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民间祭祀的形式

祭祀,其实就是人们希望和神灵有一定联系,用意在于敬神,最重要的在于祈求神灵,希望神灵可以帮助自己达成靠人力难以实现的愿望。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理所当然的要有所表示。人们对神灵的祭祀是有讲究的,有一定的时间去敬拜神灵,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场地,还要有向神灵供奉的特定的祭品等等。民间祭祀的神灵种类繁多,形式也就不拘一格。但是,有些祭祀形式世代相传,成为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一节 祭祀的象征符号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宗教信仰已广泛兴起。人们怀着敬畏的心情,崇拜天地万物、氏族图腾和祖先英灵。人们最初祭祀时,是对具体的自然物进行膜拜。后来祭祀祖神,因为亡灵已不再具有形体,便使用偶像来象征它。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神主牌、纸马等象征物,不仅可以用来象征祖先,还可以象征其他神灵,包括一些已被人格化、人性化了的自然神灵。中国民间祭祀往往是通过作为符号的各种物体、事象、图像等来隐喻某种思想感情的。

偶像

自然崇拜是人类出现最早的宗教活动之一。原始人经常看到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却不能对其解释,也无法把握和对抗,便只有把它们当做具有生命力的神灵加以顶礼膜拜。因此,原始崇拜多以自然物本身为神,如对天地的崇拜。认为天神是管天下万物的大神,它能主宰人类的一切吉凶祸福,原始人认为土地具有生养万物的自然属性,祭祀则是一种报答形式。

第三章 民间祭祀的形式 - 图1红山文化牛河梁裸体陶塑人像

自然崇拜是人类对某些自然现象的盲目崇拜。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祖先崇拜成为原始社会人们的主要崇拜对象。人们对祖先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获得祖先神灵的欢悦和保佑以趋福避灾。死人失去躯壳后,人们就用盛着骸骨和毛发的陶罐为祖神。为了像其形貌,便把象征着祖神的陶罐塑成人形,即成为偶像。有的偶像用木头雕刻,叫木偶。后来,比较富裕的庙宇和人家给神灵塑“金身”——实际是多以黄铜制作。在比较贫穷的地方,就只好用泥坯塑造偶像。

纸马

纸马是一种祭祀类木版画,绘有神像、马匹等供祭祀焚烧用的冥纸。纸马祭祀始于唐代,两宋时期已很普遍。在纸马传承的一些地区,它又称为“神码”、“神纸”、“马纸”、“码子”、“甲马”、“佛马”、“菩萨纸”等。纸马作为祭祀仪式用的神像画,带有浓郁的民间宗教色彩。民间供奉各种神灵时使用的纸马很多,如“寿星马”、“财神马”等。纸马体现了人们对于鬼神的敬畏,以及人们对于安稳富足生活的追求。

第三章 民间祭祀的形式 - 图2山神土地纸马

神主

神主就是木制的牌位,在牌位上写明死者姓名以及生前的职称荣耀等,用于祭祀。为了祭祀时神主能够直立,木牌下端往往要加上较宽的底座,也就是民间所称的“灵牌”。神主的用料一般都是比较坚实的硬木,也有用石头、陶瓷制作的。神主一般代表了祖先神,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人们对其完损特别重视,一般放在祠堂里,用来祭拜。

知识链接

牌位的由来

很久以前,有个山村里住着一个寡妇和她的儿子。儿子性情粗暴,对老母亲忤逆不孝。白天儿子去地里劳动,中午母亲去送饭,早送去,会挨打,晚送去,也会挨打。有一天,儿子在地里干活,肚子饿了不见母亲送饭来,就躺在树下等着母亲送饭来。等待时发现树上有一个鸟窝,一只母鸟衔着小虫一口一口喂给小鸟吃。儿子想起自己小时候母亲给自己喂饭,觉得长大了还打骂母亲悔不应该,顿生孝顺之意。回头看,母亲送饭来了,儿子就起来,要赶过去迎接并承认错误。他母亲因为送饭迟了,本来就提心吊胆,以为儿子又要打她,把饭放在路上转身就逃。儿子去追母亲,一个前面跑,一个后面追,母亲见前面无处可藏,就跳到河里,顿时没了踪影。儿子怎么捞也没捞到,最后捞到一个木头,就把木头带回家,让木匠刻上母亲的姓氏,供奉在祠堂里,每日早晚烧香跪拜。后来,人们家里的老人死了,都仿效他在厅堂里立一块木牌奉祀,一直传下来。

