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名相

隋文帝杨坚在苏威、高的辅佐下结束分裂、重归一统,吸收了魏晋以来各种政治制度的优点,形成了三省六部制以及科举制的雏形。唐太宗、唐玄宗更是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等贤相重臣使封建社会进入第二个辉煌时期。唐朝的宰相不但政绩彪炳,诸如张九龄、李德裕等人更堪称一代文豪,留下了不少令人称道的文学作品。但随着朝中宦官势力的抬头、地方藩镇势力的崛起,曾经权倾朝野的宰相却在这些政治斗争中成为了牺牲品,这或多或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宰相制度的没落。

第一节 隋朝的名相

隋朝股肱:高颎

高颎(?—607年),一名敏,字昭玄,渤海蓓(今河北景县)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高宾先仕东魏,后投奔西魏,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襄州总管府司录。

高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文史,尤善词令”,17岁步入官场。北周时,杨坚专断朝政,发现高颎“强明,久习兵事,多计谋”,引为心腹,委以重任。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高颎自请率兵讨伐,大破之,因而升任柱国大将军,迁丞相府司马,“任寄益隆”。

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任命高颎为尚书左仆射、纳言,即宰相之一,同时兼任左卫大将军。高颎出任宰相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领新都大匠,主持建造新的国都大兴城。大兴城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一年内主体竣工。高颎因功,又拜左领军大将军。

隋文帝开国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高颎作为丞相,具体执行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能文能武,明达政务,竭诚尽节,引荐贤良,苏威、杨素、贺若弼、韩禽等,都是由他推荐,而担任军政要职的。

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命高颎节制诸军,准备攻灭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恰逢陈宣帝病死,高颎出于礼不伐丧的考虑,建议暂缓发兵,以争取民心。隋文帝询问灭陈之策。高颎说:“江北江南气候不一样,庄稼成熟时间也不一样。我们可趁江南收获季节,扬言出兵掩杀,陈朝必定屯兵防御,足以废其农时。这样坚持数年,对方懈怠,那时我军齐集,登陆而战,事半功倍。”隋文帝采用这一计策,接连数年,果然使陈朝穷于应付,疲惫不堪。

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命次子晋王杨广为统帅,统领大军伐陈。高颎任元帅长史,“三军皆取决于颎”。就是说,杨广只是名义上的统帅,而实际指挥作战的则是高颎。高颎精于军事,水陆并进,调度有方,一举攻克建康,俘虏了陈后主陈叔宝及其宠妃张丽华等。张丽华雪肤花颜,天姿国色。杨广贪恋其美貌,想留她一命,占为己有。高颎严正地说:“周武王灭商,戮妲己;今灭陈国,不宜取张丽华。”他果断下令,将张丽华斩首。此举激怒了杨广,埋下了杨广仇恨高颎的种子。隋军班师,隋文帝封赏功臣,高颎升任上柱国大将军,封齐国公。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名相 - 图1高颎画像

高颎功高权重,必然招致一些人的嫉妒和仇恨。包括杨广在内,暗放冷箭,攻击和诋毁高颎,诬称他有反心。隋文帝当时还算英明,真诚地告诉高颎说:“公灭陈后,人云公反,朕已斩之。你我君臣道合,非小人所能离间也。”尽管如此,仍有人喋喋不休,中伤高颎。隋文帝大怒,把那些中伤者统统贬官。他说:“高颎是一面镜子,每被磨莹,皎然益明。”一次,隋文帝让高颎和将军贺若弼讲述攻灭陈朝的详细情况。高颎非常谦虚,只顾推崇贺若弼,说:“贺将军先献十策,后于建康城外苦战破贼。臣乃文吏,岂敢与猛将论功?”

其后,北方突厥侵犯隋朝边境。高颎出任元帅,深入大漠,予以回击。又有人放出流言,声称高颎意欲谋反。隋文帝尚在犹疑,高颎得胜还朝,流言不攻自破。开皇后期及仁寿年间,隋文帝变得不那么清醒了,武断多疑,猜忌功臣宿将。他听信谗言,决定废黜太子杨勇,改立杨广。高颎坚决反对这样做,跪地叩头说:“长幼有序,万不可轻易废立太子。”杨广矫情饰行,得到母亲独孤皇后的支持。先前,高颎死了夫人。独孤皇后曾跟隋文帝说:“高丞相老矣,而丧夫人,陛下何以不为之再娶?”隋文帝把这话转告高颎。高颎流涕说:“臣已年老,退朝惟斋居读佛经而已。虽陛下垂哀至深,至于纳室,非臣所愿。”不久,高颎爱妾生了个儿子。独孤皇后抓住把柄,恶意挑拨说:“陛下还信任高颎吗?当初,陛下欲为他娶夫人,而他心存爱妾,面欺陛下。现在,他的诡诈终于显露出来了。”隋文帝细想,似乎是这么个理,从此开始疏远高颎。

辽东发生叛乱。隋文帝决定发兵征讨。高颎认为正值秋雨连绵季节,不宜用兵。隋文帝一意孤行,以儿子汉王杨谅为统帅,高颎为元帅长史,率兵出征。结果正如高颎所言,因淋涝疾疫,兵败而还。独孤皇后趁机进谗,说:“高颎开始就不愿出征,陛下强之,妾固知其无功矣。”杨谅推卸兵败的责任,危言耸听地说:“我没被高颎杀害,就算很幸运了。”隋文帝糊里糊涂,欲治高颎之罪。大臣贺若弼、薛胄、柳述等一起进谏,都说高颎无罪。这样一来,隋文帝更加恼怒,认为朝中有高颎私党,断然罢免了高颎的所有官职,只保留齐国公的爵位。“自是朝臣莫敢言”,开放的言路断绝。

隋文帝有时还想着高颎的功绩,一次召高颎参加一个宴会,说:“朕不负公,公自负朕也。”高颎欷歔沉默,不知该怎样回答。隋文帝转而对侍臣说:“朕于高颎,胜过父子,虽或不见,常似眼前。作为臣子,不可以身胁君,自云第一。”原来,他是担心高颎权势过大,威胁自己的皇位。不久,有人告发高颎之子高表仁,称他曾对高颎说:“从前司马懿托疾不朝,遂有天下。父亲现在如此,安知非福!”这一告发非同小可,触动了隋文帝的敏感神经。他勃然大怒,说:“高颎与子言,自比司马懿,此何心乎?”他命将高颎逮捕下狱,由内侍省审讯。内侍省请求将高颎处斩。隋文帝权衡利害,未予批准,只将高颎除名,贬为平民。经此事件,高颎认识到了官场的险恶,“欢然无恨色”,以当一介平民而为庆幸。

可是,隋炀帝杨广登基后,又起用高颎为太常卿。高颎性情耿直,对于隋炀帝滥用民力、沉湎声色、穷兵黩武的荒淫行径,屡屡提出非议,甚至说“近来朝廷殊无纲纪”。隋炀帝因当初张丽华被斩一事,耿耿于怀,现在有了报复的机会,遂给高颎安了个“讪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斩首,诸子连坐,流放边地。史载:“高颎立功立事者,不可胜数。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时致升平,颎之力也。论者以为真宰相。及诛,天下无不伤惜,至今称冤不已。”

终失晚节的宰相:苏威

苏威,字无畏,京都附近武功(今陕西武功)人。苏威的父亲苏绰,曾任度支尚书。

北周建立后,大冢宰、皇叔宇文护执掌朝政。他非常欣赏有才有德、老成持重的苏威,要把亲生女儿嫁给他。但宇文护独断专权,从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与这样的家庭联姻,即使能带来荣华富贵,也并不是一向稳重的苏威所愿意接受的。为了逃避婚姻,他躲入山中,栖身古寺,专心读书,倒也显得逍遥自在。但宇文护是得罪不起的,苏威的叔叔派人四处寻找,要他不要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损害家族的利益。无奈之下,苏威只好接受这门亲事,成了宇文护的乘龙快婿。他也因攀上这门亲而很快得到了升迁,被封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怀道县公,又按三司级别给他配备了仪仗,给了他很高的待遇。周武帝杀宇文护亲政后,赐封他为稍伯下大夫。所有的这些赐封,他都以身体有病为由,全部推辞不受。

苏威有一个堂妹,嫁给了元氏家族的元雄。元雄一家以前曾和突厥发生过冲突,使突厥在侵扰中遭受了不少的损失。突厥派使者到北周,声称只要将元雄一家送到突厥为人质就愿意臣服北周,北周当权者居然同意了这一无理要求。苏威知道后,对别人说:“蛮夷之人只是贪图利益,可以用钱财贿赂他们,让他们改变主意。”当即出售了自己的田产房屋,准备倾家荡产赎回元雄一家。此举一时被传为美谈,人人都称赞他的义举。苏威一直以来都是有官不做,有爵不就,而是隐居山林,以吟诗作画、讽议时事为乐事。但他并不是一个甘于默默无为的隐士,而是在等待明主出现,待机而动。

