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汉魏晋时期的城市

在商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市场建设比较完备。在秦汉魏晋时期的城市建设中,依然实行坊市制,坊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地区,市则是进行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城市的市场建设,已突破了旧制度的限制,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从城市的空间分割上打破了以前规整方正的格局,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第一节 秦代的城市

秦代城市史

秦代城市有了一定的发展,咸阳作为其都城,经济、政治、文化地位较为显著。

1.在变法中崛起的城市

咸阳也称渭城。《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秦孝公以咸阳为都城,任用商鞅监修宫殿阙楼,用商鞅之法,创立地主阶级政权,推动社会前进了一步。

咸阳文化是地主阶级的新兴文化,有其先进性。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到咸阳活动,养士之风气也逐渐兴盛,相国吕不韦的食客多至3000人。原来在其他诸侯国怀才不遇的张仪、范睢、李斯等人,一到咸阳都得到重用。当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都以养士闻名,但在文化上都没有大作为,而吕不韦却集中食客,让他们“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从能产生这一集体巨著可知咸阳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为新兴国家之新气象。

秦朝廷还聚有珍贵的东西,其中有“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灵鼍之鼓”、“夜光之璧”、“犀象之器”、“江南金锡”、“西蜀丹青”等,反映了咸阳城的富庶和繁荣。

2.秦毁诸侯城廓与确立郡县制

秦代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郡县制,为封建时代城市体系的形成确立了行政法律体制。但是,短命的秦王朝只是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了首都,而郡城和县城只是确立了其行政地位和作用。虽在全国实施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统一等,且修筑全国驰道,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但由于秦代统治的残暴,却无法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基础。秦统一全国后初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设县900左右。郡、县在秦代主要是体现行政中心的政治功能,设郡县官吏和驻扎守兵,设立司法机构。秦统一天下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因而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行政基础,但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也需要时间。况且秦统一全国后,下令毁六国都城和各诸侯所筑城廓,又迁六国贵族和豪民至咸阳,由此导致一些城市的衰落。总之,秦代全国城市并没有长足的发展。

3.咸阳为秦朝都城仅仅15年

秦朝(公元前221至前207年)是秦王政(秦始皇)建立的。秦始皇是秦庄襄王之子。《史记·秦本纪》载:秦的先祖非子,因辅助禹治水成绩显著,又佐舜调训鸟兽,被舜赐姓嬴氏。此后大骆因给周孝王养马有功,被封邑于秦(今渭河北甘肃清水县),又称秦嬴。之后以国为姓,秦王政建立的朝代就称秦。秦王政即位国君时年仅13岁,专权的是国相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嫪毒。公元前238年,嬴政开始亲政,并镇压嫪毒叛乱,免吕不韦相职,旋即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继续进行统一战争。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灭齐,10年之间消灭割据称雄的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即秦朝。秦嬴政为皇帝,称始皇帝,定都咸阳。他在位期间曾推行许多有利于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但赋役繁重,刑政苛暴,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206年为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所灭,共历二世,统治15年。秦的统治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西南至云南、广西,北到阴山,东北迤至辽东。咸阳作为秦的首都是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开始的,至秦灭亡,约有100多年的历史。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首都,却仅仅15年。

秦代咸阳城

1.咸阳城与渭水

咸阳位于渭水北岸,水陆交通方便;地势险要;靠近西周镐京,附近人口密集。

根据考古发掘,秦咸阳故城址在今咸阳市以东约10余千米的长陵车站、窑店镇与高家村车站一带。这里原是北依高原,南临渭水;境内宫殿林立,楼阁相连。宫殿主要分布在原(我国北方称高而平的地为原)上,其范围大约东西6千米,南北2千米。宫殿主要有咸阳宫、兰池宫和渭水南的阿房宫,此外还有诸庙、章台、上林苑。

2.权力与艺术的宫殿

战国时期,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所建咸阳都城,以渭水为轴线,南北布局,渭北是宫殿群,渭南是寝庙和皇家园林。秦王政称帝后,咸阳建成了一座宫城,所建宫殿达300余个。其中,“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征发“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史记》载:“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咸阳既是宫城,又是一座衙门城。城中有庞大的官僚机构,驻扎大量军队,也是一座官营手工业和商人云集的城市。

