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民俗生活中产生、流传和发展的。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讲,民间剪纸应称为民俗剪纸。

第一节 风俗剪纸趣闻

十二生肖剪纸

十二生肖早已经成为传统剪纸的创作题材,除具有纪年的意义外,也是对人生的重视和对生日的纪念。

以动物纪年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如《事物纪源》载:“黄帝立子丑十二辰以明月,又以十二命兽展之。”

1997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11号墓出土的《日书》竹简中记载了秦国选择吉凶日子以便行事的内容:“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龙也;巳,虫也;午,鹿也;未,马也;申,环也;酉,水也;戌,羊也;亥,猪也。”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关于十二生肖较为完整的记载,不过它与现在流行的生肖不尽相同。

汉代王充的《论衡·物势》篇则有“寅,虎也;戌,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虎也”的记载,这里提到了11种,在《言毒》篇中又说“辰,龙也”,于是历代传承组合成今天的十二生肖。

在生肖剪纸中,十二种动物形象有写实的,也有拟人化的,它们要根据生肖纪年的顺序排列成套,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关于生肖的传说也随着它们的形象一起流传于民间:据说,当年玉皇大帝传诏凡间的十二种动物上天,代表生肖纪岁。消息还没有公布天下,已经被案下的老鼠听到。老鼠回到凡间,将这个喜讯告诉了猫,两只动物约好到时一起上天听封。然而,到了该上天听封的日期,那猫却贪睡不起。老鼠心里盘算,猫贪睡更好,我可以领个属相之首。于是,独自来到了南天门。突然,老鼠遇到了老黄牛,憨厚勤恳的老黄牛终日劳作,早起晚睡,所以今天上天来听封也赶了个早儿。老鼠心想,找个法子骗骗老牛,自己才能当上生肖之首。老鼠笑呵呵地对牛说:“咱们同时到达天庭,不知道该封谁做生肖首领呢?不如我们一同去凡间,让百姓评说,你看如何?”老牛欣然同意。老鼠说:“我身子小,怕百姓看不见,就让我爬到你背上吧!”于是,老牛背着老鼠来到凡间。百姓看到一头牛和背上的老鼠,不约而同地兴叹:“看来,老鼠是老大!牛只是它的坐骑而已。”耿直的老牛没有和老鼠计较,任凭它成为生肖之首。那个贪睡的猫耽误了听封日期,连属相的位置也没有得到,怪只怪老鼠没有喊醒它,从此猫恨透了老鼠。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1十二生肖剪纸

春节剪纸

春节,民间流行悬挂门笺,一般悬于门楣上或堂屋的二梁上。悬挂门笺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系唐代流行的“剪春幡”、“斋牒”,又被称作“挂钱”、“吊钱”。门笺的形状类如旗幡,天头较大,外缘较宽,下端剪有流苏,多以红纸刻成,也有其他颜色的或套色的,东北、山东均有套色门笺,俗称“换堂子”,以五色彩纸剪刻成型,局部刻断,不同颜色间相互调换、搭配镶嵌,形成色彩绚烂的视觉效果。门笺图案多作几何纹或嵌以人物、花卉、龙凤及吉祥文字,如“普天同庆”,“国泰民安”,“连年有余”,“风调雨顺”,“金玉满堂”,“喜鹊登梅”,“福、禄、寿、喜、财”等。张贴时或一张一字,或一张一个内容,成套悬挂,一般以贴五张为多,贴门笺除了有辞旧迎新之意外,也有祈福驱邪之意。在江苏省南通地区,还流传着一种幅面较大的门笺,有全开、对开等数种,在当地也称作“堂喜笺”,悬挂在堂屋的二梁上,画面比较复杂,题材有神话传说、戏曲人物等。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2剪纸——喜鹊登梅

贴门阀的来历与“年”的传说有关。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居住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叫“年”。它形貌狰狞,生性凶残,喜食飞禽走兽,连人都不放过,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害人,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即返回山林。

这年除夕,人们担心“年”兽的骚扰而惊惶失措,准备上山避难,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这时,从村外来了个身穿红袄的孩童,眉清目秀、聪明可爱。住在村东头的老婆婆见了这孩童远道而来没有吃饭,就送给他一些吃的,并劝他赶快上山躲避“年”兽。孩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此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见他不过是个孩子,还没有成人的力气大,怎么能驱赶凶猛的“年”兽呢,还是劝他一块儿上山。孩童笑而不语,坐在院子中,神情自若地等着“年”兽的到来。婆婆无奈,只好留他一人在家。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剪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了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吓得浑身颤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老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孩童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地逃跑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老婆婆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红衣孩童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散发着余光。乡亲们欣喜若狂,这件事很快便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逐“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用红纸剪刻出威严凶煞的神怪形象贴于门板上,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这一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剪纸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民间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古时,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这一夜称作元宵,又称元夜、元夕,被看作是一个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吉日。元宵节又被称作“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元宵节又被称作“灯节”,每逢上元,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东汉时,蔡暗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敕令在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为提倡佛教,下令元宵节时,不论士族或庶民,一律挂灯,以表示对佛的尊敬和虔诚。自此以后,元宵张灯蔚然成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元宵节时,人们常用剪纸为灯彩做装饰,点燃的各式花灯皆造型别致,图案多样,点灯的习俗为剪纸提供了一个颇有特色的展示方式。

各地元宵灯会、“灯市”活动促进了灯彩剪纸的发展。《石湖乐府序》记载:“吴中风俗,尤竞上元,前一月已卖灯,谓之灯市。”明清两代,每逢岁尾年头,游灯、戏灯的活动深入民众,苏州城灯铺多达上百家,品样纷繁,宋时就有无骨灯、珠子灯、罗帛灯等名品。后人在罗帛上剪镂百花等精巧图案,内燃灯烛,透出万眼,称为“万眼花罗”,后来更有荷花灯、栀子灯、走马灯、夹纱灯等多种。走马灯是将纸剪的人马走兽贴在灯笼内,点燃烛火后,利用烛火燃烧后热气升腾的原理,里面的人马走兽似在灯影中旋转,赏玩并存。明代苏州的赵萼,善制夹纱灯,据史料记载,其具体做法是:“以剡纸刻成花竹禽鸟之状,随轻浓晕色,溶蜡涂染,用轻绡夹之,映日则光明莹澈,芬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与真者莫辨。”此时,无论灯彩制造还是剪纸制作都已十分精到,且将二者巧妙结合,为民俗活动增添了无限的欢乐气氛。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3剪纸——招财进宝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4剪纸——虎

关于元宵节点灯还有一则有趣的传说:相传汉武帝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诙谐滑稽,足智多谋,常为汉武帝献计逗乐,得到武帝的厚爱。有一年腊月,大雪纷飞,东方朔来到御花园要为武帝折枝梅花。这时,见有个小宫女在园内哭得伤心,仔细询问缘由,才得知小宫女叫元宵,家住长安城外,自被选进宫来已许久没见到家中的双亲,正伤心难过。东方朔宽慰了她一番,并答应设法让她与家人团聚。东方朔出宫后,到元宵家做了一番安排。然后回到长安城,扮作巫师卖起卦来,所有占卦的人所得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签语,于是纷纷向他寻求解脱的办法。东方朔告诉他们:“正月十三,火神君将幻化成一个穿大红袄的姑娘,骑着赤红色的毛驴到长安城来察看地形,你们可到城北大道口拦路阻道去哭求,全城或可得救。”人们听了东方朔的话都深信不疑,互相转告,于正月十三日在街上等候。东方朔请了一位民女,扮作红衣姑娘,骑着毛驴缓缓进城而来。众老乡见果真有红衣姑娘来临,便拦路苦苦哀求,那红衣姑娘对大家说:“我乃是领了天帝之旨来焚烧长安的,今既承父老求情,此有一偈帖,请你们转呈天子吧。”说罢离去。守城的官兵拿了红帖,献给汉武帝。只见帖上偈语写道:“十五天火,焚劫帝阙。”武帝看罢,震惊不已,忙向东方朔求教。东方朔回道:“请圣上传谕京城百姓,今起动手做灯。十五晚,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挂上红灯,满城点放烟火爆竹,并让城外百姓进城观灯,天子、臣僚、贵妃、宫女,都去灯市玩赏,杂在庶民中消灾避难。”武帝听了,传旨按此办法去做。正月十五日晚,整个长安城灯火照耀,烟花满天。元宵的父母来城里观灯时见到了元宵,一家人团聚,惊喜万分。如此,闹了一夜灯火,京城安然无恙。汉武帝大喜,下令每年的这一天都挂灯放烟火。