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大丞相杨坚图谋大业,正在四方招揽人才,其心腹干将高颎多次向杨坚推荐苏威,称赞苏威是个贤德之人。杨坚对此人也早有耳闻,于是私下召见苏威。二人一见如故,交谈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苏威觉得终于找到了明主,心情十分舒畅,就在杨坚府内住了下来。一个多月后,杨坚、高颎等人将准备代周立隋的事情告诉他,这使他觉得左右为难。一方面,跟着杨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享受荣华富贵不说,还能名垂青史,这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另一方面,他毕竟是宇文家族的女婿,北周皇帝也待他不薄。他又是一个十分注重名节的人,考虑到直接参与这样的行动,恐怕会遭受他人的唾骂,有损自己忠义的名节。于是他只好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从杨坚府中不辞而别,悄悄跑回老家躲了起来。

公元581年,杨坚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改元开皇,下令征召苏威为太子少保,并追赠他父亲苏绰为邳国公。接着,又让苏威兼领门下省纳言、民部尚书的职务,官居宰相之位。苏威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向杨坚奏请减轻百姓的租赋徭役,一切务必从轻,好让久经战乱的老百姓有一段喘息的时间,从而稳定全国局势。杨坚对他的建议悉数采纳,下诏除去一切苛政。一次,苏威看到宫中挂帐幔的钩子居然是用白银做的,立即严肃地向杨坚陈述节俭的必要性,杨坚马上下令将宫中一切奢华的布置装饰,全部撤换或毁掉。

经过几年的努力,隋朝已是天下太平,万物丰盛,呈现一派盛世之象。这期间,苏威先后出任过刑部尚书、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他与尚书左仆射高颎一起革新政治,重订各种典章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事情就是主持修订刑律。鉴于北周“刑政苛酷,群心崩溃”的教训,开皇三年(583年),杨坚令高颎、苏威、牛弘等人重新修定刑律。苏威等人参照魏晋、北齐和南梁各朝的旧律,以宽简为原则,汲取其精华,删除某些严刑酷法,经过一年的时间,制定出了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的《刑律》。由于苏威熟悉前代各朝的法律制度,因此,整个《刑律》的体例、章节、条文,几乎都出自于他之手。所以说,《刑律》的制定与颁布,苏威的贡献最大。开皇九年(589年),苏威官拜尚书右仆射,正式升任宰相。

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初,为装饰门面,颇为重用苏威、高颎、贺若弼等一些老臣,苏威由原来的大将军晋封为上大将军。也许是对新君充满了希望,他又开始敢作敢为了。隋炀帝要征收徭役,修筑长城,他出面劝阻,认为新君即位,应首先稳定局势,不宜加重徭役赋税,以免引起混乱。隋炀帝还真的听了他的劝谏,暂时停止了修筑长城的举动。然而隋炀帝是一个刚愎自用、好大喜功,而又迷恋奢华生活的暴君。随着皇位的巩固,他开始为所欲为,再也听不进任何反对他的意见了。高颎等人因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时常流露出不满情绪。隋炀帝干脆下旨将他们杀掉,苏威也跟着受到牵连,被罢免了官职,他再一次失望了。

隋炀帝本人喜欢玩乐,无心朝政。尽管不希望有苏威这样德高望重的要臣在自己面前碍手碍脚,可他宠爱的那些阿媚之徒都是些无德无才之人,他需要有人帮他处理朝政,而这个人又不至于对他形成大碍,于是胆小谨慎的苏威就成了最佳人选。所以,大约一年后,苏威又被隋炀帝征召回朝,主持朝政,官拜太常卿、左光禄大夫、纳言等。苏威看到隋炀帝荒淫无度,滥杀无辜,害怕祸及自身,只得唯唯诺诺,随波逐流,小心从事,再也不敢在君王面前据理力争了。这反倒符合隋炀帝的心意,于是给他加官晋爵,委以重任。他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四人共掌朝政。当时人们称他们为“五贵”。苏威又跟随隋炀帝几次下辽东远征高丽,虽然没建立什么功业,却在不断升官晋爵,先后做过左卫大将军、右位大将军、光禄大夫。辅助爵位先是宁陵侯,后又进为房公。苏威也知道这样的官做得没有什么滋味,想告老还乡,但是被拒绝了。

隋炀帝的暴政导致百姓饥苦不堪,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就连统治集团内部也有人想乘机夺取隋朝天下。大业九年(613年),炀帝第二次远征高丽,杨玄感、李密等人乘机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起兵反隋。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到高丽前线,正在前线的隋炀帝惊恐不安,非常害怕,急忙把苏威召入帐中,问他:“杨玄感聪明能干,他会形成气候,给我大隋形成祸患吗?”苏威看到隋炀帝害怕的样子,急忙为隋炀帝宽心:“所谓聪明,是指能辨明是非,审视成败。杨玄感目光短浅,才识有限,算不得是聪明人,成不了大气候,不必为此焦虑。”接着,他又乘机委婉地劝谏隋炀帝:“如果不及时改弦更张,采取有效措施,将来肯定要出大乱。”意指隋炀帝横征暴敛,才导致百姓生乱,劝其悬崖勒马,革新朝政。可隋炀帝根本不理睬他的话,急忙回师平叛,苏威也跟着到了涿郡(今北京西南一带)。战乱后安抚百姓的工作,在当时的隋朝,大概也只有苏威才有能力完成。于是,隋炀帝命他前往关中镇抚,并让他的孙子苏怀给他当副手。恰巧,苏夔此前已到关中出任简黜大使,这样,祖孙三人共同坐镇关中,在朝臣中传为美谈。当时已经天下大乱,隋朝江山岌岌可危。苏威心里很担忧,他虽知道隋炀帝已经不可救药,也不敢犯颜谏上,就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混天度日。而隋炀帝身旁的几位宠臣如裴蕴、宇文述等人早就对苏威看不顺眼了,就乘机要一个叫张行本的人参了苏威一本。说他当年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为朝廷挑选人才时,私受贿赂,滥授官位,出使突厥时又畏怯害怕,有损国威。于是苏威再一次被削职为民。不久,苏威又跟随隋炀帝巡游江都(江苏扬州),隋炀帝还想重新起用苏威,但身边的几位宠臣如裴蕴之流却极力反对,说他年老昏花,已经没有什么用了,隋炀帝也就作罢了。

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绞死了隋炀帝。苏威此时正在江都,宇文化及命他做光禄大夫。宇文化及被瓦岗军打败后,苏威又依附李密。李密被王世充击破后,他又到东都洛阳再次做了上柱国、邳公。王世充称帝后,他又充当了太师。当唐军攻下洛阳时,他又请求李世民召见。

李世民不耻他的为人,对他非常反感,就派人给他回话说:“阁下身为隋朝的宰相,朝政危难却不能尽力拯救,造成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君王被杀,国家灭亡。而你居然又丧失气节,先后拜倒在李密、王世充的脚下。你现在既然年老多病,也就不必经受劳累让我召见了。”李世民回到长安后,他又跟着追到了长安,在门外请求接见,也被李世民无情地拒绝。他只得回到家中,过起了平淡的生活,没活几年,就在寂寞中默默地死去,享年82岁。

不易驾驭的枭雄:杨素

杨素(?—606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出身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士族家庭,其祖、父都是朝廷重臣。

杨素历经魏、周、隋三朝,处于南北分裂、大动荡到大统一的年代。他的政治生涯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他在前半生曾帮助周武帝伐齐统一北方,入隋后协助杨坚平定陈,而后又多次击败入侵的突厥,捍卫了隋朝的北部边疆。在消除南北分裂、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他充分发挥了军事才能,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业。他的后半生,也就是从52岁起登上相位,特别是高颎被罢相,由他一人独揽相权的最后8年里,他嗜杀成性,嫉贤妒能,尤其是后来,他擅权误国,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并帮助杨广篡夺帝位,使自己堕落成奸雄。

杨素颇具军事才能。作为名将,他善于用兵,以严刑酷法治军而著名。每次作战,他必令一二百人冲锋,取胜则封赏士卒,失败则一律处死。因此,将士在战场上都能以死相拼,令敌方胆战心寒。加之赏罚分明,士卒都愿意为他用命。周武帝亲征北齐,杨素为先锋。杨素不负众望,一路过关斩将,攻克河阴、晋州,并协同周军其他各部攻占了齐都邺,消灭了北齐政权,由此深得皇帝的赏识。后周右大丞相杨坚与杨素同族,为拉拢杨素,拜杨素为大将军,将他倚为亲信。

以后,尉迟迥曾起兵反对杨坚,杨素率军打败了尉迟迥的部队,为杨坚称帝扫除了障碍。建立隋朝后,杨坚为统一中国,派杨素、韩擒虎、贺若弼三位名将统帅主力军直指南方陈朝的都城建康。杨素率水军所向披靡,历经40余战,一举亡陈。隋文帝杨坚为表彰杨素的功绩,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与尚书左仆射高颎共掌朝政,时年52岁。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名相 - 图2仁寿宫

