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节日的故事传说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等则流传了下来。与此一同流传下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有趣传说。

第一节 古代名人故事

茱萸的传说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都得按时向强邻楚国进贡。有一年,吴王闻楚王身患胃寒腹痛的痼疾,便派使者将本国的特产吴萸药材献给楚王。吴萸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吐之功,善治胃寒腹痛、吐泻不止等症。贪婪无知的楚王只爱珍珠玛瑙金银财宝,根本看不起这土生土长的中药材,认为吴王在戏弄他,于是大发雷霆,不容吴国使者解释,就令人将其赶出宫去。楚王身边有位姓朱的大夫,与吴国使者交往甚密,忙将其接回家中。使者将缘由向朱大夫说明。朱大夫劝慰了一番,派人送使者回国,并将他带来的吴萸精心保存起来。次年,楚王受寒旧病复发,腹痛如刀绞,群医束手无策。朱大夫见时机已到,急忙将吴萸煎熬,献给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赏朱大夫,并询问这是什么药?朱大夫便将去年吴国使者献药之事叙述了一番。楚王听后,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携带礼品向吴王道歉,一面命人大量种植吴萸。几年后,楚国瘟疫流行,腹痛的病人遍布各地,全靠吴萸挽救了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楚国百姓为感谢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在吴萸的中间加上一个“朱”字,改称吴朱萸。后世的医学家又在朱字上加个草字头,正式取名为吴茱萸,并一直沿用至今。

介子推的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被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所迷。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用毒计将太子申生逼死。申生的弟弟重耳为躲避祸害,由介子推等大臣跟随着逃离晋国。在外流亡的19年中,重耳生活非常艰苦,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介子推便是其中之一。有一次,因为饥饿,重耳晕了过去。介子推毫不犹豫地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做成汤献给重耳充饥。

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的人,唯独忘了封赏介子推。介子推就带着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后来,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记起此事,请他出山。介子推不肯出山,晋文公无计可施。这时,有人出了个馊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逼迫介子推出来。于是,晋文公只好放火烧山,然而介子推始终没有出山。等到大火熄灭后,大家上山查找,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柳树被烧死了。

第二章 节日的故事传说 - 图1介子推雕像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大哭起来。哭后,在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的身体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介子推用一片衣襟给晋文公留下的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捉鬼名将钟馗

钟馗,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赐福镇宅圣君。据古书记载,他是唐初长安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风流人物,平素为人刚直,不惧邪祟。在唐玄宗登基那年(712年),钟馗赴长安应试,取贡士之首。可是殿试时,奸相卢杞以貌取人,屡进谗言,从而使钟馗落选状元。钟馗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震惊朝野。皇上得知后,以状元官职厚葬了钟馗。

相传一日唐玄宗偶得风寒,治疗了一个月,仍不见好转,一天病中梦见一位相貌奇丑无比之人,头戴破纱帽,身穿蓝袍,足踏朝靴,左手提一鬼,右手以三指挖鬼目将食之。玄宗问他是谁,他答:“我是进士钟馗,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玄宗一觉醒来,病就痊愈了,当即命画圣吴道子依梦中所见形象画出,贴在宫门上,后来民间也纷纷效仿。从此,钟馗就成了捉鬼名将。

第二章 节日的故事传说 - 图2根雕钟馗

知识链接

小阿斗和称人

传说三国时,蜀后主阿斗(刘禅)和母亲糜夫人被曹操当人质捉走。赵子龙单枪匹马入曹军救出阿斗,麋夫人为了不连累赵子龙,投井自尽。

阿斗被救回来后,刘备觉得带在身边不方便,就想把阿斗交给续弦的孙夫人抚养,由赵子龙护送着去吴国。

赵子龙护送阿斗到吴国时刚好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欢喜,但自己毕竟是后娘,怕带不好遭人议论。孙夫人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当时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赵子龙面前称一称,到第二年立夏节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