婚俗剪纸

婚俗剪纸又叫喜花、礼花、嫁妆花。大红的剪纸喜气洋洋,无论是烛台上的“喜烛花”、镜子上的“镜子花”或铜盆里的“面盆花”等,洞房四处都布满各式的喜花。昔日的农村,若有婚嫁喜事都要装裱新房,首先用高粱秫秸扎顶棚,又叫做“扎虚棚”,然后用白纸裱糊一新,再请村里的剪纸高手来剪花。顶棚中心剪圆形大团花,民间又叫“月明花”、“月花”,意为吉祥如意,象征新婚夫妇团团圆圆,美满幸福。顶棚的四角衬有角花,纹样是石榴,或蝙蝠、蝴蝶、花卉等。顶棚下方四周剪二方连续纹样,俗称“栏杆”、“檐子”,墙上贴“墙围花”,炕上或床上贴“炕围花”、“床围花”,窗户上更是少不了“窗花”,就连箱、柜、被、枕、镜等嫁妆之上也被覆上剪纸,整个新房都被布置得喜庆热闹。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5剪纸——仙鹤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6喜上眉梢彩灯

喜花的格式多为“花中套花”,在花果形的大轮廓之内,填充意趣相当的图案,显得丰满充实,喜气洋洋。“狮子滚绣球”是较常见的婚礼剪纸题材之一。狮子是一种瑞兽,代表着吉祥,有祛病、镇邪、保护生命的功能。剪纸狮子已经完全人格化,个个形象天真可爱,常与绣球剪在一起。相传,雄雌狮子相戏,它们缠在一起,滚而成球,在滚动中孕育出幼狮,所以绣球是象征繁殖的吉祥物。按老百姓的说法:“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家贴狮子滚绣球,生儿育女不犯愁”。同时,“狮”与“事”谐音,常象征“事事如意”。因而,狮子是喜庆吉祥的象征符号,也是祈求生子繁育的符号。

结婚贴红双喜的习俗源于一则有趣的故事。前文已提到相传与北宋年间,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年轻时进京赶考高中与悬榜招婿的双喜临门故事有关。

生辰剪纸

生日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各地不论老少都有过生日的习俗活动。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为老人祝寿的传统美德,各地风俗不同,祝寿的仪式也不一样。但多是亲朋好友相聚,准备寿筵为老人贺寿,席间必吃长寿面,有的人会设寿堂、制作寿帐、请艺人吹拉弹唱来庆寿。剪纸在这样一个热闹的气氛里自然少不了,用大红纸剪出个“富贵长寿”、“五福捧寿”,各式的“寿”字等都是为了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家庭和睦。我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祝贺老人寿辰时所专用的福寿礼花最有特色,福寿主题的剪纸纹样,工整对称、质朴敦厚、造型别致、意蕴深刻。如“寿”字纹的处理自由而富于变化,装饰性强;与“寿”纹搭配的纹样除了常见的蝙蝠外,还有蝶鸟花卉等。民间艺人习惯以剪刀剪出细密、繁缛的花蝶、喜鹊,来衬托粗大、醒目的“寿”字,使福寿花疏密有致、繁简得当,主题突出。

福寿礼花已与敬老、尊老风俗融为一体,成为祝寿时的主要装饰品。清末溥杰曾有一段关于祝寿礼花的记述:“每逢过生日,照例由‘伺候’本人的‘妇差’、太监等办一份寿礼——在一个用黄纸糊好、周围贴上剪纸的红色长、圆寿字的长方形盘内,放有胰皂、手巾、手纸等日用品以及烧鸭、寿桃、寿面等。在这些东西上面,也有大小不等的红色的或长或圆寿字图案的剪纸贴上。由‘呈进’礼物的人抬到过生日的主人面前请安致贺。”至今,许多地区仍流传有剪寿字礼花的风俗。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7祈福求愿剪纸

知识链接

寿花剪纸

寿花,是老人寿庆活动所贴的剪纸。寿庆主要通过欢宴、祝寿等一系列活动来炫耀寿者的富贵及子孙满堂,表达晚辈对长辈健康的美好祝愿。寿庆中的民俗剪纸有“五福捧寿”、“寿星图”、“寿桃”、“鹿鹤同春”等。

福寿花是以“福”、“寿”为主题纹样的剪纸图案。趋福避祸,期望益寿延年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也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经久不衰的表现主题。剪纸中的“福”字,有直接取自书法艺术造型,也有以蝙蝠、蝴蝶、佛手图案谐音取意;寿字亦有数百种变体,并被归纳为对称的寿字纹样。寿桃、葫芦、猫、蝶、松、鹤等物也常被用作长寿的象征符号。福寿花与喜字纹、盘长纹一样,是中国人喜爱的传统吉祥纹样。

第二节 女性:剪纸的独特群体

剪纸与妇女生活

国外把中国的民间剪纸称作是妇女的艺术,原因是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确实是由劳动妇女为了美化生活、装饰居室环境以及传承习俗而制作的。剪纸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它拥有至少1500年的历史,主要倚仗着农村妇女口传亲授,才得以代代流传下来,直到今日,农村妇女依然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主要创作者。农闲时期,很多农村妇女无事可做,于是她们纷纷拿起剪刀,凭借自身的智慧,剪出各种美好的图案,张贴在自家的门上以及窗户上,成为生活中简单却美好的装饰。

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活态民间文化传统中,民间剪纸是最具普遍性、生活中使用最广泛、最具象征性的文化方式之一。由剪刀、红纸和约定俗成的纹样符号体系构成的剪纸传统,其代表性创造群体就是中国民间妇女。在古代的中国,剪纸是每个妇女必学的一门手艺,这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生活,为了一年365天中大大小小习俗节日的实现,为了履行“女织”的家庭活计。剪纸是民间生活土壤上长出的文化树,活态的民间生活传统造就了剪纸,剪纸又维系了民间活态传统的持久存在。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8胶东妇女剪纸

剪纸在民间是一种民俗生活的实现。传统中国妇女从小就跟自己上一辈的女性学习剪花,像陕北民谣唱的那样,“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男耕女织”时代,剪纸是“女织”的基本功,吉祥的花样、口传的民间文化正是从剪纸的学习中开始的。在乡村,一个女人精神世界的成长积累,完全依赖于生活的阅历。民间妇女们学习剪纸同样需要成长磨砺的过程。

民间妇女的剪纸创造,实际上在起着民间群体生存情感的寄托和支撑作用。春节时妇女要剪花;清明、十月送寒衣;丧俗时妇女们要剪花;结婚、小孩满月要剪纸庆贺;端午节要剪纸辟灾;老人祝寿要剪纸贺寿;燎疳、祛邪,妇女们也要剪花;生活中刺绣要有剪纸花样。在黄河流域的乡村,天淫雨了、大旱了、娃娃病了,都需要剪纸;信仰习俗里要祭祀、要还愿时,妇女们都要剪纸。苗族的剪纸里记载着祖先、记载着神话时代里久远的图腾形象。还有傣族、彝族、白族、壮族、纳西族,每一个民族的剪纸都记载着这个民族最真切古老的文化信息。

民间乡村里许多上了岁数的老婆婆,连字也不认识,但肚子里却有剪不完的花样,“女人们像月亮一样从自我中衍生自己”,民间妇女们确实不懂用文字编织的知识体系,但文化并不是文字和知识的堆砌物。文化是一种人对生命敏感和谐的感受体验,是人内心里一种无形的精神存在,真正的文化是和生命一起存活的。剪花娘子们有她们自己生存的文化,有她们文化实现的方式,她们对一方水土的生存繁衍、喜怒哀乐、死亡诞生、阴间阳间,形而上、形而下的世界自有切身的心理体验。

民间剪纸是表现生命、吉祥、美好心愿的。民间剪纸是一种祈愿祝福的语言,一种承接着祖先生命信息、祈祷着今天的符图。剪纸使民间生活有了人性的光彩,使时间之河在剪刀下流淌了过来。在中国民间剪纸人的故事里充满了美好情感的写照,也是他们生活经历的真实体现。

在豫西,剪纸还是姑娘出嫁时别具一格的嫁妆。新婚的第一天,新娘要将自己准备好的剪纸送给婆家人。三天回门后,新娘还要把剪纸赠给婆家的亲戚邻居。人们会根据这些剪纸来品评新娘是否心灵手巧。所以,准备剪纸是姑娘们结婚之前非常重视的大事,也许她一生的名声都维系在这稚巧的剪纸上。《灵宝县民间文学集成》收录了一首剪纸的民谣,名字叫《十剪纸》:

巧大姐,坐炕上,

手拿钢剪忙又忙。

一剪蜻蜓来戏水,

二剪蜜蜂闹海棠,

三剪小燕飘大海,

四剪鲤鱼翻长江,

五剪羊儿吃青草,

六剪莲花满池塘,

七剪牛郎配织女,

八剪桂花满院香,

九剪鸳鸯交脖睡,

十剪莺莺会张郎。

巧姐剪到三更后,

黄绸包好放进箱。

单等腊月过门去,

把它送给心爱郎。

像这样表现闺阁情趣的剪纸歌谣还有许多,它再现了姑娘窗下剪纸的情景,是少女美好心声的自然流露。

清代胶东风俗,新婚人家,人们往往根据新娘所剪的窗花来判断新娘的巧拙。因此,姑娘在出嫁前学剪纸也和学习缝纫和刺绣一样认真。所谓“二八闺秀绣罗衫,巧剪花样百家传”。

故胶东妇女剪纸的技艺精湛。剪细密窗花时除上面有一张熏样外,下面只垫两三层薄红纸,因而剪的纹样细腻而不走样。清代的一幅《蝶恋花》剪纸,采用花灯的形式,花纹流苏因打刺(也称打毛)增加了色彩的浓淡层次,使剪纸显得丰富而华丽。

云贵高原彝族的剪纸,以衣着服饰为主,由领口、袖口的条形连续带状花组成。在胸花、腰花、枕花、帽花、臂花上,喜欢用火纹、太阳纹、火心纹和日轮纹作装饰,反映了彝族古老的崇火意识。黔东南是我国苗族最大的居住区。苗族是一个十分讲究衣饰的民族,很早就用刺绣来装饰自己。苗族妇女擅长绣花,同时也擅长剪花,因为剪花是绣花的底样。《苗族古歌》“迁徙”一段这样唱道:“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可见剪花在苗族妇女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妇功的执着追求

中国传统女性为了生存必须终身进行不同于男子的室内劳作。这种室内劳作有一个独特的名目曰“妇功”或“女功”。妇功是传统社会对女性群体提出的最高人生目标和价值要求之一。《周礼·天官·典妇功》:“典妇功掌妇氏之法……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辨其苦粮,比其大小而贾之。”《诗经·豳风·七月》描述豳地(今陕北、陇东一带)民风,女子要在“八月载绩”、“九月授衣”,《毛传》称当霜降寒冷到来之际,做成妇功,以便于及时“授衣”。因此,“妇功”,顾名思义,妇女之功夫也。后世民间社会所谓妇功,即是对女性持家技能的基本要求。班昭在《女诫》中说:“女功,不必功巧过人也。专心纺织,不好嬉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居家杂仪》中规定:女子6岁开始学习女红之小者,10岁以后开始学习女红之大者。《女儿经》中也这样劝诫女性:“早到闺房做针线,绣鸾描凤刺鸳鸯。”所有这些逐渐演变为闺媛之礼,规定女子,尤其是深居内室的女子必备完满的礼仪。这种由大量纺织刺绣劳作进一步附加繁杂家庭礼仪形成的“妇功”礼俗文化,不仅是对女子道德标准的严格要求,更是对女性生存能力的极大考验。在这种终生繁重的劳作中,女子终生承受着难以辞却的“生命之重”。

作为古代女性的代表性女功之一——剪纸,在从最初诞生之日起,就同女性发生了难以割断的密切关系。一位民俗学者采访“一生都固守着窑洞剪纸文化的营盘”的西峰剪纸能手马秀珍时,她本人这样回忆,“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农村也没啥文化活动,七八岁的女娃是不兴念书的,唯一的活路(事情)就是跟着大人学针线,绣鞋垫呀,纳袜后跟呀,做枕顶,这些都要样子,看着人家的样子铰下来,心里想的样子也赶紧铰下来”。这位剪纸能手的经历代表了几乎所有民间女子的剪纸生活之路。

甘肃庆阳一带过去称呼那些随心所欲剪花刺绣的巧手妇女,叫“花儿匠”。这些“花儿匠”土生土长,没有文化。从七八岁起就围在大人身边,开始学习临摹铰窗花。等长到十五六岁,已是“二八闺秀做针线,巧剪花样百家传”了。一旦成人,她们白天下地劳动,夜晚穿针引线、铰花刺绣。剪纸针线技艺,经过母教女、婆传媳,一代代因袭下来。

在长居内室、足不出户的小天地里,女性自幼埋头学习纺线、织布、剪纸、绣花,待到出嫁,带着绣品、剪纸来到婆家,在新的家庭品评中赢得地位和受到接纳。安塞一带的民谣传唱着:“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剪的,白女子,黑小子,快马能针要好的”,“要看新娘好不好,就看剪花好不好”。竞相比艺促使剪纸成为封建社会里女性的一门专长。有一首剪纸歌这样陈述女性对剪纸技巧的自我陶醉:

小纸落到我手里,

我拿它来铰花样。

能铰龙,能铰凤,

能铰猴子满山蹦;

能铰山,能铰水,

能铰万物美又美;

猪八戒,孙悟空,

陪着唐僧去取经;

秦香莲,穆桂英,

诸葛亮来借东风……

筐花、盆花、鞋样花,

喜花、礼花、雕刻花,

百花开在俺手里……

荆楚文化中自古就有正月七日为人日,“剪春胜以相遗”的习俗,女性剪制各种春胜、春燕、春蝶等作为节日的礼物,或簪于头上,或挂在柳枝上,或贴在屏风上(宗懔《荆楚岁时记》)。传承至今,生活在湘西、鄂西及云贵高原的苗族继续保持这种风格。苗族妇女一般没有正规习画的机会,她们自幼为适应“不学不做不合这村这寨这地方这群人”的说教,从观念、生活、民俗等方面接受强化和刺激,获得对女红的兴趣和技能。从十二三岁时起,家中每天留出一定时间让她们学习挑花、刺绣,同时在各方面给予方便。在习作女红中,她们先将心中的花样剪刻出来,贴在绣面上,再穿针引线,依样绣制。遇到好的花样,还可以将它拓下来,互相交换,辗转使用,非常方便。“苗族社会给予女性经营女红营造宽松环境和自主权,也是把女红经营的责任推给了女性”,同时还“把评价女红技艺当做评价女性能力、美德的重要内容”,“把工艺技艺的好坏作为判别女性婚后生活的重要筹码”。

为了得到高超的针织刺绣和其他女子做活技巧,女子们除了诵读礼教文书和聆听祖母、母亲流传下来的各种技术谣谚,刻苦努力训练女红本领之外,还将获取技术能力、检验技术水平的途径付诸神秘行为,不可谓不用心良苦。比如,在乞巧节之日,妇女们要通过在水里投放绣针,观看水底绣针投影,来确定技巧高低。针影有呈云状、花状、鸟兽状或鞋状、剪刀状便认为是乞得技巧,如其影粗如棒槌,细如丝线,直如轴蜡,则认为是拙之征象。“妇或叹,女有泣者”,十分沮丧。这种乞巧方法在《帝京景物略》、《帝京岁时纪胜》、《清嘉录》和一些明清方志中均有记载。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9凤戏牡丹剪纸

在甘肃陇南的西和、礼县一带,至今盛行节日气氛很浓的“乞巧”风俗。节日活动之盛、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和女性用心之专,堪称今日华夏乞巧文化之最。参加乞巧活动的一般都是未婚的年轻女子。从农历六月中旬开始生豆芽,到七月初七,七天八夜时间,先后举行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等祀神乞巧仪式,彰显出中国传统女性对织女巧娘娘的虔诚崇拜和对针织剪裁刺绣的妇功渴求。如“迎巧歌”和“娱巧歌”分别唱道:

七月初一天门开,

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巧娘娘,下凡来,

给我教针教线来。

巧娘娘教我绣一针,

一绣桃花满树红。

巧娘娘教我绣两针,

二绣麦子黄成金。

巧娘娘教我绣三针,

三绣中秋月亮明。

巧娘娘请到莲花台,

天天教我绣花鞋。

巧娘娘请来了点黄蜡,

天天教我绣梅花。

巧娘娘请来了献茶酒,

给我赐一双好巧手。

……

请在凉阴桌儿上坐,

手执金剪把花裁,

裁金龙,活玉凤,

再裁雀雀儿各样生,

重霄女,针线爱,

请我巧娘娘指教来。

山东曹州的乞巧活动称“七姑娘会”,也要经过诸如做草人、烧香、请神、求神、吃饺子等仪式,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唱歌,表达“乞巧”愿望。年轻女性按照上辈老人传承习惯,在特定节日里祈祷仙女神灵传授妇功技巧,将传承千余年富有浓郁象征意味的乞巧仪式演绎为朴素的传授指教技巧过程,在娱神悦人、悲喜交加的文化氛围中,获得乞巧心理满足和精神“阈限”超越。

