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银器的鉴定与收藏

金和银以其独特的材质美,被人们视为珍宝,不但成为财富的象征,同时,也备受收藏者的喜爱。但是,收藏和鉴定金银器从何入手呢?长期以来,人们对金银质地的认识和鉴别,形成了一套经验和方法,一般从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入手。通过阅读本章内容,将会让你对金银器的鉴定和保养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

第一节 金银器的鉴定方法

外观检验法

伪造金银器最常见的是在材料质地上作假,所以,首先必须对材料质地进行鉴别。历来一些鉴定名家积累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和经验。

其一,掂试金银、金银器的重量。一般说来,金银的密度大,对于相同体积的金属品,金银制品要重得多,太轻的制品很可能是伪品。

其二,鉴别金银的软硬度。金银成色愈高,硬度愈小;相反,金银含杂质愈高,硬度也就愈大。对条、丝状体积小的金银制品可使用弯折方法检验硬度,金银成色高的,经两三次弯折后,弯折处出现细细的皱纹,称作鱼鳞纹;或用金属物在金银制品上轻轻划试,一般留下凹痕是真品。凡成色低的,弯折时很硬,没有鱼鳞纹出现,用金属物轻轻划拭时也只留下划痕。

其三,辨别色泽。金银的成色常常可以从颜色与色泽上观察出来。如黄金,一般来说黄金的杂质是银或铜,成色不同,颜色也不相同,一般表现为“七青、八黄、九五赤”。这个口诀可以大体反映黄金含量不同表现出的颜色也不同,据此可辨别出清金与混金。由于与白银比重颜色十分接近的金属较多,所以白银的鉴定难度较大。一般白银成色愈高,愈白细绵软,反之则灰色愈重,质地愈硬。白银常具有一种特殊光泽,俗称“神气”或“宝气”。白银成色愈高,神气愈足;反之,则神气不足或没有神气。特别是古代银锭底部蜂窝孔中的宝光,虽经千百年而依然熠熠发光。这些仅仅对鉴定金银成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不能作为确定金银成色的唯一凭据。

第五章 金银器的鉴定与收藏 - 图1铭文镜

其四,听音韵试弹力。高成色金银比重大而质地软,落地时表现为无弹力而且声低闷。相反,低成色金银落地时会发出所含贱金属的声音。

其五,金银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尤其是金子在空气中不易氧化,而铜铁制品均易氧化生锈。金在酸性液体中,其颜色不变,而铜制品只要触及酸,便会失去光泽。如是镀金,表面镀金容易脱落,且脱落部分易生锈斑,久而久之镀金表面也易被铜锈覆盖。也有些出土的古代金银器表层带有铜锈,尤其是银制品,这种情况是由于金银器在出土前,接触到其他腐蚀的铜,如与铜器一起随葬而沾染上铜锈。另外,由于古代大多数银器的质地是含有一定成分铜的银铜合金,当铜氧化腐蚀后,便附在银器上形成铜锈覆盖层。不过经过除锈处理,仍能恢复原器的本来面目。

其六,看茬口。凡伪造金银制品的表面是伪造者最煞费苦心加以伪装掩盖的重点,所以单看外观,即使是行家也很难发现其破绽。目前使用仪器检验金银制品常常无法透析其内部成色与真伪,所以,检验内部只有使用取样鉴定方法,如钻层或取样并配合试剂等等手段。还有的金银制品由于包金较厚,只用磨的方法磨不透,必须剪开才可准确鉴定成色。

其七,看铭文戳记。一般来说,金银器年代的鉴别离不开器物铭文的研究,也离不开出土墓葬的年代的确定。对金银器铭文的研究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依据。如果金银器上无铭文或款识,对其制造年代的确定是很困难的。一般凡属正规生产的金银制品(尤其是唐代以后)上面都有各种铭文或戳记,以此来标明其字号、成色、产地、工匠姓氏等。尤其是一些信誉好、名声大的正规店铺的铭文较为可靠,那些只打成色而不打字号、产地等铭文的可靠程度就很低了。

工具检验法

使用工具检验金银器主要是用试金石及银药等检验金银器含金、银量。

1.试金石检验

第五章 金银器的鉴定与收藏 - 图2试金石

先用蓖麻籽油均匀涂于金石上,然后用所检验的金银器物在石面上磨出半厘米宽、两厘米长的金道,又称实物道。选择一根与金银实物成色接近的金或银对牌,在实物道的一侧磨出一条对牌对比道。接着再磨一实物道,形成二夹一,即实物道夹着对比道。如实物道与对比道差别较明显时,可再选一根更接近金银实物成色的金或银对牌接着磨道,则形成新的二夹一对比,只要有差别,可以一直磨对下去,直至对牌道与金银实物道颜色相同为止。此时根据对牌标明的成色则可确定金银实物的成色。进行试金石检验要注意“正看光泽、斜看浮色”,一般以正看为主,斜看为辅。

