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原始的氏族村落

中国的氏族村落一般都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以母系氏族为纽带形成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与现代文明接触有限,基本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与落后性,但这些原始的氏族村落却是研究和探索人类发展的活的模板。

第一节 横断山最后的母系氏族——四川木里利加则

在横断山脉密林深处,散落地分布着许多古老而又神秘的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及长期的与世隔绝,很少有人到达此地。因此,一些人类古老的习俗,在这里能够得到完整的保留和延续。关于这些藏在大山和密林深处的神秘古村寨,有许许多多离奇的传说和怪诞的演绎,奇特的民俗、淳朴的民风和慑人魂魄的风光,让很多外面的人都渴望走近它们。其中被重重大山包围着的利加则,就是这样一个村落。

密林深处女儿国

利加则是一个以农牧业为生的村落。相传在大约13世纪时,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出兵川滇黔一带,大批部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利加则。这些远道而来的蒙古兵发现这里像自己家一样的熟悉、亲切,所以就把这里称为利加则。“利加则”在蒙古语里有“家门口”的意思。

利加则位于四川省木里县境内,地处北纬25度、东经100度附近,属于川滇交界的横断山区,背靠青藏高原,面向云贵高原。利加则地势险要,四周群山环绕,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中间是低平开阔的平坝,呈椭圆形状,直径不足1千米。利加则年平均气温11.5℃,属于高山垂直性气候,当地素有“一山有四季,一村不同天”的说法。全年雨量充沛,除3~5为旱季外,其余都为雨季。10月份以后,大雪封山,行人难以进出。

利加则的家庭是典型的母权婚姻制。成年男子在母亲家的四合木屋里没有专属于自己的房间;而每一个达到走婚年龄的女孩子,则都有自己单独的闺房。利加则人男不婚、女不嫁,不管男女一辈子都各自生活在自己的母亲家里。男子晚上偷偷地到自己喜欢的女人家过夜,天亮前再悄悄地溜回家。这种母系氏族村落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向我们全面展示了一个古老的母系氏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母亲是整个利加则人大家庭的至尊和灵魂,母亲说出的话,全家人都要听从,违背母亲的意愿是最大的不敬,而对母亲怎么样尊崇都不为过。母亲往往会从自己众多的女儿里物色一个最能干、最善良的女儿来接自己的班,等到自己老了的时候就由这个女儿来接替她掌管这个大家庭的所有事务。

利加则母系家庭中的成年男子一般以舅舅的身份和名义进行各种活动。他们会尽力协助女主人的工作,同时参与全家的劳动生产活动,共同维系这个母系大家庭。由于共同的生活和劳作,他们与姐妹的子女之间的关系甚至比孩子与其生父的关系更为密切和特殊。

利加则母系家庭里实行财产公有制,家庭每个成员都把自己得到的财物上交到大家庭里,或者交给家长,而不允许私自留下。别人赠送的小物品可以自己留用,但不少人也会分给家里的其他人共享,大的、贵重的物品则必须交给家庭掌财者。一般家庭成员身上都没有现金,人们对钱的概念也很模糊。家里的财产按母系血缘继承。由此可见,在利加则母系大家庭内,实行的仍然是一种原始共产主义,人人各尽所能,人人按需所取,一切财物平均享用。

第四章 原始的氏族村落 - 图1利加则

通往利加则的道路极其不便,没有任何现代交通工具,只有一条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就像一条蜿蜒虬曲的藤蔓,翻山越岭,穿江过河,一路上串连起许多和它一样古老的村落。利加则是现存的一个极为罕见的母系大家庭群落,这里所有家庭都是由直接血缘关系组成的纯粹的母系氏族家庭。家族成员一般保持在30人左右。家族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同一个血缘中的亲人,一般男人负责耕地、放牧、盖房,女人负责砍柴、做饭、照看孩子、喂养牲畜。家里的所有事情,都由家中的女主人掌管。