第二节 祭祀的场地

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祭祀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到新石器晚期,出现了固定的大型祭祀场所。最初的祭祀场所还是比较简单的,比如说祭天,一般都选在高山上、大树边或者是河边。后来,为了表示对神灵的虔诚,便修建了祠堂和神庙。

平地祭

这是最简单最原始的祭祀场所。古人认为越是重要的祭祀活动,越应该选择质朴的祭祀场所,所以一般把一块平地扫干净就可以祭祀。这种最简便的祭祀场地到现在也比较普遍。很多地方的人们到过年时,就会在自家的院子里选一个干净的角落,给祖先烧纸钱,磕头膜拜。

坛祭

“封土为坛”,就是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因祭祀的对象不同,坛有不同的形状。祭天用圆坛以象天,古称“圆丘”。祭地用方坛以象地,称为“方丘”。坛的高度和宽度因时间、地点、祭祀的对象而不同,通常高数尺,由四面八方的台阶而上。坛通常设于城郊,也有设于山上的。秦汉封禅礼,就是在泰山顶封土为坛以祭天,叫“封”;又在梁父山扫地为墠以祭地,叫“禅”,合称为“封禅”。汉代以后的祭坛,通常有两重,每重都有阶梯,上面一重叫内坛,下面一重叫外坛。内坛设置主神,外坛配置祭大神,众小神则设在坛下或阶梯下。

第三章 民间祭祀的形式 - 图3天坛

知识链接

原始祭坛

早在1979年5月,辽宁考古工作者在大城子镇东山嘴村的一片松林下,就发现了原始社会末期的大型石砌祭坛遗址,但未进行系统挖掘。这是一处用大石块砌筑的成组建筑遗址,呈南圆北方、中心两侧对称的形制。这座石建筑遗址的石头加工技术和砌筑技术相当讲究,外侧可明显地看出错缝砌法,长条基石是经过打磨的,棱角突出,表面光滑。遗址内有象征天圆地方的圆形祭坛和方形祭坛,总体布局按南北轴线分布,注重对称,有中心和两翼主次之分。整个基址分中心、两翼和前后两端几个部分。中间是一座大型方形建筑,长11.8米,宽9.5米,四边用石块砌墙,其内为平整的坚硬黄土地面,地面上有用长条石组成的椭圆形石堆。方形基址南面大约15米处,有一个用石块铺砌的圆形台址。两翼建筑位于北部方形基址的两侧,分南北两部分,北部两翼为两道南北走向的石墙基,南部两翼为零散的石堆。

平坑祭

在地上挖一个大平坑作为祭坛,古人称为“坎”,坎和坛是相对的,“祭日于坛,祭月于坎。”祭阳性的日神、司暑神或高起的山丘神于坛,祭阴性的月神、司寒神或陷下的川谷神于坎。

宫庙祭

在坛或坛的基础上筑墙盖屋,即成为宫;陈列神主,即成为庙。古人以为鬼神与活人一样需要居住、安寝,所以庙堂的布局与活人居住的宫宅没有什么不同。宫庙最初只是为人神而建造的,后来许多神灵都有了庙,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等。但社坛上不得盖房,否则被视为“丧国之社”。据考证,我国在战国时代就有宫庙存在了。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过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长足发展,到唐代出现了繁荣的景象,由于统治者的推崇,尤其是武则天对佛教的宣扬,兴建了大量的寺庙建筑。唐朝时还出现了道教和佛教分庭抗礼的现象,修建的宫观也十分密集。中国古代的寺庙,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因此刚开始都是参照印度寺庙的样式,寺以塔为中心,四周建有殿堂。自晋唐以后,这种模式有所改变,寺庙中塔的作用有所减弱,最终被移植于寺外,而殿堂也就成了主要建筑。由于道教与我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体现在宫观建筑上,比佛教更具民族风格。在建筑的特征上,造景加借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地渗透和表现了道家文化现世成仙的长生思想和物我两忘的审美理想。道教建筑讲究布局,在地形和山势的选择上有严格的规矩。一般来说,它要求宫、观背依山体,面向北斗,就实而避虚。整体来说两者建筑形式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宫观门前多建有华表、幡杆,有些宫观院内还建有突出道家清心寡欲、修身养性意味的园林。现在很多佛道建筑依然矗立在中国大地上,吸引了很多游客观光,还有很多香客来朝拜祭祀。比较著名的佛寺有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等,比较著名的宫观有北京白云观、泰山碧霞元君祠等。