2.银药(吃金虎、吃银虎)抹试

所谓银药是用白银细粉末与水银(汞)混合制成的软体物。由于水银具有吸附金、银合成络合物的特性,所以用银药抹试金银制品,根据挂不挂水银来确定其真伪,还可以根据挂水银多少判断金银成色高低。水银遇金或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只需将沾有水银的金银制品加热,使水银蒸发掉,即可还金银的本来面目。

试剂点试法

即使用三酸(硫酸、硝酸、盐酸)、王水等试剂检验黄金真伪与成色。在使用试剂点试时,所指纯度一般是指其试剂纯度。其原理是根据黄金不溶于单一种酸,而银、铜等杂质溶于硝酸的特性。

火烧法

由于黄金熔点高,通过火烧(注意不要将金熔化)则大致可以辨别其真伪与含金量。一般情况下,清色金经火烧后便于识别含金量,成色较高的小混金,经火烧后色泽稍微变暗,而成色较低的小混金和大混金经火烧后呈青灰色或黑色,而且成色愈低,黑色愈深。

知识链接

金银器的鉴定窍门

金银器的真伪鉴别,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其材料质地的鉴别,二是对其制造年代的鉴别。

根据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对金、银器质地的鉴别已能做出比较精确的测定。比如器物金银含量的成色测定,对金银器内所含其他金属的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甚至对一件金银器不同部位的金银含量,亦能分别做出测定。如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金器,经测定,其含金量均在85%以上,并含有少量银和微量铜。又如浙江龙游县石佛乡出土的明代金杯,其上部含金量为73%,足与把的含金量却只有60%,此外,其足为空足,为使金杯内盛放液体后,不至于重心不稳,空足内还加铁以配重。再如河北满城汉墓中出土的银器,经测定,含银量为66.10%,铜27.8%,锡、铅各2.5%。这种银铜合金,给金银器的系统研究增加了难度。目前对金银器的研究最为细致,而又最富有成果的,当属对唐代金银器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无疑为唐代金银器的分期断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日后对中国金银器的系统研究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此外,与伪造的古代的铜、玉等器物不同的是,伪造金银器最常见的是在材料质地上作假,多是以谋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在年代上作伪者尚不多见,这也造成对金银器的年代鉴定工作借鉴经验不多,无论从理论上,抑或实践经验上都显不足,缺乏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和经验总结。尽管有经验的人,能够娴熟地根据器物的质地、声音、味道以及颜色等来辨别真伪,或根据器物的造型、纹饰、铭文以及成形和加工技术方法的时代特征来推断年代,但科学的研究,并把已知的成果、经验加以确定和系统总结,仍有待大量细致地工作和深入地研究。

第二节 金银器的收藏与保养

金银器的收藏

收藏是一种历史集存和文化投资,是一种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活动。收藏金银器是为了更好地保存、鉴赏和研究,或是为了保值。要达到这些目的,前提是维护文物原貌,使之得到妥善保存。

金银器收藏达到一定数量时,科学管理亦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收藏者将收藏品整理得井井有条,亦可帮助收藏者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和研究水平。在科学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分类、登记、排架和编目四个方面。

1.分类

分类方法大体有以下形式:按质地分类,即按组成文物的原材料分类;按用途分类,即按文物的不同使用功能归类;按文物制作年代分类;按文物的制作工艺分类;按文物来源分类;按文物所属国别、族别分类。这几种分类法各有利弊,收藏者可根据文物收藏情况选用。但是,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最好采用按质地分类的方法。因为组成藏品的材料(如金、银)不同需要保护环境也不同,按照它们的不同需求分类管理,最有利于对藏品的保护。

2.登记

以博物馆对文物的登记方法为例,藏品的登记分为藏品流水账、总登记账、分类登记账、参考品登记账等。各种账册均有固定格式,不能随便更改。文物登记账的项目包括:文物编号(此编号相应标写在文物的适当部位上,也可写标签贴挂在文物或文物包装盒上)、文物名称、时代、数量、尺寸、重量、完残情况、来源及备注。可用铅笔在账册上标写文物存放的位置,以便查找,换位置后亦可改正。原则上每件文物编一个号,填写一行。

第五章 金银器的鉴定与收藏 - 图3可以摆放金银器的柜架

3.排架

指金银器在橱、柜、架等设备中摆放的方法。排架的原则:一是方便查找,二是有利于保护管理,以安全第一。首先应考虑相同质地(金或银)的器物集中存放;其次是同一质地的器物中相同器形的集中存放,并按时代先后排列。排架时需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取放的安全。博物馆界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上轻下重、前低后高、高卧矮立。这一经验,可供金银器收藏者借鉴使用。

