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夏日昼时长——夏季节日

在夏天的日子里,人们行色匆匆,没有腊月里哼着“岁末歌”从容步向年节的闲适,也不能像正月里那样一个灯节拖到三五天地流连、盘桓。然而,人们并没有忘记过节,种种节俗活动也正忙里偷闲地进行着。除了关公诞辰那样的小节日外,夏天的日子里还有我国最大民间节日之一的端午节,有最大宗教节日之一的浴佛节,当然也就不用说那合时合令的竹迷日、曝书节了,此外更有皇家的遗扇、空门的结夏、西瓜摊上的闲话、大槐树下的纳凉、湖心堤畔的赏荷……

第一节 道佛盛典中华节

浴佛节

浴佛节是佛教传统节日。浴佛是佛祖诞生时的仪式,用“五色香汤”浴佛,表明中国古代信众不仅将自古相传的香汤沐浴习俗引进佛门,而且更将阴阳五行观念渗入到佛事活动之中。

四月八的浴佛节虽并不在主要节庆之内,但在佛教文化流行的时期,人们在佛祖诞生日浴佛而朝圣,使僧俗两界在火热的季候里奔走相告。历史传承往往在特别的日子显示强大的文化活力,时至今日,中国民间仍流传着“四月八,拜菩萨”的俗语。

浴佛节,又称浴佛会、佛诞节、龙华会。据佛经记述,佛祖诞生时由龙王喷水清洗除秽,这一传说衍生出浴佛仪式。选定在立夏后的四月初八佛诞日,其中有古人对时间的感受。孟夏四月,苍龙星座跃出地平线,这一天象与诞生相呼应,而四月初这一吉日有许多区域性的民俗活动。

注重阴阳五行观念的古人选择四月初八浴佛,举行佛门盛典,这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果。民间世代相传都认为四月初八是个好日子,而且又多了一层佛法福佑的祥气。四月初八,还是婚姻求子的日子,它是偶数,又是佛诞日,生殖力一定旺盛。

佛祖释迦牟尼和观世音菩萨是最深入民间的神佛,除了浴佛节,民间最记怀的是观音的生诞。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是观音菩萨从诞生、得道到挂璎珞的日子,僧俗两界汇聚寺庙举行庆典,从古至今香火不断。

浴佛节是佛门宣扬佛法、吸纳信众的好日子,施豆结缘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佛寺将拈念用的佛豆煮熟施于来寺庙的香客游人,称为“结缘”。

时代改变了,而民众对生存的关怀却世代不变,相对于岁时节气而言,人生本身就是物候。当隆重庄严的跪拜结束,浴佛的高潮掀起声浪,信众高呼佛号,佛祖的金身被五色香汤灌浴。浴过佛身的水被善男信女们装进了瓶子,他们要供奉、要饮用、要相仿浴身,据说可以祛病消灾。由浴佛仪式到信众借佛力福佑自己,这正体现了宗教信仰的实用性。

无独有偶,四月初八这一天,湖南一些地方开始造龙舟。同一天,广东某地为迎龙头祭洗,鸣锣击鼓挨家挨户收取龙舟费用。一个节日还未结束,又要准备下一个节日了。祭洗龙头和浴佛也许有阴阳五行的内在关联。也许四月初八佛诞或浴佛需要更广义的延伸,这一天在中国土地上有传统庙会,如陕西榆林;也有城隍会,如江南的一些地方,其间还有社戏表演。在湖南凤凰等地,四月初八是传统的祭祖节、英雄会和联欢会。

中国民众根据自身的文化取向,有选择地吸收宗教文化元素,在节庆宽泛的释义中,人们借佛法之力,也借黄道吉日,借节气或借人气,仅为身体健康、生活快乐,这也是任何一种文化传承的根本意义。

浴佛节习俗

浴佛活动还有腊月初八一说,宋代《岁时杂记》说,当时南方皆用四月八日灌佛,北人专用腊月八日。事实上,宋以后的浴佛节主要流行在四月八日进行,且进一步深入民众生活。

浴佛节的首要活动是浴佛。寺院一般要举行浴佛活动。宋人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四描写了宋代开封相国寺浴佛活动,高僧用长柄金勺从盛香水的金盘中,“挹水灌浴佛子”。此俗也为后世沿袭,崇祯浙江《嘉兴县志》记载:僧尼以铜盂贮佛像,以小勺盛香水浇灌佛顶。一些地方浴佛是上门或沿街进行。《武林旧事》卷三说:“四月八日为佛诞日,诸寺院各有浴佛会,僧尼辈竞以小盆贮铜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铙钹交迎,遍往邸第富室,以小勺浇灌,以求施利。”针对富室的上门服务,获利一定可观吧。而明嘉靖江苏《太仓州志》所记沿街进行的浴佛活动也以求利为目的,将浴佛收入称为“觅佛钱”。

