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而独具匠心的玉器工艺更是吸引了众多的玉器爱好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玉器工艺中各式各样的玉器技法和绚丽多彩的玉器纹饰吧!

第一节 中国玉雕工艺发展

早期玉器工艺发展

中国玉雕工艺的历史非常悠久,7000年前的辽河红山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辽河红山文化玉雕用绿色和草黄色岫玉制成。典型玉器有玉龙、玉兽形饰品,龟、鸟形器物等,造型简练,风格豪放。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1玉雕

良渚文化玉雕多用角闪石制成,典型玉器有玉琮、玉钺、玉璧、串饰等。器形较大,做工严谨,上有浅刻如发丝的云纹、鸟纹和人面兽纹。武进县寺墩遗址出土了60件玉琮、玉璧。玉琮的造型为外方内圆的方柱体,从1节至15节不等,玉料有碧青、斑绿、乳白、红褐等色。最精致的一件环形玉琮,表面刻有4组兽面纹饰,繁简工致,堪称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玉璧大小不一,均为扁平圆形,中有对钻圆孔,表面琢磨得光滑如镜。最大的一件,直径为26厘米。从这些史前的玉器可知,当时已有凋地阳刻、阴刻、浮雕、圆雕、镂雕几种玉雕技法的雏形,打孔工艺也很熟练。红山文化玉龙上便有一细孔,悬挂时,玉龙的尾呈朝后的水平状态,可知打孔的位置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龙山文化出土的玉斧、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都带有富有立体感的兽面纹,兽面纹那概括、夸张、抽象的风格和早于青铜器兽面纹的事实,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要知道,这些珍贵的艺术品竟然是出自于尚没有金属工具的古人之手。

知识链接

岫岩玉器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驰名世界、资源丰富的辽宁省岫岩县岫玉的开发,备受关注和重视,其规模、质量和影响,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目前,在岫玉产地,已形成全国最大的玉石矿山,年产量已达数千吨,占全国玉石用料的70%以上,在各玉种中独占鳌头。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历史悠久的著名老玉雕厂家外,集体、合资、个体玉雕厂点遍地开花,辽宁省岫岩县从事玉石加工的企业多达3000余家,全县50万人口中,有近6万人从事玉石加工、销售或与其相关的产业。与此同时,承前启后,玉雕高手辈出,工艺愈加完美,精品、珍品迭出,玉雕品种亦由传统的五大类增加到十几类。随着岫玉知名度的提高,岫玉愈来愈被世人认识和垂青,尤其是国宝玉石王被雕成天下第一玉佛后,岫玉名声大振,影响日益深广,销售市场更为广泛。目前,各种岫岩玉雕刻的工艺品,已占据全国70%的工艺品市场、旅游产品市场。仅岫岩当地就形成了“玉都”、“东北玉器交易中心”、“荷花泡玉器交易市场”、“哈达碑玉器交易市场”、“中国玉雕精品园”、“岫岩玉雕艺术宫”六大专业市场。岫岩玉雕刻的工艺品近销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远销亚、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创汇几千万美元。

先秦玉器工艺发展

夏、商、周是中国古玉器发展的重要时期,夏玉发现较少,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七孔玉刀”,在造型上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多孔石刀”相仿,而装饰又带有商代古玉器双线勾勒的滥觞,显示了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向商玉的过渡形态。商代古玉的成就很高,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雕达755件,其中以“玉凤”、“玉鹦鹉”、“玉人”、“玉象”等为代表,显示了商文化灿烂的风格。妇好墓出土的“玉龟”,是中国最早的“俏色巧作”的代表作。周代时,玉雕已被列为“八材”之一,表明玉雕在周代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行业。周玉以片状及动物纹饰的佩饰居多,并已开始具备政治、道德、宗教、伦理等方面的含义,在周代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所谓“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作五端以正国事”,“君王以玉召见公侯大臣,公侯大臣以玉事君王”。这种以玉喻德的作风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玉雕的制作得到各个诸侯王的重视,在各个诸侯王国的都邑里都有玉雕生产。值得指出的是,随着新兴地主阶级走上政治舞台,一种新的美术思想正在有力地冲击着商周以来那些带有浓厚奴隶主君权思想和巫术宗教色彩的各种艺术。对于以实践为第一性的玉雕工艺家来说,首先是在艺术实践中表现出一种“人定胜天,巧夺天工”的新境界,而不再是敬鬼神的宗教艺术,像江苏吴县出土的“鹦鹉首拱形玉饰”,器表有四组繁密的蟠虺纹,这种瑞鸟相鸣、蟠虺缭绕的装饰风格,显示了“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北京故宫藏品“勾连云纹玉灯”,系用青白玉制成,灯座为覆莲状,刻有立体感很强的柿蒂纹,灯盘外侧的勾连云纹是采用先刻阳线,再将其外侧作减地处理,使阴线的外侧边沿形成阳刻的效果。柿蒂纹在商周古玉上见不到,反映当时人们崇尚自然之美的审美趋向。从装饰风格上看如此,从制作技艺上看也是如此,春秋战国时期的玉雕工艺确实有不少创新之举。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玉佩,分用3个活环连接4块白玉雕成的23节龙和其他形象的玉佩,全长达48厘米,可以活动折曲,是古代玉器活环工艺的代表。活环技术是一种突破玉石材料局限性,充分发挥玉雕艺人聪明才智的工艺技术,活环技术可以改变玉石材料固有的位置,不仅有利于玉料的充分运用,而且使玉雕制品的造型更加玲珑剔透、更加丰富多彩。

秦朝至唐朝玉器工艺的发展

秦玉目前出土较少,但从秦代工艺美术异常发达的情况来看,秦玉当是不弱。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攻入咸阳后,发现国库中有许多玉器是稀世之宝,如有一管玉笛“长二尺二寸,二十九孔”,“吹之,则车马山林,隐隐相次”,还有一“青玉五枝灯”,“高达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如记叙属实,则真令人惊叹不已。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2秦朝玉器

汉代是中国玉雕工艺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商周为代表的古玉发展阶段,在继承春秋战国玉雕技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品种,以致出现了礼玉、葬玉、佩玉、玉摆件四大类产品并驾齐驱的局面。汉代的礼玉、葬玉的工艺水平并不算高,其中较有特色的是“金缕玉衣”。工艺水平最高,成就最大的当属佩玉和玉摆件。战国时兴起的曲线构图得到划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西汉初期各诸侯王——河北满城的中山王,徐州地区的楚王、彭城王,扬州地区的广陵王,广州地区的南越王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佩玉和玉摆件,显示了汉玉的卓越成就,件件堪称稀世珍宝。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3唐朝玉器

