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城市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商品交换需求的扩大,限时交易的封闭型市坊制度已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隋唐开始,这些限制逐渐改变。从唐中期开始,市坊制度已发生松弛、裂变。当时,商业不再限制在专门的商业区,许多坊中出现了市场、店铺、作坊。五代城市建设和制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一节 隋唐五代的城市与建筑

隋代的都城大兴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城市 - 图1大兴城遗址

公元581年,隋统一中国,结束了360余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皇帝,他觉得大国都城,惟有长安最合宜,因为长安是很具优势之地,其他地方都不适宜建都:一是洛阳、邺城等地,在战乱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二是建康(今南京)似偏南,对统治整个中国不利;三是陕西关中一带,东西南北,是当时的政治统治之要地。所以隋文帝决定建都于汉长安城之东南新辟一地,建造都城。开皇二年(582年),就在西汉长安东南动工兴建都城,并定名为“大兴”,以示新的历史的开始。

大兴城的布局,外面是方正的城郭,内部是整齐的街道,整个城市井井有条,建设得十分理想。

繁华的唐长安城

公元618年,李渊起兵灭隋,建立大唐。唐代都城定于隋都大兴,但改名“长安”,即历史上著名的唐长安。唐长安的基本格局与隋大兴一样,其城市总体特征是中轴线对称布局,以正对宫城大门承天门、皇城大门朱雀门,直至南城中门明德门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城门位置道路的格局及东市、西市的位置等,都是严格对称的。城内的道路呈方格网形式,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道路等级分明,层次清楚,以通达城门的大街为主干道,其他则为次级道路,最后则是通达诸街坊内的小路,道路最宽的达180米。唐长安城内的居住区为街坊形式,是封闭式的坊里制。这样的布置便于管理,对社会治安有益。

五代的都城

唐朝末年,梁王朱全忠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后梁”。他以汴州开封府为东都,洛阳为西都,并派人对洛阳城加以修葺,筑南北二城。开平三年(909年)迁都洛阳。后梁末帝朱填龙德三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称帝,为后唐庄宗,灭后梁,迁都洛阳,以洛阳为洛京,后又改称“东都”。

金陵位于南朝时的都城建康之南,据记载,金陵城周二十五里四十四步,城上阔两丈五尺,下阔三丈五尺。南门一带,均用巨石砌成,东北面依山带江,极为险固,凿护城河。城门有八个,除东、西、南、北四门外,又有上水门、下水门、栅寨门、龙光门。整个都城的位置,“夹淮带江以尽其利”,“南止于长桥,北止于北门桥,盖其形局前倚雨花台,后枕鸡笼山,东望钟山而西带石头”(《中国历代都城宫苑》)。

隋唐的宫殿

隋代建都大兴,其宫也叫大兴宫。此宫位于都城之北的中轴线上。唐代都城在隋大兴原址,但改名为长安,有“长治久安”之意。唐长安的皇宫也在隋大兴宫原址,但改名为太极宫。宫之东有东宫,西有掖庭宫,掖庭宫为嫔妃所居。整个太极宫规模很大,东西宽1285米,南北长1492米,是今北京故宫面积的3倍。宫之四周设十座门,南五(中间承天门,东为长乐门、永青门,西为广运门、永安门),东一(通训门),西二(通明门、嘉猷门),北二(玄武门、安礼门)。宫中建筑,按前朝后寝规范而设,显示出大国气度。宫中三大殿为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在南北中轴线上。两侧殿宇众多,有大吉殿、百福殿、武德殿、承庆殿、万春殿、立政殿、千秋殿、神龙殿、功臣殿、归真观、望云亭等,殿宇亭阁不胜枚举。宫中还有山石、池水、苑囿,规模宏大,气度不凡。

