七章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图3彝族火把节

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一带纳西族的支系摩梭人过着母系家庭的生活,他们崇拜当地泸沽湖畔的格姆山(又称狮子山)上的女神,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要过一个“转山节”。人们身着盛装,携带美酒佳肴去格姆山上祈祷,并举行各种文娱活动。据说女神原来是一位善织麻布的美丽姑娘,她十分聪明能干,能将所见的鲜花绿草、自然风光织进麻布之中,使一位男神爱上了她。于是在七月二十五日这天他用狂风将她摄上了天,使得当地的百姓无比惊慌。后来男神终于放了姑娘,但她已无法回到人间,就成为了格姆山上的女神。每当遇到风暴或野兽到来时,女神会大声呼喊,向摩梭人报警。于是摩梭人每逢姑娘遇难之日,便到格姆山下祭祀女神,并欢乐聚餐,举行抢抱酒罐的比赛等等。通过节日来感谢女神对人间的眷恋,保佑这一带人畜平安,农业丰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的时候,他们也举行拜瓦哈山的活动。据说过去有西藏活佛阿包奇者来到这里,看到雄伟的瓦哈山,就告诉当地的摩梭人,要崇拜祭祀男性的瓦哈山,就会生活兴旺。因此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又形成了一个朝拜瓦哈山的节日。

在一部分傣族、彝族中,也有祭拜山神的节日。居住在云南省勐腊县的傣族,每年有祭拜山神的“紧刁巴拉”节日,分农历二月初二和三月初七两次举行。不许女性参加,每年举行的为小祭,每隔三年要大祭一次。二月初二日全寨男性聚集点香,以祭品祭拜山神。并由成年男子轮流将年长老人拿来的一个鸡蛋设法予以竖立,每人试做3次。如成功者,即为当年“庙主”,主持祭祀事宜。如无人能竖蛋成功,则由上届庙主之子继任。三月初七的一次较为隆重,要在寨外神树旁南北二方先搭两个草棚,南面的为寨神房,主祭为世袭。北面的为山神房,主祭可以轮流。人们布置神房后,摆上各种供品,主祭者念祷辞通告山神,并割破鸡颈,用以卜卦。如果卜得吉卦,则要出猎,以获得野兽,否则作罢。最后,参加祭祀者要杀猪宰鸡,饮酒进餐,共度节日。

第五节 青藏高原的丰收节

由于历史原因,该地区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分别居住在山区、半山区、高寒地区和坝区,从事的生产方式有农业、林业、牧业、狩猎业和渔业等,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及儒教思想在这里共存,有些民族的原始崇拜依然存在。正如生态人类学理论指出的:文化与环境,技术与资源,存在着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西南地区如此迥异的地理、人文、信仰,造就了迥然不同的节日文化,具有丰富多彩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风俗。

望果节

望果节,“望”,藏语意为“田地”,“果”为“转圈”。汉语音译也可理解成“祈盼秋天果实累累”,守望丰收,预祝丰收,期盼着一年的辛勤劳动能有个好收成。藏区农村,除了藏历年外,就数望果节最热闹。

望果节没有固定的节期,一般在谷物成熟之前举行。旧时约定俗成是大雁南飞前过节,具体的日期由寺院喇嘛掐算。根据农事的安排,过节的日期各不相同,拉萨从阳历8月初开始,节期3~5天。江孜、日喀则等地则在阳历7月中旬。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苯教历算法》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末,即布德贡杰时期,雅砻地区已开始兴修水渠,使用木犁耕地。为了农业丰收,藏王布德贡杰便向苯教教主请求赐以教旨,教主教农人绕田地转圈巡游,求“天”保丰收,这是望果节的最早记载。

苯教统治时期,“望果”活动,以村落为单位,全体乡民出动,在庄稼地的三岔路口燃起松柏枝煨桑,然后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队伍由捧着炷香和高举幡杆的人引路,接着由苯教巫师举“达达”(绕着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领队,后面跟着本村手拿青稞穗和麦穗的乡民,意为“收地气”、求丰收。巡游之后,把谷物穗插在谷仓或供在神龛上,祈求今年好收成。随后,进行娱乐活动,有角力、斗剑、耍梭镖等。后来,哪个教派在西藏占统治地位,“望果”活动便渗入哪个教派的色彩。

“望果节”第一天是娱神活动。村中的头人把男女巫师请上神坛,并向他们献哈达、献青稞酒,请他们降神做法。降神之后,巫师带领人们绕村子转3个圈,然后回到节日活动场地。大家在场地上熬茶,在树荫草地上尽情歌舞。