甘肃庆阳华池一带民间,七月七之前有媳妇“躲忙”习俗,其实也是女子对女红技巧的期望形式。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开始,直到七月七,各家年轻媳妇要回到娘家“躲忙”。“躲忙”期间就专做各种刺绣针线和剪纸,七夕前夕回家送给婆家,参加乞巧活动,然后将在娘家制作的各类针线活送给婆家亲人,以示得巧。此俗虽名曰“躲忙”,其实却是变相地将女性完全置于繁忙的针织内务中,躲开了婆家的农忙,却逃不开婆家的女功。

传统民间社会女子人生大事——婚嫁,是标志着女子真正成人的重大转折。从这一刻起,她们获得正式名姓、“报户口”入宗谱、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她们把自己的人生转折用剪纸等民俗文化方式表现出来。一些地方女子在正式出嫁之前,要准备鞋花作为定情物。鞋花是用于鞋帮、鞋底、鞋垫的刺绣底样。鞋花几乎贯穿到妇女一生所有的节日,是出嫁前的定情物,也是家礼的一种;婚后,快要做母亲的媳妇就要为婴儿鞋子剪纸绣花;在长辈的心目中,鞋花又是求子孙满堂的一种寄托。除了在婚前精心准备外,婚礼当日,许多地方的妇女还要赶制用于装饰洞房的喜花剪纸和各种婚嫁用品。男家女亲属要剪出各种形式的喜花将洞房布置一新,如门帘、喜笺、大团花等。洞房的窗户、顶棚、墙壁、家具上还要留给新娘来贴剪纸装饰。常见的题材有以喜、禧等字组成的文字喜花,以鸳鸯戏水、凤穿牡丹、双喜临门、鱼戏莲、蝶恋花等喻意吉祥、祝颂夫妇和美的图案喜花,还有反映爱情戏曲故事的喜花。在农村,喜花一般出自新娘之手,同制作荷包、绣花鞋、鞋垫等定情物和陪嫁品一样,是新娘对丈夫以物寄情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达方式,也是新娘向夫家显示心灵手巧的物证。婚嫁用品中的绣裙、婚服、蒙头红、帐沿等一般也要由新娘来剪制和刺绣,常常采用“天女散花”、“凤戏牡丹”等吉祥图案。

在这种被完全定调的生活旋律中,传统民间女子生活中就少不了两样基本的东西:“样子本”和“针线簸箩”。“样子本”是夹贴剪纸样式的旧杂志账本之类,“针线簸箩”则是装载各类女性活计、零碎用物的编制工具盒。如同过去乡间男人寸步不离的烟袋和烟锅,这两种东西“是一个农村妇女精神所寄,也是她施展能量的应手之物”。“样子本”和“针线簸箩”是陪伴传统女性终身的两大物件,也是她们为人生幸福而毕生依赖的精神支撑,更是她们生命乐律中两个最重的必需音符。

知识链接

剪纸艺术的师徒传承

剪纸艺术的师徒传承是属于口传身授的自然传承的一种,只是范围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家族扩展到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这种传承也是相对稳定的,徒弟对于师傅传承的图案纹样及创作风格也基本上是以继承为主,较少有变异。拜师学艺的徒弟也有不同目的:一种是因为内心喜爱而作为一种兴趣来学习,这类徒弟多数学有所成;还有为了求得一门技术养家糊口用,所以缺乏学习热情,学后因不能挣钱而改行的徒弟也不在少数。师徒传承中也多运用口头语言,自然随性、生动直观的传授技艺,因为长期教授徒弟,民间艺人们多有创作规律的口诀,可以让徒弟方便记忆,或者以实际操作来教授徒弟。这种师徒传承的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妨碍民间艺术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由于民间艺人的生存环境差,有时师傅为保护自己的饭碗而并不倾心将绝活真正教授;有时为震慑徒弟和加强影响,师傅会误导并复杂化民间艺术过程;学徒期间徒弟会作为免费的劳动力被使用而仅学习某种技能,缺少创造性。师徒传承中,徒弟必须严格遵守师傅的要求,不能偏差,更不能兼学其他师傅的技艺,这客观上束缚了年轻人的思想,影响了相互的学习和交流。

第三节 剪纸与民俗文化

剪纸不仅是美的欣赏品,而且是民间文化的体现。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与民间游艺、民间文学、戏剧、歌舞、宗教信仰,特别是与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研究剪纸将它从整体的民俗文化中抽出,必然眼光短浅,看不清剪纸的实质,会使我们的探究陷入茫然而不知所措的困境。只有把剪纸放入民间文艺的范畴,民俗文化的大环境,进行总体的关联研究,才能进入深的领域;才能充分显现剪纸的意义与价值,看清剪纸艺术的发展道路。

剪纸与民俗

中国民间剪纸源远流长,它是中国农耕经济的产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农业社会的乡民中不断传承和发展,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农村的生活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特征和习俗方式对于民间剪纸的形成和发展一直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创造出和规范着民间剪纸的内容和形式。民俗是剪纸艺术的文化缘由和创作的源泉;同时绚丽多姿的民间剪纸给予民俗的发展以助力,丰富了民俗的内容。

1.岁时节令的民俗剪纸

每逢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清扫房屋、庭院,老奶奶、大姑娘、小媳妇拿起剪刀赶制过年(现春节)贴的剪纸,如门笺、窗花、墙花、炕围花、顶棚花等,张贴在窗户、门楣、房间里,与门神、桃符、春联、年画相辉映,把春节打扮得喜气洋洋。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各地都要举办灯会,各种灯彩都需要剪纸作装饰。盛大的灯会也就是大型民间剪纸展览会。

正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祀之余举行迎春备耕仪式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捏泥牛、贴春牛年画,妇女们用黄裱纸剪个大黄牛贴在门扇上并在下面纸条上写道:“正月二十三,老君来散丹,门上贴金牛,四季保平安。”也有民谣:“正月二十三,老子来散丹,门上贴春牛,专治小鬼头。”都是以牛驱瘟除病,也有提醒人们喂好牛准备春耕的意思。这种春牛劝耕的风俗在周代就已经有了。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10剪纸——昆虫

二月二春龙节,是古代祭祀雷雨神的日子,二月初正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前后,春天暖和起来,开始有滚滚的春雷,蛰伏一冬的动物也该惊醒出来了。于是人们想起了于春分飞上天的龙能为世间降雨。中国古代神话中说“轩辕主雷雨神”,《山海经·海内东经》云:“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山西、河南一带自然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门脑贴甘露(龙的形象)”的风俗。山东胶东这天剪“圣虫”,荣成把“圣虫”剪成人首龙身。

三月谷雨节,山西浮山家家张贴雄鸡叼蝎子或老君斩蝎子的剪纸,谚曰:“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拿七星剑,单斩蝎子精。”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至今我国农村还有端午节剪艾虎、吸毒葫芦,粘贴门户的风俗。据山东蓬莱剪纸艺人说:“老虎、葫芦贴在双扇门上。正月初一小端午,先贴一扇门;五月初五大端午,日出前再贴另一扇门,同时还要在门旁插艾,门坎上贴蛤蟆和火钳夹蛇的剪纸,后窗旁、炕头、锅台贴鸡啄蝎、剪铰蝎、锥刺蝎的剪纸。”河南农村这天也剪公鸡叼蝎子,爪子下边踩着蜈蚣,歌谣曰:“五月里,五端阳,吃粽糕,饮雄黄,金鸡贴在俺门上,蝎子、蜈蚣都死光。”

六月六天气渐入热季,河南农村妇女要剪“花扇”插在亡故先辈的坟上,以尽孝道寄托哀思,民谣说:“六月六,热难受,剪把花扇送坟头,表表晚辈一片心,先辈九泉享受”。

七月七为乞巧节,属于妇女的节日,她们不外是祈求自己美貌,能有一双巧手,获得如意郎君或者早生贵子。因此山东剪纸艺人边剪边唱:“七月里,七月七,剪个牛郎拱织女,先剪憨牛郎,再剪巧织女,搭桥喜鹊剪千万,好叫牛郎会他妻。”

