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艺术中的奇葩——石窟造像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石窟造像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分布广泛,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它们随山雕凿、彩绘,形象生动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第一节 千姿百态的石窟造像

认识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指雕凿和塑绘于石山窟龛中的造像,一般为佛教题材。中国的石窟造像数量相当多,形式有石雕和彩塑两种,由于石窟造像在中国有着较长的历史,其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演进,其中不少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佛教造像包括四个部类:

1.佛部像

就是指教祖释迦牟尼和由其衍生出的三世佛、阿弥陀佛、卢舍那佛以及弥勒佛等佛的造像。佛像的一般特征是头上有肉髻和螺发,眉间有白毫(圆点),身着袈裟,身后有头光和身光。但弥勒佛的形象比较特殊,他是未来佛,在早期被表现为交脚倚坐的菩萨形象。宋代以后变为大腹笑颜的世俗人形象。

2.菩萨部像

菩萨是在佛经中指修行到了很高的程度,具有了一定佛性但尚未成佛者。在印度的佛教艺术中把他表现为在家修行的贵族形象,穿着华丽,无性别;而中国的造像则把其表现为身着飘逸衣裙的女性形象。

3.声闻部像

第六章 艺术中的奇葩——石窟造像 - 图1卢舍那佛

就是指闻佛之声而觉悟者,也就是佛的弟子、罗汉等形象的塑像。形象特征近似于和尚的形象,光头,着袈裟。

4.护法部像

指保护佛法的天王、力士等角色的造像。天王的形象为武士装束,力士(金刚)则为上身裸体、肌肉突起的健壮大汉的形象。

石窟造像的题材

石窟寺造像艺术是佛教艺术的重要门类之一,其艺术手段主要是以窟龛、造像、壁画浮雕等作为载体。石窟寺是佛教僧侣的住处,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常常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石窟寺是佛教思想和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的融合。一般石窟寺的开凿大都是在岩石之上。石窟一般呈长方形,在入口的地方有门窗。石窟中间是僧侣集会的地方,两边是住房和餐房。后来发展成为两种形式:一种叫做“礼拜窟”,一种叫做“禅窟”。礼拜窟佛像大部分利用当地的石头作为雕凿的材料。依山傍水雕凿佛教人物,供人瞻仰礼拜;禅窟主要是供比丘修禅居住的。礼拜窟有前后两室的,也有单独一室的。其入口处有门,上面开窗采光,设计巧妙,光线可以照射在佛像脸庞上。入口两侧墙壁有绘画作品,其平面有马蹄形的、方形的等等。内部装饰有在石壁上雕凿佛像,也有在中心石柱雕凿佛龛、佛塔的,或者在石窟四周制作壁画和浮雕,古代大都是着色的,如今多数颜色已脱落。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智者、觉者,是佛教神灵中的至尊,他的地位最高。其显著特征是高肉髻、螺髻或露顶髻(发髻中露出一块头皮),面相庄严,大耳垂肩,身姿多为结跏趺坐、半结跏趺坐,略呈行走状的站立像、双腿朝下的倚坐像(多为弥勒佛)。根据其所处方位不同称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北方不空成就佛、西方阿弥陀佛;还有四面佛、千佛、七佛等。以三世佛、三身佛、释迦佛最为常见。根据其功德积聚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分为法身佛、应身佛、报身佛;根据其所处时代先后顺序称过去世燃灯佛、现在世释迦佛、未来世弥勒佛;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佛成道前的称号,其地位仅次于佛。他们的显著特征是:头戴花蔓冠或化佛冠(多为观音)、宝瓶冠(多为大势至),多男身女相,面相妩媚,胸佩璎珞,戴手钏、足钏、身着披帛飘带,身材曲线优美、婀娜多姿。著名的菩萨有:常与释迦佛为一个组合的文殊(骑狮)、普贤(骑象)菩萨,同称华夏三圣;常与阿弥陀佛为一个组合的观音、大势至菩萨,同称西方三圣;常与药师琉璃光佛为一个组合的日光、月光菩萨,同称东方三圣。以上三个组合雕塑在一起的,称纵三世佛。此外,还有地藏王菩萨(他着僧装持禅杖或披袈裟戴风帽或手持幡幢宝珠莲花)、佛教密宗的千手千眼观音、宋金流行的自在观音、化身各种人物形象的十一面观音、南北朝流行的作沉思状的思维菩萨等。罗汉即阿罗汉,是佛弟子中的得道人物,其地位在菩萨之下,众佛弟子之上。其显著特征是光头,着僧装。至于具体形象,因经典仪轨中无具体规定,多随艺术家的艺术想象而发挥创作,所以高矮胖瘦各异,形状各式各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年轻的阿难、年老的迦叶,他们常侍奉在佛的左右。此外,还有唐代多用的十六罗汉;晚唐五代至宋代流行的十八罗汉、二十四罗汉、五百罗汉等。它们有的雕塑绘制在佛的周围,有的自立门户聚为一堂,称罗汉堂。八部护法又叫天龙八部,指:一、诸天(侍卫系统);二、龙;三、夜叉(勇健或暴恶者);四、乾闼罗(伎乐天);五、阿修罗(双手托日、月的天神);六、迦楼罗(金翅鸟神);七、紧那罗(歌神);八、摩睺罗迦(大蟒神)。

