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远古之时,我们的祖先没有饮食器皿。当时喝水也是直接俯身于溪流泉渊之中,或用手捧起来喝。后来,他们为了保存和传递饮用的水,就开始利用某些不漏水的自然物当容器,如动物的头骨、植物的大叶子、蚌壳、葫芦、椰壳和竹筒等,这比用手捧水自然是前进了一大步。火的利用,是人类开始征服自然的转折点。从这以后,人类不仅开始改用熟食,而且也逐步迈向了饮食器皿的新领域——陶器。

我国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自开始饮酒,便有酒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就出土了大量樽、壶等形体古朴的酒器。1983年在陕西眉县出土了9只酒杯和1只陶葫芦酒壶,属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早期偏晚的遗物。至商周青铜器鼎盛时期,青铜酒器也应运而生。春秋时期,酒器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如酒壶上制有龙凤等美丽图案的纹饰。汉代,又出现了玻璃杯、海螺杯。汉朝以后豪族显宦的酒宴上,出现了金杯和银杯。唐宋以后各代的酒器,大多为陶瓷制成。古人对酒器很重视,有“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的讲究。

古代不少文学家、诗人,不但爱饮酒,而且写下了不少赞美酒器的诗文。东晋文学家、训诂家郭璞在《尔雅注》中说:“螺大如斗,出日南涨海中,可以酒杯”。汉代文学家司马迁在《鸿门宴》中的“沛公奉卮酒为寿”是对饮酒及酒器的描写。唐代诗人赞酒器的诗很多,如李白的“美酒樽中置千斛”、“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飞羽觞而醉月”、“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等;杜甫的“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张藉的“渌酒白螺杯,随流去复回”;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等诗句,都是赞美酒和酒器的千古名句。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酒器的形式、种类也不断换代更新,并逐步形成系列化的成套酒具。现在我国的酒具以瓷质为主,玻璃次之。用这些原料制成的酒具,精白纤细,透明度高,使杯中酒泛出粼粼波光,令人赏心悦目,不但是相当精美的工艺品,而且“秀色可餐”,能起到促进饮(食)欲的作用。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酒的偏爱依然热情不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催生了历朝历代多种多样的酒具与酒器,让我们一同回到历史,悉心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