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中国在长期延续的封建社会中,婚姻的思想渗透于市民百姓的婚姻习俗中,反映了一定婚姻意识的积久成习的婚姻行为,其中的趣闻奇事再次生动活泼地展现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第一节 热闹讲究的婚姻仪式

催妆和铺房、送嫁妆

婚姻六礼中虽没有催妆和铺房、送嫁妆,而这些也是婚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汉族婚姻中的习俗。

佳期临近,男家便派人到女家催促赶快准备好嫁妆,俗称催妆。催妆的意义在于催,促使女家赶快准备嫁妆,不耽误迎娶佳期吉日。请期和催妆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在内容上却密切相关。订婚之后,一般仍需商定迎亲日期,即请期。确定的吉日临近方需催妆。若佳期吉日在短期,则两者合二为一,请期时候便催妆,近代为简便,实际以催妆取代请期。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1古代新娘

1.催妆

顾名思义应该是催促新娘出阁的意思,应行于迎亲之前,或迎亲之时。但从汉唐以来,从一些文人雅士的催妆诗来看,并非如此。

徐安期催妆诗: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陆畅催妆诗:

云安公主贵,出嫁王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卢储催妆诗:

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从这三首诗中可以看出,第一首催妆诗,是在新娘于归之后,在花烛之下明镜之前,重匀粉面之际;后两首则显然是在新娘出阁的前夕,或在上花轿之前。可见催妆之俗并无定制。

2.铺房

就是女家备办新房的家具器物,在吉期之前先送到男家,一一布置妥善,以助男女成家立室,尤以新房内所需器物为最重要,俗称铺床,盖以床代表新房一切设备。但比较切实的名词,则谓之铺房。

关于铺房,宋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曾有精彩的议论:

亲迎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俗谓之“铺房”,古虽无之,然今世俗所用,不可废也。床榻、荐席、椅桌之类,婿家当具之;毡褥、帐幔、帐幕之类应用之物,其衣服袜履等不用者,皆锁之箧笥,世俗尽陈之,欲矜夸富多,此乃婢妾小人之态,不足为也。

铺房所必备的物品,本身便是一种财富多寡、优劣的象征;是崇尚节俭还是借机会炫耀,常常体现了婚姻当事人的婚姻动机和婚姻行为。古代,就常有因铺房物品多寡厚薄而引起争端的记载。司马光《温公书仪》载:

“文中子曰:婚娶而论财,夷虏之道也。夫婚姻者,所以合二姓之好,下以继后世也。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至于立契约云某物若干,某物若干,以求某女者,亦有既嫁而复欺绐负者,是乃驵侩鬻奴卖婢之法,岂得谓之士大夫婚姻哉!其舅姑既被欺绐,则残虐其妇以摅其忿,由是爱其女者,多厚资装,以悦其舅姑,殊不知彼贪鄙之人,不可盈厌,资装既竭,则安用汝力哉?于是质其女以责货于女氏,货有尽而责无穷,故婚姻之家,往往终为仇雠矣。”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2陪嫁妆奁

显然,由于铺房物品多少而引起争端,使两家伤了情感,结下仇怨。这就给婚姻当事人的行为蒙上了唯财富、物质利益为是的阴影。今天我们也可从报刊杂志上见到类似嫌女方嫁妆少、而歧视女方,甚至与女方争吵的情况。

铺房之俗,在有些地区称作“送嫁妆”。尤其是有钱人家在送嫁妆之日,用很多方桌极尽铺张炫耀,桌上安置木架,雇很多人抬着,两人一抬,排成一个纵队送到男家。在送嫁妆的同时,也送很多糖果。男家接到糖果,即分赠亲友邻里,以示即将娶媳妇。女家所送的陪嫁妆奁,统称为嫁妆,尽是箱柜、衣服、被褥、首饰、金银铜锡器皿等。特备“奁仪录”一一开列,合成一册厚帙,奁仪录的封面封底都是用厚纸文锦裱糊,装在盒子里,置于彩亭之上,用人抬着,行于行列之前。

今抄录20世纪30年代一份较奢华的“奁仪录”:

(1)光前

(2)宫花二树

(3)彩红全端

(4)彩仗千宫

(5)桌帏全幅

(6)罗帐一堂

(7)帐檐一幅

(8)帐钩成对

(9)帐竹两竿

(10)梳妆成套

(11)锡香案全副

(12)锡爵杯成套

(13)锡鹤壶成对

(14)锡酒壶成对

(15)锡酒甑成对

(16)锡边炉一个

(17)锡挂灯一枝

(18)锡灯熠一对

(19)锡饭盂一个

(20)锡茶壶一个

(21)锡粉盒一个

(22)锡槟榔盒一个

(23)锡烟盒一个

(24)锡刨花盅一个

(25)洋磁面盆一个

(26)磁漱口盂一个

(27)锕盆一个

(28)铜茶盆一个

(29)铜熨斗一个

(30)提盆一个

(31)手镜一面

(32)镜屏一座

(33)果盒全套

(34)果盒架全套

(35)金漆攒合成套

(36)金漆帖盒一个

(37)金漆格二个

(38)大小花盒十个

(39)盒衣成对

(40)西式柜一个

(41)四桶柜一个

(42)西式水架一个

(43)酸枝拱椅十张

(44)酸枝茶几六张

(45)酸枝房椅四张

(46)八仙桌一张

(47)酸枝长桌一张

(48)时钟一个

(49)花瓶一对

(50)衣架两对

(51)贵妃床两张

(52)酸枝盆凳两张

(53)皮杠八个

(54)皮鶬两个

(55)座镜一个

(56)水烟筒两枝

(57)玻璃时花两座

(58)玻璃时花四橱

(59)火水灯四枝

(60)环璃甑十个

(61)大木盆一个

(62)中木盆一个

(63)怀古高盆一个

(64)坐盆一个

(65)方盛一抬

(66)闺阁珍藏

(67)木面盆一个

(68)随身杠一个

(69)婢杠两个

(70)担竿四枝

(71)花软枕两对

(72)洋毡两张

(73)洋遮两把

(74)椅垫十张

(75)锦被四张

(76)房帘一幅

(77)茶盅十个

(78)茶局十个

(79)藤茶壶箩一套

(80)洋磁痰盂四对

(81)较剪一把

(82)木尺一把

(83)和合丸一肩

(84)茶叶一肩

(85)萎汁一肩

(86)八房丸二埕

(87)头尾造谷种

(88)盐醋二埕

(89)大吉一肩

(90)品埕满百

(91)侍婢二名

(92)福禄双全

(93)裕后

嫁妆达九十多种,当然这是豪富之家的盛礼,小康之家尚难企及,贫困之家更不敢向往。遗憾的是,如今送嫁妆招摇过市以炫耀富有的习俗,仍在市民百姓中走俏。这同上古时代人们嫁娶的奁仪只求实用,不尚豪华以克勤克俭为美德习俗相去甚远。然而,只要婚姻还不能消除“经济的考虑”,就会有人借金钱、财物的力量来恢复旧俗。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并通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倡导文明合理的嫁妆和铺房送嫁妆方式,以克服旧习俗的影响。

3.花轿的前前后后

从历史的发展考察,花轿又称花担子,是新娘轿车的前身,而花轿的前身又是车子。《仪礼·士昏礼》说:“主人爵弁,裳缁袍,从者皆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到了亲迎之时,新郎穿着黑色的礼服,乘着黑漆的车子,前面有人执烛前导,后面两辆从车跟随,一起到女家迎娶。在《诗经》中提到婚娶,也说:“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卫风·氓》)亲迎车称为“迎车”,《南史·齐高昭刘皇后传》中有载:“裴方明为子求婚。酬许已定。后梦见先有迎车至,犹如家常迎法,后不肯去。次有迎至,龙旗豹尾,有异于常,后喜而从之。”唐代,亲迎用车仍然普遍,迎车风俗曾在敦煌地区流行。敦煌本句道兴《搜神记》云:“我是辽西太守梁合龙女,今嫁与辽东太守毛伯达儿为妇。今日迎车在门前,因大风,我暂出来看风,即还家人房中。”至北宋,迎车的形制有了很大变化。据《宋史·舆服志》载,这时的车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凸盖无梁,周围篾席,左右开窗,前面设帘,用两根长竿扛抬。显然,这种形制的车已和轿差不多,当时在民间已较为普遍地使用。司马光《书仪·亲迎》中提到:“今妇人幸有毡车可乘,而世俗重担子(担子即轿子),轻毡车。”

到南宋时,朝廷“诏许百官乘轿,王公以下通乘之”。此后,文武官员上朝或外出巡行均以轿代车马,乘轿之风于是大兴,并被普遍引入婚庆之中。“士庶家与贵家婚嫁,亦乘担子”。在花轿中,高级的有平金丝绣镶石的轿围,一般的则是红绿绸缎轿围,上绣图案。有的花轿还有子轿(轿中有轿),可抬入屋内。《梦粱录》载,亲王家公主出嫁,乘金铜担子,轿顶用朱红漆的脊梁,担子装两竿,用12人抬,竿前后都用绿丝绦金鱼钩子钩定。士庶之家和一般贵家女子出嫁也乘坐担子,但顶上没有铜风花朵。当时,市面上还有人专门出租担子供人选用。《梦粱录》载,南宋临安府,民间在亲迎日子里,男家算定时辰,预先命“行郎”指挥搬运新婚用品,领着花担子,前往女家迎接新娘。花担子到女家后,女家置酒款待“行郎”,发给花红银碟、利市钱会(铜钱和会子)。时辰一到,茶酒司互念诗词,催请新人出阁登担。自宋代以后,亲迎用轿便成为婚礼的固定模式传承下来。

自从以花轿取代车子迎亲以后,围绕着花轿又派生出一些习俗。如新娘上轿后,轿夫口念诗词,要讨利市酒钱,不与则不起轿,这叫“起担子”;迎娶新娘回到男方家时,村人邻友塞路拦门不让花轿进门,索取吉利钱,称作“拦门”。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3花轿

车子还不是最古老的。车子的原始形态,经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追根溯源,共同研究,发现竟是柳条编的土筐、粗麻编织的大口袋。新娘结婚为什么要坐在这些土玩意儿里面呢?说来简单,远古曾一度盛行抢婚习俗,抢到的女性,哭哭啼啼,拉拉扯扯跑不快,这岂不是要坏大事?干脆把人当货物,装在土筐里或塞在麻袋中,一抬了事。

由此,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新娘成婚的代步工具,是由筐袋—车子—花轿—轿车呈线状纵向传承变异过来的,这是历史的进步。“车”字之前还加上一个“轿”字,大概是为了表示它们的家族渊源吧。

轿车的后面是什么呢?当然是直升飞机了。如今,一些浪漫的新娘已乘坐直升飞机来完成迎娶的仪式。兴奋而又迫切的新郎徘徊于如茵绿草之中,翘首望着蓝天,像地上的“牛郎”,等待着九天仙女飘然而下。

拜堂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4拜堂剪纸

落轿以后,接着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仪式,那就是拜堂。拜堂在唐代已比较流行,一般是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拜堂的仪俗较杂、较多,五彩缤纷。华东、西北一些地区还有所谓“拜人”,所拜的都是来客中放礼钱的,诸如姑、姨、舅、叔等,只要比新郎辈分大或同辈而年龄大的,都要受拜。拜人时,司仪按预先拟好的礼单唱名,然后由“接礼的”找所唱者接礼,接礼后,司仪唱“×××礼钱×块,磕下哇”,新郎新娘便鞠躬行礼。客人多的时候,这种仪式要进行一两个小时。

拜堂以后,便是大宴客。婚宴作为重要的宴请活动,自然有极多的讲究,比如座次的排列、菜肴的配置、敬酒祝酒等,一些民族还大唱宴席歌,以此来营造气氛,抒发情感。

入洞房

新郎新娘入洞房,仪俗也是一系列的。诸如:

1.共饮交杯酒

新娘新郎共饮“交杯酒”,是入洞房后到圆房之前的一个趣俗。我们在婚礼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两个酒杯斟满酒,新娘新郎各取一杯,面对面站着,用拿酒的手臂相互交错套折,同时喝尽杯中酒,喝完后手臂再放开。二人喝酒时,在场的人高声喊着:

喝口交杯盏,

一辈子不翻脸。

喝口交杯酒,

偕老到白首。

之后,还让新郎新娘同吃一块肉,他咬一半,她咬一半,大家又唱:

同吃一块肉,

富贵不断头。

整个过程尽管时间不长,但两位新人当着众人的面,手臂相交,腼腆的神情和喝酒时的拘谨,着实令人忍俊不禁。伴随着大家的哄笑和掌声,满杯酒下肚的当事人脸色红润,显露出娇羞和幸福,频频向在场的亲友们致谢,洞房里气氛热烈异常。

交杯古时称“合卺”,始于周代。卺是一种匏瓜,俗称苦葫芦,其味苦不可食。郑玄的《三礼图》解释了合卺的含义:“合卺,破匏为之,以线连柄端,其制一同匏爵。”合卺是将一只卺破为两半,各盛酒于其间,新娘新郎各饮一卺。匏瓜一剖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而又以线连柄,则象征由婚礼把两人连成一体,所以分之则为二,合二则为一。

新婚夫妇一同进酒,为什么要用匏爵呢?卺盛酒因卺味苦而酒亦苦,饮了卺中苦酒意味着婚后夫妻应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同时,意示夫妇二人如同此卺一样,合而为一,紧紧地拴在一起了。又因匏是古代八音乐器之中的一种,又含有音韵调和之意,故“合卺”又示意新娘新郎婚后应和睦协调,结为琴瑟之好。

到了宋代,破卺为二的酒具改成为两只木杯。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

“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这里,用彩线拴连两个酒杯,象征夫妇是连成一体的,还存留了合卺礼的原本意义。新娘新郎同饮之后,掷杯于床下,若两杯一仰一合,意味着男俯女仰,天覆地载,阴阳和谐,实在是大吉大利的事。而“合卺”也就被改称为“饮交杯酒”。

“合卺”和饮交杯酒都离不开彩线。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谈到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时,还“执双杯,以红绿同心结绾盏底,行交卺礼”。这是说用红或绿的丝绳绾成同心结系于盏底或杯足。

知识链接

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来历

据说唐人韦固路过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南),遇到一位老人在月光下检阅书信,身边一布袋中装满了红线。韦固问老人,老人答曰:“即使男女双方有深仇大恨,或分居天南海北,只要用此线将他们双足一系,便得结为姻缘。”由此产生了“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俗语。婚礼中的牵红巾之俗或许就是这样产生的。如今,红巾既不系足,也不拴手,只是让新娘新郎各持一端,相牵入洞房。所以拴线被称为“牵红”或“红绿牵巾”。

饮交杯酒仪式,对于新婚夫妇来说,有着同样的功利目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婚夫妇常常是一对陌生人。但传统的伦理规范强调夫唱妇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因此新妇和其丈夫的沟通、和谐、结为一体尤其重要。

喝交杯酒有“闹”的内容,所以不少地方把这项活动放在洞房内进行。其实,喝交杯酒的仪式就是闹房的开始。之所以不在“闹房”中加以叙述,是因为它的主要意义不在“闹”,而是具有我们前面所讲的多种意义。喝交杯酒习俗传承变异至今,形成洞房中的种种趣俗。

苏州等地一直流行在撒帐后饮交杯酒,古风犹存。当地用红绳拴连两只木酒杯,斟满两杯酒,新郎新娘各饮半杯,然后交换,一齐饮干,将杯抛于婚床下,视一仰一合为吉利,寓同甘共苦,有福同享。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一带,在新郎揭了新娘的红盖头后,由喜娘送入两杯酒。先由两人共饮第一杯,俗称“共苦酒”,再共饮第二杯,谓之“共福酒”,示意从今往后夫妇同甘共苦,相依相存。

在南京市,由“搀亲”(即伴娘)照顾新郎新娘互饮交杯酒,其方式是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或各饮少许,然后把酒杯交换一次,再举杯互饮一次,以示恩爱夫妻,自此结为一体。

在江西省,由牵娘和伴郎照顾新人交杯互饮,由新郎先饮,新娘后饮,互相交饮三次而成。在吉林省,则由“娶亲婆”指引,新郎新娘互相交杯一次就成。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5披红盖头的新娘

“合卺”还有另一层意义,就是生育。“卺”俗称苦葫芦,葫芦形圆多籽,类似于十月怀胎的孕妇。葫芦与人类生殖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婚时行“合卺”之礼,即是预祝新郎新娘日后子孙兴旺。

过去在纳西族摩梭人的婚礼上,就有类似“合卺”的仪式。新婚前夕,人们端出公羊睾丸一个、酒一杯,请新郎新娘共同饮食。另外,解放前在湖南省宁乡地区的婚礼中,也有类似的仪式。摘了盖头以后,新娘便脱去青衣青裤与青裙,换上花红衣服。然后由两名妇女各捧两杯茶,茶内有枣子数颗,交给新郎新娘饮用。饮时不得独自饮完,留下一半相互混合再饮,俗称为“合面茶”。新婚夫妇共食公羊睾丸以及枣子(早子)的行为,显然表达了对生育的祈愿。

在古代,结婚的主要目的是生育,而在祈求生育的场合,往往伴有饮食活动,以饮食来激发人的生殖欲望。通过新婚夫妇共饮共食的方式,以及食物本身的隐喻功能达到抒发生殖欲望的目的。因此,“合卺”的象征寓意是多层次的,但这些寓意又是相关联的。简单地说,就是新郎新娘合二为一、结为一体,以求产生新的生命。

在广东翁源一带,流行在洞房中吃“和合蛋”的风俗。一位如意大嫂端着一小碗热姜酒,酒中盛有鸡蛋两只,喜气洋洋地催促新郎新娘食蛋。新娘总是羞羞答答不肯张口,大嫂就念道:“一口咬到黄,两公婆有商有量;一口咬到白,两公婆商恰恰”。新娘在大嫂的祝福声中,只好张大嘴一口咬下大半个鸡蛋,众宾客立时欢呼叫好。俗谓在洞房食了和合蛋,日后夫妇定能和睦相爱,若不食则意味关系不和,故这和合蛋是非吃不可的。在潮汕一带则兴吃“结房圆”。“结房圆”是用糯米粉做的汤圆或桂圆肉煮的糖水。新郎新娘入洞房后,伴娘一边看他们吃结房圆,一边念道:

夫妻同饮福圆汤,

同心同腹同肝肠。

夫妻食到二百岁,

双双谐老坐福堂。

新娘新郎各吃两个汤圆后,互换碗盏,再吃两个,俗称“交杯换盏”,以示亲密和合。这时伴娘再念道:

交杯换盏团团圆,

夫妻恩爱乐相随。

老君送来麒麟子。

明年生得状元儿。

北方人喜食饺子,逢年过节均以饺子为美食,洞房里照样视饺子为吉祥食品,在有些地方饮交杯酒变成为吃饺子。陕北农村有婆婆请新媳妇吃饺子的风俗,饺子虽经蒸煮,却故意煮得半生不熟,当新娘吃第一只饺子时,婆婆故意问道:“生吗?”新娘照实答道:“生的。”此时婆婆笑得脸上像绽开了的菊花,朦胧之中似乎看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孙子。此俗当地称为“儿女扁食”。如今计划生育了,国家规定只许生一个,新娘在吃“儿女扁食”时,索性大大方方地答应婆婆:“生,生一个!”饶有趣味。

2.坐帐

亦称“坐福”,即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上,新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倒女人一头。

3.撒帐

这项仪俗是指亲朋在新人入洞房以后,把喜果等撒向新娘怀中,撒向合欢床上,甚至撒向洞房的每一个角落。撒帐的仪俗始于汉代。据记载,汉武帝娶李夫人的时候,要宫人撒五邑同心花果,他们则用衣裙盛着,接到的越多,就预示着得子多。后世的撒帐和汉武帝时的撒帐用意是相同的,只是所撒的物品有些不同了。一般常见的是枣、栗子、花生等,利用谐音表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着生”。

4.闹洞房

从史籍可知这一习俗古已有之,汉代已经十分流行。现在,不只乡村的旧式婚礼上此俗犹存,城里人的婚礼上也少不了这样的场景。闹洞房除逗乐之外,还有其他的意义,诸如把洞房闹得热闹红火,驱除冷清之感,增加新婚的欢乐气氛,因而有些地方又称之为“暖房”。旧时男女结合多是经人介绍,相互并不熟悉,闹洞房能够让他们丢掉生涩之感;闹洞房还可以使亲友熟识起来,显示家庭宾朋满座、兴旺发达,以增进亲友间的感情、邻里间的和睦。

知识链接

闹洞房的由来

相传远古的时候,紫微星下凡为皇,乔装百姓访察民情。有一天在一乡间小道上正遇一民家娶亲,那花轿旁时隐时现附着一个披麻戴孝的魔鬼。皇上知道这家新娘必遭大难,紧跟迎亲队来到新郎家。只见那魔鬼飘飘闪闪闯入了新房,皇上便搬了一把椅子坐下,守住了通房门口。当新娘新郎拜完了天地准备入洞房时,主人见有人坐椅堵门便客气地说:“先生请让让路吧!新人入洞房啦!”皇上说:“这洞房,不能入,里面有魔鬼。”主人家一听吃惊不小,再看此人满面红光,气度不凡,便请教道:“先生既能看见妖魔,必定有除妖之术,还请先生行术除妖,礼当谢之。”皇上说:“好!只要大家听我的,所有客人一个莫走,在此说笑嬉戏,欢笑打闹即可。”于是主人邀众宾留下,以各种方式打趣寻乐闹至五更,果然那魔鬼悻悻逃出门外远去了。皇上说:“好了,妖怪走也。”皇上说罢也出了大门,立时只见紫微星大放光芒,天空放亮,众人会晤知是神仙下凡教民脱灾。从此以后,用各种不同方式闹洞房至通宵就在汉族民间形成风俗。

闹房之俗由来已久,相传始于晋代。但推其渊源,则在西晋之前。汉时,新婚之夜,亲人在洞房窗外,窃听洞房内新婚夫妇的言语动静,俗语叫“听房”。如《汉书》载:“新婚之夕,于窗外窃听新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根据弗洛伊德理论,这是一种“意淫”之举。在窗外窃听,既羡且忌,于是以窃听所得的印象,来满足他的“下意识”。

《后汉书·列女传》中,记述了马融之女适袁隗,于新婚之夕,亲人“听房”的故事:及初成礼,隗问之曰:“妇奉箕帚而已,何乃过珍丽乎?”对曰:“慈亲垂爱,不敢逆命,君欲慕鲍宣梁鸿之高者,亦请从少君孟光之事矣。”

隗又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今处姊未适,先行可乎?”对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苟然而已。”又问曰:“南郡学穷道奥,文为辞宗,而所在之职,辄以货财为损,何邪?”对曰:“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诉,家君获此,固其宜矣。”隗默然不能屈,帐外听者为惭。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6新婚的洞房

袁氏为东汉望族,其家族亦为累世簪缨,当然是知书达理之家,也有窃听闺帷燕语之举。只是新夫妇的谈话,都是人伦大义,而不是亲昵情话,所以帐外听者莫不羞惭。这个故事证明,听房这种“悖礼之举”,在汉时已相习成风,虽为知书达理显贵之家,亦不免随俗。听房之俗,以后逐渐演变为谑亲戏妇的闹房。

黄华节在《闹新房》一文中,曾引仲长统所著《易言》,叙述当时闹房之俗:

今嫁娶之会,棰杖以督之戏谑,酒醴以趋之情欲,宣淫浃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断也。

仲长统是西汉时人,所述闹房之俗,比袁隗家族尤为卑鄙。仲氏斥为“污风诡俗”,其结果足以“生淫长奸”。这一说法,确为高见。

宋初所辑的《太平御览》,曾录应劭《风俗通》所载一则论狱公案,竟由闹房戏谑而演成的悲剧。

汝南张妙会杜士,士家娶妇,酒后成戏,张妙缚杜士,捶二十下,又悬足指,士遂至死。鲍昱决事云:“酒后成戏,原本其心,无贼害之意,宜减死。”

闹房之俗至唐代,愈加泛滥,不但男家亲属、贺客宾朋都有戏谑新娘的权利,连不相干的陌生人,也可以中途拦阻,品头论足,抚摩取笑,需索刁难。据《旧唐书》记载睿宗时代的习俗:

太极元年(712年)左司郎中唐绍上疏曰:“又上庶亲迎之仪,备诸六礼,所以承宗庙,事舅姑,当须昏以为期,诘朝谒见,往者下俚庸鄙,时有障车,邀其酒食,以为戏乐。近日此风转盛,上及王公,乃广奏音乐,多集徒侣,遮拥道路,留滞淹时,邀致财物,动逾万计,遂使障车礼贶,过于聘财,歌带喧哗,殊非助感,既亏名教,实蠹风猷,违紊礼经,须加节制。望请婚姻家障车者,并须禁断。”

