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古代养马业

中国畜牧业史中,以养马的历史最为丰富。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已开始养马。至汉、唐时期,养马业臻于极盛。北方和西北的游牧民族尤以养马发达、牧草肥美、精于骑术著称。中唐以后,土地兼并剧烈、人口大量增加、牧地相对缩小,加以统治者实行禁养等原因,致使官民养马均趋于衰落,清代以后尤为明显。传统牧场也因过牧、滥垦及沙化而大为缩减,草原养马业已再难恢复往日的繁荣。

马是人类的重要家畜之一。同时,在古代马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因此,在中国畜牧业史中,以养马的历史最为丰富。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已开始养马。由于马在战争、交通、仪礼及耕垦曳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很早就被称为“六畜”之首。历代政府因战备需要,多大量养马,并设官管理。民间也养马以供耕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我国古代的养马业吧!

第一节 悠久的马文化与马政沿革

人类与马的关系

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如果离开了马,就会逊色许多。历史上有“神马驮书”的美丽神话故事,《尚书中侯·握河纪》载:“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相传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龙马和神龟驮来的“图”与“书”画成了八卦,这就成为“周易”的来源。传说中又有关于“八骏马”的故事。《拾遗记》周穆王记载:“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二名翻羽,三名奔宵,四名超影,五名逾辉,六名超光,七名腾雾,八名挟翼,谓之‘八骏’也。”

古代对好马的重视,又演绎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老马识途”的典故,“白马非马”的哲理论辩。秦穆公时的伯乐、九方皋都是当时相马的高手,以至今天“伯乐”成了发现、培养人才的代名词。汉武帝还将作为良马的标准尺寸铸成“铜马法式”立于长安鲁班门外。1973年在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相马经》是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相马专著。

第五章 中国古代养马业 - 图1唐三彩——马

由于人们爱马,马也成了绘画艺术对象。从甲骨文字创立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已经把马作为艺术表现题材了。但马的形象无论是在作用上、使用上或艺术创作上在秦以前都还没有其独立存在的地位。

马开始与人类产生关系恐怕还应从劳动开始。但马开始崭露头角还不是从劳动中来的,而是战争。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战事频仍、血雨腥风的年代,其中车战占了很大的成分。车战中马自然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以青铜器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我们常能看到的是象尊、云纹犀尊或四羊方尊,甚至还有豕(猪)尊这样的青铜重器,很少马的造型。只是到了秦朝,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的秦兵俑、铜车马,还有秦鎏金铜马车,那精绝的造马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秦兵马俑是横扫六国的秦始皇军队强兵壮马的形象再现。秦始皇陵,共由三个坑组成,埋葬了8000个与真人真马一样大的陶俑陶马,其中一号坑形成的军阵最为壮观,为步兵军阵,兵马数目达6000个。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的车马坑里发现两乘彩绘铜车马,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的铜铸车马,是举世无双的古代青铜器珍品。这种由四马并驾齐驱、托着篷盖的车,就是古代有名的“驷马安车”“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即由此而来。

位于陕西太平县道常村西北的西汉霍去病的墓前花岗岩石刻是汉初雕刻艺术杰作。霍去病是西汉著名将军,五年内六次率部队,反击匈奴的侵扰,六战六捷,为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和打通西域的道路,立下不朽的功勋,但英年早逝,去世时仅24岁,汉武帝厚葬了他。墓前14件石雕中以动物为主,仅马的形象就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三件。作者运用寓意的手法,用气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来象征这位年轻将军的英姿。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因此后人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

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富丽堂皇的艺术魅力。唐三彩马不但色彩堂皇富丽,而且形体圆润、饱满,造型雍容华贵,从中可以显示出盛唐的时代风貌。唐三彩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在各种动物塑像中,以马和骆驼为多,在唐三彩中出现如此之多的马和骆驼,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历史相一致的,集中反映了当时发达的交通运输业。