第四章 秦汉魏晋时期的城市 - 图1阿房宫大殿复原图

咸阳城人口众多,集中了来自全国的冶金、建筑、纺织、制陶的手工业匠人。迄今已发现大规模作坊遗址。咸阳商业繁荣,城内设有咸阳市、直市、奴市等著名市场,有专门管理机构,以“金布律”、“关市律”控制市场。秦朝提出“上农抑末”政策,这是中国最早实行的抑商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渭河横贯咸阳城,渭北的咸阳宫是秦王朝政治活动中心,阿房宫建成后,政治活动中心向渭南转移。秦始皇作离宫于渭水南北,“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渭水南有长乐宫(兴乐宫),渭水北有咸阳宫,欲通二宫之间,故造此桥”。“桥广六丈,南北二百八十步、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一百二十二梁,南北有堤激立石柱,柱南京兆立之,柱北冯翊立之。”

秦始皇还引渭河水为池,筑蓬、瀛,称兰池宫。

3.骊山墓

秦始皇即位时就开始修建骊山墓(今临潼县骊山下),《史记》载:“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已出土的陵墓中兵马俑,有烧制的陶俑达几千具,俑的装束、发式神态各异。

4.咸阳的手工业

咸阳手工业分官营与民营两种,官营手工业专为宫廷服务,营建的宫殿、楼阁、林苑、桥梁等建筑,需要大规模手工业作坊生产大量建筑用品。考古发掘的遗址,有冶铁遗址、冶铜作坊遗址、铸铜的陶范、陶窑遗址等。民营制陶作坊遗址在西南郊,发现有陶器遗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12万户,如每户以5口计算,至少有60万人。人口分布仍是“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一般居民都住在城外。

5.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场大火

秦代的残暴统治导致了社会的激烈反抗,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埋葬了秦始皇万世统治的梦想。起义军攻占咸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一代帝都在烈火中化为废墟,人民百姓的无数创造与杰作也灰飞烟灭。而西楚霸王在火烧咸阳之后,也变成了刘邦的败将。

知识链接

秦朝疆域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到岭南平定百越族,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炎黄地图,达360万平方公里左右,秦朝的疆域大致为:东起辽东,西至甘肃、四川,北抵阴山,南达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西南到云南、广西。

第二节 两汉建筑

西汉都城长安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率军攻入咸阳,焚毁秦宫室,从此咸阳衰落。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建都长安,从此建立了稳定的政权,历200余年。公元9年,王莽篡位,建立“新王朝”,但不久就被刘秀夺回政权,恢复汉室,建都洛阳,是为东汉。东汉又历200余年。于公元220年分裂为魏、蜀、吴,东汉解体。两汉合计400余年,对中华文化影响很大,如今我们仍称“汉人”,就是由此而来。“汉承秦制”,秦汉两个朝代,对于建筑影响较大,中国古代建筑有许多定制多是这一时期形成的。

第四章 秦汉魏晋时期的城市 - 图2西汉长安城平面图

西汉都城长安,位于今西安市的西北。这座城市要比当时的古罗马城大数倍。

汉长安的外形不十分规则,这也许是受到地形的影响,但史书上说其形状是按星座形状而造的。“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三辅黄图》)

汉初,刘邦称帝,丞相萧何协助建城造宫,并向刘邦提议:“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史记·高祖本纪》)但大规模的建设,还是到了汉武帝时才开始。

长安城内街道宽畅,又植行道树,形态壮观而又很有情趣。城内宫殿占去了几乎一半面积。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城内大乱,从此长安衰落。

东汉都城洛阳

洛阳号称“九朝古都”,早在夏代,这里就是“禹都阳城”。但当时尚无文字记载。后来这里又是商代的“汤都西”,西周的“洛邑”,东周的王城,相传是按《周礼·考工记》营建都城的规范建城的。

东汉光武帝元年(公元25年)入洛阳,定为都城,起高庙、建社稷,立郊兆于城南,建南宫、明堂、灵台、辟雍等,成为一座规模弘大的都城。据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说:“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城南挖城河,共设12座城门,壮观非凡。城内有大街24条,街旁植行道树,开挖水沟。城内南北二宫,富丽堂皇。

两汉的宫殿

西汉的宫殿,主要是汉长安城内的未央宫和长乐宫,还有明光宫及桂宫等。在此着重介绍未央宫。

未央宫位于长安城的西南,建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先建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天禄、麒麟、石梁等阁,后又有所增建。汉代未央宫内主要的建筑达40余座。未央宫的主要宫门有东门与北门,立东阙、北阙,阙内有司马门。未央宫前殿为“大朝”,前面设端门。殿之东有宣明、广明两殿,西有昆德、玉堂两殿,殿西还有白虎殿。前殿后面有石渠、天禄两阁。内庭有宣室殿,为宫的正寝,另有温室、清凉两殿。椒房殿为皇后所居,昭阳舍、增城舍、椒风舍、掖庭等为嫔妃所居。其他还有柏梁台、武库、苍池等。据《西京杂记》中说:“宫周二十二里九十五步,台殿四十三,门闼九十有五。”未央宫今存基址,近方形,周长8560米,其面积约为4.6平方公里。