自高度发达的汉玉之后,中国玉雕在其后300余年时间中进入了低潮,原因是当时求仙之风日盛,人们认为“玉亦仙药,”“服玉者,寿如玉”,故觅玉、吃玉之风盛行。在这种情况之下,玉雕工艺实在难以兴旺起来。

隋唐时期,玉雕工艺又一度兴起,但人们对玉雕制品不再持有神秘的观念。大量的玉雕制品成为王室、贵戚、富豪收藏的秘宝,使玉雕制品出现了珍玩为主、礼仪为辅的新格局。隋玉出土甚少。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金扣白玉盏”,质地温润,金与玉互为衬托,显得富丽、典雅。唐玉出土也不多,1970年在西安何家村的唐代窖藏中出土了40多件玉器,像“兽首玛瑙杯”、“八瓣花形玉杯”等都是极富生活情趣的作品,显示了唐代玉雕的风采。隋唐时期,由于千里运河开凿、通航,使南北玉雕技艺有了直接的交流。地处长江和运河交通交点上的扬州城,玉雕业非常发达。许多来自大食、波斯的珠宝玉器商人在扬州开店设铺,使中国玉器成为对外交流的工艺品。

宋以后的玉器工艺发展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4宋朝玉器

宋代是中国玉雕工艺十分发达的时期。由于宋代拥有一支比唐代更为庞大,更有文化修养的地主统治阶级,又有书画俱佳的宋徽宗赵佶的大力提倡,使玉器成为文房用具、仿古器皿等以玩赏、把玩为目的小玩艺和小摆设。从传世的宋代玉器“青玉牧马镇纸”、“青玉兽砚滴”、“白玉荷叶洗”、“玉卧瓜形水注”、“青玉镂雕松竹梅花插”、“水晶山峰笔架”等来看,这些玉制文房用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还采用儿童、禽鸟、兽、瓜果等作为装饰题材,成为造型活泼自由,富有文化气质,便于陈设、把玩的工艺品。在北京房山出土的“玉双鹤衔草”、“玉镂竹节饰件”等宋玉,做工精巧,装饰题材富有生活气息,已摆脱了三代古玉的规矩方圆,也没有战国玉雕那种神秘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的“S”型构图形式,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的作品,从此,中国玉雕工艺品走上了世俗化、装饰化的道路。

与宋代同时期的辽、金属北方游牧民族,其玉雕多选用狩猎题材进行装饰,作品具有塞北的风格。

元代玉雕的成就也很高,著名的玉器有“渎山大玉海”,重达3000千克,器身有浮雕的海浪及海马、海龙、海狮等神异怪兽,造型生动活泼,兼具写实气质和浪漫色彩,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大型玉器。各种镂空的、多层次的玉帽顶架、玉帛押是元代玉雕的新品种。

明代玉雕以镶金银、嵌宝石为特色,像明万历皇帝陵出土的玉冠、凤冠,金玉相辉,极为璀璨华贵,该墓出土的玉碗,也配有金制的杯盖和把手。明代著名的民间玉雕艺术家陆子冈,擅长各种技艺,尤以浮雕技艺最精,故明代玉佩又有“子冈佩”之称。“茶晶梅花花插”、“青玉合卺杯”、“青玉婴戏纹执壶”等为陆子冈所制的珍品,现为北京故宫所珍藏。“茶晶梅花花插”是件俏色作品,显示了明代俏色巧作工艺的高超水平。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5清朝玉器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玉雕工艺最发达的时期。清代玉雕、用玉广泛,做工精巧,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仿古器皿、人物摆件、兽摆件、花鸟摆件、山子雕、玉石盆花、玉盆景、玉首饰、玉石镶嵌等产品门类。清代的山子雕成就最大,像“大禹治水图”、“会山九老图”等都是划时代的大型玉雕作品。清代的薄胎、压金丝嵌宝石工艺也很高超,使玉制仿古器皿的做工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玉石盆景、玉石盆花则是玉雕工艺的新发展,使清代玉雕工艺品更加丰富多彩。清代玉雕工艺最繁荣的时期是乾隆在位的60年,道光之后,玉雕工艺则日渐衰落。

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使近代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代表中国封建社会最高成就的宫廷玉雕已结束了它的历史,人们爱玉、喜玉的风俗也被崩溃的经济所淡化,中国玉雕工艺品的服务对象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服务转向为世界各国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服务。中国玉雕工艺品作为一种体现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并具备一定经济价值的特殊出口商品,是中国玉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中惨淡经营,赖以生存的立足点。由于服务对象的改变,玉雕工艺品的产品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人物、花鸟、走兽为题材的玉雕工艺品日趋发展,玉制仿古器皿则大体保持不衰,那些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扳指、朝珠、翎管等产品已经很少生产或停止生产。玉雕工艺品带着艺术性和商品性的双重特性,走进了国际贸易的新阶段。

知识链接

宝石加工材料

1.磨料

用于琢磨以及抛光宝石的材料主要是磨料,磨料说白了就是一些具有一定硬度与韧度的粒状或微粒状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是:硬度要比被加工的材料高出一些;有适当的抗破碎强度与自锐性;在高温下可以保持其固有的硬度;粒度与形状均匀;和被加工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如今用于宝石加工的磨料有:碳化硅、碳化硼、金刚石、刚玉以及主要用于抛光的硅藻土等。

2.磨具

磨具是宝石加工中极为重要的切割、磨削以及抛光的工具。依据在加工中的作用不一样,磨具可划分为切割磨具、磨削磨具以及抛光磨具三大类;依据磨具和磨料的依附关系,又可以分为游离磨料磨具和固着磨料磨具。

(1)固着磨料磨具:指的是磨料被某种结合剂结合起来并制作而成一定形状的磨具,或磨料被附着于某些基体上而成的磨具。这种磨具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有粉砂轮(碳化硅砂轮与金刚石砂轮)、砂带(碳化硅)、金刚石锯片、砂盘等。

(2)游离磨料磨具:指的是磨料不是黏附于磨具的基体上,而是在磨具工作面上处于分散游离状态,这种磨具一般只是起支撑磨料进行磨削的作用,而无法把持磨料。这种磨具经常见到的有磨盘与抛光盘。

3.辅料

在宝石加工过程中,除了需要各种磨料与磨具外,还需要各种辅助材料,包括冷却液、黏结材料以及清洗材料等。

(1)冷却液:在加工宝石过程中,通常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宝石与磨具温度骤升,所以要使用冷却液降温。除了冷却外,冷却液还有清洗以及润滑的作用。宝石加工中经常用到的冷却液有水、油以及皂化液等。