四月八日佛寺还有斋会活动。信佛者踊跃赴会念经、吃斋,当地的男女吃素者全都参加。

第四章 夏日昼时长——夏季节日 - 图1浴佛节活动

浴佛后的水被认为是有利福果之物,是人们求之不得的东西。前引《醉翁谈录》说:浴佛完毕,观者求浴佛水饮用或漱口。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的十大禅院,各有佛斋会,煎香药糖水送人,名曰“浴佛水”(《东京梦华录》卷八)。《析津志辑佚·岁纪》记大都四月八日皇宫中的喇嘛奉送香水黑糕斋给皇帝。有的地方是饮甘草汤,明嘉靖福建《尤溪县志》记载:浴佛日,儿童饮甘草汤以消灾,其汤俱诸寺僧分给施米者的浴佛水。

给结缘豆也是佛寺四月八日浴佛活动的一项内容。明嘉靖江苏《江阴县志》说:“四月八日,浮屠氏浴佛,作糖豆遍馈礼佛者。”平时和尚拈豆念佛,一豆表示念佛号一声,有念豆至石者。至四月八日将豆炒熟撒之,人们拾到,也念一声佛,吃一豆。据说凡妇女不被丈夫和婆婆喜欢者,婢妾被主人和正妻摈弃者,则自咎说:“这是自己前世不舍豆儿,没有结得人缘造成的。”清代北京仍保留撒结缘豆的风俗。寺院好善者,取青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拈毕煮熟,散给市人,称为“舍缘豆”,预结来世缘分。

浴佛节也是妇女求子的重要时间。明代扬州四月八日相约到尼庵拜礼及求子息还愿习俗(万历《扬州府志》)。北京郊区的高梁河有娘娘庙,四月八日佛诞日,妇人难子者前往乞灵(万历《顺天府志》)。

浴佛节还有一项重要习俗是吃乌米饭。乌米饭,也叫青精饭,此俗同道家有关,梁陶弘景《登真隐诀》讲到,太极真人授王褒青精乾石觎饭。宋代寒食节有青精饭的记载,宋《零陵总记》说,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有光,食之资阳气,“谓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乾石觎饭”。宋代湖南人把青精饭称为杨桐饭。前引《析津志》四月八日喇嘛向皇帝上的“黑糕”或许就是这种“色青有光”的饭。如果是,则元代吃黑饭已同浴佛节结合。明代地方志记载,在南方广大地区浴佛节吃乌饭已成风俗。制法或用桐叶,如万历浙江《黄岩县志》说“人家采乌(梧)桐叶染饭青色,谓之乌饭”。或以南烛草,以上乌饭有的是僧家做乌饭送于施者。更多的则是民间自制,互相馈送。至清代,浴佛节吃乌饭在南方仍十分盛行。

浴佛节还有吃不落夹等食俗,此俗盛于明代,安徽等地方志均有记载。不落夹是用苇叶包糯米、黑糖、蜜和红枣而成的一种类似粽子的食品,长三四寸,阔一寸,味道与粽子相似。“不落夹”一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从释氏名;另一说是由于其用不落叶包之,为角,名不落角,一名不落夹(参见王仁兴《中国年节食俗》)。此外,正德江西《建昌府志》载,四月八日“人家用百果作百和菜,亲邻传送,岁以为常”。

放生也是浴佛节的一项活动。《武林旧事》记载了南宋杭州西湖四月八日作放生会,舟楫甚盛。人们驾着小舟争相买龟鱼螺蚌放生。清代苏州仍能看到浴佛节放生活动,四月八日,当地人持斋礼忏,结众为放生会,有的人买龟鱼螺蚌,口诵往生咒放之,竟日不绝(《清嘉录》)。

中元普度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三元根据道教的所谓三官而来。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也叫三元。其中天官为上元一品九气天官赐福紫微帝君,地官为中元二品七气地官赦罪清虚帝君,水官为下元三品五气水官解厄洞阴帝君。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因此这三个日子也就叫三元。由此可知,称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与道教有密切的关系。

除了中元节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十五合称为三鬼节。可以断定,民间的鬼节与佛道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中元普度本是秋季节日,这里为了将道佛节日放在一起,所以将中元节拿到夏日来说。

1.中元与普度

在中元节时,地官来到凡世,考察核定人们的善恶,因此民间在这天有祭拜地官的仪式,但祭拜时是三官一齐拜的,称为“拜三界公”。

中元普度又是从何而来呢?先说明“普度”,这原是普遍超度孤魂野鬼的意思,与“拜三界公”原不相涉,因时间的巧合,民间在观念和仪式中却出现把二者合而为一的混淆现象。

中国人在远古时便相传七月初一“开鬼门关”、七月三十日“关鬼门关”,在这一个月里,所有的无祀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人世各处徘徊找东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里举行“普度”的祭仪,以“普遍超度孤魂”。

从前,各地是以村庄为单位,轮流举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都排得满满的,使孤魂野鬼每天都有得吃。但后来却逐渐演变成了铺张浪费的恶习,贫苦的农家不胜负担。后来便统一在七月十五日举行普度了,这么一改,使得普度和中元祭拜地官的仪式有一些混淆。有些人便解释说:“道士诵经祭拜地官,同时也超度饿鬼囚徒。”这样的说法虽于理可通,但二者原本却是两回事。