4.编目

首先分别记录每件藏品的基本情况,再通过一定方式将它们集中排列,使之成为使用和研究藏品的基本资料。准确和详细的编目,不仅是管理文物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编目者对文物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的过程。通过编目,可使收藏者迅速提高鉴赏水平和研究能力。编目卡,必须一物一卡,记录一件文物的基本外形和主要内涵。编目卡的内容包括:文物编号、名称、时代、质地、尺寸、重量、数量、来源、收藏日期、现状(完残情况)、照片、铭文或花纹拓片、描述与评价、有关著录、修复记录、鉴定记录、使用记录、流传经过等。其中最具研究性的当属描述及评价一栏。要求编目者准确描绘器物外形,详细地考证文物的历史背景及科学艺术经济价值,阐述出文物所包含的内涵。亦有按文物名称的字头、笔画、拼音或级号等方式,分类排列编目卡和编制目录。这样的编目卡和编制目录,不仅方便查检,而且每种目录都从一个方面反映着文物的发展沿革情况,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从造型鉴定金银器制造时代

从造型上看,虽然中国古代金银器的造型和种类极为丰富多样,但应该看到,这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丰富,也不是每个时代都那么丰富。每个时代都有其流行的款式,比如金缕玉衣只见于两汉时期,金银器皿则多见于唐代。实际上,在唐以前,中国的金银器主要是饰物和饰件,以杯、碗、盘、壶为主的器皿是唐代开始才大量出现的。另外,每个时代的器物也有其独特的时代风貌,如商周的简约灵巧,春秋战国的清新活泼,两汉的粗放工整,魏晋南北朝的异域情调,唐代的富丽堂皇,宋元的清秀典雅,明清的华丽浓艳等。同样造型的金银器皿,在唐宋两代就有很大的差别。宋代器皿造型轻薄小巧、纤柔雅观,纹饰上追求诗情画意;而唐代器皿普遍形体高大、造型厚重丰盈有气势,以富丽堂皇著称。只要把握了这些时代特点,各时代的器皿就很容易分辨了。

第五章 金银器的鉴定与收藏 - 图4唐代金器

依据造型判断年代,主要应当注意两点:第一,各类器物在各个时代的总体特征,比如器皿中的杯、碗、盘、壶等,在魏晋南北朝是什么形制,到了唐宋又是什么形制。尤其要注意的是只为某个时代所特有的造型或形制。如宋代的蕉叶形碗、辽代的鸡冠壶等。在具体的断代过程中,这种信息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各种造型出现至消失的时间,即器物存在的时空范围。比如盘,在唐、宋、元时期都是比较常见的,但桃形和双桃形的则仅见于唐代。再如杯,从魏晋到明清都是比较多见的,但八曲长杯主要流行于魏晋至唐,以后则很少见。另外,有着比较明显外来风格的高足杯、带把杯也主要流行于魏晋至唐代中前期。

从铭文鉴定金银器制造时代

铭文是断代最直接、最重要的依据之一。从中国金银器的发展看,唐代中期以前金银器上的铭文很少见。唐代中期以后,有铭文的金银器显著增多。借助铭文,不但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器物的时代,而且还可以了解器物的名称、用途、制作机构等相关信息。比如,1958年陕西耀县柳林背阴村的一位农民在挖土修猪圈房时,发现了一批银器,其中一件银碗的底部刻有“宣徽酒坊宇字号”七字。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唐代设有宣徽院,“置宣徽南北院使以宦者任之,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飨、供帐之事”。人们据此认定,宣徽酒坊应为唐代宣徽院所属的酒坊,带有“宣徽酒坊”铭文的器物当为宣徽院宴飨时所使用的器物。又如,1962年西安北郊坑底寨发现一件双凤纹大银盘,盘底刻铭文:“浙东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大中大夫守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裴肃进。”根据铭文中的地名、人名及职官等信息,很容易就考证出这是唐代中期的进奉器物。

第五章 金银器的鉴定与收藏 - 图5带有全鎏金篆字铭文的唐代金银器

鉴别黄金成色的方法

看色泽。赤黄色的黄金纯度最高,一般含金量在95%以上,正黄色含金量在80%左右,青黄色含金量在70%左右,黄色再带灰色的含金量在50%左右。民间有口诀称:“七青、八黄、九五赤,黄白带灰对半金。”久藏出土的金属色泽也会发生变化,业内有“铜绿,银黑,金不变”的说法。