(2)黏结材料:主要用来把宝石粘在操作棒上方便宝石加工。黏结材料必须具有的性能是:适当的软化点;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具有良好的黏结性;无毒、无杂质。宝石加工中经常用到的黏结材料有:石蜡、松香、绿条胶、黑火漆、火漆胶、虫胶、红胶、502胶以及木漆等。

(3)清洗材料:主要用于清洗黏结剂与宝石表面的油渍污垢、灰尘等。经常使用的宝石清洗材料有碱性溶液、水、酸性溶液以及有机溶液等。

第二节 精雕细琢——玉雕技法

钻孔

早在距今1.7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山顶洞人制作的一些磨制石器,如石球、小砾石、兽牙等,已经零星出现了钻孔。而在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等遗址,石器钻孔已相当普遍。原始人类最初在石器上钻孔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只是为了便于将磨制好的石器固定于木柄之上。随着古人大量以玉材制作精美的装饰品用于美化生活,无论是玉斧、玉锛,还是玉珠、玉牌饰等上面基本都钻有孔,玉器上钻孔成为这一时期最常用的玉石雕刻技术。

新石器时期古人在石器上所钻的孔是以磨制的方法来完成的,他们使用木、竹等作为钻杆在固定的一点上来回研磨,同时在钻头处填入水和坚硬的细砂,通过长时间的旋转,即可在石器上钻出孔来。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玉器上的痕迹来看,钻孔同样是以磨制的方法制作,出土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精美的玉器表明,新石器晚期,原始人类不仅已经完全熟练地掌握了在玉石上钻孔的方法,而且在打孔方式、工具技术上不断加以丰富完善,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其一,解决了钻孔的技术问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时期,钻孔这项看似简单的制作,实则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才能完成,最重要的就是要使所钻出的孔上下端直,就必须保证钻具的垂直与稳定,否则就会在钻孔过程中出现偏钻而影响钻孔的美观和质量。考古工作者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安徽巢湖凌家滩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一枚新石器时代的石钻使我们了解了古人钻孔的一些技术情况。这件石钻整体为梯形偏心体,上下两端为螺纹状钻头,以这种特殊形状的钻具进行钻孔就可以利用偏心原理使钻头保持旋转时的稳定而不偏离中心,从而制作出端直顺畅的钻孔。偏心原理的运用体现了原始人类在玉石制作上的聪明和智慧。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6汉代玉翁仲

其二,随着钻孔技术的提高,原始人类的钻孔工具也得到了改进。显著之处就是使用了空心钻和实心钻。实心钻即以竹木石等为钻具,将所钻孔洞部位的玉料完全磨掉,这是古人最早使用的钻孔钻具,其特点是钻具钻孔的同时自身也被不断地磨损,所以形成的钻孔往往呈喇叭口状。早期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钻孔多有这种特点。实心钻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如果钻取如玉璧、玉琮上的钻孔,钻孔不均匀也会浪费大量的玉料,因此,新石器晚期的良渚、龙山文化玉器开始大量使用空心钻来完成钻孔,即以呈筒状的钻具配合解玉砂钻孔,这样钻出的孔平直,钻取的玉料仍可作为制作其他玉器的材料。

其三,原始人类解决了钻孔的工具及技术问题,钻孔的方式也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仅从这一时期红山、良渚、龙山等文化玉器上就可以观察到多种钻孔形式,如常见的单孔,还有蜂腰孔、象鼻孔等,单孔即上下垂直贯通的孔,是钻孔的基本形式。在玉器制作大量出现的良渚、红山等文化时期,已不仅能在片状的玉璧上打孔,而且能熟练地钻出像玉琮、玉管那样又直又细的单孔,其钻孔技术是非常令人惊叹的。

钻孔经历了由粗糙到精致,由简陋到美观的一个改进过程。在铜铁等金属材料还未使用的原始时期,古人主要用石木竹等作钻孔工具,因此所钻之孔往往较为粗糙不甚规整,如红山、良渚等文化玉器上的钻孔,有的呈喇叭状,这是钻孔时钻具与玉器同时被解玉砂磨损的结果;有的钻孔不直、口径不圆,或孔中间有错台,这是从双面对钻孔时由于对位不准而出现的现象;有的由于一次钻孔不成功而多次重复钻孔形成钻的孔不规范。商周以后青铜工具开始大量使用,从这时期起玉器的钻孔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孔径误差小而壁直,形状工整美观,特别是战国、两汉,比铜硬度大而耐磨的铁制工具的出现,使玉器钻孔越来越方便,钻的孔越来越圆而直,即使钻又长又直的孔也美观标准。

春秋战国以后,在我国各时代玉石雕刻发展中,玉器上钻孔可说是无处不在。原始人类早期在玉器(石器)上钻孔,其最初的目的虽然说是以穿系、悬挂为主,但是由于各种技术工艺水平的限制,却是原始时期玉器主要的雕刻技法,无论是琮、璧,还是玦、管,诸多玉器造型形式都是以钻孔为依托发展形成的。后代蓬勃发展的玉雕工艺很多也是以钻孔为基础而进行制作,如掏膛、镂空等,尤其是玉雕艺术中不可或缺大量使用的镂空雕刻技法,更是以钻孔为雏形转化而来。因此,简单的钻孔技法从一定角度上说对中国玉雕艺术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意义非常重大。

刻线

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繁荣发展的仰韶、马家窑文化时期,原始人类就开始大量描绘各种具有装饰意味的纹样来美化烧制的陶器,通过纹样装饰使造型更加美观。同样,随着玉器磨制技术的熟练和制作数量的增多,为了丰富和美化造型或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在玉器上刻线的技法逐渐成为玉雕的重要艺术化表现形式。

刻线与钻孔均可称为最古老的玉雕技法,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刻线的技法开始大量运用。红山、良渚、龙山文化等玉器上都有或多或少,或繁或简的刻线纹饰。但是,由材质硬度所决定,在玉石上刻划预先设计好的装饰纹样,其难度要远远大于钻孔和大面积的磨制造型,然而,以具有代表性的良渚文化玉琮、玉三叉型器、玉冠状器等等玉器为例,其上往往都以刻线的方法刻划了细致丰富的兽面纹装饰纹样,甚至在只有一厘米见方的面积上,其刻线也工整流畅,清晰可辨,刻线技法的运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7汉代玉雕