女儿国的生活

利加则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原始村落,在这里所有的人生活得都相当平静与知足,人与人之间是友善而平和的。据说在这个地方锁都只是一种装饰品,没有什么实际用途,这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们从来不觉得有东西需要锁。在这里,有些家庭会把锁这样的东西作为传家宝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一般都是由老祖母传给妈妈,妈妈又传给女儿。女儿在接过母亲的传家宝的同时,也就接过了操持家里所有事务的担子。在一般的大家庭里,女主人既要负责全家人的衣食住行,还要管好家庭财物、化解家庭矛盾,还得让家庭所有成员各尽所能,家里的财物人人都能得到平均享用。

一般家庭中,女主人永远是家里起得最早的人。她们会在黑暗的老木屋里,将正房打扫干净,然后把火塘点燃。在洗完脸后,女主人会将松叶撒在火塘里,火塘里发出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木屋里立刻充满了松油的清香。然后女主人做好早饭等待出去走婚的男人,家里的女人们也会送走自己的情人。然后一家人围在火塘边吃早饭。吃过早饭,家中的女主人就会开始安排家庭成员一天的劳作,就这样利加则紧张而丰富的新一天就开始了。

利加则地区的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那里有被称为达巴的宗教人员,成为达巴的人一般都是从小就开始跟着老师念达巴经书。达巴一般掌握着利加则的历史、文化、哲学、地理、天文、医学,以及部族世系祖谱、迁徙路线等。家庭中,凡逢年过节、婚嫁丧葬、为死者灵魂归宗引路及成丁礼等各种祭庆礼仪,均由达巴主持举行。不做法事的时候,达巴与普通的村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穿的衣服和普通人一样,也要和其他人一样参加各种劳动。达巴也有走婚的情人,他们白天大都装作不认识,晚上才在一起。

不过每当在村里祭山神、水神,或者有人病了请达巴去念经的时候,达巴便会换上达巴特殊的衣裳。村里若有人家刚刚生下个孩子,孩子的家人就会来请达巴去给孩子取名字。达巴便换上白色的大褂,戴上绘着彩色图案的头饰,然后带上所有的法器,还有经书,跟着孩子的家人去。取名仪式上,达巴坐在火塘边念经,生孩子人家的女主人将已煮好的米饭揉成锥形饭堆,放在一个大盘子的中央,在上面插上五双筷子(象征着高山和青松),周围放上煮熟的鸡、蛋、猪膘肉,再烧上一炷香,一起供奉在念经的达巴面前,来祭祀神灵和祖先。女主人抱着刚出生的孩子双手合十跪着面向达巴,达巴就一边念经一边用经书轻叩孩子的头。达巴念经的内容是在向神祈祷。念完经他叫三声为孩子所取的名字,并在小孩额上抹上一点酥油,祝福孩子长命百岁,吉祥如意。女主人祭祀过家庭所有祖先后,又用燃烧的香柏叶熏一遍祭品,然后走出房屋,将祭品抛向屋顶,让乌鸦来啄食。在给孩子举行完取名仪式后,孩子的家人会送给达巴礼物。在村里给达巴的礼物多少没有规定,全凭请达巴人家的喜好和经济能力而定,给多给少达巴也全不计较。

相传,达巴之名来源于开教祖师。达巴在形态上基本上还保持着原始部落宗教的特征,它没有系统的教义和经书,只有几十部(回)口诵经;另有一种占卜经(俗称“算日子书”),是用32个不同形体的原始图画文字书写的。达巴口诵经主要通过师徒间口耳传承。达巴没有专门的寺庙,也没有任何统一的组织。达巴在帮人诵经做法事时,不分贵贱,也不会计较报酬多少。达巴崇拜的神大都是各种植物与自然现象的化身,包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河草木及各种动物等。达巴特别崇拜山神及泉水神,其口诵经中有很大部分是赞颂山神及泉水神的。