第五章 金银器的鉴定与收藏 - 图6光谱测金仪

折硬度。高纯度黄金的特点是延展性好,硬度小(摩氏硬度为2.5)。黄金含量在97%以上,用大头针或指甲能在黄金表面划出印痕,弯折三次,会在弯折处留下皱纹,俗称鱼鳞纹。成色为95%,弯折时会感觉硬,鱼鳞纹不明显。成色为90%,弯折时会感觉很硬,没有鱼鳞纹。成色更低或含有杂质时,弯折三次就可能会断裂。

试金石。这是含炭质的石英和蛋白石等混合而成的一种黑色矿物,将黄金在试金石上面划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大致成色。不论是自然金或黄金制成品,其颜色都会随着所含的成分而变化。纯金为发亮的深黄色或浓黄色,含银的色变浅,微带淡绿色,含银大于25%的为土白色,含铜的颜色加深,呈偏红色调,含锌、铜、镍的色泽偏白。更精确的测试是,用一份已经确定了成色的黄金与检测对象一同在试金石上划痕比较色泽,比较时环境光线很重要,最好是在日光灯下进行。

除了以上传统的简便方法外,光谱测金仪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种检测仪器,它利用能量散射型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可以智能化无损伤地检测黄金、铂金、钯金、开金、开白金等饰品中各种元素含量。采用解谱技术,以谱图形式精准而形象地呈现饰品中金、铂、钯、银、铑、铜、锌、镍等众多元素的含量及其比例。测金范围为25%~99.99%,测量误差≤0.2%。上规模的商场一般都配有这类检测仪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知识链接

制作工艺

中国古代金银工艺,从商周至明清,每一时代都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并由此形成各自时代的工艺特点。两汉以前因受青铜工艺的影响,主要采用范铸工艺。两汉时期除范铸工艺外,还从西方传入了金丝抽拔与炸珠焊接等技术。魏晋以后,青铜工艺的影响已基本消除,器物的成型及装饰主要采用捶揲和錾刻等工艺。宋、元时期流行夹层技法,自秦汉以来习见的掐丝镶嵌、焊缀金珠的技法几乎不见。花丝、镶嵌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点烧透明珐琅工艺,只有清代才有。

银与银器的鉴定

鉴定银的方法与鉴定金的方法基本相同,包括掂量、折性、听音、看碴等方法。

1.掂量

白银的比重比一般常见的金属的比重(除铅略重外)大,用手掂掂实物的轻重,视其体积大小即可大概估计出是否与白银的重量相当。

2.折性

就是通过对实物的弯折检验其硬度。成色高的柔软,易弯曲,用指甲也能划痕,成色次的坚硬。硬度越大又有弹力的成色越次,可用如下口诀概括:“高银绵,次银坚,不高不次微显弹;银质柔,铅质软,铜质既弹又坚硬。”

3.听音

将成色高的白银抛掷于硬地上,发出“卟嗒”的响声,有声无韵无弹力。成色越低,声音越尖越高而带弹力。铜则声音高尖、弹力大。

4.看碴

银的碴口粗,铜的碴口细,即俗话所说的粗碴银子细碴铜。成色较高的银,碴口大多呈白色,而成色较低的,则多呈黄白、青灰或黑灰等色。

5.药品试验

在器物的隐蔽处或边缘部位划道,用玻璃棒蘸上硝酸点试,其反应后的颜色大致可用民间所说的“七绿、八黑、九五白”的标准来判断。若点试后没有任何反应,则是假银。

值得收藏的金铜佛像

1.明清宫廷造像

明朝宫廷造像的制作主要集中于永乐和宣德两朝,所以又通称“永宣宫廷造像”,或简称“永宣造像”。据《拍卖年鉴》统计,2005年进入西藏文物十大排行榜的佛像中,北京翰海秋拍的明永乐铜鎏金“大明永乐年施”佛像,高25.7厘米,以176万元成交。

明清宫廷造像受藏家青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沾有“皇家”血统,其价值与价格都较高;二是明清两个时代离我们较近,很多文化的传承和审美趣味尚有共同性;三是明清时期的金铜佛像,外表大多采用鎏金制作,加之制作工艺精湛,佛像显得非常精美;四是明清两代佛像制作的数量较大,存世的数量也较多,可供不同消费层次的收藏者选择。

2.藏传佛像

自元代开始,我国佛像制作的主流风格由汉式转为藏式,现今中国境内的拍卖场上,汉地制作的藏式佛像的数量占的比例较大,佛像收藏的人士都以藏传佛像为收藏的主体。2004年秋拍中国嘉德、北京翰海首次推出中国金铜佛像专场,北京翰海上拍的111件金铜佛像,80余件为藏式风格,占到了全部拍品的73%。