原始时期玉器上刻线精细完美,有些即使以当代机械设备制作也属高难度,其制作方法有人推测是用高硬度的鲨鱼牙来刻画的。但浙江良渚文化塘山遗址出土的大量制玉工具表明,在新石器中期以前,玉石上的刻线主要是用比玉更坚硬的原始石制工具来完成,如硬度达到7以上的黑石英等就常被用来进行玉器纹饰刻划。由于使用原始石制工具人工在坚硬的玉石上刻划,因此,这一时期的刻划线由多个断续的线条连接而成,可以看到很清晰的接续痕迹,虽刻划小面积的纹饰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却不易完成面积较大的纹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刻线技法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进入奴隶社会的商周时期,用砣机刻线取代了手工刻线,使刻线技法的运用取得了飞跃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特点鲜明的“勾撤法”和“双勾阴线”两种雕刻技法,实际上都是在刻线技法基础上发展而来。“勾撤法”即将刻线的一侧进行斜磨,通过扩展线条的宽度达到纹样造型的目的,这种方法在西周时期玉器上发展为俗称“一面坡”的玉雕技法,可以更好地表现纹样的转折和体积感。“双勾阴线”技法在商早期已大量使用,即以砣具在玉器上刻划出两条相平行的阴线,中间的部分又形成突起的阳线,阴阳线形成对比,使线的表现力更加丰富。这两种由早期刻线演化而来的玉雕技法是商周时期玉器上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刻线技法的运用构成了商周玉器雕饰艺术的基本风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春秋战国以后,刻线虽然不再作为主要的玉雕艺术表现手法,但由于铁制琢玉工具的使用,在技法上仍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首先,春秋时期出现了细如发丝,刻线婉转流动,疏密均匀的游丝阴刻线,以这种刻线刻制的勾连纹、云雷纹、夔龙纹既细若秋毫,又纹样准确,刚劲有力,表现出了线条的艺术魅力,为玉器的雕饰增添了多姿的色彩。其次,汉代著名的“汉八刀”技法的出现也对刻线技法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汉八刀”是比商周“一面坡”更为犀利的刻线琢法,其一面直立如壁,一面斜如刀削,线条简洁刚健,看似大刀阔斧,实则精准到位,对刻线的运用可谓生动独到,将刻线技法引入一个新的艺术境界,为刻线技法的运用发展展现了新的天地。

唐宋以后各历史时期,刻线技法的运用同样时有出新,典型的如唐代以粗阴刻线勾勒图案边廓,而以细刻线装饰细节的刻线技法运用。以小型圆砣勾出的短直细密、整齐的阴线很好地表现了雕饰的阴阳主次,衣纹的转折疏密,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整体效果,刻线运用直白自然,体现了刻线的活泼生动性。

自唐宋以来,随着制玉技术的提高和砣机工具的完备,刻线向更细致、更流畅的方面发展。明清时期制玉设备已经非常便利完备,完全可以自如地以砣机磨制出连续不断的刻线线条,刻线不仅可以做到纤细而长,转折弧线顺畅自然,而且毫无断续琢痕,刻线运用非常娴熟,将刻线玉雕技法发挥到了极致,达到了其艺术表现的顶峰。

刻线技法的形成和发展,大大丰富了玉雕的艺术表现力,如果说钻孔在某方面还具有很强的实用色彩,那么刻线却是真正的玉雕艺术表现的开端,它在我国各个时代玉器雕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镂空

镂空即利用工具磨透玉材从而以形成不同变化的空间、边缘轮廓进行造型的玉雕技法。镂空技法的历史也很悠久,原始时期的红山文化勾云形器,良渚文化的玉璜、玉冠状饰等都已运用了镂空的技法,虽然由于当时工具的制约,这些技法表现得稍显简单,但已具备了镂空技法造型的初步形态。

商周以后伴随着琢玉工具的进步,镂空开始成为玉雕艺术的主要雕刻技法。商周时代的镂空主要体现运用在板片状的玉饰上,通过镂空无论是侧面还是正面的龙凤、人物形象都能准确清晰地显示出来,而且造型轮廓转折自如。自春秋战国到两汉,这一时期各种玉佩及璧、璜等,多是以镂空的技法制作,代表性的龙凤纹玉佩、鸡心佩、出廓璧等,所展现出的镂空雕刻造型复杂而多变,轮廓边缘生动流畅,对多样的造型具有很强的塑造能力。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8龙纹镂空玉雕

镂空技法在两汉以后有了巨大的变化。唐宋时期出现了多层次的镂空技法运用,镂空不再局限于平面的单层次,而是向深层次空间展开,表现造型的前后、主次关系。宋代的凤穿花、龙穿云、飞天穿花、绶带鸟穿花、螭龙穿竹玉佩饰、玉炉顶,辽金元时期广为流行的春水、秋山玉雕都是这一变化的典型玉器。明代玉器令人称道的花上压花,即在平面片状的玉料上雕出上、下不同层次图案的技艺更是将镂空技法推向了新的水平,扩展了玉石雕刻的空间观念,为玉石雕刻从装饰到写生的自然转变提供了技法支持。明清时期镂空在各种玉雕技法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在玉雕造型生活化表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明清两代玉山子、玉制器皿如玉薰等器物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多种镂空技法综合运用,展现了镂空技法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镂空玉雕技法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使玉石雕刻艺术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适合玉石材质的特殊雕刻方法,是实践与智慧相结合的产物。镂空不仅合理地利用了玉石材料,而且最大限度地展现了玉石的质地、色彩美感,因此直至当代,镂空仍是玉石雕刻中使用的最主要的雕刻技法之一。

圆雕

圆雕是指完全或比较完全立体的雕塑造型形态,其占有高宽深三维空间,可以从多方位进行欣赏,通过不同视觉角度呈现出不断变化的丰富的艺术造型形象。圆雕在雕塑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能体现雕塑艺术的特征,中国古老的玉石雕刻中,圆雕也同样是其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圆雕表现形式的造型主题在我国玉雕艺术发展早期的新石器时代红山、良渚等文化即已出现。红山文化胡头沟遗址出土的玉猪首佩和玉鹰、玉鳖,良渚文化反山遗址出土的玉鱼、玉小龟、玉鸟,张陵山遗址出土的玉蝉,龙山文化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圆雕蝗虫、螳螂以及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现的玉龟、玉人等都初具圆雕形态。