节日的第二天,藏民穿着民族服装,带着经书和唐嘎等法器,老年人和小孩子坐在马车上,姑娘和小伙子们或者背着青稞酒;或者提着酥油茶;或者拎着菜盒子,聚集在田间地头巡游。每个转田的人,都要在自己家的地里拔几根青稞穗,带回家供在谷良或神龛上,意为带来了谷物的灵魂,丰收就有了保障。转过地头之后,人们钻进树林,用石头垒成灶,燃起野火,一起跳锅庄舞,熬茶炒菜、做饭,举行野宴。然后举行赛歌、赛马、赛牛、射箭、抱石和摔跤等活动。还有一些地方的人们,打着各色彩旗,抬着用青稞穗、麦穗搭成的“丰收塔”,举着标语,敲锣打鼓,唱着歌曲,绕田边转地头。

雀可节

雀可节是西藏错那县门巴族民间农祀节日。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基本相同。雀可节也多在每年藏历七八月份择日举行,节期3~5天,其意为预祝农业丰收。

节日期间,每个村子都会请一两个红教喇嘛来念经,全村的男女老少要跟着喇嘛绕庄稼地一圈,大家共同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不遭虫害。在喇嘛到村子里念经祈祷期间,村子要派一个人到喇嘛家干活,作为喇嘛为村民服务的报酬。门巴族虽主要是信仰藏传佛教,但还有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残余,雀可节期间的许多仪式,都能发现多神崇拜的迹象。仪式过后,全村在宽敞的地方唱歌跳舞,表演一种叫作“错木”的门巴戏剧。

旭独龙节

在西藏东南部珞瑜地区的珞巴族,庆贺一年平安和预祝来年丰收的节日名叫“旭独龙节”,又称“洞更谷乳木”,在珞巴族自己的历法的2月间举行。

节日前夕,人们忙着舂米、酿酒、宰猪、宰羊。有些地方还将宰的牛、羊连皮割成一块一块,分送给同族亲友。把牛头盖骨悬挂在自己家里,世代相传,作为辛勤劳动和富足的象征。

过节这天,由“纽布”(巫师)手执一根贴满五彩羽毛的棍子,在村寨里挥舞念经,全村人身着盛装,围拢在一起欢歌起舞,祈祷丰收。第二天清晨,雄鸡啼鸣之时,家家都要宰一只鸡,鸡肉用油炒熟后由全家人分享,以祝来年全家身体健康。各种仪式结束后,各家各户聚在一起饮酒吃肉,兴高采烈的小伙子,即兴跳起民间舞蹈。这些终年劳动的人们,肌肉发达,身体健壮,在奔放、粗犷、有力的舞姿中,迸发出生命的活力。夜幕降临之后,大家围坐在篝火旁,纵情狂欢,老人借歌追忆部落的古老历史,男女青年在一起对歌相互倾吐爱慕之情,一直持续到篝火熄灭。一些珞巴地区习惯在年节举办婚事,欢度节日又加婚筵喜庆,使人们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

第七章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图4欢庆的独龙节

珞巴族的“昂德林节”,意为丰收节,也在每年收割前择日举行。临近节日,男人上山打猎,女人收取少许谷物,做熟后请村中老人尝鲜,剩下的喂狗。节日期间,全村男女共同欢宴,晚上喝酒对歌直到天亮。歌词主要是关于农业的起源和男女的贡献。珞巴族认为是男子开天辟地,才使女人们有了可以耕种的田地,女子则发现了种子,学会了种田收获了粮食,酿出美酒,保证了民族的繁衍。这一节日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既庆丰收祈祥福,又祭祀祖先和鬼神。

知识链接

藏族其他节日

藏历4月相传是佛月,4月15日又是释迦牟尼诞辰及圆寂的节日,因而这个月,藏族人都要朝佛念经,磕长头,禁止屠宰牲畜,积功德,并祈祷丰收。藏历的5月15日,是林卡节,意为世界快乐日。这一天,人们都会穿着节日的服装,带着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种美味食品到林卡野餐。

7月1~30日为雪顿节。时值三大寺夏季法会之期,由于需供养参加夏季法会的僧众以酸奶,并演出藏戏,故有“雪顿”之名。“雪”即藏语里的“酸奶”,“顿”为观会之意。

藏历10月15日,是仙女节,每年这一天,举行各种降神活动,尤其是妇女们更为积极,认为这是她们的节日。10月15日是燃灯节,纪念宗喀巴成道,西藏各地寺院和俗家的屋顶上点燃了无数的油灯,以示纪念。藏历12月29日是驱鬼节,各寺举行跳神活动,以布达拉宫最为盛大,驱鬼消灾,以祈求来年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