知识链接

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官方营建的最早的佛寺,是汉明帝刘庄在洛阳按照佛教的要求和传统式样建造的。白马寺建成后,佛教在中国的势力大大发展起来,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佛教又从我国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等国,对中外文化交流起了推动作用。所以,白马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的“祖庭”。

第三章 民间祭祀的形式 - 图4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城东9公里的地方。北靠祁山,南望洛水,绿树红墙,苍松翠柏,显得十分肃穆。白马寺占地面积大约4万平方米,是一个长方形的院落,院内主要有天王殿、大雄殿、千佛殿、观音阁、毗卢阁等。其中最主要的殿堂是大雄殿。白马寺不仅为中外旅游者游览、观赏,而且是许多国家的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祠堂

祠堂是族人专门祭祀祖先的场所。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浓郁,往往一个村落只生活着同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大多都建立有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规定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时“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均称宗祠。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外,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罚,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还可制“直笃牌匾”,其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第三章 民间祭祀的形式 - 图5祠堂

神龛

神龛也叫神椟,是放置神明塑像或祖宗灵牌的小阁。神龛大小规格不一,依祠庙厅堂宽窄和神位多少而定。大的神龛均有底座,敞开式。祖宗龛无垂帘,有龛门。神佛龛座位不分台阶,依神佛主次,作前中后或左中右设位。祖宗龛分台阶依辈序自上而下设位。少数多姓合祠者,也分龛或座依各姓辈序设位。因此,祖宗龛多为竖长方形,神佛龛多为横长方形。龛均木造,雕刻吉祥如意图案和帝王将相、英雄人物、神仙故事图像,金碧辉煌。

第三章 民间祭祀的形式 - 图6神龛

坟墓

中国古人认为人死而灵魂不灭,所以普遍重视丧葬,把安葬死者的地方作为死者神灵之所在而进行祭祀,这是最原始最朴素的做法。在封建时代,最朴素的做法也可能变成最奢侈的耗费。中国帝王的坟墓,也叫做陵墓,就是耗费了巨额的财力、大批的人力去精心构筑的。陵墓,从殷商开始萌芽,战国正式出现,经秦汉唐宋以至明清,在中国一直受到极大重视。产生于史前时期的原始祖先崇拜,经过儒家的改造和强化,延续2000多年,体现在建筑上,除了前面谈到的祭祀祖先圣哲的“庙”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陵墓了。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根据文献记载,秦汉时代陵区内设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宫人献食,犹如生时状况。秦始皇陵地下寝宫内“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并用金银珍宝雕刻鸟兽树木,完全是人间世界的写照。陵东已发掘出兵马俑坑3处,坑中兵马俑密布,完全是一队万马奔腾的军阵缩影。唐代陵园布局仿长安城,四面出门,门外立双阙,神路两侧布石人、石兽、石柱、番酋像等。

第三章 民间祭祀的形式 - 图7秦始皇陵兵马俑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致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大的古代帝、后墓群。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因此坟墓的规模也有等级之差,不可逾越。《礼记》说:遵循礼的法则,就应该在各方面遵守量的规定,比如宫殿、房屋或器物的大小和数量、棺材的厚度、坟堆的大小等,都要等级分明,越尊贵的才能越大越多。在陵墓中,体现等级的最重要的就是坟堆的大小。一般人的坟墓就是一个圆土丘,俗称土馒头。在坟墓旁边植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风俗。坟墓前都有碑,或石或木,刻有死者的姓名。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大城市,已没有土葬的墓,大多只立碑牌或设置集体放置骨灰盒处,供死者亲属祭奠。

知识链接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公里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在秦始皇陵墓的周围环绕着一些形形色色的陶俑。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第三节 祭祀的用品

古人进行祭祀活动,对神灵表达敬畏之情,一般是要献上礼品的。人们对神灵的归顺,可以跪拜叩头,可以焚香燃纸,但对神灵来说最实惠的祭祀方式还是献上祭品。人有七情六欲,人们认为神灵也是如此。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理应舍得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但人的喜好不一,不同的神灵也各有自己的口味,所以祭品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牺牲