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是“鬼节”,迷信人家做纸扎,给死去的亲人送夹衣。

九月九为重阳节,应节之物有一种三角形的彩旗,专供儿童玩耍,或插在重阳糕上。这种“重阳旗”有的用木版印刷,也有的剪纸镂花,花纹多是龙、虎之类。近代江南一带还在重阳节这一天举办登高庙会,人们用纸扎成九层高的楼阁,楼阁的栏杆、屏风、门窗、墙壁全部用细纹刻纸装饰,显得富丽堂皇。

十月初一有送寒衣的风俗,死者的亲属用彩纸剪成各种带图案的衣服,套上棉花,烧于大门外,边烧边念道:“立了冬,天气寒,棉衣棉裤棉被单,父辈亡灵都来领,暖暖和和过冬天。”

2.人生礼仪的剪纸

(1)婚俗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喜庆礼俗,有关喜花的剪纸为数不少。

山东烟台福山区的旧俗,新郎往岳父家迎亲时,必带八个饽饽(大馒头)、一个猪头、一方猪肉(名为“鸳鸯肉”)、一只白条鸡及其他礼物。俗谚曰:“八个饽饽一只鸡,磕头作揖去求妻。”所带礼物除白条鸡是在鸡冠上栓红布条外,其他饽饽、猪头、鸳鸯肉、猪蹄、米面盘、凉席等,都要贴代代相传的专用剪纸图案,即称“猪头花”、“猪蹄花”、“鸳鸯肉花”、“饽饽花”。这些喜花的边框与礼物的形状相似,或作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作猪头、猪脚形;边框内再组织构成“双喜”、“双全”、“事事如意”、“连生贵子”等吉祥纹样。

中国自古至今每家结婚门外室内到处都要张贴剪纸喜字,即使现在城市居民也不例外。

关于结婚贴红双喜的习俗来历,前文已提到相传在宋朝王安石年轻时进京赶考高中与悬榜招婿的双喜临门故事有关。不过有的传说故事的对联为“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闪鼓天作证;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其他情节均与上同。

山西阳泉地区装饰洞房的窗花用大型团花名“盘合”,又称“月廊”。其题材多以表现喜庆红火,吉祥如意为内容,突出一个“全”字。即天上飞的禽鸟,山上跑的走兽,河里游的鱼虾,地上长的花草都包括在内,以表示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各得其乐。其寓意合家团圆,幸福美满。在传统的月廊中,无论以什么为题材,都必须将猪、柿、如意、剪刀四样东西穿插在其间,是借助四样东西的谐音,猪(诸)、柿(事)、如意、剪刀(坚固),组成了“诸事如意坚固”。俗语谓:“诸事如意坚固,守住爹娘不走;事事如意坚固,夫妻必定到头。”

山东临清、冠县一带农村结婚时也要剪一大圆月图案贴在新婚的窗上。圆月中有传说的嫦娥或石榴、莲花、牡丹、蝴蝶等图案,称这类喜花叫“铰月亮”。不过山东临清、冠县一带新贴的“月亮”必须在结婚当天要把它撕破以去邪气。这种撕破的习俗,可能根据民间传说古时姜子牙封妻子为穷神,又担心她坑害穷人,令她“见破即回”,此说原见为福建门笺的来历。

过去山东掖县(今莱州市)的风俗,新娘出了花轿,要走过一盘黍子面做的“脚踏糕”,糕上装饰一幅两条金鱼和一蔟牡丹构成的“富贵花”。这幅剪纸由婆母保存,等到生了孙子,就把它拴在弓箭上插在街门上方,后又名“弓箭花”。

陕北农村把新婚夫妇帐房内贴的喜花称“坐帐花”。据艺人说,坐帐花贴也有个规矩,一般贴在坐窗外或帐房炕中央;贴双不贴单,或贴两个人铰在一张上的样子。铰的图案很多,有寿桃、莲花、贯钱、鱼鱼、石榴、聚宝盆等。形状有圆的、方的、长方的,但每张都有说法,如“莲花贵子扭个扭,小两口能活九十九”,“仙桃带莲花,全家有缘法”,“脚踩莲花手提笙,左男右女双新人”,“新人脚底踩莲花,两口子结下好缘法”,“身上铰个聚宝盆,新媳妇以后生贵人”,“双双儿,双双女,双双儿女满炕跑”,“白女子,黑小子,能针快马要好的”,“养女子要巧的,生小子骑马戴顶子”,“彩边铰些碎万字,新媳妇聪明懂万事”,等等,不外乎祝愿结婚新人幸福美满。

在黄河流域广大农村,结婚的喜花多有合碗、茶壶和葫芦,据当地群众说这是祈求夫妻和睦,至于它们的原始含意已经不知道了。据研究认为与古代“合卺之礼”有关,古人将匏瓜(即葫芦)剖开,以线连柄端,制成“匏爵”或“匏尊”,即葫芦杯,新婚夫妇用它共饮合欢酒,此礼称为“合卺之礼”。“匏”、“瓠”、“壶”都是“葫芦”的古写。六千年前仰韶文化彩陶双连壶(郑州大河村出土),被认为是氏族联盟的象征,两千多年以前的诗《诗经·大雅·绵》便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之句。我国汉族及南方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先民都把葫芦看作人的始祖,闻一多在《神话与诗》一文中说:“至于为什么以始祖为葫芦的化身,我想是因为瓜类多子,是子孙繁衍最妙的象征,故取以相比拟。”葫芦多子,是母体的象征,剖葫芦为尊,又有男女合体的寓意。宋代以后,“合卺之礼”衍变成新婚夫妇相互对饮的交杯酒,酒杯也不再采用原始的“匏尊”,但男女交合的生殖崇拜依然十分明显。《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新人互饮交杯酒之俗:“用两盏以缲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11剪纸——蛇

(2)丧俗则是对永生的超度。在民间迷信认为人死后是进入了另一个阴间世界,在丧礼中人们为死者准备了种种生活的必需品来祭奠,就是让死者在那个永生的世界中继续过着比现世还要好的生活。祭品大多为纸钱、纸元宝、招魂幡,纸扎金童玉女、车马和楼房等,现在还有扎电视机和电冰箱的。即使现在城市死人送去火葬时,也是一路满街撒上一枚枚纸钱。不要小看这枚纸钱,它是千年不变的遗俗,唐·封演《封氏闻见录》中记载:

“后代既宝钱货,逐以钱送死”,“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它是剪纸最初形态之一。

在山西吕梁地区,有死者的孝子披肩丧布上粘贴披肩花剪纸的殡仪形式。男孝子披肩花以“蛇盘兔”、“兔抱莲花”、“灯笼”为主题纹样;女孝子披肩花以各种花卉为主题纹样,并有在棺木内死者枕头底贴“蛇盘兔”主题剪纸纹样的习俗。

(3)其他民俗生活中还有移居乔迁等,也有贴剪纸的风俗。如山西中阳县民间乔迁多剪“猴吃桃”、“猴上树虎登山”、“镇宅兽”等剪纸。笔者在山东威海市看到一朋友分得一套现代化的住宅,家中也贴了一些寿桃剪纸,此幅剪纸的桃轮廓里有“天下太平”一组文字。女主人说是按老家(文登)风俗住新房要贴这种剪纸。说明在民间是有桃能避凶的俗信。

3.服饰佩带习俗类剪纸

“男耕女织”是我国长期封建社会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从城镇到农村,家家户户的妇女从小就跟随母亲或姑嫂学习女红,刺绣便是一门必修课。而剪纸正是这门必修课的基础,刺绣的图案许多是用剪纸底样贴在织物上绣成。因此剪纸和刺绣是民间形影不离的姐妹艺术。在我国民间,许多剪纸能手又是刺绣巧手,人们称之为“乡土艺术的并蒂花”。

我国民间刺绣服饰的袖口、裤边、胸襟、围嘴、耳套、头巾、帽子、鞋袜、鞋垫等,其他生活用品方面如帐沿、门帘、炕围、枕头、荷包、针扎、香囊、坐垫、桌围、背包、轿帘、棺罩、布玩具等,其上面的刺绣图案,都与剪纸相联系。因此,我国民间刺绣也是被丝线遮蔽下的剪纸宝库。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经济体制的改变,民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饰佩带刺绣已日渐式微,除了少数民族服饰刺绣依然兴盛外,汉族服饰刺绣已不多见,只在边远的农村,还存在一些儿童的鞋帽、成人的鞋垫和结婚新房的门帘、香袋等。现在刺绣剪纸花样在少数民族地区依然可见,赴场的时候,集市上还有不少艺人卖刺绣花样的。过去山东刺绣剪纸花样也是到处可见,极为普遍。20世纪60年代初笔者在鲁西南一次搜集一千多件。那时菏泽有的民间艺人剪花样趸批出售不是一张一张地数,而是论斤称。现在随着衣着习尚的改变,民间刺绣品已日趋减少,刺绣剪纸花样只能在偏僻的农村集市上见到。