宋代,吴郡娶妇习俗不同于中原,但也有戏弄新妇之风:

如民家女子,不用大盖,放入纵观,处子则坐于榻上,再适者坐于榻前,其观者称欢美好,虽男子怜抚之,亦喜而不以为非也。

吴人盛行的戏妇之风,不论初嫁或再嫁之新娘,都任人纵观,并且不论谁都可品评爱抚,亦喜而不拒。

闹房之俗由上古演变至现代,渐渐由个人而变成集体行动。例如,河北一带,因为闹房人多,花样也多:有的事先就把一只蛤蟆放在新娘的被子里;有的强令新郎新娘当众接吻;有的躲在窗外偷听,只要新娘新郎一交谈,他们就跟着起哄;年纪小的还藏在衣柜里,一会儿学猫叫,一会儿学狗叫,此起彼落,络绎不绝。

浙江永康闹新房更是奇特。他们不太戏谑新人,主要是“偷”新人的东西。一般在新婚的第二夜,有的贺客设法把新郎新娘灌醉,趁夜阑人静之夜,撬开新房翻箱倒箧,把新人的衣裳、鞋袜以及皮箱里的东西拿走,然后在新房中燃放爆竹,大家喧噪欢呼,庆祝成功。次日,要新人用糕饼换取各种东西。

综观闹房之俗,受兴旺发家心理驱动,可谓是大多数闹新房之家既苦于众亲戚“闹”,而又乐于让他们“闹”的心理。因为喜事都是热热闹闹的,热闹才有喜气洋洋的氛围;“闹”是一种快乐,是一种热气腾腾、兴旺发达的象征;只有“闹”,“喜气”才能广扬,财路才能大开。所以,河北人把闹房看作是一种“快乐的闹剧,可以给人留下很有趣的回忆”;北京人认为,闹房没有时间性,也没有空间性,而且闹得越热闹越好。

现代结婚,还兴闹房。闹房目的在于热闹、快乐,表示一种祝贺,为了发家而闹房的心理在淡化。

试厨

试厨也是古来就有的仪俗。即新婚的第一天,新娘子下厨房做饭,伺候公婆。后世这种仪俗多是象征性的。但这一仪俗清楚地表明了传统社会中男女地位以及角色的不同,颇具礼仪象征意义。

回门

婚礼大典的高潮随着新婚之夜的度过而告消退,然而,整个婚礼过程尚未完全结束。按照传统“六礼”的规定,新娘唯有在婚后拜过公婆和家庙后,才能真正成为夫家的一员;而新郎也必须在婚后陪新娘回娘家,并拜见岳父母及女家亲属,以此确立女婿的身份。因此,洞房花烛夜之后,婚礼的尾声仍将持续好些天。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这首七绝《近试上张水部·闺意》虽本意是向张籍请教诗文,但采用比喻的手法,将新娘拜见公婆前羞涩的情态和忐忑不安的心情描绘得丝丝入扣、惟妙惟肖,遂成为千古佳作。诗中所说的,就是新娘于婚后次日清晨“见舅姑”的仪式。

按照传统“六礼”的规定,新娘经过亲迎大典的一系列仪式后,还必须在婚后行过“成妇礼”,才能真正成为夫家的正式成员。

新娘、新郎行过“回门”之礼,返归夫家后,所有的结婚礼俗已告全部完成,自此,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常生活正式开始。

很久以前,有个老秀才,为人忠厚。他有一个姑娘叫桂香,长得如花似玉,知书达理。邻村有个勤奋好学的青年叫范玉,时常到老秀才家求教。老秀才非常喜欢范玉,亲自做媒,给桂香定了终身。村上的人知道了,都说老秀才有眼力,桂香有福气,选了范玉这么个好女婿。

两家很快商定了婚期。范玉整日忙前忙后,只盼着早日把桂香接过来。桂香每天缝衣做袄,喜滋滋地盼着早过门当新娘。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7“回门”之礼

然而,婚礼前两天范玉突然变得闷闷不乐,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爹娘关心地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了,他摇摇头说没有。亲戚朋友问他有啥不顺心的事,他唉声叹气不吱声,范玉愁眉苦脸地往床上一躺,三顿没吃饭。这可吓坏了他的爹娘。

喜庆日这天,范玉照旧阴沉着脸,没一点儿要当新郎的样子。花轿进门,要拜天地时却不见了范玉。范玉家的人慌了,四处寻找,才在邻居家找到醉醺醺的范玉,众人说范玉不知中了哪门子邪,连拜天地入洞房都不知道了!

洞房,桂香见范玉醉倚在椅子上,劝他上床睡觉,却被范玉猛地推倒在地。桂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疑惑地问:“新婚之夜,你为什么这样对待我?”范玉一听,怒气冲冲地说:“你办的好事,还好意思来问我!明天我就把你休了送回娘家。”桂香见范玉无缘无故动怒,生气地说:“你我虽是父亲保媒,咱俩也是有情有义。我刚进你家门,你就要休我。我究竟哪一点做错了,你得说个明白!”范玉和桂香的吵嚷声让爹娘和四邻听到了,都为两个人能不能和和睦睦过日子而担心。直到深夜,范玉和桂香约定明早一起去见老秀才,洞房里这才平静下来。第二天一早,范玉和桂香一块儿到了老秀才家。范玉见了岳父也不说话,跪在地上,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老秀才,老秀才看后,手捋胡须,笑着对范玉说:“你满腹经纶,却不辨是非,在这件事上你冤枉了我家桂香,真乃书呆子也。”

范玉听老秀才讲出了这封信的来历,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邻村有个财主家的儿子,早就对桂香垂涎三尺,屡次央人求婚,都被老秀才严词拒绝。那家伙恼羞成怒,就在范玉和桂香成婚前给范玉写了一封信,说桂香貌美而不贞。范玉见到信后,左右为难。退婚吧,婚姻大事,岂能儿戏!不退吧,自己早被那封信里说的事搅得六神无主了。

范玉听老秀才讲了事情经过,知道确实委屈了桂香。他愧疚地给桂香作揖赔礼道:“至亲莫如夫妇,还望妻子海涵恕罪,随我一块儿回家去吧!”

范玉的爹娘一早不见了范玉小两口,不知昨夜洞房发生了什么事情,问范玉和桂香到哪里去了,亲戚们也不好明说,支吾了半天,才顺嘴说范玉新婚不忘老秀才教诲之恩,和桂香一块儿到老秀才家叩谢会亲去了。

新婚那天,范玉痴呆呆地就跟犯了邪一般,可从老秀才家回来后立马变了个人,小两口亲昵异常,恩恩爱爱,直到白头偕老。

从那以后,村上的人为了讨个吉利,不论谁家娶媳妇,第二天都要学着范玉的样子,新郎陪着新娘回娘家一次,叩拜岳父岳母大人,时间久了,相沿成习,人们都称这习俗叫“回门”。

第二节 趣话古代媒妁与媒人

媒妁的由来

媒妁,《辞源》释为“婚姻介绍人”。民间俗称媒人或媒婆。一般认为男为媒,女为妁。

《说文解字》上说:“媒,谋也。谋合二姓者也。”“妁,酌也。斟酌二姓者也”。段玉裁注曰:“虑难曰媒。《周礼·媒氏》注曰:‘媒之言谋也,谋合异类使和(合)成者。’”“斟者,酌也。酌者,盛酒行觞也。斟酌二姓者,如挹彼注兹,欲调适也。”在许氏、段氏看来,媒妁就是谋合、调适两个不同姓氏家族联姻的中介人。

国内出版的一部较早的民俗学工具书是这样描述“媒妁”的:

撮合男女成婚的人,多为老年妇女充当。有单媒、双媒之别。双媒者,与男家较密者为男媒,与女家较密者为女媒。旧时之媒人多知识浅薄,不负责任,也有以说媒为名骗取钱财者常受人鄙视。

在中国婚姻发展史中,几乎具有扛鼎作用的媒妁,这种解释未免显得过于单薄。尤其是后面对媒妁的评价,和许多工具书一样,是对媒妁的一个很大误解。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我们发现这一误解又是非常之深的。

周代建立起来的礼制社会,使得媒妁一登上历史舞台即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甚至连周天子也曾专门设置过媒官。担负“合二姓之好”职能的媒妁,成了衡量婚姻是否合乎礼法的一个重要标尺。婚姻中有了媒妁,才合礼合法,否则即是违背了伦理道德,被视为大逆不道。所以,先秦时的媒妁非常受人尊敬,是一种神圣的社会角色,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8江南旧式婚俗

秦汉以后,礼崩乐坏,官媒衰落,私媒发展,媒妁的神圣性受到冲击,其弊害初露端倪,媒妁的社会地位迅速滑坡。直到唐朝之前,媒妁作为民间婚姻保证人的角色功能虽然大为增强,但其声誉可谓尊重与诋毁参半。

唐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不断增加,媒妁的恶性和腐朽性更为突出。尽管这段时间也出现了不少为人称道的良媒,但积重难返,其整体社会声誉江河日下。封建文人甚至把媒妁列入诲淫诲盗的社会渣滓,“三姑六婆(其中包括媒婆),淫盗之媒”。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媒妁,即:媒妁是说合男女成婚配的中介人,其中男为媒,女为妁。先秦的媒妁社会地位高、社会声望好,很受尊重,唐宋以后媒妁的社会地位衰退,颇受鄙视。

古代媒妁发展简史

1.先秦时期的媒妁

脱胎于买卖婚中介人的媒妁,在先秦礼法制度下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为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周礼》中给了媒妁一个“地官”的位置。

媒妁最早见诸的文献是《诗经·卫风·氓》,诗中称“媒”。一个貌似忠厚的“氓”(年轻的男子),借“贸丝”向女主人公求偶。按礼法,女孩子不能私定终身,送其返家,并委婉规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要“氓”按礼法找个正经的媒妁提亲,但在“氓”厚颜的苦苦哀求下,纯情女子答应了他的求爱:“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自己私定了终身。当女子华落色衰时,“氓”却无情地抛弃了她。

媒妁一词见于《孟子》,后因孟子学说的地位和影响,媒妁也就叫开了。所以,清代梁章钜也把媒妁一词的发明权划归孟子,他在《称谓录》“媒妁”条下云:“《孟子》:媒妁之言。《音义》谓媒氏酌二姓之可否,故谓之媒妁也。”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9朱熹像

先秦婚姻有一个特点——“无媒不婚”。《诗经·豳风·伐柯》云:“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高亨注曰:“这是男人请媒人吃饭,委托他介绍对象的诗。”该句诗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没有斧头做不成斧柄,没有媒人讨不到老婆。媒妁的地位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强化,可见其在现实中的重要性。

鲁桓公私会于赢,成婚在齐国,不由媒妁,自行婚姻,后代史学家遂以非礼贬斥之。《左传》上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声伯的人,他的母亲是没经媒人介绍而自由嫁给其父的,生下声伯,其父迫于舆论的压力,便把他的母亲离弃了。可见,没有媒妁参与的婚姻,就是非法婚姻,以至《诗经·氓》中的女主人私定婚约,被朱熹曲解成:“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掌万民之判”的官媒在先秦非常盛行,权利范围也很大,对规范当时的礼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有些学者据《周礼》认为先秦的媒妁都是官媒,无民间私家媒妁。这种说法似有些武断,未免说服不了人。陈顾远说:“现代学者或根据《燕策》周地贱媒云云,谓古所谓媒,皆官媒;私媒至周,仍未盛行,似不尽然。盖行媒亦近私媒,周末所盛行者乃私家职业媒耳。降至后世,一般之行媒,结合两姓以事而起,非视为业,此无论矣。其在官媒方面,于特殊情形中时亦设置,如《三国志》云:‘为设媒官,始知嫁娶。’”他的论述虽然不那么精确,但把先秦时的媒妁分成官媒和私媒两类,无疑是正确的。

先秦时的媒妁,男女均可为之,男为媒,女为妁。按媒与妁的先后顺序,似可推断男性媒人比例大于女性。

2.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媒妁

春秋战国以后,礼崩乐坏,小农经济发展迅速,封建文化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媒亦随之发生变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出于统一大业的考虑,继续倡导封建思想和礼教,努力使封建道德规范社会化,以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这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结构,使得那些没有血缘、姻缘甚至地缘关系的家庭之间,存在着自然的横向排斥性。男耕女织的人们,除了本家族、亲朋、乡邻的交往外,与外界几乎是隔绝的。所以,一旦需要与不太交往的家庭集团建立姻缘关系时,就必须仰仗中介。即使是家庭集团内部缔结婚姻,也由于流风所致,是少不了媒人的。这时的媒妁因袭了先秦,仍是婚姻范围内不可或缺的中介和担保。