藏传佛像的收藏热有几点原因:一是藏传佛像外表做了镀金或鎏金处理,亮丽悦目;二是题材丰富,形态各异,姿势富于动感;三是藏传佛像严格按照《造像量度经》,将佛像的形式按照规定的尺寸比例准确地制作出来,造型规范;四是藏传佛像极少有题记和款识,偶有题记,大部分也是六字真言或咒语等;五是藏传佛像不同产地的风格变化各异,藏中、藏西、藏南、藏东等地的制作风格都有不同的变化,丰富多彩。

第五章 金银器的鉴定与收藏 - 图7藏传金佛像

金铜佛像价值和品位的论定

金铜佛的收藏不外乎有两类:一类是“汉传佛像”,又称“高古佛”。主要是十六国、南北朝、唐宋时期的金铜佛。这类金铜佛内涵丰富,考古出土的较多。另一类是“藏传佛像”。这类金铜佛传世品较多,国外许多博物馆及一些藏家,收藏此类金铜佛较多。

第五章 金银器的鉴定与收藏 - 图8藏传佛像

金铜佛像的价值分为历史价值与市场价格两方面。就历史价值而言,古玩与文物的性质是不一样,古玩作为古人或前人制作的艺术品或精美的文化生活用品,它们原来就是件摆设或供赏品,文物则是专业人员研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参照实物。对于同一时代同一品类的金铜佛像,考古出土的铜佛在品相上不如传世品精美。在专业人员眼中,却是难得的珍贵文物,但在古玩家眼中,高古文物大多属国家《文物法》保护之列,自行交易买卖与私自携带出境,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不会有人花钱专去收集这些东西。而藏传佛像的价格逐年攀升,仍不失是一种保值、升值的收藏品。

鉴定金铜佛的价值与品位,不能只看皮壳,还要看质地、形制、工艺及其历史背景等,综合分析,做出判断。就市场价格而言,在同等历史条件下,精品、珍品或名家作品才值钱。市场价格与时间有关,几年前的价位与今天的价位不同,同样一件东西,其价格不可同日而语。

金铜佛像作伪方法

1.翻模佛像真品

翻模造出的佛像非常接近真品,近年来市场上有些仿明代铁佛像或金铜佛像,外表看上去“相”好,但是仔细观察面部、衣纹、手脚、背光等部位,会发现面部表情不够生动,手指生硬,衣饰等细部模糊。因为,翻模毕竟不是铸像,不能完全再现细部,而且制伪者急功近利,不会精心加工、细致打磨,所以翻模的佛像无法与真品的艺术价值相提并论。

2.以真品为范本重新制造的仿制佛像

一般多以新发现的佛像为范本,重新作模仿制。如明代“永宣佛像”,目前市场上的真品价值较高,作伪者便根据真品的图片复制。由于作伪者对其没有全面的认识,擅自改动局部样式,制作出来的佛像经不起推敲,很容易鉴别真伪。

3.残件拼合作伪法

比如两件佛像都是残器,如甲物的主尊部分在,但缺失了背光、佛台,而乙物仅存背光、佛台,于是张冠李戴、合二为一,把两件毫不相干的佛像拼合在一起。作伪者由于缺乏常识,甚至将不是同一朝代的部件拼合在一起,让人啼笑皆非。

4.局部加铸以完整原物

即佛像为出土或传世的真品,但缺失了某个部位,作伪者就加铸这些失件,使原物完整。有些甚至画蛇添足,将原来没有的东西凭臆想加铸在佛像上。

5.加刻铭文

原物上本来没有铭文,但作伪者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在佛像上加刻铭文,甚至把年代刻得比实际的年代早。

6.在佛像表面涂金粉或金漆

在本来没有鎏金或鎏金已经脱落的佛像上重新涂上一层金粉或金漆,以提高其身价。

第五章 金银器的鉴定与收藏 - 图9鎏金铜佛像

金铜佛像的鉴定与辨伪

1.造型的鉴定

每个时期的金铜佛像都有它的风格特征,根据其突出的造型特点来进行鉴别。

(1)面相和姿态。佛像的面相与姿态是鉴定佛像的关键。包括面部的五官和表情、身材的比例,以及或坐或卧或立的姿态。

(2)背光与台座。佛像的背光和台座是鉴定佛像的参照。例如区别佛陀、菩萨、罗汉,可以根据有无头光和身光,以及台座的不同式样、做工,作为断代的依据。还可以根据台座的样式进行鉴别,佛陀和菩萨多安置在莲花座上,而罗汉则位于蒲团座上。

(3)手印与持物。佛像的手印和持物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佛像的手印和所持的法器,可以判定佛像的类别,例如大多数佛陀手中不持物,只以手印示意。而各种菩萨、护法手中的持物也有严格的区分。