后来李世民(太宗)掌政,并为李渊(高祖)造了一座豪华的宫苑,位于长安城的东北。贞观八年(634年),宫殿建成,初名“永安宫”,次年改为大明宫。后来唐高宗李治因患风湿,觉得太极宫太潮湿,所以于龙朔二年(662年)对大明宫进行改建、扩建,然后皇宫就迁入大明宫。

大明宫位于唐长安城的东北,如今基址尚存。此宫地势较高,称“龙首高地”,这里干燥、凉爽,本是李世民为李渊所造的避暑宫苑。全宫基本上有一条南北之中轴线。最南端为丹凤门,向北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然后是御花园、太液池、蓬莱山等,北端为玄武门。大明宫主殿是含元殿,高大雄伟。此殿为大明宫的正殿,唐高宗李治迁宫后,这个殿就成了他的“金銮宝殿”。含元殿位于大明宫中轴线上,大明宫正门丹凤门向北610米处。整座建筑建于高高的龙首原上,并有3米多高的夯土台基。登上含元殿,向南俯瞰,是丹凤门内广场。

含元殿遗址至今尚在,还高出周围地面10余米。经勘测、查实,含元殿东西宽11间,南北进深4间。这座建筑的特点不只是大,更在于建筑两侧处理特别。在殿前方两侧相距约150米处,对称地建有翔鸾(东)、栖凤(西)两阁。高耸入云的两阁与大殿间用曲折的长廊相连,形成围护烘托主殿之作用,使殿宇更为辉煌。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城市 - 图2大明宫复原图

含元殿前有三条长达75米的“龙尾道”,自地面直升大殿。中间的一条龙尾道宽达25米,两侧的略狭一点。整个龙尾道坡度拉得很长,自殿下仰视整个宫殿,宛如在天上云端,显现出大唐鼎盛的雄姿。

麟德殿不在宫的中轴线上,而是位于太液池西侧的高地上。这里是唐朝皇帝赐宴群臣、大臣奏事、藩臣朝见的地方。整个殿宇有前、中、后三座殿堂组合而成,平面进深为前殿四间,中殿四间,后殿三间,面阔均为九间。此建筑因为是三殿并接,所以深度大于宽度,殿深83.5米,宽58.5米,其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北京故宫中太和殿的3倍。在殿的周围,绕有一圈回廊,廊阔3米余。在殿的两侧,东为郁仪楼,西为结邻楼。楼之前还有东、西两亭。

兴庆宫坐落在唐长安城东春明门内。这是一座供皇家使用的宅邸,原是唐玄宗为太子时的住地。后来他登基当了皇帝,次年便立名为兴庆宫。宫的正门朝西,即兴庆门。宫内多设山石、池水、林木、花卉,因此可以说是一座园林。宫中以牡丹花最有名。

隋唐、五代的住宅

隋、唐、五代时期的居住建筑,如今早已不存,但在一些文献资料和文艺作品中,却也留下了不少痕迹。如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的作品《游春图》,画中把住宅设在风景秀美的山水环境中。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有山水画《雪溪图》,描绘的也是这种住宅及其环境。后来我国山水画大都以这种环境为题材,而且绘出这种居住建筑形式。

王维有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盢。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充分表现出当时的理想的居住环境。

隋、唐、五代的宗教建筑

1.佛寺

位于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其中的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其结构部分是当时之原物,至今已有1200余年了。这座建筑规模不大,面阔三间,进深亦三间。从形式上来说(单檐歇山屋顶),不仅是典型的唐代建筑形式,而且比例得当,繁简得体,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上也是很可贵的。另一座唐代佛寺是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全寺有殿堂楼阁210余间。佛光寺始建于魏孝文帝时期,现存的大殿是唐大中11年(857年)所建之原物。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屋顶,殿内斗拱硕大,出檐深远,装饰简约,比例协调,表现出典型的大唐建筑风格。寺内还有一座建筑文殊殿,今存之建筑为金代天会十五年(1137年)所建之原物,用“减柱法”,既节省了木料,又使殿内空间宽敞。这种形式多为金、元时期之做法。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城市 - 图3五台山的南禅寺

