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曾说:“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的确如此,生活自然地创造出艺术,艺术仅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中国古代的版画同样如此。它的开始是佛教徒为宣传教义,迫切需要将通俗易懂的经文与明白形象的画面化一为千百,送到人们手中,于是在盖印、拓石这些早期复制技术的基础上,找到了版刻印刷这一后来被称为“文明之母”的印制方法。

中国的古代版画,从现存的最早遗迹说起,有着1300年的历史。那一片片,一页页,一卷卷,都表明了当时历史上的文明创造,也反映了历史上无数画家、刻工以及印工们的聪明才智。版画“以一化千”,广泛流播,而且它的读者面极其广泛。从佛门经卷的雕刻到民间小说戏曲插图的版刻,使人看不完,读不尽。一位文艺家风趣地说:“坐在十竹斋的画谱前,无酒人亦醉。”这说明我们的古代版画,确实有使人陶醉的地方。难怪郑振铎每次获得善本,“坐观不倦,以至达旦”。有些作品,线条圆润,刀法精湛,而且画面清新爽朗,教人细看,足耐寻味,说“无酒人亦醉”实在是恰如其分。

中国版画的历史,它不是平平淡淡的,而是波澜起伏,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唐代以佛经经卷的扉页画为高峰,到了宋元,书籍插图的版刻兴起来了,还刻有一些专门的“画谱”,成为这一时期版画兴盛的高峰。到了明代,由于各种因素的促成,版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中国古代版画“体面的历史”,也集中在这个时期被反映出来。各地版刻诸种流派形成,一种史无前例的新颖水印木刻,也在这个时代出现了。这个高峰在历史上为举世所瞩目。

在中国版画史上,流传于民间的木版年画可谓是“版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自明代末年起直到清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家家户户逢年必挂必贴年画,成为一种民间习俗。这种除旧迎新、接福纳喜的习俗,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万物祥和生息的状态。

本书介绍了古代版画发展的历程,并辅之以多幅有代表性的版画,加以介绍,以文释图,以图证史,以使读者对中国古代版画及其版画史有所了解。如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指正。