马政历史沿革

历史上由政府管理全国官民马匹的组织制度,最初酝酿于周代。《周礼》

中的校人、牧师、圉师、蝆人、趣马、巫马等职司,分掌马的放牧、饲养、调教、乘御和保健等任务。除周王室与诸侯养马外,又向下级征发马匹以充军赋。春秋、战国之际已有“千乘之家”“万乘之国”以车马代表财富的语汇。秦、汉时边郡设苑养马,并成立太仆寺,马政机关从此形成;太仆一职也由周代周王车驾的御从,变成为马政长官,位列九卿。北朝起太仆寺兼管骆驼、牛、羊等牧政。

隋唐在陇右设牧监,除太仆寺统管全国牧政外,又设驾部主管驿马,汇集官私马牛杂畜的簿籍,以凭考课,马政组织至此大备。

宋代除仍有太仆寺和驾部外,又设群牧使。政府还设茶马寺,以茶叶等向西部少数民族换取马匹。王安石创行官马民养的保马法,但不久废止,以后改行民牧制度。辽、金、元马政组织基本仿效唐宋制度,以养马于塞外为主,并大肆搜刮民马。明初在全国南北各地推行马政,在陕甘和辽东设养马场,在农区厉行官督民牧,由太仆寺、苑马寺及行太仆寺分掌其事,统于兵部。后因草场日减、官吏乱职而未见成效。清代全盛期抑制内地民间养马,养马业日益衰落,只在察哈尔等地设若干马场,政府设太仆寺、上驷院,分管口外马场。清末军制改革,把持续2000余年的马政机构合并成军牧司,但上驷院仍保留到清代才覆亡。

第二节 我国马种起源和演进

我国古代的马种改良

经过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和调查研究,证明中国家马的祖先是野生马种蒲氏野马,其前一代为三门马,它们都曾生存于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中国南方马种则起源于云南马,它们的化石分布在以四川、云南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属龙山文化的山东历城城子崖、河南汤阴白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过马骨。甘肃永靖大何庄齐家早期文化遗址出土的马下臼齿,经碳素断代并校正,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000年,经鉴定与现代马无异。说明当时马已被驯化和用于使役。

第五章 中国古代养马业 - 图2岔口驿马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马匹大改良。汉代引入汗血马(轻型马),比今日轻型马更重,在丝绸之路上有深远影响。唐代引入二十几种不同类型的国内外马种在西北陇西(陕西西部、甘肃南部)建马场杂交育成“唐马”。

中国古代马体一般比现代马种为高,历代曾出现过许多所谓“千里马”。春秋时卫国有六周尺(合今138厘米)以上母马(牝)3000匹。汉景帝时禁止高五尺九寸(合今135.7厘米)以上的壮年马出关,此高度正与秦始皇陵出土的陶马俑高度相等。宋代买马标准高合今130.2~145.7厘米。明代以来,由于战争的耗损和养马业的衰落,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尚保存部分善种外,中国马种呈现退化趋势。

蒙古马系统

蒙古马系统分为:

(1)蒙古马: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北。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东部。国内分布广,数目大,北方草原为主产区,大批流入周边农业区。是中国的主体马种,占总数的60%以上。内部又分品种及类群。短程速力不快,长程持久力好。

(2)锡尼河马:产于内蒙古东部呼盟鄂温克族的锡尼河流域,以当地马为基础,引入过多个外种与之杂交,育种方法近似三河马,但质量较差,习惯上列入原有马种当中。

(3)鄂伦春马:产于内蒙古东部鄂伦春自治旗及邻近的黑龙江省数县。品种分类属于蒙古马系统,但别具特点。是擅长登山又具雪地滑坡特殊行为的狩猎用马。可供骑乘、运输缺少草料时可以以肉食充饥。

(4)大通马:产于青海省大通、门源等县,产区是2500米海拔的高原牧场。大通马中多走马,有“十马九走”之说。优良个体高达135厘米以上。大通马与河曲马杂交得一种实用型马,体形较大,适合高原。大通马可作为藏马及西南山地马的改良用种马。

(5)岔口驿马:产于甘肃省天祝等县,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快速通信用马,多走马,速度较快,持久力强。该马同大通马有血统交换关系。

(6)焉耆马:产于新疆的焉耆和硕等县。属蒙古马系统,但体形较大,由外国导入。产地属天山,放牧条件好。多年在不同条件下养育,品种内部又有两个明显地方型马:山地马、盆地马。