2.佛塔

隋、唐、五代时期的佛塔,留存至今的较多。这里介绍几座有代表性的佛塔:山东历城的神通寺四门塔,陕西西安的大雁塔和小雁塔,云南大理的千寻塔及南京栖霞山的舍利塔。

山东历城位于济南东北,神通寺四门塔为方形平面的单层塔。塔顶用大量的叠涩,较似印度古代的佛教建筑风格。内有东魏武定二年(554年)造像题记,因此以为东魏之物;后来在塔内发现建塔之记,才认定为隋大业七年(611年)所建。此塔平面方形,四面设圆拱门,所以称其为“四门塔”。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的大雁塔,其正式塔名叫“慈恩寺塔”,此塔高7层,为64米,平面方形,底层每边24米。大雁塔建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当时著名僧人玄奘为保护从印度带回的经籍,由唐高宗资助,在慈恩寺内建造此塔。初建时为砖身土心,平面方形,共5层。8世纪初,改用青砖楼阁式,共7层。唐大历年间又改为10层,但因战乱,只留下7层。到了明代,此塔又遭破坏,于是便在其外表加砌面砖予以保护。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城市 - 图4龙门石窟

今西安的另一座著名佛塔是小雁塔,其正式名为“荐福寺塔”。此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8世纪初),是藏经之塔。小雁塔的平面亦为正方形,建塔时为15层,明代大地震时倒掉顶上2层,现为13层。塔高43米(残高),砖砌密檐式,中空,有木楼层。塔的外形呈抛物线形状。

位于云南大理的崇圣寺塔,共三座塔。主塔称千寻塔,另两座分别叫南塔和北塔。千寻塔建于南诏保和年间(824-839年)。此塔为密檐式,平面正方形,塔高69米,16层。塔内发现许多唐、宋时期的珍贵文物,这说明当时南诏国与唐交往甚密。

栖霞山舍利塔位于南京栖霞山麓。它创建于隋代仁寿二年(602年),现存之塔为南唐(937~975年)时重建。此塔共5层,八角,高15米,是我国古代楼阁式密檐式塔中形态较好的一座。塔身上刻着许多浮雕,题材丰富多样,有海浪、鱼、蟹、龙、凤和石榴等,还有“释迦八相”,即四大天王、文殊、普贤菩萨和飞天供养人。

3.石窟

隋、唐、五代的石窟多为魏晋南北朝所凿诸石窟的基础上加凿的。如洛阳的龙门石窟,其中奉先寺就是唐代所开凿的。此寺是唐高宗成亨三年(672年)开凿的,上元二年(675年)完成。奉先寺为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中的杰作。本尊卢舍那大佛高17.17米,头高4米,佛像面容丰满秀丽,眼神含蓄宁静,姿态端庄肃穆,衣纹简洁流畅,可谓形神兼备。佛的两边侍立二弟子,迦叶严谨持重,阿难温顺虔诚。其他雕像,也均风采动人,极具个性。

4.道教建筑

道教起源于东汉后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较快的发展。唐宋时期在统治者的推崇和扶持下,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当时的道教宫观建筑,如今已基本无存。在此介绍一些隋、唐、五代较有名的道教宫观。

北京的白云观,创建于唐代,最初叫天长观,是我国最早的道教宫观之一。据《再修天长观碑略》中说,唐玄宗为“离心敬道”,奉祀老子,建此观。唐开元十年(722年)建,至今已有1200余年了。今观中珍藏着一尊汉白玉刻老君像,就是当时观中所奉祀的老君圣像。今之白云观基本上仍保持唐代时的格局,但其建筑已多次重建,如今的建筑已为明清时所建之物。