东汉都城洛阳的宫殿:汉光武帝时代(公元25~57年)建造南宫,汉明帝时代(公元58~75年)建造北宫,汉和帝至灵帝时代(公元89~189年),又陆续建造了东宫、西宫等,可见洛阳的宫殿建设时间延续得很长。

东汉洛阳南宫之正门,即京城南面之正门,位于洛阳城偏东处。北宫在洛阳城的东北,南北二宫均靠京城之南北城墙,相距约3.5千米。这些宫殿要比西汉长安的宫殿小得多,但很考究。后来洛阳都城随着东汉的消亡而衰败了。

知识链接

明光宫

明光宫建于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秋,位于长城乐宫北,具体地点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其地望当年在清明门大街以北,宣平门大街以南,安门大街以东,东城墙以西范围之内。据班固《西都赋》和张衡《西京赋》所说,明光宫与长乐宫,桂宫以及未央宫之间皆有阁道相连。

第三节 魏晋时期的城市

魏晋时期的主要城市

魏晋时期的城市,这里着重介绍两座:一是曹魏时期的邺城;二是北魏时期的洛阳。

邺城位于今河北的临漳县附近,如今这里大部分已在漳河底下了。因此曹魏时期的邺城,只能在文献资料中见到了。此城规模较大,据记载,城南北长折合今公制为2205米,东西宽3087米。城的西北隅有三台:南为金虎台,北为冰井台,中间为铜雀台。邺城的最大特点在于形制的创新。邺城是一座总平面为扁矩形的城市,中轴线北端是宫城,其东为一组官署,官署后部为后宫,是曹操的宫室。在后宫和官署的东面,为皇家贵族的住所,称“戚里”。城的南部为居住、商业区,约占全城面积的3/5。由此可知,这种都城与《周礼·考工记》中所规定的形制已很不相同了。

魏晋时期的洛阳,乃是西晋和北魏的都城。后因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造成内乱,即所谓“八王之乱”。北方的匈奴、鲜卑、羌、羯、氐等族则乘虚而入,西晋告亡。晋朝皇族以及大批百姓迁至长江流域,建立东晋王朝。

后来鲜卑族拓跋氏在此建立北魏,结束了北方的混乱局面。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北魏洛阳城改变了汉、魏、晋三个朝代将都城分为南北宫的分散形式,基本上按照旧都城的规制,把地势较高的东汉以来的旧城置于中部偏北,然后在较为低平的外围,主要是东、西、南三面,兴建郭城。从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来看,北魏洛阳城既不像汉、魏洛阳城和东晋建康城,也不完全像平城,而是将两者的长处、优点融为一体。北魏创建的洛阳郭城,北依邙山,南通伊洛,“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城有12座门,均以魏晋旧名。“一门有三道,所谓九轨。”(杨之《洛阳伽蓝记》)。

魏晋时期的宫殿

曹魏邺城的宫殿位于城之北,建筑群布置得很严整。正中宫城部分,如宫门为一封闭形的广场,经过端门至大殿前的庭院,大殿在正中,举行大典时用,殿前左右有钟楼及鼓楼。东部的宫殿官署布局也很严整,进入司马门,干道两边为各种官府衙门,后半部为后宫,曹操居于其中,这就是“前朝后寝”之制。

邺城的主要宫殿在西晋末年毁坏,后来十六国的后赵建都于此,有所修复。

西晋、北魏时期的洛阳宫城建在城的正中略偏西北。宫城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660米,占洛阳城的1/10左右。北面为北宫及帝王专用园林,正对宫门阊阖门的铜驼街为城市的主轴线,其西侧为官署、寺庙、坛社等。

魏晋的建康

公元220-581年,总称三国两晋南北朝,在这段时间里,古代中国一直处在动荡和分裂的局面中。虽然战争不断,民生窘困,但由于王朝频繁更替,也加速了各民族间的融合,在不少领域仍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大科学家祖冲之、大艺术家王羲之、大文人谢灵运、都诞生在那个时代里。六朝的物质文明尤其是都城建康的城市模式,也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影响深远。