(7)巴里坤马:该马分布于新疆北部的巴里坤、伊吾、哈密各县,属蒙古马系统。本品种选育的同时,部分引入阿尔泰马、哈萨克马杂交。高原适应性良好,骑乘及驮用均好。产地草原广阔,建有马场。

西南马系统

西南马系统分为:

(1)建昌马:产于四川西昌盆地,云贵高原海拔在此急骤下降,成为盆地小气候区,海拔为2000米左右,农业发达,适合养马。建昌马体高114~120厘米,为西南山地马的代表。有轻、重两型。

(2)云南马:云南野马化石及云南马半化石的发现,说明云南是野马家化地点。云南马分布在云南西北部、东北部、南部,类型较多。云南马内部类型变异明显。

(3)贵州马:贵州马比前几种马体形更大,类型较重。分布在安顺等县。农业区的马体略大,适合挽车用。东南部产山地马,体形较小。

(4)百色马:产于广西百色及河池两地区。云贵高原延伸部,海拔高、多山。有石山区、土山区,二区地理差异明显,产石山马及土山马。到无山地势平坦的地区很少有马匹分布。

(5)利川马:湖北省西南山地、利川等12个县产利川马。体型略大于其他西南马,亦属于西南马系。

河曲马

河曲马产于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及周边。为中国地方马种中的大型马,可用作种马改良的地方马种,在西北享有盛誉。它是一种特殊的马,同中国的任何马种都不相同,从而在分类上给以独立的地位,为多民族长期选育的结果。河曲马中,有少数个体高达145~150厘米,任何地方马种中见不到如此高大的马。唐代以来,在当地设多所马场,引入国内外马种杂交,可能与此有关。当地水草丰美、气候冷凉,有利于大型马的形成。这是中国惟一可以当作重型骑兵坐骑的马。

藏马

藏马产于西藏高原的3000米以上高海拔山区,包括西藏、青海、云南、四川、新疆,为跨省分布的马种。1980年,除新疆以外均进行过资源普查。来源、外形、高原适应均较特殊,为分类系统之一。在高海拔山区,乘、挽、驮均可。

哈萨克马

哈萨克马原产哈萨克斯坦,为跨国分布的马种,产地包括亚洲西部、欧洲东部,从东到西体型逐步变为高大轻快。我国新疆分布着部分哈萨克马,属低身广躯的类型。来源及外形同蒙古马有别,两者间存在杂交关系,该品种马为良好的杂交母本。

其他地方型小马种及新异个体

(1)矮马:产于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平均体高在1米以下,体小,外形匀称,适合山地骑乘、驮运、拉车。

(2)晋江马:福建沿海福州与泉州之间,有公路相连。公路两边分布的一种马,外形好,挽力强,不怕炎热蚊虫。产地周边是无马区,所以来源不清,暂时列入西南马系。

(3)新龙马:四川甘孜新龙县产的一种马,体型较大,四肢下部向后有长毛。属甘孜马类型。

(4)麦洼马:麦洼为四川阿坝一个地名,该马体高约130厘米,呈色深、短脚近似奶牛的体型。

(5)骡子马:见于四川白河。该马外形特殊,耳长、嘴巴尖、尻部斜,形状似骡,实际是马,有繁殖能力。

培育马种的分类

1.大型挽马

1949年以后,农业生产及运输需要一种体力强的挽用马,渐渐地体型过重的马不受欢迎,反映了东北、华北农业区及关中平原的畜力需要。

(1)铁岭挽马(辽宁省铁岭)。育成在辽宁省铁岭马场,分散到辽宁北部各县及吉林、黑龙江两省。铁岭为平原农区,交通方便、气候适宜、农产丰富。此种马力速兼备、挽而有速,是一种合适的大型役马及种马。曾少量出口到朝鲜,受到欢迎。

(2)吉林马(吉林通辽、农安)产于吉林中部及西部的长春、白城子、四平,为平原农业区,气温偏低、农业发达、人民爱马。1950年开始,在本地蒙古马及杂种马的基础上,引入多个外种公马杂交。标准吉林马血统为轻血25%、蒙古马血25%、重挽马血50%。从开始杂交到品种验收为25年,创快速育马记录。