2.公普与私普

普度分“公普”与“私普”两种。公普以寺庙为中心,祭典规模较大;私普则是各户在家中举行,通常同一村庄或乡镇在同一天举行——这当然是未统一于中元日举行之前的情形。

私普的日期是按传统风俗来决定的,甲村是哪一天、乙村是哪一天、安溪人是哪一天、同安人是哪一天,在事先都分别规定好各自的祭日。

私普的费用由各家负责。在约定好的日子,各家做好饭菜,招待来自阴间的饿鬼。从当天下午4点起,要在房前供上三牲或五牲与其他的食品,并焚香烧银纸超度孤魂。

民间又相传,如果供品不够丰盛,饿鬼不够吃,或吃得不满意,那么这家人就会遭到饿鬼的报复,发生家人生病、家畜伤亡等情形。因此,家家在准备祭品时都尽量丰盛。

公普则以寺庙为中心,由当地的富豪或庙中主事者担任“公普”的主祭人。在公普举行的前夕,庙前便插起了一根高达数丈、顶端有一盏灯笼的“灯篙”。民间相传这灯篙上的灯笼一点亮了,陆地上各处的孤魂便知道明天这儿有得吃了,而纷纷“联袂前往”。至于水中的水鬼和孤魂,又如何通知呢?人们会以“放水灯”来通知他们普度。

“水灯”是用竹条与纸糊成盒子状,尖顶的“纸厝”,在纸厝门上写“水灯首”或“水灯头”,厝内贴红纸写“庆赞中元”或“普度阴公”字样,并在里面插一对蜡烛与几根香。整个纸厝是安置在黄麻编成的筏,或并排的圆木上,借其浮力漂流于水上。

第四章 夏日昼时长——夏季节日 - 图2多姿多彩的水灯

在普度的前一天,人们手捧水灯,先由道士领导游行市街后,来到河边放在水上,让它随流而去。

盂兰盆会

盂兰盆是梵语的音译,意为“解倒悬”。据西晋竺法护所译《盂兰盆经》记载,目连看到亡母处在饿鬼中,以钵盛饭送给母亲吃,但食未入口,就变成火炭,母亲未能得食。目连跑回来禀告佛祖。佛祖说:“你母亲的罪重,不是你一人所能解救的,需要十方众僧威神之力。到七月十五日那天,你当为七代父母、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准备百味五果于盘中,供养十方高僧。佛祖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受食,那时目连母亲就可以脱离一切饿鬼之苦。”目连报告佛祖说,凡弟子孝顺者,可否应当设盂兰盆?佛祖说很好。《盂兰盆经》在中国影响很大。

目连救母的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解结夏”之日。佛教于四月十五日开始禁足以护生,即在外行走恐伤草木虫类,于是安居90天,称为解夏或解制,至七月十五日结束,可以四出行走。七月十五日是众僧功德圆满之期,这天修供,其福可报百倍。因此信佛者在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会”,具有庆祝解夏和救母两重含义。

唐代盂兰盆会仍盛行于宫廷。《唐六典》规定中尚署七月十五日进盂兰盆。武则天出于政治需要,力倡佛教。如意元年(692年)七月,她在洛阳城南大会僧众,“陈法供,饰盂兰”,杨炯所撰《盂兰盆赋》反映了其盛况。唐代宗也崇佛,曾令百余人于宫中陈设佛像,诵经,谓之内道场。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盆,饰以金翠,所费百万。又设高祖以下七圣神座,备幡节、龙伞、衣裳之制,各书尊号于幡上,舁出陈于寺观。届时“排仪杖,百僚序立于光顺门以俟之,幡花鼓舞,迎呼道路,岁以为常”(《旧唐书·王缙传》)。德宗继位后取消内道场,罢内出盂兰盆。唐代民间热衷于佛事,贞元年间崔炜在岭南,中元日看到“番禺人多陈设珍异于佛庙,集百戏于开元寺”(《太平广记》卷三四)。《四时纂要》说唐人在七月十五日,取佛座下土放在肚脐中,能令人多智,厌火灾。

宋代,盂兰盆会活动成为民俗的一部分。《岁时杂记》记载,北宋的律院多依据经教作盂兰盆斋,享祭父母祖先。常以竹竿分成四五足,中置竹圈,谓之盂兰盆。画目连尊者之像插其上,祭毕加纸币焚之。作者还说:“近俗七月十五日有盂兰盆斋者,盖出释氏之教,孝子之心,不忍违众而忘亲,今定为斋享。”反映出佛教对七月十五日祭祖活动的影响。《岁时杂记》引《嘉泰事类·假宁格》记载,宋代中元节休假3天,七月十五日前后各1天。可知至少南宋宁宗时的假期如此。南宋杭州僧寺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梦粱录》)。

明清时代盂兰盆会风俗尤盛于南方。嘉靖《萧山县志》说当地十五日僧舍各营斋供,举村荐亡,作盂兰盆会。小孩垒砖瓦作浮屠塔,燃灯于中,绕塔游戏。万历《建阳县志》:“各寺观募化男女建斋荐亡,日兰盆会。”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记当地七月十五日节俗甚详:“选僧为瑜伽焰口,造盂兰盆,放荷花灯,中夜开船,张灯如元夕,谓之盂兰会。盖江南中元节,每岁妇女买舟作盂兰放焰口,燃灯水面,以赌胜负,秦淮最盛。”实际上京师寺院作盂兰盆会也颇为可观,《帝京岁时纪胜》说北京庵观寺院设盂兰会。街巷搭苫高台坐鬼王,看演经文,施放焰口,以济孤魂。锦纸扎糊法船,长至七八十尺。临池焚化,点燃河灯,谓之慈航普渡。超度亡灵是佛教七月十五日节日的主题,放焰口,点荷花灯,水中放法船皆其形式。佛教的思想同祖先崇拜和孝道结合,使盂兰盆会活动深入民间。