《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时,曾皇孙刘洵因戾太子之祸,以庶人养于掖庭,许广汉未经媒人介绍,便将其女许于刘洵,“姬闻之,广汉重令为介(重新找一个媒人)”。《盐铁论·大论》记载了桑弘羊在盐铁会议上把联系男女婚姻的媒人比作推荐贤士之人,即所谓“故士因士,女因媒”。刘向在其《新序·杂事》中也说:“妇女因媒而嫁。”

特别是东汉以后,男女无媒绝不能自由婚配的观念为人们普遍接受。班固说:“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佚也。”“夫自炫向媒者,士女之丑也”。这是对媒妁“别男女”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请媒妁出山,男女交往才合法化,如果婚姻自作主张,甚或自己托媒求亲,那就是“淫佚”,是非常可耻丑陋的事情。

3.唐宋元明清的媒妁

唐代以前“男无媒不娶,女无媒不嫁”的婚姻制度,主要体现在一种礼制精神,甚或一种伦理规范、一种社会的约定俗成。早在西周,天子就开始以宫刑惩处淫乱;春秋时,越王勾践亦曾下过“斩奸夫者无罪”的诏令;《晋书·刑法志》也明确规定:“崇嫁娶之要,一以下聘为正,不理私约,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但终究没有涉及媒妁在法律上对婚姻所承担的责任。历史进入唐王朝以后,媒妁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于是唐李政权将媒妁之言移入了法律条文,媒妁的作用得到了法制的认可。这样就将历史上媒妁作用的礼制软控性发展到了法律的强制性,这的确是一种“飞跃”。而追求婚姻幸福自由的青年男女们,又受到了更深层次的限制。

自唐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仍然把婚姻“必用媒”纳入法律的阈限内,其影响之深之远于此可见。《宋史·礼志》记载,熙宁十年,神宗下诏令:“其冒妄成婚者(贵贱成婚),以违制论,主婚宗室与媒保同坐,不以赦降。”司马光制《书仪》时规定:“凡成婚姻,必先使媒氏往来通言,俟女许之,然后遣使者纳采。”元代法律《通制条格》一字不漏地写上了朱熹《家礼·昏礼》中的一段话作为其条文:“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年十四至二十,身及主婚无期以上丧乃可成婚。必先使媒氏往来通信,俟女氏许之,然后纳采。”元八年条例上也有规定:“立媒妁婚书,为婚姻之要件。”如媒妁违反条例,将受到处罚。“诸男女婚姻,媒氏违例,多索聘财及多取媒利者,谕众决遣”。媒人犯了法,官府就把他交给公众审判裁决了。所以,元代以后约定婚姻的婚书大为盛行,一般习惯在定亲时将媒妁写入婚书。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10中国古代传统婚礼用品

唐宋元明清媒人队伍庞大,而产生社会整体效应的不是官媒而是私媒,以至于演变成了社会上的一种职业,这当然属市井江湖的杂业,宋代即被列入“三姑六婆”的行当中了。陶宗仪《辍耕录》解释道:“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女巫)、虔婆(妓院老鸨)、药婆(巫医)、稳婆(接生婆)也,盖与三刑六害同也。人家有于一此,而不致奸盗者,几希矣。若能谨而远之,如避蛇蝎,庶几净宅之法。”卑视和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可见媒婆都是身份低贱之人为之,被人瞧不上眼。

媒妁的社会声誉江河日下,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献、稗官野史、白话小说、民间文学几乎都把批判的利剑指向媒妁,骗财、骗吃、骗喝、乱点鸳鸯谱,几乎无所不能,历史上的“骂媒歌”大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历史上的官媒制度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媒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时代的婚姻状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安定,乃至统治权的巩固都有不可小视的作用。因此,为了处理好人们的婚姻大事,有些封建王朝还专门设置媒官,由他们来管理黎民百姓的婚姻,形成了独特的官媒制度。

从现有文献记载,最早设置官媒的是周王朝。当时官媒的名称叫“媒氏”,他们从国家领取一定的俸禄,执行公务。《周礼·地官·媒氏》载:

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禁迁葬者与嫁殇者。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其附刑者,归之于士。

“掌媒”最早出于《管子·入国》:“凡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供国之职役也)之。此之谓合独。”

这是一个泛称。《三国志·吴书·薛综传》云:“乃教其耕犁,使之冠履,为设媒官,始知嫁娶,建立学校导之经义,由此降四百余年,颇有似类。”这里直接用“媒官”指称官媒名称,语出《礼记·月令》:

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注:高辛氏之出,玄鸟遗卵,娥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变媒言碟神之也。

从这段记载看,娥简先做媒官,后做高襟。

《三国志》所载是汉武帝派官统辖荒蛮百越之地,特设媒官,管理婚姻,同时设置学校,进行礼仪教化,使百姓从野蛮蒙昧走向文明。而此地官媒制一直延续了四百多年。

这是元代官媒的一个别称,大概取媒人能使男女之间互相结为连理之意。《元史·吕思诚传》说:“镇民张复,叔母孀居且瞽(聃),丐食以活。……令媒互人以养之。”元代媒官不仅主婚姻,还代管那些生活困顿的妇女。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11送彩礼剪纸

到了明清,官媒演变成官衙中专门承办女犯的婚姻择配或贵族之家放出女奴的婚配,及看管送押女犯的女差役。“斩绞监候妇女,秋审解勘经过地方,俱派拨官媒伴送”。“各地方官遇发堂择配之妇女,交充官役之妇人执行,称曰官媒;同时各地方官鉴于管辖区内贫女婢女,婚嫁为难,由官代为媒妁,杀礼以成其婚,亦曰官媒”。因承担此类任务的官媒多由年龄较大的女性承担,所以又称“官媒婆”。

从官媒在不同时期的异称,可看出官媒的职责在各个历史时期是不尽相同的。其具体任务有:

1.记录新生儿的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即“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是也……古人有名、字、号等不同的身份符号,名一般是孩子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亲自命取,同时还要举行非常隆重的命名礼,这叫成名。这一职责大致相当于今日公安局的户籍警。

2.通令成年男女按时成家

即“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男女到了成家的年纪,媒氏要督促他们及时成家立业,不可衍期。

周代对婚嫁年龄规定得很严,不到婚龄不得结婚,超龄也不得结婚。

3.督促适龄青年于农忙之前及时结婚

“仲春之月,令会男女”是媒氏的一项重要任务。仲春二月,冰销冻解,大地春回,万物萌生,农事将起。春的节律在人类生理本能中引起骚动。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媒氏这时要督促那些三十未娶的男子和二十未嫁的女子参加婚会——古代的集体婚礼。

4.监督执行民间婚姻彩礼的数量

《周礼》规定:“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可见那时中央政府就已开始禁止婚礼中的奢靡浪费。具体规定为“必用五两十端也”。“五两”是指铜币,“纳币一束为五两”,“十端”指布帛,一端为二丈,十端为二十丈。

封建时代,很多帝王都对嫁娶的彩礼作过规定。如唐代显庆四年,唐高宗曾诏令天下:“嫁女受财,三品以上之家,不得过绢三百匹;四品、五品,不得过二百匹;六品、七品,不得过百匹;八品以下,不得过五十匹。皆充所嫁女资装,其夫家不受陪门之财。”

5.主管婚姻诉讼,惩罚违法者

“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其附于刑者,归之于士。”媒氏的职权范围相当大,对簿公堂的婚姻也属其管辖,大致相当于今日法院民事审判庭的庭长之属。

6.禁止民间实行冥婚

冥婚是一种为已死未婚男女联姻的婚姻形式。此俗甚为古老,估计周代以前就可能出现。“禁迁葬者与嫁殇者”,汉郑玄注云:“迁葬者谓生时非夫妇,死既葬迁之,使相从也。殇,十九以下未嫁而死者。生不以礼相接,死而合之是以乱人伦者也。郑司农云,嫁殇者,谓嫁死人也,今时会娶是也。”由此看出迁葬和嫁殇都是典型的冥婚,只是形式上稍有不同。

所谓迁葬,即原始时二次葬,按照周代的习俗,是将生时并未订立婚约的少男少女,死后由家人或亲友撮合,以夫妻名分合葬于同一墓穴。一般情况下,是女尸二次迁葬于男子的坟墓,就像生前嫁娶一样。

而嫁殇呢,则男女生时已订亲,成婚前双亡故,名正言顺地作为合法夫妻合葬。迁葬与嫁殇在举行冥婚仪式上无多大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生前订立或未订立婚约。

7.帮助丧偶的孤男寡女重新组建家庭

这一职责和《管子·入国》所载“掌媒”的权限是非常相似的。“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郑玄注:“司,犹察也。无夫家,谓男女之鳏寡者。”同时媒氏也督促这些丧偶的人参加“仲春之月”的男女婚会。

《史记》以降,官修二十五史多有“职官志”,但均不见有关官媒的职位。因为“秦代以后,历代政府不再设置媒官一职,但官媒的称呼并没消失,一般是指在衙门中执行命婚判决的女卒”。

因此,汉代以后官媒的职责因地因时而异,不再固定,官媒的人有男有女,但女性居多。

媒神女娲

女娲在古代神谱中名气最大,声望最高。在神话中,女娲既被看成创世神又被看成始祖神,神通广大,在民间受到广泛而长久的崇拜。

女娲本领超人、超神,能化生万物,“一日七十化”,每天至少能创造、化育出七十样东西来。她的一段肠子就能化出十个神癨:“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她的最伟大的创业功绩就是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后人奉之为媒神的关键因素就是她的造人之说。

作为中国举世第一位媒人,后人便尊奉其为媒神,称为高襟,并在每年春分前后,举行以“三牲”为祭礼的隆重祭祀盛典。有时连帝王也要躬身前往。后世有很多地方建有女娲庙(供女娲神)或用高禖石来纪念她的功绩。

最著名的女娲庙有:1.山东任城县(今济宁)承匡山,传为女娲诞生处。山下有女娲庙,东南又有女娲陵。2.山西河津县高禖庙(供女娲)。3.江西南康郡(今雩都县)君山女娲宫。4.陕西临潼骊山传为女娲寓所和造人处,有老母殿。

把女娲奉为媒神,这与她的人类老祖母的身份是分不开的。这也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现实:婚姻以妇女为中心,女族长掌握着全族的婚姻大事。

除了媒神这一身份外,女娲还被雕塑业敬为祖师,因为她曾抟土造人。雕塑业包括了捏泥人、捏面人和吹糖人的行当。因为她曾炼石补天,还被补锅匠与造伞匠奉为祖师。可见女娲在民间是一个兼顾多种行业的多体神癨。

媒神月老

中国民间诸神数以百计,除佛道两教世俗化的神仙外,其余多为行业神。三百六十行,几乎都有自己的神癨和祖师。媒人作为古代婚姻生活中滋生的特殊职业,自然也不例外。最有资格作媒妁行业神的,当首推“月老”。

“月老”,又称“月下老人”或“月下老”,月老为媒的典故出自唐代李复的传奇《续幽怪录·定婚店》。

“定婚店”的故事旨在宣扬婚姻是前身所定,由不得自己,那“月老”就是钦定姻缘的神仙。韦固将信将疑,赶紧问自己未来的姻缘状况。老人翻书一看,说是店北头一个卖菜瞎老婆婆的女儿,今年才刚刚3岁。韦固一听,信以为真,非常气恼,暗中派仆人去刺杀这个小女孩。仆人做贼心虚,没能刺死女孩,只伤了她的眉心。韦固和仆人只好连夜逃跑了。

十年后,韦固从军,勇武异常,刺史王泰看上了他,就把女儿许给了他。姑娘长得很俊美,可就是眉间老粘着贴花。韦固感到很奇怪,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姑娘把身世说了一遍。韦固始知此女乃是过去刺杀的幼女,后来其母去世,孤苦伶仃,王刺史收养了她,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韦固恍然醒悟,知天意难违,便与这位“卖菜渺妪女”结成良缘。两人相亲相爱,“所生男女皆显贵”,宋城(即今河南商丘县南)县令听说了这段美妙姻缘的故事,特地把韦固原来住过的客店起名叫“定婚店”,并亲自题写了匾额。

自此以后,“月下老人”就成了我国民间敬仰的媒神。这个故事流传很广,明初刘兑还专门以此为题材编写了《月下老定世间配偶》的杂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12媒神月老