石窟造像除了这些人物及动物形象外,还有以各种花草、几何纹样作为装饰,如有背光图案、藻井图案等,其特点是早期(北朝)各窟内装饰以忍冬、莲花、火焰、几何等纹样,有的缀以飞天,总体风格较简练;到隋代,图案的结构形式、装饰内容、绘制手法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到唐代则更为华丽,达到鼎盛时期;五代、宋以后趋向简单和呆板。

第六章 艺术中的奇葩——石窟造像 - 图2迦楼罗雕塑

还有将佛经中的各种故事和内容,以雕塑或壁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有反映佛未出世之前为菩萨时所做的各种事迹如施舍、止恶得善、忍辱付出等本生故事和释迦牟尼一生中所行的重要事迹等等,即为上面说到的佛本生故事。石窟遗像中比较常见的本生故事为:“萨埵那太子舍生饲虎本生”、“尸毗王本生”、“月光王本生”、“快目王本生”、“九色鹿王本生”、“须达那太子本生”、“善事太子入海品”、“须阇提太子本生”、“蒦子本生”等。

还有以某一部佛经为主要内容反映其庄严世界的经变画,如“弥勒经变”、“西方净土变”、“华严经变”、“维摩经变”、“涅槃经变”、“法华经变”、“阿弥陀经变”、“无量寿经变”、“药师经变”等。这些经变画的构图,一般都富丽堂皇,尽显人间帝王宫殿的富贵气息,借以吸引人们往生佛国世界。

也有开窟造像的功德主将自己的形象塑造在窟龛内或绘于壁画中,到后期也成了石窟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的服饰、神态、车马随行等,都是展现当时社会生活的生动画卷。

石窟造像的基本姿态

区分不同的佛、菩萨,主要靠他们的“印相”。所谓印,就是指不同的手势动作,也叫手印;所谓相,是指他们的各种姿势与所持器具以及服饰装扮。合起来说,印相显示的是一种定式的、模式化的造型,印相表示佛或菩萨的体貌特征、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俗话说得好,看佛先看手,看菩萨先看头。这是两个基本要点。看印相一般得结合手势、身姿、衣着等具体地看,有时还要结合四周的典型环境来看。但是好的雕塑家会在精神本质上对不同的佛和菩萨有独特的表达,会让人联想起他们独特的特质,以便让人容易辨认。

第六章 艺术中的奇葩——石窟造像 - 图3坐式菩萨

观察全身姿势,不外乎坐、立、卧及飞天伎乐的飞舞姿态。

1.坐姿

南北朝时的高级佛、菩萨常采用当时贵族的典型坐法——交足式坐姿。隋唐以后则多为盘腿打坐式,即结跏趺坐。先把右脚心朝上压在左大腿上,再把左脚如法压在右大腿上,名为全结跏趺坐或降魔坐。反之,先左脚后右脚的盘腿坐法则为吉祥坐。全跏趺坐是佛的常见坐式,弥勒佛有时也为双腿下垂的倚坐式和盘一腿垂一腿的半跏趺坐。菩萨的坐式比佛要随便一些。一足压于股下,另一只脚心朝上的称为半跏趺式或善跏趺式;右足加在左大腿上,左足下垂的,称半结跏趺吉祥坐;反之,则为半结跏趺降魔坐。跪坐、箕坐多为供养人。