建康即今天的南京,自三国东吴开始,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的国都均在建康,是六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号称“六朝古都”。三国中的东吴称得上是叱咤风云的一方豪强,势力范围遍及今天的长江中下游。为了对抗来自北边曹操的威胁,公元210年,孙权正式把自己的权力中心迁到秣陵,于此地建城并更名为建业。诸葛亮在看过建业后称赞这里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

东吴定都伊始,物质匮乏。早期的建业城甚至并没有城墙,仅有竹篱笆,后来夯土筑墙,但城门却仍是用竹篱编成。尽管如此,整个城市的规划还是井然有序的:它有两层城墙,里面是宫城,外面是郭城;宫城在都城的中间偏北,约占总面积的1/4;宫城的核心区为太初宫,南宫、苑城和西苑分别为宫殿、花园和卫队驻地。宫城的正门(大司马门)和都城的正门(宣阳门)构成了一条城市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出了都城后继续向南延伸2.5千米后至秦淮河北岸的朱雀门,总长超过3.5千米。这条路也是皇帝的御道,道路两边设有排水的沟渠,再两边就是一般人员通行的道路。这条三车道等级的道路两旁,还建有中央官署和部队营房。

这种城市布局是历代都城中未出现过的。虽然这条中轴线未在城市的正中央的位置,仍旧使整个都城的规划显得井井有条。朱雀门外就是秦淮河,河两岸是居民区和商业区。建业作为东吴的都城有51年的历史,西晋时改称建业为建康,建康后来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延续了这样的城市布局。

第四章 秦汉魏晋时期的城市 - 图3南京古城墙

东晋时,司马睿重新定都于建康。作为当时东晋的都城,建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东晋统治者出于加强城市安全的需要,开始修建建康的外郭,就是环绕都城之外的城墙。不过当时修建的外郭既不是用土,也不是用砖,仍是用竹篱笆围成的,于是建康城就成了一座“大竹寨”。除了加强城防措施之外,东晋的皇室和贵人们还陆续在建康城建筑了很多豪宅大院,如仿造洛阳宫城的式样建筑了“建康宫”;在宫城北面的玄武湖湖面及鸡笼山下修建了皇家园林。

南朝(公元420~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先后共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更迭,这四个国家的都城均为建康。虽然战乱动荡不止,但是南朝在中国历史上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朝时期,建康一直作为都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特别是在梁代。梁武帝萧衍重新设立了大匠卿一职,专门负责都城的建设。他下令陆续重建了太极殿等大小数十个宫殿,还将台城改为三重宫城,对皇家园林和寺庙宗社等也大量翻修。这样经过40多年的经营,建康成为当时罕见的大都市。梁武帝好佛,宫中有数座宫殿专用于礼佛。据记载,建康当时有佛寺数百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诗便是描述此景。

建康在最鼎盛时期,有近200万人口,街市繁荣,道路整齐,御道旁种植有中国最早的行道树——柳和槐以及橘子树,整个城市规整而实用。以至于北魏在其都城洛阳被毁后,也曾秘密派人来建康城学习城市模式。这种实用和规整并存的城市模式,被后来的朝代一直吸收传承,直接影响了唐代,甚至深深影响了百济及飞鸟奈良时期的日本。

公元557年,改朝换代的一幕再次在南朝上演,梁大将陈霸迫使梁敬帝退位,建立了陈国。陈的历史短暂且国力衰弱,陈的版图也是六朝之中最小的一个。“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脍炙人口的《台城》,对陈朝由于穷奢极侈而亡国作了形象的描绘。

陈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生性奢靡,不但不体恤民情,重振国力,相反日日耽于酒色,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园林。他亲自作词谱曲的《玉树后庭花》,甚至已成为靡靡亡国之音的代名词。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即是借陈后主暗讽晚唐时政。

士气涣散、军民离心的陈国完全无法抵挡强大隋朝的进攻,很快建康就被攻陷,建康作为都城的历史也暂告一个段落。隋文帝担心建康被人利用起事,在消灭陈朝以后下令毁城,把建康所有宫苑城池夷为平地,繁华了近300年的六朝帝都就此不复存在了。

北魏的洛阳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

东汉时洛阳是其都城,但因战乱已十分残破;魏朝继续在洛阳建都,并在洛阳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其中很大程度上参考了邺城的规划模式。原来东汉时的洛阳并没有南北向的纵轴大街,魏朝改造时,从北宫的正门起到都城的南面正门,修建了一条纵轴大街。这条大街的修建使整个城市变得井然有序,同时强调了北宫对都城的统领地位,都城的规划由此显得主次分明。