知识链接

利加则人的葬礼

利加则人对生命极为尊崇,人死之后,遗体要放在正房里,表示其还与家人在一起。遗体放在家里的时间较长,具体停放多久,要由喇嘛算定(利加则人既信奉达巴,也信奉藏传佛教,现在藏传佛教的地位比达巴还高。为了防止遗体腐烂,利加则人的祖先发明了挖坑藏尸的防腐方法,即在正房的角落挖一个深坑,坑里放一个篮子,遗体放进篮子里,上面用东西盖上。放遗体的篮子是自己编织的,只能用一次,用后要随遗体一同烧掉。遗体停放在家里期间,为了表现对死者的深深哀悼,还有许多习俗禁忌。比如,家人虽然可以照旧外出劳动,但是不能洗头、洗澡;要把头发编成一根盘在脑后垂下,还要用发绳扎住;这期间不能走婚,不能换衣服,不能吃肉,不能杀鸡,不能杀牲畜,不能吃米饭。利加则人用这些行为来表示对死者的崇敬及孝道。火葬前,将遗体从篮子中取出,放进自制的棺材里,由壮汉抬去上山。棺材是方形的,在棺材上面盖土,放上各种供品,以及食品、衣服、鞋子、腰带等。火葬前一天,全村人会送来包子、大米、钱、烟、酒,每户一份,可以每样都送,也可以只送其中的一部分。死者的远亲近邻都会在火葬前一天天黑前赶来,但是火葬前一天的晚上就不准再有人来。火葬用的木柴是全村人帮忙砍的松树。用树干搭成死者活着时住的房子的样子,将棺材放进去后,点火焚烧。点火前几分钟,家人一起大哭,然后被村里人架走。点火后,村里的其他人也先后离开火葬地点,只留下喇嘛在这里念经。葬礼请来的喇嘛,要奉上适当的费用:第一位主持喇嘛,需要送一匹骡子,第二位喇嘛送一匹马,第三位喇嘛送一头牛,其他喇嘛每人200元。究竟要请多少喇嘛,视每家的财力而定,一般是20位左右。这笔不菲的开支,对普通利加则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为了让死者的灵魂安息,只要能负担得起,家里人总会请很多的喇嘛。遗体火化后,家人会从遗体中取出死者遗骨,埋葬在墓地里。一段时间后,坟墓就会与周围的野草、泥土融为一体,看不出任何痕迹了。

利加则人在墓地插上彩色丧旗,旗上满是由达巴写就的密密麻麻的经文。彩旗在山坡上迎风飘扬,昭示着死者灵魂的飞升。

第二节 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贵州雷山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公里,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公里,距离贵阳市约260公里。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就像一座露天博物馆、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供人们观赏和品读。

苗家古寨的传奇

西江地区的苗寨在清朝咸丰年间(1729年)有600多户,到了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为1040户,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至1227户,1997年为1115户。据2005年的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有住户1288户,人口近600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地形为典型的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构筑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了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这也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积淀,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人之间的交流仍然使用苗语。

第四章 原始的氏族村落 - 图2千户苗寨

在清雍正以前,这里的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与汉族地区有显著差别,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头、鼓藏头、活路头等,不同性质的自然领袖其职责也不同,相互之间具有分工协作的性质,共同维护苗寨的安全与利益。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领袖,每个自然地方下辖若干相互有密切联系的村寨,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最高领袖,族老则是某一家族的领袖,理老一般由德高望众、学识丰富的人担任,主要负责民间纠纷的调解、裁断,榔头主要负责刑罚,维持地方治安,鼓藏头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活路头则主持安排农业生产。其中,鼓藏头和活路头是世袭的,而其他自然领袖一般是群众选举出来的。议榔是苗族社会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由方老、寨老、榔头等组织的群众议事会,以对内部的各种重要纠纷和外敌入侵进行商议、决断。议榔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如果社会安定,无争无议,也可两三年举行一次,遇外敌来犯时则临时召开。西江的议榔一般是分头在各寨子的风景林中举行。清政府在苗疆实施“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方老、寨老等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祭祀和生产的鼓藏头与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长期以来,农业一直在西江千户苗寨产业结构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虽能养活生活在这里的数千人口,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1982年,西江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贵州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五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年11月“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江千户苗寨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西江的苗族是以西氏族为主的多支苗族经过多次迁徙融合后形成的统一体。