第五章 金银器的鉴定与收藏 - 图10鎏金铜佛像

2.铸造技术的鉴别

古代金铜佛像一般用失蜡法和模具法铸造。由于古代铸造技术高超,造像的器壁较薄,用手敲击的声音比较清脆、集中,就是行话中的“手头”和“声响”。作伪者不知道原物的重量,随意铸成,作伪的佛像不是过厚就是过薄。胎体过厚或过薄的伪作,用手敲击,前者铜声浑浊,后者铜声脆而散。

古代工匠有着丰富的铸像经验,注意佛身、背光、佛床之间的比例,一般下重上轻,或者将背光加重来校正器物的重心。但是作伪者无法顾及,佛像就做得十分单薄,尤其是佛的背光铸造得均衡、呆直,给人重心不稳的感觉。

3.包浆的鉴别

包浆是鉴别金铜佛像的重要依据之一,指器物表面没有浮锈,氧化层均匀覆盖通体,呈现一种自然、莹润的光泽。金铜佛像的包浆有生坑和熟坑两种:

生坑是指新出土的金铜佛像,表面一般氧化的较严重。作伪者仿造生坑的佛像,一般作漆斑,色泽不润,刺眼,行话“发贼”。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辨别:一是用双手搓热触摸器物后,手上有铜腥味;二是用热碱水刷洗器表,假漆容易脱落。

熟坑,是指未经入土的传世品。佛像经过长期流传,表面形成一种自然、匀净的光泽,底层色泽丰富,表层光亮耀眼。作伪者通常给伪作表层上蜡,虽然表层光泽明亮,但底层呆板,没有层次感。

4.铭文的鉴别

金铜佛像的铭文,也称发愿文,铭文内容主要包括:时代、年号、月日、地方名、施愿者姓名、发愿内容等,有寥寥十余字,也有百余字。有的镌刻在佛床的边框上或足表面,有的刻在佛像背面。

鉴别铭文的真伪,一是看字体,各个时期的风格不同;二是看刀法,刀法的优劣,是否自然。特别是一些作伪者在佛像上加刻的铭文,可通过观察字的铜色的新旧程度,加以鉴别。另外再看所刻的内容是否符合佛像所展现的时代风格特征。

5.纹饰的鉴别

佛像的纹饰对于鉴定佛像比较实用,如南北朝时期,佛像的衣着为褒衣博带式大衣,衣纹繁复飘逸,具有汉式风格;隋唐时的佛像服饰已十分华丽,纹饰繁杂,璎珞粗大、饱满,束冠缯带低垂,帔帛下垂至足,显得飘逸秀美;宋代的时候出现了内穿V字领的僧衣,袈裟样式与宋代僧人所穿的相同;辽代的佛像多下着长裙,装饰简洁;明清时期的佛像多为藏式佛像,浮雕珠宝,较为华美。

古代金银器保养

第五章 金银器的鉴定与收藏 - 图11银器鱼形鼻烟壶

作为物理和化学性质都较稳定的贵重金属,金银与其他一般金属材料相比,具有耐大气氧化和腐蚀的特性,可以历经千年,新亮如初,不少金银制品历代相传,成为传世之宝。黄金是自然界中最具惰性的金属,不受水和大多数酸的影响,也不为氧所侵蚀,不易失去光泽。与金相比,银的这种性能则稍差,潮湿环境和氧气的共同作用会使银表面氧化,其色泽会由白亮转化为灰或黑色;银抗硫化物腐蚀的特性也不及金。所以有人认为金银器的保养,重点就是防止银器被氧化或被硫化,实际并非如此。我们知道,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加工成器物时,往往要掺入一些银、铜、铁,可以降低成本,增加硬度,改变颜色。另外由于古代冶炼技术的限制,黄金内常会含有一些易氧化生锈的铜、铁等杂质。金银器在加工过程中,有可能形成细小的空隙,水或水汽钻进缝隙,就会产生电解腐蚀,金器也会生锈。所以古代金器、银器都需要加强保护,注意保养。

金银器和其他文物一样,也面临机械损害和自然损害的可能。机械损害是指外力直接作用于器物而造成的损坏,如摔、碰、砸、擦、蹭等。自然损害是指器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中,由于空气、温度、湿度、尘埃、光照等因素导致的渐变的、潜移默化的伤害。自然因素对金银器造成的损坏,短期内不易被肉眼观察到,但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金银器的安全,所以要注意做好金银器的日常养护。

首先金银器不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要单件包装,避免相互磕碰,最好是按照金银器的器型,为金银器制作合适的囊匣,囊匣要内软外硬。囊匣能防震免损,又可防尘、防光、防潮,是保护金银器的最好包装。