剪纸的谚语和歌谣

谚语是一种广泛流传的俗语,歌谣即民歌。民间艺术中剪纸与口头创作的谚语和歌谣都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个是视觉艺术,一个是听觉艺术。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民间生活中是一个整体,有时是很难分开的。安徽剪纸艺人程建礼在剪纸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随口哼唱起来,他说:“我剪子一动就想唱,光剪不唱嗓子痒。”他会唱四百多首剪纸民歌。陕西库淑兰也是一位集视听形象创造于一身的艺术家。她每次解释自己的剪纸,都激情满怀地边说边唱,她唱的民间曲调旋律单纯且不断反覆,却娓娓动听,时而徐缓凄楚,时而快速欢悦,细听歌词并非是剪纸的图解说明,而另有表现。有时歌谣只是剪纸运思的酵母和意蕴的扩展;有时与剪纸的内容结合紧密,很难分清是“诗”配画,还是画配“诗”。

剪纸与谚语歌谣的结合,在民间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非常普遍。上年纪的剪纸老人,她们大都能出口成章,唱词流利、生动有韵律,感情朴实,言简意赅。民间歌谣和剪纸一样有谐音、衬字、比喻、夸张、反复、拟人、排比等特色,它们有异曲同工之妙。剪纸是无言的歌谣,剪纸与歌谣犹如一母同胞的姐妹。

1.剪纸的谚语和民谣

如流行于山西吕梁地区的剪纸谚语多不胜举,主要有:

抓髻娃娃脚登梅,咯咯鸣唤小子来。

三童抱石榴,四世同堂住金楼。

金童骑狮狮,富贵登梯梯。

蛇盘兔,必定富。

蛇盘兔,就打墓。

贴上蛇盘兔,种下摇钱树。

马驮元宝,子孙来早。

象驮宝,不中状元中阁老。

猪嘴掀石榴,享福在后头。

狮子老鼠头顶桂,好日子一辈又一辈。

猴骑羊,比人强。

猴骑牛,地流油。

金蚪银蛙,拖儿抱娃。

蛙捧钱,丰收年。

喜蛛碰石榴,富贵不断头。

石榴结籽,保生贵子。

石榴坐莲盆,金童玉女进了门。

金蝉吹笙笙,辈辈有根根。

蝴蝶闹金瓜,五谷满家家。

蝙蝠捧寿,全家增寿。

碗扣金蛤蟆,坐个胖娃娃。

金钟扣蛙,结婚生娃。

剪锥定安宁,百害不进门。

叶竹梅,水烟袋,公又喜来婆又爱,喜得女婿不瞌睡。

坑上一盆草,背着女婿做皮袄,公说好,婆说巧,喜得女婿背上媳妇满院跑。

山西汾阳剪纸民谚:

三月三杨柳会,五毒镇在葫芦内,一年四季不受害。

瓶里插牡丹,儿女一铺摊。

七羊、八虎九个牛,我儿要活九十九。

桶里出莲出桂花,抱了儿孙抱外甥。

陕西延安地区的剪纸谚语民谣有:

兔子抓如意,姐姐招兄弟。

娃娃坐莲花,两口子好缘法。

头顶莲花手捧鱼,荣华富贵庆有余。

兔子含莲花,辈辈享荣华。

蛤蟆变娃娃,一变一糊塌。(变得很多的意思)

仙桃带莲花,两家有缘法。

脚踩莲花手提笙,左男右女双新人。

身下铰个聚宝盆,新媳妇以后生贵人。

吃不缺,穿不愁,万事如意最好活。

彩边铰些碎万字,新媳妇聪明懂万事。

金钱抱石榴,常比他人牛(强)。

新人脚底踩莲花,两口子结下好缘法。

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生小子要好的,穿蓝衫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

双双儿,双双女,双双儿女满炕跑;白女子,黑小子,能针快马要好的;养女子,要巧的,生小子骑马戴顶子。

2.剪纸歌

江苏邳县剪纸艺人传唱的一首《剪纸歌》歌词是:

小白纸,方正正。

用它剪纸多威风。

南京用它作文章,

北京用它画龙凤。

小纸落到我手里,

我拿它来铰花样:

能铰龙,

能铰凤,

能铰水。

铰得万物美又美;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12剪纸——福兽(寿)

猪八戒,

孙悟空,

陪着唐僧去取经;

秦香莲,

穆桂英,

诸葛亮来借东风……

笸花、盆花、鞋样花,

喜花、礼花、雕刻花,

百花开在俺手下,

小纸拿到俺手里,

俺想铰啥就铰啥;

铰到家家生活好,

铰得人间美如画。

河南十二月剪歌为:

正月里,剪彩灯,彩灯高挂堂屋中,

妖魔鬼怪全照跑,一年四季都安宁。

二月里,剪条龙,放在门前小河中,

风调雨顺太平世,保佑五谷能丰登。

三月里,剪桃花,送给小姑头上插,

和睦相处姑嫂和,婆婆面前说好话。

四月里,剪条狗,放在俺家大门口,

看家省把大铜锁,小偷小摸绕道走。

五月里,剪香囊,剪个香囊过端阳,

香囊驱虫又避瘟,年年月月都健康。

六月里,剪荷花,剪朵荷花床头插,

莲蓬壳里籽粒多,观童送子到俺家。

七月里,剪喜鹊,剪得喜鹊多又多,

天河之上搭鹊桥,牛郎织女会天河。

八月里,剪桂花,花枝桂花当院插,

香气冲到月宫里,嫦娥吴刚都想家。

九月里,剪头牛,牛是农家好助手,

套上犁耙耕田地,盼得来年大丰收。

十月里,鬼节气,为了亡人剪寒衣,

剪好寒衣坟上送,略表后人寸心意。

十一月,剪雪花,剪了雪花撒万家,

瑞雪吉祥兆丰年,来年定成好庄稼。

十二月,剪窗花,剪对喜鹊叫喳喳,

剪条鲤鱼跳龙门,剪对狮子门口把,

剪个财神推元宝,剪个门神护好家,

每人剪个生肖物,全家老少都待见,

剪的荣华富贵院,剪的金玉满堂前。

山东高密流传有段唱词,几乎概括了山东传统民间剪纸的题材:

琴声悠扬把板敲,

俺表窗花小技巧。

牛郎头上罩神光,

脚踏行云会鹊桥。

猴子架起二郎腿,

学人吃烟自偷笑。

货郎沿街摇鼓卖,

喜煞深宅小姑嫂。

推车汉子回家来,

金银财宝赚不少。

穆桂英点将发号令,

身穿黄裙跳舞蹈。

老鼠嫁女是喜事,

吹吹打打碰着猫。

刘海戏来金蟾女,

一双娃娃玩小鸟。

花鹿驮着寿星走,

和合二仙各斗宝。

鞭打芦花闵子骞,

王祥卧冰游鱼跃。

望香十冬哭甜瓜,

世代流传为心孝。

梁祝长亭十八送,

依依不舍离难煞。

衣冠楚楚状元公,

祭塔救母人夸耀。

十八的小姑爬墙头,

越墙姿态真窈窕。

吹萧引的凤凰舞,

三姐彩楼把球抛。

牛王弄枪来称霸,

猴子抡棒揍老妖。

瑞莲夜奔寻兰宽,

井台之上情趣邀。

梁山一百单八将,

绿林好汉称英豪。

剪底生花四季春,

草虫小鸟都会叫。

窗外成了大观园,

人禽鬼兽都相好。

村姑胸内题材宽。

列位自读不赘表。

3.剪纸儿歌

《小老鼠上灯台》是一幅非常有趣的剪纸,各地都有广泛流传类似的剪纸与儿歌,老奶奶给儿孙们剪纸时,一边剪一边与儿孙们哼着童谣: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唧唧哇哇叫奶奶;

奶奶不屑理,

呱呱!两鞋底!

我再叫你偷油吃!