牺牲泛指祭祀用的牲畜,后世叫“六畜”。用于祭祀的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牺叫做“牲”。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黍稷并用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作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研究文字的起源也会发现,表示“祭祀”的字多与饮食有关。在诸多食物中,又以肉食为最。在原始采集和狩猎时代,肉食是人们拼着性命猎来的。当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时,肉食仍极为宝贵。孟子构想的理想生活,就以70岁能吃上肉为重要标准,弟子拜师的礼物也不过是两束肉干,可见肉食之难得。正因为如此,肉食成为献给神灵的主要祭品则是理所当然。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猪三牲。春秋以前耕田不用牛,所以用牛祭祀多,后来用牲成为传统制度,以后虽然牛耕推广了,但是祭祀仍大量用牛。在古代人们认为每一种牲畜对应某一神仙或人,因为三牲实际上是分等的,也就是三个等级的祭祀,当然这个三种实际上只是一种泛指。今天人们也不限于用六畜作为牺牲,鱼、兔、鸭以及一些野味也常常用来进行祭祀活动。

五谷与糕饼

作为祭品的物品除了“三牲”外,还有粮食五谷,称为“粢盛”。五谷即粟、豆、麻、麦、稻。古代所指的五谷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最重要的有两种:一种是黍、稷、麦、菽,稻,另一种是麻、黍、菽、麦、稻。古代凡是粮食新收,都要先荐祖先,叫“荐新”。主要用未碾过的、未制熟的谷物,现在人们多用已经蒸好的饭,或者是用五谷做成的精美可口的糕饼、点心之类。由此也产生了一些节令祭祀食品。如人们在端午节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都要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腊八节的腊八粥,又名七宝五味粥,是以桃仁、松子、栗子、柿子、红豆、糯米等做成。

知识链接

腊八粥的由来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深山修行,静坐八年,饿得骨瘦如柴,便想放弃修行。后恰巧遇到一牧羊女,用大米、野果熬粥挽救,才免于饿死。获救的释迦牟尼苦心钻研佛法,于十二月初八修行成道。由于佛道深入民间,腊八粥也盛行开来。

蔬果与茶酒

鲜嫩的果品蔬菜在民间祭祀中也是常用的祭品。水果包括苹果、梨子、石榴、枇杷、枣、香蕉、桔子、荔枝等,蔬菜包括干红薯片、洋芋片等。佛忌杀生,祭祀神佛时,人们还用面筋、红薯皮、豆腐皮做成荤菜的形状,由于作料齐全,烹调特别,味道也似荤菜一样鲜美,通常有素“鸡”、素“鱼”、素“火腿”、素“蒸肉”等。

酒和茶都是中国传统饮品。敬酒、敬茶是待客之礼,无酒无茶,不成敬意。对神灵,更要表示虔敬。祭祀时,一般以三盏为佳。通常滴数滴于地上,以飨神灵与祖先。

玉帛

神灵也讲究衣着饰物,祭品中当然少不了玉帛。《左传》载:“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玉帛包括各种玉制礼器和皮帛,这是食物之外最常用的祭品。原始时代的玉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武器,以圭为代表,是权力的象征;另一类是饰物,以璧为代表,是贵族佩带的宝物。在缺少金银饰品的古代,玉是十分名贵的。佩玉,成为贵族特有的标志,用玉作符节、印信,更是十分贵重。人们把玉视为美好的代名词,连想象中天神的居处也称为玉台。帛,是丝织物的总称,是贵族用于御寒蔽体的生活资料。古代普通人仅能以葛麻为衣,《左传》记述的卫文公也不过以帛作冠,可见帛在古代是极为珍贵的。正因为玉帛的稀罕与贵重,古人祭祀时以玉帛为祭品。

香烛与纸钱

香,一般由檀香木制成,像一根根的细棍子,约摸一尺来长,一般是插在香炉子里使用。人们使用香是为了使神灵能够闻到香气而享受供品。烛,也是一种祭祀用品。不过最早的烛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烛,而是火把。大概在秦汉时期才出现了真正的蜡烛。纸钱是送给鬼神或死人在冥间使用的。古代纸钱使用的是特别的纸,一般是锡箔纸。后来改用便宜的草纸,俗称“火纸”。