抱朴道院,位于杭州西湖北端的葛岭之上。这是为纪念东晋的葛洪而建。葛洪(284~364年),号抱朴子,是我国道教的重要人物。唐朝时,为了纪念葛洪,便在杭州西湖北首山上建抱朴道院,此山亦名为葛岭。最初,抱朴道院的建筑是唐代修建的葛仙祠,祠内有初阳台石亭、初阳山房等建筑。元代时,葛仙祠毁于战火,明代重建,改称“玛瑙山居”,后又改称“抱朴道院”。今之建筑为清代之物。

青羊宫,位于四川成都市西南。此宫创建于唐代。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唐僖宗逃奔蜀地,曾于此为行宫。后来回长安,曾下诏改“青羊观”为“青羊宫”。宫内建筑中轴线对称布局。自宫门入,里面有玉皇殿、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等。这些建筑虽然为中轴线对称布局,但建筑环境充满生机,不但有名贵树木,还有许多盆景,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知识链接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第二节 隋唐主要城市

扬州与益州

这一时期,地方城市亦得以长足发展,而以扬州、益州等最为繁盛,时人称“扬一益二”。

1.扬州城

扬州城位于今江苏扬州市区及北郊一带。春秋末期,吴国于北郊蜀岗兴筑邗城为其建城之始,汉代以后称广陵,隋唐以后置扬州。隋代新开通的运河与长江交汇于此,东距当时的长江入海口200余里。交通的便利促使扬州城迅速发展,惟隋唐以前旧迹已难寻觅。

20世纪40年代,日本人安藤更生曾来此考察,写出《唐宋时期扬州城研究》,并绘制《扬州遗迹参考图》。50年代以来,南京博物院等又多次对城址进行调查发掘。自1986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化局联合组成扬州城考古队,由蒋忠义等主持,再次对其做了全面勘察和发掘,使唐宋扬州城原貌得以完整揭示。

隋时因蜀岗上原广陵城旧址而筑江都宫,唐代相沿而居官署,与蜀岗下所筑罗城相对而称“牙城”或“子城”。其北垣长2050米、东垣长1500米、南垣长1900米、西垣长1400米。除南垣有近4米厚的夯土墙保存于地面以下外,其余三面城墙均残存于地面之上,高5~10米,宽约9米。城墙最下层为汉代夯土,其上为六朝时期修补的夯土,再上为隋唐时期修葺的夯土墙体,外包砌城砖。西南角、西北角和东北角都保存有很高的角楼基础。已探出南门和东门,与其相对应的北垣、西垣各有城墙缺口,当为北门和西门所在。南门为三个门道,门址内外两侧均凸出城墙,内侧可能有马道设置。门脸包砖,门楼建在砖土墩台上,周围有2米多厚的砖瓦堆积层。其在隋代当称江都门、行台门,唐代称中书门,五代称天兴门。连接城门的东西向街长1860米、宽11米,南北向街长约1400米、宽10米,相互交叉呈十字形,交叉口路面宽22米。南宋初年,沿用此城西垣、南垣和北垣西段,另筑北垣东段及东垣而成“堡寨城”,西垣长1400米、北垣长1100米、东垣长1200米、南垣长1300米、周长5000米,亦四面设门而以十字街相连。后在宝祐年间又予重修而称宝祐城。

罗城在蜀岗下,仅北垣尚保留一段高约2米的地面城墙遗迹,其余城墙遗迹断续残存于地面之下。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120米、南北长4200米(罗城南垣至子城北垣长6030米)。北垣起自子城东南角,至罗城东北角长1470米;东垣长4200米;南垣长3100米;西垣北接子城西垣,长4100米,城外有护城河。西垣南段城墙夯土下压有唐代早期地层,上有宋代堆积层,可判知其修筑于唐代中晚期,废于五代末。探出城门八座,即西垣两门、南垣三门、东垣两门、北垣一门。依西垣城门之间距离为1000米推测,北门与南门之间还应有两座城门。与此相对应,东垣亦应设四座城门。东垣北门与西垣北门为三个门道,其余为一个门道。西垣南门外围筑方形瓮城,瓮城南北长158米、东西宽145米。东垣中南段城门(东关)亦筑瓮城,沿用至宋代更演为双瓮城结构。城内探出南北向路三条、东西向路两条,均与城门相连。探出古河道四条。西部南北向河道大致在保障河一线;中部南北向河道大致在汶河路一线,即纵贯扬州城的运河,亦称官河,宋明时称市河。北部东西向河道即蜀岗下浊河及其与官河交汇后南流东折的邗沟,中部东西向河道在小市桥(又称宵市桥)南侧一线。东垣外运河为唐代后期所开通。与河道相连的水门探出五座,西、北、东三面各一座,南垣两座。