多数金银器年代久远,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损伤。因此在取放金银器时,要选取器物坚实的部位下手,如器物的腹、底等部位,也可以一手握住器物的上半部,一手托底。不能拎边、捉把、提梁或持柄;更不能握持易损伤部位和可拆卸部位。茶壶、茶托、茶盘、碗等带托、带盖的金银器,要将器盖、器身、底托分别拿放,避免脱手落地。总之要集中精力,轻拿轻放。

接触金银器物要戴手套,鉴赏器物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汗水和口沫污染器物。存放金银器的房间,必须保持干燥,没有尘埃和空气污染物,温度保持在18℃~24℃,相对湿度在40%~50%;室内的照明不要太强,要使用无紫外线灯具,尽量减少拍摄的次数和时间。

如果遇到刚出土的金银器,或者金银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沾污和侵蚀,可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处理,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金器不易腐蚀,纯金器表面的有机污垢可以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清除,如果金器表面有水渍等石灰质沉淀,可用稀硝酸涂抹即可除去。金器常见的腐蚀现象,大多是其中的铜、银或铁发生氧化的结果。铜氧化形成绿色的薄锈,可以用酸类或氨水清除。铁产生的红色锈蚀物,用盐酸溶液就能清除掉。

鎏金器表面的污垢,在用乙醚、苯、氨水进行清洗后,要用蒸馏水冲洗,然后烘干。如果鎏金器表面被铜锈覆盖,可以用碱性酒石酸钾钠清除掉;也可用机械法清除,需要在显微镜下,用钢针挑除锈蚀,当鎏金层露出时,用1%的稀硝酸把鎏金器的表面清洗一下,但绝不可用浓硝酸来软化锈壳,否则将引起金饰的脱落。

要把变形的金器恢复原形,收藏者自己也可以做一些简单操作。像金叶等较薄的纯金器,可将其按压展平;如果是较易折裂的制品,还可用还原的方法来处理,就是适当地将其加热回火,即能软化展平。但鎏金的金属器物,则不能用这种方法处理,否则会损伤鎏金层。

金器因硬度较低,常常会受到外力的损坏。较轻微的冲击,都能引起扭曲、压皱、擦伤等;即使用较为粗糙的布片擦拭,也会破坏表面光泽。所以金器表面的灰尘要用软毛刷拂拭、用羚羊皮擦拭。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金铜合金制品,往往因为含有银,铸出的铜器呈淡黄色,甚至呈绿色。器物经过多年埋藏,土中的盐类清除了合金表面的较浅金属,结果器物表面就留下一层纯金薄片,淡黄色就会转变成一种熟黄色。器物出土时,这种艳丽色彩应当保留,不要去掉。

银是相当稳定的金属,在室温或加热情况下,几乎看不出与氧或水的作用,但在大气中容易受某些有害物质的侵蚀,而使颜色变得晦暗。

银易受空气中硫物质的侵蚀而色变暗,产生黑色硫化银薄膜。如果银器有了黑色斑点,可以将银器浸入到加有铝箔或锚片、温度在78℃的盐水或苏打水中浸泡1~3分钟,取出后用水清洗、擦干。随后还可以用海绵或全棉类织物涂上光亮剂干擦银器表面,最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或脱脂棉将银器擦亮,银器表面就会留下一层看不见的保护膜。

如银器被硫化物严重腐蚀,完全矿化,则需进行清洗、干燥处理。

银受含氯物质侵蚀会形成氯化银,还会被污染上各种颜色,遇孔雀石就会被染成绿色,遇氧化亚铜就会被染成淡红色。如果银器上的这种颜色已经稳定,就不必进行处理,要尽量保留原状。

古银器的成分往往是银铜合金,当接触到腐蚀介质时,会发生电化学腐蚀,从而加速银的离子化过程,银器会变色。银器也易被氯化物腐蚀,表面生成一层薄薄的氯化银膜,呈现出悦目的灰色并带有褐色和紫色,即银器的“包浆”,这是一种岁月的痕迹,可以让古银器显得雍容、古朴、典雅,有一种说不出的历史韵味,增加了银器的艺术魅力。所以尽量不要去处理它,让它保存下来。

如果古银器表面形成铜锈覆盖层,可采用电还原法,以铝为阳极,将器物浸入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锈物消失,再用蒸馏水冲洗、干燥,最后用高分子材料封护。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银器进行简单修复,酒精中滴入几滴氨水,或者将白垩粉加水调成糊,用软布蘸取擦拭,就能使银器的纹饰清晰。