杨素虽以军功而官至宰相,但政治才能上却远不及高颎。为维护自身利益,杨素施展权术,屡屡讨好隋文帝,甚至受命为隋文帝监造仁寿宫,从而获得了“忠孝”的美誉,使隋文帝对他深信不疑。

隋文帝晚年时,发生了争夺太子之位的事件。太子杨勇有治国之才,但喜好声色犬马,且不善掩饰,多次受到文帝的批评。文帝次子杨广,觊觎太子之位已久,为取得文帝的信任,就刻意矫饰自己的行为,还贿赂宫中官吏,上下皆称杨广“仁孝”。于是文帝欲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为太子。此事遭到宰相高颎的反对,高颎因此而被罢官。杨素本对废太子之事沉默不语,欲坐收渔翁之利,及至独掌相权,便成为废立太子的关键人物。他与杨广的生母独孤皇后勾结,罗织杨勇的罪名,使文帝偏听偏信,将太子杨勇废为庶人。文帝废勇立广,最终导致隋朝在他死后不久便分崩离析。而这个恶果与杨素的助纣为虐有直接关系。

杨素在独掌相权的8年里权势膨胀,其族人虽无军功政绩,却官至柱国、刺史。他利用废立太子问题,大肆排斥政治异己。朝野上下阿谀奉承之徒得到重用。仗义执言或有违杨素之意者,却遭诛杀、流放。隋文帝的第四子蜀王杨秀对废太子之事不满,杨素便在文帝面前诋毁杨秀,杨广也乘机与杨素合谋,作伪证陷害杨秀企图谋反,文帝遂将杨秀废为庶人,囚禁在内侍省。

史万岁、贺若弼、韩擒虎都是开国名将,杨素害怕他们威胁自己的地位,视他们为眼中钉,多次在文帝面前进行离间活动,诬他们为“秀党”,以致史万岁被杀,贺若弼被囚。杨广执政后,将贺若弼与高颎一同被杀害。尚书右丞李纲刚直不阿,不愿与杨素同流合污,杨素对他怀恨在心。当交州(今广西及越南境内)统帅李佛子叛乱时,杨素就推荐瓜州(今甘肃安西县)刺史刘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又向文帝建议,让李纲为行军司马。接着,杨素又授意刘方任意凌辱李纲,几乎置李纲于死地。杨素以莫须有的罪名残酷迫害那些威胁自己相位的大臣,其阴险残忍令人发指。

杨素还利用自己的权势,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霸占了无数田产、房屋。此外,他还巧立各种名目,横征暴敛,积聚钱财,使他成为隋朝最大的官僚地主。杨素的家中,有数千家僮供其役使,家藏娇妻、美妾、侍婢、艺妓数以千计。他的宅第,足可与皇宫媲美。

杨素帮助杨广篡夺帝位后,杨广为报答他,任他为尚书令、太子太师,次年又进位司徒,成为隋朝独一无二的宰相。但隋炀帝杨广在自己地位稳固后,也开始对杨素日益膨胀的权势感到恐惧。隋炀帝的疑虑溢于言表,使精于权谋的杨素预感到灭顶之灾即将来临,因此忧郁成疾,不久,抑郁而终。

唐朝宰相魏征曾评价杨素前期“足为一时之杰”,后期“以阴谋智诈自立”。特别是在他登上相位后,不行仁义,做尽坏事,招致万人唾骂。杨素集人杰、奸雄于一身,从功臣宿将走向乱国的奸臣,充分表现出这一历史人物的特殊性。

知识链接

杨素的帝王之相

有一次隋炀帝邀请杨素一起钓鱼,并打赌二人同钓,先得者为胜,迟得者罚一杯酒。

过不多时,隋炀帝接连钓了两条鱼,并向杨素炫耀。杨素向来争强好胜,此时面上微有怒色,便说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待老臣施展钓鳌之手,钓一个金色鲤鱼,为陛下称万年之觞何如?”隋炀帝见杨素说此大话,全无君臣之礼,心中不悦,借口上厕所,起身回了后宫,满脸怒气。

隋炀帝的皇后萧氏问他为何怒忿还宫,炀帝道:“杨素这老贼,骄傲无礼,在朕面前,十分放肆。朕欲叫几个宫人杀了他,方泄我胸中之恨。”萧皇后忙阻道:“杨素乃先朝老臣,且有功于陛下,今日无故杀了,其他人必然不服。况他又是个猛将,几个宫人如何杀他,而且他兵权在手,一旦刺杀不成将有后患。”隋炀帝觉得有道理,便回到了杨素身边。

隋炀帝见杨素坐在垂柳之下,风神俊秀,相貌魁梧,几缕如银白须,趁着微风,两边飘起,恍然有帝王气象。隋炀帝看了有些妒忌,恰巧杨素这时钓上了一条一尺三寸的金色鲤鱼,向隋炀帝炫耀道:“有志者事竟成,陛下以为老臣何如?”隋炀帝只好勉强作笑,实际上心中已经开始忌惮这个昔日功臣了。

第二节 唐朝时期的名相

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禁军首领宇文化及等杀害,已经攻取关中的李渊(唐高祖)废黜所拥立的隋恭帝杨侑,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唐,改大兴城为长安作为国都,建立了唐朝。

李渊在位九年,次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成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禅位于太子,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李世民文韬武略,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崭新局面。他的成功,固然是他的英明睿智所致,同时也得力于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宰相的辅佐。这两人合称“房杜”,前者善谋,后者善断,为唐太宗夺得政权和“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名相 - 图3唐太宗的昭陵

房玄龄(579—648年),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亲房彦谦,隋朝时任司隶刺史,善良清廉,曾告诫儿子说:“人皆以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房玄龄受到父亲的影响,自小警敏,饱读诗书,精通书法。18岁时举进士,步入官场,任羽骑郎,供职秘书省,被人视为“国器”。继任县尉,卷进汉王杨谅叛乱事件,被革职,徙居上郡(今陕西榆林南)。隋末,农民大起义风起云涌,中原大乱。房玄龄“慨然有忧天下志”。李渊父子起兵反隋,李世民西渡黄河,进兵关中。房玄龄毅然投奔李世民,二人一见如故。李世民以房玄龄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李渊建唐,封李世民为秦王。房玄龄出任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成为秦王的得力参谋。

杜如晦(585—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西安东南)人。“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被人视为“栋梁”。隋末补滏阳县尉,弃官自去。李渊建唐,他也投奔李世民,任秦王府兵曹参军。从这时起,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起共事,彼此倾慕对方的才干,十分亲近和友爱。

李世民东征西战,担负起平定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的重任。每次征战,房、杜必然随行,参与帷幄机密。李世民攻占一地,许多将士争着抢掠金银珠宝。房玄龄不然,专为秦王物色和招揽人才,厚相交结,鼓励他们替秦王效力。这使李世民非常感动,他说:“东汉光武帝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邓禹也。”房玄龄掌管秦王印信和文书,井然有序,有时还代表秦王向李渊汇报前方战事。李渊称赞说:“这人机敏,足以委任。每为吾儿奏事,千里外犹对面语。”

李世民四处征战,需要大量官员到地方上任职。杜如晦也被派到陕州(今河南陕县)任总管府长史。房玄龄及时提醒李世民说:“去者虽多,不足吝,而杜如晦,王佐才也。大王若只想当个藩王,也就罢了。若想经营四方,舍杜如晦无其功者。”李世民顿有所悟,说:“非公言,我几失之。”他立刻把杜如晦调了回来,封建平县令,任中郎。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创设文学馆,以秦王府幕僚为核心,任命文武贤才十八人为学士,号称“十八学士”。房、杜二人名列学士前两位,充当秦王智囊团的头脑人物。

统一全国的战争基本结束,皇室内部为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勾结,贿赂李渊的嫔妃,多次向李世民发难,必欲将之置于死地。李渊糊涂昏庸,也对李世民产生了疑心。房玄龄和杜如晦清醒地看到这一情况,劝李世民及早采取行动。房玄龄特别说:“国难世有,惟圣人克之。大王功盖天下,非特人谋,神且助之。”可是,李世民顾念兄弟情分,犹豫不决。李建成、李元吉忌恨房、杜,反复进谗,通过李渊下令,命房、杜居于府第,不准替秦王出谋划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建成、李元吉又设下阴谋,准备在一次宴会上杀害李世民。李世民得到密报,这才下定决心,以牙还牙。他派人召房、杜到秦王府议事。房玄龄故意激将,说:“皇上有旨,不再让我等替大王办事。这时如私谒大王,恐怕就是死罪。”李世民大怒,说:“玄龄、如晦岂叛我邪?”他取下佩刀交给尉迟敬德,说:“公往观之,若无来心,可断其首以来!”尉迟敬德奉命前往,说明秦王的决心。房、杜求之不得,立刻穿了道士服,悄悄进入秦王府,密商大计。