(3)黑龙江马(黑龙江省中部)黑龙江省为农业大省,黑土地主要产粮区。马匹数量比辽宁与吉林省的总和还多。直至现在一部分田间作业仍使用马匹。1950年开始以蒙古马为基础,先轻后重多品种杂交,育成此马种2万匹以上。

第五章 中国古代养马业 - 图3赛马运动

(4)渤海马(山东东部)。

(5)关中马(陕西宝鸡市)关中马曾名“关中挽马”。育成在宝鸡市柳林滩马场。关中气候合宜、土壤肥沃,素为关中驴、秦川牛产区,现又多一名马种。

2.兼用型

兼用型马种共有5个,大部分集中在牧区。这些地方温度偏低有草场放牧地,群牧饲养。杂交中多使用轻型马种,重挽马未参与,个别马种含有重晚马血,但不超过25%。这类马为兼用体形,适应性较佳,速力较快,适合牧区骑乘及城市竞技用,役用亦可,但体高及挽力均不如挽用大型。金州马是例外,产于辽东半岛的金县,但饲养水平很低。

(1)伊犁马(新疆昭苏)育成在新疆昭苏种牧场,牧民参与育种。其地处天山脚下,海拔1800~2500米,水草丰美,汉代时即为乌孙天马产地。1942年建昭苏种马场,购入优秀母马。这些母马为本世纪初以来俄侨引种杂交的杂种。又引入轻型马种杂交,引入重挽马杂交计划实施前取消。1980年后又引入新吉尔吉斯马(1/4纯血),快速改善体型,培育竞技马及马术马,已有3岁杂种马。多年来,伊犁马为牧区、农区、城市乘马、城市赛马场、马术运动提供不少优秀马匹。体型轻快优美,有一定吸引力。

(2)三河马(内蒙古呼盟)我国北方有从东到西的大草原,伊犁马产于最西部,三河马产于最东部。二马种间有共性又有特性。三河马产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以海拉尔为集散地,主产地在三河镇及其周围。古产良马称“石韦马”。在本世纪初随同俄侨迁居引入俄罗斯马种及杂种,后又建小型种马场养外种马,同三河马杂交。6~7个马种杂交、横交。1954年在当地建两所马场,选育三河马。1955年组织全国专家做三河马调查,出版专著。后大雁马场撤销,三河马场只留有少数核心公、母马,大部分马承包外流。现在呼盟国营牧场内仅有三河母马3000匹左右。

(3)金州马(辽宁金州)引入蒙古马母马,用外种轻型公马杂交。卡巴金马、盈哥鲁诺尔曼马(法国产偏挽型)作用较大。该马产地多浅山,土地贫瘠,精饲料为干玉米秸。金州马大部分散居民间,有一个小型种马场及若干个配种站。

(4)锡林郭勒马(内蒙古锡盟)内蒙古锡盟草原是有名产马区,20世纪60年代初在马场内开始杂交改良,以蒙古马为母本,用卡巴金及顿河公马杂交,达到理想要求后,杂种间横交固定成种。由自治区组织验收备案。这是适合群牧的草原马种,部分马输送给赛马场及乘马俱乐部。

(5)青海乘挽马(青海门源马场)50年代初,马匹改良潮波及到青海省门源马场。该场地处祁连山北坡,草场宽广,草质良好。引入阿尔登马、卡巴金马、奥尔洛夫马杂交改良,二代杂交。因饲养条件差,二代体尺不比一代高。又导入河曲马血,取得成功。大通马及河曲马本为民间优秀杂交组合,现又导入国外马种血统。当地海拔高2800米以上,高原适应较佳,国内同样高海拔区,没有与之相类似的培育马种。

3.山地型

在西北海拔2500米以上高原山地,以军用乘挽驮为目标,培育成新马种。比前10种马体尺较低,导入杂交外血较少,适应良好,适合在山地及草原区使用,爬山力强,持久力好。因具以上特点故单独分类为山地型。