另在南垣西门以西30米处发现排水涵洞遗迹,为圆券顶长条形隧道,残长12米、宽1.8米、高2.2米,内置栅栏、隔板等防御设施,北与城内排水沟连接,南与护城河相通。街道与河道相交处架桥通过。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城市 - 图5扬州城遗址

在石塔寺、文昌阁一带发现一座唐代木桥遗迹,清理出桥桩33根,排成六列,当为五跨木桥,长34米以上,宽约7米,中孔最大跨度达8米,横跨在南北流向的古河道上,桥水面跨度近30米。其地临汶河路,故所跨古河道当即官河。又据有关记载可推知,此桥在唐代称顾家桥,为著名的“二十四桥”之一。晚唐诗人杜牧作《寄扬州韩绰判官》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依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所记,其“二十四桥”,当指架于浊河上的茶园桥、大明桥(二桥在西水门外)、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架于官河上的洗马桥、驿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后二桥在南水门外),以及架于邗沟上的参佐桥、山光桥(在东水门外)等。另有三桥佚名,很可能一在官河上,一在邗沟上,一在东水门外。如此,则城外6座,城内18座。其中跨官河的东西向桥十三座,间距300~400米;跨浊河及邗沟的南北向桥五座,间距450~500米。通于桥上的13条东西向街和4条南北向街(九曲桥附近有九曲池遗迹,无南北向街相连)纵横交叉,将罗城内划分成60余坊。西部南北向河道有北三桥、中三桥、南三桥,号九桥,不通船,不在二十四桥之数。

在南三桥及九曲桥一带发现有寺院遗址。在南三桥、作坊桥及小市桥附近发现作坊和居住遗址。

在小市桥附近(今文昌阁广场东南)发掘一处唐代建筑基址,分早、中、晚三期,均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后期略有扩大。早期建筑不用台基,极为简易,且出土有骨料、加工后的边角料、废品及磨制骨料的砺石,显然为一普通民居兼家庭手工业作坊。中期建筑台基,房前有天井和其他建筑遗存。后期建筑又加高台基,增辟西门等。出土有越窑、宜兴窑、洪州窑、寿州窑、长沙窑、巩县窑、邢窑、定窑等所产瓷器及铜钱、金块、皮囊壶,并伴出波斯孔雀蓝釉陶器、玻璃器皿等。由此推测,其中、后期极有可能已是外来商人乃至“胡商”寄居之所。据记载,唐代在小市桥附近置“小市”,在开明桥附近置“大市”,为集中交易之所,又有“十里长街市井连”之说。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扬州商贸业之鼎盛。

经唐末五代之乱,扬州城沦为废墟。后周时于故址东南隅筑城,称“周小城”;宋代沿用,称“宋大城”。经勘探可知,二者实为一城。其平面呈长方形,南垣、东垣沿用原城墙,北垣、西垣为新筑,除西北城角残高约10米外,四面城垣均无地面遗迹,而四周城壕依旧保存。北垣长2100米、基宽9.5米,西垣长2860米、基宽111.6米,南垣长2200米,东垣长2950米,周长1.011万米。城内南北向斜街与中部东西向街均沿用旧路,南北向市河即原官河南段,各连以城门或水门。