山东胶东七夕乞巧之时,女孩在一起互相拍着巴掌唱歌跳舞,名为“打花拍”,里面有这样一段歌词:

织女姐姐下天宫,

戴着花簪送巧来。

俺请姐姐吃西瓜,

姐姐教俺抠窗花。

拍得巧,对得巧,

两把剪子对起来铰。

铰对燕满天飞;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13剪纸角隅纹样

铰对兔满山跑;

铰对老牛啃青草;

铰对鸳鸯铰对鹅;

铰对孩子笑呵呵。

4.剪纸情歌

山东牟平民间巧妙利用对折剪纸的形式,双双对称,其歌谣与上首儿歌有些相似,但成双成对的自然景象不免给少女带来了思春的情怀:

黄狗黄,

黄狗地下盖瓦房。

关家姑娘绣鸳鸯;

一对鸳鸯一对鹅;

一对兔儿在山坡;

一对牛儿吃青草;

一对孩儿笑呵呵。

还有一首山东民歌则是表述结过婚的妇女的情感:

七月里,

剪荷花,

压在奴的枕头下;

莲蓬壳里籽粒多,

连生贵子到俺家。

5.劳动剪纸歌谣

山东诸城张西英剪一个农民《锄地去》,并写下一首民歌:

鸡叫一声天放亮,

社员急忙把锄扛。

扛起锄头消灭荒地;

消灭了荒地多打粮;

打下粮食支援国家;

建设国家有力量。

剪纸与乐舞

1.表现乐舞的剪纸

汉代《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民间剪纸、歌谣、乐舞都是人民的心声。因此民间剪纸中以乐舞的题材也不少。例如东北地区剪纸表现的“敲太平鼓”、“扭秧歌”、“二人转”、“高跷”、“朝鲜族舞”等,西北地区的“老秧歌”、“闹红火”、“敲鼙鼓”、“跑旱船”、“耍狮子”、“玩龙灯”等。山西新绛剪纸中“十不闲”、“抬阁”、“伎乐图”、“社火”等,山东的新创作剪纸“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等。看到这些剪纸,不难想象,节日社火和闹元宵时观者如山、万人空巷的热闹场面,似乎听到那铿锵的锣鼓声和舞蹈的节拍。

2.失传的乐舞剪纸

民间乐舞与民间剪纸一样在旧社会饱受统治者的歧视,加上人民生活贫困、自然灾害、战争的变乱和民间艺人地位的低下,使得民间乐舞和民间剪纸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许多乐舞和表现乐舞的剪纸已经失传。保存下来的山东民间剪纸中有一些是清代遗留下来的古老纹样,其中有表现妇女弹奏乐曲的牟平《女乐》,她们有吹笛、打锣、敲鼓、摇擅板、打钹、弹三弦、吹唢呐、吹笙的,而且表现的动态都很投入,脸部的刻画也很独特,为剪纸中嘴的联接特意拉长了鼻子,既夸张又秀美,如同西方意大利画家莫迪良尼的油画女人的变形。此类剪纸还有《九天仙女》等,描绘的是许多仙女各抱一种乐器,似乎要表现音乐的极致——天籁的仙乐。表现妇女弹奏乐曲的在清代杨柳青年画中也有表现,如《八音图》,画面为妇女儿童分别演奏阮咸、檀板、三弦、横笛、琵琶、海笛、胡琴和洋琴,可见为当时民间娱乐欣赏的时尚。表现舞蹈的有一幅即墨对折剪成的圆形图形,对称的两妇人一手持肩扛鼗鼓,另一手拿似牛尾或拂尘的东西,在如意云头间翩翩起舞,这种秧歌舞早已经失传。《周礼·春宫·小师》:“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萧、管、弦、歌。”郑玄注:“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即如现在的拨浪鼓。其舞蹈图像在沂南汉代“百戏”画像石中刻绘了在执鼗鼓、花树的导引下的“鱼龙曼衍之戏”。荣成姜则芝剪制的《龙门楸》表现两个古装壮汉用木扛抬着两个十字木棍下吊挂四个儿童,作杂技状,似花会中的抬阁形式,现今我们也见不到了。在掖县(今莱州市)蓬莱搜集的清代剪纸中,有表现儿童《排云谱》和《盾牌舞》的舞蹈。《排云谱》通过几个小孩手持云牌经过变幻可以组成“五云迎日”、“实应太平”、“瑞气千里”等各种图案。蓬莱窗花《盾牌舞》刻画了八名手执刀盾的战士的不同姿态。相传这种舞蹈原是戚继光在蓬莱练兵时所创,后由退伍的戚家军带到民间。以上几幅乐舞剪纸,实为难得的民间音乐和舞蹈研究的形象资料。

剪纸与戏曲

1.戏曲剪纸

剪纸的种类样式繁多,题材丰富,其中以戏曲为内容的剪纸要占大多数。这是因为在中国悠久的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中,广大的农民并不富裕,他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尤其是妇女大都不识字,地方戏曲便成为重要的知识传授课堂。凭借民俗活动及大量的地方戏曲,人们从小学到有关中国历史文化、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标准等,进而影响着他们成长为一个有传统文化风范的中国人。虽然农村在年节、庙会、婚寿庆典、娱神禳灾时,要请剧团或江湖艺人唱各种小戏或连本大戏,一连几天观者如云,人们被剧情感动得如醉如痴。但戏曲本身受演出时空的限制,于是妇女和艺人们便回味着所熟习的戏曲人物故事情节,有的参照着年画或绣像、画谱,用纸剪出窗花、墙花或刺绣底样,贴在室内或绣出成品,这些剪纸长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于是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人们通过戏曲剪纸,抒发出对社会现象的褒贬,以及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当家中长辈指着这些戏曲窗花或刺绣花纹向孩子解说角色情节时,传统文化教育就这样在生活中进行,并如此代代承传。因此有人说:“我的戏曲知识,是从奶奶的枕头顶上(刺绣花样)那里知道的”。

第五章 剪纸与民间生活 - 图14剪纸——老鼠头葡萄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本身就吸纳多种民间艺术的要素,例如音乐、唱腔、身段舞蹈、化妆脸谱、服装道具,无不是美的提炼和结晶,因而更能吸引人们用剪纸这一装饰特强的艺术去表现,也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2.剪纸中的剧目

民间剪纸常表现的戏曲剧目有小戏和大戏之分。小戏即地方流传的较原始的演唱形式。如《小放牛》、《锯大缸》、《王小赶脚》、《休丁香》、《小姑贤》、《打猪草》、《小上坟》等,它们多数由民间歌舞发展衍化出来的。大戏即在全国有影响的剧目或连台本戏。如《嫦娥奔月》、《罚子都》、《完璧归赵》、《廉颇负荆》、《将相和》、《桑园会》、《孟母三迁》、《哭长城》、《宇宙锋》、《霸王别姬》、《苏武牧羊》、《昭君出塞》、《三结义》、《捉放曹》、《风仪亭》、《三顾茅庐》、《长坂坡》、《文姬归汉》、《梁山伯与祝英台》、《木兰从军》、《汾河弯》、《西游记》、《贵妃醉酒》、《钟馗嫁妹》、《西厢记》、《三岔口》、《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穆柯寨》、《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逼上梁山》、《苏小妹》、《武松打虎》、《李逵夺鱼》、《柜中缘》、《打鱼杀家》、《杜十娘》、《白蛇传》、《十五贯》、《法门寺》、《拾玉镯》、《四进士》、《三娘教子》、《女起解》、《二进宫》、《蜡庙》、《黛玉葬花》、《红楼二尤》、《天女散花》、《天河配》、《麻姑献寿》等。

民间剪纸产生于民间,古老的传统剪纸纹样常表现地方小戏。这些小戏随着时间的久远已经失传了,或者只剩剧目却早已停演了,然而在民间剪纸中还能见到。例如山东地方戏、茂腔、柳腔已失传的《王婆骂鸡》在民间剪纸中就多有表现。刻画的内容大概是一家老婆的鸡丢了,怀疑是邻里偷的,后来又复见,于是抱着鸡指桑骂槐与另一老婆对骂。因唱词尽是村妇俚语,很有生活气息。另外还有几幅《梁祝过河》的民间剪纸,表现梁山伯和祝英台十八相送时一同过河,一直女扮男装的祝英台脱靴露出三寸金莲而现出女相。这大概是流传民间梁祝戏曲故事的原始面貌中的情节,在现在改编的梁祝戏里,已经删除了。类似这样的一些民间剪纸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民族戏剧的宝贵资料。