照冥荷花灯

中国岁节的正、七、八月三望日之中,可以说各日都有灯火。其中自然是上元的灯火最为人所熟知,鳌山堆叠,河汉闪烁,正所谓“火树银花不夜天”。八月十五以赏月、玩月为主,可偏有些地方将这一天变作灯节,大张其灯,大放其火。正、八月望日的灯火是放在地上的,七月望日的灯火则放在水中,所以叫放水灯、放河灯、放江灯……

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然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在上中游的九曲黄河之中,旧时中元的河灯,不仅当日放,还有放三天的。届期,九曲黄河之中灯火交辉,连绵数里,真个“疑是银河落九天”。不独黄河,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海旧时大多有中元放灯的习俗,形成一种独特的宵夜景观。通过盂兰盆与荷花灯的盛衰际遇,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节日习俗的大体走向,那就是从信仰到娱乐、审美。盂兰盆虽说能够体现生者的善心和孝思,但毕竟不如既能体现善心孝思、又可供玩乐游赏的荷花灯来得惬意,好热闹、重趣味的大众当然要淘汰前者,选择后者了。

河灯也叫“荷花灯”,因为这种灯的底座是用纸、木做成莲花瓣形的(也有直接以荷叶作底座的),故称荷花灯。一般来说,北方一般叫河灯,南方大多叫江灯。称作“水灯”则是指这种灯放在水中,是泛称。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浮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现代女作家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边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个河灯,就得以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之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河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中元放灯的习俗具体起于何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可以断定,起码在宋代这种习俗就已经存在了。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四》云:“七月十五日……后殿赐钱,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元代钱塘诗人张雨又有《西湖放灯》诗,所记当日西湖放灯之举已经颇盛:“共泛兰舟灯火闹,不知风露湿青冥。如今池底休铺锦,此夕槎头直挂星。烂若金莲今夜炬,空于云母隔秋屏。却怜牛诸清狂甚,若欲燃犀走百灵。”到元代,放河灯的节俗活动遍及南北各地。田汝成记杭州此俗:“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传地官赦罪之辰,人家多持斋诵经,荐奠祖考,摄孤判斛,屠门罢市。僧家建盂兰盆会,放灯西湖及塔上、河中,谓之‘照冥’。”随着放河灯习俗的发展,其中信仰的成分渐渐淡化,游乐赏玩的成分则与日俱增。到清代,京都北京的放灯习俗之盛已经远远超过刘侗、于奕正所记的时代,其中看不出多少拯孤照冥的意味,倒简直是争奇斗巧、娱乐升平的大汇串:“每岁中元建盂兰道场,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计。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中流驾龙舟,奏梵乐,作禅诵,自瀛台南过金鳌玉炼桥,绕万岁山至五龙亭而回。河汉微凉,秋蟾正洁,至今传为盛事。”

知识链接

龙的起源

龙——华夏先民的图腾。古代,人们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自然界神奇的力量,如可以行风雨雷电,为群山打造雄姿,能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又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因此,作为万兽之首、万能之神的龙就具备了骆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等复合结构。应特别注意的是,龙有五根手指,有四根手指的就不是龙,而是蜥蜴、鳄鱼之类的动物。

各类古籍对龙的记述形象多有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传说多称它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第二节 千年端午祭英魂

端午祭诸神

端午节,又名端阳、重午、端五、重五、五月五、端节、蒲午、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宛暑杂记》卷十七:“燕都自五月初一日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之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过去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楚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五月五端午节。但是近代学者的研究证明,端午节的许多活动早在屈原以前就存在了,说明其起源较早,后来才附会了纪念屈原的内容。此外,还有种种起源之说:认为是龙图腾的祭祀节日;认为来源于夏至;认为起源于恶日;认为吴王夫差在是日庆祝疏通运河;认为越王勾践为复国在此日训练水师;还有是纪念伍子胥投钱塘江;当地还有曹娥救父之说等。

前已指出,五月五端午节也与介子推有关,这里再引《艺文类聚》岁时部《琴操》以明之:“介子绥(介子推)割其腓股,以啖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类似传说真是五花八门。我们认为端午节的起源可能是为了祭祀水神或龙神而举行的祀神仪式,并划龙舟,后来各地又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对端午节起源作了解释,而纪念屈原则是比较流行的说法。

端午节是一个祭祀诸神的节日,其中有屈原、曹娥、蚕神、农神、张天师和钟馗之祭。

第四章 夏日昼时长——夏季节日 - 图3屈原雕像

曹娥是浙江地区五月五日祭祀的神灵之一。《后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絃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诉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至今民间还流传有关历史传说,其父在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迎波神溺死,当时曹娥才14岁。沿江寻找父尸,日夜哭泣,遂投江而死。数天后曹娥抱父尸浮出水面。由于她是孝女的楷模,为东汉时期的统治者所提倡,于是加以宣传,并把她与划龙舟联系起来。