接下来便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全歼“太子党”。李世民成为太子,房玄龄任右庶子,杜如晦任左庶子。两个月后,李世民成为皇帝,就是唐太宗。房玄龄任中书令,封邗国公;杜如晦任兵部尚书,封蔡国公。淮安王李神通认为房、杜“专弄刀笔”,不应得到高官厚爵。唐太宗说:“玄龄、如晦运筹帷幄,坐安社稷,其功可比萧何。朕论功行赏,不当以私废公。”

唐朝历史揭开新的一页。不久,房玄龄任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任尚书右仆射,并为宰相,共管朝政。唐太宗给宰相规定的主要任务是“广耳目,访贤才”,不必拘泥于狱讼等具体事务。一次,唐太宗问房玄龄和魏征说:“创业、守文孰难?”房玄龄说:“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征说:“王者之兴,必乘衰乱,覆昏暴,殆天授人与者。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人欲静,徭役毒之;世方弊,赋税穷之。国由此衰,则守文为难。”唐太宗笑了笑,说:“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魏征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难。然创业之不易,既往矣;守文之难,方与公等慎之。”

房玄龄为相,史籍是这样记载的:“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娼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者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责怪),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他忠贞、勤恳、公正、谦逊的品格,受到唐太宗的高度赞赏,改封梁国公,加太子少师、太子太傅衔,进位司空,女儿为王妃,儿子尚公主,“权宠隆极”。唐太宗每次出巡,必留房玄龄镇守京师,说:“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房玄龄一方面总理朝政,一方面深感责任重大,数次请求辞去一些显要官职。唐太宗不许,说:“谦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失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不必推让。”

杜如晦和房玄龄一样,既为宰相,兼管吏部,选贤才用能人,无不尽职;制定各项典章制度,规范适用。房、杜二人配合相当默契,每当议决大事时,房玄龄必说:“非如晦莫筹之。”杜如晦到来,肯定会用房玄龄之策。因此,史籍记载说:“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当世语良相,必曰房、杜。”这段话,给后世留下个“房谋杜断”的典故。

房、杜位高权重,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忌恨,如监察御史陈师合就曾含沙射影,攻击两位宰相。唐太宗很生气,说:“玄龄、如晦不以勋旧进,特其才可与治天下者。陈师合欲以此离间吾君臣邪?”他立刻命将陈师合贬职,处以流放。还有一人诬告房玄龄意欲谋反,唐太宗大怒,断然将那人斩首。

杜如晦短命,46岁就病死。唐太宗非常悲痛,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司空,谥曰“成”。夏天,唐太宗吃瓜,命分其半,祭奠亡人。一次,唐太宗赐给房玄龄一条金带,潸然流泪,说:“如晦与公共同辅朕,今独见公耳!”他另外取了一条金带,命房玄龄送至杜如晦家中,以寄托自己的哀思。房玄龄逐渐年老体衰,而且多病。唐太宗允许他乘坐肩舆入殿,卧榻理事。

晚年的唐太宗变得不那么英明了,建造宫室,迷恋声色,爱听恭维话,忽视民生疾苦,特别是执意征伐高丽,造成社会动荡。房玄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说:“今天下事无不得,惟征高丽不止,皇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我若不言,抱愧没地矣!”他在病中毅然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书中说:“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也;侵扰百姓,灭之可也;能为后世患,衷之可也。今无是三者,而坐弊中国,为旧王雪耻,非所存小,所损大乎?臣愿陛下下沛然之诏,许高丽自新,焚凌波之船,罢应募之众,即臣死骨不朽。”唐太宗读了奏书,感动地说:“玄龄病已危慑,还在忧吾国事啊!”

房玄龄为相期间,还兼着监修国史的任务。他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主持修撰了《晋书》130卷,成于贞观二十年(646年)。房玄龄不仅善于理政,而且善于治家,常恐儿子们骄侈放纵,仗势凌人,亲自集古今家训,书为屏风,分送诸子,叮咛说:“留意于此,足以保身矣!”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71岁高龄的房玄龄病情转重。唐太宗亲往探视,含泪握手诀别。房玄龄死后,追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陪葬昭陵(今陕西礼泉东北)。

直言敢谏的忠臣:魏征

魏征出生于隋朝末年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魏长贤为政清廉,秉性刚直,而且博学多才,治学严谨,魏征自幼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熏陶和感染。由于父亲英年早逝,家道随之衰落,但是魏征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沦落颓废,反而更加胸怀大志,勤学苦读。生逢乱世,魏征深感入世无望,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便出家当了道士。

当时,在河南一带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攻占了洛阳东北的最大粮仓洛仓。起义军开仓放粮,济贫救苦,深得百姓拥护。队伍迅速扩大,声威日盛。隋大业十二年(616年),隋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元宝藏知魏征有学识,便动员他加入起义军,让魏征做了郡府的书记官,掌管军中的文书。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名相 - 图4魏征塑像

后来,元宝藏意欲投奔瓦岗寨首领李密,多次写信表明意愿。李密阅信深感措辞贴切、文采飞扬,常常赞叹不已。后来知道这些书信均出自魏征手笔,李密便请魏征到元帅府任文学参军,掌管记室。魏征向李密条陈十项,但李密在惊奇魏征才华横溢、深谋远略之余,却未采纳他的建议。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刺杀了瓦岗军首领翟让,瓦岗军的领导力量被大大削弱。尽管如此,瓦岗军仍是一支很强的反隋力量,曾先后打败隋将王世充和宇文化及。

瓦岗军屡败隋军,声势日盛,李密便渐渐滋长了骄傲的情绪。当然他也很快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就在李密谋杀翟让不久,王世充又集中20万大军向瓦岗军扑来。魏征非常关心这次战斗的胜败。他找到李密的一个手下郑长史说:“魏公(李密)虽骤胜,而骁将锐卒多死,战士心怠,此二者难以应敌,且世充乏食,志在死战,难与争锋,未若深沟高垒以拒之,不过旬月,世充粮尽,必自退。追而击之,无不胜矣。”魏征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但目光短浅的郑长史却斥之为“老生之常谈”。魏征非常生气,拂袖而去。结果,李密大败,瓦岗军全军崩溃,李密只得投降唐朝。魏征也随李密来到京城长安。

李密归唐后不久又举兵谋反,最终兵败被杀。魏征是李密的同党,自然也就不会受到李渊的重用。魏征苦于自己通晓天文地理、熟谙运筹帷幄,却落得个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便主动请缨,招抚太行山以东地区的李密余党。魏征先来到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给据守在那里的徐世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规劝其认清形势、归附唐朝,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在魏征的极力说服下,徐世不久便归降了唐朝。后来,魏征又直奔魏州,说服老朋友元宝藏也归附了唐朝。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十月,窦建德领导的农民军起兵南下,直攻黎阳。此时,魏征刚好从魏州返回黎阳。黎阳失守,魏征被俘。窦建德对魏征的才学早有耳闻,便任魏征为起居合人。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亲率大军东征洛阳。此时,占据洛阳的隋将王世充联络窦建德严防死守,双方对峙数日。最终被李世民击败,魏征才得以回归长安。

然而,重回长安的魏征仍然不被朝廷重用。就在魏征心灰意冷之时,极具慧眼的太子李建成发现了他,并对他的学识颇为赏识,便招为太子洗马。为报太子的知遇之恩,魏征尽心辅佐、积极谋划。

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的斗争中,魏征竭力为李建成出谋划策。魏征看到李世民在创建唐王朝的过程中战功卓著,深得人心,就对李建成说:“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却长处深居东宫,并没有威镇海内的丰功伟绩。您虽已被立为太子,但获得皇位的根基并不牢固。”这时,逃往突厥的窦建德残部刘黑闼经过几个月的休整,率部收复河北失地,恢复了许多州县。魏征认为这对太子来说是个壮大势力、提高威望的绝好时机,于是便向李建成进言说:“今刘黑闼散亡之余,众不满万,资粮匮乏,以大军临之,势如拉朽,殿下宜自击之以取功名,因结纳山东豪杰,庶可自安。”李建成同意魏征的建议并向李渊请命。李渊诏李建成率军征讨刘黑闼,魏征随军出征。唐军兵至昌乐,刘黑闼引兵拒之,两军严阵以待。魏征向李建成建议:采用镇压和安抚相结合的政策,遣返俘虏,使刘黑闼的同党相信朝廷的赦免政策,以瓦解其军心。果然不出所料,敌军纷纷放下武器,很快便不战自败,河北大批失地又尽归唐朝。