第五章 中国古代养马业 - 图4山丹马

(1)山丹马。甘肃省山丹马场,为自汉代以来的大马场。原有山丹马虽称蒙古马,实为两千余年来延续下来的杂种马群。新中国成立以后,曾计划以顿河公马两次杂交育成顿河高血马以充军用,到高原放牧条件下,高代杂种难以承受。后又在顿河一代基础上用河曲公马、山丹公马回交。顿河马血统为25%,其他为国产马血。杂交引入外血是一种导入,未起到大的变化。该马全年放牧,冬季补饲草料,即放养结合,饲养条件比其他放牧马更优。

(2)伊吾马。新疆伊吾马场,原养巴里坤马。巴里坤马为蒙古马系,混有阿尔泰马血统。因体尺不高,引入伊犁公马杂交。这是国内两马种杂交没有混入国外马血统的马。高原适应性、爬山能力均好。

第三节 古代养马技术发展

古代产马地区分布

中国古代主要养马区与近代基本一致,但传统农区因社会经济条件与生态环境的变化,数百年来马匹显著减少。

1.西北产马区

这一地区包括古代西域,草原丰美,各族人民历来以畜牧为生,盛产良马。2000多年来即为中国主要的良马资源地。陕西、甘肃地区养马也有悠久历史。公元前约900年,非子在汧、渭之野为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封,成为秦国的始祖,秦马也因此有名。以后汉、唐时的大型国营养马场,即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唐代安史之乱后,陇右陷于吐蕃,畜牧仍然发达。宋、明两代行茶马制度,每年从西北地区向内地输入马匹数以万计,其中也包括了唐马遗种。明代在陕、甘两省屯垦繁殖军马,又建养马场,直至河西走廊远处。清乾隆年间,设马场于西宁至嘉峪关外,伊犁、巴里坤两地马场规模尤大,还牧养由内蒙古和玉门运去的种马。

2.塞北产马区

长城以北广大的草原是蒙古马种的古老产地。战国以后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在此相继兴起,拥有庞大马群。通过民族间的贸易、战争和迁移,这一地区的大量马匹自周、秦以来不断传入中原。如唐代在北边设马市,贡马有的甚至来自贝加尔湖一带。明、清宣化、大同等边塞重镇每年向塞外市马定额达3.4万匹,并听任民间在边塞自由贩马。从辽、金、元到清代,察哈尔草原都是主要养马地。元朝统治期间牧马地从西伯利亚东南部经察哈尔至黄河下游,共划分为12个大牧区。清代在察哈尔全境组织蒙族牧民发展养马,全国军马大多取给于此。

3.西南产马区

西南包括西藏地区养马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巴蜀商贾已在这里进行马匹和其他畜产贸易。东汉曾在四川、云南设置马苑。到宋代,西南马匹资源更受到重视。北宋到明末的茶马贸易,蜀马和以大理马为代表的滇、黔马是主要对象。西南马适于山区生态环境,不乏名贵良马,但作军用多不及北方马。据《桂海虞衡志·兽志》记载,南方所产“果下马”,高不逾三尺,以广东德庆所产最佳。

4.关东产马区

东北地区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产马地。春秋、战国时的东胡及继起的鲜卑、乌桓,都是骑猎部族。鲜卑东面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扶余人以营农为主,也产名马。契丹、女真族先后建立辽、金后,曾设有宏大的群牧组织。辽国养马达百余万匹,金世宗时仅7处群牧所养马达47万匹。明永乐年间设马市于辽东等地,收购来自松花江至黑龙江一带的马,并设立辽东苑马寺主持养马。清代早期也在东北设立马场,但养马业显著衰退。后因大量移民关外垦殖,迫切需要畜力,养马业又有发展,东北三省成为近百年来全国马数最多的地区。

5.中原产马区

中原自古车骑驰逐,养马之风颇盛。春秋、战国时期养马成风,后曾一度衰落。草原民族南迁,又使中原畜牧复盛。但因引入大量蒙古马种,使原有马种逐渐消失。山西雁门关为塞北马种入口地,唐代在河东(今山西)设有牧监,马产甚蕃。北宋牧监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全盛时多达14处。但有些牧监已和种植业发生矛盾,经营又欠善,以致有衰落趋势;但从辽、金、元各代在侵入这一地区后长期征掠马匹数量之多看来,民间养马仍很可观。北宋王安石的保马法,明代的官马民牧,主要都在这里推行。直到清代禁止民间养马,加之人口日繁、牧地不足,中原养马业才一蹶不振。