后来,孙夫人在每年立夏节,都把阿斗称一称,然后向刘备报告。就这样,形成了立夏称人的习俗。

月饼的起源

相传月饼起源于唐初。唐高祖李渊与群臣欢度中秋节时,兴高采烈地手持吐蕃商人所献的装饰华美的圆饼,指着天上明亮的圆月,高声笑道:“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即把圆饼分给群臣,同庆欢乐。说明当时赏月已颇为盛行。北宋时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轼有诗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元末,当时的统治者惧怕汉民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士兵监视、十家共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纷纷起义反元。朱元璋准备联合各路起义军,但是朝廷官兵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妙计,命令属下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麦饼里,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八月十五那天,各路义军齐响应,起义之势如星火燎原。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命令,将秘密传递信息的麦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众将。从此,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麦饼以庆胜利。明代中秋月饼十分流行,亲友间以月饼作为礼品相互赠送。到了清代,月饼已成为祭月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第二章 节日的故事传说 - 图3精致的月饼

第二节 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天上同时出现了10个太阳,庄稼都被晒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勇士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9个太阳,并驯服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后来后羿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妻子。他们相亲相爱,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人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的人就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此事被小人蓬蒙知道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一天,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在家中。待后羿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情急之下,她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马上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空飞去。由于嫦娥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第二章 节日的故事传说 - 图4嫦娥奔月

太阳落山时,后羿回到家里,侍女们哭着向他讲述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不料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朦胧中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明亮,而且有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一步,月亮退一步,他退一步,月亮进一步,无论如何也追不到她。后羿思念妻子心切,便派人摆上香案,放上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妻子。后来,每到中秋节夜,妇女便设案供奉瓜果、糕点,焚香祭祀,以求保持青春美丽。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便传开了。

火把节由来

火把节是彝、白、傈僳、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地区有很多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斗天神恶魔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6个太阳和7个月亮,白天烈日暴晒,晚上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民不聊生,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候,彝族一位叫支格阿龙的小伙子射死了灼热的5个太阳和6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同时还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从此,天下风和日丽,水草丰茂,彝族人民过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人们好端端的生活又被天神搅得苦不堪言。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叫黑体拉巴的勇士,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英勇无畏,跨上骏马能日行千里,迈开脚步可飞崖走壁。他经常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

有一天,黑体拉巴用歌声结识了美丽的牧羊姑娘妮璋阿芝,俩人很快相爱了。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他俩的恋情,嫉妒和愤恨驱使他去找黑体拉巴决斗。于是,大力神斯热阿比就下到凡间同黑体拉巴进行摔跤决斗,结果大力神斯热阿比被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大毕摩(祭司),毕摩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于是,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村民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

第二章 节日的故事传说 - 图5彝族射日雕像

看到这一情景,可恶的天神恩体古孜使用法力将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另一种说法是:“六诏”的诏王皮罗阁想吞并其他“五诏”。某日他大宴其他诏王,趁他们不备将其全部烧死。“六诏”之一的邆赎王之妻慈善夫人闻之,亲燃松明为亲夫召魂,后来也被皮罗阁杀害。彝族人民为纪念她,便于每年六月二十四举行火把节。彝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便要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人们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抗灾的胜利,歌唱黑体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知识链接

春神

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春神及其神话。中国的春神叫句芒,是鸟身人面。《山海经·海外东经》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句芒之鸟身人面,说明居住在东方的大白皋部族,原本是一个以鸟为图腾信仰的部族,而句芒神也许就是该部族的图腾神。有的地方年画里放牛的小童也是他的形象之一。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春神不独句芒一位,还有简狄。简狄属于殷人神话中的角色。与句芒不同的是,她是一位女神。已故神话学家丁山认为:“简狄即爱神,亦即春神。春风时至,草木皆苏,春神有促进生殖的能力,也就被大众重视为生殖大神了。简狄神格,颇似埃及古代的埃西。”