2.立姿

佛与有名号的菩萨一般为端正双足并拢式,个别立佛略呈行走状,表示到处行走,宣扬佛法。还有一种双脚并立于莲台上,双手作接引状,大多为阿弥勒佛像。天王、金刚则多取两足分开的姿态。

3.卧姿

主要是释迦佛的卧像。

再说服饰。佛一般为肉髻、螺髻,上身内着僧祗支(背心)、外披大衣。大衣有通肩式、袒右肩式,有的大衣上还披袈裟。大衣的衣领有交叉式,北朝以后多为双领下垂式,呈“U”形。下衣则是没有襻带的裙衣,一般用帛带束成打褶状,覆盖于佛座之上。菩萨的衣饰一般多呈贵妇人妆,头戴花冠、化佛冠或宝瓶冠,上身披天衣,下穿贴体羊肠裙或罗裙,项部和手臂上有各种金银珠宝、璎珞、臂钏、腕钏等,身披帛带,眉如翠黛,双目修长,乌发垂肩,婀娜多姿。罗汉一般为光头,着长袍,与僧人无异。

常见的手印与姿势

佛教造像的手印很多,密宗的手印多达数百种。各种手印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这是识别各尊佛像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佛的手印比较呆板僵硬、程式化。菩萨的手印则艺术化,优美一些。看手印还要结合造像的姿势,一般手和身体动态基本保持和谐,不会看上去别扭和不合理。

1.禅定印

又称法界定印。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右手垂直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佛成道前所做的牺牲,唯有大地能够证明,这种造像名为“成道像”。另一种是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之上,两拇指顶端相接。据说为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行成道时采取的姿势。密宗的大日如来所用,则称为法界定印。

2.施无畏印

右手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掌心朝外。据说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惧,故名施无畏印。

3.法印

又称转法轮印。一种是结跏趺坐,右手上举至胸前,掌心朝前,拇指与食指相捻呈环状,左手横放在左脚上,掌心朝上;另一种是两手置于胸前,右掌与左掌相向,左右诸手指轻触;还有一种右手上举、拇指食指呈环状,左手握半拳朝内。这几种虽手势稍有差异,但总的是作讲演状,表示佛的说法相。

4.与愿印

左手自然下垂,手掌朝外,表示佛能满足众生愿望,故曰与愿。施无畏印和与愿印,往往互相配合使用,称施无畏与愿印;还有一种“旃檀佛像”,多为站姿,也取施无畏与愿印,表示能够解除众生苦难,满足众生愿望。

5.降魔印

又称触地印。以右手掌心朝内覆于右膝,指头触地,表示降伏魔众。相传释迦修行成道时,有魔王前来扰乱。于是他以右手触地,请大地作证。地神出来证明释迦已成佛,终使魔王惧伏,因之称降魔印。又因以手触地故名触地印。

6.接引印

又称来迎印、九品莲台印,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专用印相,在造像中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阿弥陀佛右手垂下,作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有金莲台,作接引众生状;另一种是阿弥陀佛两手交叉于腹部,食指与大拇指呈环状对顶。他给予众信徒的永远是这种表示最高席位的上品上生印,所以九品莲台印的其他形式,人们极少看到。

另外,还有安慰印、智慧印、金刚合掌印、内缚拳印、外缚拳印等也比较常见,多用于菩萨、罗汉、金刚。以上这些印相,用在菩萨像上,则显得造型柔媚,充满美感。

石窟造像手中的持物

药师佛:手持药丸、药钵。两个胁侍菩萨分别捧日、月,称为日光、月光菩萨。

阿弥陀佛:有时手捧金莲台。

观音菩萨:一手持如意或柳枝,一手提净瓶,头上有化佛冠。

大悲观音、千手千眼观音:手持各种法宝、兵器。

大势至菩萨:一般手持莲苞,头冠上有宝瓶。

第六章 艺术中的奇葩——石窟造像 - 图4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一般手持摩尼珠、锡杖,僧装。有的为戴风文殊菩萨:一般骑青狮。有的左手持青莲,莲上放经匣,也有的仅持经匣。