商周时期,圆雕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都制作优异,其代表即是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大批圆雕动物、人物。在这批圆雕作品中,不仅有玉象、玉燕、玉熊、玉虎,还有几件制作精美的玉人特别引人瞩目。这些玉人动态呈跪姿,着不同的服饰,人物结构、比例合理匀称,形象特点突出,其通过圆雕手法表现的立体形象生动准确,十分清晰地展现了商周时期的生活画面。这些圆雕的人物和动物,雕刻技法也非常娴熟精炼,从整体造型到细节局部均独具特色。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圆雕逐渐增多且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汉代的圆雕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仅有陕西咸阳汉陵出土的玉马、玉熊、玉羽人骑马这样手法细腻、制作优异的写实风格圆雕,还有玉握猪、玉翁仲这样简练概括传神的抽象写意形态的作品,形象内容、雕刻手法丰富多彩,使圆雕这一雕刻形式焕发出独有的魅力。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玉石雕刻发展的低潮时期,在其为数不多的玉雕作品中,圆雕却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大量制作的玉辟邪、人物、神兽,继承了汉代此类圆雕的优良传统,在内容及艺术处理上体现出神秘、怪诞的特色,在中国古代玉石雕刻艺术中别具一格。唐宋以后,圆雕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向多方面发展:首先,延续继承了动物、人物、神兽等题材,诸如唐代的玉龙、蟠螭、玉马,宋代的各类动物、玉童子、玉神兽、玉禽鸟,明清的玉驼、玉马、玉羊、玉山子等。随着佛教深入社会生活,玉菩萨、佛像等也大量出现。其次,唐宋以后,圆雕进一步也表现植物、花卉,这是秦汉之前圆雕中极少涉及的,典型的如唐宋各种玉佩饰,文房用具中常见的玉牡丹、玉荷花、玉灵芝、梅花等,金元时期的春水、秋山玉也常用圆雕的手法表现。清代闻名于世的玉山子,更是将圆雕的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9玉熊

浮雕

雕塑艺术的浮雕概念,是指通过对自然体积结构的压缩处理,在平面的底板上形成形体的高低起伏,从而在特定的光线照射下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雕塑艺术表现形式。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浮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经常和建筑、实用的家具、器皿相结合起到装饰的作用,以正面欣赏为主。二、浮雕具有雕塑和绘画的双重特点,既吸收了平面绘画的二维性,又通过造型结构的起伏处理表现出雕塑艺术的性质,因此,既可以表现复杂场景,又可以体现出雕塑般的体积空间感。三、光线照射是表现出浮雕特色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画面构图、雕塑压缩处理的造型只有在特殊光线下形成光与影的变化才能显示出立体体积的效果。四、浮雕主要是通过对体积结构的压缩处理,将造型压缩在近乎一个平面的范围内,此种压缩不是平均的压缩,是根据画面、造型、光线的需要进行的不等压缩,因此,多采用散点透视、破时空透视取得画面多种体积多层次统一的效果。五、最具浮雕艺术特征的雕塑处理手法是起物线的运用。它既是造型凸起于底板高度的标准,也体现出饱满的体积在经过压缩后仍表现出轮廓转折的丰富,没有起物线的刻划只能是简单的高低层次区别,有了起物线才能有体积、结构、造型的艺术化体现。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10玉插屏

浮雕的这些特点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相互结合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浮雕艺术。如果以这个标准对照中国古代玉石雕刻中的浮雕,原始社会、商周时期的大部分则属于浮雕的萌芽,到汉代玉石雕刻中的浮雕才具备上述诸多特点,而且一经完善即成为中国古代玉石雕刻中的主要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汉代多种玉器如玉璧、玉佩、玉具剑、玉玺等都大量地运用了浮雕的雕刻手法,形式上根据所附的玉器不同,既有玉璧上的浅浮雕,玉玺上的高浮雕,也有玉具剑上高浮雕、浅浮雕相结合的形式。由于汉代的浮雕内容题材多选取夔龙、蟠螭、辟邪等所谓神兽,着力表现出神秘感和气势,所以风格上无一例外地也体现出既富装饰意味,又具雕刻精细的特点。

唐宋时期浮雕的运用也很广泛,不仅在人物、动物题材内容的基础上出现了花草植物,更突出的是出现了新的浮雕雕刻形式,如唐代玉带板上多见的胡人伎乐浮雕,鉴于玉器使用的特殊性和对远视效果的重视,在处理上特别注重造型整体外轮廓的生动性、准确性,而局部细节以细碎写意的阴刻线来表现,疏与密、整与零结合得恰到好处,堪称使用玉石材料表现浮雕艺术的独创。而这一时期对花草植物的浮雕艺术处理,则注重了装饰性与写实性的结合,对变化丰富的枝干、花叶的压缩处理使浮雕形式感、层次感加强,开辟了别开生面、清新自然的浮雕艺术表现天地。

随着宋明以后审美世俗观念的深化,写实自然占据了玉石雕刻表现的主导地位,浮雕也同样受到影响。写实对浮雕技法形式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涉及到了更复杂的浮雕压缩处理、轮廓刻划、光线变化、起物线的运用等技术与艺术表现问题。

玉图画、玉插屏、挂屏这些在明清时期出现的玉石雕刻新种类,可称为以浮雕艺术形式表现的代表之作。其浮雕既包括了人物、动物、植物花草的压缩处理,也有山石景物、亭台楼阁的压缩处理,但在这些画面上远近景观、主次人物等的层次透视和起物线的运用娴熟流畅,画面统一而丰富,从各方面都极好地解决了浮雕艺术的诸多问题,并体现了浮雕艺术的鲜明特点。

工具设备的改进也为明清浮雕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不仅能在玉佩、玉器皿上看到雕刻很浅的浅浮雕、薄浮雕,还能在玉山子、玉佛像上看到起凸明显的高浮雕,大都浮雕底板打磨光洁,起物线转折自然圆滑,浮雕层次变化微妙,浮雕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得尽善尽美。

减地隐起技法是浮雕艺术形式的发展基础,但减地隐起直观上仅仅是减低了纹样图案轮廓周围的底子高度,以形成高低不同的两个层面,产生出简单的凸凹光影效果,正如良渚文化玉钺、玉璧、玉琮上以减地隐起的手法琢制的图案,只是图案与底板的高低有别,局部以装饰化的线刻来丰富内容,还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浮雕。

第三节 生动传神——玉器纹饰

龙纹

我国古代玉器上曾大量使用龙纹图饰,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通过对历代玉器上龙纹图案的研究,不仅可以看到龙纹图案的发展变化,而且可以看到龙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

最原始的龙纹是由蛇身和兽头组成,反映了以蛇为图腾的远古文化的特征。目前出土的文物中,最早出现龙纹图案的玉器,是从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中发现的,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龙的形象是有一定区别的。

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龙纹,其造型除龙头外,身体基本为蛇的特征。这时的龙可能是一种图腾标志,在红山文化中,龙被设计成“C”形,尺寸大小不一,但制作工艺基本相同。