月老布囊里那根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红丝绳,后来还被人们运用到婚礼上去,成为一种婚姻习俗。据史书记载,婚礼拴红线唐代即有,甚至有时临时借红线作媒人。唐代史书载有这样一件事:荆州都督郭元振年长尚未婚配。宰相张嘉振见他很有才干,又长得相貌堂堂,就想纳他为婿。因一时找不到媒人,张宰相就想了个办法:让他的五个女儿全坐在布幔子里,每人手中各拿一根红丝线,将线头露在外面。让郭元振隔着幔子去牵,牵到哪个姑娘手里的红线,就以谁为妻。郭元振按宰相的安排,一下子牵到了漂亮非凡的张家三小姐,两人结下了美满良缘。

婚礼上拴红线的习俗,到了宋代,逐渐演化为“牵红巾”。曾流行于全国很多地区。举行婚礼那天,新婚夫妇拜堂后挽着绾有同心结的彩带进入洞房。有些地方,新郎新娘于洞房挽同心结彩带相向而行,以示新人自此以后结为一体,同心相爱,白头偕老。

到了清代,又变成在婚礼上扯起红帛或红布,新郎新娘各持一端,相牵入洞房。这种情景在古装戏中十分常见。不仅汉民族有婚礼上“拴红线”的习俗,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傣族、白族、蒙古族、高山族等民族也有类似的习俗。直到今天,有些地方的婚礼上也还能见到,足见月老这一媒神对后世的影响。

媒神月光菩萨

月神,是我国民间源于自然崇拜的俗神之一,又称太阴星主、月姑、月宫娘娘、月光菩萨等。

我国古代情人热恋时有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祷月神的习俗。有些失散的恋人,也拜求月神祈团圆。正因为人们认为月神有合好二姓,带给人幸福吉祥的功能,因而后世也把月神当媒神来崇拜。月亮是月神的代表,人们祈求月神保佑,常常祈祷的也就是“眼见为实”的月亮。

关汉卿写过一出杂剧《拜月亭》,剧中尚书之女王瑞兰与书生蒋世龙在兵乱中邂逅相遇,二人患难中产生爱情,结为夫妻。后王蒋二人被王尚书强行拆散。夜间,瑞兰在庭中拜月,祈求月神能保佑自己与丈夫重新团聚。最后二人在月神的庇护下终于团圆。

《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也曾虔诚地对月神倾述希望遇上意中人的衷肠。清初丁耀亢所著《续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一对痴男怨女郑玉卿和银瓶偷吃禁果后,便双双对月神赌誓永不变心:“玉卿、银瓶于是推开楼窗,双双跪倒在地道:‘我两人有一负心的,就死于千刀万剑之下。’”

这些描写虽然出自于文学作品中,却对当时世俗恋情生活作了真实的写照。

崇拜月神由来已久,在世界各地也是普遍现象。古人对月亮的盈缺怀有很大的神秘感,而月球表面上的不规则黑斑,又诱发出人们的种种幻想。漫漫长夜,月亮给人带来了光明,所以月亮又称“大明”,常与太阳并称。月亮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当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崇拜。由此还产生了很多月亮神话,在我国“嫦娥奔月”是最有名的了,嫦娥自然也就成了月神娘娘之一。

民间传说月神常常化为月华,降到人间,遇之者拜求福禄即得。但最常见的习俗是向月光菩萨祈求美满姻缘,哪怕害单相思的恋人也不例外。

并不冷的“冰人”

做媒分明是热心人干的事,为什么却把媒人称作“冰人”呢?这里有个很有趣的故事。

晋代有个读书人叫索,他不仅博学广闻,而且精通阴阳八卦、天文地理、术数占候,尤其擅长占梦。敦煌郡有位叫张宅的主簿一次对索说,他夜里梦见自己骑马上山,又回来绕着家转了三圈,只看见松柏却找不到家门,不知这梦预示着什么。索说,马属于八卦中的“离”卦,“离”是火。火与“祸”谐音,预示祸。八上山,拆字为凶;只看见松柏,象征着墓地;找不到门,是没有门;三周的意思为三年,就是说,三年后你一定有大祸。过了三年,这位主簿果然因为谋反被杀了。自此,索擅占梦的名声大振。一次,孝廉令狐策梦见自己站在冰上,与冰下人说话。梦醒后自己百思不得其解,也请索占梦。索说:“冰上属于阳,冰下属于阴,你这个梦占的是阴阳事。《诗经》中说:‘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就是说文人士子欲娶妻应该在冰尚未完全融化的仲春二月。‘冰’预示着婚姻之事,你在冰上与冰下人说话,当是替阳中人去和阴中人说话,这就是为男方向女方求亲作媒的事了。看来你将为人作媒,而且到仲春二月之时就能成亲。”令狐策听罢笑着说:“我已经老了,再不会替谁去跑腿说媒了。”谁知不久以后,太守田豹果真请令狐策为儿子向张公微的女儿求婚,而且这婚事一说即成,还真的在仲春完了婚。从此,人们便以“冰人”或者“冰斧”、“冰”称呼媒人了。“冰人”的称呼,尤其在元明清小说戏剧和近代民间最为常见。如元高明《琵琶记》写牛丞相派官媒去蔡伯喈处说亲,许久不见回来,不禁唱道:“朝夕萦挂,只为孩儿多用心,不知月老事如何,为甚冰人没信音?颐望多时,情绪转深。”“月老”和“冰人”都指媒人。又如明人谢谠《四喜记·忆双亲》中说:“这一曲《鹧鸪儿》就是我孩儿的冰人月老。”也有将“冰人”直接简称作“冰”的。《聊斋志异·寄生》写寄生深深爱慕自己的姑表姊妹郑闺秀,为此,寝食俱废。寄生的父母再三诘问,寄生才道出实情。于是,他的父亲“遣冰于郑”,即派媒人到郑家为儿子说亲。这里的“冰”就是指冰人,也就是媒人。民间还有将“冰人”与“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合成为一个词,叫作“冰斧”。如《聊斋志异·鸦头》写王文素性方直,一次无意中见到一位恍如天仙的女子,顿时惘然若失,向人打听她的身世。别人跟他开玩笑说:“君倘垂意,当作冰斧。”意思是说,假如你对这位女子有意,我愿意做你的媒人。

“冰人”在近代民间运用尤其普遍。如徐珂编纂的《清稗类钞》中就多用“冰人”来称呼媒妁,而少见“媒人”的字样。又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写婚俗时也常常用“冰人”、“大冰”等指媒人。

如山一般稳固的保山

保山,取义于作买卖中的保人,用于婚姻中则形容有媒人作媒的婚姻就像山一样稳固可靠,也就是说,男女婚姻大事,只要有媒人做媒,便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法律的保护,媒人就像婚姻的保证人一样。这样,保山就成为对媒人的又一种称呼。如《三侠五义》一百零八回,写甘婆药倒凤仙秋葵两个女扮男装的客人,见他长得不错,本想招为女婿,求蒋平说:“看这相公,甚是俊美,与女儿年纪相仿,嫂嫂不好启齿,求叔叔做个保山如何?”又如《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写薛姨妈看见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十分中意,欲说与薛蝌为妻,就去和凤姐儿商量。凤姐将求亲的事和贾母一说,贾母也以为这是极好的事,当即命人请邢夫人过来,“硬做保山”。邢夫人想到薛家根基不错,薛蝌生得又好,且有贾母做保山,自然就应允了。事成之后,贾母还开玩笑说自己爱管闲事,今儿管成了邢岫烟与薛蝌的婚事,“不知得多少谢媒钱?”可知“保山”就是指媒人。保山,也作“保山婆”,即媒婆。明袁宏道《与丘长孺书》:“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治钱谷则仓老人,谕百姓则保山婆。”原意写作县令的丑态,说教诲起百姓来就像媒婆说媒时信口胡说一样。

“保山”,在婚姻中不仅具有媒人的意义,有时还兼有主亲或叫保亲、主婚人的意思。古代婚俗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颇有不同。元代定婚的纳聘书与回聘书,文书之下立押的人有婚主、婚姻当事人,以及保亲、媒人四栏。近代婚姻则习惯在媒人之外,再另请主婚人。一般媒人的身份往往可能多种多样,而主婚人则多由有名望、地位较高的人担任,因而在某些情况下,如身为贾府之尊的贾母也可以一身而二任焉,她既是媒人又是主婚人。但这样就还需再补充一个名义上的媒人。《红楼梦》中写薛姨妈一听要谢媒钱,笑着说:“这是自然的。纵抬了十万银子来,只怕不稀罕。但只一件,老太太既是主亲,还得一位才好。”这就是,在贾母既是媒人又是主婚人的情况下,最好还应再请一位媒人。于是,贾母便命人去叫过尤氏婆媳二人来,由她们充当名义上的媒人。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13《红楼梦》插图

保山,有时也作保亲。如关汉卿《救风尘》写安秀实托赵盼儿为自己向宋引章说媒,宋引章却一心要嫁给周舍,她对赵盼儿说:“我待嫁人哩。”赵盼儿说:“我正来与你保亲。”又如《玉镜台》中写温峤假做媒人,实际是为自己做媒,他唱道:“保亲的堪信凭,搭配的两下里相应”,这都是以保亲代指媒人做媒。

惹人憎恶的媒婆

媒婆,就是女媒人,是流行于民间百姓的一种称呼。《训蒙学会》中说:“媒妁,俗呼男曰媒人,女曰媒婆。”

媒婆,又作媒妪。妪,对妇女的通称。韩愈《大理王君墓志》:“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初,处士将嫁其女,……君曰:‘吾求妇氏久矣,惟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漫谓媒妪……’”意思说,王君久欲寻求配偶,正逢侯处士将嫁其女,王君对岳丈十分满意,又听说其女极为贤惠,故托媒婆前往说亲。

媒婆,也作媒姥。姥,即老妇。《文昌杂录》:“李冠卿堂前杏花多而不实。一媒姥笑曰:‘来春与嫁了此杏。’冬深忽携酒索处女裙系书,辞祝而去,来春结子无数。”

媒婆,还作媒媪、媒妈。媪,亦为对妇女的通称。葛洪《抱朴子》:“饰嫫母之笃陋,求媒媪之美谈。”《二刻拍案惊奇》:“李将军错认舅,刘氏女诡从夫……刘老寻将一个媒妈来,对他说女儿翠翠要许西边金家宝哥的说话?”

媒婆本来是撮合男女婚姻极为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她们往往在说媒过程中贪财好利,哄骗欺瞒,吃了男家吃女家,坑害了不少青年男女;同时,严守礼教的封建家长又嫌她们常为有情之人穿针引线,败坏家风,所以媒婆的名声并不太好,甚至为人所痛恨。

陶宗仪《辍耕录·三姑六婆》中就说:“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指女巫)、虔婆(多指妓院的鸨母)、药婆(指巫医)、稳婆(指接生婆)也,盖与三刑六害同也。人家有一于此,而不致奸盗者,几希矣。若能谨而远之,如避蛇蝎,庶乎净宅之法。”这段话意思是说,不论谁家只要进了三姑六婆中的一位,那么,家里不是闹奸就会失盗,所以,要想保住家宅平安,就要像躲避蛇蝎一样,对这些人避而远之。陶宗仪的这番话,是以说明正统士大夫文人对媒婆唯恐避之不及的心理。明末清初正统文人朱柏庐在他的《治家格言》中也说过:“三姑六婆,淫盗之媒”,亦将媒婆划入不正经的人物之列。

身兼二任的媒证

媒证包含有媒人与证婚人的双重身份,但究其实质,媒证在婚姻中仍不过是起着合法婚姻的保证人的作用。所以,从根本上说,媒证也就是媒妁。如元杂剧《东墙记》中写马彬与董秀英自幼由双方父亲做主定婚。后马彬借游学之机前去董府探望秀英,两人于花园意外相遇,彼此萌生爱慕之情。特别当秀英得知此人即父亲生前许婚的马彬,便托小丫环悔香为之传递诗书。马彬得知秀英有顾恋自己之心,准备筹办礼物,遣媒人前来说亲,这时梅香却说:“俺姐姐念旧盟,想旧情,何须媒证,不用你半星儿绛罗为定。”这个“媒证”,就具有媒人与证婚人的双重意思。而另一部元杂剧《符金锭》写汴京府尹符彦卿家中有一所朝廷钦赐的花园,在百花开放的时节,皇帝命全城士户都去园中赏玩花木。赵匡义在园中遇到符彦卿女儿符金锭,两人吟诗相和,十分惬意。赵匡义问金锭是否曾许聘他人,金锭回答不曾。赵匡义就说:“小娘子,小生愿为媒证,许聘他人,可不好那。”赵匡义所说的“媒证”,显然就是指的媒人了。