苗寨的千年史话

距今5000多年以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集团在向北扩张的过程中,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了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集团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随着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舜帝即位后,“南巡狩猎”,对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进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徙。其中被迫向西北迁徙的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成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则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区迁徙,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而往西南迁徙的苗族先民则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后来“楚蛮”的主要成员。春秋战国时期,雷山属牂牁国与且兰国之边地,战国时属大夜郎国,秦时属象郡且兰县边境,西汉时处且兰、毋敛两县之间,东汉时属毋敛县,三国属蜀国之牂牁郡辖之边地,魏晋时期属牂牁郡宾化县境,唐朝时属于罗恭县,五代至宋朝属夔州路绍庆府羁縻州,元初属管外苗族地区,元朝中期属湖广省播州宣慰司,明属管外苗族地区。从秦汉到元、明、清初,朝廷的设置虽有涉及,但郡县制、羁縻州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极弱,甚至没有直接治理,在历史上多被称为“蛮荒之地”“生苗”“生界”等。战国时期,秦灭楚以后,一部分苗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武陵蛮”。到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了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

公元47年,汉王朝派出军队征剿“武陵蛮”,迫使苗族人民再次背井离乡,一部分进入黔东北地区(今铜仁一带),一部分则南下广西融水,后又溯都柳江而上到达今天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苗族在历史上的数次大迁徙中,陆续分化出了许多不同的分支。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几乎是同时到达贵州榕江。由于西氏族在榕江多处辗转,到达西江的时间要晚于柳氏族。西氏族到达西江的年代约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达以前,这里已经居住着苗族赏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达西江并定居下来以后,陆续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传说西江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林荫记》中记录的西江苗族子连父名的世系谱可知,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清乾隆年间,清政府为了管理苗疆地区,对苗族人实行编户定籍制度,强行取消了苗族子连父名的传统,用苗名的谐音来确定汉姓,目前西江境内苗族的蒋、唐、侯、杨、董、宋、顾、龙、陆、李、梁、毛、陈、金、吴等姓氏就是由此而来的。

雍正七年(1729年),贵州巡抚张广泗开辟苗疆,设“新疆六厅”,置丹江厅,下辖丹江卫和凯里卫,西江属丹江卫。乾隆三年(1738年),丹江卫设置了分土司,包括黄茅岭司、鸡讲司、乌叠司,鸡讲司就位于现西江西南附近的营上村,从此西江才被列入中原政权的治理范围。1914年,丹江改厅称县,西江属其辖内。1945年,丹江撤县,西江改归台江县管辖。1944年,置雷山设置局,西江复归雷山管辖,改为西江镇。1950年,雷山设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属于第二区公所。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属西江区,1959年,雷山、炉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大县,西江属于凯里县的雷山片。1961年,恢复雷山县,建丹江、西江、大塘、永乐4区、44个公社,千户苗寨当时属于西江区西江镇。1992年,撤区并乡后,千户苗寨属于西江镇管辖至今。西江千户苗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寨,虽然近年来不少村民外出务工或就地从事旅游接待,但绝大多数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仍然是农业生产,依然沿袭着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苗寨上游的大片耕地是全寨居民主要的生活来源,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薯以及辣椒等。

苗寨古风情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为一断层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在谷底蜿蜒穿寨而过。谷地两侧山地并不对称,相对高度达数百米。西南侧山高坡陡,宛若一道高大的屏风,护卫着千户苗寨千百年来宁静的田园生活;东北侧的山地则舒缓得多,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顺着地势的起伏呈现出多样的变化。苗寨东南侧,是白水河长期侧向侵蚀塑造成的一个山间盆地,盆地虽然不大,却是西江苗族同胞世代耕作、赖以为生的地方,盆地底部是成片的水田,北面山地已被开垦为梯田和旱地。