经发掘判知,其西门自五代至明代位置未变,四个时期的西门整齐有序地叠压在一起。五代西门门道长15米、宽5.7米,南北两侧各有一座马面,平面呈凹形。北宋早期沿用,只是抬高西门地面。北宋晚期将两座马面向西延伸而围筑瓮城,使平面呈凸状。城门洞壁用砖垒砌,不见任何木柱痕,推知为砖构券顶式门洞,是中国古代由木构过梁式方形城门向砖构券顶式城门转变的最早实例。南宋时期对西垣、城门及瓮城增厚加固,门洞两侧又加砌1米厚的墙壁,宽缩至3.7米。为抗拒金兵南下,相继修筑“堡寨城”和夹城,而呈三城并存的格局。夹城位于“宋大城”与“堡寨城”之间,城址所在高出附近地面1~3米,平面呈南北狭长的长方形。东、北、西三面墙外的坡势较陡峭,夯土墙宽5.3米,加上内外包砖,原墙基宽当在6米以上。北垣长450米、东垣长900米、南垣长380米、西垣长950米。四周城壕依旧存在,壕沟面宽达100米左右。城内有南北向街与东西向街相交叉,各连以城门,北门与“堡寨城”南门遥遥相对。东垣北端发现砖砌水涵洞遗址一处。南宋朝廷降元后,扬州守将李庭芝仍率军民孤垒抵抗,可表明宋三城的防御能力。元末,扬州城又遭兵火浩劫,“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朱元璋截大城西南隅而筑城,后称旧城。嘉靖年间,为防倭寇又在东部增筑外城,称新城,由此而形成明清扬州城的格局。

2.益州城

益州即成都,自战国时期张仪筑大城及少城,至隋代曾加扩筑,到唐代晚期又由西川节度使高骈主持增修罗城“周二十五里”,五代以后相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都市博物馆等先后在市区指挥街一带发现唐宋时期居住遗址,在明清城墙基下发现唐宋罗城门址及部分城垣遗迹。其门址位于四川成都市区西南部外南人民路135号,明清城墙下压有唐宋城墙,残高2.3米。1号门址在城墙遗址东南部,单门道,夯筑门墩外包砖,下垫卵石夯筑基础。门道宽6.6~6.7米,复原后的进深约为10米,路面中间平铺一层青砖,两侧为灰黑色硬面。门扉为木质,外包铁皮,置于门道中间,向内开启,宽6.2米、厚0.12~0.14米、残高0.16~0.67米。门扉两端外侧置对称的门框石,上凿长方形槽孔,用以镶嵌门框。门框石的内侧还有门砧石、门础石。门道内堆积有许多石灰片,有的外饰有红彩痕,表明门道内曾涂石灰,并施红彩。而砖块、石灰、条石等均有烟熏痕迹,表明此门系大火烧毁后封塞废弃。门扉被大火焚毁时,门道内的包砖、夯土塌陷,在高温下形成大量的红烧土堆积,门扉的最下部分因此得以保留轮廓。其边缘为铁皮、红烧土硬面,东半部的门钉横置其中;门扉两端有圆形的枢窝痕迹,边周较光滑。

结合文献记载可推知,其当为罗城南垣西部笮桥门,封塞时间为北宋早期,并在其西北部6.6米处新开一门,即2号门址。2号门址亦为单门道,宽6.7~6.9米、进深残长8.1~9米。门道两侧各置一列基础石,础石靠门道的一边凿有长方形柱洞,左右对称,排列规整,可知其门为两壁立排叉柱的过梁式建筑。外侧有一列砖墙,可能是瓮城的始端。门道路面呈灰褐色,中部铺垫有砖、卵石,经长期碾压而十分坚硬,并留下车辙印迹。门址上叠压有明清城墙包砖基础等遗迹,当废止于明以前。除此之外,在羊皮坝街、新南门王家坝街等处明清城南垣,青安街、天仙桥南街、东安南街等处明清城东垣,中同仁路、上同仁路、通锦桥西城角边街等处明清城西垣,墙基下均叠压有唐宋时期城垣遗迹。宋城几乎是重叠于唐罗城之上,明清城墙位置稍有变化,只是有的地方交错移位,整个城址范围仍是“因宋元之城而筑”。其南临南河、东临府河、西临西郊河,各随河流之势而折曲延伸,城墙有一定弧度。明清城北垣临近府河,虽未经发掘,亦可大致判定是相沿于唐罗城北垣。