魏朝不仅整饬了都城的整体布局,同时对宫城内部也进行了修建。魏明帝时期,宫城内部不但按“前朝后寝”的格局修建好了,而且在后寝区宫殿的北面修建了大规模的皇家园林——华林园。魏明帝对建造园林兴致很高,不仅从太行山开凿石料远运洛阳,还从长安运来大钟将其熔成铜汁后铸成巨大的黄龙、金凤等铜兽。华林园里广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充斥其中。魏明帝甚至命王公大臣也参与建园的具体劳作,整个工程动用了上万人的劳力。最后众大臣实在无法忍受,上谏皇帝要求适可而止,魏明帝才勉强收敛后来的续建工程。

魏朝之后,西晋仍以洛阳为都城。由于洛阳在魏朝时已修建得很具规模,西晋时的洛阳城市格局没有什么大变动,而永嘉之乱后,洛阳再一次成为废墟。

北魏由鲜卑族拓跋氏于公元268年建立。公元439年,北魏统一了中国北方,为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孝文帝时期迁都洛阳,直至北魏灭亡,洛阳作为北魏都城的时间共有39年。孝文帝是北魏的汉化运动的主要倡导实施者,他锐意改革,励精图治,在统一的北方大胆地实行汉化运动,在官制、禁止胡语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同族通婚、礼乐刑法等几方面进行汉化改革。革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迁都和对新都城的规划。

平阳(今山西大同)是北魏原来的都城,这里常遭到来自北方民族的骚扰,加之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军事战略上对北魏政权的巩固很不利,还经常发生水旱自然灾害,疾病肆虐。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决心把国都迁到洛阳。

第四章 秦汉魏晋时期的城市 - 图4古代城墙

孝文帝为了迁都一事费了很大心思。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是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大臣听了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在朝堂上当面斥责了他,下朝后却单独召见了他,对他说自己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征齐,而是想要迁都。平阳不适宜改革政治,他要彻底地移风易俗,想借着出兵的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拓跋澄恍然大悟,立刻赞同了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就不情愿,趁着天气借口又开始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如何?”

众大臣面面相觑,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随军的大臣说服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阳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随后他回到平城,又亲自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贵族们反对的各种理由都被孝文帝一一驳倒了,那些人拿出最后一招,要求卜卦问吉。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治天下者,以四海为家,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祖辈们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现在就不能迁呢?”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孝文帝对邺城和建康的城市规划颇为赞赏。早在有迁都的想法后,他便派大臣借出使的机会,秘密地将建康宫殿的模式用图画下来,以作为重建洛阳的借鉴。重建后的洛阳果然与建康有很多地方相似,如城墙的位置、宫城的位置、园林的布置以及城中道路的等级等。

和建康相同,北魏洛阳也将宫城设置在整个都城的中心偏北处。宫城的正门和都城的正门之间是一条等级最高的纵向大街,成为城市的中轴线。宫城内遵循了“前朝后寝”并且宫城前遵循了“左祖右社”的布局。一个少数民族国家的都城这样全盘汉化,孝文帝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和向往由此可见一斑。

孝文帝还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发展迅速,洛阳成为当时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永宁寺在铜驼街西侧,都城内外佛寺多达1300余座。佛教的兴盛也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

北魏洛阳的都城正门采用了“夹建两观”的形制,即类似今天可见的北京故宫午门的形式。这种平面呈“凹”字形的城墙,最早在周朝时就出现了,在敌方进攻城门时守方可从城墙“凹”形伸出的两端进行夹击,故一直为设计者和统治者所青睐。至于后来从美学角度出发,在城门上建“阙”使得城门更为雄伟,则是属于功能决定形式之后的完善了。

公元501年,北魏宣武帝对洛阳又做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在都城的东南西三面发展出新居民区,然后在新居民区的外围又重建了新城墙。居民区也采用了里坊制,并设置了集中的市场,整个城市显得相当规整。北魏洛阳在古代城市规划史上最大的贡献亦是在此时期,它首次形成了三城相套的格局,城市里分区明确,主次有序。可以说是从曹魏邺城开始,经南朝建康之后,历经近400年的时间将城市发展得如此规整的一个总结,对后来隋唐都城的规划影响深远。

知识链接

北魏的历史

北魏(386~557年),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北魏,拓跋魏,元魏。早期国语鲜卑语,初称代国,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皀建立,改国号为大魏,建都平城。439年,统一北方。493年起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皇帝改姓元。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文觉,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