第四章 原始的氏族村落 - 图3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四周的山地上,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尤其是苗寨西南部的山坡上,尚保留着大片的乔木林。苗寨内的也东、羊排、南桂等自然村寨内零星分布着小片的枫树林,呈现出苗族居民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和谐安宁的苗寨、清澈诱人的白水河、茂盛的植被覆盖、成片的梯田景观,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苗岭山水田园风光,极具旅游美学和开发价值。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吊脚楼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一个房架称一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在堂屋外侧还建有样式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观景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不但造型美观实用,而且还表现出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这种建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苗族最早的文明发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西江苗族就是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建筑风格。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江吊脚楼结构严谨,建筑工匠巧妙运用力学原理,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构成了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这种建筑看似上实下虚,但牢实坚固,非常实用,在建筑学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栋吊脚楼相连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形成了单个吊脚楼所不具备的视觉效果。吊脚楼群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得西江吊脚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西江苗族将吊脚楼建在斜坡上,将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地用于耕作,反映了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西江苗族在建房时,对发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讲究和禁忌,特别是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因此,苗族的吊脚楼不但具有较好的美学和建筑学价值,而且还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

知识链接

苗寨风雨桥

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主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桂村关锁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由于是木质结构,几经修复又被洪水冲毁。现在西江惟一的风雨桥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桥,是在过去风雨桥的基础上恢复重建的,由于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第三节 似水情怀——云南澜沧江水寨

中国云南省澜沧江下游河湾里的水寨,是一处对都市人充满诱惑的自然生态村庄,它们或许也是中国最后的水寨。每逢星期、六星期天,是水寨的集市,居住在若干河湾里的人们驾驶着小船,聚集到水寨来,进行交易。几百只船在水上飘荡,都是手工制造的小木船,人们一边用手摇动着木桨,一边忙碌地交易、开心地叫喊,亲切闲聊的活生生的喧闹,但绝对没有现代城市的噪音。

原始的水寨人

在这里的交易并不是现代意义的集市买卖,交易的成功与否全看话题是否投机,在这里或买或卖,讨价还价的全过程始终贯穿在很人情味的家长里短中,说着说着就顾不上货物的贵贱与价钱的合理,卖方硬逼着将货物白送给买方的情景时有发生。但得了便宜的一方一定记挂着对方,下周的集市上,他们会从家中带些自制的米酒和食品,特意来送给上次和自己交易过的人,这样双方就成了你来我往的朋友。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水寨人仍然以物易物、以劳力易劳力的生活和经济方式,不知道该说是落后还是幸运。

澜沧江源远流长,风光优美、景色秀丽,沿岸有白雪皑皑的高山,绿草如阴的平川,溪流涓涓的清泉,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波涛汹涌的激流险滩;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流经云南省,贯穿迪庆、怒江、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八个地、州、市,最后经澜沧县的水寨出境。

传说澜沧江下游水寨是长江与黄河的“小妹妹”,这位“小妹妹”生就硕长脖子,被称做水寨长颈族。一天,“小妹妹”嫁到了海外,还取了个婆家的名字叫湄公河。

虽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可这位多情的长颈少女情系大河上下,沿途施舍嫁妆,建起一座座水寨,云南澜沧江边的水寨自然就成了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天然纽带。

第四章 原始的氏族村落 - 图4澜沧江水寨

河湾水寨上下,众多少数民族杂居生息,友好往来。时常是对岸国家的鸭子游到这边的国家下一窝蛋,而上游国家的瓜藤也会爬到下游国家来结个瓜。每当暮霭降临,月上竹梢时,这边的小伙唱起情歌,那边的姑娘就会悄悄走过来,一段跨国情缘或许就此开始。

水寨人遵守不偷、不骗、不抢、不打、不骂、不闹,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给人方便、互帮互爱、廉洁清白、诚实善良等做人道德,把热爱劳动、热爱自然、保护生态作为重要的生命品质。

所以,诸如“塔皇”、金丝猴等一些世界上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在水寨河岸的山坡上随处可见。水寨人遇到什么争端、纠纷,就由族长或者年长者仲裁、公断。只是,水寨从未发生过什么凶杀、抢劫之类的案子,所以也就没什么特别的案子要断处。