张天师也是端午节祭祀的神灵之一。《燕京岁时记·天师符》:“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竞相购买,贴之中门,以避祟恶。”除画像外,还有泥塑张天师,但以艾为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可知贴张天师画像,是信仰道教者避五毒之害的。

端午节的另一避邪之神是钟馗。是日各户都购钟馗图,挂于门上驱鬼,各户之间也以赠送钟馗像为荣。清人马日绾《沙河逸老小稿》卷三:“展重五集小玲珑山馆分赋钟馗得踏雪图。”《清嘉录》卷五:“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又称“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由此不难看出,钟馗既可打鬼,又可驱疫。

浙江衢州地区把五月五视为药王神农的生日,以该日阴晴占卜年成好坏及药品的质量。其实,在端午节采药由来已久。《礼记·夏小正》:“是月蓄药以蠲除毒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一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因此,全国各地都在五月五日采药,浙江慈溪地区称端午节为“送药节”,认为各种植物皆可入药,必尽量采集,出嫁妇女还采药送给娘家老人服用。北方也采草药,制墨药。《日下旧闻考》卷一四七《风俗》:“五月五日,太医院官具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蓥,取蟾酥,以针刺其两眉,蟾多死。”直到近代北方民间还取蟾为中药,制墨蛙以疗疮。

知识链接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04~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被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十日(夏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

龙舟与粽子

端午节亦称端午、重午、端阳、沐兰节、五日节、龙船节,等。端午最早的起源是在炎夏沐浴兰汤以祛疫避瘟,这种习俗仍可追溯到夏朝,《夏小正》“五月”中有“蓄兰”。端午作为五月五日的节日,始于魏晋时期。端午也被称为端阳或重五,宋代称为“天中节”。端午已接近夏至日,民间认为,过了端午真正的夏天才开始,他们是指暑热的日子还在后头,而夏日炎炎,时疫流行,所以端午并不是一个良辰吉日。民间向来有“善正月,恶五月”的说法,民众普遍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重五之日是恶日、死亡之日,所以围绕着端午的节俗都是一系列辟邪禳祸、祛疫的举动,如佩彩丝、悬艾叶、插蒲剑、喝雄黄酒、印天师符、贴五毒符、挂钟馗……人们小心谨慎,处处避忌,唯恐避之不及。

第四章 夏日昼时长——夏季节日 - 图4龙舟比赛

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人们世代不忘这个忌讳。而龙舟竞渡和食粽是端午恶日中能排遣恐惧、制造愉悦的活动。

有关龙舟竞渡、裹粽投江,以及陆地上的避瘟养生等节俗内容有数不清的传说版本,但那都离不开追悼与避瘟两大主题。

龙舟竞渡与食粽一样,都不是只有端午节才有的活动或习俗,隋、唐时春天就有竞渡活动,宋代也有上巳看龙舟表演的记载。竞渡也不仅只是祈福求雨,有的是为水战演习,更早可溯源到屈原之前。不论龙舟起源为何,端午赛龙舟的千百年历史是不争的事实。龙舟行事从五月初一就准备,洗龙头、拜祭水仙尊王并由主祭官提笔在龙眼上点睛,此为“开光”。到了初五清晨祭龙舟,除舞狮献瑞外,还要放爆竹、掷粽子以祈下水平安及旗开得胜。午时初刻龙舟下水,两条龙舟竞渡,先夺旌者获胜。

现在两湖两广地区的端午龙舟竞渡十分兴旺,每年端午,在划龙舟的水域异常热闹,人山人海。

中国各地的粽子所用的材料不尽相同,包裹出来的大小形状也不一样,唯一共同的就是每年五月初五一同想起这个节庆文化传统。

“夏至食稷”的“稷”就是“粽”的古字,是夏至应时的食牖,也叫着“角黍”,华北地区还有用黄色黏黍包的粽子,大概就是古时的角黍。夏至与端午相距不远,这两种起源应该是共同转移的。

粽子一直到宋朝,都是简单地以叶裹米,宋以后才有包馅的粽子。中国南方和北方所包的粽子虽都用糯米,但因为所包的馅不同,风味迥异。包粽子活动须在五月初一就开始准备:浸米、洗粽叶及选配料理。北方的粽子是白米粽及包小红枣粒或豆沙的甜粽,体积较小,也以冷食为主。南方的粽子则有各式各样的形状,大到二斤的裹蒸粽,也有小巧玲珑的客家咸粽。火腿、猪肉、蛋黄、虾米、香菇、鱿鱼、花生、蚶干……都可以包入粽子里。南方粽子又以湖州最为著名,除咸粽外,大都必须熟食。

驱鬼辟灾插五瑞

1.挂钟馗像

近代画家常在端午节画钟馗,或赠人、或自挂,民间也在这天张贴钟馗的版画;钟馗已成了端午节里不可或缺的一位神仙了。清人柴桑在《燕京杂记》里就说:“(端午)前数日,肆间用黄纸盖朱印,或绘天师、钟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购而黏门上,以逐祟恶。”

唐宋以后,钟馗一直是人们在岁暮时张挂的门神。像《五代史》吴越世家中云:“岁除,画工献钟馗击鬼图。”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条云:“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