第三章 民间祭祀的形式 - 图8祭祀纸钱

人祭

以人做祭品祭献神灵,古书称“用人”,后世称“人祭”。人祭,不仅在原始宗教中有过,而且在以后发展阶段的宗教中也有过,这是宗教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人祭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战争中的俘虏、女性可以供人玩弄,儿童可能被收养入族,而成年男子则都被杀祭神灵。商代的人祭之风炽盛,其用人之多,手段之残,不仅有大量卜辞记述,而且有考古遗迹证明。人祭的形式有火烧、水溺、活埋、刺喉沥血和砍头,甚至于把人剁成肉,蒸为肉羹。春秋时代的人祭现象虽不像商代那样触目惊心,惨不忍睹,但也并不罕见。《左传·昭公十年》载:鲁国季平子“用人于亳社”,《昭公十一年》也记述“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雎之社”。《史记·秦本纪》说秦穆公“将以晋君祠上帝”,《陈涉世家》也称:“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第三章 民间祭祀的形式 - 图9活人祭祀

人作为祭品的另一现象是为男神提供美女。当青铜时代的厮杀开始后,妇女由于体力上的缺欠,失去了母系氏族时期的尊位,渐次沦为男性的附庸,其生产、生殖能力也被贬到次要地位。相反,女性的美迎合男性统治者的需要被片面地强调起来,面目姣好的女奴成为色欲的牺牲品。为了满足想象中的神灵贪恋女色的欲望,产生了以美女为祭品的习俗。不论杀死、活埋、淹死,都是以美色娱神的表现。名义上是让她们的灵魂去做神灵的妻妾,实际上是供神灵玩弄。古籍载,秦灵公时曾经用公主“妻河”,而战国时魏国邺地“河伯娶亲”的闹剧更是有力的证明。

人祭中还有以童男童女祭神灵的现象。以童年人体作祭品,一是由于童体肉嫩,二是基于神仙喜欢儿童。儿童天真无邪,纯洁无瑕,这正与仙家凌空御风、长生不老的追求相关联。

血祭

血,是一种特殊的祭品。古人相信,血是有灵魂的,血能维持人或动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着受伤甚至于死亡,好像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作为祭品的血,有人血也有牲血。就佤族有猎人头作祭品的习俗,猎头的血迹就含有神秘的意义。他们将猎头血掺以灰烬和谷种播进地里,认为这样能促进谷物的生长。锡伯族祭祀地神时,就把杀猪后的猪血洒在地里。一些彝族人祭地时,会以鸡毛醮血沾在象征土地神的树枝上。

乐舞

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生产力水平的低下,认知能力的有限,使人类将万物赋予灵魂,崇拜诸神以获得保佑,祭祀乐舞的目的便是用来娱神。先民认为,只有使神愉悦,神才会赐福于民。因此歌颂氏族的图腾,成为原始乐舞经常表现的内容。传说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有《云门大卷》的乐舞;商人以燕子为图腾,商颂中有《玄鸟篇》;舜的乐舞为《韶》,记载中既有“箫韶九成”、“击石拊石”等乐器演奏,也有“鸟兽跑跑”、“百兽率舞”等人饰鸟兽的表演,展现了在祭祀典礼中原始乐舞千姿百态的场景。

商代的巫乐广泛应用于狩猎、征战、祈雨及驱鬼逐疫等各种祭祀活动中,常常是通宵达旦,昼夜不停。

知识链接

萨满祭祀乐

萨满祭祀乐是萨满从事祭祀活动时唱奏的音乐,其主要乐器是法鼓。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形态,历史上曾在中国东北部、毗邻的西伯利亚等地区广为流传,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界、动物图腾和神灵的崇拜。

在内蒙古自治区,萨满主要流传于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中。蒙古族将萨满祭祀活动称为“行博”,将萨满巫师称为“博”(男性萨满)和“乌都根”(女性萨满)。蒙古族萨满曾活动于哲里木盟、兴安盟、呼伦贝尔盟等地。现在除了哲里木盟尚有少量遗存外,大多已消亡。蒙古族萨满是以口承的方式流传,世代相传的萨满祭祀乐贯穿于祭礼活动的始终。萨满行博时要按照较严格的程序进行,并伴有歌舞和舞蹈。一场行博就是一场绚丽多彩的歌舞杂技表演。行博的程序大致有:设坛、请神、显灵、娱悦、结尾等。萨满乐具有凝重古朴的特点。