统一天下后,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激化,魏征屡屡劝说李建成早下决心,除掉李世民以绝后患。但是李建成优柔寡断,顾虑重重,并没有接受魏征的建议。李世民先发制人,在玄武门设下伏兵,一举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胜利。李渊被迫接受了现实,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将军国大政完全交由李世民处理。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对东宫官属不计前嫌。一天,他把魏征召来责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征从容答道:“太子若听我的话,决不会有今日之祸。”李世民早就知道魏征的才能,又见他临危不惧,更加器重他,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掌握东宫的庶务和文书。武德九年(626年)八月,李世民当了皇帝,是为太宗。唐太宗知人善任,提升魏征为谏议大夫。

贞观元年(627年),有人告发魏征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太宗请御史大夫温彦博查办,结果查无实据。温彦博奉诏责怪魏征,说他不注意检点行为、远避嫌疑,以致惹来诽谤。魏征去见太宗说,臣不敢奉诏。他还说,君臣一条心,才叫做一体,哪有抛却大公无私,而专在检点行为上下功夫的?如果上下都走这条路,国家兴亡就难以预料了。他对唐太宗说:“希望您让微臣成良臣,而不让我成为忠臣。”太宗问:“忠臣和良臣的区别又在哪里呢?”魏征说:“良臣身有美名,如稷、契,君主也获得好的声誉。而忠臣则不同,如商纣王时的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太宗听了非常高兴,接着问魏征:“作为国君如何做才算得上英明,怎样做又算得昏聩?”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拍手叫好。

贞观三年(629年)二月,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当了宰相。

一代名君唐太宗,广采众意,虚怀纳谏,但是,没过多久,唐太宗便尝到魏征耿直性格的苦头。唐太宗刚刚即位,北方游牧部落的突厥人便向唐境进犯,抵达渭水之北。唐太宗虽然将敌兵智退,但是心中仍是愤愤不平。他总想扩大兵源,以示强盛。对此宰相封德彝出面奏道:“凡年满16岁以上而未满18岁的男子当中,体型壮大者均可典为府兵。”这一意见最终得到了唐太宗的采纳,但是敕令下达之后却遭到魏征的极力反对。经过几次反复,唐太宗大动肝火,他责问魏征道:“朕下达此诏令,是朕亲自得知有人为逃避兵役而将其实际年龄隐瞒。你为何三番五次拦阻于朕?”在盛气凌人的唐太宗面前,魏征并无惧色,他从容地说道:“古人曾经说过,竭泽而渔,明年就会无鱼可捕;放火烧林猎取野兽,虽然可以大量捕捉,但明年就会无兽可捕。这个道理陛下应该明白。战争逼近,兵不在多,在于御之有道,陛下取其壮健,指挥有术,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将未成年之人拿来凑数呢?”魏征见唐太宗怒色渐消,又进一步劝唐太宗:“陛下常说:‘君主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陛下必先取信于民。如今即位时间不久,陛下就已经几次失信于民了。”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诉说后大吃一惊,他连忙说道:“朕哪些地方失信了,请你详细说与朕听。”魏征便一一列举,一番话有理有据,说得唐太宗心服口服,从此改变了对魏征的看法。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名相 - 图5玄武门

贞观八年(634年),朝臣中进谏的人日益增多,但有许多人进谏要么不切实际,要么纯属无稽之谈,往往使得太宗龙颜大怒。中丞皇甫德参进谏说,社会上妇女梳高发型,是让皇宫里的宫女带坏了。唐太宗听人说宫女的坏话,自然很生气,骂道:“难道让宫人都剃掉头发,你们才会满意吗?”他要以诽谤罪处罚皇甫德参。但魏征坚决反对这样做,他说:“自古劝谏的奏章,往往用词偏激,不然,又怎么引起君主的重视呢?陛下您要始终清楚这一点,让大家放心大胆地去说,讲得有道理,自然于国于民都有好处,讲得不对,也不会有什么妨碍。若动不动就治罪,以后谁还敢开口呢?”魏征有力且有理的慷慨陈词,使唐太宗打消了处罚皇甫德参的念头。

有时候,魏征在劝谏唐太宗时言辞激烈,很不给唐太宗面子,只是由于太宗和魏征的情谊一直很深,所以不好发作,这令太宗有时竟然惧怕他,所以对他说:“你以后不妨这样,如果你认为我有什么不对的,当着大家的面只管顺着朕的意思说,等没有人时悄悄告诉朕,朕一定照你说的办!”魏征却不同意,说:“舜帝曾告诫群臣,不能当面顺从,背后反对。陛下虽没有这样告诫魏征,臣却天生是这样的人。”魏征讲得很有道理,唐太宗不好随便反对。

此外,魏征常常提醒唐太宗勿搅民扰民。一次,唐太宗要巡游南山,一切都准备好了,但好久不见出发的动静。魏征为此询问唐太宗,唐太宗告诉魏征,原先是有这种打算的,因为怕你怪罪,故中止了。贞观初期唐太宗虚心纳谏,躬行节俭,以省民力。632年,唐朝经济好转,国泰民安。文武官员再次请唐太宗封禅,也就是到泰山祭天,表示对天的敬畏。魏征却竭力反对,他说:“兴师动众,远行千里,必然会劳民伤财。”经魏征这么一讲,唐太宗的封禅之举也就停止了。

贞观六年(634年),在众臣的请求下,唐太宗又准备前往泰山封禅,再次遭到了魏征的极力反对。太宗百思不得其解,便询问原由。魏征回答说:“眼下国家刚刚安定,百业待兴,国库尚为空虚。在这种情况下封禅,兴师动众,必然劳民伤财,与‘抚民以静’的国策相悖。”太宗听了这番道理,取消了封禅计划。

唐太宗庆幸有魏征这样的刚直不阿的大臣。他把魏征比喻为良匠,而他自己是一块混在石头中的美玉,必须经过良匠的打磨。魏征也果然如此,雕琢出了唐太宗这样的美玉。他先后进谏数十万言,提出诸如“载舟覆舟”、“十思”等杰出的论断,这些都可以为历代帝王提供参考和借鉴。

贞观十六年(642年),魏征病逝。唐太宗悲痛万分,亲自登门哭祭,辍朝五天,并用最高规格的礼仪送葬,让文武百官送出郊外。事后,唐太宗还亲自为魏征写了碑文。对于魏征的去世,唐太宗曾感叹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如今魏征去世,使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两朝辅政,结局悲惨: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贵族后裔。其先祖为北魏献文帝之兄,姓拓拔氏。在魏室功勋卓著,世袭“大人”之号。后人更姓跋氏,因为宗室之长,又更姓长孙氏。其七世祖长孙道生,官至北魏司空、封上党靖王,以后又数代封王。其祖父长孙兕为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封平原公。其父长孙晟为隋代著名的将领和外交家。

长孙无忌虽为贵族武将之后,家门显耀,但他却酷好读书,精博文史,又聪颖敏慧,很有谋略,人称有大器。

隋大业五年(609年),官至右骁卫将军的长孙晟去世。长孙无忌与母亲高氏和幼妹相依为命,饱受异母兄长孙安业等人的欺凌。后来实在无法在长安永兴坊的府邸住下去了,母子三人便走依临洮(今属甘肃)刺史、高氏之父高励。不久,高励亦病故,长孙无忌兄妹便靠舅舅高士廉抚养。大业九年(613年),由高士廉作主,将长孙无忌的妹妹嫁给了卫尉少卿李渊的次子李世民。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年龄相仿,他们在一起学文习武,成为了一对好朋友。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名相 - 图6长孙无忌墓

大业十三年(617年),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在太原起兵南下,直逼长安。李世民率领先锋部队渡过黄河后,长孙无忌便投奔了他,被李世民用为渭北道行军点签,负责文书和传达军令。这年十一月,李渊父子进占长安。次年,李渊称帝,建国号为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无忌的妹妹成为王妃,长孙无忌则成为秦王府的得力干将,随从李世民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官至比部郎中,封上党县公。

李世民即位后,王妃长孙氏被立为皇后。长孙无忌以力安社稷有功,先授左武侯大将军,再转吏部尚书,进封齐国公,食邑1300户。唐太宗以其功勋、外戚、故旧三者的关系,对长孙无忌极为亲宠,礼遇远殊于其他大臣,常让他出入自己的寝殿,商议机密。长孙无忌不善统兵打仗,却善谋断大事,对唐太宗忠心赤胆,在唐太宗即位初期稳定政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被提升为尚书右仆射,成为宰相。

长孙无忌在贞观群英中,是最不善谏诤的一位,在君臣治道议论中极少建言。他崇拜唐太宗,表现得忠心顺从。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头脑清醒,以持重见长,并固执己见,态度坚决。贞观十一年,李世民颁诏,赐14名佐命元勋世袭州刺史,让他们子孙后代拱卫唐室。长孙无忌坚决不干,他认为,世袭刺史会给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不利。从维护唐室将来的稳固统治计,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上疏,力陈世袭刺史的弊端:其一,一家一姓占据一州,时间一长,难免曲树私党,破坏地方吏治;其二,佐命元勋已蒙重赏,不可再裂土以赐;其三,若孩童袭职,不谙世务吏职,必然造成政无约束,为害地方,一旦触犯刑律,便自取灭亡;其四,此制一开,后世仿效,遗患无穷。唐太宗在他的一再坚持下,终于收回成命。