媒证,在各种对媒妁的称呼中,在感情色彩上显得最为庄重、严肃,往往用来表明婚姻是否合乎礼教,是否具有合法性。所以,媒证也常被说成是“三媒六证”,以极言其郑重。如元杂剧《生金阁》中写打死人不偿命的恶少庞衙内倚仗权势硬抢走郭成之妻,要逼着成亲,并把郭成拿大铁锁锁在马房里。但郭成之妻执意不从,庞衙内只好叫家中嬷嬷前去劝说,声称:“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他百般地不肯随顺我,你劝她一劝。”庞衙内无耻地说自己是三媒六证娶的夫人,无非是想用媒证来给自己仗势欺人的恶霸行为披上一层合理合法的外衣。又如《西游记》十九回写孙悟空在高老庄降伏猪八戒,追到云栈洞时,数落他说:“像你强占人家女子,又没个三媒六证,又无些茶红酒礼,该问个真犯斩罪哩!”没了三媒六证,就是犯了死罪,从而说明媒证在封建礼法中的地位。再如《红楼梦》六十八回写凤姐得知贾琏在外娶了尤二姐,用计将尤二姐骗入大观园,一味欺凌折磨,然后纵恿尤二姐原先聘定的婆家写状子到衙门去告状。凤姐借机大闹宁国府,照尤氏脸上啐道:“你尤家的丫头没人要了,偷着只往贾家送!……你就愿意给,也要三媒六证,大家说明,成个体统才是。”有“媒证”就意味着“成体统”,没有“媒证”就不成体统,这也说明媒证在封建婚姻中的正当性、严肃性与约束性。

不是媒人的“媒人”——红娘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14莺莺与红娘

红娘,原为唐代文人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一个人物,她是崔莺莺的婢女。在张生与莺莺产生爱慕之情以后,张生曾向红娘倾诉衷肠,得到了她的同情。红娘给张生出主意,要他以情诗打动莺莺,莺莺果然以诗相和。起初莺莺还难以从礼教的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表现得十分犹豫动摇。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毅然投入张生的怀抱,与之私下结合。金代董解元、元代王实甫据此故事分别写成《西厢记》诸宫调和杂剧,流传极广。这两个剧中都将红娘的形象塑造得更为鲜明完美。崔莺莺依靠红娘的帮助得到勇气,张生则在红娘那里得到智慧,而老夫人却因红娘的机智不得不退却让步。红娘成为促成崔莺莺与张生婚姻的关键性人物。此后,红娘遂成为帮助人结成美满婚姻的代称,也成了不是媒人的“媒人”的代称。如清人李渔《十二楼·合影楼》中就说:“绿波惯会做红娘,不见御沟流出墨痕香。”又如《红楼梦》中第四十四回写贾府众人一起行酒令,轮到林黛玉时,黛玉第一句答了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名句“良辰美景奈何天”,第二句又答了个“纱窗也没有红娘报”。黛玉的酒令中当寄寓了她的满腹心事和复杂的内心感情,“良辰美景奈何天”,是感叹自己的青春亦如杜丽娘一样在寂寞深闺中悄然逝去;“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则变用《莺莺传》中红娘为张生与莺莺私下传递书信之典,叹息自己却不曾遇到热心成人美事的红娘,并隐喻自己的爱情终将成悲剧。

在当代,以红娘代指媒人是更为普遍的用法,红娘式的媒人,主要为有情人的自由婚姻牵线搭桥,已完全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陈腐观念,故更为追求婚姻自由的青年男女所接受和信赖。

名副其实的撮合山

撮合,即聚合、集拢之意;山,则取意于保山,形容事情的可靠。所谓撮合山,就专指靠拉拢说合双方以成事的人。而媒人专门在男女之间说合,这撮合山的称呼自然也就非他莫属了。撮合山,在民间运用得十分普遍。元杂剧《李逵负荆》中写有两个歹徒假冒宋江、鲁智深的名义,硬逼酒家王林的女儿与假宋江成亲,李逵得知后上山大闹忠义堂,讥讽宋江和鲁智深说:“走不了你个撮合山师父唐三藏,更和这新女婿郎君,哎!你个柳盗跖,看那个便宜。”李逵所说的“撮合山”就是指鲁智深为宋江做媒人。王实甫《西厢记》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莺莺使红娘探望张生,张生托红娘给小姐带回一封书信,莺莺看罢,佯装恼怒,声称要写封回信,叫张生休要如此无礼,说罢将信扔在地上就走了。红娘猜不透莺莺的心思,不禁唱道:“似这等辰勾空把佳期盼,我将这角门儿堪不曾牢拴,只愿你做夫妻无危难,我向这筵席头上整扮,做一个缝了口的撮合山。”其中意思说,为了你们早结良缘,做成一对好夫妻,我情愿多帮忙,做个不声张的媒人。

撮合山有时也常和媒人连用,就像冰人月老常连用一样。关汉卿杂剧《望江亭》写谭记儿死了丈夫,有心跟着白姑姑出家,白姑姑深知谭记儿受不得道观的清苦,劝她改嫁,并安排自己的侄子白士中在观中与谭记儿相见。谭记儿起初怪白姑姑不该如此放刁,白姑姑索性说道:“你又青春,他又年少;我与你做个撮合山媒人,成就了你两口儿,可不省事。”又李好古杂剧《张生煮海》写张生爱上了东海龙王的女儿,俩人约定中秋节时相见成亲,结果受到龙王的阻挠,仙姑教张生煮海,烧得龙王求佛寺长老劝说张生熄火,长老答应带张生去海中龙宫做东床,他唱道:“则为你佳人才子多情况,得他椿宝萱堂着意忙,你貌又轩昂才又良,他玉有温柔花有香,意相投姻缘可配当,心厮爱夫妻谁比方,似他这百媚韦娘,共你个风流张敞,须将俺撮合山的媒人重重赏。”“撮合山的媒人”比单说一个“媒人”显得更形象生动,富于幽默感,在小说戏剧中都常常这样连用。

知识链接

不正经的牵头

牵头,就是给人牵线的意思,这是从媒人任务上引发出的对媒人的一种称呼,但在实际运用时,牵头多指为不合乎礼教的男女关系牵线的人。如《西厢记》中写老夫人发现莺莺神情恍惚,猜到其中定有什么勾当,于是想到必是“那穷酸做了新婿,小姐做了娇妻,这小贱人做了牵头”。穷酸即指张生,小贱人则指为张生与莺莺牵线的红娘。所谓“做了牵头”,也就是指做了牵线之人,即实际上的媒人。又如《水浒传》中写王婆安排西门庆与潘金莲勾搭成奸,乔郓哥有事要寻西门庆,却遭王婆痛打,乔郓哥便找武大和他一起前去捉奸,郓哥先闯进茶坊大骂王婆:“便骂你这马泊六,做牵头的老狗,直什么屁!”还有《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那个贪图不义之财的薛婆,在小说中也被称为“牵头”。把牵头和老狗骂在一起,而且说她们只为图些不义之财就肯做牵头,说明牵头决不是名正言顺的媒人,而常常被划入不正经的“媒人”之中。

民间俗称的皮条

皮条,也叫拉皮条,专指那些牵合男女双方建立非正式的两性关系的人。其来历已不可考知,但它却是在民间流传极广的一种说法。用皮条来称呼某些媒人,在意义上与“牵头”、“马泊六”等相近,但“牵头”、“马泊六”似乎更带贬义,而“皮条”却更具有谐谑、嘲弄的色彩。如《宦门子弟错立身》中说:“从小在府里,合家见我喜,……若论我做皮条,真个是无比。”这里的皮条就是牵线说合的媒人的意思。直到今天,有些地方仍称媒人为人作媒牵合为“拉皮条”,但其中似已不仅仅指为男女私合牵线,而泛指作媒撮合了。

第三节 妙趣横生的婚姻趣事

哭嫁的由来

姑娘出嫁本是一件喜事,为什么娘家的女眷们反倒要拉着姑娘抱头痛哭呢?说来这里头还有一段故事呢。

古时候,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女儿,谁知不久,妻子死了,男的续了一个后房,后房也生了一个女儿。

这个后房最不喜欢前房的女儿。粗重的活儿都要前房的女儿去干,剩饭剩菜要前房的女儿去吃,对自己的女儿却百依百顺,娇生惯养。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15婚礼乐器班

俗话说,天养人,肥乐乐;人养人,皮包骨。这话真的不假。前房的女儿虽说受折磨,却长得结结实实,漂漂亮亮的像一朵花。后房的女儿虽说吃香的穿好的,一点事不做,却长得尖嘴猴腮,黄皮寡瘦。

一日三,三日九。两个女儿都长大了,都喊后房叫亲妈,可后房就是不把前房的女儿当人待。她巴不得快点儿把前房的女儿打发出去,省得在家碍手碍脚扎人眼,便逼着男人紧赶慢赶地给前房女儿找了个穷苦娃子。

出嫁这天,后房心里打了坏主意,她扯着前房女儿哭着说:“女儿啊,你红鞋去,白鞋来,连走几回再莫(摸)到我家来。”其实她的意思是说,你穿着红鞋嫁出去,死了丈夫穿着白鞋回来,等你婆家的人死光了,你不是穿了几回白鞋了,那时你莫想再回来。村上的人听了,都暗暗骂这个后房坏了良心。前房女儿倒也乖巧,晓得后娘施坏心眼儿,就拉着后娘的衣襟哭着说:“娘啊,女儿小轿去,大轿来,麒麟送子抱儿来。”这个女儿到了婆家,和丈夫一起勤扒苦做,不几年,日子就过得红红火火,还生个白胖白胖的男娃子。

又过了两年,轮到后房的女儿出嫁了。陪嫁的东西装了三只箱、四只柜。临走时,后娘喜得眯了眼,说了几大箩筐吉利话。谁知这个女儿在娘家娇养惯了,到了婆家横竖不跟人讲理,又懒得干活儿。终日里,不是跟丈夫打架,就是跟婆婆吵嘴。骂公公,打小姑,闹得一家鸡飞狗跳墙,不得安生。婆家说她是“扫帚星”,要赶她走。这女儿一气上吊死了。

后房老了,又没得儿子好依靠。前房的女儿跟丈夫商量,想把爹妈接来一块儿住。丈夫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养老送终是应该的。”一商量好,夫妻二人欢天喜地地来接两位老人。村上的人们都夸这女儿女婿贤惠心肠好。也有人私下对这个女儿说:“当初你出嫁时,后娘施坏心眼,哭哭啼啼地咒你背时倒运,难道你忘了?”这个女儿为了顾全后娘的面子,转个弯说:“做娘的哪会让自己的女儿背时倒运啊?那是我娘舍不得我,才哭呢。其实越哭日子越发旺。”

人们都亲眼看到了两种出嫁场面:哭哭啼啼的生儿育女,发家致富;笑眯眯的断子绝孙,家败人亡。所以人们真的认为姑娘出嫁时越哭越发旺。打这以后,姑娘出嫁时,女眷们都要痛哭一场。

新娘搭盖头

从前,有个勤劳的青年,名叫青山。他以砍柴为生,奉养双目失明的母亲。若是晴天,挑担柴上街,换得几个米钱、盐钱;若是遇上连雨天,家中就揭不开锅了。

瞎母亲叫儿子牵她来到赵员外家,请求租点地种。赵员外说:“你刚还清欠我的债,又想租地呀,不行!”狗腿子一旁出主意了,说:“老爷是积德之家,不如把山南那块乱石滩让他开了吧。”赵员外皮笑肉不笑地说:“看你是我家老佃户的面上,让你开了,三年不交租。”

次日,东方发白,青山就扛着锄头、背着干粮来到乱石滩。青山从早干到晚,饿了就吃点干粮,渴了就喝口山泉。晚上,他借着月光干上两个时辰才回家。九天过去了,搬走了乱石,割净了杂草、荆棘,翻出了新土。

这一天,青山整地时,忽然扒出一个破铜盆来。他捡起来看看,嘿,拿回去装鸡食蛮好。黄昏,青山把它带回家,抓了几把糠在里面喂鸡,谁知鸡都吃饱了,那盆里的糠反而多起来了。

青山觉得奇怪,便倒了糠,放了一把谷子在盆里,一眨眼就有一盆谷子。他惊喜万分,说:“娘,我们捡到聚宝盆啦!”母子俩欢天喜地,一言难尽。

俗话说,墙有缝,壁有耳。赵员外听到后,朝思暮想想把聚宝盆弄到手。他带着一群狗腿子找青山讨租来了。

青山的母亲说:“赵员外,你红口白牙说的,三年不收租,怎么又翻脸了?”赵员外说:“山是我的山,滩是我的滩,我高兴什么时候收,就什么时候收。”青山说:“家中一贫如洗,拿什么交租!”赵员外说:“拿你家的破铜烂铁抵偿。”说完将手一挥,狗腿子就动手抢东西。母亲抱着聚宝盆不放,被狗腿子踢死,青山也被打昏。

赵员外抢走聚宝盆,叫狗腿子把青山母子俩丢到了荒山洼里。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青山醒了过来,只觉得腹中饥饿,抬头张望,见前面有几株桃树。他爬呀,爬呀,爬到树脚下,捡起石头,砸落了几个鲜红的桃子。他吃完桃子,觉得头痒,伸手去摸,天哪,头上长了一对角!