南诏大理诸城

1.图山城

唐初在西南地区原存“六诏”,其中蒙舍诏即南诏居最南面,位于今云南巍山县境。

1959年,云南省博物馆曾对巍山县西北约17公里的巄屽图山城进行试掘,得知城址东西长35米、南北宽17米,发现南诏有字瓦、瓦当、滴水、鸱吻、花砖、柱础等。1991-1993年间,又在此对过厅式建筑及佛塔塔基进行发掘,出土有字瓦、花砖及红砂石石雕佛像等。或以其为南诏的发祥地和早期王都所在,或以其为六诏并存时期蒙巂诏之邑,而蒙舍诏当在蒙巂诏之南。

巍山县庙街乡古城村东有一古城。据张楠实地踏勘,城址呈正方形,边长90米。城墙用土夯筑,东南面保存较好,残高3米。北部残存一方形土台,高约2米,面积约400平方米,与南垣城门遥相对应。其位于巄屽图山城之南,很可能为蒙舍诏之城。

2.太和城

开元年间,蒙舍诏兼并五诏,建南诏国,以太和城为都,至大历末,前后共40余年。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城市 - 图6崇圣寺三塔

其城址位于今云南大理东南约7.5公里太和村西点苍山坡上。蛮语“和”之意为山坡,“太和”即因城建于山坡上而得名。20世纪60年代以来,云南省博物馆等曾多次派人来此考察。其西倚点苍山、东临洱海,今存南北两道城墙,二者相距约1200米,南垣长3350米、北垣长3325米。城墙为夯土筑成,北垣西部保存较好,残高约3米,宽约2米。西北部与北垣西段相连有一小城,作不规则圆形,周长约1000米,城内有土台遗迹。小城之东今存阁罗凤所立“南诏德化碑”。

3.阳苴咩城

大历末年,南诏迁都阳苴咩城。唐末,郑氏灭南诏,建大长和国;五代时,又相继有赵氏建大天兴国、杨氏建大义宁国及段氏建大理国,均以此为都。至南宋末,元灭大理,设大理路军民总管府。城址在今云南大理市区及郊区,于梅溪南岸尚存城垣遗迹,西起点苍山中和峰麓,东至大理旧城(明初营筑)西北角。城墙断断续续以石块及土垒成,长约1000米,残高4~5米,基宽6~8米,顶宽1米。在旧城西二里三月街广场今存“元世祖平云南碑”。1939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吴金鼎等曾对旧大理城南的五华楼故址及弘圣寺遗址等加以考察。1964年,云南省博物馆又对残存城垣遗迹及旧城西北崇圣寺遗址(今存三塔)等进行调查,并在旧大理城北五里桥附近发现一东西向的城墙遗迹。

4.拓东城

南诏时期曾破西爨,筑拓东城。据李家瑞考察,拓东城应在今云南昆明城南,地跨盘龙江两岸,北至今长春路附近,南至今碧路附近。这一带今存东寺塔、西寺塔及经幢等,均为南诏大理时期遗存。

5.西山坝城址

今腾冲县西约2公里西山坝缓坡上存一城址,经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于1994-1996年间三次勘察,探明其小城平面近正方形,周长860米,面积4.6万平方米。外套一大城,面积25万余平方米。城墙为夯土所筑,残高近3米。城中有道路,最宽者20米,路面铺火山石。城内外发现建筑遗址10处。其当为南诏、大理国边陲重镇。