青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苍帝、木帝。道教尊奉为神。传说青帝主万物发生,位属东方,故祀于泰山。岱顶有青帝宫,岱麓旧有青帝观。

第三节 民间故事

九月九登高除瘟魔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每次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会有人病倒,还有不少人丧命,百姓们可真是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又一场瘟疫爆发,这一次夺走了青年恒景父母的生命,他自己也差点儿断送了性命。病愈之后,恒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人叫费长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人费长房。费长房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之术。恒景废寝忘食,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第二章 节日的故事传说 - 图6重阳节登高

有一天,费长房把恒景叫来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已学成法力,可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恒景赶紧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家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准备降伏瘟魔。到中午时分,瘟魔冲上来,但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的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以上是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一书里的记载。其实,重阳节早在战国时代就已成为民间风俗,唐时已十分流行。诗人王维就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名篇。后来,重阳节登高被人们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并作为习俗流传了下来。

七夕趣闻

七夕节的很多娱乐活动都与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故事有关。这其中较为耳熟能详的有以下两个。

小儿女窃听哭声、私语声。民间传说,七月七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互诉衷肠,在夜深人静时仔细听,就能听到他们的私语声或哭泣声。各地偷听的地点略有不一,多数是在豆棚瓜架下,而且据说只有小孩子可以听到。在吉林地区,一般会由不到12岁的小孩在黄瓜蔓底下偷听。在天津、晋东南等地,则是小儿躲在葡萄架下细听。在山东枣庄,不满12岁的少女傍晚至葫芦架下(传说必须是正月初七种下,逢七浇一遍水,直到七月初七才能灵验),可偷听到牛郎织女说的私房话。在江苏徐州,初七夜于五更时分令一对童男童女坐在豆花棚下,从枝蔓间隙处往上看,据说可见到牛郎、织女两颗星渐渐靠近,相聚于天河,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此时凝神细听,则可听到他们的悄悄话。

七月七,喜鹊稀。在胶东、鲁西南地区,传说七夕这天几乎看不见喜鹊,因为喜鹊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在黑龙江双城,也传说“是日地上无乌鹊,皆往天上填桥去,翌日视其顶毛必脱,盖为牛女践踏所致”。因为七夕那天喜鹊都上天去搭桥了,所以地上看不到喜鹊,次日待喜鹊回来必能看到其头顶的羽毛脱落,人们就认为是被牛郎织女踩踏掉的。在江苏徐州,初八早晨天亮时,听到各种鸟在鸣叫,便认为是鹊桥已散,群鸟已从天上返回。

蚕神的传说

相传蚕神是一个身披马皮的美丽姑娘,如果用马皮把她完全包住,她立即就会变成一条长有马一样头的蚕,而且还能接连不断地从嘴里吐出细长的闪闪发亮的丝来。那么,这位美丽的姑娘,为何披着马皮,化身为蚕,成为蚕神呢?

原来,在上古时期,有父女二人和一匹公马相依为命。一次,小姑娘的父亲外出远行,但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父亲依然没有回来。姑娘非常想念她的父亲,有一天,她开玩笑地向马棚里的公马说:“马儿啊,你若能帮我把父亲找回来,我就嫁给你做妻子。”谁知道,公马一听这话,立马跳了起来,挣断缰绳,冲出马棚,飞驰而去。