青山放声大哭,又觉得嘴冒青烟,口渴难忍。忽然,他发现峭壁石缝里有水珠往下滴,但没法子喝。他捡起一个骷髅脑壳来接水,脑壳水满,那水珠也不滴了。青山一口气喝完水,黑角也消失了。

青山想,如果把这水带回去,给乡亲们治病该多好啊,他就想爬到岩顶上去看看。他拉着野藤往上爬。峭壁上布满了湿漉漉的青苔,他爬了没多高又滑下来了。他起身又向上爬,终于爬上崖顶,见一位白胡子老人立于崖上。他拜问老人,老人说:“这悬崖叫狮子口,狮子流涎,用人脑壳接的涎水就成了灵丹妙药,包治百病。”青山说:“请老人家赏水给我,我好给穷人治病。”老人说:“我还要给你几个鲜桃,你就可以给自己报仇雪恨了。”青山听了老人的话,高兴万分,接过鲜桃和涎水,便回村了。

端午节到了,赵员外全家到湖边看赛龙舟。青山在人群中卖桃子。赵小姐叫丫环买了两个大鲜桃。小姐吃完桃子,觉得头痒,一摸,哎哟,头上长角了!小姐又羞又急,哭了。赵员外见情况不好,连忙打轿回家,又贴出告示,说小姐得了奇病,有能治病者,招为门婿,并有聚宝盆陪嫁。

青山揭了榜去见员外,说:“员外说话可讲信用?”员外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青山隔帘望诊,说:“我能治好小姐头上的角。”员外全家大惊,问他如何知道小姐病情。青山说:“必须让小姐嫁给我,我才能治好她的病。”

员外无奈,只得命小姐带聚宝盆出嫁。可是小姐头上有角,如何出门呢?聪明的丫环出了个主意,说:“用块红绸布盖头,既好看,又可遮羞。”

从此,新娘子出嫁兴搭红布盖头了。

出嫁坐红轿

古时候,民间闺女出嫁只能坐花轿,只有皇族才配坐红轿。那红轿上有华盖,四壁雕龙,又叫龙驾轿,因为龙象征天子,所以坐上龙驾轿便身价百倍了。凡是有龙驾轿经过,地方官都要站在路边,躬身迎接。

但是,自从明朝兴化乡间女子叶姑第一个坐上龙驾轿开了先例后,其他女子也坐得红轿了。

叶姑是个乡下姑娘,虽然貌不出众,却才惊四邻。琴棋书画无所不知,纺织无所不能,是个名闻百里的巧姑娘。她与穷书生彭郎互相爱恋,暗定婚姻。但父母嫌彭郎家贫坚决不允这门亲事,将叶姑许给富户林三爷为媳,并择定日期就要过门。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16龙驾轿

可叶姑不慌不忙,悄悄安慰彭郎,说她自有办法对付林家讨亲。这天,鼓乐喧天,花轿上门,好不热闹,叶姑却在闺房里手舞足蹈,胡言乱语,大叫梦见皇后召她入宫赴宴,已经用龙驾轿来请了。林家派去迎亲的人见她披头散发,衣着不整,真是哭笑不得,只好怏怏而回。事后,林家主动提出退婚,别户也不再上门议亲了,父母没办法,只得把叶姑嫁给了彭郎。

叶姑到彭家后,勤俭持家,鼓励丈夫励志求学。为了积攒丈夫入京赶考的路费,叶姑进山烧炭,尝尽艰辛。后来彭郎中了进士,被朝廷派去治理黄河。

黄河水流湍急,这里堵塞,那里冲毁,堤坝一直无法合拢,洪水依然泛滥成灾。叶姑听到这个消息,从家乡赶到黄河工地,帮助丈夫。她陪同丈夫察看水情,想到故乡装炭用的大篓子,便教民夫试用篾笼装上沙石,填入急流,果然合拢成功,治服了黄河。朝廷听到这个消息,深为叶姑的智慧惊奇,即召她入宫,太后认她为干女,赐坐龙驾轿回乡。

叶姑回到家乡,看到乡里穷人家的女儿出嫁,租不起花轿,即便坐上花轿,也要受地方恶少欺凌。叶姑便把钦赐龙驾轿借给新娘们坐,恶少们再也不敢放肆了。于是,兴化的姑娘出嫁都不坐花轿而坐红轿了。现在的人虽然不再坐轿了,但是叶姑的故事仍在民间传诵。

三媒六证方成亲

传说很久以前,有三个聪明的皮匠,心肠很好,人们有什么难事,他们三人便在一起商量,帮人办好。

这天,三个皮匠路过一户人家,门上有一个小小木牌,上面写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大皮匠说:“这里一定有一个了不起的才子。”二皮匠说:“别看茅草庵棚,穷家小户,人穷志不穷。”三皮匠说:“我们进去看一看,他真有才学,我们就和他结为兄弟。”三个皮匠进屋去了。这是一户非常贫寒的人家,家里只有一个精干的小伙子,名叫新郎,今年十七八岁,看见来了三个客人,连忙让座端茶,热情接待,新郎说:“我年少无知,请你们多多包涵。”三个皮匠要试试新郎的才学,说:“我们每个人都提个要求出来,看对方能不能办到。”新郎笑着说:“君子让客三千里,请你们先提吧!”三个皮匠并不推辞,大皮匠说:“请你做太阳大一个馍。”二皮匠说:“请你装海大一缸油。”三皮匠说:“请你织路长一匹布。”新郎问:“什么时候要呢?”三个皮匠商量了一下:“这些事都不好办,明天要吧!”

第二天,三个皮匠来了,见新郎若无其事地做这做那,心里不觉疑惑起来,大皮匠问:“小伙子,太阳大个馍做好了吗?”新郎说:“我弄了好多面,等你把太阳摘下来比着做呢。”大皮匠一听,为难了,只好推辞说:“过一两天再摘吧!不做也可以。”

二皮匠问:“小伙子,海大一缸油准备好了吗?”新郎说:“准备好了,你把海水称一下有多少斤,我就给你装多少。”二皮匠一听为难了,他怎么称得完海水呢!只好说:“我没那么多工夫,你装多少,就是多少。”

三皮匠最后问:“小伙子,我的路长一布匹,织够了吗?”新郎说:“织够了,你先把路的尺码量出来,再来量布。”三个皮匠一言不发。

三个皮匠都没有难住新郎,反被新郎难住了,现在轮到新郎请他们办事了。新郎说:“我想要个‘六证’,请你们三位给我办办吧!”

三个皮匠根本不知道“六证”是什么东西,但只好硬着头皮去寻找。他们走遍了天下的都城,问遍了城里的店铺,都没有“六证”。他们又跑完了天下的集镇,访问了所有的杂货小铺,还是没有“六证”。

三个皮匠着急了,大皮匠唉声叹气:“‘六证’是什么东西呢?一没有见过,二没听说过。”三皮匠说:“大哥、二哥不必心焦,常言说,深山出俊鸟。我们到深山访访吧!”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17古代驸马装

三个皮匠翻过一座又一座山,锳过一道又一道河,来到一个山花盛开的深谷里,看见一个十五六岁的美丽姑娘在溪水边洗衣裳。三个皮匠忍不住问:“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新娘。”姑娘一边回答,一边转过身来,笑眯眯地问:“客人有什么事吗?”

三个皮匠说:“我们想要个‘六证’,你若有,就卖给我们吧!要多少钱给多少钱。”新娘一听是买“六证”,咯咯笑起来:“我看你们跑得够辛苦的,就卖给你们吧!”

三个皮匠一听说新娘有“六证”,高兴极了,就跟着来到新娘家,新娘的家住在山顶上,新娘到家门口就唱起歌来:

杨树高,柳树低,茅棚边上白云飞,

芳草门前嘻嘻笑,百花屋房笑嘻嘻。

新娘从家里拿出一个升子、一把剪子、一把尺子、一面镜子、一个算盘、一杆秤。三个皮匠齐声说:“新娘,你拿错了,这怎么叫‘六证’呢?”新娘说:“你们错了,这怎么不叫‘六证’呢,要知粮食多少,升子作证;衣服做的好坏,剪子作证;要知布多少,尺子作证;要看容颜好坏,镜子作证;要晓得东西轻重,用秤作证;要把账结清,算盘作证。”

三个皮匠此时才恍然大悟,忙给了新娘二十两银子,把六样东西拿来见新郎。

新郎见“六证”办到了,知道天下还有比他更聪明的人,就请三个皮匠说出到底是谁的主意,三个皮匠说出了新娘的名字,新郎非常羡慕新娘的才学,就请三个皮匠去说媒。

三个皮匠本来就是热心肠的人,他们又翻山越岭来到新娘家,把新郎的话给新娘说了。

新娘非常喜欢,但是,她还要试试新郎的才学,要求新郎三天内给盖间结实的房屋。她唱了一支歌:

不用门来不用窗,无柱无瓦又无梁,

上上下下不沾水,天生地长石头墙。

三个皮匠担心新郎办不到,劝新郎打消了这个念头。新郎说:“谢谢你们三位的好意,我将新娘接来了,请你们三位媒人喝酒。”

新郎踏倒荒原所有的野草,砍掉山上所有的野树刺,终于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岩洞。但见:

洞外百花飘香,洞内冬暖夏凉,

方向坐北朝南,气候避风向阳。

新娘见新郎真有学问,就愉快地和新郎住在一起了,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直到现在人们还把结婚的新房叫洞房。

从那以后,世上男女成亲的时候,便称新婚夫妻为新郎、新娘,称三个皮匠为“三媒”;行婚礼时,桌上要放尺子、剪子、升子、镜子、算盘和秤六件东西,作为证婚的“六证”。千百年来三媒六证成了人们成亲的风俗习惯。

跳月

“跳月”是贵州省各少数民族未婚青年追求终身伴侣的一种通行仪式的总称。各民族各有其不同的称呼:黄平苗族称之为“摇马郎”,时间规定在农历八月二十六日举行;惠水摆金的苗族是在农历四月初八举行;贵阳的布依族称“跳月”为“逛场”,时间是在农历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三天,地点在花溪或乌当区的罗吏木和洛湾。洛湾位于贵阳东北郊,那里草原广阔,风景优美,有布依族聚居的大村寨。“逛场”的仪式极具特色。

参加“逛场”的未婚男女由老母伴随,有的兄弟姐妹也伴随前来,以示对亲人的关切和保护之意。老母携带一个大包袱,内有衣裙、绣鞋、锦绦、花巾、银钗、玉镯、珠项圈等。有成千上万的观光人群,其中包括已婚青年。已婚、未婚在服装上有明显区别:未婚男子在衣襟或衣扣上拴红线一缕,手持芦笙一具、大布伞一柄,未婚女子腰间的丝带和胸前的围兜上都绣着红花;已婚男子不许用红线系襟,已婚女子则不许着用绣红花的丝带和围兜。布依族家规很严,谁也不敢违反。

乌当区大村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比较方便,选择这些地方举行“逛场”仪式比较适宜。从远道而来的人们,只要和某家沾上一点亲友瓜葛关系,都会受到热情接待。投宿既定,就各自进行串联,谁家的未婚子女品貌如何、家庭情况如何,先摸个底,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18现代跳月场景

二月十三日“逛场”的吉日到了。傍晚时分,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向场地。首先由德高望重的长者高擎一杆花旗,沿着场地步行环绕三圈,然后将花旗插在场地中心。接着有三个壮士各骑骏马,手持铳枪,绕着更大的范围疾驰三圈。这个圈比长者步行划定的圈要大得多,是歌舞活动的场所,观光群众都可以随意进出,无拘无束。而长者拟定的以花旗为中心的小圈,则是未婚男女谈情说爱的范围,是“闲人免进”的禁地。