水寨人的习俗

水寨人按照传统的宗教习俗,男子都应出家为僧。水寨人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有教化。谁不出家为僧,谁就是“岩里”——生人。生人即没有教化的人,是被人瞧不起的。

水寨人信的是佛教中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亦称小乘佛教。和傣族传统一样,水寨男孩长到七八岁时,便被送入佛寺初学教规教义、学习傣文字母,接受出家前的教育,请师父主持出家仪式,披上黄色袈裟正式受戒,削发为僧。他们在佛寺内既认字学习傣文,又念经学习佛教经典。以后又随着年龄和所掌握的经文程度晋升为大和尚、二佛爷、大佛爷……但大多数人在学成后,征得族长同意再还俗回家。

远古的冰河时期导致很多生物灭绝或迁徙,而云南澜沧江河谷的水寨从古至今一直处于“无冰”状态。

在水寨河谷,皮划舟、皮囊、溜索等原始方式是水寨人渡江过河的便捷通道和征服江河的工具。他们只需要将一条粗大的缆绳甩到江的另一端,用挂钩勾住对岸的岩石或树枝,就能抓着这根吊绳悬空过江。而更普通的过江办法则是每人在身上绑一个牛皮气囊,作为浮漂游过江去。

每年2月至10月,水寨河岸山坡上上百种高山杜鹃争相怒放。因高原紫外线较强,山花格外艳丽,把河岸装点得五彩缤纷。每遇天空晴朗的日子,夜幕降临后岸边便燃起篝火,响起天籁般悠扬的歌声,人们围着篝火跳起优美的锅庄、弦子舞直至天明,那情那景,让人们仿佛回到原始宗教的起点,一切都超越了熟知的平常。水寨人并非只懂得吃穿谋生、传宗接代,亦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水寨人的祖先是传说中的濮人。早在公元前8世纪,楚武王向濮人地区扩展,濮人人口和文化重心移到了西南地区,澜沧江流域就成为主要聚居地。当濮人游迁到澜沧江下游水寨时,就永久居住下来。在大江冲击出来的河湾处,找到了理想生息之地。

水寨两岸不仅是中国各少数民族生存的居所,更是邻国各族人精神的家园。不同民族的憧憬、企盼与祈愿在这里聚合,形成了宗教的大熔炉。

知识链接

云南红河州郑营村

郑营村内的宗祠、楼阁、学校和典型的民居建筑,集宝塔古刹的巍峨壮观、宫殿寺庙的气宇轩昂、楼阁亭台的玲珑别致、古典园林的幽静淡雅于一体,形成了别其一格的历史文化特色风貌,有“云南第一村”的美誉。

郑营村坐落于石屏县城西南10公里处,西向秀山,北向赤瑞湖,山水秀丽,风光优美。随着明初年间一位浙江籍的郑姓落籍赤瑞湖湖畔后,原名“普胜村”的村子便成为了郑氏家族的繁衍地,并改名为“郑营”。明朝后期演变成了一个多姓氏聚居的大村落,现村内主要有郑姓、武姓、陈姓、李姓,各姓自立宗祠。

郑营有着“耕读家风”的沉淀,“绿水长流”的底蕴。郑营人来自杏花烟雨的江南,把那里浓厚的文化气息播撒在滇南赤瑞湖畔,小桥流水人家,营造着对遥远故乡的记忆。祠堂、书院、庭院、衔巷,处处透着江南的婉约与细腻,而郑营人的精神世界里,也铭刻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烙印。在村内的三街九巷中,不经意地一瞥,进士宅、司马第、翰林居就跃然眼前。正如民谣所说:“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举人满街走,秀才家家有。”如今,街道是石板铺成的青石路面,民房多是坐南朝北,保持着地方特色的大四合院。

郑营村目前居民有汉、彝、傣、哈尼等民族,以汉族人为主。村内流行有汉、彝、傣、哈尼各族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