3.剪纸与皮影戏

剪纸与戏曲的亲密关系,从皮影戏中最可说明问题。有些专家是把原始的皮影说成是戏剧和剪纸的渊源。宋代皮影戏最初是用素纸雕形,后为耐用改以羊皮雕形并用彩色妆饰。现代山东胶东一带农村还用纸剪成斗鸡、抵羊、戏猴之窗花,关节处用丝线或马尾拴在树枝上,利用风力牵动,成为活动剪纸。陕西秦州、山西侯马一带皮影戏流行的地区,剪纸的造型受到皮影戏造型的影响,窗花都如缩小的影人。

剪纸与神话传说

神话在我国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原始神话,即原始先民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出各种解释自然现象、人类起源以及追述祖先活动的幻想故事;二是新神话,即原始社会解体以后各历史时期陆续产生的以人神结合为中心的各种幻想故事,由于这类故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与原始神话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通常也被称为神话。

神话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源头之一。原始时期,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还是描述社会活动,人们都习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表现,这样就形成了最早的口头文学。讲述的方式各种各样,内容也丰富多彩,既有教育性,又有娱乐性。这种民间文学形式,千百年来始终保留着,成为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式上看,以记神记事为主的神话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向以记人或人神结合的方向转化。而且神话的浪漫手法,又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传统形成的基础。从内容上看,历代文学艺术作品都有借鉴和引用原始神话中人物、事件的现象,剪纸艺术也不例外。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原始神话就没有今天的文学艺术,当然也没有今天的剪纸。

1.始祖神话剪纸

《山海经·海内东经》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河图》曰:“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即伏羲亦雷神之子。雷泽一说在吴西(太湖),一说在济阴城阳西北(山东荷泽东北)。雷神是人祖之父,我们的祖先在解释自己的来源时,把自己的始祖推向了神灵和自然。现代的传统民间剪纸纹样与距今已三千多年殷代的纹样如此相似,说明有的民艺确是文史的“活化石”。

在王纯信编著的《长白山满族剪纸》画册里刊载的首幅剪纸《布库里雍顺的传说》,表现满族流传着一个优美的始祖神话:长白山脚下有湖曰布勒瑚里,一天,三位仙女来此沐浴,一只神鹊衔来一颗朱果放在三仙女佛古伦的衣裙上,她将朱果含在嘴里,竟滑落腹中,顿觉受孕,遂生一男孩。母亲为孩子起名布库里雍顺,姓爱新觉罗,他就是满族的始祖。这幅剪纸如传统剪纸意象的表现方法,同时刻划出三仙女受孕和腹中的布库里雍顺。但剪纸画面似传说中的插图,是后人的创作剪纸而非传统的传承剪纸谱系。

类似的剪纸还有贵州苗族剪纸如《姜央造人》,这是苗族远古神话之一。传说恶神雷公放洪水淹没天下,毁灭了人类。姜央坐在葫芦里躲过灾难,并降伏雷公。姜央重造人类,用泥巴来捏了许多人,但不会讲话。他派鬼去问天,天说:砍竹子来烧,竹子爆出声音,人就会讲话。姜央砍来竹子一烧,果然人跟着竹子的爆声说起话来。

2.感生神话剪纸

在山东省黄岛一带流行一幅儿童护符性质剪纸,名叫《龙生、虎奶、雕搭棚》,原本是感生神话。始祖神话里大都含有感生神话,因此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者也附会自己有不平凡的身世,故感生神话在春秋秦汉时就非常之兴。《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螈,姜螈为帝喾元妃。姜螈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徒置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翼履荐之,姜螈以为神,初欲弃之,因名弃。”《汉书·高帝记》说:“姓刘氏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暝,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娠,逐产高祖。”至于虎乳之事则见《左传·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记载,其大意是楚国斗伯比跟母亲住在舅父家里,与表妹发生暧昧关系,私生了一个孩子。楚国在今湖北安陆,邻近云梦泽。孩子送进云梦泽中听任自然死亡的时候,一只牝虎哺乳了他。这个天意保护下来的孩子,后来就是楚国著名政治家尹子文,他的这个奇遇也反映在他的名氏“斗谷於菟”之中——斗是族氏,在楚国方言中,乳为谷,虎名於菟。较为直接齐全的记载要算巴族潭氏宗祖潭天飞的传说:“佘氏(据专家说佘氏即蛇氏)婆婆生下天飞,把他放进庙里,就去讨饭吃。回来时,见鹰在庙前打转转飞,里边有个花老虎看着娃。见人来它们都跑了。娃不光没伤着,嘴边还沾有老虎的奶呢——这叫做龙生凤养虎喂奶呀!”“龙生虎奶雕搭棚”在山东有说是楚霸王诞生的故事,也有说是包公出世。此种剪纸在石岛、福山、高密等地均有发现,福山的剪纸是将这一情节分为数幅表现。山西省也有此类剪纸,但没有出现小孩形象。以上要以山东黄岛的这幅更为生动,看那老虎形象真如慈母般可敬可爱。

3.英雄神话剪纸

贵州苗族剪纸中有表现苗族女英雄务么细这个被神化了的真实人物。在1855年至1872年,台江苗民张秀眉领导的声势浩大的苗族反清大起义中,有几位威名大震的女将,务么细便是其中之一。她出生在施洞附近的大冲寨(今属施秉县),因此她在清水江一带是家喻户晓的传奇英雄。传说她是鸭子变的,长有翅膀能飞;她有撒豆退敌的绝招,扬起九斤半的裙子,把黄豆一撒,全成义军,打得清军落花流水。又说,敌人追她到河边,她撑起伞就飞过了河,所以剪纸中,务么细撑一把伞。

4.八仙剪纸

在中国民间剪纸中来自古老的神话传说很多,诸如龙凤主题、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八仙过海等。其中八仙的剪纸出现的频率最多,几乎各省各地都有,可见流传之深广。

八仙的故事大约起于元末明初,其文化蓝本乃是民间的传说和寿俗。元人的《庆寿词》曲中已有了钟离、韩湘之名。一般文艺和剪纸中的八仙绘有上古的李铁拐,汉代的钟离权,唐时的吕洞宾、韩湘、张果、何仙姑、蓝采和,宋时的曹国舅等八位仙人。把时代跨度如此之大的各位神话人物搬到一起,可能是巷里传说和民间画工所为。王世贞《题八仙像后》云:“八仙者,钟离、李、吕、张、蓝、韩、曹、何也。不知其会所由始,亦不知其画所由始,余所睹仙迹及图史亦详矣,凡元以前无一笔,而我明如冷起敬、吴伟、杜董稍有名者亦未尝及之。意或庸妄画工合委巷丛俚之谈,以是八公者,老则张,少则蓝、韩,将则钟离,书生则吕,贵则曹,病则李,妇女则何,为各据一端作滑稽观耶!”八仙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神话人物,原因它是男女老少、贫贱富贵的人间众生相谱,常民大众几乎每个人都多少能从八仙身上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比照自己的人生,领受其中的喜怒哀乐。同时八仙乐善好施,刚正不阿,敢抗权贵,游戏人生的美好性格和浪漫情怀,人们欣赏之余无疑也是一种生活的抚慰和抗争。它们使人在神的形象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品性与幽默、智慧,更能品味人生的真谛。所以八仙也作为普通百姓生活的自画像而百描百看不厌。八仙又是长寿的象征,民间绘画和剪纸经常表现“八仙庆寿”。而当我们想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成语时,又给人以有益的启发,让大家驰骋才华,群策群力,去完成共同的事业。

知识链接

台湾省剪纸的分类

据载台湾省的民间剪纸可分三类:

1.闺秀类。这些剪纸出自家庭妇女之手,造型简洁,内容以花卉为主,以刺绣花样居多。

2.工匠类。这些作品以吉祥图案及花边为最,制作之工具多用刀刻,出自于纸衣店及家庭手工业者。

3.商业类。这些用刻刀刻成的“挂钱”或“刻纸”,主题以“福禄寿喜财”、“八仙献宝”、“五福临门”、“一帆风顺”、“招财进宝”等为主,以供春节期间张贴门楣之用。

台湾省以前的传统剪纸与福建、广东两省联系密切,保持了以上两省的剪纸面貌。随着两岸人民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剪纸艺术也将交融频繁。

1952年起,台湾省教育部门基于民俗艺术日渐式微,兴起民族文化艺术提倡推广的构想,决定将剪纸艺术在各大专院校艺术系及家政系和师范专科院校推广。举办剪纸艺术研习会,数十年来,受业总数超过三万人。形成了许多剪纸创作群体,以集体创作的方式创作了许多巨型剪纸。随后,剪纸艺术的风气大开,逢年过节,喜庆场面,商店橱窗,海报张贴,书刊封面,家庭装饰等,处处都能见到剪纸艺术,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