普贤菩萨:一般骑六牙白象。有的戴五佛冠,有的手持如意。密宗的普贤则手持金刚杵、金刚铃、戴五佛冠。

龙女:一般手持炉,作菩萨状。

金刚力士:均手持戟、弓、剑、金刚杵,还有的手持蟒蛇、髅骨等。

大黑天:双手抓日、月,或头上顶日、月,手提髅骨、头颅。

第二节 石窟造像的时代特征

北魏前期:规模宏大

北魏前期的石窟造像,是在北朝这一时代佛寺经济极发达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是帝王贵族的礼拜对象,具有首要的政治意义;它又是佛寺的最新形式。它就是这三者综合下的产物,因此它在造型上便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在艺术上含有大量的犍陀罗及鞠多的艺术成分;在形式上接近印度及中亚的佛像,不论服饰、发髻、动态;在气魄上雄伟而浑厚;石窟规模广大,壁饰及藻井多刻飞天及佛传故事;在雕塑上非常精细,如大同云冈石窟及下花园石窟。

大同石窟造像规模非常宏大。日本人松本文三郎等把这些造像分为三种形式:第一是完全属于犍陀罗式或鞠多式;第二是印度文化及中国文化初步结合的新形式;第三是汉化了的形式。第一、二种的时间皆属于北魏迁都以前,第三种是在迁都以后。第一及第二实际上是一种,都是印度及中亚佛寺造像艺术初期传入中国的产物,仍具有印度及中亚造像艺术的成分。但实际上也已具有了新的风格,唐人释道宣称它是:“唇厚,鼻隆,颐丰,挺然丈夫相”,就这面形上来说,已经不是印度人的相貌,也不是中亚诸人种的相貌,而是中国北方人的面相了。这“挺然丈夫相”,正反映着统治中国大封建主拓跋氏的气概。这就说明了石窟造像艺术虽受犍陀罗艺术的影响,但大同云冈石佛确是一种出自拓跋皇朝的新产物、新的艺术形式。

北魏后期:造型秀丽

北魏后期石窟造像的时代,主要是在孝文帝汉化这一政治运动及佛寺经济极发达的条件下产生的。其主要特征有:第一,是汉化,首先是使佛、菩萨、力士等像都穿上了宽袍大袖,态度文雅风流;第二,藻井及壁饰浮雕不再是佛传故事,代替它的是成幅的帝后礼佛图;第三,飞天由肥胖都变作修长而轻灵,有些中国故事也成为石窟壁饰的题材。在雕塑技术上较进了一步,显得熟练。这一时期造像的形象,面轮稍长,眼纤月状,眉昂,鼻大而短,口唇上翻,含微笑姿态,耳平板无孔,毛发波卷,衣纹遒劲,衣端褶纹呈重合状。这种秀丽的造型,不只是洛阳龙门的形象,也是北魏迁都之后,直至东西魏这一阶段石窟造像的共有特点。

北齐北周:文弱轻灵

北齐北周都是继承着北魏造像艺术向前发展的,所以在艺术上比较成熟、形象生动活泼。但北齐北周的国势都较北魏为弱,佛寺经济也受着局势动荡的影响,远不如前朝。因此,石窟规模都比较小。造像在轮廓上虽然与北魏晚期相接近,但已失去了云冈造像的雄伟气概,也失去了龙门石窟的文雅风流气质。如天龙山石窟造像及驼山石窟造像的造型;头部稍大,面轮稍长,颈部较短,衣纹雕刻较简单。胁侍菩萨亦头部稍大,一手举壶,一手执衣带,面相与本尊相似。南响堂山石窟亦北齐遗物,造像面形极文弱。其他与天龙山、驼山等同时的石窟造像,大致相似,飞天“轻灵飘逸”,令人有“羽化登仙”之感,周围所刻之供养人行列,一般为二三人,手持香炉或莲花,或跪或立。

第六章 艺术中的奇葩——石窟造像 - 图5驼山石窟造像

知识链接

五个庙石窟

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南17公里的党河峡谷,有一处重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个庙石窟。它是古代瓜、沙州地区以敦煌莫高窟为中心的外围小石窟之一,窟内现存壁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珍贵的历史价值。