在清人马曰琯的《沙河逸老小稿》卷二三里,有一首诗“展重五集小玲珑山馆分赋钟馗得踏雪图”,这是说马曰琯在端午节曾与友人共聚小玲珑山馆,吟咏钟馗并绘“钟馗踏雪图”。《沙河逸老小稿》序刊于乾隆二十二年,里面收集的都是马曰琯的旧作,可见至迟在乾隆二十二年,人们已在端午吟咏钟馗了。这大概是因为五月气候湿热多病毒疫疾,古时的卫生设备又不够完善,再加上迷信的关系,瘟疫等流行病一但发生就死者累累,在无可奈何中,有人想起了再请钟馗道士来施威捉鬼,于是钟馗就成为端午之神了。

2.悬插五瑞

世传五月为“恶月”,旧俗于端午节插“蒲剑”、悬“艾虎”以辟邪驱瘟。后来的人又在菖蒲、艾草之外,加以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称之为“天中五瑞”。

菖蒲是五瑞之首。具有消除邪气的作用。清人顾铁卿《清嘉录》卷五说:“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明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以为菖蒲又名“水剑”,可以辟邪,把菖蒲挂在门楣上,像一把锋利的宝剑,鬼就不敢登门骚扰了。

艾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在古代中国针灸学里,就以艾草的老叶制成艾绒,用以灸疾除病。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里说:“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可见人们在端午节使用艾草的情形。

榴花与艾叶都是妇女们在端午节时,用来插戴在鬓边的饰物,并辟禳邪气。但石榴花的根皮可以作驱虫药剂而减少疾病的传染,也是因为艳红的榴花在五月开,所以它成为“天中五瑞”之一。

蒜头也称蒜果,在端午节时附于蒲剑上,悬于户外,可同收辟邪杀鬼的效用。蒜的气味辛烈,平时也是人们的佐味品,俗话说“大蒜有百利一害,茶叶有百害一利”,其中一害指的是口臭,一利指的是降血压,亦可见其功效卓著了。

龙船花本名山丹花,是百合花科,在五月盛开。开花时花冠向上,花瓣不向外翻卷,人们端午时也把它采来一同系在蒲剑上,亦具有辟邪除瘴的作用。

3.饮雄黄酒

提起饮雄黄酒,人们就想起在《白蛇传》这个民间故事里,许仙于端午节时,把雄黄酒给白娘子喝,白娘子酒醉现出原形,吓死许仙的故事来。

雄黄是一种矿物,含有三硫化二砷的成分。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卷五“雄黄酒”一则里说:“研雄黄未,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可见数百年来,雄黄被人们用作消毒剂的情形。在今日,环境卫生被人们重视,各种流行传染病也大多被人们所控制扑灭,所以老百姓过端午节大可不必饮雄黄酒了。

4.熙游避灾

古人在仲夏时乘水临风、登高望远,旨不在及时行乐,而在去污涤垢,祓除不祥,这种古礼传到后世,便转变成不论贫富文野、男女老少,于端午时结亲伴友,联袂出行,徜徉于风景之区,熙游名胜之地,或携节食,露天宴饮。

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卷二里,记载有明中叶以后北京人的风俗说:“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曰避毒也。过午出,走马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投角黍俗,而亦曲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南则耍金鱼池,西耍高粱桥、东松林、北满井。为地不同,饮醵熙游也同。”表面上午前避毒天坛,午后游耍于城周四方名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其实只是同一种遗俗的两个变形。人们在潜意识里,有个可怖的阴影,五月是个百病丛生、时疫流行的“恶月”,表现出来的就是避毒了。天坛是个郊外祈年的圣所,又是名胜,仰仗大神大力以避毒瘴,又可游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了。

清朝以后,外出避灾之举演变得更多变化、更富情趣了。人们不只是枯坐避灾,而要趁机好好游乐一番。像《帝京岁时纪胜》说:“帝京午节,极胜游览,或南顶城隍峦游回,或午后家宴毕,仍修射柳故事,于天坛长垣之下,骋骑走解,更入坛内神乐所前,摸壁赌墅,陈蔬肴,酌余酒,喧呼于夕阳芳树下,竟日忘归。”这和明朝人躲在天坛下的情景要有趣多了,但仍可见它从明朝时一脉相承的发展。

第四章 夏日昼时长——夏季节日 - 图5神圣的天坛

关于端午的习俗,还有赐扇、佩香囊、捕虾蟆、祛五毒(蝎子、蛇、壁虎、蛤蟆、蜈蚣)、贴午时符、沐浴兰汤等等。

第三节 夏季其他节俗

在我国,与其他季节相比较,夏季并不是一个节日稠密、节俗活动繁多的季节。但是,尽管如此,除了前边谈到的几个大节之外,其他小的节日也不下十几个。因此,虽然在“乡村四月闲人少”“五月人倍忙”的时候,一个个的节日还是扑面而来,要人们“过”。在本节文字中,将介绍浴佛节、端午节等之外其他的夏季节日。只是这种介绍也是粗略的,无法一一叙述,更不能详尽。