6.东南产马区

中国素有“南船北马”之说,东南地区养马业不发达,但也并非绝对不宜养马。如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因战车需要,马匹一度发展很快。自唐至宋代,都曾在南方浙江、福建、江西、湖北等地建立养马场。明初在江淮之间和苏南地区兴办牧监达14处,在中国南方历史上是盛况空前的。

马匹用途的变化

养马最初是为了食肉。殷代曾用马作祭品。《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巡时,青海一带部落曾献“食马”。后因马在军事、驿运等方面的重要性,不再用作祭品和殉葬品,而且严禁宰马。据《周礼·夏官》记载,周时马的主要用途可分为供繁殖用的“种马”、供军用的“戎马”、供仪仗及祭典用的“齐马”、供驿运用的“道马”、供狩猎用的“田马”和仅可充杂役的“驽马”6类。按周代制度,仅周王可同时兼养6类;诸侯不许养前两类,大夫只许养后两类。这种约束到春秋时期才被冲破。

第五章 中国古代养马业 - 图5唐代彩绘打马球女俑

关于各种马匹用途的起源和演变,据《周易·系辞下》和唐《通典·礼》记载,黄帝、尧、舜时已发明马车。殷墟出土的马车构造已颇完备。殷、周时马车普遍用于车战、狩猎和载运。马耕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汉《盐铁论·未通》说,汉代“农夫以马耕载”,同书《散不足》篇又说:“古者”马“行则服扼(轭),止则就犁”,当系事实。骑马始自何时,尚难确认。但把它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战争,无疑始自北方游牧民族。战国时中原各国为了对付北方骑马民族,纷纷改战车为骑兵,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即其先例。驿马的地位历来仅次于军马。因古代陆上交通主要靠驿站,而无论驿骑或驿车都离不开马。春秋时已有驿,至汉、唐更发达。唐代每30里置驿站,每站备马8~75匹不等。元代靠驿运联系各汗国,《马可波罗游记》称每驿站有马20~400匹,全国共有驿马30万匹。此外,马还被用于运动。在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内蒙古狼山地区岩画中,已有马术表演的形象。在中原,马术始见于汉代宫廷娱乐,至唐代空前发达,出现了马背演技、舞马、赛马等项目。打马球起源于西藏,在唐代宫中盛行,迄明代发展成为一种军事体育运动。至于马乳饮用,则自古通行于草原民族,秦汉时传入中原。汉宫中设专官和匠工制成马乳酒,供皇室饮用,后传至民间。因其味甘,为古代医学家所推崇。

养马技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养马技术内容丰富,远在西法传入前已长期应用于民间,成效卓著。除不少已失传者外,主要有:

(1)相马术。春秋时伯乐、九方皋等相马名家辈出,并著有《相马经》。汉武帝时依大宛马铸“金马”为良马式立于长安。东汉马援著《铜马相法》,并铸立铜马模式于洛阳宫前。此后千年续有相马著作问世,如唐人撰写、明代改编的《相良马宝金歌》等。

(2)阉割术。

(3)饲养、繁殖与调教法。战国军事家吴起对先秦养马曾有总结性的阐述。北魏《齐民要术》指出养马要“食有三刍,饮有三时”,也为后世所师法。在马的繁殖方面,唐、宋时已采取直肠妊娠检查法,并有登记申报制度;明代又有发展。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对良马的控肥法和调教法很有特色。蒙族发明的套马杆以及西北地区的绳圈捕马法等,迄今仍在应用。

(4)马种改良。汉武帝时从西域引入大宛马、乌孙马等,除供御用外,主要作种马。从汉末到隋、唐,续有西域良马输入,包括大宛马和波斯马,又有塞北草原部族的各色贡马,经过杂交,使唐马益壮。现在的河曲马和祁连山南北的地方品种就是唐马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