一些游客慕名来此瞻仰,却看到一幅破败荒凉的景象。五个庙石窟“悬”在党河北岸的戈壁沙崖中间,石窟崖顶没有任何防水遮雨的保护设施,崖上洪水冲刷过的痕迹历历在目,并有洪水流入石窟的一条条痕迹。石窟窟门外没有护栏,下面堆积着碎石堆,牧羊者可从石堆上进入石窟。窟内地面上堆积着黄土,2窟、4窟窟顶被烧饭者的炊烟熏得黑乎乎的,一些塑像残缺不全。

文物专家根据五个庙石窟的窟形和现存壁画判断,现有的四个石窟,其中一个开凿于北魏,在西夏或元代曾重修;三个开凿于五代、宋(即曹氏归义军时期),壁画经历代绘制,多层重叠。底层为北魏时期作品,表层壁画多为五代、北宋、沙州回纥、西夏、元等各个时期绘制。五个庙石窟壁画丰富了敦煌石窟艺术的内容,也是研究河西地区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2006年,甘肃省文物局安排专项经费,委托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对五个庙石窟实施了安全防护。

隋唐时期:丰满圆润

隋唐时期,造像风格总体感觉逐步丰满圆润,曲线优美。隋至唐初处于过渡阶段,风格与南北朝中晚期基本一致,并出现一些新的因素。面相方面,不论佛或菩萨,面相不仅丰圆,而且方颐更为突出,与盛唐和北朝晚期造像有别。服饰方面,佛的衣着变化不大,菩萨装束变化明显,花蔓冠更低一些,发髻冠上的束髻更多,宝缯依然下垂至肩,璎珞更为精细复杂,甚至代替披帛下垂至腿部,然后上卷。有的披帛由两肩下垂,横于胸前呈上下两道,比较宽。罗汉的外衣下摆比北朝中晚期要窄一些。天王上身着甲,下束战裙。力士下着战裙,脚穿长靴。衣纹表现技法方面,仍有前期的阶梯式衣纹,但线条更柔和,又发展出凸起的线条。这种新型线条为唐以后所常用。

唐中晚期:雍容华贵

唐中晚期,盛唐风格成熟,各方面变化明显。面相方面,虽然颊丰颐满,但不像前期那样方颐,脸形轮廓和鼻目的高深,都更为适宜和谐。佛像多是螺髻,少有高肉髻和右旋发髻。服饰方面,佛的服饰变化不大,但佛座由过去的方座、床座发展为束腰六角座、细束腰圆莲座,座上另铺一幅幛布,一改过去外衣或裙下垂覆盖佛座的做法。菩萨的头上少有冠带,只做极整齐如花的高发髻。上身袒露,用复杂的璎珞充当项圈,也有较长的璎珞下垂至腿部再上卷,但长度不及隋代。还有披帛由两肩垂下,作两道横于胸腰之间。下裙紧贴双腿,有出水之势。全身轮廓极富美感,上腰有曲线,欹斜玉立,典型的美女神韵。罗汉的外衣下摆更窄。天王有的戴披帽,或作拳形髻,上身着甲,腰束战裙,腿部也套甲,脚踏魔鬼。力士头部不戴帽,下着裙赤足,肌肉隆起,表现出武士雄姿。飞天的姿态极为优美,头部是当时流行的双股髻或其他形式髻。下裙有的裹在腿上,有的宽大一些,但裙下都露脚。衣带飞扬,姿态活泼轻倩,好像红绸舞中的天女。衣纹样式上没有太大变化,但表现的技法更加成熟,根据现实衣纹的样子着力刻画,线条流畅优美。总之,唐代的造像,佛像更加富态庄严,菩萨则雍容华贵,美若贵妇,天王力士是典型的战将武士,飞天是最美丽的侍女。

宋金以后:入世化俗

宋金时期,造像艺术继承了唐代造像技法的所有优点,但佛和菩萨的面容、身姿不像前代那样丰满圆润,显得胖瘦适度,苗条玉立。菩萨更加世俗化、人性化。佛和菩萨座流行束腰须弥座,甚至有假山座或假山背景。佛座的装饰更加复杂,不厌其烦,狮子也由南北朝以来的在座之上移至座下,流行须弥莲座,莲座下有力士夜叉撑托。

第六章 艺术中的奇葩——石窟造像 - 图6宋代的佛像

元代的造像显得粗糙,有些造像面容更接近俗人。明代造像头冠较大,上身略长,下身显短,比例失调。清代造像受藏传佛教影响较大,菩萨腰部极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