正因为长孙无忌有这些优点,在关键时刻,他总是被推入决策群的中心,受到唐太宗的倚重。在唐太宗晚年,皇嗣问题又一次成为唐室的重大难题。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生有三子:长子承乾,已被立为太子;次子魏王李泰;幼子晋王李治。太子承乾有腿疾,少年时代也受太宗的喜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性情愈来愈怪诞,幸男宠,好游畋,为非作歹,没有作为一个储君的体统。而魏王泰素有父风,行为检点,礼重贤士,还效古贤王邀集文士著书立说,有觊觎太子位的野心。唐太宗厌恶承乾而喜欢李泰,常有废长立幼之心。李泰善察言观色,见承乾为父所憎,便玩弄阴谋,着意表现自己,以求恩宠。李承乾见大势已去,便联络对李世民有不满情绪的汉王李元昌和悍将侯君集等人,图谋举兵反叛,夺取帝位。不料事泄,贞观十七年,李承乾被废为庶人。

太子既废,李世民便欲立李泰为太子。大臣岑文本、刘洎也表赞阿。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却主张立李世民幼子晋王李治。李治性情温和懦弱,太宗不喜,但又不想驳回元老派长孙无忌的面子,犹豫不决。

李泰得知舅父反对,便大肆活动,向唐太宗恳求,甚至恫吓年方15岁的晋王李治。他玩弄阴谋的事暴露后,李世民大为伤感和恼火。李世民靠杀兄屠弟取得皇位,但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也步其后尘,这使他心中逐步认可了长孙无忌的意见,想通过立怯懦的晋王治来保全其他的儿子。

晋王治被立为皇嗣后,李世民希望以对他一直忠心耿耿的长孙无忌辅佐李治,以保证他百年之后李治能坐稳皇位。长孙无忌因此被任命为太子太师。

但是,李世民对李治并不真心喜欢,觉得他太仁弱,只是看在长孙无忌等人的面子上,才立了他。后来,李世民越瞧李治越不顺眼,想改立吴王李恪。李恪是隋炀帝之女杨氏所生,英武类太宗,很受太宗喜爱。但其母只是皇妃,李恪系庶子,按嫡长子继承制,他又不可能僭越李治而为皇太子。李世民在征询长孙无忌意见时,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李世民火了,说:“你是不是觉得他不是你外甥,将来不会保全舅家?”长孙无忌劝谏道:“晋王宽厚仁爱,是守天下的贤明君主。举棋不定是要失败的,何况是立储这样的大事呢?”李世民这才打消了另立李恪的念头。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感到自己身体不佳,开始为李治继位作准备。他不惜杀掉他感到不放心的大臣和武将,以消除他死后可能出现的隐患,而把政事更多地委予长孙无忌,命他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实际上是总领三省政务。他认为长孙无忌老成持重,对他忠心不二,又是李治的拥立者,定能帮助他顺利交接皇权,辅佐李治走上统治天下的正轨。

李世民死后,李治即皇帝位,是为高宗。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进位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事。长孙无忌力辞知尚书,乃以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仍总朝政。李治治政经验很少,又无决断能力,政事全凭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办理。李治初即位的几年,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的辅佐下,唐室天下倒也波澜不惊。

随后,长孙无忌卷入了一场始料不及的宫廷争斗——皇后的废立之争。

高宗的皇后王氏,也是关陇贵族之后,她是关陇贵族继续尊荣不衰的象征,也是唐太宗临终嘱长孙无忌保全的“佳妇”。但永徽四年(653年),唐高宗开始宠爱武则天。武则天是文水(今属山西)人,唐开国功臣武士之女。贞观十一年被李世民召入宫中为才人,赐号“媚娘”。她26岁那年,李世民病死,按惯例她削发入感业寺为尼。李世民死后两周年忌日,唐高宗入感业寺进香,遇见武则天,由于他早已钟情此女,便重新召她入宫,不久即封昭仪。武昭仪富于心计权谋,她觊觎王皇后那顶凤冠,便不择手段地诬陷、谗毁王皇后。高宗被她迷惑,又加上王皇后没有生育,便决定废黜王皇后,另立武则天。

围绕皇后的废立,朝廷中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实权派认为武则天出身低微,又曾侍奉过先皇,并在后宫兴风作浪,没有统率六宫的风范,因而极力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而以中书舍人李义府、卫尉卿许敬宗等受排挤的庶族官员则企图借机邀功,以打击实权派,跻身于权力中心,所以他们积极拥戴武则天。

长孙无忌德高望重,兼具国舅和顾命大臣身份,没有他的支持,废立皇后之举难免有些棘手。李治与武昭仪便思拉拢软化长孙无忌。他们夫妇亲临太尉府第,赏赐给长孙无忌金、银、珠宝各一车,绫锦十车,并当面授其三个儿子以朝散大夫的官衔。嗣后,武则天的生母杨氏也去长孙无忌家求情。然而,长孙无忌礼物照收,就是不肯表态。他把唐太宗临终嘱托保全佳儿佳妇的遗言奉为神明,认为,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加上其他宰相们的支持,仁弱的李治必定会知难而退,废后风波自然会平息下来。

但他低估了李治。这时的李治有城府很深的武昭仪在背后打气献谋,又有许敬宗等臣僚的鼓噪支持,加上另一元老大臣李绩表示“此乃皇上家事,不必预闻于外臣”,他便强硬起来。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正式颁诏,册立武则天为后,并将褚遂良贬为潭州都督,以李义府为宰相。不久,支持武则天的大臣许敬宗也被提升为宰相。长孙无忌和其他老臣被排挤到了一边。

武则天入主后宫以后,开始疯狂报复反对她做皇后的大臣,长孙无忌如果此时激流勇退,远避嫌疑,或许还可以逃过这场报复。但此时的长孙无忌被第一元老重臣的地位蒙住了双眼,已失去了他在太宗时期的明智,竟毫不退让,仍自信地昂立于朝中。武则天认为,有长孙无忌在,关陇贵族集团的权势就无法动摇,被贬被流放的那些人又会毫发无损地卷土重来。因此,她把长孙无忌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不过,要扳倒长孙无忌不是件容易的事,他身为国舅、顾命大臣、三朝元老,在唐室权力核心历四十余年,如果没有个十恶不赦的罪名是整不倒他的。武则天与她的亲信许敬宗等经过密谋,在显庆四年(659年),他们终于鼓足勇气开始行动了。

许敬宗遣人上疏,密奏监察御史李巢与长孙无忌勾结,图谋不轨。接着,许敬宗通过刑讯逼供,捏造出长孙无忌、褚遂良以及关陇贵族出身的大臣柳奭、韩瑗等串通谋反。李治先是怀疑,后来竟也相信了。他下令革去长孙无忌的官位,流放黔州(州治彭水,今属四川)。不久,武则天又派人去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缢,其他追随者被杀殆尽。他的子孙、亲戚也多受牵连,惨罹祸殃。

明察秋毫的判官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607—700年),并州太原(今太原)人。少年时,家中仆人被害,县吏前来查办,众人争相辩白,唯独狄仁杰专心读书。官吏问他为何无动于衷,狄仁杰回答说,我正在与书中的圣贤交流,哪有时间与你们说话。

狄仁杰苦学成才,入仕后,曾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审判官)。在大理丞任,需要处理的各类积压案件很多,时人称赞他断案公正宽大。

有一次,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违法砍伐昭陵柏树,论罪应当免官,高宗却下诏将他们处死。狄仁杰上奏称他们不够死罪。高宗发怒说:“他们这样做会使我成为不孝之子,必须杀了他们才能告慰先祖。”狄仁杰反驳说:“汉朝曾有人偷了高祖庙的玉环,汉文帝要诛杀其全族人,张释之谏诤,后来文帝只处死了盗贼。今天陛下发布的法令张挂在宫门两侧,清楚地写着犯罪处罚有等别,如果以误砍一棵柏树,就诛杀两名将领,后世之人将会如何议论陛下呢?”高宗平息了怒气,免了他们的死罪。几天后拜狄仁杰为侍御史,负责监察、弹劾中央各部司官员的过失。