不知跑了多少天,这匹公马找到了小姑娘的父亲。小姑娘的父亲一看是自家的马,以为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公马是跑来报信的,立即翻身上马,直奔家中。回到家里,女儿告诉父亲,家里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只是想念父亲,公马得知后便去寻找父亲。原本,父亲就很疼爱这匹马,现在听了女儿这番话,越发喜欢公马了。他拿来上等的饲料喂养它,可是公马只是盯着美食,不肯吃,性情也不好,但是,它一见小姑娘走过来,便又呈现出另外一种模样,又跳又叫,神情异常。父亲看到这番光景,心里觉得很奇怪,便趁机问女儿:“你告诉我,咱家的马为什么一见你就大跳大叫呢?”女儿只好原原本本地把那天和公马开玩笑的话讲给父亲听,父亲听罢狠狠地把女儿痛斥了一顿。尽管父亲很喜欢这匹马,但他决不能让一匹马做自己的女婿。为了避免这匹马长期作怪,父亲用弓箭把马射死,然后剥下它的皮,晾晒在院子里。一天,父亲外出,小姑娘一边用脚踢着马皮,一边骂道:“你这个畜生,还想讨人家做你的妻子!现在剥下你的皮,真活该!”话音刚落,马皮忽然跳跃起来,包裹起小姑娘的身躯朝门外飞去,在空中转了几圈之后,便消失在茫茫的原野上。

父亲回家后,发现女儿和马皮都不见了,便到处寻找女儿。几天后,父亲在一棵大树的枝叶间发现了自己的女儿,不过,这时她已身裹马皮,成为了一条蠕动的虫,只见她慢慢地摇动着她那马一样的头,不时地从嘴里吐出一条条金光闪闪的细长的丝,并把丝缠绕在树枝上。后来人们就把这吐丝的生物叫作“蚕”,并把此树称为“桑”。小姑娘后来就做了蚕神。

知识链接

诗情画意的“撞拜寄”

在川西民间,湿意蒙蒙的雨水时节流传着这样的风俗。

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她们手牵着自己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一旦有人经过,不管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要上前拦住对方,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就称作“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意在保佑儿女顺利、健康的成长。在现今的一些农村仍然还保留着这一风俗,也有的地方演化为向自己的亲戚朋友拜干爹的,但拜寄之意都是保佑孩子的健康成长。

孟姜女的故事

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有一瓜跨两院,两家便商量一家一半。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经协商由孟家抚养,取名孟姜女。孟姜女长大成人,方圆十里八里的乡亲,谁都知道她是个聪明伶俐的好闺女。老两口更是把她当成掌上明珠。

一天孟姜女在花园池塘边打捞落水的扇子,恰巧被逃避徭役、躲在花园树丛里的范喜良看见。喜良是个英俊青年,孟家就招他为婿。不料,正当两个人拜堂成亲之时,追兵赶到,将范喜良抓走,送到北方去修万里长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万分。有一天,江南飘着雪花,朔风阵阵,孟姜女心想几年来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哪能敌得住塞外凛冽的寒风,便决心给丈夫做身寒衣亲自送去。于是棉花厚厚地絮、针线密密地缝,孟姜女把思念丈夫的一片深情缝进寒衣里。寒衣做好了,她告别父母,背着寒衣,踏上千里迢迢送衣的路途。一路上风餐露宿,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口山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儿。有时阴雨连绵,泥泞遍地;有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有时山高路险,猛兽出没;有时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尽管历经艰险,她心头仍抱着一个坚定信念:尽快让丈夫穿上寒衣。可是当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听人们告诉她说范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已活活地累死,尸骨就埋在万里长城底下,不禁放声大哭。她边哭边双手拍打城墙,边高喊着“范喜良”,边咒骂残酷的暴君。在她愤怒的控诉过程中,天空中狂风嘶吼,大海上怒涛翻滚,一齐向万里长城压了过来。忽然间天崩地裂一声巨响,一段城墙塌了,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守着白骨哭了七天七夜,之后将寒衣点燃。只见那寒衣缓缓飘起,又缓缓落下,稳稳覆盖在白骨上……

第二章 节日的故事传说 - 图7孟姜女庙望夫石

此后,每逢十月初一这天,人们都要用五色彩纸剪寒衣,到坟头上烧给死去的亲人。有的将所剪制的寒衣,悬挂在小树枝上或插在坟头上。通过祭祀寄托人们对故去亲人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