第四节 祭品的处理方式

对于不同的祭品,古人采用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燔烧

人们祭祀天神时对祭品多采用燔烧的方式。西周以前关于天的观念还不明确,在各种天体神灵中,日神最受重视。甲骨文有“出入日,岁三牛”的记载,可见当时每天都要举行迎接日神和恭送日神的仪式,而且有在仪式上杀牛和杀羊以作牺牲的情形。从周代开始,对天的崇拜从自然崇拜中突出出来,朝迎夕送日神之礼不再举行,“祭天之礼,兼及三望(日、月、星)”,即将日神视为天帝的属神,祭天时兼及之。祭天的方法,是“燔柴于泰坛”。实际上,除天帝、日神之外,祭祀天上其他神灵也多用此法。《周礼·春官》中有“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之说。“实柴”是指将祭品加于柴上,放火焚烧。在古人看来,天神在上,只有燔烧才能到达天庭。燔祭时烟气升腾,直达高空,容易被天神接受。

灌注

灌注多用来祭地神。土地崇拜是原始宗教中自然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认为土地广大无边,负载着万物,为人所用,人类依赖于它,所以要感谢它,因此就用灌注的方法祭祀地神。《周礼·大宗伯》说:“以血祭祭社稷。”血祭的方法,就是把用来祭祀地神的血和酒灌注于地,血、酒很快就渗透到地下,人们认为这样地神可以尽快享用。

掩埋

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方法,就是挖坑将祭品埋没,多在祭山神和地神时使用。据史书记载,上古时的人们都用这种方法祭祀。《山海经》中保存着丰富的山神崇拜资料,其中所列各种山神的祭法中,瘗埋占绝大多数。祭地神时除将血、酒灌注于地,其他祭品则要挖坑掩埋。《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地示在下,非瘗埋不足以达之。”也就是说,只有将祭品埋于地下,地神才会知道人们正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

沉水

祭水神时使用。《竹书纪年》、《帝王世纪》等书中有帝尧沉璧于洛水以祭洛神的记载,这可能出于传说。但甲骨文提供的材料是确凿可信的,甲骨中有这样的记载:“求年于河,尞三牢,沉三牛,俎牢。”考究其字形,“沉”字正是把牛或羊沉入川中的象形。而且,用人祭河神的记载在甲骨文中也有所见。我们从一则西门豹的故事中可以窥见这种风俗:魏国老巫婆勾结地方官,从民间选美少女,沉于河中,声称是给河伯娶媳妇,后来西门豹革除了这一陋习。周代以后,沉祭仍很盛行。《仪礼·觐礼》记载:“祭川,沉。”人们认为水神居住在水下,将祭品沉入水中,容易被水神接受。

第三章 民间祭祀的形式 - 图10西夏王陵

知识链接

巫觋:神的代言人

在原始宗教信仰中,人和神处在两个隔离的世界,但是人类又要经常求助于鬼神,因此就必须有沟通人与鬼神的桥梁,于是出现了巫觋。沟通人神是巫觋的最基本的职能。许慎《说文解字》: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其实巫为女性,觋为男性。中原称巫觋,南方称灵子,北方称萨满。

巫觋的特点是能通鬼神。巫觋与神打交道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祭祀,一种是占卜。祭祀是通过向神灵献祭的方式来取悦神灵,从而达到与神灵沟通的目的。占卜的神力来自于占卜所使用的工具,这些工具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神力,因而可以下传神旨,上达民意。巫觋与神灵的交往还有更为间接的方式就是降神和升天。降神就是请神附体,请神附体有请神、探源、抓鬼和谢神四个步骤。降神后巫成为神的体现,代神言行。此时的巫或萨满往往处于昏迷状态。升天则是巫觋的灵魂直接升入天国,与神灵对话,传达世情,听取神旨。

巫觋是一种专门同鬼神打交道的职业,但不能简单地说他们是骗子,实际上他们在当时是很有知识的文化人。商代盛行求神问卜,并必伴乐舞,由此产生了专司乐舞的“巫”及“觋”。这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在音乐中的体现。由于巫直接参与神权统治,是“沟通”人和鬼神之间的使者,在商代地位相当高;加上巫有很高的文化水平,能歌善舞,他们便成了中国最早的专业音乐舞蹈家,并促进了乐舞艺术的提高发展。从这一方面说,巫觋也对后世的文化艺术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