风流浣花日

如果把春季称作游玩、狂欢的季节,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贴切的。进入夏季,农事日趋忙碌,玩乐之事也就渐渐失去了位置。然而,在诸葛亮曾经治理过的蜀地,农历四月十九却流行着盛大的宴游活动,其情势之盛,不下于三月的踏青。当地人称四月十九日为“浣花天”、“浣花日”,称这一天的宴游活动为“遨头大会”。在这个节日的背后,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据历史记载,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西川节度使崔宁奉召进京,留弟弟崔宽守护城池。这时,叛逆的泸州刺史杨子琳乘机发动进攻,以精骑数千突袭成都。崔宽屡战屡败,眼看城池将要失守。当此危难之机,崔宁的妻子任氏当机立断,拿出家资10万以招募勇士,组织守城部队,并且亲自披挂上阵,麾兵进击杨子琳,重创叛军,致使他们溃败逃窜,解除了成都之围。后来,任氏被封为冀国夫人,民间则称她浣花夫人。唐代以后,浣花夫人屡受旌表。五代前蜀时,她被封为佑圣夫人,时人还建佑圣夫人堂于浣花溪畔。宋时,立冀国夫人祠。清代重建浣花祠于杜甫草堂边。现在,其祠仍存,祠中新塑有浣花夫人像。据说浣花夫人生在四月十九日(唐、宋、元三代为四月十九日,明代改为三月三),后人为了纪念她,便在浣花溪结伴宴游,以示缅怀,以恣游乐,以贺升平。清代硕儒俞樾的浣花祠联,恰将浣花夫人的事迹和邑人宴游浣花溪之俗尽收笔底,联语云:

第四章 夏日昼时长——夏季节日 - 图6成都浣花溪公园

新旧书不详冀国崇封,但传奋臂一呼,为夫子守城,代小郎破贼;

三四月历数成都盛事,且选遨头大会,以流觞佳节,作设悦良辰。

浣花溪位于成都市西郊,是锦江的支流,又叫濯锦江、百花潭,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居浣花草堂就在溪畔。成都邑人宴游浣花溪的习俗唐代业已形成,它和唐都长安三月三的曲江宴饮一样,都有很浓重的游乐色彩。届时,人们来到这里,或泛舟水中,或宴饮溪畔,鼓吹歌舞,极尽逸乐之能事。

清人陈祥裔《蜀都碎事·卷三》记此俗云:“四月十九日,浣花夫人诞日也。太守出笮门桥,至梵安寺,谒夫人祠,至百花潭,观水嬉竞渡。官舫民船,乘流上下,或幕帘水滨,以事游赏,最为出郊之盛。”据说一向阴霾多雨的成都,每年的浣花日总是晴天丽日。宋代大词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就说:“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浣花日,遨头宴于杜子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予客蜀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蜀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浣花日雨也’。”

浣花日宴游浣花溪之俗虽然有纪念浣花夫人的意义,但像其他许多节日一样,这种意义是逐渐淡漠了。可以想见,今天的成都人肯定仍然有郊游浣花溪之俗,但未见得有多少人知道这风俗的来由。不过,有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伴着,这节日无时不熠熠生辉。最后,还是引一首古诗,以见浣花日的风流:

浣花溪上春分后,节物正宜行乐时。

十里绮罗青盖密,万家歌吹绿杨垂。

画船叠鼓临芳溆,彩阁临波泛羽厄,霞景渐曛归棹促,满城欢醉待旌旗。

知识链接

观莲节

农历每年六月二十四是观莲节,民间以此日为荷诞,即荷花生日。宋代已有此节,明代俗称“荷花生日”。水乡泽国的江南一带,在此日都举家泛舟赏荷观莲。远在宋代,每逢六月廿四,民间便至荷塘泛舟赏荷、消夏纳凉。荡舟轻波,采莲弄藕,享受皓月遮云的夏夜风情,分外惬意。当日夜里,用天然长柄荷叶做一小灯笼,放上点燃的蜡烛,让小孩拿着它玩耍。或者把莲蓬挖空,点上蜡烛照明。或以百千盏荷灯沿河施放,随波逐流,闪闪烁烁,非常好看。古时,女子不许随便外出。青年男女便乘观莲节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时,便纷纷借此美好时光表白心中的爱情,有诗说:“荷花风前暑气收,荷花荡口碧波流。荷花今日是生日,郎与妾船开并头。”

夏至

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时间在农历五月中旬(公历6月22日左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日子,为夏季开始,其后白昼渐短。古人认为这时阳气至极,阴气始至,由于夏至的这些特点,被视为节日。

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神仕》说,“以夏至日致地祗物魅,以禬国之凶荒,民之礼丧”。即在夏至那天,召致地示物魅来祭祀他们,认为如此可消除国中的疫疠、荒年与人民的饥饿死亡。此俗也见于汉朝的制度,《史记·封禅书》说:“夏日至,祭地癨。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汉以后历朝多有实行夏至祭地典礼的。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荆楚岁时记》说夏至节这一天,取菊花研成粉末,用来防止小麦虫害。明清方志反映出民间在夏至举行秋报、食麦、祭祖活动。如嘉靖河北《威县志》:“夏至,村落各率长幼以祭,名日麦秋报。”感谢天赐丰收。万历安徽《滁阳志》:“至日食小麦、豌豆、郁李、戴野大麦一日,具疏食祀天神,人家多不荤。”