地区划定以后,先由伴同未婚女儿的老母打开包袱,把各种鲜艳服装和珠宝首饰全部摊开,供群众观赏,并相互比较,谓之“亮家底”。然后给女儿穿戴起来,浑身珠光宝气,引得人人注目,啧啧赞羡,立即便有未婚男子吹着芦笙,踏着舞步,迎了上来。姑娘们不管中不中意,按照礼节,必须随着男子绕正中花旗三匝,依芦笙节奏,报以歌声,双双对对在月下相互打量,仔细品察。姑娘如不合意,便在歌词里表示拒绝,男方会意,只得舍此就彼,另寻所好。姑娘回到母亲身边,等待另一个男子前来求爱,选择的主动权大都操于女方。经过三番五次的歌舞追逐,如情投意合,各自回到老母身边,汇报情况,进餐休息,等候进一步与意中人“深谈”。

时过午夜,执事人一声号令,闲杂人等纷纷退出小圈禁区以外,未婚男女双双进入小圈。男方撑开布伞,与女郎并坐伞下,开始“深谈”。禁区周围有人负守护之责,不许外人撞入偷听。此时夜色朦胧,万籁俱寂,唯闻伞下喁喁情话之声。“深谈”通宵达旦,月落日出,至解除禁令,各自散去。于是双方亲属会见,议定婚约,仪式遂告完成。“逛场”要进行三天,划场只进行一次。这一习俗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历史悠久。始于何时则不得而知,但至今仍相沿袭,可载入风采录。

曾有三首竹枝词咏其盛况:

银钗压蒜鬓堆鸦,六褶湘裙委地斜。

稚子不知衣物古,讶疑新样斗时华。

佳日跳月欣无雨,万里晴空一剪风。

待到深宵斜月里,喁喁软语伞丛中。

柳梢筛月抛银线,松影摇风泻玉帘。

最早载歌还载舞,芦笙声彻碧云天。

知识链接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19蒙头红子

令人啼笑皆非的蒙头红子

殷商末代君主纣王,他有个皇叔叫闻仲。此人勇冠三军,有万将不敌之勇。纣王的江山千斤重,他就担了八百斤。满朝文武,八方诸侯,没有一个不敬重他的。唯有一点不能使群臣们佩服的,就是他太惧内,太怕自己的老婆了。

这一天,闻仲征战北海十五年胜利凯旋。满朝文武,大小官员,连天子纣王都到十里长亭来接。酒席宴前,也不知哪位大臣无意中与闻仲开了个玩笑:“啊,老太师征战北海,平定反寇,胜利凯旋,真是劳苦功高,今日万岁都来为您庆贺,荣耀万分。只怕回到府内,见了尊夫人,就……”

闻仲的脸微微一红。

赶巧,这话被纣王听见了。嗯,难道说我皇叔真的惧内吗?不行,孤王倒要看个明白。回到家里,纣王乔装打扮往闻仲府内去。

纣王刚来到闻仲门口,啊!正好看见皇叔跪在婶娘面前,给她打火点土烟呢。纣王那个气呀,把脚一跺转了回来。来到金殿即刻下了一道圣旨,急命满朝文武、大小官员携带夫人上殿。圣旨一下,哪个敢违抗圣命!不多一时大小官员都带着夫人来到了金殿。参拜完毕,刚刚落座,只听见纣王大喝一声:“金发武士,速把我婶娘拿下!”

万岁旨意,谁敢违抗,随即把婶娘拿来,纣王怒斥道:

“哼!大胆的女人,我皇叔南征北战,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别说满朝文武,就是孤王我,也十分敬重他,你竟敢这样在家屈辱我皇叔!你大模大样地坐在椅上,我皇叔跪着给你打火点土烟,这成何体统!今我已亲眼看见,你还有何话可讲!斩!”

咔嚓一声,人头落了下来!武士们即刻拿过三尺白绫,往脖子上一堵,白绫染得个通红通红。

“好!”纣王大声说道:“就以这鲜红的红绫为戒,妻子不得虐待丈夫!今后女孩出嫁的时候,头上都要蒙块大红布。记着这一教训,好好地侍奉丈夫。”

有道是人随王法草随风。圣旨一下,各州府就慢慢传开了。蒙头红子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了。

娶亲时,蒙在新娘子头上的红布,只有入了洞房,才许新郎挑开,并把它悬挂在床帐上。

渔民婚俗

在我国山东微山湖渔村,渔家儿女的婚俗是很有情趣的。悠扬的唢呐乐曲随万顷碧波荡漾飘出,放眼望去,那是两簇挂彩的渔船,是渔家儿女举行湖上婚礼的喜船。

在两簇披红挂彩的渔船中间,有一只竖着两把火炬的新船,船头上,并肩站立着一男一女,他们披红戴花,显然是一对新人。他们随着缓缓稳进的船儿,向挂着两条红彩带的新船移动。那装载新郎新娘的船,名叫迎亲船,挂红彩带的船,名叫洞房船,迎亲船上还载着两位抱大红鸡的渔家姑娘。船上的火炬,象征着烈火祛邪,日子红火;船上的红鸡,寓意着新婚大吉,吉星高照。迎亲船的后面,是送亲船,船上载着打扮漂亮的渔家新娘;紧跟送亲船的,是新娘的嫁妆船,共有四五只。唢呐越吹越响,锣鼓越敲越紧,噼里啪啦的爆竹响起来了,迎亲船队在欢声笑语中,渐渐靠近了洞房船,将火炬递进船上的灶膛内,走进喜气洋洋装饰一新的洞房。新郎新娘的喜床,早已放满了红枣、麸子、钱币等吉祥物。据说红枣、麸子寓意早生贵子;崭新的钱币象征年年有钱。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嫂子(亲嫂、姑嫂、表嫂均可)手持床用扫帚,一边轻轻扫床,一边笑吟吟地哼唱:“扫呀扫,扫新床,明年生来胖儿郎。”或唱道:“一把麸子两把枣,一年生个宝贝小。”美好的祝愿,欢快的歌声,更增添了渔家婚礼的喜庆气氛。

结婚喜宴是渔家婚礼的高潮。丰盛的婚宴,醇香的美酒,凑热闹的亲朋好友,都要开怀痛饮几杯。其饮酒行规极多,有新郎新娘的交杯酒,亲朋好友的祝福酒,对长辈的孝敬酒等。渔民宴会,菜肴多用盆装,而且一次仅上一两盆,一场宴会下来,几十盆菜都吃光了。另外,渔家宴会,言谈话语还有一些忌讳。如禁忌说“翻”字、“钱”字、“无”字等。因为“翻船”、“搁浅”、“无鱼”都是渔民倒霉之事,万万不可出现。

渔村婚礼,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而其独特的婚姻制度,亦使人惊奇深思。

“同帮通婚”是渔村儿女历代恪守的婚习。原来,微山湖渔民是分帮生活的。所谓帮,其实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说到底,是职业的行会组织。不同的帮,意味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能、特点和技巧。虽然渔民被统称为“船帮”,但仔细观察,船帮之内,差别甚大。有的玩枪,以渔猎为生,称为“枪帮”;有的玩网,以捕鱼为生,称为“网帮”;有的以篮为生,靠篮捞鱼,称为“篮帮”;有的用船经商,称为“大船帮”。渔家的婚姻制度,就是建立在各个帮的行规的基础之上的。不同的帮,男女之间是不能随意通婚的,这虽无明文规定,但千万年来约定俗成。

同帮通婚的制度,在现代大都市的人看来,似乎有点悖于情理。其实,只要综合地分析一下,就会明白,这种制度的形成有其客观的必然性。渔民的显著特点是以船为生,漂泊不定。不管哪种船帮,总是以船为家,逐水而居。同一职业的船帮,必然漂泊在一起,捕捞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在共同的劳动中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渔家儿女,其志趣、爱好、技能、性格、语言等,必然有更多的相同之处。当渔家青年到了婚嫁的年龄,无论男女,选择意中人,自然要从本帮本群的圈子里搜寻目标。因为这样挑选的恋人,彼此相互了解,双方十分熟悉,无形中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凝聚力。一旦结成伴侣,可以亲密无间,无陌生之忧,免分居之苦。

据说直到今天,在微山湖地区,还是以同帮通婚为主。但也有例外。如果一个帮的小伙爱上了另一个帮的姑娘,到头来,总是以失败的居多。试想枪帮的渔民,习惯于驾窄条小船,手中武器是长楫和枪,夜间作业,白天休息;而网帮渔民,习惯于撒渔网,布箔阵,下漫篮,白天捕捞,夜间休息。二者皆为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职业,两种不同职业的青年男女硬结合在一起,而又必须在同一条船上生活,不顶牛才怪呢!因此,异帮通婚被认作是违反常规。同帮通婚,被视作天然合理。

新婚夫妇的“结发”与“合髻”

中国古代新婚夫妇要举行“结发”仪式,所以,人们用“结发”比喻夫妻关系,或称为结发夫妻。

这一婚礼仪式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民族风俗习性的差异,便呈现出不同的做法。

例如,处于对偶婚向个体婚过渡阶段的霍匹印第安氏族,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由双方的母亲或女性亲戚给他俩在一个盆里洗头,将他俩的头发混在一起,叫作“结发”,表示彼此的系属关系,象征他俩婚姻的结合。

据中国古书记载,女子在15岁(或20岁)许嫁,用簪子束发,即“十五而笄”,表示女子有了对象;如果还未许嫁,则表示她已是成年人。因此,有的人将这种做法叫作“结发”,实是误解。究其原因是与男子“二十而冠”表示成年相附会所致。它与婚礼中的“结发”仪式是两回事。

实际上,“结发”表示夫妻的结合,即人身的系属关系。《仪礼》中说:“女子许嫁,缨,示有从人之端也。”女子许人,用丝绳束发,表示她有了对象,直到她出嫁时,系在她头发上的那条丝绳才由新郎解脱,“亲说(脱)妇之缨”。把它作为婚姻结合的信物。所以,在汉唐时期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古诗》),“与君初定情,结发恩义深”(曹植《种葛篇》),“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杜甫《新婚别》)之类的诗句。

唐代中后期,“结发”由婚前系缨,成婚时脱缨,变成新婚男女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作为信物的婚仪。唐代女子晁采与情人私定终身,写了一首《子夜歌》:“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何人处,绾作同心结。”诗中所描写的剪发细节,就是对“结发”的具体反映。

第四章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趣谈 - 图20新人结婚场景

上文说的《下女夫词》写新婚的“合发诗”说:“本是楚王宫,今夜得相逢。头上盘龙髻,面上贴花红。”接下来是《疏(梳)头诗》“月里罗娑树,枝高难可攀。暂借牙梳子,笄发即归还”。这两首诗对新娘的发型、面饰写得极为形象。诗名“合发”,宋代称“合髻”。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在宋代,新婚夫妻除了各剪下少量头发作为信物,双方家长还要给他们赠送若干首饰用品。这种婚礼仪式,在明代犹有遗存。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惟敏在《海浮山堂词稿》中有一首《剪发》词:“玉手解青丝,凤头钗,初斜时。顶心一剪乌云坠,黑鬓云似漆,长鬟儿过膝,单根儿都是心肝系。好收拾,红绒儿辫起,每日看几遭儿。”由于女子剪掉的是头顶上的一绺头发(“顶心一剪”),所以才将头发绾成“盘龙髻”的发型,把剪了头发的地方遮住。

从婚俗文化的角度来看,唐宋时期的“结发”或“合髻”这种婚礼仪式主要以新婚男女所剪下的头发作为两人结婚的信物,这是一种古老的婚俗之一。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刘岳传》中说:“合髻事出鄙俚,然犹时有礼之遗制。”

徐珂的《清稗类抄》记载,新疆、蒙古地区也有“合髻”的婚俗。新婚男女在成婚之日,要跪在地上由嫂子将他俩的头发各“拆”下一绺,“交合而梳之”,然后起身,完成这个仪式。

以上情况说明,唐代以前的“结发”和唐代以后的“合髻”都是新婚夫妻在举行婚礼中的一种仪式,所不同的是,“结发”是以女子头上“系缨”和“脱缨”表示她归属于某个男子,不同于男女成年时的加冠与著笄;“合髻”是从新郎、新娘头上各剪下一绺头发编在一起作为结婚的信物,不是把他们的头发交缠在一起,叫他们无法行动。

参考书目

1.林天佐著.婚姻走过三千年.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2.常建华著.婚姻内外的古代女性.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陈江著.百年好合:图说古代婚姻文化.南京: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2004

4.葛晨虹著.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北京:希望出版社.1999

5.顾鉴塘,顾鸣塘著.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黄家遵著.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7.李衡眉著.中国古代婚姻史论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8.王绍曾,罗青主编.中国古代婚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9.陈顾远著.中国古代婚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