商周时期是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成熟期。据史料记载,夏、商、周时期王室的祖先都是黄帝的子孙,它们都以黄龙为图腾,龙的形象在制作精美的玉器中大量出现,此时龙文化得到空前发展,而玉器雕琢也进入了精巧高超的阶段。这一时期龙纹神秘和怪异的形象,代替了史前龙纹古朴的风格,在雕琢技术上也日渐完备。商周时期龙的造型多为张口露齿,二目圆睁如“臣”字的凶猛威武形态。“臣”字眼是商代龙纹工艺的特殊眼形,龙首顶部有两个粗而短的如同蘑菇状的龙角,龙身上刻有重环纹、菱形纹、云纹等纹饰,并根据需要将纹饰用于龙体不同部位,使龙具有威严庄重的视觉感。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11龙纹鲜卑头玉器

商周时期的玉龙出现了龙角,其尾部变化也较大,往往背上雕出锯齿形凸背,有时设计成四足爬行兽类形状。这时纹饰琢磨工艺大多采用双勾线,琢磨工艺精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玉雕史的高峰期。战国时期盛行组合佩玉,玉龙的制作更加盛行,无论造型、纹饰以及工艺水平都较以前有新的突破,同商周时期的龙迥然不同。此时龙首较小,龙角设计成耳朵形状,脑后还有一长角,眼睛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嘴部较长而上翘卷曲,多数呈弧形微张形态,也有大张口并露牙的造型,龙身修长并卷曲,呈“S”形,也有回首卷曲龙身的造型。此时的龙身布满蒲纹、云纹,雕琢精致细腻,显得华丽神奇。战国时期的玉龙,多数没有四肢,只有少数出现肢体,呈爬行兽类模样。此时采用阴刻线装饰龙尾,较从前有较大区别,战国时期的龙体风格豪放,翻卷奔腾,如箭在弦,充满了活力;战国时期龙首造型有具象形、抽象形和概括形数种。这一时期又出现了龙虎合体造型,例如:虎体、龙首、龙角、前后肢有龙鳞纹、虎形爪、虎形尾;虎体、龙首、身上有虎毛纹,四肢有龙鳞纹,爪尾为虎形;虎形,周身刻龙纹。

汉代龙的特点是气韵生动,其造型特点是龙首瘦长,头有长角,巨口大张,一直开到颈部;龙体有几道弯儿,卷曲幅度较大,四肢有如爬行动物支撑着整个躯体,并有一条蛇状长尾在身后拖着;龙首和龙体都用细微的阴线刻划出五官及肢体的重要部位。这一时期的工艺精细、做工讲究,不失汉代风韵。

汉代早期的玉器中使用最多的纹饰是龙纹,这一时期玉器上的龙纹和战国时期玉器上的龙纹有些相似。中晚期龙首变长,嘴开张的程度与头的长度相同,龙角卷曲,有竖直向上的,也有伸到后面的,龙身是用阴线勾勒出来的,各部位轮廓清晰素雅,装饰不如战国时华丽,但体态比战国时雄壮。龙身多为卷曲形,前肢支撑,后肢或直立或弯曲,张口露齿,昂头翘尾,健壮有力,显示出势不可挡的威力。

汉代龙纹的形状颇多,有侧面兽身造型的,这种纹饰与后来的麒麟相似,龙身与兽身相似,并将兽身拉长,有些龙身还饰有鳞片,还有正面龙首纹和侧面龙首纹等纹样。侧面龙首纹为最多见,其特点是口唇变长,上唇上卷或上翘,龙口微张,额头突出,高直向前,头顶上有一角呈弧状。正面龙首形式为螭头,下唇极长,整体呈长方形轮廓,另外还有蛇身龙纹,其龙身细长卷曲,有一后蹬状龙足。总之,汉代的龙纹,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变化,已形成有角、有尾、有四肢,并有面部表情,威武雄壮,与传说中的神龙越来越靠近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龙纹玉器几乎未见出土,从当时石刻壁画等工艺品中所见到的龙纹,表现得更趋写实。此时龙纹头部生有双角,颈部前曲,并有发毛飘于脑后,龙体布满鱼鳞纹,体态稳重矫健,四肢暴筋露骨,刚劲有力,龙足有如禽类爪形状,前肢刻有飞翼,作欲腾飞状,整个造型潇洒奇特,神态雄健豪放,有漠视一切的不凡气魄。

隋唐时代的龙纹,与当时的繁荣盛世一样,充满生机,有勃勃向上的美感。其造型在继承前代龙形的基础上,变化突出之点是尾部盘绕卷曲,为盛唐时的龙纹造型打下了基础。

唐代玉器上的龙纹不多,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创了龙纹新的造型、新的风格,后世的玉龙基本都是延承唐代玉龙的风格。

唐代玉龙的造型特点是:眼为菱形,目视前方,头上有两角,下唇向上卷曲,上唇长而尖,有牙并有四肢、三爪足、蛇形尾,尾部从一后肢穿过,作欲奔腾状。整个龙张牙舞爪,气势凶猛,在龙的首尾之间还精心琢磨出火焰状的宝珠。后世流行的云龙戏珠图纹,龙与火珠配合的纹饰始于唐代,随后极为多见。唐代玉龙将传统的各式玉龙的特点集中表现了出来,为中国龙纹设计出完美的形象奠定了基础。千姿百态的玉龙有盘旋升腾的、静卧直立的,也有昂首挺胸、泰然自若的,充分体现了盛唐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兴旺的盛世景象。

宋代龙的造型姿态优美,翻腾跳跃,变化多样,并常以花草、云朵、海浪、火珠等为衬托。人们对龙有了更完美的认识,将过去的龙形从那种凶猛威严的神兽,逐渐演化成可敬可爱的吉祥物,对龙的欣赏力得到了提高。传说中,龙有施风布雨的能力,是水中的神物,所以又将龙设计成飞天状。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12宋代龙纹盘

元代的龙纹体态与前代有所不同,其造型是头小颈细,四肢矫健,嘴长且卷曲,头上的毛发长而稀,随势后飘,龙体造型为向上升腾翻飞,粗放洒脱,充满神力。龙的身体虽不如唐代粗壮,但神形中蕴藏着威严的气势。

明代的龙纹,与唐代比较变化很大。明代龙首较大,眼睛直视,显得有些呆滞,鼻子为如意云纹形,大而且向上翻卷,鼻两侧出现两条龙须,向上伸展,如纤细的毛发一般向上、向前飘动。身体如带条状,并刻有菱形纹、斜方格纹等。尾部以云纹装饰,龙爪呈球形,整个造型在气势上与前朝的龙纹相比大为逊色,而且身躯僵化,缺少活力。