狄仁杰曾以司农卿韦宏机为皇帝修建豪华宫殿,引诱皇帝追求奢侈生活而弹劾之;又弹劾左司郎中王本立滥用权力,请求皇帝治其罪。高宗下诏赦免他们,而狄仁杰说:“如果赦免他们,宽恕有罪之人,就违背了祖宗制定的法律,我愿以被流放的惩罚,作为对群臣的警戒。”于是,高宗不得不治了他们的罪,朝廷上下肃然。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把她的儿子李显赶下帝位,将他安置在房州,另一个儿子李旦虽然做了皇帝,却徒有虚名。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独揽大权,任命狄仁杰为宁州刺史。他因治理有功,回朝任冬宫侍郎,后奉旨出巡江南各地。当时江南的吴、楚一带盛行祭祀之风,狄仁杰下令禁止,总共拆毁祠堂庙宇一千七百处,只保留了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而后,狄仁杰又出任豫州刺史。原豫州刺史李贞为唐太宗之子,被封越王,因反对武则天临朝称制而起兵。武则天派宰相张光辅领兵30万镇压,平定了叛乱。狄仁杰与张光辅同时进入豫州。张光辅要将被迫参与叛乱的六七百人处死,还要治他们家属的罪。此事遭到狄仁杰的反对,他上奏劝说武则天施仁政,武则天遂将拟处死之人流放丰州(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名相 - 图7女皇武则天

宰相张光辅及其手下将士以讨平越王之功,敲诈勒索地方,狄仁杰拒绝供给。张光辅发怒说:“刺史难道轻视本帅?”狄仁杰针锋相对地回答:“作乱河南的只有一个越王,你率领三十万大军平叛,听任将士横行不法,无辜百姓遭此涂炭,这无疑等于消灭了一个越王,又涌现出一百个越王。您为何放纵部下以杀戮降者邀功,使冤声惊天动地?如果我能得到尚方宝剑,杀了你,我虽死而无憾!”张光辅奏狄仁杰对宰相无礼,但武则天对狄仁杰颇有好感,贬其为复州刺史,意在敷衍张光辅而已。武则天即位两年,命狄仁杰为地官侍郎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后为来俊臣陷害下狱,继而又被贬为彭泽县令。北方契丹族犯边,狄仁杰为魏州刺史,转任幽州都督。武则天曾赐他紫袍,亲自绣上十二个金字,表彰其忠心。神功元年(697年)恢复相职。

狄仁杰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是恢复唐皇室,复立李姓皇帝。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被囚禁。为将李显推上皇位,狄仁杰利用了武则天宠养的两个男色张易之与张昌宗兄弟。张氏兄弟备受武则天宠爱,富贵无比,又担心将来会有灾难,遂向狄仁杰请教安身之策。狄仁杰说,只有劝说武则天将李显迎回洛阳,立为太子。一旦武则天去世,李显即位,二张便是有功之臣,自会消灾,二张从之。狄仁杰也利用与武则天接触的机会,劝说武则天。一次,武则天说她梦见一只美丽的大鹦鹉折断了两个翅膀,要近臣们释梦。狄仁杰说:“我以为梦中的鹦鹉就是陛下,因为陛下姓武;两翅就是陛下的两个儿子,翅膀折断,是指他们被囚禁。没有翅膀的鹦鹉不能飞翔,陛下起用二子,鹦鹉就能飞了。”

经过不断的努力,武则天终于同意迎回太子李显。为了巩固李显的地位,狄仁杰把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远之等人推荐给武则天,让他们能够掌握实权。张柬之初为洛阳司马,后调升为秋官侍郎,狄仁杰去世四年后被拜为宰相,后来发动政变,将李显推上皇位。

狄仁杰与武则天关系甚密,年长的武则天称狄仁杰为“同老”,而不直呼其名。每次朝见,武则天叫他不必下拜,还说看见你下拜,连我的腰也感到疼痛。一次,狄仁杰陪武则天游玩,狄仁杰的马受惊狂奔,武则天急命太子前去解救,直至狄仁杰安全下马。狄仁杰所受到的武则天的尊重和礼遇,无人可以相比。公元700年,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流着泪说:“朝堂空矣!”随后追赠狄仁杰文昌右相。

开元盛世的奠基人:姚崇

姚崇(650—721年),武则天、中宗、玄宗时宰相,本名元宗,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其父姚懿在贞观年间曾任州都督。

姚崇自幼便勤奋好学,敏而好问。成年之后为人正直爽快,崇尚节操。后以科举入仕,始授濮州司仓参军,后又任司刑丞。他因执法公正,作风端正特别受上司器重,所以连续晋升。

到武则天时,姚崇已官至夏官(即兵部)郎中。此时,东北有契丹族不断侵扰边境,武则天一再派大兵抵御,因此兵部的事务特别繁忙,姚崇的才干在此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那些纷繁复杂的事务,到了他的手里都处理得干净利索,井然有序。兵部是中央机关,皇帝自然对里面的事情知道得一清二楚。爱才的武则天对姚崇的才干很是赏识,立即就提拔他为兵部侍郎。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名相 - 图8姚崇像

过了一年,姚崇升任宰相。并在出任宰相的时候兼任兵部尚书,对兵部的职掌非常熟悉,举凡边防哨卡,军营分布,士兵情况,兵器储备,他都烂熟于心。玄宗初年,作为宰相,他带头裁减冗员,整顿制度,任用官吏,注重才能,使得以皇帝为首的大唐封建国家职责分明,指挥灵敏。他与庐怀慎同做宰相时,请假十多天,政事积压很多,姚崇假满上班,很快裁决了积压下来的政事。然而,正因为姚崇为人正直,不畏权势,得罪了骄横跋扈、横行不法的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被调出京城,任灵武道大总管。临行前,武则天要他推荐一位宰相,他推荐了张柬之。此前狄仁杰曾两次向武则天推荐张柬之,张柬之每被推荐一次,就升一次官,但一直未登上宰相的宝座。这一次姚崇再次推荐,张柬之很快就走上了宰相的职位,而此时张柬之已是八十高龄。

李显复位后,以姚崇、张柬之为宰相,因姚崇有功,加封他为梁县侯,食邑二百户。后武则天迁居洛阳上阳宫,已即位的中宗李显带领文武百官至上阳宫问候起居。王公群臣相互庆贺,唯独姚崇呜咽流泪。张柬之对姚崇说:“今日岂公流泣之时,恐公祸由此始。”姚崇说:“我侍奉则天皇帝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现在要与她辞别,不禁悲从中来。日前助你诛杀奸邪小人,此乃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也,虽获罪,实所甘心。”中宗李显听到姚崇的这些话,心中非常不悦,故没过几日便将姚崇调离京城,出任亳州刺史。

姚崇罢相后,先后在亳州、宋州、常州等地当剌史,远离了京城,远离了是非之地。这时朝廷已为武三思和韦后所掌握,武三思渴望他们武氏重掌政权,韦后希望能够效仿武则天也当女皇帝,而中宗只是傀儡。太子李重俊对武、韦早已积恨在心,于景龙元年(707年)七月,矫诏发羽林军,杀死武三思及党羽十余人,昏庸的中宗在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的包围、逼迫下,发兵杀了太子李重俊。韦后和安乐公主野心越来越大,两人合谋毒死了中宗。朝中大权完全掌握在她们手中。可是,好梦不长,李隆基策动禁军又一次发动政变,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相王李旦在儿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的支持下,恢复帝位,立三子李隆基为太子。景云元年(710年)六月,拜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崇第二次当了宰相。

睿宗李旦登基之后,却依然没有完全摆脱受制于人的情况,这次干预朝政的却是武则天的亲生女儿、睿宗的妹妹太平公主。她也想走其母武则天的道路。为了预防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威胁到太子的地位,姚崇和宋瞡联名上奏,建议将太平公主安置在东都洛阳,其余掌握兵权的诸王派往各州当刺史。谁知单纯而昏庸的睿宗竟将姚、宋的想法毫不隐瞒地告诉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大怒,李隆基也慌了手脚。为稳住太平公主以防突发事件,李隆基指控姚崇等挑拨皇上兄妹关系,应加严惩。于是,姚崇被贬为申州刺史,后又任扬州刺史、淮南按察史。在地方官任上,姚崇为官清廉公正,颇受百姓爱戴。

这一切都被英明神武的玄宗看在眼里。因此,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决定再次起用姚崇为相。先天二年(713年),玄宗在新来驿讲武期间,秘密召见了姚崇,并听取了他对目前时事朝政的看法及建议。姚崇针对武则天以来的弊政和历史教训,提出十条挽救政治衰败的革新主张。玄宗听后,精神为之大振。他对姚崇的这些主张一一采纳,并且当时就拜其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姚崇第三次出任宰相,得到了玄宗的充分信任。借此机会,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姚崇从整顿吏治入手。自武后统治以来,皇亲国戚多居省以上要职,各个封王又多掌握朝中禁军,手握兵权。为了争权夺利,他们勾结朝官,迭相为乱,一时间,政治被他们整得混乱不堪,政局动荡不安。短短的八九年间,接连发生了五次政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姚崇协助玄宗,于开元二年将诸王改任外州刺史,并规定诸王“不任以职事”,“到官但领大纲,自余州务,皆委上佐主之。”这样,诸王便等于只享有尊荣,即地位与利益,但没有了兵权,从而亦失去了犯上作乱、胡乱征伐的基础。