脆弱的银器整形时可以用加温的方法来增加其韧性,逐渐升温,从250℃升到400℃,再升到500℃,使其回火软化,但温度千万不可过高。如果温度过高,银器上鎏金的颜色就会变淡。为银器细部整形,可用木头或锡按照银器局部形状铸制模具作为垫托,顶端贴衬以软牛皮或羊毛毡,用台钳夹或用锤打压,以恢复其原来形状。整形过程要格外小心,不要过重锤打,以免造成银器的损坏。

自己动手修复金银器之前,对器物的情况要有一个准确的评估,确实能改进金银器的外观、保证纹饰清晰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处理,否则,最好请文物修复专家来处理。

知识链接

金银器装饰与工艺特征

金银器的装饰艺术和制作工艺也是断代的重要标准之一。先秦时期的金银器制作工艺直接来源于青铜器制作,其装饰题材为青铜器中常见的云雷纹、蟠螭纹等。制作上,简单一点的器物直接浇铸而成,复杂一点的器物,采取先分件铸造然后再合范浇铸或焊接到一起的方法。錾刻技艺较熟练,已能处理细如毫发的局部加工。艺术构思讲究对称、平衡,既突出主题,又注意相关背景的呼应、衬托,整体和局部关系处理和谐。已掌握了浇铸、锤镍、镂空、线刻、浮雕、圆雕、焊接、镶嵌等多种工艺,甚至一件器物综合使用多种工艺。

秦汉时期,金银器皿增多,其制作工艺较前代有了很大发展,逐渐脱离了青铜器的窠臼,不仅能熟练地浇铸焊接出纯度较高的大型金兽,而且还能在毫厘之间设计出巧妙的机关和刻划出精彩的图像。汉代金银工艺最大的成就,是创新了掐丝和炸珠焊接技术。将黄金、白银锤击、拉制成均匀的细丝,按所需花纹编成一定的图案,然后焊接在器物上。炸珠是将黄金熔化成液体,再把金液滴入温水中,利用金液与水的温度差别使之凝结成大小不等的金珠,将金珠焊接在器物表面作为装饰。掐丝和炸珠工艺受西方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影响,在西汉时期流行,至东汉将掐丝和炸珠结合,金银掐出轮廓,排列整齐的细小金珠焊饰、镶嵌于器物表面。

魏晋时期金银器体现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中西文化的交流。装饰题材较前代有所扩大,有波浪纹、连环纹、卷叶纹、莲花纹、朱雀、人首鸟身及多边形几何纹,还出现了成组的乐人形象和佛教造像。装饰手法上,纤细流畅的刻线施满器表的纹饰,创造出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少数民族金银器将掐丝和炸珠相结合,并镶嵌珍珠、宝石、琉璃等。

唐代金银器制作早期受波斯萨珊艺术的影响,充满异国情调,在吸收、消化外来艺术风格基础上,晚期其造型及装饰完全中国化。装饰题材非常广泛,动物纹有鸳鸯、孔雀、鹦鹉、蝴蝶、雁雀、猞猁、熊、狮、龟、狐狸、犀牛、马、鹿、猴、鱼以及具有神话色彩的龙、凤、翼兽、摩羯等。植物纹有葡萄、忍冬、石榴、柿子、莲花、蔓草,形式有折枝、缠枝、团花等。佛教内容有菩萨、弟子、飞天、伽陵频嘉鸟等。还有连环画式的人物故事,抽象的变体的云纹、几何纹。装饰手法上有满点装和散点装的形式,有的将装饰面分割成六、九、十二、十四等分,形成S形或V形区间,进行相同或相间纹样的装饰,有的内外相同,如同渗透一般。纹饰富丽饱满,生机盎然,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制作工艺上,器物成型多采用浇铸、切削、锤击、铆接、焊接法,花纹装饰多用錾刻、浮雕、镂空、模压、掐丝、鎏金、抛光、镶嵌、焊接等方法。

宋元金银器装饰题材多来源于现实生活,风格趋于写实化、生活化。植物纹多见于日常生活中的花卉,也流行瓜果装饰。动物纹中小动物明显增多,除龙、凤以外,唐代多见的神异动物几乎不见了。宋代还出现了人物风景图,将人物置身于楼台亭阁、花草树木等组成的优美图画中,还出现了诗词文章,有名句佳作,也有即兴小诗。制作工艺上,宋元金银器在继承唐代金银器特点的基础上,创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夹层合成法和凸花雕饰工艺。

明清金银器装饰题材极为丰富,喜用图案组织出吉祥寓意。装饰手法主要有錾刻、镂空、花丝、镶嵌、鎏金,以花丝和镶嵌最有特色,制作工艺集前代之大成,各种工艺娴熟运用。一件复杂的器物,往往采用多种工艺制作而成,风格豪华富丽,装饰繁缛精致。其中花丝工艺最为发达,有掐丝、搓丝、累丝、填丝、组丝编织等多达十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