此外,经考古调查的南诏大理时期城址还有大理市境内的大厘城、龙口城、龙尾城、三阳城,洱源县境的德源城、三营古城,弥渡县境的白崖城等。

综上可知,这一时期从国都到府州县城多实行里坊制,规划整齐。隋都大兴城规模宏伟,虽有鉴于北魏洛阳城扩建外郭城所成之制,但也体现出统治者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唐都长安城予以全盘继承,而又加筑大明宫等,同样表明了这一点。唐代长安城繁盛空前,充分显示了其作为大国盛世之都的泱泱风貌。就规划设计而言,比照《周礼》所记“面朝后市”,虽有所变通,然以宫城居中及确立南北向中轴线等,应该说从总体上仍是遵循于传统礼制。其布局方法为渤海乃至日本国都有所仿效,足见影响之大。

唐朝的州市、县市及草市

由于唐朝统治阶级内部腐朽势力在和平环境中不断增长,到中期玄宗天宝以后(742-820年),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废弃了均田制,庄田制成为地主占有土地的形式。加之遭受延续8年的安史之乱,农民破产流亡,户口减少,农业生产下降,国势趋衰。这时农业生产虽然不振,然而手工业生产却是进步的。除官营的宫廷服饰、用具以及军用物品以外,私营手工业出现了许多行业和新技术。例如织缍业,许多劳动妇女都会做,几乎普遍成为农家的一种副业,绢帛和粮食同为社会的基本财富。染色业出现了印花技术。矿冶业有铜、铁、金、银、铅、锡。盐税、茶税、酒税和矿冶税,都是朝廷的重要收入。制瓷业也特别发达,瓷器既在国内普遍使用,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出口商品。磨面业有了水力磨。制糖业也发展起来。因广泛使用印刷品,印刷业有了进步。造纸业发展了多种用途的纸张。造船业在水上交通和商业贸易发达的情况下,也非常兴旺。手工业的进步和发达,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

手工业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德宗(李适)建中元年(780年),改租庸调为两税法,人民纳税都要用货币,农民必须变卖粮食实物,也促进了买卖交易。商人以贱买贵卖发财,大商人还兼营高利贷和柜房、质库(类似当铺),加上水陆交通便利,商业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从两京到州、县以至乡村,出现了多层次的商市,各级城市的经济功能更为显著了。

两京以外,最大最繁华的州市要数扬州。它是运河连接长江的水运枢纽,江淮地区的漕米、海盐、茶叶,先集中在这里,再运往关中和北方,是全国最富饶的商业都市。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有人口47万,仅居住在这里的阿拉伯商人就有5000多人。扬州还是对外的通商口岸,设有市泊使,管理出入港口的中外船只。鉴真和尚就是天宝末年从这里东渡日本的。

唐代扬州城的规模也是很大的,其中子城是扬州大都督府和其他官衙的集中地,也是原先隋炀帝的宫城所在。子城下面的罗城范围较大,是商业和居住的地区,唐人张祜诗句有“十里长街市井连”的形容。但到唐朝末年,扬州在战乱中就被毁坏了。第二大州市是成都,其他还有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都是繁华的州市。

州市以下有县市(县城设的商市),县市以下有草市,草市是离州、县城较远,在交通便利的地点所设的乡村集市,在北方叫集,在岭南叫墟市,在西蜀叫亥市。这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自然经济市场,也是唐朝经济发达的一个标志。

知识链接

扬州城遗址

扬州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蜀岗上,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城遗址之一。扬州建城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最早在这里修建邗城,此后历代相继修筑,到隋唐时期成为仅次于京城的繁华商业城市。长期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扬州城遗址相互叠压,其中以隋代、唐代和宋代城址保存较为完好。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十分喜爱扬州,因而不仅修建运河直通扬州,还在这里修建了华丽的宫殿。根据考古发掘,隋代扬州城是在前代广陵城的基础上修建的,现存遗址包括宫城、都城以及附近的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