清代乾隆年间是玉器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玉雕工艺汲取了历代技术的精华,创造出许多灵巧逼真、别具一格的玉雕工艺珍品。清代玉龙恢复了原始健壮的体态,身躯粗短,弯绕扭曲。但由于清代雕琢工艺过分注重技巧和描绘方面的细腻,使龙的气魄不能充分表现出来。清代龙的特征是:头部描绘得精细繁杂,头盖骨高高隆起,毛发密而散乱,脸、口、眼、鼻刻画磨琢得细腻光洁,龙爪伸张,但无力无神,缺乏生机。

中国龙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不断的变化和丰富的形象记载着中国各时代的文化特征,向人们昭示着中华民族近万年文化史的发展历程。

凤鸟纹

随着龙纹的盛行,凤纹也日臻成形。凤纹是由古代鸟纹变化而来的,也是集大自然中各种优美鸟类形象的结合体,它也是民族图腾互相融合的结晶。

传说中凤鸟具有超人的魅力和神奇的风格。古代将凤鸟描画成一种威力无比而又神奇艳丽的鸟,并与中国传说中的龙相提并论,都是原始民族的图腾,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和象征意义。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将美好的事物加以赞扬和歌颂,凤鸟是人们心中吉祥的瑞鸟,为人们带来太平幸福。所以古人将其加以丰富的想象,设计出凤鸟纹,并将其作为古器物上常见的纹饰,直到今日仍被人们比喻象征美丽、富贵,并将其升华用以表示至高无上的爱情,表示幸福美满的生活,它也是现代工艺品中长盛不衰的吉祥图案。

由于玉质耐磨又不易腐朽,所以古代玉器中的凤鸟纹至今还清晰可见,为后人研究提供了素材,研究古代纹饰主要资源来自于玉制品。

早期凤鸟纹源于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当时就出现刻有一对神鸟图案的象征器物。其上的两只鸟昂首相背,鸟的形象逼真且富有生机,但造型很简单,与现代凤纹也有差异。当时的鸟纹应该说是带有一种原始神秘的巫术色彩,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实物。随后仰韶文化中发现的彩陶上也有类似的鸟形装饰图纹,究竟是凤是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最早出现在玉器上的鸟纹,则多出现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13红山文化玉鸟

红山文化玉器中,玉鸟、玉鹗比较多见,雕琢工艺比较简单,只用外轮廓表示图案外形,简单的凹凸刻线表示羽毛、眼、嘴等。当时鸟形玉器多为佩饰,是人们非常喜爱和供赏的灵物,但与后来出现的凤纹没有丝毫关系。而龙山文化遗址中却有许多出土的陶质小鸟,传说中此区域是鸟图腾的集中地。龙山文化中玉器上的鸟纹并不多见,传世品中只留下透雕鸟纹杯和鸟纹圭等。器物上的鸟多为向上冲飞的,如鹰一样的造型,头部高昂,凶猛矫健,反映出龙山文化先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后人留下优美神秘的艺术图纹。后来在良渚文化的玉璧、玉琮中,也发现鸟形纹饰,鸟的头、翼、身被变形夸张设计,鸟身体上刻有卷云纹、弧线纹,充满神秘感,可谓神奇之物。良渚文化除鸟纹图案外,还有一种色彩十足的独体圆雕玉鸟,鸟的外形为两翼外张,做展翅飞翔状;鸟嘴尖利,尾部粗短,并分别置于死者头脚两端,应有独特的寓意。总之,良渚文化中的鸟纹饰,有一种神灵之气,但它与河姆渡文化中的鸟纹乃至商代的鸟纹有无关连,还有待于考古学家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蟠螭纹

古代传说中的螭为龙王九子之一,其造型多呈蜿蜒、盘曲、攀援匍匐状,称其为蟠螭或螭虎,与龙的外形相似,但无角,人们常称之为蟠螭,又因其面如虎,又称之为螭虎。有人认为螭的原形是壁虎,但这一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最早出现的螭纹是在陶器和青铜器的装饰图案中,螭在古玉器中的出现要比龙晚。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在玉器中的近似龙蛇式样的螭,是最早用于玉器上的螭的形象。战国晚期,螭纹在各类器具上的装饰越来越多,并逐渐发展成螭的形象,与龙蛇区分开来,成为独立的装饰图案。

我们目前所见到的螭纹,都是汉代定型后的形象。早期螭纹似龙而非龙。可看作是龙家族的一个分支,有人认为螭是蛇的原型,亦称螭龙或子龙。

螭纹造型多样,早期螭纹装饰图案为:一、短身,一首二身。一身有细鳞纹,另一身为束丝纹。每只螭有四足,每足有二爪。二、身形细长,两只螭上下缠绕,每只蟠有二足,每足有二爪,还有四蟠缠绕的图案,无肢足,螭身细长并有鳞纹。三、螭身呈一形,头部稍长并回卷,尖耳,嘴部凸出,额头为阴刻线装饰,全身有鳞纹,图案中的螭为三足。

蟠头造型,即由耳形螭纹与束丝纹组合在一起,是螭纹中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出螭的本性,螭为龙属,有利于农桑,这是传说与现实的艺术结合。

战国以前的早期螭纹,没有脱离蛇的原形,其造型变化不大,只是面部造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变化,甚至同一时期也会出现不同的造型,表现出螭在不同时期、不同姿态的创新发展的过程,并为后期螭纹日益规范,向兽类形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战国晚期的螭纹,其基本造型是:兽型头、圆瞪眼、方耳廓、眼角向上挑起,肢爪坚实有力,如同兽类形状,充满活力且气度不凡,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14蟠螭纹玉如意

汉代是螭纹发展过程中的成熟阶段,也是黄金时期。此时的螭纹是数量最多、质量最佳、工艺最美的时代,其形象也更为完美、具体和成熟,几乎取代了龙的地位,又与龙区分开来完成自身的演变过程,成为一种独立的神兽造型,有一种独特的、流畅活泼的神韵和美感。在云海、瑞雪中嬉戏、玩耍,形态多样,变化无穷。其头部造型越来越与猫和虎相似,身材也脱离了以蛇为基形的设计,趋向于凶猛的兽类,与虎融合起来,显得更加威武。

汉代螭的特征是:头部横宽,呈长方形或椭圆形,耳短向两侧横出,呈儿字形,也有叉式耳,两耳有如双叉竖于头顶,亦有环形洼耳,耳根部有圆形洼坑;螭眼有圆眼珠、阴刻水滴状、阴刻横线形、环形等多种,尾部较长,有两种式样,有分叉式,有二叉式,也有三叉式,其中主叉较长,另一叉向上卷曲在主叉旁边,有虎形尾,尾部粗长如虎尾饰有绳纹,端部向回卷起。汉代螭纹有以下几种形式:

(1)子母螭。由一大一小两只螭构成,大螭身体修长,小螭卧大螭旁,四目交错,犹如母子,给人和谐亲昵的感觉。

(2)虎形螭。头呈方形,身躯健壮,双目圆睁,颈部粗壮,肩部丰满,尾部较长,卷曲,不分枝。

(3)穿云螭。多以两只以上的螭纹做造型,它们或相对,或曲身相斗,出没于浮云间,盘绕嬉戏、奔腾飞跃、时隐时现,表现出活泼生动、威武、神秘的感觉。

(4)有羽螭。为带有羽翅的螭纹,脑后多数有角,无角螭纹很少见,是受当时盛行的羽人、羽兽的影响而设计的。

(5)独角螭。造型如兽形,身体健壮,脑后长有一角,角的造型多种多样,汉以后较为常见,并成为螭纹的规范形象流传于后世。

明清时期,螭纹又开始兴盛,几乎达到无处不在的局面,当时所有玉器的装饰都离不开螭纹装饰,为明清玉器增添了绚丽的光彩。此时的螭纹已失去了作为图腾的原始含义,人们对它已没有崇拜和敬畏之感,而成为一种怀古恋情的吉祥物,为明清时主要的吉祥图案。

鹿纹

鹿纹是古代玉器中流行的一种动物纹饰,鹿在古人心中是一种仁善、祥瑞之兽。古代玉器中鹿纹图案极多,造型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有奔跑在深山绿野中的,有漫步于林间河边的,也有静卧站立、吃食的。各种优美动作被雕琢得生动可爱,特别是唐朝以后,鹿纹图案越来越多,唐、宋、辽、金、明时期,鹿的纹饰作品造型,特征风格很相近,一般为四肢短而细,腿僵立,身体笔直,头多为长方体,短尖尾上翘,眼为榄形眼,眼球外凸,小耳,耳上有较浅的凹槽。

鱼纹

鱼纹是我们的祖先熟悉、喜欢的一种装饰图纹,由于它的形象简单,描绘雕琢也比较容易,所以早在仰韶文化玉器中就有鱼纹装饰花纹出现。最早用于玉雕的鱼纹,是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发现的,这时鱼纹造型简单,只是鱼形,无其他装饰。商周时期的鱼饰玉器出土量大增,其造型很简单,大多为长条形和半圆形,并在头部两侧琢有非常明显的大圆眼,身体上没有什么装饰图案,只在腹背部用短阴线刻划出鱼鳍,在头部或尾部有一小孔以便穿线,佩戴。

第三章 构思奇巧——玉器工艺 - 图15鱼纹玉璧

鱼是玉器中重要的饰物形象,宋代的玉带钩中就有不少呈鱼形的饰纹,其整个造型为细长鱼形,鱼背鳍短而呈锯齿形,鱼尾分两部分,一部分向上翻,做钩头,鱼身布满鳞纹。带钩的鱼尾造型为典型的宋代风格,鱼鳃中间向下凹也是唐代鱼纹的风格。宋代鱼纹基本特点:身形一般比较古朴,有鳞鱼略显僵硬,无鳞鱼为长身,后半身回弯,体形活泼。嘴部用阴线刻琢出,鱼身、鱼嘴与头部用一道很深的槽线分开,鱼鳃部位,有一长阴刻弧线,自眼部或略高于眼帘下;鱼眼为小圆坑,圆环眼内一道弧线;鱼鳞多为细阴线风格,也有半圆形鳞片;鱼鳍多为锯齿形,每一层上有一小阴线,腮鳍为阴刻直线;鱼尾为扇形或两歧形,扇形尾部略有扭折,表现灵活,尾部有细长均匀的直线,边缘呈锯齿形,两歧或鱼尾如人字分开,并有细长阴线刻于其上。

汉以后,鱼身上的鳞纹花样越来越多,有蒲纹、斜格纹、米字纹、鱼鳞纹等多种。宋元以后,玉器上的鱼纹又常与周围的荷花、水草等植物共同出现组合一体,并且造型也越来越深入写实,雕琢工艺日渐精细;并将鱼寓意为“余”,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吉祥之物。

知识链接

广东四大玉器市场

广东省广州市自从清朝康熙年间重新设立海关后,就一跃成为全国珠宝、玉石进出口的贸易中心,在道光年间,已经建有玉器生产六大行头,行头各自有机分工,像是“昆玉堂”专营玉料,“崇礼堂”专业开料,“裕兴堂”专司管理玉业以及摊档摆卖。1929—1936年间,广州玉琢六大行头的从业人员竟然高达1万余人。自20世纪50年代起,广州玉器又有了新的进展,品种有首饰、花鸟、走兽、器皿,特别以首饰与透琢立体装饰摆件最为出名,透琢的虾笼、鱼笼、蟹笼、佛塔,晶莹剔透,妙趣横生;多层镂空玉球,每一层都是精琢纹样,每一层玉球都可以转动,技艺极为精细,风格尤其独特。南方玉雕工艺厂制作的18层岫玉《吊链双狮子母球》荣获1978年颁发的科技大会奖,14层《敦煌飞天佛球塔》如今被珍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改革开放以来,在广东形成了广州、阳美、平洲、四会四大玉器加工基地区以及贸易中心。

蝉纹

古代玉器中还有一种图纹是常见的,也就是指蝉纹,数量众多,使用非常普遍,沿用时间也较长。蝉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并且从远古时期一直延续至今,除了由于其形态美之外,主要是因为它具备美好的象征寓意。古人经常将蝉形玉器做琀,让死者含在口中,因为蝉可以脱去躯壳,用一种新的生命再现人世,并且变化后再次进入更高新的世界中,这是其他动物无法企及的特性。人们把蝉的这种特性寄寓现实中,把蝉形玉琀放到死者口中,象征幻化,祈求灵魂再生,因而佩戴玉蝉,代表着高洁,不同凡响。

玉蝉的造型非常简单,早期的玉蝉仅仅是雕出形体,战国之后,才开始利用阴刻线将蝉的头部、腹部以及翅膀部位仔细刻出。两汉时期,玉蝉的外形线条看上去极为简单,不过工艺十分讲究,形体像是舌状,玉质细腻洁白,大多数为羊脂玉材质。明清时期,玉蝉数量非常多,做工更加精益求精,写实形象,大多用于佩戴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