姚崇还规谏唐玄宗,“戚属不任台省”。所以,开元初没有大封戚属。王皇后之父王仁皎,仅历任将作大监、太仆卿等职,史称“仁皎不预朝政”。姚崇还设法抑制功臣的权势,把一些官高势盛、居功自傲的功臣贬到地方做州刺史。这些措施如同釜底抽薪一样,消除了中央政局动乱的隐患,结束了多年来动荡不安的局面,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姚崇被人们称为“救时之相”。

在任用人才方面,姚崇要求德才并重。他推荐的广州都督宋臻,刚正不阿,为官清廉,是唐代的四大贤相之一。姚崇大力整顿吏治,严格诠选制度,罢免了以前的“斜封官”。

任人唯贤、量才录用,是姚崇吏治的主要做法。开元二年,申王李成义未经有关部门,私自奏请玄宗,把府中的阎楚皀由录事提拔为参军,这次授官属于私自请托,并没有经过吏部的审核。因此,虽然玄宗已表示同意,但姚崇上疏反对。他说:“臣窃以量才授官,当归有司,若缘亲故之思,得以官爵为惠,踵习近事,实紊纪纲。”由于姚崇据理力争,玄宗才收回敕命。

开元四年(716年),姚崇辞去宰相职务,被授于开府仪同之司,但有关军国大事,玄宗还是常常听取他的看法及意见。开元五年(717年)春,玄宗即将巡幸东都洛阳,太庙突然倒塌。玄宗询问身边大臣,大臣回答说:“陛下服丧未满三年,巡幸东都不合天意。”因为睿宗是开元四年病死的。玄宗召姚崇询问此事,姚崇回答说:“太庙大殿乃前秦符坚所建,年久失修,木质腐朽,皆是自然之事,倒塌即是情理之中,陛下不必为之烦心。但倒塌之日与行期相合,只是巧遇。”姚崇劝玄宗,巡幸东都已准备就绪,不可误期,太庙修复重建就可,玄宗听从了姚崇的意见。开元九年(721年)九月,姚崇病逝,终年72岁。

一代名相,大公无私:宋

宋瞡(663—737年),睿宗、玄宗朝宰相,是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齐名的唐代四大名相之一,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

宋瞡自幼勤勉好学,爱好广泛,所以小小年纪便已博览群书,善于文辞。20岁左右因科举入仕,授上党尉,后又升任监察御史、凤阁合人,为官正直,颇受武则天的赏识。不久,宋瞡调任御史中丞。这时武则天年事已高,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更加飞扬跋扈,但宋瞡对其却更加蔑视、不屑。张氏兄弟几次三番欲讨好宋瞡,无奈却被宋瞡严辞驳回,使得二人对宋瞡怀恨在心。此后又多次中伤于他,但因武则天深知其情,宋瞡才得以免祸。

中宗李显复位后,宋瞡任吏部尚书兼谏议大夫、内供奉,不久又改任黄门侍郎。然而中宗昏聩无能,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后韦氏和武三思手中。

神龙二年,京兆人韦月将因实在看不惯武三思与韦后私通,祸乱朝纲,便上书中宗,告发武三思“潜通宫掖,必为逆乱”。武三思闻知后,暗使手下人诬陷韦月将大逆不道。此时的中宗早已不辨是非,武三思说什么便是什么,因而特令处斩韦月将。宋瞡请求查证之后再加定罪,中宗不听,宋瞡抗言说:“请陛下先将臣斩首,不然不能奉诏。”中宗无奈,才免韦月将死刑,发配岭南,后来又将他处死。不久,宋瞡被排挤出了朝廷。武三思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宋瞡调到杭州、扬州做刺史,后又迁任洛州刺史。

当时,韦后、武三思相互勾结,权倾朝野。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扫除政治道路的障碍,韦、武二人企图废掉太子李重俊,但后来武三思却被太子李重俊杀死。景龙四年(710年),韦后毒死中宗,企图效法武则天做女皇。中宗之弟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联合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死韦后和安乐公主,睿宗李旦复位。

睿宗复位后,宋瞡为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他和姚崇同朝为臣,二人同心协力,为改变从中宗以来所积留的弊政而努力。

中宗时期,外戚和诸公主干预朝政,吏治腐败,贪污成风。当时有一种授官形式称“斜封官”,即只要出钱三十万,不论何人都可以为官,并且不经中书、门下批准,直接由皇帝降墨敕授予。这无异于助长恶风恶习,由于这些斜封官大都是富豪商贾,有的斗大的字都不识,只知对百姓肆意搜刮、施虐,一时间,民怨四起。姚崇和宋瞡上疏睿宗,请求罢免斜封官,进忠良,退不肖,共罢免斜封官数千人,纲纪为之一振。同时,宋瞡还从整顿制度着手,恢复三铨制度,在候选的上万人中,铨选了两千人。其选拔、考核官员,不畏地位高低,不论交情亲疏,唯贤是举,赏罚公平,时人以为有贞观遗风。

后来,因为太平公主欲夺权谋反,宋瞡被罢相贬为楚州刺史,后调动极其频繁,最后转任广州都督、五府经略使。宋瞡依旧严格执法,公正无私,使治下的吏民无不信服。然而对当地的百姓却是充满人情味的:他将违法乱纪的豪强和官吏绳之以法,就是为了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制定一系列切实得体的利民措施,将砖瓦结构的建筑引进广州,教百姓烧砖瓦、盖房子,使得原来由竹和茅屋引发的火灾大幅度减少。民众为感激他的恩德,特地还为其立了“遗爱碑”。

延和二年(712年),睿宗传位给太子李隆基,是为玄宗。唐玄宗决心革除弊政,使国家快速地复兴起来。开元之初,唐玄宗任用姚崇为宰相,整顿吏治,开创了开元之治的繁荣局面。姚崇辞去宰相后,唐玄宗又采纳姚崇的建议,任命宋瞡做宰相。

宋瞡为宰相期间,不仅能够选贤任能,更能量才用人、人尽其才。他注意到括州员外司马李邕、仪州司马郑勉有才略,有文采,但思想和性格上有不少毛病,宋瞡感到“若全引进,则咎悔必至;若长弃捐,则才用可惜”。于是,根据各人的特点,分别拜任渝州刺史和硖州刺史。大理卿元行冲在人们的心目中才行兼备,但上任之后,却发现并不称职,于是调其为左散骑常侍。

宋瞡选拔官吏,大公无私,对人对己无一例外,即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例外。他有个堂叔叫宋元超,在吏部选拔官吏时,特别说明自己是宰相宋瞡的叔父,实际上是想借宋瞡的名声得到一官半职。宋瞡知道后,特别给吏部交待,说宋元超既表明了他和自己的关系,就更不能予以任用。宋瞡的用人,不论皇亲国戚,一视同仁。岐山县令王仁琛,是玄宗称帝前的藩邸故吏。唐玄宗特降墨敕令授五品官,宋瞡上疏以为不可,请求由吏部考核,按制度办事。玄宗只得听从宋瞡的意见,收回成命。

宋瞡为人耿直,做宰相时,因为敢于犯颜直谏,唐玄宗很敬畏他,对于他的意见,亦是常常听从。开元五年(717年),宋瞡随同玄宗巡幸东都,路过崤谷(今河南陕县),山高路窄,难以行走。玄宗十分恼怒,要罢免河南尹李朝隐和负责旅途事务的知顿使王怡。宋瞡进谏说:“陛下方事巡幸,今以此罪二臣,臣恐将来民受其弊。”玄宗听后自觉理亏,遂免去了二人之罪。

也许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的宽松,人民的生活也比较富足,所以社会风气趋向奢华,讲求厚葬。王皇后的父亲去世,请求建造高五丈二尺的坟基,玄宗答应了。宋瞡和同朝宰相苏颋上疏玄宗,指出厚葬和薄葬是俭与奢的大事。玄宗完全接受了宋瞡的劝谏,还特意赏给宋瞡、苏颋彩绢400匹。

开元八年(720年)正月,由于民间私造的恶钱质量低劣,它的流行导致贫者日贫富者日富。宋瞡和苏颋奏请皇帝下令禁止恶钱的铸造。这一举措伤害了铸钱富豪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于是,唐玄宗只得将宋、苏二人罢相以缓和矛盾。宋瞡任开府仪同三司,不再握有实权。

宋瞡罢相后,仍然刚正不阿,不畏豪强,敢于犯谏,忠直不改。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东巡泰山,宋瞡留守京师。玄宗出发时对宋说:“卿是国家元老,为朕之股肱耳目,现在将分别一段时日,有什么话要嘱咐朕的吗?”宋瞡一一直言相告。玄宗并将宋瞡“所进之言,书之座右,出入观省,以诫终身”。

开元二十年(732年),宋瞡因年老体弱,请求辞职。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宋瞡去世,享年75岁,赠太尉,谥“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