夏至15天,分为上时(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入伏有禁忌之俗。清张英《渊鉴类函》记载汉朝规定:“伏日厉鬼行,故尽日闭,不干他事。”

北方少数民族也重视夏至节。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说:“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此俗传至辽代,《辽史·礼志》:“夏至之日,俗谓之‘朝节’,妇人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所谓“朝节”即互相赠送礼物,如《岁时广记》引《图经》说,安徽池阳风俗重视夏至,“以角黍舒雁往还,谓之朝节”。

夏至以后,气候转热,古人有“夏九九”之歌,据元人陆冰《吴下田家志》记载:

一九至二九,扇子弗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

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弗入寺;

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jǐ)。

夏九九反映出最热的时候是在三九、四九。民间又在夏至后遇庚日,为出霉日,称为“断梅(霉)”。

更为古老和流行的计算热天的办法是用伏日。根据《史记·秦本纪》,可知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就创立了伏日的计算方法。“正义”引《历异辞》说伏是“金气伏藏之日”,这是因为立秋是以金代火之故,即伏是金秋阴气潜伏上升之时。如《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伏者,谓阴气将起,近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伏的确定是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进入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各10天,叫做“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之时。伏日有一些习俗:一是用冰。《唐会要》记载,夏至日颁冰及酒,因酒味浓,和冰而饮,类似威士忌。宋代自初伏日为始,每日赐近臣冰人4匣。梅尧臣《中伏日永叔造冰》咏道:“日色若炎火,正当三伏时。盘冰赐近臣,络绎中使驰。”讲的就是颁冰情形,当时梅尧臣得到朋友欧阳修从皇帝那里得赐之冰,很高兴,于是作诗纪念;二是伏日吃汤饼,即汤面。《荆楚岁时记》说,六月伏日,家家煮汤面吃。是为了辟除邪恶。可见此俗之盛。说到汤饼,三国时还有一个故事。《初学记》卷一零引鱼豢《魏略》讲道:何晏风度很美,皮肤特别白,人称“傅粉何郎”。魏明帝以为他搽粉所致,为了看个究竟,明帝叫何晏来吃热汤面,出了一脸大汗,何晏用衣服试汗,脸色洁白。明帝才相信他的确长得白。看来伏日吃汤饼,自三国魏就有了。至清代,《清嘉录》说苏州三伏天中午卖半汤大面,早晚有臊子面。还说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等爽口之物,茶坊则以金银花、菊花点汤,谓之双花。可能是为了败火;三是利用防暑降温器具。《清嘉录》说三伏天人们使用蕉扇掮风,用苎布、麻布、蒲鞋服饰,凉席有草席、竹席,有称作“竹夫人”的竹枕、藤枕;四是纳凉,以打发伏天暑热。人们往往泛舟水上,斗牌、听清唱、说书,借乘凉行乐。

天贶

农历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天贶节又称回娘家节、姑姑节、虫王节。天贶是一个小节,节日活动主要有藏水、晒衣和晒经书、妇女回娘家等。

晒衣

河南有首民谚:“六月六晒龙衣,龙衣晒不干,连阴带晴四十五天。”此时从佛寺、道观乃至各家各户,都有晒衣物、器具、书籍的风俗。据说这一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这一天“晒伏”。广西清晨各家宰鸡鸭宴饮后,全家动员将衣服、棉被、鞋子、首饰、箱笼拿到晒坪上曝晒,用夏日的阳光晒死隐藏的虫蚁。晒一两小时后,要翻转再晒,然后搬回厅堂内凉一下,再叠好放入箱笼。

湖北西部传说六月六是茅冈土司覃后王反抗皇帝统治遇难、血染龙袍的日子。这天家家翻箱倒柜,将所有的衣物拿出来晾晒。有钱人家蒸饭、杀牛,取牛的肉、舌、肠、心等10处各一份(称“十全”)敬祀土王菩萨,然后邀全村乡亲一起开怀畅饮。

晒书

民间曾流传,有九天玄女在六月六赐给宋江一部天书,让他替天行道、扶危济贫的传说。正因为有农历六月六降天书的故事,又传说当天是龙晒鳞的日子,天气晴朗,当时又处于盛夏,多雨易霉,这种多雨天不利于书籍的保存。因此只要遇到晴天就要进行曝晒。

第四章 夏日昼时长——夏季节日 - 图7晒书

回娘家

民谚说“六月六,请姑姑”,因此,妇女回娘家是天贶节的重要内容。此时,小孩也要跟随母亲去姥姥家,傍晚回家前,姥姥要在小孩前额印上红记,说是能避邪求福。河南妇女回娘家要包饺子上坟祭祖。祭祖时,在坟前挖4个坑,每个坑中都放上饺子,作为扫墓供品。甘肃榆中在农历六月六庙会上,新娘要跪在太白泉边,从水中捞出石子,用红布包好带回家,相传这样可以早得贵子。

驱虫

六月气温升高,百虫滋生,尤其是对农业有很大威胁的蝗虫。古时人们一方面积极捕蝗,如利用火烧、以网捕捉、用土掩埋、众人围扑等方法,尽力消灭蝗虫;另一方面则祭祀青苗神、刘猛将军、蝗蝻太尉等虫王神。同时也利用各种巫术手段驱虫。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还举着火把到田间地头来回奔跑,目的是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